肉鸡腺胃炎的综合防治(精选7篇)
肉鸡腺胃炎的综合防治 篇1
肉鸡腺胃炎指发生于商品肉鸡的以临床采食量降低、消化不良,剖检主要病变为肌胃角质层靡烂、腺胃肿大为特征的疾病。
1 病原
本病的病原较多,有报道称,在腺胃病变中观察及分离到的病毒有多种,如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呼肠孤病毒、网内病毒等。还有饲料原料因素引发的。
2 流行特点
(1)腺胃炎可发生于不同品种的蛋鸡和肉鸡,以蛋雏鸡、肉雏鸡和青年鸡多发,其次为肉用公鸡和杂交肉鸡。(2)该病流行较广,发病地区发病率一般为7%~28%,死亡率一般为30%~50%。最早发病日龄见于5~7日龄,7~15日龄症状表现明显,25日龄以后鸡发病率有明显的下降,产蛋鸡也可发病,病程10~15d,长者可达35d,发病后5~8d为死亡高峰。
3 主要病因或诱因
(1)鸡痘尤其是眼型鸡痘(以瞎眼为特征的),是腺胃炎发病很重要的病因。2012年8月底至11月底,是鸡痘发病严重季节,腺胃炎发病也非常严重,很多鸡群都是先发生了鸡痘,后又继发腺胃炎,造成很高的死亡率,并且药物治疗无效。(2)饲料营养不良。饲料粗纤维含量高或营养缺乏如维生素、蛋白等,鸡群易发生腺胃炎。(3)不明原因的眼炎。如传染性支气管炎(IBV)、传染性喉气管炎(ILTV)、各种细菌、维生素A缺乏或通风不良引起的眼炎,都会导致腺胃炎的发病。(4)一些垂直传播的病原或污染了特殊病原的马立克氏病疫苗,很可能是该病发生的主要病原。如鸡网状内皮增生症(REV)、鸡贫血因子(CAV)等。
4 临床症状
病禽羽毛蓬乱,缩头垂尾,呆立,无精神,翅膀下垂;粪便中有消化不完全的饲料或兼有细条样、颗粒状粪便;吃喝影响不大,但病禽的生长发育迟缓或停滞,体重增重停止或逐渐下降,群体与标准日龄值相差甚远,有的病禽体重仅为正常家禽的50%~80%或更少,大
5 病理变化
(1)病鸡呈现消瘦,肌肉苍白,腺胃、法氏囊萎缩,嗉囊扩张,内有黑褐色米汤样物。(2)肌胃内径变粗,长度缩短,外观有明显红、白相间的凝固性坏死灶或坏死斑,腺胃、肌胃连接处呈不同程度的糜烂、溃疡、肌肉壁肿胀。(3)病鸡腺胃具有特征性。病鸡腺胃肿大如球,呈乳白色,仔细观察可见灰白色格状外观。腺胃腺体呈不规则突出、变形、肿大、轻轻挤压可挤出乳状液体。(4)切开腺胃可见腺胃壁增厚,水肿,轻轻一按可流出浆液性液体。乳头肿胀出血,乳头界限融合,没界限可分。肌胃萎缩,胸腺、脾脏严重萎缩。肠道表现出粘膜脱离,出血症状。(5)临床中可见肝肾综合症及法氏囊损伤等其他并发症。
6 防治措施
(1)严格执行卫生和消毒措施,针对主要病原进行相应的免疫接种,有助于将该病发病率控制在最低。(2)控制日粮中各种霉菌、真菌及其毒素对鸡群造成的各种危害,此外日粮中的生物源性氨基酸,包括组胺、组氨酸、尸胺等的控制也是降低鸡腺胃炎发生的有效措施。
肉鸡腺胃炎的综合防治 篇2
1 发病流行情况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但以季节更替时发病率较高, 尤以秋转冬时流行严重, 发病日龄不定, 最早日龄可见于5日龄, 20~30日龄多发, 发病率达60%~80%, 死亡率在1%~3%。本病虽然死亡率不高, 但如果拖延治疗, 则鸡群会出现生长抑制。该病的发生有比较大的局限性, 即发病多集中在一个地理区域, 发病鸡群大多来源于同一个种鸡场或同一品系的鸡种。
2 发病主要病因
2.1 传染性因素
禽呼肠孤病毒是诱发腺胃炎的重要原因, 该病毒对热有抵抗力, 对环境抵抗力强, 能耐受60℃8~10 h, 37℃15~16周, 22℃48~51周, 4℃3年以上;该病毒血清型较多, 可分为11个血清型。该病毒可水平传播亦可经卵垂直传播。另外, 一些垂直传播的病原可能也是该病的诱因, 如网状内皮增生症、鸡贫血因子、马立克等都能引起本病的发生。
2.2 饲料因素
饲料营养不良也能引起本病的发生。如饲料粗纤维含量高或营养缺乏, 易发生鸡群腺胃炎。霉菌霉变也能使肌胃、腺胃肿大, 黏膜增生, 溃疡变厚, 肌胃黏膜出现坏死。
3 临床症状
该病病程比较长, 一般为10~15 d, 长者可达35 d, 发病后5~8 d为死亡高峰, 当有严重继发感染时, 死淘率更高, 恢复后鸡群生长不良。鸡群在发病之前, 一般都生长良好, 一旦发病, 病鸡表现为精神不振、缩头、垂翅、排白色或浅色粪便, 采食量下降, 饲料转化率降低、消化不良、挑食或拒食、生长迟缓。后期拉饲料便或粪便中有未消化的饲料, 粪便类似肠毒综合征的粪便。耐过鸡大小、体重参差不齐。病鸡体重比正常体重下降15%~36%。有些鸡群还表现出严重贫血, 喙、爪颜色变浅。
4 剖检变化
4.1 腺胃壁肿胀呈梭状或呈橄榄状, 严重的呈球状, 腺体呈不规则突出、变形, 轻轻施压可挤出乳状液体, 腺胃乳头水肿呈坚硬样, 用剪刀平刮有锯齿状的阻力、局部呈白色胶样化, 严重者角质膜溃疡、肌胃内膜出血。肌胃和腺胃交界处呈黑色溃疡灶。严重的腺胃乳头消失、出血, 剪开自动外翻。粪便稀薄、颜色变浅, 有饲料便或鱼肠子便。
4.2 肌胃内径变粗, 长度缩短, 呈葫芦嘴或大蒜头状, 外观有明显红、白相间的凝固性坏死灶或斑, 病程长的鸡其腺胃和肌胃萎缩, 肌胃和腺胃连接处呈不同程度的糜烂、溃疡。有的肌肉壁肿胀, 切开时肌肉壁增厚明显、肌胃内容物及内金呈黄色或黑绿色, 内金不易剥离呈龟裂样变化。
4.3 肠道肿胀, 内容物呈黑褐色水样十二指肠、盲肠出现卡他性和出血性炎症, 肝脏、心脏肿大, 质地柔软, 有的病死鸡出现肾肿大, 尿酸盐沉积, 排出粪便多数呈黄色的未消化的饲料。
4.4 病鸡呈现消瘦, 肌肉苍白, 胸腺、法氏囊萎缩, 嗉囊扩张, 内有黑褐色米汤样物。胆囊扩张为暗绿色, 胆汁外溢, 临床中腺胃炎常并发其他症状, 如肝肾综合征、法氏囊损伤, 球虫感染, 继发大肠杆菌等疾病。
5 防治措施
该病因主要是垂直传播, 应加强对种鸡进行相应的免疫接种, 有助于控制本病;同时要控制日粮中各种霉菌、真菌及其毒素对鸡群造成的各种危害。
5.1 增加胃肠动力、增加采食量
维生素可以促进胃肠的蠕动, 增强肝脏的排毒功能, 促进消化腺的分泌, 从而提高采食量、提高饲料转化率, 快速消除料便。
5.2 开胃润肠, 促进吸收功能
激活剂 (孢壁酰二肽) 可快速激活胃肠功能, 激活腺胃上皮细胞, 迅速增强食欲, 提高采食量和抗病能力。
5.3 修复腺胃, 恢复分泌功能
西咪替丁能够明显抑制胃酸分泌, 具有较强的黏膜修复作用, 对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腺胃溃疡和上消化道出血等有很好的疗效。
5.4 中和胃酸、修复黏膜、促进生长
碱性药物能够中和胃酸、促进黏膜修复, 从而对腺胃、肌胃的溃疡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同时能直接促进蛋白合成、促进促生长激素的分泌, 从而达到促生长的作用。
5.5 抗病毒、提升免疫力
聚肌胞可提升免疫力、解除免疫抑制、治疗免疫缺陷、抗病毒、诱导T细胞分化成熟、增强细胞因子的生成和B细胞的抗体应答, 并能促进大颗粒淋巴细胞产生IL-2, 增强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 通过快速提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 达到抗病毒的作用。
5.6 抗菌消炎, 控制继发感染
广谱抗菌药, 对于细菌、支原体等多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胃肠道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使用阿莫西林和甲硝唑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6 用药体会
关于肉鸡腺胃炎的一些看法 篇3
1 流行特点
1.1 本病在不同品种、不同日龄的蛋鸡和肉鸡中均能发生, 最早发病可见3日龄, 15~40日龄多发。
1.2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秋季或季节交替之际多发, 育雏温度低更易发病, 因继发大肠杆菌、肠炎、新城疫而引起死亡。
1.3 该病的发生有比较大的局限性, 发病鸡群大多来自同一鸡场或品种。
1.4该病是一种综合病, 病因复杂, 在饲养管理水平良好时不发病或发病较轻, 当有发病诱因时则有腺胃炎症状, 往往每次免疫后出现发病或病情加重的情况。
1.5目前, 传染性腺胃炎在817肉杂鸡上也有出现。该病分布面积较广, 在各省都有发生, 但发病率随各地的养殖环境及饲养管理水平而不同。最低发病一般在10%左右, 死亡率高达30%。
2 发病原因分析
饲养管理不当是造成腺胃炎发生的主要原因, 归结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2.1肉鸡的生长过快, 饲料消化率较高, 粗纤维含量偏低, 肉鸡饥饿感较差, 如果腺胃和肌胃没有排空的时间, 腺胃和肌胃得不到充分的锻炼和保养, 就会导致腺胃和肌胃功能明显下降, 这才是腺胃炎发病率高的重要原因。
2.2 雏鸡早期育雏不良, 影响到腺胃的早期发育。
2.3 雏鸡质量问题, 孵化中霉菌感染, 运输途中的一些问题都能严重影响腺胃和肌胃的早期发育。
2.4霉菌感染和霉菌毒素中毒等。霉菌感染会造成腺胃和肌胃出现明显的霉菌斑, 这些会造成腺胃和肌胃内病理变化。霉菌毒素中毒会造成内脏一系列病理变化, 自然腺胃和肌胃一样会受到影响。
2.5 热应激因素出现, 热应激使肉鸡体温上升, 导致胃内饲料变质加快。
2.6 一些疾病的后遗症也会引起腺胃炎的发生。
3 临床症状
本病感染后初期症状表现为精神不振、有呼吸道症状, 咳嗽、张口呼吸、有啰音, 有的甩头欲甩出鼻腔和口中的黏液, 流眼泪、眼水肿、大群内可听见有呼噜声。发病中后期呼吸道症状基本消失, 病鸡精神沉郁, 畏寒, 闭眼呆立, 给予惊吓刺激后迅速躲开, 缩头垂尾, 翅膀下垂或羽毛蓬乱不整, 采食和饮水急剧减少;个别病鸡眼结膜浑浊不清, 有的出现失明而影响采食。病鸡饲料转化率降低, 排白色、白绿色、黄绿色稀粪, 粪便呈油性“鱼肠”样或烂胡萝卜样, 有的病鸡少数排出绿色粪便, 粪便中有未消化的饲料和粘液。有的病鸡嗉囊内有积液, 颈部膨大。病鸡渐进性消瘦, 生产水平下降, 少量病鸡发生跛行, 最终衰竭死亡。
4 病鸡剖检症状
主要病理变化表现为:腺胃肿胀或失去弹性, 腺胃变大, 肌胃变小。个别腺胃已经出现穿孔的症状, 腺胃壁增厚, 个别病鸡肌胃糜烂。小肠中部有散落的针尖状出血点, 呈小米粒状, 也可见肠管鼓气。小肠的浆膜可见白斑和出血点, 在肠黏膜上有一层麦麸样渗出物, 小肠明显增粗, 肠壁变薄, 肠管易断。
5 防治措施
预防措施为主, 以改变饲养思路进行腺胃和肌胃的保养来防止腺胃炎和肌胃炎的发生。
5.1首先要弄清病原, 根据病原进行免疫接种, 同时, 要严控日粮的品质及安全, 避免因日粮中各种霉菌、真菌及其毒素对鸡群造成危害, 降低鸡腺胃炎发生的有效措施。
5.2加强发病前一周的管理:促进一周内体重达到管理要求。保证一周体重不低于初生重的五倍为标准。要达到这个标准就要确保入舍10 h全部雏鸡吃饱料一次, 这样就能促进消化系统的早期发育。前十个小时高密度开食的做法就能做到这一点。
5.3 8~28日龄每天下午清干料桶2~3 h, 净料桶的2~3 h就能有效预防本病的发生。理论支持:肉鸡控料后, 腺胃和肌胃排空, 促使腺胃和肌胃中长时间贮积的有害物质排出。由于饥饿鸡只又会饱食一次, 这样每天腺胃和肌胃都会得到锻炼和保养, 健康的腺胃和肌胃自然就能预防腺胃炎和肌胃炎的发生。同样这只是为了让肉鸡抢料而活动起来, 为了只是增加肉鸡的肺活量, 提高肉鸡的体质, 以减少后期由于腹水症、猝死而引起的死淘率增加。29日龄后每天让肉鸡吃净一次料桶内饲料即可。
肉鸡腺胃炎诊治报告 篇4
1 发病情况
公主岭市一肉鸡养殖场新进2 000只鸡雏, 品种为AA+, 15日龄时有鸡雏发病, 3 d发病近600只, 整个病程持续22 d, 共有近1 000只鸡雏发病, 经治疗有74只死亡, 治愈率达92.6%。
2 临床症状
病鸡主要表现为缩脖, 闭眼, 喜欢聚堆, 饮水量和采食量减少, 排稀便, 生长缓慢。
3 剖检症状
腺胃肿胀, 切开腺胃可见腺胃壁明显增厚, 有水肿发生, 同时局部腺胃粘膜出现溃疡。
4 治疗
4.1 治疗原则
以消炎抑菌、抗病毒、恢复腺胃功能为主, 以补充营养、促进生长为辅。
4.2 治疗方法
4.2.1 抗病毒
用芪抗进行治疗, 主要成分为盐酸左旋咪唑、黄芪多糖及多种助剂等, 规格:100 g/瓶, 使用方法:单独使用, 每次130 g, 全群集中饮水4~5 h, 每天一次, 直到临床症状消失。
4.2.2 杀灭病菌
用腺胃必妥进行治疗, 主要成分为:龙胆、黄柏、头孢曲松钠、阿昔洛韦、氟尼辛葡甲胺等, 规格:100 g/瓶, 使用方法:单独使用, 每次2瓶, 全群集中饮水4~5 h, 每天一次, 5 d为一个疗程, 间隔3 d, 再用一个疗程。
4.2.3 综合治疗
用肠毒清进行治疗, 主要成分为雄黄、藿香、滑石、山楂等, 规格:250 g/袋, 使用方法:每次3袋, 全群集中拌料, 每天一次, 直到临床症状消失。
4.2.4 补充营养
维生素B和鱼肝油, 规格:100 g/袋, 使用方法:每次各1袋, 全群集中拌料, 每天一次, 直到临床症状消失。 (注:可与肠毒清同时拌料使用。)
5 小结
5.1 该病例病鸡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呈典型鸡腺胃炎病症, 比较好诊断。
除在本例中出现的症状外, 本病还常常伴有并发症表现, 如:腹泻、肠粘膜出血等症状, 在实际应用中, 应做综合判断。
5.2 针对本病例, 考虑本病病程较长、恢复较慢,
常伴发肠炎、营养不良、鸡雏消瘦等病症, 在治疗方面, 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用药。一方面用抗病毒药物, 诱使鸡雏自身产生抗体, 增强鸡雏抵抗力;另一方面用肠毒清治疗肠毒综合症, 用维生素B、鱼肝油大量补充营养, 增强体质。
5.3 对本病多例进行回访, 治疗效果良好, 用药基本在5 d左右, 可见症状减轻, 采食量增加。
肉鸡腺胃炎之我见 篇5
1 发病原因
本病以幼龄鸡多发, 发病后1周左右为死亡高峰, 病程较长 (10~15 d) 。传染性因素如鸡痘, 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 传染性贫血, 淋巴白血病、马立克氏病、白色念珠菌、幽门螺旋杆菌等可诱发本病;非传染性因素如饲料中粗纤维低, 含有生物胺、霉菌及霉菌毒素, 可消化氨基酸水平低, 维生素缺乏, 饲养管理差等都可成为本病的诱因。
2 霉菌
新湿玉米胚芽中含有霉菌, 老玉米少见;湿玉米胚芽中的霉菌会导致肌胃溃疡, 腺胃肿胀, 出现很难治愈的腹泻, 这种情况养殖户容易忽略, 给肉食鸡喂湿玉米会拉稀, 大家通常认为是湿玉米水分大造成的, 表面看有道理, 其实就是因为湿玉米的胚芽里有霉菌。
刚出壳的雏鸡发生肌胃炎, 近两年在孵化场剖检刚出壳的雏鸡发现在雏鸡肌胃粘膜上有溃疡病变。这样的鸡雏随着饲养管理肌胃角质层出现裂纹和溃疡, 腺胃肿胀, 肠壁发脆, 肠绒毛萎缩, 影响肠道的吸收功能, 鸡冠、鸡爪、鸡喙颜色苍白。同时霉菌毒素对血管壁造成损伤, 使血压升高, 增加了心脏的负担, 出现临床上常见的雏鸡腹水, 或在雏鸡皮下出现胶冻样水肿。而出现这样病变的原因, 基本上是由于种鸡感染霉菌或种鸡舍及孵化室感染霉菌所致。
3 控制霉菌的方法
饲料厂采购原料要做好霉菌的检测, 尤其注意玉米蛋白粉和DDGS;做好饲料存放, 防止受潮发霉;向饲料中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饮水添加维生素C、维生素B2等维生素;使用防霉剂时必须增加多维的用量。
肉食鸡发生腺胃炎的症状为精神沉郁, 呆立, 饮食欲下降, 细长条样粪便, 生长迟缓。病理变化主要为腺胃肿大如乒乓球状, 胃壁增厚、水肿, 剪开自动外翻, 挤压流出大量液体, 有的腺胃变软变长, 呈灰白色, 挤压可流出脓性分泌物;胸腺、法氏囊及脾脏萎缩;肠道粘膜脱落和出血;有时出现肾脏和输尿管肿大、尿酸盐沉积。
肉食鸡腺胃炎的发病机理给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腺胃发生病变, 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量就会减少。胃酸分泌下降使原本分泌减少的胃蛋白酶活性降低。胃蛋白酶活性减低, 就会影响食物的消化;胃酸还是肉鸡消化道内最主要的一个杀菌物质, 胃酸分泌减少, 杀菌能力也降低, 此时以大肠杆菌为首的细菌极易侵入机体引起发病。而肝脏发生病变会导致胆汁分泌量减少, 而使肉鸡对脂肪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减少, 发生机体消瘦, 维生素缺乏症。这也解释了临床上发生腺胃炎的肉鸡为什么会出现轻微的呼吸道症状, 嘴尖细, 脚爪细长银白色, 肌肉苍白等症状。
4 治疗需注意的问题和有效措施
4.1
临床上常见在治疗腺胃炎的时候, 用“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这些药物的作用是使胃酸分泌减少, 治疗消化性溃疡。而在腺胃炎初期, 腺胃没有糜烂、肌胃没有溃疡时, 由于腺胃受损, 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减少, 此时体内需要胃酸来激活有限的胃蛋白酶, 需要胃酸控制有害菌的繁殖, 所以此时应该给机体补酸 (如消食平胃散、B族维生素、健鸡散、干酵母等) , 而不是抑制胃酸的分泌, 如果此时使用抗组胺药物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其结果会适得其反, 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 拖延了疾病, 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只有发现肌胃溃疡和腺胃糜烂以及大群发病时, 为防止胃酸分泌刺激溃疡糜烂的伤口导致机体疼痛加剧、拒绝采食, 而停止一切酸性药物, 此时虽然机体也同样需要胃酸来起作用, 但是也必须使用抗组胺类药物来抑制胃酸的分泌, 帮助糜烂和溃疡尽快康复, 其实这是两害相权取其轻, 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还有就是要注意个体和群体的关系, 只有当大群发病才可以使用抗组胺药物, 否则效果也不理想, 而当鸡群发病率很低同时个体又很严重的情况, 我们选择中和胃酸的方法, 如使用碳酸氢钠等, 而不选择使用抗组胺药物。
4.2
使用扶正解毒散等抗病毒中药来抑制病毒复制, 而抗病毒西药对引发腺胃炎的病毒无抑制作用, 而且对肝脏的损伤很大。
4.3
使用一些健鸡散, 酵母, 干酵母、消化酶等来帮助消化和吸收。
4.4
使用微生态制剂控制肠道内有害菌的繁殖, 抗生素或进入血液或很快排出体外, 只能维持一段时间, 效果不理想。微生态制剂能长期在肠道中生存, 起到抑制有害菌, 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的作用。另外, 抗生素还会加重肝肾负担, 所以不推荐使用抗生素, 推荐添加益生素, 从发病初期开始添加直至疾病康复。
4.5
由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尤其是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发生问题, 所以要补充易吸收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4.6
为防止鸡群后期发生新城疫, 建议腺胃炎常发地区和常发期间, 在第7日龄免疫时注射新城疫油苗, 新城疫油苗不是免疫之后就一定不发生新城疫, 而是少发生或不发生, 即使发生了新城疫, 发病率和死亡率也要比没有免疫新城疫油苗的鸡群低, 同时也有充足的时间治疗。
4.7
根据临床上腺胃炎常发日龄, 在5~13 d, 22~26 d, 30~35 d这三个时间段进行预防。
5 治疗措施
5.1
在腺胃炎初期, 腺胃没有糜烂、肌胃没有溃疡时不建议使用抗组胺药物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建议使用消食平胃散、健鸡散、B族维生素、干酵母等药物。此时治疗腺胃炎的方案为:消食平胃散+扶正解毒散+益生素+维生素。
5.2
当发现肌胃溃疡和腺胃糜烂时, 为防止胃酸分泌刺激溃疡糜烂的伤口导致机体疼痛加剧、拒绝采食, 而停止一切酸性药物 (如消食平胃散、B族维生素、健鸡散、干酵母等) , 此时建议使用西咪替丁等抗组胺类药物, 帮助糜烂和溃疡尽快康复。此时治疗腺胃炎的方案为:如意+扶正解毒散+益生素+维生素。
5.3
在霉菌易发季节, 要考虑霉菌因素: (1日龄检查雏鸡肌胃)
如果是饲料问题, 换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也可以在饲料中添加脱霉剂等。
饲料中添加牛至油, 250 g/t饲料;肉鸡治疗使用时每1 000只鸡500 g牛至油, 连续使用7 d。推荐使用“重磅出鸡”。
饮水中添加氟孢嘧啶, 剂量为每千只鸡1~3 g/d。
饮水中添加硫酸铜, 使用量按照大鸡1g兑2 kg水, 中鸡1g兑2.5 kg水, 小鸡1 g兑3 kg水使用, 4~6 h的饮水量。
饲料中添加制霉菌素 (200 ppm) 。
浅谈肉鸡腺胃炎的流行及预防 篇6
1 发病原因特点
病毒分离可以分离到变异的冠状病毒, 因此, 也有腺胃型传支的说法, 并且在病变组织中还分离出其它的病原微生物。
(1) 肉鸡传染性腺胃炎主要感染25~30日龄的雏鸡, 偶见于10~15日龄雏鸡也有发病, 但鸡群在发病前一段都生长良好。
(2) 病程长, 大约为10~15d, 发病率可高达30~50%, 死亡率也高, 发病后5~8d为死亡高峰, 少部分耐过的鸡生长发育不良, 体重离散度大。
(3) 该病因复杂, 病原可能是垂直传播。
(4) 本病是由一种或几种传染性病原微生物及非传染性因素引起的综合症;消化道和分泌器官是这些致病因子的靶器官。
(5) 发病诱因也可能是饲料中粗纤维低, 日粮所含的生物胺 (组胺、尸胺、组氨酸) , 日粮原料如堆积的鱼粉、玉米、豆粕、维生素预混料、脂肪、禽肉粉和肉骨粉等含有高水平的生物胺, 这些生物胺对机体有毒害作用。
(6) 饲料营养不平衡, 蛋白低, 维生素缺乏等都是该病发病的诱因。
(7) 霉菌毒素、镰孢霉菌产生的T2毒素具有腐蚀性, 可造成腺胃、肌胃和羽毛上皮粘膜坏死;洁霉素是一种肾毒素, 能使肌胃出现裂痕;卵孢霉素也能使肌胃、腺胃相连接的峡部环状面变大、坏死, 粘膜被假膜性渗出物覆盖。
(8) 鸡痘, 尤其是眼型鸡痘是发病的重要原因, 不明原因的眼炎, 如传支、传喉、各种细菌、VA缺乏和通风不良引起眼炎也会导致本病的发生。
2 临床症状
病鸡精神不振, 呆立缩颈, 翅膀下垂, 羽毛松乱, 食欲饮水降低甚至废绝, 鸡体消瘦, 可视粘膜苍白, 冠髯苍白, 腹泻排棕红色乃至黑色稀便, 生长不良, 很快脱水消瘦死亡;鸡群整齐度下降, 大小参差不齐, 发病鸡的体重仅为同批正常鸡的1/3~1/2;大部分鸡表现咳嗽、甩头等呼吸道症状, 肿眼、结膜潮红, 羞明流泪;在发病初期粪便基本正常, 后期拉黄绿色稀便;羽毛不整, 无光泽, 颜面消瘦, 鸡群每天均有发病和死亡的现象。
3 剖检变化
病鸡呈现消瘦, 肌肉苍白, 嗉囊扩张, 内有黑褐色米汤样物, 眼观腺胃明显肿大, 呈球形, 长度缩短, 外观有红、白相间的凝固性坏死或坏死斑, 体积可达原来的1~2倍, 质地较硬;胃壁明显增厚、水肿, 呈外翻状;乳头水肿、充血、出血, 乳头凹陷消失, 周边出血坏死或溃疡, 乳头界限融合;乳头流出桨性脓样分泌物;胸腺、法氏囊、脾脏萎缩, 肾脏轻微肿胀, 有尿酸盐沉积;后期耐过的鸡, 腺胃出血症状消失, 乳头凹陷、肌胃明显缩小, 内壁深绿色, 肠道变细无内容物, 粘膜脱落, 有出血症状。
4 发病原因分析
(1) 鸡痘, 尤其是眼型痘, 是腺胃炎发病很重要的诱因。鸡痘发病严重季节, 腺胃炎发病也非常严重, 很多鸡群都是先以发生鸡痘, 后又继发胃炎, 造成很高的死亡率。
(2) 一些垂直传播的病原或污染了特殊病原的马立克氏病疫苗, 很可能是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如鸡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等。
(3) 接种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会加重病情, 造成鸡群死亡率增高。
(4) 高温、高湿炎热、雨连绵的夏秋季节, 严禁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 在饲料中适当添加制霉的添加剂。
5 防治对策
鸡群发病后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案, 只有淘汰消瘦的病鸡, 余下鸡采用下列治疗方法, 可明显减少死亡, 治愈后的鸡群生长不良, 亦无太大的治疗价值。
5.1 治疗方法
其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治疗, 若发病时间较长则是失去最佳的治疗时机, 得不偿失, 发现鸡只采食慢、拉饲料便久治不愈又无较高的死亡率时马上使用腺胃舒、霉素必治, 能有效控制本病的发生, 腺胃舒以复含VB、西味替丁、头孢菌素、多肽为主要成分, 具有提高采食、修复受损的消化道粘膜、抗菌消炎, 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霉素必治对症治疗, 吸附排出毒素、保肝解毒作用。使用本方案治疗腺胃炎标本兼治, 能够降低死淘率, 恢复大群鸡生产性能。饲料中添加多种维生素, 饮用水加重症急救液或黄芪多糖VC可溶性粉, 为防止继发感染, 可以配合相应的治疗。
5.2 防治措施
(1) 搞好饲养管理, 降低饲养密度, 加强鸡群的卫生消毒, 保证温度, 合理通风。
(2) 严格控制和检测种鸡垂直传染的疫病, 对种鸡要净化鸡网状内皮增生症等重要垂直传染病。
肉鸡腺肌胃炎中医辨证分析及诊治 篇7
1 临床症状
鸡群骚动不安、乱跑、采食量降低、打蔫、缩头、大小不齐、过料拉稀或拉长条粪, 状似怕冷且遇冷病情加重或凌晨加重, 待到温度上升时病情变轻, 病程时间长了嘴呈鹰嘴状, 鸡冠和爪子发白或干燥, 触之不温, 大群采食下降或不增料。
2 剖检症状
腺胃显著肿大, 外观呈球形, 充血、水肿或乳头凹陷消失, 周边出血, 坏死或溃疡;肌胃病变明显, 肌胃角质膜易脱落且有溃疡灶, 溃疡灶下面有条纹状出血;肝脏颜色变深或一部分变浅似水泥色, 胆囊充盈;胸腺、法氏囊、脾脏萎缩;真菌感染鸡的嗉囊、食道有白色霉斑或溃疡灶;肾脏颜色变浅或缩小。
3 病因中医角度分析
3.1 真菌
饮食不洁, 损伤脾胃, 脾胃升降失常, 胃失和降, 脾失运健, 久之生热, 湿热之邪气聚于胃壁, 出现肌胃炎各种症状。
3.2 寒邪
寒邪损伤中阳, 胃失和降, 阳明胃经为多气多血之腑, 寒性凝滞, 易阻气机, 生热, 久之湿热内生。
3.3 湿邪
脾喜燥恶湿, 湿犯中焦, 脾失运健, 脾与胃相表里, 脾有病, 胃受累, 脾胃升降失常, 气机不畅, 久之湿热内生, 发生诸症。
3.4 疫毒
瘟热之毒, 蕴积中焦, 湿热内生, 以生诸症。
4 病理中医角度分析
夏秋之季感受暑湿疫气, 或雏鸡受寒, 或雏鸡先天性脾虚, 郁结中焦, 使脾胃受伤, 运化失常, 气化不利, 升降失司, 清浊相干, 乱于胃肠, 聚毒于胃壁而成溃疡;胃是多气多血之腑, 即多个脏腑经络必经之路, 胃有病各脏均受累;胃于脾相表里, 即胃有病脾受累, 则脾运化失常, 湿浊内生, 而成毒气内泛侵害于肝脏致使肝气郁滞, 解毒能力下降, 真菌多发;毒气内泛侵害于肾, 肾不司二便, 出现排泄无度, 粪不成形。毒气内泛于心, 心主神明, 神明被扰, 则狂奔如疯。
5 预防与治疗
5.1 预防方案
5.1.1 肉鸡第2天到第5天拌河北牧益堂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复元康 (主要成分:山楂、麦芽、六神曲、槟榔) 1000只鸡4天用一袋, 用开水焖一小时加等量红糖拌6小时料上午用。同时育雏期间如发现鸡群粪便稀一定要降低鸡舍湿度, 少喂勤添, 一天最好饲喂8次, 适当空会儿料槽, 让鸡运动一下。
5.1.2 肉鸡9~12天用黄芪水焖解毒散 (主要成分:银花、连翘、生地黄、牡丹皮、赤芍等) 每75千克料用一袋, 一小时加等量红糖全天采食量四分之一集中拌料, 上午使用, 同时用青霉素饮水。注意夏季最好加入脱霉剂全天拌料。
5.2 治疗方案
5.2.1 雏鸡剖检免疫器官萎缩发育不良, 育雏期间加增强免疫力, 促进免疫器官发育的药物, 河北牧益堂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解毒散或白头翁散。
5.2.2 采食下降, 观察鸡还有采食动作, 但吃不进去, 分析采食量下降, 食物摄入量少, 但胃酸同样分泌, 胃酸过多也会造成肌胃溃疡、糜烂, 此时应用缩合胃酸, 减少胃酸分泌的药物。
5.2.3 肌胃出现溃疡、糜烂、磨碎食物能力降低, 看似在吃, 但食物过硬磨不碎, 加之疼痛, 所以吃不进去, 减料;用河北牧益堂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大黄末 (主要成分:大黄) 两天, 再用复元康三天, 可完全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