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慢性呼吸道诊治

2024-11-07

肉鸡慢性呼吸道诊治(精选7篇)

肉鸡慢性呼吸道诊治 篇1

每年春秋季节, 由于昼夜温差较大, 加之环境不良, 卫生条件差, 极易诱发呼吸道疾病, 高发日龄多以8~25日龄。笔者通过剖检, 化验, 综合性诊断, 多数可确诊为慢性呼吸道感染。

1 发病原因

1.1在应激情况下 (接种疫苗, 温差较大, 通风不良, 转群等) 极易发病。每年春秋季节, 由于昼夜温差较大, 加之环境不良, 卫生条件差, 极易诱发呼吸道疾病, 高发日龄多以8~25日龄。笔者通过剖检, 化验, 综合性诊断, 多数可确诊为慢性呼吸道感染。种鸡场, 孵化场净化不严格, 雏鸡携带病原体。饲养环境消毒不彻底。

2 临床症状

病初, 感染鸡鼻孔周围带有气泡, 眼睑稍肿带有气泡, 并有咳喘甩鼻等呼吸道症状。发病中期, 鼻孔流出浆液性鼻液, 个别鸡只附着饲料, 呼吸困难, 张口喘息, 发出气管罗音, 眼圈周围湿润。发病后期, 病鸡眼部及鼻孔渗出干酪样物质, 眼睑肿胀, 严重者一侧或两侧失明, 鸡大群咳喘、呼噜, 个别鸡消瘦, 排白绿稀粪, 并出现死亡。剖检症状:鼻粘膜发炎, 窦腔内有干酪样物质。气管及喉头出血, 有少量粘液。气囊内病初有气泡, 随着病情发展, 出现干酪样黄色渗出物, 严重病例出现心包炎, 肝周炎。肺脏充血。

3 防治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 尽量降低温差, 加强通风, 保持舍内密度合适, 避免应激, 选择无本病原体育种场鸡苗。育雏期间, 饮水中加入强力霉素, 可起到一次良好净化作用。发病期间, 可选择泰乐菌素, 阿奇霉素, 替米考星等均可有很好效果。

近期肉鸡呼吸道疾病的诊治体会 篇2

1.1 日常管理

温度没有控制好, 昼夜温差大, 经笔者观察, 土炕加温养殖和鸡舍有温度自动控制器的养殖户, 呼吸道发病率明显低于单用铁炉加温的养殖户。另外, 后期发现鸡舍通风不良, 氨气和硫化氢浓度高等。

1.2 病毒、细菌等感染

环境中存在病原体, 体质较差的鸡只首先感染, 从而全群发病。经实验室诊断非典型新城疫、支原体、大肠杆菌等是肉鸡呼吸道发生的主要原因。临床多表现为多种病原体并发或继发感染。

1.3 免疫因素

防治法氏囊疫苗和新城疫疫苗时会有疫苗反应, 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症状, 从而继发大肠杆菌、支原体等, 最终是呼吸道综合症爆发。不当的疫苗接种方法也使疫苗反应加重。

2 临床症状

发病后前2 d主要表现脸面肿胀、咳嗽、甩头、呼噜、尖叫, 排白绿色稀粪。采食量刚开始变化不大, 个别鸡只出现精神沉郁, 发病三四天后, 采食下降并伴有死亡率, 个别鸡只张口伸颈, 呼吸高度困难, 健壮的鸡死前怪叫, 蹦跳, 一般腹部朝上突然死亡。

3 剖检变化

剖检气管环出血, 内有黄色粘稠分泌物;气囊浑浊, 有黄白色干酪样物;心脏、肝脏、腹腔上附着一层黄白色分泌物;腺胃乳头用刀刮后多数可见2~4个乳头尖部有出血;淋巴滤泡、盲肠扁桃体轻微肿大出血, 个别病鸡只表现肿大但不出血;泄殖腔出血;脾脏肿大、土黄色;肾脏表现色泽发红、肿胀, 输尿管有轻微尿酸盐沉积。

4 实验室诊断

4.1 细菌学检测无菌采取病死鸡的肝脏、心血

涂片, 革兰氏染色后镜检, 将肝、脾分别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鲜血培养基上, 在37℃培养箱中培养24 h, 见到阴性中等大小杆状菌体。

4.2 抗体检测

采取病死鸡的血液, 经离心, 取上清液做新城疫抗体检测, 结果抗体梯度相差很大, 低的2lg2, 高的9lg2。

4.3 全血凝集反应

用一次性注射器刺破病鸡翅膀下的静脉管, 吸一滴新鲜血液, 在25℃下, 在清洁的玻璃板上滴两滴支原体染色抗原, 然后滴入抗原中, 轻轻搅拌, 充分混合, 少许时间后, 将玻璃板轻轻左右摇动, 2 min内观察结果, 可发现蓝紫色凝块出现, 因而判定为支原体的阳性反应。

结合本地区的流行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 可见病原体主要是新城疫、支原体、大肠杆菌等。

5 防治措施

5.1 定期对鸡舍内外消毒, 特别邻近鸡舍发病时, 应严格封锁, 坚持用百毒消带鸡消毒, 每日1次。

5.2 紧急接种, 用弱毒新城疫疫苗, 如C30、IV系

或进口苗等, 配合白介素或转因子等效果更佳。5.3抗病毒、防止继发感染, 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24 h后, 用河南正好兽药生产的高效抗病毒药毒获灭、护畅 (按说明计算用量) , 分上下午2次混合集中饮水, 晚上用活力源饮水以解除体内毒素, 提高抵抗力, 连用4 d。对于发病严重并伴有“三炎”的鸡群, 上午使用毒获灭、护畅饮水, 下午使用杆立克、活力源, 连用4 d, 用祛邪败毒散 (按说明计算用量) , 连用5 d。

肉鸡慢性呼吸道诊治 篇3

1 案例

山东阳谷县西湖乡某养殖户饲养的5 000只小型肉鸡,15日龄时发现鸡夜间聚堆,排粪不正常。虽然用抗菌药治疗了几天,但疗效不佳,且出现急性死亡。发病后第5天,剖检病死鸡5只,并取病料,结合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鸡坏死性肠炎与慢性小肠球虫病混合感染。经对症治疗3 d病情得以控制。

2 临床病症

病鸡羽毛蓬乱,闭目呆立,排黄白色或西红柿样稀粪,有的排内含泡沫样的金黄色稀粪,排出粪便多呈竹节状。部分病鸡排白色蛋清样尿酸盐稀便,严重的全身瘫痪,两腿后伸趴地,吱吱乱叫,阵发性的乱冲撞,夜间有软颈出现。

3 剖检变化

肠管剪开后自行外翻,肠黏膜增厚。十二指肠增粗,空肠、回肠肿胀,横断面变宽,肠内有黄色或黄色稀状物,浆膜有出血点,个别肠有灰绿色伪膜,盲肠内物呈现煤焦油样。

4 实验室检查

取肠内的灰绿色伪膜接种于血液琼脂平板上。37℃厌氧环境下培养过夜,可见灰白色,半透明,表面湿润光滑两层容血环。直径2~4 mm大小不等的菌落。取菌落涂片、染色、镜检,可见大量革兰氏阳性、两端钝圆、均匀一致的粗杆菌,有的有荚膜和芽孢。刮取病变肠断黏膜,肠内容物,放在载玻片上,加1~2滴生理盐水充分调和均匀,加盖玻片,在高倍镜下可见到大量的圆形的球虫裂殖子与球虫卵囊。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尤其是肠管剪口外翻,肠黏膜有灰绿色伪膜等病变,并通过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坏死性肠炎与慢性小肠球虫病混合感染。

5 治疗方案

(1)天津恒基利得生产的真菌通治拌料2 d(全天用量早晨1次顿服)。

(2)天津恒基利得生产的肠毒通治拌料3 d(全天用量下午1次顿服)。

(3)天津恒基利得生产的球虫粉,每袋50 kg水连用2d。

肉鸡慢性呼吸道诊治 篇4

慢呼和大肠杆菌病是近年来肉鸡养殖户 (场) 常见的多发病, 3~7周龄肉仔鸡最易感染。这2种病既可并发, 也能继发, 同属于条件性、接触性传染病, 一般呈散发性慢性经过, 但感染率却很高。往往由于诊断不当使发病鸡死亡率增加, 一般可达20%以上, 也是目前危害肉鸡饲养业的严重疾患。文中对肉鸡慢性呼吸道病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流行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及实验室诊断方法进行了阐述, 并从加强饲养管理、药物预防及接种预防3个方面总结了该病的预防措施, 最后提出相应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以期为养殖者和兽医工作人员提供科学参考。

1 流行病学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各种日龄的鸡均能感染。病鸡和带菌鸡是主要传染源。传播方式有:病鸡的粪便污染鸡舍环境, 被易感鸡吸入而经呼吸道感染;通过污染饲料、饮水经消化道感染;通过卵巢和输卵管经蛋垂直感染;种鸡还可以通过配种传播该病。发病率可达70%, 死亡率约20%~40%。饲养环境不善、环境卫生条件差、鸡群密度过大、鸡舍通风不良、气候骤变、营养缺乏等均可促使该病的发生或加剧该病的严重程度, 使死亡率提高。

2 临床症状

病鸡病初表现为精神沉郁、羽毛蓬乱、少食或不食, 流鼻涕、打喷嚏、鼻液污染鼻孔周围及颈部羽毛, 排绿色或灰白色水样稀粪, 肚皮青紫色、垂腹。随后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呼吸时有气管锣音、甩头、流泪、带泡沫的分泌物增加, 由黏性逐渐变为脓性分泌物, 眼睑肿胀、眼球萎缩, 趾关节肿胀 (图1) ;病程后期, 鼻腔和眶下窦蓄积大量渗出物 (图2) , 引起眼部肿胀如珠, 眼球因受压迫而萎缩, 甚至失明。精神和食欲差, 生长发育迟缓, 最后衰竭死亡。病雏生长缓慢、发育受阻。

3 剖检病变

解剖病死鸡可见鼻腔和眶下窦内有较多的灰白色或红褐色黏液或干酪样物。喉头、气管黏膜肿胀、充血、出血, 黏膜表面有灰白色黏液, 喉头部常见黄色纤维素性渗出物。常可见到一侧或两侧眼睛肿大、眼球部分或全部封闭, 在眼结膜内有米黄色干酪样渗出物, 眼球萎缩。气囊壁增厚、混浊、囊内有米黄色粘液或黄色干酪样物, 肝脾肿大, 呈青铜色或土黄色, 表面裹着一层浅黄色的粘性假膜 (图3) , 体腔内有干酪状积累物, 心包膜增厚, 表面裹有灰白色絮状物, 心包内充满淡黄色纤维蛋白性渗出物 (图4) , 常伴发心肌炎。肠腔内有大量的粘液或气体, 腹腔积液。肾脏肿大, 呈斑驳状。

4 实验室诊断

4.1 涂片镜检

在无菌条件下解剖病鸡, 取肝脏组织直接涂片, 进行革兰氏染色, 经初染、媒染、脱色、复染后, 在已染色的标本上加香柏油1滴, 置显微镜下观察, 可见被染成红色、两端钝圆、散在的短小杆菌, 为革兰氏阴性菌。

4.2 细菌的分离培养

按常规方法制备好普通琼脂培养基和麦康凯琼脂培养基, 在无菌条件下取病死鸡肝组织, 用灭菌的接种环沾取病死鸡肝组织, 分别涂布于普通琼脂培养基和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 在恒温培养箱中经37℃培养24 h后观察。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生长出隆起、圆形、湿润、边缘整齐的灰白色半透明菌落;在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生长出圆形、凸起、光滑湿润、边缘整齐的粉红色菌落。挑取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 镜检可见细菌形态为两端钝圆、散在的短小杆菌, 为革兰氏阴性菌, 与肝组织直接触片结果相同。

4.3 生化试验

4.3.1 糖发酵试验

常规方法制备3个发酵培养基, 分别在培养基中加入葡萄糖、乳糖、麦芽糖, 分装至试管 (带小导管, 装量以没过小导管为宜) , 灭菌后备用。在无菌条件下将菌体接种于3个单糖培养基中, 保留一支未接菌的培养基试管作同步对照试验 (液体澄清呈中性绿色, 小导管中无气泡) 。将已接菌的试管和未接菌的对照管置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 h后观察, 可见葡萄糖发酵培养基试管中的液体颜色改变, 且小导管中有气泡。证明该菌发酵葡萄糖结果既产酸又产气, 乳糖发酵培养基和麦芽糖发酵培养基的结果均为产酸又产气。

4.3.2 枸橼酸盐利用试验

常规方法制备枸橼酸盐培养基, 在无菌条件下将菌体接入枸橼酸盐斜面培养基中。并同时保留一支未接菌的培养基斜面作同步对照试验 (液体澄清、呈中性绿色, 小导管中无气泡) 。将已接菌的试管和未接菌的培养基斜面试管置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 h后观察, 可见接菌的试管培养基斜面上未有菌生长, 培养基颜色不变, 证明该菌不能利用枸橼酸盐, 为阴性试验。

4.3.3 吲哚试验

常规方法制备蛋白胨水培养基, 在无菌条件下将菌体接入蛋白胨水培养基中。并同时保留一支未接菌的培养基试管作同步对照试验 (液体澄清、呈黄色) 。将已接菌的试管和未接菌的对照管置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 h后, 分别滴加3~5滴柯氏试剂于培养好的2个试管中, 充分振荡后静置观察, 可见加入柯氏试剂后试管中液体上层出现玫瑰红色, 证明吲哚试验呈阳性。

4.3.4 甲基红 (M.R) 试验

常规方法制备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 在无菌条件下将菌体接入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中, 并同时保留一支未接菌的培养基试管作同步对照试验 (液体澄清、呈黄色) 。将已接菌的试管和未接菌的对照管置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 h后, 分别滴加3~5滴甲基红试剂, 充分振荡后静置观察, 可见加入甲基红试剂后试管中液体变成红色。证明甲基红试验呈阳性。

4.4 药敏试验

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头孢曲松钠、头孢唑啉钠、丁胺卡那霉素属高度敏感;对庆大霉素、氧氟沙星属中度敏感;对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新霉素属低度敏感。

结合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及实验室诊断的结果, 可确定为肉鸡慢性呼吸道病和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

5 预防措施

5.1 加强饲养管理

加强鸡舍环境卫生, 确保饲养密度合理, 垫料干燥清洁, 通风良好, 温度适宜, 无异味刺激, 减少应激反应;要防止传递感染, 如种蛋要避免粪便的污染;保证饲料新鲜、卫生、营养丰富, 适当增加日粮中蛋白质、维生素E、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AD3的含量, 提高鸡体抗病能力;定期驱虫, 彻底做好消毒工作, 以消灭传染源:新鸡进舍前应对鸡舍的一切用具、设备和鸡舍进行1次彻底消毒;对健康鸡舍1周消毒1次, 月底进行1次大消毒;对发病鸡舍1天1消毒, 周末进行1次大消毒;对种蛋和孵化过程要严格消毒, 可选用0.03%抗毒威或0.01%百毒杀定期进行带鸡消毒。病鸡、病死鸡和种蛋是该病发生的主要传染源, 严禁从病区或发病鸡场引进种蛋或病鸡苗。对病鸡隔离治疗, 对病死鸡焚烧或远离鸡场进行深埋。

5.2 药物预防

根据药敏试验选用呈高敏的药物进行预防, 可选用卡那霉素0.01%~0.02%饮水或0.02%~0.04%混饲;丁胺卡那霉素5 g/100 kg饮水;头孢唑啉钠5 g/100kg饮水, 连用3~5 d。0.025%支原净水溶液或0.15%高力米先饮水, 连用3~5 d, 同时饲料中拌入0.05%复方敌菌净, 连喂1周;0.05%~0.10%喹诺酮类药物 (如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等) 拌料或饮水, 同时加入0.01%庆大霉素连用3~5 d, 间隔2周再用药1次。

5.3 接种预防

用发病鸡场病死鸡肝脏、脾脏纯培养株接种普通肉汤培养基经纯培养增菌 (2亿/ml以上) , 0.2%甲醛灭活, 经安检合格后给鸡进行免疫接种, 0.5ml/羽, 免疫期可达3个月左右。

6 治疗措施

6.1 西药治疗

当病程发展到后期时, 采用注射抗生素的方法奏效快, 能减少死亡率。氯霉素:内服0.1 g/只, 肌注20 mg/kg体重, 每天2次。混水浓度是0.2%~0.5%, 混饲浓度为0.025%;卡那霉素:成年鸡每日每只肌注2~4 ml, 分2次肌肉注射;单硫酸卡那霉素粉剂混饲浓度为0.02%~0.06%, 雏鸡每只每日1ml, 分2次肌注, 连用2~3 d有效;泰乐菌素:每50 g泰乐菌素纯粉兑水250~500 kg, 每天2次, 连续使用3~5d;利高霉素:在每升水中加入该药4g, 连用3 d, 效果显著。

6.2 中药治疗大肠肝菌病

(1) 秦皮、地榆、苍术、葛根、白花藤根各55 g, 白头翁、龙胆草、地锦草、地胆头、金银花各50 g, 共煎浓汁, 可分数次灌服或拌料喂服。

(2) 土黄连55 g, 铁觅菜、乳汁草、胆草、叶下珠、金锦香各50 g, 白头翁、臭牡丹叶各44 g, 地榆 (醋炒) 和百草霸各25 g, 白胡椒5 g, 共煎浓汁, 灌服或拌料喂服。

(3) 忍冬藤、翻白草、芦苇根、夏枯草、铁觅菜、马齿觅、老鹤草各35 g, 地锦草、愧花米、龙胆末、白头翁、炒地榆、六月雪各25 g, 共煎30 min, 闷3h, 蒸馏成1 000 ml, 灌服。

6.3 中药治疗慢性呼吸道病

(1) 取中药地龙20 g研细, 用凉开水调成小团, 每只鸡分2次喂服 (每天1次) , 连用4 d, 治愈率可超过95%。

(2) 杏仁、柚子皮、板蓝根、苏子、粉草各50 g, 大黄40 g、百部、知母、半夏、麻黄各30 g, 水煎浓汁灌服或拌料。

(3) 知母40 g、百部、桔梗各35g, 沙参、百合、紫苑各30 g, 葶苈、苏子、麻黄、半夏各25 g, 苦参、陈皮、柴胡、甘草各20 g, 共煎水冲蜜糖150g, 灌服或拌料。

7 讨论

(1) 由于慢性呼吸道病和大肠肝菌病都可以垂直传播, 刚出壳的雏鸡极易感染, 要在雏鸡进舍后马上进行药物预防。

(2) 在针对慢呼和大肠肝菌病的混合感染时不能仅用单一药物治疗, 否则治疗效果不佳。应选用对二者同时具有杀灭作用的药物或采用联合用药的方法, 做到二者兼顾。

(3) 选用抗生素类药物前, 一定要进行药敏试验, 以避免由于抗生素的反复使用而导致的鸡群产生的耐药性。

参考文献

[1]郭万军, 汤向军.肉鸡慢性呼吸道病的发病机理及应对策略[J].山东畜牧兽医, 2010 (3) :87.

[2]徐威.微生物学实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4.

[3]李长城.10种药物对肉鸡大肠杆菌敏感性的检测[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3 (9) :176.

[4]黄炳章, 杨忠明.控制肉鸡慢性呼吸道病药物效果对比试验[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1996 (3) :7.

[5]徐秀荣, 王慧敏, 邓艳文, 等.肉鸡慢性呼吸道病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畜禽种业, 2007 (8) :65-66.

[6]高波, 杨文平.鸡病防治与治疗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

[7]李晓峰, 江铭炎.肉鸡慢性呼吸道病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防治[J].兽药与饲料添加剂, 2001 (2) :36-37.

[8]李春雨.动物药理实验实训指导[M].营口: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出版社, 2006.

[9]陈金春.白羽肉鸡大肠杆菌病与霉形体病混合感染的诊治报告[J].福建畜牧兽医, 2014 (1) :42-43.

鸡慢性呼吸道病的预防与诊治 篇5

1 临床症状

病初食欲减退, 产蛋率降低, 由鼻腔流出浆液, 有的咳嗽、打喷嚏, 咳嗽时有干性啰音, 病鸡为了排出鼻腔渗出物常有甩头表现。在出现鼻炎的同时, 口腔、咽、喉头及气管也相应发生轻重不一的炎症。某些病例在舌根、舌背或颊部粘膜, 散在有针头大到小米粒大灰白色或黄白色喉样假膜;喉头和气管内的渗出物由浆液性变成粘液———干酪样, 堵塞喉头和气管, 因此病鸡吸气时常张嘴伸颈, 呼气时则缩颈低头, 并断断续续发出咕噜、咕噜的叫声, 如不及时治疗, 常因窒息死亡。另外眼部发生一侧性结膜炎, 严重时, 病鸡视力减退或失明。多数病鸡于发病末期发生下痢。

2 病理变化

病变主要在呼吸器官, 其中气囊的变化具有特征性。气囊膜浑浊、增厚、透明度降低, 有黄白色豆渣样渗出物, 并常有芝麻至黄豆大的结节。此外, 鼻腔与气管内粘液增多, 气管粘膜轻度水肿, 气管环状出血。少数病例出现输卵管炎以及轻度心包炎、肝周炎, 从中可分离到大肠杆菌。

3 诊断

根据发病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气囊炎等特征性病理变化, 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要进行必要的实验室诊断。鉴别诊断主要注意与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鼻炎、粘膜型禽痘、非典型新城疫的区别。

4 综合防治方法

(1) 加强饲养管理, 减少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对鸡的刺激。把鸡舍通风换气和饲养密度有机结合起来。通风换气是现代养鸡生产中十分重要而又常被忽视的问题。要加大进风口, 尽最大可能地交换舍内空气。加大垫料管理力度, 不论采取什么措施, 均应使垫料保持脚踏不响、手握成团、松手即散的湿度, 并坚持每日翻动两次保持松软, 便于驱散氨味。

(2) 可根据本养殖场 (户) 实际和本地区鸡慢性呼吸道病发病情况,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疫苗可选用国产或进口的“F株鸡霉形体弱毒疫苗”该疫苗在7~14日龄滴眼较好。

(3) 药物治疗:大群选用泰妙菌素混饮, 100g兑水200L, 连用3~5d;然后改用罗红霉素混饮, 每100g兑水1000L, 连用3~5d。

浅谈鸡慢性呼吸道病的诊治 篇6

1 发病情况

2010年11月20日,宿迁市宿豫区关庙镇一个大型蛋鸡场里,有一批约1.1万只11周龄的育成蛋鸡开始出现零星的呼吸症状,发病后用了4 d泰乐菌素,但效果不明显,并逐渐出现鸡只死亡,最多一天死亡鸡只达60只,给该养殖场带来重大的损失。

2 临床症状

病鸡精神沉郁,嗜睡,体况消瘦,羽毛粗乱,全群食料减少20%,甩鼻,咳嗽,呼噜,打喷嚏和鼻炎;从鼻孔流出鼻涕,开始为清水样,到后期可以从鼻孔中挤出黏稠的脓样分泌物,挤压鼻腔可见浓性分泌物排出,严重阻塞一侧或两侧鼻孔;部分病鸡张口呼吸,有明显的呼吸口罗音;部分有流泪现象,单侧或双侧眼睑肿胀,按压有波动感;有的鸡只因黏稠的分泌物使上下眼睑出现粘合;拉灰白色稀粪,肛门污染。

3 解剖病理变化

对10只病死鸡进行解剖,病变可见呼吸道黏膜水肿,充血,肥厚,鼻道、气管、支气管和气囊内可见干酪样分泌物,胸部气囊尤其增厚、混浊,可见黄白色附着物,肺出现坏死区,嗉囊空虚,严重的心包炎、气囊炎、肝纤维素性被膜炎,十二指肠、小肠、直肠充血。

4 实验室检查

细菌分离鉴定:无菌采取病死鸡的肝脾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有单个或散在排列的中等大小的革兰氏染色呈阴性的杆菌;无菌挑取肝脏接种肉汤中、普通琼脂平板上,在37℃中恒温培养24 h,肉汤呈均匀混浊,琼脂平板上可观察到边缘整齐、灰白色半透明的单个小菌落。无菌挑取典型菌落,抹片,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可见两端钝圆,呈散在排列,偶尔有2~3个连在一起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支原体的鉴定:取支原体抗原2滴于载玻片上,然后用针刺破病鸡翅膀下静脉,吸一滴鲜血滴入抗原中,轻轻搅拌,轻轻左右摇动载玻片,2分钟出现蓝紫色的凝块。

5 初步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解剖病理变化、实验室检查,可初步诊断是支原体引起的慢性呼吸道病,并继发了大肠杆菌病。

6 药物治疗与结果

该病一旦发生,重要的是尽最大努力去除发病诱因,改善环境。这样有利于减少疾病的发生,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如果有其他的病毒性疾病发生,则以控制病毒性疾病为主。为了防止本病的继发感染,可适当投药加以控制。治疗中的原则应考虑发病鸡的数量。病鸡少时以个别治疗为主;当发病鸡数量多,外界诱因无法立即去除时,可考虑大群给药与个别治疗相结合。治疗药物可这样来选择:(1)本次治疗建议选用的是河北金源康生产的阿奇呼泰100 mL/ (200 kg水) ,自由饮用,同时每100 kg水中添约40 g黄芪多糖和50 g多维,连用3 d。用药3 d后,病情即得到好转,死亡率明显下降,一天仅死亡4只。(2)个别鸡的治疗可用链霉素,成年鸡每只鸡每天用20万IU,或者用卡那霉素每天1万IU,分2次注射,连续注射2~3 d。呼吸症状消除,且无鸡只出现死亡。治愈呼吸症状后选用恩诺沙星和阿莫西林治疗并发的大肠杆菌病,用药3d后,大肠杆菌病症状也得以消除,鸡只食欲正常。

肉鸡慢性呼吸道诊治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1.1.1 小儿慢性鼻窦炎:

诊断标准:依据FESS~97海口标准[1]。临床表现为间歇性鼻塞或经常性鼻塞, 黏液涕或粘脓性鼻涕, 并常频发鼻出血。严重者可表现为精神不振、记忆力下降、胃纳差、体重下降或低热, 甚至继发其他全身疾病。由于长期被阻塞和张口呼吸, 导致患儿颌面、胸部以及智力发育不良。鼻窦X线或CT检查示:鼻腔黏膜混浊、密度增高或黏膜肿胀、肥厚, 有时可见窦腔内积脓。

1.1.2 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2]:

1年内患2次或2次以上的下呼吸道感染, 包括肺炎、毛细支气管肺炎、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

1.2 一般资料

本组168例, 年龄3~14岁, 平均8.6岁, 男88例, 女80例。慢性鼻窦炎病程6个月~10年, 平均病程4年。

1.3方法

1.3.1分组

将168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80例采取常规治疗, 置换治疗组88例采取常规治疗联合置换疗法;两组在年龄、性别、疾病程度、病程上无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3 常规治疗

阿莫西林、甲硝唑、异丙嗪治疗, 口服5d, 停药5 d为以疗程, 连续进行3个疗程。

1.2.4 置换疗法

对本组患儿采用1%麻黄素液收缩中鼻道和嗅裂处黏膜, 使窦口开放。同时清理鼻腔内干痂和鼻涕。患儿取仰卧位, 头尽量后仰下垂, 使下颌与外耳道同处于一条垂直线上, 自前鼻孔慢慢滴人氧氟沙星眼药液, 滴入量以填满所有鼻窦的窦口为度, 大约2~3 ml, 利用鼻腔与鼻窦交替发生压力改变, 暂时形成负压, 使鼻腔内的药液进入压力较低窦腔内, 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将吸引器的橄榄头塞人治疗侧的前鼻孔。用手指压紧对侧鼻孔, 不让漏气, 然后嘱患者连续发“开、开、开”音, 使软腭上提关闭鼻孔咽腔, 同时进行间歇性吸引, 吸出鼻腔及窦内气体积液和积脓。反复数次置换, 直到吸至无脓液出为止, 每2天1次, 5次为1个疗程, 连续进行3个疗程。

1.2.5 观察内容

观察治疗后临床疗效和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发生情况。疗效评定标准:痊愈:鼻塞、粘脓涕消失, 头痛、头昏解除, 中下鼻甲肿胀消退, 中鼻道或嗅沟无脓涕, CT摄片显示窦腔密度正常;显效:鼻塞、粘脓涕明显减少, 无头昏、头痛, 中下鼻甲肿胀基本消退, 中鼻道、嗅沟偶见粘脓涕, CT摄片显示窦腔轻度、局限性模糊;有效:间歇性鼻塞及粘脓涕减少, 偶有头昏、头痛, 中下鼻甲轻度肿胀, 中鼻道、嗅沟少许粘脓涕, CT摄片示窦腔模糊, 但密度减低;无效:持续性鼻塞, 大量粘脓涕, 常有头昏、头痛, 中下鼻甲肿大, 中鼻甲息肉样变, 中鼻道、嗅沟脓涕, 甚或有息肉生长, CT摄片示窦腔模糊, 密度增高。

2 结果

2.1 小儿慢性鼻窦炎临床疗效:

两组病例于治疗结束后进行临床症状、查体、CT摄片检查, 根据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 并进行总有效率比较, 见表1。

注:经统计学分析,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

2.2 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再发生情况

对两组病例进行随访24个月观察两组下呼吸道感染例数及发生率。置换治疗组88例中24个月发生下呼吸道感染<2次8例, 无一例发生下呼吸道感染例>2次, 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9.09%, 常规治疗组80例中24个月发生下呼吸道感染<2次22例, >2次18例, 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50.00%。经统计学分析, 两组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 居住环境和空气污染, 患儿饮食结构的不合理, 患儿肥胖等诸多因素影响, 鼻腔黏膜对微生物清除吞噬功能减弱。患儿感冒、急性鼻炎、鼻窦炎未得到及时治疗。患儿慢性副鼻窦炎发病逐年上升趋势。如果儿童慢性副鼻窦炎未得到正确及时治疗。严重影响患儿的呼吸功能和对病菌防御能力, 患儿免疫功能及体质下降, 以及发生鼻后滴流综合征、吸入等综合原因导致患儿发生反复下呼吸道感染, 严重影响儿童发育和学习, 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由于儿童鼻腔、鼻窦的解剖、生理与成人有明显差异, 且儿童慢性鼻窦炎经药物治疗恢复可能性较大, 故儿童慢性鼻窦炎应以保守治疗为主。我们采取鼻窦置换疗法能促进鼻窦引流, 有利于窦腔内脓液的排除, 迅速缓解局部黏膜肿胀, 并将药物吸入窦内, 置换疗法是利用间歇抽吸法抽出鼻窦空气及脓液, 使窦腔内形成负压, 覆于窦口平面以上的药液从鼻窦开口流入窦腔达到治疗目的[3]。

通过本组观察, 置换治疗组总有效率95.45%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70.00%, 充分说明置换疗法能够有效的提高对小儿慢性鼻窦炎治疗效果, 具有操作简单、无创伤、疗效确切、易于儿童耐受优点。通过我们采取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观察置换治疗组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9.09%, 常规治疗组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50.00%。充分说明通过有效的控制小儿慢性鼻窦炎明显改善患儿的全身状况, 减少鼻后滴流综合征, 减少下呼吸道感染发生。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委会.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及内窥镜手术疗效评定标准.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1998, 33 (3) :134.

[2]胡仪吉.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中华儿科杂志, 1988, 26 (1) :41.

上一篇:职业工业设计师的出现下一篇:颅底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