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年级循环日记教学

2024-08-16

高年级循环日记教学(通用6篇)

高年级循环日记教学 篇1

“循环日记”,按字面意义可以简单理解为“学生循环写日记”,其具体含义是指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一个学习小组内,学生轮流负责写日记。这种循环日记写作形式不仅使小组成员间相互理解,还能相互督促学习。中年级学生的写作课上或多或少存在着训练不足问题,课上训练时间有限,课下又不能保障一定的写作量,因此采用循环写作模式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一、分配小组,促进学生交流

实施循环日记的首要条件就是将班级内学生进行合理分配小组,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情况自愿组合,一般4到5人一个小组,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有更多机会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小组成员可以为自己小组命名,有的小组借用语文课文的名字,比如“蒲公英小 组” (三年级上 册第八课)、“变色龙小组” (五年级上册第六课)、“水滴穿石小组” (五年级上册第二十二课) 等等。循环日记写作小组分配完成后,各小组根据自己情况选出组长,组长也可以实行轮流制,组长和组员相互交流、督促,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除此之外,学生写完日记后把日记公开展示给小组各成员,然后就本日记进行交流、评价,比如,某学生在学习完《师恩难忘》 (五年级上册第一课) 这一课后,结合自己的经历写了一篇关于师生的日记,内容感情真挚,用词准确生动,感染了阅读此日记的学生,同学们纷纷交流,把自己的心扉展开,分享彼此难忘的师生情。在中年级学生中采用循环日记的写作模式不仅能增强学生写作能力,还能促进学生间的交流,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学习。

二、开放写作内容,鼓励学生创作

日记内容不用教师规定,而是采用开放式写作,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不管是在学习中还是生活中的所见所闻都可以写入日记,鼓励学生自己创作,避免应付、抄袭。

部分学生喜欢在课文中寻找灵感,每一篇课文都可以成为日记的话题,比如,某一学生非常喜欢语文课,她的日记内容大部分都是受到课文启发的,在学习《走,我们去植树》 (四年级下册第一课) 后,她和几个小伙伴实践了种树过程,并将其写入日记中,同时还把自己植树时的心情和体会表达得淋漓尽致,小组成员阅读后不禁也有亲自植一次树的冲动。还有一位同学在学习《蒲公英》(三年级上册第八课) 后,她萌发了在生活中观察蚂蚁的想法,根据作者对植物的观察和描写方法,她也认真仔细地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小蚂蚁,然后将自己的观察写成日记,蚂蚁常见但是认真观察的人却很少,她的日记也启发了同学留心生活的想法。其实不管是大作文还是小日记,学会观察生活、留心小事就会有充足的写作素材,就不会出现很多同学常见的“没什么可写”的状况。

三、及时评价反馈,促进学生发展

及时对循环日记进行评价、反馈有助于作者写作水平的提高,促进作者写作能力不断增强。

比如,某一学生写的一篇日记《我家的小花猫》,教师和学生首先对其日记内容进行肯定,然后指出其中的不足。教师对其写作思路进行点评,用词造句进行相应修改,让整篇文章更流畅、精彩;小组成员则指出了日记中出现的错别字,这两者的评价对作者而言非常重要,让其在今后的写作中尽量避免低级错误的出现,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另一位同学写出《我的妈妈》后,除了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外,还受到家长的点评,她的妈妈阅读其日记后了解自己在孩子眼中的形象,促进自己和孩子间的交流,增进其感情。

四、调整循环模式,更换竞争对手

每个学习小组经过长时间实行循环日记的习作方式也有一定弊端,即学生缺少新鲜感,因为本小组成员是固定的,每个人的日记风格大家都已经非常熟悉,甚至每个成员的点评话语也大同小异,这不可避免会使学生产生应付心理。比如有的学生习惯从课文中找灵感,她写的《第一次学习游泳》和《最难忘的一件事》 内容大致相似,没有新鲜感。而有些学生喜欢为日记找错别字,对每个成员日记都只是局限于指出明显的错字,对文章的其他方面没有任何点评。

因此教师可以适当的调整循环模式,除了小组循环外还可以进行组间循环,即将两个小组的循环日记本调换,这样可以使更多同学进行交流点评。还可以挑选几个优秀的日记作者,将其放在同一组,让他们形成竞争对手,这样学生不会出现骄傲自满情绪,不断促进学生向更高层次迈进。

综上所述,循环日记在中年级学生中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循环日记是一种有效锻炼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方式,教师通过使用合理的方法策略不断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不仅能让学生体会到写作中的乐趣,激发其写作兴趣,还能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寻找灵感。循环日记写作模式让语文课更精彩。

高年级循环日记教学 篇2

循环日记”写作教学法实验简介河南省长垣县第二中学 刘伟强 李慧香 赵德彦 1月15日

大家知道,中学写作教学的目的非常名确,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如何培养提高学生的这种能力呢?仅靠两周一次的作文训练是远远不够的,于是,从九九年开始,我们试着指导学生写起了“循环日记”。“循环日记”即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学生共同参与,分组轮流写作,循序渐进进行写作训练的一种教学模式。训练两年多来,效果很好,激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启发了学生感应生活信息,领悟生活哲理的能力。培养并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初步的阅读鉴赏能力。

“循环日记”与习作教学 篇3

一、“循环日记”——写出热情

青少年对同龄人的生活有强烈的好奇心:小到别人饭桌上摆着什么菜、晚上做了什么梦,大到谁家添置了什么牌子的汽车、放假去哪儿度假,甚至别人对新闻的见解……在循环日记的写作中,不管学生写什么,教师都要尝试从积极的一面来解读。多姿多彩的生活给学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心灵世界,也给“观众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他人世界的窗户。他们读着同龄人的生活,在感受乐趣的同时也渴望把自己的生活、思想展现给别人。“循环日记”像一张张画卷,记录着学生对生活的热情。

二、“循环日记”——提高写作能力

当单元习作训练与轮值的循环日记重复时,学生可以把单元习作写在循环日记上。未到单元习作训练时,写作能力强的学生可先行写作,为其他人提供写作范本。好的习作要全班共同欣赏,积累好词佳句、学习行文结构和选材。典型问题师生一起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将写作能力欠缺的学生安排在循环中段,既让他们有本可依,也让他们有时间学习和改进。同等水平的学生基本在同一天写作,同一天展评。一组“循环日记”结束之后,进行总体讲评。此时,学生在对比中学习了好的写作方式,积累了优美的句段,提高了审美情趣,可谓水到渠成。

三、“循环日记”——培养集体荣誉感

每日的循环日记教师要给出等级。可以教师自评,也可全班共评。小组一周一次总评,给予全优组一定的奖励。有了激励机制,就会有争优的动力。几次评比过后,小组成员之间的了解会逐渐加深,能力强的学生会主动帮助能力欠缺的学生出谋划策。小组荣誉感使习作不再是个人的事,而关乎整个小组的荣誉。在这过程中,小组成员共同合作,以优带差,既提高了“后进生”的写作能力,又培养了集体荣誉感。

四、“循环日记”——写出真实人生

笔者班有一名学生,他的习作经常记录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情。发现这个特点后,笔者在班上大力表扬了他。有人说,作文就是“作”(zuō),言外之意就是作文要靠编。但这样的作文虽然言辞优美、句段工整,总不免有些“八股”的味道。所以虽然这名学生的习作语言平平,但能从身边小事入手,写真实的事,写真实的感受,常常带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笔者赞扬他是有独特观点的写作高手。受此影响,许多学生开始尝试在习作中表达自己的想法。一件件生动真实的事例,使笔者和学生走得更近,也让学生们彼此更了解,班级更团结。此外,在相互的参阅和学习中,学生们注意到要写真话、做真实的人。

之后,笔者又对“循环日记”制度进行了修改。小组成员共同使用一个本子,从周一到周五轮流写作。教师每天批改,定时讲评。“循环日记”既为学生创造了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培养了他们浓厚的写作兴趣,更增强了团队合作的意识。习作教学并不难,循环起来更简单!

高年级循环日记教学 篇4

一、实施背景

记得先前听过一个“习作教学指导”的讲座,当时一位主讲老师提到了“班级博客交流的种种好处及相关操作过程”,方法的确不错,可老师们却觉得实现起来相当遥远!尤其是对偏僻的农村小学来说,先不说学生及家长素质如何,就是连基本的硬件设施也几乎为零,一个班级里能有电脑的顶多也就两三个学校,甚至有的班级连一台电脑也没有!因此在偏僻的农村小学谈建立班级博客根本就不现实。然而,交流总是必要的,如果必须要寻找一种可以在班级中引起心灵共鸣的途径的话,那么“班级日记”就是最好的选择。

所谓“班级日记”,顾名思义,就是记录班级状况的日常杂记,而这恰恰也是习作教学指导与班级管理相结合的不二法宝。也许有人会纳闷,说班级管理是一回事,习作教学又是一回事,这二者之间根本毫无关联!其实未必。因为真正的好作文并非学生看作文选后写出来的,而是来自于对生活的感悟,即“我手写我心”!发生在孩子们身边的点点滴滴除了作为了解班级状况的线索外,不也正是最便于信手拈来的习作题材吗?问题是全班那么多人,一个个轮流着写同一本日记,周期终究长了点。于是我改成以小组为单位,把原先只有一本的班级日记演变成现在的五本,每个小组循环着使用,这便是“循环日记”尝试的开始。

二、实践过程

有关“循环日记”的操作,的确早有先例。然而理论上的东西,往往都只可参照,不可复制,有些过程说起来容易,真正实践时,要执行出成效来,往往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对此,我相信很多老师都深有体会。因此,凡事根据实际情况,落到实处才是最关键的。

(一)分组

我们班一共21人,除班长外,刚好可以分成四组,每组五人。我先分别将之编号为:第一组11、12、13、14、15;第二组21、22、24、23、25;第三组31、32、33、34、35;第四组41、42、43、44、45;一般我称这四组为基本组,尾数为几就写星期几,尾数逢5的全为组长,专门安排在星期五,顺便双休日带回去批改、总结。

除了这四个基本组外,我把四个组长提出来同班长(代号55)一起编入第五组,编号为:15、25、35、45、55,这便是“示范组”,也就是打算在全班范围内公开传阅的示范日记,在这一本,代号十位数是几的就写星期几,代号为55的班长,除了星期五晚上写示范组的一篇之外,还要为每个普通组里写下评价等级,并于星期一、二、三、四中午轮流为每组写一篇作为示范,其他四个组长的情况类似,如35,表示星期三在示范组写,星期五在基本组写。

这样根据学习能力的不同,他们所承担的任务也不同:即普通同学一星期只需完成一篇,组长15、25、35、45每周分别完成两篇,班长55作为班级领头羊,本来就擅长写作,一星期完成五篇也是轻而易举的事。

(二)实施

一切就绪,便可开始实施。值得一提的是,最好要有个专门监控这方面工作的值日班干部或值日班长,否则好好的计划搞砸了之后,重新再来往往会出现恶性循环的现象。

首先,组长要在当天下午先把好关,检查草稿后,把日记分发给组员,让他晚上回家将日记抄写在日记本上;组员第二天早上交日记本,由本组成员三言两语写点看法;然后交到班长手中,班长则通过核实、检查无误后评上等级和星数,于第一节上课前统一收到办公室,否则发回全组重写。而值日班长则负责督促提示每个组长的把关情况。

老师在收到班长上交的日记本后,给予打分及适当评语,于中午前发还给班长,要是交上来的日记不符合要求,则是班长、组长以及值日班长督促不周的责任。因此,在整个实施过程中,一个小组就好比一个小团队,整个班级就好比一个大团队,值日班长则如同“钦差大人”,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同时具有至高无上的抽查权力,以便保证实施过程的顺利进行。

(三)交流

一般情况下,平时都是组内成员互相交流,星期一到星期四可由轮到的组员带回家,写完后让家长评论或学生自行根据家长表现描述爸爸妈妈的看法和感觉等。第二天带到学校后让本组其他成员传阅并作适当评价。

等到星期五,组长将日记本带回家加以适当评价,并总结周评情况,于星期一下午前汇报给学习委员登记,每到月底学习委员则根据得分及好评、差评情况,评出一个优秀小组和3个“写作能手”。但凡被评为“写作能手”的,一般都有比较热门的讨论作品或比较高的分数;等到学期结束前,班干部则根据作品质量、好评数量及展示的次数核算出“写作能手”及“评论能手”年度冠军、亚军、季军,并评选出一个交流过程中总体情况最突出的“优秀小组”。

(四)展示

每周、每月不定时地择优展示或公开宣读孩子们的作品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每到周末或月底,班长都会根据老师的评分情况选送几篇相对好评多的作品让他们抄工整后贴到学习园地,有时也会推广到班里唯一一个会打字的宣传委员那里进行电脑输入,学习委员打完后,发给我,我再贴到班级学习园地或择优帮他们向杂志社投稿。

久而久之,孩子们的许多作品居然陆陆续续地在《读写天地》、《小学生周报》、《漳州电视报》和《语文报》等报刊杂志刊登了,还有几篇比较好的被收录到“福建教育在线”和“人民教育网”等教育网站作为习作典范。不过,对孩子们来说,发表到“学习园地”与发表到报刊杂志上没有太大区别,关键看老师如何渲染。

(五)表彰

只要有展示就会有效果,因为孩子们其实大都喜欢表现自己,尤其要把展示的情况间接地反馈给家长们,那样更能引起他们的表现欲。此外,我还将展示成果与“班级积分”挂钩起来:但凡上墙展示或得到宣读机会的每篇加1分,班级优秀习作及精彩评论评选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分别加3分、2分、1分,在校级以上获奖的则翻一倍;发表在杂志或报纸上的每篇加5分……所有这些都将成为日后“三好生”或“优秀少先队员”的评选依据之一。

优秀小组的评选也一样,历来都是根据各个小组成员的积分排行榜来累积计算的,只有那样才能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从而更加热爱班集体,这才是我所追求的最终目标。

三、利弊分析及相关注意事项

循环日记实行了两年多,凭心而论,说完全没有一点效果那是不可能的,但假若把一切成果全归功于“循环日记”,也不免有些言过其实,我想一分为二地针对循环日记实践过程进行剖析才是实事求是的说法。因此为避免存在“互相抄袭或因为没题目要求而脱离主题”等现象的发生,有必要提出几点注意事项:

1.组长的选择是重中之重,绝对要以学习自觉,有责任心,书写工整作为基本条件,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可以担当大任,组员们才能真正信服。

2.组员的搭配要合情合理,我开始先让他们自由选举组长,再根据优良中差及离家远近适当调整,一发现有不良势头,应及时调整或交由班长、值日班长处理好。既要体现和谐,又要发挥互相监督的作用。

3.栏目设置等要尽量有新意,一般可以先由各组自行商量决定,从组名、口号、昵称及栏目插图、版块设计等,尽可放手交给孩子自己决定,孩子们一般都会操作得很好,有时往往很有创意,甚至有的都是一张张简单的“手抄报”。

总而言之,通过循环日记的实践与指导,在促进习作教学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孩子们的思想教育,从而使班级更加团结、友爱。而且孩子们通过日记平台的展示与交流后,不但有了自信心,无形中也培养了团队精神,从而真正成为班级管理的助力器。

摘要:当下, 作文课成了一个大难题。因此, 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 从实施背景、实践过程和相关注意事项等几方面阐述了“循环日记的实践与指导”的可行性。

循环绘画日记初探 篇5

问题:每个孩子都有爱画画的天性,觉得画画是一种好玩的事情,常常在自家的墙壁上、地板上、被单上创造了好多让他们激动不已的一些红团团、绿道道“艺术品”,这时期的儿童画是自由的,画画的心情也是放松的,没有任何负担,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却越来越不敢画,甚至不愿画了,认为创作难,感觉“没有题材”,“没啥可画的”或者说“画不出来”。

近来,在各类书画大赛中,创作题材、技法越来越“似曾相识”,临摹的多,原创的少,城市里的儿童这种问题尤为严重。相反,边远地区儿童的作品却涌现出许多原汁原味、让人耳目一新,深受感动的作品来,症结何在?主要就是脱离了生活,脱离了创作的源泉。

解决:同时,小学生作文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如何解决就成为摆在我们美术教师面前的又一崭新课题。

针对以上症结,我借鉴了“循环日记”,在任教的二年级三个班同时推行“循环绘画日记”。

理念:小学生的绘画日记是用画面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表达儿童对生活美的感受,纪录并创造性地反映生活中所经历的有意义的、有趣的和难忘的事情,具有记忆性、图画性的特点,表达了儿童对事物的理解和自身的感受,它融写生、记忆、想象、创作为一体,它可以主观而艺术化的反映现实生活,将儿童的形象记忆与儿童的主观意念融于画面之中,是表现性与创造性极强的绘画活动,也是最能体现出儿童个性特征的表达方式。

分类:绘画日记从构图上分可分为单幅画面和连环组画。单幅画面一般表现一天中发生的事,组画一般在同一幅画面中分割开或不分割画面,连续纪录两天或三天经历的有趣的事情,可以促进学生对事物表现的计划性、条理性和連续性,锻炼学生的绘画和组织能力,使画面与文字有机结合,形成统一的整体。

一、绘画与日记结合的好处

1.培养综合素质:绘画日记的创作是选取学生亲身经历的或亲眼看到的事情为创作内容,展现该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表达自己的情感,每幅画都有与之相对应的文字内容,表现形式不限,可以是线描、彩笔或蜡笔画等等。要求版面设计新颖独特、有创意,文字内容语句优美、书写工整,版面整洁,画面准确再现或补充文字内容。它融语文、数学等学科为一体,是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训练。

2.培养创新能力: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想象力和创造力上。想象力也是创造力的源泉,让学生在构思、选材时多角度、多方位的开拓思路,甚至逆向思维,能帮助学生脱俗求新,使文章立意鲜明。

3.德育与美育:做一件事要持之以恒。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吸取、剖析、加工、表达,去颂扬真善美,认识假恶丑,表达了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对理想的追求,培养了审美情趣。

二、循环的好处

1.能及时反馈信息:循环绘画日记是把一个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人,绘画、作文水平分为高、中、低三档,以便互相借鉴,共同提高;再把每组学生排好顺序,每组一本绘画日记本,五人依次绘制,老师详批细阅,一周循环一次。

2.方便学生之间互相借鉴:在完成绘画日记时,几个同学一组,对于创作中难以表现的人物形象,如动态、神态等可以互相借鉴;同时在创作题材、内容、构图上也可以互相启发,逐层提高,达到共同进步的目标。

3.方便师生沟通:每一篇绘画日记,都是孩子们想说的话,每一次批语,都是师生之间心灵的对答,有时还是教育学生最好的方式和机会,如:二年三班的刘天成,临近期末好象有些心不在焉,有一次的循环绘画日记他画了一个戴眼镜的博士,手里拿着一卷纸,旁边站着一个小男孩,他写道:“我梦见一个博士从天而降,递给我一个大考式卷子,上面全是答an”,虽然画笔很稚嫩,还有错别字和拼音,但却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感受。我写给他的评语是:“你画的真好,能看出你是一个有上进心的好孩子,希望你考试能取得好成绩,成为老师和父母喜爱的孩子,但是成功是伴随着努力和汗水的,多付出一分,才能多一分收获。”

三、佳作赏析

经过一段时间的循环,二年级三个班中涌现出一批好作品,如:陈洋的《到百姓村去吃饭》,王嘉林的《我的懒爸爸》,战滢的《我的妈妈练演讲》,《我们舞蹈队在排练》,邱东的《喂小鸡》,王蒙的《煮毛豆》,张松博的《姥爷带我看火车》,选材真实自然,贴近儿童生活;宫尔峥的《超人、恐龙大战电脑病毒》《我设计的蚂蚁机器人》想象力丰富,色彩绚丽;赵立强的环保题材的作品《我们要爱护地球》使用油画棒作画,技法娴熟。这一幅幅生动而稚拙的画面,一篇篇真实而纯真的日记,很难想象出自于小学二年级学生之手,而且精品之多,学生的热情之高,出乎我的意料。

四、结束语

班级循环日记:为班级管理助力 篇6

2003年9月,我担任了四年级一个班的班主任。这个班的纪律和学习情况都不理想,对此我早有耳闻,也做好了思想准备,希望能尽快扭转这种局面。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给学生布置了每天写一篇日记的作业。在批阅日记时,我发现学生很喜欢把班级每天发生的事、自己的学习困难和成长困惑等写在日记里。从他们的日记中,我了解到班级的许多事情。我灵机一动,何不以日记为突破口来管理班级呢?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在班级中开展循环日记活动。经过充分的宣传发动,我们的班级循环日记“新鲜出炉”了!

刚开始,我们的循环日记,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比较单一,主要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每天由一个同学负责,将班里一天中发生的有意义的事情记录下来。在后来的实践中,我们不断摸索,不断创新,逐渐形成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循环日记。循环日记主要以班级管理循环日记和心得循环日记为主,还包括其他几种日记形式。

1.班级管理循环日记

刚开始,我们只要求班干部轮流记录班级纪律方面的状况。一段时间后,全班学生根据学号顺序轮流担任值日班长,轮流记录。班级日记的内容也开始丰富起来,除了纪律以外,还包括学生每天的学习、出勤、卫生情况及好人好事等。结合班级循环日记,我可以有效地掌握班级情况和学生的思想动态,并适时开展各种班级活动。

(1)结合班级日记,召开主题班会。根据班级日记所反映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确定班会主题,这样既可以突出班会的针对性,又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一次,小冲在班级日记中写道:“每天做完眼保健操,我都会去‘抢救我的作业本,多亏我‘抢救及时,它们才没遭殃。可是,其他同学的本子就没这么幸运了,几乎全掉到地下,好多变成了大花脸……”原来,在发作业本的时候,有些同学抢着发。他们不是逐一放到每个同学的桌子上,而是坐在自己的坐位上,像扔飞镖一样,“嗖”地一下扔过去,有的扔到了别人的桌上,有的扔到了地上,还有的被撕坏。班会时,我就拿着班级管理日记说:“我从日记中得知我们班的同学都喜欢帮着老师和课代表发作业本,这很好。但是,有些同学为了求快,‘改进了发本的方法,像练习投飞镖一样扔过去。请同学们针对这件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还没等我说完,小辉(小冲日记中提到的同学)就脸红了,其他几个同学也低着头。短暂的安静后,有几个同学站起来发表自己的看法:“这种行为不好,虽然省了力气,但容易把本子弄坏,也可能伤着别人。”“这样做是对本子主人的一种不尊重。”“我觉得这样做不对,我以前也干过这种事,以后不会这样做了。”

几分钟的讨论后,我知道同学们都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也知道了以后该怎么做。接着,我提出了“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班训,先让几位学生解释了这句话的含义,然后组织同学们进行分组讨论。同学们结合自己的日常行为展开了批评和自我批评。课后,有位同学在班级日记中写道:“这次主题班会太有意义了。从今以后,我一定时刻谨记我们的班训,随时随地检查自己的言行。”

(2)根据班级日记,了解学生动态。一般情况下,班级里违反纪律的学生总是那么几个人,经常受老师的批评。但有的科任老师对违纪者随便批评几句就算了,不告诉班主任,以致学生把被老师批评看做“小菜一碟”,仍然我行我素。有些正义感较强的学生或者值日班长就会将违纪学生的表现如实地记录在班级日记里。这样,班主任就可以通过阅读班级日记了解学生的违纪情况以及违纪程度,在找违纪学生谈话时,也有了较强的针对性和充分的依据。

(3)利用班级日记,促使学生自省。班级日记从建立的那天起就成为班级成长的忠实记录、学生道德长跑的里程碑。经常翻阅班级日记,可使学生重温自己的进步历程,时刻修正自己的行为。

记得小辉曾写了一篇日记:“今天,在升旗仪式上,学校倡导我们每个人都应有爱心,热情帮助别人。但是我们班有的同学就没有爱心。前几天,我向一个同学借本子,她明明有好几个,却说只有一个。还有,今天数学课上,我借某一个同学的尺子,他不理我。我当时生气极了。就凭这点,六一班能好吗?”我很快写了回复:“小辉,你在日记中提到的事情的确值得我们深思。怎样帮助有困难的人,怎样与人和睦相处……都是我们每个人需要好好考虑的问题。但是,看待问题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森林,我们六一班还有许多闪光的地方,也是其他班级无法相比的。比如,我们班的写日记活动开展得如此红火,学校决定在全校开展这样的活动。希望你能用心去观察,发现我们班的闪光点。”

第二天他又在日记中写道:“看了老师在日记本上写给我的话,我的心里挺不是滋味的。仔细想想,我真的做错了,都是昨天的冲动,冲动是魔鬼啊!虽然同学们没借给我东西,但是我也有错呀,我总是丢三落四,老向同学们借东西,同学们很烦我。我这个臭毛病要改一改了。在这里,我想对所有同学和老师说对不起。希望大家原谅。”现在,小辉在同学们的帮助下改掉了许多坏习惯。

2.心得循环日记

设立这种日记的目的是激发全体同学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这种日记的内容更加宽泛,紧张、活泼的学校生活,快乐有趣的课外活动和假期活动,阅读名著、观看电视节目的体会和感受,大自然的种种现象、变化,风景、物品、人物等,都可以写到日记中来。这种日记在全班范围内循环。开始由同学自愿报名参加写作,待所有学生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以后,再按照学号循环。写好这种日记关键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此,我经常把有关写日记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慢慢地,他们都感到写日记其实是一件很轻松、快乐的事。我还在班上建立了奖励制度,凡是真实反映日常生活而且文辞优美的文章,除在班上朗读外,还推荐给报社。

3.合作小组循环日记

合作小组循环日记是按一定方式把班级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共用一个日记本,每天,小组成员共同讨论日记内容,共同完成一篇日记,并利用周五下午活动课时间,全班进行组间交流,周周不间断。

4.班级男女生循环日记

在小学阶段,存在一个很普遍的现象:男孩子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等都比女孩子略逊一筹。为了在班级中形成一个竞争的学习氛围,在征求了同学们的意见后,我们创建了男女生循环日记,分别在男女生中循环,每周抽出一定的时间朗读和交流。在日记中,男女生比学习、比纪律、比写作,还大胆地指出对方的缺点。经过一段时间,男生的纪律、学习等均有进步,同学们在竞争中还形成了互相帮助的好风气。

设立班级循环日记以来,班级面貌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更令人惊喜的是,许多家长也参与到我们的日记写作活动中来。近年来,我们班学生写的日记已经在许多报刊上发表。作为班主任,我除了认真指导、精心批阅学生的日记外,还亲自参与到写作中;同时,对学生在日记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我都及时给予回复和解决,师生之间真正实现了零距离沟通。

上一篇: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下一篇:系统自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