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纵隔负压引流

2024-09-28

后纵隔负压引流(共6篇)

后纵隔负压引流 篇1

摘要:选取23例创伤后继发的骨髓炎病例, 应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 并进行全程跟踪, 23例患者住院时间2864 (43.5±8.6) d。23例均通过门诊、信件、电话等随访, 时间6个月2年。结合详细的临床和影像学检查发现, 创伤性骨髓炎患者症状很快得以控制, 肿痛消失, 窦道闭合, 36个月后植入含抗生素人工骨, X线片复查显示骨痂均生长。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创伤性骨髓炎

2009年1月~2012年12月, 我科应用外科手术结合封闭负压引流术 (VSD) 治疗23例创伤性骨髓炎患者, 获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9例, 女4例;年龄27~50岁, 平均37岁。病变部位均为小腿, 病史最长8年, 最短3月, 平均2年。入院时所有患者均有创面感染溢脓或窦道形成, 其中6例合并骨缺损、骨不连。感染创面最大为2.0cm×2.5cm~7cm×5cm, 最小为。创面分泌物第一次细菌培养16例有细菌生长。所有患者单一细菌感染7例, 混合感染12例;感染菌种主要为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

1.2 手术方法

使用前均行常规清创, 清理创面, 去除小的死骨和脓腔, 有内固定则取出, 行外固定, 在此基础上采取VSD敷料对创面进行覆盖, 如创面较深, 则将VSD填充底部, 不留死腔, 然后以半透膜封闭创面, 给予40k Pa负压吸引, 当VSD敷料明显瘪陷, 说明负压有效。可用敏感抗生素持续灌注冲洗创面, 一般冲洗2w左右, 直至引流液清澈, 连续3次引流液菌培阴性则停止灌洗, 每7~10d更换VSD敷料, 待创面出现新鲜肉芽后行植皮或皮瓣转移覆盖创面。

1.3 疗效评定标准

患者创面感染均得到有效控制, 长出新鲜肉芽。感染控制后骨折及神经软组织均得到有效修复, 中远期随访结果显示, 创面色泽与正常皮肤接近。质地柔软弹性较好, 无明显异常感觉。

2 结果

本组23例患者住院时间28~64 (43.5±8.6) d。23例均通过门诊、信件、电话等随访, 时间6个月~2年。结合详细的临床和影像学检查发现, 创伤性骨髓炎患者症状很快得以控制, 肿痛消失, 窦道闭合, 3~6个月后植入含抗生素人工骨, X线片复查显示骨痂均生长。

3 讨论

近年来, 大量文献报道均显示VSD可以有效促进急、慢性创面的愈合, 在创面愈合修复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疗效机制为[2~5]: (1) 负压吸引可持续吸引创伤面的坏死组织、渗出物以及细菌等, 使患者创面引流区达到“零积聚”, 进而给创面创造一个清洁的环境; (2) 聚安酯薄膜的封闭直接将细菌屏蔽在外, 同时有效阻止细菌进入到创伤口内, 引起感染。聚安酯薄膜这一封闭的形式还可将引流动力的高负压得到有效的维持, 从而有效与外界实现隔绝, 防止患者创伤处的交叉感染和污染; (3) VSD技术还可有效降低创伤组织间压, 以此来有效降低水肿的出现, 提高创面的血流量, 同时促进创面细菌和坏死组织的清除, 增加毛细血管流量, 修护细胞增殖同时加速创面肉芽的生长。临床上慢性或难于愈合性创面常常合并软组织缺损, 同时伴随较严重的感染和肌腱、骨等组织外露等情况, 需要多次进行换药同时配合多次床边清创才能完成感染的控制, 且严重的创面往往肌腱、骨外露创面邻近肉芽的组织生长不是特别理想。VSD技术在此方面与传统治疗则不同, 它可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 充分显示出其优势, 创面的愈合率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6]。除此之外该项技术治疗期间, 医护人员无需给患者进行每日换药, 避免了换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也减轻了医护人员工作难度和工作量, 同时还减轻了患者的治疗费用, 缩短治疗周期, 且效果显著可靠。VSD作为骨科创伤感染治疗的技术之一, 其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传统引流及换药技术, 非常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裘华德, 宋九宏.负压封闭引流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8.

[2]汪银锋, 阮洪江, 范存义.慢性创伤后骨髓炎诊治进展[J].国际骨科杂志, 2008, 29 (2) :100-102.

[3]郭佳莹, 黄萍, 曹文风, 等.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四肢软组织创面的研究进展[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6, 12 (20) :106-108.

[4]尚琦松, 吴兵, 盛文辉, 等.负压封闭引流术在骨科大面积创伤中的应用体会[J].临床骨科杂志, 2010, 13 (4) :436-438.

[5]李东镖, 武志坚, 王霄虎.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25例骨科创伤感染临床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 2011, 32 (36) :7703-7704.

[6]贾红伟, 程春生, 吕松峰, 等.骨皮瓣修复小腿感染性骨皮缺损的应用[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07, 21 (1) :30-33.

后纵隔负压引流 篇2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2008年7月入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131例, 均为女性, 年龄24~66岁, 平均45岁。患者均通过红外线照射、细胞穿刺或术中快速活检诊断为乳腺癌。均行标准根治术。所有病例术前和术后均未使用抗凝剂及促凝血药。131例患者均无皮肤坏死和创口感染, 有1例患者术后有活动性出血, 通过观察引流量及时给予处理后伤口全部愈合。

1.2 置管方法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彻底止血冲洗创面, 于腋下最深处均放置直径0.6~1.0cm的乳胶或硅胶引流管, 管端避开腋神经和血管, 管周剪不同方向侧孔3~4个, 最底处侧孔在引流管出腋下皮肤稍内侧, 放置完毕紧密缝合引流管引出皮肤处, 使引流管与外界不相通、不漏气, 将手术创面适度加压包扎, 并接负压为2.67kPa, 容量为200 m l的负压吸引球, 返回病房后, 负压持续吸引。对肥胖的患者在锁骨下放置沙袋压迫。置管时间2~7d。

2 观察与护理

2.1 引流量的观察

手术后放置引流管引流积血和积液非常重要, 保持引流通畅、有效是护理的重要环节。术毕返回病房后, 由专人严密观察并记录术后48h负压引流量。采用50mL注射器精确测量每小时引流量。通过观察发现, 术后引流量差距很大, 在术后第1~3天平均引流量分别为73.10mL、33.0mL和17.00mL, 引流量每日递减一半左右, 如引流量出现突然减少现象, 要及时察看引流管是否通畅, 或察看锁骨下肋间分隔死腔, 并及时采取措施, 通畅引流管。在护理过程中除常规固定、挤压引流管, 还要经常察看防止扭折、堵塞, 确保引流管无菌、通畅、持续、平衡的负压。观察引流液的量和性状除可判断创面愈合情况, 还可为拔管提供重要依据[1]。

2.2 引流的护理

患者术毕回病房后, 要立即连接负压引流吸引, 中间引流瓶置于病床边固定, 使引流液流入引流瓶内。要告知患者翻身转动时避免造成引流管折叠、扭曲、脱落, 负压引流器有一小橡胶管, 极易折叠, 使用时应注意将调节器置于该处, 不宜使其折叠, 保持其通畅, 经常查看引流量的多少, 颜色性质的变化, 负压情况, 有无活动出血, 管周敷料有无渗湿, 并保持引流管的通畅。根据观察, 术后24h引流量均<100mL, 48h少于50mL。一般24h引流量超过200mL时, 应注意监测血压, 及时报告医师查明原因。如果发生堵管现象, 要及时用注射器抽吸或用10mL生理盐水冲洗, 一般每隔2h挤压引流管可防止其堵塞。

2.3 伤口包扎的护理

包扎过深影响胸廓的活动度, 有呼吸困难的危险, 空气不能进入橡胶引流管, 对皮瓣积液不能起到有效引流作用。包扎过松, 皮瓣与胸廓紧贴不够, 容易创面渗血渗液增多, 应根据患者自我感觉症状, 以患者胸廓无紧迫感、无呼吸困难为力度。

2.4 负压器的护理

负压太大易引起引流管塌陷, 引流不畅, 且易造成软组织损伤, 负压太小又不能进行有效引流。引流管的负压程度, 以引流管始终处于半状态为宜, 要经常观察引流情况, 随时调整负压, 保持引流通畅。

2.5 患侧上肢的护理

患侧上肢要保持内收位置一周左右, 肩部制动, 避免由于牵拉, 引起皮瓣滑动而影响创面愈合。要叮嘱患者小范围活动手指和腕部, 可做伸指、握拳、屈腕等动作, 要经常检查患者患肢的活动情况, 及时指导和纠正不正确的方法。

2.6 皮瓣的观察

在做好负压引流的同时, 应对皮瓣密切观察。当皮下积液、皮瓣缺血甚至坏死时, 皮瓣区温度可低于健侧, 皮瓣苍白, 颜色紫暗, 表面有浮动或中空感, 严重时可引流出脓性液体。一旦出现此类情况, 协同医师积极处理。

3 小结

通过对131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负压引流性状、引流量的观察和护理, , 及时判断是否有术后活动性出血, 为术后治疗护理提供极为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由于引流量个体差异, 可根据引流量和性质, 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使引流更顺畅, 减少皮下积液、积血, 和感染的概率, 促进患者伤口早期愈合康复[2,3]。

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观察负压引流量的必要性及护理。方法 对我科2007年1月2008年7月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131例乳腺癌患者的术后负压引流进行观察, 通过观察引流量变化情况, 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有效的观察, 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 131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乳腺癌根治术后观察引流量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可判断是否有术后活动性出血, 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为治疗和护理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乳腺癌根治术,负压引流,观察,护理

参考文献

[1]彭洪华, 彭淑华, 王晶.静脉套管针接自制负压瓶用于乳癌术后皮下积液引流[J].护理学杂志, 2006, 21 (18) :402.

[2]朱庆莉, 姜玉新, 孙强等.乳腺癌超声征象与病理组织学类型及组织学分级的联系[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05, 15 (9) :674-677.

后纵隔负压引流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禹州市中医院2008年11月—2012年11月内收治的创面较大的创伤后骨髓炎患者75例。其中男42例, 年龄在17~56岁, 平均38.7岁;女33例, 年龄在15~60岁, 平均为38.7岁, 所有患者在临床中表现为大面积软组织损伤, 并且出现红肿、发热等炎症现象。在所收治的患者中, 车祸伤41例, 机械事故17, 其余患者为坠落伤、爆炸伤等。

1.2 治疗方法

首先对于所有入院患者进行全身性抗生素的治疗, 以避免患者在治疗前出现感染性休克。随后对患者进行清创手术治疗, 保证患者的创面清洁, 同时尽可能多的保留患者的结缔组织以及筋膜, 随后根据患者的骨折情况选择适当的固定方式进行修复, 待患者骨折重新接好后, 利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患者的缺损性创伤进行修复。利用多孔泡沫以及引流硅胶管填充无效腔以及患者创口, 并将引流管与负压吸引器进行连接, 调节压力进行负压吸引。术后观察患者的创口愈合情况以及患者的全身炎症情况[2]。

1.3 效果评价

治疗效果的评价, 良好:患者经过治疗后肢体功能恢复, 皮肤平整, 生活能够自理。较好;患者经过治疗后肢体活动稍有受限, 生活基本能够自理。不好:患者经过治疗后肢体功能障碍并且创口有瘀斑, 劳动能力丧失。

2 结果

治疗后, 70例患者创面恢复较好, 肉芽生长较为迅速无脓性分泌物存在, 炎症得到有效的治疗;2例患者出现引流管阻塞的现象, 影响了患者的恢复情况;1例患者感染情况控制不良, 进行了二次手术;2例患者未能够有效的治疗, 需进行二次治疗。

3 讨论

负压封闭引流术是由德国大学的医学博士率先发明的, 该方法主要利用多侧孔的引流管与透性好不阻碍液体与小颗粒的医用泡沫包裹, 使之与外界隔离形成高效的负压封闭引流装置。该装置不仅能够迅速控制患者的感染现象, 且操作简便, 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值得临场的广泛应用。

在本研究过程中发现利用负压封闭引流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的感染情况发生, 结果显示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可达到93.3%, 因此具有较好的临床使用价值。负压封闭引流术效果显著的原因可能在于以下几点: (1)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创面处的血液循环, 防止患者由于局部缺血、缺氧等造成的免疫应答反应降低, 细菌感染增强的现象。 (2) 封闭负压的引流装置能够有效地将患者患处的脓性物质排出体外, 有效地避免了局部区域毒素积聚造成的细胞及组织的损伤, 降低了患者感染的可能性。 (3) 负压封闭引流术能够促进患者局部组织的快速修复, 降低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 减少患者创面与外界接触时间, 降低了感染的可能性[3]。因此在临床中对于创面较大的创伤后骨髓炎患者进行负压封闭引流手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值得广泛的使用。

摘要:目的 研究负压封闭引流术对创面较大的创伤后骨髓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并对该手术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方法 选取禹州市中医院2008年11月—2012年11月内收治的创面较大的创伤后骨髓炎患者75例, 对所有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手术进行治疗, 观察患者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创口恢复情况等并对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治疗后, 70例患者创面恢复较好, 肉芽生长较为迅速无脓性分泌物存在, 炎症得到有效的治疗;2例患者出现引流管阻塞的现象, 影响了患者的恢复情况;1例患者感染情况控制不良, 进行了二次手术;2例患者未能够有效的治疗, 需进行二次治疗。结论 利用持续负压引流术对患者进行治疗, 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创面的感染情况, 同时促进新生肉芽组织平整生长, 减小皮瓣移植面积, 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关键词:引流术,骨髓炎,治疗结果

参考文献

[1] 王顺富, 王学文, 蔡成, 等.骨科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临床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7, 17 (4) :4-11.

[2] 代庆春, 张敏, 姚元章, 等.真空封闭引流在创伤修复中应用的现状和展望[J].创伤外科杂志, 2007, 9 (4) :3-7.

后纵隔负压引流 篇4

资料与方法

2010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腹部手术后急性切口感染患者26例, 男12例, 女14例, 年龄32~81岁, 平均55.3岁。合并2型糖尿病7例, 高血压病2例,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2例, 肥胖5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5例, 胃次全切除术8例, 阑尾切除术3例, 外伤性肝或脾破裂修补术7例, 绞窄性肠梗阻部分小肠切除吻合术3例。26例中切口部分裂开24例, 全部裂开2例, 深达腹直肌前鞘。切口感染发生在术后5~10 d。切口感染主要表现为发热、切口部位疼痛和红肿、渗液为血性或脓性。

细菌培养:消毒切口及周围皮肤, 取切口穿刺抽出物或切口分泌物培养及药敏试验。

处理方法:确诊为切口感染后及时敞开切口, 彻底清除坏死组织, 生理盐水及双氧水反复、交替冲洗切口, 用无菌方纱擦干切口后将含有引流管的泡沫材料填充切口内, 再用生物半透膜进行封闭, 生物半透明边缘超过切口边缘3~4 cm, 使其成为1个密闭空间, 引流管接通负压吸引装置, 调节负压至-10~-13 k Pa, 待泡沫材料瘪陷, 生物半透膜下无液体积聚, 并有液体引出即说明负压引流有效。5~7 d检查切口情况, 视创面情况决定缝合或更换材料继续负压引流, 直至创面新鲜肉芽形成再行缝合。切口感染治疗过程中先经验性使用广谱抗生素, 待药敏试验结果出来后更换细菌敏感性抗生素。

结果

切口细菌培养结果:26例患者中, 大肠埃希菌感染10例, 金黄色葡萄糖球菌感染6例, 铜绿假单胞菌2例, 肠球菌属3例, 肺炎克雷伯杆菌4例, 表皮葡萄球菌1例。

治疗效果:22例切口感染患者经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5~7 d后缝合, 7~10 d后切口愈合、拆线。4例患者负压封闭引流连续治疗10~14 d后创面新鲜肉芽长成, 渗出明显减少, 缝合切口, 7~10 d后切口愈合、拆线。愈合时间13~20 d, 平均16 d。

讨论

早在20世纪70年代, 前苏联首先报道了采用负压技术治疗创面[1]。1994年我国裘华德将负压治疗技术应用于普通外科手术以及感染性创面治疗[2], 并命名为负压封闭引流术。文献报道负压封闭引流术能促进伤口/切口愈合的主要机制[3]:1促进创面血液循环, 有利于肉芽组织生长;2减轻组织水肿, 减少压迫局部微血管;3防止细菌侵入, 抑制细菌生长;4负压有利于细胞增殖和组织修复。目前, 负压封闭引流术广泛用于各种外科手术后切口、创伤所致的创面不愈合;还可应用于压疮[4]、糖尿病性足和烧伤创面的治疗[5,6], 疗效显著。

通过对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应用, 我们认为与传统的腹部切口感染治疗方法比较,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具有以下临床优势:1有效促进了感染切口的早期愈合;2减少了医生的工作量;3减轻了患者痛苦, 提高了患者耐受性和依从性;4减少了因换药而导致交叉感染的发生率;5该技术操作相对简单, 临床易于推广。虽然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效果明显, 但在临床操作时仍需注意:1感染切口需彻底清创, 不留死腔。2配合抗感染治疗, 最好通过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3注意观察生物半透膜是否漏气, 引流液量、颜色和性质的改变;引流瓶应每天更换, 定期消毒皮肤和生物半透膜。4负压封闭引流量大时需注意加强营养, 因每天吸出的引流液中含大量蛋白质, 应防止负氮平衡。

总之,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治疗安全有效且缩短了病程,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总结负压封闭引流术在腹部手术后急性切口感染治疗中的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腹部手术后急性切口感染患者26例,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切口部分或全部裂开。感染切口先取样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然后彻底清创, 填充含有引流管的泡沫材料于切口内, 再以生物半透膜封闭, 引流管连接负压引流装置, 连续负压封闭引流514 d后视创面情况进行缝合。结果:22例切口感染患者经负压封闭引流57 d后缝合;4例患者负压封闭引流1014 d后缝合切口。愈合时间1320 d, 平均16 d。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术对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治疗安全有效,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术,腹部手术,切口感染

参考文献

[1]陈波, 贲道锋.负压创面治疗技术的研究应用进展[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 (电子版) , 2014, (2) :198-202.

[2]裘华德, 王彦峰.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介绍[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1998, (4) :41-42.

[3]刘道宏, 唐佩服, 张立海.负压创面疗法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14, (3) .

[4]Smith N.The benefits of VAC therapy in the management of pressure ulcers[J].British journal of nursing, 2004, 13 (22) :1359-1365.

[5]Armstrong D, Attinger C, Boulton A, et al.Guidelines regarding negative wound therapy (NPWT) in the diabetic foot[J].Ostomy/wound management, 2004, 50 (4B Suppl) :3-27.

后纵隔负压引流 篇5

关键词:乳腺癌,根治术,皮下积液,双管引流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癌症之一, 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长, 其发病年龄也表现出年轻化趋势[1]。皮下积液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常见的早期并发症。多年来我院在防治术后积液方面也进行了许多探讨和研究。本实验针对于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 将双管引流加持续负压吸引与单管引流加多点刺孔皮片引流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获得了比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2月~2010年4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乳腺癌患者35例, 均为女性, 年龄28~67岁, 术前或术中经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癌, 国际TNM分期:Ⅰ期9例, Ⅱ期12例, Ⅲ期14例, Ⅳ期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双管引流22例 (实验组) , 平均年龄48.15岁;单管引流13例 (对照组) , 平均年龄45.15岁。

1.2 方法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实验组采用18号乳胶管 (2条) , 把有多个侧孔的一端分别置于创面的胸骨旁 (即皮下, 管体呈弧形走行于创面下缘) 和腋窝, 另一端在腋窝最低处的皮瓣分别戳孔引出, 术后立即行持续负压吸引。双管均于术后第7天向外拔出约5~6cm, 皮外保留约4cm后多余部分剪除, 用无菌干燥纱布加压覆盖包扎, 停止负压吸引, 第9~10天将两管完全拔除;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引流方式, 腋下放置一根多侧孔引流管, 末梢由腋窝最低处的皮瓣处戳孔引出, 外接普通引流袋, 胸前伤口引流采用多点刺孔放置乳胶皮片引流, 术后给予适当加压包扎。术后第3~6天将引流片完全拔出, 腋窝引流管于术后7~9天拔除。计量术后第1、3、5、7、9天的引流量, 并比较术后7、10、15d皮下积液的发生率及术后伤口愈合时间。同时, 嘱患者将患侧上臂紧贴于胸壁约15天, 减少因肩关节活动所致的积液量增多。

2 结果

实验组术后前3d的平均引流量比对照组明显多 (表1) 。

与对照组比较, *P<0.01。

而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明显低 (表2) , 且伤口平均愈合时间短。说明双乳胶管引流效果较为满意, 明显降低了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两组患者术后平均伤口愈合时间比较:实验组为15.82d, 对照组为20.63d。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皮下积液是乳腺癌术后常见并发症[1]。引流不畅是造成皮下积液的重要原因, 一旦发生, 不仅影响伤口的愈合, 给病人增加了精神和经济上的负担, 并推迟了术后放化疗的时间, 影响综合治疗的效果。负压引流技术能有效地减少皮下积液的发生, 对预防皮下积液等并发症具有很好的疗效。乳腺癌根治术后发生皮下积液的主要原因是术后液体产生过多和引流不畅[2,3]。液体产生的原因分为:1) 术中止血不彻底;2) 腋窝淋巴管结扎不完全致淋巴管瘘;3) 手术创面大导致渗液量多;4) 电刀的广泛使用增加了脂肪液化的机会;5) 创面加压包扎过松及患侧肩关节过早、过多活动;6) 术后拔管过早及拔管不当引起新愈合的皮瓣裂开[4]。渗血引流不畅是因引流管放置不当和引流管扭曲, 阻塞或加压不当导致渗液、渗血积聚于创口内而形成积液或积血, 多见于腋下和锁骨下方, 也可见于胸骨旁。

预防的关键在于针对发生原因, 做好以下预防措施:术中严密止血, 预防并及时处理切口下积血;术中对腋下管道结构应予以结扎, 减少发生淋巴瘘的可能;术中尽可能用生理盐水将手术野中的游离脂肪颗粒冲洗干净, 减少脂肪液化的可能;术中应将引流管置于合理位置, 双管均应从手术野最低点单独刺孔引出, 注意刺孔要严密, 以免漏气;术后包扎要均匀适当, 腋下要均匀填塞纱布;术后15天内避免肩关节做内收外展、前驱后伸及撑床等运动;术后给予足够时间的持续负压吸引;拔出皮下弧形引流管时, 应紧压弧形内缘已愈合的皮瓣, 以免引起已愈合皮瓣的重新裂开;乳胶管侧孔要多, 拔管不宜过早;一旦积液过多, 短时间抽吸无效及时考虑切开引流[5,6,7,8]。

乳腺癌根治手术后, 胸壁腋窝形成一个较大创面, 皮肤与胸壁、腋窝之间呈游离状态, 传统方法多采用绷带加压包扎和纱布填塞腋窝的方法, 使皮肤紧贴于创面上促进愈合。由于患者体质、胖瘦各异和胸壁条件的差异, 术后经常出现腋窝和皮下积液, 皮瓣坏死等并发症, 常需要反复抽吸和较长时间的绷带加压伤口, 严重者还需作持续引流。以往对于已形成的术后皮下积液, 多采用纱布挤出或穿刺抽出, 再行加压包扎的方式处理, 患者痛苦、费时, 同时加压包扎的患者多有胸部紧缚感, 胸闷, 严重时可有呼吸困难。单管引流加多点皮片引流只有在腋窝处采用引流管, 且无法使用负压吸引 (之所以不用持续负压吸引, 是因其外加多点刺孔皮片引流所致的漏气因素) , 导致局部皮下积液可能。引流不畅, 引流效果差, 从而延误伤口愈合时间。双管负压引流技术, 因创口已缝合, 双管引流及其侧孔可以涵盖整个伤口的大部分皮下空间, 加之持续负压的存在使皮肤贴紧胸壁, 术后无需辅助挤压残存气、液体, 即可达到充分引流的效果。在持续约7天的持续负压吸引中, 使皮下组织和胸壁组织之间产生初步的愈合, 临床作用显著, 能够很好地解决乳腺癌术后的皮下积液问题。

参考文献

[1]Zeisig R, Koklic T, Wiesner B, et al.Increase in fluidity in themembrane of MT3 breast cancer cells correlates with enhanced celladhesion in vitro and increased lung metastasis in NOD/SCID mice[J].Arch Biochem Bio, 2007, 459 (1) :98-106.

[2]Rancati T, Wennberg B, Lind P, et al.Early clinical and radio-logical pulmonary complications following breast cancer radiationtherapy:NTCP fit with four different models[J].Radioy and On-col, 2007, 82 (3) :308-316.

[3]何勤烨, 张建良, 王建新, 等.双管负压引流预防乳腺癌术后并发症[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04, 7 (5) :308.

[4]Jarman IH, Terence A.An integrated framework for risk profiling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following surgery[J].Art Intel in Med, 2008, 42 (3) :165-188.

[5]Penel N, Yazdanpanah M, Chauvet S, et al.Prevention of woundinfection in breast cancer surgery with a strategy based on adminis-tration of antibiotic prophylaxis in patients at high risk of wound in-fection occurrence[J].Eur Jou of Can Sup, 2006, 4 (2) :147-148.

[6]黄继胜.乳腺癌术后不同引流方式效果的临床对比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1, 16 (11) :697-698.

[7]张素兰, 朱阿酉, 江笑晨.双引流管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探讨[J].中国基层医药, 2003, 10 (3) :37-38.

后纵隔负压引流 篇6

关键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皮下积液,预防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手术辅助放化疗是主要的综合治疗手段。目前在基层医院, 改良根治手术是乳癌的主要手术方式, 由于切除范围大, 患者术后常并发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及切口线结反应, 导致愈合时间延长, 延误进一步放化疗的时机, 甚至影响治疗效果。我院普外科传统上处理乳癌手术创面的方法是创面加压包扎 (常用宽胶布法叠瓦式粘贴) 、腋窝单管引流, 皮下积液发生率仍较高, 且术区加压包扎患者多有明显的胸闷不适及张力性水泡。2009年起单纯采用腋窝及切口下双管负压吸引, 不再加压包扎, 明显降低了皮下积液发生率, 并且减少了患者的不适, 也缩短了术后恢复时间, 为进一步放化疗创造更好的时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 入选标准: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普外科住院的女性患单侧乳腺癌且适合行乳癌改良根治术者; (2) 排除标准:年龄≥65岁, 合并糖尿病、免疫缺陷等明显影响切口愈合疾病的, 患者不同意入选的。共189例患者, 随机 (硬币法) 分为实验组 (96例) 和对照组 (93例) , 两组年龄、手术时间对比 (t检验) 均无统计学差异 (P>0.1) 。

1.2 手术方法:

两组均在全麻下实施乳癌改良根治术 (尽量采用横切口) , 实验组:分别于腋窝及下方皮瓣底部 (全程) 各下一枚引流管负压吸引, 切口以无菌胶贴覆盖, 术后3d换药, 引流少于20mL/d拔除引流管, 术区积液予抽吸。对照组:于腋窝下一枚引流管负压吸引, 术区垫以厚纱布并以宽胶布叠瓦状加压固定于胸壁上, 一周打开包扎更换敷料, 引流少于20mL/d拔除引流管, 术区积液予抽吸。引流管均采用凹槽式引流管, 外接抗返流负压吸引球。

1.3 观察指标:

皮下积液发生率 (例数) , 引流管拔除时间, 出院/转科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软件处理, 两组皮下积液发生率对比应用χ2检验, 两组引流管拔除时间、出院/转科时间对比应用t检验, 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189例患者手术后共发生皮下积液31例, 其中实验组8例, 对照组23例, χ2=9.26, P<0.01, 具有统计学差异;引流管拔除时间实验组 (8.4±1.4) d、对照组 (11.3±1.8) d, 出院/转科时间实验组 (9.6±1.3) d、对照组 (13.1±1.9) d, P<0.001, 具有统计学差异。

3 讨论

乳腺癌手术由于受创面大、肩部活动、术区淋巴引流丰富等原因影响[1], 术后易于发生皮下积液, 其发生率在10%~60%[2]。术区引流、加压包扎被认为是降低皮下积液发生率的有效手段[3]。

在80、90年代, 我科手术方式以乳腺癌根治术为主, 由于术后术区胸壁大部分仅由锁骨、胸骨、肋骨及肋间肌构成, 其创面凸凹不平, 应用腋窝单管负压引流、胸壁加压包扎 (宽胶布叠瓦状将厚纱布加压固定于术区胸壁) 有利于减小皮瓣与胸壁的间隙, 使皮下积液的发生情况得到改善, 但伴有皮肤水泡、胸闷等明显不适, 术后恢复时间多在2周以上。

近年研究表明, 乳癌改良根治术虽然缩小了手术范围, 并未降低治疗效果;而且减少创伤, 缩短伤口愈合时间, 保持患肢功能, 保持较好外形, 为乳腺重建提供了更好的条件[4]。我科的手术方式也主要采用改良根治术, 对于手术区域早期仍沿用传统的处理方式, 发现皮下积液多出现在下方皮瓣下, 我们认为有以下原因: (1) 保留的胸大肌将术区分为相对隔离的腋窝和胸前两个区域, 胸前区域液体不易引向腋窝区; (2) 由于重力作用液体易在术区下方坠积; (3) 胸部下方脂肪相对于上方更厚, 切口下方皮瓣游离范围更广, 缝合切口下方皮瓣上移更多, 因而下方皮瓣与胸壁的间隙更大。且乳癌改良根治术保留了胸肌术, 使得胸壁趋于平坦, 单纯负压吸引就可以使皮瓣与胸壁达到良好的贴合, 且胸肌血运丰富, 利于术区液体吸收和创面愈合, 而加压包扎如压力过大会造成术区血运不佳反而对愈合不利。因而我们在下方皮瓣最低处全程放置引流管有利于胸前区液体引出, 数个病例效果明显后又尝试取消加压包扎, 以减轻患者的不适, 之后经过2年多的对比观察, 免加压包扎、双管负压引流这一处理方式效果显著、简单可行, 现已在我市进行推广。

另外, 我们采用的引流管的引流区为4条凹槽结构, 不易发生堵塞, 自带穿刺锥, 穿刺孔不易渗漏, 有利于术区负压的保持, 引流效率高, 它没有侧孔结构, 即便有组织吸入也不发生嵌顿, 减少引流管周围组织损伤机会, 易于拔出, 这一点在腋窝区尤为重要。

总之, 该项研究表明, 乳癌改良根治术采用免加压包扎、双管负压引流的方法可以降低皮下积液发生率, 缩短了术后恢复时间, 并且减少了患者的不适, 有利于患者恢复。

参考文献

[1]张国超, 王文跃.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防治现状[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1, 25 (1) :47.

[2]Aitken DR, Minton JP.Complication assocoated with mastectomy[J].Surg Clin North Am, 1983, 63 (6) :1331-1352.

[3]Arrangoiz R, Papavasiliou P, Dushkin H, et al.Case repart and literature review:Metastatic lobular carcinoma of the breast an unusual presentation[J].Int J Case Rep, 2011, 2 (8) :301-305.

上一篇:消防技术规范下一篇:风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