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VSD负压引流(共9篇)
一次性VSD负压引流 篇1
自2008年至今, 我科对25例创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需二期游离植皮的患者采用一次性负压引流敷料治疗, 效果满意,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历资料
本组25例, 上肢损伤18例, 下肢损伤7例;其中男性23例, 女性2例;年龄20~45岁, 平均32岁。均为创伤后一期行清创缝合术后, 应用一次性负压吸引术持续吸引坏死及液化组织, 待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后二期游离植皮患者, 采用游离植皮一次性负压吸引敷料加压吸引治疗。
1.2 材料
1.2.1 武汉维斯第医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VSD一次使用负压引流专用材料 (商品名:维斯第) , 由多侧孔的引流管和创面敷料组成。
1.2.2 英国施乐辉公司成产的生物半透膜 (商品名:安舒妥) 。
1.2.3 三通导管。以上材料均为消毒袋内密封保存。术后需连接中心负压吸引装置。
1.3 治疗方法
手术:一期行清创术, 不同创伤按不同处理原则予以正确处理, 彻底清除坏死及污染组织, 尽量减少外露创面。将一次性负压吸引敷料覆盖于创面, 并将敷料边缘与皮肤缝合固定, 应用生物半透膜完全封闭引流敷料, 使一次性负压吸引敷料与创面保持密闭负压状态, 应用三通外接中心负压吸引装置, 压力维持在0.02~0.06 kPa左右。术后给予抗感染药物对症治疗, 培养创面肉芽组织, 7~10天后拆除负压吸引装置, 见肉芽组织生长良好。行二期植皮手术。均采用网状植皮, 将皮片间断缝合、有效固定, 皮片上覆盖一层消毒油纱。将一次性负压吸引敷料覆盖于油纱条表面, 并将敷料边缘于皮肤缝合固定, 应用生物半透膜完全封闭引流敷料, 使一次性负压吸引敷料与创面保持密闭负压状态, 应用三通外接中心负压吸引装置, 压力维持在0.02~0.06 kPa左右。7~10天后拆除负压吸引装置, 所植皮片全部成活。
2 结果
本组25例, 一期行清创术, 7~10天后拆除负压吸引装置, 见肉芽组织生长良好。二期植皮手术, 经7~10天持续负压吸引后, 拆除负压吸引装置, 游离植皮皮片全部成活。术后随访, 皮肤无破损, 外观良好, 功能基本正常。
3 讨论VSD的原理
3.1 全方位引流去除了细菌培养基和创伤后受损组织产生的毒性分解产物, 减少机体组织对毒性产物的重吸收, 避免二次打击所致的“失控的全身炎症反应”, 阻断病理反应链, 防止MODS的启动。
3.2 半透膜的密封阻止了外部细菌进入创面, 保证了创面内皮肤的水蒸气正常透出, 将开放创面变为闭合创面。
3.3可控制的全方位负压作用, 为主动引流提供了动力, 促进了局部的血液循环加快, 刺激了组织新生。
临床上对于创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 创面外露, 传统方法采取常规换药。创伤后二期手术游离植皮打荷包加压包扎, 即费时、费力, 如果荷包不严密, 极易造成皮片无法成活, 需长期换药或再次植皮手术, 增加了患者的身心负担, 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了不必要的经济负担。使用一次性负压吸引敷料, 不但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 而且有效避免了渗出较多和加压不严密造成的皮片无法成活, 同时还避免了多次换药给患者带来的创伤, 减轻了医生的工作量。
负压封闭引流是外科引流技术的革新, 能够彻底去除腔隙或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 促进伤口愈合。该技术操作简单, 效果甚佳, 易于推广, 是一种理想的引流方法。和普通换药治疗相比, 革命性的临床意义:VSD技术在处理创面时, 不仅优秀地执行了变开放性创面为闭合性创面地原则, 而且还能透气, 全方位持续引流, 清除液化坏死组织和各种毒性分解产物, 刺激肉芽生长, 起到了超过。
参考文献
[1]裘华得, 王彦峰, 负压吸引封闭引流技术介绍[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1998, 18 (4) :233-4
[2]王澍寰主编.手外科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93-94
一次性VSD负压引流 篇2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52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563-02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指用内含有引流管的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敷料,来覆盖或填充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再用生物半透膜对之进行封闭,使其成为一个密闭的空间,最后把引流管接通负压源,通过可控制的负压,将各种渗出物经VSD敷料中的微生物引流管及时排出,来促进创面愈合的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在骨科中应用广泛,疗效显著。我科从2011年至今,应用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皮肤缺损、感染性伤口等多例。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使用方法:①彻底清创或清除皮肤感染组织。②将VSD负压敷料按创面大小修剪并贴附于创面并缝合。③用无菌纱布擦净周围皮肤,使生物半透性薄膜封闭整个创面和VSD敷料。④负压吸引连接VSD敷料的硅胶管,另一端通过一个三通管与中心负压吸引装置连接。调节最佳负压吸引状态保持负压恒定(-100-300mmHg)。VSD敷料以及薄膜明显塌陷,说明密封较好,负压效果满意。⑤持续负压吸引7-14天,观察创面有大量新鲜的肉芽组织生成可行游离植皮或皮瓣植术。现将临床应用观察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护 理
1.1 术前护理
1.1.1 心理疏导 创伤对人体是一种突然打击,护理上采用支持性心理护理,增强患者自信心,使其能很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1.1.2 皮肤准备 多毛部位需备皮,以利于术后生物透膜的紧密粘贴,防止皮肤毛孔内的细菌繁殖引起感染。
1.1.3 用物准备 应在患者回病房前备好负压装置,防止血液凝固堵塞引流管。
1.2 术后护理
1.2.1 术后观察与处理 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创面皮肤情况,引流一周左右揭除薄膜,如肉芽组织新鲜行Ⅱ期缝合或植皮。
1.2.2 术后体位 术后患者保持功能位,并抬高患肢呈“-3”位,高于心脏水平。利于患者血液及淋巴回流,改善微循环,减轻患肢肿胀,同时确保引流管出口处于低位,引流管勿受压、打折,以免阻断负压源。
1.2.3 封闭持续负压的观察与护理
1.2.3.1 保持创面持续有效的负压是引流及治疗成功的关键,也是护理的重要内容。首先要确保压力合适。其次要确保各管道通畅,紧密连接,并妥善固定引流管。有时可见引流管中有一段变干的引流管堵塞管腔,并因此截断了VSD敷料负压源,甚至使负压鼓起,不见管型,这时逆行缓慢,注入生理盐水浸泡,堵塞的引流物变软后,重新接通负压源,最常见的漏气部位引流管或固定针的膜处,以及三通接头处,皮肤褶皱处,边缘有液体渗出处,当发现有大量新鲜血液被吸出应马上通知医生,仔细检查创面是否有活动出血,并正确处理医嘱。
1.2.3.2 负压瓶的位置要低于创面,有利于引流。
1.2.3.3 注意观察引流液及掌握引流瓶的处理,引流液常规每4小时清理一次,并记录量、颜色、性质,引流瓶每天常规更换,更换前应阻断压力,夹闭近端引流管,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使用过的负压瓶可用500PPM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再用灭菌蒸馏水冲瓶3次,晾干,密封备用。
1.2.4 疼痛的观察与护理 护士应了解疼痛的性质、程度、正确评估疼痛的水平,必要时遵医嘱给予一定量的镇痛药。
1.2.5 营养的观察与护理 鼓励患者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以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的生长,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1.2.6 指导功能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尽快指导,结合按摩和理疗,协助指导下肢骨折患者的股四头肌收缩活动及踝關节屈伸活动,上肢骨折患者的握拳、手指屈伸活动,腕关节的背伸和提肩活动,防止关节僵硬,肌肉萎缩。
2 体 会
一次性VSD负压引流 篇3
关键词:负压封闭式引流术,四肢创伤,临床疗效
四肢创伤合并皮肤组织大面积损伤患者通常都需要进行换药和包扎治疗, 并且每天都需要对创面和坏死组织进行清洗, 因此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会显著增加[1]。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 负压封闭引流术 (VSD) 越来越被广泛运用[2]。此方法主要指采用内含引流管的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辅料填充或覆盖皮肤受损的创面, 然后再使用生物半透膜封闭创口, 最终接通负压引流管, 通过负压进行引流来促进创面愈合[3]。为研究分析VSD负压引流术治疗四肢创伤的临床效果。在该次研究中整群选择该院2013年10月—2015年4月收治的四肢创伤患者86例, 对比采用VSD负压引流术治疗和常规治疗的临床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择该院收治的四肢创伤患者86例,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43例。对照组男20例, 女23例;年龄15~63岁, 平均年龄为 (42.1±5.4) 岁;致伤部位:26例上肢创伤, 17例下肢创伤;致伤原因:13例交通事故致伤、10例重物砸伤、9例高空坠落致伤、8例机器绞伤、3例其他原因致伤。观察组男22例, 女21例;年龄16~66岁, 平均年龄为 (42.9±5.2) 岁;致伤部位:24例上肢创伤, 19例下肢创伤;致伤原因:14例交通事故致伤、12例重物砸伤、8例高空坠落致伤、7例机器绞伤、2例其他原因致伤。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治疗, 首先应彻底清除患者新鲜皮肤软组织创伤的创伤面异物以及失活组织, 修复肌腱、神经、血管与骨骼。若患者的感染情况较为严重或者其深部组织感染, 且坏死创面在其存在深部具有空隙, 应立即进行彻底清创处理;若患者皮肤软组织损伤合并骨折, 首先需进行内固定或者外固定, 再切开引流创面, 敞开伤口进行包扎。观察组采用VSD负压引流术进行治疗, 具体如下: (1) 全身治疗。采用VSD引流术对四肢创伤患者进行治疗, 对于具有危机生命的患者需要及时进行抢救治疗, 并且对感染创面的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 根据细菌培养的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2) 创面清理。对患者创面失活组织需要进行彻底清除, 并且修复受损血管、肌腱、神经以及骨骼。对慢性溃疡创面需要首先进行创面扩创处理, 最后彻底清除创面脓性分泌物和坏死物。对部分位置比较浅的创面在清创后可以直接进行游离植皮, 再将皮片进行筛状打孔后直接植于创面并缝合。 (3) 引流负压装置安装。在清创后将VSD中护创材料修剪为略大于创面的形状覆盖创面。创面周边皮肤需要使用75%酒精进行脱脂, 在吸引时采用专用半透明生物膜对填充创面的材料进行封闭, 之后检查是否有漏气。 (4) 术后处理。术后对患者进行抗感染和全身治疗, 并且采用引流管经负压24 h, 进行间断或持续吸引, 保持负压引流管的通畅度和生物半透膜的封闭完好性。使用生理盐水对封闭管进行冲洗, 2次/d, 连续冲洗7~10 d。如果患者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的组织仍然比较多, 就需要再次对患者进行创面分泌物和坏死组织的清洗, 并且继续使用VSD吸引, 引流指导创面新鲜为止, 最后选择直接缝合、转移皮瓣或游离植皮方法进行修复。
1.3 临床观察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植皮所需时间、住院花费以及术后感染发生率、创面愈合率和植皮成活率等情况, 进行综合对比分析。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进行t检验, 计数资料用率 (%) 表示, 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住院时间及植皮所需时间比较
观察组住院时间和植皮所需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观察组住院花费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1。
2.2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为2.33%, 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创面愈合率和植皮成活率分别为97.67%、95.35%, 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四肢创伤患者通常会出现深部肌腱损伤和骨质外露现象, 因此使得污染挫伤较为严重, 在临床上对于此类患者的治疗具有较大难度[4]。通常对于四肢创伤患者需要反复的进行清创换药, 并且采用凡士林纱布覆盖, 从而保持伤口的湿润, 在患者创面清洁后再次进行修复, 但是这种传统治疗方法使得患者病程时间较长, 创口恢复的时间比较缓慢[5]。不仅如此, 患者在进行多次换药和清除创面时都会有很大的痛苦, 凡士林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侵润伤口创面, 但是会导致炎性和脓性分泌物的引流阻塞, 并且深部组织在长时间暴露会发生坏死现象, 这些都是阻碍随后的创口护理和恢复[6]。在该次结果中可见, 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创面愈合率仅为72.09% (31/43) , 而植皮成活率仅为74.42% (32/43) , 而感染率为18.60% (8/43) 。
VSD技术是上世纪90年代德国首创的外科治疗技术, 其相比于传统常规治疗具有以下优势: (1) 对患者采用高负压、全方位的引流能够使得创面脓性渗出物和坏死组织“零聚集”, 并且能够显著减少创伤积液, 提高伤口的愈合速度[7]。该次研究可以发现, 观察组患者采用VSD负压引流术治疗, 其创面愈合率为97.67% (42/43) , 植皮成活率为95.35% (41/43) , 而感染率为2.33% (1/43) , 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可见VSD负压引流术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创面愈合率。 (2) 在引流过程中创面被海藻盐泡沫敷料覆盖和半透明膜封闭会让创面与深处组织隔绝, 因而减少细菌繁殖。在该次研究中观察组感染率仅为2.33% (1/43) , 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可见VSD负压引流术能够显著减少感染率。 (3) 高负压可有效清除创面组织水肿, 加快局部血流, 进而促进创面微循环。在该次研究中, 观察组植皮所需时间分别为 (7.2±1.3) d, 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观察组住院花费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可见VSD负压引流术在治疗四肢创伤治疗中可显著减少患者医疗负担, 具有显著临床效果。与邓凯等人临床研究结果相一致[8]。
综上所述, 采用VSD负压引流术治疗四肢创伤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效果, 清除创面, 改善创面局部微循环, 促进创面愈合, 缩短住院时间, 降低感染发生率, 安全有效,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马磊, 王成新, 孙卫红.VSD持续负压引流术在四肢皮肤缺损中的应用[J].新疆医学, 2014, 44 (1) :78-79.
[2]范相成, 邵向明, 许刚.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皮片游离回植治疗大面积皮肤脱套伤[J].中国医师杂志, 2013, 15 (11) :1559-1560.
[3]童伟林, 唐芙蓉, 项舟.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四肢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 2013, 10 (29) :62-64, 67.
[4]刘润霞.VSD负压引流术在大面积皮肤缺损, 感染创面中的应用及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 2013, 32 (34) :137-138.
[5]周平辉, 张宝玉, 张敬堂, 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四肢创伤后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8 (2) :164-166.
[6]裴辉, 刘永福, 罗志毅, 等.持续负压封闭引流在急诊四肢Ⅱ类手术创面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2, 6 (16) :4726-4730.
[7]Meiguang Zhang, Zhiqing Li, Jiahan, Wang, et al.Effects of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combined with irrigation of oxygen loaded fluid on chronic wounds in diabetic patients[J].Chinese journal of burns, 2014, 30 (2) :116-123.
一次性VSD负压引流 篇4
【关键词】三度压疮 vsd负压封闭引流术 护理 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471-01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我科2013年9月至12月收治的三例三度压疮患者,一例为60岁女性患者,因腰椎术后瘫痪卧床十年,入院时骶尾部可见8*12cm三度压疮;一例为22岁男性患者,因车祸伤后脑积水瘫痪卧床3年,入院时可见骶尾部7*10cm三度压疮;一例为50岁女性患者,车祸伤两月余,因骶尾部一小伤口未愈发展为5*9cm三度压疮。入院时三位患者骶尾部均可见脓性分泌物及难闻异味。
1.2压疮 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至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也叫褥疮。压疮分为四期,一期:指表皮损伤,只是皮肤发红,但解除压迫30min以上发红尚无改善者;二度:指表皮发红糜烂,有水泡,组织缺损未及真皮;三度:由真皮达皮下,为喷火口状的组织缺损,伴有渗出液和感染;四度:深达肌腱及骨,有渗出液和感染,有坏死组织。
1.3 vsd负压封闭引流装置 采用武汉维斯第医用有限公司生产的聚乙烯乙醇水化海藻岩泡沫,又称人工皮,其类似海绵,无组织刺激性,质地柔软而抗张力强,可填充机体皮肤或软组织缺损感染坏死形成的创面,充当创面与引流管之间的媒介,将传统的点状引流变为面状引流,具有强烈的毛细虹吸作用,有利于创面细小坏死组织及时排出体外(1)。
1.4 治疗方法 对创面严格清创,彻底止血,尽量缩小皮肤及软组织缺损范围。在伤口表面覆盖vsd敷料,按照创面的形状修剪vsd敷料并缝合,用半透生物膜封闭伤口和vsd敷料覆盖,要超过压疮伤口边缘与周围皮肤粘合变成封闭伤口,连接vsd敷料胶管,另一端通过一个三通与负压吸引装置连接,负压吸引值定为-125mmhg,在循环负压吸引常规为5-7天换一次药,更换vsd敷料和半透性生物膜。持续负压封闭引流至创面逐渐变浅变小。拆除负压封闭引流后随时观察压疮创面,当创面生长的肉芽组织新鲜,表面平坦,毛细血管丰富,组织无水肿渗出时,可以拆除负压吸引装置,撤除薄膜并取出vsd材料(2)。
1.5 护理
1.5.1 术后引流管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引流的情况,持续负压吸引中的三通连接管管径较小,创面的分泌物坏死组织及血凝块很容易阻塞引流管,使敷料鼓起,不成管型,根据情况,采取每日冲洗或q4h静滴生理盐水冲洗的方法处理引流管堵塞(3)。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无受压打折。
1.5.2 体位指导 压疮是因为局部持续受压引起,术后指导患者避免术区受压,促进血液回流,减轻水肿,应指导并协助家属定时翻身,经常更换患者体位,可用垫圈或枕头等将其垫高腾空,防止vsd敷料的引流管被压迫折叠,因而阻断负压源,翻身时应注意不要牵拉或压迫引流管,不要牵拉强行移动vsd敷料及引流管,尽量减少因人为因素更换vsd敷料的几率。
2结果
对上述三例患者均采取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根据要求5-7d定期更换,更换时观察压疮处肉芽组织生长情况。通过vsd负压封闭引流术的治疗,三位压疮患者的压疮均治愈出院。可见vsd负压封闭引流术对压疮的治疗取得良好疗效。
3讨论
3.1 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负压伤口治疗是近十年来开展的一种伤口治疗新方法,vsd即为其中一种,该疗法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流,有利于坏死组织和纤维绒毛的溶解,促进多种生长因子释放,无结痂形成,避免新生肉芽组织的再次机械性损伤。Vsd负压封闭引流处于密闭形式,密闭状态下的微酸环境,能抑制细菌生长,有利于白细胞繁殖及发挥功能,减少细菌数量,促进肉芽生长。
3.2 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用于治疗组织缺损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半透生物膜是细菌的屏障,能阻止外部细菌的入侵,持续负压吸引去除细菌生存的培养基,负压强烈刺激组织形成一个血循环良好的肉芽创面,减少创面毒素的吸收,增加機体抵抗力,降低组织压力。有利于血循环。
3.3 患者因为受伤或者外因长期卧床,本身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再加上身上的压疮,让患者更加痛苦,让患者的人身价值大大降低,自我形象受损。通过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后,患者压疮面治愈,最先是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其次让患者有最基本的自我形象,不受他人排斥,自我形象得到改善,第三,创面的治愈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大提升,避免患者的疾病向深一步恶化。总之,通过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治疗,三例三度压疮患者均治愈,很满意的治愈出院。
参考文献
[1]李枫 田薇,vsd负压封闭引流术在治疗皮肤软组织损伤中的护理体会。武汉大学学报2013.06:1671-8852
[2]王彦峰,裘华德。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普通外科中的应用。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1,16(3):192-193
一次性VSD负压引流 篇5
关键词:VSD,护理,体会
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虽然能明显的改善引流效果, 但也经常发生引流不畅, 甚至堵管, 只有细致的观察和精心护理才能保证有效的治疗, 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科于2008年7月-2011年12月共使用VSD负压吸引材料治疗108例大面积皮肤撕脱患者, 均取得了良好效果。入选标准包括: (1) 严重的软组织裂伤及组织缺损; (2) 开放性骨折或已合并感染者; (3) 骨筋膜室综合征关节腔感染需切开引流者;急慢性骨髓炎需要开窗引流者;体表脓肿、慢性溃疡及褥疮烧伤的感染创面; (4) 外科切口裂开、感染。而癌性溃疡伤口、活动性出血伤口不入选。
1.2 方法
1.2.1使用方法: (1) 彻底清创; (2) 将VSD敷料覆盖于创面表面; (3) 用生物半透性薄膜封闭整个创面和VSD敷料; (4) 连接负压装置, 维持125~450mmHg (1mmHg=0.133kPa) 的持续负压状态, 负压有效的标志是VSD敷料表面塌陷, 薄膜下无液体积聚; (5) 给予负压吸引, 检查创面并观察到创面生成大量新鲜肉芽组织后, 给予植皮闭合创面, 必要时可重新填入VSD敷料延续引流, 可更换敷料2~3次, 甚至4~5次, 直至创面新鲜, 再行植皮手术, 以修复创面。
1.2.2维持时间: (1) 一次性负压密封引流可有效引流5~7d, 一般在7d后拔除或更换; (2) 对于组织创伤血供较差、面积较大的创口, 如手部、足部应行VSD法1~2次, 时间应在7~15d; (3) 对于大面积骨外露、肌腱外露、内植物外露, 考虑到周围肉芽爬行速度, 一般行VSD法3~4次, 时间达15~30d左右, 但有些病例所需时间更短, 临床中还需依照具体情况而定; (4) 对于污染比较严重的创面, 如碾压伤、散弹枪击伤、爆破伤等, 一般行VSD术2~3次, 时间可能长达15~20d; (5) 植皮后用VSD法加压打包、负压状态需要维持12~15d。
1.3 结果
108例VSD负压封闭引流术患者均治愈出院, 效果良好。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准确记录出入水量。
2.2 疼痛护理
VSD负压封闭引流术后, 在护理观察中要评估患者疼痛部位、时间、性质、伴随症状, 通过调整舒适体位, 分散患者的注意力, 必要时给予镇痛药等措施以缓解疼痛, 保证充分的睡眠和休息。
2.3 密切观察
保持有效引流, 经常巡视病房, 检查负压吸引情况, 保持负压恒定, 引流管管形存在, 且无液体积聚, 负压过大或过小, 都不利于创面愈合, 可根据负压吸引情况酌情调节, 嘱患者取合适卧位, 避免压迫引流管。翻身时避免扭曲、牵拉, 防止引流管脱出, 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 如果引流管堵塞, 可用50ml注射器抽吸生理盐水反复冲洗, 直至通畅。更换引流瓶要及时, 勿使引流液逆行到VSD敷料内, 特别注意三通连接头处、皮肤皱褶处等是否漏气, 保证有效引流, 做好护理记录。
2.4 观察敷料情况
VSD敷料鼓起, 不见管形, 常见的原因除了引流管堵塞, 还应考虑负压源异常。如:中心负压停止, 引流管被患者体重压迫、折叠等。此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处理:VSD敷料内有少许坏死组织和渗液残留, 有时会透过半透膜发出异味, 敷料上出现黄深色、灰暗色等各种污秽的颜色, 这并非创面的坏死组织所致, 不会影响负压引流的治疗效果, 一般无需做特殊处理。
2.5 特殊情况处理
负压封闭引流术后, 敷料干结变硬, 可能是因为密闭不严所造成的敷料脱落变硬。如48h变硬, 引流管中已无引流仍持续活动, 此时不做处理, 一般不会影响到VSD创口的最终效果。最常见的漏气部位为:三通接头处、皮肤褶皱处等。当发现有大量新鲜血液被吸出应马上通知医生, 仔细检查创面内是否有活动出血, 并及时处理。
2.6 预防并发症护理
VSD引流术后, 患者需卧床一段时间, 卧床期间嘱患者用健侧肢体支撑抬臀, 必要时协助家属为患者按摩受压部位, 预防压疮;嘱患者多饮水, 每天饮水量保证在500~2 000ml左右, 做好尿道护理, 预防泌尿系感染;如患者高龄, 定时为其翻身叩背, 预防肺部感染;鼓励患者尽早行患肢功能锻炼, 并遵医嘱应用抗凝药物, 预防深静脉血栓。骨髓损伤患者出现自主神经反射或伤口附近需要除颤进行抢救时, 需立即停止吸引。
2.7 功能锻炼
术后第2天, 指导患者行四头肌收缩运动, 以及不影响到病情的远端关节活动, 并进行患肢按摩等, 预防肌肉萎缩。
总之, 通过正确使用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加之护理人员认真细致的观察和护理, 保证了有效的引流, 加快了创面愈合时间, 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同时还减轻了大剂量抗菌药物的应用, 缩短了住院时间, 减少了住院费用, 是一种很好的外科治疗手段。
参考文献
[1]易江平, 向常艳.VSD临床应用观察和护理体会〔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9, 6 (19) :162-163.
[2]裘华德, 宋九宏.负压封闭引流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2.
[3]谢永春, 谢永斌.VSD技术治疗骨科严重开放性损伤的护理〔J〕.宁夏医学杂志, 2010, 32 (7) :671.
[4]沈勇.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治疗肢体大面积组织缺损〔J〕.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7, 21 (2) :106-107.
一次性VSD负压引流 篇6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 (VSD) ,创面修复,护理体会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相对于现有各种外科引流技术而言是一种革新的引流方法, 广泛应用于临床, 可以把引流管接通负压源, 通过可控制的负压来促进创面愈合。在这个高效引流系统中, 被引流区内的渗出物和坏死组织将非常及时地被清除, 被引流区内可达到“零积聚”状态, 即使有较大的腔隙存在时, 腔隙也将因高负压的存在而加速缩小, 同时有利于局部微循环的改善和组织水肿的消退, 并刺激肉芽组织生长。下面是我科自2007年1月至2011年5月应用VSD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骨科及皮肤和软组织损伤的患者150例,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11年5月150例骨科及皮肤和软组织损伤患者, 年龄25~80岁, 男85例, 女65例。其中大面积软组织损伤55例, 骨筋膜室综合征32例, 皮肤缺损并感染63例。
1.2 治疗方法
150例患者均采用VSD敷料, 先彻底清创, 根据创面的大小剪裁和拼接VSD敷料, 然后将该敷料覆盖于创面, 接入引流管置入创面并充分接触, 不留死腔, 再覆盖半透性生物膜, 调整负压源, 另一端通过三通管与负压吸引装置连接。5~7d后根据创面肉芽生长情况, 采取植皮, 皮瓣转位覆盖或经二期缝合关闭的方法, 治疗时间16~50d, 均达到满意效果。
2 观察和护理
2.1 术前护理
(1) 术前完善各项常规检查, 合理使用抗生素对症治疗。 (2) 心理安抚, 取得患者和家属的有效配合。护理人员可将VSD的基本原理展示给患者看, 缓解患者的恐惧、焦虑情绪, 让患者与病区内同类型患者交谈, 增强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和决心, 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3) 检查VSD专用吸引器, 保持性能完备。
2.2 术后护理
(1) 抬高患肢, 避免局部受压。使患肢部位高于心脏水平, 利于血液和淋巴回流, 减轻患肢肿胀, 同时将引流管置于低位, 便于引流。 (2) 妥善固定, 保持局部密闭状态, 压力维持在0.017~0.06MPa。以吸引时材料是否塌陷, 局部可见管形, 黏贴紧密为标准, 保护创面, 保证有效引流, 若引流不畅需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3) 保持有效的负压吸引, 可使用一次性负压吸引装置, 每天更换引流瓶及引流管减少感染的机会, 操作时先夹管再分离负压吸引器, 防止引流物逆行感染。 (4) 基础护理, 每天按时翻身, 扣背, 行深呼吸及用力咳嗽, 多饮水, 预防压疮, 肺部感染, 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病房内每日应用含氯消毒液喷洒1~2次, 定时开窗通风避免交叉感染。 (5) 健康指导:a.向患者及家属宣教负压封闭引流的重要性和相关知识, 维持有效负压吸引。b.饮食方面, 指导患者进食富含高蛋白质, 高维生素类饮食以利创面修复和再生。c.康复锻炼:根据患者创面恢复情况制定详细的锻炼计划, 通过肌肉等长收缩、按摩肢体、主动、被动及主动活动关节等方法达到促进血液循环, 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3 小结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相对现代各种外科引流技术而言是一种革新, 传统手术术后创伤较大, 会影响美观, 而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大面积软组织损伤时, 皮肤缺损并感染时, 将开放创面变为闭合创面, 具有操作简便, 有效控制感染的优点, 有效阻止了外部细菌入侵创面。
目前负压封闭引流技术适应症广, 绝大多数软组织损伤均可应用, 并且住院时间短, 痛苦小, 患者易于接受, 应用越来越广泛。
临床上封闭负压引流术减少了换药次数, 一般一次负压引流可以持续3~15d, 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促进创面愈合, 减轻了医疗费用及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并且节省了抗菌药物的应用, 疗效确切。同时创面用半透膜覆盖, 干燥, 无渗出, 隔绝了创面与外环境接触的感染机会。护士熟练掌握VSD敷料负压引流护理技术, 充分的引流可以防止创面积液, 控制感染, 同时加强病情观察, 促进有组织生长, 有效减少和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 获得了满意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周志刚, 严朝华, 李强, 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软组织缺损并感染创面[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 (20) :35-37.
一次性VSD负压引流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6月-2012年9月在我院住院的84例糖尿病足患者, 男35例, 女49例, 平均年龄 (59.0±4.1) 岁, 84例患者为诊断明确的Ⅱ型糖尿病患者, 平均糖尿病病程 (10.6±2.0) 年。糖尿病诊断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按照Wagner标准分类, 患者分级结果如下:Ⅰ级24例、Ⅱ级31例、Ⅲ级29例。
1.2 分析方法
1.2.1 临床指标。
统计患者入院时糖尿病病程、血糖、血脂、血压、糖尿病的并发症及合并症情况, 并按照Wagner标准[1]对患者的糖尿病足进行分级:0级:足部并无溃疡, 但存在能够诱发溃疡的因素;Ⅰ级:足表面可见浅表溃疡但未发生感染;Ⅱ级:足部有较深的溃疡, 并发软组织炎, 未出现脓肿和骨组织的病变;Ⅲ级:足部深部溃疡合并严重感染, 出现了脓肿和骨组织病变;Ⅳ级:局部性趾或跟的坏疽;Ⅴ级:全足坏疽;>Ⅳ级为有坏疽足。
1.2.2 治疗方法:
(1) 清除入院患者足溃疡的坏死组织、炎性渗出液和异物等。 (2) 根据患者足溃疡创面大小形状裁剪VSD医用海绵, 将VSD医用海绵填补于凹陷的创面, 放置引流导管。 (3) 清洁创面及周围健康皮肤, 将无菌透明密封贴膜置于创口表面保持创口封闭状态, 确保贴膜大小大于创面数厘米, 完全将创面覆盖。 (4) 引流导管连接贴膜内外, 贴膜外连接引流瓶, 引流瓶又与负压泵相连接, 将压强设定为-80~-120mmHg, 开启负压泵, 可观察VSD医用海绵材料变瘪, 引流管明显, 说明密封贴膜未漏气, 若发现VSD医用海绵材料未维持变瘪, 引流管模糊, 则表示密封贴膜漏气, 需重复封闭等操作。 (5) 术后应用广谱抗生素, 若出现了感染则根据菌培养结果选用相应抗生素治疗。 (6) 根据创面引流物多少及医用海绵清洁状况, 平均3~5d换1次VSD医用海绵和无菌透明密封贴膜。
2 结果
2.1 代谢控制的基线情况
患者入院时检查空腹血糖平均值为 (10.5±0.7) mmol/L, 糖化血红蛋白 (9.1±0.3) %, 空腹C肽水平 (1.3±0.2) ng/ml。参照《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标准, 分别统计84例糖尿病足患者血压、血脂、血糖控制情况, 区域分布比例值, 提示患者总体代谢异常控制达标率均较低。见表1。
注:1mmHg=0.133kPa。
2.2 治疗结果
本组84例患者, 51例经VSD治疗后7~15d后直接愈合;13例行VSD置入术后, 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 于置入后7~14d二期行游离皮片移植术后痊愈;20例患者溃疡创面较深, 缺损面积较大者, 于置入术后28d后经二期局部皮瓣转移术后治愈。
3讨论
糖尿病足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溃疡、感染形成和 (或) 深部组织的破坏, 根据血液供应的情况分为缺血性和非缺血性, 其中当静脉血管回流受阻时, 最终将导致足坏疽[2]。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危险因素包括空腹血糖、血压、HbAlc、HDL-C等[3]。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 (UKPDS) 指出, LDL-C的增多, HDL-C的降低, 血糖、血压的升高和吸烟, 都将影响足部血液正常的供应, 即减少周围神经营养物质的供应, 进而影响糖尿病足的愈合速度和愈合状况[4]。本组患者入院时血压、血脂和血糖的控制达标率分别为不足65%、60%、31.8%, 即患者在入院前的生活中不重视对血压、血脂和血糖的检测和控制, 没有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危险因素。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一种促进创面愈合的新型治疗方法, 将引流管和医用泡沫材料相结合, 医用泡沫材料覆盖于创面之上, 保持创面的封闭状态, 同时使创面侧压强小于大气压强, 形成负压, 引流管可利用负压将创面的炎性渗出物和坏死组织吸出, 保持创面的洁净。对于浅表创面, 可将医用泡沫材料和薄膜结合起来一起覆盖在创口上, 模拟皮肤下生理环境, 从而促进了创面的愈合[5]。
本组患者VSD医用海绵接触创面后, 均未出现局部及全身毒性、过敏等不良反应。多数患者在治疗12d后, 溃疡创面形成鲜红、柔润的肉芽组织, 无水肿和炎性渗出液。较浅溃疡创面可采取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促进表皮生长药物的治疗方法, 治疗数天并进行常规换药, 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不能很好的治疗大面积骨外露或内固定物外露的溃疡创面, 33例溃疡较深者, 根据其位置及大小还需要选择游离皮片移植或设计局部皮瓣转移的方法修复创面。
综上所述,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以促进糖尿病足溃疡创面肉芽组织及上皮生长, 缩短糖尿病足溃疡的创面愈合时间, 有助于糖尿病足溃疡的修复。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临床诊断方法, 观察并分析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确诊为糖尿病足溃疡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足溃疡创面进行常规清创后, 利用VSD医用海绵和无菌透明密封贴膜对创面进行填补、覆盖和封闭, 随后利用负压引流将创面炎性渗出物和坏死组织吸出, 根据创面引流物多少及医用海绵清洁情况每35d更换1次VSD医用海绵和无菌透明密封贴膜。结果:入院时糖尿病足患者各代谢指标控制达标率均较低, 没有受到良好的控制, 在VSD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下, 51例患者溃疡面直接愈合, 13例于VSD置入后, 二期植皮痊愈, 20例经二期局部皮瓣转移术后治愈。结论: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加快糖尿病足溃疡面愈合速度。
关键词:糖尿病足,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诊断,治疗
参考文献
[1]李大为, 李娜.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VSD) 治疗四肢皮肤缺损[J].中医正骨, 2008, 20 (12) :49-50.
[2]杨志清, 熊毅.糖尿病足42例临床诊治分析[J].四川医学, 2008, 29 (9) :1147.
[3]倪伟锋, 李霞.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足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 2012, 22 (12) :4880-4881.
[4]熊毅, 王加才, 张晋.糖尿病足57例临床诊治分析[J].西部医学, 2012, 24 (3) :537.
一次性VSD负压引流 篇8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5例大面积创面感染患者中, 骨折创面感染12例, 下肢截肢感染1例, 软组织撕脱伤并创面感染2例, 创面大小2.5cm×6cm~30cm×70cm。
1.2 材料
负压封闭引流护创材料———聚乙烯乙醇水化海藻盐泡沫, 早期权威刊物俗称“人工皮”, 白色, 质地柔软而富有弹性, 抗张力性强, 内部含有多侧孔引流管, 有利于创面即时生成的细小坏死组织及时排除体外, 该材料对人无毒性, 无组织刺激性, 无免疫活性, 无皮肤致敏性。英国S&N公司生产的透明薄膜, 具有单方向透气功能, 薄膜外的空气不能透进去, 创面皮肤能正常“呼吸”。鉴于医院情况使用床头的中心负压装置, 负压维持在-126~-450mm Hg (1mm Hg=0.133kPa) 。
1.3 方法
(1) 彻底清除创面及腔隙中已失活的组织、脓液、异物, 按创面大小和形状选择合适型号; (2) 清洁创周皮肤便于粘贴半透膜; (3) 根据创面大小, 修剪或串联, 以满足需要, 使VSD材料完全覆盖创面, 如创面较深, 或有深腔, 需将VSD材料填塞至深腔底部, 不能留有死腔。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护理评估:
术前对患者全身情况进行评估, 指导术前的准备和护理, 取得患者配合。术前3d合理应用抗生素, 备好负压装置。术前12h禁食, 4h禁饮。手术前晚帮助患者放松, 保持舒适, 使患者获得充足睡眠, 有利于麻醉诱导。
2.1.2 心理护理:
患者面对严重的、大面积损伤, 或经过多次手术治疗, 病程时间长, 有焦虑、恐惧心理, 担心肢体功能是否可以恢复、有无影响美观和大额医疗费用等, 医护人员应耐心向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关怀, 减轻其心理压力, 增强其康复的信心。
2.2 术后护理
2.2.1 保持有效的负压引流护理:
患肢功能放置, 抬高、制动, 提醒患者及家属避免压迫、折叠、牵拉引流管。观察负压力是否在规定范围内;VSD材料是否塌陷;引流管管形是否存在, 引流是否通畅;有无大量新鲜血液被吸出, 并及时报告医师进行处理。在更换引流瓶时, 为防止引流管内的液体回流到VSD材料内, 先钳夹住引流管, 关闭负压源, 然后更换吸引瓶。准确记录引流液的性质和量。
2.2.2 饮食指导:
患者创面大, 液体渗出多, 蛋白质丢失多[2]。指导患者进食高维生素、高蛋白饮食, 多食粗纤维食物及水果, 保持大便通畅。
2.3 功能锻炼
术后第2天指导患者锻炼患肢肌肉, 如上肢术后做握拳和手指活动;下肢术后做股四头肌收缩和足趾活动。锻炼要循序渐进, 避免劳累, 防止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并发症。
3 体会
1 5 例患者有2例更换1次贴膜及VSD后创面愈合, 13例患者创面经5~7d引流后, 创面缩小, 肉芽组织生成。VSD技术在处理创面时, 不仅变开放性创面为闭合性创面, 而且还能透气。全方位持续引流, 清除液化坏死组织和各种毒性分解产物, 刺激肉芽组织生长, 起到了超过自身皮肤和软组织覆盖所具有的代谢功能。VSD负压引流敷料治疗大面积创面感染患者, 能缩短疗程, 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关键词:一次性VSD负压引流,大面积感染创面,护理体会
参考文献
[1]陈巧玲, 禤焕霞, 黄萍.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大面积感染创面的观察及护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6, 12 (10) :113-115.
一次性VSD负压引流 篇9
1 病例介绍
病人, 女, 80岁, 因右髋部摔伤后疼痛不能站立行走3 d, X线片示:右股骨粗隆间骨折, 于2009年5月10日收住院。入院后行术前相关检查, 未见明显禁忌证, 于5月12日行骨折切开复位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 术后给予抗感染对症治疗, 于5月22日发现伤口感染, 5月24日予手术-伤口闭式冲洗引流, 5月26日确认致病菌为MRSA, 即行万古霉素治疗, 5月29日改行伤口持续封闭负压引流 (VSD) 负压冲洗引流术, 后经过多次清创, 使用VSD治疗技术, 术后抗MRSA, 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及精心护理, 病人感染痊愈, 伤口愈合拆线, 对病人停止药物治疗6周, 观察期内无反复, 康复出院。
2 护理
2.1 消毒隔离
将病人安置在单人间, 同时注明感染标记, 医护人员接触病人各项操作前后均用流动水洗手, 接触体液操作时戴一次性手套, 操作后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为病人配备专用查体用具 (听诊器、手电筒、血压计、体温表等) , 桌面、窗台、椅子、床架每天由卫生员用含氯消毒剂擦拭, 定时开窗通风, 每次不可少于30 min, 医疗废弃物单独包装, 病室地面使用专用拖把, 限制探视人群, 并嘱探视者执行严格的洗手或手消制度。
2.2 心理护理
VSD是近年来伤口治疗的新方法, 与传统的治疗方法不同, 病人对其疗效还存在疑问, 心理负担重, 医务人员应与病人及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 主动介绍VSD的优点及相关知识, 介绍手术过程, 手术前、中、后需配合的事项, 对病人的疑问给予耐心、细致的解答, 解除病人的顾虑。
2.3 用物准备
病人回病房前应检查负压吸引装置是否完好, 压力是否正常, 将负压瓶、引流管与负压表连接好, 置于病床边。
2.4 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24 h内常规测生命体征, 每2 h测1次, VSD持续引流期间每日测体温4次, 注意体温的变化, 如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2.5 患肢护理
将患肢置于功能位, 严禁下床活动, 做好肢体石膏外固定后护理, 并保持体位的舒适, 注意观察肢端末梢血液循环、皮肤温度、皮肤颜色及活动情况, 指导协助病人行肢体股四头肌静力收缩运动及足背伸跖屈运动, 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做到既不影响VSD, 又不耽误肢体的恢复。
2.6 持续负压引流的护理
2.6.1 保持有效的持续负压引流
保持有效负压是负压封闭成败的关键, 负压的高低及有无中断直接影响引流的效果。负压需调整到0.02 MPa~0.08 MPa, 每次更换引流瓶时, 严格无菌操作, 用两把止血钳交叉夹闭引流管, 再关负压源, 换上透明的负压引流瓶后, 调整好负压再松开止血钳, 防止漏气, 定时检查各接口是否松动给予调整, 当负压低于0.02 MPa时引流效果差。如果塌陷的VSD恢复原状或薄膜下出现积液, 提示负压失效, 应及时报告医生, 查找原因立即处理[1]。
2.6.2 引流管的护理
密切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 引流液的量、性质及颜色, 记录后及时清倒。检查各引流管接头连接是否良好, 引流管有无受压、折曲, 引流管内有无液体柱流动。如负压低于0.02 MPa, 引流管的管形不存在, VSD鼓起触摸没有硬实感或减弱等, 则提示引流管有堵塞或连接管扭曲的可能, 应立即处理并始终保持引流管通畅, 如有小血块或血痂堵塞管道时, 在无菌条件下, 可用生理盐水50 mL冲洗抽吸管道[2]。除此以外, 还应考虑负压源异常所致负压力不够或引流管接头处漏气, 电源断开中心负压停止, 引流管被病人体重压迫、折叠等原因, 此时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处理[3]。
2.6.3 创面的观察与护理
应用VSD不需每天换药, 一次封闭可以保持有效引流5 d~7 d, 有时VSD敷料内有坏死组织和渗液残留或敷料内和引流管中出现黄绿色、绿色等颜色, 可给病人作出解释, 无需特殊处理, 不会影响治疗效果[4]。
2.7 营养支持
病人年老体弱, 创面渗出多, 蛋白丢失多, 应鼓励病人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能量饮食, 必要时输注人血白蛋白、血浆等。
3 小结
一次性VSD负压引流材料有较好的组织相容性, 同时能耐受负压吸引, 材料不降解, 无纤维脱落, 不进入血液循环, 多孔海绵状结构, 有很好的透水性, 不阻碍液体和小颗粒通过, 适用于多种创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溃疡等病人。本例病人感染MRSA, 应用VSD负压引流技术, 取得满意效果。归纳其特点有:①封闭使病灶区与外界隔绝, 杜绝了伤口再感染的可能。②在强负压作用下, 保持引流通畅, 从而减少了分泌物对创面的刺激, 破坏细菌生长的环境, 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 强烈刺激健康的肉芽组织生长[5]。③避免了脓液和坏死组织的外溢, 对手术切口及周围皮肤的腐蚀, 不需每天换药、病人痛苦小, 降低了医疗费用, 减少了医护工作量, 护理方便, 有效避免了交叉感染。
关键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维斯第 (VSD) 负压引流,护理
参考文献
[1]蒋琪霞.负压伤口治疗技术在临床应用的新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 24:8.
[2]王玲, 杨会.持续负压引流治疗软组织大面积损伤后的护理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0, 29 (4) :633.
[3]张灵芝, 张翠英.封闭负压引流治疗慢性创面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 2002, 17 (1) :53.
[4]王玲, 杨会.持续负压引流治疗软组织大面积损伤后的护理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0, 29 (4) :634.
【一次性VSD负压引流】推荐阅读:
VSD负压引流06-25
VSD负压引流技术07-17
持续负压引流01-03
持续封闭负压引流05-17
自制负压引流装置05-27
后纵隔负压引流09-28
低负压引流论文11-23
封闭创伤负压引流套装08-08
创伤负压封闭引流技术10-09
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