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封闭式引流术

2024-10-10

负压封闭式引流术(精选11篇)

负压封闭式引流术 篇1

目前, 对于一些四肢软组织缺损、伤口感染创面, 临床上常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 进行一期治疗。此类手术刺激较小, 手术时间往往较短, 且不需要肌松, 因此往往无须插管。现将我院2012年4月以来34例行VSD手术患者的麻醉方法和管理经验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4月至2012年10月四肢软组织缺损或感染创面患者34例, 男21例, 女13例, 年龄19~63岁, 体质量 (57.4±12.5) kg, ASAⅠ~Ⅱ级。麻醉前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由患者本人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不用术前给药, 带静脉通路入室, 输注复方乳酸钠, 连接监护仪, 监测心电图 (ECG) 、无创血压 (MAP) 、心率 (HR) 、脉搏氧饱和度 (SPO2) , 面罩吸氧 (3 L·min-1) , 给予舒芬太尼0.15μg·kg-1 (0.9%生理盐水稀释成1μg·ml-1) 的负荷剂量, 注射时间2 min, 随后注射丙泊酚1.5~2.5 mg·kg-1, 致患者睫毛反射消失, 注射时间不少于30 s。诱导用药注射完毕后, 随即用微量泵持续泵入舒芬太尼0.2~0.3μg·kg-1·h-1和丙泊酚4~6 mg·kg-1·h-1。术中如果患者出现体动或表情痛苦则调整药物剂量, 必要时追加舒芬太尼0.1μg·kg-1;如出现呼吸抑制, SPO2<90%, 予加大氧流量、托下颌改善舌后坠, 必要时予面罩辅助呼吸或插入喉罩;如血压下降超过基础值的20%, 给予麻黄碱6 mg升压;如HR<50次·min-1, 静脉给予阿托品0.5 mg。手术结束前10 min停止输注舒芬太尼, 手术结束前5 min停止输注丙泊酚。

1.3 监测指标

记录给药前 (T0) 、给药后5 min (T1) 、手术开始 (T2) 及结束时 (T3) 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 记录患者手术时间、苏醒时间, 恶心呕吐、呼吸抑制、低血压及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患者发生体动须追加舒芬太尼次数。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 手术时间25~70 min, 术中无须加用喉罩维持通气。4例患者手术开始时有体动须要追加舒芬太尼, 其中有2例患者缝皮时再次发生体动需第二次追加舒芬太尼, 2例患者在诱导时出现呼吸抑制, 予加大氧流量, 托下颌均在1 min内缓解。所有患者均在术后5~10 min内唤醒, 无恶心呕吐、低血压及心动过缓发生。

与T0时比较, a P<0.05

3 讨论

VSD技术是一种处理各种复杂创面和用于深部引流的全新方法, 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各种严重软组织挫裂伤及缺损、开放性骨折、急慢性骨髓炎、挤压综合征、急慢性感染创面等[1,2], 并取得良好疗效。此类手术常须反复多次清创, 短期内多次行椎管内麻醉或神经阻滞可能会有神经损伤、感染等并发症, 且麻醉操作时间长, 术后感觉运动功能恢复较慢。该术刺激较小, 且不需要肌松, 手术时间往往较短, 常无须插管, 可保留患者自主呼吸。因此需要起效快、苏醒快、术后并发症少的麻醉方法。

舒芬太尼是一种镇痛效能很强的麻醉性镇痛药, 主要作用于μ1受体, 呼吸抑制轻, 较少发生再吗啡化, 对有害刺激引起的应激反应的抑制较强[3], 起效快, 麻醉苏醒期间较少发生躁动, 术后镇痛时间较长。

Lentschener等[4]报道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负荷量0.2μg·kg-1加持续量0.2μg·kg-1·h-1, 能较好地消除气管插管及手术刺激。本组因无气管导管, 舒芬太尼诱导剂量较小。有研究[5]发现, 当舒芬太尼用量达0.15μg·kg-1, 少数患者可能表现呼吸频率减慢、SPO2下降。34例患者麻醉诱导后有3例出现呼吸抑制, 由于舒芬太尼与丙泊酚两者同时作用于呼吸中枢的不同受体, 即μ受体和GABA受体, 联合应用时两种效应相互叠加, 两者呼吸抑制呈现协同作用。其程度与剂量呈正相关, 因此在临床麻醉中需要保留自主呼吸时, 要严格控制给药剂量和速度, 密切监护, 充分供氧, 进行积极的呼吸管理, 必要时手控辅助呼吸甚至置入喉罩或行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

麻醉诱导后, 患者MAP、HR较基础值相比下降, 主要是丙泊酚对心血管抑制所致, 而舒芬太尼的心血管抑制程度与注射速度、剂量呈正相关, 小剂量舒芬太尼诱导平稳, 血流动力学稳定[6]。

通过上述34例患者的麻醉管理, 我们有以下体会: (1) 不插管静脉麻醉尤应注意呼吸管理, 手术时间越长对麻醉管理越不利, 因此应选择创面较小、较浅, 估计手术时间在1 h之内的患者, 必要时辅助呼吸。 (2) VSD术中刺激最大的时候是在清创和缝皮时, 因此在此前需要加深麻醉。 (3) 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静脉麻醉诱导快, 苏醒迅速, 不良反应少, 因此外科医生较推崇。 (4) 保留自主呼吸, 无需喉罩或气管导管, 减少了患者麻醉费用。

综上所述, 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保留自主呼吸静脉麻醉应用于VSD, 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评价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负压封闭引流术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 的麻醉效果。方法:34例行VSD患者, 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5μg·kg的负荷剂量, 随后注射丙泊酚1.5~2.5 mg·kg-1, 至患者睫毛反射消失。随即用微量泵持续泵入舒芬太尼0.2~0.3μg·kg-1·h-1, 丙泊酚4~6 mg·kg-1·h-1。记录患者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手术时间、苏醒时间, 恶心呕吐、呼吸抑制、低血压及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患者发生体动须追加舒芬太尼次数。结果:4例患者手术开始时有体动需要追加舒芬太尼, 其中有2例患者缝皮时再次发生体动须第二次追加舒芬太尼, 2例患者在诱导时出现呼吸抑制, 所有患者均在术后5~10 min内唤醒, 无恶心呕吐、严重低血压及心动过缓发生。结论: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静脉麻醉应用于VSD, 安全有效, 值得推广。

关键词:舒芬太尼,丙泊酚,负压封闭引流术

参考文献

[1]杨帆, 白祥军.负压封闭引流 (VSD) 技术在各类创面的应用研究进展[J].创伤外科杂志, 2011, 13 (1) :82-85.

[2]包亚明, 于冶, 肖贵喜.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软组织损伤及缺损修复中的应用[J].现代医学, 2011, 39 (3) :322-324.

[3]MENDES G M, SELMI A L.Use of a combination of propofol and fentanyl, alfentanil, or sufentanil for 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 in cats[J].J Am Vet Med Assoc, 2003, 223 (11) :1608-1613.

[4]LENTSCHENER C, GHIMOUZ A, BONNICHON P, et al.Remifentanil-propofol vs.sufentanil-propofol:optimal combinations in clinical anesthesia[J].Acta Anaesthesiol Scand, 2003, 47 (1) :84-89.

[5]管忍, 李伟彦, 林宁, 等.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门诊无痛人工流产的临床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5, 21 (10) :709.

[6]宋志高, 顾正峰, 王辉, 等.舒芬太尼用于无痛肠镜效果及最佳用量的探讨[J].中国医药导刊, 2012, 14 (4) :632-633.

负压封闭式引流术 篇2

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1.引流胸腔内的液体或气体。2.重建胸腔内负压,维持纵隔的正常位置。3.促进肺复张,预防肺部感染。

术前指导:1.戒烟、禁酒。吸烟对手术的恢复影响最大,特别是对胸外手术的恢复影响更大,所以必须彻底戒烟。2.呼吸功能锻炼,手术前有效的呼吸功能锻炼是防止肺部感染、促进肺复张的重要措施之一。除急诊手术外,所有病人手术前都要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方法:在空气质量相对好的环境中做深呼吸运动,呼吸频率每分钟10次左右,每周期做3到5分钟,每天3到5周期。慢走、爬坡或爬楼梯。做扩胸运动。雾化吸入,主动有效的咳嗽。

手术后体位:尽量采用半靠位,床头抬高适当角度(30度到60度),以利于胸腔内积液流出,同时也利于呼吸及循环功能,还可以减轻伤口张力,减轻疼痛。

引流管的护理:1.插入胸腔的引流管一般用丝线缝合2针固定在胸壁上,不能过分牵拉、折弯,以防脱出胸腔或断裂。2.胸腔引流瓶与胸管之间有一连接管,连接管的一端与插入胸腔的胸管相接,另一端与引流瓶内的长管相连。必须保证这两个接头连接紧密,不漏气、不脱开。3.引流瓶的液平面要低于胸腔平面最少60厘米,这样才能保证引流瓶内的液体不会倒灌或被吸入胸腔。所以要把引流瓶放在床边的地面上,不能高于地面挂在床边或放在床上、座椅上。4.引流瓶必须立位放稳,不能倾斜,更不能倾倒。为了防止引流瓶倾倒,要将引流瓶放在不容易被碰到的床下,并打开引流瓶底座支架,增加稳定性。5.胸管必须接在引流瓶内的长管上,长管的下端必须在液平面下2到3厘米,这样才能通过水密封的作用将大气与胸腔隔开。长管的下端在液平面下2到3厘米最好,过浅起不到密封作用,过深引流效果差。所以如果引流瓶中的液体过多,必须随时倒掉过多的液体。6.引流管应保持通畅,防止阻塞、扭曲、受压。可以通过观察引流瓶长管水柱波动来判断引流管是否通畅,如果水柱随呼吸、咳嗽上下波动表明通畅,如果水柱不波动,用力咳嗽也不波动,很可能是引流不通畅。经常挤压胸管、改变体位可以防止引流管堵塞。7.仔细观察引流物的质和量,并做好记录。手术后一般会有气体或血液引流出来,这是正常现象,不要紧张。但是如果引流瓶中有大量气体溢出(表现为气泡)同时病人呼吸困难得不到改善,是危急情况,要及时报告医生。如果短时间内有大量鲜血流出也应及时报告,刻不容缓!一般情况下每小时引流血液量小于200毫升,而且逐渐减少、颜色逐渐变淡,病人生命体征平稳,可以观察。每小时引流量大于200毫升,持续3小时或生命体征不稳定,需马上开胸手术。

胸腔引流管脱的落处理:引流管从胸壁伤口滑脱后,应立即用手掌压紧伤口或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及时报告医务人员处理。

负压封闭式引流术 篇3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术 护理 创面

负压封闭引流术是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负压可增加局部血液供应,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半透膜使创面与外界环境隔绝,较少感染的几率,引流能将创面各处坏死组织有效及时的排出。应用术VSD负压封闭引流配合治疗及护理,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1年4月~2012年5月收治四肢创伤合并皮肤缺损、部分肌腱、骨质外露及感染患者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14~60岁,平均30.9岁;车祸伤15例,机器伤3例,砸压伤2例,肢体广泛性软组织撕脱伤5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皮肤缺损、骨外露并感染8例,踝部骨折并皮肤缺损、肌腱外露3例,足部皮肤皲裂伤合并皮肤缺损、感染2例,足背部皮肤缺损并感染2例。

方法:对创面彻底清创、止血,清洁周围皮肤,按照创面大小和形状修剪高分子泡沫材料,并缝合固定于周围皮肤,半透薄膜覆蓋,连接中心负压,持续负压引流,通过创口持续负压引流,经各种渗出物经VSD敷料中的微孔及引流管及时排出,有效促进创面愈合,减轻了患者创口经久不愈反复换药的痛苦,同时也缩短了住院时间及减少医疗费用等优点[1]。

结 果

本组20例患者,13例经1次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后,创面均有新鲜肉芽组织生长,经直接缝合或游离皮片植皮后愈合,余经再次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行腓肠神经皮瓣转移后愈合。

护 理

观察患者病情: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观察生命体征,观察患肢皮肤颜色、温度及末梢血运,观察患者体温变化,术后将患肢放于功能位,有利于血液回流,改善微循环减轻患肢肿胀。引流7~9天后可根据局部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行缝合或植皮手术。根据患者疼痛情况给予镇痛治疗,创口剧烈疼痛的患者可适当减小负压吸引力。

持续有效的负压:术后负压维持在20~25kpa,过高负压会对组织造成损害,过低达不到引流效果,适当的压力能增加局部血流,促进肉芽组织生长,负压下细菌的生长受到抑制,若VSD敷料发出异味或引流管中出现黄绿色等颜色,不需特殊处理,四肢创伤合并皮肤缺损、骨外露等患者常因局部软组织损伤及污染严重,创面含大量蛋白质的渗出物及坏死组织极易附着于敷料及管壁上,持续有效的负压可清除坏死组织及渗出物,应注意观察负压引流管是否通畅,一般可保持7~9天,若负压失效应及时上报医生,寻找原因,必要时更换引流装置,更换引流瓶要及时,勿使引流液逆行道VSD敷料内,特别注意三通接头处,皮肤皱褶处以及外固定器周围查看是否漏气,保证有效引流,做好护理记录。

引流管护理: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管常因创面渗出物及坏死组织附着于接头及管壁上,是VSD材料鼓起,可通过注水管注入生理盐水浸泡,若仍不通,可将接头处注射生理盐水浸泡,或更换三通管及接头,若患者创面已经植皮,则不允许注入生理盐水,防止植皮坏死。

营养支持及心理护理:及时补充营养物质及电解质,因为在VSD引流液中好友大量蛋白质,因此对此类患者应加强营养,并注意其电解质平衡[2]。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及高热量的食物,严重患者可少量多餐,必要时输注人血白蛋白;患者常因装置持续时间较长、费用昂贵等产生恐惧心理及不配合情绪,应耐心解释病情及疗效。本组20例患者,经1次或多次行VSD负压封闭引流术,术后经过护理耐心引流管护理,饮食护理及营养支持,配合Ⅱ期缝合、游离皮片及腓肠神经皮瓣转移后均康复出院。

讨 论

VSD负压封闭引流术在治疗四肢创伤合并局部大面积皮肤缺损、肌腱、骨外露及伤口感染时,能促进坏死组织及渗出物排出,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与外界隔绝,抑制细菌生长,减少患者痛苦,减轻医生换药负担,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疗效满意,值得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裘华德.负压闭式引流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5-242.

负压封闭式引流术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2月~2014年12月于我科就诊的骨创伤患者74例, 随机均分为VSD组和对照组各37例。其中男48例, 女26例, 年龄21~61 (36.4±9.8) 岁;创伤原因中, 交通事故27例, 机械割伤18例, 重物砸伤19例, 运动扭伤10例;损伤部位, 四肢开放性骨折41例, 软组织挫伤27例, 骨筋膜损伤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受伤原因、损伤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方法

1.2.1 纳入标准

(1) 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骨外伤创伤; (2) 接受研究治疗前未接受任何其他换药处理; (3) 受伤时间<2w; (4) 创伤面积>25cm2。

1.2.2 排除标准

(1) 创伤面积和受伤时间不符合上述标准者; (2) 肢体损伤严重, 不能靠单纯换药引流治疗者; (3) 有精神科疾病或者其他严重疾病不能或不愿配合治疗者。

1.3 方法

74例患者均分为VSD组和对照组各37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治疗, VSD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治疗。具体治疗方法为:创口接受常规清创缝合后, 将VSD材料取合适位置置于创面内进行引流, 保证充分接触和引流, 间断缝合固定, 用硅胶引流管使引流处于一个密闭状态, 酒精常规消毒创面, 生物透性材料薄膜覆盖创面。手术时硅胶管接负压吸引仪, 彻底吸尽创面渗出渗血, 并维持合适负压24h观察。术后常规给予抗感染治疗。

1.4 评价指标

1.4.1 有效率评价

根据参考文献[3]标准, 将创面愈合分为以下3级: (1) 治愈:皮肤创面在2w内愈合完全, 创面无水肿和坏死, 愈合完全, 无需更换敷料; (2) 显效:创口面积明显缩小, 创面无坏死, 有轻度水肿, 分泌物减少, 需要再次更换敷料以愈合; (3) 无效:创口面积不缩小, 创面有水肿和坏死等恶化表现。治疗有效率= (治愈人数+显效人数) /总例数。

1.4.2 对比指标

治疗结束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有效率、并发症 (皮肤坏死、急性骨髓炎) 发生情况、敷料更换次数住院时长和治疗费用。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录入及分析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所用到的检验方法有描述性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检验水准取α=0.05,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VSD组治疗有效率为97.3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8%,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住院情况及敷料更换情况比较

VSD组敷料更换次数、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发现对照组发生急性骨髓炎5例, 皮肤坏死3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21.62%;VSD组未发生任何并发症, 并发症发生率为0。经卡方检验显示χ2=6.867, P=0.00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骨科创伤是临床常见病种, 是指机体骨质在受到外伤或者病理因素作用时使骨质发生病变的一种疾病, 通常伴有皮肤的损伤, 以继发性创伤多见。临床上, 患者主要表现为局限性疼痛和压痛, 并有局部肿胀淤血或合并有肢体畸形、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在治疗骨创伤时, 恢复骨的解剖学部位和肢体功能固然重要, 促进创伤部位皮肤愈合也同意重要, 不仅有利于骨创伤的愈合, 还有助于抵御致病菌的侵袭, 减少感染等创伤后并发症的发生[4]。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传统引流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使引流在密闭的环境里完成, 显著加快感染腔隙的闭合和感染创面的愈合, 在临床上得到很广泛的应用。其主要作用机制是:促进创伤部位组织水肿消退、创面肉芽组织生长, 帮助清除创口渗出物[5]。封闭式负压引流术由于有以上作用功能, 可以大幅度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减少耐药情况的发生, 也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减轻患者及家属的经济负担。

本研究收集我科接诊的骨创伤患者74例, 随机分为VSD组和对照组, 在治疗结束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情况、敷料更换次数、治疗费用和住院时长。结果显示,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8.38%, VSD组治疗有效率为97.3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结果提示, 应用VSD辅助治疗能显著增加骨创伤的临床治疗效果。而比较并发症发生情况发现, 对照组发生急性骨髓炎5例, 皮肤坏死3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21.62%;VSD组未发生任何并发症, 差异十分显著。说明VSD辅助治疗在提升疗效的同时, 还可以减少甚至杜绝并发症的发生, 但由于本研究样本量太少, 不能得出VSD可以杜绝并发症发生的结论, 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后研究比较。以上结果与刘丰等[6]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另一方面, 在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长和住院费用、住院期间换药次数时发现, 对照组敷料更换次数和治疗费用较VSD组多, 住院时间较VSD组长,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说明VSD辅助治疗能有效促进创口愈合, 减少创口渗出物分泌, 从而减少换药次数, 缩短创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 也达到最大限度帮患者节省医疗开支的目的。

综上所述, 在治疗骨外科创伤过程中使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进行辅助治疗, 可以取得更为显著的临床疗效, 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缩短了住院时间, 并减少了治疗费用, 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 (VSD) 在治疗骨创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自2013年2月2014年12月于我院骨外科就诊的骨创伤患者74例, 随机均分为VSD组和对照组各37例, VSD组接受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换药次数、住院时长及费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VSD组治疗有效率为97.3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8% (P<0.05) ;VSD组敷料更换次数、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封闭式负压引流能增加骨创伤治愈率, 减少并发症发生, 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封闭式负压引流,骨创伤,切口愈合

参考文献

[1]Fleischmann W, Strecker W.Vacuum sealing as treatment of soft tissue damage in open fractures[J].Unfallchirurg, 1993, 96 (9) :488-492.

[2]裘华德.负压封闭引流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2003.85-242.

[3]许诺, 袁同洲, 王国栋, 等.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 (VSD) 治疗皮肤撕脱伤的体会[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2009, 6 (1) :41-43.

[4]Zhang WK, Wang HB.Vacuum sealing drainage and free coupling chain-link posterior tibial artery flap in the reconstruction of degloving injury of propodium[J].Zhonghua Zheng Xing Wai Ke Za Zhi, 2013, 29 (4) :258-260.

[5]汤苏阳, 李春伶, 罗晓英, 等.负压引流对人慢性创面愈合过程中细胞增生活性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 2005, 9 (2) :146-147.

负压封闭式引流术 篇5

【关键词】 引流术 持续负压 闭式 护理 推广和使用

【中图分类号】R473.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367-02

闭式负压引流(VSD)是指用内含有引流管的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敷料覆盏或填充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再用生物半透膜对之进行封闭,使其成为一个密闭空间,最后把引流管接通负压源,通过可控制的负压来促进创面愈合的一种治疗方法。我科于2013年7月至今收治四肢外伤皮肤缺损患者应用VSD闭式负压引流术治疗,术后取得良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6 例,男34例,女2 例;年龄8~72岁,平均39岁。致伤原因:车祸伤3 例,机器绞扎伤28例,重物砸伤5 例。创面3cm×5 cm~21cm×30 cm大小不等,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坏死、感染。

1.2方法

36例患者彻底去除坏死组织,修复需要重建的血管、神经和肌腱,均采用北京创力恒泰科贸有限公司快舒负压引流海绵, 根据创面大小修剪海绵,覆盖创面,填充窦道和创面周围皮肤缝合固定后清洁创周皮肤, 用半透膜覆盖负压引流海绵及改良式吸盘,覆盖范围应包括至少2~3cm的创缘健康皮肤,保证密封效果。回到病房后连接负压源,调节负压,持续负压引流5~7 d。

2护理

2.1一般护理 术后常规护理,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抬高患肢15-30°,以利于静脉回流。

2.2心理护理 针对患者出现的悲观、焦虑、失望、易怒的不良情绪,及时予以心理疏导,并向患者解释VSD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使之消除顾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3VSD观察要点

2.3.1 负压源的负压力维持在规定范围内:125mmhg~-450mmhg(0.017Mpa-0.06Mpa)。

2.3.2引流管的护理 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滑脱、挤压、扭曲 、折叠,保持引流通畅。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经常用双手挤压引流管,以防血块堵塞引流管。

2.3.3引流瓶的护理 應选用透明的引流瓶,在无菌操作原则下更换,为防止引流管内的液体回流到VSD敷料,先钳夹引流管的外端,关闭负压源,然后进行更换。 并准确记录24 h引流液的颜色、量及性质。 .

2.3.4创面的观察和护理 注意观察创面局部皮肤颜色、温度、末梢血运情况。VSD敷料内有少许坏死组织和渗液残留,有时会透过半透膜散发出臭味,甚至VSD敷料上出现黄绿色、绿脓色、灰暗色等各种污秽的颜色,这并非创面的坏组织所致,不会影响VSD的治疗效果,一般无需做特殊处理。

2.4饮食护理 鼓励患者进食高热量 、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必要时静脉给予营养支持。

2.5功能锻炼 指导患者循序渐进进行关节主动、被动运动,进行远端关节的屈伸,旋转练习以及肌肉等张收缩运动等,促进血液循环,防止静脉血栓形成 ,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的发生。

3结果 36例患者中21例经一次VSD负压引流术后肉芽生长良好,二期植皮成功。12例经2~3 次VSD负压引流术后二期植皮成功。3例因创面缺损较大,感染严重经3-4次VSD术后二期植皮成功。

4体会

在治疗大面积皮肤软组织损伤时,传统的治疗方案是彻底清创和换药控制感染,病程长,患者经济负担重。VSD技术代替了反复的清创、换药,加速创面愈合。吸引期间无需换药,减轻了患者痛苦和对创面的刺激,缩短病程,避免以往由于经久不愈、合并感染,长期不能进行功能锻炼,造成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5结论 通过临床护理体会到VSD是外科引流技术的革新,该技术疗效优于常规治疗,安全可靠,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 李永艳 鲁文丽 负压闭式引流术(VSD)在骨科急诊创伤并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护理 《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6期

[2] 梁蓉 李小莉 vsd负压引流护理体会及技巧 《医药前沿》2012年,第23期

[3] 王文英 如何做好病情观察及应急处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1987年,第07期

[4] 刘秀兰 护理工作中的病情观察 《皖南医学院学报》 1982年,02期

负压封闭式引流术 篇6

关键词:封闭式持续负压引流术,皮瓣移植,肉芽肿,慢性皮肤溃疡

慢性皮肤溃疡又称难治性溃疡, 主要包括血管性溃疡、压迫性溃疡、糖尿病性溃疡、放射性溃疡、外伤性溃疡及神经营养不良性溃疡等[1], 传统治疗方法除控制原发病外, 主要采用常规换药至新鲜肉芽大致覆盖创面后行游离植皮、直接缝合或皮瓣移植, 具有治疗周期长, 效果不佳, 病人痛苦, 医务人员工作量大等缺点[2]。2009 年以来, 我科应用封闭式持续负压引流术治疗慢性溃疡患者, 收到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 年1 月至2012 年1 月, 我科收治的慢性溃疡患者58 例。将病例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30 例, 男18 例, 女12 例, 年龄40 ~ 87 岁, 平均66.5岁, 糖尿病并慢性溃疡9 例, 下肢静脉曲张并慢性溃疡8 例, 压疮8 例, 外伤致慢性溃疡者5 例, 溃疡大小2cm×3cm×0.5cm ~ 9cm×15cm×2.5cm, 病程长2 个月~ 4 年; 对照组28 例, 男16 例, 女12 例, 年龄35 ~ 82 岁, 平均65 岁, 糖尿病并慢性溃疡8 例, 下肢静脉曲张并慢性溃疡7 例, 压疮7 例, 外伤致慢性溃疡者6 例, 溃疡大小2cm×2cm×0.5cm ~ 8cm×13cm×2.5cm, 病程长2个月~ 4 年。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因、溃疡大小、病程指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P > 0.05) , 具有可比性。

1.2 封闭式持续负压引流的组成及应用

1医用泡沫: 无毒普通消毒海绵;2引流管:多侧孔硬质硅塑引流管;3半透性粘贴薄膜: “聚安酯薄膜”伤口愈合快示格胶贴 ( 商品名“安舒妥”) ;4负压引流装置: 使用中心负压吸引;5三通接头, 一端接引流管, 一端接中心负压。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方法:1彻底清创:常规消毒后在局麻下彻底清除坏死组织, 切除溃疡边0.3 ~ 0.7cm皮缘, 常规止血后用双氧水冲洗一遍, 生理盐水冲洗三遍。2按创面形状大小裁剪医用海绵, 引流管带侧孔一端插入海绵, 另一端接负压引流器, 将海绵覆盖创面, 清洁、擦干周围皮肤后用安舒妥封闭, 接中心负压吸引, 24 小时持续负压吸引, 压力为-250 ~- 300mm Hg。3新鲜肉芽大致覆盖创面后行游离植皮、直接缝合或皮瓣移植。

1.3.2 对照组方法:常规换药, 如渗出多每天换一次或两次, 渗出少隔一天换一次, 至新鲜肉芽大致覆盖创面后行游离植皮、直接缝合或皮瓣移植。

1.4 疗效判断

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后第5 天、第10 天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 新鲜肉芽90% 创面覆盖率所需时间及游离植皮、直接缝合或皮瓣移植成功率。

2 结果

2.1 新鲜肉芽90% 覆盖率所需时间, 见表1。

2.2 创面感染

治疗组治疗5 天后创面细菌培养阳性6.7% (2/30) , 10 天0% (0/30) ;对照组5 天后创面细菌培养阳性75% (21/28) , 10 天53.6% (15/28) 。治疗组创面细菌培养与同期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2.3 手术成功率

治疗组手术成功率96.7% (29/30) , 高于对照组75% (21/28) 。

3 结论

慢性溃疡虽然不是重大疾病, 但是往往因为疼痛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传统换药治疗, 具有治疗时间长、患者痛苦、生活上诸多不便、大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大等缺点。

封闭式持续负压引流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 技术由德国教授Fleischman首创, 并于1994 年引入到国内[3]。VSD技术是以医用泡沫材料作为创面的中介, 外接引流管, 形成密闭的空间, 保证创面持续受到机械负压应力, 使创面与外界隔离, 防止污染和交叉感染[4]。随着VSD技术的发展, 作为加快创面愈合的新方法近年来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视[5,6]。

近年来, 许多研究表明封闭负压引流可以促进急、慢性创面愈合, 在创面的修复中起重要作用。其疗效机制有:1聚安酯薄膜封闭是细菌的屏障, 可阻止外部细菌的入侵。封闭使引流动力的高负压得以维持, 同时也使被引流区与外界隔绝, 有效地防止污染和交叉感染。2负压吸引可以持续吸引创面的渗出物、坏死组织和细菌等, 使引流区内达到“零积聚”, 创面能很快获得清洁的环境。3 250 ~ 300mm Hg的负压强烈刺激组织增生, 形成一个血循环良好的肉芽创面。可使创面淋巴细胞浸润消退较快, 增生期胶原合成出现较早, 修复期可见收缩性纤维合成增多。4负压能降低组织间压, 减轻肢体水肿, 显著提高创面血流量, 促进坏死组织和细菌清除, 加速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和修复细胞增殖, 又能增加毛细血管流量, 促进毛细血管新生, 还能降低创面中基质免疫蛋白酶活性, 增加纤维边结蛋白含量。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控制和预防感染上明显优于传统的治疗方法, 创面愈合率较传统方法有飞跃性提高。在治疗期间不必每天换药, 避免了换药时患者的痛苦, 减少了治疗费用和医生工作量, 能明显缩短治疗周期, 简便易行, 效果可靠, 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阙华发.慢性皮肤溃疡的中医诊治[J].环球中医药, 2010, 3 (2) :96-100.

[2]黄靓, 王汉群, 吴卓倬, 等.封闭式持续负压引流技术在慢性皮肤溃疡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疗美容, 2014, 4 (3) :106-107.

[3]Fleischman W, Stecker W, Bombel M, et al.Vacuum sealing as treatment of soft tissue damage in open fracture[J].Ufllchirurg, 1993, 96 (5) :488-492.

[4]裘华德.负压封闭引流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23-241.

[5]郝春波, 张伟.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软组织感染[J].临床骨科杂志, 2007, 10 (3) :239-240.

负压封闭式引流术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大面积软组织损伤患者82例, 分为两组, 各41例。对照组男27例, 女14例;年龄15~72岁, 平均 (36.4±4.2) 岁;其中, 开放性骨折21例, 慢性骨髓炎12例, 皮下脓肿8例;观察组男23例, 女18例;年龄17~70岁, 平均 (36.9±4.0) 岁;其中, 开放性骨折19例, 慢性骨髓炎13例, 皮下脓肿9例。排除标准:伴随糖尿病、高血压等全身性疾病者;具有药物过敏禁忌者;凝血功能障碍者;不能积极配合治疗者。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给予严格清创术, 并且彻底清理受伤创面的异物。对于开放性骨折患者在对其彻底清创之后使用外固定架固定骨折部位。对于就诊时间离受伤时间大于8 h的患者, 因为软组织损伤很严重, 无法一次性完全清创, 所以需要在1~3 d内进行反复清创治疗。采用显微重建术修复神经、血管损伤。对于大面积皮肤软组织撕脱患者需要清理皮下脂肪, 在原位回植后进行打孔处理。所有患者在治疗后进行营养支持治疗, 并且加强对于各项生命体征的检测。观察组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治疗。在彻底清理创面后, 根据创面面积和形状裁剪出合适敷料, 充分填充创面, 采用4号线缝合创面区域的材料和边缘, 然后将引流管穿过正常组织之后引出。将引流管合并为一个引流出口, 然后调节负压控制在120~400 mm Hg (1 mm Hg=0.133 kpa) , 如果封闭材料出现塌陷, 半透膜下没有出现充血和脓性物质聚集则表明密封状况良好。在手术后24~48 h内给予患者持续负压吸引。负压吸出的液体需要立即进行细菌培养, 再给予抗生素以避免感染。对照组采取无负压引流换药治疗, 在换药前需要观察患者伤口的大小、深浅以及类型等, 并且需要做好换药准备。在对患者进行换药时需要严格无菌操作流程, 并且仔细观察患者创口的变化。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情况、愈合时间, 计算其总愈合率, 记录两组肢体外观和功能恢复情况及其并发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组间比较行t检验, 计数资料用百分比 (%) 表示, 行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和创面愈合情况

观察组愈合时间为 (21.3±2.3) d, 显著短于对照组的 (80.6±3.5) 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术后创面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肢体外观和功能情况

对照组在创面愈合后出现不同程度凹凸不平现象, 骨折愈合情况一般。观察组肢体外观和功能恢复情况接近正常水平, 两组均无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大面积软组织损伤后因为皮肤防御系统受到严重损坏使得外界细菌等入侵创面组织, 对于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需要进行有效清创[3]。如果没有进行有效引流, 就会导致感染和坏死的范围进一步扩大[4]。采取直接负压引流治疗虽然能够起到吸引作用, 但是引流速度较慢, 并且会出现引流不彻底的现象。而封闭式负压引流术能够有效封闭创口, 与外界隔离, 不仅能够彻底引流, 而且还能够促进创面的愈合[5]。

在本世纪初国外相关医学家首次采用负压引流装置吸引治疗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并且临床疗效显著[6]。负压引流装置吸引术能够通过压力作用有效覆盖创伤的所有部位, 从而完全引流出渗出物和坏死组织, 确保创面清洁。在本次研究中, 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治疗的观察组术后60 d内创面总愈合率为95.12% (39/41) , 明显优于采用普通无负压引流方式治疗的对照组60 d内创面总愈合率65.85% (27/41)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说明封闭式负压引流术能够有效提高软组织损伤愈合速度。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其与邓晓文等[7]研究结果相类似, 说明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可有效缩短愈合时间。

综上所述, 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治疗大面积软组织损伤效果显著, 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创面愈合, 缩短愈合时间,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黄兰珍, 王兆杰, 李晴, 等.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软组织损伤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西部医学, 2014, 26 (6) :737-740.

[2]李钦柱, 李德, 郑庆祥.封闭式负压引流并中药灌注治疗四肢深部创伤34例[J].中医外治杂志, 2014, 23 (6) :12-13.

[3]吴义刚, 张炜, 赵龙, 等.外固定架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急诊治疗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4, 36 (2) :231-233.

[4]黄兰珍, 王兆杰, 李晴, 等.心理干预在创伤骨科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后的应用效果分析[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4, 19 (4) :341-342.

[5]孙文艳.封闭式负压引流在骨折伴严重软组织损伤护理中的应用[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14, 26 (1) :56-57.

[6]陈磊, 孙建华, 王维山, 等.锁定钢板外置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伴软组织缺损的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J].中国全科医学, 2014, 17 (6) :692-694.

负压封闭式引流术 篇8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5例, 男3例, 女2例, 年龄30~69岁;致伤原因均为地震, 损伤部位分别表现为足拇指、二趾、三趾缺如, 足背、小腿及足部皮肤溃疡、缺损, 有的创口深达骨面等。

1.2 临床表现

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发热, 体温37.8~39.0℃, 受伤部位明显肿胀, 疼痛明显, 皮肤暗紫发黑, 创口敷料恶臭, 局部捻发音明显, 创口内分泌物多次涂片, 结果均为产气荚膜杆菌。

1.3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行清创减压术, 每日创口换药, 早晚各1次, 过氧化氢溶液冲洗, 创面暴露, 高压氧治疗及大剂量抗菌药物治疗, 治疗几天后患者创口仍肿胀, 局部暗紫发黑, 分泌物涂片仍有产气荚膜杆菌。创面经彻底清创, 再将扩大创面, 形成一个无菌区, 再给予VSD置入术。

2护理

2.1 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均为少数民族, 经历了地震, 身心同时受到打击, 且远离亲人, 心理方面增加了恐惧及焦虑感。因此, 与患者多进行语言沟通, 以了解或掌握患者的心理反应, 理解患者的痛苦, 讲解应用VSD的适应证、远期疗效及我科技术条件, 说明VSD术后可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 改善预后, 以消除患者的顾虑, 增加其康复的信心, 使其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通过心理护理, 尽可能的赢得患者及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信任, 使其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2.2 术后护理

2.2.1 保持有效的负压封闭引流:

选择能见度较好的引流瓶, 并经常更换, 更换时先钳住引流管并夹住负压源, 然后更换吸引瓶, 防止引流管内的液体回流到敷料内。保持一定的负压, 维持负压在70~120mm Hg (1mm Hg=0.133kPa) , 观察有无液体被引出, VSD敷料是否塌陷。

2.2.2 保持引流管的通畅、密闭和无菌:

每天予20ml生理盐水冲洗引流管, 并将冲洗液全部回抽完, 经常用双手距穿刺部位10cm处交替挤压引流管, 并检查引流装置的密闭性能,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防止感染。

2.2.3 观察引流情况:

观察记录引流液的形状、颜色、量及气味, 渗液情况, 并观察趾间血运情况, 并对引流物行细菌涂片, VSD置入术后, 每次涂片均未见产气荚膜杆菌, 创面封闭完成后, 一般情况下无需特殊处理, 可持续负压引流4~10d, 在引流7d后, 创面分泌物减少, 引流量<20ml/d, 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及拔出负压封闭引流, 行皮肤缺损清创植皮术+异体皮覆盖术, 术后创口愈合好。

2.2.4 饮食指导:

因负压封闭引流容易导致蛋白质的流失, 因此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饮食, 利于创面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补充机体丢失的血浆蛋白和营养物质, 必要时给予静脉给予营养支持治疗。

3讨论

气性坏疽是一种传染性强, 预后较差的疾病, 传统治疗需较长时间, 若治疗及护理不当极易引起交叉感染, 将VSD技术引入气性坏疽的治疗中, 经精心、全面的护理, 缩短了愈合时间, 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减少了交叉感染几率, 改善了患者愈后。究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持续的负压吸引使创面及坏死组织随时被清除;半透膜、密闭环境及泡沫材料为组织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同时也隔绝外界的污染;负压状态有利于局部微循环的改善和组织水肿的消退, 刺激肉芽生长。目前, 关于VSD技术促进创面愈合的分子机制, 尚未完全明了, 有研究显示[1], 负压的作用可降低组织间压力, 刺激修复的启动情况, 促进机体分泌纤溶蛋白及其他酶, 促进纤维蛋白溶解并增强胶原组织的生长, 抑制胶原蛋白降解, 从而加速了创面的愈合[2]。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术,坏疽, 气性,护理

参考文献

[1]Moran SG, Windham ST, Cross JM, et al.Vacum-assisted complex wound closure with elastic vessel loop augmentation:a novel technique[J].Wound Care, 2003, 12 (6) :212-213.

负压封闭式引流术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我们收治哺乳期乳房脓肿20例, 均为单侧, 年龄范围19~42岁, 平均27.85岁, 右侧10例, 左侧10例。术前彩超提示脓腔大小平均为为8.8cm×7.4cm×6.2cm。2012年6月至2013年11月收治哺乳期乳房脓肿18例, 均为单侧, 年龄范围17~41岁, 平均29.89岁, 右侧10例, 左侧8例。术前彩超提示脓腔大小平均为9.0cm×7.5cm×6.4cm。

1.2 手术方法

1.2.1传统脓腔切开引流方法:术前彩超定位后, 局麻或全麻下于脓肿最低位取放射状切口、乳晕弧形切口或乳房下皱襞弧形切口切开, 切口长度一般小于脓腔2~3cm, 脓腔大者, 取对口引流, 清除坏死组织后, 双氧水及生理盐水冲洗后, 无需彻底止血, 直接填塞凡士林纱布, 压迫止血, 切口用无菌纱布覆盖。24小时后, 在无麻醉情况下取出凡士林纱布, 双氧水及生理盐水冲洗脓腔换药, 每天1~2次, 换药2~5周。

1.2.2 VSD应用于脓肿切开引流

(1) 材料和设备:武汉市神意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VSD-M-P型VSD负压引流专业吸引机及负压引流瓶;武汉维斯第医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负压引流护创材料 (泡沫材料) , 江西3L医用制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10cm×25cm大小的切口用贴膜。

(2) 手术方法:术前彩超定位, 患者在全麻或局麻下于脓肿最低位或脓肿穿透处取放射状切口或乳晕弧形切口或乳房下皱襞弧形切口, 切口长约2.5~3cm, 分开脓腔分隔, 吸尽脓液, 刮除脓壁坏死组织后, 大量3% 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冲洗创腔后, 电凝彻底止血, 根据脓腔大小修剪VSD泡沫材料, 放入VSD泡沫材料, 使泡沫能从脓腔最低端达到最高端, 切口用贴膜封闭, 患者在PACU时使用普通负压壶连接, 回病房后使用配套负压壶, 负压调至450mm Hg, 24小时后负压调至350mm Hg, 并用生理盐水持续冲洗, 2500ml/24小时。其后无需换药, 7天后在全麻或局麻下取出VSD泡沫材料, 行切口二期缝合, 常规用4-0微乔线缝合腺体和皮下, 3-0钛镍记忆合金组织吻合器连续缝合皮肤, 脓腔放置番氏引流管, 2~4天后取出引流管, 患者出院, 术后10天切口拆线。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χ±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 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病人经过治疗均痊愈。传统手术组每日换药, 均采用双氧水、生理盐水冲洗脓腔, 约10天后出院在门诊每1~2天换药一次至痊愈, 时长约2~5周。VSD组第一次手术后无需换药, 7天后行第二次手术, 术后换药约2~3次, 为简单换药, 术后10天切口拆线。传统手术组切口长, 切口愈和后瘢痕明显, VSD组手术切口短, 愈合后手术切口瘢痕不明显, 患者较为满意 (见表1) 。

3 讨论

乳房脓肿常见于哺乳期妇女, 患者多为年轻女性, 对乳房的外观有较高要求。Eryilmaz[1]等认为, 脓腔直径小于5cm的脓肿适合超声引导下穿刺, 此种方式若能治疗痊愈, 病人可获得最佳的乳房外观;直径大于5cm的脓肿, 常规的切开引流术仍然不可避免。对于小于5cm的乳房脓肿置管引流常因脓腔的分隔和脓液黏稠容易堵塞引流管而限制了置管引流的应用[2]。VSD的应用使乳房脓肿可以在小切口下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与传统的单纯切开引流的治疗方法相比, VSD在临床实践中具有以下优点, 1手术切口小, 大约2.5~3cm, 能够放入VSD吸附材料即可;2创口愈合时间短。负压吸引能快速关闭脓腔, 并持续吸引出脓腔的分泌物, 消除了细菌繁殖的培养基, 同时密闭敷料又阻止了外来细菌的入侵, 有利于创面感染的预防[3,4,5]。VSD还能促进创面的血液循环, 减轻组织水肿[6], 达到促进肉芽的快速生长, 从而能使脓肿引流术后7天左右可以施行切口的二期缝合, 缩短了乳房脓肿切开引流后的愈合时间。3减轻病人痛苦。传统的治疗方法术后24小时后开始撤出填塞的凡士林油纱条, 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冲洗换药, 每天1~2次, 给病人造成巨大的心理恐怖和身体上的疼痛。而VSD术后无需每日换药, 冲洗管持续24小时冲洗即可, 不给病人带来额外的疼痛感觉。4减轻了医务工作者的工作量, 节省了每天的换药时间。5患者对乳房的外形满意度高。因传统方法一般无需切口二期缝合, 脓腔由大量的肉芽组织生长填充, 乳房外观变形者较多, 而且切口大多对合不好, 因此患者对乳房外形及切口瘢痕满意度不高。而VSD在负压吸引下, 关闭了脓腔, 肉芽组织形成相对较少, 切口二期缝合时切口皮肤对合良好, 同时可以对乳房进行微整形, 使乳房外观变形较小, 患者满意度高。

注:与传统组比较, * P<0.05。

但是, 在临床中VSD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为1 VSD特定负压瓶的连接, 限制了患者的活动;而施行传统手术方法的患者术后第二天甚至当天就可以下床活动;2 VSD的放置多数需要在全麻下进行, 而且有特定的负压瓶, 因此患者需住院治疗。而部分传统手术方法的患者可以在门诊行乳房脓肿的切开引流术。

参考文献

[1]Eryilmaz R, Sahin M, Hakan-Tekelioglu M, et a1.Management of lactational breast abscess[J].Breast, 2005, 14 (4) :375-379.

[2]Garg P, Rathee S K, Ial A.Ultrasonically guided percutaneous drainage of breast abscess[J].J Indian Med Assoc, 1997, 95 (11) :584-585.

[3]Weed T, Ratliff C, Drake D B.Quantifyingbacterial bioburden during 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does the wound VAC enhance bacterial clearance[J].Ann Hast Surg, 2004, 52 (3) :276-280.

[4]Polykandriotis E, Kneser U, Kopp J, et a1.Modified gloving technique for vacuum therapy in the hand[J].Zentralbl Chir, 2006, 131 (Suppl1) :36-39.

[5]Plikaitis C M, Molnar J A.Subatmospheric pressure wound therapy and the vacuum-assisted closure device:basic science and current clinical successes[J].Expert Rev Med Devices, 2006, 3 (2) :175-184.

负压封闭式引流术 篇10

关键词:封闭负压引流;慢性骨髓炎;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5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479-01

慢性骨髓炎是骨科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具有病情复杂、病程迁延、易复发等特点,且多伴有慢性窦道、皮肤瘢痕、骨组织缺损等合并症。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是新型的治疗方法,其采用特殊材料制成的泡沫敷料将受损的皮肤及软组织覆盖住,再用生物半透膜进行封闭,采用负压的方法使用抗生素溶液持续冲洗骨髓组织,以缓解局部感染,促进创面的愈合[1]。治疗过程中,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本研究以17例慢性骨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VSD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17例慢性骨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6例,年龄在14-61岁,平均年龄36.7岁;其中股骨慢性骨髓炎者7例,余者10例均为胫骨慢性骨髓炎;所有患者均有外伤性骨损伤或局部感染史,迁延不愈;在外院有反复病灶清除史,病程10-18个月,平均13个月;患者多窦道流脓,脓液反复穿破皮肤;皮肤条件尚好,有明显局部肿痛。

1.2 方法 VSD治疗过程中可采取以下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慢性骨髓炎具有病情长、易反复、迁延不愈的特点,创伤经久不愈不仅会为患者带来生理方面的痛苦,还会增加其心理压力,使其产生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从而对治疗依从性产生影响,甚至会影响到护患关系。护理人员要加强患者的心理疏导,采取支持性护理,使其对疾病形成一个较为全面、客观的了解,增强其治疗信心,缓解不良情绪,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2)皮肤准备:如患者手术部位多毛需备皮,以便于术后生物透膜粘贴紧密,避免皮肤毛孔内细菌繁殖而发生感染。

(3)保持有效的负压引流:为避免压迫、折叠或牵扯到VSD材料的引流管,术后需指导患者患肢保持功能位,采用软枕进行固定、抬高,并可起到促进静脉回流的作用。接通负压后如VSD材料出现塌陷并紧贴创面,可见内管形态明显突出,薄膜下无液体积聚,证明负压引流有效,封闭良好[2];保持引流管通畅,引流管堵塞管腔后会使材料鼓起不见管形,如发生堵塞,则用50ml注射器吸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待堵塞引流物变软后再重新接通负压源,如有必要需多次操作,甚至更换VSD材料;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等;如引流液呈现血性并持续增多,提示止血不彻底,或有活动性出血等现象,要及时处理[3]。间隔4h需清倒1次引流液,每天更换引流瓶,更换前要阻断压力,将近端引流管夹闭,以免引流液逆行至VSD敷料内;尤其要注意三通接头处、皮肤皱褶处、外固定器周围等位置,并及时查看是否存在漏气现象,以保证引流有效[4]。

(4)药物护理:遵医嘱进行“三抗治疗”,即抗痉挛、抗血栓、抗感染,所用药物包括罂粟碱、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钙等,药物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降低红细胞之间的凝集作用及对血管壁的粘附作用,有效改变血液粘稠度,增加血容量,从而达到预防形成血栓的治疗目的[5]。用药过程中要注意密切观察患者的不良药物反应,是否有出血倾向等。

(5)疼痛护理:术后患者会感到创面疼痛,从而导致血管痉挛,对创面的正常供血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要采取措施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比如采用转移注意力法,加强患者的心理疏导,使其放松情绪,缓解疼痛;如有必要可遵医嘱适当应用止痛药物,或采用PCA持续镇痛泵,以降低患者的疼痛。

2 结果

17例慢性骨髓炎患者持续负压吸引时间15-20d,平均14d,创面明显缩小,肉芽组织新鲜,创面愈合良好;17例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6个月及1年,共复发2例,1例在术后3个月复发,采用抗生素与骨水泥联合治疗愈合;1例在术后6个月复发,植骨愈合;余者无复发、感染等现象。

3 体会

针对慢性骨髓炎患者如其具备明显的适应征,早期合理使用VSD技术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对常规护理内容做进一步拓展,针对负压治疗效果进行密切观察与护理,熟练掌握负压引流瓶的使用及消毒方法,一方面要保持引流通畅及负压恒定,以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有效控制感染;另一方面则要对引流液的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并将引流液的情况作为调整治疗计划的重要依据,以提高手术效果;与主治医师密切配合,改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总之,VSD是治疗慢性骨髓炎的有效方法之一,治疗过程中需要细致、周到的护理,以降低傷口感染的机率,促进切口愈合,减少抗生素的应用,缓解患者的痛苦。

参考文献

[1] Fleischmann W,StreckerW,BombelliM.et al.Vacuum sealing astreatment of soft tissue damage in open fractures[J].Unfallchirurg,2013,96(9):488-492.

[2] 万静雯,彭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创伤外科中的应用[J].现代护理,2014,13(9):860-861.

[3] 钟小晶,李惠珍,王一征.压封闭引流负压值对体表感染创面愈合的影响[J].南方护理学报,2015,12(1):15-16.

[4] 裘华德,王彦峰.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介绍[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J],2014,18(4):233-235.

负压封闭式引流术 篇11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9月收治的96例皮肤溃疡患者, 病变部位均在足下肢。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中男30例, 女18例;年龄44~75 (57.8±7.6) 岁。观察组中男32例, 女16例;年龄46~77 (58.1±7.7) 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病变部位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96例患者均给予患处生理盐水清洗, 尽量清除溃疡坏死组织, 并反复用双氧水、生理盐水清洗, 直至患处伤口清洁且显现新鲜肉芽组织。对照组采用常规药膏治疗:消毒处理后, 采用百多邦莫匹罗星软膏 (生产厂家: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 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10930064) 外敷治疗, 在患处均匀涂抹药膏, 3次/d, 涂抹后用医用纱布和消毒敷料包扎覆盖。观察组采用封闭负压引流术联合药膏治疗:根据创面大小及形状适当修剪封闭负压引流敷料紧贴创面, 并用手术薄膜进行封闭且为防漏气封闭面大于创面为宜, 根据患者创面选择合适位置行插孔, 采用引流管和维持0.02~0.06MPa负压进行持续负压引流, 每天生理盐水冲洗保持引流管通常卫生, 维持持续负压引流10d后拆除引流装置后涂抹百多邦莫匹罗星软膏治疗, 5~7d更换1次, 直至愈合后3d为止。

1.3 临床观察指标

(1) 观察两组治疗疗效, 治疗3个月后观察患者患处恢复情况, 疗效记为愈合、有效、无效。愈合:溃疡基本消失, 愈合面积≥90%;有效:溃疡创面有明显减少, 创面愈合50~90%;无效:溃疡无明显减少甚至继续恶化, 创面愈合<50%。有效率= (愈合+有效) /例数×100%; (2) 观察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以及治疗中的感染情况。每周定期取患处分泌物细菌培养, 出现病原菌生长即可认为细菌感染。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 (百分率) 表示, 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附表。

2.2 两组愈合时间和感染结果比较

观察组溃疡创面愈合时间50.1±6.3d, 显著少于对照组的72.5±9.2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出现2例溃疡创面感染, 对照组出现9例溃疡创面感染, 观察组治疗感染率4.17%,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7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皮肤溃疡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外科皮肤疾病, 发病率较高, 以皮肤溃疡为主要临床表现, 长期不能愈合为临床特征[3]。据医学研究显示,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来临, 老年人群体皮肤溃疡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且病情更易恶化[4]。目前医学上治疗皮肤溃疡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 封闭负压引流术是临床中应用取得较好效果的治疗方法[5]。我院本次研究通过分组对比, 进一步研究封闭负压引流术联合药膏治疗皮肤溃疡的效果。

封闭负压引流术治疗的原理是通过含有引流管的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敷料覆盖溃疡创面并用手术医用薄膜封闭使其成为单独封闭空间, 在接通负压源的条件下达到促进创面愈合的效果[6]。临床研究发现可控负压能增加血流量和蛋白合成, 促进新鲜肉芽生长和坏死组织代谢, 而且生物薄膜封闭创面形成独立空间能有效减少外界细菌侵入或创面内细菌氧化等风险, 对创面愈合具有重要促进作用[7]。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两组均取得一定的积极疗效, 其中观察组采用封闭负压引流术联合药膏治疗愈合36例, 总有效率高达95.83%, 而对照组整体治疗效果却明显不如观察组, 治疗有效率仅为79.1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这与舒巍等[8]的研究结果基本吻合;根据两组患者溃疡患处临床观察发现, 观察组患者溃疡创面愈合时间明显较短仅为50.1±6.3d, 治疗中采样溃疡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中, 观察组出现3例细菌增生感染, 对照组出现9例感染, 可知封闭负压引流术联合药膏治疗能有效减少溃疡创面的感染风险, 减轻患者痛苦和促进创面愈合。

综上, 封闭负压引流术联合药膏治疗皮肤溃疡疗效显著, 且安全性较好, 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摘要: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9月收治的96例皮肤溃疡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膏治疗, 观察组采用封闭复压引流术联合药膏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83%,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17%,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溃疡创面愈合时间50.1±6.3d, 显著少于对照组的72.5±9.2d, 观察组溃疡面细菌感染率4.17%,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7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封闭负压引流术联合药膏能有效帮助皮肤溃疡患者创面愈合、恢复较快且感染率低, 治疗皮肤溃疡综合效果较好。

关键词:封闭负压引流术,药膏,皮肤溃疡

参考文献

[1]张美光, 李志清, 王甲汉, 等.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含氧液冲洗修复糖尿病患者慢性创面的效果观察[J].中华烧伤杂志, 2014, 30 (2) :116-123.

[2]李喜涛, 许文灿, 林沐丽, 等.封闭负压吸引治疗糖尿病足皮肤溃疡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22 (3) :282-283.

[3]黄珍谷, 王棚.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车祸伤下肢皮肤溃疡患者的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23 (6) :606-607.

[4]陈全华, 彭友林.封闭负压引流治疗老年下肢慢性皮肤溃疡的临床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 2012, 21 (18) :334-335.

[5]陈文革.VSD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下肢严重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及对创面组织感染的影响[J].重庆医学, 2014, 41 (33) :4559-4560.

[6]李顺堂.慢性放射性皮肤溃疡形成及难愈机制的研究进展[J].广西医学, 2012, 34 (4) :474-477.

[7]杨丽, 谢方明, 熊妮, 等.联合治疗技术在慢性难治性皮肤溃疡的应用进展[J].上海护理, 2012, 12 (2) :51-53.

上一篇:类天疱疮下一篇:财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