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应用

2024-07-22

教务应用(共12篇)

教务应用 篇1

摘要:随着信息化应用越来越广泛, 教务管理系统在高校教务工作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教学管理实践情况, 总结出促进教务管理系统的成熟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教务管理,管理系统,教务工作

教务管理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 教学管理工作的压力也随之增加。这样, 在教务管理过程中就会出现越来越多新的问题, 然而, 信息化技术在教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又给教务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教务管理系统就在教务工作信息化建设中诞生。如何适应新形势, 加快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与运用, 是每个教务工作者必须研究的课题。

一、 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

独立学院的教务管理模式, 从刚开始建校时期的大部分参照母体学校的模式, 慢慢的发展到已经有一套具有自己特色也兼具母校风格的管理模式。教务信息化建设也在不断地成熟, 这就促成了教务管理工作在信息化建设下的现代化, 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我院的教务管理系统经过了几年的探索与建设, 现已基本走上成熟阶段。教务管理系统已经广泛地运用于日常的教务管理工作中, 如:学生信息学籍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排课、成绩管理等。

(一) 学生的学籍信息管理。

这一模块的功效是便于教务管理人员对学生的基本信息的管理。包含学生的姓名、学号、班级、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生源地等等。 授权的教务管理人员可在系统中对学生的注册以及学籍异动等情况进行操作。以保证学生的信息及学籍状态及时更新, 并且可以追溯学生信息更新的时间日期。

(二) 教师信息管理。

各个学院可以对本学院的教师队伍进行编号。可以编辑教师的个人信息, 以便于学生在网上选课时可以参考。另外, 这样教师也可以用自己的账号登陆教务系统查询自己的课表、学生选课情况以及成绩的录入工作。

(三) 教学计划管理。

管理每个学院教学计划, 若有教学计划的变动也可通过系统做计划更改的步骤。为每个学期的排课以及最后的毕业资格审查做准备。

(四) 排课管理以及选课管理。

各学院教务员可以将每学期的排课情况输入系统, 系统可以辅助检测是否存在教师、学生安排冲突。课室管理人员可以根据教务员的排课情况在系统上安排上课教室。这样就避免了教室安排冲突的情况发生。另外,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 在系统上选择选修课、重修、体育以及全校性通选课。这样, 任课教师、学生都可以再自己的系统上看到自己的课表。

(五) 等级考试管理。

学校组织的各类考试都可以通过系统给学生报名。学生可以通过系统核对自己的报名信息, 包括照片、身份证号等。教务管理人员可以再学生报名结束后通过系统统计报名情况。

(六) 成绩管理。

教师可以登陆系统录入自己所教科目的成绩。提交之后系统可以自动生成成绩单、成绩分析表。学生也可登陆系统查看自己的历年成绩、学分绩点、等级考试成绩。

(七) 毕业资格及学位资格审查。

教务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教学计划设定学生毕业需达到的学分要求以及拿到学位的条件。各学院教务员可以通过系统的毕业、学位预审核功能审核学生的情况。还可以将不能毕业以及拿不到学位的学生情况导出进行核对。

教务管理系统的导入及运用不仅为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也为教师、学生提供了很多方便。这样就大大促进了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

二、 如何促进教务管理系统的成熟与发展

(一) 提高系统管理人员的素质。

教务管理系统的特点是信息化和智能化, 这就要求整个系统的管理人员有较强的计算机水平。懂得系统运转原理, 能够处理系统运转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以及有一定的处理系统突发状况的能力。同时也应该具有可以培训整个教务管理团队操作系统的能力。

(二) 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素质。

教务管理工作需要团队合作精神。从学校到教务处再到各个学院, 只有充分的团队合作精神整个学校的教学教务管理工作才能得以正常有序的运作。对于教务管理人员来说, 除了需要认真仔细的完成工作之外, 还需要不断的学习, 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积极地参加教务管理系统的培训, 熟悉教务系统的操作流程。以保证教务管理工作正常、有序、高效的完成。

(三) 系统的优化。

除去人的因素之外, 学校应加大经费投入, 以保证系统的开发以及完善整个网络的硬件设施, 保证系统在安全的情况下正常运行。另外, 可以根据自身学校发展以及教学管理工作的需要, 与系统供应商协商, 使其可以为学校量身定做更好, 更高效的系统软件。另外, 构建完善的网络安全体系, 加强防范, 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也十分必要。网络安全建设是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只有建立了完善的安全保障机制与严密的控制体系, 才能够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及教务管理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与一致性, 为教务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和进行提供保障。独立学院教务管理系统具有访问方式多样化、用户群体庞大、网络行为突发性较高等特点, 并且, 一些威胁网络安全的因素包括计算机病毒、恶意代码、系统漏洞和黑客入侵等, 都对网络安全的威胁非常大, 应引起足够重视。因此, 首先应加大对网络安全工作的资金支持, 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体系, 如安装硬件防火墙、使用高级别杀毒软件、通信加密、远程数据库镜像、灾难后的数据恢复等;其次要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加强防范, 避免人为失误现象的发生, 这样才能有效保障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成果。

综上所述, 教务管理系统为教学教务管理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建立和完善一套可操作性强、系统稳定的教务管理系统在新时代的教务管理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赵长渝.浅析独立学院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J].科教文汇, 2009, 5:19~20

教务应用 篇2

论计算机应用与高校教务管理现代化

作者:沈大强 严壮锋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07期

[摘要]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要实现现代化、科学化,关键在于实现管理的电脑化。计算机的应用,给高校教务管理工作带来了现代化的气息,其必要性与优越性是显著的。计算机在教务工作的应用,体现在教务管理大系统的建立方面。文章认为建立这个系统并有效发挥其功能,须遵循一些先决条件,最终才能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高校;教务管理;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G47

教务应用 篇3

【关键词】高职教务;信息化;具体应用

一、信息技术在高职教务运用的必要性

(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化

在教育行业不断发展的今天,高职院校教育逐步被推广,所涉及的范围也日渐扩大。随着招生数量的日益增加,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也随之扩大,传统单一的教务管理,已经不再适应这一新的发展需求。日常教务管理任务琐碎而繁重,收集数据、整理资料、统计数据、分类、分析结果等均是教务工作任务。效率低下的教务管理模式,已经不再与之相配。根据这一实际情况,信息技术运用到高职院校的教务管理中,已经是发展的必然趋势,由新的信息化教务办公模式替代落伍的教务系统,是提高高职教务管理工作的必然选择。

使用信息化的高职教务管理模式,不仅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办公任务,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办公效率。办公数据处理的准确性也得到了有效的保障,为教务管理带来了便利。

(二)师生互动交流的需求

传统的教务管理模式不仅导致办公效率低下,同样也限制了在校师生的互动交流。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满足了更多教务管理中的需求,不仅可以降低误差,也为师生之间的互动沟通提供了便利条件。高职院校教务管理引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是教学管理先进化的重要评估标准。由于现代化网络教务系统的引入,可以利用校园信息网及时地进行信息交换。师生之间教学资料共享等有益于教学活动举措的实施,也可以顺利同步实施。在学生终端入口处,在校学生可以十分快捷地查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和资料,如各科考试成绩、课程安排等。在教师终端入口处,拥有同样便利的条件。这一特点,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教育,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师德的塑造和掌控。

信息技术在高职教务管理中合理化的运用,极大地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为各项工作更加有质量地开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三)教务信息一体化与数据一致性的需求

传统教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许多,例如:信息封闭与信息无法高效传输等。高职教务管理信息化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式。信息技术的运用,使信息保持畅通。在这一情况下,信息传播速度大幅提升,信息格式更为统一,同时也保障了信息的准确性。在高职教务管理信息化中,校园数据共享也得以实现,各类信息的快速交换与分享在最大程度上得到了保障。另一方面,为教师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提供了大量优质可利用资源,使高职院校整个教学水平得到了实质性的提升。

二、目前高职教务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一)教务管理系统的安全性及稳定性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中,存在着便利同样也存在着风险。在计算机中出现的网络病毒和相关的系统漏洞并不鲜见。教务系统被恶意攻击的情况随时可能发生,由于Internet网络技术是计算机系统的构造基础,而相关系统与Internet的关联是不可避免的。网络上的病毒和和其他安全隐患随时威胁着办公系统的安全,这是教务系统信息化的先天缺陷。为了更加安全地将高职教务管理信息化,这一问题需得以有效地解决。这也为日后教务管理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了安全的操作环境。

(二)教务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在高职教务管理信息化中,不可避免地要对计算机相关软件进行操作运用,而熟练地运用计算机教务操作系统对相关管理人员的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中所配备的教师素质普遍偏低,大部分教师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差,而信息技术应用在教务管理中是一种与技术掌握息息相关的新兴管理模式,致使,他们一时难以适应。许多高职院校对教务管理存在着一定的误解,认为教务工作者只需要做好日常性的事务管理工作,便能达到最终要求。基于上述原因,在高职院校中,对教务管理者的任命存在着不合理性和随意性,这一情况反映出高职院校忽略了对信息化人才的录用与配备。

另一方面,维护计算机、储备信息化管理知识等在高职院校中都较为缺乏,为信息技术在教务管理中的运用带来了新的困难。

三、构建良好教务管理系统方案

(一)加强教务软件的适用性

教务软件具有针对性的使用是十分必要的。由于各个高职院校的具体情况不尽相同,不同的高职院校所需的教务软件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不同的情况所需的专业操作人员和系统维护人员也是不一样的。部分高职院校忽略了自身需求的独特性,选择简单地重复使用其他院校采用的教育管理系统,这样违背了自身发展的需要,是不可行的。根据这一实际情况,高职院校应采用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教务管理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各个高职院校的需求,切实提高高職院校教务管理信息化水平。

(二)加强操作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要使教务管理信息化的工作顺利开展,就必须加强操作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高职院校教务管理办公效率的大幅提高与之密不可分,要保证操作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各项工作都需要进行严格把关。如在办公中,使用较高配置、性能稳定性强的专业化服务器,建立一个专门的系统运行环境。在信息化建成完善的初期,需要进行对网络安全策略的系统学习,在安全策略的指导下分步骤、科学化地建立有机整体,并在日后具体操作过程中不断完善。

另一方面,需应用各种有效措施加强网络的安全性能,在操作系统初期研发和投入使用阶段,都应加强各个方面的有效性管理,及时查出存在的风险和漏洞,加强密码设置管理。在设备出现意外情况时,能够相应地解决,这是保障操作系统安全性与稳定性的重要步骤。

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高职教务管理中的运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并且需做好长期适应的准备。高职教学体制改革是一个教育发展的时代机遇,在这一有利的机遇下,科学地实现高职教务管理信息化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各个高职院校应持续地推进高职教务信息化的发展,为教务管理打造出一个优质的信息化平台,使相关工作能更好地进行。本次的研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具体解决方案,是在社会大背景下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

参考文献:

[1]韩秀枝,曹源.基于现代信息技术ASP.NET开发工具的高职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及应用研究[J].广西轻工业,2010(10).

[2]李素朵.数据挖掘技术在高职院校教务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3.

[3]顾纯青.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中小学的实践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4]邬小磊.高校教务管理平台比较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教务应用 篇4

教务管理工作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中心枢纽,它对保证正常教学秩序,顺利实施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至关重要。学校升格后,随着办学层次的提高,教务管理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如何迅速建立适应本科教育的教务管理运行机制与秩序,是新建本科院校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2 新建本科院校教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建本科院校多是通过专科学校合并、升格发展起来的,经过几年的建设,教务管理制度基本健全,工作程序基本规范,教学秩序基本稳定,但是与办学历史较长的本科院校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2.1 教务管理模式不合理

高校的教务处一般设置有教务科、教学研究科、教材科、学籍科、实践教学科、教学质量科、考试中心等科室,这些科室各司其职,各自为政,安排工作、发放通知的时间和方式各有差别,这就造成系级教务管理人员忙于应付各科室的工作和检查,造成教务管理工作缺少条理性、规范性。

2.2 教务信息未得到充分利用

从管理手段上看,一些新建本科院校往往还停留在手工管理或计算机辅助管理阶段,在人工管理阶段,管理任务主要依靠人工方式完成,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反馈滞后于各项教学活动,信息的交换与保存以纸介质为载体,信息的采集范围受时空制约,信息传递的方式陈旧,速度缓慢,滞后现象突出,信息的统计手段落后,数据信息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2.3 学分制条件下的教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新建本科院校实行学分制改革主要是向办学历史较长的本科院校临时学习的,但教务管理制度却是沿袭了专科阶段学年制管理思想和理模式,面临学分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则缺乏相应的经验。实行学分制改革后,整齐划一的教学计划被学生个性化的选课方案所取代,学生在不同的教学班级之间切换使得学生自然班级的概念淡化,弹性学制导致自然班级内学生的毕业时间不一致,凡此种种带来的新问题,均困扰着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务管理者。

2.4 教务管理队伍的素质亟待提高

教务管理人员是教学活动的直接组织者和管理者,他们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校教学管理的整体水平和质量。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务管理人员处于学校升格、改制的特殊时期,需要大量时间学习、提高以面对新的问题。

2.5 现代化管理手段的应用不够

信息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是深远的,信息化时代,国际互联网和组织内联网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改变了组织的边界,拆除了组织内部职能部门之间的壁垒,加大了信息的流通和反馈。组织能够利用互联网向客户发布信息,收集客户和竞争对手的购物、支付、事务往来等信息。高校在大力开展校园网络化建设的同时,可以考虑将教务管理工作在网上公开,充分利用IT技术提高教务管理工作的效率。

3 综合教务系统的技术

3.1 系统概述

清华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管理中心开发的大学综合教务系统是一个集Client/Server和Browser/Web Server技术于一体、涉及教务管理各环节、面向学校各部门以及各层次用户的多模块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与原始的教务管理相比,它采用了当前流行的C/S结构和Internet网络技术,突破了原先教务系统使用地域的局限性,使整个校园网乃至Internet上的用户都可访问本教务系统。因而就可在多地域、任意时间段以不同身份来访问教务系统中的数据,大大加强了系统数据共享的能力。由于采用了先进的和标准的网络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可移植性。该系统自1997年开始在清华大学运行以来,为促进清华大学教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减员增效、保障学分制的顺利实行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经过多次的升级与完善,目前该系统被国内多所高校购买使用。

3.2 系统的特点

先进的管理思想:系统融合了清华大学多年来教务管理及教务改革的经验。教务数据集中管理,最大程度地实现数据的共享,避免管理漏洞的产生,同时为学校管理层的决策支持提供详尽的数据。

综合的教务管理系统:涉及教务管理中的各个环节,为学校教务管理部门、教师、学生等各层用户提供服务。

先进的技术:系统运行于Internet上,采用C/S结构与B/S结构相结合的体系结构既满足教务管理用户集中、大量处理数据的要求,又满足学生最大范围地使用该系统。

模块化的软件结构:各子系统即可独立运行,也可联合运行,实现数据共享。

提供全面的安全策略:系统完善的用户管理,配合多种数据备份策略,保障教务数据的安全性。

3.3 系统的功能

教务管理:包括基本信息管理、注册系统、收费系统、学籍管理、教学计划、成绩管理、毕业审查等系统,涉及教务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采用C/S结构实现。

排课系统:根据教学计划和学校教室资源排定每学期课程。系统采用C/S结构实现。

选课系统:给学生提供制定个人学习计划的选课平台,并可查询学生个人的选课情况。采用B/S结构实现。

这些模块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既可独立工作又相互制约,构成了复杂、庞大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4 综合教务系统在新建本科院校教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4.1 对教务管理机构重组的影响

在对综合教务系统的功能模块进行分析时,会发现现行的教务机构设置有一些不合理之处。这就需要对现有的机构进行重组,工作人员的分工应更准确明晰,建议教务处对应综合教务系统各功能模块设置教学计划管理岗、学籍管理岗、成绩管理岗、排课调课岗、选课管理岗、考试管理岗、教材管理岗等。

4.2 对教学信息处理方式的影响

目前,高等学校的规模普遍较大,教职工及学生人数众多,以一个1.5万人规模的大学为例,假设按照每生每学期平均8门课程计算,仅成绩管理一项,每学期就有12万条记录,而每条记录里还包含着学号、姓名、课程号、课程名称、开课学期、任课教师、成绩等十几项,数据量之大可想而知,再加上开课计划管理、排课管理、考试管理等一系列工作,使工作人员不堪重负,传统的管理方式极易造成教务信息传递的延误并影响到数据的准确性。综合教务系统借助数据库和网络技术扩大信息的采集范围,建立信息完整性、准确性校验机制,信息传递迅速、及时,最大程度上实现教学管理信息的共享。

4.3 对学分制改革的影响

学分制下的教务管理,主要包括教学计划管理、学生学籍管理、学生成绩管理、考试信息管理、综合信息管理等主要内容,各部分的管理之间既有一定的独立性又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综合教务系统为每部分管理内容建立了子系统,并且在整个系统内部做到了系统资源代码的统一,使各子系统之间的资源可以共享,从而彻底解决了学年制向学分制过渡过程中放活就乱、统管就死的问题,做到了活而不乱,管而不死。

4.4 对教务管理队伍素质提高的影响

教务系统强大的功能、先进的技术只有通过操作人员的使用才可以体现出来,操作人员的素质高低是综合教务系统能否成功应用、发挥最大效能的关键。所以需要操作人员明确定位和分工,统一思想和认识,积极加强技术培训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使用综合教务系统的水平,在工作中既有分工又有协作,最大程度地发挥综合教务系统的强大功能。

4.5 对教务管理效率的影响

综合教务系统投入运行后,在排课、选课、成绩管理、学籍管理等业务管理方面大大减少了重复劳动和差错,全校的教学资源,如教师、教室、实验室、课程、教学计划等,面向不同身份的用户进行信息资源共享与服务,系级用户可以及时得到本系学生的学籍情况、选课情况、学习成绩的排名情况、不及格情况及毕业审查情况等;教师用户可以查询自己的课程表、学生的选课情况、录入考试成绩等。学生用户可以进行选课情况查询、成绩查询、课表查询等。网络化背景下的资源共享,使得工作效率全面提高,为师生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全面提升。

5 结束语

现在各高校主要使用的有清华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管理中心、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杭州正方电子工程有限公司、湖南青果软件有限公司等开发的综合教务管理系统,这些教务系统既有共同点又各有特色,属于现阶段比较成熟的系统。这些综合教务系统主要依托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设计开发,实际上就是对这些高校教务管理经验的总结与管理模式的固化,新建本科院校引进这些综合教务系统就是间接学习先进学校优秀管理经验的过程,引进和使用综合教务系统可以大大加快新建本科院校教务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宣华,王映雪,陈怀楚.清华大学综合教务系统在教务管理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12):237-239.

[2]王春涛.谈谈新建本科院校教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7,(8):40-41.

教务处教务科科长述职报告 篇5

20XX年,本人在教务处各级领导和同事的关心支持下本人顺利地完成了本的工作任务,成绩显著,现将一年来自己履职尽责、廉洁自律等方面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认真学习,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和业务工作水平

一年来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工作中能主动向经验丰富的同志学习,向品德优良的同志靠拢,注重自身修养,坚持团结同志,与人为善,提升素质。在思想上按照“创先争优”要求,自觉保持先进性,一心一意搞好服务,争做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同时,我还积极参加各类教育教学管理培训及自学office操作技能,不断提高业务工作水平。

二、兢兢业业,完成本职工作

“工作就意味着责任,一个人不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应该心中常存责任感,敬重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表现出忠于职守、尽心尽责的精神,这才是真正的敬业”。20XX年始终做到在思想、行动上与校、处党委、与同仁同心同德。工作中能够按照轻重缓急认真安排和妥善处理各项工作。管理上做到了办事不越权、不越位,工作不拖沓、不含糊,矛盾不上交、不下压,责任不躲避、不推诿。用全新的管理理念,简化办事程序,提升层次,坚持做到“四个不让”:不让分管的工作在我这里受阻,不让差错在我这里发生,不让教工在我这里受到冷落,不让教务处的形象在我这里受到损害,真正做到了让上级领导放心、教师称心、学生顺心。20XX年我完成以下主要工作:

1.课酬核算工作:

2.交换生工作:

3.教学任务制作与发放:

4.课程管理:

5.教学工作:

三、团结互助,协同完成教务处其他工作

团结就是力量,任何一项伟大事业成功都不是依靠于个人卓越的能力,而是团结协作。与人很好的相处、合作是一个团队成功的关键,也是一种美德,它体现了人们的集体智慧。教务工作琐碎繁杂,服务对象众多,尽管工作强度大,也要本着“不以事难而怕为”的工作理念,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工作中大家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取长补短、拾遗补缺;努力营造办公室团结融洽氛围,有困难大家一起上,完成了教务处其他工作如下:

1.科室工作:

2.处工作:

3.认真完成领导安排的其他临时工作:

四、廉洁自律,遵纪守法,锻炼党性

在保持廉洁自律上,严格要求自己,保持清醒头脑。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上级有关作风建设的要求,严格执行党、国家、地方关于领导干部的一系列规定。严格履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按照规定认真执行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五、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打算

目标管理在高职教务管理中的应用 篇6

关键词:目标管理 高职院校 教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2(b)-0210-01

现如今,在高职院校当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都越来越重视学生们的综合素质的教育,这样学校对于整个教师的要求就要提高,也就是对于整个教务系统有了更高的要求。目标管理的容易操作、实用、简便的这些特点恰恰可以用于提高整个教务管理效率,目标管理方法是由著名的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在19世纪50年代所提出来的。该理论一经提出就在世界上的各个管理领域中被应用。

1 目标管理的概述

目标管理简单概括地说就是管理者为所管理的单位和单位员工设立一个目标通过这个目标的管理来实现对单位和员工的管理管理。详细些的解释就是将成果作为出发点和重点,实施的手段是组织和制定相应的目标,并且对单位所有员工进行动员为将单位目标按照既定计划来实现的一种管理方式。其中一共有以下的几层的具体含义:(1)单位的最后目标有每位员工共同建议提出的,不是由某个个人来决定。(2)单位的总目标是一个指引,其他的部门和员工根据这个总目标去制定个人的目标之后决定个人的责任以及任务。(3)单位的管理和员工的工作都是依据单位的目标和个人目标来进行的,这些目标是各个部门和个人工作的中心,之前的工作更多的是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现在是每个人都为着自己目标去执行工作。将对于成果的管理作为管理的重点是目标管理又一个特点。单位的每个员工都会有一个目标,这样每个员工都会为整个单位实现最后的总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对整体目标的实现贡献出自己的成绩。所以说,目标管理的方法对只做表面的虚假事情会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对干得无论好坏多少都一样的作风有利于进行克服。

2 高职教务管理中的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所重视的是对于整个单位的员工的一个管理,因为目标管理所重视的是在整个管理的进程中单位的每位员工的自我管理以及积极地去参与管理,从而建立起尊重、相互依赖、和谐、平等的工作环境,让每一位员工通过工作可以感受到成就感以及满足感。这样可以调动个人的工作积极性,把单位的总目标同个人的需求进行结合。在高职教务管理中想要实施目标管理,第一要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建立一个完善的体系来支持目标管理,通过这个体系来为各个级别来设定不同的目标,对不同的级别提出不同的要求,这样可以使学校的总体目标更好地来完成。学校各个级别人员之间的关系(如图1)。

学校应该建立自上而下的分级目标管理的体系,每个人都要实行相关的制度,各个级别的相关负责人都应该去认真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以确保完成目标;在整个体系当中要建立良好的沟通系统,下级给上级的反馈是解决为题实行目标非常好的一个途径。教务科的负责人在实现科室目标的时候遇到问题的时候要积极地去解决,为下面的教务老师完成自己目标创造一个非常好的条件。而且要抱有一颗服务的心使其它的教务科老师有积极的工作热情。

目标管理主要是将管理面向以后,它所看重的是未来,未来如何进行发展以及希望创业型并不是只要所管理的失业维持现在就可以的管理。也就是说目标管理的方式来进行管理对我们的工作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发展和创新,并不是维持现在。

3 高校教务管理中的目标管理应用措施

3.1 构建管理目标

目标指的是被管理的对象在特定的时间段内所要实现的标准和状态。在高职学校当中,这个目标是管理和教育两方面的目标。管理目标是为了教育目标而服务的因为教育目标是学校最重要的目标。管理目标包括有科研、党政、教务、卫生、后勤管理目標等等一系列的管理目标。学校的主要工作是进行教学,而学校的教学、教育工作的实施组织者是教务处。那也就是说,学校管理目标要同教育目标一致,围绕学校教学、教育发展的总目标作为管理目标的中心依据。

3.2 完善目标结构

如何来建立教务的管理目标结构,首先我们知道高职教务管理的目标它其实作为一个系统存在的。学校在确立了管理工作目标之后,教务处要根据总总目标将相关部门以及每个老师目标确定一下,也就是将目标进行分解。包括横向和纵向,其中横向体现得是部门的目标,而纵向则体现了层次性的目标。部门在管理目标中的作用是不相同而且互相都是无法替代的。要想最终实现教务管理的目标,我们可以将目标进行横向的分解,分别是师资、设备、教材、教学管理目标等等相关的部门目标。我们又可以将部门目标来进行纵向分解,最后落实到个人。

3.3 实施控制目标

在这个阶段里所要做的工作是在目标进行实施的时候,教务领导要给予下属科室一些必要的指导,对于下级提出的困难领导要提供帮助给予必要的支持,同时,做好思想上的工作;领导对下属执行自己的目标工作时有必要建立一套体系来对目标进行定期检查、追踪,必要的时候要进行适当的控制,同时及时地i将记录追踪结果,对结果做评估,同时,将结果第一时间与各部门进行沟通,最终达到更好的管理成效;将目标在实施的过程中的沟通工作做好。

3.4 评估目标成果

评估管理目标的成果,目标管理其实是一种成果管理。对目标成果进行评估在高职教务管理工作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这个阶段里一共有三项的工作需要完成:首先是考评成果,其次是实施奖惩,最后是总结经验。

4 结语

无论哪种管理制度都会存在优缺点,目标管理也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一个管理者不管是从事任何一行的管理,都一定要从自身管理工作的实际状况趋出发,因人而异,将各种有效的管理方式去进行合理地运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终来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彭稀.学校科学管理中目标管理的实施[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4(10):13-14.

教务应用 篇7

1 教务管理系统考试记录分析

在教务管理系统的考试通知单打印预览界面中,选择“生成其它形式文件”,以Dbase3格式将数据导出,并命名为kstzd.dbf(考试通知单表)。其主要字段及含义如表1所示。

相关字段说明:

(1)、kssjcd(考试时间长度)字段值是以分钟为单位,例如值为90,表示考试时间长度为90分钟;

(2)、xslxdm(学生类型代码)字段值“1、3和7“表示“开放本科生、成招生和开放专科生”;

(3)、kch(考场号)字段值是数字序列1,2,3……,而实际打印出来kch是4位,是由xslxdz字段值扩大1000倍然后加上原kch字段值合成得到;

(4)、lkbz(留考标志)字段值“Y、N”分别代表“留考、非留考”;

(5)、Synj2(考核方式)字段值“K、B和D”分别代表“开卷、闭卷和半开卷”。

从上述分析来看,考试通知单数据几乎包含考试中所需信息,为二次开发提供良好的原始数据。为了便于理解,根据分析结果对kstzd.dbf中kch和lkbz字段内容进行替换,将字段Synj2改名为khfs,并替换其内容。

2 考试编排系统

我们对考试通知单记录分析后利用VFP程序语言结合实际工作需要设计出考试编排系统。

2.1 主要功能

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该系统应具有以下几个功能:

(1)数据接收:系统提供数据接口,用于接收“教务管理系统”中考试编排数据;

(2)教室编排:考场号是需要对应到具体考试教室的,系统可以自动进行考试教室编排;

(3)机考编排:设置“机考”科目考试时间及考试教室编排功能,能够快速编排机考时间及考试教室;

(4)冲突检测:设置检测“机考”时间是否和学员笔试时间有冲撞功能,记录冲突结果便于及时调整;

(5)打印/输出:可以打印考试通知单、考试教室安排表等,并能将处理结果输出成Excel数据格式。

2.2 数据库设计

本系统数据库命名为sjk.dbc,主要表格有ksapzb.dbf(考试安排总表)和ksapxb.dbf(考试安排细表)。

考试安排总表有ksrq(考试日期)、kssj(考试时间)、sjh(试卷号)、sjmc(试卷名称)、khfs(考核方式)、bjmc(班级名称)、lkbz(留考标志)、kch(考场号)、ksrs(考试人数)、ksjs(考试教室)等字段组成。

考试安排细表有xh(学号)、xm(姓名)、sjh(试卷号)、sjmc(试卷名称)、kch(考场号)、zwh(座位号)、kssj(考试时间)、lkbz(留考标志)、khfs(考核方式)、ksjs(考试教室)、bjmc(班级名称)等字段组成。

2.3 考试安排总表制作

考试安排总表是学校整个考试组织主要依据。该表中sjh、sjmc、khfs、lkbz、kch和ksrs字段可有kstzd.dbf按照sjh、kch顺序进行分组汇总生成。下面介绍ksrq、kssj、bjmc和ksjs制作过程。

ksrq(考试日期):由zkrqy和zkrqr分别添加“月”和“日”字符合成。

kssj(考试时间):由zksjs、zksjf和kssjcd计算出考试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并用符号“~”连接而成。

bjmc(班级名称):查找参加考试学生班级名称,将其累加到ksapzb.dbf的bjmc字段中,班级名称用“/”连接。

ksjs(考试教室):建立ksjs.dbf(考试教室表),用于记录考试教室情况,此表包括jsmc(教室名称)、rnrs(容纳人数)和aprs(已安排人数)等字段。具体方法:将ksapzb.dbf按照ksrq、kssj和kch顺序排列。记录每场的考试学生人数,从ksjs.dbf第一条记录顺序查找,将学生安排在最先能容纳他们考试的教室里,依次往下编排,到下个时间段时先将清空考试教室已安排人数,再继续编排直到所有记录编排完毕。

2.4 考试安排细表制作

考试安排细表是详细记录学生考试情况,在打印考试教室安排表、考试通知单等时都需要使用到此表。此表中多数字段可由kstzd.dbf(考试通知单表)直接生成,主要介绍kssj(考试时间)和ksjs(考试教室)字段制作。

kssj(考试时间):参照教务系统打印出的考试通知单中日期显示形式,将zkrqn、zkrqy、zkrqr、zksjs和、zksjf字段依次添加“年、月、日、时和分”字符合成。

ksjs(考试教室):考试安排细表和考试安排总表中,考试教室内容必须一致。因此,根据考试编排总表以sjh(试卷号)和kch(考场号)为关键字对考试安排细表进行同步修改。

2.5 机考编排及时间冲突检测

本系统提供“机考”时间编排功能,并可以检测自行安排的“机考”时间是否和学生已安排笔试科目考试时间有冲突,如果有冲突将结果显示出来,便于教务人员及时调整。检测依据:“机考”时间段08:30~10:00和14:30~16:00,笔试时间段08:30~10:00、11:00~12:30、14:00~15:30、16:30~18:00等。根据上述时间段特点,如果“机考”开始时间和笔试考试开始时间差的绝对值小于90分钟,就会有冲突。

2.6 运行效果

考试编排系统运行后生成的考试安排总表和考试安排细表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

依据上述处理结果表,我们可以轻松实现考试安排总表的编排制作,考试通知单、考场签到表等表格的打印。系统提供Excel接口,可利用Excel的灵活性对系统的数据再加工以及存档等操作。

3 考试安排查询系统

传统的考试通知单有考务人员使用教务管理系统打印纸制“考试通知单”,通过班主任发放给学生。这种操作方法容易会有发放不到位的情况且操作起来也很不方便。利用现有网络资源,对传统模式进行改进。在学校网站上设置考试安排查询功能,学生只需要输入姓名或学号即可查询到本次考试具体安排情况。

系统采用ASP+Access开发模式。建立数据库dataks.mdb,设置ksapxb表用于保存考试安排信息。将考试编排系统中考试安排细表导入到Access的ksapxb表中。

该系统主要通过kscx.asp、conn.asp和kscx_jg.asp这三个文件来实现考试安排查询功能。

kscx.asp的功能是在网页上提供一个文本框和“查找”按钮。用户在文本框内输入查找关键字(学号或姓名),然后点击”查找”按钮后,将关键字传送到kscx_jg.asp文件进行后期处理。

将连接Access数据库的功能单独制作成文件conn.asp,在需要连接数据库的地方,插入ASP代码即可。

kscx_jg.asp的功能是从kscx.asp文件中获取关键字,计算关键字字符串长度,若长度等于9(学号简码为9位数字),按学号方式查询否则按姓名方式查询,并显示查询结果。

该系统运行效果如图3所示。

5 结束语

“考试编排系统”的投入使用大大减轻考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的准确率。而“考试安排查询系统”的开发,增加了考试信息发布渠道,极大的方便学生获取考试安排信息。考务管理过程中还有很多环节的工作的方式方法还处于十分落后的地步,应当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使得考务工作走上现代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1]张洪举.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参考手册[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2]王杰.成人教育考务管理信息化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8(23):206-207.

邮件合并在学校教务管理中的应用 篇8

1 邮件合并简介

“邮件合并”这个名称最初是在批量处理“邮件文档”时提出来的[2],现在泛指将一个主文档同一个收件人列表合并起来,最终生成一系列输出文档[3]。邮件合并由三个基本过程组成:首先创建主文档(包括所有文件的共有内容),其次准备数据源(包括变化的个人信息),最后将数据源合并到主文档中。

2 邮件合并在教务管理中的应用

下面笔者就以毕业生成绩单的制作为例来看看如何用邮件合并(以Office2003版本为例)来解决我们教务工作中的一些常见事务吧。

2.1 制作毕业生成绩单

2.1.1 创建毕业生成绩单模板

启动Word2003,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毕业生成绩单格式进行编辑,注意成绩单上字体、格式等的修饰,留出插入学生学号、姓名等信息的位置,并保存为“毕业生成绩单模板.DOC”。以某校毕业生成绩单为例(如图1所示)。

准备学生成绩源文件。Word2003几乎支持Office任何类型的数据源进行邮件合并,其中主要包括下列几类数据源:Word表格、Excel工作表、Outlook联系人列表、Access数据库。鉴于高校的教务管理软件都具有成绩管理的功能,一般都提供将成绩从数据库导出为Excel电子表格格式的功能,同时用Excel也最适合存储学生成绩信息。以下笔者就以Excel工作表作为邮件合并的数据源文件。创建成绩工作表时要注意一些问题:

1)在工作表的第一行(相当于数据库的字段)应存放学生的学号、姓名等个人信息及各门课程的名称。

2)每个学生的所有成绩都在同一行(相当于数据库的记录)。数据输入完毕,保存为“学生成绩.XLS”(如图2所示)。

生成毕业生成绩单。这是最关键的环节,操作步骤如下:

1)打开主文档(毕业生成绩单模板.DOC)

2)在主文档菜单上点击“工具”→信函与邮件→邮件合并,此时主文档右侧会出现邮件合并的导航。

3)选择“信函”类型,再点击最下面的“下一步:正在启动文档”。

4)选择“使用当前文档”,再点击最下面的“下一步:选取收件人”。

5)选择“使用现有列表”,点击下方的“浏览”,出现“选取数据源”对话框,在其中打开我们已创建的“学生成绩.XLS”电子表格文件,然后选择成绩所在的工作表,接着出现“邮件合并收件人”对话框,根据需要选择后点确定,再点击最下面的“下一步:撰写信函”。

6)选择“撰写信函”中的“其他项目”,出现“插入合并域”,此时我们就可以在成绩单的相应位置插入我们所需的字段了,注意每选一个字段,要关闭数据源,再将光标重新定位后,再点击“其他项目”,重复前面的操作,直到全部完成。再点击最下面的“下一步:预览信函”。

7)点击下面的“下一步:完成合并”。到此,邮件合并已基本完成,若想将成绩单直接打印出来,则选“打印”,若想保存为文档,则选“编辑个人信函”,再根据需要输入要合并的记录范围,若学生数多的话,稍事等待,我们想要的结果就生成了,至此,邮件合并大功告成。(如图3所示)

2.2 邮件合并的高级应用

在教务管理工作中,前面提到的大部分信函、通知单、证件等的制作都可依照毕业生成绩单的制作步骤,操作方法基本相似。但也有可能遇到一些特殊的情况,比如成绩按等级输出,准考证上要有照片等,下面我们继续来看看如何处理这些棘手的难题吧。

2.2.1 条件判断

有些项目不按照原值输出,而是要根据原值的内容进行判断,在不同的条件下输出不同的内容。如果只有两种情况,那么比较简单,可以直接用“邮件合并”工具栏上的“插入Word域”中的“If…Then…Else”功能,例如:英语1成绩在60分以上显示“合格”,低于60则显示“不合格”。操作如下:先将光标定在英语1成绩所输出的位置,再点“If…Then…Else”项,显示出IF对话框,输入相应内容(如图4所示),确定后就设置成功了。

如果三种以上的情况就比较复杂了,要使用到IF公式。例如:毕业论文成绩在90分以上显示“优”,介于75到90之间显示“良”,介于75到60之间则显示“中”,低于60显示“差”。操作方法如下:首先光标定位,然后输入域代码:{IF{MERGE-FIELD毕业论文}>=90"优"{IF{MERGEFIELD毕业论文}>=75"良"{IF{MERGEFIELD毕业论文}>=60"中""差"}}}。这样就完成了。特别注意:包含域代码的那一对大括号并不是手工输入的,应该使用Ctrl+F9来插入域(此时会自动插入表示域的那一对大括号),并在其中填写域代码。大家遇到相似的情况可仿照以上公式处理。主文档设置完毕,就可以进行邮件合并了。

2.2.2 一页包含多条记录

有些时候主文档内容较少,占用不到半张纸的位置,为了节约纸张,我们希望在一页纸上输出多条记录,这种情况下的处理方法是:在原主文档内容末尾的下两行(视空白而定)处插入Word域“下一记录”,再将原内容复制一次到“下一记录”之后的位置即可,若有多条,可重复上面的操作。

2.2.3 插入照片

如果打印的内容上要有照片该怎么办呢?操作步骤是这样的。

1)在数据源电子表格文件中设置一列“照片”,在每个学生的照片栏中不是插入真实的图片,而是要输入此照片的磁盘地址,比如“D:20091001.jpg”,注意这里是双反斜杠。

2)在主文档中,将光标定位在要显示照片的位置。按“Ctrl+F9”来插入域,此时单元格内会出现一对大括号,在其中输入域代码:{INCLUDEPICTURE"{MERGEFIELD"照片"}"},注意其中的大括号也是按“Ctrl+F9”来插入的。主文档全部内容设置完毕,就可以进行邮件合并生成合并文档了,新文档在照片处可能显示的仍是域代码,这时只要在域代码处按Shift+F9将照片显示出来。

3 结束语

随着高校的学生量越来越多,高校的教务管理工作也越来越繁重,Office的邮件合并功能也必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教务管理工作中去。巧妙利用邮件合并,一定能大大减轻教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在教务管理工作高效化程度上具有一定的意义。

摘要:邮件合并是Office办公软件提供的一项高级功能,能够快速准确地实现批量生成和打印文档。该文以制作毕业生成绩单为例,对邮件合并在学校教务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邮件合并,教务管理,毕业生成绩单

参考文献

[1]韩守玺.Word邮件合并功能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9(14):157-159.

[2]童秋艳.邮件合并在高校学生成绩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博览,2009(8):47-47.

微信在高职教务管理中的应用 篇9

关键词:微信,高职教育,教务管理

高职教务管理是为实现高职教育目标, 依据一定的原则、程序和方法, 对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过程。信息化时代, 各高职院校都在建设信息化校园, 多数高校已经有了网络信息服务系统, 这些信息化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办公效率, 给在校师生办事提供了方便。有很多师生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不能及时关注通过网站发布的通知公告,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师生获取信息的及时性。下面笔者以此作为研究背景, 提出依托微信平台解决现有问题。

一、微信简介

2011年1月21日腾讯公 司推出一 个为智能 终端提供 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微信, 该应用程序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语音短信、视 频、图片和 文字 , 同时支持 多人群聊 的手机聊 天软件。用户可以通过微信与手机联系人或QQ好友通过 短信彩信、语音或视频等方式进行聊天, 截至2013年11月注册用户已经突破6亿。在大学生群体中, 微信的使用率极高, 该应用程序之所以能够在大学生群体中受到欢迎, 主要因为其有以下特点。

1.平 台 使 用 便 捷

微信是为智能终端提供的即时通讯应用程序, 该应用程序的某些功能继承了QQ的部分功能, 例如:聊天功能、照片传送功能类似于QQ的截图功能、语音聊天和视频聊天等功能正是由于这些类似的功能, 使得微信这种新事物能够更容易被喜欢新鲜事物的大学生接受, 因此, 技术门槛相对较低, 而且运行条件低。

2.信 息 传 送 的 及 时性

对于信息传送的及时性, 很多电脑软件或手机软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做到这点, 但微信及时性更彻底。例如手机微博需要刷新才能看到新的消息, 而微信则只需要用户在线就可以实时受到好友或订阅号发来的信息, 因此, 相对于微博来说, 微信的信息针对性更强, 及时性更彻底。

3.应 用 资 费 低 廉

微信是首款真正实行免费的手机及时通信软件, 其应用中只涉及网络费用, 在目前三大运营商不断争夺高校市场竞相降低资费和wifi普遍化的情况下, 手机网络费用在手机资费中的比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除此之外, 微信采用了独特的图片及语音压缩技术, 使得用户可以用尽可能少的网络流量传送更多的信息。

4.应 用 平 台 多 元 化

目前的智能手机使用最多的操作系统有: 安卓、IOS、塞班、windowsphone和黑莓, 这些系统间的应用程序互不兼容, 但微信从发布伊始就实现了全平台支持, 每个操作系统都有相对应的版本。除此之外, 微信还能与PC平台进行图片的传输 (仅限于IOS版本微信 ) , 平台多元化的另一个表现是 :可以实现同其他通信工具上的用户进行互动和联通, 比如:可以同手机通讯录里的好友和QQ平台里的好友进行互动和沟通。

二、微信在高职教务管理中的应用

高职教务管理工作是负责统筹学校全部教学及服务的管理职能部门, 从负责的事物来说, 主要是对上和对下的信息沟通和传递, 因此, 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是提高管理效率的保证, 而微信以其自身的特点和使用的广泛性为解决教务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带来了机遇。

依托微信构建教务管理微平台。新时代的教务管理工作者要与时俱进, 跟随时代的步伐积极创新管理手段, 充分利用流行的技术手段做好管理工作。微信是目前师生最爱用也是最受欢迎的应用程序, 可以依托微信平台做好教务管理工作。在构建教务微平台时, 要充分利用微信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表达方式, 将信息分门别类地传送到师生手中, 使得师生能够通过微信随时随地了解教务的最新动态。

加强微信联系, 保证沟通渠道的畅通。传统的高职教务管理工作更多地涉及老师, 较少涉及学生, 因此, 信息的传送会因遗漏而导致传递失效, 微信能够使得学生有更多机会与教务管理工作人员接触。由于交流的非面对面性, 会减少学生的恐惧心理, 使得交流更畅通有效。

依托微信做好民主监督。通过微信的平台的互动功能, 高职院校的教务管理工作者可以开辟接受监督的渠道, 充分利用师生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调整管理方法, 同时也可以接受师生的意见, 为创新管理手段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 微信[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5117297.htm?fr=aladdin

[2]石爽, 贺建军.浅析即时通讯软件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以“微信”为例[J].青年文学家, 2013 (27) .

[3]白浩, 郝晶晶.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3 (04) .

[4]李晟.微信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挑战及对策[J].新西部 (理论版) , 2013 (12) .

[5]史礼正.浅谈高职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J].职教管理, 2009 (03) .

[6]孔德明.论依托微信创新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J].企业家天地, 2013 (03) .

[7]倪志宏.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掌上高校网络信息服务系统研[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3 (14) .

[8]毛艳丽.高职院校教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辽宁高职学报, 2009 (10) .

[9]刘凤娟, 李卫华.高职教务管理几点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 (04) .

[10]常明.高校班主任微信管理模式的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 (01) .

浅谈信息系统在教务管理中的应用 篇10

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是一套完备的针对高校教学及学生管理的系统, 功能较全, 数据准确, 在系统启用前, 首先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完成基础数据的录入工作, 包括学生学籍信息、教师信息、课程信息、教室信息等, 管理员具备操作整个系统各个功能模块的权限, 并通过授权管理, 对用户组内成员的权限进行修改, 系统自动保存数据。以下为系统的功能模块具体介绍。

1. 学籍管理

新生入学后, 首先要进行新生信息的上报, 并把信息录入到系统中去, 在学籍管理界面, 可以分年级、分专业、分班级对在校生进行查询, 在录入数据时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以便作为基础数据和学生的成绩、选课等信息进行连接。该模块也用于管理学生异动等相关信息, 并且在学生学籍异动后, 对其他的模块数据产生相应的影响。

2. 排课管理

排课是教学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也是最复杂、繁琐的工作, 尤其是在教学规模不断扩大的今天, 利用教务系统进行排课也显得十分的必要。该模块用于高校开设课程的基本信息维护, 为其他相关功能模块提供基础信息数据。在教学计划录入完毕后, 直接生成教学任务, 在教学任务界面, 对每条生成的课程数据进行数据编辑, 录入配备教师, 学时分布及指定时间区间等, 之后对每条数据进行审核, 审核通过后要进行的就是排课, 分为手工排课和自动排课两种, 在教学应用中可采用先自动排课, 将滤出的未排进去的课程再进行手工排课。

3. 成绩管理

成绩录入模块的子菜单比较多, 包括成绩录入、查询、修改、审核、重修成绩和过级考试成绩的录入等等, 当课程讲授完后,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在系统中录入、提交, 在成绩管理模块中进行, 管理者进行成绩审核, 此时成绩不能再被修改, 只有管理者有修改成绩的权限。

4. 选课管理

高校在设置课程中会开设人文素质选修课,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特点来选择需要学习的课程, 在学生选课前, 管理员将排课数据生成学生选课数据, 设置好选课的约束条件和参数后, 学生进行选课, 管理员可以通过教务系统对选课进行进程控制、选课数据筛选添加及维护等工作,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分需要选择相应的课程, 系统自动计算选课人数, 选课人数选满后系统提示已选满, 选修其他课程。

二、信息系统在高校教务管理中的重要性

1. 系统操作优势

教务系统融合了多所大学多年来教务管理及教务改革的经验, 将学生入学到毕业的所有数据统一管理, 从此改变了教务模块分散且不全面的弊端, 教务数据集中管理, 最大程度地实现了数据的共享, 从而避免了管理漏洞的产生, 同时为学校的管理层的决策支持提供详尽的数据, 也为促进学校教务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

教务系统的人性化界面的设置, 使操作更简便, 实施更容易, 使用者接受更快, 能在最少的培训时间内让非专业人员掌握操作方法, 避免了以往的繁重信息处理上, 使教务管理者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务管理上。

2. 系统权限管理优势

教务系统有着强大的权限管理功能, 由于教务管理的流程较为复杂, 机密性较高, 要求有较高的安全性。教务系统要求在每个用户进入系统时, 须进行身份验证, 输入由管理员设置的账号和密码, 并根据自身的权限设置进行相应功能模块的访问, 同时, 为了追踪用户的访问路径和相关操作, 系统将会自动留下日志, 这为现场的跟踪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三、结语

高校教务系统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 科学性和专业性都比较强, 教务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好坏, 关系到学生素质的培养, 作为高校教务管理工作者, 一定要掌握先进的管理手段, 利用好高校教务管理系统, 通过系统来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各个方面的管理, 从而建立相对稳定的教学秩序, 保证教学过程的畅通, 最终促使教务工作稳步的提高。

摘要:随着我国高校的大规模扩招, 高校在校生日益增多, 教务管理任务也变得越来越繁重, 这就需要有一套完善的教务管理系统对整个学校的教务进行管理, 包括教学资源中基础信息的录入、学生学籍管理、排课管理、成绩管理、选课管理及及质量监控评估等方面, 通过对数据的录入和操作, 最终实现数据输出等工作, 通过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运用, 减少人工工作量, 保证数据精确, 方便信息的保存。本人就在学校工作中的实践, 谈谈信息系统在教务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信息系统,教务管理,应用

参考文献

[1]杨海英.浅谈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科教文汇 (上旬刊) , 2012, 3.

教务应用 篇11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 教务管理 信息系统

一、系统体系结构

教务信息管理系统是一种融合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和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先进管理手段。根据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确定了教务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的目标及系统的体系结构。本系统实现的目标是以局域网为依托,建立教务网络化信息管理系统,系统采用B/S结构模式,以满足具体应用部门的业务需求。通过系统设置、授权管理,可以方便的实现教学数据的统一管理。系统具有易用性,容易实施。从而更易为使用者所接受,降低推广难度,减少培训的工作量,在最短的时间内让非专业人员轻松上手。其中的每个模块都采用统一的数据记录定位操作和数据编辑操作。学会了对一个模块的数据操作后即可操作系统所有的模块,让教务管理人员真正的将精力花在教务管理上,而不是简单和繁重的信息处理上。系统提供数据查询管理方案,以帮助管理者进行规划、决策和分析。采用B/S模式体系结构,交互性强,便于对各系部信息数据库的维护和管理。由于将数据存放在服务器上,大大减少维护的工作量;有利于系统安全,节省开发费用、降低配置成本等。系统将信息都存储在后台数据库中。由管理员统一管理,使数据更安全、可靠。

二、系统功能和设计

系统是建立在WINDOWS操作系统上的基于C/S(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教务信息管理系统,选用VB,NET+SQL SERVER 2000数据库进行开发。有登录,教师用户,管理员用户,学生用户四个模块。教师用户可以查看自身信息,修改联系方式和密码,查看、录入、删除学生基本信息和学生成绩信息。管理员用户可以查看自身和教师信息,查询、录入、修改、删除课程信息和教师任课信息。添加、修改、删除教师基本信息。查询,添加,删除教师评价信息和修改自身登录密码。学生用户可以查看自身信息。很方便地实现系统中用户管理,每个用户在使用系统之前,必须进行身份验证,并根据其身份与角色配置相应的控制、访问权限。

1.学籍管理查询

主要实现新生学籍、班级学籍的录入、编辑和修改以及学籍信息的模糊查询。

数据在录入和更新时可实现一体化管理,以实现数据在网络上的传送。将所有的学籍信息通过授权用户存储在后台数据库中,前台用户可以共享后台的数据资料并按班级、生源、年度进行查询。

2.成绩管理查询

成绩的录入更新主要实现考试成绩、补考成绩的录入、编辑和修改等以及信息的模糊查询,数据在录入和更新时可实现一体化管理,以实现数据在网络上的传送。将所有的成绩信息通过授权用户存储在后台数据库中。前台用户可以共享后台的数据资料并按入学成绩、班级成绩、个人成绩、补考成绩进行查询。

3.师资管理查询

主要实现师资信息的录入、编辑和修改以及信息的模糊查询;数据在录入和更新时可实现一体化管理,以实现数据在网络上的传送。将所有的师资信息通过授权用户存储在后台数据库中,前台用户可以共享后台的数据资料并按个人、专业、职称、系部进行查询。

4.教学管理查询

主要实现各系部、各专业教学计划、任课教师的课时分配、课程表、教学进度、教学实习安排、已授课计划的统计、晚自习辅导表的录入、编辑和修改等,以及各类信息的模糊查询;数据在录入和更新时可实现一体化管理,以实现数据在网络上的传送。还可将所有的专业教学计划、任课教师的课时分配、课程表、教学进度、教学实习安排、已授课计划的统计、晚自习辅导表等信息通过授权用户存储在后台数据库中,前台用户可以共享后台的数据资料并根据专业、个人、班级、系部对专业教学计划、任课教师的课时分配、课程表、教学进度、教学实习安排等进行查询。

三、教务信息管理

教务信息管理应包括学校管理条例,基本职能,技能信息,教学成果,培养方案。教学通知,校历等基本信息。还应包括院系设置查询,专业设计查询。教学计划查询,课程设置查询,教师信息查询,学生成绩查询等功能。提供教师、学生、管理员三种用户的登录,根据身份的不同,操作权限就不同。通过对教务信息管理业务的了解,另外考虑到开放时间只有3个月,技能力量相对薄弱,所以在系统的开发过程中简化了一些功能。系统提供管理员、教师、学生三种用户的登录。管理员可以查看自身和教师信息,查询、录入、修改、删除课程信息和教师任课信息。教务信息管理系统类似于档案管理,它是一个教育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学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教务信息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

四、系统运行环境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各级教育层次的教学规模日益扩大,采用传统的教务信息管理方法不但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而且很难满足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需求。根据各学校的实际情況,有目标地设计开发教务管理信息系统,采用先进的管理信息方法。其开发重点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二是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通过系统实现,用户可以在网络环境下直接访问操作权限范围内的各项信息。本系统在局域网环境下工作,软、硬件环境无特殊要求,但系统硬件配置愈高,系统运行速度愈快,建议尽量配置主频高、容量大的机器。一般的典型配置为:PC机;主频3.2GHZ;内存4GB;硬盘500GB。

五、结束语

教务应用 篇12

教务教学管理工作是高校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深入, 学生人数逐年递增, 学分制逐步推行, 这对教学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日益增加的教务教学管理工作量, 传统的手工手段显然无法满足工作需求, 基于此, 随着高等院校校园网的普及, 以Internet网络平台为依托, 构建一个具有开放性, 实用性和灵活性的高校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为必然趋势。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在我院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各级教务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

一、教务管理系统概述

1. 教务管理系统的定义

教务管理系统是教学资源的信息化整合查询和信息管理综合使用系统, 可以实现教务信息的集中管理、分散操作、信息共享, 使传统的手工教务管理朝数字化、智能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 并为进一步实现完善的计算机教务管理系统和校园信息系统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务管理系统从管理和使用的角度分为两个部分:教务管理端和学生使用端。前者主要由系统管理员和各院系教务员及任课教师使用, 后者则是主要面对学生。

2. 教务管理系统的应用背景

伴随着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 资源操作管理日益繁杂。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人力物力资源的扩张, 教务管理部门任务越来越重, 工作难度强度日益增加。如何快速有效的处理信息已经成为各级管理部门尤其是教务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落后的手工教学教务管理模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加之, 当今高校工作人员素质不断提高, 有较高的能力水平和思想观念, 新的形势下, 势必要求我们引入便于提高工作效率的教务管理操作系统。

3. 教务管理系统的实施现状

高校教务信息管理系统作为全新的管理操作模式, 于2005年正式在我院全面推广, 各主要操作系统先后投入使用, 分学院教务处及系部共二级操作管理系统执行, 其中教学计划子系统、学生成绩子系统、课表编排子系统为主要应用系统, 管理员、教师、学生可三方端口独立操作查询, 使用较为便利。也由于操作性问题, 尚未开放教材管理子系统, 教学资源子系统。此系统投入以来, 学院大体可实现教务信息化管理, 但在部分特殊环节操作, 如更换教师、模块课程设置等运用较为复杂。部分教务管理人员及教师长期从事单一机械的重复性劳动, 不论是对新兴事物的接受程度或是计算机等操作能力水平都有待提高。

二、教务管理系统简介

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教务管理系统包括一级教务处操作端口及二级学院操作端口, 一级操作端口管理各系系统操作进程时间, 安排任选课排课, 统一补考, 在系部教务员配合下完成普通理论与实践课排课。二级操作端口录入各系教学计划, 教学进程表, 课程设置及修改等具体操作环节, 可查询本系班级课表及全院教师、教室资源课表。

教务系统管理包括教学计划、教学资源、网上选课、课表编排子系统、学生学籍、学生成绩、考试事务、实践教学、教学考评等共11个模块。这些模块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构成了复杂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应用模块简介:

1. 教学计划子系统

教学计划是高校教学运行的基本依据, 由各个年级专业培养方案构成。有如下四个方面的功能:录入理论课程与实践环节信息;设置各年级教学计划;制订各年级专业的学期开课计划;设置学期公共任选课及适应年级专业。

2. 课表编排子系统

课表是高校落实教学任务、实施教学活动的依据。课表涉及到课程、上课班级、任课教师、周次节次、教学场地, 必须考虑编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尽量满足多方面的特殊要求。课表编排子系统能够依据学期教校历, 科学合理地完成学期课表编排。

3. 学生成绩子系统

学生成绩指学生在校期间、从入学到毕业各个学习环节的考核结果。主要功能为提供各种成绩登记册, 提供简便快捷的成绩查询方式, 教务员可查看教师录入成绩。

4. 考试事务子系统

考务管理是高校教学运行的重要环节, 涉及到缓考与补考处理、考试安排与考试通报等多个方面的工作。考试安排完成后, 学生及教师可通过不同端口查询考试时间等信息。

5. 实践教学子系统

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环节, 包括军训、实习、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主要操作模式为二级学院确定实践指导教师周次, 生成学期实践教学进程。

6. 教学考评子系统

教学考评是针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质量评价, 为高校职称评审、评先选优提高重要依据。操作模式主要为学生登陆系统进行网上评教, 系统自动算出教师得分及排序。

三、教务管理系统应用现状

1. 教师使用情况

教务管理系统由学院教务处为系统总管理员, 二级学院教务部门实行二级管理。教师统一分配工号及密码, 进行各界面操作, 权限包括查询校历、进程表;打印课表, 名单, 录入学生有效成绩等。

教师应用以来, 普遍反映情况较好, 查询、检索信息等功能有效地提高了信息准确度, 可独立完成信息数据的处理, 并在一些分析表格的处理上, 摆脱了长久以来的手工计算方式, 系统内数据自动分析结果减轻了工作强度, 并提高了效率, 也降低了教务管理人员的管理难度, 降低了对管理工作的依赖性;同时, 一部分教师对教务工作长期以来的依赖性, 适应能力较弱, 不论是观念及操作能力都需要加强, 抵制教务管理网络化, 由此产生的教师工号密码遗忘, 无上网查询习惯, 仍然依赖于教务管理人员指导包办, 使管理部门的工作难度及强度增加, 系统使用的先进性未能充分体现。基于此, 学院方面需加强政策指引, 转变教师观念, 尽快摆脱低效的管理方式, 尽快实现现代化管理系统的全面应用推进。

2. 学生使用情况

学生由学号登陆, 进行各界面操作, 主要权限包括任选课选课、学分查询、成绩查询等。为了解学生使用情况, 调查以班级为样本, 有效问卷46份。

从调查结果显示, 学生对教务系统运用频率较低, 63%的同学每学期应用一至二次, 应用面不广, 部分学生认为使用有一定困难, 占35%, 反馈显示学生对教务系统基本持肯定态度, 20%的同学认为有很大帮助, 65%的同学认为有一定帮助。反馈显示, 在操作简便性上需提高, 这和网络系统稳定情况、学生个体使用水平等有较大关系, 其他意见反映为网络端口问题, 用户过于拥挤, 容易造成网络赌塞, 造成任选课选课查询等困难。

四、教务管理系统的思考

1. 教务管理系统利弊分析

教务系统的应用总体来说提高了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极大降低了出错率, 提高了资源的合理利用率, 查询功能简洁易用。系统内可完成排课排考等人工失误率极高的工作, 教务员可查询教师及教室课表, 对于课程调整等安排有极大帮助。同时, 对于使用者的教师及学生来说, 也可摆脱传统的手工操作管理模式, 只要掌握初步的操作方法, 便可独立操作。

教务管理系统对于管理人员同样有不便之处, 教学计划需提前录入系统, 录入后需设置各学期课程的具体信息。教学计划如调整, 需报告一级管理部门, 删除原有记录, 重新设置新信息, 大量信息设置重复录入容易造成操作失误。学院一级管理操作系统如有信息遗漏、系统不稳定等错误, 二级学院核对管理难度极大。同时, 对于使用主体教师来说, 由于操作能力、接受观念等原因, 操作习惯性主动性较差, 出错率较高, 需二级教务管理部门上报至一级管理部门重新勘误信息。因此, 教师的使用情况与管理部门的管理难度有极大关系。

2. 提高高校信息化水平的建议

(1) 加强宣传普及, 提高全员意识

根据职业院校的教学目标与人才培养体系, 实行有针对性的学分制管理势在必行。建立一套开放、灵活科学的教务管理体制, 采用有效的管理方式, 对学生的学籍和学习过程多方面的管理监控, 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咨询帮助, 对教学质量的管理控制等, 这需要学院普及信息化概念, 加强思想认识, 逐步改变师生对教学管理的认识, 使管理操作者、教师、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 从而自觉主动地运用教务管理系统, 以达到管理的现代高效性。

(2) 完善系统功能, 保障数据安全

现有操作系统管理为一级管理操作, 配合二级管理操作必须在校园内完成, 如能设立VPN外网独立操作系统, 开放二级管理查询使用权限, 能有效提高二级操作管理工作效率、实时性、有效性。随使用年限的累积, 系统内对一定时期内的数据开放查询功能, 同时不允许修改历史数据, 为管理人员及使用人员提供便利。有利于同类别数据的分析与比较, 提供数据依据和理论参考。随着网络的开放化性, 系统数据的安全性需加强, 网络的不稳定性容易导致数据的丢失等, 需要健全制定各种规章制度, 规范使用权限, 保障系统的安全。

(3) 强化人员培训, 充实管理队伍

教务管理系统是高校工作信息化的重要手段, 是教学教务改革必经之路, 教务管理人员应加强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学习, 提高管理水平。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应用于教学教务管理, 不论软件技术如何先进, 最终取得成效的关键在于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 在于其掌握的专业技术知识和计算机信息技术水平。教务管理岗位关系到教学是否顺利进行, 是学校教学有序有序的保证。学校应加强对队伍的建设培训力度, 制订有效的培训计划, 提高计算机信息技术水平, 促进教务管理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提升学校管理层次水平。

摘要:高校教务管理工作是事物性强、重复性大、准确性高的工作, 传统的手工操作存在许多弊端, 落后的管理手段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随着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深入, 现代化的教务操作系统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教务管理手段, 但在使用过程中, 教务管理软件的有效性等还有待进一步思考和探究。

关键词:教务管理系统,高等职业院校,调查,计算机

参考文献

[1]王丽娟.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在教务管理中的运用[J].科技咨询, 2006, (8) .

[2]赖炜.高职院校教务管理系统设计[J].大学时代, 2006, (5) .

[3]代显华, 胡屹.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的实践与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 2006, (6) .

上一篇:弘扬个性下一篇:性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