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恋爱真人秀

2024-09-25

明星恋爱真人秀(通用10篇)

明星恋爱真人秀 篇1

作为当下电视综艺的主流节目形态, 几乎所有的卫视, 不论一线二线, 都有几档不同类型的电视真人秀在各个时间档抢夺收视份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竞争甚至就是各个卫视收视率的竞争。

与湖南、浙江、东方三大卫视不同, 江苏卫视在电视真人秀的内容上形成并且坚持了自己的特色。以《最强大脑》《一站到底》为代表的益智类素人真人秀, 以《非诚勿扰》《我们相爱吧》为代表的婚恋类真人秀, 其它卫视的类似节目很难撼动江苏卫视这两大真人秀系列的地位。

《我们相爱吧》, 是2015年江苏卫视重点打造的大型明星恋爱真人秀节目。这个从韩国引进的电视真人秀类型, 在竞争已趋白热化的明星真人秀节目中独辟蹊径。当各个卫视还在才艺、亲子、游戏、旅行等题材后面亦步亦趋的时候, 江苏卫视《我们相爱吧》果断拿出“明星+恋爱”的博人眼球的节目模式。不得不说, 把明星八卦在真人秀中曝光, 并且是人为制造的八卦, 这个节目的基本创意框架就足够犀利, 可以不断生发话题, 将节目导向话题级别的营销。事实上, 《我们相爱吧》产生了极大的收视反响。在它的带动下, “明星恋爱真人秀”俨然已成为当下电视真人秀节目中的一个重要门类, 如《如果爱》这样的同类节目, 在播出时间上也是略晚于《我们相爱吧》的。

一、消失的界限:“如何真人”与“怎样秀”

在关于《我们相爱吧》的众多讨论中, 有一个话题除了体现普通观众的观看困惑, 似乎也能引发对真人秀节目形态的思考:节目里的明星CP是真的谈恋爱吗?

从专业角度来看, 这个八卦话题指向了电视真人秀节目的边界问题, 即“真人秀”的“真”在哪, 又该如何“秀”?

真人秀, 也叫真人实景秀、真实电视。对此, 学界尚没有规范和广为认可的定义。一般来说, 电视真人秀有如下几个因素:一是, 电视媒介;二是, 特定时空;三是, 既定规则;四是, 真实人物;五是, 纪实手法。所谓的纪实性、冲突性、游戏性, 便是在电视真人秀以上的构成要素上生发出来的。比照《我们相爱吧》这样的明星恋爱真人秀不难看出, 其在“真实人物”和“纪实手法”上存在模糊地带。

应该说, 视频媒体永远存在“摄像机背后”的问题。电视媒体提供给受众一个特定的视阈, “真实”和“虚构”都是这个视阈之内呈现的相对的形态, 即使那些被贴了“真实”标签的新闻、纪录片, 都无法保证镜头之外的世界与镜头以内的世界一样真实可信。谁知道号称全天24小时100多个机位直播的《我们15个》镜头覆盖不到的地方究竟发生了什么?电视镜头视阈以内的真实感会受到镜头视阈之外的信息的干扰、质疑或消解。而镜头视阈之外的信息一部分出于镜头视阈内容的塑造, 而另外很大一部分则受制于受众的知识常识、专业背景、舆论影响等方面。

把明星拉进电视节目, 让他们从陌生人开始进入恋爱状态, 无论是“任重/林心如”组合, “崔始源/刘雯”组合, 还是“乔任梁/徐璐”组合, 都难以具有镜头视阈内的真实感的说服力。这种真实感说服力的缺乏, 并不来自大纲和脚本对明星荧幕CP关系类型的设定, 应该说从3种类型的人物关系设定上就可以看出节目脚本的用心良苦, 其是来自镜头视阈之外的受众的常识判断。他们下了节目还是情侣吗?他们会把对方计入彼此的恋爱史吗?他们以后还会参加同类的电视节目吗?受众带着这些问题进入节目情境, 势必会消解节目镜头视阈内努力营造的真实感。明星恋爱公开化、节目化, 这不符合受众日积月累的娱乐新闻经验和常识。因而, 受众对这类节目讨论的核心并没有顺着人物关系的发展延展下去, 往往停留和纠结在明星们在节目中是否会“假戏真做”, 人们关心的是真实与虚构之间的弥合。换言之, “明星+恋爱”的节目模式, 用可能虚构的人物关系取代真实的人物关系, 已经偏离了“真实人物”这一要素的要求。这是节目“真在哪”的问题。

人物关系真实性的偏差, 直接导致节目整体纪实性的松动。因为, 人物关系真实性的不足, 会使部分受众对人物在节目中的行为产生连带的怀疑, 既然情侣关系有可能是假的, 那么他们岂不是在演偶像剧?所谓纪实手段, 绝不是自然主义的跟拍, 也是要考虑甚至推敲机位、镜头、画面、剪辑的。当被怀疑表演的成分大于自然行为时, 节目又该如何在镜头内保持纪实性呢?用镜头呈现相对真实的人物和行为, 而不是呈现虚拟的真实和行为, 这是纪实性的根本所在。像电影《科洛弗档案》这样, 将纪实风格, 甚至手持DV的画质发挥到极致, 依然是一部科幻类型的虚构作品。笔者认为, 同为视觉呈现, 电视真人秀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失掉了对象的真实, 无论镜头的处理如何接近纪实风, 都不是真正的纪实。“真人秀”固然是“秀”, 但“秀”和“演”还是有差别的。这是“怎样秀”的问题。

二、在边界突破中实验

明知是假的, 不妨看一看热闹, 所以明星恋爱真人秀收视依然火爆, 观众多少带有观望“假戏真做”什么时候会“以假成真”的心态, 甚至是看偶像剧的心态。

在电视节目形态上, 电视剧与真人秀边界的重点就在真实人物上。电视剧在特定的时空情境下根据剧本演绎虚拟的人物关系。例如, 周迅和朱亚文不是恋人关系, 但是在电视剧中, 他们分别以九儿和余占鳌的身份出现, 并且形成了恋人关系, 这是电视剧要展示的虚拟人物关系。真人秀是在特定的时空场景下根据规则或大纲表现真实的人物关系。例如, 张亮的儿子就是天天, 张亮父子参加《爸爸去哪儿》节目, 就是在展示真实的人物关系。如果是黄磊带着天天以父子身份参加节目, 那就不是在展示真实的人物关系。受众无法明确诸如《我们相爱吧》中“任重/林心如”这样组合的确切人物关系, 尽管处于特定的时空情境、遵守既定规则 (剧本) , 如果真实人物关系消解, 并且随之伴生纪实性的衰退, 那么真人秀与电视剧就会渐趋交叉和融合。

真实与虚构的交叉和融合, 在真人秀节目竞争激烈的今天, 在这个视频媒体竞争惨烈的今天, 虽然看上去无奈, 但却饱含主创团队想象力的喷发, 也是推进节目形态演变前行的一次尝试。

其实, 在追求质量的目的下, 不能说完全摒弃, 至少不囿于真实与虚构的二元对立, 这样的尝试未尝不可。事实上, 在其他视频呈现形态上, 早已有人在这方面努力尝试过。例如, 贾樟柯在后来的电影, 如《二十四城记》中常常用专业演员扮演访谈对象来表演采访, 并且与真实的访谈并置剪辑。再如《喜乐街》, 突出特定舞台情境中演员的即兴表演, 更加偏重舞台性和表演性。但是若剥离节目呈现的具体形态, 将其还原为节目形态的要素层面加以比较, 便不难发现《喜乐街》与《我们相爱吧》在“真实关系”这一点上是一致的。这说明打通真实与虚构的壁垒是视频媒体一直以来都有人进行的有益探索。《我们相爱吧》以及其韩国母本,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 都在真人秀节目形态下对真实与虚构的边界进行了一定的突破。或者说, 它是存在于“剧”与“秀”之间的节目形态。

并不是说电视真人秀与电视剧的边界消弭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我们相爱吧》依然是火爆好看的优秀电视节目。边界的模糊, 提示了电视节目形态发展, 甚至是视频节目形态发展的某些新的动向, 即弥合真实与虚构的边界, 寻找节目形态新的可能。这个新的可能不全然是传统的真人秀, 也不全然是传统的电视剧, 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带有一定虚构人物关系和即兴表演成分的节目形态。从目前看来, 类似的节目数量并不太多, 而且形态尚属单调, 可见这种进行弥合探索的节目形态还没有明确和定型, 依然处于尝试阶段, 或许可以在电视媒体发展的未来有所作为。

笔者认为, 这是《我们相爱吧》作为一档成功的、优秀的电视真人秀节目更值得学界关注和思考的标本性内涵, 也是其在电视节目形态发展史上具备的更大意义和价值。

摘要:《我们恋爱吧》是2015年江苏卫视推出的大型恋爱真人秀。这一节目开启了一个新的真人秀类型, 在业内取得了良好的反响。但是该节目的形态已经溢出了传统真人秀节目的边界, 走向真实与虚构的混合地带。这一现象蕴含了当下影视文化或视频呈现形态发展的一种趋势的萌芽, 或者一种有意识的尝试与探索。真实与虚构的弥合, 在电视节目形态的演变历史上, 具有标本价值。本文尝试引领大家发现和认识这个问题。敏锐地发现并且正向地考量这一现象, 对电视节目形态日后的发展和相关研究大有裨益。

关键词:恋爱真人秀,《我们相爱吧》,真实虚构,边界走向

明星真人秀《花儿与少年》 篇2

☆旁白:旅行中不怕神一样的导游,就怕迷路的队友。

☆华晨宇:花花被罢免的原因清晰可见,虽然没帮到忙,不过好在没添乱。

☆张凯丽:我们现在就是一根绳上的七个蚂蚱。

☆张凯丽:这哪里有另一间房?在柜子里吗?

☆华晨宇:这床不能分开吗?额,我睡地上吧!不行,我不能跟你们睡一起,我要躺地上睡!我不能跟你们一起睡,我不能跟人睡,跟人同床会神经衰弱。(哈哈)

刘涛:那你以后娶媳妇怎么办?

华晨宇:可以不娶。

☆许晴:我们两个丢了!

☆李菲儿:你是导游吗?

华晨宇:我是管账的。

☆李菲儿:以后我买条绳子,把你栓在裤腰带上!

☆张凯丽:我原来想到他们会狠,但没想到会这么狠。

☆刘涛:哇塞,佩佩姐,你的箱子可不可以再小一点,你的行李我负责了。

☆张翰:不是跟我说一点半在这个地方第一次见面,我提前到了一个半小时。

☆张翰:涛姐,你想让我去死吗?

郑佩佩:没有,你问清楚再去……死比较好!

☆刘涛:刚开始的时候就觉得有导游心里特别安心,现在想可能他的功能,没有那么齐全……哈哈哈,少爷你的功能……我脑补一下。

☆张凯丽:因为,我是个性情中人,有的时候碰到点让自己特不自在的事,我就很会纠结很难受。

☆张凯丽:他今天把我弄蒙了,我觉得他挺生活的,他一见我就问我有筷子吗?多逗啊!见生人就说有筷子吗?

☆刘涛:我心想这孩子们都想吃点肉,好吧,那我说做什么呢?那做鸡翅吧!这个好啊!这么一大盒,结果好吧!买了六个鸡屁股回来,那屁股上都是毛,我剪那屁股的时候把我自己恶心坏了。这个呢?是四个鸡架子,上面有四个鸡屁股,然后就只有两个鸡翅,其他所有的都是屁股。后来妈妈(郑佩佩)说,这个是不是给狗吃的?

☆华晨宇:张翰,我来开车吧!

张翰:你会吗?

华晨宇:我没开过。

☆郑佩佩:吃饭其实不很重要,就算在麦当劳也可以。不要把那个时间花在那个上面,大家一块去看。

☆华晨宇:海水是咸的,是吗?

许晴:是啊!

华晨宇:那我可以去喝它吗?

许晴:喝吧!

华晨宇:我尝一尝。

☆张凯丽:我这有钱。

刘涛:不要钱,谁也不差钱,谈钱伤感情。

郑佩佩:你谈钱伤感情,你没钱怎么买啊?

☆路人甲:我觉得你像个明星,应该是吧?

刘涛:长得漂亮嘛!没办法,天生的。

☆凯丽:当领导得这么当,自己跑那还是领导。

明星恋爱真人秀 篇3

关键词:恋爱真人秀,我们相爱吧,真实性,共鸣

1真人秀节目的概念

1.1真人秀节目的起源

真人秀一般是指以电视传媒为介质,通过举办某一类别的比赛活动,以从多名参赛者中选取最终获胜者为目的;同时,有着丰富的奖品,可以获得广泛的经济效益的电视节目,多指“由普通人(非演员)在规定的情景中,按照预定的游戏规则,为了一个明确的目的,做出自己的行动,同时被记录下来而做成电视节目”,也泛指“由制作者制定规则,由普通人参加与并录制播出的电视竞技游戏节目”。还有人把它定义为“特定虚拟空间中的真实故事,以全方位,真实、近距离的拍摄和以人物为核心的戏剧化的后期剪辑而制作成的节目”。

1.2明星恋爱真人秀节目的发展

在电视新闻改革乏力和电视剧创作乏善可陈的情况下,真人秀成为主导中国人视觉消费习惯的“中流砥柱”,在2012年“异军突起”,2013年“蔚为大观”,2014年“延续辉煌”。明星恋爱真人秀节目《我们相爱吧》是江苏卫视引进韩国MBC电视台的明星恋爱真人秀节目,第一季于2015年4月19日播出,2015年7月17日完结,第二季于2016年3月20日播出,2016年6月5日完结。

2真实性与明星恋爱真人秀节目的关系

2.1“真”是真人秀节目的核心价值

真人秀节目的核心价值在于“真”,而不是“秀”。真人秀节目中,如果没有“真”,再好的“秀”、再精彩的剧情,再动人的演技、再精致的设计,也会使节目显得太过完美而失去本身“真”的趣味。真人秀节目如果不能守住“真”的底线,也将失去观众的认可。

2.2真实是相对的

真实是真人秀节目生存的根本。“无剧本无预设”是第二季《我们相爱吧》的节目原则。节目宗旨以“真实约会”为基础,有着真实需求的单身明星本着真诚交往的态度,凭自由意志交往。约会全程节目组只设定情境,男女嘉宾自由发挥。

随着霍建华林心如于7月31日完成大婚,和两人已相恋4年之久的消息放出,关于明星单身加入真人秀节目参与“恋爱”体验的真实性收到了质疑。许多人还沉浸在上一季石榴夫妇、任性情侣、慌张情人带给我们的不舍中,浪漫的童话般的爱情和循序渐进式的恋爱过程更是赚足了观众的眼泪。快若闪电般的婚讯传来,让还在对明星真人秀节目抱有纯粹真实幻想的观众不免有些失望。

笔者认为,真实是相对的,以往明星恋爱这样一个私密性的话题,只能透过八卦新闻了解,其中真真假假却很难说清,而《我们相爱吧》将其开发成一个全新的开放式领域,真实记录节目中的“假想情侣”在恋爱中的表现,本身就是一种对真实的探索。

2.3真实就是自然

随着7月霍建华林心如婚讯曝光,让第一季《我们相爱吧》中,林心如与任重组合成的“任性CP”的真实性大打折扣,节目的真实性备受质疑。但随着第二季《我们相爱吧》的完结,观众们可以看到节目组的用心,在节目剧情设置上,更加自然,没有剧本,明星恋爱就如同普通人一样,循序渐进,渐入佳境。相较于纠结林心如是否以单身身份参加节目,明星如何由陌生逐渐相知相熟到自由“恋爱”,这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不是更加重要吗?

2.4真实就是引发共鸣

粉丝对明星私生活有着天然的窥探欲和好奇心,而除了狗仔队的偷拍视频和访谈节目外,关于明星恋爱这部分,真人秀节目一直处于真空状态。因此,《我们相爱吧》对于明星恋爱这部分可以说是开垦出了一块处女地。

《我们相爱吧》的成功之处,应该说是有迹可循的。近年来,电视情感类节目持续升温,婚恋话题高频热议,如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成功之处不一一列举。此外,《百里挑一》《非常完美》《我们约会吧》……同类节目层出不穷,说明随着社会男女比例的失调、人口的增长,年轻人的婚恋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同时,由于节目“剧本设置”“嘉宾扮演”等一系列所谓的“设计化”的电视节目,引发观众“真情匮乏”的共鸣。“没有剧本,让明星真实相处”的明星恋爱真人秀节目《我们相爱吧》横空出世,填补了观众对于电视节目“真实性”的渴望。

3结语

亲子真人秀的核心仍然是消费明星 篇4

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出人意料地火了,据报道今明两年将会有24档与亲子有关的节目出现,其中不少直接“拿来主义”,对《爸爸去哪儿》进行了复制,这种“星爸星妈+明星兒童”的节目形式,在它刚展现出火爆景象之初,就面临着观众审美疲劳的问题。剥离掉亲子真人秀的新鲜形式、暂且忽略这类节目貌似朴素的包装,会发现它的核心仍然是在消费明星。

但如同明星选秀节目也会面临审美疲劳一样,明星亲子类节目的生命力更加脆弱。首先,多档节目参与竞争,会分散观众的收视,谈资也将不会集中于某档节目身上,《爸爸去哪儿》的一枝独秀状况会不复再现。其次,节目形式、内容的雷同,会让后来者在没有更大牌明星加盟的前提下,失去对新观众群的吸引力,跟风节目很容易夭折。再者,如果这类节目不能时时创新,很快会让观众产生“不过如此”的想法,不排除有此类节目重复草根选秀的做法,进行炒作引起一时关注却换来观众的集体反感。

总而言之,让明星亲子真人秀生命周期缩短的,除了跟风之外就是明星依赖。这是电视娱乐的宿命。而想要某种电视节目成“常青树”,最好的办法是各家卫视各显其能,大幅提升自身的原创能力,别总盯着别人家什么节目火就抄什么。电视主管部门也应为电视娱乐原创能力的提升,提供宽松的条件。

从身体消费看我国电视明星真人秀 篇5

一、身体消费

提到身体消费, 鲍德里亚将身体称为“最美的消费品”。鲍德里亚《消费社会》中描述了身体在消费社会的重要性:在消费的一整套装备中, 有一种比其他所有都更珍贵、美丽、光彩夺目的物品——它所负载的内涵比汽车还要多, 这就是身体。它作为身体和性解放符号的“重新发现”, 它在广告、时尚、大众文化中的完全出场——人们给它套上了医疗学、营养学、卫生保健学的光环, 对美貌、青春、阳刚、阴柔之风的追逐, 以及健身实践、饮食制度、护理和快感神话——今天的一切都证明身体变成了“救赎物品”。在这一心理和意识形态功能中它彻底取代了灵魂。身体成为普遍消费品, 在消费社会中担当重要角色。

身体消费作为消费文化的重要特征, 为迎合大众和市场化需求, 电视真人秀将明星身体作为消费商品, 成为其节目收视率的保证。

二、电视明星真人秀中的身体消费

笔者将以身体消费角度出发, 从三方面对我国电视明星真人秀节目进行粗浅探讨。

(一) 时尚化的身体消费

电视明星真人秀是一种精神消费型文化, 其目标受众多是年轻群体。为迎合受众, 在真人秀中, 明星所呈现的身体形象指向阳光青春、时尚性感, 刺激着人们的感观、欲望与快感追求。它告诉我们应该看上去如何, 应该如何被看、如何行为、如何感受与被感受。明星的穿着、行为、语言等受到热捧, 引领时尚潮流, 成为受众模仿的对象。

《花儿与少年》播出后, 陈意涵、郑爽、杨洋的帽子、衣服、鞋子等一夜之间上了淘宝热搜榜。新华网就发布了一篇《花儿与少年全军人马狂飙衣品大盘点》的文章, 文中列举了明星们的各路装扮。随即瑞丽网、YOKA时尚网等也纷纷发表类似文章, 以此刺激观众, 激起其消费欲望。2015年《奔跑吧兄弟》就创造了网络热词“We are伐木累”, 这个词最早源于邓超。另外, 王祖蓝模仿金星的“完美”动作, 也被大家在微博、微信中纷纷模仿。由此可见真人秀中, 明星的身体消费已成一种时尚。

(二) 满足感的身体消费

贝尔认为在消费主义语境下占统治地位的是视觉观念、声音和奇观, 尤其是后者, 组织了美学, 统帅了观众。真人秀中, 明星游戏过程中身体受苦的奇观会带给观众情绪上的刺激和满足。《奔跑吧兄弟》和《极速前进》就很好地利用了影像奇观这一点。

《奔跑吧兄弟》中, 明星被虐已成整个节目的笑点。他们通过游戏等过程展现了其真实的一面, 诸如百公斤大妈、趾压板、落水、睡觉打呼、放屁磨牙等搞笑场景满足了观众好奇心, 轻松的氛围使人们在观看节目过程中获得暂时的轻松感, 引发观众收视热情。《极速前进》中, 明星对残酷赛制的比拼, 惊险项目的挑战, 勇于前进的坚持都是整个节目看点。杨千嬅斗牛被撞飞, 吴昕吃虫等各明星身体受苦奇观, 将充满挑战的生存环境和激烈的比赛竞争相结合, 使矛盾冲突达到最大化, 以此满足观众内心追求刺激, 渴望虐星的满足感。《我们上学啦》中, 凯丽在英语课上被老师提问而不会的尴尬, 偷吃火锅晚归被宿管阿姨处罚的郁闷等, 不仅使观众对明星受罚场景产生满足感, 还能与明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使观众们的好奇心和窥私欲得到满足。

(三) 娱乐化的身体消费

真人秀中, 除表现明星真实情感外, 还能看到一些娱乐性环节贯穿其中。例如, 《极速前进》中的肚皮舞, 《奔跑吧兄弟》第二季草裙舞, 《偶像来了》谢娜的新疆舞等。节目中, 明星的行为或搞笑或性感, 或夸张或滑稽, 这种戏剧化的“身体技能”直观调动着观众娱乐情绪, 引起观众情绪释放。在《极限挑战》中, 六大男神口号“这就是命”的动作想必观众也会记忆犹新。另外, 随着真人秀节目泛滥, 其节目形式也更“出位”:让明星拉飞机、煮饭, 直播明星恋爱等。受众在观看过程中, 从明星身体行为中获得视觉冲击和感官愉悦, 以此增加其娱乐性。

三、电视明星真人秀中“身体消费”现象存在的问题

我国明星真人秀节目现已进入全盛时期, 但相应的也出现一些问题。首先, 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盛行, 娱乐至上成为其制作理念。美丽外表使观众从视觉上得到满足, 逐渐激发其消费和享乐欲望, 造成享乐、消费至上的观念。其次, 真人秀中, 明星身体受苦的奇观会带给观众情绪上的刺激和满足。在观众对其产生满足感的背后, 不可避免地导致对身体暴力观念的错误引导, 致使形成错误价值观。这种身体影像建构的“娱乐奇观”背后, 商业动机成为真实诉求。当其被纳入商品生产、消费体系之后, 将不再注重艺术审美及精神追求, 而变成对市场利润的追求。第三, 纵观目前我国真人秀节目, 创意不够, 大多集中在邀请明星博眼球、造话题阶段。不可否认, 节目中明星的身体消费给节目带来高收视率和市场, 但作为大众文化产品的电视明星真人秀, 若只一味放大身体的娱乐价值, 以市场为导向, 通过迎合大众消费口味和心理实现着商业利益的最大化, 最终很可能会导致真人秀沦为“身体消费”的走秀场, 并诱发电视节目低俗化现象。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2]鲍德里亚 (法) .消费社会[M].刘成富, 全志钢, 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4:120-121.

[3]陶东风.镜城突围:消费时代的视觉文化与身体焦虑[J].中国广告, 2004 (09) .

[4]费克斯 (美) .理解大众文化[M].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102.

明星恋爱真人秀 篇6

关键词:明星真人秀,女神的新衣

电视是一种视听结合的媒介,因此画面作为电视的另一个传播符号,对于节目的叙事具有很大的作用。明星文化在全球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使得明星不断拓展其发展空间,试图在各个领域影响大众的消费文化。各类明星与电视媒介正通过互相结合来增强自身的影响力。《女神的新衣》创造了天猫与电视内容合作的新模式。将内容转化成商业价值,带给用户最好的体验,进而提升电视平台的影响力,这是天猫进行类似的娱乐营销最重要的目的。

一、观察视角的场景变更

在《女神的新衣》中我们可以看到内外两种视角的存在。 外视角的叙述特点是摄像机作为讲述者,对整个事件、言行进行记录。摄像机跟在人物后面进行拍摄,不参与故事的构建。如明星叶璇在第一期开始就表明想更换设计师,从前几期节目中叶璇并没有太多地参与到新衣的制作过程中,到后来她直接不来参加节目的录制,致使设计师文昊天独自一人上台参加新衣走秀。整个事件发生的过程导演并没有对其进行直接的干涉,而是采用了一种外视角的方法让我们看清整个事情的原貌,从不同视角、全方位对人物进行记录,在真人秀节目中对“真”的追求下,使用这种外视角能够最大程度上还原客观的真实,让我们也感受到了设计师文昊天勇敢顽强不服输的性格。同时能够展现故事发展的冲突,形成戏剧性,不断产生悬念时给人以诱惑力和想象空间。

节目中对人物内心活动的展现以对明星及设计师的采访方式及第二现场(一位选手在台上表演,其他五位明星在各自房间观看其在台上的表现并作出评价)的方式呈现。如在第三期“制服诱惑的跳跃传奇”中张馨予太空中国风系列中,前面通过采访设计师张弛来讲述新衣的设计理念,接着是张馨予在台上给观众们展现他们的作品,伴随着现场的画面不时穿插其他选手的第二现场。

台上的张馨予女神的新衣高价竞拍时,其他五位女神及设计师是怎样想的,镜头及观众都无从知晓,这时加入其他女神们的第二现场,通过表现他们观看比赛时的反应来阐述他们自己当时最真切的心情和想法。而赛前设计师的理念阐述和赛后选手们对自己的评价都可以说是一种第一人称的体验视角,它可以将观众直接引入到叙述者正在经历事件时的内心世界,让观众直接接触到人物的想法,具有直接生动的特点。由于叙述者直接作为故事中的人物进入了故事和场景,并且叙述的是自己的事情,那么在揭示人物自己的内心感受时,其话语权便具有可信性、亲切感和真实性。因此, 在节目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叙事视角上是以外视角为主,内视角作为辅助的方式来呈现出来。

二、音响配合的视听效果

不难发现,在节目中最让人紧张的时刻就是四位买手出价。但在第一期节目中,导演只是把四位买手所给的最终价格通过画外音的方式呈现给观众,而在接下来的节目中这一环节有了巨大的改变,画面上表现台上各位嘉宾的反应镜头,音效上配合着秒数倒计时和心跳的节奏让观众及台上的嘉宾产生迫切感。这样的声画配合将人物的行动与心理更好地结合,便于观众了解人物的情感状态,突出了节目的戏剧性。

画外音最明显的作用就是点名故事悬念,引起观众注意。在第二期节目中刚开始讲述贾静雯更换设计师时,画面出现的是飞机、机场航班、贾静雯与新设计师邱美宁路途交谈等场景。而声音则是赛前对贾静雯的采访:“……老实讲跟露露(前设计师)的解除真的不是那么熟悉跟密切……” 另外,现场音乐能够将观众带入选手在表演时所呈现的场景,给人们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选手尚雯婕在参赛时使用自己的音乐进行走秀,有时更是以歌手的身份出现在节目中,边走边唱,让观众不仅在欣赏女神的新衣,而且还能聆听女神的歌喉。是名副其实的视听盛宴。

三、创新尝试的不足之处

首先,就节目中的人物叙事而言,《女神的新衣》人物焦点过于繁琐。美丽的明星、华丽的服饰、肯出钱的买家还是厉害的设计师?这让受众在观看节目时较为盲目。节目对服装的细节不够细致,面料、质感、服装都应该找到核心焦点。在叙事方面,相较于其他真人秀节目,故事性的欠缺是 《女神的新衣》的缺陷之一。节目中可以较多地体现嘉宾和节目的成长以及和设计师建立的深厚感情,让女明星和设计师共生共荣。

明星恋爱真人秀 篇7

关键词:体验式真人秀,身份定位,真实感,主题

真人秀节目是如今非常受欢迎的电视娱乐节目类型,体验式真人秀节目更是在近几年赢得了较高的收视率。但是,对于体验式真人秀节目来说,目前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本文以《明星到我家》这档体验式真人秀节目为例分析这类节目中需要改进与注意之处。

1 身份定位不符合实际,难以将参与者与观众带入节目设定之中

目前的很多体验式真人秀节目都存在这样的问题,节目组要求节目的参与者不以自己原有的身份在节目中出现,而是赋予节目的参与者以假定的人物身份与人物关系,来进行一系列的情感交流与互动。在《明星到我家》中一共有四位女明星参与其中,节目的设定是让四位明星深入到农村生活之中,并且在农村找四户人家,让四位女明星分别“嫁入”这四户人家,成为农村媳妇,并在其中体验乡村生活。但是,在人物身份的设定上就出现了很大的问题,这种“媳妇”的设定很明显是节目组为了节目效果而刻意安排的,并不是真实的。以“媳妇”身份参与其中,不论是农村家庭、参与明星还是电视机前的观众都会产生很明显的假定感,大家都很清楚这只是一个假设。农村家庭不可能相信参与的明星就是自己的“媳妇”;明星也知道这只是节目想要塑造的一个看点,只要演演戏就好,并不会全心全意地投入其中;对于观众来说这只是节目组娱乐大众的一种方法。因此,参与者和观众都不会在节目中或对节目产生共鸣,明星与农村家庭互动时情感的把握显得尴尬生疏,很没有说服力,观众看到一些本该动情的场景时,也没有太多情感波动,反而感觉有些虚假。这样一来,体验式真人秀节目本该有的真实的带入感就全都没有了,使得整个节目从前提的设定上来看就使人信服。

2 在节目中的某些关键点没有表现出真人秀应有的真实感

《明星到我家》中的每一期都用不同的时间段分别展现四位明星与农村家庭相处的过程,但是却存在一个共同的弊病,就是在应该展现真实的地方却加入了过多的人为干预。比如,节目中经常会拍摄明星的劳动生活,其实这是一个可以很好地吸引观众眼球的看点。因为,观众都想看到平日里光鲜亮丽的明星面对这些农活会表现出怎样的反应。但是,节目组并没有在这方面的拍摄与策划上表现出较为全面的客观真实与主观真实。一方面,许多对农村生活的表现不真实,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观众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节目组为了加强节目效果故意增加了农村生活的艰苦程度。很多节目里所表现的劳动内容是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包括许多障碍都有人为干预的痕迹。节目组为了节目的张力添加了这些内容,却给观众带来娱乐大众的感觉。另一方面,明星们在摄像机前的一些表现是不真实的,节目组和明星为了吸引观众且制造话题,在明星正常的表现上添加了过多的夸张因素,比如在面对农活时明星的表现让人难以理解且感到突兀。观众在体验式真人秀节目中看到这些场景时不仅不会相信其真实性,反而会觉得做作。因此,真人秀最关键的“真”没有被表现出来,会使观众逐渐产生反感的情绪。

3 节目宗旨不够明确,没有对主题的深化

这是很多体验式真人秀节目的弊病,在拍摄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往往就忘了对之前设定的正面主题进行深化,或者在开拍之前对节目宗旨的设立就不够明确。这样一来,真人秀节目就缺少了在娱乐之外该有的对正面主题的宣扬。例如《明星到我家》表面上是明星“嫁”到农村家庭去体验生活,但是真正要表现的主题应该是家人的相互扶持与家庭的温暖。可以看出节目最初对于主题的设定是以家庭为基础的,但是在拍摄和后期制作中却忽视了对主题的深化。在明星处理不了一些障碍或在农村家庭遇到困难时大家都会互相帮助,虽然表现出了他们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却没有对这些本来可以深化主题的地方做出更多的表述,反而仅仅用淡出、虚化或切换到风景画面等方式转而呈现另一个明星的体验片段去了。有时,观众在观看节目时需要节目组在关键的片段之后对主题做出更深层次的表现,否则会使人觉得整个节目仅仅是为了娱乐而编排,失去了本该存在的深刻意义。

明星恋爱真人秀 篇8

从2000年8月,中国观众首次接触真人秀节目已经过去了15年的时间。关于真人秀,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尹鸿教授认为:“电视真人秀作为一种电视节目,是对自愿参与者在规定情境中,为了预先给定的目的,按照特定的规则所进行的竞争行为的真实记录和艺术加工。”[1]著名学者Dyer认为,明星真人秀是“明星在电视节目中呈现出来的是一种被加工过的形象,即第三形象,是通过具有影响力的大众媒介、大众的主观愿望和以及其他辅助媒介相互作用而制造出来的一种构成。”[2]

2《我们相爱吧》节目设置

《我们相爱吧》是江苏卫视引进韩国MBC电视台《我们结婚了》明星恋爱真人秀节目,该节目由六位明星组成假想情侣并进行情侣生活。节目于2015年4月19日起每周日晚22:00在江苏卫视播出。第六期节目之后停播一周,主要增加两个环节:第一,演播室环节,演播室环节由李艾主持,请来两名情感专家和五名观众做嘉宾,看完一对情侣的节目之后,情感嘉宾对“情侣”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建议。第二,引入“素人夫妇”,即节目组选出两位普通人参加节目。

3节目特点

3.1梦幻的情节设置,明星假想恋爱

与韩国《我们结婚了》节目设置的“结婚”情境不同,《我们相爱吧》设置的情境是“迅速变为情侣”。“将要恋爱”的双方在互相不知道对方是谁的情况下由特殊的情节设置引导两位遇见、相知再到相恋,记录这个过程中嘉宾们的表现,着重表现在恋爱的阶段,节目组希望把节目打造成:“全民恋爱指南”。

3.2演播室里的恋爱导师

第七期节目中添加了演播室这一环节,与韩国节目不同的是,演播室里坐着“情感导师”和正式的主持人,座上的嘉宾极少发言,导师和主持人的作用更多的是“评价、分析和建议”。

3.3组合类型多样,四对特色明显。

林心如和任重30岁的“姐弟恋”,徐璐和乔任梁20岁青涩的爱情,刘雯和崔始源代表着中韩婚恋文化的碰撞,这对跨国夫妻在节目中因为身份、背景的特殊性而备受关注。第四对夫妇被网友们称作“素人夫妇”,24岁幼儿园女教师邵晴和29岁的大学老师徐啸属于“平民式恋爱”。四对夫妇从年龄、职业、收入等方面相互区别,避免了同质化。4对于中国真人秀发展的几点思考

4.1中国式娱乐精神需建立。

目前,综艺市场多引进国外尤其是韩国已经成熟的节目模式,但大多只是对源于模式的生搬硬套,或者“跟风”制作同质化严重的节目。究其原因,是国内市场缺乏“一种具有中华文化传统内核的、新式的中国式娱乐精神”。在引入节目之后要加大本土化改造的力度,设置有中国特色的环节。同时,适度调整发展节奏,注重节目质量。

4.2把握节目主流格调,切忌恶性炒作。

真人秀的首要前提是要真实,但是有很多真人秀节目往往以炒作来博取观众的关注,这些恶意的行为不仅严重破坏了节目的品质,也破坏了观众的情绪。例如,在旅游类明星真人秀《花儿与少年》中,栏目组刻意放大宁静和郑爽、许晴和其他人、郑爽与张翰之间的情感纠葛和矛盾,在宣传上大肆使用“不和”“崩溃”“前女友”这样的字眼勾起普通观众的“窥私欲”[3],实际上把过多的视角聚集在了明星的个人生活上,在严重地“消费”和“透支”着这些明星,对明星本人也造成了一种伤害。

4.3合理引导“素人”进入综艺市场,增加节目元素。

节目中第七期开始引入“素人夫妇”,第一次播出“素人夫妇初遇”从1小时16分钟开始到1小时27分钟,持续了11分钟,同期播放慌张夫妇用时27分钟,任性夫妇24分钟,石榴夫妇21分钟,播出时长相差甚远。

第八期节目播出“素人夫妇第一次约会”,“素人夫妇”播出时长从1小时15分到1小时23分,仅用了8分钟。同期慌张夫妇用时26分钟,任性夫妇20分钟,石榴夫妇用时24分钟。

同期搜索《我们相爱吧》百度词条,发现百度百科嘉宾的介绍是这样的:“该节目由林心如&任重、崔始源&刘雯、乔任梁&徐璐六位明星们组成假想情侣,进行假想情侣生活。”完全没有提及到“素人夫妇”。

从节目组的有意制作到网友的冷淡反映来看,素人CP的加入并没有让该节目再“火”一把,网友对普通人恋爱热情不高,“素人”真正成为综艺市场还需要更多的机制引导。

参考文献

明星恋爱真人秀 篇9

逆流而上 刷新明星夫妻形象

娱乐圈的情事从不消停,文章出轨尽毁好男人形象,李小冉结婚新郎不是鄢颇,高晓松离婚只为“更多自由和创作空间”,还有黄姓艺人夫妇沸沸扬扬的家暴“罗生门”……一波又一波聚光灯下的情变,把“是否还能相信爱情”的话题一次又一次砸到公众面前,新时代娱乐圈的爱情显得尤其脆弱。

就在明星婚恋几乎四面楚歌的大环境下,《真爱在途》逆流而上,以“爱,我就这样”的响亮口号强势来袭,于7月3日晚亮相东南卫视,用三对明星夫妻之间的“真情真爱真性情”刷新了公众对娱乐圈夫妻关系的认知。

从第一期节目开始,三对夫妻拿着节目组提供的2000块,在首尔精打细算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与国内光鲜亮丽的生活天差地别。三对夫妻在性格上也各有特色——陈赫看似大男子主义,私下却牢牢地被老婆管着财政大权;王铮亮看似独当一面,实则是个标准的“老婆奴”;陶晶莹抛下老公独自追星金秀贤的时候,李李仁虽然怒发冲冠街头暴走,也还是为妻子千辛万苦找到落脚之处安顿下来……尽管彼此之间难免有时意见相左、有时磕磕碰碰,但夫妻感情在节目组三四十台摄像机24小时不间断跟拍中完全真实表露,在节目组刻意安排的重重考验中日渐坚固。

觀众追捧 传递真爱正能量

节目播出后,明星嘉宾的微博和节目自身官微、微信朋友圈都被观众的热心评论“疯狂刷屏”,陈赫的率性洒脱、王铮亮的细心浪漫、陶晶莹的心直口快……明星们平时最真实的生活状态全都被搬上荧屏。无需太多解释,观众直接就能通过节目看到三对明星也和普通家庭中的夫妻一样,也会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产生一些小摩擦和小矛盾,但更多的是和每对热恋中的情侣一样,全心全意爱着对方。

观众除了感慨做明星也不易之外,更多的是对接下来的节目充满期待,很多心急的网友首播结束之后就在节目官微留言询问节目走向:“李李仁真的生气了,真的没有去接陶子吗?”“这么点钱根本不够在国外旅行啊,节目组会给他们加钱吗?”据制作方透露,接下来的内容比第一期更精彩:“首尔之行只是个热身,节目一共要录制5次,明星夫妻们接下来的行程更加出乎意料,况也层出不穷。”

此外,除了之前在节目中亮相的炙手可热的金秀贤外,制作方特邀的韩流明星也将陆续在节目中现身。“全部旅程都在韩国拍摄,幕后班底又是韩国最强的真人秀团队,这方面我们绝对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节目组负责人告诉记者,接下来《真爱在途》也将不时会有韩星加盟,用观众意想不到的方式与中国明星夫妻一起带给观众全新旅程。

明星恋爱真人秀 篇10

1 强烈的戏剧冲突

1.1 戏剧冲突预设

游戏规则的弱化,不代表不需要游戏规则。相反的,节目正是通过游戏规则里的“戏剧冲突预设”来表现角色的性格,才能达到观众的预期。

在第一季《奔跑吧兄弟》的撕名牌游戏中,多样化的游戏规则明显都是碰撞出角色间冲突的剧情所需要的要素,如攻守交替规则的设定、超能力身份的设定、间谍的埋伏、秘密合伙人的存在。导演事先根据对每个艺人的了解,经过非常周密的考虑和安排事先进行设定每个艺人的角色身份,间谍是谁、超能力者是谁。对于请来的嘉宾,一般会有出乎意料的安排,形成看点。

在拍摄过程中,也从来不会把剧本提前给艺人,所以艺人在录节目时始终不知等着自己的是什么。在这样的情境规定和身份设定下,艺人方能进行完美的真人秀表现。

1.2 观众的替代性满足

《奔跑吧兄弟》是一个竞技感极强的节目,无论是游戏中的偷袭与冒犯,还是不甘就范的激情和公开挑战的勇气,都留下了大众文化周而复始、永不臣服的烙印。

大众对于文化工业产品的期待和评价标准与官方的标准是不一致的。一个文化工业的产品“要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就必须包含大众的利益”。倘若某种特定的商品,即将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它就必须创造出抵抗式或规避式用途或读法的机会,而且这些机会必须获得承认。

观众在日常生活中难以有机会参与这种刺激的户外竞技项目。大众文化的批评是由观众完成的,他们借助媒体提供的文化产品,对其进行合乎自身要求的解读,在产生快感的同时,表达自身的观念和诉求。《奔跑吧兄弟》每一场都设定了规则。在日常生活中,规则被打破或是双方分别在私下商讨。通过或利用游戏规则的过程是隐秘的,但在这个节目中,这样的情境被放大了,观众由此获得了替代性满足。

2 从明星消费形式的转变看受众地位的改变

2.1 不像明星的明星

《奔跑吧兄弟》节目为“虐”明星无所不用其极。杨颖躺地打滚、王祖蓝被人肉折叠,各种挑战极限的高强度游戏、每天长达18小时的录制,明星们为了节目真的拼了。制片人俞杭英在接受采访时说:“说实话,一开始我们也没底,但还是希望从这个节目开始,能创造一种明星敢于放下架子,用真实的自我去挑战、去释放的娱乐精神。”

节目一开始,固定六人组成员以明星身份亮相,获得粉丝们的追捧。但当嘉宾,尤其是男神女神驾到时,固定嘉宾就会瞬间化身捧哏。当比赛正式开始后,面对各种考验,各种惩罚,有时甚至要求助于现场观众时,明星就脱下明星光环成了“小丑”。明星与观众,明星之间的前后辈关系,都被暂时忽略了。所有人构成了一幅狂欢的场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亲近而平等的。

2.2 前台化的后台行动

明星的职业是表演。“前台”则是表演者的表达性装备。明星平时在片场、在被采访时面对镜头和话筒,他们严格遵循身份的规范,在观众面前塑造自己的形象。明星平时的“前台”,一般指的是舞台:只有置身于舞台设置时他们才开始表演,而离开了舞台设置,表演也就随之结束了。

前台制约了表演者的行为,在前台大众看到的是理想化、社会化的表演者,而后台则是表演者相对真实的一面。为什么说相对真实,因为真人秀节目只是从观众的角度来看打破了前台和后台的界限,满足了观众一窥究竟的需求。

在《奔跑吧兄弟》节目中,尽管明星的舞台发生了改变,但是麦克风、摄像机这些舞台设置并没有消失。他们记录了明星们在车上、在操控室、在大街小巷的一举一动。其实,户外真人秀的机位数绝对超乎观众的想象。《奔跑吧兄弟》在节目录影中的固定机位量就多达数十个,而设备上则采用一种运动摄像机品牌、遥控摄像机、航拍等“海陆空”多兵团作战的阵势,还有一对一跟拍艺人的摄像,全方位记录艺人的一举一动。

与其说“前台化的后台行动”,也不如称之为“后台化的前台”更为恰当。明星们依然受到了表演规则的约束,即便他们在游戏中行为并不全部得体而文雅,有时甚至不与明星身份相符。但他们在游戏过程中有时会突然停下来,看看摄像大哥又没有跟上,或者对着镜头向观众说话。即便做足准备,现场还是会发生摄像、导演跟不上艺人的状况,掉了链子怎么办?没办法,绝对没有再拍一次的机会。俞杭英说:“韩版中也有这个情况。跟不上,他(艺人)就拿着DV自己拍自己。”这些都表明,明星们非常清楚自己处于前台的位置,艺人跟真人秀本身是个相辅相存的关系,走的是“还原”,不过度包装,拉近跟观众的距离感。他们乐于展现更为接地气、亲民的形象,来赚得更多的人气。邓超凭借《奔跑吧兄弟》赢得了广大观众的亲睐,一直备受争议的杨颖因节目成为许多人心目中的女神。

舞台设置与外表、举止的一致性代表了一种理想类型,但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促使我们注意和关心例外情况的手段。因此,与预期的舞台设置、外表、举止之间一致性相悖的情形,反而带来更多的趣味和魅力。比如,明星搞笑疯癫的一面,游戏过程中反映出的软弱、善良或其他个性上的弱点等。在大众文化中,观众们期待着凭借后台的个体性的行为对前台的社会规则形成冲击。

2.3 角色关系的复杂化构建

《奔跑吧兄弟》固定成员中有队长邓超、大黑牛李晨、女神经杨颖、开心果王祖蓝、存在感比较低的陈赫和偶尔能力者郑恺,这些标签都是节目组事先制定的。从节目的策划一直到播出,节目给六位固定成员精准的定位就是为了给观众对每个艺人有一个先入为主的标签化印象。这样节目组在导演后续的剧本时,才能把控全场。

除了个人的定位,节目组还把几个艺人捆绑在一起定位,最常见的就是“情侣”和“弱者联盟”。

明星的感情生活一直是观众所好奇和希望一窥的方面。《奔跑吧兄弟》中的杨颖和郑恺在第二集《寻找前世情侣》饰演《甜蜜蜜》黎小军和方小婷这对荧幕经典情侣后,迅速成为“周五情侣”;还有经常屈服在李晨的威严之下,虽偶尔反抗,但还是乖乖依照李晨的指示的陈赫,被称为“陈赫母子”等。更有网友自发组成的CP,错置的性别和装扮成为了最吸睛的亮点。

19世纪德国戏剧理论家古斯塔夫·弗莱塔克曾指出:“在我们人物众多的戏剧里,加进一个次要人物便很可能带来一种对全剧颇有好处的色彩。”弱者总是最早被淘汰,被丢进水里,挣扎在强者之间又不甘失败,有时捡漏成功或是与其他弱者组成背叛联盟,在节目中产生连续不断的刺激点。这些角色设定不符合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但在游戏环节却能碰撞出激烈的火花。

2.4 观众地位的改变

随着审美趣味的提高,观众渴望依托电视节目来感触真实,渴望本性的回归,“真人秀”节目应运而火。尽管这种真实是虚拟规则下的真实,但观众仍然能从90分钟一期的节目中看到一些明星的另一面,看到一些人性的本质。

从《奔跑吧兄弟》中就能窥视到明星生活化的一面,使他们脱离平时的光环,回到一种狼狈、素颜、紧张、落水、失败甚至落魄的气氛中,对于电视观众来说,这是一种极大的权力和心理的满足。

《奔跑吧兄弟》有进高校专场,在大学生的带领下完成任务,大学生也能在现场选择支持的队伍。对于电视机前的观众来说,他们体验到不同于其他综艺节目的快感来自于观众不再是单纯的旁观者,他们会成为节目的参与者,甚至节目会因为他们的参与而发生改变。

3 体育运动中的综艺效果

《奔跑吧兄弟》中不可缺少也是最有看点的环节当属“撕名牌”。“撕名牌”是对体育运动的一种戏仿,它夸大了体育运动的某些要素。强者往往拥有发达的身体,通过用前臂摔、砸、蛮力捶打、扳对手身体等充满冲突性的肢体语言冲撞对手。这些动作的意义就是肌肉与肌肉的冲撞。这是仪式中真正强调的对象,是肉体的力量,而不是是否能赢。被擒拿的人僵持不动,成了“受苦的奇观”。

“撕名牌”游戏现在已经流行在日常交友、素质拓展、趣味运动会等各种活动之中了,网上也有了煞有介事的“技术攻略”,比如快准狠:出手快,力量狠,角度准;声东击西;时刻自保;联合几个人先一起“干掉”最强的那个人,甚至还有“撕得过就撕,撕不过就躺”的耍赖战术。

体育运动顽强地保留着允许捣乱的特质,而这样的娱乐行为激烈、带有冒犯性、不加节制,并保留一般意义上的“趣味”。《奔跑吧兄弟》正需要这种激烈的冲突和综艺效果。在节目录制过程中,最让节目组意外的是杨颖,平时女神范儿十足的她,生活中竟是个女汉子,玩起游戏也是百无禁忌。第二集节目中的“撕名牌”环节,她竟然直接躺在水泥地上和国家跆拳道冠军张蓝心“扭打”起来。明星们拼尽全力地参与到节目设置的竞技环节中,带来了极强的视觉冲击和综艺效果。

参考文献

[1]俞杭英.论当下明星户外真人秀“真”和“秀”度的把握[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5,(1).

[2]温涓.浅谈电视真人秀的大众狂欢——以《明星到我家》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15,(2):90-91.

上一篇:中国工业4.0下一篇:英语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