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专业人才(共12篇)
汽车专业人才 篇1
摘要:以汽车专业英语为试点, 在中文版专业教材和专业课教学中, 用英文词汇替换专业术语, 并逐步加大替换比例, 使英语的应用与专业应用结合起来, 实施一定比例的双语教学, 是解决高职高专学生英语现状和教学目标之间的矛盾, 以及实现高职教学原则的一种大胆探索。
关键词:高职专业英语,汽车专业英语,双语教学,嵌入式
1 嵌入式双语教学的提出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汽车行业在不断壮大, 国内汽车市场也日益国际化。国外品牌汽车、汽车零部件和维修设备的大量进入国内市场, 给相关的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汽车行业员工需要扩大眼界, 及时了解国外品牌信息, 阅读英文版的汽车各类设备和配件的说明书和相关资料, 读懂英文显示的汽车故障诊断等等。因此, 汽车专业的高职学生需要通过学习汽车专业英语这一技能, 来不断提升自己, 达到社会和市场对于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现在的高职学生虽然在中学和大一阶段学习了7年的英语, 但大多成绩都不是很理想, 这和他们学习英语的方法和习惯有关。其中, 最让学生头痛的就是词汇的记忆, 尤其是专业英语词汇在日常英语中用得很少, 这更增加了记忆的难度。如果再按照学习日常英语的方法去背诵专业英语词汇, 会让他们更加没有学习的热情, 降低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兴趣。
目前, 国内专业英语的教学主要有两种教学方式, 一种是专门用途英语教学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ESP) , ESP是围绕某个专业的学科内容进行的专业英语的学习, 其目的主要是掌握语言。这是目前在国内汽车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中运用得很普遍的一种教学方式, 但它存在着一些不足, 如教材内容一般篇幅较长, 语言难度大, 在教学上大多采用传统的翻译法, 课堂比较枯燥无味等等。因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教学效果往往不理想。
另一种对英语水平要求较高的教学方式是“以内容为基础的教学”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CBI) 。它是融语言技能与专业内容为一体的教学方法, 其主要目的是掌握专业知识。CBI在我国高等学校中运用得较广的是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是通过语言的应用来习得语言的教学方法。它遵循了Krashen的语言习得理论, 学生在语言的应用环境中, 注意力集中到语言的意义上, 降低了语言学习的焦虑, 使语言习得在更宽松更有趣的环境下进行, 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在国内本科层次由于学生英语程度较高, 相较容易实施双语教学。但要在高职院校进行双语教学却存在三个主要问题: (1) 学生的英语基础太差, 难以达到用英语学习专业的程度; (2) 双语教学师资力量薄弱; (3) 缺乏合适的双语教材。
在高职高专院校, 学生英语程度普遍不高, 也往往对英语学习失去了信心。对于这种情况, 实施全英语的双语教学模式肯定是有困难的, 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还会造成学生更大的抗拒心理。另外, 高职院校双语教学的师资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英语教师对专业不熟悉, 达不到专业教学的水平, 而专业教师的英语往往只能进行书面阅读, 不能达到用英语教学的程度。而且双语教学在高职院校尚处于探索阶段, 相当水平的双语教材非常罕见, 是一个有待开发的领域。
针对学生外语能力不足的现实, 谷志忠提出了“先少后多、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来指导双语教学。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赵小云老师指出:对英语基础较弱的学生, 采用英语渗透教学模式或学科整合教学模式, 降低英语的使用比例, 可能会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因此, 我们提出了在CBI框架下的嵌入式双语教学的思路, 通过整合汽车基础知识和常见英语专业术语, 遵循先少后多、循序渐进的原则, 开发适用于高职高专汽车专业的校本教材, 探索解决专业英语教学难、效果差的问题。
嵌入式双语教学就是: (1) 文字嵌入:在中文版专业教材中, 用英语替换中文术语, 并逐步加大替换比例直至句子和篇章; (2) 应用嵌入: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使用英语作标识和指令, 学生可以通过识读英语标识来理解原理、分析故障, 通过解读指令来进行专业操作等等, 即把英语的应用嵌入到专业应用之中。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情境性和互动性特点, 融英语学习于专业应用之中。
2 嵌入式双语教学的优势
高职高专嵌入式双语教学是根据高职高专学生英语水平、师资水平以及专业英语需求而提出的一种教学方式, 它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促进词汇的掌握和师资水平的提高。
2.1 以专业词汇为切入点, 循序渐进, 利于学生掌握
词汇是专业英语学习的瓶颈。嵌入式英语教学摒弃了大段大段英语文章内容的形式, 只在中文教材中出现星星点点的英语单词, 这种专注于英语单词而不是长段句子的文章, 能够大大降低学生的心理负担, 使学生能集中精力循序渐进稳步积累地去攻克词汇难题, 最终达到读懂说明书的教学目的。
嵌入式英语教学有三大优势。首先, 利于学生掌握专业词汇的拼写和正确的发音。嵌入式教学从词汇入手, 利用拼读规律, 鼓励学生根据拼写去拼读, 教师予以指正。唐静认为这种主动拼读比简单模仿更利于学生记忆单词的拼写, 并逐渐熟悉拼读规律。其次, 利于学生掌握词义。建构主义认为, 语言学习是意义建构的过程。在嵌入式双语教学中, 学生依据对专业知识和上下文意思的理解, 猜测所嵌入英语词汇的意思。这种猜测的识记过程会给学生留下较深的印象, 真正建构起词汇的意义。第三, 循序渐进, 做到梯度循环教学。嵌入式双语教学分为三级:词汇嵌入、句子嵌入和篇章嵌入。嵌入的英语词汇在教材中反复出现, 并逐渐增加。当专业英语词汇积累到一定程度, 就可以把含典型句型的句子替代中文内容, 实现句子嵌入, 为进一步的篇章嵌入做好准备。对于生产工作中最有可能接触得到的英语资料, 如汽车配件的英文说明书, 可以截取重要的段落或者整篇文章放入中文专业教材中, 形成篇章嵌入。
由词汇到篇章的嵌入, 是由最重要又最棘手的专业词汇入手, 由少到多, 由易到难, 不断增加新的词汇又不断重复再现已学的词汇, 使词汇学习简单易学, 从而解决学生学了就忘的难题。同时, 把英语学习的重点集中到了最重要的词汇和最实用的篇章上, 遵循了高职“实用、够用”的原则。这也能较好地解决专业英语教材的问题。
2.2 以多媒体技术和仿真软件为支撑, 可以改革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多媒体和软件技术的不断发展使专业教学手段得到了迅猛的提高。借助图片、动画、视频和仿真操作软件, 学生可以直观地学习, 亲身地体验, 使教学更简洁、有效。在嵌入式教学中教师借助高科技技术手段可以创新性地运用教学方法, 让学生能在专业应用中使用英语。如在教学中用英文来标识汽车部件名称, 说明机械运动原理。在进行仿真实训的实践教学中, 用英文发出指令和布置任务, 指导学生进行故障诊断、排除故障、组装零部件等等。把英语的应用嵌入到专业知识的应用中, 使英语技能与专业技能的发展相结合。在多媒体和仿真软件构建的模拟情景中使用英语, 摆脱过去专业英语以书面翻译为主的教学, 丰富英语教学形式, 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兴趣。
2.3 以融合发展的师资队伍为保证, 使嵌入式双语教学顺利实施
师资建设是教学改革的关键, 只有专业教师与英语教师融合发展才能保证嵌入式双语教学取得预期的成效。
对于专业英语教学而言, 现有专业教师和英语教师都存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从而带来了教学的缺陷:专业教师专业强, 英语水平较差, 不能胜任以往长而难的专业英语文章的教学;英语教师英语强, 专业弱, 不能很好地理解专业文章所承载的专业内容。而在嵌入式教学中, 专业教师与英语教师融合发展, 在教材、教学等方面进行合作, 实施专业+英语的双语教学。
3 嵌入式双语教学的开发建设
株洲汽车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汽车制造和维修为特色的职业技术学院。根据高职高专“实用为主, 够用为度”的教学原则和本层次学生的水平和特点, 以及行业需求和社会需求, 设定本学院专业英语教学目标为“达到阅读汽车原版英文说明书的目的”。为此, 我们一方面选定汽车专业几门专业基础课程如《汽车底盘》、《汽车电路》、《汽车发动机》等, 对其中文版教材进行改编, 用英文替换其中的中文专业术语, 将中文版教程改编成嵌入式双语教程, 替换的比例根据学生学习的规律以及记忆规律来确定, 并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提高替换的比例, 目的是让汽车专业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习得英文专业术语, 完成英语提示下的操作。另一方面组织编写《汽车说明书》课程的校本教材, 其编写方式包括英文专业术语嵌入、典型英文句子嵌入和典型英文篇章嵌入等, 目的是为较高英语水平学生提供发展空间, 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提升学生综合英语能力。
专业课教师和专业英语教师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合作:
(1) 教材。专业教师与英语教师共同开发嵌入式双语教学的校本教材, 专业教师斟定重点的词句和篇章段落, 英语教师负责英文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第一步, 首先开发脱胎于中文专业教材的校本教材, 只包含词汇嵌入, 第二步开发的校本教材以英语为重点, 包含词汇嵌入、句子嵌入与篇章嵌入。
(2) 教学。教学是实施嵌入式双语教学的途径。在教学方法、课件制作和仿真软件配套英语等方面, 专业教师和英语教师可以互相学习、相互借鉴。专业教学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专业为重点, 这一阶段由专业教师执教, 使用的中文专业教材只嵌入英文术语, 专业教师完全能胜任, 也不耽误专业内容的教学。第二阶段以英语为重点, 中文教材里嵌入英文句子和篇章, 由英语教师进行教学, 专业内容只是复习重点和巩固已有知识。
(3) 课程评价。除平时上课做随堂评价外, 在期末的专业考试试卷中采用中英文相结合的方法, 每套试卷出20%的英文题, 由学生用英语进行答题。
教师的相互学习和合作能提升彼此的业务能力, 提高教学质量, 使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得到协调、融合的发展, 从而保证嵌入式双语教学的顺利进行。
嵌入式双语教学是在CBI框架下对专业英语教学的一种大胆尝试, 株洲汽车职院正从教材入手一步步进行实验性教学, 随着改革的深入, 必将有第一手的实验数据和意见反馈回来。嵌入式教学能否实施下去并取得良好效果, 请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谷志忠.简论高校的双语教学[J].中国高教研究, 2005, (10) .
[2]赵小云.高职高专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现状和改革的探索[J].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 2011, (3) .
[3]唐静.猜测策略在英语词汇呈现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 2007, (15) .
[4]武晓燕.职业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双语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 2012, (5) .
[5]胡玉琳.高职“双语教学”存在问题和对策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4) .
汽车专业人才 篇2
一、活动目的: 响应学校号召,宣传学校和学院文化,体现学生专业素质。
二、活动意义:
展示学院专业风采,弘扬汽车知识文化,提高社团创新精神。
三、活动主题: 传播汽车文化知识,弘扬校风校纪。
四、活动时间: 2017年9月10号
五、活动地点: 汽车实训楼门口
六、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汽车工程学院 承办单位:Auto Fan 汽车社团
七、活动流程:(1)对发动机进行拆装,其内部结构进行详细的讲解;(2)舞蹈表演;
(3)变速箱的拆装与讲解;(4)歌曲表演;
(5)汽车发动机舱的详细讲解。
八、正文:
拆装和讲解迈腾、丰田发动机,区分两种不同发动机的性能和工作原理,模拟迈腾车现车销售。发动机的拆装不仅要掌握技术,还要懂得工具的使用和每一个螺丝的旋向、扭力。最重要的是要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更好的展示我们专业的风采。销售更需要好的口才和对每款车的了解以及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与应运。
此次的活动我们的不足就是对专业知识还是了解不够深刻,对有些零部件不了解、判断不够准确,影响我们拆装速度和解说。安排存在不足、活动的逻辑连接性不强。
虽然如此但我们依旧取得了老师、家长和学弟们的认可,展示了我们学院的风采,但我们依然会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做到吃透每一个知识点,掌握拆装要领。突出我们过硬的专业本领,展示学院特色。在今后活动安排上会充分考虑所有因素,争取做到使活动办得有声色、有逻辑。
总结者:
汽车专业人才 篇3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人才需求;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8-107-2
0 引言
在传统的汽车发展过程中离不开石化资源的支持,但是随着石化资源的不断减少,生产和应用成本的不断扩大,研发新能源汽车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并且传统汽车的使用不仅成本逐年的增加,对环境也产生了重大的污染。传统的汽车产业无法适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基于此我国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也列为我国一项专门的发展战略。并且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市场上的新能源汽车数量不断的增多,从而对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增加。因此加强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的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1 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新能源汽车产业也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新能源汽车制造行业,另一部分指的是新能源汽车应用市场。因此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的工作范围主要有新能源汽车的制造、新能源汽车检测、维修等工作。并且新能源汽车的构造和技术与传统的汽车具有很大的不同,对其专业人才的技能素质要求也有很大的不同。目前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需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一是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应该具有较高的电子技术,了解先进的节能材料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并且新能源汽车还涉及一些电池管理等电力驱动装置以及一些电力控制和智能技术,因此汽车专业人才也应该具有这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二是不管是传统的汽车还是新能源汽车在使用的过程中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汽车维修环节并不可少。对于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技术人员而言,不仅需要掌握传统汽车维修技术,还要具备对新能源汽车进行维修的资格证,同时还要根据新能源汽车的需求,要具有电工专业方面的技术。新能源汽车维修相比传统汽车而言,对维修人员专业技能要求的更高,因此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人才不仅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
三是新能源汽车在结构设计上以及动力原理上具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其作业的方式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目前新能源汽车涵盖了众多新科技,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技术性,这也导致新能源汽车维护保养也具有较高的技术性要求。因此在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仅要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还要赋予学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使其能紧跟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
2 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措施
新能源汽车产业专业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就是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以市场发展需要为引导,以培养学生新能源汽车专业岗位技能为目标,通过专业的课程设计、教材建设、教学模式选择等方式,实现职业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2.1 结合市场发展,专业课程教师要不断提升实力
上文中已经提到新能源汽车涵盖了较多的先进技术,并且技术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涉及了众多的信息技术、电化学技术、电工电子技术等知识。因此要提高职业院校对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首先应该就要保证教师的专业素质符合当代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需求。这也就要求汽车专业的教师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充分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动向,并且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藏,完善自己的知识架构。同时专业课程的教师还要深入新能源汽车企业去学习,通过实际调研,掌握现代生产方式,并且了解企业实际岗位能力标准,为专业人才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的引进新技术,提高教学内容的实效性。还要对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的反思,提高本身的教学能力。
2.2 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校企深度合作可以有效改变传统教学中合作范围小、专业信息来源渠道窄、合作“校热企冷”、校企人才培养标准不同一等弊端。所以,职业院校应与新能源汽车生产、使用企业通过共同构建人才培养机制,共同开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共享教学培训资源,合作开展工学结合的一体化教学等途径和方法,进一步深化和扩大校企间人才培养的合作内涵和合作范畴,以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2.3 依据产业发展需求,加快教材建设
教材是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依据,也是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基础,在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中也不例外。并且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提高汽车专业教材的实效性、加快新能源汽车技术专门教材的开设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职业院校要依据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以及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要求为根本,对教材学习内容进行有效的安排,并在教材内容的排列上还要依据由简单到专业化的规律,使内容不断地深入,使教材能够满足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同时,其教材内容还要符合一体化教学需求,满足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的综合性要求,不仅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还要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升自己专业水平,促使学生自我成长。
2.4 依据人才培养规律,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新能源汽车的所涵盖的专业知识较多,因此要求从业人员的知识储备要求也比较高。因此,为了满足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需求,必须对其专业课程进行科学的构建。在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学生职业发展能力需求为根本,以岗位职业需求为标准,构建专业课程体系。首先,在课程体系的构架过程中,要相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岗位需求进行实际调研,并且明确新能源汽车对各岗位能力的要求;其次还要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对岗位能力需求进行层次上的划分,并将其理论化,与教学能容相结合,从而合理确定课程体系,帮助学生在完善的课程体系中进行良好的职业能力培养。
2.5 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与社会评价
为了提高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水平,必须构建规范的人才培养标准体系,并且将汽车行业规范、岗位职能需求以及职业标准作为其重要的评价依据,其具体的操作过程可见图1。
3 结语
综上所述,新能源是汽车已经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适应汽车行业发展需要,各大职业院校的汽车专业应该对该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积极的变革,为社会培育更多高质量的汽车专业人才。各大汽车专业院校在新的汽车发展形势下,必须明确定位本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升院校师资队伍水平,编制新的教材内容,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并且深化校企合作模式,建立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切实提升院校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水平,使该专业的学生适应社会岗位的需要,同时还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不断适应汽车行业发展的需要。
参 考 文 献
[1] 田勇根.基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职业,2015(26):63-63,64.
[2] 冯亚朋,刘桂光.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时代教育,2015(16):83-83.
[3] 张仕宪.浅谈新能源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中职学生的培养与职业指导[J].科学导报,2015(18):254-254.
[4] 张长坤.地方高校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定位分析——以德州学院为例[J].新西部(下旬刊),2015(5):51,55.
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探讨 篇4
汽车维修市场的发展, 促使了社会对汽车维修人员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决定了汽车维修人员必须以技术型为主。其必须知识全面、理论扎实、技术过硬、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 既要熟悉汽车结构、原理和传统的机械维修技术, 又要熟悉现代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计算机等技术, 掌握现代的电子维修技术和检测技术, 且具有实践经验、操作熟练, 能快速、准确地判断并解决现代汽车出现的各种疑难杂症。为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 汽车维修业不会再延用传统的师徒模式的培养方式, 而会十分重视汽车维修技术人才的引进, 需要有适应现代汽车维修新型的机电一体化人才进入维修行业。目前, 由于市场的发展和人才的需要, 专门培养“汽车维修技术人员”的高校汽车维修专业, 其培养方向和课程设置已不适应当前市场的需求。汽车上目前普遍装配的, 建立在先进的信息传感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基础上的汽车控制与诊断系统, 决定了维修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维修技术和检测的操作能力, 这些都是传统的以机械维修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汽车维修专业所培养出的人才不能承担的。
2汽车维修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
(1)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调整教学计划和大纲, 加强专业课程建设。
现代汽车维修专业培养的应是机电一体化复合性人才。因此, 应以行业发展、市场需求为导向, 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以应用能力为培养主线, 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和大纲, 建立汽车维修专业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的结构上, 按素质教育、能力培养、技能实训三大类课程进行整合优化课程体系, 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操作课时比例要统筹兼顾。课程目标应关注现代汽车维修专业领域的最新科技发展水平, 及时调整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 将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纳入课程范畴。在课程的设置上充分考虑学生在工作中的实际需求, 比如适当增加汽车专业英语的课时, 加强学生阅读英文维修资料的能力。同时要注重学生学习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的培养, 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以适应汽车技术不断发展的需要。
(2) 提高专职教师的业务素质,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只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技术人才。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是一项技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 一个合格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专业理论, 还应具备熟练的动手能力, 因此必须建立一支师资结构合理、技能精湛、理论实践水平高超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方面教师应通过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对外技术服务与咨询、职业技术培训、参观进修等途径提高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另一方面专业教师必须有一定的时间到企业去锻炼和学习, 以掌握本专业和相关专业最新的技术动态, 掌握先进企业的生产经验, 及时进行知识更新、拓宽视野、调整知识结构。此外, 学校应通过聘请工厂和各行业生产第一线的懂理论、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 让他们对专业建设和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将最新的技术和信息带进学校, 以形成专兼结合, 以专为主教师队伍, 改变学校单一的师资结构。
(3) 更新教学手段, 加强实习和实验设施的建设。
实习、实训和教学设备的建设是培养汽车维修人才的重要保证。为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 在专业课程的学习阶段应尽可能将课堂搬到实验、实训现场, 使能力训练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为此, 有必要建成一批多媒体教室与实验实训室结合而成的专业教室, 并配以汽车及汽车各组成部分的实物和一些较为先进的检测仪器和设备。同时应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优势, 建立一批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发挥社会教育资源的效益。还应创造条件与先进的维修企业挂钩实习, 缩短与生产实习的距离, 促使学生能够很快的掌握汽车维修业技能。
参考文献
[1]范沛龙:培养汽车维修高技能人才教学模式的探讨[J].交通职业教育, 2007, (1) :53-54.
[2]田光辉:汽车维修企业人才现状与人才培养[J].北京汽车, 2005, (5) :12-14.
汽车专业英语词汇 篇5
射频滤波器 radio frequency (rf)filter
低通滤波器 low-pass filter
抑制滤波器 suppression filter
线束 wire harness
同轴电缆 coaxial cable
光导纤维电缆 fiber optic links
人工(电源)网络 artificial network(an)
宽频人工(电源)网络 broadband artificial network (ban)
电位计 voltmeter
功率计 power meter
频率分析仪 frequency analyzer
频谱分析仪 spectrum analyzer
测试接收机 testing receiver system
波形采集装置 waveform acquisition equipment
检波器 detector
准峰值检波器 quasi-peak detector
模拟手 antificial hand
吸收钳 absorbing clamp
模拟灯 dummy lamp
带状线 stripline
平衡-不平衡转化器 balun
在试设备 device under test(dut)
转鼓试验台 roler bench
转台 truntable
测功机 dynamometer
升降台 lifting device for lifting
废气排气系统 exhaust emission suction system
消防系统 fire extinguishing system
可视通话系统 video and intercom system
声学和噪声 acoustic and noise
声学 acoustics
声学工程 acoustical engineering
声波 acoustic wave
声容 acoustic capacitance
声频 acoustical frequency
声阻 acoustical resistance
声级 acoustical level
声谱 acoustic spectrum
声抗 acoustical reactance
声阻抗 acoustic impedance
声质量 acoustical mass
声反馈 acoustic feed back
声功率 acoustical power
声效率 acoustical efficiency
传声性 acoustical conductivity
声藕合 acoustical coupling
声学分析 acoustical analysis
声源 source of sound
声场 sound field
声压 sound pressure
声蟠 sound coil
声速 sound velocity
共鸣 resonance
响度 loudness
回声 echo
噪声 noise
汽车噪声 automobile noise
噪声控制 noise control
分贝 decibel(db)
声强与声强级 sound intensity and sound intensity level
声压与声压级 sound pressure and pressure level of sound
响度级与等响曲线 soundness level and equal -loundness contours
声级 sound level
噪声测量系统 measurement system of noise
声功率与声功率级 sound power and power level
汽车噪声测量方法 measurement method of vehicle noise
声学仪器 acoustical instrument
声强计、比声计 acoustimeter
声幅射器 acoustical radiator
共鸣器 acoustic resonator
滤声器 acoustical filter
检声器 sound detector
噪声计 noise meter
精密声级计 precision sound level meter
电平记录仪 level recorder
频谱分析仪 frequency spectrum analyzer
fft——快速傅里叶变换)分析仪 fft analyzer
机械阻抗分析系统 mechanical impedance analysis system
跟踪滤波器 tracking filter
功率谱分析仪 power spectral density analyzer
概率密度分析仪 probability density analyzer
自相关仪 autocorrelaton function analyzer
消声器(噪声衰减装置) sound attenuatin
噪音消声器(隔音材料) silencer(sound deadener)
清洁度 cleanliness
毛坯清洁度 rough cleanliness
零件清洁度 parts cleanliness
快速不解体清洁度 rapid undisassembly cleanliness
解体清洁度 disassembly cleanliness
装配清洁度 assembly cleanliness
重量法 weighting method
光电比色法 photoelectric colorimetry method
离心法 centrifuagl method
色度比较法 patch test method
滤膜 filtrer membrance
恒重 standing weight
清洗液 leaner
混浊液 dirty soulution
过滤 filtration
微粒 particle
粒度 paritcle size
孔隙度 void ratio
全液过滤 whole solution through filtering
抽样过滤 sample filtering
滤膜气泡点压力 pressure of air bulb in film
滤膜孔隙率 void ratio of film
滤膜萃取率 percentage of film taken off
环境 environment
清洁度检测室 cleanliness measurement room
局部洁净区 clean work area
准备室 preparatory room
将尘量 quantity of fallen dust
抽样基数 sampling basic number
取样部位 sampling location
清洁度限值 cleanliness limit
重量分析法 analysis by weight method
滤膜显微镜分析法 microscopic method
磨料试验法 grit test method
重复性 repeatability
再现性 reproducibility
传动系 drive line(transmission ,power train)
机械传动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无级传动 stepless transmission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
液力传动 hydrodynamic drive
液力机械传动 hydromechanical transmission
液压分流传动 hydrostatic differenctial tranmission
液压蓄能传动 hydrostatic stored energy transmission ssytem
飞轮蓄能传动系 flywheel stored energy transmission system
电传动 electrical transmission
电动轮 eelctric wheel
链传动 chain-driving
双发动机并联传动 dual engine drive
传动系的扭转振动 torsional vibrations of transmission
齿轮噪声 gear noiose
传动系的噪声 transmission noise (driveline noise, power tranin noise)
离合器 clutch
类型 type
摩擦式离合器 friction clutcch
单盘离合器 single plate clutch
双盘离合器 double plate clutch
多盘离合器 multi-plate clutch
膜片弹簧离合器 diaphragm spring clutch
自动离合器 automatic clutch
离心式自动离合器 centrifugal tyep automatic clutch
电磁离合器 eelctromagnetic clutch
磁粉离合器 magnetic-powder lutch
螺旋弹簧离合器 spring-loaded clutch
中央弹簧离合器 cetnral spring clutch
斜置弹簧离合器 angle-spring clutch
伺服离合器 servo clutch
部件 assembly and parts
离合器操纵机构 clutch operation
飞轮 flywheel stored energy transmission system
飞轮壳 flywheel casing
从动盘摩擦衬片 clutch palte lining
离合器壳 clutch housing
传力片 steel tape
压盘 pressure plate
分离杆 release lever
分离套筒 release sleeve
离合器轴 clutch shaft
离合器盖 clutchcover
从动盘 clutch plate
从动盘毂 clutch plate hub
分离弹簧 release spring
分离轴承 release thrust bearing
中间压盘 center plate
压紧弹簧 pressure spring
膜片弹簧 diaphragm spring
减震弹簧 damping spring
摩擦片 friction lining
扭转振动减震器 tortional vibration damper
离合器机械式操纵机构 clutch operation device(mechanical )
离合器踏板轴 clutch pedal shaft
离合器踏板臂 clutch pedal lever
离合器踏板密封套 pedal lever seal
离合器踏板 cltuch pedla pad
分离推杆 release rod
分离推杆叉 push-rod fork
离合器分离轴 clutch release shaft
分离杆支座 release lever supoort
分离杆轴 release lever axle
分离杆调整螺钉 release lever adjusting screw
分离轴承和分离套筒总成 release bearing and sleeve assembly
自动调心分离轴承 self-aligning release thrust bearing
离合器推力轴承 clutch thrust bearing
离合器轴前轴承 clutch opilot bearing
分离叉 withdrawal fork
分离叉球头支座 operating fork bal -end
分离推杆调整螺钉 release rod adjusting screw
分离叉回位弹簧 operatign fork retrun spring
踏板回位弹簧 clutch pedal retrun spring
离合器分离拉索 clutch release cable
离合器液压式操纵机构 clutch operaton (hydraulic)
离合器操纵机构主缸 clutch release master cylinder
储液罐 fluid reservoir
主缸活塞 master cylinder piston
主缸推杆 master cylinder push rod
工作缸推杆 slave cylinder push rod
工作缸活塞 slave cylinder piston
工作缸 clutch release slave cylinder
液压系统放气塞 hydraulic system bleeding plug
油管 pipe
联接软管 hose
踏板支座 clutch pedal mounting bracket
分离杆铰销 operating lever articulation
工作缸活塞回位弹簧 slave cylinder piston return spirng
主缸活塞回位弹簧 master cylinder piston return spring
离合器打滑 cltuch slipping
滑磨功 work of slipping
接合平顺性 smoothness of pick-up (engagement)
分离的彻底性 cleanliness of disengagemet
离合器后备系数 reserve coefficient of clutch
离合器的微处理机控制 microprocessor controlled clutch
变速器 transmission (gearbox)
机械式变速器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固定轴式变速器 fixed shaft transmission
中间轴变速器 countershaft transmission
双中间轴变速器 twin countershaft transmission
多中间轴变速器 multi-countershaft transmission
两轴式变速器 twin-shaft transmission
行星齿轮式变速器 planetary transmission
滑动齿轮变速器 sliding gear trnasmission
全直齿常啮式变速器 fully constant mesh all spur gear transmission
全斜齿常啮式变速器 fully constant mesh all helical gear transmission
全齿套变速器 all dog clutch transmission
多级变速器 multi-speed transmission
无级变速器 non-stage transmission
同步器式变速器 synchromesh transmission
直接档变速器 direct drive transmission
超速档变速器 over drive transmision
手动换档变速器 manually shifted transmission
直接操纵变速器 direct control transmissionm
远距离操纵变速器 remote control trnasmission
动力助力换档变速器 power assisted shift transmission
自动换档机械式变速器 automatic mechanical tranmission
半自动换档机械式变速器 semi-automatic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插入式多档变速器 interttype multi-speed tranmission
分段式多档变速器 sectional type multi-speed tranmisssion
组合式变速器 combinatory transmission
主变速器 basic trnasmission
副变速器 splitter
带主减速器的变速器 final driving transmission
液力变速器 hydraudynamic transmission
自动液力变速器 automatic transmission
半自动液力变速器 semiautomatic transmission
人工换档液力变速器 manually shifted transmission
分流式液力变速器 split torque drive tranmisson
定轴式液力变速器 countershaft transmission
行星式液力变速器 planetary trnamission
电子同步变速装置 electronically synchronized transmission assembly
滑动齿轮传动 sliding -gear transmission
常啮合齿轮传动 constant mesh transmission
啮合套 shift sleeve (engagement sleeve)
液力传动 hydraudynamic drive
液力传动装置 dydraudynamic drive unit
液力偶合器 fluid coupling
液力变矩器 torque converter
综合式液力变矩器 torque converter-coupling
锁止式液力变矩器 lock-up torque converter
变容式液力变矩器 variable capacity converter
同步器 synchronizer
常压式同步器 constant pressure synchronizer
惯性式同步器 inertial type of synchronizer
自动增力式同步器 self-servo sysnchronizer
双涡轮液力变矩器 double-turbine torque converter
双泵轮液力变矩器 double-impeller torque converter
导轮可反转的变矩器 torque converter with revereal reacto
分动箱(分动器) transfer case
辅助变速器 auxiliary gear box
取力器(动力输出机构) power take-off
传动轴减速器 dirveline retarder
液力减速器 hydraulic retarder
单向离合器 one-way clutch
锁止离合器 lock-up clutch
叶轮 member
泵轮 impeller
涡轮 turbine
导轮 reactro
转子 rotor
定子 stator
级 stage
相 phase
叶片 blade
转动叶片 variable blade
循环圆 trus section
速度三角形 triangle of velocities
外环 shell
内环 core
设计流线 design path
边斜角(进出口) bias(entrance and exit)
包角 scroll
叶片骨线 mean camberline
叶片角 blade angle
阻流板 step,reflectro,baffle
速度环量 circulation (circulation of stream)
液流角 flow angle
滑差 slip
速比 speed ratio
变矩比 torque ratio
能容系数 capacity factor
零速转速 stall speed
空转转速 racing speed
变矩范围 torque conversion range
偶合范围 coupling range
偶合点 coupling point
锥形渐开线齿轮 conical involute gear
变速齿轮 transmission gear
分动齿轮(分动机构) transfer gear
变速齿轮组 change gear set
滑动齿轮 sliding gear
常啮齿轮 constant mesh gear
倒档中间齿轮 reverse idler gear
行星齿轮机构 planetary gears
行星齿轮 planet gear
行星架 planet carrier
太阳齿轮 sun gear
内齿轮 internal or king gear
外侧行星齿轮 outer planet gear
内侧行星齿轮 inner planet geear
长行星齿轮 long planet gear
短行星齿轮 shor planet gear
双联行星齿轮 compound planet gear
中间齿轮 intermediate gear(counter gear)
副轴齿轮 counter shaft gear
副轴 counter shaft
变速器输入轴 transmission imput shaft
变速器输出轴 transmission output shaft
变速器主动齿轮轴 transmission drive gear shaft
变速器主轴 transmission main shaft
变速器中间轴 transmission countershaft
变速器轴的刚度 rigidity of shaft
变速齿轮比(变速比) transmission gear ratio
传动比 gear ratio
主压力 line pressure
调制压力 modulated pressure
真空调制压力 vacuum modulator pressure
速控压力 governor pressure
缓冲压力 compensator or trimmer pressure
限档压力 hold presure
前油泵 front pump (input pump )
液力传动装置充油压力 hydrodynamic unit change pressure
后油泵 gear pump (output pump )
回油泵 scavenge oil pump
调压阀 pressure -regulator vavle
电磁阀调压阀 solenoid regulator valve
液力变矩器旁通阀 converter bypass valve
速控阀 governor valve
选档阀 selectro valve
换档阀 shift valve
信号阀 signal valve
继动阀 relay valve
换档指令发生器 shift pattern generator
档位指示器 shift indicator(shift torwer)
先导阀 priority valve
流量阀 flow valve
重迭阀 overlap valve
液力减速器控制阀 retarder control valve
液力起步 fluid start
零速起动 stall start
液力变矩器锁止 converter lockup
全液压自动换档系统 hydraulic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电液式自动换档系统 electronic -hydraulic automatiec
换档 shift
升档 upshift
降档 downshift
动力换档 power shfit
单向离合器换档 freewheel shfit
人工换档 manual shfit
自动换档 automaitc shfit
抑制换档 inhibited shift
超限换档 overrun shift
强制换档 forced shift
换档点 shift point
叶片转位 blade angle shift
换档滞后 shift hysteresis
换档循环 shift schedule
换档规律 process of power shift
动力换档过程 timing
换档定时 property of automatic shift
换档品质 property of automatic shft
换档元件 engaging element
换档机构 gearshift
操纵杆 control lever
变速杆 stick shift(gear shift lever)
(副变速器)变速杆 range selector
变速叉 shifting fork (gear shift fork)
分动箱控制杆 transfer gear shift fork
变速踏板 gear shift pedal
变速轨(拨叉道轨) shift rail
直接变速 direct change(direct control)
方向盘式变速 column shift (handle change)
按钮控制 finger-tip control
槽导变速 gate change
空档位置 neutral position
直接驱动 direct drive
高速档 top gear(high gear)
低速档 bottom gear(low speed gear)
第一档 first gear
第二档 second gear
超速档 overdirve gear
经济档 economic gear
倒档 reverse gear
爬行档 creeper gear
驱动特性 drive performance
反拖特性 coast performance
定输入扭矩特性 constant input torque performance
全油门特性 full throttle performance
寄生损失特性 no load (parasitic losses)performance
原始特性 primary characteristic
响应特性 response characteristic
吸收特性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
全特性 total external characteristic
输入特性 characteristic of enhance
输出特性 characteristic of exit
力矩特性 torque factor(coefficient of moment)
过载系数 overloading ratio
变矩系数 torque ratio
能容系数 capacity factorr
几何相似 geometry similarity
运动相似 kinematic similarity
动力相似 dynamic similarity
透穿性 transparency
万向节和传动轴 universal joint and drive shaft
万向节 universal joint
非等速万向节 nonconstant velocity universal joint
等速万向节 constant velocity universal joint
准等速万向节 near constant velocity universal joint
自承式万向节 self-supporting universal joint
非自承式万各节 non self suporting universal joint
回转直径 swing diameter
等速平面 constant velocity plane
万向节夹角 true joint angle
十字轴式万向节 cardan (hookes)universal joint
万向节叉 yoke
突缘叉 flange york
滑动叉 slip yoke
滑动节,伸缩节 slip joint
花键轴叉 slip shaft yoke
轴管叉(焊接叉) tube(weld yoke)
十字轴 cross(spider)
十字轴总成 cross assembly
挠性元件总成 flexible universal joint
球销式万向节 flexible member assembly
双柱槽壳 housing
球环 ball
球头轴 ball head
球头钉 button
中心球和座 centering ball and seat
球笼式万向节 rzeppa universal joint
钟形壳 outer race
星型套 inner race
保持架 cage
可轴向移动的球笼式万向节 plunging constant velocity joint
筒形壳 cylinder outer race
柱形滚道星形套 inner race withcylinder ball grooves
偏心保持架 non-concentric cage
滚动花键球笼式万向节 ball spline rzeppa universal joint
外壳 outer housing
内壳体 inner housing
球叉式万向节 weiss universal joint
球叉 ball yoke
定心钢球 centering ball
三球销万向节 tripod universal joint
三柱槽壳 housing
三销架 spider
双联万向节 double cardan universal joint
凸块式万向节 tracta universal joint
凸块叉 fork yoke
榫槽凸块 tongue and groove couplijng
凹槽凸块 groove coupling
传动轴 drive shaft(propeller shaft)
传动轴系 drive line
传动轴形式 drive shaft type
两万向节滑动的传动轴 two -joint inboard slip ddiveshaft
两万向节外侧滑动传动轴 two joint ouboard slip drive shaft
单万向节传动轴 single joint coupling shaft
组合式传动轴 unitized drive shaft
传动轴减振器 drive shaft absorber
传动轴中间轴承 drive shaft center bearing
传动轴管焊接合件 weld drive shaft tube assembly
传动轴特征长度 drive shaft length
传动轴谐振噪声 resonant noise of rive shaft
传动轴的临界转速 critical speed of drive shaft
传动轴总成的平衡 balance of drive shaft assembly
允许滑动量 slip
相位角 phase angle
传动轴安全圈 drive shaft safety strap
驱动桥 drive axle(driving axle)
类型 type
断开式驱动桥 divided axle
非独立悬架式驱动桥 rigid dirve axle
独立悬架式驱动桥 independent suspension drive axle
转向驱动桥 steering drive axle
贯通式驱动桥 tandem axles
“三速”贯通轴 “three-speed” tandem axles
单驱动桥 single drive axle
多桥驱动 multiaxle drive
减速器 reducer
主减速器 final drive
单级主减速器 single reduction final drive
双级主减速器 double reduction final drive
前置式双级主减速器 front mounted double reduction final drive
后置式双级主减速器 rear mounted double reduction final drive
上置式双级主减速器 top mounted double reducton final drive
行星齿轮式双级主减速器 planetary double reduction final drive
贯通式主减速器 thru-drive
双速主减速器 two speed final drive
行星齿轮式双速主减速器 two speed planetary final drive
双级双速主减速器 two speed double reduction final drive
轮边减速器 wheel reductor(hub reductro)
行星圆柱齿轮式轮边减速器 planetary wheel reductor
行星锥齿轮式轮边减速器 differential geared wheel reductor(bevelepicyclick hub reductor)
外啮合圆柱齿轮式轮边减速器 spur geared wheel reductor
差速器 differential
锥齿轮式差速器 bevel gear differential
圆柱齿轮式差速器 spur gear differential
防滑式差速器 limited -slip differential
磨擦片式自锁差速器 multi-disc self -locking differential
凸轮滑滑块自锁差速器 self-locking differential with side ring and radial cam plate
自动离合式自锁差速器 automotive positive locking differential
强制锁止式差速器 locking differential
液压差速器 hydraulic differential
轴间差速器 interaxial differential
差速器壳 differential carrieer(case)
主降速齿轮 final reduction gear
驱动轴减速比 axle ratio
总减速比 total reduction ratio
主降速齿轮减速比 final reduction gear ratio
双减速齿轮 double reduction gear
差速器主齿轮轴 differential pinion-shaft
差速器侧齿轮 differential side gear
行星齿轮 spider gear(planetary pinion)
螺旋锥齿轮 spiral bevel gear
双曲面齿轮 hypoid gear
格里林齿制 gleason tooth
奥林康型齿制 oerlikon tooth
锥齿轮齿数 number of teeth in bevel gears and hypoid gears
锥齿轮齿宽 face width of tooth in bevel gears and hypoid gears
平面锥齿轮 plane bevel gear
奥克托齿形 octoid form
平顶锥齿轮 contrate gear
齿面接触区 circular tooth contact
齿侧间隙 backlash in circular tooth
差速器十字轴 differential spider
差速器锁止机构 differential locking -device
差速器锁止系数 differential locking factor
差速器壳轴承 carrier bearing
桥壳 axle housing
整体式桥壳 banjo housing
可分式桥壳 trumpet-type axle housing
组合式桥壳 unitized carrier-type axle housing
对分式桥壳 split housing
冲压焊接桥壳 press-welding axle housing
钢管扩张桥壳 expanded tube axle housing
锻压焊接桥壳 forge welding axle housing
整体铸造式桥壳 cast rigid axle housing
半轴 axle shaft
全浮式半轴 full-floating axle shaft
半浮式半轴 semi-floating axle shaft
四分之三浮式半轴 three-quarter floating axle shaft
驱动桥最大附着扭矩 slip torque
驱动桥额定桥荷能力 rating axle capactiy
驱动桥减速比 driveaxle ratio
驱动桥质量 drive axle mass
单铰接式摆动轴 single-joint swing axle
双铰接式摆动轴 double joint swig axle
悬架系 suspension system
悬架 suspension
类型 type
非独立悬架 rigid axle suspension
独立悬架 independent suspension
平衡悬架 equalizing type of suspension
组合式悬架 combination suspension
可变刚度悬架 variable rate suspension
纵置板簧式 parallel leaf spring type
上置板簧式 over slung type
下置板簧式 under slung type
双横臂式 double with-bone arm type
横置板簧式 transversal leaf spring type
双纵臂式 double trailing arm type
单横臂式 single transverse arm type
双横臂式 double -wishbone type
单横臂式 singe trailing arm type
双纵臂式 double-trailing arm type
单斜臂式 single oblique arm tyep
四连杆式 four link type
扭矩套管式 torque tube drive type
第迪安式 de dion type
烛式 sliding pillar type
麦弗逊式 macpherson type
金属弹簧式 metal spring type
空气弹簧式 air spring type
油气弹簧式 hydro-pneumatic spring type
橡胶液体弹簧式 hydro-rubber spring type
橡胶弹簧式 rubber spring type
液体弹簧式 hydraulic spring type
三点悬架 three-point suspension
四点悬架 four-point suspension
部件 assembly and parts
悬架臂 suspension arm
上悬架臂 upper suspension arm
控制臂 control arm
上控制臂 upper control arm
下控制臂 lower control arm
纵臂 trailing arm
横臂 transverse arm
斜臂 oblique arm
支撑梁 support beam
横向推力杆 lateral rod
纵向推力杆 longitudinal rod
拉杆 tension rod
压杆 strut bar
支撑杆 strut bar
扭矩套管 torque tube
变截面弹簧 tapered spring
钢板弹簧 leaf spring(laminated spring)
副钢板弹簧 auxiliary spring
非对称钢板弹簧 unsymmetrical leaf spring
单片式钢板弹簧 single leaf spring
多片式钢板弹簧 muotileaved spring
纵向钢板弹簧 longitudinal leaf spring
螺旋弹簧 coil spring (helicalspring)
空气弹簧 air spring
囊式空气弹簧 bellow type air spring
膜式空气弹簧 diaphragm typeair spring
橡胶弹簧 rubber spring type
液体弹簧 hydraulic spring
油气弹簧 hydro-pneumatic spring type
单气室油气弹簧 single chamber hydragas spring
双气室油气弹簧 double chamber hydragas spring
液体弹簧 hydraulic spring
底盘弹簧 chassis spring
四分之一椭圆形弹簧 quarter elliptic spring
半椭圆形弹簧 half-elliptic spring(semi-elliptic spring)
四分之三椭圆形弹簧 three quarter elliptic spring
全椭圆形弹簧 full elliptic spring
悬臂弹簧 cantilever spring
簧上质量 sprung weight
簧下质量 unsprung weight
垫上弹簧载荷量 spring capacity at pad
地面弹簧载荷量 spring capacity at ground
弹簧静挠度 spring static deflection
弹簧跳动间隙 bump clearance of spring
弹簧中心距 distance between spring centers
减振器 shock absorber
筒式减振器 telescopic shock absorber
油压缓冲器 hydraulic buffer
负荷调平式减振器 load -levelling shock absorber
液压减振器 dydraulic shock absorber
可调减振器 adjustable shock absorber
摇臂式减振器 lever type shock absorber
磨擦式减振器 frictional shock absorber
充气减振器 gas-filled shock absorber
动力减振器 dynamic shock absorber
减振器卸荷阀 shock absorber relief valve
减振器进油阀 shock absorber intake valve
减振器示功图 damper indicator diagram
减振器液 damper fluid
横向稳定器 stabilizer anti-roll bar
滑动座 sliding seat
滑板 sliding plate
弹簧架 spring bracket
弹簧主片 spring leaf
钢板弹簧吊耳 leaf spring shackle
钢板弹簧衬套 leaf spring bushing
钢板弹簧销 leaf spring pin
弹簧卷耳 spring eye
u型螺栓 u bolt
钢板弹簧中心螺栓 leaf spring center bolt
橡胶衬套 rubber bushing
缓冲块 buffer stopper
限位块 limiting stopper
平衡轴 trunnion shaft
平衡轴支座 trunnion base
臂轴 arm shaft
平横臂 equalizer
螺纹衬套 screw bushing
(车身)高度阀 levelling valve
车架 auxiliary tank
整体车架 unitized frame
上弯式梁架 upswept frame (kick up frame)
短型车架 stub frame
发动机支架 engine mounting
半径杆 radius rod
平衡杆 stabilizer bar
制动反应杆 brake reaction rod
分开式车身和车架 separated body and frame
车轮 wheel
车轮尺寸名称 wheelsize designation
车轮类型 wheel type
单式车轮 single wheel
双式车轮dual wheel
整体轮毂式车轮 wheel with integral hub
组装轮辋式车轮 demountable rim wheel
对开式车轮 divided wheel
可调车轮 adustable wheel
辐板式车轮 disc wheel
可反装式车轮 reversible wheel
辐条式车轮 wire wheel
安装面 attachment face
安装面直径 attachment face diameter
双轮中心距 dual spacing
半双轮中心距 half dual spacing
轮缘 flange
固定轮缘 fixed flange
轮缘规格代号 flange size disignation
轮缘高度 flange height
轮缘半径 flange radius
轮级端部半径 flange edge radius
轮级宽度 flange width
内轴承座肩 inner bearing cup shoulder
内移距 inset
横向跳动 lateral run-out
外移距 outset
径向跳动 radius run-out
轮辋 rim
轮辋尺寸名称 rim size disignation
轮辋宽度 rim width
标定轮辋宽度 specified rim width
轮辋直径 rim diameter
标定轮辋直径 specified rim diameter
轮辋类型 rim types
整体式(深槽式) one-piece(drop -center dc)
半深槽式 semi-drop center (sdc)
二件式 two-piece
三件式 three-piece
四件式 four-piece
轮毂座 hub seat
五件式 five-piece
轮辋轮廓类型 rim contour classification
深槽轮辋 drop center rim(dc)
深槽宽轮辋 wide drop center rim(wdc)
半深槽轮辋 semi-drop center rim(sdc)
平底轮辋 flat base rim
平底宽轮辋 wide flat base rim (wfb)
全斜底轮辋 full tapered bead seat rim (tb)
可拆卸轮辋 demountable rim wheel
对开式轮辋 divided rim(dt)
轮辋基体 rim base
轮辋基体偏移距 rim base offset
轮辋偏移距 rim bevel distance
气门嘴孔 valve hole
气门嘴孔的位置 rim hole location
锁圈槽 gutter
锁圈槽沟 gutter groove
锁圈槽顶 gutter tip
隔圈 spaceband
隔圈宽度 spacerband width
标定轮辋直径 specified rim diameter
标定轮辋宽度 specified rim width
花键 spline
弹性锁圈 spring lock ring
辐条式车轮轮毂 shell (wire shell)
轮辋槽 well
槽角 well angle
槽深 well depth
槽底半径 well iner radius
槽的位置 well position
槽顶圆角半径 well radius top
槽宽度 well width
中心孔 center hole
中心线 center line
夹紧块 clamp
夹紧螺栓 clamping bolt
锥型座(螺帽定位用) cone seat (for retaining nut)
可拆卸档圈 detachable endless flange
可拆卸弹簧档圈 detachable spring flange
可拆卸锥形座圈 detachable endless taper bead seat ring
轮辐 disc
辐条 wire spoke
零移距 zeroset
弯距 bending moment
动态径向疲劳试验 dynamic radial fatigue test
横向疲劳试验 cornering fatigue test
轴安装 axel mounting
轴颈安装 journal mounting
孔径 bore
轮胎 tyre (tire)
轮胎系列 tyre series
轮胎规格 tyre size
轮胎标志 tyre marking
速度符号 speed symbol
胎面磨耗标志 tread wear indicator
骨架材料 framework material
层数 number of plies
层级 ply rating
外胎 cover
内胎 inner tube
胀大轮胎 grown tyre
充气轮胎 pneumatic tyre
新胎 new tyre
有内胎轮胎 tubed tyre
无内胎轮胎 tubeless tyre
水胎 curing bag
保留生产轮胎 reserved old series of tyre
普通断面轮胎 conventional section tyre
低断面轮胎 low section tyre
超低断面轮胎 super low section tyre
宽基轮胎 wide base tyre
斜交轮胎 diagonal tyre
子午线轮胎 radial ply tyre
活胎面轮胎 removable tread tyre
越野轮胎 cross-country tyre
沙漠轮胎 sand tyre
浇注轮胎 cast tyre
调压轮胎 adjustable inflation tyre
海棉轮胎 foam filled tyre
常压轮胎 atomospheric pressure tyre
内支撑轮胎 internal supporter tyre
拱形轮胎 arch tyre
椭圆形轮胎 elliptical tyre
实心轮胎 solid tyre
粘结式实心轮胎 cured on solid tyre
非粘结式实心轮胎 pressed on solid tyre
圆柱实心轮胎 cylindrical base solid tyre
斜底实心轮胎 conical base solid tyre
抗静电实心轮胎 anti-static solid tyre
导电实心轮胎 conductive solid tyre
耐油实心轮胎 oil-resistance solid tyre
高负荷实心轮胎 high load capacity solid tyre
胎面花纹 treadpattern
纵向花纹 circumferetial pattern
横向花纹 transverse pattern
公路花纹 highway tread pattern
越野花纹 cross-country tread pattern
混合花纹 dual purpose tread pattern
定向花纹 directional tread pattern
雪泥花纹 mud and snow pattern
花纹细缝 pattern sipe
花纹块 pattern block
花纹条 pattern rib
花纹沟 groove
花纹加强盘 tie-bar of pattern
花纹角度 pattern angle
花纹纹深度 pattern depth
花纹展开图 patttern plan
光胎面 smooth tread
胎冠 crown
胎面 tread
胎面行驶面 tread cap
胎面基部 tread base
胎面基部胶 tread slab base
胎面过渡胶 transition rubber of tread
缓冲层 breaker
带束层 belt
缓冲胶片 breaker strip
包边胶 tie-in strip
完带层 cap ply
胎体 carcass
帘面层 cord ply
隔离胶 insulation rubber
封口胶 sealing rubber
胎里 tyre cavity
内衬层 inside liner
气密层 innerliner
胎肩 shoulder
胎肩区 shoulder area
胎肩垫胶 shoulder wedge
胎侧 sidewall
屈挠区 flexing area
胎侧胶 sidewall rubber
装饰胎侧 decorative sidewall
装饰线 decorative rib
装配线 fitting line
防擦线 kerbing rib
胎圈 bead
钢丝圈 bead ring
钢丝包胶 wire covering
胎圈座 bead seat
胎圈座角度 beat seat angle
胎圈座圆角半径 bead seat radius
胎圈座宽度 bead seat width
可选择的胎圈座轮廓 bead seat optional contours
凹陷型 center-pente(cp)
平峰型 flat hump(fh)
凸峰型 round hump(rh)
特殊座架 special ledge(sl)
胎圈芯 bead core
三角胶 apex
胎圈补强带 bead reinforcing strip
胎圈包布 chafer
胎圈外护胶 bead filler rubber
胎踵 bead heel
胎趾 bead toe
胎圈底部 bead base
内胎胎身 tube body
断面宽度 section width
断面高度 section height
高宽比(h/s) aspect ratio(h/s)
外直径 overall diameter
自由半径 free radius
转向系 steering system
类型 type
机械转向系 manual steering system
动力转向系 power steering system
转向操纵机构 steering control mechanism
直列式转向器 in-line steering gear
四边联杆式转向机构 parallelogram linkage steering
整体式动力转向机构 integral type power steering
总成和部件 assemblies and parts
转向万向节 steering universal joint
转向传动轴 steering inner articulated shaft
转向管柱 steering column
球轴承套管式转向管柱 tube and ball type steering column
可伸缩式转向管柱 telescopic steering column
折叠式转向管柱 collapsible steering column
倾斜和缩进式转向管柱 tilt and telescopic steering column
吸能式转向管柱 energy-absorbing steering column
网络状转向柱管 net type steering column
转向轴 steering shaft
转向横轴 cross shaft
转向盘 steering wheel
倾斜式方向盘 tilt steering wheel
机构转向器 manual steering gear
蜗杆滚轮式转向器 worm and roller steering gear
转向器盖 cover of steering gear
壳体 housing
转向蜗杆 steering worm
滚轮 roller
滚轮轴 roller shaft
侧盖 side cover
摇臂轴 pitman arm shaft
循环球式转向器 recirculating ball steering gear
循环球和螺母式转向器 recirculating ball and nut steering gear
循环球齿条齿扇式转向器 recirculating ball-rack and sector steering gear
转向螺母 steering nut
钢球 ball
转向螺杆 steering screw
循环球-曲柄销式转向器 recirculating ball-lever and peg steering gear
指销 stud
蜗杆指销式转向器 worm and peg steering gear
转向齿轮 steering pinion
转向齿条 steering rack
动力转向器 power steering stgear
整体式动力转向器 integral power steering gear
常压式液压动力转向器 constant pressure hydraulic power steering gear
常流式液压动力转向器 constant flow hydraulic power steering gear
螺杆螺线式转向器 screw and nut steering gear
蜗杆指销式转向器 worm and peg steering gear
齿轮齿条式转向器 rack and pinion steering gear
变传动比转向器 steering gear with variable ratio
转向控制阀 steering control valve
滑阀式转向控制器 spool valve type
阀体 valve housing
滑阀 valve spool
转阀式转向控制阀 rotary valve type
扭杆 torsion bar
转向动力缸 power cylinder
转向油泵 power steerig pump
转向油罐 oil reservoir
转向传动杆系 steering linkage
动力转向系布置 power steering system layout
反作用阀 reactive valve
梯形转向机构 ackerman steering
整体式转向梯形杆系 ackerman steering linkdage
分段式转向梯形杆系 divided ackerman steering linkage
中间转向杆 intermediate steering rod
转向摇臂 pitman arm
转向直拉杆 steering drag link
中间转向联杆 center steering linkdage
端部螺塞 end plug
球头销 ball stud
球头座 ball cup
压缩弹簧 compression spring
梯形机构 tie rod linkage
梯形臂 tie rod arm
转向横拉杆 steering tie rod
接头 socket
横拉杆端接头 tie rod end
分段式梯形机构 split tie rod type tie rod linkage
摆臂 swing arm
动力转向 power steering
气压式动力转向 air-power steering
液压式动力转向 hydraulic power steerig
液压常流式动力转向 hydraulic constant flow type power steering
液压储能式动力转向 hydraulic accumulator power steering
慢速转向 slow steeirng
快速转向 fast steering (quick steering)
过度转向 oversteering
转向不足 understeering
转向系刚度 steering system stiffness
转向盘自由行程 free play of steering wheel
转向器转动力矩 rotating torque of steering gear
转向力矩 steering mometn
转向阻力矩 steering resisting torque
转向力 steering force
转向传动比 steering gear ratio (steering ratio0
恒定转向传动比 constant ratio steering
可变转向传动比 variable ratio steering
转向系角传动比 steering system angle ratio
转向器角传动比 steering gear angle ratio
转向传动机构角传动比 steering linkage angle ratio
转向器传动效率 steerign gear efficiency
正效率 forward efficiency
逆效率 reverse efficiency
转向器扭转刚度 torsional stiffness of steering gear
转向盘总圈数 total number of steering wheel turns
转向器总圈数 total turns of steering gaer
转向器传动间隙 steering gar cleanrance
摇臂轴最大转角 max.rotating angle of pitman arm shaft
转向摇臂最大摆角 max. swing angle of steering pitman arm
转向器反驱动力矩 reverse rotating torque of steering gear
转向器最大输出扭矩 steering gear max. output torque
最大工作压力 max. working pressure
额定工作压力 rated working pressure
转向油泵理论排量 theoretical displacement of pump
限制流量 limited flow
转向控制阀预开隙 pre-opened play of steering contol valve
转向控制阀全开隙 totally -opened play of steering control valve
转向控制阀内泄漏量 internal leakage in steering control valve
转向控制阀压力降 pressure loss in steering control valve
转向器角传动比特性 steering gear angle ratio characteristic
转向器传动间隙特性 steering gear clearance characterstic
转向器传动效率特性 steering gear efficeieny characteristic
转向力特性 steering force characteristic
动力转向系灵敏度特性 power steering systme response characteristic
转向控制阀压力降特性 steeirn gcontrol valve presrue loss characteristtic
前桥 front axle
工字梁 i-beam
双工字梁 twin i-beam
非驱动桥 dead axle
转向节 steering knuckle
挂车转向装置 steering system of trailer
中央主销式转向装置 central king pin type steering systme
无主销转向装置 no king pin type steering system
全杆式转向装置 all linkage tyep steering system
球销式转向节 ball and socket steering knuckle
转向节止推轴承 steering knuckle thrust bearing
前轮轴 front wheel spindle
转向盘轴 steering spindle
转向节轴 knuckle spindle
转向节臂 steering knuckle arm
(转向节)主销 knuckle pin(king pin)
反拳式前桥 reverse elliott axle
反拳式转向节 reverse elliott steering knuckle
叉式前桥 elliott type axle
叉式转向节 elliott steering knuckle
制动系 braking ssytem
类型 tyep
行车制动系统 service braking sytem
应急制动系统 secondary (emergency )braking sytem
驻车制动系统 parking braking system
辅助制动系统 auxiliary braking system
自动制动系统 automatic braking sytem
人力制动系统 muscular energy braking sytem
助力制动系统 energy assisted braking system
动力制动系统 non-muscular energy braking system
惯性制动系统 inertial braking styem
重力制动系统 gravity braking sytem
单回路制动系统 single-circuit braking system
双回路制动系统 dual -ciurcuit braking system
单管路制动系统 single-line braking system
双管路制动系统 dual braking sytem
多管路制动系统 multi-line braking sytem
连续制动系统 continuous braking sytem
半连续制动系统 semi-continuous braking sytemm
非连续制动系统 non-continuous braking system
伺服制动系统 servo braking system
液压制动系统 hydraulic braking sytem
电磁制动系统 electormagnetic braking sytem
机械制动系统 mechanical braking sytem
组合制动系统 combination braking sytem
基本术语 bsic terms
制动装备 braking equipment
组成部件 constituent elements
制动力学 braking mechanics
渐进制动 gradual braking
制动能源 braking energy source
制动力矩 braking torque
总制动力 total braking force
干扰后效制动力矩 distrubing residual braking torque
总制动距离 total braking distance
有效制动距离 active braking distance
制动力分配率 braking force distaribution rate
制动效能因素(制动强度) braking efficiency factro
制动力 braking work
瞬时制动功率 instantaneous braking power
保护压力 rptection pressure
报警压力 alarm pressure
制动系滞后 braking system hysteresis
制动效果百分数 percentage of the braking efficiency
停车距离(制动距离) stopping distance
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 mean fully developed braking deceleration (mfdd)
制动反应时间 reaction time
促动时间 actuating time
初始反应时间 initial response time
制动力增长时间 build-up time of braking force
有效制动时间 active braking time
释放时间 release time
驾驶员反应时间 reaction time of driver
机构滞后时间 mechanism hysteresis time
增长时间 build-up time of braking force
主制动时间 main braking time
总制动时间 total braking tiem
停车时间 stopping tiem
开启行程 opening travel
空行程 spare travel
中间行程 mid-travel
制动储备行程 reserve brake travel
断油行程 cut-off travel
行程损失 loss of travel
缩小比(减压比)reduction ratio
汽车专业人才 篇6
【关键词】汽车维修 人才 培养 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122-01
一 、问题的提出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汽车零部件工业的飞速发展,当前,已经彻底打破了过去汽车配件供不应求的状况。零配件的充足供应,使得昔日的“修理厂”生存岌岌可危。目前学校刚毕业的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市场的认可度不理想。因此中职学校必须借鉴社会培训经验,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下进行人才的培养及改革。
二、目前汽车维修行业的现状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汽车维修行业基础薄弱、技术相对落后、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其中最大的问题是适应现代汽车维修需要的人才奇缺。从人才的培养角度来看具体表现在:一是培训教材建设落后。由于教材编写、出版周期过长并且远远跟不上技术发展,且存在知识面狭窄、重机械轻电气、重理论轻实践等通病,给专业人才培养带来很大影响;二是教学实训设备缺乏。目前大多数贫困地区中职学校汽车技术检测设备几乎是一片空白。只能靠组织专业课教师和学生深入到汽车检测站、专业维修站及汽车生产厂家和一类维修企业参加实践学习,这也给专业教学带来了极大不便。
三、当前汽车维修行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
1.富有极强的逻辑推理能力。汽车维修工对汽车故障应具备一种特殊的逻辑分析能力。这是因为到目前为止我们的检测手段、设备的使用状况和故障的发生部位,还没有达到只需要单纯更换零配件的程度。目前,修理业的主要任务还是“诊断”。真正反映一个维修人员水平的是其诊断的准确程度。在诊断过程中,要求诊断人员要“懂原理、会分析、能推理、巧诊断”,一个不会推理的人,不会逻辑分析的人是很难成为一名好的维修工的。
2.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汽车技术的发展,需要有国际合作。目前国内相当一部分是进口车,在工作中,不仅要查阅一些相关车型的英文资料,而且还需要了解国外最新的汽车技术、维修手册和诊断办法。一定的英语基础就显得尤为重要。
3.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现代汽车要求维修人员是具备综合性的专业人才,为此,他们必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不仅要了解计算机的正确使用而且还要了解车用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控制原理,否则对于许多故障现象可能无法理解,更谈不上动手维修。
4.具有机、电、液结合的知识、技能。我国汽车维修行业传统的观念是机工、电工各自分开,它们是两个独立的工种,随着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这种分工已经很不现实,急需将机修工、电工结合一起,再辅以液压技术,三者有机地结合才是较理想的汽车维修技术。
四、我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校的汽车维修专业开设于1999年,由于开设时间晚,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经验不足,特别是先进的教学设备、检测设备缺乏,导致学生技能水平不高,与市场需求差距较大,不能培养高素质的维修人才,主要体现在:
1.现有实训设备落后。学校现有实训设备主要是针对传统汽车维修为目的建立起来的,仅能对学生进行汽车底盘、发动机的基本拆装、修理技术的培训,缺乏现代轿车专用拆装设备和检测设备,因此培训出来的学生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实际需要。
2.教学方式落后。汽车维修专业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专业,而我校目前在教学过程中仍采用较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急需开发汽车维修教学软件(CAI课件),从根本上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3.教师的知识技能水平有待提高。汽车维修专业是一个大专业,涉及面广,因此既需要一批有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又需要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的并懂得教学规律的实习指导教师。汽车维修本身是一个技术更新很快的行业,无论专业教师还是实习指导教师若长期脱离生产实践,必然面临知识、技能落后的状态,因此我们必须有一套完善的师资培训、引入更新的机制,确保教师自身的技术、技能领先。
五、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培养及改革探索思路
1.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培养高质量学生的前提。学校应制定相关规划使教师每年都有一定时间深入生产第一线向行业内的维修专家学习,参与解决具体实际问题,或外出参观、进修,了解国内外本专业最新的技术发展动态和成功的教学案例,及时进行知识更新、拓宽视野和调整知识结构,使专业教师成长与技术发展同步。
2.优化课程结构。为满足实习教学需要,必须对现有教材进行整合、开发,通过组织教师学习、培训来开发新教材,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其特点是: (1)课程内容综合化:将汽车发动机的结构、原理、维修、检测和诊断在同一课程讲授,使知识与能力有机结合,避免脱节,减少重复。(2)采用模块化编制:将发动机的每一个机构或系统作为一个教学模块,既有利于讲授,又有利于模块化的考核。(3)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每个模块都将理论教学与配套的实践相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的有机结合。(4)吸收汽车新技术、新知识,使教学内容更加新颖实用。使教学内容尽可能与职业岗位要求相结合,并适应汽车技术发展的要求。
3.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现有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教学模式,这就需要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开发使用多媒体课件,以PowerPoint为技术平台,制作幻灯片,运用大量图片和动画及录像剪辑,使教学生动直观。在推广多媒体教学的同时,还应根据课程特点,在讲授部件结构、原理等方面的内容时,尽可能利用电教板,并结合现场和实物教学,使教学更加直观明了。对于实践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则应采用项目教学法。课程的教学应采用多媒体教学、现场和实物教学、实训教学、项目教学的有机结合,并适时适当使用。这样教学效果将会出现质的飞跃,最大限度地缩小与规模企业的差距。
4.加大实践训练力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汽车维修是一门技术性很强且较为系统、复合的技术,教学中必须增强学生的动手机会,组织学生制作各类汽车总成的操作实验台,并进行动、静态演示,将复杂的汽车结构变得简单易懂。通过学生在一线的亲自动手拆装、维护、排除故障等才能真正使学生有系统全面的认识,才能适应岗位的需要。实际中还应强化技能考核,以考促练,以练促熟,以熟促精。一般县级职业技术学校汽车技术检测设备几乎是一片空白,必须组织专业课教师和学生深入到汽车检测站、专业维修站及汽车生产厂家和一类维修企业参加实践学习。
总之,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不断根据学生的实际,寻求最佳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让更多先进的教学理念运用到教学中去,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人才。综观目前汽修行业的现状及职业学校汽修专业发展,应该坚信,在汽车维修这一领域我们中职学校定会大有作为,但要走的路还很长。
参考文献
1. 王兰群. 汽车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J].黄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
2. 陈文华.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0)
汽车专业人才 篇7
我国高职院校根据市场的需求和岗位的需要,开设了汽车检测及维修专业,用来迎合汽车维修行业对于汽车维修管理者、操作者的迫切需求,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突出反映了汽车维修企业对人才的旺盛需求与职业院校汽车维修毕业生的专业水平不足之间的矛盾,深入开展汽车技术革新,推动高职汽车专业的教学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一、汽车技术与高职汽车专业的辩证关系
在高职汽车专业中加强汽车技术的革新,应该充分加强理论联系实践建设,提高高级教师的比例范围,侧重加强毕业生动手能力与市场需求的联系,才能让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加适应未来的职业需求,具体的讲,汽车技术的发展与高职汽车专业教学之间的关系在于:
1.1汽车技术革新与课堂教学的关系
在高职院校,汽车技术的革新必须建立在完整的理论基础知识之上,在没有高职汽车专业的理论知识讲解,汽车技术的进步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它只能是空中楼阁。面对一辆故障车,如果学生不能掌握完善的故障排查知识,他不能做到科学的分析和有效的排查,先进的汽车技术又如何使用?因此,在高职汽车专业的教学中,首先要侧重加强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在此基础上,才能引导学生去学习和掌握先进的汽车技术。
1.2高级技能与高级教师的关系
我们不能否认,有些高职生入学前就具有一定的汽车专业知识,但是他做不到对于汽车专业知识的全面把握,也不能接触到高级专业的汽车技术,这些都需要高职称的汽车专业教师进行教学引导。此外,我们的很多高职生不能做到高级技能的有效运用,这也需要高职称的汽车专业教师灌输实际维修工艺,提高汽车的检测与维修的工作流程,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
二、高职汽车专业的教学现状
在我国高职课堂,汽车专业课程授课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学材料陈旧、教学模式落后和就业渠道狭窄。
2.1教学材料陈旧
在高职汽车专业教学中,我们沿用的教材还大多是十几年前的教材内容,课程设置非常笼统,课堂教学大多是泛泛而谈,不能做到深入结合学生的专业建设和岗位需求。教材内容过于单一,对于汽车检测及维修技术只能是泛泛而谈,与当前国际主流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的发展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很多时候,学生学习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远远落后于现代汽车工业的发展现状,不能满足学生的岗位需求,使得学生毕业即失业,远远缺乏专业岗位的核心竞争力。
2.2教学模式落后
高职汽车专业教学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综合性课程,它涉及到机械基础、电工电子、机械制图、液压传动和气动技术等多门专业课程,而学生要想达到企业的用人需求,在操作方面还需要掌握:汽车结构知识与拆装技能、故障排除与维修、电子电路的故障排除和汽车修复等技能。但是,我国高职院校的汽车专业教师大多毕业于机械专业,专业知识的匮乏造成了教学模式的落后。在实践教学中,很多教师还是沿袭着机械专业的授课模式,头脑中还深受机械知识的影响,造成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单调乏味,学生思维判断能力受到极大的局限。而学校单纯为了过关毕业,强调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忽视了培训基地和实训基地的建设,也容易造成学生的实践性操作严重匮乏,制约了学生的学习提高。
2.3就业渠道狭窄
高职院校的汽车专业是属于定点培养和岗位培训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毕业生的就业范围集中于汽车检测部门、车辆管理机构、各种进口车和国产车的维修站,从市场基数来说对于汽车专业的人才需求比较旺盛。但是,汽车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汽车专业人才的综合水平,他们需要综合掌握机动车检测诊断、汽车设备维修保养、车辆事故定损、汽车销售服务或管理等工作,汽车市场并不缺乏传统的维修人员,缺少的是对于汽车维护核心技术的运用,要求高职生具有运用新型仪器设备检查诊断的能力,需要其协助车主做好汽车自检诊断,提高车辆的运行和保养,采用现代诊断技术来实现汽车故障的快速诊断,高职毕业生能力差与市场对于综合型复合人才的旺盛需求成为鲜明的对比,造成了高职生就业渠道狭窄。
三、高职汽车专业的教学改革
在高职汽车专业中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需要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教学机制,采用以行为为导向的项目教学,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课程授课。
3.1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教学机制
在汽车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在设定课堂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环节中需要认真考虑市场的需求和岗位的需要,建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的培训机制,提高先进的汽车技术在汽车专业教学中的比例,满足不断更新的汽车市场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例如,在教学汽车故障的排除和维修时,需要教师深入开展汽车构造讲解、发动机部件检测、汽车电器电路技术、汽车现代诊断技术的专业讲解。同时,根据市场的需求,应该努力讲解汽车的实际构造原理,补充完善学生实践动手操作的技能水平。此外,高职院校的其他专业课程应该加强汽车专业知识的侧重点,做到汽车专业和其他专业的有机结合。例如,教师在教授英语课程时需要加强专业英语教学,教师在讲解计算机基础课时需要涉及到汽车维修保养中的电脑检测技术运用。
3.2采用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
高职院校汽车专业的特殊性和岗位需求,决定了开展项目教学法的显著优点,它侧重于以教学项目为主线,开展“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工程或事件。例如,在讲授“传动轴异响的排除”时,教师先开展教学目标的项目设定,收集整理传动轴异响的故障现象,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案,组织学生学习故障的判断以及制定检测方法,开展有针对性的检测检修操作,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操作现场进行点评和指导。
3.3开展有针对性的精品专业课程授课
在新课程标准下,高职汽车专业的课程教学正在开展改革,这就需要教师深入学习领会改革精神,提高授课专业性建设,加强有针对性的精品课程授课,建立健全网络化的汽车专业授课平台,加强授课方式建设,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学会将先进的汽车技术与课堂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学会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来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传导与分享,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课堂教学的专业化建设。另外,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平台,可以将抽象乏味的专业知识进行浅显地介绍,根据课堂教学氛围和学生的学习反馈,教师可以在网上对学生进行指导、教学和分析讨论,提高课堂教学的互动性,满足科学化教学的需求。
四、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汽车专业维修人材的需求不断增大,在高职院校培养具有较高层次的从业人员成为迫切需求。因此,我们的高职汽车专业课程需要根据专业建设需求,加强自身改革,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摘要: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维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高职院校要侧重加强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教师要灌输实际维修工艺,根据汽车的检测与维修的工作流程,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教学机制,采用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开展有针对性的精品专业课程授课,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汽车技术,高职,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叶坦.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实践模式开发[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6)
[2]沈盛军.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5(03)
汽车专业人才 篇8
关键词:汽车行业,维修专业,电动汽车,教学质量,策略
1电动汽车与汽车电器维修专业的教育现状
电动汽车的结构主要包含驱动系统、辅助装置,这些机构组合形成了电动汽车。与传统的汽车并无过多的差异,从性能上来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最主要的差异在驱动系统上, 电动汽车的驱动系统更加简化,除去了传统汽车上的一些不必要的部件,性能上会大大改善。电动汽车的驱动装置是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可以说就相当于人类的心脏,没有这一装置, 汽车无法运行。所以,在当下的电动汽车装置教育中,教师应着重突出对汽车组成部分的讲解,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汽车的基础性知识,另一方面,与传统的汽车对比, 让学生对电动汽车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1.1教学设计存在问题
目前汽车电气维修专业在教学上,没有充分的教学计划, 这样教学内容就不能够充分地展现给学生。目前的汽车电气维修专业的教育学制为3a,最后一年去参加社会实践,这样一来,学生的所学知识并不能很好地应用在实际的维修环节中,专业课程内容大同小异,不存在教学特色。
1.2缺乏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目前的汽车电气维修专业,大多都停留在对课本知识的讲述上,学生缺乏基本的动手能力。这样不仅会让学生在学习效果上难见起色,长此以往,学生也会渐渐对枯燥的课程产生抵触心理。如果理论和时间不能够充分地结合,最终就无法实现电动汽车与汽车电气维修专业的教学意义。
1.3学生缺乏兴趣
汽车维修教学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学生的主观意愿偏离了专业学习。
2电动汽车与电气维修专业的教学策略
电动汽车在当下的生活中,为我们带来了诸多便利,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又一个的优点,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传统的汽车。在电动汽车不断发展的当下,相关的维修技能也应该得到相应的发展,这样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维修与电动汽车并行,是当下教育工作者需要着重关注的问题和方向。
2.1转变学生观念
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汽车维修课程不是一门简单的理论课程,需要理论加实践,需要学生一步步刻苦努力学习, 才能够达到应有的效果。在最后的学习结果中,不是谁都能够胜任这个工作。教师要促进学生的观念转变,让学生树立学好这门课程的信心,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掌握这门课程, 以更好地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在拥有良好的积极性的基础之上,才能够顺利地展开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多动脑、多动手, 促进手脑结合,尽快适应这种学习节奏。
2.2关注电动汽车与汽车电气维修的差异性
电动汽车维修与汽车电气的维修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 这种差异性主要体现在驱动性能上。传统的汽车是靠柴油和汽油燃烧运行的,而电动汽车是靠电动驱动装置控制运行的, 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二者在维修上存在着一定差异性。在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要着重以电动汽车维修为重点,详细向学生讲解有关的电气知识,让学生对此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不断鼓励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这样才能够使知识运用到实处,让实践更具有保障。不同的教学形式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一个良好的基础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今后的实践活动,从而促进专业能力的不断提高。
2.3实现行为导向法教学
行为导向法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快地融入学习当中,还可以让教师拥有更多的精力投入教学。学生只有亲身地参与电动汽车与汽车电气的维修当中,才能够明白这门课程的乐趣所在。与此同时,教学成果一旦展现,就会让学生彼此之间有荣誉感和竞争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性竞争的氛围,如此循环往复,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处于一个兴奋的状态,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相互沟通,而教师则成为一个实践与理论的纽带,帮助学生提升个人技能的同时,也可以舒缓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要一改往日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摒弃过去高高在上的教师风格,积极地组织学生实践, 与学生共同参与活动,促进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提升。
3结束语
电动汽车在我们生活中的不断深入,使得电动汽车维修专业也更受社会欢迎。为了更好地迎合社会需求,满足社会需要, 汽车电气维修专业应加强以“电”为主的教学任务,促进在电动汽车方面的教育。以“电动汽车”为教育和弦,站在汽车行业的发展前端,为汽车行业乃至整个社会输送高质量的汽车维修人才。
参考文献
汽车专业人才 篇9
1 制定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目前的高职汽车专业的课程仍然很大程度上停留在教条主义上, 甚至有本科教育的痕迹。高职教育要在高等学校教育框架下, 融入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实践等五个要素, 并使这些要素在办学模式、运行机制和教学过程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但现在的情况是文化课程与专业实践课程分离较为严重, 理论和实践教学课程间隔较大不能在理论知识与实践动手方面有着很好的结合锻炼, 无法体现文化理论知识对专业技能知识学习的辅助作用。
要强化课程建设, 大多数汽车专业在编写教学计划大纲时, 专业先后次序调整上还欠妥, 不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 教材因使用年限久远或者编写出版周期过长而远远跟不上技术发展。所以要注意将优秀的研究课题及目前推广的新技术、新项目及时添加到教学内容中, 哪怕没有正式的教材, 在教研组或者相关部门进行分析和认定是合格的, 也可以作为教学的一部分向学生传授, 这样才能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与适用性。
2 开发适应岗位需求的教学手段, 加强实验设施建设
高职教育使用的教材不应该是大学本科教材的压缩或者是简化,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拥有比大学生更强动手能力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其教材应具有以下特点:基础理论知识正确并且够用;能够对实践与技能操作有针对性的指导, 通俗易懂, 与学生本专业的需求密切结合。但是开发这样针对性强的教材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编写人员应具有丰富的本专业教学经验, 这是真正针对化教学的难点, 也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教师不仅要掌握自己所讲授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的前沿技术技能, 还要对相关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教材编写应以培养以后在工作一线的动手能力为中心, 以今后的技能维修操作者必需掌握的基础理论与熟练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分析能力为教育目标, 划分课程内容, 设计制定科学的讲授顺序, 编制出综合性有机结合的新型高等职业技术指导教材。
3 不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强化符合专业课程建设特点和汽车技术发展的教师队伍是高职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关键, 也是高职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关键之处。所以在对教师的聘任选择和培养方面要科学细致, 比如对任课教师制订实施具有职业特点的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职务评价标准;将教师参与企业技术应用服务等作为职务评聘重要内容;逐步要求专业教师须具有企业的工作经历;高等职业学校教师的职务 (职称) 评聘、表彰与奖励纳入高等教育系列。同时聘请行业和企业的名家、高级技术人员到校任教做学术讲座, 进行技术合作或担任兼职教师, 也要本着“不求所有, 但求所用”的原则, 积极面向社会特别是生产企业聘请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兼职教师, 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兼职教师队伍。
4 加强校企联姻, 形成优势互补, 正确处理好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为保证所培养的人才更能贴近企业需求, 缩短与生产实践实际的距离, 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合作是非常必要的, 学校不可能建立如此针对社会需求的实践场, 无论从理念上还是从时间方面都不可能, 所以要争取让有一定资历的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学生培养计划的审定和有关教学的改革, 以利于学校及时将最先进的技术纳入培养领域, 不断改进学校的培养内容、方式和管理等工作。学校更应该善于与条件较好的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紧密的联系, 把企业作为学生的实习实训基地, 以弥补学校实习条件的不足, 还可以使学生提前认识企业实际生产情况, 以便毕业后尽快上岗。
除了要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从而使学生能够得到贴近企业的专业知识技能外, 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培养也应成为高职教育的一个重点话题。有的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甚至不考察学生的专业水平, 却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要求很高, 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抗压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和与社会沟通能力。将来的社会是竞争的时代, 是合作年代, 是人与人的合作, 团队与团队的合作。在教学中, 我们在关注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培养的同时, 要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学生在工作中应具备的职业素质, 真正使高职学生成为高技能、高素养的优秀人才。
现代汽车产业已成为集计算机技术、光电传输技术、新工艺与新材料于一体的高科技载体, 汽车维修已步入高科技领域。因此, 加速培养具有较高层次的汽车维修技术人才至关重要。高职院校应加快专业建设步伐, 通过改革与发展, 更好地肩负起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 使高职院校真正成为现代汽车维修实用技能型人才成长的摇篮, 为实现我国现代汽车维修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元.论中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 2004 (3) .
[2]刘自冉, 方文理.浅析从业人员素质问题的影响与对策[J].汽车维护与修理, 2001 (12) .
[3]蒋玉秀.汽车技术进步与高职汽车专业的教学改革[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 (9) .
汽车专业人才 篇10
关键词:中职,汽车专业,人才培养
中等职业学校所设立的汽车专业,结合了汽车、制造、电子等多门学科,是一门理论性较强、专业知识较深的课。汽车专业教学的模式还是传统的单科分段,过于重视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而且与实践的结合不够,所以造成了学生学习吃力的情况。
一中职汽车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汽车职业教育发展的总体现状为:企业的要求较高,给出的待遇低;而学生找不到合适的职位,有些眼高手低。虽然我国目前汽车行业的人才较欠缺,企业对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也较欢迎,但毕业生在找工作时仍然很困难,企业提供的待遇低,不能满足学生对待遇的要求,这就造成需求量和就业产生了矛盾,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教育不到位,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差。由于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结合得少,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较差,而企业对用人的标准不断提高,不仅要求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和熟练的操作,而且对职业道德、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经验都有要求。企业和用人单位都要求学生热爱工作、脚踏实地,而学生到企业后往往不愿从基层做起,不肯吃苦,工作也不踏实,对工作缺少热情,也缺少沟通和随机应变的能力。由于学生在学习时动手少,对车型接触也很有限,学到的知识不能灵活地运用于实际工作中,跳槽的几率高,所以企业也不好培养。
第二,用人单位和学生待遇的矛盾。学生到企业后普遍反映为:待遇低,对工作的适应力差,而企业首先安排他们做一些技术性不强的工作,如打扫卫生、加黄油等。企业给的待遇太低,且大部分企业在开始阶段不发工资,等有实际工作经验后才给他们加薪,这就留不住学生。有些学生甚至对专业工作失去兴趣,转到不需要技术且工资高的行业。
第三,学校无法掌握汽车的新技术。为了在市场具备竞争力,许多汽车企业对新技术保密,这就使学校无法及时掌握汽车发展的动态和新技术,也无法了解到用人单位的要求,所以培养出来人才跟不上技术的发展,观念落后,还需要经过阶段性的实践和培训才能适应工作。
二提高中职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措施
第一,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受传统教学方式和师资力量的影响,中职教育培养出的人才都存在着动手能力差、适应工作慢的情况,若要改变这种状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就要对教学的方式进行创新、优化,从教学设施的质量入手。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理论的学习,而忽略了对实践的应用,所以在教学中,教学的重点和课时的安排要适当地向实践侧重。有些老师本身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就不高,这就使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另外,中职学校教学设施设备少、落后、陈旧、类型不全,不能满足对动手能力的需求,所以要加大对教学设备的投资,提高实践教学的比例,明确教学目标,对老师进行新知识、新技术的培养,提高老师对实践教学的认识,并鼓励他们进行实践教学法。
第二,加强对学生就业意识的培养。在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同时,还要注意对学生就业意识、服务的培养,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我国的传统教育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方面有很大的缺陷,往往过于重视理论成绩,虽然培养出的学生的理论知识可以对答如流,但在实际的工作中缺乏吃苦耐劳、敬业的精神,也缺乏处理问题的能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学生对自己的认识不足,对技术的掌握和眼前的利益不能清楚地认识,缺少自主创业的信心,阻碍了他们在工作中的发展,所以职业教育必须要在这方面不断加强,要让学生明白掌握技术的重要性,把就业教育、素质教育、服务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中。
第三,加强对学生的职前教育。可以把职前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基础,在企业和技术的不断变化中,提高学生对社会能力、专业知识、学习能力的要求。职业教育要为学生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包括对许多方面的培养。如社交能力、自我评价能力、文化水平、对自己和他人的感知能力等,最好能够与企业合作开设选修课程。在证书考试中,加强对整体素质的评估,不要过于重视分数,重视对学生发展潜力的挖掘。要把证书考试和企业人力开发措施相结合,按照行为导向和构建导向对教学模式进行转变。
第四,加强校企合作。虽然企业对高技术工人需求量不变,但对他们的能力却有了更高的标准,职业教育只有具备灵活性、多元化,才能满足这样的要求。长期以来,学校与企业之间互不往来,学校不了解企业的需要,企业不关心学校的教育方式。要改变这种情况,就要加强校企合作,把培养人才当做共同的责任,而且企业能够接触到汽车的新技术,对汽车行业发展的动态更多了解,学校在这方面相对落后,只有与企业加强合作,多沟通、多联系,利用企业的资源,享受企业的技术和设备,培养出的人才才能掌握新知识、新技术。
三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中职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从中了解到中职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希望以上的改善措施能对中职汽车专业人才的培养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丁长春.中职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职教通讯, 2010 (3)
[2]李旺发.中职学校汽车专业实践教学探索[J].新课程学习, 2010 (12)
[3]董婷婷、赵树明等人.加强校企合作, 培养汽车类创新型人才[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农林教育版) , 2011 (2)
汽车专业教学改革初探 篇11
关键词:汽车专业;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52.4
前 言: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汽车工业也已经进入到了高速发展的阶段,人们对于汽车的安全、节能、稳定等方面也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除此之外,各汽车领域的企业家也纷纷指出现下的高校教育机制早已经跟不上工业水平的发展速度,许多高校在汽车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上存在着学生基础知识较差、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低下、教学理论内容枯燥乏味等问题。为此,要想适应当下汽车工业的发展,就必须对汽车专业教学进行改革,在基础内容的教学前提下,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找到新的突破口,尽快为汽车工业的发展输送合格的专业性人才。
1.汽车专业教学改革的原因
1.1专业教学内容落后于于汽车技术的发展
现阶段,在我国,大部分院校中所使用的汽车专业教材书籍的内容相比较时代的发展更为陈旧,书中具体的内容和深度并没有明显的差别,对于汽车的基础知识的讲解虽然较为完整和详细,但是一些新的知识做不到及时的更新,导致学生无法及时获取到最新的信息。例如在一些案例之中,教材所使用的图片大部分仍然以火车为主,汽油机的化油器仍然占据了大篇幅,对于手动、自动一体变速器和OBD 在线诊断控制技术基本没有涉及到。这些内容的滞后已经使得学生无法及时获得最新的知识内容。学生对于汽车技术的更新无法及时获取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专业性人才的合格输出。
1.2具体教学设备条件差导致学生实践经验不足
众所周知,汽车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因此在汽车专业的教学中,实践和实习课程的教学是一項很重要的环节。然而,由于汽车属于高档用品,价格较贵,普通的学校根本没有能力购买到不同类型的汽车零部件来提供给学生;学校教学的实验设备陈旧,实验条件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造成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进而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较差、创新能力不高,相当一部分学生毕业后在接触到生产实际的时候就会显得无所适从。
2.汽车专业教学的改革举措
2.1规范教学内容,建立系统化教学体系
汽车专业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就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强的专业技术型人才,建立新型教学系统的核心为是以国家职业教育规划教材为基础,采用国家规定的专业教材,优先选择“十一五”规定教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及时转变教学观念,以汽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以岗位所需要的职业技能为核心,注重实际的汽车应用、汽车维修和汽车服务,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优化课程设置;在汽车专业教材大纲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有关汽车新技术的课程;同时学校聘请来自各地区的汽车服务行业的专家,让他们参与到教学任务的探讨中,整合专家的意见,对教学工作任务做出进一步的安排。在教学内容上,课程的设置要充分体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注重职业技能实践课程与当前的汽车技术和检测手段同步发展,同时也可以重点提升学生阅读英文维修资料的能力。通过合理的选择、运用教材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输送适应未来市场需求的专业汽修人才。
2.2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实践基地的建设
学校是培养技术性综合人才的基地,汽车专业的教学特点使得课堂教学环节和实验环节合二为一,因此实践教学环节成为汽车专业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在旧时的专业教学之中,由于各校教学经费不足、无力购买新型教具,高职院校对于汽车专业实践基地的建设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学生没有充足的条件去完成自己在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导致学习效果欠佳。在学校内部建立实习基地或者学校与先进的汽车制造商形成稳定的长期合作,不仅能够使学校获得了领先于市场供应的实习器材和实习手段,同时学生能够将掌握的理论知识与操作实践形成完美的结合统一,有助于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技能的提高,增强学生毕业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便将来走进工作岗位后能够尽快适应,成为宣传、消费、销售和售后服务的综合性人才。
3.汽车专业教学改革的效果
汽车专业教学改革已经初现成就。对于学生而言,他们不仅在日常的学习中具备了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更重要的是在实习的过程中具备了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学校合理的设置课程,将实践部分摆在首要位置,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方式,让学生可以一边操作一边学习,有效地将操作和理论融合在一起,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教育机构将鼓励学生参与实际项目的开发放在教育中的重要位置,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之中,学生通过使用电子课件和人机对话方式获取信息使得教学效果得到了扥大程度上的飞跃。学生只有通过亲身的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索,才能获得新知识。
建立汽车专业系统化的教学体系,是将理论内容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根据实际的市场情况重新整合教学资源,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新的教学方式使得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处理,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照本宣科,学生也不再是固定的接受者。学校将教师送往参与专业技能方面的培训,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为汽车制造型工厂提供一些理论方面的参考,同时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全方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汽车专业的教学改革由此实现了教学手段由单一化到系统化的转变。
结 语: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汽车产业早已步入高科技的领域,社会所需要的汽车专业人才量也在不断提高,加快培养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过硬的实践技能的汽车专业人才已经成为汽车专业教学的主要目标。在这样的前提之下,教育机构应该时时掌握汽车行业的最新动态,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之上积极寻求更加符合生产实际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积极倡导汽车专业的教学改革,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的汽车行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桂光;高职院校汽车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J];时代教育;2011年
[2]张保成;张林仙;赵冬青;汽车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华北工学院学报;2001年
汽车专业人才 篇12
汽车工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 汽车和军工企业是襄阳工业的最大亮点, 襄阳市是新兴的汽车城, 是我国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 军转民产品很多也融入了汽车产业链。汽车产业是湖北省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 已形成“襄阳—十堰—武汉汽车工业走廊”, 拥有东风汽车公司、湖北三环等一批大型汽车制造企业。湖北省是汽车大省, 是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五大区域板块之一。目前汽车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0%左右, 襄阳是东风汽车重要的事业基地, 是湖北省500公里汽车工业走廊的一个重要辐射中心, 是东风公司轻型商用车、中高档乘用车等整车和关键零部件总成的主要生产基地。
根据专业调研小组调研汇总结果显示, 目前襄阳市直接从事汽车制造与装配的人员已达1.5万之多。2011年, 襄阳5万多, 比上年增加工作岗位近万个, 其中机械、汽车人才需求占6%左右, 约3000多人;2012年上半年人才需求总量达1.7万个, 其中机械、汽车人才需求占6.5%, 约1100多人。按照规划, 到2015年末, 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整车达到2万~5万辆的产能, 形成11个系列的整车型谱, 形成30家以上企业的产业集群, 实现产值1000亿元。培养具有“汽车典型零部件制造及装配技能、精于汽车零部件机械加工操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规格和人才的需求量。
二、课程体系构建与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由行业技术专家、本专业全体教师参与, 在对人才需求、专业定位、岗位群进行论证基础上, 确定工作岗位、职责、任务、流程、对象、方法、所需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等目标, 按照工作任务的逻辑关系设计学习领域。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1.结合企业资源优势, 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 与企业合作开发课程, 建立“2+1”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 制定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2.借鉴丰田T-TEP技术教育模式, 以东风集团产品技术为重点内容, 在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内, 积极引进国内和国际优质教育资源, 重点建设“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等优质核心课程。3.构建与职业岗位需求相适应的实践教学、训练体系, 在加强对学生技能培养, 强调标准化、规范化操作的前提下, 重点加强对学生在自动变速器、电控发动机、汽车安全舒适系统等方面的检测维修能力的培养。4.继续进行考试方法改革, 加大对学生实践技能的考核力度。5.将职业道德、职业健康和安全融入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通过5S、TPS、职业健康与安全等课程内容和校内外实训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 掌握职业健康与安全知识, 一上岗就能达到岗位要求。6.建设相关的辅助教学资源库, 包括多媒体课件、教辅材料、试题库、网络课程等。
三、核心课程建设
实施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工程, 建立核心课程项目负责制, 由专业带头人和专业骨干教师各负责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 开发以项目化、职业化为特征, 充分体现岗位技能要求, 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的核心课程。与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分公司、东风汽车创普专用汽车公司、东风德纳车桥公司、东风汽车公司发动机厂等省内企业合作, 以汽车零部件设计与制造为教学案例, 以岗位技能的要求来设置核心课程。依据东风整车装配生产线工艺过程, 继续开发“汽车装试技术”课程;结合汽车技术发展和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汽车新技术的应用, 建设“汽车底盘电控技术”课程;根据岗位需求, 合理设计“汽车机械基础”课程内容;结合实际, 与企业共同开发“汽车构造”和“汽车故障诊断技术”课程。通过学校和企业职业环境的各种教育, 强化职业道德养成, 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和敬业精神, 将素质教育与教学过程相融合。把学生外在的知识和感受内化为学生个人内在的、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 从而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团队沟通协调能力。结合我院生产性教学工厂产品实际情况, 按照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流程,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学习领域所有课程的内容与载体选择, 这些课程都来源于教学工厂实践的、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以学生为中心, 尊重每个类别学生的特殊需要, 关注学生的职业成长体验;在培养专业能力的同时, 促进学生关键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具备学习领域课程特征。
四、教学团队的素质培养和实践
教学团队的素质培养工作以职业道德素质、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践技能、教育教学能力、课程和教材设计能力、科研创新能力为基本内容。对于专业带头人, 还应重点培养其把握专业发展方向、组织管理团队的能力, 在专业教学研究实践、技能操作和技术研究方面进行强化培养, 突出专业领导能力, 向业务专家或技术专家的方向发展。1.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养。通过产品设计、数控加工工艺确定等具体任务培训, 增加教师技术应用能力;同时, 鼓励教师参加数控工艺员、数控操作工等技能鉴定的培训, 通过学习达到高级以上职业资格水平。定期派遣教师参加各种专业展览会, 掌握加工设备发展的新动态和加工领域运用的新工艺、新技术;到知名企业或培训机构, 进行专业最新发展技术的学习, 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2.全面开展教育教学能力培训。通过学习, 达到掌握工学结合的课程设计方法, 能够进行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教学情境的设计, 能够运用学习岛、项目教学法、头脑风暴等多种行动导向教学法进行教学组织和教学实施。3.积极加强产学研合作研究。建立激励机制, 调动教师参与企业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的积极性, 并将科研开发与教学有机结合, 带动教学团队的业务水平,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4.实践体系。突出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为目标, 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技能成长规律, 构建以“生产性教学工厂”为主体的“基本技能训练”、“专项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创新能力培养”和“就业创业能力训练”等五个平台为一体的实践教学条件体系, 满足本专业课程教学的需要。
摘要:针对本地区汽车制造、维修等企业进行人才需求与专业建设方面的调研, 谈谈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教学改革, 以适应汽车工业发展需求, 分析国内汽车制造市场人才需求, 探讨高职院校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建设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