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与服务专业

2024-06-13

汽车与服务专业(共12篇)

汽车与服务专业 篇1

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中国汽车市场销售量已跃居世界第一。近两年,汽车后市场产值规模约为6000亿~8000亿元,预计随着平均车龄逐渐延长、汽车保有量稳步增长,汽车后市场的产值将突破万亿。汽车后市场的起步与腾飞,也对整个行业的业态质量、经营模式、管理能力、从业人员数量与人力资源优化提出更高的挑战。

进入“十三·五”开局之年,汽车产业政策发生了巨大改变,如《关于修改〈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的决定》《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公开实施管理办法》《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等政策的实施,对汽车行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企业的竞争日益加剧。企业的竞争实际折射出对人才的发展需求,社会急需一大批职业化、专业化的汽车服务人才。高职院校开设的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主要培养的是汽车销售顾问、汽车服务顾问等岗位需求人才。

1 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构建

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自建立以来,不断根据市场变化,发展完善教学课程体系。坚持以综合素质培养为本,将学生的职业关键能力定位为:整车销售能力、配件销售能力、市场预测能力和汽车售后服务能力。我们把这些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精心组织、安排相应的理论和实践课程,使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达到行业要求。在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构建上:

首先,确定课程体系设置原则。即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工作环境为背景,以综合职业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适应汽车后市场发展。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构建“校企”合作特色的理实一体的课程教学体系。

其次,对理实一体的课程教学内容解析。通过以行业学会、总经理、市场部经理、销售总监、技术总监、一线员工为调研对象,进行行业、企业调研并进行职业岗位能力分析,确定典型工作领域,并对工作任务进行归纳,对学习领域进行设计(亦即课程开发),对学习情境进行教学设计。整个过程始终坚持行业专家、教学专家和专业教师共同参与。

最后,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解析。专业的整个实践教学体系,遵循从基本技能实训(汽车认识实训),到基本专业技能实训(汽车构造实训、服务礼仪实训、上机实训、商务英语实训),到专业综合技能实训(汽车整车销售实训、汽车售后服务实训、顶岗实习、专业综合实践、毕业实习)的思想路线,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最终实现从大学生到就业岗位角色的转变。

2 在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可以依托校内知识、技能学习、在汽车4S专卖店工学结合式生产实训和顶岗预就业实习三个方面进行。对于校内知识、技能学习可以安排在校内整车营销实训室、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完成,以基本素质、基本技能为基础,实现专业技能的逐步递进、强化。而在汽车4S专卖店工学结合式的生产实训,可以依托众多的校外实训基地,按照汽车营销与服务对应的岗位任务确定内容与考核标准。专业技术实训借鉴企业的培训方式,采用导师制由岗位师傅和教师共同指导来帮助学生完成实训内容,使学生职业环境适应能力及专业核心技能逐步递进并强化。学生专业综合能力、职业岗位能力逐步递进、强化。可以通过建立校企双方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学校与企业共同完成对学生实训、实习的考核评价。在强化职业素质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方面,可以将现代企业管理规范融入教学环节中。将组织协调、合作共事、学习与适应、承受挫折等职业素质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贯穿到人才培养全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

3 教学团队的培养

当前课程内容更新快,课程内容综合性强,使学生学习难度大。同时,学生数量不断增加,且近年来学生的基础差距比较大,要求有足够的实践场地和经验丰富的“双师”素质教师的指导,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适应社会的发展。对他们中的骨干教师的培养,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培训计划,安排他们到省内外汽车4S专营店、汽车维修企业参加生产实践、职业教育培训,主持院级优秀课程建设,主持以销售和售后服务为载体的学习情境设计和教学实施,主持实验、实训室建设,并结合自身实际制订教学改革、课程建设、科研、技术服务和学术研究计划。

4 专业实践环节教学的完善

以企业为依托建设高水平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以完善专业实践环节教学。

(1)通过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模拟真实营销环境,加大汽车营销实训中心投入力度。校企深度融合,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共建模拟真实生产环境的校内汽车商务实训基地。按照企业工位模式设立学生实训工位,建成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专业化基地,满足以汽车营销与服务为重点的专业群教学、科研需要,为企业提供培训与技术开发服务。在教学上,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汽车维修实训项目训练都是真正的实境教学。学生在校所做实训接近其第一职业岗位工作,使学生基本达到零距离上岗。

(2)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力度,主动适应企业发展需要,通过积极参与企业职工培训、技术革新、企业文化建设,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与相关企业建立牢固的人才供需关系。继续深化顶岗实习组织与管理力度,顶岗实习实行导师指导制,即实习企业有专门的企业技术专家和技术骨干指导学生,学校也安排有指导实习的教师,且学生带薪工作,顶岗实习成绩由企业人员和学校教师共同评定,顶岗实习达半年以上,由企业向学生颁发“工作经历证书”。将部分“职业能力”的培养放入企业,既节省了学院专业建设投资,又保障了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进行技能训练。

(3)加强实训基地内涵建设,完善和创新校内实训基地教学运行模式,与汽车经销公司等单位共建实训基地,规范校内生产性实训,制定管理规定、运行方式和考核办法,开发制订能力培训包、实习标准、实训教材、实训指导手册、技能试题库和实训考核标准等,开展实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建成保障工学结合要求的实训基地配套管理体系,形成适应汽车技术服务各专业特点的长效运行机制。积极开展技术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工作,保证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5 结论

当前是知识和能力竞争、信息和经济竞争的时代,归根结底是人才素质竞争的时代。谁能源源不断地培养出知识含量大、创新能力强、应变能力快、发展能力可持续强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谁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我们将不断地探索和研究高职教育思想,实践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的建设和改革,办好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

摘要:目前,《教职成〔2015〕6号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已经发布,文件提出完善专业课程衔接体系,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强化行业对教育教学的指导,推进专业教学紧贴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有效开展实践性教学等的意见。文章针对高职院校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从实践教学环节若干方面进行了研究,以便更好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课程体系,实践性教学,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卢圣春.汽车4S店经营与管理培训教程[M].北京: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2]夏志华.汽车营销实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彭俊松.汽车行业经销商业务管理系统[M].北京: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汽车与服务专业 篇2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专业必须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适应汽车产品设计服务、汽车生产服务、汽车销售服务、汽车技术服务、汽车运输服务等领域的,面向汽车销售及售后服务企业所需要的,既熟练操作汽车诊断、检测与维修技术,又熟练运用销售与售后服务流程及技巧,获得国家颁发的汽车行业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具有高认知、高技能和高素养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应用性人才。

主要课程:计算机基础、经济数学、英语、体育、汽车文化与常识、汽车职场体验、汽车构造、汽车拆装与调整、汽车公关礼仪、汽车市场调研与预测、商务口才训练、汽车营销实务、汽车销售实训、车辆保险与理赔、汽车计算机控制技术、汽车配件管理与销售、汽车电器设备、消费心理学、商务谈判、汽车及商贸英语、汽车营销策划、金融与贸易、汽车服务企业管理、汽车维修与检测、机动车鉴定评估、汽车车身修复与美容等。

汽车与服务专业 篇3

【关键词】分模块教学营销方向技术服务方向

一、人才培养方案和目标不同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汽车技术服务方向)培养目标是“守规矩、懂技术、善服务、可持续”的汽车服务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汽车营销方向)培养目标是“懂技术、守规矩、善服务、可持续”的汽车服务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在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上大致相同,但是测重点会有不同。两个方向的在理解上要有深度。

二、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要求不同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汽车技术服务方向)课程设置共有4门主课,如: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技术、

发动机构造与检修技术、汽车电器设备与检修技术、汽车检测与诊断。其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是使学生熟悉汽车底盘各系统功能、构成及原理,掌握各系统故障诊断和检修。熟悉汽车发动机总体构造及各机构各系统构成、原理,掌握其故障诊断和检修。使学生熟悉汽车各电器系统,能识读汽车电路图,掌握汽车各电器系统的故障诊断和检修。使学生熟悉汽车性能评价指标,掌握运用设备进行检测的方法与途径,并能分析检测结果进行故障诊断。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汽车营销方向)课程设置也设有4门主课,如:汽车构造、汽车市场营销、汽车销售技术、汽车商务。其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是使学生熟悉汽车车身、发动机、底盘基本构造及工作原理,掌握汽车各系统相关性能及评价指标。理解汽车市场营销的基本原理和策略,具有汽车营销环境分析、汽车市场营销组合分析、市场调研、市场细分等能力。使学生能了解所经营产品的市场信息及同类型产品的相关信息,熟悉汽车销售流程,掌握汽车购销技巧。使学生熟悉汽车贸易管理、汽车配件商务管理、汽修厂管理等知识,掌握汽车商务软件的使用。

三、就业方向和就业岗位不同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汽车技术服务方向)的职业岗位:通过比较系统的专业知识教学和专门的职业技能训练,毕业生能较快地胜任在汽车专修店、汽车品牌专营店以及车辆检测等企事业单位车辆的机械维修、保养维护、机电维修等岗位。它的初始岗位:维修顾问、机电维修;它的潜在岗位:维修主管、车间经理。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汽车营销方向)职业岗位:通过比较系统的专业理论教育和专门的职业技能训练,毕业生能较快地胜任在汽车销售公司、汽车品牌专营店等企业的销售顾问、售后顾问、市场专员岗位。它的初始岗位:销售顾问、售后顾问、市场专员。它的潜在岗位:展厅经理、售后主管、市场主管。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同

我们探讨的两个方向的教育方法。目前在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教育中,教学形式都尚未成熟。其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有两点:每一课程具有“无形性”的特点,其中技术服务类方向的课程实训设计难度小些,而汽车营销方向的课程,比如:汽车商务的实训是一门新的课程,比技术服务类方向课程的实训设计难度要大,教师的人数和经验都还不能很好地满足教学需要。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建议在教育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结合的方法,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包括:教材与计算机软件结合;知识传授与模拟练习结合;书面考核与实景训练结合;引入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等丰富的教学形式。

五、评价方法不同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汽车技术服务方向)和(汽车营销方向)课程评价模式,以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和企业评价三方评价组成。特别在课程评价模式中突出过程性评价。两个方向可能在制订评价方案上可能会有区别;如汽车营销方向在制订评价方案时,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评价的具体目的是什么;评价的对象是谁;评价者是谁;评价的主要步骤如何;要采用什么样的评价方法;评价结果将用在什么地方。还有汽车技术服务方向实训课程教学中评价项目、评价标准有所不同,评价前、评价中、评价后都不一样。

六、模块的选择不同

学院对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实施分模块教学。其先是根据教学设备、场所、师资、专业设置、年级、汽车服务企业大市场人才要求等情况进行分析,决定对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分两个方向进行培养,并对所有内容进行分配,经过两年的教学实施证明专业模块教学效果是显著的。

但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分模块化教学后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教学正方系统录入学生成绩出现问题

教学正方系统总体来说包括以下五大模块:打印报表、课程管理、档案管理、系统管理、成绩管理。学生管理系统不仅用起来比较方便,为学校管理人员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大大地提高了学校管理的办事效率。但是我们发现分模块化后,正方系统在录入成绩时是以班级的形式全班显示。造成了录入成绩时的困难,对没有选课的学生填写“未选课”。

2、课程排课教室出现问题

在没有进行分模块化教学之前,对理论课程和实际课程排课未受影响,而今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汽车技术服务方向)和(汽车营销方向)分方向了,教务人员利用正方系统对排课教室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查询学生基本信息、浏览学生基本信息、添加学生基本信息,对学生人员数的确定也很难把握。

汽车与服务专业 篇4

关键词:汽车服务与营销,中高职,衔接

一、引言

我国《职业教育法》规定“:国家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普及程度,实施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建立、健全和完善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1]汽车服务与营销专业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学生规模迅速扩大,但中高职间尚未形成有效衔接,已成为阻碍中职和高职汽车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

二、汽车服务与营销专业中高职衔接的现状

“中高职衔接”狭义上是指以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人员为招生对象,通过一定年限的学习,使之升入高等职业院校对口专业学习;广义上则是健全职业教育从低层次到高层次或是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衔接。二者的逻辑内涵和本质属性一致,即强调“中等职业教育”、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都不是终结教育,而是从中级到高一级贯通的教育,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的教育,能不断提高文化知识水平、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水平的教育。

随着时间的演变,内涵式衔接应成为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中高职衔接目标与方向。汽车服务与营销专业中高职衔接模式虽体现了内涵衔接,但由于历史、文化原因,我国十分重视学历教育,汽车服务与营销专业中高职衔接主要还是重视学制的衔接。学制衔接模式又分为:五年一贯和分段式衔接模式两种。

1.五年一贯制衔接模式

是指由中职学校或高职学院直接招收初中毕业生入学,课程、教学整体设计、统一安排,学制五年,毕业取得本科文凭的中高职衔接模式。根据学校层次的不同,五年一贯制有的是中职办学,有的是高职办学。高职五年一贯制模式面临生源不稳定、学生素质差,导致学生管理、学生资助以及教育教学过程问题多,因此高职的办学积极性不高。

2.分段贯通衔接模式

分段贯通模式是指中职和高职以相对独立的两个阶段分别开展教学活动,修完中职学业后,通过高职学院的选拔,符合条件的学生进入高职继续学习,毕业后取得大专毕业文凭的模式。根据高职学院选拔方式分类,有自主招生、高考招生和对口升学等三种模式。

(1)自主招生。是指普通高中或中职毕业生通过高职院校自主单独测试方式,到高职院校学习的一种中高职衔接模式。自主招生的优点是增强了高职招生自主权,但课程的接未实现,且专业对口性较差。招收的中职生来自不同专业,和通过高考招收学生同班级学习,学生基础差异较大,给教学带来诸多不便。

(2)高考招生。指中职毕业生,通过参加“三校生”高考,被录取到高职学习的衔接模式。高考招生模式基本上没有考虑专业对口和课程的衔接。

(3)对口升学。中职学校与高职学院联合办学,学生在中职学校学完中职课程后,不参加“三职生”高考,通过高职院校组织入学测试,到专业对口的高职继续学习,最后取得大专学历的中高职衔接形式。特点是专业衔接对口,但课程层面并没有完全实现衔接,有应试教育的倾向。

对口升学模式根据中职和高职学制分段的不同又分为“3+2”和“2+3”。目前,对口升学比较符合中高职衔接的内涵,但“3+2”和“2+3”模式各有利弊。

“3+2”模式之利是:学生在中职时间三年,通过中职教育,心智发展较成熟,行为基本规范,具有一定专业基本知识;弊端是,在高职学习只有两年,专业课程学习不扎实,不全面,学生综合解决问题能力提升有限。“2+3”模式之利是:学生在中职两年,已经学习了汽车机械制图等部分专业基础课程,高职学院可不开设这些课程,将更多精力集中到汽车专业课程的教学,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扎实且全面,综合解决问题能力提升较大;弊端是:中职时间较短,学生心智发展不是很成熟,许多行为需在高职继续规范,影响到了在高职的汽车专业知识学习。

个人素质具有先天性因素,培养过程较漫长。专业知识和综合处理问题能力的培养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可以实现,但需要良好的师资、实训条件等环境。

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学生就业面向汽车4S店,主要从事汽车及其相关产品营销、汽车售后服务、汽车维护检修等工作。随着汽车技术的更新和人们收入的提高,汽车4S店的竞争更多体现在对客户的优质服务。要做到优质服务,工作人员综合职业能力是关键。因此,汽车服务与营销专业宜采用“2+3”衔接模式。

三、汽车服务与营销专业中高职衔接的必要性

1.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需要

国家关于职业教育的重大战略决策之一就是“建立现代职教体系”。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都明确提出了“建立现代职教体系,并不断完善现代职育体系的内涵”的要求。在2011年成教工作会议上,鲁昕副部长指出:“所谓现代职教体系,就是要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要求,加快建立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2011年6月25日,教育部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座谈会上,鲁昕副部长指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切入点,就在于中高职的协调发展,解决中高职发展的断层问题。”首先,中职教育目前还处于终结性教育阶段[3],满足不了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其次,中高职的有效衔接,将为中职生提供更多享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增添中职教育活力同时,也能促进高职教育的良好发展,推动职教体系的完善。

2.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中高职衔接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有力保证,是中国经济发展、产业升级转型对人才需求的重要保障之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业进入新常态以及经济全球化,我国的汽车产业正在转型升级,随之带来了人才结构与内涵方面要求的改变,汽车专业中职毕业生继续深造符合社会发展的步伐,也是汽车服务与营销专业中高职衔接的现实要求。

3.是适应企业对学生学历提升的需要

随着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中职学校的生源数量和质量急剧下降。同时,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引起的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使汽车行业对从业人员技术和学历层次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严重影响了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学历提升,为中职生的就业添加了竞争力,就业有保障,社会就会更加和谐稳定。

4.是激发中职生潜能的需要

中职招收的是初中毕业生,年龄在十四五六岁之间,他们成长快,生理、心理和思想变化多端,有较强的可塑性。学生的未来不是通过一次升学考试就能决定的,何况升学考试本身还是“应试教育”的产物,与职业教育选拔人才的方式存在很大的冲突。进入到中职学校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心理和思想等方面逐渐成熟,其潜在能力也被激发出来,其中有不少学生具备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条件而且渴望进入大学学习,而现在的招生制度让他们没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导致部分优秀学生的才能被埋没。

5.是提高职教资源利用率和办学效益的需要

在衔接过程中,由于中职和高职学校相似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各自独立编制的,出现了课程的适应性差和重复开设等问题。通过对汽车服务与营销专业中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体系等方面的合理衔接,可发挥双方优势,有效利用中高职教学资源,减少或避免实训条件的重复建设,节省办学成本,以达到资源共享,取得规模化效益。

6.是学习发达国家成功职教经验的需要

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职教体系,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职教经验借鉴。尤其在中高职教育的衔接上更是做得比较成功。保障企业人才的培养和供应,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做好中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对社会和企业的发展会起到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四、“2+3”衔接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1.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

现有中高职汽车服务与营销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尚缺乏对于中高职不同阶段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的顶层设计,而培养目标的明确是人才培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一是汽车4S店岗位任职所需的素养、知识与技能;二是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围绕“工学结合,强化学生能力培养”的思路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可以解决岗位任职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2.课程的衔接

课程内容的衔接是汽车服务与营销专业中高职衔接的根本点。但目前中高职课程还没有做到有效衔接,主要是专业理论课有重复,有些专业技能课倒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衔接不紧。[4]因此,要做到中高职有效衔接,必须以职业能力需求为“接口”构建衔接课程体系,以“素养与技能并重,阶梯递进”的思路,整合课程内容,杜绝内容重复。课程设置做到由浅入深,中职课程重基础、强应用,让学生初步建立职业概念。高职课程重实践、强创新,鼓励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工作场景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结束语

汽车服务与营销专业中高职的有效衔接,就是要打破职业教育间的屏障,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现代职教体系,推进高职汽车教育的发展,带动中职汽车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为职业教育受教育者提供终身学习途径,提高各层次职业教育的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同时满足不同层次就业岗位对汽车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的分类分级需求。

参考文献

[1]刘红伟.中高职衔接问题初探[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5):6-8.

[2]孟凡华.鲁昕强调: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11(5):45-47.

[3]邱孝述.推进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DB/OL].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712/15/9525502_223785938.shtml.

汽车与服务专业 篇5

本专业教学计划是根据黑龙江省教育厅印发的《关于制定高职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性意见》拟订的。同时参考了其他高等院校和同类学校的教学计划。充分体现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结合当前家具设计与制造行业特点,以及对相关职业岗位的要求,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既掌握大专层次的专业现代知识,又能熟练应用现代技术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毕业生具备汽车技术服务及营销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掌握机械与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技能,可在汽车营销行业及汽车品牌专营店从事前台接待、汽车配件经销企业、保险、索赔、评估、检测、故障诊断、汽车维修保养等工作,可以从事汽车配件销售与管理、售后服务等营销业务及其他基层管理工作,也可以从事工程机械等其它机电产品销售与技术服务与管理等工作。

本专业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专业素质培养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加强专业教材、教师队伍和实验教学基地建设,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高职教育办学模式。通过实训、实习教学环节、校企合作、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途径,把学生培养成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适应汽车后服务行业中多种职业岗位群紧缺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

为了保持专业稳定健康地发展,注重专业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以发展的眼光,视汽车后服务市场的发展和变化趋势、本院及本专业的教学条件和专业实训基地的进一步完善,在保持教学计划基本稳定的基础上,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延展专业方向。专业下延展的专业方向,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可依据市场需求,动态地适时调整培养人才的规格和内容,体现了本专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另一方面,也给学生更多的机会满足个性的需求,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达到所培养的学生不仅具备顺 13

利就业的职业能力,更具备适应职业变化的职业发展能力。

一、就业方向与职业岗位分析

(一)就业方向

1.主要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可以应聘到以下几种单位:

2.主要就业岗位

本专业毕业生适合就业的岗位有:

(1)汽车市场及知名汽车品牌的特约经销企业从事市场策划、汽车营销等技术工作;

(2)汽车配件经销企业、保险、索赔、检测、故障诊断、汽车维修保养进行汽车配件销售与管理、售后服务等营销业务和其他基层管理工作;

(3)汽车销售维修服务企业从事相关技术工作;

(4)汽车贸易和旧汽车交易、汽车租赁等部门从事业务和管理工作;

(5)汽车维修业务接待等。

(一)汽车及汽车相关产品的推销,市场与市场分析,广告与促销,市场推广等基本的汽车营销业务工作;

(二)汽车营销企划,汽车网络营销等前瞻性高级营销业务工作;

(三)汽车营销战略、策略及营销计划制定、组织与实施等重要的汽车营销管理工作。

(二)职业岗位分析

二、培养目标与基本规格

(一)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

(二)修业年限:全日制三年。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必需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毕业生具备汽车技术服务及营销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掌握机械与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技能,可在汽车营销行业及汽车品牌专营店从事前台接待、汽车配件经销企业、保险、索赔、评估、检测、故障诊断、汽车维修保养等工作,可以从事汽车配件销售与管理、售后服务等营销业务及其他基层管理工作,也可以从事工程机械等其它机电产品销售与技术服务与管理等工作。

(四)基本规格

(1)思想道德素质

① 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关心国家大事,具有一定的是非分辨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法制观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② 具有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实干创新和团结合作的精神。③ 具备勤奋好学,热爱专业,吃苦耐劳,有事业心和责任感。

(2)业务素质

① 知识结构:了解必需的专业相关技术基础知识;掌握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有较强的实用技术方面的知识及扩展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具备较高层次人才的基本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掌握必需的外语、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② 能力结构:具有汽车检测、诊断、维修的基本能力;具有汽车服务企业规划、管理的基本能力;具有汽车整车及配件营销的基本能力;具有车辆评估与保险理赔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专业基本技能和与生产过程相关的基本能力;熟练运用营销理论、从事汽车产品营销,市场调查与

市场分析,广告与促销,市场推广等基本营销业务工作能力;具有较强的机械制图能力和一定的计算机绘图能力;

③ 职业素质:具有高层次人才所必备的道德品质修养、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优秀的敬业精神,具有良好的个人行为能力和学习观念。

(3)文化素质

具备一定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知识;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具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文学艺术鉴赏能力。

(4)身体和心理素质

① 身体素质: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和体育常识;掌握体育运动锻炼的方法和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合格标准。

② 心理素质: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具有健康的情趣和坚强的意志;具有一定的心理调节能力,能适应环境的变化。

三、能力分解

根据建筑行业发展情况和人才要求,以基本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建立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见表2)。

四、专业主干课程设置

五、教学进程与学时分配

1.教学学时分配

汽车与服务专业 篇6

关键词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教学模式;一体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4-0159-02

1 引言

当前随着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社会对于汽车行业具备高认知、高技能和高素养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应用性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强。基于此,为了能够培养面向汽车销售及售后服务企业所需要的,既熟练操作汽车诊断、检测与维修技术,又能够熟练运用销售与售后服务流程及技巧的高级应用性人才,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在学生的教育培养中,应该既要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也要培养其实践技能,使学生能够适应汽车产品设计服务、汽车生产服务、汽车销售服务、汽车技术服务、汽车运输服务等各岗位需求。

本文即以一体化教学模式发展为研究重点,目的在于通过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实现学生培养与市场需求完美对接,提高该专业的教学质量,促进该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实现大幅度提升。

2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现实意义

能够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更好融合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对于培养该学科具备高认知、高技能和高素养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应用性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而该专业传统的单纯理论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汽车行业市场发展需求,呈现出严重的滞后性。教学理念陈旧,学校教学中仍然以理论基础知识为主,实践教学内容很少涉及,造成理论与实践教学分离的状态,忽视了对于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和发展,实现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充分融合,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真实情境下的模拟实践教学能够让学生真正领会理论知识的内涵,深化学科认识,实现做中学、学中做的良性循环,从而融会贯通实现自身职业技能的极大提升。

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在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以往教学中,仍然沿袭着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是整个课堂的主导者和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和模仿者。这样的教学模式并不能体现该专业的教学目标,最终的教学效果也并不理想。而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体系中存在的弊端,开始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从学生的个体需求出发,尽力满足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要求,利用现代的教学技术手段,建立实训教学基地,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转变传统的被动接受、机械模仿的状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使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教学更符合教学需求。

培养了学生职业技能,更好地满足了市场需求 近年来,汽车行业发展迅猛,尤其是2014年汽车市场形势较好,增长幅度比前一年同期显著提高。2014年1—9月,国内汽车生产量为1593.84万辆,同比增长12.78%;销售量为1588.31万辆,同比增长12.70%。这样的增长速度,对于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汽车市场对于该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该专业就业前景将非常广阔;而另一方面,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其对于该专业人才的职业技能要求更高,需要的是实用性的人才。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一直以来,该专业的教学与市场严重脱节,影响了学生的就业率;而现代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提出,可以两者兼顾,既能够以市场为导向,也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一体化的实践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技能训练和交流平台,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从而真正满足市场需求,让学生学以致用。

3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具体措施

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引导,创新课程教学体系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以培养学生的汽车检测、维修和营销技能为教学目标,该课程的教学不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实际工作操作能力的过程。由此,该专业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必然要求结合汽车行业的需求,创新和发展新的课程教学体系,构建新的以实训项目为主导的课程体系,开发新的实训课程。新的课程体系应该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按照汽车行业工作过程的具体操作实况进行课程设计与安排,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应用先进汽车微电子技术、车载局域网络技术能力作为课程体系改革的方向,以任务驱动为实训课程内容,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推进实践教学发展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讲究的是多锻炼、多实践,只有高的动手操作,才能理解把握知识的要领,理解得更透彻,学到实实在在的技能。如果没有实际动手技能,到社会上也会由于缺乏动手能力而被淘汰,在这个对技能人才要求越来越高的时代,用人单位要的是“上岗即上手”,能迅速为企业创造效益的人才。所有的这些都需要依托于实践教学发展,而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需要依赖于实训教学基地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实训教学基地的建设应该满足实训教学的需要,要求建成设备先进、功能完备、配置合理的一体化实训基地。根据该专业的技能培训要求,分模块建立不同的实训室,分情境地让学生体验真实的汽车维修、服务、管理和营销的工作全过程,突出听、看、做、练等亲身体验的关键环节,通过现场互动、情景模拟、项目任务式的实践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把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改变成“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式,让学生在一个仿真的工作情境中边做边学、边学边做,提升专业技能,达到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

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顺利开展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与发展关键在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因为其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让更多的教师走进汽车行业、深入生产与营销的第一线,在实践中学习、锻炼、提升自己的实践教学水平,已经成为推进一体化教学模式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通过开展教师进企业实践,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组织教师在企业一线实践,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帮助教师学习该专业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增进对企业生产和产业发展的了解,并结合企业实践改进实践教学,为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4 结语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主要培养能够熟练掌握汽车生产、销售、管理、服务与营销等专业技能和技巧的应用型人才,而就该专业教学现状来看,还不能够适应汽车行业需求,教学模式仍以教师为主导,理论教学内容多于实践教学,学生的专业技能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影响了教学效果。本文即根据这一现状,分析了在该专业开展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现实意义和具体实施策略,从而为该专业教学模式创新和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周宁,沈华文.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一体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广西轻工业,2011(10):147-148.

[2]曾令全.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理实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当代职业教育,2012(10):25-27.

[3]李镇杰,林旭群,陈解生.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2+1”学制教学模式探讨[J].装备制造技术,2008(12):

189-190,193.

汽车与服务专业 篇7

一、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学生在沟通能力培训中的现状

(一) 问题的提出

通过校企合作反馈结果来看, 该专业学生在沟通能力培养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与人沟通时存在不自信问题。

与人沟通不自信是该专业学生在沟通交流中最常见的问题。由于本专业学生刚刚步入社会, 对于眼前来之不易的工作十分珍惜, 因此在与人交流中经常表现出“谨慎”“紧张”等状态, 不敢与他人进行交流, 害怕自己“说不好”, 最终影响与他人交流的质量。

2. 缺乏必要的沟通技巧。

由于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本身具有特殊性, 因此学生在实习工作期间, 应该通过不一样的话语来进行沟通。但是很多学生在沟通过程中, 没有使用沟通技巧。例如, 在介绍汽车产品中, 学生的讲话磕磕绊绊, 导致客户无法了解学生所讲述的内容;在与他人交流中, 心理过于紧张, 出现低头、搓手等不当的身体语言;在倾听他人交流中, 轻易下结论, 急于打断他人讲话。

(二) 问题产生的原因

本文认为, 导致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学生在沟通能力中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为:

1. 成长环境的影响。

部分高职院校的生源较为集中, 多数为二三线城市或者农村, 这些学生在长期学习、生活过程中, 不具备完整的交流培养环境, 导致学生没有过多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再加之少部分学生的成绩相对较差, 致使其在与他人交流时经常出现自卑心理, 久而久之形成了自闭问题, 严重影响了学生之间的交流。

2. 过于依赖网络沟通。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电脑已经成为高职学生生活、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电子产品。部分学生过于依赖电脑, 在网络上与他人交流时能侃侃而谈, 而与人交流时却变得寡言少语。长期地依赖网络沟通, 已经对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产生严重影响。

二、培养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学生沟通能力的对策

(一) 丰富校园活动

与高中相比, 大学的校园文化更加丰富多样, 且繁多的校园活动也让人目不暇接。在这种背景下, 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应该进一步丰富校园活动,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校园活动中来, 达到锻炼学生的目的。

例如, 教师可以定期举办“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辩论大赛”, 依靠校企合作的优势, 从合作企业方获取实际的营销案例, 并分别选取正、反方, 要求双方能针对案例的实际内容进行讨论, 并形成最终结论。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的是, 辩论双方的参与者要及时更换, 保证辩论能影响本班级全体学生。可以将学生在评论中的表现计入期末总成绩中, 保证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通过这种方法, 学生不仅对本专业的岗位知识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其沟通交流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二) 构建完整的教学体系

由于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具有极强的市场指向性, 因此在设计教学体系中, 学校往往会根据市场的具体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改进。对教师而言, 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构建完整的教学体系, 将培养学生沟通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

例如, 教师可以开办《演讲与口才培训》的选修课程, 并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在课程培训中, 教师可以将本班级的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 要求每个小组成员各自选取演讲题目, 并面向本小组成员进行演讲, 演讲的时间不宜过长, 要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演讲的机会。在演讲过程中, 教师要走下讲台, 仔细观察每个小组的演讲情况, 统计每个小组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方便进行针对性解决;对小组演讲中表现较差的学生,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走上讲台, 面对全班同学进行演讲, 达到锻炼学生的目的。

通过这种教学方法, 学生的演讲口才得到了锻炼, 同时, 由于演讲的对象是小组成员, 因此学生的紧张心理也会得到缓解, 久而久之也能培养出良好的演讲习惯, 不会在演讲中出现不恰当的身体语言。另外, 教师通过走下讲台, 能及时发现学生演讲中存在的问题, 保证了教学质量。

总之, 学生沟通能力一直是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教学的重点问题, 在未来工作中, 教师必须要正确认识到学生在沟通中存在的方法不恰当、缺乏自信的问题, 努力为学生提供锻炼沟通能力的平台, 保证学生都能接受完整的沟通技巧培训, 进而更好地适应市场要求, 提高岗位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彦笈, 吴雅莉.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对汽车服务顾问人才的培养方式[J].企业导报, 2016 (20) :137-138.

[2]李延廷.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专业建设成效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 (21) :230-231.

汽车与服务专业 篇8

众所周知, 我国大多数职业院校都是从过去的普通中专学校升格而来的, 教学方式大都沿袭了普通中等专业学校的传统教学模式, 体现在:

1.理论教学抽象, 教学效果不佳

在理论教学方面, 教学内容常常采用构造原理+维修理论+实验的形式, 教学方法常常采用黑板+粉笔+图片的形式。这种模式充分地体现出其在职业教学中的弱点:抽象、枯燥乏味、不易理解、学生精力易分散等。

2.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脱节

传统教学模式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别进行, 各自为政, 互不干涉。理论教师注重理论知识讲解, 实践教师注重实际操作,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严重脱节, 不但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很大困难, 也造成了重复教学和资源浪费, 更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应用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教学改革的途径

1.课程整合综合化

根据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 对传统的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选择、组合与综合。如汽车机械基础课, 就是我院根据上述指导思想, 在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设置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它打破了传统课程之间的界线, 不再隶属于哪一学科, 也不是几门课程的简单组合, 而是根据专业特点, 针对培养目标要求, 对机械原理、机械零件、力学、液压传动等课程的内容进行适当的选择、提炼、整合后形成的一门综合基础理论课。

2.授课方式现场化

凡是能到现场以边讲边练组织教学的, 绝不在教室里黑板和挂图上讲解。如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汽车销售流程”这样的教学内容, 书上讲得明明白白, 插图、挂图内容也很详尽, 但只有拿到专业教室里去上之后, 使学生通过亲自实践, 对其结构、功能有了彻底了解和真正认识。采用这种授课方式, 在减少教学时数的情况下, 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3.教学内容针对化

我们根据高职教育突出职业性、实践性, 淡化理论的学科性、系统性特点, 确定以讲授实用性、专业性较强的应用理论为主, 舍弃那些不是职业能力培养必然要求的推导、证明方面的内容。如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和汽车诊断检测技术课, 通过课程整合和改革, 既保证了教学需要, 有降低了理论难度, 增强了直观教学, 教学效果良好。针对应用技术、实用技术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的情况, 教学内容在立足于成熟的技术和规范的同时, 重视新技术、新知识、新规范的介绍和应用, 力求做到教学内容与行业技术在使用上同步更新

4.实践教学系统化

为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在总体教学计划中专门制定了单独的实训计划, 内容包括; (1) 技能培训目标, 规定出学生毕业时专业技能应达到的标准; (2) 分阶段的实践性教学安排, 规定出各个阶段在总体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及关系、培训内容, 教学目标、考核标准等。

5.根据高职教学特点, 我院确定以学年为阶段, 对学生进行年度技能考核

根据“技能培训计划”, 各专业首先制定出每学年学生应达到的专业技能标准, 学年未按照标准对学生进行综合技能考核。各类考核均以职业技能鉴定内容为标准, 以考取职业资格证书为最终目标。

三、专业建设坚持特色与创新并举方针

1.突出汽车专业技术与市场营销有机的统一

一是在教学指导理念上明确汽车技术是支撑手段, 市场营销是目的, 手段服务、服从于目的;二是汽车专业技术理论教学定位的侧重点不在于技术创新本身, 而在于技术创新的功能作用与发展态势, 市场营销专业理论教学侧重点是营销理念和营销策略和战略战术;三是汽车技术的实践功夫不在手上, 而在于嘴上, 市场营销的实践环节侧重于营销的策划与手段, 客户资源的开发与积累, 合作伙伴的建立和巩固等方面。

2.围绕市场供求关系适时调节和调整

一是始终围绕市场坚持调查研究, 做好中长期预测工作, 走持续发展道路不动摇;二是紧紧盯住市场人才需求培养方向适时调整专业建设战略决策和战术应用;三是做好产学研“三结合”工作, 培养市场需求市场欢迎的专业人才。

3.充分体现专业特色和创新并举功能

一是在专业建设特色上做独创专业技术支撑市场营销的品牌, 而且在市场营销的专业的占有率上做专做强, 要有准确明确的定位。二是在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上开创以管理促经营和以目标独创经营管理的新路子, 就是说在每一门专业课程的建设上既有整体把握又有创新侧重点, 相辅相成。

四、课程建设创新与特色

1.充分发挥支撑的功能

一是围绕汽车技术做好支撑文章充分发挥支撑功能。经过调查研究开设《汽车构造》、《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汽车新结构新技术》等为基础专业技术课程, 既培养学生必须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 又具有一定的汽车企业文化;二是突出主干起到统帅驾驭作用。

2.充分体现能力表现

一是所有教学人员和教学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学生的能力培养, 这是大学教育和本科教育的根本区别, 这是我们职业教育工作者最基本的任务和职责;二是能力教育应该不是给学生传授多少文化知识和专业技术, 而关键是让学生学习和掌握接受文化知识和专业技术的方法和自觉性, 创造自我学习, 自我培养适应社会具有生存和发展的能力途径的条件。

3.培养职业兴趣与教育理念的关键

任何工作和专业技术若没有兴趣和爱好的话, 最终都不能成功。干一行不爱一行就不能专一行, 而干一行的目标不是一开始就锁定的, 而是条件和环境的变化带有偶然性的, 驾驭这种偶然性的职业选择就是职业兴趣, 这是事物必然的选择, 也是被动变为主动不可逾越的条件。

五、几点思考

1.把握专业发展前沿, 实现教学设备、教材不断更新

要做到这一点, 一方面, 教师要自我加压, 关注科技动态;另一方面, 学校要为教师创造条件, 如让教师进修、提高, 不断吸收新成果, 实现网络办公等。

2.应用现代教学手段, 实现教学创新

从当前的发展来看, 信息和通信技术正推动着教育教学的革命, 教学应及时引进现代教育技术, 开发和使用符合教学需要的现代化教学媒体, 实现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媒体的有效结合。应用多媒体 (远程教学) 技术的计算机辅助教学 (CAI) , 可以把讲课、演示和实验生动、直观地结合起来, 为学生提供边听、边看、边想、边做的一体化、个性化的学习机会, 让学生有一种全新的感觉, 对教育产生一个崭新的认识, 从而对学习萌发出浓厚的兴趣, 激发出更强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3.应积极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途径

汽车与服务专业 篇9

一、国内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1. 国外高职院校典型人才培养模式

(1) 英国的学徒式模式。英国自1986年建立国家职业资格 (National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 NVQ) 制度起, 建立了NVQ、GNVQ (General National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 和普通教育3种证书相互承认机制, 实现学生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和学位证书无缝联系, 为学生提供了多条升学和继续教育途径。此模式不但有助于学生的连续教育, 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分阶段完成继续教育。学生可以全日制式连续学习直到研究生毕业, 也可以边工作边读书, 也可以工作一段时间再回来读书。

(2) 澳大利亚的继续教育模式。澳大利亚的技术和继续教育 (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 TAFE) , 是一种多层次、综合性的人才培养模式, 其以能力为核心, 以学生为中心, 职业技能为导向, 办学过程中与中学和大学进行有效衔接。

(3) 加拿大的CBE模式。“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或“能力本位教育”模式 (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 CBE) , 是一种以岗位、职责、任务、态度等要求为基础的教学体系。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 围绕从事社区职业工作需要的步骤、设施、标准、知识、安全事项、工作态度来设置专业, 确定培养目标, 进行课程开发, 安排教学计划, 实施教学管理, 决定教学方法和步骤等。

2. 国内高职院校典型人才培养模式

(1) “双元制”培养模式。国内院校学习和吸收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成功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理论与实训的整合, 使学校和企业实现了双赢。“双元”中“一元”指的是学校, 另“一元”指的是企业或其他校外实训基地。学校主要传授专业知识, 企业主要培训相关职业技能, 校企双方共同指导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这种模式在德国的企业中应用广泛, 近年来也被我国很多企业引入和实践。

(2) “企业订单”式培养模式。近年来, 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对“企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企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指校企双方根据各自特点签订协议, 协议规定学校按照企业用工需求定向培养企业所需人才, 企业按照协议安排学生就业的合作共赢培养模式。目前国内有许多学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实施和研究“企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他们在实施“企业订单”式人才培养办学模式过程中取得了许多成果, 为全国其他高职院校再实施这一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很好的典范和借鉴。

但是我国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中也存在许多弊端, 并不能完全满足现代社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因而探索研究一种更加有效和更加适合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进步极其重要。

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背景

据盐城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数据统计, 盐城目前拥有汽车服务技术与营销相关企业一千余家, 其中, 汽车维修四百多家, 汽车装潢及装饰企业五百多家, 汽车相关物流企业一百家和一个中型规模二手车交易市场。《盐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 把盐城建设成为中国汽车之城、风电之都、光电之谷和环保产业基地。以悦达汽车园、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以及悦达纺织园等为载体, 依托一批龙头企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大力发展汽车、光电、风电、节能环保等产业, 以及汽车服务、工业设计、湿地旅游等行业。

当前我国汽车保有量及产量稳步增长, 专业主要服务就业岗位 (汽车营销、技术服务、车辆维修、装饰装潢、车辆保险等) 人才需求量大, 就车辆维修行业一项来说, 每年就要增加约三十万人以上, 因此积极探索和实践符合地方支柱产业结构和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在这一背景下就显得格外重要。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课程体系整体优化及教学内容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改革传统的“学科本位”课程观, 在采用“能力本位”课程观的基础上, 重构课程内容, 形成“整体优化”的课程观。依据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步骤, 通过联合企业高级管理、相关产业高级工程师联席论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企业实践开发典型课程任务及其对应职业能力, 并建立以工学结合为基础、以培养学生职业技术能力为目标的专业课程体系;通过校企共建核心课程使学生适应就业岗位技能需求, 培养学生核心技能, 增加学生的职业能力。

1. 典型教学工作任务的建立

现代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涉及内容持续扩展, 行业对其专业人才需求范围也逐渐广泛, 学校通过各方专家联席专业培养论证会议分析市场需求工作岗位, 促进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探索符合市场需求和人才发展的典型教学工作任务, 如图1。

2.“4S”工作过程课程体系的构架

“4S”指由汽车生产商授权建立包括汽车整车销售 (Sale) 、零配件供应 (Service) 、售后服务 (Spare Part) 、信息反馈 (Survey) 等集中功能的汽车技术服务企业。研究建立基于企业实践一线工作要求的职业操作技术精准和职业素养, 开发建立基于“4S”工作过程的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如图2。

3.“校企轮转分步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充分发挥校企资源优势, 以就业为导向, 培养专业学生汽车技术服务、汽车营销等关键专业能力, 全面而深入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创造社会人才需要与学校人才培养的直接互补, 研究并优化校企共商人才培养方案, 实现学生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能力并行发展, 探索实践“校企轮转, 分步递进”人才培养模式, 如图3所示。

工学结合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一条颇为有效的途径。鉴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存在问题, 围绕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就业岗位群, 确定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要求, 构建“4S”工作过程课程体系, 研究并实践高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校企轮转、分步递进”人才培养模式, 是对传统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积极补充。同时, 能够为解决当前高职高专人才培养中的部分问题提供一种新的工作启发, 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慧英.德国“双元制”教育在我国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借鉴[D].浙江师范大学, 2009.

[2]谭佳.澳大利亚TAFE学院研究[D].西南大学, 2007.

[3]冯勇.CBE模式构建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几点思考[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10, (5) .

[4]谢建平, 蒋雍君.“双元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 2014, (1) .

汽车与服务专业 篇10

1.1 行业竞争日益激烈

随着汽车后市场的逐渐成熟与发展, 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全国高职高专中超过二分之一的学校开设了汽车后市场专业, 每年培养了大量的毕业生输送到汽车后市场行业中, 导致了刚毕业的大学生入行竞争日益激烈, 尤其在经济繁荣的大都市这种趋势更加明显。

1.2 学院竞争日益激烈

我院处在吉林省省会城市长春, 长春市开设有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高等教育办学层次的院校共12所, 其中有举办汽车专业起家的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我院在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办学上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实现在12所兄弟院校中提高专业核心竞争力, 首先应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在人才培养顶层设计中取得战略性突破。

2 人才培养目标与岗位、规格

2.1 人才培养目标

面向汽车营销与售后行业,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 适应社会发展和汽车销售企业服务需求,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身心健康, 具有良好的职业美德, 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 能从事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2 岗位

毕业生可到汽车4s店、汽车维修和汽车保险理赔等单位, 从事汽车销售、售后服务、汽车保险与理赔或企业管理工作, 也可去汽车销售企业从事市场分析、广告与企业策划等工作。

2.3 人才培养规格

2.3.1 知识结构

⑴掌握汽车服务和营销的基本理论。⑵掌握汽车构造的基本结构与原理。⑶熟悉汽车的性能和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⑷能够看懂外文汽车使用说明书及维修手册等技术资料掌握汽车销售流程及相关岗位要求。⑸掌握计算机在本专业的应用。

2.3.2 能力结构

⑴具有汽车营销方案的策划能力。⑵汽车网络营销的设计能力。⑶具有整车接待、售后接待的能力。⑷熟悉汽车企业的管理, 具有初步的企业管理的基本能力。⑸具备汽车销售和配件销售的专业能力。⑹掌握汽车驾驶的基本技巧。

2.3.3 素质结构

⑴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诚实守信, 爱岗敬业, 开拓创新精神。⑵具有良好人际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⑶具有较强的获得本专业技术信息的能力和较宽的知识面。

3 课程体系构建

3.1 公共基础课程

为满足企业对专业人才的职业素养需求, 实现“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 适应社会发展和汽车销售企业服务需求,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身心健康, 具有良好的职业美德”的人才培养目标, 除了按照国家教育部相关要求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等课程外, 考虑学生个性发展需要, 在从大一到大二的每个学期分别设置有身心健康、文学艺术、职业素质、个人修养四类公共基础选修课程。

3.2 专业课程

3.2.1 专业必修课程

⑴大一阶段专业课程:《汽车概论》、《电工与电子技术》和《汽车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大一下学期和大二第一学期开设有《汽车构造 (发动机、底盘) 》课程、《汽车文化》和《汽车营销基础》课程。

⑵大二阶段专业课程设置。大二第一学期, 除了上面所述的《汽车构造》课程之外, 开设有《汽车专业英语》课程、《汽车营销实务》、《消费行为学》课程。

大二第二学期, 继《汽车构造》课程之后, 开设了同属于汽车基本构造范畴的《汽车电器构造》课程, 旨在让学生掌握汽车电器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基本原理。此外, 围绕汽车营销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培养需要, 开设了《汽车配件营销》、《营销礼仪》、《汽车维修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口才训练》以及《消费行为学》课程。

⑶大三第一学期, 为了继续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 按照车身电子设备的不断增多的汽车发展趋势需要, 开设了《汽车车身电子结构》课程。为了提升学生的岗位技能, 符合企业实际工作需求, 开设了《客户关系管理》, 《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营销商务谈判》课程。

⑷大三第二学期, 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 并在工作岗位上结合岗位工作实际内容选取项目进行毕业设计。

3.2.2 专业选修课程

汽车与服务专业 篇11

会展行业虽然在我国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很快。据统计,2006年全国共举办各类展会4600余个,毫无疑问,与展会密切相关的展会搭建服务行业也就成了一大块“香饽饽”。可“饽饽”虽大,想“吃”的人更多。有数字统计表明,曾经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从事过搭建服务的公司就多达4000余家,其队伍庞大可见一斑。有限的市场,无限的竞争,使得一些展会搭建公司纷纷转产,甚至关闭。那大关是怎样在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不但留住了自己的老客户,还开拓了不少新业务呢?许娟介绍说:“大关这么多年来一直保持着比较良好的发展态势跟关玉臣董事长的为人处事有很大的联系,也跟我们自身的服务质量密不可分。从大关创办的最初,关董事长就把信誉看作是公司的生命线,这为我们公司赢得了长期而稳定的客户。像一汽奥迪我们已经合作达8年之久,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企业信誉,这是不可想象的”。

对于为了应对市场竞争,一些展会搭建企业开始横向拓展,开辟“第二条战线”的做法,许娟表示不赞同。她说:“现在的社会分工细致而明确,各个击破,却不一定有一处可以击破,还不如踏踏实实地在某一方面扎实用心,做到专业,做成品牌这样才会有发展”。大关的企业宗旨“服务专业,专业服务”恰如其分的诠释了许娟的话——就是为专业的客户提供专业的服务。靠着这两个“专业”,大关与一汽奥迪、~汽大众、一汽马自达等一些知名的汽车公司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上海大众汽车斯柯达品牌也于今年年初成了大关的新客户。对于公司以后的发展方向,许娟说“为专业的客户提供专业的服务这一宗旨是不会变的,在今后的日子大关还是会以纵深方向发展为主,在展会服务上下足功夫,努力打造一个具有国际水平的展览服务公司。”

谈到这里,我们把话题很自然地引向了国际展览服务行业。许娟介绍说,欧美的展会搭建服务业从起步到成熟也是经历一个过程的。对于我们国内的展会搭建企业来说,这个过程肯定也要有但我们可以“抄近道”,直接吸收他们的经验为自己所用,从而大大的缩短这个过程。进入新世纪后,大关加快了发展的步伐,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从内部来说公司首先完善了自己的硬件设施,在京津塘高速公路出口的采育地区兴建了一个占地30,000平方米的综合仓储加工中心。从德国进口的先进的电脑程控设备不仅大大提高了制作效率,而且制作出的展具质量也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从外部来说,大关从刚成立时就已经开展了和欧美一些知名的展览公司合作的业务,积极接洽国外的汽车企业来国内参展或者组织国内的汽车企业到国外参展在共同举办展会的过程之中,提高了自己的服务水平。现在的大关已经发展成为拥有员工80余人,下设销售、设计、执行、质量监控、仓储加工中心、财务、行政等近十个部门,集专业的汽车展览与措建、展览器材的生产和销售、企业物资的储存和管理等于一身的综合性会展服务公司。

大关的“人才经”

一个企业的任何想法与发展规划,都是需要人去执行的,执行者能力的强弱与态度的认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上层政策的落实和效果,所以不管任何行业,“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众所周知会展服务行业人才流动性比较大。关于人才的流动,许副总经理有她自己的一套看法,她说道:“‘我以大关生存、大关以我发展’——这十二个字概括地说明了大关的‘人才经’。从公司对员工来说,我们尽力为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比较好的待遇,让每个人的能力都能充分发挥,使得他们的个人价值得到体现从员工对公司来说,要让每个员工把大关的事业当做个人的事业一样认真对待让他们觉得大关就是他们施展才华、实现价值的最佳去处。”

对于现在一些院校开办的会展专业,许副总经理说:“专业的服务需要专业的人才去支撑,所以设置会展专业或开办会展专业学校对提高会展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是非常有利的一件事。我们也招聘过一些会展专业的学生,感觉他们的“专业”性的确比较强,而且很热爱会展行业,工作激情也比较高。但在他们实际工作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就是学生所学的内容和我们在实际中所用到的有一些脱节,用他们的话说就是没有想到在展会中会遇到那么多的“杂事”。展会服务虽然是一个边缘行业,但对人才的要求却是比较高的,特别是综合能力要强,虽然不一定要各方面都专但是对展会服务行业中所能涉及的方方面面都要有所了解并具备相应的能力。建议学校以后在对展会专业人才的培养上,要让学生多多走进展会中去,理论要在实践中验证才会有价值。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培养学生对工作的一种正确态度。不管是从业哪一行,虽然工作的具体内容不一样,但工作态度则不管哪个行业都是一样的。

会展服务业亟需规范化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每年新增展会数量增长率达到20%以上,其中不乏一些展会项目的盲目上马,定位、内容甚至展会名称都完全一致的屡见不鲜,这不仅使得会展资源分流情况严重,更有可能还会澎生一些不正当的竞争手段。 对此许娟谠道:“目前我国的会展业还处在一个边缘行业的尴尬地位,没有引起国家足够的重视,没有人为它制定一个规范的行业标准,整个会展业还处在一个相对无序竞争的状态下。现在有种不太好的现象就是如果某个或某种展会效益比较好,很快的就会跟进一些相似的展会,用‘一窝蜂’、‘趋之若骛’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这种搭‘顺风船’的做法不但对于整个会展行业不利,对于那些跟风的展会自身的起步及发展来说也是很不可取的。现在中国会展业面临的问题不是“量”,而是质。展会的主办方、承办方要有‘精品’意识,怎么使展会办出规模,办出水平,办出地位,办出影响,这才是最重要的。对于展会过多、过密这种现状,一方面要依靠政府的出面协调以及各个展会自己接触,促进一些相同、相似的展会整合,使展会规模扩大升级,另一方面就是要求我们这些为展会提供服务的相关行业努力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从服务上来提高展会的品位。

汽车与服务专业 篇12

1 全国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的背景

为充分展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 集中展现职业院校师生的风采, 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促进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产教结合, 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进一步深化“教产合作、校企合作”, 提高社会参与面和专业覆盖面, 完善制度建设, 提升组织化水平, 努力扩大国际影响与合作。

2 全国高职院校汽车营销技能大赛的规程

2.1 2012年技能大赛的特点

2.1.1 大赛的目的。

搭建高职院校全国范围的汽车营销职业技能竞技平台, 构建汽车营销职业技能的评价指标体系, 指明高职院校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教育目标, 展示并检验专业教育教学成果, 引领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方向, 促进全国高职院校汽车营销专业职业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

2.1.2 大赛的基本原则。

(1) 竞技性原则:作为一项比赛, 其体现的是竞技性和竞争性。 (2) 引导性原则:比赛能够展现本专业的核心技术, 能够对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和核心能力要求有一个明确的提示。因此, 比赛的赛项和内容将围绕专业核心能力展开, 引导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3) 职业性原则: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落脚点, 紧密结合岗位实际。比赛的赛项内容取自岗位上的工作任务。 (4) 交流性原则:比赛不仅是一个竞技的平台, 更是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

2.1.3 大赛的内容。

定位于对汽车营销专业核心技能及相关拓展技能的考核, 在考核专业能力的同时, 兼顾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考评。设置:汽车营销知识竞赛、汽车销售业务操作技能竞赛、汽车销售基本技能竞赛和汽车销售综合技能竞赛四个赛项。 (1) 汽车营销知识竞赛:此赛项以机试的形式进行, 旨在测试对汽车营销业务岗位所应必备的基础知识以及对最新知识和前沿技术的了解、掌握情况, 既考察选手作为汽车营销专业学生对汽车营销及其相关知识、方法掌握的面, 又考察选手对新知识和前沿技术的了解追踪情况。此赛项的赛点包括汽车原理与构造的知识点, 汽车新技术和前沿技术领域的知识点, 汽车营销原理和方法方面的知识点, 汽车保险理赔和汽车信贷方面的相关知识点。 (2) 汽车销售业务操作技能竞赛:此赛项通过机试的形式进行, 旨在考察选手的岗位操作能力和解决、处理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是对选手在实际的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工作中所需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素养的考察。此赛项的内容包括汽车销售业务、售后服务业务及配件管理业务记录的操作和汽车保险业务流程的操作。要求选手对典型汽车服务企业的销售、售后的业务流程及保险业务流程有较熟悉的掌握, 能够根据业务要求迅速确定流程内容, 并熟练地在计算机上迅速并正确的进行操作。 (3) 汽车销售基本技能竞赛:此赛项通过面试的形式进行, 竞赛题目以汽车销售企业汽车销售中的真实事件为命题, 考察选手对汽车营销基本知识和方法的运用能力及服务质量。本赛项此赛项的赛点是对汽车销售、汽车售后服务和汽车保险理赔业务方面所出现异议提出解决方案。要求选手能够运用营销及销售理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 对出现的问题快速做出反应, 形成解决方案, 并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达。 (4) 汽车销售综合技能竞赛:此赛项通过情境演示的方式进行, 是在真实的汽车销售场景下进行的汽车销售全过程演练和展示, 旨在考核选手对整个销售流程的熟练程度和应对不同类型、背景的顾客所表现出的销售技能与技巧的综合运用能力。此赛项的赛点包括商务礼仪规范、汽车销售流程、车辆介绍规范与技巧、交流沟通与话术, 解答与应变技巧, 是对选手汽车销售技能的全面考察。要求选手具有商务礼仪的良好训练, 对汽车销售业务全过程的熟练把握和销售技巧的灵活运用, 同时要求具有娴熟的语言沟通技巧和灵活恰当的应变能力。

2.2 2012年技能大赛组队要求所有赛项全部是团

体项目, 参赛队由两名同校在籍高职学生组成, 指导教师有两名, 是一次全面考察参赛选手的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通过对整个赛项的分析, 只有具备较强的综合实力参赛队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

3 汽车营销比赛项目对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建设与思考

笔者所在的院校代表广西二队参加2012年全国高职院校汽车类职业技能大赛项目———汽车营销, 取得全国二等奖的成绩 (第18名, 全国共64个队) 。通过参加技能大赛的过程、体会和收获, 为汽车营销专业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根据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 (2011-2015年) (征求意见稿) , 要构建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要求的评价体系。这就要求高职学院把人人成才观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遵循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成才规律, 让行业和企业全程参与, 按照企业的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通过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平台, 构建适应汽车营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要求的评价标准, 并贯穿汽车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这就是汽车营销比赛项目对汽车营销专业的建设与思考。

3.1 为校企合作搭建平台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

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精神, 高等职业院校要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专科层次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 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创新体制机制, 大力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 增强办学活力。

由于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为企业和高职学院搭起一座联系的桥梁, 相关汽车整车企业在全国拥有众多的4S店, 通过大赛校企双方从不了解到认识;从认识到深入交流和合作。通过技能大赛为企业和高职学院合作搭建平台, 为此, 相关高职学院以此为契机, 结合区域经济的特点, 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这就要求高职学院利用国家对学院教学设备和教学场地建设的投入, 引企入校, 开展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 形成“厂中校”和“校中厂”, 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供需、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课程体系、评价标准、教材建设、实训基地的建设、实习实训、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指导作用, 促进企业在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和教学实践中发挥更大作用, 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3.2 加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由于汽车营销比

赛项目是由政府部门组织, 行业与企业积极参与, 为相关高职学院汽车营销专业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提供了机遇。众所周知, 对于中西部地区和欠发达的省份, 影响专业建设因素之一是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滞后。由于全国性的职业技能大赛的开展, 能代表省队参加全国总决赛是代表学院办学水平较高的指标之一, 这就使得相关院校对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变得更为主动和积极。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最大的特点是学生在校内就可以感受真实的生产和服务环境、真实的生产 (服务) 任务、真实的企业管理和市场化的评价标准, 从而能够满足实际操作技能培训和职业素养熏陶的基本要求, 体现理论与实践、教与做的高度统一。

通过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 推动校内实训基地按照企业的要求进行设计与布置, 因为校内实训基地的开展的实训项目可以来源于行业企业真实的项目, 也可以是模拟的教学任务。对服务的对象、内容、标准、技术规范、最终成果的形式等也严格按照行业企业的标准;校内实训基地管理模式包括考勤、调度、计划、流程、定置、统计、“6S”及安全与文明生产管理至着装等都严格参照企业的制度执行, 以实现实训过程与服务过程的一致;校内实训基地生产的产品或技术服务成果的质量、效率、成本、流程选择等在接受学校“教学标准”评价的同时, 还要参照行业和企业、客户对服务的验收标准进行综合评判。总之,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生产情境和工作氛围的企业化, 生产 (服务) 任务的真实化, 运行和管理模式的企业化, 成果评价市场化, 是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基本特点。而笔者所在的省份选拔赛当中, 确实有一些参赛的院校参赛团队取得的成绩不是很好, 通过交流得知, 缺少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也是比赛成绩偏低一个因素之一。而通过技能大赛平台的展示, 成绩不是很好的院校会推动学院的相关领导和系部主任把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

3.3 增强教学团队的综合实力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是职业院校最高水平的技能大赛, 俗话说:

“高中有高考, 职业院校有技能大赛”。能代表所在的省份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总决赛的院校是一项很高的荣誉, 也是一所高职院校综合实力的体现。在全国各个省份选拔赛当中, 竞争也是相当激烈的, 因为按照教育部的要求, 每个省只有1至3个名额 (多数是2个名额) , 比赛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在选拔赛当中, 为了2个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总决赛名额, 有的省份有多达20至30所院校参与竞争。这就是参加技能大赛的世界杯选拔赛, 而要想在全国总决赛中获奖就相当困难了。这就是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魅力所在。

如果说参加技能大赛是展示比参赛团队的综合实力的话, 还不如说是展示指导教师的综合实力。俗话说:“营销是一门艺术”。通过技能大赛, 会进一步推动汽车营销专业的教学团队学习新技术、新知识和新技能热情。因为, 要想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不付出艰辛的努力是不可能的, 教师不但能讲、能做、能写, 还要能演;要学会发现困难、分析困难和解决困难;要把每一次技能大赛当作实践、教学和科研的平台。这就要求教学团队是“复合型”教学团队, 教师不但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 还要具备把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要把汽车营销当作汽车生产力来对待, 要深刻领会“顾客就是上帝”的真谛。

3.4 推进教学资源库的建设通过推进教学资源库建

设, 加强校企合作, 把职业技能大赛相关教学资源融入到专业教学目标与标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验实训、教学指导、学习评价中去, 以规范专业教学基本要求, 共享优质教学资源;针对职业岗位要求, 强化就业能力培养;开放教学资源环境, 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 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搭建公共平台。把技能大赛的教学形式贯穿到常规教学中去, 加强课程改革和教村建设, 以点带面, 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推动专业建设、教师队伍建设、课程改革、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

全国高职院校汽车类职业技能大赛是一个系统工程, 从教育部到各级地方政府、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全程参与, 它对于汽车营销专业建设与发展提供很好的平台, 有力地推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教学团队建设、教学改革、实训基地建设改革和发展, 当高职院校汽车汽车营销专业培养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供不应求时, 这才是我国举办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最终目的。

摘要:本文从介绍全国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的背景、全国高职院校汽车类职业技能大赛的规程出发, 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汽车营销比赛项目对汽车营销专业的建设与思考。

关键词:全国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建设与思考

参考文献

[1]鞠锡田.基于“倒副理论”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研究.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年第18期.

[2]俞启定.高职应当培养高层次技能人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年第18期.

[3]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健全职业教育办学机制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的意见 (征求意见稿) .

上一篇:探究性学习能力下一篇:教学内容与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