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2024-10-03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精选12篇)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篇1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是一项系统工程, 除了需要政府的强势主导之外, 还必须建立健全专家指导与咨询系统, 对课程改革进行强有力的专业支持。

专业支持, 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对话, 是政府教育意志与学校教育行为的沟通, 是课程改革目标与课程实施方式的融合。具体来说, 专业支持主要是指由教育科研专兼职人员组成的专家指导队伍, 对课程改革决策、实施与评价过程主动地、合作性地、批判性地介入以及在课程实验全过程中与中小学校长、教师的同在共行。专业支持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专业支持队伍对课程改革的服务性、研究性、指导性三方面。

一、组建队伍、制度创新, 凸显专业支持的服务性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新增因素多, 各种困难和矛盾错综复杂, 因此, 必须调动、依靠与整合包括有关高校、教科所、教研室等各种专业力量, 构建起课程实施的专业支持体系, 为政府的教育决策当好参谋, 对普通高中学校的教育实践提供全程跟踪的指导服务。

1. 建立健全专家咨询系统, 逐步形成课程改革重大问题的科学决策机制。

专家咨询系统由包括高校的教育专家、中小学教育研究机构的教育科研人员以及学校校长、教师中课程改革的先行者组成, 其职责不单是对政府的教育政策进行诠释, 更重要的是要在政府决策之前开展调研, 并做出超前性研究, 为政府的教育决策提供依据、当好参谋。

2. 建立专业咨询的联席会议制度, 逐步形成专家服务课程改革的长效机制。

专业支持不仅包括对课程改革重大决策发挥参谋作用, 更多的是对参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学校与教师进行课程理念的引领、方法的指导、行为的评价与激励, 专家咨询系统的各方应在各司其职的基础上, 整合力量, 合力研究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中的重难点问题。

3. 建立专业支持队伍的资格准入制度, 逐步形成专业支持队伍的学习培训机制。

普通高中课程内容新、模块多、教材变化大, 对专业人员的研究能力、指导能力和监测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而, 对于专业支持队伍的组成人员, 应与教师一样, 实行先培训、后上岗。在规定学习书目和学习材料的基础上, 经过全省统一学习培训, 达到相应标准的人员方可取得专业支持队伍人员的资格, 参与领导决策参谋和学校培训与指导工作, 以避免过去少数专家在学术讲座和过程指导中发生的思想上的偏离和行为上的偏差等现象再次发生。

二、项目带动、样本示范, 凸显专业支持的研究性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所要求的课程结构改革、学分管理、选修课的设置、走班制的实施、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等项目, 都对学校的管理和研究能力是一个极大挑战。因此, 专业支持队伍应抓住课程改革推进中的这些热点和难点问题, 引领样本学校开展先期实验研究, 创造经验, 而后在面上推广。

1. 以样本学校为示范, 建立专业支持队伍的联系制度。

改革不能一哄而上, 必须先试点, 后推广。专业支持队伍或教研机构的指导专家, 应分工负责先期参与研究的实验学校, 建立学校联系制度, 定期下到实验学校作调查研究、专业支持等工作, 帮助学校规划、组织课程改革, 总结推广经验, 收集、整理、反馈信息, 为面上课程改革的实施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

2. 以课题研究为抓手, 建立项目研究推进制度。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中所涉及的问题, 很多都不是一个学校能独立解决的。专业支持队伍应以这些热点和难点为课题, 引领学校分别开展专项研究, 突破一点, 应用一点;成熟一项, 推广一项。切忌在没有做好理论与实践准备的情况下, 仓促上马, 给学校的管理和教学工作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3. 以综合素质发展为核心, 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制度。

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推进中, 课程或质量评价是一道越不过的坎, 它牵制着学校校长、教师甚至牵制着政府行政部门的改革步伐。建立课程标准和教材建设与实施的评估机制, 持续不断地对课程标准与教材进行跟踪评估, 建立以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核心的教育评价体系, 全面评价学生或质量, 成为课程改革的难点, 专业支持队伍应该在科学评价上下大力气, 引领学校思考和研究, 为高中课程改革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

三、校本研修、重心下移, 凸显专业支持的指导性

课程改革涉及到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新增科目、课程组织模式、评价机制等方面的改革, 改革的重点在课堂教学, 改革成功与否取决于课堂教学是否能落实课改的理念和要求。而目前湖北省高中教师队伍又是大量的年轻教师和从初中选拔上来的教师, 课程研究能力和建设能力缺乏, 急需专业支持队伍的有效指导。

1. 以校为本, 行为跟进, 建立符合学校实际的教学研究制度。

建立与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是高中课程改革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 教研机构中的教研人员是校本教研的重要参与者、指导者、组织者, 要认真做好本地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规划工作, 指导、督促和参与学校的校本教学研究, 为教师提供专业指导和服务, 切实帮助学校解决课堂教学中遇到的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要重点建设好一批能为运行新型教研机制起引导、示范作用的校本教研基地学校, 并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加以推广。

对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形式的专业支持还包括区域教研、联片教研、网络教研的组织与指导等。

对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的专业指导还包括定期咨询与交流制度, 教师协作与帮带制度, 集体备课与民主研究制度, 观课评课与教学反思制度的建设等。

2. 以师为本, 跟踪指导, 建立适应教师发展需要的校本培训制度。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和发展理念, 潜在地规定了教师的基本素质结构, 几乎所有教师都会感受到课程改革给自己提出的严峻挑战。思维定势、畏难情绪、逃避心理甚至抗阻行为都会有可能发生。专业支持队伍应该注意及时向教师介绍先进的、适合自身专业发展需要的教育教学理论, 并提供必要的教研方法培训和跟踪指导服务, 以帮助教师提高教研活动的科学水平和自我学习反思的能力, 促进教师尽快适应新课程的需要。

专业指导教师培训的形式包括通识性培训、专题性培训、协作式培训, 随机式培训, 网络式培训, 参与式培训及与专家互动交流培训等。

专业支持的校本培训制度包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制度, 定期与随机相结合的培训制度, 研训一体化的培训制度等。

普通高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既是一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战略任务, 又是一项涉及面广、周期长的系统工程, 因而专业支持系统必须用各项制度进行规约, 并针对每个关键环节, 构建起课程改革的具体保障机制, 这样才能保证专业支持的先进、科学、务实与高效。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篇2

普通高中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制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价值。作为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既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又对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新的世纪 , 为了培养适应急剧变化的社会所需求的新型人才,各国都对高中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整和改革。

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改革中 , 尽管各国的国情不同、文化互异、具体课程改革的实践情况纷繁复杂 , 但通过分析各国课程改革的这些主要方面的基本情况,我们仍然可以发现一些共同的改革思路和基本趋势。

一、高中课程目标的改革及趋势

高中课程目标反映了上位的宏观教育目的 , 也折射出人们对高中阶段学校教育性质的认识和定位。高中阶段的学校教育仍然是基础教育 , 担负着进一步扩大和加深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 为学生日后步入成人社会而承担起个人的生活责任作准备的重任。高中阶段的教育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 为学生进一步获取知识才能并获得终身发展创造条件。为此 , 高中的教育教学活动要有助于把学生培养成能积极参与和奉献于职业和公民生活的有责任感的人 , 要有助于学生知识技能和道德情感的全面发展;通过接受高中教育 , 学生要具备灵活处理各种信息、适应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并创造性进行工作的能力 , 要善于发现、探求和使用新知识 , 能批判性地思考 , 会检验事实及其相互关系 , 善于在学习中更多地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因此 , 高中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责任感 , 还要发展学生的社会交往、交流能力。

高中教育的上述目的和任务基本上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同。在具体的课程目标方面 , 由于各国高中教育发展的背景不同、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各异 , 因此在高中课程目标的改革方面也存在些许的差异。尽管如此 , 考察主要国家高中课程目标的设置 , 我们可以发现主要国家在高中课程目标的改革方面有如下趋势 :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篇3

一、总体要求

(一)全面构建普通高中新课程体系。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立足我省实际,大力推进教育创新,落实素质教育,努力构建具有我省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新课程体系。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的构建以《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为依据,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有个性发展为目的,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积极稳妥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坚持“统筹规划、积极稳妥、分类指导”的基本原则,形成“国家指导、省级统筹、州(市)县组织、学校实施”的新课程改革工作格局。在全省整体推进的前提下,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新课程改革,争取三年达到国家课程方案的规划目标。

二、课程结构与设置

(三)课程结构。普通高中新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学习领域包括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学校每学年都要开设各学习领域的课程,保证学生每一学年在所有学习领域都能获得相应学分。

每一学习领域由若干科目组成,8个学习领域共设置语文、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等)、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等科目。

每个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学校要开足必修课程模块,积极创造条件,多开设选修课程模块,逐年达到国家课程要求。

(四)课程设置。普通高中新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具体设置如下:

(五)教学安排。严格按照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规定的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的要求制定教学计划,实施新课程。学校在按计划开设好所有必修模块的同时,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开设选修课程的年度计划,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开好各类选修课程。高中3学年教学安排建议如下:

(六)学制与学时。普通高中学制为3年。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包括寒暑假、节假日)11周。每学年分为两个学期,每学期分为两个学段,每段10周,其中9周授课,1周复习考试。每周安排的课程修习时间为35学时,其中机动时间3学时(包括班会、团队活动等),每周实际教学时间应保证32学时。

(七)学分及认定。模块的修习时间一般为36学时,相当于2学分。一般按每周4学时安排,可在一个学段内完成。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每个模块原则上为18学时,相当于1学分;技术的8个必修学分中,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各4学分;体育与健康共11个必修学分,其中在田径类项目系列中至少必修1学分、在健康教育专题系列中至少必修1学分;美术共3个必修学分,其中书法模块必修1学分。综合实践活动是每个学生的必修领域,共23学分,其中研究性学习活动3年共计15学分;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1周的社会实践,获得2学分,3年共获得6学分;学生3年内必须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并有相关证明,获得2学分。

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相应学分,3年内必须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包括综合实践活动23学分),28个以上的选修学分(其中选修Ⅱ至少获得6学分,6学分中,“三生教育”至少1学分),总学分达到144分方可毕业。鼓励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开设符合学校实际的选修课,使学生获得更多学分。

学生获取学分,按照《云南省普通高中学生学分管理规定(试行)》予以认定。

三、课程实施

(八)学校制定课程计划。普通高中学校在保证开设好所有必修课程模块的同时,制定开设选修课程的规划。学校成立课程指导委员会,由校长、分管副校长、教务和教研负责人、各学科负责人组成,同时组建学校分学科课程研究小组,共同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校课程计划。

学校应当尊重学生对选修课程的选择权。40名以上(含40名)学生选修的课程模块,学校必须开设;少于40名学生选修的课程模块,学校可以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开设。省一级普通高中学校要逐年扩大选修模块的开设比例,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为更多的学校开设多样化选修课提供借鉴,发挥其在课程改革中的示范带头作用。

“技术”领域的“通用技术”必修模块,学校可以根据条件,逐步开设,三年内所有学校都必须开设。州(市)、县(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主动帮助学校解决课程开设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在教学基本条件、实训和实习基地等方面给予支持。

(九)认真落实开课要求。高一年级主要开设必修课程,从下学期开始开设选修课程,并逐步增加选修课程模块;高三下学期在安排复习课的同时,应保证学生有必要的体育、艺术等活动时间,并鼓励学生按自己的兴趣和需要继续修习某些课程,获得相应学分。一个模块3年中可以重复开设,各学科在同一学段也可以开设若干必修、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允许选修Ⅱ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两类课程跨年级安排。鼓励学校根据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开设综合性、创新性、有特色的选修Ⅱ课程。

(十)建立行之有效的学校选课指导制度。学校要明确规定选课指导的工作程序,明确选课指导的责任机构和责任人,安排指导教师,向学生提供《选课指导手册》。《选课指导手册》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云南省教育厅有关普通高中新课程设置的文件;学校3年课程开设计划;各科目模块的介绍(如学习内容、所需课时、教学方式、授课教师、学分计算方法、成绩考核方式等);不同发展需求的选课模式建议;选课基本程序等。

(十一)选课程序及要求。学校制订《学生选课申请表》,学生根据《选课指导手册》和本人的实际情况,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自行填报,制定学年修习计划,经学校批准后执行。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重新选择科目、模块和变更修习计划,但须提前报告学校并经批准后方可。在学生选择选修科目和模块之前,学校应当向学生公布教学班的班额控制人数。如果某些科目的模块选择人数偏少,学校难以安排,应该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可以指导学生重新选择其他模块,也可以帮助他们联系,到附近有条件开设这些模块的学校修习。选课指导教师肩负指导学生选课的责任,要为学生个性化的课程修习计划提供指导和帮助。学校应当为每位学生建立选课档案。

鼓励跨校、跨区协作,提倡学校之间教学资源共享。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发挥协调作用,实现本地区学校在师资、场地、教学设施设备、实训和实习基地等方面的资源共享。

(十二)改革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师要切实改变传统观念,学习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的科学理念和先进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应当探索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研讨、共同发展提高的教学方式;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注重培养学生质疑、调查、探究的意识与方法;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和发展。

教师的教学活动必须讲求实效性,要通过积极有效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确实发生显著的变化。促进学生发展进步,要避免追求形式、华而不实的不良倾向。提倡教师集体研讨备课与个人风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提倡以科学的方法设计、组织和实施课堂教学,提倡为课堂教学内容确立明确的学习主题或目标,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有序开展课堂教学等科学教育教学的方法,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校应当加强对教学过程的全程管理,抓好备课、上课、辅导、活动与研讨、作业布置与批改、评价与考试等各个环节的具体工作,鼓励教师积极探索总结和学习借鉴优质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或模式。

学校及教师应当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多样的教育手段和有效的学习平台。

(十三)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行为。学校在高中3年中,应以行政班为单位进行学生管理,必修课程一般也要求按照行政班来安排。行政班的班主任应当保持相对稳定。选修课则应当根据学生选择情况组织教学班。技术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部分选修课程的学习活动场所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学校在自己开发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应积极探索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方式,尤其要重视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有机整合。

学校应当充分挖掘校内资源,发挥教师的潜能和特长,调动教师开设选修课的积极性。鼓励多学科教师合作开设同一选修课,允许外聘教师开设富有特色的选修课。为保证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新课程改革工作,学校应当合理安排教师的工作量,帮助教师处理好教学、研修之间的关系。

(十四)建立和完善校本教研制度。学校应建立和完善符合本校特点的校本教研制度,着力构建学习、教学和研究三位一体的教师职业生活方式,建设民主、互动、合作、分享、探究和对话的新型教研文化。通过校本教研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式,促进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证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要利用信息网络,建立校本教研工作的服务平台,组织和引领学校开展教研工作,帮助学校提高校本教研工作的水平和层次。切实加强对农村普通高中校本教研工作的指导,帮助他们建立和完善校本教研制度,指导其正常开展活动。学校应加强与教研部门、高等院校的联系,建立有效推动新课程改革发展的多方协作机制。

(十五)加强课程资源开发,提高课程建设能力。教育行政部门应对本区域的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可尝试组织优秀教师联合定期跨校上课,以实现校际资源共享,帮助薄弱学校解决课程资源不足等问题。有效开发、利用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课程资源,构建广泛而有效的课程资源网络,为本地区新课程改革提供资源共享的平台。

学校应充分利用并认真开发校内课程资源。按照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优化资源配置,配备和添置必需的图书资料、教学软件、实验设备以及其他教学设施和器材。

大力加强学校与社区的合作。积极争取学校所在地的企业、农村、部队、中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其他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的支持,为新课程实施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农村学校要结合农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

四、课程管理

(十六)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的管理,加强对学校课程实施过程的检查和监督,建立学校课程实施方案上报、备案等有关制度,督促学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及时解决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严肃查处各种违反课程方案的行为。要充分尊重学校的办学自主权,鼓励学校结合实际,发挥办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办出自己的特色。

(十七)教研部门的管理。各级教研机构要进一步增强“研究、指导、服务”的职能,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教育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研究工作。要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对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提出科学有序的指导。要以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样本学校为依托,规划和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课题研究,以专题研究的成果推动改革进程,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以样本学校的成功经验为全省课程改革推进提供可行经验和方法,提高改革发展的整体水平,切实发挥教研部门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功能和作用。

(十八)学校的管理。校长是新课程改革的领导者、组织者,全程负责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组织、实施、督促和评估检查,校长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作用,要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团结全体教师,全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学校应当建立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的管理机制,探索新的班级管理方式。要建设好两个班级集体,重视发挥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干部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保持行政班的相对稳定,保证教学班的正常教学。教学班的基本任务是完成模块教学,任课教师应当组织好教学班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教师要关爱学生,保持与班级同学和行政班班主任的联系,要本着对学生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如实做好学生的各项评价工作。教师要在新课程改革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彰显自己的品德,体现自己的价值,赢得学生的敬重。

五、课程评价

(十九)逐步建立、完善发展性评价制度。学校要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档案,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实行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加强对学生作业、作品、实践活动、标志性成果等过程性资料的积累和展示,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

(二十)建立质量监测与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按照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的要求,建立新课程实施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制度、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二十一)建立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按照《云南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行)》的要求,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二十二)进一步完善普通高中学生网络管理系统。在现行普通高中学生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管理功能,将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修习所得的学分等成绩纳入由省统一管理的网络管理系统,确保这些资料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

(二十三)普通高中毕业证书的颁发。普通高中学生修习的学分达到本文的规定要求,综合素质评价合格,学业水平考试合格(含考查课合格),由学校向其颁发云南省普通高中毕业证书。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篇4

一、芬兰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概况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国际竞争加剧、知识经济崛起、信息化技术迅猛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为了满足社会希望学校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创新人才、出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的需要, 各国纷纷进行课程改革。为了满足社会需求,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芬兰采纳了“无固定班级授课制”这种迥异于常规的教学模式, 将素质教育推向深入, 创建灵活宽松的学习环境, 打破千人一面的接受式学习方式, 因材施教, 不断优化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芬兰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始于1987年, 课程改革的内容主要是在全国多所普通高中进行“无固定班级授课制”教学模式实验。1994年, 芬兰国家教育事务委员会颁布《普通高中课程大纲》。《大纲》强调普通高中教育在全国教育体制中有独特的地位和价值, 必须加大力度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是对高中课程设置进行巨大调整, 确定在全国高中学校全面实行“无固定班级授课制”。2004年颁布新的《普通高中课程大纲》, 除了巩固已有改革成果外, 又进一步强化了自然与技术。芬兰高中课程改革不断加大改革的力度, 较好地配合了其科教兴国的政策, 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知识与人才支撑。另外, 芬兰还颁布了《芬兰高中课程框架》, 该框架明确提出, 普通高中教育不仅要为学生提供其继续深造、工作、生活、发展个人兴趣和促进个性形成所需的知识与技能, 同时还要为他们提供在有生之年终身学习和自我发展的机会[2]。也就是说, 国家希望学生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和生活能健康地成长, 成为成熟的人和有益于社会的人。发展的重点是课程内容的改革、个性化学习、选择的多样化, 以及与其他教育机构、企业、社区等的教育合作[3]。该框架同时还规定普通高中的修业年限由过去固定的3年制改为具有弹性的2~4年制。

为了维护统一的高中教学质量并为学生提供自由的学习空间, 芬兰在1994年和2004年的两份《普通高中课程大纲》中明确规定, 芬兰普通高中课程分为学生在高中阶段必须掌握的必修课程, 有利于学生进行多样性选择、多种形式发展的专业课程和能充分发挥学生高质量的个人才能的应用课程三部分。必修课程面向全国所有的学生, 以保证每个学生能够达到国家规定的最基本的要求;专业课程是对必修课程的拓展和延伸, 地方和学校可以根据国家的指导和本地实际情况设立, 每个学生除了必须完成必修课程以外, 还须完成一定量的专业学程;应用课程则是为学生提供一些专门的知识, 主要由各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本校的实际情况自主设立, 国家不作统一要求[4]。它可以是对已学科目的进一步学习, 也可以是其他选修科目。必修课包括45~49个学程, 属于国家课程范畴, 以保证每个学生达到最基本的教育要求;选修课程由专业课程和应用性课程组成, 共有30个学程, 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组成的。众所周知, 课程内容的编制是一项成本高昂的工作, 课程的成效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显示出来, 而课程评价能及时监控课程进展情况, 并对课程编制作出适时调整。为了使改革少走弯路, 我们要利用课程评价来监控课程。

二、芬兰普通高中的课程评价

1. 多样的评价目标

世界各国一致认为:高中阶段的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为学生进一步获取知识技能并获得终身的发展创造条件[1]。芬兰普通高中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生向优秀的、平衡的和有教养的个人和社会成员转化, 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芬兰的课程评价计划通常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一起制定, 各个学校通过落实国家的课程目标和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共同规划的评价计划来建立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5]。学校通过内部评价、外部评价等形式持续、系统的自我评价来评价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内部评价是由课程使用者自己实施的评价, 是连续性的、综合性的和累计性的;外部评价则是由使用者之外的人实施的评价, 能较客观地对课程作出评价;学校自我评价的目的是从多方面确定学校目前的情况和发展需要, 并促进学校形成积极发展。自我评价可关注课程教学活动的任何领域, 每次评价可集中于评价其中的一个目标, 但从长期来看, 评价应当涉及课程教学活动的各方面, 如整体指导教学的学期目标, 较具体的课时目标都是课程评价的目标。成功的课程评价不仅可提高学校的运作质量, 而且可以为学校的健康发展提供保证。

2. 全新的评价方式

芬兰的课程评价方式是根据课程框架并遵循可靠和公平的准则而设定的。由于芬兰的普通高中实行“无固定班级授课制”, 所以学生没有固定的班级和教室, 学生一进入高中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根据自己制定的人生规划进行选课。芬兰的课程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对学生进行甄别和选拔, 而是要尽力展现学生的进步, 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及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同时, 新的评价方式还让学生自己了解评价的指导思想、评价的标准、评价的方式和方法。教学过程中, 教师也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自我评价, 发展自我评价的能力, 进而使学生能自己设立学习目标, 并根据目标设定的不同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 顺利完成各学科课程的学习, 达到掌握并应用知识的要求。

3. 细致的评分标准

芬兰高中的各学科按内容与难度被分为数量不等的若干学程, 一个学程平均为38个课时, 每个课时45分钟, 学程结束后就要进行评分。评分的目的是学生实现课程目标和该学程学习进展情况给学生一个反馈。课程评分的依据有4个方面:书面考试;教师对学生学习进展情况的连续观察;对学生作品的评价;学程结束时的评价讨论 (学生对自己所作的自我评价) 。评分标准有7档:4分 (不及格) 、5分 (及格) 、6分 (满意) 、7分 (较好) 、8分 (好) 、9分 (很好) 、10分 (优秀) [5]。每门学程的评分标准在每学期上课之前就已通知学生, 而且评分细则也是得到学生同意的。如果学生获得的评分为不及格, 学校必须给学生机会参加另一次考试补考或其他某种评价。至于那些已通过学程考试但得分不高而又希望再有所提高的学生, 由各学校自己决定是否给这些学生更多的机会以提高其评价成绩。

4. 人性化的评价制度

芬兰设有全国统一的高中毕业考试, 所有高中学生学习结业时均必须参加该考试。该考试的目的是判定学生是否具备了高中教学大纲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并达到了毕业水平。考试科目为3+X, “3”为母语 (芬兰语、瑞典语或萨米语) 、第二种官方语 (芬兰语或瑞典语) 、一门外语 (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 。“X”可选考数学或选考含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内容的综合考试, 包括生物、化学、地理、历史和社会学等。如果一门考试没有通过, 可补考两次。同时还可重考已通过的科目 (语言除外) , 以获得更好的成绩。毕业生可在一年半中连续三次完成4门考试, 还可以参加其他4门外语的附加考试。94%左右的高中学生可以通过全国统一的高中毕业考试。

芬兰的大学入学考试每年在春季和秋季各举行一次。考生必须参加4门必考科目、1门或几门自选科目的考试。4门必考科目是:母语、第二官方语言、外语、数学 (或综合学科) 。参加考试时, 考生可以集中一次考完全部要求的科目, 也可以分散开来, 在连续3次的考试中考完所有科目。芬兰有一个独立的大学入学考试评价、监督机构:国家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 它负责编制试题、评价考试结果。每次约有300名左右的委员会成员参与试题的编制工作。关于考试的具体操作是由17人组成的秘书处承担。数学、外语科目的考试分为初级和高级, 第二官方语言科目的考试则分为中级和高级两种。考生即使已经通过了考试, 但如果自己对考试成绩不满意, 还可以重新再考一次, 其间没有时间限制, 最后把较好的一个成绩记录在大学入学考试证书上。如果考生未能通过考试, 那么, 可以在以后的连续3次考试中重考2次。各高校依据考生的平时成绩和大学入学考试成绩录取学生。

三、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启示

审视芬兰课程改革的现状并对其课程评价进行研究, 对我国进行课程改革有着重大意义。芬兰是一个总人口仅500多万的国家, 他们实行的“无固定班级授课制”,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能够按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课程发展自己各方面的才能, 真正做到了学生乐学, 这点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我国的课程改革可以取其精华, 推进课程改革良性发展。

1. 多元化课程内容, 多角度评价课程

传统的课程评价标准是在学生学完一门学科后对其进行卷面测试, 以学生的答卷情况来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这门学科的知识, 达到学科标准的要求。芬兰课程内容设置的模块化让每个学生都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课程内容。多样化、选择性的课程结构满足了学生的需求, 促进了学生各方面才能的发展, 适应了人才多样化发展的需求。我国的新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 在保证学生能达到毕业标准的同时, 课程设置要结合本地实际, 充分利用乡土资源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需要。对课程评价的标准不但要注重学生的卷面成绩, 还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能与小组成员密切配合, 是否能积极主动帮助其他同学完成任务, 是否能创造性地完成作业等。总之, 课程的评价不再是仅以知识为准, 更注重发展学生与人合作能力和动手实践操作能力。

2. 以学生发展为本, 全方位评价学生

芬兰依据学生的具体要求安排课程内容、学习方式和评价标准。芬兰学生根据兴趣爱好、个性特长、能力倾向和发展需求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 对他们的评价标准也是动态的, 发展性的, 不是以一次卷面成绩来评定学生学业成绩, 而是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学生可以达到自主化、个性化的发展。而我国对学生的传统的评价方式是为了选拔少数尖子, 淘汰绝大多数, 评价就是一种甄别过程。在此过程中, 只有少数学生能获得鼓励, 而大多数学生成了失败者。评价的实质是为了“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新课程倡导的是教育要面向每个学生, 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 发展学生的一切。所以对学生的评价不是为了揭示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 而是为了让学生展示个性、追求卓越、谋求发展, 通过全方位评价, 力求发现、选择和形成一切可能的、有效的教育方式, 进而创造好的课程与教学环境, 形成适合于每个学生的教育。这种评价的实质是“创造适合于儿童的教育”。

3. 考试形式多样化, 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

芬兰对学生的学业评定方式不单采用标准化测验, 还采用多种途径在真实性、情境性的问题解决过程中评价学生的学习。通常采用常规考试、开卷考试、合作计划、实验、表演、展示、演示等多种方法来评价学生的成绩, 同时它还强调对学生客观地个别化评定。我国传统的课程评价是量化评价方法, 即教师为考试而教, 学生为考试而学, 以卷面情况来评定学生的成绩。新课程评价方式要求的考试不单纯是卷面考试, 还要进行质性评价, 即从广泛的背景中收集信息 (课堂、家庭和社区) 来对学生进行评价。收集到的信息不是单纯地要求学生做答试题, 而是在多元的智力活动中来检验其对获取信息的处理方式, 如语言、数理逻辑、视觉空间、身体动作、音乐节奏、人际交往和自我内省等方面任何处理相关信息。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 把学生视为一个立体的人, 一个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个体, 有利于全面地评价学生,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 巧用社会资源, 确立多元的评价主体观念

虽然芬兰高中学校设施条件总体一般, 学校几乎没有较好的教学环境, 但芬兰利用社会资源开了许多学生所喜爱的课程, 这些课程的提供者来自社会各行业。如学生可以在汽车维修点学汽车修理, 在工艺品店学习插花技艺, 在美发店学习美发技术。为了保证课程质量, 芬兰的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建立了一些认证和管理制度对这些社会资源进行综合评估。这样, 芬兰学生在学校里就学到了一技之长, 为他们以后走向社会奠定了基础。从我国社会现有的法治环境和诚信状况看, 大范围利用社会资源开课有较大困难。而且我国的课程评价主体具有局限性, 评价往往是学校或教育部门单方面的活动, 这很不利于评价质量的改善, 也不利于评价的民主化, 所以我们应使评价主体由单一化转向多元化。另外, 还要鼓励社会及家长以适当的形式参与各种方式的评价, 把教师、学校领导、家长、学生、政府部门和专业机构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使其成为评价的主体。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 不仅可以使他们更好地配合, 还能使他们通过参与、交流, 主动地、客观地检查自己的工作和学习, 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 鉴于我国人口众多, 目前各高中的实际师资配备情况、班级数量及每班学生数量与芬兰有很大差距, 全盘照搬芬兰的做法在我国是行不通的, 所以我们必须在立足我国现实的基础上, 有选择地改进我国的课程, 有步骤地推进我国的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2~387.

[2]http://www.cyol.net/gb/edu/2000-12/18/content_132204.htm.

[3]汪霞.芬兰普通高中的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学科教育, 2003 (7) :11~15.

[4]浙江省教育考察团.走进芬兰高中课程改革.今日浙江, 2008 (2) :7~9.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篇5

市酒钢三中(甘肃语文二班)黄思蜜

一、开班仪式

2010年7月28日,嘉峪关教育局领导及相关负责人在市酒钢三中图书馆四楼召开我市“2010年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远程培训开班仪式”。会议宣布市酒钢三中学习中心主任为王林校长,副主任为尚玉虎副校长。会上,相关领导依次发言,强调本次课改的重要性,其中王校长指出:本次课改为国家行为,一线教师是真正的实行者。它不仅在于对课程、教材、组织模式的改变,更是一场提高人的主体性地位的思想革新。教师不仅要积极了解新方案,更要对传统方式进行观念上的继承与扬弃。通过鉴别、批判、更新,达到今昔教学方式的良好衔接与转变。会后,来自我市一中、二中、酒钢三中的8个学科的老师分别来到酒钢三中实验楼3楼的语文英语学习室、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学习室、政治历史地理学习室等三个学习室进行远程网络培训。其余学科的教师当天在市一中同时参加培训。

二、远程学习

(一)学习内容

培训为期12天,其中前10天为网络课程学习,后两天为教材培训。本次语文学科的培训分为10个专题。分别为:

专题一: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思路和课程标准的设计 小结:

首先,高中语文新课程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课程目标和内容的调整;

2.学习方式的变革,从而带来教学和评价方式的变化;

3.高中语文课程结构和实施机制的调整。其次,高中语文课程改革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是:

1.“学科中心”问题。2.“知识本位”问题。

3.“技能训练至上”问题。

再次,高中语文课程提出的新理念是: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2.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3.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素养是涵盖三个维度目标的概念。始终重视语文课程的特点、性质,语文课程一定要充分发挥好它的“育人”方面的功能,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高中语文课程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共同点。它们在语文能力方面的要求目标又是不同的。高中语文课程目标有五个方面,就是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

专题二:学习语文必须在读书上下功夫

小结:引导学生更多地读经典。诵读一是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一个抽象化的语言模式,二是会形成语言反应机制,三是能培养语感。课堂上需要读书,读主要是为了涵咏,为了获得语感,为了获得情操的陶冶。让学生通过朗读来演绎自己的理解,实际上就是让阅读、理解、鉴赏的过程更生动,更有效果。阅读评价不只有考试一种形式。

专题三:学习语文应该养成积累和梳理的习惯

小结:学生语文基础薄弱,关键的问题在于积累少。要能够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包含知识的积累、思想的积累、方法的积累、生活经验和素材的积累,等等。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梳理要注重归纳的方法,引导对具体语言材料、素材、规则、方法等的观察归类,不宜搞成学科知识条文的识记。积累是语文学习最基础的一步,梳理是使所积累的东西条理化的工作,没有积累就谈不上梳理。梳理是为了使所积累的东西更好地发挥作用,也是为了下一步更好地积累。梳理是语文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学习梳理实际上又是在方法上不断地积累,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梳理本身也是个积累的过程,是在更高层次上的积累。

专题四:努力突破写作学习和教学的难关

小结:学生写作存在中不知如何立意、缺乏可供写作的材料、思路不清、结构混乱、语言文字上还有较多欠缺等问题。既要引导学生积极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关注生活,积累材料;又要引导学生利用图书、网络等搜集积累第二手材料。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建立写作与生活的联系,写作时让学生有意识地调动和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材料,逐渐将积累的材料化为己有。写作教学不能纯粹当作技巧问题来解决,关键还是在于学生的语文积累和思想认识。应该加强写作过程指导,如在开始阶段进行诊断性评价,中间有形成性评价,最后有终结性评价。

专题五:在广泛的应用实践中学习语文

小结: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并不都是要放到外面去开展活动,要明确定位,基本目标必须落实在语文上。要选择恰当的课题,重视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注意课题的价值,教育价值,同时考虑选题的可操作性。再次,要把握关键因素,密 2 切关注实际效果。在实现语文基本目标的同时,可能会伴随产生其他方面的成果和附带的效益。因此要注意整合多重目标,争取效益最大化。

专题六:让学生学会鉴赏和探究 小结:

探究的目标指向是:第一,提高学生探究的意识,养成对未知世界的强烈兴趣和旺盛的激情,敢于质疑,敢于求新。提高发现问题的敏感性。第二,学会探究,就要学会多角度地阅读,学会搜集资料、整理信息,根据掌握的信息分析问题,得出结论。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养成的思考习惯和分析的习惯。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第三,学会探究,也就是要学会在探究中学会独立思考,并且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进而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

专题七: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

小结:不管在何种教学理念、何种教学环境,不管是何种课型,课堂教学的设计,甚至是周密的设计,始终是必要的。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又不能完全拘泥于预先的设计,必须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情况随机应变,适时加以调节。教学设计,一方面取决于课程内容和教学进程,另一方面则是根据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教师不仅要在课前精心预设,还要及时捕捉课堂上的动态生成资源,更应该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生成。而且,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既有学生的生成,还应当有教师自身的生成。这两方面的积极性都激发起来了,语文课就有了灵性,真正精彩的语文课也就呈现出来了。此外,教学设计中课堂教学目标不应该受制于考试,一切教学行为都服从于应试是不合适的。

专题八:选修课的开设和教学

小结:这是高中课改所遇到的一个带有很强的操作性的问题。面对灵活多样的选修课设计和种类繁多的教材,要有一个统筹的考虑。既要依据学分的规定有限度地开设选修课,又应以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提升为目的来设置一些最基础的核心课程,还应尽可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丰富选修课的品种。在教师的安排上,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分工方式。在选修课开设过程中,学校、教师要尽可能地建立和完善教育管理制度、选课指导制度和选修课评价制度。条件比较薄弱的学校可以先重点开好几门核心课程,在此前提下再设法建设一两门有特色的选修课。还可以考虑当地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利用网络资源在网上开设选修课。选修课的开设对教师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是教师发展的契机,要实现教师与课程的同步发展。中学的选修课承担着基础教育阶段的任务,不能无限度地高估学生的认知水平,不能把学生当成已经完成语文学习基础任务的大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可接受程度来决定内容的取舍,选用教学方法。

专题九:高中语文的评价和测试

小结:语文教学评价并不简单地等同于语文的检测,不能只看到分数和高考。3 分数可能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甄别性评价,高考升学是评价的选拔性功能。教学评价的含义要比这更丰富得多。作为一种诊断手段,它既是对学生的,也是对老师自己的。它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测试只是其中一种手段。不能光把眼光放在终结性评价上面,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形成性评价,或者叫过程性评价。评价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语文课程模块的评价,不能简单地用高考试题的基本形式来规范我们模块检测的试题。要关注在对教科书的使用过程中,我们这块模块应该达成的基本目标是什么,它和高考试题的材料类型可能是不一样的。不能把教育产生的所有问题都归结于高考,更不能把教育的出路全部寄希望于高考改革。必须自己首先变起来去承担语文教学所应该承担的责任。

专题十:语文课程建设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小结: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教学策略将发生变化,教师的角色也将发生转变。教师是 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 和引导者,教师应当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性的实施者,教师还应当是 课程改进过程中自觉的行动研究者。教师应该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进取,加强自身的专业化发展。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包括 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教师专业情意的发展。要 注重学科素养的提高,鼓励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推进实践知识理论化、理论知识实践化;不断探索和实验,质疑看似 “没有问题 ”的问题;不断使日常工作问题化。

(二)学习过程

本次培训嘉峪关市语文教师被分别编入“甘肃语文一班”和“甘肃语文二班”,指导老师为市一中陈玉萍老师和市酒钢三中闫桂珍老师。实体班主任为三中朱延鹏主任,虚拟班主任由酒泉的老师担任。

学习期间,两位指导老师尽职尽责,每天负责批阅学员作业并附上评语;积极组织学员出班级简报;推荐学员优秀作业和优秀文章,工作量都在10小时以上,极其敬业。各位学员在8月炎炎夏日尤其是培训前两天网络平台运行不畅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坐在机房,学习由学校拷贝的备份材料,并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交流心得,学习热情高涨。实体班主任认真负责学员签到;在学员因网络故障屡次提交作业失败心情急躁的情况下,和蔼安抚,努力为大家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此外,校长时常来了解大家的学习情况和难处,后勤保障人员每天为大家提供饮用水和茶叶„„所有的一切,大家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期间,各位学员除认真学习课程外,还积极撰写文章发布在平台上。有谈教学方法的,如李娟《作文写作之我见》,成立君《巧记常见谦辞敬辞》,金支平《如何引导学生积累与梳理》等;有谈对语文新课改认识的,如王学礼《高中语文新课改之我见》,成永军《新课改理念下如何上好语文复习课》,白吉祥《反思语文教学,展开课堂研究》等;有以记叙文的手法真实记录教育感受的,如宋显立《< 4 小荷>才露尖尖角》,吕文忠《忙碌的幸福》等;还有老师在培训过程中文思涌动,创造诗作的,如吴建亮《和陆游诗》,张宏勋《口占一绝》等。大家在网上发文发帖热情高涨,回复速度之迅速有目共睹。总之,学习一丝不苟而雅兴有余,幸可乐也!

三、培训感言

本次培训,语文学科(甘肃语文一班、二班)的学员主要分布在嘉酒地区,具体为嘉峪关市、酒泉市肃州区、敦煌、瓜洲等。大家很多虽然素不相识,但在网络平台上共同探讨教改认识、疑问,交流经验,学习效果明显。然而,理论最终只有应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才能体现它的真正价值。所以,培训只是课改的开端,在即将开始的日常教学工作,值得我们摸索的东西还很多,路还很漫长。因此学无止境,后续的教研工作仍要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才能巩固培训成果。最后,用一首诗作为本次总结的结尾:

嘉峪雄关势如虹,雄关漫道锁白龙。风沙历尽苍茫色,谁言瀚海空寂寞? 敦煌塞外舞飞天,葡萄美酒品酒泉。绿野瓜洲香四溢,书生意气倚祁连!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篇6

河南省普通高中去年秋季进入新课改,今年7月省教育厅公布了《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全国官方或民间有关高考改革的爆料令人眼花缭乱,使得本来就是一团迷雾的高中课程改革成了雾里看花。于是,在传统指挥棒的影响下,一些高中学校对新课改本能地拒绝,在8月初就早早地对高二学生分班考试、开学补习语数外,有的示范性高中甚至不顾政府三令五申,招收复读生租房补课……

有意思的是,我们通常视为教改榜样的美国高中教育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旅美学者薛涌年初写了一本书叫《一岁就上常青藤》,其中谈到美国的高中正在“消失”:如今,美国进入后工业化社会,制造业外包,工厂消失,高中毕业生已经没有什么出路,一方面高中还有义务教育中“高等”的意味,另一方面高中不过是升学的一块跳板,高中文凭犹如废纸一张。为了升学,高中生拼命地选修AP(Advanced Placement,高级课程),参加IB(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国际中学毕业考试),其中AP覆盖20个门类30多个学科。美国的大学申请不仅仅看考试成绩,还要看生活经验、课外活动、社会成就,激烈的竞争使得未成年的孩子假期去打工,有钱的人家便掏钱让自己的孩子到最艰苦的第三世界当义务人员……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篇7

一、乡镇普通高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 教师的综合素质不高, 不利于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在乡镇普通高中执教的英语教师中, 英语专业毕业不久的年轻教师, 教学经验不足, 教学成效又不明显, 而部分年龄较大的非英语专业的教师, 思想相对保守, 教学方法陈旧, 很难适应现代新课程改革教学目标的要求。加之乡镇普通高中经济条件有限, 授课负担繁重, 英语教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固守在一所学校、一个乡镇, 很少有外出观摩学习和接受新理念的机会, 最终导致他们专业综合素质偏低。

2. 课堂教学目标单一, 无法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语言学家认为, 语言既是一门知识, 有它的知识体系和语法规则, 同时又是一种技能, 要养成习惯, 使其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它还是一种社会契约, 是适应社会中各个成员的生活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 需要开发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1]因此, 英语教学要把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得体地使用语言结合起来。同时《标准》中也强调“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但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 某些乡镇普通高中的英语教学却偏离了《标准》, 变成“走自己的路, 让别人去说吧”。例如, 有些学校从高一开始就压缩教材的授课时间, 到高二上学期就提前结束了高中三年的教材教学任务, 然后开始进入习题大战。由于教学进度盲目超前, 教学目标中要求的技能目标和文化目标无法顾及, 英语教学成了简单的语法和规则的传授。

3. 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足, 教学效果欠佳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标准》中也明确强调“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教育心理学研究者指出, 兴趣是人的内部驱动力, 是推动认识事物, 探求真理的重要动机;它可以使人产生巨大的积极性, 获得某种肯定的情绪体验。[2]一旦失去了兴趣, 就不可能在此学科上得到长足的发展。现阶段大部分农村学校的教学方式还停留在上课老师讲、学生听, 课后学生抄、默、背的传统“填鸭式教学”阶段。所谓的电化教学也只是一台录放机和一盘磁带, 且使用的时候并不多, 大部分时间只是个摆设。教师讲得太多, 学生练得太少 (包括口语) , 学生往往成为“一只装盛语法规则的口袋”。这种传统的封闭式的教学模式, 限制了他们的思维空间, 再加上部分乡镇普通高中学生在初中时的英语语言基础较差, 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因此随着课程逐步推进, 知识点不断增加, 课程难度不断提升, 学生学习英语的状况堪忧。长此以往, 学生感觉上英语课味同嚼蜡, 对英语学习产生厌恶和反感的情绪, 身上原有的学习英语的“灵气”也消失殆尽。

二、改善乡镇普通高中英语教学问题的对策

1.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在学校通过中介成分共同创造的活动方式, 是实施新课改的主渠道、主阵地, 其本质是有意义的, 充满人的活生生情感和意志的特殊形态的实践活动。[3]它既是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进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 也是难点。正因为如此, 我们要充分发挥新课程标准下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有效性是指通过英语课堂教学完成教学目标, 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 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4]

首先, 让学生体验英语学习过程的快乐。学生对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的知识比老师教授给他们的知识更有兴趣, 掌握得更好, 记忆得更持久。并且如果学习的内容是他们曾经体验过的东西, 学习效果肯定会事半功倍。因此, 我们要鼓励学生利用网络或其他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 找到与上课内容相似或相同的切入点, 便于理解课文内容, 激发兴趣, 化“要我学”为“我要学”。其次, 面对全班学生, 重视差异教学。由于学生来源复杂、基础水平参差不齐, 教学目标如果按班级平均水平“齐步走”, 会造成“优等生”不能冒尖、“后进生”也未能转化、成绩始终平平的现象。为了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 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为不同的学生拟订不同层次的教学方案, 为“优等生”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 对于“后进生”则要不断鼓励, 帮助他们寻找产生差距的原因和改进的办法, 不失时机地捕捉“后进生”的闪光点和点滴成长加以鼓励。

2. 加强教师的再培训, 提高英语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教师是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性因素, 教师的教学理念能否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将直接影响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5]造成当前乡镇普通高中英语专业教师队伍薄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教育体制方面的问题, 又有教师自身方面的因素。因此, 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乡镇普通高中的英语教师队伍建设。

首先, 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不断探索与研究, 把握新课改的精神实质, 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根据学生自主性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学习特点, 为每位学生的健康发展和表现提供有利的机会和条件, 实现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主体地位的价值。其次,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教育培训机构以及学校领导应把握现有英语教师的专业水平, 制定有效的学习与培训方案, 提高英语教师 (特别是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师) 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关注乡镇普通高中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而不是让其足不出户地固守在一所学校、一个乡镇。再次, 要加大优秀英语教师的引进力度。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优秀的英语专业毕业生充实到农村普通中小学, 增强英语教师队伍的活力, 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最后, 要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 制定相关优惠政策, 鼓励城市优秀的英语教师到农村任教。

3. 积极促进学校教学评价机制的改革

评价方式一般可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学习发展过程中通过诊断的方式帮助改进的过程, 而终结性评价可以帮助判断或证明一种学习的结果和状态, 如高考。[6]长期以来, 一些乡镇普通高中总是把课堂上传授了多少语法知识和词汇知识、讲授了多少和高考题型类似的试题以及考试的成绩作为衡量教学质量高低的标尺, 甚至以此来决定学生的命运, 因而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这种做法的实质是用抽样来评价教学质量, 用一小部分来代替全部是不科学的, 因此不能反映出教学的全部质量状况。当前出现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大学生中的一些“高分低能”现象以及教学工作无标准现象, 都和缺乏对教学质量的科学评价有关。因此, 我们要抛弃以往单一的教学评价标准, 应该看重教师在课堂上是否培养了学生正确、得体的语言运用和交际能力, 是否促进学生形成英语学科思维和建立英语学科兴趣。

4. 家长、学校和社会齐心协力, 抛弃教育的功利心

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贯彻和实施是一个艰辛和复杂的过程。乡镇普通高中的英语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难点和重点, 它的成功与否会影响到全国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然而, “书中自有黄金屋”这种功利性目的的教育观念在不少人的心中根深蒂固。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为了学生的分数, 为了自己的奖金而教, 学校为优秀学生的成才而忙碌, 这些都是功利主义的表现。社会科学在发展, 人类文明在进步, 家长、学校和社会要努力摆脱这一观念, 在乡镇环境中更是如此, 要认识到学校教育是以实现学生发展为目的的教育。

参考文献

[1]汪莹.素质教育实践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5]徐清根, 贾冠杰.走进高中新课改 (英语教师必读) [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3]刘娟.高中英语有效性课堂教学初探[J].教育探索, 2010 (6) .

[4]李冬梅.关于教学行为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英语教师, 2010 (7) .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篇8

因此,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如何提高普通高中音乐教学的有效性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 结合《普通高中音乐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应从四方面进行落实。

一明确教学目标, 优化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中必须针对学生实际, 确定教学目标, 构建教学步骤, 使初中音乐教学淡化知识、强化观点。面向全体师生共同探索、共同学习, 强调以美育人, 把音乐课设计成充满着美的创造性的课, 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初中音乐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使学生具有高尚的审美情操。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考虑到美感能力的发展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初级到高级循序渐进地展开的, 尤其是初中年龄段的学生,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对作品的初步比较、评价,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趣味, 引导学生从真正美好的东西中得到美的享受, 从劳动中、日常生活中和艺术中去理解和创造美好的东西。教师要讲求教育艺术, 用充满智慧的提问给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一堂生动的音乐课应充满艺术的力量, 它的成功, 不但在于教给学生知识, 而且还在于吸引、感染、鼓舞着许多学生为追求美、创造美而终身努力。

因此, 教师首先应树立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教育目标, 要面向每一名学生。既是非专业音乐教育, 那么教师就必须用非专业音乐教育的手段、方法、策略等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二加强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互动学习过程, 音乐课也是如此。在音乐教学活动中, 应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意识, 重视艺术实践, 将其作为学生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和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基本途径。通过音乐艺术实践, 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 培养良好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在教学过程中, 应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内容、形式和情境, 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 并且进行音乐创作的初步尝试。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音乐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加强一些节奏练习让学生加上身体动作, 通过身体的动作让每位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加强了对节奏的掌握。在音乐欣赏课上, 教师可以提供学生模仿表演的机会, 通过学生自身的表演体会作品的内涵。

三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 通过教学设计, 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 同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 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 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 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初中音乐欣赏虽然有一些配套的音乐磁带, 但这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欣赏需要。为了让音乐欣赏更加吸引学生, 教师可以引入媒体手段, 如寻找VCD录像、制作多媒体课件、在课件制作中插入视频, 满足学生欣赏需要的同时, 又增强了上课的效率。欣赏课的情境也在优美的多媒体教学中建立起来, 有一些本来不喜欢上音乐课的学生也渐渐被吸引, 欣赏课的教学效果越来越好。

四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的过程。教学评价一般包括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诸因素的评价, 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改革教学评价是以发展性评价为目标, 以审美教育为核心, 以人本主义思想和发展性教育理论为指导, 以激励学生热爱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为出发点, 运用等级制的记分方式, 通过音乐会的形式, 进行强项评价、综合评价等手段, 能够充分显示教育评价的民主性和公开性, 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发展学生的音乐能力和特长, 改革“统一化”的教学评价模式, 为创新性人才的成长提供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

综上所述, 有效教学的理念, 关注学生需求是重要核心, 而关注的心理基础则是尊重, 尊重是人文、平等的具体体现, 是社会交往中的素质要求, 是诚信、关爱、合作等品质的形成基础。

参考文献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篇9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问题

信息技术教育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直接制约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成效。然而,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新增的必修课程, 教什么 (教材) 、怎么教 (教法) 、怎么考 (评估) 、怎样成功整合到各个学科课程与教学之中等问题依然需要研究、试验和探索。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的出台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本文针对目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

提出了改革的思路。

一、现行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教材质量问题!

信息技术课程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设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 2000年, 教育部将信息技术课程列为高中必修课, 随后又逐步在初中和小学开设了信息技术必修课, 取消了对教材出版发行的垄断, 允许“教材多样化”, 为教材编写与出版提供了相对自由的竞争空间, 从而引发了2001年以来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大战。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全国各地有近200种信息技术课程教材版本, 都各自拥有一小块自己的市场, 内容与体例大同小异。如果去掉出版社、编写单位, 恐怕很难找出这些教材之间明显的差异特征[1]。因此, 虽然教育部对信息技术实施了“一纲多本”, 不规定具体的教材, 允许各校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由教育部审查通过的教材, 但实际上距离真正的多样性还有很大差距。

(二) 学校领导重视不够

目前, 从各级教育机构到每个教师都意识到了普及信息技术, 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但迫于考试制度和教育评价体系的压力, 无法在实际中从根本上推行素质教育。出现了“以素质教育之名, 行应试教育之实”的现象, 而且往往越是落后的地区, 应试教育越是大行其道。因此, 学科相轻的现象依然存在。在这种情形下, 计算机课程虽然改成了信息技术课, 但很多学校领导仍然没有真正重视这门课, 对课时安排、课程质量等问题关注较少, 对信息技术教师的定位也很模糊, 导致很多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中身兼数职, 不受人重视, 把大多数时间耗在教学以外的杂事上, 而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投入的精力相对较少。

(三) 信息技术教师态度不端正

由于学校和学生都不重视信息技术课, 很多信息技术教师也就自然而然地将信息技术课当成了“副课”, 对教学缺乏热情, 得过且过。部分信息技术教师在理论课上经常照本宣科, 并且把上机课变成了学生完成作业的自习课。很少花时间去设计课时和教学内容, 也不能立足实际应用, 使学生在学技术、学软件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的知识[2]。

(四) 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班级集体教学困难大

受家庭环境、经济条件以及家长教育观念的影响, 学生在信息技术初始能力方面往往存在很大差异。有的学生在条件较好的小学、初中已经接受了系统的信息技术初步教育;有的学生在家庭的影响下能够经常接触计算机;有的学生在社会上通过网吧或其他渠道上网、玩游戏等对计算机建立了一定的认识;而有的同学则从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在这样大的差异面前, 尤其是在很多同学由于受社会影响对计算机文化了解出现扭曲偏差的情况下, 如何发展学生个性, 培养学生健康的计算机文化观念, 树立信息意识面临重重困难[3]。

(五) 学生数量多, 教师资源不足

据调查, 信息技术教师与学生之比为1∶606, 其中信息技术专职教师与学生之比为1∶1029。学校与信息技术教师之比为1∶0.88, 即平均一所学校拥有不到1位信息技术教师[4]。黄灵敏对广西40所中学的调查显示:在信息技术教师中, 专职教师占66.93%, 兼职教师占33.07%, 具有本科学历的占31.50%, 专科学历的占68.50%, 计算机及电子相关专业的为37.00%, 非相关专业的为63.00%[5]。以上数据充分说明我国的基础教育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并不乐观。

另外, 目前普通中学一个班的学生人数一般都在50人以上, 有的甚至达到七八十人。这样规模的班级教学, 使得在操作性强、需要针对性个别辅导的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中, 教师的课堂辅导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教师不可能对每个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 实现因材施教, 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与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相背离。

(六) 教学目标误区

信息技术课到底应该教什么?过去的“大纲”没有明确规定, 而目前仍有很多信息技术教材编写的都是一些流行工具软件的使用说明, 很多教师也就自然而然地将其当成了一门工具性学科, 认为学生学习的内容应该马上能够用到, 学以致用。因此上课中往往偏重技术操作, 过分强调操作的重复性, 而忽略思想、意识和思维的培养, 使学生在学习中因收获不到创作的兴奋和喜悦而失去学习的耐心和兴趣。

二、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思路

(一) 评选优质教材

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材是课程的重要体现和表现形式, 因此, 出版和评选优秀的教材是提高信息技术教育质量的首要举措。“纲要”中指出, 课程的功能要从单纯的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生存, 学会做人, 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因而,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材一方面应该体现“纲要”的宗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力图体现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 为信息技术教师提供教学素材、教学资源、教学案例, 另一方面还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一般来说, 优秀的信息技术教材都具有知识构建、能力培养、心理教育和情感教育等功能, 但目前的教材往往是在某—方面体现得多而在其他方面显得不太明显。因此, 在实际评选中, 教育机构应通过多种方式, 鼓励出版优秀的信息技术教材, 促进教材功能的全面化。

(二) 组织研读“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是我们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源头, 是总纲, 是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和评价、考试的依据, 是国家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 也是新课程实施的最低要求。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虽然已接近30年, 但对于新课程标准, 很多教育机构和教师依然是一知半解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 因此, 目前仍有必要花大力气组织教师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 展开新课程标准的实践大讨论, 帮助一线教师深刻理解信息技术新课程的理念, 为切实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习自主性作好理论铺垫。

(三) 正确处理教学内容

尽管信息技术的教材已经过了多次修订, 诞生了很多版本, 但许多信息技术教师依然认为其中有些教学内容 (如认识计算机键盘) 不值得一教, 有些教学内容 (如信息技术与社会) 无法教。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师对于教材缺乏二次开发能力, 造成部分地区信息技术教材与学生水土不服的现象。作为一门新课程, 需要信息技术教师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和所了解的学生实际情况, 打破常规, 从深层次上认识和理解教材, 摆脱“用教材教”的观念, 灵活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通过优化的教学设计来实现教材的重组和二次开发, 使之真正适合学生, 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四) 灵活使用教学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课程与教学论等研究的不断深入, 优秀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 面对众多的教学方法, 很多教师往往喜新厌旧, 并把使用新教学方法作为实行教学改革的标志。实际上, 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思想。第一, 新的教学方法的确具有更高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但往往缺乏长时间的实践检验, 而许多传统的教学方法 (如讲授法、教练法等) 却是历经岁月考验, 并实践证明非常有效的;第二,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 (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学生水平、教师能力等) , 不存在万能的教学方法。如任务驱动法可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索与实践能力, 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研究性学习方法具有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具有开放性、实践性、问题性、学科性等特点;归纳总结法适合学生知识水平差异很大时使用等。信息技术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排头兵, 必须身先士卒, 科学对待传统教学方法和新教学方法, 合理灵活地选用教学方法。

(五) 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

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相结合, 可以在实践过程中解决其他学科的教学任务, 在培养学生熟练使用信息技术的同时, 强化与加深他们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如将信息技术文字处理软件中的图层处理部分教学内容与美术教学相结合, 引导同学用信息技术手段完成美术作品, 这样不但有效避免信息技术操作教育的机械性, 也可以在学习信息技术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其他学科学习的意识。

(六) 构建高素质的信息技术教师队伍

结合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特殊性, 参照发达国家和地区信息技术师资培训的经验, 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应该将一般学科教师、教务人员和信息技术教育的专业教师区别对待, 以便更快更好地完成师资队伍建设的任务。对普通学科教师和教务人员, 可以采用“专题报告+短期培训”的方式。通过专题报告或讲座解决教师和教务人员的思想问题, 培养信息意识, 提高信息技术理论素养和道德素养。做专题报告可以充分利用我国得天独厚的广播电视网络和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 最大限度地克服信息技术教育优秀人才少、领头专家缺、建设任务重的问题, 让全国中小学教师在最短时间里分享最优秀的人力资源。在抓好信息技术全民教育, 对中小学教师进行统一培训的同时, 重点关注中小学信息技术专业教师的队伍建设和专业化发展, 将专家型教师队伍作为奋斗目标, 从专业基础入手, 走专业化发展之路[6]。

三、结束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信息技术学科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人们对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视程度也会日益提高。只要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观点, 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矛盾观来分析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 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些问题, 用科学的态度, 不断改革, 锐意进取, 大家共同努力, 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 就一定能够把这门学科建设好、组织好和管理好。

参考文献

[1]谷力.纪实:2001年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大事记[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2 (Z1) :23-24.

[2]李小英.高中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青少年日记 (教学交流版) , 2008 (2) :77.

[3]刘磊.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ht-tp://eduhurry.blogdriver.com/eduhurry/62478.html, 2004 (2) .

[4]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情况调查”统计数据分析报告//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与实践研究——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课题研究成果汇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5]黄灵敏.广西中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3 (1) :33-36.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篇10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 要求达到23个学分, 相对于其他科目的学分来讲, 其比重很大, 这样设置的用意在哪里?

专家解读:在新课程中,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必修课程, 是《方案》中所规定的一个独立的学习领域, 它和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等领域一起构成新课程的八大学习领域。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课程结构的重大改革, 旨在促进学校教育职能的变化和学科课程之间的整合, 使教育教学从片面强调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提高向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转变。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综合性课程, 作为一种基本的课程形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 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 密切学生与自然、社会、生活的联系, 面向学生的生活领域。作为一种综合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对学科知识的综合, 也不是跨学科的学习, 而是对学生生活领域和生活经验的综合, 因而,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是综合性的学科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之所以是一种综合性课程,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综合实践活动面对的是学生鲜活的生活经验、丰富多彩的生活领域和生活背景, 是经验和生活的综合性所决定的。因而,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特别强调整合学生的经验, 整合学生的生活领域, 并把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与现实生活情境的问题加以整合。这种综合性不仅表现在设计问题的综合性上, 而且还包含活动情景的综合性、活动方式的综合性。我们不能简单地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解为一个多学科的综合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的23个学分如何认定?

专家解读:《方案》规定, “综合实践活动”为必修课, 共23个学分, 其中“研究性学习”为15个学分, “社会实践”为6个学分, “社区服务”为2个学分。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不以单一学科知识体系为基础, 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严密性, 不强调课程组织的指令性, 因此它不具有逻辑性、系统性、简约性等学科课程的这些基本特征, 这也决定了综合实践活动学分的认定在过程、内容、方式以及主体性上与其他传统学科学分的认定具有不同的特点。为此, 学校在对综合实践活动学分的认定时首先应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与管理体系。

学校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学分认定程序, 规范学分认定过程。综合实践活动的学分认定应该包括学生互评、班主任或指导教师考核、学校教务部门审核等程序, 并建立公示制度、抽查或回访验证制度, 防止弄虚作假。

除上述基本认定程序和内容外,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各组成部分还应有自己的认定要求和内容。具体为:

研究性学习:一是要有符合要求的课题研究主题和方案, 二是要有体现研究过程的记录或佐证材料, 三是要有研究的结果实物或书面报告, 四是要有研究性学习的学时保证。

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一是要有参与社会实践或社区服务的对象方或组织者的有效证明, 如实践单位或服务接受单位负责人写明的活动项目内容、时间、联系方式并签章, 无单位的由组织者或带队教师签署证明, 学校或班级组织的要有学生签到本。二是要有学生提交的相应的证明材料, 如学生参加活动的感想、体会或小结等。

至于具体实施细则, 应按照甘肃省教育厅颁发的《普通高中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导意见》执行。

《方案》指出: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 三年共计有15个学分。作为学校来讲, 如何合理、有效地安排研究性学习?另外, 有人担心由于一些学校的教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 因而无法真正开展富有成效的研究性学习, 出现走过场的现象。

专家解读:有效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就要抓好确定课题、制订计划、搜集资料、总结整理、交流评价五个关键环节。

一是确定课题。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必须是针对学生的, 或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提出。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创设情境、捕捉时机等方式引导学生确定研究的范围和主题。课题必须是生活的, 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研究对象, 最好是那些对学生自身、家庭、学校以及所在社区或村庄具有实际意义的课题。课题必须是可研究的, 必须符合研究的框架要求, 如为什么要研究、研究什么、怎样研究以及研究的结果会是什么等。

二是制订计划。课题确定后, 研究小组就应着手制定具体的、可行的、有效的研究计划。研究计划中要明确研究的目标、设计资料搜集的方法和工具。同时还要明确学生小组的分工。

三是搜集资料。根据计划中的规定, 各成员承担自己的职责, 通过阅读书籍、上网查询、参观访问、实验操作等多种途径和渠道广泛搜集资料, 并做好记录。

四是总结整理。研究是个体头脑中的知识与具体的现场经验不断解构、融合、重组的过程。在这一阶段, 学生要整理、分析所搜集的资料, 不断验证自己对研究问题的假设。最后, 综述自己的观点, 提出自己的认识和见解。

五是交流评价。学生可以通过研究论文、模型作品、主题演讲、小品表演、辩论赛等多种方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成果的分享过程看作是发现自我、欣赏他人的过程, 而不是带功利目的的表演。在成果分享后, 教师要组织学生通过研讨、写作等方式反思自己的研究过程, 综合评价学生的研究活动。

至于有人担心由于学校的教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 而无法真正开展富有成效的研究性学习或出现走过场的现象, 那关键要看学校和老师是否重视, 能否真正理解和认识到研究性学习活动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独特价值。只要认识到位, 就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如, 发挥家长的专业特长和家长单位的研究设施设备等资源, 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学校、走向社会, 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生同班也可不同课

从《方案》可以看出, 学生可跨班级选修课程, 出现同课不同班现象, 如何理解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的状况?

专家解读:选课制的推行体现一切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差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课程与教学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立自信的精神。高一新生入校后, 学校按照一定的编班原则将学生编排成若干个班级, 每个班级由班主任负责管理, 这样的班级即为行政班。从高一入校开始, 学生在行政班主要完成必修课的学习。一般情况下高中三年行政班基本不变。学习同样课程的学生组成的班级, 即教学班。学生按照自己的特点和需要选课, 并允许学生跨年级选课和再次选修, 学生的流动性增大, 所以就会出现一种新情况:在同一教学班内有来自不同年级、不同行政班的学生。这样原有意义上的班级将不复存在, 行政班的传统意义淡化, 取而代之的是教学班和行政班并存的班级模式。

学校如何建立选课指导制度, 引导学生制订出有个性的课程学习计划?

专家解读:学校要积极进行制度创新, 建立行之有效的校内选课指导制度。学校要明确规定选课指导工作的工作程序, 明确选课指导责任机构、责任人, 安排指导教师向学生提供选课指导手册, 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和帮助学生选课。

学校向学生提供的选课指导手册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甘肃省高中课程计划的介绍, 学校三年课程方案, 各科目模块的学分、内容简介、毕业和升学要求, 选课指导工作程序, 选课登记方法, 意向性科目选择登记表、意向性模块选择登记表、调整性模块登记表等。

教师具有指导学生选课的责任。在选择专业课程的时候, 专业教师应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指导, 与学生建立相对固定而长久的联系, 为学生形成符合个人特点的、合理的课程学习计划提供指导和帮助。

建立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丰富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需要大量的课程资源, 学校如何充分挖掘课程资源?

专家解读:高中新课程的实施, 对教育资源的配备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应加强课程资源建设, 充分利用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场地和设施设备, 建立学科资源库和课程信息中心, 用好教材、报刊、网络等素材性课程资源, 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持, 发掘工厂、农村、部队、社区、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 为学校的新课程实施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支撑。要从符合高中新课程需要的角度优化资源配置, 配备和添置必需的图书资料、实验设备、教学软件以及各种教学设施和器材。

学校要合理利用本校课程资源, 充分开发学校特色资源、学科优势资源, 积极利用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课程资源, 努力形成学校的课程资源体系。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要因地制宜, 努力与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结合, 注重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与成人教育的融合与渗透。农村学校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实际开发课程资源。

如何理解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是否意味着借鉴或引进别的学校的校本课程或教材?

专家解读: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建立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努力实现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 是执行课程方案和落实课程标准的需要。但是建立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并不是一味地引进别的学校的校本课程。建立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应该包括:鼓励校际合作, 共同建设课程资源, 形成区域性的学科中心和实践基地, 普通高中学校实现校际之间学分互认;加强学校与社区的合作, 充分利用职业技术教育的资源, 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等共同开发课程, 积极利用和开发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课程资源;建立广泛而有效的课程资源网络, 逐步实现学校与社会教育资源接轨等等。

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

《方案》指出:要建立学生学业成绩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那么, 我们如何理解学分与学生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 他们的区别点在哪里?

专家解读:学分与学业成绩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首先, 对于学科某一模块的学习, 学业考试成绩是认定学分的一个条件。学生只有在模块学习中完成规定的学时要求, 学习过程综合表现合格 (主要包括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完成相关的实验等) , 参加学校组织的模块考试或考查成绩合格, 才能获得这一模块的2个学分。学生如果在这一模块的学业考试中成绩不合格, 就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 应该重修或改修其他模块。

其次, 对于具体的学科来讲, 学分认定由学校自主进行, 学科的学业水平考试由教育厅组织进行。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完本学科的所有必修模块和部分选修模块并取得相应的学分, 才能参加全省组织的本学科的学业水平考试。

再次, 高中毕业资格规定了学分与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双重要求。按照课程方案的要求, 获得高中毕业资格, 高中三年中在每一学习领域均要获得一定的学分, 总学分达到144分以上, 且要参加省级学业水平考试, 成绩在合格以上。

综合素质评价在学生评价体系中的作用是什么?

专家解读: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突破点在于:日常教学中的课程目标应同时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 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与新课程培养目标是相一致、相呼应的, 这将成为推进课程改革、实现课程培养目标的重要举措。《方案》提出, 综合素质评价不仅是学生评价体系中的一种途径和方式, 而且是建立发展性学生评价机制的核心内容。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篇11

【关键词】知识衔接;教学时限;教师转型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3-0087-02

作者简介:何祥国,中学一级教师,硕士,重庆市江津几江中学校副校长。

普通高中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全球化的视野中,肩负着“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使命,在“实现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转变”的征途中催生了。英语学科,在本次改革中不仅要体现其工具性价值,还得作为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但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困惑。

1 英语新教材的初高中知识衔接问题

初高中英语教学如何衔接是一直困扰英语教师的问题,同时,也是学生形成一完整知识体系的关键所在。本文囿于篇幅的限制,仅从知识的层面予以简要剖析。首先,就初高中英语课标的词汇而言,高中英语和初中英语之间就存在有五百词左右的“断层”。即,按常理,高中英语课本中将会有五百词左右是初中英语课本中所没有的。再加之,各地在选择初中英语教材上又存在不同程度的“地方保护主义”。甚至,还会出现初中某一届的不同年度使用不同版本教材的现象。不同的教材在选材上不可能完全一致,于是,难免会引发更多的词汇“落差”。而这种“落差”在我们教师那不可能得到全面的解决,因为并非所有英语老师都是从初中一贯地代到高中,再加之,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各地所采用的教材又不一样,而且,每一种教材无论是从技术处理上还是从体系编排上都不可能完全兼容这种词汇的“落差”,所以,这给高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带来更大的难度,甚至还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其次,从语法知识的逻辑建构而言,高中英语本应该是初中英语的延伸,而且这种“延伸”必须得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但有些语法知识,初中阶段未作重点讲解,或因不同老师认识上的差异而未系统地传授给学生,所以这种“延伸”的逻辑性就大打折扣了。譬如,关于英语中的句子成分的理解与运用,就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英语复合句的理解与运用。严格意义上说,简单句中的句子成分本应该是初中阶段应该理解和把握的基本语法知识,由于初中老师讲解不到位或学生理解上的障碍,到了高中,学生学复合句或剖析句子时就会感到无从下手。甚至,很多同学根本就不知道哪些词性能作主语,哪些词性能作谓语,于是,在做书面表达时往往错误百出。

学习英语的初级阶段应强调“听说领先,读写跟上”,学习英语的中级阶段则应强调“阅读较快,理解较好”。高中学生应力求做到“阅读快,理解快,写作快”, “阅读”是高中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在阅读中,应该“抓住关键词”,“理解主题句”,“注意细节处”,“发现精彩点”,然后,效仿使用,才能真正做到融会贯通。在这一过程中,知识的衔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 实现英语新课程目标的教学时限问题

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①。由此可见,高中英语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并以此为核心,又形成了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英语教学中具体体现为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与文化意识,并从这五个方面细化为六至九级目标。根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课程设置及实施的试行意见》(渝教基【2010】42号),高中英语必修模块有五个,限定选修模块三个,自主选修模块三个,课时安排为每周4课时,每学段36学时要完成一个模块,高三下学期属于总复习时间。在如此有限的时间内,要真正意义上达到新课程的总目标也只是理想化的意境罢了,更何况还有具体的分级目标。因为,对学生而言,不仅存在前面所说的知识衔接问题,还存在初高中的大跨度问题。对学校而言,除涵盖了“升学”与“就业”外,还包含了培养素质、辐射文化、服务社区、开展交流、发展自身等②。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规定,新课程目标定位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钟启泉教授在《中国教育报》(2006年12月15日)发表了一篇对新课程改革的总结性《对话》,此文写道:“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与‘知识与技能’同等重要的目标维度。”“真正使每一个课堂都成为落实三维目标和学生学习、生活与发展的场所。”由此不难理解,要真正实施新课程改革,就必须将《纲要》规定的课程目标落实于每一课堂。然而,新课程改革过程中,要求教师每一节课都一定要落实所有目标,的确勉为其难。正如查有梁教授所说,“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必须专一,不可能完成太多目标,目标过多,其结果必然是所有的目标都落空。”③

3 新课程理念带来的教师转型问题

我们在过去的教育体制中更多地注重知识结果的传授,却在很大程度上压抑了学生追求自主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健全的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也阻碍了学生个性素质的养成。因此,以关注学生的“全人”的发展为目的的新课程改革成为历史的必然。2010年秋季起,新《课标》在重庆市开始实验,这次课程改革不是在原有英语教学大纲上的修修补补,而是要在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我们必须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改变学生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发展。这样,教师就得更新教学观念,传统教学以讲授为主,学生所受的是单一的接受性学习。人们把“传道、授业、解惑”作为教师的天职。“接受”、“应试”是传统学习中的两个核心要素。教师不断地给学生讲授“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学生去做事,而不是为他们做好的事(”something that students do,not something that is done to them)。学生通过自己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最后解决问题。教师要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以“学”为重心,其基本精神就是使学生爱学习,学会学习,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体现他们是学习的主体,而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培养,所以我认为“学”是在“教”之下的“学”,“教”是为“学”而“教”。而且,教师还得引导学生自主预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英语阅读教学中,预习就是一个重要环节。学生预习的好坏,对课堂教学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有序预习,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探究意识,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参与探究和讨论。传统教学中的“保姆式”教师已经越来越不受学生欢迎。然而,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行为的转变等,仅仅靠短暂的几次培训是难以彻底“改头换面”的,尤其是很多中老年教师已在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一些独具个性的思维定势。

综上,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愿景是美好的,但是,许多困惑需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去摸索、打磨与完善,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注释

① 参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4月 第6页

② 参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若干问题解答》万明春李源田主编重庆出版社 2010年5月第1版 第39页

③ 参见:《课程改革的辩与立》 查有梁 著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第1版第40页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 查有梁著.《课程改革的辩与立》.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第1版

[3]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篇12

一、国内外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

1. 国外的信息技术教育现状

美国的高中教学阶段并没有专门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 他们主要将信息技术教育整合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 学生通过计算机学习各门功课。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协作学习、正确决策等能力[2]。

日本把计算机联网进行开放教育, 这样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学习不可缺少的学习资源, 它不仅作为共享资源形式而存在, 还能极大地完善、丰富教学模式。

2. 国内的信息技术教育现状

国内的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迅速, 逐步经历了程序设计教学阶段、办公自动化软件应用软件教学阶段等。教学内容从教授计算机知识逐步向把信息技术当成工具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转变, 不再是单纯传授, 现在更注重人文、道德、法制方面的教育。

二、信息技术教育的常用方法

1.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

任务驱动法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一种常用方法, 突出特点是“在做中学”。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每节课上制定出符合实际的任务, 让学生努力完成老师的预定任务来学习。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抓住学生学习兴趣, 发挥其主体作用, 能自主探索, 合作学习。

2. 案例法教学

案例法教学也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一种重要方法, 学生通过教师讲授的案例来学习知识。如在讲“主页制作”时, 在课上我先在电脑上规划好站点空间, 向他们展示精彩主页, 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然后向他们介绍主页制作环境、主页制作方法等, 并逐步给他们演示, 教会他们如何操作, 最后教他们申请个人免费主页空间, 让他们自己通过具体操作来学习。实践证明, 这种教学方法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挖掘设计潜能, 使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

三、有效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果的方法

1. 贴近生活实际问题, 促进信息技术学习

计算机知识本身有很大的开放性, 有大量的素材可以在教学中使用。在信息技术课本上的一些语言、例题、操作步骤等很抽象, 无法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果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选用一些贴近生活的例子, 就容易激起同学们学习的兴趣。例如在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中, 利用Word软件进行图文混排的教学中, 可以和各科老师联合起来, 要求学生将班级板报、语文、英语手抄报用电子文档的形式展现。这样就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性、综合性以及人文性体现得淋漓尽致。

2. 分层教学法

新课程标准要求老师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等方面来进行备课, 充分关注基础水平和认知特点差异, 鼓励个性化发展。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 结合信息技术课程特点进行分层教学。例如在高中信息技术选修“多媒体技术应用”课程中, 利用Photoshop软件对图像进行构图的教学中, 对图像进行抠取的方法很多,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多准备一些方法和素材进行演示,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合适的方法和素材进行操作。

综上所述, 高中新课程标准下的信息技术教育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的教学面临着从内在理念到外在方法的全面转型, 要合理选用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让学生亲历处理信息、相互合作的现场, 并逐步培养学生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能力。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学校、教师、学生等的重视, 信息技术已成为21世纪人才的一项基本技能。本文首先对信息技术的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几种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新课标

参考文献

[1]王克胜.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信息技术教育, 2007 (3) .

上一篇:消防教学下一篇:企业档案管理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