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集合

2024-09-13

信息集合(通用9篇)

信息集合 篇1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工程机械的使用率越来越高。为适应各种工况要求, 工程机械的种类繁多, 已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建设的必须工具。但随着工程机械功能的增加, 其操作难度也不断提升, 加之操作工程机械的工作强度逐渐增大, 高级的驾驶员是供不应求。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需求, 解决工程机械操作难, 工作累的问题, 我们应该大力发展工程机械的软件系统, 通过与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集合, 使其能做到通过卫星定位, 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自主独立地进行作业。

1 数据的收集和应用

1.1 地球空间信息科学

地球空间信息科学 (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 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 是包含了GPS, GIS和RS等技术, 并强调与通讯, 计算机技术融合的一门综合性集成技术学科。3S技术构成了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核心, 它是快速获取和更新大区域地球动态和定位信息的重要手段, 通过信息处理快速再现和客观反映地球表层的状况、现象、过程及其空间分布, 并深层次地探索现象, 事物的形成机理及其内在之间的联系, 它是地球科学的一个前沿领域, 是地球信息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数字地球的基础[1,2]。美国劳工部在2004年初已经将地球空间信息和纳米, 生物等技术一起列为正在发展中和最具前途的3大重要新技术[3]。

1.2 空间移动信息服务及三维建模

空间移动信息服务是综合“3S”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 以向人们提供与地理位置有关信息和服务的应用系统[4]。近年来, 随着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摄影测量技术及其相关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使得通过快速获取地表信息并重建三维地表形态成为现实。通过空间移动信息服务, 借助于卫星定位和测量功能快速获得地表及建筑物的各种信息, 然后将其传送到地面的接收终端, 并由计算机软件根据高度, 宽度, 编码等属性信息建立三维模型, 使其成为地球空间信息技术与工程机械在人工智能方面集合的桥梁。

2 工程机械的人工智能化

2.1 人工智能工程机械的现状及发展前景智能化的工程机械可以通过信息化实

现自动驾驶或遥控与无人驾驶功能。美国及日本拥有此类产品并仍在研究该技术。卡特彼勒公司利用GPS (全球定位系统) 、GIS和GSM技术, 将其计划命名为采矿铲土运输技术系统 (METS) .采矿用的推土机定位系统有助于司机完成诸如坡度与推土任务。Leica公司采用基于GPS技术与数字地图技术的Dozer2000导航系统, 在无需勘察标桩的情况下, 允许公司精确地控制推土机的推土板和机器的位置, 实现虚拟推土作业。Trimble公司的产品是Site Vision GPS, 可实现坡度的精确控制, 驾驶室内可视化显示系统指导驾驶员精确作业, 精度可达厘米级[5]。

但是, 以上的工程机械的智能化还是尝试性的, 平面化的, 只适用于一些简单的动作。要想实现工程机械的更高级的自动和独立的操作, 就要以建筑于空间信息服务的三维实体图为桥梁, 将工程机械和作业对象联系起来。如同Mastercam, UG等软件, 通过二维绘图和三维实体造型将工件和数控机床联系在一起。操作员只需要通过软件设计出工作流程, 再通过实时监控系统就可以使机械自主完成任务。

未来工程机械的人工智能化系统主要通过以下模块实现。

(1) 卫星测量数据→传送到→地面接收终端→生成三维实体图→导入配套软件平台。

(2) 采集各种工程机械的各种操作动作的数据→保存→建立相关工程机械的操作动作的数据库→导入→配套软件平台。

(3) 以配套软件为平台, 根据任务要求, 模拟施工, 检查校对其中的错误操作→生成→操作代码→传送到→车载软件, 控制工程机械的执行, 并由各种传感器时时监控施工进程。

2.2 工程机械的改进和数据库的建立

工程机械的发展十分迅速, 特别是一些中国制造商正逐步缩小与该行业世界先进企业的差距。近年来我国更是出现了工程机械产销量井喷的现象。但也要看到我们的产品还有很多问题, 一是主要的核心零件还不能完全自主生产, 再就是缺乏创新。因此, 为了配合未来工程机械的发展, 我们一是要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 再是能够提升创新能力, 引领未来工程机械的发展方向。

现在的工程机械的硬件水平已经相当高了, 除了继续发展微型化和超大型化的机械外, 就是要增加对工程机械车载软件系统及配套软件的研究开发。工程机械的车载软件系统主要是用来提升机械的可操作性, 以便驾驶员能同时, 轻松地进行多项操作。当发展到无人驾驶的程度时, 即可由车载软件来控制机械的各个动作的完成。而配套的软件主要是一个编程的平台, 通过模拟施工, 得出工作流程, 再生成操作代码, 最后传送到工程机械的车载软件上, 达到机械自主操作的目的。

2.3 工程机械智能化的应用举例

公路建设从早期的工程规划到具体的施工过程, 具有点多、面广、线长, 沿线涉及的农林和经济作物多, 管线设施复杂, 需要的工人较多, 技术难度随公路等级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等特点, 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和工程机械的结合, 可以先通过空间信息服务得到施工地形的三维图, 在配套软件的平台上, 编辑各种路面机械的操作动作来完成在三维图上的虚拟施工, 验证无误后再传送到路面机械的车载软件上, 通过时时监控, 使各种机械协调自主地完成各个阶段的施工任务。这样, 既节省了人力物理, 也提高了施工的效率和精确度。

3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我国开始建设自己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卫星的定位、测绘、通信等功能与工程机械的集合的前景越来越广阔。借助于空间信息服务这个平台, 我们应该尽快进行其和机械的接口技术及相关软件控制系统和配套软件的研究开发。相信在不久以后, 和机械高度集合的软件系统会和其硬件的发展一样重要, 甚至会大大提升工程机械的可操作性、效率和精度, 并成为行业新的创新点和增长点。相关领域的研究开发, 对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乃至赶超发达国家, 振兴民族工业有重大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国家遥感中心面向21世纪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空间信息技术发展对策.2002.

[2]李德仁.地球空间信息学及在陆地科学中的应用[J].自然杂志, 2005 (6) .

信息集合 篇2

摘要:随着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浪潮,潜移默化地改变着社会格局。社会由此进入了“全民麦克风时代”,普通的民众也拥有了话语权,民意的表达转变为线上与线下双管齐下的模式。民意表达有逐渐从线上发生走向线下行动的趋势,群体民意的表达频度与烈度增强。由此也出现了大量网络集合现象。微博作为自媒体中的代表,微博的信息传播与网络集合现象息息相关。本文将从微博信息传播的特点入手,结合网络集合行为具体的案例,对其进行反思。

关键词:微博信息传播;网络集合现象;案例分析;反思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一、微博信息传播的特点.......................................................................................................3

1.参与性高,实现“草根”发声.......................................................................................3 2.即时性,实现“现场的直播”.......................................................................................3 3.信息广泛性,实现“裂变性”传播.................................................................................4

二、微博受众的心理特征.......................................................................................................4

1.去个性化...........................................................................................................................4 2.从众...................................................................................................................................4 3.利他行为...........................................................................................................................4

三、微博网络集合现象具体案例分析...................................................................................5

1.案例

一、“李刚门”.........................................................................................................5 2.案例二 “7·23”动车事故..................................................................................................6 结论..................................................................................................................................................6

一、微博信息传播的特点

1.参与性高,实现“草根”发声

微博的创始人之一Evanwilliams曾说:“微博客好比是一堵墙,所有用户都可以在这堵墙上随意涂鸦,这些涂鸦所有人都可以看见”。微博最基本的功能在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思想、事物的随意记录与表达。在这样一个平台上,人们既可以简单地分享娱乐,也可以进行热切的情感宣泄,还可以对社会现象与突发事件进行直观报道与理性思考。

从使用上来讲,微博简便而强大的功能也迎合了受众的需要。微博的发布信息的功能极为灵活,所有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其创新的关注功能与简便的转发功能也有利于用户之间的交流,使每个用户个人领域彼此之间的联系得以加强。微博传播主体大众化、传播内容碎片化、传播速度即时化的特点,大大降低了使用者信息发布与接收的门槛,使“草根”阶层的发声成为可能。

2.即时性,实现“现场的直播”

微博的信息传播不同于传统媒体,它不需要专业的采编技术,仅凭短小精悍的文字,配上即时上传的图片或视频就可以对事件进行播报,虽然在专业性上无法与传统媒体相比,但在时效性上却占尽优势。无论何时何地,只要随身携带一部手机就可以对新闻现象进行即时播报,其速度之快是传统媒体难以企及的。传播信息快速迅捷及节点传播的特性,使微博在播报突发性事件中有着无与伦比的先天优势。3.信息广泛性,实现“裂变性”传播

《新周刊》杂志主笔闫肖峰认为:“博客是被动媒体,其传播受众并不确定;微博是主动媒体,不只在相识者中传递,不相识者亦可通过‘粉丝’变成新知。微博用户之间的关系摆脱了其他即时通信工具一对一的关系模式,建立了一种松散的跟随关系,即“关注—被关注”的关系模式,这种陪伴性的“背对脸”关系有独特的开放性与跟随性,这决定了微博的信息传播不是单向的“发送—接收”式传播,也不是简单的双向互动式传播,而是呈网状结构的裂变式传播。信息的传播就像原子的裂变反应一样,由一个信息源扩散为一个“分众群”,而这个“分众群”中的每个信息点又分别扩散为另一个“分众群”。由此层层传递,信息的覆盖面将超乎想象。

二、微博受众的心理特征

1.去个性化

高达数亿人的用户群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在相互关注之后,用户之间会结成众多小群体,对群体的认同会淹没个人的身份,从而形成去个体化。匿名性、责任分散和自我意识下降是造成去个性化的主要原因,会使个体放纵自己的行为,而不顾及后果。谣言在微博上传播时,匿名用户更倾向于转发而不顾后果,实名用户相对谨慎,更多是通过转发来求证或辟谣。谣言转发的人数越多,责任扩散的范围越大,单个用户承担的责任也就越小,用户的自我意识愈加缺乏,其转发的可能性越大,即使是一些违背常识或显著失实的谣言也被传播。名人“粉丝”群的攻击与诬陷他人的行为是微博中去个性化的典型表现。2.从众

从众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改变知觉、判断、信仰或行为,使之与群体中的大多数人一致的一种倾向。当关注的大多数人都相信某条微博信息时,微博用户自己也会倾向于相信并传播它,而不太关心其是否是谣言。产生从众的原因之一是我们把他人视为指导行为的信息来源从而顺应其行为,而且信息的模糊不清会加重这一顺应行为。谣言往往是模糊不清的,微博受众容易依赖别人的信息而对其进行判断,常常会从众。一般来说,群体规模越大,引起的从众率也就越高;知识经验越贫乏的人越容易从众。我国微博用户群体规模十分巨大,缺乏鉴别谣言的知识经验的用户众多,因从众而相信谣言的受众数量不低。

3.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是指没有明显自私动机,对他人有好处的自觉自愿行为。微博这一庞大的社会网络群众,也存在着众多的利他行为,如微博自发打拐、微博募捐助人治病等行为。在公共安全事件中,微博上会出现许多相关谣言,很多微博用户的转发行为是一种利他行为。微博用户抱着“宁信其有,避免伤害”的观念转发相关微博,目的是让关注自己的亲朋好友及更多的用户知晓相关事件,不再受到相关伤害。

三、微博网络集合现象具体案例分析

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网络成为人们生活的组成部分。网民越来越容易受到网络的影响,网络集合行为也有愈演愈烈之势。网络集合行为,指的是在网络上由于某种刺激发生的非常态网络集合现象,往往会造成对正常网络和社会秩序的干扰和破坏。微博以其碎片式的内容,裂变式的传播和即时性的互动,改变了传统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模式,这种新模式的传播特点以及受众心理等因素使得网络集合现象的发生的频率较之于传统媒体更高,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我们能够更加清楚的看到集合行为产生的过程。1.案例

一、“李刚门”

2010年10月6日,李启铭醉酒驾驶一辆黑色轿车在河北大学新校区撞倒两名女生,其中一名女生因抢救无效死亡,另一名女生重伤。李启铭在肇事后继续行驶,现场同学将他拦住,他却称“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是李刚”。10月24日,李启铭之父李刚在央视露露面,向受害人及家属表示歉意。10月24日,李启铭已涉嫌交通肇事犯罪被望都人民检察院逮捕。2011年1月30日,李启铭因交通肇事罪判6年。“李刚门”事件在微博上引起了巨大的讨论。

网友对“我爸是李刚”这句话十分敏感,并由这句话引发了十分广泛的反讽性的解读,如“考试不及格,我爸是李刚;工作没找落,我爸是李刚等等”对于案件判决结果,网友也延续了这种反讽式风格的解读如@圆圆好好:“李刚父子得知被判处六年有期徒刑致谢辞:感谢中央新闻频道独家专访,感谢有关网站删帖及时疏导民意,感谢权利在此案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感谢有关部门顶住压力不为民怨所屈服,感谢河北大学限制学生作证,感谢受伤者张晶晶不出庭作证,感谢!”

从这些言论之中,我们不难看出网友们在发泄某种愤恨。这种愤恨包含着人们对贫富差距的矛盾,社会待遇的不公,生活工作压力的难以排遣,在现实社会中又找不到渠道发泄出去。所以这种发泄式的言论产生可以说与微博“草根阶层”得到发声权力后,通过网络这个途径来表达出来。并且这种在微博裂变式的传播的强化之下,这种情绪像感染病一样不断蔓延开来,随着受众的人数越来越多,在群众的压力之下,使得微博的受众的从众心理的作用显现出来。当其在达到顶峰时,网络上仿佛都是丧失了理智的情绪表达。就像《乌合之众》一书所描述的那样,在一群人之中,再理智的个人也会迷失其中。

宣泄的狂欢,总得有个头。几天之后,事件的热度也渐渐地冷下来。人们开始用理性地去看待本次事件。有人爆出“我爸是李刚是假新闻,那孩子并没有当众张狂,而是在保安亭,因为害怕而求人,语无伦次中讲到他爸是李刚。”不论这番言论是真是假,可惜的是看到了不同的声音,一边倒的支持或反对往往过于绝对与主观化。不同的声音能够促使我们进行反思,在本次事件中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反思。

首先,民意汇聚引发网络集合行为。但是集合民意的胜利不一定是正义的胜利。不少人对审批的结果提出异议,认为判的不够重,不足以平民愤。司法作为人民赋予国家代为行使的一项公权力,理应受到人民和媒体的监督。但是代表民众诉求的舆论作为一种权利事后救济,应该在法律的过程之后。也就是说只有当法院对案件作出判决之后,舆论才有正当的理由干涉司法,否则司法遭到绑架,就会陷入“舆论审判”、“媒体审判”的误区。

其次,先入为主的观念造成错误的判断。在本次事件中,网友的心态可以说是“由恨李刚的之子而恨李刚,期待看到李刚的腐败,从而得出“有其父必有其子”的道德想象。这无疑是社会上“仇官”、“仇富”的心理在作祟,有了这种对事实先入为主的期待,人们就容易轻信,无法做出自己理性的判断。2.案例二“7·23”动车事故

2011年7月23日晚上20点30分左右,北京南站开往福州站的D301次动车组列车运行至甬温线上海铁路局管内永嘉站至温州南站间双屿路段,与前行的杭州站开往福州南站的D3115次动车组列车发生追尾事故,后车四节车厢从高架桥上坠下。这次事故造成40人(包括3名外籍人士)死亡,约200人受伤。7月24日,张德江主持召开现场会并成立事故救援和善后处置工作指挥部。7月28日,温家宝总理视察事故现场并举行了中外媒体见面会。12月28日,国务院常务委员会议做出处理决定。

在本次事件中,对政府的公信力提出了挑战。网民对事故的真相的质疑和政府承诺未能实现的不满。由于“7·23”动车组事故调查组迟迟没有公布调查报告,李承鹏就发表微博对调查报告还要经过审批表示质疑,“称我们需要真相”。加上上海地铁地铁10号线追尾事故中信号系统承包方也是“7·23”动车事故信号供应商的这一信息的曝光,更是激起了网友对于事故原因的“雷击意外”之说的质疑。王志安认为“7·23”事故,主要是管理问题,技术问题被夸大了。调度室明明知道区间有前车出故障停不下来,但是并没有第一时间通知后车。面对网友的质疑,政府的行动虽然迅速及时,但是仍存在信息公开滞后的问题,需要反思。

有关部门承诺在9月中旬形成事故调查报告,到9月15日却迟迟没有公布报告。面对网友的质疑,还在“力争”与“一定”、“中旬”与“15日”的区别玩起了文字游戏,加剧了网友的愤怒和不满。官方信息一拖再拖,不仅没有把握住舆论引导的主动权,给了谣言快速滋生的空间,进一步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可见信息的公开、透明对于预防网络集合现象至关重要。

结论

网络信息传播的个性化表达和参与式的趋势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微博就是在这种趋势下,应运而生的产物。所以不论是微博信息传播的特点还是受众心理的特征,都是基于这种潮流的发展。而随之带来的网络集合现象的频发,是这种新的传播方式“井喷式”爆发的结果。随着网民广泛地参与到社会事件中,这种“井喷“将会趋于平缓,经过一定时期的过度之后,带来的是网民成熟,即从“情绪化”向“理性化”的转变。

参考文献

一、著作

1.武汉大学互联网科学研究中心编著.微变革大传播微博与突发事件.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4.01

集合不足和集合过强的检查和分析 篇3

集合是双眼视觉不可缺少的一种异向运动功能, 为调整两眼视线夹角以对准外物, 达到双眼单视, 以获得最佳立体视。

1.集合不足是比较常见的双眼视觉觉功能异常, 反映的是近距离阅读需求与实际用眼能力之间的不协调。患者可在近距离视物时表现为外隐斜。远距离视物时表现为正视或较视近幅度小的外隐斜, AC/A比率低, 症状右以是非常轻微到非常强烈, 一般易发生在小学生、大学生或用眼比较多的职业人群。大多数集合不足患者可能同时伴有调节功能障碍, 有很多人随着老视的来临, 集合不足症状也日益明显。在所有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人群中, 集合不足是最常见的, 也比较容易引起重视, 集合不足的发病率约占总人数的3-5%。

1.1集合不足临床表现:

询问病史, 了解患者患者在一段时间持续阅读后会出现以下情况。

1) 视近物时有重影、复视感;2) 书本上的字体发生流动、跳动;3) 眼部有牵拉、紧张感;4) 眼球酸胀, 无法用眼;5) 阅读后或用电脑后即感眼周围疼痛;6) 视近时视物模糊、聚焦困难;7) 无法聚精会神;8) 希望尽量避免近距离阅读。

1.2体征

1) 集合近点增大, 一般大于6㎝, 如在一眼前放置红玻璃做集合近点测试时, 很快出现复视;2) 视近时出现外隐斜, 一般大于6-8△, 甚至视近时出现间歇性外斜;3) 近用水平隐斜测定时, 外隐斜度数大于遮盖试验度数;4) 聚散能力的储备应该是隐斜量的2倍, 患者才无明显主诉症状;而在集合不足患者, 正融像性聚散能力比较低;5) AC/A值低 (正常为4/1) ;6) 调节灵活度降低, 特别是双眼前放置正镜片时模糊像消除困难;7) 负相对性调节 (NRA) 降低, 正相对调节 (PRA) 增高 (情况下NRA为年龄、+2.50, PRA为-3.50) ;8) 调节功能障碍, 患者可以出现一系列表现, 单眼调节的灵活度、调节辐度均有异常。

1.3诊断

1) 询问病史, 了解患者年龄、阅读习惯、症状严重程度、症状发生时诱因、伴随症状、缓解因素、全身情况等;2) 眼部一般检查;3) 屈光检查如患者存在未矫正的屈光不正, 先行屈光矫正, 在屈光矫正基础上再行双眼视功能检测;4) 必须了解视远时双眼视情况, 以排除分开过强和外隐斜、间歇性外斜等情况;5) 近用双眼视功能测定是诊断的主要依据, 包括遮盖试验、近用水平隐斜测定、集合近点测定、AC/A、融像性聚散范围、调节灵活度、调节幅度测定等;6) 其它根据病史及检查结果符合上述集合不足体征, 即可诊断。

1.4区别:

1) 未矫正屈光不正远视、近视、散光, 特别是屈光参差, 都会影响阅读的有效性。在明确有需要矫正的屈光不正, 并进行矫正后, 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另外, 患者除屈光不正外, 无明显集合近点等异常;2) 假性集合功能不足患者原发问题为调节功能不足, 集合不足为继发因素。此时配戴正镜片, 在解决了调节功能不足后, 集合不足的症状会自然改善, 如仍有症状, 则必须进一步行视觉训练与治疗;3) 外隐斜比较大的外隐斜, 视远与视近程度相同, 偶然出现间歇性外斜。如果出现间歇性的外斜, 且患者有明显症状, 则必须行视觉治疗, 有时配戴三棱镜能明显改善症状;4) 分开过强患者表现为视远时外隐斜和外斜度数大于视近时度数;5) 集合麻痹突然发病, 单眼内转功能正常, 双眼同向运动功能正常, 公在近距离内双眼不能集合而表现出复视等症状, 除眼部症状外可能同时伴有神经系统一些症状;6) 甲状腺功能亢进突眼由于眼外肌浸润、水肿等因素, 引起眼肌运动障碍, 继发集合功能不足, 患者同时还有突眼、眼睑闭合不全、复视、礼物模糊等症状;7) 垂直隐斜有些垂直隐斜, 由于垂直方向的不平衡, 也会导致继发的双眼视功能障碍, 垂直隐斜患者右能有代偿头位, 有助于鉴别。

2.集合过度也是比较常见的双眼视功能异常, 患者可了现明显的症状, 往往在长时间近阅读或使用电脑工用后出现, 有些患者可能同时伴有调节工能异常, 对于这些患者在配戴正镜片或视觉治疗后症状能明显改善。患者可能表现为近视时内隐斜, 视远时为正位视或低至中度的内隐斜, 负融像性集合功能降低, AC/A值高。集合过度也是比较常见的非斜视双眼视功能异常之一。

2.1临床表现:

患者的症状出现往往与长时间近距离工作、使用电脑有关, 觉症状如下。

1) 复视;2) 眼部紧张、疲劳;3) 眼周围牵拉感;4) 到晚上时眼眶上方额部疼痛;5) 有聚焦过度感;6) 视物模糊 (在视远及视近时均可出现) ;7) 希望尽可能避免近距离工作。8) 阅读时喜欢将书本放得很近;9) 希望能闭眼;10) 视物疲劳后会发生头部倾斜。

2.2体征

1) 内隐斜的幅度往往与症状、体征有一定程度相关;2) 内隐斜程度视近大于视远;3) AC/A值高 (一般大于5/1) ;4) 近距离测定发散 (BI) 范围小, 集合 (BO) 范围大;5) 集合近点测定可直达鼻尖;6) 调节灵活度降低, 特别是双眼前放置负镜片时模糊像消除困难;7) 高负相对调节 (NRA) , 低正相对调节 (PRA) (正常情况下, NRA为+2.50, PRA为-3.50) , 此种情况在集合过强者中比较常见, 但必须排除其他双眼视功能异常;8) 调节功能障碍, 患者可出现一系列表现, 如单眼调节的灵活度、调节幅度均有异常。

2.3诊断

1) 询问病史了解患者年龄、阅读习惯、症状是否与这些功能性病因相关, 严重程度、症状发生时诱因、伴随症状、缓解因素、全身情况以及用药情况等;2) 眼部一般检查、屈光检查如患者存在未矫正的屈光不正, 先行屈光矫正, 在屈光矫正基础上再行双眼视功能检测;3) 睫状肌麻痹扩瞳验光如有潜伏性远视, 或屈光检查时发现屈光度数有波动、不稳定, 则需行睫状肌麻痹扩瞳验光, 视近时内隐斜的出现往往可以提示有潜伏性远视;4) 必须了解视远时双眼视情况视远时隐斜程度、储备性性聚散范围的测定, 以排除分开不足和内隐斜等情况;5) 近用双眼视功能测定这是诊断的主要依据, 包括遮盖落落难合、近用水平隐斜测定、集合近为测定、AC/A、融像性聚散范围、调节灵活度、调节幅度测定等;6) 立体视测定立体视功能的测定也是必需的, 立体视功能的下降或缺失往往提示有斜视存在的可能;7) 瞳孔测定排除由于集合痉挛相关的瞳孔缩小;8) 视野检查如怀疑癔病存在时, 需要做此项检查;9) 其他根据病史及检查结果符合上述任命过强体征, 即可诊断。

2.4区别:

1) 屈光矫正不正确如未进行屈光矫正或矫正不确 (如远视或近视过矫) 也会出现集合过强类似表现, 必须行睫状肌验光;2) 基本型 (单纯型) 内隐斜视远与视近程度相同, 治疗的要点在于通过视觉误工或镜片削除内隐斜;3) 分开不足患者表现为视远时内隐斜和内斜度数大于视近时度数, 偶有视远时出现复视, 如疑为外直肌说黄道黑所致, 必须做神经系统检查;4) 药物因素有些药物会导致过度集合和调节痉挛, 毒扁豆碱、毛果芸香碱等, 所以必须仔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有药史、剂量以及药物与症状的关系;5) 集合痉挛突然发病, 双眼呈明显风斜, 且固定于一点。呈间歇性发病, 间歇期可恢复正常, 侧方同向运动可正常。发病时看近爬墙锭都有复视伴有瞳孔缩小、调节痉挛、视力障碍等。造成集合痉挛的觉原因神经官能症, 也见于脑炎后、外伤等情况。

临床病例

某男生, 15岁, 主诉近阅读20分左右即会出现眼痛、眼胀、视物模糊等症状, 这种情况在开学后比较明显, 需稍作休息后症状改善。患者无明显全身疾病及用药史。检查结果如下。裸眼视力 (远用) :OD:4.8 (0.6) ;OS:4.8 (0.6) ;裸眼视力 (近用) :OD:5.0 (1.0) OS:5.0 (1.0) ;集合近点:3cm;遮羞试验 (远距) :正位;遮羞试验 (近距) :10△内隐斜;主觉验光:OD:-0.75 (5.0) OS:-0.75 (5.0) ;远距水平隐斜:正位;近距水平隐斜:10△内隐斜;近距水平隐斜 (加-1.00D镜片) :8△内隐斜;AC/A:8/1;BI聚散力 (远用) :X/6/4;BO聚散力 (远用) 13/25/14垂直隐斜 (远用) :无垂直偏斜;BI聚散力 (近用) :X/3/1;BO聚散力 (近用) :14/29/17;NRA:+2.50;PRA:-0.55;调节幅度 (推进法) :OD:14D OS:14D;单眼调节灵活度:OD:12epmOS:12cpm;双眼调节灵活度:12epm;其他眼部检查均正常。

分析:

患者的症状出现与阅读有关, 在用眼比较多的情况下症状加重, 无眼部器质性病变, 无明显用药史, 患者的症状考虑为功能性, 而非器质性的。患者视近时内隐斜幅度大, 视远时为正位视, AC/A值高, 均提示患者集合过强。近用BI聚散力明显下降, 也进一步证实了集合过强的存在。

3结论

通过实例, 对集合不足和集合过强的检测和分析, 我们必须注意它们之间的区别。集合不足主要表现:视近时出现外隐斜, 一般大于6-8△, 甚至视近时出现间歇性外斜。近用水平隐斜测定时, 外隐斜度数大于遮盖试验度数。

聚散能力的储备应该是隐斜量的2倍, 患者才无明显主诉症状;而在集合不足患者, 正融像性聚散能力比较低。AC/A值低 (正常为4/1) 。集合过强主要表现:

内隐斜程度视近大于视远。AC/A值高 (一般大于5/1) , 近距离测定发散 (BI) 范围小, 集合 (BO) 范围大。集合近点测定可直达鼻尖。这样我们在视功能检测中就能对以上两项进行准确诊断。

参考文献

信息集合 篇4

托管和信息披露等有关问题的通知

(中国银监会 2006.06.29 银监发[2006]53号)

关于加强信托投资公司集合资金信托业务项下财产托管和信息披露等有关问题的通知

银监发[2006]53号

各银监局,银监会直接监管的信托投资公司:

促进信托财产独立、安全、稳健运行,保障受益人的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各信托投资公司在办理集合资金信托业务时应当将信托财产交由第三方托管,以保证信托财产安全、相关或有权益正常行使,信托财产状况和价值得到客观公允反映,信托财产管理运用遵守信托文件约定,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信托披露。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信托投资公司办理集合资金信托业务,应将集合资金信托计划项下的信托财产交由合格的商业银行托管。

(一)托管人资质。托管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设有专门的托管部门,具有与业务需要相适应的具备信托专业知识的专职托管人员,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安全防范措施和与信托财产托管业务有关的其他设施,有完善的内部稽核监控制度和风险控制制度,符合银监会规定的其他条件。

已经取得证券投资基金或者企业年金托管资格的商业银行可以担任信托财产的托管人。托管人与信托投资公司应无关联关系。“关联方”按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的通知》(财会字[1997]21号)及其附件和《金融会计制度》(财会[2001]49号)的有关规定确认。

(二)托管协议。托管协议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信托投资公司和托管机构名称、住所;托管机构职责;信托财产保管的场所、内容、方法、标准;信托财产价值的确定方法、依据及托管人复核责任;信托投资公司和托管机构的权利与义务;托管人对信托投资公司的业务监督与核查;托管报告内容与格式;托管费用的计算与分担;禁止行为等。

(三)托管人职责。

1、安全保管各类信托财产,确保信托财产的管理和财产(包括财产权利)的持有相分离。

托管人应当监督信托投资公司按照规定开立信托专用银行账户、证券账户、银行间市场债券托管与结算账户等信托财产账户;管理各类信托财产账户;保管信托财产(包括财产权利)的行使依据;保管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或有利益(如抵押权)的行使依据。

2、对信托投资公司信托财产管理运用、信托财产价值核算和信息披露进行监督与核查。

(1)确认与执行信托财产管理运用指令,审核、办理信托资金和财产收付,核对信托财产交易记录、资金和财产账目。

(2)对所托管的不同信托财产分别设置会计账户,确保信托财产的独立与安全。

(3)保存信托托管业务活动的记录、账册、报表和其他相关资料。

(4)定期向信托投资公司出具托管报告,说明信托投资公司和托管人履行信托文件、托管协议的情况,托管报告由信托投资公司按规定定期向委托人、受益人披露。

(5)核实信托财产管理运用中需由托管人复核的信息披露内容,包括符合信托投资公司核算的信托财产价值、信托财产清算报告。信托财产会计核算和减值准备计提应依据财政部颁布的《信托业务会计核算办法》执行,并可根据信托文件和托管协议的约定定期或者在交易时聘请中介机构对信托财产进行价值评估或者价值分析,以之作为确定信托财产价值的参考。

(6)对信托资金管理定期报告和信托资金运用及收益情况表出具意见。

(7)对信托财产管理方式、运用范围和对象、投资组合比例、投资限制、关联方交易等进行监督和核查,监督信托财产管理运用中是否发生的行为。

(8)核实信托利益分配方案,向信托文件规定的人支付信托利益。

(9)监督和核实信托投资公司报酬和托管费用的计提和支付。

(10)对于贷款类集合资金信托业务,托管人还应当利用其结算功能对贷款专户进行监督,借款人应在托管银行开立项目贷款专户,预留借款人和托管人双方印鉴;托管人应审核借款人提交的用款申请和产品、服务采购合同,根据借款合同约定的用途和项目进度付款,采取款项直接支付给产品和服务提供商等手段,保障贷款专户资金专款专用,封闭运行。

(11)中国银监会规定的其他职责。

3、托管协议约定的其他职责。

4、遇有信托投资公司违反法律法规和信托文件、托管协议操作时,托管人应当立即以书面形式通知信托投资公司限期纠正,当出现重大违法违规或者发生严重影响信托财产价值的事件时,托管人应及时报告银监会及信托投资公司注册地银监局。

二、各银监局应当要求信托投资公司办理集合资金信托业务时,严格按有关规定进行信息披露,将信息披露作为履行受托管理职责的重要内容,并要求办理证券投资类集合资金信托业务的信托投资公司,于每周交易结束时,向受益人披露信托财产价值和单位价值;办理贷款或投资类集合资金信托业务的信托,应当于每季度结束后20个工作日内向受益人披露投资或贷款单位的资产负债表等有关财务资料。

三、各银监局应严格监督信托投资公司执行本通知的要求,对未按本通知要求办理集合资金信托业务的,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四、本通知自八月一日起实施。本通知实施前设立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原有信托合同未约定第三方托管的,可按原合同执行,但应严格按照“分别管理、分别记账”的原则管理信托财产,按照有关信托账户的管理规定单独开立银行结算账户和证券专用账户,并按照财政部《信托业务会计核算办法》的规定单独记账、单独核算。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日本集合住宅发展 篇5

70年代前夕, 日本住宅不足的问题得到解决。在这之后, 学者开始研究如何改善住宅质量, 70年代后期开始了开放建筑, 进入80年代以后开始了CHS的研究, 这些研究开发的成果都和KSS和2009年制定的长期优良住宅的普及与促进相关法律息息相关。

在日本的集成住宅, 一般的住户房屋面积都为70-80平米, 为了迎合孩子们的成长, 让生活多姿多彩, 大部分人都会对他们的房屋进行装修和改造。住宅可变性研究而言, 日本住宅的特征是研究的背景, 达到住宅长寿命的目的。

2009年6月4日长期优良住宅的普及与促进法律开始实施。那时候虽然有约70万户住宅是基于该法律要求的技术基准所建设的。但大部分都是一户建的独立住宅, 公寓这样的共同住宅并不多。政府制定这样的技术性方针政策, 就共同住宅而言, 由于法律法规要求公用走廊对设备管线进行维护和更换, 而一般公寓很难适应这项技术方针, 这导致符合法律的住宅数量无法增加。

为了可以改变住宅的平面布置, 公寓的天花板和地板之间确保2650毫米的高度, 可以保证这样的尺寸就可以制作双层的地板。使得设备的管线得以贯通, 厨房和浴室的位置可以改变。这是日本建设的第一栋符合法律的公寓, 位于日本的浦和, 我们可以创造出满足大部分家庭的房屋布局。

下面就80年代日本政府和民众协作的百年住宅CHS项目谈谈, 日本住宅的使用周期只有30年左右, 时间非常短。由于考虑到环境、资源以及经济方面的因素, 你只需要解决如何延长住宅使用寿命的问题。

构成建筑的构件根据更新周期分五类, 为了使指南短期内使用的建筑构件和零件不破坏长寿命的建筑构件和零件, 因此, 将它们设计的更加便于安装和拆卸。我们对1987年完成的CHS集合住宅的实际状态进行调查,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与采访的方式对住户进行调查, 询问了他们关于入住后的生活过的如何, 是否进行过重新装修等方面的问题。

我的研究室对CHS之前所开发的研究日本住宅工团的实验住宅KEP进行追踪调查。我们调查住宅区中, 虽然都是同样规模和房屋布局, 但有的住户的家里配置了可动式声纳墙和隔断墙, 有的住户家里没有。有这些配置的住户频繁地改变房屋布局, 家庭的居住方式不断发生改变。我们可以确定为了在90平米左右的住宅持续居住, 家庭会有效的使用可变的房屋布局系统。

南一诚芝浦工业大学工学部建筑学科教授

现在日本存在最大的问题是住宅的改造问题, 年久的住宅越来越多, 这些住宅的居民趋于高龄化。可以预想今后的住宅改造会大规模的增加, 另一方面日本拥有建设技能的人数量不断减少, 现在正在进行替代人工作业以及降低改造工程费用的研发工作。

TETTO集合住宅 篇6

Tetto是在东京郊外规划建设的拥有8套月租公寓和集会场所的集合住宅。其基地位于神奈川县川崎市, 从东京的副都心 (副中心地区) 新宿乘电车约40 min的距离。这一地区过去是农村,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迅速成为住宅用地。基地位于川崎市划定的农业振兴区域内, 至今仍是一派田园景观。业主与家人共同住在距基地不远的社区内, 一边在公司里就职, 一边在这片土地上进行一些农业劳作。他出生的那栋房屋还留在基地内, 双亲去世后便一直空置。

我们受业主委托, 将这栋老房子改建为租赁式集合住宅。用地的范围近4 000 m2, 但根据规定, 可以建造建筑的用地只是原来老房子所占的约700 m2。业主希望, 不只是建筑, 基地整体也向住在这里的人们开放, 想从事农业活动的人可以无偿地使用这里的田地。将利用率下降的农田转换成追求郊外无拘无束生活的人们的居住环境, 正是这次设计的意义所在。

业主的要求是“设计一座木结构建筑”和“保留原有的集会场所的功能”。木结构空间保有与周围丰富的自然环境的亲和力, 同时又可以利用日本传统的木工技术进行建造, 节约成本。集会场所是指基地内原有的小平房, 身为社区居委会会长的业主每逢新年会召集社区的居民在此集会。原有建筑因基地紧张而无法保留, 但只要将集会场所这项功能保留并融入新建筑中去, 依然可以成为住在这里的人们和社区联系的契机。当代的集合住宅大多是重视私密性的封闭单元组合模式, 该项目却是一个创造面向周边环境和社区开放的集合住宅的良机。

我们在允许建造的区域内将两栋2 层建筑平行布局。两栋建筑之间的室外空间在满足住户动线的同时也成为全体居住者的公共空间。位于山崖下的南栋建筑一层部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集会场所这一功能空间被安置其中, 利用结构特有的开放性, 作为公共空间的中心, 可以与外部空间一同使用。

设计将木结构的居住部分的体量以房间而非住户为单位分解, 并沿基地所在地形一字排开。这种方式使建筑在体量上产生很多空隙和褶皱, 增加了与周边环境之间的接触面, 从而衍生出一层的专有操场、二层的屋顶阳台等室外的活动场所。各住户拥有面向公共空间的独立玄关, 与相邻住户于楼梯处产生交互联系。建筑的外部在不同方位、角度和高度设置有各种开口, 将周边的风景引入内部房间。

我们将这种操作方法下产生的各种室内外场所用木结构的大屋顶进行覆盖, 并在法规允许范围内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大屋顶的气势和出挑深度。使得上、下两层的檐下空间都能够得到充分的遮蔽。从二层天花缓缓降下的大屋顶覆盖了部分室外空间, 形成一种近似于半室外的氛围。木结构大屋顶作为这一集合住宅的象征, 为居住在这里的所有人创造出一个共同的风景, 正是我们所期待的。

一层的各住户均拥有室外的小操场、玄关等专有空间。这些专有空间和公共空间没有明确的界限, 而是平缓地连接:专有操场以木质杆件围合, 但围合范围与庭院范围错开;百叶高度控制在遮挡高大成年人视线范围之内, 小孩子可以自由穿行其间;水泥砌的板凳在室内住户看来具有保护专有领域的墙垣的作用, 对室外的人来说则是可以倚靠的休憩场所。这样, 在交融处就自然形成了一些小型的交流场所。超越私密性与公共性这一二元对立的概念, 创造出使二者融合并连续变化的状态, 是我们在这次设计中试图完成的主题之一。

项目竣工后, 有很多入住者开始尝试共同耕田、种植蔬菜, 业主也会传授给这些第一次体验农活的人种田方法。有的住户还会叫朋友过来, 在基地内的休憩小屋中烤肉, 或是在集会场所里举行宴会。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生活的人体验着四季的变化, 并把这里的生活通过社交网络传递给其他人。喜欢这种环境并聚居于此的人们在这里各取所好, 而这些是在市中心居住所不能得到的附加价值。与近代以前的村落共同体不同的是, 现代的集合住宅不具有集体居住的必然性 (即使有也只是经济原因) , 营造能唤起人们对空间共享、环境共享的认知的建筑是我们这次设计的目标。

若い頃は、手狭だが利便性の高い都心の賃貸集合住宅に暮らし、結婚して家族ができると郊外に住居を購入する (そして長い通勤時間に耐えて都心の会社に通勤する) 。これが、東京に暮らす人々の住居を巡るライフスタイルの典型だ。このことは、戦後日本政府が推進した「持ち家政策」と符号しているのだが、昨今こうしたライフスタイルが少しずつ変わり始めている。というのも、高度成長期に比べ、働き方自体が多様化してきているからである。例えば通信手段の進歩により会社に属さずに在宅勤務をするクリエイターなどの職種も増えてきている。そうした変化に伴い、利便性よりも日常の住環境の質を優先し、郊外での暮らしを選択する若者が徐々に増えてきている。しかしながら、そうした人々に向けた新しい賃貸集合住宅の提案は多くない。日本における建築家の創意工夫はこれまでのところ都市型集合住宅に集中し、郊外においては極めて画一的な集合住宅が供給され続けている。

“tetto”は東京の郊外で計画した、8戸の賃貸住戸と集会所からなる建築である。計画敷地は、神奈川県川崎市にある。東京の副都心である新宿から電車で約40分の距離に位置する郊外住宅地である。かつて農村であったこの地域は、戦後急速に宅地化されたが、計画敷地は市が指定する農業振興地域に含まれているため、宅地化を免れて豊かな里山風景が現在も残されている。建主は、計画地から少し離れた住宅地に家族で暮らしており、会社勤めをする傍ら、この土地でささやかな兼業農業を行ってきた。計画敷地内の彼の生家は、両親が亡くなった後は何年も空き屋となっていた。

この古い建物を、賃貸集合住宅に建て替える計画である。計画敷地の広さは約4000m2に及ぶが、制度上、建築可能な範囲はもともと建物が建っていた約700m2の土地に限られる。建主は、建築だけでなく敷地全体を住人に開放し、希望者には畑を無償で貸し出してもよい、というアイデアを持っていた。利用率の下がった農地を、郊外でのおおらかな生活を求める新しい利用者のための住環境に転用することが、この計画が持つ意義である。

建主の要望は、「木造建築とすること」と「既存の集会所機能を残すこと」という二点であった。木造の空間は、自然豊かな周辺環境と親和性が高いし、伝統的な日本の大工技術で建てられるため、コスト面でも合理的であった。「集会所」とは、建主が計画地内に所有していた小さな平屋の建物のことだ。町内会長でもある建主は、地域の人々を招いた新年会などの集まりにこの建物を使用していた。敷地の余裕がないため建物自体を残すことはできなかったが、集会所機能を新しい建築に組み込めば、ここに住む人々が地域社会とつながりを持つきっかけにもなるだろう。現代においては、プライバシーを最重視して閉鎖的な住戸ユニットを集積しただけの集合住宅が主流であるが、このプロジェクトは周辺環境と地域社会に対して開かれた集合住宅をつくる大きなチャンスであった。

我々は、建築可能なエリアに、2階建ての二棟の建物を対面して配置した。二棟の建物に挟まれた屋外空間は各住戸へのアクセスルートであると同時に、住人全員のための共有空間でもある。崖下に位置する南棟の1階部分はRC造とし、集会所機能を入れた。RC造ならではの開放的な構造とした集会所は、共有空間の中心的な位置にあり、外部空間と一体的に利用可能である。木造の住戸部分のボリュームは、住戸の単位ではなく室の単位にまで小さく分節し、敷地形状に合わせながら雁行して配置した。この操作によって、この建築には多くの襞と 間が生まれ、建築と周辺環境との間の接触面が飛躍的に大きくなった。また1階の専有ヤードや2階のルーフバルコニーなど、屋外の居場所が数多く生まれた。各住戸は共有部に面して独立した玄関を持ち、隣接する住戸と階段部分で交差したメゾネットとなっている。様々な方角、高さにたくさんの開口部を持ち、周辺の様々な異なる風景を住戸内部に取り込む。

こうして生まれた、屋内外の様々な居場所を覆うように、我々は大きく軒を跳ね出した木造の大屋根を架けた。屋根の勾配は法的な高さ制限の中で最大限の気積を確保するように決定し、上下階でそのたっぷりとした空間を分け合う。この大屋根は全ての住戸の内部空間に天井としてあらわれるし、屋外空間をゆるやかに覆い、半外部的な親密な空気感をそこに与える。この集住体のシンボルとして、全ての住人に共有される風景をつくり出すことが、我々が木造の大屋根に期待したことである。

1階において各住戸は、ヤードや玄関ポーチといった屋外の専有空間を持つ。これらの専有空間と、共有空間の間の境界は、明確に区画するのではなくゆるやかにつながりを持つようにデザインした。専有ヤードには木製フレームによる囲いを設けているが、フレームが囲う範囲と庭自体の範囲は意図的にズラしてある。目隠しとして設置したルーバーも、大人の目線を遮断する範囲にとどめているから、小さな子どもたちはこの境界を気にせずに自由に往来することができる。コンクリートでつくったベンチは、住戸内部から見れば専有領域を守る塀であるが、反対側からは他の住人が腰掛けることもできる。このように、住人同士のちょっとした交流が自然に発生するような仕掛けを、境界部分に組み込んだ。プライベートとコモンの不毛な二項対立図式を超えるため、両者が融和し、連続的に変化する状態をつくることが、我々がここで取り組んだ建築的なテーマの一つである。

集合住宅之探索 篇7

上海的里弄住宅被称为中国最早的集合住宅。1870年左右,上海英租界的不动产业者开始建造里弄住宅,之后在法租界及界外的地方也出现了这种设计标准比较低的集合住宅,并在天津、汉口、南京、福州、青岛、哈尔滨等地开始大量建设。只是这个时期,高密度的里弄住宅只是不动产业者追求莫大利益的一种手段。1920年,以上海等沿海的商业城市为中心,出现了商住两用的集合住宅,当初称其为“西洋楼”。

2 建国后各时期住宅建设的特征

集合住宅作为城市住宅的主要形式是在1949年以后。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开始一元化建设,导入低房租分配的住宅供给制度,在中国各地大量建设面向一般民众的集合住宅。

建国后中国城市住宅的建设经过了20世纪50年代的改造恢复期,60年代的调整摸索期,70年代的文革停滞期,80年代的改革繁荣期四个阶段。

1)改造恢复期(1949年~1958年)。

20世纪50年代建造了很多简易住宅,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为了确保满足贫困家庭的最低要求,建设了“小面积住宅”,之后这些住宅都出现了增建,改建,设备改善的问题。

2)调整摸索期(1959年~1965年)。

20世纪60年代依然持续建设小规模住宅。1965年国家公布的住宅面积标准同10年前相同,人均居住面积为4 m2,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住户的居住要求却没有体现在住宅建设上,到60年代末,依然是一户有1室或1.5室的小面积住宅,居住水平没有大的改善,而且因为房租是固定的,维修的经费无法确保,因此加速了小面积住宅的老朽化,尤其是大城市的住宅尤其明显。

3)文革停滞期(1966年~1977年)。

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住宅建设的空白期。建筑设计还是使用过去的手法,建设量减少,建筑物的设计、施工与维持管理的状况恶化。

4)改革繁荣期(1978年~1988年)。

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住宅商品化、私有化政策,公有住宅的房租也提高了且开始出售给住户,政府允许私人进行住宅建设。多元化供给体制的实施结果是,人均居住面积从1978年的3.6 m2到1993年的7.5 m2,达到了成倍的增加,80年代中国的住宅建设体制进行了从过去的由国家的“单一投资型”到由集团、个人“多元投资型”体制的转换,住宅建设也迎来了新的发展。

随着中央加大对住宅建设的投入,经济的发展与内需的扩大,集合住宅实现了高度安定增长的趋势。1999年以来,城市住宅建设的竣工量连续两年超过了亿2万户这是中国住宅建设史上建设规模最大的时期。

中国的住宅建设目前还处于成长阶段,城市人均居住面积是20 m2,有80%的家庭对现有住房并不满意,48%的家庭还要花费很久才能买得起房或是有换新房的意愿。因此,社会住宅总量还是有很大的增加余地。

3 中国城市集合住宅历史考察

1)外来的影响。

1949年新中国诞生后,苏联全面地参加了中国的建设。大型公共建筑、纪念建筑的建筑样式都明显地受到苏联的影响。住宅也不例外,因为当时苏联的居住水平比中国要高很多,所以中国的传统建筑就此退出了历史舞台,开始使用苏联的设计手法建造集合住宅,因此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从平房住进了楼房,从以前以厅为活动中心的方式转为以卧室为主。同时以前的庭院被阳台所取代,住宅中也开始安装样式便器,但因为没有给水设备,使用并不太方便。

2)从模仿到对小面积住宅的摸索。

建国初模仿苏联建造大面积住宅,但这个设计思想在当时是“合理设计不合理使用”。到1950年为止,苏联提供的住宅与中国一样都不是一户只住一个家庭,而是以多个家庭合住一户为设计前提的,但当时的苏联与中国的不同在于人均居住面积的不同,苏联是9 m2,中国只有4 m2,这个差异也使两国生活水准产生很大的不同。

1955年因为经济紧缩的原因,国家大幅度地消减了住宅的建设经费,居民的生活水准也比以前有了很大的下降。在住宅的平面设计上,为了减少住宅面积而去掉了住宅的内走廊,开发了“套间型住宅”,这种住宅在当时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得到了推广和普及。1957年人均居住面积是3.8 m2~4.8 m2,以3人~5人为想定家庭对象,提供的方案是1室户和2室户。但实际上平均每户的就寝人数为2.5人~3人,而且就餐也在卧室,当时还未达到就寝分离和餐寝分离。但这时的居室面积最小的也有10 m2,在居住难的情况下为何还要设计如此大的居室,对这个问题的解释是以后中国住宅设计发展方向的关键。

3)厅型住宅的摸索。

中国的住宅自古以来,有过正厅、门厅、餐厅、客厅等空间。但解放后建设的城市集合住宅中,类似于厅的空间都消失了,到1959年的广州华侨住宅才见到了厅的出现,在华侨住宅的设计中没有看到苏联住宅的影子,平面上有以过去的厅为原型而设计的空间,之后在各地都开始出现了带有厅的厅型住宅。

20世纪60年代前期,武汉住宅方案出现了厅与门厅,河北出现了小方厅的厅型住宅,作为中国集合住宅的先驱,在小面积住宅的前提下,消减居室面积,确保厅的空间。这时的厅的概念与后期厅相同,当时一户住宅中因为居住着两个家庭,厅就是从入户门到各个家庭之间的缓冲空间。在相同的时期,北京等大城市的居住难问题更加深刻,以一个家庭住1室的“按室居住”为前提,厅成了连接各室的入口门厅。因为住房紧缺形成了一户住宅不得不住多个家庭的局面,为了解决套间住宅产生的不便,利用减少居室面积的方法,强调了厅的功能,这是前期厅的特征。

70年代末,文化大革命结束国内安定后,这时方厅与过厅空间已经在各地被推广。对住宅的称呼也从几室户变为几室几厅户。这个时期的厅被定位为“生活起居的第二辅助空间”,厅成为了用餐,家庭起居,会客及休息的公用特征较强的多功能空间。

进入80年代,规定了厅的面积要在6 m2以上并且其功能也逐渐明确了下来,这是后期厅型住宅的特征。

前期厅型住宅与后期厅型住宅,其出现的时期与目的不同,墙的位置与平面构成也有所不同,在80年代末,国民生活开始富足后,厅的功能开始变成了住宅中单纯的公共空间。

80年代开始,集合住宅的普遍形式是由一个厅和几个居室构成的室厅的形式住宅内有多个居室和单独的厨房厕所和兼备洗浴的卫生间,这些空间都由厅联系在一起,而且住宅一般都有阳台。

80年代的厅的设定有交通空间的功能,而且大多比卧室面积小。随着时间的推移,居住者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开始积极地推广住宅商品化。城市集合住宅也开始出现多种多样的形式。“大厅小居室型”“nLDK型”等类型至今仍是住宅的主流。

从住户内部空间的面积构成来看,住户分配与使用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关注这些变化,把握这些变化对未来的住宅设计有重大的意义

摘要:介绍了集合住宅的产生及背景,阐述了建国后中国城市住宅建设经过的四个阶段及各时期住宅建设的特征,并对中国城市集合住宅历史发展作了总结,通过观注集合住宅的变化,从而对未来的住宅设计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集合住宅,住宅建设,厅型住宅,设计

参考文献

[1]姚顺先.中国住宅制度改革和不动产市场的整备[J].日中建筑住宅情报,1996(6):20-23.

[2]王青.对天津市单元式住宅中居住方式的研究[A].日本建筑学会计划系论文集[C].1996:6.

有趣的集合问题微探讨 篇8

集合, 即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称为集合, 它具有确定性、无序性和互逆性, 表示集合的方法有列举法、描述法. 集合理论的内容十分丰富, 它是各门数学学科的基础, 集合概念已发展成为数学的一个分支———集合论. 要很好地掌握并运用它并不是容易的事, 下面将讨论集合中的两个极端概念.

1. 空集 Φ 与集合{Φ}

我们知道, Φ 是一个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称之为空集;{Φ}是含有元素 Φ 的集合, 它不是空集. 它们是完全不同的集合, 然而它们之间又是有联系的.

(1) 包含关系

教材中, 集合之间的关系是这样定义的:对于两个集合A、B, 如果集合A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 我们就说这两个集合有包含关系, 称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 因此可以这样说, 由集合的包含关系可知, Φ 是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它的任何元素都是其他集合中的元素, 因此 Φ 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从而有 Φ 包含于{Φ} . 同时, 因为空集 Φ 不含任何元素, 所以{Φ}中的元素 Φ 不属于 Φ 集合, 从而 Φ 是{Φ}的真子集.

(2) 隶属关系

因为{Φ}中含有元素 Φ, 所以 Φ 属于{Φ}, 元素 Φ 与集合{Φ}间为隶属关系, 即 Φ∈{Φ}.

根据上面的推理, 让我们的思维再延展一下:假设由不同元素a, b组成的集合U1={a, b}, 在考虑由U1的所有子集组成的集合U时, 往往容易忽略空集 Φ 是集合U的元素, 在做类似的题型时, 建议同学们可以提起笔, 列一下集合U的组成, 思路便清晰了, 即U={Φ, {a}, {b}, {a, b}}={Φ, {a}, {b}, U1}.

教材中指出了元素与集合的隶属关系以及集合与集合的包含关系, 却没有说明同一集合中的元素之间是否存在隶属和包含关系. 根据上面的假设, 我又在想, 当 Φ、{a}、{b}、U1同为集合U的元素时, 它们之间肯定不可能存在隶属关系, 也就不能认为 Φ、{a}、{b}包含于U1, 而事实上, Φ、{a}、{b}又确实是U1的子集, 即.

再假设集合U1= {Φ}, 则由集合U1的所有子集组成集合U = {Φ, {Φ}}, 这时的 Φ、{Φ}均是集合U的元素. 如果认为元素之间没有隶属和包含关系, 那么也就不可能认为 Φ∈{Φ} 和, 到底 Φ 与{Φ}之间是否存在隶属关系?

因此可以总结为:如果为同一个集合中元素, 则元素之间无隶属与包含关系;但在某种情况下, 把它们看作集合, 则存在隶属与包含关系.

2. 无限集合以及几类无限集合间对应关系

比较两个有限集合中含元素个数的多少, 可以采用在两集合中的元素是否可形成一一对应关系的方法来进行比较, 我们可以将这种比较方法推广到无限集合中去. 顾名思义, 无限集合指由无限个元素组成的集合, 它在数学中无处不在, 一般常见的有整数集合等. 我们知道, 自然数集合N ={0, 1, 2, 3, … }、正整数集合N+={1, 2, 3, … }以及正奇数集合M = {1, 3, 5, … }等这些集合都是无限集合, 建立这些集合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也是比较容易的.

例如, 集合N+与集合M之间元素可以形成n↔2n - 1, 这就意味着两无限集合的元素间建立了一一对应关系.

再如, 有实数集合A、B、C, A={x|x > 1}, B1={x|0 < x < 1}, B2={x|0 ≤ x < 1}, A是能与B1形成一一对应关系还是能与B2 形成一一对应关系呢? 下面做分析:

当X∈A时, 则, 可以认为集合A与集合B1的元素间能形成一一对应关系.

当X=0时, 1/X为∞.由于集合A中包含“∞”对应于集合B2中的“0”, 看上去似乎能形成一一对应关系, 但集合A中元素“∞”仅是一个记号, 是永远不能达到的一个记号, 而集合B2中的元素“0”确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数.因此集合A与集合B2间不能形成一一对应关系.

两个集合的元素个数是否相等, 是视能否在它们的元素之间找到一一对应关系来判定的. 如偶数集合和整数集合间是有一一对应关系的, 根据定义, 则说明偶数和整数是一样多的, 虽然这有悖于一般认识, 加之由于知识面有限, 有时很难判断两集合元素之间是否有应对关系.

举个例子:圆面集合A = { (x, y) |0 < x2+ y2< 1}与集合B ={ (x, y) |x2+ y2> 1}, 是否可以找到集合A与集合B的元素间的对应关系呢?

如果集合A、B之间的元素表示为: (ρcosΦ, ρsinΦ) ∈A, (0 < ρ < 1, 00≤ Φ ≤ 3600) , 必能对应于:. 这样A与B中元素就形成了一一对应的关系, 我们可以认为集合A与集合B中含的元素个数一样多.

集合中的数学思想 篇9

一、方程思想

根据待解题目的条件和结论,利用性质列出方程或方程组,通过解方程使问题得解的思想方法称为方程思想.

例1已知A={a,,1},B={a+ab,|a|,0},若A=B,则a2010+b2010的值等于______.

解:注意到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可知a≠1且≠1⇒a≠b,且a≠0.又1≠0,所以两个集合相等时,得方程组

点评:注意运用元素的特性找出一些隐含条件,为列方程组创造条件.

二、化归转化思想

在处理数学问题,通过某种变换或化归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把陌生问题熟悉化,从而使原问题得到解.

例2已知方程x2-px-q=0和x2+qx-p=0的解集分别为A、B,且A∩B={1},求A∪B.

例3设U=R,M、P是两个非空集体,定义M与P的差集为M-P=x|∈M,且x∉P},完成下面两个小题.

(1)若A={1,3,5,7,9},B={2,3,5,6},则集合A-B的子集个数为()

(A)5 (B)6 (C)7 (D)8

(2)集合M-(M-P)等于()

(A) P (B) M∩P

(C) M∪P (D) M

解:(1)根据新定义,得A-B={1,7,9},所以集合A-B的子集为∅,{1}{7},{9},{1,7},{1,9},{7,9},{1,7,9},共8个,故选(D).

(2)由定义,M-P=M∩(CUP),所以M-(M-P)=M∩CU[M∩(CUP)]=M∩[(CUM)∪P]=[M∩(CUM)]∪(M∩P)=∅∪(M∩P)=M∩P.故选(B).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结合新定义进行了集合间的转化.

三、分类讨论思想

待研究的命题结论不能用一种形式来表示,需把命题分成几个独立的小问题,通过对小问题的研究得到原来问题的答案,这类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叫分类讨论法.分类讨论的关键是确定分类标准,保证不重、不漏.

点评:此题根据子集分类讨论.

例5若集合A1、A2满足A1∪A2=A,则称(A1、A2)为集合A的一种分拆,规定:当且仅当A1=A2时,(A1,A2)与(A2,A1)为A的同一种分拆,则集合A={1,2}的所有不同分拆种数是______.

解:需要分类讨论,根据新概念知:

(1)当A1=∅时,A2={1,2};

(2)当A2={1}时,A2={2}或A2={1,2};

(3)当A1={2}时,A2={1}或A2={1,2};

(4)当A1={1,2}时,A2={1}或∅或{2}或{1,2}.

故填9.

四、数形结合思想

将抽象的集合问题与直观、具体的图形结合起来处理,把数量关系转化为图形去研究,可使问题化难为易,易于解决,常用的手段是数轴和韦恩图法.

又根据题目中的定义,并画数轴,如图1.得A-B={y|y>3},B-A={y|y<-1}.所以A⊕B={y>3}∪{y|y<-1},即A⊕B={y|y<-1或y>3}.

点评:本题是一道信息迁移题,弄懂M-N及M⊕N的含义及A和B中代表元素是数集而不是点集是解题的关键.

例7已知全集U={1,2,3,4,5,6,7,8,9},A⊆U,B⊆U,且(CUA)∩B={1,9},A∩B={2},(CUA)∩(CUB)={4,6,8},求A和B.

解:作韦恩图(如图2),全集为U,把A∩B,(CUA)∩(CUB),(CUA)∩B的元素填入图中,可得A={2,3,5,7},B={1,2,9}.

上一篇:光学中的数学方法下一篇:内部业务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