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教学方法(精选12篇)
小学古诗教学方法 篇1
小学语文课本和相应的古诗文选中收录的古诗, 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颗瑰丽璀璨的宝珠。它们琅琅上口, 字字珠玑, 意境优美, 思想深刻, 能开拓学生美的视野, 陶冶美的情操, 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但是, 由于古诗讲究平仄、押韵、文字凝练, 且时间都已久远。因此, 给学生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怎样去学习、理解古诗词呢?各人有各法:有人把它当作古文去逐字解读, 有人把它当散文去欣赏, 但他们忽略了诗中还有意境的存在、语言韵律的组合……
简单来说, 古诗教学的方法就是朗读与分析相结合, 两者要求有机统一, 协调发展。
一、朗读
鲁迅先生指出:“诗歌是本以发抒自己的热情的, 发讫即罢。”这说明诗是情感的载体。反复吟诵, 激昂处还它个激昂, 委婉处体现整委婉。虽不一定摇头晃脑, 但却可以有意拖长腔调, 夸张抑扬, 读出节奏。入忘我之境地, 就会欣赏到优美的意境, 通晓诗人的心情。这样的吟诵, 学生才能辨味诗的语言, 才能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才能被诗中的情感所感染并与之产生共鸣。所以古诗教学中必须要重视反复朗读, 可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初步感受诗意。古诗的朗读必须注重节奏和音律, 要做到抑扬顿挫, 要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这些在初读古诗时就应让学生有所感受, 使学生达到意会的程度。有些古诗, 诗题便是内容的眼, 如李白的《静夜思》,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朗读时语速可平缓些, 语调可略微低沉些, 要读出思乡的情感;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 要以豪迈的语气去指导朗读, 体会到河山的壮丽, 诗人的喜悦之情;杜甫的《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 要以喜悦的自由的语气指导;陆游的《示儿》, 要突出诗人的悲痛心情与悲壮的气概。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在初读时就使学生的感情有所定向, 有利于理解诗意。
第二阶段:加深理解。初读是感受, 是较为朦胧的理解, 第二阶段的朗读要设置一些问题或引导学生发现一些问题, 再与分析相结合, 在朗读中加深理解, 在理解中朗读巩固, 呈螺旋式交替纵深发展。如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在朗读中体会祖国河山的壮丽, 然后经过分析得知这样美好的河山已被金所占, 再在朗读中体会诗人的悲愤之情, 直到体会到对祖国深沉的爱。在这个阶段, 通过分析朗读, 使学生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对诗歌的理解。
第三阶段:深化理解。由于古诗短小、精悍, 因而留给我们联想的空间极为广阔, 也正因为诗歌以极简略表现极丰富, 所以读诗时难免靠“猜”, 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把握住有限的诗句, 去了解诗歌的主题:或反映民间疾苦, 或抒发个人胸臆, 或痛斥朝政腐败, 或自怜悲惨身世。在这一阶段的朗读时要引导学生辨味诗的关键词句, 理解诗的表现方法, 在理解的基础上, 插上想象的翅膀, 描绘诗中的具体情景, 感受诗歌的艺术力量。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 在这个阶段的朗读中借助插图和分析, 使学生的脑海中再现李白送别孟浩然的场景:在美好的季节, 李白在黄鹤楼愉快地送孟浩然到景色迷人的扬州去, 当孟浩然的船扬帆远去了, 李白还在江边目送风帆直到帆影消失。同时品味“烟花三月”的宜人景致与“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的真情表达的方式:以浩浩长江水暗指自己起伏的心潮, 也就是对朋友的一片深情与自己的无比向往之情。
简言之, 反复朗读是古诗教学中的主要方法, 指导朗读时必须要有目的, 不是光把诗背熟, 而是要循序渐进。教师要明白这是教法, 也要让学生明白这是学习古诗的最主要的方法。
二、分析。
古诗分析必须因“材”而定。
1. 了解作者、历史背景。
在唐宋浩瀚的诗海中, 有大量的古诗是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所产生的一种心声及对人生遭遇的一种感慨。在教学过程中, 必须要在了解创作背景后, 才能对诗意有全面、正确地领悟。如文天祥写作《过零丁洋》时, 正值宋兵被金兵围攻, 宋军面临着兵败的危险, 看到这一切, 作为接触爱国将领的文天祥, 发出“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的感叹。可是, 由于朝廷的腐败无能, 他眼见报国无望, 最后以一句流传千古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来表达自己的赤子之心。
教学时, 如能恰如其分地补充、介绍一些与诗歌有关的历史知识, 可以帮助学生消除一些由时代造成的隔阂, 让学生学会在学习古诗时, 邀游一番历史时空。
2. 把握重点、品味意象。
抓住重点词句有利于理清全诗的思路及诗人所要表现的思想。在教学中, 必须重视找重点词句的方法, 并将它作为分析的切入口或“破译”诗意的重点。中国古代诗歌形象, 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 如花、草、山、河等表现主观感情, 所以, 我们在学习古诗时, 还应透过这些事物的表象, 看到内蕴的情感。如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为何“烟”会“直”?为何“长河”会“圆”?其实这诗句写出了边塞烽烟的坚毅、劲拔之美, 同时“圆”字给人以亲切而略带苍茫的感受, 这也是当时被排挤出京城的王维的内心感受。
3. 拓展思路, 培养能力。
由于古诗语言精炼、意境深邃, 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维扩展、想象的空间。在诵读、理解诗意的基础上, 教师可让学生借助画笔, 将诗中描绘的情境简单地勾勒出来, 或将古诗改写成小故事等等。如把《寻隐者不遇》改写成一则小故事, 要求展开合理想象, 写出当时的情境, 要按一定的顺序, 内容具体, 语言通顺。改写时, 教师要激发想象;是什么人问童子?在什么地方问?可能问了些什么?童子是怎样回答的?当时山上是什么情况?找到了吗, 为什么?这样, 学生的思维空间便得到拓展, 有助于读写能力的加强, 学生的语文素质也从中得到了锻炼。
总之, 教学古诗有“法”而又无“法”, 我们要因教学的诗歌而定。关键是要给学生一条学习的捷径。在古诗教学中, 我们应注意:教学一首诗时不仅仅要重视让学生明白一首诗的诗意, 更要重视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归纳、积累学习的方法, 以培养学生今后独立阅读古诗的能力。
小学古诗教学方法 篇2
知识目标:
1、能有感情地背诵古诗,并理解古诗的意思。
2、认识9个生字,学会5个生字。
能力目标:
1、能用生字口头组词,认识“吃、求、通、饭、识”五个生字。
2、能独立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5个生字。
教育目标通过学习古诗、书写生字,向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使学生知道劳动是光荣的,也是辛苦的。
学情分析:《锄禾》这首古诗学生非常熟悉,在第一课时学生已经能够熟练地背诵,通过插图帮助学生理解了“锄禾、午”,理解了“餐、皆”的意思,理解了前两句描绘的场景。对于本课要求认识的9个生字,学生能独立分析生字的字型、结构,通过多种记忆方法记住9个生字。
教学构想: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通过古诗译文,引导学生背诵古诗。通过学生喜爱的“开火车”、“摘苹果”游戏复习、巩固9个生字,并能用“滴、汗、知、苦、午”组词,丰富识字量。通过课件的演示帮助学生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指导学生正确书写生字,教师指导,“当、汗、知”三个生字的书写,“禾、午”两个生字放手让学生独立观察书写,在书写的同时运用各种评价鼓励学生认真书写。
重点、难点:掌握5个生字的笔画特点,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媒体:实物投影、电脑课件、生字卡片
一、创设情境背诵古诗:
小朋友,你们都喜欢听故事对吗?我们就先来听一个小故事,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小学语文第一册 -锄禾》。(课件出示古诗插图,播放古诗译文)听了这个小故事你想到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引出《锄禾》这首古诗)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二、巩固识字:
学习这首古诗时,我们还与好多生字交上了好朋友,看,他们来了(出示生字卡片)。
1、让我们开动智慧小火车,
师:火车,火车,开起来。
师:开到我们这里来。
师:UU—
学生开火车读生字。遇到不认识的生字由“检修员”来帮助读字。
2、我们的火车开到了苹果园。看,树上结着又大又红的苹果,你们想干什么?要摘苹果吃有个要求,仔细听:摘下来的苹果上的字能和哪个盘子上的字组成词,就放进哪个盘子里,听明白了吗?谁想来帮大家摘苹果?(指名摘苹果,同时播放《劳动最光荣》歌曲)苹果都摘完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劳动成果,苹果是谁摘的,就来带大家读一读词。(这里增加识字量,让学生说说“饭、求、吃、通、识”这五个字自己是怎样认识的)
三、写字:
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生字朋友你们想把他们漂亮的写出来吗?好你们看:
1、课件出示“当”:
(1)这是哪个生字朋友?请学生跟生字朋友一起书空(课件演示“当”的书写笔顺)。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说说在写这个字的上半部分时应注意哪一笔;写下半部分时应注意些什么。
(3)教师范写,边写边说每一笔在田字格的位置。
(4)学生独立练习书写,书写后进行自我评价(自己觉得自己写得好就奖给自己一颗小红星)
(5)指名展示,请“小评委”说说自己的意见。
2、课件出示“汗”:
(1)这个生字朋友是谁?学生跟生字朋友书空(课件演示“汗”的书写笔顺)。
(2)分析结构,指名说说在写这个字时应注意些什么才能把字写漂亮,
(3)教师范写,边写边说儿歌:一笔点,二笔点,三笔提到横中线,四笔写得是短横,五笔写得是长横,六笔写坚,竖要直,这样“汗”字才漂亮。
(4)学生独立练习书写,书写后进行自我评价(自己觉得自己写得好就奖给自己一颗小红星)。
(5)指名展示(对比展示,一本写得好的,一本写得不好的)请“小评委”说说自己的意见,谁写得好,谁写得不好(给写得不好的学生以鼓励)。
3、课件出示“知”:
(1)又来了一个生字朋友,他是谁?学生跟生字朋友书空。
(2)指名说说在写这个字的左半部分时要注意什么;写右半部分时要注意什么。
(3)教师范写,边写边说儿歌:小撇写到横中线,写了短横写长横,再写长撇和小点,右边的“口”字方又小。
(4)学生独立练习书写,书写后进行自我评价(自己觉得自己写得好就奖给自己一颗小红星)。
(5)指名展示:请学生自己先来评价,再让其他小评委评价。
4、课件出示“午、禾”;
(1)请“小老师”带大家书空。
(2)课件再播放“生字朋友”的要求:请学生自己来写字,一定要看清生字的模样,把生字写漂亮。
(3)学生独立观察写字,教师及时指导。
(4)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每个组评出“小小书法家”,进行展示。
四、拼字游戏:
生字朋友看大家这么聪明,想和我们来玩拼字游戏,你们愿意吗?在每一组的桌子上有一些字和笔画的卡片请每组小朋友来拼一拼,看能拼成哪些字。(请一组学生到黑板上拼字)
五、课件演示五个生字朋友,教师进行总结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 篇3
关键词 小学语文;詩歌;教学方法
中国一直都被称为"诗的王国",韵律优美,铿锵有力的古诗词一直都是中国最值得骄傲的文化瑰宝。因此,语文学习中,古诗的学习也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中国的诗词讲求平仄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容易识记,特别是那些经典的诗词背后还蕴含着诗人自己的丰富的情感世界,是培养学生欣赏能力的一个重要的工具。
但是要做到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对于诗词的感受力和热爱,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诗歌本身的特点有效果的安排课堂教学,指导学生欣赏古诗、背诵古诗。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对于小学阶段古诗词的教学有自己的如下的一些体会和建议。
1 利用点滴时间对学生进行古诗教学
通常在学生早读的前几分钟,我会安排学生背诵一首诗词,首先是让学生通过朗读和背诵环节尽快的进入到学习的状态,其次,早上学生的记忆力比较好,好没有受到其他事物的干扰,记忆的效果比较明显。
利用早上的黄金时间段,利用三到五分钟的时间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一首新的古诗,既不会让学生感觉到压力,又让学生尽快的进入到学习的状态,确实是一种一举多得的做法。
而且对于诗词的选择也要尽量的选择一些有经典性的篇目,通常我会选择唐诗宋词三百首中的篇目和一些主要诗人的重要作品,比如李白、杜甫、李商隐等等的诗词,还有李煜和李清照的诗词,而且在最初的阶段,对于诗词的选择往往是比较容易理解而语言韵律也相对比较优美的诗词,用来提升学生对于诗词朗读和背诵的兴趣。
比如在学生二年级的时候,我让学生诵读的是宋代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对于学生来说这首诗没有多少的生字,容易识记,而且通过字面的意思也能比较透彻的了解诗歌的主要大意就是男女之间的思慕之情,容易理解。而且读起来韵律和谐,也有一种美的感受。
2 古诗学习要有一定的目标性
具体说来,这个目标性就是指为学生规定古诗背诵的任务,而且要求学生按质按量完成,不能只求数量而不求甚解,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的老师虽然也为学生制定背诵的任务,但是缺少监督性,背过的篇目不检查,也不复查,因此很多学生虽然背了很多的诗词,但是记忆效果往往不高,这也是一个需要注意,并且要加以避免的主要问题。
比如,上面说的我们要求学生每天背诵一首古诗,但是,并不是说今天背过的就再也不检查,而是要定期对学生的记忆效果进行一个评估。这个评估即使对上一阶段学习的总结,也是加强重复记忆,让背过的诗词在头脑中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以七天为一个周期,每周的周一要总结上一周的背诵情况,以督促学生复习背诵为目的,还要进行一些相关的测试,不仅要涉及到默写,还要设计关于诗词含义和中心思想。然后再以两个或者三个星期为另一个阶段,深化复习的内容,这样不停地向前"倒带",就能很好的督促学生对于已经学过的诗词进行一个总结和不停复习,最终将诗歌记牢。
而且这种背诵的任务还要落实在笔头上,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写下来一遍比单纯的朗读记忆加深效果更加的明显。而且将诗词写下来也是培养学生的书写水平的一个主要的方法。老师定期抽查学生的诗词背诵作业也在无形中加强了对于学生诗词学习的监督作用。
3 引起学生的课堂兴趣
老调长谈的一句话就是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教师。这句话应用在在课堂教学中是非常正确,如果老师可以引发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兴趣,那么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就能更加顺利的完成,课堂的氛围也会非常的积极和活跃。如果老师缺乏必要的教学手段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但学生的听课效果不佳,教师的教课过程也会痛苦万分。因此,精心的设置课堂,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主要的课堂教学策略。
对于古诗的教学来说,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就是,诗词的写作往往都有一个"背景",以讲故事的形式将这个写作背景讲给学生,不仅可以增加学习的乐趣,而且还是一种文化知识积累有效方法。
比如,在学习《静夜思》的过程中,我就向学生简单的介绍了一下作者的相关写作背景,一是为了调动学生的课堂兴趣,再者就是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诗人在诗歌中表现出的思想感情:李白《静夜思》一诗的写作时间是公元726年(唐玄宗开元之治十四年)旧历九月十五日左右。李白时年26岁,写作地点在当时扬州旅舍。其《秋夕旅怀》诗当为《静夜思》的续篇,亦同时同地所作。李白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诗人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
4 保持课堂学习兴趣
在学习的开始阶段调动学生的兴趣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但是,课堂学习不是几分钟而是四十分钟,怎样在这四十分钟内保持住学生的兴趣,才是对于教师的一个重要的考验。
为了坚持不断的的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在诗歌学习的过程中就要利用诗歌的内容或者诗歌营造的情境来做文章。
比如在学习孟郊的《慈母吟》时,我首先让学生集体将诗歌朗读了一遍。然后让学生自己讨论诗歌的大意,当然这不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从题目学生对于这首诗歌的中心思想就有了一个总体的把握,就是对于母亲慈爱的一种歌颂。然后根据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诗歌内涵,我提问学生在自己的诗歌积累中还有没有类似歌颂亲情的作品。学生会想起王维的那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然后组织学生集体背诵这首诗歌。
针对这个主要的诗歌中心我还会提到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让学生体会诗人对家中亲人的思念和牵挂。然后让学生将这首诗和《慈母吟》一起进行背诵记忆。
总之,小学语文诗歌的教学就是要求我们充分的小学生对于诗歌学习的兴趣和利用学生的记忆特点,合理的运用教学的手段,穿心教学方法,加强学生诗歌的记忆效率,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 施茂枝;小学语文第二册古诗教学建议[J];云南教育;2002年Z1期
小学古诗教学方法谈 篇4
一、视听结合,带领学生体验
多媒体和电子白板为小学语文课提供了诸多便利,特别是在古诗教学方面。我认为,科学、合理、有效的古诗教学应该是建立在视听结合之上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充分体验到古诗的韵味和魅力。因此,在教学苏教版五上《清平乐村居》时,我围绕古诗的意境和内容,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与古诗相关的视频,并用充满磁性的嗓音朗读这首古诗,这让学生在观看的同时,也获得了听觉上的享受。而且为了丰富情境,还有《高山流水》作为配乐,这样古诗教学就变得古香四溢,韵味十足。在此期间,随着古诗的朗读、音乐的渲染,还有视频的展示,我启发学生想象:假如自己身处诗中描述的环境当中,会生发什么样的情感和心境?即如何理解诗词“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的场景。由此让学生从体验延伸到思考上,为之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视听结合,诱导学生思考
利用电子白板、多媒体等设备创设出视听结合的古诗教学情境,并在这个基础上诱导学生思考,这是提高整体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而在这期间,根据学生对视频的理解,我们可以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想和看法。例如,教学古诗《山行》时,在学生通过视频进行体验的同时,我让学生围绕视频中交代的内容思考这样几个问题:“作者主要描述了哪个季节?这个季节有哪些特点,作者是如何介绍的?作者在山路上看到了哪些风景,这些风景又是怎样的?”随后,我为学生导入古诗正文,并要求学生寻找最终的答案。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这种视听结合的教学方法,不但可以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不知不觉地了解古诗中描述的内容,而且可以增强学生对古诗内涵的理解,尤其是在学生思考上述几个问题时,我们还可以透过部分学生的错误和不足来进行针对性的指导,由此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视听结合,鼓励学生实践
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我们还要鼓励学生实践,即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去尝试朗读古诗,在感受其中意境的同时说出自己对古诗的看法和体会。该环节的开放性相对较强,所以颇受学生的喜爱。例如古诗《赠汪伦》,有的学生在学完之后便发出这样的感叹:李白对汪伦的感情比桃花潭的水还深,足见他们之间感情的牢固和深厚。这也是在告诉我们,交朋友也要交像汪伦这样的朋友。但有的学生表示:这首古诗应该是告诉我们,交朋友更多的是看对方的内在,而不是看他的表面,这首古诗中提出的桃花潭水应该不单单指感情的深厚,还有人的内心。当然,小学生的理解能力相对薄弱,所以他们在分析的过程中自然难以快速把握重点。但是透过他们的回答,我们可以进行点拨式的启发,这样学生在把握核心思想方面便可以更加游刃有余了。但值得注意的是,课堂教学依然无法离开教师的指导和板书的辅助,所以教师不能盲目使用多媒体,在必要的时候要使用传统的指导方法,只有“新”“旧”完美结合,才能真正提高古诗教学的效率,达到理想中的教学效果。
小学古诗教学 篇5
——小学古诗词教学谈 宣汉县三河学校
杨秀斌
诗词所包含的审美和精神世界气象万千,能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宇宙的奥秘,生命的启悟,感受到瞬间对永恒的顿悟,梦幻对现实的超越。但这些都不是逻辑推理所得,而是尽力把学生的精神释放到一个自由翱翔的空间,点燃创造性的生命火花。正是这种审美、怡情中的创造思维训练、科学的右脑思维开发,孩子们从诗词中听到了昆虫的低吟,落叶的叹息;看到了鸟儿的飞翔,溪水的流淌;闻到了青草的气息,野花的芳香;甚至会感悟到离合悲欢的人间话剧,苍莽宇宙的神秘浩渺,坚韧不拔的人格力量„„继而敞亮了人生的道路。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如何引导孩子们从小就对我国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文化精品——古诗词产生浓厚兴趣呢?“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笔者认为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古诗文诵读,一定能使小学语文教学走出了“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一般的寂寞尴尬境地,呈现出一派“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繁荣景象。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开学第一天,教室里就传来这朗朗的诵读声。这是我搞的一项特殊活动,就是学生在介绍自己姓名的时候,还要背诵上学以前学过的古诗。于是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加上老师夸张的表扬,他们的高兴劲儿就甭提了。在孩子们尝到成功甜头的兴奋中,我规定今后每天晨读古诗几分钟时间。就这样,我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选取从古至今的诗、词、曲,古今格言警句、成语寓言,让孩子们朗读背诵。学生日日夜夜,天天读,周周读,月月读,年年读。从王维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到李白的“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孩子们畅游在中华古诗词的海洋里,吟唱着,诵读着。每天那习惯成自然的诵读成了校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童年阶段是最好的记忆时期。“童子以记诵为能,少壮以学识为本,老成以德业为重”。每日的诵读既培养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又训练了他们的记忆能力,更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名篇。
随着慢慢的“酝酿”与渐渐的“反刍”,逐渐的量变一定会出现质的飞跃!我坚信,那些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生命参与和证明了的古典精品,会同空气一样毫无痕迹地从学生的口中渗入血液,留存于生命之中,而且融会凝聚在诗中的智慧、风骨、操守、意境,并将成为他们建立人生信念的重要资源。
除了加强积累,我还注重诗词教学中的开拓训练
1、家庭自学充分利用家庭的有效时间学习古诗是巩固拓展古诗词学习的良好途径。目前小学生学习任务很繁重,学习的科目又多,再加上有些同学在校外还要参加一些音乐、英语、美术等方面的特长进修,因此,古诗文扩展教学的内容大多要靠学生自己挤时间自学完成。在这点上,教师的调度很重要。于是我周六、周日的作业少留一些,寒假、暑假的作业少留一些,以便留出更多的空余时间让孩子学习古诗文。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学了更多的古诗词。而且学生们大多养成了每晚向家长背诵古诗的习惯。
2、单元辐射学习。即以教材出现的古诗为基点辐射,连带出其他相关的古诗来学习。例如教学《夜宿山寺》时引出李白的另一首《望天门山》;由贺知章的《咏柳》引出另外一首《绝句》;由杜牧的《山行》引出另外一首《秋色》„„这样,由于新出现的诗与教材中的诗是同一体载形式,所以学生都学得比较扎实。
3、组织诗歌朗诵会每学期的期中和期末我都要分别举行两次诗歌朗诵会。在所学的古诗词中精选20首,让各小组选出代表参加比赛。为了给小组争得荣誉,代表们有的配乐朗诵,有的浅吟低唱,有的编成小品进行表演。这项活动极大调动了他们积极性,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更使有一技之长的同学有了用武之地。
4、诗配画和诗化作文。每周从背诵的3首古诗词中,挑选自己喜欢的作品配上想象的画面,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形象直观的画面,再现出诗歌表现的空间与色彩形象。就这样,每周我都能欣赏到孩子们依据诗词的意境表现出的繁花锦绣般生动的“美”。另外,每周还要求选一首改写成小作文,将浓浓的诗情变为生动可感的篇章。学生们有的利用电脑多媒体设计出所想象的画面,有的上网互读改写的作文。这种创造性的活动每周进行一次。学生利用双休日的时间,将自己喜欢的诗词在头脑中加工、物化,既训练了想象力,又培养了绘画能力、作文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5、诗文集锦。让学生把自己学过的诗词收集起来,并贴上自己的照片,附上最喜欢的一句格言警句,再适当配上插图,贴在日记本上。
6、给诗人写信。每年的寒暑假,我都要求学生给自己喜爱的诗人写封信。中国古代有名的诗人达2000多人,自村夫到皇帝,从稚童到老叟,诗坛群星灿烂。让学生寻找诗人的足迹,了解诗人的生平、代表作及成才的事迹或悲凉的人生,写出对诗人的感受认识或者鉴赏评价。有的学生写道:“李清照奶奶,你的心情还好吗?”“谭嗣同,您够男子汉!”“李白,你的铁棒磨针的故事是真的吗?”“杜甫爷爷,我从未看见过‘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景象!”“虞世南先生,你的那首《蝉》难道仅仅是写不停叫着的‘知了’吗?不,你同时也在表明自己的心迹,也在描写着自己。‘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我感悟到其中蕴含的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这种活动既增长了知识又锻炼了写作能力,既理解了诗人不同的精神境界又发表了新时代学子的看法。这些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活动成了学生精神家园,他们怎能不欢喜呢?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216-01
古诗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它们有的描绘祖国的壮丽山河……因而,无论从新课标的要求,还是从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来看,对小学阶段的古诗教学都给予了重视。但是,由于古诗的形式体制、遣词造句等方面与现在的语言习惯差别很大,因此,古诗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个难点。下面就自己在古诗方面的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了解背景,理解诗意
学习古诗,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知道诗人当时的处境和心态,然后再去理解诗意、体会感情就容易多了。如《春夜喜雨》一诗,诗人杜甫在创作此诗时,因陕西旱灾严重来到四川成都定居已有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因而对春雨之情很浓,写下了这首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二、嚼字品词,加深理解
字、词是古诗的组成单元,学懂字、词是进一步理解诗句含义、分析诗的意境的重要步骤。诗中的一字一词都经过诗人的千锤百炼,因此,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诗意是古诗教学中的重点。如《梅花》一诗,学生通过对“凌寒”“独自”“唯”“遥知”“暗香”这几个词的理解,很快就会知道这首诗是在赞美梅花,因为它不畏严寒,散发着芳香。如果我们咬文嚼字,认真推敲,就能体会诗人炼字遣词的技巧。历来受人赞叹的《泊船瓜洲》里“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在教学时要求学生将“绿”换成另一个字,是否更好?在学生得出自己的答案后,再告诉学生作者曾试用“来”“到”“入”“过”“满”等字,使学生领悟到这些字都不如“绿”字有形有色,“绿”字写出了春风的能动性,立刻可以染绿江南,给人一种鲜明的形象感。
三、学会想象,体会感情
每首古诗都着力表现一种意境。因此,在理解了诗的大意后,还必须深入挖掘,细细品味,发挥想象力,把学生引入诗的情境中,使诗中描写的景象在头脑中浮现出来。这样,就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就会对诗意理解得更深刻,对感情体会得更深入。比如在学习《锄禾》这首诗时,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幅画,然后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学生争着说:
“我看到了一个中午,有很大很大的太阳”。
“我看到一个农民伯伯在地里锄草,他的衣服全汗湿了,他很辛苦”。
“我们吃的饭都是农民伯伯的汗水换来的……”
这就是诗中的真实画面,根据学生所说的加以引导,学生就会懂得珍惜劳动,珍惜粮食。
小学教材所选的古诗大都是语言优美,充满诗情画意的,学习每一首诗如果能让学生在头脑中出现画面,那学生对诗的内容无形中就了解了,在引导中也能体会诗的思想感情。
四、指导朗读,熟读成诵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读书的重要性。感情朗读,能再现诗的意境,加深体会诗的含义与感情,因此在学生理解诗的内容的基础上重视朗读,强调背诵。指导朗读就是要让学生掌握感情朗读的方法和技巧。首先指导确定感情基调,然后指导处理重音与节奏。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首抒情诗。全诗充满了喜悦、激动之情。起句与七、八句节奏要急促,第五、六句要舒缓;“忽传”“喜欲狂”“即从”“便下”读重音。这样朗读抑扬顿挫,学生的感情自然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也便于学生熟记背诵。
小学古诗教学初探 篇7
一、课题的界定
新课标中指出:学生进行的学习是他们作为一个个体进行的行为。在古诗教学中, 对古诗的理解和鉴赏也属于个体行为, 是个体的情感和认识自主体验的过程。在自主体验的过程中, 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根据他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学的古诗内容进行自我加工, 从已有知识中提取有利于理解古诗的经验, 对新的知识进行分析、理解, 最终对新知识获得掌握的过程。所以, 在对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是以旧知识为基础的, 新旧知识之间是存在联系的, 并且是相互作用的关系。在进行小学古诗鉴赏和理解的过程中,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指导, 使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对古诗进行自主理解。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 写作是倾吐。”其实, 我们在阅读中, 也需要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倾诉出来, 只有通过倾诉、交流, 才能使自己的理解水平得到提高。小学生在进行古诗学习时, 教师要激发他们学习的自主性, 提高他们在理解古诗过程中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 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学生在对学习的学科感兴趣时, 他们就能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去探索知识, 吸取知识中的能量。在这种自主探索的过程中, 学生才能使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学生的情感状态, 激发他们的积极因素, 让他们在激情中去学习知识, 而不是被动地进行知识的吸收。只有对知识进行主动研究、探索, 才能在不断产生疑问的过程中获得提升和进步。
二、课题操作策略
1.在古诗学习中, 只有通过反复阅读, 对诗句中的字词有了透彻的理解, 才能在读中把握古诗中蕴含的真情实感。教师在进行古诗讲解时, 不用每个词、每一句都对学生进行详细讲解, 而是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中进行对古诗的体会和学习。
2.自主理解, 画诗意图。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示范阅读来感受到古诗中描写的意境, 让学生在脑海中把古诗想象成一幅画, 通过感受画中的美来体会古诗中的意境美。
3.画演古诗, 探究诗意。古诗中用的文字很少, 但是包含的意境却很宽广, 因此, 教师要让学生在阅读中展开想象, 通过对古诗意境的体会, 感受到作者在进行古诗创作时的情感, 从而更好地进行古诗学习。在不断地朗读和体会中, 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水平会大大提高。
同时, 教师在进行古诗教学时, 先让学生在自主阅读后对古诗有初步了解, 然后组织学生对古诗中描写的意境和情感分小组进行交流讨论。通过讨论, 学生吸取了他人良好的建议, 对古诗的理解达到了更高的层次。
三、课题实验成效
通过实践, 无论在改变学生自主探究理解古诗的内容上, 还是在培养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发展和提高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学生自主、探究, 理解古诗的内容, 并!!!!!!!!!!!!!能通过赏析, 理解诗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达到背诵的目的。
2.学生学习古诗由被动变为主动的探求, 自学能力大大增强, 学习兴趣更加浓厚, 把古诗当作一种乐趣和享受, 从而真正发挥古诗教学的特有魅力。而且, 锻炼了学生搜集、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 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及对古诗的阅读鉴赏能力, 使学生在今后的习作中形成言简意赅的文风。
3.通过对古诗的学习与鉴赏, 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和美的教育,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教师在进行古诗教学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学会背诵古诗, 教学古诗真正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对古诗意境的体会和把握, 培养学生宽广的思维模式, 同时在进行学习古诗时, 学习古诗的方法可以渗透到其他学科, 促使学生不断进步。
四、课题反思
小学古诗教学初探 篇8
一、研读文本, 确定古诗主题
每一首古诗都是诗人心路历程的写照, 都与诗人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 它所反映的主题往往具有浓郁的人文色彩。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握每首诗的主题, 避免学生偏离主题, 影响古诗的教学效果。《夜书所见》的作者叶绍翁客居他乡、辗转漂泊, 在梧叶飘飞, 寒声阵阵, 秋风瑟瑟中, 看到儿童挑灯夜游、捉弄蟋蟀的生活场景, 想起故土家园的温馨美好;想起亲人和朋友的音容笑貌……从而含蓄地抒发了一种思乡念亲、怀想故园的感情;而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则借助皓月当空的意象, 用疑问的句式, 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 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与亲人团聚的强烈愿望。两位诗人, 虽然处在不同的朝代, 有着不同的生活阅历, 但是思念家乡、对故土的依恋之情却是相同的。细细咀嚼, 便能深深体悟到返回家乡在诗人心中的渴望。继而从主题出发, 上下延展, 左右逢源, 开发出一个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丰满立体的微型母线主题——“想家的心情”。
二、运用现代教学技术, 是古诗教学的重要手段
当前, 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已经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学科, 对教育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龙头, 以其文字、声音、图像、影像等融于一体、图像清晰、动态感强、信息量大的强大优势, 赢得了广大教师的喜爱。同时也为我们进行古诗教学提供了重要的教育手段, 开辟了古诗教学的新天地。
三、借助意象, 解读内心世界
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 在“意象”的召唤和引领下, 喷涌而起、一泻千里。紧紧抓住这一载体, 让学生投身其中, 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当学生伴随着意象进入诗境的时候, 教师略带眷恋的叙说:望着这稀稀落落的篱笆、望着昏黄的灯光, 望着两个调皮的小孩、听着孩子们的欢笑声, 这是一种浓浓的家的感觉, 此时此刻, 假如你就是那个离乡背井、独自在外的诗人, 你会是怎样的心情?你有什么想法呢?有的学生说:我真想去抓抓蟋蟀;有的说:我真想回到童年;有的说:我想回家了……一句句未经雕琢的话语, 不经意间便理解了诗句中的“动客情”, 凭借着意象的召唤, 引领学生感受到诗句背后的那份情、那颗心、那种味。正当学生在《夜书所见》中诗人的思乡恋家的情结中切己体察、感同身受时, 教师呈现了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一诗, 根据教学图片, 简要介绍了瓜洲、京口、钟山的地理位置, 然后, 让学生凭借着注释, 读通顺古诗, 也猜一猜这位诗人心里在想什么?学生通过诵读, 感受到了江南花红柳绿的勃勃生机, 更从“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中体会到了诗人强烈的思家情绪和深深的无奈。
四、古今融合, 建构立体课堂
不同的作者, 不同的年代, 不同的经历, 不同的环境, 同样的心情, 同样的感受。此时, 相似主题的两首古诗有机地整合为一体, 在比较朗读中, 再次引领学生在情绪场中共同受到一次精神的洗礼, 从而把握诗人内心的情感历程。此时, 同一主题:想家的心情。已经紧紧地建构在了一起。想家的心情, 这不仅是王安石的想法, 也是叶绍翁的内心所需。自古以来, 无论游子走到哪儿, 家是永远的牵挂。想家的心情, 无论是古人, 还是现代人, 都是一样的。在学生内心形成了这样的情感认同后, 通过多媒体呈现王慧敏的《想家的心情》, 教师深情地配乐朗诵。在悠悠的音乐声中, 在教师的娓娓述说中, 学生与古代诗人、现代诗人的心产生了共鸣, 通过主题构建, 在古今同一主题的诗歌整合中, 在学生立体的、多频道的接收中, 在超越时空的跨度中, 学生与诗人之间架起了一道绚丽的彩虹, 从而建构起了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延展的立体课堂。
五、贯穿审美教学, 能极大地提高古诗教学的效果
在语文学科中, 古诗占有一定的比例, 这些古诗不仅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底蕴, 而且还有多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小学生读了这些诗歌, 可以拓展视野, 丰富知识, 陶冶情操;老师教好这些古诗, 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发展和提高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智力, 还能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思想感情。因此, 笔者认为, 我们不能因为古典诗歌与现代文学不同, 而离开了美的欣赏, 偏离了情感教育, 作标签式的架空分析, 那只能是干巴巴的说教。古诗中的审美教育有着巨大的潜力, 古诗呼唤着美育。
小学古诗教学方法例谈 篇9
一、激趣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进行诗歌教学时,首先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的学习欲望,使课堂教学有趣、有序地顺利进行。例如,我在设计《春晓》一课教学时,上课一开始我就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你所见到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学生们当然积极发言,各自描绘自己见到的春天的样子。一下子,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我趁机问道:“我国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也非常喜欢春天,同学们愿不愿意知道他是怎样描写春天的?”在得到肯定回答后,我看时机成熟,于是引出新课。
二、品字析词
“一字值千金”,用这句话来形容古诗中的精妙之字绝不为过。这就是中国语言、中国文化的精深之所在。要想使古诗教学成为学生接触、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起点,就要让学生体会到这种精深。于是,在我的古诗课堂教学中,最后总会有这样一个环节:请你闭上眼睛,感情朗诵或者听别人朗诵这首古诗,细细品味,你觉得这首古诗那个字用得最好,好在哪儿?以下是我在教学《舟夜书所见》一诗中学生对此问题的回答。生1:我觉得“簇”字用得好,“簇”不同于“吹”,它给人的感觉是小风吹起了小浪。而“吹”就会让人觉得风吹起来的浪花非常大。生2;我觉得“散”字特别好,一个字,“一点萤”变为“满河星”的动态描写了出来。而且“散”和“满”形成相互照应。生3:我觉得“见”字用得好。它将“月黑”的情况下,“渔灯”若隐若现的感觉写了出来。生4:我觉得“孤”字用得好。一个“孤”字,营造了一个平静的氛围,并且“孤”和“一点”相照应。生5:我觉得“萤”字用得好。它将若隐若现的孤光,比成了萤火虫,多形象呀!……学生在品读中,不断感叹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不断感叹作者描述景色之美,不断感叹中国古诗艺术的博大精深。《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中提出“品读”这一概念,其实,古诗作为中华文化的精华是最好的品读素材。
三、营造氛围
运用多媒体课件中精美的界面设计、古朴典雅的音乐,营造出浓郁的中国古代文化氛围,烘托出良好的教学气氛,这是传统教学无法做到的。我们可以按诗歌的内容、主题来确定各种不同的情感基调,运用多媒体设计不同的界面以适应不同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中国古文化的魅力。如《登鹳雀楼》一诗,以淡化的鹳雀楼为底图,诗句设置为黑色或深咖啡色的隶书字体,配以雄浑的古琴乐曲,营造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千年文化的历史巨人肩膀上,以更雄伟的气势面向世界,开创未来。我们学生的胸襟将因之而博大,目光将因之而睿智,人格将因之而优秀,志向将因之而高远。
参考文献:流”的豪放、旷达、磅礴的气势,对理解诗意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而教学杜甫的《绝句》时,为体现“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美好景致,则可用色彩明丽的春景图为背景,配以轻快活泼的琵琶乐,将学生带入生机勃勃的春境。值得一提的是,对不同的古诗,选用不同字体,能够有助于表现不同的意境美:如黑体的方正沉稳,隶书的凝重端庄,草书的狂放不羁,行楷的活泼灵动,魏碑的古朴淳厚……营造出或悠远绵长的意境,或悲凉凄惨的情境,或愤懑激昂的氛围……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目视其文、耳悦其声、心醉其情,古诗的学习自然成了一种美的享受。
四、反复诵读
诗歌的特点是富于节奏美、韵律美和意境美,诵读起来琅琅上口。在教学过程中,我坚持以诵读为本,要求学生在理解基本词义、句义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诵读,反复吟咏,体会古诗的韵律、意境。引导学生进行多种方式的诵读,如:范读、自由读、个别读、小组读、配乐读、背诵等,从形式各异的阅读中领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中的意境,激发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为了使学生充分体会诗中的意境,我常常让学生手拿扇子或书本扮演诗人诵读古诗,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感悟诗意。如在教学《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我让学生手拿折扇,漫步吟诗,使学生融入诗境,殷殷离别之意跃然其中。
五、想象意境
古诗是诗人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借物喻理的富有高度想象力的作品。在古诗教学中只有唤起学生情感体验,产生移情和共鸣,让学生引起联想,由此及彼,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再现作品中的形象,才能入境悟情。想象并不是凭空而来,想象必须依托文本。要把诗中的语言想象成一幅幅鲜活的画面,让学生置身其中,通过想象感受诗句背后的那份情,那份爱,那颗心,那种味。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在实际教学中,我采取多种形式,丰富学生的想象。如:借助多种媒体组合创设情境,激发想象;借助教师生动的语言描述,启迪想象;借助声情并茂的诵读吟唱,丰富想象。我在教“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句时,让学生通过看录像和反复吟读诗句,悟出:这是诗人被大自然景色所陶醉,一种幻觉油然而生,从而吟出这千古佳句。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我让学生品读“放歌”、“纵酒”、“还乡”、“穿巫峡”、“下襄阳”等诗句,边读边想象所叙述的人和事的画面,从而加深了对诗人感情的领悟。诗是通过意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感情的。在古诗教学时,教师就是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展开联想,联系生活经验和各种阅历去分析、理解、判断、推理,深入领悟诗的情境美、形象美、内蕴美,从而获得美的享受与愉悦。
总之,优秀古诗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资源,优美的古诗,深刻的内涵,高远的意境,流传的佳句,精湛的语言,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值得我们去品味、体会、想象,让我们共同行走在古诗教学的道路上,和学生一起去咀嚼、消化、回味这精神食粮。
[1]巢宗祺,雷实,陆志平.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5,(1).
[2]小学语文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1).
[3]肖川主编.名师作业设计经验.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1).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探讨 篇10
一、指导感情朗读, 引导学生体会音韵美
古人云:“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古诗对仗工整, 平仄有律, 读起来朗朗上口。古诗以其特具的音韵美和节奏美, 最能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古诗的教学应真正贯彻“以读为本”的理念, 上承传统教育之优秀经验, 下接现代教学理论的“活水”, 采用各种形式的读, 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积淀。指导朗读就是要让学生掌握感情朗读的方法和技巧。首先指导确定感情基调, 然后指导处理重音与节奏。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要指导他们反复诵读。宋代万岳说:“书不厌频读, 诗须放淡吟。”只有让学生反复吟诵, 仔细品味, 而不以背诵为满足, 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古诗的语言美。
二、古诗学习要有一定的目标性
具体说来, 这个目标性是指为学生规定古诗背诵的任务, 而且要求学生按质按量完成, 不能只求数量而不求甚解, 还有一种情况是, 有的老师虽然为学生规定了背诵任务, 但是缺乏监督性, 背过的篇目不检查, 也不复查, 导致很多学生虽然背了很多诗词, 但是记忆效果往往不强, 这是一个需要注意和加以避免的主要问题。
要求学生每天背诵一首古诗, 并不是说今天背过的就再也不检查, 而是要定期对学生的记忆效果进行评估。这个评估即是对上一阶段学习的总结, 也是加强重复记忆, 让背过的诗词在头脑中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以七天为一个周期, 每周的周一要总结上一周的背诵情况, 以督促学生复习背诵为目的, 还要进行相关测试, 不仅要涉及默写, 还要涉及诗词含义和中心思想。然后以两个或者三个星期为另一个阶段, 深化复习的内容, 这样不停地向前“倒带”, 就能很好地督促学生对于已经学过的诗词进行总结和复习, 最终将诗歌记牢。
而且这种背诵的任务还要落实在笔头上, 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写下来一遍比单纯的朗读记忆加深效果更加明显。而且将诗词写下来也是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的主要方法。老师定期抽查学生的诗词背诵作业也在无形中加强了对于学生诗词学习的监督作用。
三、解意, 读懂诗文内涵
解意, 主要是解释字意, 扫除文字障碍, 理解诗句大意。古诗语言含蓄凝练, 思想隽永, 情感细腻, 只有正确理解, 才能领略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情感美、内涵美。首先, 理解字义。除了要准确理解基本的字词含义外, 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古诗中特殊的语法现象, 让学生懂得古今汉语的一些变化, 避免望文生义。一是注意一词多义, 如“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坐”, “儿童急走追黄蝶”中的“走”, “可怜九月初三夜”中的“可怜”。其次, 注意单音节词, 有些单音节词现在已经发展成双音节词, 如“飞入黄花无处寻”的“寻”, 理解字义的时候需要注意。第三, 注意双音节词, 有些双音节词现在仍然使用但意思有了变化, 如“却看妻子愁何在”中的“妻子”, “妻子”, 现在就是指一个人———妻, 但在古语中妻是妻, 子是子。第四, 注意通假字, 如“死去元知万事空”中的“元”, “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教”。第五 , 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 , 如《春夜喜雨》运用拟人手法, 将春雨比拟得惟妙惟肖, 煞是喜人。最后, 理解句意。帮助学生理解诗句, 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直译法, 一种是意译法。到底使用何种方法, 也要灵活运用, 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翻译, 比较一下哪种方法好, 哪种方法合适, 就选用哪种方法理解全诗, 以便更准确地理解和领悟。
四、运用情境教学法, 引导学生感受意境美
在教学古诗时, 教师要采用多种方式, 多渠道地创设情境, 引学生入“境”。具体方法很多。
1.介绍作者 背景。每一首古诗的作者都有其特定的生活背景和个人阅历, 学生了解了这些以后, 就能把握作者作诗时的特殊心情去读诗, 去想象。如教《游子吟》时, 由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与当时环境相差甚远, 我对《孟母三迁》的故事作补充,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母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爱。值得一提的是, 介绍背景只是古诗教学的前奏或插曲, 因此, 教师教学时一定要抓住重点, 言简意赅, 不为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而讲得太多或面面俱到。
2.联系现实生活 。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 , 把现实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古诗中, 拉近距离, 搭起入境桥梁。如袁枚的《所见》描绘的是骑牛高歌的牧童, 忽然停歌静立捕蝉的生活画面, 明白如话, 浅显易懂。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联想自己心情愉快时放声高歌的情景和平时捕捉蜻蜓、蝴蝶等昆虫时的体验, 使他们脑子里呈现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感受到诗中的画面美。
3.运用直观 形象。在古诗教学中往往由于条件的限制 , 不能实景实物进行观赏, 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和音乐等辅助手段, 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学生通过这样的亲身体验, 就容易理解诗意。
4.丰富情感想象。教学时指导学生想象诗中的情节、场面。这样既训练了学生把语言、文字转化为再现能力、想象能力, 又帮助学生弄懂了诗意, 感受古诗意境之美。
总之, 小学语文诗歌教学就是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小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兴趣和学生的记忆特点, 合理运用教学手段, 提高学生对诗歌的记忆效率, 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我们可以让学生学习古诗由被动变为主动, 自学能力大大增强, 学习兴趣更加浓厚, 同时把古诗学习当做一种乐趣和享受, 从而真正使古诗教学发挥特有的魅力, 让古典文学的精华融于学生的血液中, 芬芳在他们的生命中, 让他们的生命因古诗而灵秀。
摘要:在古诗教学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诵读诗文, 理解诗意, 感悟意境, 这对于古诗学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和必经的过程, 从而把学生领进广阔的诗意天地, 逐步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于小学古诗教学方法探析 篇11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古诗 教学方法
1.小学古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观念陈旧
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老师在古诗教学过程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没有发挥学习的主体性。老师教学时,偏重于让学生做大量习题而忽略学生诗意的感受。教师的“教”忽略了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的一面,一味强调学生学习古诗词时的机械记忆能力。另外,在课堂上,喜欢将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强制性地灌输给学生,而学生只能死背,久而久之就使得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1.2专业教师队伍匮乏
在小学古诗词教学过程中,专业的教师是提高古诗教学质量的保障,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专业的教师队伍比较匮乏,喜欢将古诗当成简单的诗句翻译,忽略意境。另外,大部分教师觉得诗歌很难教,在教学过程中不认真对待,敷衍了事,既影响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更制约教学质量的提高。
2.提高小学古诗教学质量的方法
2.1情境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古诗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缺乏对古诗的学习兴趣,自然就会影响古诗教学质量的提高。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因此对新事物的接纳能力较强。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最佳时段,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创设适当的情境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更有助于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静夜思》这首古诗时,我先对这首古诗进行了一些题外话的介绍。通过这些题外话抛砖引玉,激发学生兴趣,然后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一幅动态的场景,让学生从视觉上感受《静夜思》的意境。通过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用丰富的颜色、优美的线条、整合的画面,将无形的诗词形象转变成有形的视觉形象,在愉快的情境中,领悟文字的内涵,体会意境的高妙。画家用线条颜色表示形体,诗人用语言绘色、绘形。高超的“画笔”可以使“画中有诗”,而美妙的“诗笔”又可使“诗中有画”,从而使诗情画意融为一体,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2探究式教学法
探究式教学是指通过开展“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对教学内容进行自主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古诗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部分,在古诗教学过程中,利用探究式教学,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率,而且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知识,提高学生应变能力,帮助学生了解生活、接近生活,将自己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从而增进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保障教学质量,活跃课堂氛围[1]。例如,在学习《山居秋暝》这首古诗时,我先布置任务,由学生讲述这首诗的背景,鼓励学生多查阅资料,然后由学生自己讲述,我再对学生的讲述内容进行点评,点评多采用鼓励性语句,激发学生信心。在点评完后,我对诗词进行词义解答,并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进行谈论,让学生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提出对这首诗词的见解。采用这样的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而且在讨论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诗词的理解,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3加强诵读和背诵
在小学古诗教学中,诵读和背诵是提高古诗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而诗歌中美只有通过有声的诵读才能感受得到。再加上诗歌特有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味,学生只有通过不断诵读才能理解诗歌中的意味[2]。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对古诗的背诵与诵读,只有不断背诵和诵读,才能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与掌握。
2.4心得交流
在小学古诗教学过程中,不同的人对古诗的理解和学习见解都会不同,而学习心得作为学生对知识的一种见解,对于古诗而言,没有特定的答案,而进行心得交流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3]。古诗教学过程中,前半节可让学生自己进行心得交流,后半节进行古诗诵读和背诵,学生通过心得交流,不仅加深了自己对古诗的认识,而且吸取了别人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后半节诵读环节中可以提高诵读效率,提高学生对古诗的学习能力。
2.5互动式教学
互动式教学讲究的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由老师先发起,之后老师邀请同学与自己合作,实现教学目标。在小学古诗教学中,通过互动式教学,不仅可以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活跃课堂氛围,而且有助于化学知识的延伸与扩展,有助于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学习和成长。在互动教学中,提问、答疑的互动,让学生在师生互动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进而提高教学效率[4]。
3.结语
古诗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的传承。古诗词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在启迪学生智慧、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净化学生情感、陶冶学生性情方面也有其独特价值。为了将我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在小学古诗教学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叶丽颂.激活意象感悟意境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关于创新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方法的探讨[J].语文学刊,2006,02:97-99.
[2]张平.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方法探析[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3,04:24.
[3]张歆沂,杨其勇.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课堂美育探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09:89-92,110.
小学语文古诗的教学 篇12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古诗,教学方法
诗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瑰宝, 中国一直都被称为“诗的王国”, 韵律优美、铿锵有力的古诗词一直都是中国最值得骄傲的文化瑰宝。古诗的语言凝练含蓄, 意境深邃, 充分表现了汉语之美的多种形式:歌江山美, 吟边塞情;或纤柔卑弱, 或明快清新;有悲凉慷慨, 亦缠绵宛转;有诗仙李白的豁达, 更有诗圣杜甫的沉郁。因此, 语文学习中, 古诗学习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中国诗词讲求平仄押韵, 读起来朗朗上口容易识记, 特别是那些经典的诗词背后还蕴含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 是培养学生欣赏能力的一个重要的工具。
一、指导感情朗读, 引导学生体会音韵美
古人云:“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古诗对仗工整, 平仄有律, 读起来朗朗上口。古诗以独有的音韵美和节奏美, 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古诗教学应真正贯彻“以读为本”的理念, 上承传统教育之优秀经验, 下接现代教学理论的“活水”, 采用各种形式的读, 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和积淀。
指导朗读就是要让学生掌握感情朗读的方法和技巧。首先指导确定感情基调, 然后指导处理重音与节奏。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他们反复诵读。宋代万岳说:“书不厌频读, 诗须放淡吟。”只有让学生反复吟诵, 仔细品味, 而不以背诵为满足, 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古诗的语言美。
除掌握上述教学要点外, 我们还应注意以下方面:一是教学前要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有的课文两首诗, 要理解其编在一起的缘由;这首古诗在本单元的作用, 与古诗前后课文的联系。二是对诗进行归类。如爱国诗、友情诗、边塞诗、田园诗等。三是适当安排改写、仿写训练。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 展开想象。进行表演、绘画、演唱, 真正做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使学生学中有趣, 趣中有美, 美中有物。
根据以上古诗教学要点, 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习古诗由被动变为主动探求, 自学能力大大增强, 学习兴趣更加浓厚, 同时把古诗学习当做一种乐趣和享受, 从而真正使古诗教学发挥特有的魅力, 让古典文学的精华渗透于他们的血液中, 在他们的生命中散发芳香, 让他们的生命因古诗而灵秀。
二、保持课堂学习兴趣
在学习的开始阶段激发学生兴趣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但是, 课堂学习不是几分钟而是四十分钟, 怎样在这四十分钟内保持学生的兴趣, 对于教师而言是一个重要考验。
为了坚持不懈地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 在诗歌学习过程中就要在诗歌的内容或者诗歌营造的情境上做文章。
比如在学习孟郊的《慈母吟》时, 我首先让学生集体朗读诗歌一遍, 然后让学生自己讨论诗歌的大意, 当然这不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因为由题目入手学生对于这首诗歌的中心思想就有了总体把握, 即对于母亲慈爱的一种歌颂。然后根据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诗歌内涵, 我提问学生在自己的诗歌积累中还有没有类似歌颂亲情的作品。学生想起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然后组织学生集体背诵这首诗歌。
针对这个诗歌中心, 我提到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让学生体会诗人对家中亲人的思念和牵挂。然后让学生对这 首诗和《慈母吟》进行背诵记忆。
三、运用情境教学法, 引导学生感受意境美
教学古诗时, 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 多条渠道创设情境, 引学生入“境”。具体方法如下。
1.介绍作者背景。每一首古诗的作者都有其特定的生活背景和个人阅历, 学生了解了这些以后, 就能把握作者作诗时的特殊心情去读诗去想象。如教《游子吟》时, 由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与当时环境相差甚远, 我对《孟母三迁》的故事作补充,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母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爱。值得一提的是, 介绍背景只是古诗教学的前奏或插曲, 因此, 教师教学时一定要抓住重点, 言简意赅, 不能为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而讲得太多或面面俱到。
2.联系现实生活。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 把现实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古诗中, 拉近距离, 搭起入境桥梁。如袁枚的《所见》描绘的是骑牛高歌的牧童, 忽然停歌静立捕蝉的生活画面, 明白如话, 浅显易懂。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联想自己心情愉快时放声高歌的情景和平时捕捉蜻蜓、蝴蝶等 昆虫时的体验, 使他们的脑海中呈现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感受到诗的画面美。
3.运用直观形象。在古诗教学中往往由于条件限制, 不能实景实物进行观赏, 这时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和音乐等辅助手段, 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学生通过这样的亲身体验, 就容易理解诗意。
4.丰富情感想象。教学时指导学生想象诗中的情节 、场面。这样既训练了学生把语言、文字转化为再现能力、想象能力, 又帮助学生弄懂了诗意, 感受了古诗意境之美。
四、古诗学习要有一定的目标性
目标性是指为学生规定古诗背诵的任务, 要求学生按质按量完成, 不能只求数量而不求甚解。还有一种情况就是, 有的老师虽然也为学生制定背诵任务, 但是缺乏监督性, 背过的篇目不检查, 也不复查, 因此很多学生虽然背了很多诗词, 但是记忆效果往往不佳, 这也是一个需要注意、并且要加以避免的主要问题。
比如, 上面说的我们要求学生每天背诵一首古诗, 但是, 并不是说今天背过的就再也不检查, 而是要定期对学生的记忆效果进行评估。这个评估即对上一阶段学习的总结, 也是加强重复记忆, 让背过的诗词在头脑中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以七天为一个周期, 每周的周一总结上一周的背诵情况, 以督促学生复习背诵为目的, 并进行相关测试, 不仅涉及默写, 还要设计关于诗词含义和中心思想题目。然后以两个或者三个星期为另一个阶段, 深化复习内容, 这样不停地向前“倒带”, 就能很好地督促学生对已学诗词进行总结和复习, 最终将诗歌记牢。
【小学古诗教学方法】推荐阅读:
小学古诗教学过程05-21
小学古诗教学浅析07-15
小学古诗教学的方法05-30
小学古诗教学方法谈11-25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原则07-19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思考12-10
小学古诗教学方法例谈11-27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方法探09-24
小学古诗教学三步曲11-29
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