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安全指标体系

2024-10-29

化工安全指标体系(共9篇)

化工安全指标体系 篇1

1化工园区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概述

1.1安全性的相关理念

安全水平需要在安全性的参照对比下进行评判,化工生产期间可能会产生一些有毒有害物质,这种影响作用会急剧增大,最终导致周边的环境受到污染影响,化工园区的生产建设任务也不能快速进行,通过加强园区内的安全管理,能够提升生产阶段的效率,并达到理想化的建设标准。安全性反应能够反映出化工园的生产能力以及监管力度,要明确安全性理念,这样在管理中才能协调好可利用资源,通过优化生产环节来促进周边环境得到提升。

1.2安全相关性的类型

安全性包括管理、事故控制、爆炸等方面,化工生产过程中还会涉及到一些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危险性不单表现在化工园区的安全管理方面,更重要的是对周边环境影响也是十分严重的,在安全性不足的现场工作,常常会导致管理计划难以落实的现象发生,环境污染与生产加工产品质量下降也会出现。由于泄漏所导致的安全事故发生几率也比较大, 对安全性水平进行评价时,要从多种因素考虑,确保所得到的结果能够与实际情况保持一致,确保安全性能够得到稳定的提升,并对生产阶段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控制调节, 将风险隐患发生的几率降至最低点。

2化工园区安全水平评价指标

2.1区域企业安全的生产状况

安全水平下降,区域内的企业安全性也很难达到标准, 针对常见的隐患问题,可以在现场采取有效的预防调节措施, 严格控制生产环节的质量关,针对各类生产原料的管理进行区分,当发现现场出现质量不达标的情况时,有管理制度为依据也能快速地对已经存在的质量隐患问题进行规避解决, 存在有毒气体泄漏的情况时,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对泄漏区域进行隔离净化,将泄漏所造成的污染降至最低,这样才能够达到理想化的运用使用标准,并促进管理任务能够进一步提升。化工园区的安全性评价已经得到了足够重视,并且逐年提升管理指标,监管需定期进行,将所得到的结果与额定参数指标进行对比,得到最终准确的评判结果。

2.2区域规划状况

区域规划是针对化工生产区域来进行的,划分后的区域更方便进行管理,能够达到理想化的经营管理标准,并促进管理计划在基层中得到更好的落实应用,为实现工作计划创造可行性。在划分时要以各个区域协调发展为原则,在提升安全性的同时,生产效率也能得到稳定的提升,为园区发展带来经济支持。化工园区生产过程中,各个园区能够相互交流经验,针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提升,确保生产原料都能够得到节约利用,并且不会影响到生产环境中的资金使用量, 为管理计划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2.3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在对安全水平进行评估检验时,要重点针对周边环境来进行调控,检验污染物质的容量是否超出了额定指标,这样才能避免现场出现不合理的状况,并为管理计划开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园区建设前对位置的选择也要避开人员密集的公共区域,这样在生产过程中即使出现质量下降的情况,也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化工生产的各项指标中,发现质量安全性不足的现象时,可以通过局部框架优化来解决问题,避免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针对常见问题,在现场也能通过技术性方法得到解决调控。

2.4区域应急资源利用能力

构建安全性评估体系时,要将资源的利用能力引入其中, 当发现基层中存在质量下降的问题时,也能够及时的解决,避免安全隐患因素对最终的化工产品质量带来影响,这也是管理阶段主要针对的内容。经济与质量都要体现在指标中,使管理体系能够充分的发挥作用。在体系中要将科技作为主要生产动力,发现现场存在质量不达标的现象时及时与基层工作人员相互沟通,并确保管理计划能够在基层中充分落实。

2.5区域社会经济状况

最后是化工生产区域与现场协调能力之间的指标体系, 需要环保部门的参与配合,对周边的环境采取保护措施,在环保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才能够使石油化工生产与周边环境相互配合,达到理想化的运行使用标准,并促进基层工作开展能够与实际情况保持一致,进一步提升产生原料的使用作用,在生产环节发挥作用同时也能帮助提升管理计划的稳定性。

3结语

我国的化工园区日益增多,安全方面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为了构建比较全面的化工园区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从区域内企业安全的生产状况、区域规划状况、区域社会经济状况五个方面来构建比较全面的化工园区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提高化学工业园区整体协作水平,最终进一步提高园区内经济、 科技的发展。

摘要:首先对化工园区安全性评价的指标体系进行论述,从多个角度来探讨管理阶段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其次重点探讨化工园区安全性评价指标的构建流程,从主要的框架内容方面来进行,帮助提升生产环节的质量安全。

关键词:化工园区,安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陶金国,高觉民,王雪,等.化工园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研究—基于南京化工园区企业调查问卷数据[J].中国工业经济,2013,(08).

[2]黄沿波,刘铁梅.化工园区安全管理技术策略[J].灾害学,2014,(01).

化工安全指标体系 篇2

化工企业建立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绩效对照研究

了解化工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前后安全管理、工伤事故、经济与社会效益三个方面的变化情况.通过对9家化工企业的调查分析.研究表明,职业健康安全体系对提高化工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水平有较好的作用.

作 者:廖海江 孙庆云 王银生 刘铁民 LIAO Hai-jiang SUN Qing-yun WANG Yin-sheng LIU Tie-min 作者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29刊 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年,卷(期):1(2)分类号:X921关键词:职业安全健康体系 安全管理 工伤事故 效益

化工安全指标体系 篇3

中国煤化工企业在过去很多年普遍运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安全管理, 而煤化工企业安全标准化是近些年来确立的煤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模式。两种安全管理模式各有优、缺点, 现在很多煤化工企业将两种安全管理模式有机整合在一起、共同运用。实践表明, 将煤化工企业安全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机整合、共同运用的安全管理效果远高于任何单一安全管理模式的效果。本文旨在推动煤化工企业安全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科学、高效整合, 推动煤化工企业管理高效化、科学化、合理化。

1 煤化工企业安全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整合方法

在现代的煤化工企业中,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煤化工企业安全标准化这两种安全管理模式整合存在以下问题:

a) 安全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在内容上有交叉重合的地方, 也有较多相互抵触、互为矛盾之处;

b) 两种安全管理模式的目的、结构有所不同, 因此整合所需周期时间较长, 煤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容易出现混乱;

c) 整合后的安全管理模式章程规则在实践中较难贯彻, 存在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地方;

d) 这两种安全管理模式整合难度较大, 对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安全等级考核的工作难度大。

煤化工企业安全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整合方法分为三个步骤:

a) 整合模式的内容融合。整合两种模式, 需要认真比较这两种安全管理模式的异同, 从宏观角度看待这两种安全管理体系, 两种安全管理制度内容交集的地方, 选择规定更加详细规范的那一种, 有冲突、矛盾的内容, 根据煤化工企业实际管理情况, 选择更合适的一种, 此外还要补充一些规定, 使这两种安全管理模式整合更加合理、科学;

b) 整合体系的文件规范化。当煤化工企业已完成两种安全管理模式整合策划工作, 就需要将最终整合结果以文件形式规范化, 确立操作的行为规范, 使整合安全管理模式具有健康、完整的体系;

c) 统一监测、审核、评估的标准。安全标准化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拥有不同的检测、审核、评估标准。将这两种安全管理模式整合后, 需要统一监测、审核、评估标准, 将这两种安全标准的评估标准有机整合, 能够对安全管理模式进行定期、集中评估审查, 效率更高。

2 两种安全管理模式整合模式的运行机制

目前中国煤化工企业运用的安全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整合体系运行机制主要包括风险管理环节及对整个管理模式运行的综合考核两部分。

2.1 风险管理的运行机制

煤化工企业风险管理运行过程包五方面内容:

a) 组织规划。具体工作时组建具体工作部门, 分工明细化, 安排不同领导负责。由部门制定统一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实行方案等;

b) 技术培训。该环节的目的是使煤化工企业员工了解企业安全管理模式。培训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并且是逐步递进。 (a) 对员工进行基础知识培训, 务必使每一位员工了解整合安全管理模式体系的内容、管理机制、运行方式, 使企业员工树立安全管理意识; (b) 进一步培训是让员工对整合安全管理模式的要素有所了解, 理解各部门、各要素存在的必要性及作用, 规范员工工作, 落实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c) 通过培训使员工掌握规避风险的有效办法, 使其能够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 规范自己工作中的操作;

c) 确立安全管理模式文件。将整合安全管理模式文件化, 对具体要求、具体指导书面化, 方便领导指导工作, 方便员工学习;

d) 执行环节。以煤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模式文件为根据, 严格执行文件内容, 科学合理安全管理企业;

e) 改良环节。以安全管理模式在实践中运行状况为基础, 不断改良, 使其更好地适应企业实际情况, 促进企业安全生产。

2.2 综合考核

通过对整合模式在实践中运用情况的综合考核是为了发现安全管理模式在实践中的问题、不足, 及时调整管理结构、内容, 改进企业安全管理模式运行效果。考核内容大体可以分为三方面:a) 考核具体工作岗位的安全性, 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 找到安全管理模式的漏洞, 以及时弥补;b) 对煤化工企业的生产设备进行安全考核;c) 对煤化工企业的生产活动进行安全考核。找到安全管理模式中遗漏的规定项、不足项, 进行补充完善。综合考核工作需要参考安全管理体系的相关文件, 煤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模式有详细的安全等级标准可供参考。

3 科学评估

现代中国工业化水平越来越高, 对安全生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煤化工企业的生产工作危险性很高, 对技术要求也高。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模式, 危险将会大大提高, 所以, 安全管理模式的存在极为必要。但是, 煤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模式是一个需要不断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 尤其是现代煤化工企业运用安全标准化与职业健康管理体系的整合一体的管理模式, 在实践中优势明显高于过去的同时, 其存在的问题也需要提高重视程度。要确立常态评估机制, 采用科学有效的手段科学评估整合安全管理模式。对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的科学系统评估是以煤化工企业日常生产为出发点, 考察煤化工企业员工技术操作是否规范、是否了解企业安全管理条例等, 考察企业生产设备, 根据安全管理要求, 确认设备是否安全运行, 考察企业生产环境是否符合国家对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要求。

4 建议

a) 加强员工安全教育, 使员工树立安全意识;b) 企业加强安全管理的宣传工作;c) 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技能培训。包括向其介绍企业安全管理条例, 培养其发现危险、分析问题、解决危险的能力, 规范操作;d) 企业安全管理条例文件化应加强简洁性、实用性、高效性, 避免浮夸风;e) 严格贯彻企业安全管理条例, 在实践中总结经验, 不断更新改进。

5 结语

介绍目前中国煤化工企业所采用的安全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整合的安全管理模式, 并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对目前中国煤化工企业的职业安全管理模式进行模式、结构上的评估, 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科学合理建议。煤化工企业如果能够将安全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贯彻在实践当中, 不仅能够提高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效率, 提高安全管理效果, 而且能够降低企业安全管理成本。

摘要:以煤化工企业安全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整合运用为具体切入点, 详细介绍目前中国煤化工企业运用此整合模式的运行机制, 科学评估对两种安全管理模式整合运用在煤化工企业实践安全管理实践运用中的效果, 并提出若干加强整合方式安全管理的建议, 以期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化工原理仿真体系的制作论文 篇4

一、化工原理仿真系统的制作

化工原理实验包括流体流动阻力测定、离心泵性能测定、传热、精馏、吸收与解吸、干燥、萃取等基本单元操作,分别由不同的仪器仪表和管道组合而成。在仿真软件中,把各种设备和管道用flash画出,再根据每一套装置流程图的要求,以真实、立体的效果来实现。

1.整体结构。实验仿真系统的开发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实验前的准备、实验过程及数据记录和数据处理。前两个阶段在Flash动画制作软件上完成,第三阶段在VisualStudio2005软件开发工具上完成,并且使用Ac-cess数据库进行数据的存储与交换。

2.仿真系统的实现。在计算机模拟化工原理实验时,需要通过动态数学模型来模拟真实的实验操作,该模型主要包括实验指导、素材演示、仿真操作、数据处理、考题测试、帮助功能等内容。下面以离心泵性能测定为例详细说明仿真系统的制作过程。在实验准备阶段与实验开始阶段的Flash动画的制作过程中,考虑到实验步骤有先后,以及更好地做到人机交互,必须使用专门为Flash脚本开发的ActionScript语言。如点击水泵开启按钮必须在阀门开启以后才能启动,直至水灌满后,才可以点击关闭水泵按钮。为了使实验更具有真实性,需设置阀门的流量控制,分为10个级别,可以逐渐增大或减小。运用VisualStudio.Net开发环境编写C#程序,可以通过拖动添加组件,并自动生成组件需要的代码。在制作化工原理实验模拟课件时,可通过VisualStudio属性窗口设置各种开发元素属性如外观、名称等,且属性窗口中显示的内容,随着选择开发元素的不同而动态改变。利用VisualStudi“o工具箱”,可以向应用程序添加标准控件。在设置好窗体和控件后,利用Vi-sualStudio的代码编辑器编写程序代码。在命令窗口中,可以直接输入并执行各种命令,调试应用程序,并通过在即时窗口的命令行中输入表达式或变量名,可以得到它们的值。编写程序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错误,开发人员需要对应用程序进行调试,查找错误的根源,以期达到设计要求。离心泵性能测定实验涉及到流体流动、水泵运转、仪表变化、阀门打开或关闭等动作,在仿真系统中通过Flash动画来实现这些动作的动态效果,使整个实验过程表现得更加真实。用Flash中的按钮实现动画交互效果,控制整个实验的操作并对数据进行采集,同时将数据传入C#,由C#对数据库进行读写操作,然后作出离心泵特性曲线图。

3.实验数据产生及处理。化工原理实验过程中往往要测定温度、压强、浓度、流速等数据,同时必须对这些参数进行整理和分析,并运用相关的理论公式进行计算,才能达到实验预期目的。化工原理实验实测数据多,绘图耗时费力,计算公式复杂,有时甚至需要进行迭代计算,借助计算机辅助程序可圆满解决这些问题。在仿真软件中,通过C#语言设计数据处理程序。根据各化工单元操作理论建立数学模型,使仿真数据在实际操作的数据范围内随机产生,以保证每个学生在进行仿真实验时即使初始条件相同,也不会得到完全相同的实验结果,更接近真实操作状况。试验完成后,点击“记录数据”按钮,计算机会自动记录数据,并在后台进行数据传递,然后根据预先输入的计算公式进行数据处理。数据处理后被保存到Access数据库中,再通过调用,将数据输出在DataGridView进行显示,或据此数据绘制实验曲线。

二、操作过程及功能概述

主界面使用VisualStudioC#中的窗体,通过添加菜单栏来控制试验的选择。其特点是方便、简单易用,更重要的是为今后仿真系统的逐步完善提供了空间。首先水泵的开关按钮是不可用的,必须在打开阀门以后,才能启动水泵。当水泵与阀门同时启动后,便开始灌水,在这期间禁用系统中所有的按钮。待灌水过程结束,先关阀门再关水泵。点击“开始实验”按钮,可以开启下一个界面继续实验。先打开水泵,然后打开阀门,通过阀门调节流量级别,仪表数值会随之变化。点击“记录数据”按钮,将仪表的数值记录在数据库中。当数据记录完毕,点击“查看数据”按钮,屏幕上显示10组数据以及由公式计算得出的“扬程”、“有效功率”、“效率”数值。点击“绘图”按钮,可直接绘制出H-Q、P-Q及η-Q三条特性曲线。无论是实验结束还是中途关闭实验窗体,都将出现一个对话框以提示实验者“是否保存当前数据?”操作者可根据提示对实验数据进行取舍。

化工安全指标体系 篇5

据统计,2013年化工行业中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56345家,主营业务收入8.1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2.7%;总利润为43.8.1亿元,较上年增加12%;2013年进出口总额3311.7亿美元,同比增长3.3%,其中出口1458.4亿美元,同比增长4.3%。在国际经济形势疲软,国内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化工行业实现了稳中有升的良好局面,整个行业的发展健康、有序,值得称道。(2014年7月,中国化工企业500强发布会在内蒙古召开,从发布的数据可知:2013年我国500强化工企业净资产利润率为16.8%,高于整个行业的总体利润, 盈利能力较强;化工企业持续做大做强,以占化工行业不足2%的企业数量,取得了占全行业47.4%的营业收入。其中,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湖北宜化集团公司和云天化集团公司2013年的主营收入分别达到2440亿元、802亿元和624亿元;同时,500强企业中国有控股参股、民营和三资企业比重分别为50.9%、22.8%和36.3%,各所有制的利润额比重分别为44.6%、24.6%和27.1%,化工企业所有制结构更趋合理,民营化工企业营利能力有所提高)。

我国化工行业产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化工企业仍然存在技术落后、管理水平不高、 生产模式陈旧的特点。由于我国化工企业500强的名单是根据主营业务收入的多少排列的,所以,我国化工企业 “500强”更应该表述为化工企业“500大”,很多企业大而不强,只是规模较大致使堆积的主营业务收入较高而已。如何破解化工企业的发展瓶颈,关键还是要进行技术改造, 提高管理水平,特别是要抓住国家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机遇,以大魄力、大格局和大谋略的勇气构建新型循环经济生产模式,把公众眼中的“三高一低”行业转变成具有新技术、新机制和新形象的绿色化工产业。值此化工产业转型攻坚的关键时期,科学合理的化工企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显然必不可少。

二、企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现状

(一)省市标准的实施推动国家循环经济标准的发布2000年以来,很多省市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污染严重、耗能较高和技术落后等问题,地方政府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时因为缺少评价标准而无法判断这些产业的发展水平,进而也无法给出扶持政策或者调整策略。而且,对于产业而言,整个产业也需要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提升产业层次和企业质量,因此,广西、上海和深圳等省市先后制订了循环经济评价指标,对产业发展情况进行量化考核。2005年国家基于全国各地对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践调查,发布了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进而,2007年6月国家发改委联合国家统计局和环保局共同制订了《循环经济指标体系》,这是一部面向所有产业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从资源产出、消耗、综合利用和废物排放四个方面提出了22个国家层面和14个产业园区层面的指标内容。这一指标体系的诞生意味着我国首次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产业结构升级和企业循环生产起到了权威推动作用。

(二)园区标准成为评价各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主流标准循环经济评价指标包括国家(区域)、产业园区和企业三个层次,国家(区域)层面的循环经济发展情况一般由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掌控,而且由于涉及面较广、指标复杂且难以统计,我国大部分城市目前还没有对区域层面的循环水平进行评价。在国家树立的区域循环经济典范中,辽宁省是循环经济试点省,贵阳市是循环经济试点市,但由于配套物流等无法满足循环经济的需求, 很多参观过这两个省市的考察者都还难以体会和感受到循环经济的力量。近年来,随着产业园区经济实践的推广, 关于产业园区的评价指标体系成为了循环经济中的主流评价标准。如上海的《上海市工业区循环经济建设指南》和深圳的《深圳循环经济指标计算与使用办法》几乎都是对产业进行考量,而考量的范围也基本都限制在了产业园区的地域内。而且,我国2007年制定的国家级《循环经济指标体系》也是主要从产业园区层面给出了评价指标,具体见表1。

(三)企业层面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复制于园区层面的指标体系我国目前的企业层面循环经济评价指标基本来源于产业园区层面,只是简单地将产业园区指标加以变化、调整和加工后移用到企业层面而已。企业层面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在某些地方政府已经制订了统一标准。 《广西主要工业行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对广西所有主要行业的企业给出了循环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化工企业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表2显示的评价指标分类表明,化工企业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分类仍然是完全按照产业园区的资源产出指标、资源消耗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和废物排放指标安排的。

三、化工企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现有化工企业循环经济指标分类不利于数据搜集化工企业与产业园区都是按照相同的分类构建循环经济指标体系,这种分类背后隐藏的是物质流评价方法,即根据物质的流入和流出来对产业和企业进行循环水平的评价。对产业园区来说,对其进行评价的是政府主管部门,这些政府部门擅长对较宏观的数据进行搜集和处理,能够有效、快速和准确地衡量出整个园区的循环经济数据,而且企业在面对政府调查时,也会积极配合主管部门进行数据搜集,这十分有利于运用物质流法进行评价。但是对于企业层面来说,按照物质流评价方法,化工企业循环经济的多数数据是需要企业不同部门统计获得或者需要经过加工和计算的,面对民间机构、学者或者企业自己等评价主体,企业没有较多的精力和配备专业人员协调、处理和搜集、统计相关循环经济数据,这导致对企业循环水平评估进行的数据搜集难度加大。物质流法在对某一单个企业进行评价时可能通过沟通和耗费一定的精力最终获得数据, 但是若对较多的企业进行评估时,该种方法就会显得效率低下。

(二)现有化工企业指标没有凸显化工企业循环经济的特征一般企业只要按照物质流法评价企业的循环经济水平就够了,但是化工企业具有“三高一低”的特征,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益”,因而应该抓住其特点建立循环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现有的一般化工企业指标虽然也照顾到了化工企业的特征,如“广西化工企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对其废物排放建立了四个指标,但是这也仅仅是比一般科技企业和工业企业多出几个指标而已, 只是在数量上增加了指标,并没有从根本上重视化工企业的污染实际,忽视了化工企业对已造成的环境污染的补偿和修复责任,无法深入挖掘化工企业循环经济更深层次的含义,使评价指标失去了衡量的意义。

(三)现有化工企业循环经济指标无法保证数据的准确性现有化工企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皆是按照物质流体系建立,考虑的是体系自身是否符合物质流体系,而没有考虑到指标的获取过程。在实际运作中,由于对化工企业进行评价都是一对一进行的,企业的数据只是面对调查者和研究者,调查结果也大都用于研究和政策的制定参考, 评价结果基本不会得到广泛传播,数据公开程度较低,这会导致两个结果:如果调查者是学者的话,企业提供的数据可能会比较随意。如果调查者是政府的话,企业为了达到标准或者使其评价层次更高可能有造假的冲动。总之, 由于数据的提供主动权掌握在企业手中,又由于数据的公开程度不够,化工企业将明显缺少监督,致使数据在企业层面的准确性降低。同时,如果按照物质流方法设计评价体系,其所需要的数据与企业生产中产生的数据不会一一匹配,即需要调查者在获得一线数据之后,按照各自的统计方法计算和整理相关评价数据,而学者、计算方法等的差异都会导致数据准确性降低。

四、化工企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一)以评价指标的可比性与独立性为原则进行指标体系构建现有的基于物质流的评价方法使得化工企业的循环指标前后强行连接,各类指标顺序僵化,缺少独立性。 比如,如果没有资源投入指标的前置,单独考量或比较后续的资源产出指标就会显得突兀。基于化工企业职能的分类方法,可以将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成为独立的几大系统,包括企业经济效益、循环利用、清洁生产(废物排放)和生态修复等独立的模块,这有利于数据的搜集,也有利于企业之间进行比较,进而审视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中哪个系统存在优势或劣势,并促使化工企业的相关职能部门加以改进,责任明晰,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二)以化工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为原则构建循环经济评价新模块化工企业循环经济评价中对循环经济区域层面的评价不够深入。循环经济分为三个层面,一是清洁生产,二是企业间循环,三是区域循环。现有的清洁生产和循环利用等指标都是第一、二两个层面,而对区域循环层面几乎没有相应指标体系与之对应。应该从社会责任履行的角度对化工企业循环经济评价体系构建新模块,即慈善捐赠和环保税费,环保类税费可以看作是化工企业为环境修复提供的资金,慈善捐赠可以看作是化工企业为弥补自身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所对周边社区居民作出的补偿或者是修复自身因为污染而造成的名誉损失。目前,由于各类企业包括化工企业基本都没有主动开展的环境修复类支出指标,所以从指标体系的引导作用角度出发有必要构建该体系模块,并从慈善捐赠(间接)和环保税费(被动)向直接和主动的环境修复类社会责任支出指标转变。

(三)以有利于获得具有可信度数据的原则构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分析各类文献中已有的评价指标体系可知,已有的指标体系确实保证了体系自身的科学性和完整性,但实际上在指标体系进行到填充企业实际数据的评价操作层面时,已有的评价指标体系所需要的数据与企业对外发布的数据几乎完全不配套。如果说年报数据是企业所应该公布的标准化数据,那么已有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所涉及的化工企业数据就是另外一套非普及的、公开程度低的、不规范的和非标准化的数据体系。所以,在循环经济的数据采集上,特别是化工企业的循环经济数据(由于化工企业污染较大,存在各种造假的冲动),必须以能够获得可信度较高的数据为标准确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从我国现有经济情况来看,企业年报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具有公开程度高、普及性广、数据类型及格式规范,差异较小等特点,比较适合化工企业在此基础上构建具体的指标体系内容。

五、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架构及案例

循环经济3R原则指减量化、再使用和再循环,学界公认从3R原则引申出来循环经济的三个层次运用于化工企业,即:着清洁生产、化工企业(间)循环和区域循环,加上化工企业循环经济基础,这四位一体构成了化工企业循环经济评价体系。见图1。

化工企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由四大子系构成,每个子系通过两大二级指标加以阐释。整个指标体系既有独立子系又浑然一体,指标设计充分考虑了数据的可获得性,并突出了生态修复的指标体系,反映化工企业在区域循环层面的特质。见图2。

表3构建了完整的化工企业循环经济评价三级指标, 并将从中石油和中石化的企业年报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获得的数据加以评价。化工企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在体系设计上充分反映了循环经济的思想和层次,而在指标设计上又能够使数据获得更加公开,准确和具有可比性,创新性地把化工企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和企业数据公开发布体系结合起来,使得评价结果更加权威可信。

本文通过使用AHP决策软件,选取了5个代表(2个专家、1个企业人士、1个非专业老师和1个学生)进行打分。总体来说,企业界人士比较看重经济实力指数模块,专家比较看重清洁生产模块,学生和普通教师比较看重企业循环模块。经过将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循环数据与参考数据对照,每个人直接在软件上打分,各项满分为100分,最后将每个人的打分进行平均,即得到最后平均分。中石油最后得分为91.95,中石化得分为86.79。之所以中石化的分数会低于中石油,主要是因为学生和普通教师将企业循环模块看的较重,而中石化在这一模块得分比较低。

总之,本文构建的化工企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摒弃了嫁接已有的工业园区指标的传统做法,也没有另外建设一套复杂多样的指标体系,而是根据企业年报和社会责任报告中的相关数据,构建了相对独立且可比的框架体系,并大胆融入了区域循环子系统,使得整个化工企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更加完整。但值得注意的是,该评价体系虽然从公开渠道获得了第一手的资料,但由于参考指标即平均值缺少国家层面的权威数据,可能会使得评价结果略有偏差。

构建化工园区应急体系 篇6

多数化工园区平时有计划地组织所属应急救援队伍在所负责的区域进行预防性检查和针对性的训练, 保证应急救援队伍熟悉所负责区域的环境和条件, 既体现预防为主, 又为事故发生时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做好准备, 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战斗力, 保证应急救援顺利有效进行。加强对企业的非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 平时从事生产活动, 在紧急状态下能够及时有效地施救, 做到平战结合。保证常态的管理部门在应急状态下迅速转为非常态管理机构 (平时与战时的转换) , 支持快速响应和决策, 建立快速响应的职能转换机制。

在应急救援过程中, 我国化工园区基本建立了分级响应机制。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 实行分级协调指挥。任何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 现场人员应一方面立即向本企业有关应急部门报告, 报告的内容包括事件时间、地点、简单经过等规定内容;另一方面采取必要的措施, 防止事件进一步扩大。企业有关应急部门应根据现场人员报警信息、监测仪器仪表的监测信息等做出该事件是否属于企业级响应。如果判定是企业级响应, 应立即组织企业有关应急人员开展抢险与救援工作, 并同时向化工园区应急指挥中心报告;如果在抢险救援过程中需要提高应急响应级别或增加救援力量, 应立即向化工园区应急指挥中心报告, 由其做出提高应急响应级别或增援抢险与救援力量的决策。

应急响应指挥中心应研究、分析现场人员报警信息、现场监测仪器监测信息等, 将分析结果与事先建立的各种事故后果影响分析案例进行比对, 必要时须咨询有关技术专家, 做出响应决定, 应立即将事故警报转传上级应急指挥中心, 由其做出进一步的分析与判断;如果应急协调指挥分中心做出启动预案决定, 就应立即组织应急救援力量开展抢险与救援工作, 发生突发公共事件的单位的有关人员应主动配合应急协调指挥中心的应急救援力量开展工作。应急协调指挥中心如果不能有效控制事态进一步扩大, 那就需要向上级请求增援应急力量或提高应急响应级别, 由应急协调指挥中心做出提高应急响应级别或增加应急救援力量的决策。

此外, 我国绝大多数化工园区都建立了园区、园区企业的应急预案体系, 并建立了预案管理、备案制度等;并设立应急救援专项资金。有些化工园区的经济发展较好, 用于安全生产应急领域的经费相对较为充足, 化工园区的消防站、医疗站等公共应急基础建设、应急响应系统建设及维护等资金来源主要靠化工园区专项发展资金。上海化学工业区、天津临港工业区等绝大多数化工园区都采取此种方式保障应急救援资金。下文介绍大亚湾石化区和洋浦经济开发区的应急体系建设。

大亚湾石化区

广东省惠州大亚湾石油化学工业区 (简称大亚湾石化区) 位于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部, 于2001年开始建设, 2009年进行了扩区, 由原来的27.8km2扩至约65km2, 包括石化产业区、精细化工区、纯洲港区、荃湾仓储区。石化产业区现有中海惠州炼油、中海壳牌等多家危险化学品企业入驻, 石化产业区充分依托中国海油和中海壳牌的大炼油、大乙烯项目, 规划发展炼油、芳烃下游、C2下游、C3下游、C4下游及炼化副产品。荃湾仓储区位于荃湾港东侧, 以成品油及化工品的储运为主, 涉及集装箱转运和粮油加工等产业。精细化工区为规划区域, 规划集中发展专用精细化学品、化工新材料、塑料加工产业, 完善石化区的产业链。

大亚湾石化区建设集中展现了我国沿海地区的综合优势, 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和发展石油化工的独特条件。随着中海壳牌95万t/a乙烯、中国海油1 200万t/a炼油等大型石化项目的投产, 园区已经形成石化上、下游产业一体化的发展模式, 成为国内最著名的现代化石化工业区之一, 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石化项目投资商入园投资。截至2011年底, 石化区吸引了13家世界500强企业入园, 石化区已落户项目67个, 石化上中下游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经过发展建设, 大亚湾石化区聚集了包括中海惠州炼油、中海壳牌、普利司通等涉及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使用、储存和运输的众多项目。大亚湾石化区内34家危险化学品企业, 其生产、储存、使用、经营和运输过程中涉及到的危险物质共118种, 主要易制毒化学品有甲苯、硫酸、丙酮、乙醚、盐酸、丁酮等。就应急能力建设, 目前, 大亚湾石化区设置了惠州大亚湾区石化工业应急响应指挥中心, 内设应急平台。应急响应指挥中心负责对大亚湾石化区内的公共安全、生产安全、道路交通、消防火灾、防灾减灾、环境保护、医疗卫生以及市政抢险等突发事件, 进行统一处置。

加强石化区消防装备配备为消防队伍配备大功率远距离泡沫消防车及高喷消防车, 以满足远距离喷射灭火要求;配备水控摆动移动炮, 用于大型油罐火灾扑救;配备大功率汲水消防车, 以防止供水系统损坏或供水不足时, 从附近水源就近取水;配备涡喷消防车, 用于吹散、稀释、洗消事故现场的有毒气体, 强制通风、驱散有毒烟雾和火场降温。

建设大型公共事故应急池在突发事故状态下, 承担泄漏油品或液体化工品, 以及消防污水的收容, 防止泄漏物质和消防污水进入水体和海域, 避免造成大范围的环境污染。

建设应急物资库, 加强应急物资储备明确应急物资管理机构, 储备方式方法, 制定应急物资储备制度。

加强应急资源整合整合石化区各类应急资源, 包括政府各相关部门和企业的应急物资, 对其名称、数量、类型、存在位置、有效期限等信息进行统计, 并报告给应急管理和指挥部门, 在紧急情况下可以调用;加快建设应急平台基础数据库, 实现石化区安全生产日常安全管理、危险源监管、预案管理、应急演练和培训, 以及事故状态下的监测预警、信息发布、综合研判、辅助决策、指挥调度、总结评估等功能, 满足石化区对生产安全日常综合监管和突发事故应急救援协调指挥需要, 实现石化区应急平台与石化区企业, 以及惠州市及有关部门应急平台的互联互通。

洋浦经济开发区

洋浦经济开发区内危化品等重大危险源的企业和建设项目增加, 成为海南省重大危险源最集中的地区。开发区管理局针对石油化工等高危行业易燃、易爆, 高温、高压, 有毒有害的特点, 整合区内资源, 发挥系统效能, 统筹规划, 分期建设, 采用现代科技, 把区内各种单一的电子监控和协调机制纳入一个统一的管理指挥平台, 逐步建立健全开发区一体化联合应急体系 (一体化中心) , 在发生或即将发生各类事故灾难、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社会安全事件时, 能够及早发现, 快速响应, 科学处置, 有效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灾害的发生和造成的损失, 保护国家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建设应急预案体系是一体化中心运行应急救援指挥的依据。洋浦经济开发区制定了包括《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在内的多项能够指导一体化中心应急救援指挥的预案。区内各办事处和企业均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 并报应急一体化中心备案。应急一体化中心对所有的应急预案进行集中管理, 减少预案的管理层次。开发区一体化中心在建设实践中, 从应急预案的制定、应急救援组织建立、装备配备及人员培训、应急演练等方面不断完善应急预案体系。一旦发生重、特大事故灾害, 由开发区应急指挥中心启动全区性“一体化”应急预案指挥救援。

体制机制建设

根据国家有关应急救援指导实行统一指挥, 分级负责, 区域为主, 企业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工作原则。开发区从体制建设出发, 整合政府、企业和社会等多方面的资源。一是与企业协商对应急资源进行统一管理使用, 使应急规模由分散到集中, 应急力量由弱变强;二是吸取与应急有关的社会力量, 让保险、银行等公司也参与一体化建设和管理, 共同投入, 共享一体化建设成果。

一体化中心建设将公安、消防、安监等政府职能部门统一起来, 对企业进行实时有效安全监管和应急救援。通过一体化中心的现代化手段, 在运行机制上集应急管理、应急指挥和应急救援于一体, 使中心具有日常监管、应急处理等多种功能;同时整合政府的执法资源, 加强对危险源的监管, 提高政府的执法效率。同时一体化中心实行企业操作模式, 对区内的救援实施免费服务。

应急平台建设

开发区一体化应急平台是以计算机网络系统为基础, 以有线和无线通讯系统为纽带, 以接处警系统为核心, 集成地理信息系统、移动目标定位监控系统、计算机辅助指挥CAD、图像监控系统和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等为“一体化”系统。能快速、及时、准确地收集、处理和存储实时突发事件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 以多媒体 (文字、声光、影像等) 方式显示各类信息, 通过各种基础数据有机集成, 实现信息上传、采集、录入、管理、分析、决策、指挥和处置全过程的快捷灵敏, 科学高效。

一体化中心将安全生产和消防等应急平台整合, 将日常监管工作与重大危险源监控工作相结合。要求区内大企业、人员密集场所和金融机构等重点单位率先建立和完善各自相对独立的应急监控系统, 并与一体化中心平台对接联网, 实现公用信息数据在全区范围内交接共享。一体化中心的应急平台能实时对全区重点企业、重大危险源、公共设施场所、人员密集场所、道路交通、港口、重点保卫单位等进行全程电子监控和信息采集处理, 能够在发生或即将发生各类事故灾难、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社会安全事件, 有效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灾害的发生和造成的损失。

洋浦开发区一体化中心设综合管理办公室、应急指挥处、应急救援处3个部门。中心的重大事项, 由政府和各大企业组成的联席会议决定。一体化中心的建设、日常管理等费用分别由开发区管理局和企业按比例投入。中心集中部分企业消防救援车辆和器材, 统一调配使用, 产权为企业所有, 实现资源共享。

(图片源自百度网)

链接

化工园区企业准入分档

化工园区实行严格的企业准入制度, 可以从源头上降低发生事故的概率, 推动安全生产工作源头治本, 进一步提高石化区内企业整体的安全管理、应急救援能力和水平。化工园区准入企业分为4档:

第一档是国际跨国公司以独资或合资形式新建的大型企业, 它们设备和工艺技术先进, 有先进的安全理念和管理方式。

第二档是我国三大油公司, 即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 这些公司都有一整套企业安全卫生标准和安全管理制度, 注意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做法以改善安全管理, 职工素质相对较高, 设备设施状况较好, 工艺技术较先进。

第三档是化工系统县以上6 000多家国有企业, 这些企业执行原化工部的管理制度, 有安全机构和专职安全管理和技术人员, 管理有一定基础, 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相当部分企业的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逐渐削弱, 职工素质也呈下降趋势, 设备更新和维护跟不上安全生产的要求。

化工职业卫生管理体系建设探讨 篇7

关键词:化工,职业卫生,管理

众所周知, 职业病的隐藏时间非常长, 如今经济的不断发展, 不只是用人单位, 就连病人自己, 都忽视了职业病的防治意识, 所以职业卫生管理问题是目前社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职业病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尤其是对化工企业来说, 建设职业卫生管理体系已成为一项不可缺少的工作。

1 建立化工职业卫生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制定一套严谨的职业卫生管理体系可以有效帮助企业建立科学的安全管理机制, 从而能够减少企业事故的和职业病的发生概率, 减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尤其是我国已经成为WTO组织成员, 企业只有进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才不会在国际贸易中受到影响, 以此打破贸易中的壁垒, 提高企业形象, 从而给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化工行业的工作基本是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中, 时间长了以后空气中会充满有毒有害气体, 化工企业生产中产生的这种有害的物质, 对人体的健康和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虽然大多数相关企业设立卫生管理机构, 但是工作人员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 并没有发挥出其相应的职能;包括一些中小企业对生产过程中的健康和安全问题不重视, 出现安全防护设备并不安全的问题, 这些都是导致目前职业病呈现上升趋势的原因。所以化工职业建设卫生管理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 从目前形势来看是非常严峻的。

目前我国职业卫生管理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落后的, 中小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我国化工企业众多, 从业人员的素质也比较低, 从业人员并不知道在工作中对身体会产生什么样的伤害, 再加上企业没有周期性的进行全方面的健康检查, 在这样没有引起重视的情况下, 直接导致职业病人员的增加。

职业伤害、职业事故的频发, 化工行业导致的职业伤害有难治愈的特点, 职业危害又有群体性的特性, 给单位和家庭带来极大的损失, 因此会引发社会矛盾。职业危害的影响之大, 已经成为关系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社会问题。职业卫生管理工作保护的不仅但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企业, 更是在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所以说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必不可少, 看似简单普通, 可有可无的工作, 带来的影响确是非常巨大的。

2 加强化工职业卫生管理体系建设的举措

2.1 从企业来说

2.1.1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责任制

职业事故一旦发生损失最大的应该是企业, 对于这个问题, 企业应该引起绝对的重视, 成立专业的卫生组织管理机构, 配备专业技术人员, 严格控制生产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及时发现出现问题, 及时做好保护和防护措施。企业严格落实职业卫生责任制度, 明确责任范围, 及时组织员工进行健康检查, 真正的关注员工的健康问题。

2.1.2 加大职业卫生防护措施的投入

从长远的发展来看, 企业应该采用无毒或者毒性比较低的原料进行生产, 在生产的环境上进行改进, 建设一个良好的生产环境, 除此之外加大防护器材的投入, 采用防护性能改的防护设备, 利用以上措施降低员工职业病产生的几率, 保证员工的安全, 也是保障企业的安全和长远发展。

2.1.3 企业内部加强培训

在一个集体中, 安全问题需要全体人员的参与和监督, 企业应当对全员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进行培训, 包括安全培训、职业卫生培训、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培训等。把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告知工作人员, 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绷紧工作人员的安全这根弦, 使工作人员在实施生产中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安全意识。

2.2 从劳动者自身来看

劳动者对于所从事的行业进行相应的了解, 尤其是化工行业, 了解生产中存在哪些风险, 对出现的风险企业有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劳动者自身要有安全意识, 除公司组织进行检查外, 自己也要进行不定期的检查。从事化工行业本身危险系数就要比一般工作高, 只有自己提高安全意识, 才能避免意外的发生。

2.3 从国家来说

国家要把这个问题放在重要位置, 从保护公民健康安全出发, 从维护社会稳定出发, 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 国家方面要加大化工职业卫生管理体系建设的监管工作, 遵照化工企业的规范制度, 结合实际情况, 建立卫生管理相关制度条例, 对化工企业进行约束。另外对化工企业相关生产部门进行监督, 不合格企业进行整改, 这样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控制问题的扩大, 将问题都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内, 防范于未然, 相关部门监督化工企业定期对生产部门的设备进行维护优化。

综上所述, 化工职业生产中存在或多或少的危险, 只有在平常的生产中主动去防控, 才能避免不必要的事情的发生。在这方面, 起关键作用的还是企业, 企业把好每个环节的安全关, 同时劳动者和国家进行监督, 相信化工行业会降低人身的伤害和企业财产的损失。

3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对于企业来说, 只有良好的生产环境提供给劳动者, 这个企业才能平稳的发展, 创造更多的财富;对于劳动者来说, 自己的健康是对自己的负责也是对家庭的责任;对国家来说, 控制职业病的发生, 对社会稳定有重大意义。所以, 化工职业卫生管理体系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孙守锋.化工行业职业卫生管理体系建设的探讨[J].化工管理, 2014, 14.

[2]张腾, 徐幼平, 周彪.石化企业建立职业卫生安全管理体系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 2008, 09.

[3]黄海斌.化工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的问题与几点思考[J].药物与人, 2014, 06.

构建化工原理合理课程体系的研究 篇8

一、理论教学环节

化工原理在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 起着承上启下, 由理及工的桥梁作用。化工原理所涉及到的单元操作多, 实践性与应用性强, 学生学习有难度, 处理工程问题不知如何下手, 因此在化工原理课程内容设置中采用多维考核评价模式、强调培养学生的工程概念和工程意识及采用启发式教学,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采用多维考核评价模式

课程采用多维考核评价模式, 多维考核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元评价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 同时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

2. 理论教学中注重工程观点的培养

化工原理中的每一个操作单元从表面看似乎各自独立, 但实质上是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的, 以传动、传热、传质的“三传”主线贯穿于化工原理教学的始终, 有助于学生从公式定律的层次提高到理论层次上来, 把庞杂的知识系统化, 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 开阔思路, 培养纵观全局、把握事物发展本质的综合能力。在授课过程中, 教师始终贯穿工程观点, 与实际相结合, 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相连。如介绍间壁式换热器, 结合有机实验用到的直管式换热器, 工厂中用到的列管式换热器、浮头式换热器及板式换热器等讲解实验室与工厂实际的相同点与异同点, 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采用启发式教学

化工原理所涉及到的单元操作较多、原理较难, 计算公式较多, 如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采用启发式教学, 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 讲解塔设备时, 先介绍回收车间粗苯工段工艺流程后, 提出终冷塔、洗苯塔、脱水塔、脱苯塔的原理及内部结构是否相同, 为什么采用此种流程, 如不设终冷塔或不设脱水塔可以吗? 然后讲解传热、吸收、蒸馏等相关知识, 用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4. 建立交流平台

建立交流平台可以成为课后辅助教学的手段。通过综合利用网络载体, 运用E -mail、QQ ( 群) 、微信等网络交流载体, 可以实现不受时间与地点限制, 及时答疑解惑, 同时在教学中, 教学反馈及时, 教师也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难点, 调整教学进程。

二、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性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

1. 认识实习

认识实习是课程的四大环节 ( 课堂教学、实验、实习、课程设计) 之一。一般安排两周, 主要通过下厂实习, 给学生展示化工生产车间的实况, 把离心泵、换热器、精馏塔等一些常见设备及工艺流程展示给学生, 简单介绍它们在工业中的应用, 使学生意识到这门课程与化工生产密切相关, 产生浓厚兴趣。介绍生产流程时说明一个产品的完成需要哪几个单元操作过程, 而化工原理课讲解的正是这些单元操作。实习中安排学生了解各车间工艺及流程, 用化工原理知识分析化工生产过程由哪些化工单元操作组合而成, 各化工单元操作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用化工原理和化工机械的知识, 分析生产中所用设备的结构和作用; 熟悉生产中所用的实际操作和手段等。当遇到工厂中有闲置或待修的设备时, 如换热器, 现场让学生观察其内部结构并介绍其种类, 内部结构的作用及其优缺点, 增加学生感性认识, 培养学生工程观点。

我校为了保证更好的实习效果, 在认识实习方面积极支持, 提供资金, 而且实习具有稳定的实习基地—鞍钢股份公司煤化工产业事业部和鞍钢股份公司炼焦总厂, 该厂具备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内容所覆盖的主要单元操作。主要依托实习基地, 通过学校立项, 自制开发实习课件, 该课件优点:

(1) 针对性强

认识实习是大学本科教学内容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 是一个提高自身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极好机会。但随着企业的减员增效和学生的扩招, 再加上现场设备轰隆隆的运转声, 虽然带队教师用最大的声音进行讲解, 但只有靠近的学生才能听清楚, 面对一张张求知的面孔, 困惑的眼神, 作为带队教师的我们一直在寻找出路。针对这种情况, 在多年带学生下厂实习的基础上, 将收集的大量资料 ( 拍摄形式为自己动手) 做成课件, 在下厂前一天, 将第二天将要实习的内容用课件形式进行讲解, 使同学们首先有一个感性认识, 并提出各种问题, 让同学们带着问题去现场, 这样学生们有据可依, 并将现场看到的自己解释不通的问题反馈回来, 大家共同探讨, 这样达到了异想不到的效果。

(2) 涵盖的内容多

它不仅涵盖我们所要实习的鞍钢股份公司煤化工产业事业部和鞍钢股份公司炼焦总厂各车间的内容, 还有其他焦化企业的相关设备和流程。即使同是回收车间, 它们的任务都是净化煤气和回收化学产品, 但因为建设的年头不同, 工艺和设备有很大的差异, 通过对照讲解, 让学生了解到一个企业的技术改造时时刻刻都在进行, 要把知识学活, 要不断的创新才能立足。

(3) 理论联系实际

这个课件把理论知识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 很好地利用了鞍钢丰富的设备和工艺资源, 通过拍摄的设备实物再附上其内部结构, 将理论与工厂实际很好的联系起来。

(4) 对课程的学习起到较好的效果

课件对实习所遇到的各种主要单元操作原理及设备做了解释和展示, 不但加强了对学生后续学习的理解, 还能够超出化工原理的范畴, 结合实习工厂情况介绍了一些环保、材料、节能、经济核算等方面的知识, 拓展学生的视野。

2. 实验教学

化工原理实验是一门综合性实验, 是化学工程专业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是本科学生在学习《化工原理》课程中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通过实验增加感性认识, 用实验数据验证和应用所学的理论, 加强对理论的深入理解, 达到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更好地掌握实验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在实验基本技能和数据处理方面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工程师的基本训练, 让学生了解和熟悉有关的仪器、仪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学会单元操作,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使学生能够具备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测试分析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我校分别开设基础性实验与综合性实验, 其中基础性实验是指用于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的验证性实验项目, 综合性实验是为了通过课程实验, 培养学生的工程综合与应用能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和创新研究能力。例如, 在离心泵性能测定实验中, 给定一系列设计任务, 要求采用泵或出口阀门调节流量, 同时合理选择离心泵串联或并联操作, 学生提交预习报告, 经教师检查后进行实验, 实验结束后, 对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有了深层次的认识, 对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能够自行解决, 锻炼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程设计

化工设计课程与设计是学生完成专业理论课程后必修的一个教学环节, 是在前期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根据指导教师在机房统一进行指导答疑, 学生的任务书做到每人一题, 避免学生之间抄袭, 加强每个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保证设计质量。化工设计课程与设计过程涉及大量的工程性问题, 对学生指导应从设计的目的和依据、主要设备的工艺设计为指导, 使学生掌握化工设计的基本程序与方法, 注重培养工程观点。

三、结语

以上是我们在建立合理的化工原理课程体系中所做的一些探索性工作, 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学生反映有助于工程观点的树立, 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产生了较大兴趣。

摘要:化工原理在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 起着承上启下, 由理及工的桥梁作用。本文介绍了构建合理的化工原理课程体系的研究, 在理论教学环节中创新地应用多维考核评价模式, 强调学生的工程概念、工程意识培养及工程能力素质的培养, 在实践教学环节大胆尝试开发实习课件, 提高认识实习质量, 为企业培养合格人才。

关键词:化工原理,理论环节,实践环节

参考文献

[1]苟建霞, 解胜利.化工原理项目化教学改革探讨[J].化工时刊, 2010, 24 (8) :69-71.

[2]班红艳, 方志刚, 顾婷婷.研讨式教学在催化材料与催化剂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 2011, (1) :84.

[3]韶晖, 冷一欣.化工原理实践环节中的创新功能[J].大学化学, 2012, 27 (1) :45-47.

化工安全指标体系 篇9

关键词:化工,会计监管,内部控制,审计

一、会计监管体系的相关概念

会计监管是指各企事业单位内部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法享有经济监督检查职权的政府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成立的社会审计中介组织, 对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与完善性以及本单位内部预算执行情况所进行的监管。从其定义所包含的含义来讲, 通常分为三种观点: (1) 政府或会计职业组织对会计工作的干预, 以保证会计工作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为目的。 (2) 除了对会计工作的干预之外, 更多的是对会计工作质量的一种监督, 以确保会计工作的真实性, 监管本身通常是频繁的、连续的和全面的。 (3) 会计监管被看做为同企业讨价还价的博弈过程, 其目的是为了弥补因个人利益膨胀而导致的社会利益失衡。

二、化工企业构建会计监管体系的必要性

(一) 强化企业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

会计监管是现代会计管理, 甚至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 是确保企业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提高经营水平的基础。化工企业资产信息庞大, 要明确企业产权关系, 厘清权责, 就必须以完善的会计管理制度来做基础, 做好财产核算、资金控制、财产保管等管理制度, 明确企业资产增值的目标以及责任, 才能够很好的处理经济责任与利益分配的关系。企业所有者关注的是如何提高其投资的安全和收益, 增值资本, 而企业经营者更多的是为了实现企业发展目标, 企业内部监管制度的建立, 通过有效的监管制度来联系两者, 在两者之间建立互惠互利的信任关系, 有利于协调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矛盾, 缓和其利益冲突, 为企业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确保企业管理的稳步推进, 实现企业的平稳发展,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二) 强化会计核算, 提高信息质量

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反映的是企业的经营实力和业内信誉, 更是关系到社会经济秩序健康发展的指标。加强和完善会计监管体系建设, 能够更好的规范化工企业会计核算行为, 防止会计信息造假, 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我国现阶段已经出台了大量关于会计行政法规、企业会计制度、准则等, 要求各单位加强会计工作内部监管, 完善监管制度, 这是落实我国相关政策的必然结果。

(三) 接轨国际惯例, 提高竞争能力

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 国际经济交往频繁, 化工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特别是与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 提高自身在国际化的经济环境中的竞争优势, 是当前化工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加强企业会计监管是加强企业自身的竞争实力提升的迫切要求, 接轨国际惯例, 才能在确保在竞争中不被市场淘汰。

(四) 完善监督职能, 提高企业内控

化工企业多为国有企业, 其管理形式存在着行政特色, 企业内部机构臃肿, 管理者独揽大权, 财会信息完全由领导者把控, 这为会计信息造假提供了便利, 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完善会计监管体系的目的就是更正这一错误, 完善监督职能, 确保财会信息的独立性和准确性, 确保化工企业的资金链安全, 进而强加企业内部控制, 使企业管理制度得以更好地实施。

三、化工企业会计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 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我国与会计监管体系相配套的法律还不健全, 特别是有关惩处制度没有及时出台, 限制了会计监管体系的推进和发展, 也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企业会计信息造假。纵观目前被披露的企业会计信息造假案件的处理, 主要是以行政处罚为主, 追究主要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并没收违法所得, 惩罚力度不够, 对财务会计违法犯罪不能构成足够的威慑, 且缺乏对投资者的民事赔偿。

另外, 会计监管相关制度的出台存在着盲目性, 没有根据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制定, 且政策的实施存在着实施在先考虑在后的问题, 无法与我国资本市场相容, 忽略了政策有效实施的可能性, 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会计政策的制定和推行实施成本。

(二) 会计监管意识淡薄

大多数化工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对于企业内控的理论知识储备不够, 对企业会计监管的理解不够透彻, 在认识上无法与会计监管体系接轨。从而只是在国家有关规定下, 盲目地建设会计监管体系, 对体系的重视程度不够, 导致制定的相关制度仅仅只是会计部门的工作制度, 而与企业的业务脱节, 违背了会计监管的原则。及时建立了会计监管制度, 其内容上也存在大量问题:不科学、不系统、片面、零散。

(三) 监管实施存在漏洞

会计监管的实施是靠企业内部来进行的, 主要以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为主。在会计信息存在失真的时候, 审计部门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我国化工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着很多突出问题:审计部门机构设置不健全, 或者形同虚设, 人员不足或者审计人员的素质不够, 缺乏权威性, 审计过程中缺乏工作严谨性, 敷衍了事, 甚至于有些企业的审查部门发现问题而不敢处理, 为保住自己的工作而牺牲企业利益, 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审计部门对企业其他部门来说不具备任何独立性, 审计部门的岗位多由各部门的领导担任, 无法与各部门之间完全脱离干系。

(四) 缺乏会计监管人才

缺乏专业的监管人才, 由于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起步晚, 我国现阶段缺乏相应的人才储备, 化工企业的会计监管人员都是由会计师来担任, 对于内部控制的认识低下。这就导致会计监管人员素养整体不高。企业内部的会计人员如果对于相关的法律认识不足, 缺乏法制观念, 必然会在多方面影响到会计监管的执行。在权大于法的思想影响下, 授权于企业管理者的意志, 从而缺乏职业道德, 在会计监管的过程中主观性、随意性较大, 没有职业风险意识, 缺乏职业判断能力, 从而会计监管也就形同虚设。如果会计管理人员是专业人才, 其职业素养高, 这些问题也就能够迎刃而解。

(五) 激励机制不够健全

化工企业的内部激励承袭国有企业的模式, 偏重非经济激励且激励机制不健全。通常对于财会岗位工作人员的激励多以传统的官位激励方式, 通过提升业绩优秀的人员成为高级管理人员来进行。而经济利益上面的激励大多与企业利润挂钩, 这就促使了经营管理者只是注重企业短期的利润, 而不注重企业的长期发展。在激励方式上比较单一, 相比较国外的成熟的激励机制, 则多采用直接或间接的经济利益来进行激励, 例如年薪制、奖励、股权等等, 我们化工企业在这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

四、完善化工企业会计监管体系的建议

(一) 加强企业会计监管制度建设

在国家出台制度滞后, 与企业本身发展不能很好契合的情况下, 企业应该加强建设适合本身发展的会计监管制度, 以促进会计监管体系的搭建。借鉴国际先进经验, 参考化工龙头企业的会计监管制度建设, 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 建立强而有力的会计管理制度。企业管理层应与企业内部会计监管机构联合建立和维护内部控制机构和财务报告程序, 并对财务报告程序的有效性做出评价。企业内部应该将会计监管提升到一定的管理高度, 并且强制执行会计监管。

积极与政府合作, 配合和督促政府相关部门和机构制定和出台会计监管相关政策, 并坚决贯彻落实相关政策。

(二) 强化企业会计监管理念宣传

推进会计监管体系的建设, 对于其理念宣传是必要的。首先要加强企业管理人员的会计监管理论教育,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教育, 为涉及到会计监管体系的所有人员进行培训, 打好建立和完善会计监管体系的基础。同时, 为企业会计监管制度的建立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 无论是舆论上, 人才培养上, 还是组织机构的建设上。另外, 要加强相关人员的培养和教育, 为保证会计监管提供足够的从业人员, 并保证从业人员的能力足够胜任监管工作。对于会计管理的理念要深化到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中去, 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财会监管体系的完美搭建。

(三) 强化内部审查机制和加大审查力度

会计监管工作的主要核心是内部审查, 强化内部审查机制和加大审查力度是完善会计监管体系的必经之路, 笔者认为, 企业必须强制建立内部审查机构或设置专职内部审查人员, 审查机构内的人员必须是专业的会计监管人才, 且在业内有一定的威信, 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审查机构必须由审查委员会来直接领导, 不隶属于任何部门, 不直属于某一个领导管理, 必须由多人进行决策。内部审查机构应该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做实时评估, 并针对内部控制存在的漏洞及时提出修正建议及方案。

内部审查的过程必须是严肃而且认真的, 不能搞形式主义, 以实事求是为原则, 切实做好会计监管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任何个人和部门不能够给内部审查制造阻力, 不能隐藏虚假会计信息, 以正确的会计工作理念来支撑日常工作。

(四) 提高会计监管人员的职业素养

当前, 我国会计监管专业人才匮乏, 而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会计人员加入到了会计监管的队伍中来, 其中素质不一, 良莠不齐, 这就需要企业着力提高会计监管人员的职业素养, 在这个过程中要以唯才是用为原则。因为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前进, 新的观念, 新的思想不断涌现, 会计管理的理论也在不断更新, 所以企业有必要进行培训, 提高从业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同时也要使会计监管人员克服陈旧的思想观念, 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 遵守法纪, 以企业的长远发展为起点, 在会计监管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五、完善内部激励机制

只有科学的企业内部激励机制, 才能确保人才的稳定, 保证会计监管体系的稳步发展。这就要求企业建立一整套科学的企业人事管理体制, 在人才的选拔、培训、任用的过程中群招出路。企业内部会计监管制度的有效执行要以合理的人才选用为基础, 企业的择人、选人、用人政策直接关系着企业内部各个结构的人员配备, 最为直接影响是能否有较高专业素养的人员来执行会计监管制度。即使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若没有优秀的会计监管专业人才来进行实际运作, 制度的作用就得不到充分发挥。要充分发挥会计监管制度的职能作用就必须重视对会计监管制度执行人员的培训与再教育, 定期对其进行工作考评, 对工作优秀的员工进行奖励, 对工作懈怠的员工进行处罚。提升会计监管在企业的地位, 提高会计监管人员在企业的地位和知名度, 使其能够安心工作, 正确的行使其所拥有的权利, 执行其应尽的义务, 为保障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顺利进行夯实基础。

结语

总之, 在现阶段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环境下, 构建完善的财会监管体系, 强化化工企业管理,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 对于化工企业的稳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迪龙.企业会计监管体系创新问题探讨[J].商业经济, 2013.4:34-36

[2]乔芸.浅议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会计监管[J].江南论坛, 2011.12:19-20

[3]高晨曦.我国企业内部会计监管的现状及对策[J].现代商业, 2006.6:54-55

[4]魏伟.企业内部会计监管体系的构建[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 (理论版) , 2009.7:132-133

上一篇:沁水盆地南部下一篇:卫星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