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物流金融(共9篇)
农产品物流金融 篇1
现代农产品物流金融作为农产品物流发展的中间业务, 具有丰富的内涵、显著的特征和积极的作用。现代农产品物流金融指金融机构 (银行业) 在面向现代农产品物流业的运营过程中, 通过应用和开发各种绿色金融产品, 为抑制农产品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 实现农产品物流环境净化和物流资源最充分利用, 不仅具有经济价值, 还具有社会价值和生态环境价值。只有实现农产品物流对环境的净化及其物流资源最充分利用, 才能架起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彼此联系的“桥梁”, 才能提高现代农产品物流金融发展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因此, 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金融, 开发农产品物流金融产品, 整合现代农产品物流金融运作模式, 加强现代农产品物流金融组织形式及“土地金融”制度创新, 不仅有利于我国现代农产品物流绿色化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还对进一步强调统筹城乡发展, 建立“两型”社会,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发展农村经济, 具有积极重要的现实意义。
农产品物流金融的运作模式
农产品物流银行。农产品金融机构以市场畅销、价格波动小、且符合质押品要求的现代农产品物流产品质押为授信条件, 运用较强实力的绿色信息管理系统, 将农产品金融机构的资金流和绿色物流企业的物流有机结合, 向中小农产品绿色物流企业客户提供绿色“融资、结算、分散风险”等服务业务, 其主要业务模式为农产品物流的质押模式和担保模式, 这两种基本模式引用了以农产品物流动产质押, 通过“绿色物流银行”融资在农产品绿色仓贮时就能变现, 盘活农产品物流企业的动产, 解决中小农产品绿色物流企业的绿色融资“瓶颈”。因此, 我国现代农村“土地银行”作为一种创新的农产品物流金融运作模式, 不仅扩大了现代农产品金融机构的中间业务, 更重要的是解决了困扰我国现代中小农产品绿色物流企业融资问题, 这无疑有利于现代农产品物流金融的发展。
农产品融通仓。拓展现代农产品“绿色融通仓”, 把现代农产品物流、绿色信息流和绿色资金流进行综合的现代农产品物流的绿色管理, 从而提升了为客户 (消费者) 进行绿色服务的质量, 提高农产品绿色物流经营效率, 减少农产品物流运营资本, 拓宽现代农产品物流服务内容, 优化现代农产品物流绿色资源使用, 并协调多方绿色经营行为。因此, 现代农产品融通仓的拓展, 能提升现代农产品物流供应链金融的整体绩效, 增强了整个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的竞争力。
农产品供应链金融。在现代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活动中, 绿色金融机构灵活地运用现代农村“土地银行”绿色物流供应链金融产品及服务, 将现代农产品物流金融的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 使现代农产品物流产生价值增值。现代农产品物流供应链金融涉及的主体:地方政府、客户 (消费者) 、物流企业 (公司) 和金融机构 (银行) 。其中地方政府作为追求社会发展 (效益最大化) 的土地所有者, 其正确引导和宏观政策的支持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客户 (消费者) 包括农产品物流核心企业及与其构成供应链联盟的上下游企业和最终用户 (消费者) , 都在“绿色物流供应链金融”模式下, 农产品物流企业 (公司) 发挥在农产品运输、仓储、质物监管等方面的专长, 现代农村“土地银行”绿色金融机构基于农产品物流企业控制货权, 进行农产品物流与绿色资金流封闭运作, 给予农产品物流中小企业绿色授信融资支持, 形成互利互补的现代农产品物流金融平台, 使地方政府、客户、农产品物流企业及绿色金融机构在多方合作博弈中“共赢”, 使数百家农产品物流企业分享到了现代农产品物流金融平台的融资便利与物流增值, 以满足帕累托最优。
现代农产品物流金融绩效分析
现代农产品物流金融绩效是指现代农产品物流金融企业经营活动中所创造的价值, 即一定量的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 (投入) 与符合社会需要的劳动成果 (产出) 的对比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 绿色物流是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 使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实现对环境的净化。因此, 现代农产品物流金融须从环境的角度, 对农产品物流金融体系进行改进, 形成了一个环境共生型的现代农产品物流金融管理系统, 即建立在维护人类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 改变原来的经济发展与物流、消费生活的单向作用关系, 在抑制农产品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 形成一种能促进经济和消费生活健康发展的现代农产品物流金融系统。
现代农产品物流金融作为一个多层次的概念, 既包括现代农产品物流金融企业的绿色物流金融活动, 又包括社会对绿色物流金融活动的规范和管制。从绿色活动的范围来看, 它既包括单项的现代农产品物流金融作业, 如运输金融、仓储金融、包装金融、流通加工金融等, 还包括为实现农产品物流资源的综合利用、循环再利用而进行的废弃物循环的农产品物流金融, 即在循环经济理念下的逆向农产品物流金融。因此, 现代农产品物流金融的目标不同于一般农产品物流金融活动。一般农产品物流金融活动主要为了实现农产品物流金融企业盈利最大化, 仅追求经济利益目标;而现代农产品物流金融目标, 则在循环经济利益目标之外, 追求资源节约、环境保护, 这从宏观角度和长远利益看,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与经济利益的目标是一致的。因此, 现代农产品物流金融绩效目标既具经济属性, 又具社会属性和生态环境属性。
现代农产品物流金融共生型绩效。传统的农产品物流金融往往没有考虑到对环境与生态的负面影响, 片面追求农产品物流金融业务的经济效率化。如我国的农产品运输, 汽车运输比重越来越大, 尤其是汽车长途运输, 大量的汽车尾气排放以及汽车噪音对环境污染比较严重;批发、贸易市场卫生条件差, 农产品污染严重, 极大地威胁着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然而, 现代农产品物流金融则注重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 求得环境与经济发展共存;它尽可能通过农产品物流金融革新与技术进步, 尽量减少或消除农产品物流金融经营活动中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当然, 现代农产品物流金融在运营活动中并不是消极地抑制其规模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而是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改变原来经济发展与农产品物流金融经营活动之间的单向作用关系, 抑制现代农产品物流金融运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形成促进经济和消费生活健康发展的现代农产品物流金融系统。
现代农产品物流金融资源节约型绩效。现代农产品物流金融不仅注重农产品物流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而且强调其资源的节约。据《哈佛商业评论》报导, 全部物流中大约只有1%的物料真正地用在最终产品上, 并在出售后6个月仍在使用。据有关资料显示, 我国对蔬菜缺乏必要的加工过程, 100吨毛菜可以产生20吨垃圾, 大量的毛菜直接进城销售, 再加上相关垃圾处理、环境保护和市容管理方面的费用, 存在着一个数量惊人的无效物流成本;还有过量的储存也造成物品陈旧、老化、变质, 运输过程的农产品破损, 流通加工过程边角余料的浪费等, 其资源浪费现象不仅存在于生产、消费领域, 也存在于流通领域。因此, 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金融, 不仅能减少农产品物流环境负面效应, 而且还节约了农产品物流资源。
现代农产品物流金融循环型绩效。传统农产品物流金融运营活动仅为“正向物流金融”, 只重视从资源开采到消费者需求, 而忽视废旧物品、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所形成的“逆向物流金融”。逆向物流金融运营活动是一种包含产品退回、物料替代、产品再利用、废弃处理、再处理、维修与再制造等流程的物流金融活动。它是一种成本、经济、高效的从消费终点到起点的过程, 以实现回收和适当处理的物流金融活动。然而, 现代农产品物流金融运营活动, 是通过资源循环利用、能源转化, 以提高农产品供应链物流金融的整体绩效。因此, 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金融, 不仅能实现农产品物流资源循环利用, 而且还使农产品物流能源转化。
农产品物流金融 篇2
农产品企业发展金融困境与农村金融产品创新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农业也将逐渐融入世界经济之中。虽然近年来,金融机构在不断加大金融产品创新的步伐与力度,在解决农产品企业融资困难、满足传统农村融资需求、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方面仍受诸多制约因素的影响,其与现代农村经济发展所需的广覆盖、多元化的融资需求不相适应,还需进一步的改进和加强。因此,为了加快农产品企业发展的步伐,必须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是实现农产品企业与资金流高效融合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农产品企业;金融困境;金融产品创新 一、湖北农村金融发展现状以及农产品企业发展的意义 (一)湖北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作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农产品企业的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湖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更要充分发挥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着力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政府文件多次提及“三农”问题,并在20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支持力度,凸显了“三农”在我省民生中的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在此背景下,湖北省实施了一系列支农惠农富农政策,积极推进基本金融服务均等化,使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享受到了农村金融改革发展成果,有力地促进了“三农”的转型升级。 但到目前为止,湖北省农村金融建设仍然滞后,长期存在的城市与农村金融二元结构也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城市金融服务竞争日益充分而农村金融服务能力明显不足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由于从起,短期贷款的分类有所变化,表1是根据的数据描述的湖北与全国贷款农业贷款情况的比较。 从表格的数据来看,湖北的农业贷款同比增长22.7%,基本与全国平均水平23.4%保持持平。但是湖北省的农业贷款占各项贷款总额的比重仅为4.1%,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一定差距。这说明,农村金融经过3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当前依然是我省金融体系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在金融改革不断深化的历史阶段,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不足依然是国家高度关注的民生与社会问题,也是需要继续通过深化改革来着力解决的一项重大经济金融工程。 (二)农产品企业发展的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农业也将逐渐融入世界农业之中。只有不断深化金融服务与创新,更好地支持农产品企业出口,才能使农业适应和加入国际市场,不断提高其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把农产品生产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更好的为“三农”服务。 1.农产品企业的发展能促进农业增长 第一,农产品企业的发展,有利于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优化产品结构。农产品企业围绕某一农产品提供配套服务,通过定向投入、合同收购等方式,扶植农业生产,因地制宜的建立起一批各具特色的农产品商品基地,使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产品结构得到合理调整和不断优化,推动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第二,农产品企业的发展推动农业的科技进步。目前农产品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已成为农业方面科技创新最具活力的主体,农民教育培训最前沿的阵地和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最有效的平台,为推动我国农业科技的进步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农产品企业的发展能促进农民增收 第一,就我省目前农民的收入构成来看,其构成主要有以下四部分: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以及转移性收入。工资性收入是指农民从事劳务活动所取得的收入,财产性收入是指投资所取得的收入,家庭经营收入是指农业生产所取得的收入,转移性收入是指与国家政策有关的农业补贴收入,其中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占到95%以上,。农产品企业的发展不仅能为农产品提供销路,还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将会大幅度增加农民的收入。 第二,农产品企业的发展为农民积累管理经验提供了机会,农民会把在参与乡镇企业管理中学到的经验活学活用,不断升华,并将之灵活运用到村务管理或自主创业中,这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可见,发展农产品企业,是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 3.农产品企业的发展能促进农村建设 第一,一个县的企业的增加值、利润总额、上交税金等,是组成该县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经济指标。如果一个县经济不强,企业上交税金少,这个县创造的财政收入就必然少,这样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自然就少了。 第二,农产品企业作为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和载体,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壮大农村经济的重要动力,作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有力抓手,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仍占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这些企业的参与。 二、湖北省农产品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困境 (一)湖北省农产品企业建设的.资金需求大 首先,根据调查的资料显示,作为农产品龙头企业,资产投入大约在500万元至1500万元,生产加工型企业的固定资产投入比较大,在10 00万元左右,农林生产开发型约在500万元左右,这就要求有大量的资金支持。其次,农产品企业资金需求具有季节性。农业生产的季节性,使得资金流动呈现季节性;同时,由于动植物的生长周期一般较长,使得农产品企业的资金周转比较缓慢,资金的利用率低。最后,农产品企业资金需求具有一次投入,多期消费的特点,这就使企业需要更多的流动资金。 (二)湖北省农产品企业贷款难度大 就湖北省目前的情况来看,农产品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还是依赖于湖北省农村合作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的农业贷款。但是从实践的情况来看,农业贷款是远远不弄满足我省农产品企业发展要求的。 首先,由于农产品企业自身生产经营固有的特点,如经营规模较小、资金利用率低、经营风险大等,加大了银行贷款的风险,使得金融机构提供的农业贷款有限。其次,,农产品企业由于规模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也不需要定期披露财务状况,资金的管理与运用缺乏监督机制,导致金融机构对农产品企业的融资成本通常比较高。最后,金融改革和发展滞后,比如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率高、亏损严重、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滞后,导致金融产品创新较少,加上农村信用社不断向商业化过渡,大量资金流向了收益率高的地区和部门,而真正需要资金支持的农产品企业由于各种限制难以取得贷款。 鉴于以上种种,农产品企业往往难以获得充足的资金供给。这种情况使得很大一部分农产品企业不得不通过民间渠道寻求高利贷,严重妨碍了企业的发展和融资能力的增长。然而,农产品企业的这种融资困境,并不意味着企业不值得获得贷款。我省当前也有许多业绩优秀的农产品企业,比如稻花香、精武鸭脖等,也说明了农产品企业也会具有广阔的投资前景。具体到大农业内的农、林、牧、渔各业,他们的发展也极不平衡,银行在给这些企业提供贷款或投资时,考虑何时进入、如何定位以及选择哪种金融工具和手段是非常重要的。 三、影响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的主要因素 金融创新的本质,就是通过对风险和收益的重新配置,使金融机构达到目标收益的同时满足多样化的金融需求。经验显示,金融产品创新虽然与回避管制、危机处理等因素密切相关,但金融结构复杂化、金融体系高度市场化过程中金融机构不断增强的竞争压力,才是推动金融创新的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动力。从我省的目前的情况看,影响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的主要因素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缺乏创新动力,金融产品创新的主动性较弱。首先,农村金融体系还处于市场化的初级阶段,市场发育程度不高,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较差,农村金融机构整体面临的竞争压力有限;其次,由于农业经济是弱势产业,金融机构在农村经营的成本高、风险大、收益率相对较低;最后,随着商业银行集约化经营战略转移的推进,国有银行与股份制银行对基层分支机构的贷款权限上收到总、省行,基层银行的主动权极小,抑制了基层行创新贷款品种的积极性。 第二,农村资金风险规避和补偿机制不健全。目前担保体系尚不完善,大多数农产品企业可用于抵、质押的财产有限,担保能力不足,农业保险发展滞后,使得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企业缺乏风险分散渠道,基层金融机构对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内在创新动力不足。 第三,金融监管过于严厉。由于我省的资本市场还不够发达,监管机构为了控制风险,对金融机构的监管过于严厉,会使金融机构进行产品创新的积极性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因为在严厉的监管模式下,金融机构为获得产品创新的监管允许所付出的运营成本会大大增加,无法提供有经济性的新产品而不愿创新新。 第四,激励机制不完善。考核机制不科学,不能精确考核与评价员工在创新中的贡献,或者没有建立针对业务创新和产品创新的考核评价机制。受体制限制,无法利用企业年金、灵活薪酬制度等先进的激励资源和激励手段,影响了员工参与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这些条件下,金融机构创新的内在动力明显不足,导致在推动农村金融产品创新过程中常常面临着金融机构不积极、不响应、不配合的问题。 四、协同发展视角下的农村新型金融产品创新 鉴于农产品企业所处行业的特殊性,金融机构应该不断创新,开发出一批专门针对农产品企业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 1.创新抵押物。这类金融创新在贷款抵押物方面有所突破,主要包括林权抵押贷款和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由于农村中小企业恰恰缺乏不动产,考虑到农村土地具有土地经营权的特性,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等就是针对动产抵(质)押融资的需要,开办的新型贷款业务,它使农村中小企业和广大农户拥有的动产资源真正转化为获取信贷资金支持的有效载体。 2.为农产品企业提供季节性专项资金。金融机构应当根据农产品的季节性特点,对农业企业提供季节性贷款。如贷款承诺,并以收购的农产品和加工的成品等库存作为抵押。对于信用和财务状况较好的农产品企业可为其提供商业银行的流动资金循环周转贷款。 3.农企打包放款。当农产品企业与外国进口商签订买卖合同就要组织出口时,企业可能会出现资金周转上的困难。此时,农产品企业可以用进口地金融机构向其开立的信用证或其他保证文件,连同出口商品一起,作为贷款抵押,借入款项作为周转资金。待农产品企业收到货款后,再还清银行贷款。这种打包放款的期限一般较短,在一年以内。 4.提供农产品期货交易品种避险服务。目前我国的农产品期货交易品种有限,并且期货交易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农产品企业都不知道如何利用期货交易来降低风险。金融机构可以与期货经纪公司合作,为农产品企业规避价格风险或买卖农产品期货提供专门的服务和交易上的便利。 总之,农产品市场是一片广阔的市场,但是其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农产品企业的特点开发更多的金融工具来满足农产品企业发展的需要,更好的为“三农”服务。 参考文献: [1]闫力.辽宁省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实践及启示.中国金融,. [2]张凤龙,臧良.农民收入结构变化研究.经济纵横,. [3]王培山,王永波.国有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策略研究,中国金融,. [4]曾薇,陈收.金融监管对金融产品创新影响研究新进展.经济学动态,20第10期. 作者简介:陈金山,男,1990年3月生,湖北黄冈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级投资学学研究生,研究方向:风险投资。 谭虎,男,1988年8月生,江苏连云港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2011级投资学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证券投资。
农产品物流金融模式分析 篇3
一、农产品物流金融的运作模式
农产品物流金融的融资方式不同于一般的贷款抵押, 它改变了传统金融贷款模式中银行与申请贷款单位一对一的局面, 它的运作更倚重第三方物流企业。目前, 农产品物流金融的业务可以分成2类:一类是基于存货的农产品物流金融业务模式, 另一类是基于贸易合同的农产品物流金融业务模式。在农村地区, 农业企业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把流动性较差的存货变为货币资金, 因而基于存货的农产品物流金融业务模式更适合农村中小企业的需求。
1. 基于存货的农产品物流金融的运作模式。
基于存货的农产品物流金融的运作模式为:需要融资的企业将其拥有的动产或者是存货作为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的质押担保品;但是, 该担保物品不直接交给贷款机构, 而是由资金提供方将物品转交给具有合法保管动产资格的中介公司 (第三方物流企业) 进行保管, 银行根据第三方物流企业对质押品的担保给企业放款, 从而实现农业企业的融资活动。这种业务活动既可以在企业的销售环节进行, 也可以在企业的采购环节进行。这种新型融资模式使融资业务从传统的只有2方参与的方式发展成为了有物流企业参与的3方契约关系。在这种融资模式下, 由于质押物是流动货物或是存货, 它不会被冻结, 因此, 商家可以通过不断“追加部分保证金——赎出部分质押物”的方式满足其正常经营的需要, 不但不会影响贷款企业的商品流通, 还能顺利解决其融资和资金占用的问题。
2. 农产品物流金融的业务模式。常见的农产品物流金融业务又可以分解为3种模式。
(1) 仓单质押融资业务模式。在这种业务模式下, 融通仓不仅为金融机构提供了可信赖的质押物监管, 还帮助质押贷款主体双方良好地解决质押物价值评估、拍卖等难题。在实际操作中, 货主一次或多次向银行还贷, 银行根据货主还贷情况向货主提供货单, 融通仓根据银行的发货指令向货主交货 (图1) 。
(2) 存货质押融资业务模式。在这种业务模式下, 在货物运输过程中, 发货人将货权转移给银行, 银行根据市场情况按一定比例提供融资, 当提货人向银行偿还货款后, 银行向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发出发货指示, 将货权还给提货人 (图2) 。
(3) 保兑仓模式。在这种业务模式下, 农业企业、农产品经销商、银行、第三方物流供应商4方签署《保兑仓业务合作协议书》, 经销商根据与农业企业签订的《购销合同》向银行交纳一定比率的保证金, 款项不少于此次提货的价款, 申请开立银行承兑汇票, 专项用于向农业企业支付货款, 由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提供承兑担保, 农产品经销商以货物对第三方物流供应商进行反担保, 银行给农业企业开出承兑汇票后, 农业企业向保兑仓交货, 此时转为仓单质押 (图3) 。
二、供应链物流企业是实现农产品物流金融的条件保障
在农产品物流金融业务中, 第三方物流企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 对物流企业的要求也是很高的。从事该业务的物流企业必须要有足够的能力承担此项业务;必须有较高的信誉度;必须有完备的识别货物的能力, 以保证银行放贷的安全性;必须有良好的仓储设备、运输设备, 以保证质押企业货物的安全;在担保之前对质押货物的种类、数量、变现能力、市场的价位等要有很好地了解, 一旦出现不能还贷的情况能够及时把质押的货物变现。
作为供应链支持系统, 农产品物流企业的指挥中心与信息平台内与各农户进行信息交流, 外与相关部门进行信息交换和有效沟通, 对提供农用物资的企业和购买农产品的企业需求能作出快速响应, 从而提高组织化程度并实现农户与企业的关系由松散的买卖型向紧密的一体型转变。在实际操作中, 物流企业在供应链中的特殊地位, 使其能清楚地了解到商业银行不易掌握的有关信息, 这样, 物流企业可以向商业银行提供担保或由商业银行统一授信于物流企业给农户提供融资服务,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农村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 在农产品供应链的融资方面, 我国的金融机构应该为农产品供应链企业“量身定做”各种金融创新业务, 其中最关键的是与物流企业合作开发针对农产品的物流金融创新业务, 例如订单农业、农产品质押融资、应收账款融资、供应链全程融资等, 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农产品供应链上的贸易关系和相应担保品给供应链上的薄弱环节——农户与中小企业——注入急需的流动性资金, 同时能够有效缓解贷款人的风险。
三、供应链物流企业处理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优势
1. 信息优势。
由于农产品物流企业往往和农户生活在同一个地域, 并存在许多其他联系。因此, 他们往往拥有比任何金融机构更好、更多的信息。物流企业可以利用这些信息向金融机构提出贷款规模的建议或直接控制贷款规模, 也可以在收获季节直接到农业收获的现场及时地收回贷款。
2. 对抵押物要求较灵活。
通常情况下, 农产品物流企业对抵押物的要求比较灵活, 他们往往比金融机构愿意接受农民的抵押物。比如, 由于与农民联系紧密, 物流企业或许会对将某一小块土地作为抵押感兴趣;当一个劳动力 (借贷人) 无法归还贷款时, 雇主也可能愿意接受劳动力作抵押。因此, 当金融机构无法有效接近贫困的借款人时, 农产品物流企业可以做得更好。
3. 能有效降低信贷成本。
农产品物流企业在降低成本上有许多方法。比如, 对于农户分散居住带来的管理成本, 由于他们与农户的居住地域接近, 因而采用的交通与信息获取方式更为灵活, 几乎没有成本。对于农业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 他们可以通过季节性利率浮动以及签订生产与贸易订单方式来降低, 这也是金融机构无法做到的。
我国农产品物流成本研究 篇4
农产品物流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通过对各个地区全方位系统的研究,找出各地区农产品物流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这对于各地区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克服农产品物流竞争力的薄弱因素、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具有实际意义。
建立顺畅的农产品绿色流通体系。一方面应进一步加强市场流通体系的建设, 形成一个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农产品流通体系, 消除地区封锁, 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运输设备,提高运输效率,做好农产品品牌宣传。
农产品物流在国际上一直是一项艰巨的工程,迟迟未下定论并最终“悲壮”失败的多哈回合谈判就充分体现了各国政府对农产品国际贸易的高度重视。
虽然我国已经承诺对农产品物流不再实行补贴,但是仍然可以运用物流退税,物流信贷等国际通行的间接物流补贴政策来提高我国农产品的物流竞争力。
根据世贸组织规则和我国的入世承诺,我国对农业支持的空间很大。政府应该设计合理的农业支持和保护体系,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就流通企业而言,目前效率低下的农产品物流正在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流通产业发展的巨大障碍。农产品一般具有体积大、鲜活、易腐、运输距离长等特点,因而农产品物流一般数量大、品种多、包装难、装卸难、运输难、仓储难。应该努力改善物流运输条件,减少运输、储藏环节,规范各类检测检验以及运输、港口的标准,提高物流效率。
另外,批发市场是农产品流通的中心环节,改革和创新批发市场的交易方式是提高流通体系运营效率的关键。应该积极拓展网络贸易,因为网络贸易通过计算机互相联网,使得市场调研、产品设计与生产、价格变动、销售、服务融为一体,可以低成本信息交流,方便快捷地获取信息,并可在跨行业、跨地区甚至跨国界的信息交流中产生新的信息,极大地提高流通体系的运营效率[8]。农产品贸易的稳定对我国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我国各地区农产品的物流竞争力的差异进行测度,探明我国各地区农产品物流竞争力差异的成因,对于改善我国各地区的农产品物流现状具有积极意义。
区域农产品物流在中国差别很大,对经济的影响在中国不同地区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不利于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不利于缩小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的战略思考。因此,对于每个地区农产品物流竞争力研究,符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于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关于农产品的物流问题,也包括生产资料的物流问题,“现在是我们的软肋,这个软肋倒不是说没有人搞物流,而是现在流通成本太高”。政府辅助农产品物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如政府资助企业在国外加强产品宣传、举办或者组织企业参加农产品国际展览、向海外派遣农业专业人员或建立相关机构等。
参考文献
[1].王晰与兰勇, 农产品物流竞争力分析. 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06): 第25-28页.
[2].张莉, 我国主要农产品物流竞争力研究, , 中共吉林委党校.
[3].我国农产品物流竞争力对比研究. 信息技术、服务科学与工程管理国际学术会议. 2011. 中国北京.
[4].徐争辉, 论我国农产品的物流竞争优势.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5): 第42-44页.
[5].李海潮, 农产品物流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农产品物流金融 篇5
( 一) 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的内涵
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是指银行等金融机构,面向农产品绿色物流企业开发并应用各种绿色金融产品,从而减少或抑制农产品物流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净化农产品物流环境、充分利用物流资源,将农产品绿色物流领域中货币资金进行有效组织和调剂的金融活动。例如, 发生在农产品绿色物流过程中的各种储蓄、信贷、投资、 信托、租赁、抵押、贴现、保险、有价证券发行与交易、金融信息咨询以及各类涉及农产品绿色物流产业的“融资结算、分散风险、理财服务”等中间业务。
( 二) 运营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的必要性
1. 实现重要的社会价值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业务的核心理念,开展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业务,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有效发展“绿色农业”、“绿色农村”、“绿色农村物流”、“绿色农村金融”等各项产业和事业,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保障,从而实现重要的社会价值。
2. 体现重大的经济价值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之一,尤其是粮食作物,2011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114. 1亿斤,跃居全国第一,其它各种农产品产量均位居全国前列。农产品绿色物流成为带动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又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而大力发展农产品绿色物流离不开金融手段的支持。开展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业务有利于提高绿色农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品牌价值,延长农产品市场生命周期,节约原材料资源,降低物流成本, 打破绿色贸易壁垒,从而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3. 彰显生态环境价值
近年来,农产品物流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越来越明显,如尾气排放造成的废气污染、车辆噪声污染、交通堵塞、货损造成的资源浪费以及废弃物增加等,在一定程度上都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说开展农产品绿色物流势在必行。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业务,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可避免资源和能源的消耗,达到物流、金融、生态环境三者协同发展的目的。
( 三) 运营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的可行性
1. 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
近年来,黑龙江省政府把金融及物流产业作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点之一,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促进金融能量有序释放,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充分发挥政府在扶持困难企业脱困、中小企业成长中的作用。
2. 第三方物流作用日益凸显
黑龙江省农产品企业以中小型为主,金融机构为了规避风险,在无法充分了解和监控农产品企业的质押货物的具体情况下,选择放弃放款业务; 同时,农产品企业由于信用体系不健全,缺乏合适的抵押物,融资方面存在极大的困难,严重制约了企业和农产品产业的发展。但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中的第三方物流起到了中间平台作用,为农产品企业解决了融资难问题。
二、黑龙江省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运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缺乏独立和专业化的金融运营机构
随着农产品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 如建行、 工行等) 为了抓住农产品物流发展带来的新商机,推出一系列绿色物流金融服务业务。例如,2003年广发行率先推出“物流银行”业务,深发行随即推出“供应链金融”服务,但这些金融机构大多受自身经营等条件限制,服务对象以大型物流企业为主,只有少数中小型物流企业可以从中受益。尽管2010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代表物流业向发改委提出了建立“中国物流银行”,针对专门行业提供融资新渠道,资金方面则由相关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实力企业共同筹集的建议,但至今仍未执行。
( 二) 物流企业融资困难
物流企业运营网络建设、信息系统升级等资金需求量大,向银行贷款又缺乏相应抵押物,并且在服务过程中企业经常要为客户垫付货款,一般回款周期为1 ~ 3个月,有的甚至长达6个月,这些客观因素加大了向金融机构融资的难度,进而制约绿色物流金融业务拓展。
( 三) 绿色物流金融运营产品短缺
由于目前黑龙江省金融市场体系存在层次不清晰、 结构有序性不足、金融服务机构组织制度不健全以及业务混乱等缺陷,金融机构在“利益驱动”下,更多遵循“安全性”、“谨慎性”原则,对“绿色农产品融通仓”、“绿色农产品保兑仓”、“绿色农产品证券”、“绿色农产品基金”、“绿色农产品物流银行”等金融产品开发不足,绿色物流金融运营产品严重短缺。
三、黑龙江省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运营的制约因素
(一)经济与政策环境不优
从短期收益看,相对于房地产等行业,农产品绿色物流业的整体收益水平偏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金融机构更偏向于与投资前景好、短期收益高的产业合作,导致农产品绿色物流业融资困难、发展缓慢。此外,目前我国尚未出台支持农产品绿色物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加之对金融产品的监管水平较低,限制条件较多,进一步阻碍了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业发展。
( 二) 信用环境不完善
目前黑龙江省信用秩序较为混乱,信用缺失现象比较严重,债权债务案件逐年上升,失信导致合同失效现象也频繁出现。信用环境不良、信用制度不规范、不完善导致金融机构惜贷严重,严重影响黑龙江省农产品绿色物流业金融发展。
( 三) 金融市场机制不健全
受市场的逐利性特征影响,相对于发达省份黑龙江省物流金融机构欠缺,各地金融资源配置不合理,全省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整体竞争力较弱。此外,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银企合作处于初级阶段,成熟度不高,资金流动受市场自发性影响较大,直接导致中小农产品绿色物流企业融资成本升高。
四、黑龙江省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发展对策
( 一) 创新运作模式
为满足农产品绿色物流企业对金融服务的多样性和个性化需求,应在以下方面开展创新: 第一,大力发展农产品物流银行。2009年起在成都试行的“土地银行”是我国创新的一种农产品物流金融运作模式,既扩大了农产品金融机构的中间业务,也解决了中小农产品绿色物流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促进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发展的有利保障。创建独立、专业的农产品物流银行,积极开发适合于中小型农产品绿色物流企业的金融项目。第二,积极拓展农产品供应链金融。农产品供应链金融是银行以农产品供应链中核心企业为出发点,辐射其上下游企业,提供能够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政府应帮助农产品供应链的企业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支持,使资金能够进入供应链灵活运转。
( 二) 优化运营环境
第一,政府应加大对中小型农产品绿色物流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为其提供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并帮助其搭建融资平台。第二,农产品绿色物流企业可通过“互保”或“联保”等形式参与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同时,金融机构通过构建信息评估系统和绿色项目评价机制进一步优化黑龙江省信用环境。第三,绿色物流金融行业协会应进行制度创新,通过“绿色金融中心”吸引政府、银行业等金融机构投资入股,还可以以企业协作等方式共同担保融资,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
( 三) 培育壮大物流企业
黑龙江省应发展壮大一批基础设施完备、信息系统建设合理、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较高的农产品绿色物流企业作为行业领军者。第一,鼓励农产品绿色物流企业借鉴银行信用评估和风险控制的经验,对客户进行信用管理,建立客户信用档案,对服务项目进行风险评估等。 第二,鼓励农产品绿色物流企业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农产品绿色物流运营流程、客户运营状况、库存商品市场价值进行实时监控,有效降低运营风险。
摘要:发展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业是黑龙江省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及生态绩效新的增长点,可极大促进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基于阐述黑龙江省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运营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影响其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创新运作模式、优化运营环境、培育壮大物流企业等发展对策。
物流金融服务产品策略研究 篇6
关键词:物流,物流金融,产品,营销组合,金融服务
1 物流金融服务
1.1 物流金融的概念与特征
物流金融是基于物流业务(包括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回收、信息等)而开展的金融服务,是物流服务和金融服务的创新集成,随着物流发展到供应链阶段,供应链金融的提法也逐渐为学者和从业人员接受。金融服务范围广泛,包括银行业务、保险、证券交易、资产管理、信用卡、外汇、贸易金融、风险投资等并且金融服务产品期限各异、复杂性不同,客户对金融服务产品的认识理解程度不一。金融服务具有服务的无形性、同步性、异质性、易逝性等共同特征并拥有信托责任性、消费持续性、消费偶然性、风险性等金融服务独特性质[1]。物流金融服务作为金融服务的一个分支,主要为企业客户服务,除了具有以上金融服务的特征,还有依托物流业务、与客户关系的双重性的显著特征。
1.2 物流金融服务产品的内容
营销组合是营销管理内容的一部分,在进行市场研究、市场细分、市场定位以后,营销组合是企业针对目标市场开展营销活动时管理人员可以控制的营销工具,通常包括产品(product)、价格(price)、地点(place)、促销(promotion)决策,即4-Ps,传统上营销组合的目标集中在如何吸引新客户,现在客户保持问题也是其关注重点[2]。产品是营销组合的组成部分,是营销活动的基石,具体内容包括产品范围、特征、品牌、质量、包装、保证、条款与条件。客户通过消费产品获得需要的满足,对许多组织来说,产品是客户与组织之间最直接的联系。产品是建构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为企业带来收益,产品的战略层面考虑主要有产品组合、市场细分、确定目标市场、市场定位,营销组合范畴的产品决策主要考虑产品开发、产品线、产品的特质、品牌建设等。
物流金融服务包括融资、结算、保险及相关信息服务,融资产品主要是为客户提供的各种信贷,典型的有存货融资、应收账款融资、应付账款融资等各种资产支持借贷;结算服务主要是为客户提供支付结算、代收货款等中间业务;保险服务主要是货物运输保险、信用保险等;信息服务包括金融咨询、产品相关信息、供应链可视性信息服务等。我国近几年物流金融研究与实践涉及的金融产品主要有存货融资、应收账款融资、货运保险,具体名称繁多,融通仓、物流银行、物资银行、物流金融、金融物流等等;物流金融行业的领先者———UPS资本提供的主要金融产品有:资产支持借贷、商业抵押贷款、长期商业贷款、设备租赁、循环限额信贷、应收账款管理服务、国际买方信贷(设备和存货贷款)、信用证、货到收款增强服务、信用保险、货运保险、柔性打包保险、商业信用卡等[3]。
2 物流金融服务产品的概念
在有形产品领域由于包含了物质特征,产品的构成比较容易搞清楚,但是对物流金融服务而言情况就不是那么清楚,因为金融产品拥有效用特征和服务特征。效用特征是关于产品被购买的首要需要,如养老金可以在退休后提供收入。服务特征与延伸的营销组合7-Ps的流程要素多少有些相似,在养老金的例子中,服务特征可能包括通过呼叫中心获得全天候的信息和支持、通过互联网缴款等,有时这两种特征的界限会变得比较模糊。另一个要考虑的问题是当第三方中介加入产品提供商的分销过程时服务特征所起的作用,此时通过为第三方中介提供一些帮助性、反应性的服务特征可以获得竞争优势,比如提供联系提供商和中介的信息技术系统。因此在提到物流金融服务的产品、产品管理和产品开发时必须确保同时考虑了效用特征和服务特征[4]。
物流金融服务的客户主要是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这些企业的物流金融服务需要可以分为以下六类[5]:
———资金划转、支付需要,如活期存款账户、ATM、付款卡等;
———资金收益的需要,如储蓄账户、单位信托、债券等;
———延期付款或提前消费的需要,如贷款、信用卡、抵押贷款等;
———风险管理的需要,如保险;
———信息需要,如产品信息、股价信息等;
———对咨询或专长的需要,如税务计划、投资计划、IPO建议、并购建议等。
提供物流金融服务的组织要集中力量开发可以满足客户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理解客户的需要与偏好,寻找使其产品服务更富吸引力并说服客户购买的有效方法。
营销学中的产品是围绕核心层的一系列层次构成的完整产品,如图1所示[6],产品包括四个层次:
(1)核心层:核心层代表产品提供的基本需求,如存货融资的核心产品是提供贷款。在核心层次,市场上所有组织基本上相同,所有的活期存款账户都提供资金划转,所有信用卡都提供延迟支付的机会,所有的单位信托都提供投资机会。
(2)有形产品:第二层通常称为有形产品,在这一层组织通过添加特定的特征、设备、品牌等使产品容易识别。不同组织的产品在这一层会有一些差别,尽管在客户眼里并不明显,这也意味在这一层使产品与众不同是很困难的。
(3)扩大产品:第三层称作扩大产品,通常指组织赋予产品使之与竞争者相区分的特征,如提供给铂金信用卡持有者的积分奖励等特殊客户服务。在这一层组织试图通过提供竞争者没有提供的、对客户有吸引力的特征获得一定的竞争优势。但是鉴于物流金融服务产品特征的易抄袭性,差别性的塑造在这一层也是很困难的。
(4)潜在产品:最后一层是潜在产品,指那些非常新颖或尚未可得的、但有潜在可能添加到产品中使之与众不同的特征。
基于这种关于产品的思维,营销经理必须理解产品提供的核心利益和客户的需求,识别客户期望的产品可以提供的有形元素,识别能够作为差异化产品基础的扩大产品特征,监控能够提供潜在未来特征的一些进展。
3 物流金融服务产品策略影响因素
提供物流金融服务的组织寻求开发出能够满足部分或所有客户群的部分或所有物流金融服务需求,一些采取市场专业化战略,组织集中力量服务一部分客户;一些组织采取产品专业化战略,集中于满足一部分需求;还有一少部分组织,实力雄厚、经验丰富,试图服务大部分客户和大部分需求。为了满足选定客户的选定需求需要一定范围不同的产品,不同的大类别的产品线数目称为产品范围,每一个产品类别或产品线包括一定数量的相关产品,这种产品的数量决定产品线的长度。既有产品线管理和产品范围管理构成产品管理的内容。影响产品管理过程的因素包括[7]:
(1)客户:客户需要、要求和期望是影响产品管理的主要因素。开展物流金融业务,营销经理必须关注客户的目标和战略,了解客户运作的环境以识别可能的金融需要。
(2)竞争者:对竞争者的经常性的监测是产品经理的一个重要信息来源,因为竞争者的产品范围和产品特征的改变可能意味着竞争模式的变化,同时模仿物流金融服务产品比较容易,监测竞争者在做什么是新产品构想的一个主要来源。
(3)外部环境:营销管理人员必须清楚环境变化趋势以便识别新的机会和威胁,一些重大的技术进步、政治变动、经济波动都会对产品管理产生影响。技术对金融组织的运作具有重要影响,从客户数据库到业务部门职员的支持,到通过自动取款机和网上银行服务。
(4)内部因素:内部因素决定组织能够提供什么样的产品,为了做出好的产品决策,管理人员必须清楚了解组织的资源,组织的优势、缺点以确定应对环境的机会和威胁的对策。
对以上因素的分析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流程,营销经理必须对这些了如指掌并考虑面对变化应采取的措施。
4 物流金融服务现有产品线管理
现有产品线管理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产品属性决策,第二是产品线管理,特别是产品改良和产品线长度改进。
产品属性包括特征、品牌名称、质量等,用来创造一个有形或扩大产品。普通服务产品需要通过添加不同特征以开发出有形或扩大产品形式,提供构成特定产品一部分的特征是差异化服务的一种方法。质量被认为是越来越重要的一种产品特征,这里是指一个产品完成预定任务的能力,物流金融服务质量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议题,客户可以从结果质量和过程质量两方面进行评价,结果质量是物流金融服务产品的实际绩效,过程质量是关于服务交付的方式,如组织员工服务客户的举止,解决客户问题的反应速度等。
产品属性确定之后两个问题需要引起注意:产品改良和产品发展,产品改良是对产品属性作变动使其在市场上更有吸引力;产品发展是在现有产品基础上创造新的变种,典型的情况是产品线延伸或产品扩散。物流金融服务产品改良致力于改善现有产品的绩效,这可能意味着使服务更易于使用、改善服务质量或改善交付系统。随着竞争的加剧和客户期望的增高,产品改良对于寻求保持或扩张客户基础的组织越来越重要。显而易见,如果对处在生命周期的成熟或衰退阶段的一个产品增加支出是要冒风险的,同时,试图开发全新产品也是如此,因此对现有产品进行改良非常有吸引力。产品线延伸或产品扩散包括为现有产品线添加新服务,是在组织比较熟悉的市场进行新产品开发的一种形式,风险相对较低,但必须考虑市场容量和客户需求[8]。
物流金融服务产品范围包括资产业务、中间业务、保险业务、信息服务等产品线,每个产品线各自包括若干个产品项目,提供商应考虑客户的实际需求及自身因素选择合适的产品组合。国内组织物流金融服务组合核心要素多为资产业务中的存货融资和保险业务中的货运保险,而像UPS资本这样的金融提供商产品范围广泛,如UPS资本的解决方案按照客户企业的需要分为六类:小企业贷款、货到收款增强服务、保险解决方案、商业金融、信用卡服务、全球供应链金融,每一类又分别包括若干产品项目,如保险解决方案包括柔性打包保险、货运保险、信用保险、小企业保险等,商业金融包括资产支持信贷、设备租赁等。
5 物流金融服务新产品开发
开发新产品是产品管理的重要内容,可以确保产品范围与时俱进、创新性并满足变化的客户需要。物流金融服务对国内企业是新鲜事物,新产品开发更具特殊意义。新产品包括以下类型:全新产品;新产品线;现有产品改良等。全新产品,对市场和组织来说都是新的,全新产品提供了巨大的收益潜力但需要更多的投入和使用各种新技术,风险较大。政府是物流金融服务行业全新产品开发的主要来源,对产品政策的许多方面施加影响。新产品线,对市场不是全新产品但对组织是全新产品,有时也被叫做“我也是”(me too)产品。因为市场上已经有类似产品,收益潜力可能较低,但进入一个组织比较熟悉的市场难度更低、风险较小。在物流金融服务行业新产品线形式是常用的新产品开发方式,尤其是金融管制的变化减少了组织经营范围的限制。
无论采用哪一种新产品开发形式,运作一个结构化的规范的新产品开发过程是必要的,如图2所示,新产品开发过程有八个步骤[9]:
(1)新产品战略。新产品战略以企业战略和营销战略为指导,识别新产品要满足的战略需求,并做好技术与营销、新产品优势的水平和性质、期望的协同水平、风险接受等要素的平衡工作。一个清晰的战略对确保参与各方理解新产品开发的重要性和组织希望达到的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2)创意产生。创意可能来自于组织的内部和外部,内部来源有专业化的新产品团队、雇员反馈和建议;外部来源有客户反馈、市场研究、专业新产品开发机构、供应商、模仿竞争者等。新技术的应用可以产生新产品创意,在投放的物流金融服务产品中,许多创新是基于新技术开发出来的。对于以物流企业为主导提供的物流金融服务,早期的新产品创意更多来自于对客户需求的理解,物流业务客户在运作中产生相关金融需求又难以从社会上金融机构现有产品中获得满足。模仿竞争者也是一个有效的创意来源。
(3)创意筛选。创意产生阶段形成的许多创意必须仔细筛选检查,筛选检查应考虑的问题有:创意是否与组织的战略和能力相符合,创意对目标细分市场是否有足够吸引力,创意在成本与利润方面是否可行等。筛选过程经常要经过几个阶段,起初按照单一指标对所有创意进行筛选,去除那些明显不具吸引力的创意;然后对余下的创意从运作、财务可行性等方面进行更加细致全面的审查。
(4)概念开发与测试。通过筛选的创意转化为更加清晰具体的产品概念,测试这些概念首先要考虑企业能力和满足客户期望等方面,从创意开发出概念要求考虑创意的内容和形式。从组织内部来说,开发团队需要知晓哪些概念与组织当前设施设备相一致,是否需要新的投入,哪一种方案对客户更有吸引力等。
(5)商业分析。经过测试的概念需要转化为组织的业务建议,描述概念的吸引力和成功的概率,考虑人力资源、客户反应、营销和技术研究等要求,估计成本和销售以及预测利润等。
(6)产品开发与测试。这是开发出产品样品的阶段,开发出产品后评估功能特性实现情况,进行潜在客户测试评估产品整体印象。
(7)试销。试销是对客户的小范围营销,此前的创意、概念和产品测试都是一种人工环境下的测试,重点在产品方面,营销组合其他要素及竞争者的可能反应并不在测试范围之内。本阶段,要在产品说服力、广告、销售促进、分销商激励、公共关系等产品投放市场相关活动上测试产品的吸引力。试销的缺点是等于在提醒竞争对手即将推出的新产品,物流金融服务行业的相当部分新产品是以模仿的方式引入的,减少这种可能被竞争对手利用的预告是很重要的。由于许多物流金融服务的不可分离性,试销可以采用有限的促销来全面介绍新产品,从而限制产品的初始需求和受关注度,这样就有时间进行产品测试,准备正式投放市场。
(8)投放市场。市场测试达到要求即可以选择正式投放市场的时机、投放的地点以及支持投放的具体营销策略。
有效的新产品开发有利于保持组织的竞争地位,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以下活动对新产品开发的成功至关重要:保持与外部环境的经常性接触以识别市场特征和客户需求的变化;鼓励接受创新创意的组织文化;运用柔性管理方法以激励新产品开发过程;识别那些对新产品开发过程负具体责任的人;创造一个支持性环境;确保总公司和高层管理人员的支持与投入;确保与组织内外的有效沟通;选择一个与组织本身相称的产品;开发销售优势;确保产品质量;运用市场知识和客户理解[10]。
6 物流金融服务产品淘汰
产品通常也是有寿命的,当一种产品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和组织的目标时要考虑进行改良或淘汰,淘汰又可以分为完全淘汰和部分淘汰。可以改良一种产品以满足市场需要,或将现有产品从客户那里收回,或停止发展新客户并继续维持对现有客户的服务,或淘汰产品中那些不重要的要素和合并相似或重复产品。
7 物流金融服务品牌建设
品牌创造在物质产品营销领域获得长足发展,现在在金融领域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品牌提供了一种在竞争市场上创造清晰形象的手段。品牌并不仅仅是创造一个难忘的名字,有效的品牌建设致力于建立客户和产品之间的关系,提供一种沟通质量信息的手段,使产品区别于竞争者,促进客户忠诚。对物流金融服务提供商来说,强有力的品牌也是开发新市场、推出新产品的有力武器。在物流金融服务部门,客户心目中组织的形象是可以获得的最重要的一种品牌,许多金融产品通过供应商的名字被识别,具体产品品牌开发时很典型的是结合企业和产品的名字。在品牌创造时企业名称异常重要是因为在市场上相对而言较高程度的认可以及利用企业整体声誉的潜力。国内物流金融服务品牌有深圳发展银行的“供应链金融”、交通银行的“融资快线”等。UPS资本的品牌建设更是借助UPS的品牌效应,把UPS的企业名称和提供的物流金融服务产品名称相结合,彰显UPS卓越的物流与供应链能力对金融业务的支撑、促进。
参考文献
[1]Christine T.Ennew,Nigel Waite.Financial Services Marketing:An International Guide to Principles and Practice[M].Oxford,Butterworth-Heinemann,2007:51-64.
[2]Peter Mudie,Angela Pirrie.Services Marketing Management[M].Third Edition.Elsevier,Oxford,2006:47-63.
[3]UPS Capital.Corporate Fact Sheet[EB/OL].Atlanta:UPS Capital.2007[2009-03-25].http://www.upscapital.com/about/factsheet.html.
[4]Christine T.Ennew,Nigel Waite.Financial Services Marketing:An International Guide to Principles and Practice[M].Oxford,Butterworth-Heinemann,2007:188.
[5]Christine T.Ennew,Nigel Waite.Financial Services Marketing:An International Guide to Principles and Practice[M].Oxford,Butterworth-Heinemann,2007:189.
[6]徐晟.金融企业营销理论与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27-49.
[7]蒂娜·哈里森(英).物流金融服务营销[M].柯江华,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63-64.
[8]Christine T.Ennew,Nigel Waite.Financial Services Marketing:An International Guide to Principles and Practice[M].Oxford,Butterworth-Heinemann,2007:199-202.
[9]Susan Hart.New product development.Michael J.Baker.The Marketing Book[M].Fifth Edition.Butterworth-Heinemann,2003:314-341.
农产品物流金融 篇7
一、文献研究
目前国内外关于农产品物流金融的研究逐渐增多, 如M eyer (2002) [1]认为农村金融服务可以使生产、投资共同发展, 还可促进消费发展和食品安全升级;C hao-B eroff (2003) [2]认为农产品物流金融有助于减少农村金融市场的震动, 政府部门需要在金融市场中发挥作用;Pearce (2004) [3]提出政府应重视引导农村金融发展;胡愈和周敏 (2008) [4]利用博弈论建议农村农贸发达地区建立多元利益主体的现代农村物流激励相容机制;胡愈和柳思维 (2008) [5]通过归纳综述国内外物流金融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为发展长株潭及其周边地区现代农村流通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周敏 (2011) [6]利用博弈论和shapley值法对黑茶种植行业的物流金融的收益及分配策略进行了研究。文献综述研究发现, 虽然在农产品物流金融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 但研究有关长三角经济圈农产品物流金融的文献还很匮乏, 相关研究存在诸多不足。长江三角洲作为中国第一大经济区, 中央政府定位的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中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为此大力发展大力发展该地区农产品物流金融产业, 对于建立现代化农产品物流金融中心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也是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手段。
二、长三角城市群农产品物流金融中心创建的必要性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城镇集聚程度最高的城市化地区。农产品物流金融中心是长三角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 同时吸引农村金融机构与民间资本等作为股东, 为长三角农产品物流一体化, 开展现代农村金融提供融资渠道和资金支持, 合理配置内部资金和投向, 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一) 建立农产品物流金融中心是宏观经济的必然要求
2015年长三角地区, 除上海与全国持平外, 苏浙皖三省G D P增速均跑赢全国。其中浙江更是逆势增长, 在其余三省均有明显减速的形势下, G D P比去年同期上升1.1个百分点。目前长三角四省经济总量不仅占我国整体经济总和的很大比重, 在G D P、第一、二、三产业的百分比分别是23.52%、13.59%、25.49%、23.68%, 还对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风向标, 为新常态经济形势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 长三角农产品物流金融中心是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 发展农村经济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农产品物流作为现代物流的一个重要分支, 为提升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起了巨大作用。一是农产品物流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利润源, 二是现代农产品物流可以带动我国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农产品物流企业普遍缺少资金支撑的前提下, 发展农产品物流金融业的成为其强有力的支持。
(三) 长三角农产品物流金融中心是物流金融的必然趋势
农产品物流金融业务是物流金融业务新的研究方向, 是双方可接受的结合点。农产品物流金融模式能够很好的解决农业企业的融资难题, 因为农产品自身的特殊性质, 具体物流实践涉及农产品企业、物流企业和银行三方操作环节复杂的责、权、利关系, 且对于新模式银行缺乏相应的管理经验, 传统产品物流金融业务的相对成熟模式能够较好解决这些难题。
(四) 农产品物流金融中心的建立是发展长三角城乡物流的要求
长三角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也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枢纽、进出口贸易窗口。它为发展我国新常态经济创造了发展的巨大动力, 要把长三角地区的货运集散优势转化为物流优势, 须使物流功能中的运输、仓储、装卸、包装、配送、加工、电子商务等形成综合服务体系, 集中长三角区域交通区位及方式的各方面优势, 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建立集金融机构、企业、单位和个人的农产品物流金融中心。通过“互联网+”模式提供“资金融通、结算、保险”等金融业务服务, 进而有力推动长三角地区城乡物流繁荣。
三、长三角农产品物流金融构建主要模式
一般情况下农产品供应链核心固定资产少, 从金融机构得到融资能力很难, 为此企业会将存货作为质押物来通过银行借款。同时由于长三角地区主要农产品消费来自外地, 本地生产能力相对有限, 为此目前农产品物流的主要模式为基于存货的物流金融模式。具体流程为:需要融资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将库存做为质押物借款, 同时委托第三方物流企业对农产品进行监管并提供凭单, 银行按凭单放款, 农产品加工企业完成融资。农产品物流金融主要类型:
(一) 仓单融资业务模式
仓单融资是指又称为“仓单质押融资”, 是指需要融资的物流供应链企业将其拥有的库存农产品作为质押物作为融资担保, 存放到金融放款机构指定的第三方仓储企业并同时为其出具仓单, 金融机构依据质押物仓单向供应链融资企业提供与同类商品的转向短期融资业务。
(二) 存货质押融资
存货质押融资是指需要融资的物流供应链企业为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业务, 将其拥有的库存农产品作为质押物同时向金融企业出质, 并将产品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保管的业务活动, 是物流企业参与下的动产质押业务。
四、结论
以分析现有物流金融的研究文献为基础, 针对我国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特点, 从宏观必然性、农产品物流发展、物流金融趋势及城乡物流要求四方面论述了长三角城市群农产品物流金融中心创建必要性分析, 同时建立了长三角农产品物流金融构建两种主要模式, 即仓单融资业务模式、存货质押融资, 为长三角城市群农产品物流金融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摘要:针对我国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特点, 从宏观必然性、农产品物流发展、物流金融趋势及城乡物流要求四方面论述了长三角城市群农产品物流金融中心创建的必要性分析, 并建立了仓单融资业务模式与存货质押融资长三角农产品物流金融构建两种主要模式。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金融,长三角城市群,金融模式
参考文献
[1]Meyer.Performance of Rural Financial Markets:Compareative Observations from Asia, Latin American and the U.S.[R].2002.
[2]Chao-Beroff.Rural Savings Mobilizationgs in West Afica:Guard against Shocks or Build an Asset Base[J].2003.
[3]Pearce, Onumah.Making Rural Finance Count for the Poor[R].2004.
[4]胡愈, 周敏.现代农村物流金融利益主体激励相容机制建立的博弈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8.
[5]胡愈, 柳思维.长株潭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中心组织的构建[J].湖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农产品物流金融 篇8
关键词:农业政策性金融,农产品物流,建议
农产品物流是指从农业生产资料的采购、农业生产的组织到农产品加工、储运、分销等,实现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生产者到消费者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流动。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的物流量不仅数量巨大,而且供应十分分散,物流成本很高。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业,不仅可以减少农产品在运输中的损耗,还可提高流通速度、降低物流成本,既有利于保证城乡居民的根本利益,又有利于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意义重大。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对“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现代农产品物流业的发展也备受关注。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文件,加大了农村流通业建设的支持力度,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在支持主要农产品收购与储备、农业产业化龙头和加工企业、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支持现代农产品物流业发展,以满足农产品物流建设的金融需求,更好地发挥在农村金融中的骨干作用,意义深远。
一、农发行在支持现代农产品物流业方面的作用
农发行支持现代农产品物流业方面的贷款业务紧紧围绕建立健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大市场、大流通这一主题,解决借款人在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等方面合理的资金需求。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综合市场和专业市场),农副产品储藏、加工、运输等物流中心,农业生产资料仓储、运输及码头,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等农村流通基础设施,主要通过发放固定资产贷款和配套流动资金贷款予以支持;对超市、连锁配送中心及其他各类流通企业开展的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购销、农副产品配送、农业生产资料配送以及订单农业、电子商务等农村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主要通过发放流动资金贷款予以支持,从而实现以信贷杠杆促进农村物流、资金流的双向流通。
自2007 年4 月开办农村流通体系建设贷款业务以来,信贷支持领域已涉及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农业生产资料仓储、配送,农产品冷链物流和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方面,贷款涉及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农产品物流中心建设、农村日用消费品配送、农业生产资料仓储配送、农产品冷链物流、农产品物流中心、农村日用消费品配送、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家电下乡等多方面。经过农发行全系统共同努力,农村流通体系建设贷款业务得以稳健发展。
二、我国农产品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产品物流业经过了30 多年的改革开发,农产品物流体系逐步完善,初步形成了以批发市场为中心、以集贸市场和零售市场为基础的农产品市场体系,涌现出多种农产品物流主体,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得到了快速发展。农产品物流的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进,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交通运输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入,为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业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农产品物流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仍处于起步阶段,中国农产品物流整体仍处于低水平运行。目前,农产品仍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损失很大。一是占据农产品流通主导地位的批发市场大部分都只是为交易的双方提供了一个交易的场地,还存在着档次低、功能单一、交易手段单一、服务与管理落后等诸多不足,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功能难以有效发挥。二是在我国,尽管物流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但名副其实的农产品第三方物流企业屈指可数,总体看来,物流规模普遍偏小,竞争力不强,自营物流还占绝大部分,物流主体发育不良。三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农产品仓储、交通运输条件和工具、公共和准公共设施仍然落后,从而导致了农产品流通成本高,流通效率低下;同时,中国农产品的质量卫生标准和市场内部的检验检测体系尚未建立,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较为落后,标准化程度较低。四是许多农产品市场没有配备信息设备,相关物流信息网络系统还处于空白,农产品物流各环节的信息化程度低下。
三、加大农发行支持现代农产品物流业发展的有关建议
尽管农发行在支持农产品物流业发展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纵观我国农产品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农发行在支持支持现代农产品物流发展仍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为了进一步加大农发行对农产品物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发挥农发行在农村金融中的骨干和支柱作用,提出如下建议。
1.积极跟踪了解国家现代农产品物流发展动向及政策。2013 年9 月,一份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信息中心等部门联合发布的《中国农村物流发展报告》指出了当前农村物流的“八大特点”和“八大问题”,指出加速构建农村现代物流体系十分紧迫。农发行应积极跟踪了解,进一步明确支持现代农产品物流业的方向、领域,进而规划一批需要中长期投融资服务的重点项目,在“四化同步”发展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条件下,深入探讨农村物流发展相关问题,实现对现代农产品物流业的切实支持,为实现农发行对现代农产品物流业的战略性地持续高质服务奠定基础。
2.融资支持国家物流业规划的实施。积极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地方政府和大型企业合作,根据国家和地方的现代农产品物流业发展规划以及确定的重点项目做好融资规划,放大配套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并对国家规划提出的主要任务、重点工程进行深入研究,找准农发行工作的着力点,制定全面、系统的工作方案,助力“十二五”现代农产品物流发展目标的实现。
3.为第三方物流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和保障。农发行深化前期工作,开发筛选一批有发展潜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实现并不断拓展我国农村第三方物流的金融服务这一目标。发挥融资推动优势,帮助企业树立高远目标,学习、引进国际一流的物流企业管理方法、运作模式,打造科学、精确的业务流程,推动应用物联网等尖端科技更好整合供应链资源,提高效率,全面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大幅降低物流业成本,促进第三方物流向规模化经营、专业化服务方向发展。
4.加大农发行资金的投入力度,促进现代农产品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物流的顺利运转,需要良好的基础设施的支持,农发行应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促进现代农产品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既包括农产品物流基地、保鲜库、冷藏库等的建设,也包括公路、铁路、航空、航海等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涉及运输、装卸、加工、包装、整理、配送、仓储、信息处理等设施的建设,逐步建成综合交通网络均衡区域物流业发展。
5.积极研究农产品物流信贷支持切入点,优先支持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
一是优先支持特色农产品冷链物流,循序渐进推动冷链物流整体发展。以我国目前的平均消费水平,全面普及冷链物流还需要一段时间,农发行可以考虑从支持特色农产品冷链物流入手,充分依托地方资源优势,结合辖内产业分布情况,以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为对象,优先支持企业围绕这些基地建设完整的冷链系统,促进特色农产品的销售和对外贸易,将地方资源优势转化为地方经济优势,真正发挥冷链物流的配套服务和资源整合作用。
二是合理支持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和升级改造,构筑高效、节能的冷链物流节点。针对我国目前生鲜农产品保质期短、订单小数量多、配送网点众多等问题,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迫在眉睫。农发行可以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合理支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和升级改造,发挥物流中心连接供应链上下游的关键性节点的作用,提高整体链条的效率,降低保鲜农产品物流运作成本。
三是择优支持冷库建设,大力发展先进冷冻冷藏装备。农发行针对我国目前普通冷库多、专业型冷库少,基础型冷库多、高技术冷库少的冷库现状,择优支持现代化冷库建设,确保生鲜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同时,针对我国目前冷库建设中存在的重视肉类冷库建设、轻视果蔬冷库建设,重视城市经营性冷库建设、轻视产地加工型冷库建设,重视大中型冷库建设、轻视批发零售冷库建设的现象,均衡支持稀缺型配套冷库建设,促进冷链物流持续协调发展。
四是重点支持大型企业产供销一体化的冷链物流配送。各行应积极支持传统冷藏运输企业在整合原有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并购等形式,拓宽物流服务领域,向集仓储、运输、加工、配送及其他供应链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具备冷链专业运作水平、先进管理技术和经验的专业低温物流企业转变,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力。
五是积极支持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的流动资金需求,有效完善农村冷链物流配送服务平台。各行在对农产品冷链系统和生鲜农产品配送中心建设等项目提供固定资产贷款的同时,对企业冷藏、低温仓储、运输等冷链物流配送的合理资金需求,可以通过发放流动资金贷款予以支持,加快建设便捷、畅通的冷链物流配送经营网络。
农产品物流金融 篇9
鲜活农产品是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的重要产品,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居民消费也随着进一步升级, 消费者在鲜活农产品的消费过程中, 对其质量、新鲜度以及时效性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些新的要求对鲜活农产品物流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新形势下, 国务院于2012年1月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意见》, 该文件提出探索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试点, 推动扩大网上交易规模, 完善信息采集平台, 建设12316信息平台等措施。这一系列政策措施将有助于推动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以及智能物流在鲜活农产品配送过程中的应用。
2 鲜活农产品及智能物流概述
2.1鲜活农产品的定义及其物流配送要求
2005年2月, 国家在《全国高效率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建设实施方案》中, 界定了鲜活农产品的范围, 即“新鲜蔬菜、新鲜水果、新鲜水产品、活的禽畜和新鲜的蛋奶”5类农产品。具体包括新鲜蔬菜 (含未加工的蘑菇、生姜、鲜活茉莉花、鲜活菜用玉米, 新鲜的花生、淮山、粉葛、马铃薯、马蹄、莲藕) 、时鲜瓜果 (含果蔗、保鲜瓜果、新鲜板栗) 、鲜活水产品 (含未加工的冰鲜鱼、虾、蟹) 、活的禽畜、鲜活蛋和奶。
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需要满足以下要求:首先, 鲜活农产品配送要满足时效性要求, 一般情况下, 鲜活农产品保质期较短, 需要在规定期限内从生产者手中转移到消费者手中, 所以, 对物流配送效率的要求非常高;其次, 要对鲜活农产品进行保鲜, 由于鲜活农产品一般都是易腐烂变质产品, 而且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消费者对鲜活农产品的新鲜度要求也随之提高, 多数情况下, 鲜活农产品采取冷链物流配送方式, 对于比较特殊的鲜活农产品还需采取特殊保鲜措施;最后, 鲜活农产品配送要求损耗率低, 大多数鲜活农产品在配送前就已投入了很高的加工、储存成本, 而且部分产品不易分割, 一旦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损坏, 将无法出售, 经销商会蒙受很大损失, 因此, 鲜活农产品的物流配送要考虑仓储设施、运输设备、配送通道等对产品的损坏程度, 尽量选择损耗率较低的配送方式。
2.2 智能物流的定义及特征
智能物流, 是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深化应用, 利用先进的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流通、信息管理、智能分析技术, 智能化地完成运输、仓储、配送、包装、装卸等多项环节, 并能实时反馈流动状态, 强化流动监控, 使货物能够快速高效地从供应者送达需求者, 从而为供应方提供最大化利润, 为需求方提供最快捷服务, 大大降低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消耗, 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智能物流的特征可以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 可以实现监控的智能化, 对车辆与货物进行监控, 并主动获取和分析信息, 实现物流过程的全监控;其次, 通过EDI等技术可以实现企业内外部数据传递的智能化, 有助于实现供应链的一体化和柔性化;再次, 通过实时的数据监控和分析, 可实现企业物流决策的智能化, 及时对物流过程与调度进行优化, 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最后, 通过大量基础数据和智能分析, 可实现物流战略规划的建模、仿真和预测, 确保未来物流战略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2.3 智能物流是优化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的有效途径
首先, 智能物流能够集中鲜活农产品配送过程中的所有信息, 发挥信息优势。智能物流是采用了先进的信息采集技术, 并对鲜活农产品的仓储、加工、运输等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和反馈, 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配送方案进行修正, 使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效率更高。
其次, 智能物流强调智能监控, 有利于保障物流配送过程中鲜活农产品的质量。在智能物流条件下, 鲜活农产品从生产、加工、仓储到运输配送, 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的电子标签, 所有产品的信息都能够及时准确的被记录在信息系统内, 相关部门可以借助信息管理平台对鲜活农产品的质量进行跟踪和监督, 保证鲜活农产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生产、加工和运输。当出现产品质量问题时, 监管部门可以通过鲜活农产品信息系统轻松地追溯到问题的根源, 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此外, 智能物流侧重于信息的自动化传输, 有利于鲜活农产品上下游企业的沟通协作, 降低交易成本, 对市场变化做出快速反应。鲜活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仓储、运输、销售等企业构成了一条完整的供应链, 在智能物流条件下, 企业之间应用EDI技术进行数据共享和传输, 这样既降低了“牛鞭效应”的影响, 又可以促进企业之间进行合作。鲜活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信息能够更快捷的从供应链末端传递到上游各个企业, 这样将大大降低企业获取市场信息的成本。由于信息是实时共享的, 企业之间的谈判成本将大幅度降低, 企业对市场变化做出决策的时间也将缩短, 最终使供应链各个企业能够对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反应。
3 建立鲜活农产品智能化物流配送体系
3.1 建立科学的市场需求预测模型
我国鲜活农产品价格波动频繁, 种养户经常面对复杂的市场状况, 尤其是出现产品质量问题时, 市场需求会大幅波动。要解决这一问题, 就需要建立科学的市场需求预测体系。物流相关部门可利用RFID (无线射频识别) 、GNSS (全球定位系统) 等现代信息技术, 收集市场上鲜活农产品的销售和运输等信息, 探究鲜活农产品需求波动的原因及规律, 构建鲜活农产品需求因素关系图。并进一步对关键因素进行研究, 把握其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 结合鲜活农产品价格等关键信息, 构建需求预测模型, 不断提高短期、中期和长期市场需求预测的准确性, 帮助鲜活农产品生产者安排生产。构建鲜活农产品需求预测模型是个长期复杂的过程, 需要不断积累市场信息才能提高预测模型的科技含量, 因此, 对于生产、采购和销售的相关信息, 有关部门要及时准确的进行收集和整理。
3.2 建立科学的物流节点布局优化模型
企业对物流节点布局的优化可以大大降低仓储和运输费用, 还可以提高运输效率。目前, 由于经济体制以及物流信息技术的影响, 我国的鲜活农产品物流仍广泛存在物流节点布局不合理的现象。
要解决这一问题, 首先要建立物流节点布局优化模型, 促进种养基地、鲜活农产品物流企业和批发市场的合理化布局。科学的物流节点布局优化模型要在遵循国家农产品物流发展战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 以物流信息系统采集的数据为基础, 客观分析企业、仓库以及客户的具体情况和周边市场需求, 从提高物流效率和节省整体物流成本的角度出发, 模拟和优化节点布局决策, 实现物流节点和设施系统布局的合理化。此外, 应制定运行效率的考评指标体系, 对物流系统的运行进行量化考核, 根据考核结果科学调整物流节点的网络布局, 提高物流节点运行效率, 为物流运输优化奠定基础。
3.3 建立科学的物流配送通道优化模型
鲜活农产品配送分为两个操作层面:配送通道的设置和物流运输的执行。合理的配送通道是合理物流运输执行的前提。以鲜活农产品二次物流为例, 配送通道设置解决的是从哪个点运到哪个点的问题, 物流执行解决的是该运输通道下, 运多少、何时运的问题。鲜活农产品配送通道的设置受制于运输费用、道路状况以及运输工具等条件。相关部门可根据智能交通系统 (ITS) 采集的相关数据, 在降低物流成本的前提下对物流节点进行优化布局, 建立物流运输通道优化模型。此外, 还可通过地理信息系统 (GIS) 和全球定位系统 (GNSS) 持续跟踪区域道路的变化及资源流向情况, 结合实际情况对模型进行更新和优化, 根据模型的智能测算结果, 及时发布优化后的运输通道, 指导和调整运输, 从而降低成本, 提高效率。
3.4 构建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信息系统
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信息系统可分为几个层次, 包括数据层、业务层、应用层和计划层。数据层主要对物流信息以数据库形式进行存储;业务层是对物流合同、票据进行处理;应用层主要对仓库作业计划、路径选择、控制评价给予支持;计划层主要是帮助管理人员制订物流配送战略规划。
要完成以上各层次的工作首先需要一个电子数据交换 (EDI) 平台, 它是数据进行标准化传输的基础;其次需要一个运行管理平台, 它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入库及出库处理、作业控制、仓储计费等;还需要信息发布平台, 该平台可将鲜活农产品的物流配送相关信息及时发送给供应链企业;此外, 还需要建立数据共享平台, 数据共享平台可将物流配送信息进行存储和管理, 管理者通过此平台获取所需的信息, 从而有助于做出正确的决策。在必要情况下, 还可建立鲜活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 该平台可为买卖双方提供网上交易的功能, 进一步促进鲜活农产品的销售。
3.5 建立物流配送服务商考评体系
智能化的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通常要使用第三方物流, 对于专业化的物流配送商, 需要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 这有利于促进物流配送商之间的良性竞争, 引导运力配置, 降低运输价格, 保障鲜活农产品的配送效率。
构建物流配送服务商考评体系需要物流主管部门牵头, 区域物流部门组织物流配送商参与。根据《意见》要求, 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过程中要建立信息采集平台, 相关部门可通过信息采集平台准确收集信息, 选取合理的指标对物流配送商进行量化评价, 比如区域物流队伍一二次物流运输到位率、运价水平、配送产品损耗率以及客户的评价等。运用先进的设备和智能化的技术手段替代人工记录考评的方式, 定期考核物流配送商绩效, 发现作业过程的薄弱环节, 强化优势, 弱化劣势, 从而提高配送效率。
4 结论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物流业的变革, 传统的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也因此受到了挑战。为了进一步适应市场的变化, 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企业和相关部门必须应用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提升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效率。正在蓬勃发展的智能物流将为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的升级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智能标签、电子数据交换 (EDI) 技术、无线射频识别 (RFID) 等新技术的应用将使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真正进入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和敏捷化的时代, 鲜活农产品配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从而推动整个鲜活农产品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袁芳.我国农产品与现代流通体系接轨面临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暨南大学学报, 2007 (1) :12-19.
[2]司银霞.生鲜农产品配送模式的对比分析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1 (7) :69-71.
[3]朱文和.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供应链全过程的智能化物流配送服务[J].物流技术, 2010 (7) :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