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河景观设计(共12篇)
滨河景观设计 篇1
摘要:本文以兰州滨河景观分析为例, 从更深的层次研究和探讨当地的黄河与黄土文化的景观形态, 以及分析当地地域性、传统性文化因素对黄河兰州滨河景观的影响, 此外借助于空间序列的概念研究黄河滨河景观的序列形式。进一步增强大家对西北地域厚重文化积淀的了解, 促进大家对滨河景观设计的学习和研究。
关键词:地域形态,景观序列,滨河景观
一、兰州滨河景观概况
1. 兰州地域形态特点
兰州城市名片:“黄河之都”
兰州旅游名片:百里黄河风情线
兰州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气候温和, 市区海拔平均高度1520米, 年均气温11.2℃, 年均降水量327mm。
兰州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早在5000年前, 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西汉设立县治, 取"金城汤池"之意而称金城。隋初改置兰州总管府, 始称兰州。自汉至唐、宋时期, 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 出现了丝绸西去、天马东来的盛况, 兰州逐渐成为丝绸之路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商埠重镇, 联系西域少数民族的重要都会和纽带, 在沟通和促进中西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古丝绸之路也在这里留下了众多名胜古迹和灿烂文化, 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使兰州成为横跨2000公里, 连接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张掖大佛寺、永靖炳灵寺、夏河拉卜楞寺等著名景点的丝绸之路大旅游区的中心。随着新欧亚大陆桥的开通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重新构筑起现代丝绸之路, 兰州作为我国东西合作交流和通往中亚、西亚、中东、欧洲的重要通道, 战略地位更加突出, 正发挥着承东启西、联南济北的重要作用。
国家对兰州的定位是西陇海兰新经济带重要支点, 西北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2. 兰州自然地理区位----带来的滨河景观之优越性
兰州市处在一个东西向延伸的狭长型谷地, 夹于南北两山之间, 黄河在市北九州山脚下穿城而过。为了突出山水城市特色, 市政府提出两山搞绿化、两岸搞文化的构想, 沿黄河南岸开通了一条东西数十公里的滨河路, 将丝绸之路文化、黄河文化和民族文化汇集其中, 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滨河景观特点。
现已相继建成黄河母亲、西游记、水车园、绿色希望、近水广场、彩色喷泉、中华《龙源》雕塑园、文溯阁与皋兰文庙、丁香园等景点;市区依山傍水, 山静水动, 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景观, 最终建成具有兰州特色的城市标志, 成为全国最长的市内滨河马路。
沿路花坛、草坪、树木、园林小品星罗棋布, 外地游客和兰州市民徜徉其间歇息, 散步的、唱歌的、跳舞的自得其乐, 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达到了和谐统一。
二、景观序列分析法
1. 序列
序列关系是空间的组织形式, 是建筑空间的一种处理手法。空间的导向与序列最让我们大家印象深刻的是故宫平面。北京故宫主轴线上的宫殿系列形成的时空序列。其中, 金水桥是这一空间序列的“节奏”;天安门、端门、午门以及狭长的院落造成了形体和空间上的反复“收”、“放”和相似的重复;午门以其三面围合的空间预示着另一“乐章”的开始;新“乐章”的开始, 金水桥又次重复前奏, 但院落空间变大;太和门在“收”的同时, 通过台阶的上下, 预示着高潮的来临;进入形状重复但规模扩大的太和殿院落;太和殿宏伟的体量、高大的台基、开阔的空间, 构成这一序列的高潮;中和殿、保和殿及其院落, 在形体和空间的相似重复中逐渐减弱, 接近“尾声”。
2. 景观序列
景观序列是近年来景观理论的一个新概念, 在一些景观著述中常有人提及, 但至今未见有一个公认的定义。有人提出景观序列是由空间序列与景观理论相结合而派生的, 是风景景物、空间环境、序列的合成。序列是某种事物按一定的次序排列, 那么景观序列就是自然或人文景观在时间、空间以及景观意境上按一定次序的有序排列。景观序列有两层意义, 一是客观景物有秩序的展开, 具有时空运动的特点, 是景观空间环境的实体组合;而是指人的游赏心理, 随景观的时空变化作出瞬时性和历时性的反应。
景观序列是由若干自然与人文景观构成的, 一个优美的景观序列就如一首动人的乐曲一样, 是由前导、发展、高潮、结尾等几部分构成的, 也就是起景、前景、主景、后景、结景等景观的依次展开, 一些复杂的序列还有序景、转折等部分。序列由此构成有主有次的景观结构, 产生有起有落、有高吭有低迥的赏景意趣, 形成一个富有韵律与节奏的景观游览线路。
3. 景观序列的类型
景观序列按照景观景物的组合关系和风景韵律的构成特点可相应的分为简单序列、完全序列和复杂序列:
简单序列:前导 (起景) ——发展 (前景) ——高潮 (主景) ——结尾 (结景)
完全序列:序曲 (序景) ——前导 (起景) ——发展 (前景) ——高潮 (主景) ——尾声 (后景) ——结尾 (结景)
复杂序列:序曲 (序景) ——前导 (起景) ——发展 (前景) ——小高潮 (主景) ——回落 (转折) ——酝酿
(大前景) ——高潮 (主景) ——尾声 (后景) ——结尾 (结景)
三、兰州滨河景观序列分析`
1. 景观建设方向----遵循城市空间和城市景观序列
西津路上的省博物馆与“马踏飞燕”雕塑和黄河岸边黄河母亲雕塑、水车模型、“绿色希望”纪念等景观, 使该区充满深厚的文化色彩, 而黄金大厦的崛起、民族贸易区的建设发展、义乌商贸城的落户, 又使该区商业大发展, 加之著名的“西站”, 使该区形成了鲜明的“开放”个性。以“黄河主题”为核心, 以民族贸易区为特色, 以商贸和高新技术、交通向全国开放为套破新方向, 这种既有凝聚力与又有开放性的区域特色是其他区所没有的, 今后还应进一步突出:马滩高新技术产业和生活小区开发区正在发展中, 建成了“西部欢乐园”等小型公园, 也是很好的新探索, 值得岢定。但马滩一带也是兰州的水源地, 开发范围要有所控制, 在匕电河区与西固区保持一定农田蔬菜和果林地是保证该区特色和环境的有效途径, 不容忽视。
西津路‘带地域狭长.道蹄较窄, 交通拥挤, 在该路向西延伸的开发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持建筑后退红线的宽度, ffli西站至西关一段的轻轨建设也应充分研究尽早落实。该区的建筑风格可以突出多民旗性.尤其以西北各少数民族为主体.还哥以在东西合作中借鉴东部民族风碚.通过建筑风格突出该区作为兰州对外开放区的个性特色。
2. 滨河景观----符合轴线序列和分区明确的建造顺序
兰州市区黄河段40公里风情旅游线应按三个不同的区段, 建造各具特色的景观风貌:
(1) 工业游览区:从西固宣家沟口——深安黄河大桥段是西固石化工业区, 兰化、兰炼等国有大中型企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现代工业景观, 又是兰州的西大门户。规划期内可在黄河进入市区的西入口“太阳岛”上建成一组以航标为主题、代表兰州西大门的标志性构筑物或雕塑群, 体现黄河“艄公魂”不屈拼博的精神, 使之成为兰州市西大门的一个“亮点”, 为来往人们指引通向美好未来之路:在沿黄河两岸设置大面积的防护绿化隔离带, 道路两侧建成各式图案的花坛路园, 美化工业景区环境;利用固安桥南岸附近的五号滩地建设一座滨河乐园, 工业展览馆建在园中, 既为市民提供休憩娱乐的理想场所, 又向游人展示了近代工业发展的高度文明, 激发人们顽强进取的奋发精神;安宁西段滨河路地处中川机场进出兰州的北大门, 应按迎宾大道进行重点建设, 为中外来客营造良好的兰州形象。
(2) 休闲娱乐区:从深安黄河大桥——中立桥段是兰州黄河风情旅游线的核心区段, 是兰州市民和国内外游客休闲娱乐的最佳场所。规划在本区段内重点突出“黄河母亲河——华夏文明摇蓝”的主题, 集中反映出黄河文化、丝路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精神。着重抓好黄河河道开发和滩地、河心岛的绿化建设;重点搞好南北滨河路高层次的绿化花坛、路园、雕塑、小品和桥头广场的新建、扩建与充实完善工作, 强化滨河风情线的景观效果, 建成靓丽的兰州“外滩”, 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最佳的休闲娱乐和观光旅游的场所:尽快实施建设“金城关文化风情园”等特色园区建设。突出黄河文化、丝路文化和民族文化, 反映昨日兰州的光辉历程, 体现今日兰州之辉煌成就, 展示明天兰州的美好未来。充分发挥兰州“山、水、城、绿”交融一体的城市特色优势, 把兰州建成西北和黄河之滨璀璨的明珠。
(3) 观光旅游区:从中立桥——桑园峡段为观光旅游区段。该段风景旅游线应以“黄河浪——义无反顾向未来”的主题构思景观建设, 着重抓好雁滩滨河路沿河绿带鸟语林、水上游乐园和青白石农艺观光园建设, 形成良好的生态景观效果。
四、结论
兰州滨河景观的方向与定位功能取决于场所的空间结构属性, 人对场所的认同则是对应于地域的物质文化传统特性。物质属性、人的活动以及这些景观的含义共同构成了兰州滨河景观整体个性特征的基本元素。
作为一个景中人, 你归属于某一场所, 认同于该场所, 你在景中的状态越深入, 你与场所的认同感就越强。只有成为景中的人, 归属于场所的自然过程、自然力以及场所的社会过程和地方之神, 认同于它们, 你才能获得真正的场所感, 一种自觉的场所归属感, 而由场所构成的景观才具有意义。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时代建筑》2002年01期景观的含义
[2]沈实现李春梅徐华:《城市规划》2005年09期地域景观·城市记忆——杭城名人故居的景观特质与保护开发
[3]胡海胜唐代剑:《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年05期文化景观研究回顾与展望
[4]态理念陈丹:《山西建筑》2009年01期全球化之下的中国地域景观生
[5]董晓峰任震英韩骥:《城市规划汇刊》2001年06期城市景观持续规划设计与实践——以兰州市为例
[6]黄金玲孙志立:《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0年04期景观序列的组织杨帆
[7]刘滨谊母晓颖:《规划师》2004年02期城市文化与城市景观吸引力构建
滨河景观设计 篇2
施工组织设计
1、工程概况及特点
(1)、工程建设概况
本工程属头区公园改善项目,工程项目为:广场铺装;立体花墙、文化浮雕墙;活动花架;假山景石;景观连廊;风之塔、标志台、民族亭、景观亭。项目地处头区,工程布置呈长条形,总面积194178m2。
由于建设内容多,工期紧,在目前的开工时间条件下,上述部分工程的组织、协调和施工必须管理有效与及时,才能保证工程的按期交工。
(2)、建筑设计特点
工程为公园景观绿化,总面积194178m2。利用现有资源,宣扬企业文化。设计新颖独特。
(3)、工程施工特点
项目区施工面积大,工期紧,交通不便,施工条件较差,部分工程内容机械无法进场,施工难度比较大。
(4)、建设地点特征
项目区地形复杂,地势高差较大。
根据以上工程特点和环境,我公司在本合同承包组织施工过程中,决心克服各种不利条件,以踏实进取的精神、拼搏求实的工作风,集中公司的人、财、物,组建强有力的项目领导班子,创一流的管理水平、一流的工程质量、一流的工程进度,保质、保量地完成该项工程任务,为改善生态环境做出贡献。
2、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1)、施工顺序:
施工准备;废方外运;铺设垫层、模板制作、砼浇筑;建筑小品制作安装;广场铺装;建筑小品养护。
(2)、施工准备工作
施工准备工作,是建设工程施工生产全面顺利完成任务的战略措施和重要前提,对充分发挥人的积极因素,合理的组织人力、物力、加快工程施工进度、确保工期、提高工程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施工现场范围内,接通施工用水、施工用电、场地平整,为工程施工、创建文明施工现场创造条件。
(3)、熟悉设计文件
施工前我公司将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熟悉设计文件,以便编制施工方案,为施工任务创造条件。
(4)、编制施工方案
我公司在施工前将对工程做进一步的调查研究,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结合具体施工条件,编制更为深入而具体的施工方案。
(5)、场地清理
①、场地平整以前要进入现场实地勘察,对施工场地内
的障碍物,地形地貌,周围环境,场外进入施工现场道路加以了解。对地下埋物如电缆、光缆等向建设单位索取书面资料,便于场地平整和工程施工。
②、在施工场地平整范围内,进行自然地坪标高测量,并详细记录数据,作为施工技术资料,根据测量记录,对施工场地进行整理,并将废弃物运到建设单位指定的地点。
(6)、现场道路
①、现场临时运输道路畅通无阻。
②、场外运输道路,依城市干道,开工前办理完毕道路通行手续。
(7)、清理场地后,将部分材料运到施工现场,根据现场备料场地较小,在不影响施工的条件下也可随用随运。
3、施工方案
各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首先进行测量放样,做好控制桩,然后放出地基处理桩位和开挖范围线、地基处理方法同路基处理。
①、根据基坑深度,现场施工条件及土质,本工程基坑采用放坡形式开挖。
②、砂浆拌和采用拌和机,控制水灰比,使能保证灌浆密实。
③、设沉降缝,沉降缝板必须油浸,并保证沉降缝板的垂直度,贴板两侧砌筑必须平直。
④、沉降缝及泄水孔后背必须用土工布包裹,并做级配砂砾反滤层。
⑤、湖渠的勾缝先勾平缝,待扫尾时勾凸缝,先做一个工艺试验段,确定勾缝宽度,不得勾假缝。
⑥、底面处理,进行扫尾工作。
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法
⑴、模板工程:梁柱采用定型组合钢模板。
操作条件
①配置好的模板材应按区段编号,涂好脱模剂,并分规格堆放。
②根据予置模板图,入好轴线和模板边线,定好接口位置和水平控制标高,柱模板底边应做到泥砂找平层。
③柱钢筋绑扎完结,水电管线及予埋件已安装,绑扎钢筋保持层垫块,并办好检验手续。
④斜支撑的支承点或钢筋环牢固可靠。
⑤按图纸要求和操作工艺向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操作工艺
基础模板安装
①根据基础墨线钉好压脚板,用U型卡或联接锁子把定型模板压紧固定。
②按装周边龙骨及支撑,并将钢筋位置固定好,复核无误。
柱模板安装
①按照放线位置钉好压脚线,清干净杂物。
②安装柱模的拉杆或斜撑:柱模每边的拉杆或顶杆,固定于事先预埋在梁或基础内的钢筋环上,用花蓝螺栓调节模板的垂直度,拉杆、顶杆的支承点要牢固可靠,与地面的夹角不宜大于45度。
⑵、钢筋工程:本工程的钢筋工程采用现场加工、制作,现场绑扎的方式。
⑶、混凝土工程
施工准备
①水泥、砂、石检验合格,砼配比单已做出,饮用水拌合。
②钢筋表面应洁净,粘着的油污、浮锈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
③盘圆调直,冷拉率不宜大于4%。
④钢筋切断应根据钢筋号、直径、长度和数量,长短搭配,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钢筋短,节约钢材。
⑤钢筋弯钩时应注意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的特点,考虑起弯点位置的调整,保证成型钢筋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⑷、钢筋的绑扎与安装
施工准备
①工具与材料:钢筋成品的质量要符合要求,10#以内和10#以上的铁丝,不同厚度的水泥垫块,铅丝钩、水板手、撬杠、绑扎架、卷尺、粉笔、运输工具等。
②作业条件:熟悉图纸,核对半成品钢筋的级别、直径、尺寸和数量是否与料牌相符,如有错漏应作纠正增补,钢筋定位。
操作工艺基础
①钢筋网的绑扎,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扎牢,中间部分隔点扎牢成梅花形。
②独立性基础的钢筋网双向弯曲受力,短向钢筋应放在横向钢筋的上边。
③现浇柱与基础连接的其箍筋应比原的箍筋缩小一个柱筋。
④搅拌机、插入机、翻斗车、台秤等已准备就绪。 ⑤钢筋工程已经隐蔽验收,模内(坑内)垃圾杂物已清理。
⑥模板、支顶、预埋件、管线等已复核无误。
⑦运输道路等已准备完毕。
⑧班组全面的施工技术交底已完成(包括作业内容、特点、数量、工期、施工方法、配合比、安全措施、质量要求和施工缝设置等)。
操作工艺
①浇筑前应对模板浇水湿润,柱模板的清扫口在清扫后封闭。
②根据配合比确定生盘各种材料用量过秤。
③装料顺序:一般先装石子,再装水泥,最后装砂子。
④砼的最终搅拌时间,按砼坍落度3~5CM考虑,不应小于90秒。
⑤砼的运输:砼自搅拌机中卸出后,应及时运到浇筑地点。运输过程,要防止砼离析、水泥浆流失、坍落度变化以产生初凝现象,如混凝土运支浇筑地点有离析现象时必须在
浇灌前进行二次拌合。
⑥砼的浇筑:砼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因此浇筑时应在中部开设门洞(生口);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应快插温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震实。砼的浇筑时应派专人经常检查钢筋、予留洞、预埋件、插筋等有无移位、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修整完毕;浇柱前应先在柱底浇筑50MM的与砼同配比的水泥砂浆,每层浇筑高度控制在50CM左右。
⑦砼的养护:砼浇筑完毕12小时内应予覆盖;砼浇养护日期一般不少于7天,以使砼保持足够湿润状态。
⑸、现场水平垂直运输
本工程施工的垂直运输主要采用井架二台,地面水平运输用翻斗车完成。装饰阶段地面及楼面的水平运输仍使用翻斗车完成。
⑹、砖砌体的施工
施工准备
①红砖、水泥、砂检验合格,砂浆配合经实验单已做出。 ②砂浆搅拌机、台秤、翻斗车等准备就绪。
③红砖提前浇水湿润,含水率一般控制在10%~15%左右。
④准备好皮数杆,拉结筋及预置木砖。
⑤各种轴线位置尺寸复核无误。
⑥班组全面的施工技术交底已完成(包括作业内容、特点、工期、施工方法、配合比、质量要求、安全措施等)。
操作工艺
本工程采用MU10标准砖实砌,±0.000以下用M5水泥砂浆砌浆,±0.000以上部分采用M5混合砂浆砌筑。凡砖砌体与钢筋构造柱连接处留置马牙搓,同时做好拉结筋的埋置工作,位置正确平直,粘结牢固。
①首先抄平、弹线、砌砖前应先在基础顶面用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找平。
②立皮数杆:在皮数杆划出每皮和灰缝的厚度,水平杆一般立在墙的转角处。
③盘线、挂线、砌筑时必须每皮挂线,严格控制墙体垂直度和平整度,减小抹灰厚度。
④墙体的砌筑,砌墙要先砌墙角,但砌筑的墙角不能高出墙身五层,并留踏步茬。砌墙采用三一砌砖法(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
⑺、脚手架工程
脚手架的宽度应满足工人操作、材料堆置和运输的需要,搭建要求坡度平缓、牢固稳定,避免与模板共用支架。脚手架应构造简单、装拆方便。
⑻、粉刷施工方法
①水泥:325号及其以上矿渣水泥或普遍水泥,颜色一致,宜采用同一批产品。
②水洗砂平均粒径为0.5~0.8MM,石子平均粒径5~40L,卵石平均粒径100~150L,砂、石子、卵石的颗粒要求坚硬洁净,不得含有粘土、草根、树叶、碱质及其他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在使用前应根据使用要求过不同孔径的筛子。
③其他掺合料:107胶、外加剂,其掺入量通过试验决定。
④结构工程全部完成,并办好结构验收手续,符合合格的标准要求。
⑤抹灰前,应检查门窗框的位置是否正确,与墙体连接是否牢固,对连接处的缝隙应用1:3水泥砂浆或1:1:6水泥混合砂浆分层嵌塞密实。
⑥砖墙、混凝土梁、柱表面的灰尘,污垢的油渍等应清除干净,并洒水湿润。
⑼、建筑工程
①、施工前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工程设计要求及古建筑传统作法,校验施工部位的标高尺寸。9.0.2施工前应对琉璃构件逐块进行检查,所用构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规定。凡有裂缝、隐残及外观变形、掉釉者均应剔除不用。
②、搬运构件时,应轻拿轻放,检查合格后须按构件种类、规格分别码放整齐备用。
③、高处作业时操作前应认真检查脚手架。垂直运输要有专人指挥,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④、屋面一般应先做好瓦面,然后再调脊,即“压肩”作法。
⑤、完成部位应注意成品保护,翻拆脚手架时,须特别注意不得磕碰已完成的部位。2m以下的阳角和墙面应使用木板等材料妥善围护。
按照设计要求或原建筑形式,核对构件的规格、数量及尺寸,并备好色灰与浆料。
⑽、小品安装工程
①、根据设计图纸及小品设施的形状、尺寸及材料确定其基础结构形式。
②、应根据设计图纸及小品设施的形状、尺寸及材料确定其基础结构形式。
③、基础的轴线、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
④、对于某些成品设施,订货时应注意与周围种植及建筑物之间的搭配,使之相互相衬。
⑤、小品设施的安装必须牢固,无松动现象。
⑥、所有小品在安装完成后,必须及时清理表面杂物,使之清洁光亮。
⑦、应注意成品的保护及设施维护。
技术交底—施工准备工作—备料、订货加工—现场施工
环节及预见性的质量通病制订切实有效的管理揸施,确保工程质量。
现场准备(清理现场、完善施工水电设施)—测量放线—每层次、每作业面施工—自检、整改—报监理验收—交工验收。
4、施工工艺方案
根据设计图纸,对重要部位的施工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基础放线排好施工顺序,关键施工环节及可预见性有质量通病建立预防措施,同时以相应的技术措施加以保证。
5、劳动力、材料、施工机械设备等需要量计划
劳动力需要量计划表
材料需要量计划表
施工机械设备需要量计划表
6、施工平面图(略)
7、质量保证技术组织措施和保证体系
(1)、质量保证体系:
①、优化方案做好交底工作,严格按图施工,对工程特殊和关键部位严格控制,质点检查,以专职质量检查员,技术员及班组质检员以总工程师为信息中心,建立质量信息反馈系统,对工程质量实施动态管理和事前控制。
②、各分项工程质量严格执行“三工序管理”、“三检制”、“板样制”等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制度,对班组定时定点定部位检查,层层把关做好验评工作,确保实现质量目标。
③、签定风险承包责任状,以计划工期、质量为主要考核项目。由项目经理部、专业工长、班组层层签定,层层落实,有奖有罚,调动全体施工人员的积极性,使人人关心工作质量,分项工程优良率90%达以上,中间验收合格率达95%。
④、工地质量检查员严格把关,从进场原材料质量抓起及时进行分工序、分项目质量检查评定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⑤、施工中做到八有:施工有方案,技术有交底,材料有合格证,工序有交接,操作有记录,隐蔽有验收,质量有评定。
⑥、质量人员把好三关:
a、把好质量检查验收关,严格控制工程质量。 b、把好质量评定关,严格与工资挂钩,奖优罚劣兑现。
⑦、各工程操作人员上岗,采用挂牌制,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2)、质量保证措施
①、质量目标管理
本工程确保质量达到优良。植物苗木成活率达98%,使用功能满足设计和建设单位的要求。
②、质量的技术保证措施
a、加强技术管理落实技术岗位责任制,建立技术考核制,认真贯彻国家规范,行业规程和公司的各项技术质量标准、制度。
b、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组织学习图纸和图纸会审工作。尽量发现图纸矛盾、减少差错,主动做好图纸设计洽商和变更。并主动给建设代表反映情况、交换意见,为顺利组织施工创造良好条件。
c、依据本标的施工方案原则,认真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具体实施方案,完善分部分项的技术质量保证措施,对新技术、新工艺编制工艺卡指导施工。方案审定批准与更改必须经技术负责人负责。
③、材料质量的保护措施
a、对现场的材料如:焊接接头、管材等按规范要求随机抽样检查。
b、对所有材料应会同工程师、材料员、审核进场材料的`产品合格证,各项指标是否符合产品标准。
c、所有苗木必须是树形一致、干形挺直、根系发达、生长茁壮、无病虫害的苗木,未经认可不得进行栽植。
(3)、成品保护措施和回访保修
①、严格按顺序施工,布水管网先管道试压、灌水不渗漏。加强工序管理和落手清,爱护上道工序成品,做到不污染、不损坏。
②、所有建材及园林植物材料,加强装卸、运输、保管等全过程各环节的管理工作,妥善保护,防止变形、变质、变色。
③、对已经栽植的乔灌木派专人进行看管和浇水养护,确保一次性成活率达到95%以上。
(4)、强化质量监督管理
①、贯彻公司的质量管理标准,严格企业自我控制。
②、项目设专职质检人员一名,授权全面负责质量监督,独立行使职权,做好全过程的质量监督、验评,各工序未经质检员签字,不得进行下工序施工。质检员有验收权、停工权和要求返工权。
③、强化原材料的采购管理,严禁使用无证产品的采购。
凡进场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明,坚持不合格材料不得采购、不得使用。项目负责人对不合格材料有权拒绝接受,质检员有权制止使用。
④、贯彻“质量责任制”认真执行,“自检、互检、专检”的三检制度。
⑤、认真贯彻隐蔽工程验收制,认真执行甲乙双方签字制度。
⑥、给水管道贯彻先试压后装配,和系统试压验收;排水贯彻通水检测。
⑦、执行质量的一票否决制,按公司规定办理。
⑧、档案资料及时、齐全、完整、符合标准整理装订成册。
质量保证体系图
8、安全保证技术组织措施和保证体系
为切实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根据国家建设部颁发的安全检查评分标准等有关安全标准,规范和技术规程及自治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下发的安全生产须知,制定如下措施。
(1)、安全目标
认真贯彻国家安全法令、法规、规程和现场安全验评标准,建立项目安全岗位责任制,明确安全职责由项目经理全面负责。设专职安全员,负责日常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严格监督,有权制止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对安全事故隐患和苗头的防犯不放松。确保施工安全及质量安全。确保用火、用电、用水安全。
(2)、保证措施
建立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项目经理对安全工作全面负责,是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项目经理、技术骨干跟班作业,坚决排除因质量而造成的不安全因素。健全安全领导机构建设,施工期间项目部设一名专职安全员,各班组选设有丰富施工经验的职工担任兼职安全员。
搞好现场安全防护工作,并在现场周围及各危险区域配备、架立并维修必要的经监理工程师认可的标志牌,以为其雇员和公众提供安全和方便。标志牌包括:
警告与危险标志
安全与控制标志
指路标志与标准的道路标志
施工中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各项安全规定,严禁违章作业,违章指挥。在安排施工工作的同时,必须进行安全交底,所有安全交底均应有书面资料和接手人签字。
定期对工人实行安全文明施工教育,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安全意识,增强自我安全意识、三不伤害(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意识。
施工机械进入工地后,统一管理,发挥其作用使之与人协调作业。机械设备保持清洁完好,持证上岗操作,专人负责,有漏电保护和接地保护,和必须的防护罩。非机械工不准擅自操作。
妥善做好工人的饮食管理和卫生工作,避免疾病和传染病的发生。提前做好防暑准备,确保工期与质量。
施工现场设立急救和医疗服务机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急救用具、药品及防火、防触电等安全设备、急救电话并派专人负责管理、监察。
为抓好安全工作的落实,公司制定了各级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对上至总经理下到生产工人的各级岗位安全生产职责作了明确的规定,根据“各级一把手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负责人”、“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管技术必须管安全”、“安全生产,人人有责”,项目部管理人员分工明确,公司按各岗位责任制制定考核办法,对考核不合格的管理人员进行处罚,累计两次考核不合格的管理人员停岗。
①、专职安全员把流动检查与重点部位检查相结合,突出对施工设备、技术操作重点部位检查防范,及时消除隐患,防止突发、偶发事故发生,必要时停工整改。
②、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施工工作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作好安全施工现场管理。
③、认真落实各级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④、实行目标管理,对项目责任目标层层分解,做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公司对项目部指定安全管理目标,对项目部各级管理人员签定责任状,项目部将责任目标分解到人,公司对项目部进行责任目标考核,项目经理根据公司对项目部检查情况按责任分工对各位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并按考核结果进行奖罚,年底根据每月考核情况做年终考核,并作为年终奖发放的依据。通过责任目标分解,使安全工作层层有人抓、有人管,从组织上对安全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奠定了基础,通过责任目标考核,提高了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
⑤、坚持班前活动制度,现场所有人员佩戴上岗证,特殊工种持证上岗。
⑥、各种器具的使用严格按照有关操作规定进行。
(3)、事故报告
①、无论何时,一旦发生危害工程或人身、财产安全、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的事故时,采取必要的抢救措施外立即暂停项目和与之有关的项目的施工。
②、事故发生后以最快的方式,将事故的简要情况同时向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质量监督站报告,同时严格保护现场,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初步确定质量事故的类别性质后,按照有关规定的要求进行报告。
9、进度保证技术组织措施和保证体系
(1)、本工程将列为我部重点工程之一,由工程部经理担任工程项目经理,确保人、财、物高度集中,抽调精兵强将,组建一支思想作风过硬,技术素质强,管理水平高的项目班子,确保在工程质量达到标准。
(2)、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进度计划,实行计划。实现按目标,严格执行,并实行奖罚。
(3)、积极做好一切施工准备工作,根据网络计划,提前准备好劳动力,机械设备和各种材料做好充分准备,确保供应,外购材料需提前订货,确保按期供应。
(4)、严格按施工进度计划实施。按期完工,做好对突发因素及时处理的准备工作。
(5)、确保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建立项目资金专用帐户,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
(6)、科学组织流水作业,合理选择施工队伍,增强承包力度,严格奖惩兑现制度,以达到保质保量按期完成进度目标。
(7)、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装备、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确保提前完成。
(8)、采用“六定”(即定位、定岗、定财、定质、定机、定酬)分段包干的施工方式组织班组施工。
10、现场文明施工措施
文明施工现场即按照有关法规的要求,施工现场和临时占地范围内秩序井然,文明安全,环境得到保护。绿地树林不破坏,交通畅达,场容和环境卫生均符合要求,建立文明施工现场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和工作质量,提高企业信誉。
文明施工的措施是落实文明施工标准,实现科学管理的重要途径,为此,应当做到主管挂帅,系统把关,普遍检查,建章建制,责任到人,落实整改,严明奖惩。
施工现场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施工现场文明施工检查小组,制定文明生产个人岗位责任制和经济责任制,并轮流值班顶岗检查。
(1)、现场场容场貌管理
进入现场施工人员遵守招标单位的一切规章制度。 制订现场文明施工具体管理办法及机械、料具堆放按总平面布置图放置施工现场显赫处。要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按调研究后确定的方案及时调整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使其真正科学合理。现场办公室干净整洁,墙面贴挂与工程相对应的各种图表,包括施工进度计划表,各种现场管理人员负责制。坚持文明施工,设立标志牌,工地现场专人值勤,经常保持施工地段清洁,施工现场保持完工场清。工地材料摆设整齐,关键路段随产随清,保证交通道路畅通,生活垃圾日产日清,维护好周边地区的环境卫生。
(2)、现场材料管理
进场材料按平面布置图堆放。现场道路畅通。
(3)、施工现场施工管理
施滨河公园景观绿化施工组织设计工组织设计实施与施工管理、施工过程,按施工部署和施工方案进行,措施得力,方案可行,工序正确。按计划组织实施,现场组织紧密有序,实际形象进度与施工计划相符。订立文明公约,严禁酗酒,打架斗殴,一经发现立即处罚。
滨河景观设计 篇3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地能力越来越强。在多种水文环境中,河流是人们日常生活利用最多,接触最多的一种。人类发展进步的历史同样也是一部治水治河的历史。现如今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城市开始不遗余力的改造城市的环境,而河流的整治又是改造城市环境不可缺少的一环,驳岸的设计改造又是整个滨河景观改造中最关键的一步。
城市滨河空间中驳岸景观的功能
1.防洪功能
防洪护堤,蓄水排水是滨水驳岸的最基本功能,它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问题。在水位变化较大的河流驳岸改造中,这一点尤为明显,而其他水位变化不是很明显的潜水位河流的改造中,这一功能则没有特别突出。
2.生态化功能
“驳岸生态化”是自然形成的河岸或者具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渗透性的人工护岸。驳岸的生态化功能是个宽泛的概念,它包括调节水源、增强水体的自净、恢复水陆生态平衡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3.景观功能
一个城市要彰显出自己的特色,在进行城市规划建设时,必须结合所在的区域、区位、地里、环境、资源等综合自然因素,使得城市的发展与区域的发展相结合,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融合。作为城市滨水核心设计的驳岸不仅要满足人们视觉上的景观观赏,还要还要结合区域的发展来展现城市的景观特色。
4.文化功能
滨水空间和所在城市息息相关,驳岸景观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改良,还包括人文环境的发掘与组织,其对城市的文化形象有一定的影响。两者可以互相补充,均为形成城市品牌特色的关键。城市的历史文化及名人故事是驳岸建设的重要资源,通过历史文化墙体、形体驳岸等合理的将城市文化与驳岸设计相结合,使滨水空间充满文化气息。
驳岸岸线的设计方法分析
John Molly曾说过,“仅仅做好事是不行的,还必须有正确的方式”。正确的处理方式,对问题的解决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驳岸来说,它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处理方法会与众不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城市的驳岸是一幅画,它是通过线条、色彩、构图在二维空间中以动人的造型,来反映生活,表达设计师的感情和理想。基于绘画的特征,笔者从这一特殊的角度作为其切入点,综合运用绘画的最基本词汇-线条、色彩和构图,来分析驳岸的景观设计方法。
1.驳岸岸线的曲线形处理
伴随着“Beautiful City Movement”的流行开来,目前国内出现了很多宽阔笔直的河岸道路,这些滨水道路的驳岸岸线处略显单调,使原本生机勃勃的水景失去了原有的活力。
如果我们将流动性更强,更加活泼的曲线型运用到岸线设计中去的时候,曲线的灵活多变,迂回曲折就会使原本死板僵硬的岸线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例如,我们在处理河流交汇处的岸线时,我们可以使用大的弧线,这不仅能够增强河岸在空间上的动势,还能够在曲与直之间预留出非常广阔的三角地带,这不仅有利于船只的转向,还能够形成独特的水上公共空间,使群众参与进来的机会大大增加。再比如说,如果我们将曲线用于桥头附近的岸线的改造,就会产生局部空间放大的效果:对于经过桥梁的人们来说,他们视野会更加的开阔,而对于站在船上的人们来说,曲线形的岸型则能够起到框景的作用,增强桥梁“门”的意向。此外,岸线的曲线化处理还能够再现城市内河的自然形态,保存原有的山水格局意味。
2.驳岸岸线的折线型处理
与曲线相比,折线可以产生一种渐变的向前涌动的节奏感,给人一种期盼。将岸线处理成“凹凸”有致的折线装,能够增强岸线内与外的联系与交流,增加滨水空间的面积,给人一种有进有退的感觉,还增强了滨水空间内水域与陆地的相互渗透。“凸”的部分能够开阔人们的视域,增加亲水平台的比例。锐角状的折线,能够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如果能够赋予适当的刚能,则可以起到吸引视线的特殊效果。这种不断变化与重复的节奏可以将岸线分割成若干段,每一段都有其特点,连接在一起就组成了节奏欢快的河岸线。
3.驳岸岸线的起伏性处理
驳岸空间作为水域与陆域的交界处,是围合水域空间的垂直界面。因此,岸线设计除了设计二维平面的设计之外,也要注意垂直空间上的处理与改造。
在岸线处理上,在驳岸岸线的处理上,应当遵循自然规律,在自然形态的基础上适当穿插人工元素,而不是像现在许多水利部门在进行河道驳岸的建设时,一味强调河道的行洪功能,将驳岸岸线裁弯取直,以便洪水来时,整个河道如抽水马桶,一泻千里。
城市驳岸的色彩处理
驳岸景观设计的色彩与绘画中的色彩有着艺术上的相通性,都是来自客观世界的光与物体,都是用来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的。
1.色彩对比手法
当两个或多个色彩以空间关系相比较时,能够形成明确的差别,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就成为色彩的对比关系。驳岸作为陆域与水域景色的过渡地带,色彩的对比不易过大,因为如果对比过于强烈就会给以一种两种景色脱节的感觉。因此需要尽量的弱化对比,营造一个较为统一的色调,给人一种协调统一的感觉,将作为过渡带的驳岸凸显出来。
2.色彩调和手法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色彩有序协调地组织在一起,形成具有整体、统一、连贯感的视觉效果的色彩搭配称为色彩调和。驳岸的色彩选择应当遵循当地的地域特征,应考虑使用与当地土壤或者这个环境色调相近的颜色作为驳岸景观的住宿色调。就地取材,这是最简单使用的方法,如方砖、条石、红土等。色彩的调和不是说一定要采用单一色彩,恰恰相反,如果是通过多种颜色之间的搭配,变化各种颜色的比例关系,最终达到协调统一,这种处理方法则更为难得。
结论
本文通过针对目前城市滨河空间中驳岸景观功能不全,缺乏创新性的问题,总结出了一些比较切合实际的驳岸处理手法。而如果想将此落实到实践中去,就需要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理论框架作为支撑,而本文的研究初衷就基于此。通过对驳岸设计理论的研究,使得本次论文写作取得了一些成果。
1.总结出了滨河空间中驳岸景观的设计原则:
(1)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化原则;
(2)生态化的原则;
(3)驳岸地带共享性的原则;
(4)统筹兼顾的整体性原则。
2.从绘画艺术的角度分析了滨河空间中驳岸景观的设计方法,运用绘画当中的线形和色彩的理论指导驳岸岸线的处理以及驳岸空间的色彩处理。
(作者单位:东华大学)
浅析滨河景观空间设计 篇4
滨河区是城市中一种特殊的空间形态, 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滨河空间从宏观城市区域范围上讲, 属于一种特殊的“边缘空间。称其为“边缘空间”, 是由于河流从物质形态上讲是一种特征明显的自然景观, 在大的区划范围内来观察, 滨河空间依附于河流的延展而存在, 自然成为连接水体和其他空间形态的“边界区域”。称其“特殊”, 则是因为滨河景观区虽然从几米到几十米、上百米不等, 但由于它是连接人工城市环境和自然河流空间的媒介, 起着隔离、保护、连接不同地域特色的重要作用, 所以具有复杂而多样的生态、景观、功能等特征。
1、滨河景观设计的总体原则
1.1 追求与周围环境相统一
城市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公共环境的建设, 为人们创造适宜的生活空间。这里应强调的是其内容。不仅是着眼于孤立的建筑, 更要追求建筑城市、园林绿化的统一, 强调城市的有机组织, 以及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和谐。
1.2 满足休闲娱乐观景等需求
滨河景观区, 狭长, 穿越的城市区域较广, 尽量做到容纳居民, 使其能够达到解除体力, 平衡心理, 慰籍心灵的目的。
1.3 适合地理地域特点
作为城市公共环境的一部分, 城市滨河景观还要结合地形特色去考虑。对于河道两旁堤坝自然要格外关注, 在此基础之上依地形, 顺地势而设计, 可体现出滨河景观独有的魅力。同时设计也要考虑地、风土人情等特有的因素。
1.4 体现低碳和谐的潮流
跟进科学时尚潮流, 灯光的应用要尽量做到亮度适中, 不留阴暗死角, 这是出于社会安全方面的考虑。室外景观设施要具备实用性、耐用性, 便于清洁, 尽量做到不翻修, 少翻修。
1.5 显呈风格混搭的倾向
滨河区带状延伸形成了独特的空间分割, 同时也决定了其风格的多样性和相对的不连续性。滨河景观特有的狭长型空间属性, 使得我们在设计风格的把握上可以自由灵活一些。在某一段可以采用传统风格的设计, 到了另一段则变换成现代风格的设计, 颇具移步换景之妙; 或者在南岸形成一种优美之格调, 到了北岸又成阳刚之风度, 有如法国巴黎莱茵河的南岸和北岸文化与气质之迥异。一般现代城市的风格, 具有简洁的现代感, 其包容性极大。滨河景观设计的总体风格大多也是现代自由风格, 而且混搭倾向性明显。
2、滨河中观空间塑造
2.1 滨河区空间形态设计
2.1.1 对地形条件的利用
毫无疑问, 无论城市本身的海拔高度与河流水位高度的相对关系如何, 为了防洪防汛的需要, 滨河区紧邻河流水域的陆地必然要高于河流常水位。这样, 在临近河流的滨河区域就自然而然的会形成内坡度不等的“凹”字形断面, 产生了必然的地形条件。这种地形的变化在横向上可以利用河流本身的“凹”低地势特征, 通过巧妙地利用和雕琢, 很容易形成内向环抱的空间环境, 同时与堤坝或城市空间隔而不断。这种“下沉”的空间, 是亲近自然、隔离噪音、营造舒适幽静休闲环境的最佳选择。另外, 地形地貌条件, 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城市自身的特征。可以利用这种自然条件的暗示作用, 从空间构成的角度赋予场地新的涵义。
2.1.2 水体形态变化的控制
从平面上看, 等高线之间并不是等距、平滑、保持相同的曲率和方向的。也就是说, 在不同的水位横断面上, 河流呈现的平面形态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差异。因此对于非严格直立式驳岸的滨河区域来说, 就形成了随季节变化、水体涨落的滨河岸线变化, 使水体在不同的时间里观赏时表现出生动多变的姿态。在设计中, 应擅于把握这种具有自然生命力的变化特点, 使原本流动不定的河流形态, 通过与滨河区其他景观设施的结合利用和有意的引导塑造, 随时间的过往而幻化出多姿多彩的生命特征。
2.1.3 空间轮廓线的塑造
河流的阻隔作用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宽敞的空间来欣赏河流对岸的景色。正是这种距离, 模糊了视线, 使岸边景色与整个城市的景色融合在一起, 使岸边的起伏变化与城市的空间轮廓相得益彰, 烘托出特有的地域景观风貌。在对滨河景观天际线轮廓的控制上应注意控制建筑的高度以及植物的配置。对于远处城市空间中原有的建筑应给予适当的调和, 对植物景观的远近景色彩及高度设计应结合植物自身的特性 (花、叶、干、果等特征) 进行季节性搭配, 使整个空间轮廓形成整体性。同时, 营造出“步移景异”的轮廓变化, 在不同的空间意境中都呈现出独特的近中远层次。
2.2 滨河区与城市开放空间的结合
滨水区多呈现出沿河流、海岸走向的带状空间布局。一条滨水绿带仅仅一条线不会给城市带来全面的美化, 通向滨水地带的“通道”应是滨水景观带的延伸*在进行规划设计时, 应将这一地区作为整体全面考虑, 通过林荫步行道、自行车道、植被及景观小品等将滨水区联系起来, 保持水体岸线的连续性, 而且也可将郊外自然空气和凉风引入市区, 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同时在这条景观带上可以结合布置线性公园绿地、林荫大道、步道及车行道等皆, 构成水滨通往城市内部的联系通道。为了加强人的可参与性和趣味性, 满足观、表演、休憩、商业行为的需要, 通常要求设置多种功能的场地, 创造多种环境氛围的空间。这就要求在充分利用场地条件的基础上, 在适当地点进行节点的重点处理, 结合人们的活动, 组织安排道路、广场、码头、观景台、绿荫休息等场地, 在重点地段设置城市地标或环境小品。将这些点线面结合, 使绿带向城市扩散、渗透, 与其他城市绿地元素构成完整的景观系统。
3、结语
滨河景观设计需要结合社会环境因素进行细致的分析, 将河流与土地景观巧妙的结合, 针对景观的空间带来的视觉效果的差异, 把河流作为一种有效资源, 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化的人文景色, 同时滨河景观空间景观内的相关设施也会给人们带来休闲娱乐等放松的感觉, 作为景观设计者, 综合的专业知识必须要有坚实的基础, 包括建筑学、艺术设计、城市规划、地理相关知识、生物学、生态学等, 由此可见滨河城市景观的设计是一门复杂的学科, 只有设计工作者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 顺应时代的发展, 与时俱进的思想, 才能保证景观设计的发展。
摘要:滨河景观设计, 从环境角度看, 有利于美化空间, 调节空气质量, 从城市角度看, 有利于提高城市整体的规划, 提高城市形象, 促进经济的发展, 本文从滨河景观设计的原则方法进行分析, 为滨河景观设计提供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滨河景观,空间设计,方法
参考文献
[1]黄希为.城市滨河景观生态服务设计方法探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1 (02)
[2]柳建华.谈城市滨河景观特色塑造策略和方法[J].山西建筑.2011 (35)
滨河景观设计 篇5
21世纪是回归自然的世纪,随着城市规模不断的发展与扩大,现代化交通与居住设施的普及,必然会导致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空气污染、水域污染及热岛效应、雨岛效应、干岛效应、闷岛效应和混浊岛效应等“五岛效应”接踵而至,居民居住环境日益恶化。因此,搞好城市绿化,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景观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滨河公园作为城市绿化建设的一部分,在设计、规划上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把发挥生态环境功能与创造滨河公园文化氛围紧密地结合起来,把握中原地区的历史文化脉络,创造出独一无二的中原城市景观,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环境优美的学习、工作、休闲娱乐和运动健身的场所。并在管理上,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充分发挥滨河公园绿化对于保护自然生态、改善人居环境、美化城市景观、提供休闲等各方面的功能。
1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注重实效”的规划设计理念
在滨河公园的建设、完善和发展过程中,树立了城市绿化的新理念,即坚持生态功能优先的原则,坚持生物物种多样性的原则,坚持突出乡土文化特色的原则;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积极推进、坚持不懈、逐步完善的方针;切实做到了规划先行,充分利用河岸、湖岸、坡地、土丘等自然环境,努力营造出城市中最主要的自然景观,创造出市民最适宜的休息活动场所。
1.1领会园林的文化属性、文化内涵,坚持文化建园的方针
城市园林绿化是人类渴望自然环境、亲和自然的生物属性的文化体现,这种文化现象是围绕着自然环境来展开的。因此,园林绿化作为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扬“文化建园”精神要抓住重点。一是要建立一个明确的目标。继续处理好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明确园林绿化对于改善城市环境所起到的极为重要的作用,明确园林绿化对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地位,明确园林绿化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要树立一个标准。即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把游人的需求当成工作标准,创造园林的特色,研究园林管理的规律,提高游人的满意率。做到一草一木青枝绿叶,一砖一瓦精雕细刻,一人一事服务周到,一时一刻体现文明。三是要紧紧把握住文化定位和发挥自身特色。创造要符合文化定位,发展要保持风格和特色。四是要不断地提高园林绿化和生态保护水平。要切实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加强花草树木的养护管理,保持其创造的景观特色,同时创造自己的植物特色。
1.2以人为本,创造人与自然共生的生态环境
高质量绿化景观效果的获得,正确的树种选择是前提,巧妙的植物配置是关键,科学的养护管理是保障。在重视选用优良乡土绿化树种的同时,积极引进新的、优秀的园林树种,做到绿化、美化、彩化相结合;植物配置上要力求做到技术上的科学性、手法上的艺术性、风格上的地方性,功能上的多样性,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城市绿化景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1.2.1因地制宜,创建特色
众所周知,城市水资源十分紧缺,因此,在滨河公园植物配置时全面分析当地的气候、地形、地貌、植被、水源和物种等条件和特点,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特别考虑了水资源条件,把发展节水型绿化放在首位,科学地确定绿化建设方案,多培育和种植那些耐旱、节水、涵养水源能力强的植物,优先培育和种植区域适应性强、体现本地特色的树、花、草种类,如大叶女贞、黄山栾、法青、石楠、国槐、百日红、绛桃、月季、马尼拉草坪、麦冬、酢浆草、葱兰等乔、灌木、地被植物和草坪;积极引进能够适应本地区生长发育的新品种园林植物,优化物种结构,如引种红檵木、红枫、深山含笑、芭蕉、棕榈、广玉兰等南方花灌木,不片面发展草坪。在优先考虑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兼顾城市景观效益,充分发挥绿地对美化城市的作用,因地制宜规划设计,宜树则树、宜草则草,以植物造景为主,根据滨河公园中不同地段不同的游憩内容,对绿化有不同的要求的原则,使生态、游憩和审美功能在不同场合各有侧重。
1.2.2.倡导“绿色城市”的理念,建设和谐生态环境
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建立人居环境的空间系统,提高环境的文化及美学水准,满足现代生活的行为需求,成为滨河公园景观设计的重要目标。在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和人文条件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功能完善、结构合理、分布均匀的绿地系统,发挥着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维护人类身心健康、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保障人类永续生存的巨大作用。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美化生活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目的。把“绿色城市”的理念贯穿于环境绿化设计之中,表现于城市景观总体视觉的高度。在滨河公园的规划建设中,按照“以生态功能为基础,园林绿化为外貌,高标准、高水平”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栽植各类乔、灌木百余种,6万余株,草坪22万平方米。基本实现了“以常绿植物为主,乔、灌、地被、草坪相结合,立体种植,突出层次,以不同树种的形态、叶色、花期表现春、夏、秋、冬四季特色,并结合金水河的人文历史,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园林景观”的建设目标。滨河公园达到了净、绿、亮、美的效果,实现了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共生的生态环境。
1.2.3统一布局,分类设计,精心打造重点工程景点
在景区改造工作中,遵循“突出窗口,打造精品,全力为民”的方针,全力打造高品位景区。首先对隋河宋肆景区的重点改造设计独特,立意新颖。改造地形,卵石铺路,增加水景,水池内放养观赏鱼等,使隋河宋肆景区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腿色,同时充分利用现有水资源,增加水面2000平方米,丰
富水面景观,增加景区的观赏性和游人的参与性,发挥了较好的生态效益,达到了改善环境、提高品位和服务游人的目的。第二.对燕庄桥至未来大道景区全面改造,首次在河坡铺设嵌草砖进行硬化和绿化,是郑州市河渠绿化、美化的新突破。改造后的景区与光大广场有机地融为一体,改善了东入市口的环境,成为东区的一个靓丽景点,被誉为“民心工程”。第三.在重点桥头景区创意设计,利用月季、金叶女贞、小叶女贞、瓜子黄杨、洒金柏、葱兰、酢浆草等花灌木、地被植物种植模纹图案,达到时令鲜花交替开放,实现绿化、美化、彩化的效果。第四.沿河设计园林建筑小品,安装彩灯工程,夜幕降临时,数千只五彩灯流光溢彩,形成市区一大美景,成为人们休息享受的好去处。第五.在人民路桥西北、东明路桥东南广场修建了大型绿色健身园,满足了广大市民休闲健身的需要。
2积极探索滨河公园的管理模式,保护绿化成果
绿化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根据社会需求,绿化工作的管理内容和工作标准不断得到完善和提高,特别是滨河公园建成开园以来,管理工作成为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关注的热点。通过不断实践和探索,认真总结以往的管理经验,结合滨河公园的特点,提出了法制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管理的新模式,逐步改变了以往传统的管理模式,围绕园林绿化、环境卫生、水质保护、城市防汛、基础设施管养以及河道监察等工作,制定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管理制度, 实现了由粗放管理到细化管理,由软任务到硬指标,由简单循环到可持续发展的转变,成效显著。
2.1依靠科学技术推进绿化建设,走专业化管理的道路
滨河公园一直重视绿化科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重视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加强园林植物引进培育实验,进行了红檵木、红枫、深山含笑、芭蕉等南方名贵品种的引种试验。同时,大力推广城市绿化科技成果,利用黑光灯、注射器等技术措施加强了植物病虫害防治研究,使用生根粉、抗蒸腾剂等新技术提高城市绿地植物的存活率。凭借滨河公园文化内涵较为充实、园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的自然优势,以滨河公园为基地,以高等院校的科技力量为依托,开展了科研和科普工作,并先后完成了《适应郑州地区冷季型草坪的选择与推广应用》、《冷地型草坪养护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综合技术研究》《金水河滨河公园垂直绿化模式研究与推广》、《金水河水质研究》等研究课题。
2.1.1注重提高城市绿化设计水平
在绿化工程和园林设计中,不仅注重乔、灌、花、草的合理搭配,更重视植物造景、亭台楼阁、房屋道路的和谐配置,还充分考虑到了物种、色彩、季节的变换更迭,力求实现布局合理、功能齐全、造型丰富、四季常青。致力设计和创造一批集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于一体绿化精品工程。
2.1.2强化素质培训,提高绿化管理水平
成立了基层绿化技术小组,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培训,培养出了一批专业管理人才,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第一.依照国家有关定额标准,确定各工种的工作量及要求。第二.根据职工的专业特长和岗位需求,调整绿化、环卫、河道、维修等专业队伍,实现人尽其才。第三.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组织专业技术骨干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再学习、再培训,全面提高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有效地
提高了专业管理水平。第四.实行专业化管理,在基层成立河道队、绿化队、环卫队、电工队、水工队、机械维修队,分工负责,典型示范,整体推进高质量的专业化管理。第五.制定了严格的检查标准和管理办法,实行了三级督查制度,充分提高了工作责任感和积极性。
2.2加强绿化建设的监督管理和政策宣传,走法制化管理道路
1998年11月1日施行的《郑州市金水河滨河公园建设管理条例》,为滨河公园的建设管理提供了法律保障,各项管理工作走上依法管理的道路。在实际工作中积极贯彻《条例》,确保滨河公园的建设和管理正常进行。加大执法力度,不断充实执法队伍,从基层抽调思想过硬,责任心强的同志充实到执法队伍中,对执法队员,加强思想政治、法规和《条例》的学习,持证上岗,文明执法,依法管理,提高执法素质。并进一步完善执法体制建设,做到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定点监察与流动监察相结合,专业执法与基层单位管理相结合。
2.3增强社会参与性,走社会化管理的道路
滨河新区:一座未来经典新城 篇6
作为在过去几十年济南经济发展中一直起到重要作用的小清河其综合治理与周边片区改造提升近年来已成为济南市的核心市政工程之一。而随着小清河综合治理工程及两侧开发建设的推进这里的地区环境明显优化发展潜力逐步显现。在济南市今年初提出的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中小清河周边南起北国大街,北至黄河南岸、东至绕城高速,西至二环西路,约120平方公里的区域被确定为全市城市发展空间拓展的重点区域之一。同时针对这一区域,济南市提出了“滨河新区”的概念。
从战略地位上看,滨河新区是中心城“一城两区”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成为承担中心城人口和功能疏散、集聚新的产业、带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地区和城市“北跨”的桥头堡。据济南市规划,“滨河新区”被定位为“环境优美、交通便捷,产业聚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宜居宜业宜游北部特色新城区”。
据了解,规划范围内道路总长度425.6公里。其中。城市快速路有二环西路二环东路等5条。城市主干路有清河北路、济泺路等16条,城市次干路有新沙路、标山路等79条,规划城市支路168条。小清河规划跨河桥梁共32座(含预留桥梁6座),跨河桥梁结合济南特别是小清河两岸的历史文化及自然景观,使每一座桥梁独具特色,形成“一桥一景”。
曾几何时,小清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被破坏,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许多海内外投资商来小清河流域考察,一看到污浊的小清河,大都望而却步。能待下去的大多是服装建材,加工化工等小企业。
为彻底治理小清河的水体污染,恢复其防洪排涝功能,再现“清河长廊”,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心彻底根治小清河,形成新的经济发展带和生态景观带,让两岸群众受益。
小清河综合改造及滨河新区开发以构建城市北部新的城市功能区和经济,社会发展带为目标,对该地区置换用地功能,改善环境景观,优化道路交通,配套基础设施,提升功能形象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作为滨河新区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小清河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已于2009年10月份完成,完成投资40亿元。
目前,小清河51个排污口全部截污,涓涓清流被引入河内,基本恢复了小清河本来面貌,防洪高标准输水保安全,环境和谐、生态良好,交通畅通的小清河新水乡已展雏形。
随着小清河复清,小清河转身成为一条“吸金河”。
2007年9月,香港世茂集团与天桥区政府正式签约,计划开发泺口片区,建设集住宅大型商业中心。星级酒店、文化体育、教育设施于体的现代化新城。
2009年11月12日位于小清河北路以北,历城区将军路以西的华光日化厂地块被重汽地产以每亩392万元的价格拿下,细算下来楼面地价已经超过同年8月的东部祥泰地王。
2009年12月11日,由北大资源集团投资开发的尚品·清河奠基开工。这是小清河实施综合治理改造以来第一个进入实质开发的招拍挂项目。该项目占地面积185亩,开发面积30余万平方米,刚好位于小清河河畔即将建设的泺口,北湖、华山、新东站四大城市综合体的泺口片区节点上。
2010年3月,北大资源集团又斥巨资接连拿下徐李片区和山师北院地块的综合开发权,计划打造出一个集教育地产科技地产,健康地产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
众开发商的强势进驻,周边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使滨河新区日渐发展,华姿初绽,成为济南最炙手可热的开发热土。
根据规划方案,滨河两岸功能分区与总体规划确定的带状组团式结构相呼应,小清河南岸以商业娱乐,餐饮服务等功能为主,北岸以居住,休闲功能为主。同时,与旧城区特色风貌相协调,济泺路以西以商业服务、娱乐、居住等功能为主济泺路以东以文化、休闲、居住功能为主。规划还确定,打造四组团八片区,即以生态廊道及主要交通性道路为界,规划区从西向东分为四个组团,每一组团核心有集中的形象展示型节点,每一组团又可分为北岸,南岸两个功能片区,共八个片区。
同时,提出了地区发展定位,在城韦总体规划框架下,对小清河地区二环西路至东绕城高速段进行了规划研究,提出了“打造山、水、绿、城为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的新的城市功能区”的发展定位,推进重点片区规划设计,并开展了小清河两侧约20平方公里开发带的详细规划设计,形成了“一带、三区、多组团”的规划布局结构。
随着小清河流域综合治理的不断推进,小清河改造给北部发展带来的效应正在逐步显现。济南市明确提出,以打造北部滨河新区为目标,同时,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现代传媒信息,泉城传统艺术、生态环保、房地产等新兴产业,规划建设高档次的城市综合体、特色街区。
济南市小清河开发建设投融资中心办公室主任高冰介绍,前期已结合小清河综合治理工程,提出了打造山、水、绿,城为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城市功能区的发展定位。组织了小清河两侧约20平方公里开发带的详细规划设计,形成了一带、三区、多组团的规划布局结构,组织开展了滨河新区核心区,泺口片区,华山片区等共约21.4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几大重点片区规划设计,着力打造滨河新区特色城市综合体。
国内多家线开发企业已经率先在滨河新区拿地。目前,已与香港世贸集团签订了泺口片区300公顷的用地协议,与北京天鸿集团签订了245公顷的用地协议,与北大资源集团签订了徐里片区170公顷的用地协议,华山、北湖等片区也有多家开发商表达了开发意向。
下一步,滨河新区将着力加快泺口、华山和滨河新区核心区等重大片区的开发改造。今年6月18日至6月19日有关部门将举办2010年地产金融年会分会暨济南滨河新区城市发展高峰论坛暨土地推介交易会,让全国更多知名房地产开发企业来滨河新区投资建设。
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经典新城呼之欲出。
校园滨河景观的设计语言构建研究 篇7
1.1 语言学的方法转译:从语言到设计语言
“语言”在《辞海》中被定义为:“语言是人类最主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思维和表达思想的手段, 也是人类最基本信息的载体。” (1979年) 语言的三方面功能包括:“一是作为人与人交流感情和传输信息的中介;二是作为认知世界和描写世界的工具;三是作为文化信息的载体和储存文化的容器。”[1]“语言不仅仅是思想和感情的反应, 它还对思想和感强产生种种影响。”[2]可见语言并既是一种交流载体, 更是一种能够融合文化、历史、社会多元的符号系统。
引用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作为指导, 构建设计学领域的方法论的研究, 已成为一种总结与探究设计语言的主要方法之一。在建筑界已屡见不鲜, 而对于语言学在景观设计语言中的转译, 最早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景观设计学教授安妮·维斯顿·斯伯恩在其著作《景观的语言》 (1998年) 中提出“景观是一门语言”的观点, 开启了人们通过语言学方法研究景观语言的方法之门。书中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安妮教授从景观的组成要素开始, 探讨景观的语言内容, 语法组织, 以及景观文脉的形成;第三部分中安妮教授分别从语用学、诗学和辩证法的角度, 论述了如何表达景观的塑造, 如何在景观中创造“诗意”, 如何如理在景观设计中的冲突性因素。
1.2 山水文化的内在传承:从中国传统山水文化到校园滨河景观
1.2.1 对中国山水画的叙事铺陈方式。
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叙事铺陈是通过时间与空间的描摹与精炼而展开的。中国传统山水画在叙事铺陈过程中, 强调人的内在情感与环境客观景物的潜在联系, 其散点透视法正是这一表达方式的核心体现。“散点是主观思维连续性、主体视角多元化的表征”即所谓为“步步看、面面观、专一看、推远看、拉近看、取移视、合六远”的中国山水画表现方法与观察方法的“七观法”[3]。实际上作为线性景观空间的校园滨河景观亦可引用这种叙事铺陈关系作为空间构成的依据。即运用动态的思维方式, 将有限的空间向无限的情景之中延展, 有助于将文化性因素积极地融入到校园滨河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去。如在经典画论《林泉高致集》中, 郭熙对于山水画中将时间与空间的关系通过景观场景概括为“春山淡冶而如笑, 夏山苍翠而如滴, 秋山明净而如妆, 冬山惨淡而如睡”, 这恰也是景观设计中季相因素, 即时间因素的最佳体现。
中国山水画中除了时空的叙事铺陈方式之外, 还通过画面中的故事情节、文化内涵等展开叙事铺陈也是山水画的惯用手法之一。如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南宋马远的《踏歌图》并非采用单一的空间构成方式, 而是融合画面中环环相扣的叙事性故事情节, 对空间的节奏进行铺陈。在校园滨河景观中亦可以借鉴此方式, 融合校园文脉、特定校园历史故事情节、校园文化活动等作为叙事铺陈的主题展开设计。
1.2.2 对中国山水文学的文化情怀的引用。
“中国山水文学的本质意义是乐生精神, 即以生为乐, 乐对人生。”[4]对山水的吟咏实际上是对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自然观等的主观表达。在校园滨河景观设计中, 将中国山水文学中的文化情怀引入设计理念的产生过程, 即是将山水文学中的文化因子加以提炼, 转化为校园滨河景观设计前提基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设计理念与审美价值观。借助文学中的比兴寄托手法, 结合中国传统造园中的君子比德思想, 山水比德思想。将山水文学中的文化主题作为校园滨河景观立“意”的来源, “境”的背景展开, 实现景观设计中由“物境”到“意境”的提升, 使人怡情于山水之间, 借山水之形抒人生之怀。因此对山水文化内在把握对校园滨河景观设计语言构建的探讨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2 校园滨河景观形式语言的构建
作为一种线性开敞景观空间类型校园滨河景观中的各主要自然物质形态要素, 按照一定的规律和连接方法建立校园滨河景观的形式语言。
2.1 水体与地形
从地理学的角度, 自然界滨河中的水体与地形通常是互为因果的作用。通过水体流动过程中产生的冲蚀、搬运、堆积这主要的三种作用力关系, 使得滨河地形形成沼、滩、渚、洲、岛等地形地貌, 即水体塑造地形;这一系列地形地貌又造成了自然界中的滨河九曲十八弯的水文特征, 即地形限定水体。校园滨河由于受到校园面积的限制, 往往并不能展现河流水体与地形的全貌, 只是截取滨河中某段作为设计基础。宋人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写道“山以水为血脉……故山得水而活;水以山为面……故水得山而媚“, 水体与地形二者的形态是构成景观视觉廊道的两个基本因素, 也是校园滨河景观形式语言构成关系中最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
在校园滨河景观中, 注重从自然生态出发, 运用虚实阴阳互补相生的空间表现表达虚实关系, 是对线型开敞空间中各语素之间关系的艺术化概括, 此中虚与实在景观构图中的组合并非创造单一的点、线、面构成关系, 而是意在从内心情感层面构筑具有深远神韵的意境空间, 激发景观使用者精神层面的空间体验。
2.2 地形与植物
植物与地形的形式语言构成, 实际上是对时空关系的表达, 滨河的地形涉及对空间的设计, 植物的季相变化是对时间的最佳表达, 植物可以通过自身的形态和造型营造空间, 也可结合滨河地形关系或构成新的空间或调整现有空间关系。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设计条件和基础作为水际线的层次拓展、天际线的关系构成。
2.3 植物与动物
校园滨河中生物群落是以陆生植物群落 (湿生、旱生两类) 、水生植物群落、水际植物群落、滨河生态环境为生存基础的水生鸟禽类和昆虫类, 它们彼此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不仅造就了和谐的生境, 同时在景观设计过程中, 以上景观元素彼此之间形成的组合构成了校园滨河景观动态变化的主要形式语言的语素内容。
2.4 校园滨河与周边建筑
根据认知心理学格式塔理论, 使用者趋向于将所观察的景物物象从视觉场中分离出来, 并将分离出的物象构成一个有强烈关联性的整体。当使用者处于校园滨河景观之中, 其倾向于把校园滨河及所属周边自然景观看做一个整体, 而位于校园滨河景观周边的具有强烈人工特质的建筑物则很容易被分离出来。其实处理校园滨河与周边建筑的关系很大程度上是处理校园滨河景观空间与周边建筑界面之间的比例尺度关系、整体空间节奏关系, 以及当景观空间中高程发生变化时产生的使用者观景视点的变化关系, 和使用者通过“静观与动观”方式与校园滨河、周边建筑产生的心理、生理感受等问题。
3 小结
对于校园滨河景观设计来讲, 设计语言不单纯是景观设计原则与方法的转述, 它更是一种具有清晰的易读性, 能够激发身临其境之人的情感呼应的渠道。对校园滨河景观设计语言的构建, 即意在通过从对于设计语言研究的普遍性中, 寻找到校园滨河景观设计的个性语言表达方法。
参考文献
[1]汪大昌.普通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浅析滨河旧区更新设计 篇8
旧城是指城市建成区中某些经济衰退, 房屋年久残旧, 市政设施落后, 房屋质量较差的地区。为了使其恢复活力, 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必须调整原有的结构模式, 补偿物质缺损, 调整人口分布以达到改善环境, 振兴经济, 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 这一般称为“旧城更新”。滨河区特指城市中濒临江河的地块, 按照河流的走势, 具有明显的线形特征。滨河旧区是为了与城市扩张而形成新的城市滨水区相区别而设的概念, 是建筑学中“旧城区”的一部分。
滨河旧区是城市中自然活动强烈的地带, 具有生态多样性, 又是人类活动的频繁地带, 是城市公共开敞空间。因此, 它同时具有物质空间与人文形态2个层面, 在内容上不仅限于物质实体环境, 也包括附着在实物形态上的社会、经济、文化等非物质环境。从深层意义上来讲, 滨水旧区不是水体边缘可以机械求得距离的长短, 而是指城市居民对滨水区有较高认可度的区域, 表现更强烈的是一种心理距离。
2 城市滨河旧区的环境特征
2.1 自然环境特征
城市滨河旧区是城市中自然因素最为密集, 自然过程最为丰富的地域, 同时, 这里受人类活动与城市的干扰又非常严重。水滨空气环流过程、河流水文及地貌过程、水滨生物过程是发生在滨水地区最基本和最重要的3种自然过程, 也是对城市等人类聚居环境质量影响最大的3种自然作用力。
2.2 历史文态特征
历史地段是文物古迹比较集中、连片, 或能较完整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的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地区。城市滨河旧区作为城市发展最早的地区, 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 具有深厚的人文特征与场所精神, 其历史文态特征包括有形特征与无形特征2个方面。
3 滨河旧区更新设计
3.1 滨河旧区更新的必要性
城市滨河旧区具有优越的区位性, 人们“亲水”的趋向带来了旺盛的“人气”, 同时, 市政基础设施比较完备, 政府对开发还有政策倾斜, 因而更新开发投入少, 见效快。但滨河旧区又有复杂的现状条件, 常常涉及到众多的历史人文因素, 需要考虑的因素远不像新区建设“白纸一张”那么简单, 更需要考虑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 可以说滨河旧区的更新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目前, 国内的许多城市, 如杭州、宁波、南京、牡丹江、苏研究与实践。我国的城市发展都是以内河为主导的江河文化, 黄河长江孕育了数千年的中华文明, 国内所面临的滨水旧区更新, 较多地表现为城市滨河旧区的更新与开发。其目的主要有2点: (1) 城市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城市更新与开发, 以旅游开发与商业扩张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2) 市民的生活环境需要改善, 滨河区的历史文化需要保护。但是, 在一定的时期内, 经济发展与环境、历史资源保护存在着矛盾。
从目前国内很多城市滨河旧区的环境更新设计来看, 矛盾并没有很好地解决。很多城市滨河旧区更新设计追求新技术、新理念、新形式, 而放弃了原来最能体现城市个性与亮点的历史元素, 从而沦为平庸, 造成现在千城一面的现象, 造成城市建设中原本地域特征最为明显的滨河区特色的缺失。
3.2 滨河旧区更新的发展与方法
由于文化特性的关系, 西方和中国滨水区的开发在类型上有比较大的差别。中国是“江河文化”下成长的文明, 虽然也有很长的海岸线, 但是, 纵深的大陆和贯穿内陆的河流造就了为数众多的滨河城市, 这些城市宛若明珠贯串在漫长的河道上。中国沿海城市是工业社会以后在西方列强外力作用下被迫成长起来的, 并不代表中国滨水城市的典型, 因此, 中国的滨水地区开发主要表现为城市滨河地区的更新设计。尽管如此, 西方城市滨水地带更新开发的理论和例子仍然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好的经验, 应该结合中国滨河城市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状况, 把握好“源”与“流”的关系, 以期在我国滨河旧区的实践中有更好的作为。我国目前的城市更新设计实践, 包括滨河旧区的更新设计, 对于功能主义、结构主义和空间形态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领导、市民和专业工作者对这3种立场具备一定的认识, 但对于人文主义方法, 却普遍存在认识上的不足。
4 结语
综上所述, 城市滨河旧区是城市中兼具自然特征与人工特征的区域, 并且具有浓厚的历史特性与人文价值。如何通过对我国城市滨河旧区更新设计,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 为现代人提供一个干净、舒适、优美的滨水环境, 成为城市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调整, 滨河旧区的更新设计成为城市建设的热点, 但很多更新设计不但给城市历史人文环境造成了很大破坏, 而且带来了新的社会问题。本文结合笔者的经验和认识, 分析了滨河旧区更新设计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滨河旧区,环境污染,更新设计
参考文献
[1]郑雅慧.滨河旧区景观生态补偿性设计研究[J].浙江农业学报, 不得2011, 23 (5)
滨河景观设计 篇9
关键词:城市滨河绿道,游憩功能,景观规划
0 引言
许多绿道最重要的景观是水景观:一条河、溪、运河、湖或是海, 在一个州或地区范围内, 河流和湿地系统成为连接公园、庇护所、居民点和绿道的中枢[2]。城市滨河绿道可以为使用者提供更多的开放空间, 进行漫步、健身、骑行等游憩活动, 利用城市河流的水环境, 创造尺度宜人的漫步娱乐、健身空间, 提供休闲娱乐的亲水环境, 吸引居民外出锻炼, 达到锻炼身心的目的的同时, 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 因此城市滨河绿道的游憩功能对绿道的规划建设具有现实的意义。
1 城市滨河绿道的内涵及特点
莱特认为城市滨河绿道, 通常是沿着一个被忽视的、破败的城市滨水区, 作为城市衰败滨水区复兴开发项目中的一部分而建设起来的绿道[3]。它属于城市绿地系统中的滨河带状绿地, 以流畅的滨河慢行道 (支持慢跑和骑自行车) 为中心, 将现有的带状公园和未称为公园的带状绿地连接成一个整体, 并提供完善的绿道休闲设施, 它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不受机动车干扰的带状的慢行空间, 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为城市滨河景观风貌营造了线性连续的视觉体系[4]。
1.1 特点
城市滨河绿道作为城市绿道的一种类型, 同样可以涵盖沿着公路的所有支流、运河、游径, 连接了整个区域的游径和自行车道系统, 具有线性形态, 连通性, 多功能性的特点。
1.2 城市滨河绿道组成要素
城市滨河绿道是由滨河带状绿地 (绿廊) 、慢行道以及绿道配套设施三部分构成。滨河带状绿地 (绿廊) 主要体现绿道的生态功能, 是绿道的生态本底;慢行道是绿道休闲运动功能的主要载体;建设基本的配套设施是为了方便居民正常、安全地使用绿道[5]。组成要素有:1) 滨河带状绿地;2) 慢行系统;3) 滨河绿道配套设施。
2 城市滨河绿道和游憩功能关系研究
基于游憩功能的城市滨河绿道的景观规划设计中应具有完善的游憩设施、照明设施、标识设施和其他设施, 绿道入口满足可达性, 景观小品、铺装等融入文化要素突出城市滨河绿道的文化功能。按照滨河绿道的规划设计方法, 从整体到局部突出绿道本身所固有的游憩功能, 并将其放大落实到细节, 满足城市居民的健康畅行和亲水需求。
城市滨河绿道的景观规划设计除了改善生态环境, 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和创造宜人的滨水住宅区等功能外, 还是城市中最理想的亲水游憩空间, 基于这些游憩功能的定位, 城市滨河绿道除了绿道所共有的线性特征之外, 还具有以下特征:
1) 城市绿道网络系统相协调。城市滨河绿道属于市域范围内的绿道, 在规划中以区域绿道网络整体规划为指导, 与整体绿道网络相协调。依托河流将城市中现有的分散绿地进行连通, 强调充分利用城市现有的绿地资源, 建设可以满足多种功能的绿地系统, 只有与城市绿道生态网络相结合, 才能充分体现绿道的固有功能和现实意义。
2) 具有多元化的绿色开放空间。基于游憩功能的城市滨河绿道注重绿色游憩空间的营造, 让更多的居民参与享受到整个滨河景观中, 实现资源共享、景观共享、空间共享, 利用建筑、小品、滨河堤岸等构筑物的配合和协调, 最大程度上把河岸空间作为公共使用的场所, 即做到游居共享[6]。
3) 满足串连绿地节点的可达性。城市游憩绿道与交通环境相联系, 将周边的城市公园、旅游景区等与学校、居住区、商业区、交通枢纽站、城市重要景观节点及重要建筑的出入口位置相连接[7]。基于游憩功能的滨河绿道设置建筑标志或景点, 使人们从行为和心理上将水域空间和陆地空间做一个有效地衔接, 满足串联绿地的可达性。
4) 具有连贯畅通的慢行系统。连贯畅通的慢行系统是基于游憩功能的城市滨河绿道规划的特点之一。城市游憩绿道中的慢行步道是游憩绿道的重要内容, 是承载游憩绿道的休闲功能和社会功能的重要载体。
5) 具有丰富安全的亲水驳岸。不同视点的位置决定了人们亲水感知的强弱[8]。在滨河空间中, 由于河流本身就是各种景观要素, 例如桥、堤、岸等的载体, 我们在滨河空间中的行为, 如散步、游船、观赏、交谈等, 都是基于人们的亲水特性所表现的, 丰富的安全亲水设施的设计为居民提供更多的游憩方式。丰富安全的亲水驳岸可以突出滨河绿道的游憩功能, 满足人们的亲水需要。
3 基于游憩功能的城市滨河绿道景观规划
美国绿道的规划设计程序基本可以概括为:选定绿道→调查分析→制定概念规划→制定最终总体规划方案, 根据美国绿道的总体规划流程, 分析城市滨河绿道与绿道之间规划的异同点, 基于游憩型绿道的特点, 总结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滨河绿道景观规划方法, 如图1所示。
3.1 城市滨河绿道资源调查分析
城市滨河绿道景观规划前期调研内容包括资源情况和需求情况两方面。采取现场勘查、资料收集、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 调查游憩绿道、景观资源、设施基础、土地利用、旅游及休闲需求等。
1) 游憩绿道调查分析。
调查滨河绿道所在城区的整体游憩绿道布局, 了解规划河流与周边其他河流、农田、山体等自然景观的关系, 总结这些资源现状对于规划河流绿道的景观规划的影响, 合理规划滨河绿道的控制区。
2) 景观资源调查分析。
城市的景观资源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前期调查规划范围内以及周边的城市公园、大型绿地、历史街区等景点的位置、规模和对居民的影响, 深入挖掘每一种景观资源的起源、特征、文化等, 为滨河绿道的景观规划选线布局做准备。
3) 设施基础调查分析。
设施基础包括城市道路、慢行系统、服务设施等, 设施基础调查现状的基础设施, 将河岸与沿岸的构筑物, 分析各类设施的优点和缺点, 利用较少的设施进行改造和拆除, 结合滨河绿道的总体规划设置更多游憩设施, 营造多元的游憩空间。
4) 土地利用调查分析。
调查土地利用情况包括土地权属和土地利用, 分析规划范围内和边界的土地利用性质, 为景观规划起到一定的控制和指导作用。调查规划项目的滨河绿道两侧土地开发利用程度, 不同性质建筑布局, 通过土地利用调查分析, 结合土地发展规划, 合理规划设计项目滨河绿道的景观, 突出游憩功能。
3.2 城市滨河绿道游憩行为需求调查分析
此基于游憩功能的城市滨河绿道规划的前提是对居民的游憩需求进行调查分析, 通过现场观察记录和问卷调查的形式, 了解不同游憩空间中使用者行为特征和使用者对于游憩设施的需求情况, 来指导滨河绿道的景观设计。
1) 自然景观区域使用者的游憩行为需求。
城市滨河绿道的自然景观区域强调景观的自然性和可达性, 人们活动需求是满足其游憩观光的需要。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 绿道选线依附城市绿地空间形态进行布置, 如驳岸、农田、森林等自然空间, 并充分结合其所处的不同空间组织景观设计, 增加景观多样性, 充分利用景观自然资源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休闲娱乐空间。
2) 历史遗址区域使用者的游憩行为需求。
滨河绿道的历史遗址区段在具体设计时, 保留遗址的核心价值, 深刻挖掘其文化内涵和社会教育意义, 增加整个游览体验的趣味性, 同时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 增加相应的配套服务设施, 使之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3) 市民居住区域使用者的游憩行为需求。
市民居住区域的绿道路段的主要服务对象为老人、小孩以及居住于此地的广大居民, 在居住区内部之间, 通过绿道的连接, 能够有效的将人们的居住空间与户外活动场地、小型商场及学校连接起来, 设计应以散步和少量游憩为主, 在绿道整个路线当中适当穿插小型广场、运动设施以及配套辅助设施等。
4) 商业办公区域使用者的游憩行为需求。
商业办公区域的路段主要使用者是上下班的人群。在设计时, 整体绿道设计以通行为主, 配合少量的基础服务配套设施。在设计过程当中, 应该考虑到在短时间内, 人流通行量大的实际问题, 商业区型绿道结合铺装和节点广场适当提供休息椅、遮阴设施或凉亭, 另外要保持绿植的空间相对开敞性、通透性。
3.3 城市滨河绿道景观专项设计
城市滨河绿道仅仅停留在绿道布局和绿色空间的建设上是不够的, 与城市游憩绿道相配套的各类专项规划是实现游憩功能的重要保障。通过服务设施设计、亲水驳岸设计、植物景观设计、慢行步道等专项规划进一步完善城市游憩绿道的功能, 并进行详细规划和管理说明。
4 结语
基于游憩功能的城市滨河绿道景观设计中应把握其应具有的特点, 基于大量前期调查分析的基础之上进行滨河绿道的选线和规划定位, 再进行专项设计, 从宏观和微观层面突出其游憩功能, 总体方案规划中结合绿地系统规划营造多元化的绿色开放空间, 在专项设计中通过具体的游憩设施为绿道的使用者提供游憩场地, 真正体现城市滨河绿道的固有价值。
参考文献
[1]秦小萍.中国绿道与美国Greenway比较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 2012.
[2]弗林克·斯尔恩.绿道:规划、设计和开发指南[M].余青,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3]Little C.Greenways for American[M].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0.
[4]何志明.城市滨河绿道使用状况评价研究——以杭州主城区为例[D].杭州:浙江大学, 2013.
[5]方正兴, 朱江, 袁嫒, 等.珠三角绿道建设误区及规划对策[J].南方建筑, 2010 (4) :61-65.
[6][美]C.亚力山大若.建筑模式语言[M].王听度, 周序鸿, 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1:34-35.
[7]吴雅婷, 肖斌, 杨艳.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景观设计及整合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0 (2) :188-191.
滨河消落带绿化种植盘设计 篇10
我国规划区域之内的滨河地带, 一般会得到很好的景观布置, 看起来很优美, 实质上这只是片面地用河岸两边的景观效果来掩盖河堤消落带的荒芜。我国河道建设正在经历一个艰难的转型过程。我国城市景观建设使河堤看起来干净整洁, 但却隔断了人与水的“血脉”联系。
目前, 滨河消落带的绿化处于萌芽状态, 在已有的众多研究领域中与其相近的有普通绿化、普通喷播、边坡挂网喷浆种植三种边坡绿化方式: (1) 普通绿化。在地形相对平坦缓和的土质边坡上以铺贴草皮的方式种植。 (2) 普通喷播。在地形上仅有一定坡度或风势较大的岩石裸露区, 将草种、纤维材质、植物营养液、适度粘合剂等物质进行混合喷播的方式种植。 (3) 边坡挂网喷浆种植。在风势弱、地形坡度大于65°的高陡岩石地区, 先挂网, 再将草种、纤维材质、植物营养基质、保水粘合剂等物质进行混合, 以高压器械喷植草种的复合式技术种植。但是, 这三种方式并不能处理好河水丰水期和贫水期形成的落差局势。目前滨河消落带绿化种植方式还待完善, 市场上缺乏对滨河消落带环境的绿化设计方式, 在这些方面尚无完整的概论提出, 属于市场空白。
2 发明内容
2.1 发明目的
发明的目的是打造出新型的适合在滨河两带堤岸使用的植物种植盘, 运用新方式解决滨河消落带景观绿化难题, 打破已有的水泥板、硬化河床等传统坡面形式, 还河道自然绿, 并能为人类利用, 实现陆地植物水上移植化, 打造漂浮型新河道景观。
2.2 技术解决方案
种植盘工艺:该发明采用新型塑料材质, 以中密度聚乙烯 (Medium Density Polyethylene, 简称MDPE;分子式:-[CH2-CH2]n-) 为主要材质进行种植。
主要是: (1) 材料参数。MDPE具有耐环境应力开裂性和强度的长期保持性。MDPE的相对密度为0.926—0.940g/cm3, 结晶度为70%—75%, 平均分子量为20万, 拉伸强度为12—37.37Mpa, 断裂伸长率为50%—60%, 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853J/m, 耐环境应力开裂 (F50) 100—1000h, 熔融温度126—135℃, 熔体流动速率为0.1—35g/10min, 热变形温度 (0.46兆帕) 49—74℃。工业生产采用淤浆法、溶液法、气相法、高压法等工艺, 由乙烯聚合而成, 可用挤出、注射、吹塑、滚塑、旋转、粉末成型加工方法。 (2) 外形。该设计使用传统九宫格方式设计种植盘单体。九宫格虽创于书法, 应用于摄影“井”字构图法, 但也是一种原型, 一种由简入深如细胞般的小单体, 可构成千千万万个小单元组合的大幅图案, 复杂如流行的“十字绣”。种植盘单体为1m2的正方形方格, 方格被划分出9个种植槽, 盘底为正方形, 以弧线过渡使种植盘外观形成9个圆柱形底盘, 使水能形成物理绕流, 达到能在水面上相对稳定种植盘的目的 (图1, 见封四) 。 (3) 衔接细部。种植盘单体与单体之间用单体嵌入部件链接:一是将长6cm的圆柱体在其末梢加宽形成挡板, 在另一侧开削钉眼, 用于削钉紧固末梢;二是将长5cm的圆柱套环与种植盘在正背面开槽处采用衔扣方式组装 (图2, 见封四) 。该部件单独生产, 部件新颖易于拆卸和组装, 组装后植盘可垂直于圆柱体中心轴上下旋转。 (4) 种植盘边缘卡扣设计。考虑到嵌入式衔扣存在不稳定因素, 我们在边缘设计了挡板, 能有效地起到避免种植盘自由活动、达到稳定种植盘的目的。嵌入式部件使单体与单体之间易于组合, 便于拆卸 (图3, 见封四) 。 (5) 排水。种植盘上部两侧为全封闭式, 在下部弧形边缘采用双排交错穿孔排除多余水分, 避免植物根部被水淹发生缺氧, 内层底面设计部分凹点, 可蓄水保湿。
漂浮设备 (图4, 见封四) :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简称PET) 材料, 相对密度为1.38—1.40g/cm3, 熔点为225—256℃, 流动温度243℃, 玻璃化温度80℃, 马丁耐热80℃, 热变形温度98℃ (1.82Mpa) , 分解温度353℃。该设备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 刚性强、硬度大、吸水性很小、尺寸稳定性好, 韧性好、耐冲击、耐摩擦、耐蠕变、耐化学性好, 使用温度-100—120℃, 弯曲强度148—310Mpa。该部件由100cm的8跟圆柱体构成“□”形, 中空, 可有效增大排水量, 提高整个种植盘的最大浮力, 在水中可增加排水量22400cm3。
植物选择:选取适宜滨河消落带生长的植物, 以低矮、耐荫、抗湿、观赏价值较高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体, 如鸢尾、麦冬、玉簪、八仙花等。同时, 利用植被的花期、花色、高度搭配种植盘格局。根据主题和需要, 可设计出如网状、棋盘状等各式植被模纹, 增加滨河消落带绿化率和观赏性, 丰富滨河消落带的景观。植物搭配可选择八仙花+肾蕨+垂盆草、玉簪+红花酢浆草、一叶兰+鸢尾+麦冬等。
植物基质配比:在该设计中, 植物的基质主要以蛭石为主, 蛭石呈金黄色颗粒状, 蛭石膨胀后的质地轻 (110kg/m3) , 是世界上最轻的矿物之一, 具有无毒、无味、无菌、不腐、不燃、耐碱等良好属性。土壤胶体微粒一般带负电, 而蛭石有较高的层电荷数, 对阳离子有交换和吸附作用, 适合于植物对离子的吸附交换需求。蛭石能有效促进作物的根系生长和幼苗的稳定发育, 膨胀的空间可持续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水分和营养, 可向植物提供自身所含有的钾、钙、镁、铁以及微量的锰、锌等化学元素。
相关参数: (1) 面积。整个种植盘的表面积约为48170cm2 (其中, 嵌入式圆环部件表面积为127cm2、嵌入式柱状部件表面积为93cm2、漂浮设备表面积为1935cm2。 (2) 体积。种植盘材料厚度为0.5cm, 体积为11229cm3;嵌入式细部体积为182cm3, 漂浮设备体积为22400cm3;基质填入的体积为30492cm3。 (3) 质量。整个种植盘质量为[m (质量) =ρ (密度) ν (体积) ], 中密度聚乙烯的相对密度为0.928g/cm3, 盘体质量为10420.5g;嵌入式圆环部件质量为72.4g, 嵌入式柱状部件质量为96.5g, 基质填入的质量在3000—3650g之间。 (4) 浮力提供。根据公式 (F浮=ρ液gν排) , ρ液取1.01g/cm3和9.8N/kg, 漂浮设备可提供的最大浮力为221.7N。在种植盘底部不进水情况下, 每个种植槽可提供浮力为86.2N。由于种植盘材料密度比水小, 所以其自身可漂浮在水上, 并且也可提供相应一部分额外浮力, 向下部总重量约13.87kg, 设备向上浮力可承载的总重量约为32.8kg。
2.3 效果
该项目的完成将为滨河堤岸绿化注入新活力, 出现新型的水面绿化基质材料, 可进一步推广到类似地段的园林设计和应用中, 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直接的社会效益。
3 具体实施方式
3.1 使用步骤
主要是: (1) 根据对驳岸所在河流的水工数据考察, 必须收集和处理河流的水工数据, 包括最高水位水深、最高水位、最低水位、常水位、流速、风浪等, 计算消落带高差便于以后放置不同的种植盘。 (2) 对目标地域进行预处理和暗桩填埋。除去驳岸杂草和原地带的杂草, 达到驳岸景观效果的统一;平整驳岸土地, 便于放置种植盘观。此外, 并在驳岸上部应预先填埋暗桩, 用于挂载种植盘。 (3) 对植物种植的预处理。为了取得最佳的景观效果, 需要规划好种植盘内植物色彩质感的搭配组合, 如有预先设计好模纹图案的, 首先要确定每一个种植槽中应放置的植物种子或植株。 (4) 种植盘放置 (图5, 见封四) 。完整组装种植盘, 将嵌入式衔扣插入卡扣, 逆时针旋转90°。按照植物需求放置基质, 链接种植盘单体;对处于消落带区域的种植盘加上漂浮设备, 并固定, 再沿驳岸往下放放置下一个种植盘单体, 单体与单体之间结合之后, 插入削钉进行加固, 再进行下一个单体的放置, 直至最终符合该驳岸景观的设计要求, 水底模拟视图效果见图6 (封四) 。
3.2 后期管理
俗话说“三分栽, 七分管”。滨河消落带绿化种植盘适合于种子种植和植株移植, 因此针对不同的种植方式, 其后期管理步骤不同。主要有: (1) 种子种植。在开始前的一周内需观察植盘, 每天进行适当喷雾灌溉, 以利于种子出芽, 保持基质湿润, 逐渐减少喷水;种子发芽之后, 要进行一定的病虫害防治, 保证幼苗的成活率。 (2) 植株移植。植栽前, 当表土干白时需及时进行灌溉, 保水保湿, 可进行叶面追肥, 在日晒严重区域进行遮阴处理, 避免移植植株受到日灼伤害。
4 结论
该种植盘具有新颖的设计外形, 创新性的设计思路, 细节构造具有便捷灵巧的效果;在种植植物的选择上, 突破了传统观念, 将陆地景观植物移植到水体之上, 可大大增加使用范围和水上植被的观赏性, 丰富景观内容, 美化消落带的硬质景观。实地模型效果见图7 (封四) 。
摘要:滨河作为特有优质的园林生态绿化带, 是连接陆地和水体的纽带, 具有独特的绿化价值, 但同时也是生态环境脆弱地带。与其相近的普通绿化、普通喷播、边坡挂网喷浆种植的边坡绿化方式并不能处理好河水丰水期—贫水期形成的落差局势。针对以上现状, 提出新型的植物种植盘设计方案, 可取缔已有的水泥板和硬化河床等传统坡面形式, 实现陆地植物水上移植化, 打造出新型漂浮河道景观。
关键词:滨河消落带,种植盘,生态学
参考文献
[1]俞孔坚, 李迪华.城乡与区域规划的景观生态模式[J].国外城市规划, 1997, (3) ∶27-31.
[2]杜玉华, 白丽.浅析“生态技术”在公路边坡绿化中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07, (6) ∶57-58.
[3]彭凤琼, 冯子元.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生态植物修复技术的应用[J].水利水电技术, 2004, (10) ∶1-3.
[4]徐筱昌, 左丽萍, 王百川.发展垂直绿化, 增加城市绿量[J].中国园林, 1999, (2) ∶47-48.
[5]李燕, 汪立今.蛭石矿物材料应用及开发初探[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1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2007∶4.
[6]彭同江, 刘福生, 张宝述, 等.金云母蛭石间层矿物的酸浸取物与酸蚀机理研究[J].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5, (6) ∶622-628.
[7]彭同江, 刘福生.蛭石的应用矿物学研究与开发利用现状[J].建材地质, 1997, (S1) ∶26-29.
[8]李湘洲.非金属矿开发利用新视点[N].中国国土资源报, 2003-01-08.
[9]彭同江, 刘福生, 李国武, 等.非金属矿物在环保中的应用[J].建材工业信息, 2002, (4) ∶11-12.
从《大学生》到《滨河街公寓》 篇11
小说写的是战后苏联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爱情。主要人物瓦吉木和谢尔盖是中学同学,卫国战争爆发后双双应征入伍。战争结束后,从军队复员,又先后返回莫斯科,并同时进入莫斯科师范学院语言文学系。小说从三年级写起。谢尔盖一表人才,风流潇洒,天资聪颖,学习轻松,成绩优秀,博得同学的钦佩、女同学的青睐。瓦吉木正派憨厚,善于团结同学,学习扎实,勤奋刻苦,吃力地背英语单词,而谢尔盖却在电车上看英文侦探小说。英语教师在课堂上批评谢尔盖时,他微笑着用英文辩解,他们之间的对话没人听得懂。谢尔盖追求名利,一心想获得别林斯基奖金,为达到目的不惜采用卑劣的手段,甚至利用女友的感情。他复员的时候,在返回莫斯科的火车上认识了医学院女大学生华丽雅,并很快赢得她的芳心,但不久便抛弃了她。谢尔盖在写学年论文时,听说华丽雅表哥是莫斯科大学语言文学系的研究生,正在写论述屠格涅夫戏剧创作的论文,这篇论文对他写学年论文有用,便又去找华丽雅再续旧情。华丽雅帮他把表哥的论文弄到手。谢尔盖把研究生论文中对屠格涅夫戏剧创作分析的三个精彩段落抄入自己的论文。谢尔盖在系里宣读论文,受到教授和同学的一致好评,轰动全系,连平时同他不对位的拉果简科同学都连连称赞,接着论文又在《接班人》杂志上发表,谢尔盖成为全院的风云人物。谢尔盖私生活中不道德的行为和剽窃的行径暴露后,离开了集体,一个人躲在家里。瓦吉木热爱集体,关心同学,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到工厂领导工人文学小组。瓦吉木把谢尔盖拉回集体,大家欢迎他归队。谢尔盖在集体帮助下改正错误,又成为集体中的一员。“五一”节瓦吉木和谢尔盖同其他同学一起参加游行,穿过红场的时候听到斯大林喊出“苏联大学生万岁!”的口号,心潮澎湃。小说到此结束。
小说所描绘的苏联大学生的生活与我们的生活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比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他们系里和班上有党团组织,我们也有。他们的团支部不定期开会,我们的团支部每周六下午定期开会,批评一周间团员所犯的错误,错误有严重的和不严重的。比如批评某同学不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不能通过劳卫制(当时大学生必须通过三级劳卫制),属于不严重的。批评我的单纯业务观点(那时还没有“白专道路”的提法),则属于严重的。所谓单纯业务观点是指我学习俄语不吃力,但并不把剩余的时间都花在政治课的学习上,不重视政治课。那时人民大学开设四门政治课:中国革命史、马列理论(即联共党史)、政治经济学和辩证唯物论。教学方法是灌输式的。教师在上面念讲稿,我们在下面记,与听写没有区别。第二周政治课时间进行课堂讨论,重复上一讲的内容,决不允许有个人的看法,那时也不可能有个人的看法。一次我提出课堂上记笔记记得手酸,也记不全,不如把教师的讲义印出来发给大家。我的建议受到全体团员一致的批评,团员同志们指出这正是我单纯业务观点的表现,一定要帮助我。如果我不及时违心接受大家的批评,不知会闹到什么地步。我们也强调集体主义精神,不许班上一个同学掉队。我们班十四五个人,其中调干生三名,其余是高中毕业生。这三名调干生年龄比我们大,文化水平比我们低,学俄语极为吃力,有的半年发不出俄语中的颤音。苏联教师倒比我们缺乏集体主义精神,毫不客气地给他们打两分。这样学习好的就有负担了,为什么只顾自己学习而不帮助学习差的同学?集体主义精神到哪儿去了?学习好的有义务帮助学习差的,不允许个人突出,全班同学必须齐头并进。但我们班的集体主义精神并未发扬光大,几个调干生仍然中途退学了。我们周末有舞会,星期三晚上举办音乐欣赏会,放的都是俄国古典音乐,播放前有人讲解。苏联大学生集体参观特列嘉柯夫美术馆,教授给同学讲解油画,介绍画家,我们非常羡慕。1953年北京苏联展览馆举办苏联油画展,我们都去看了,《又是两分》和《会议之后》两幅油画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会议之后》描绘了青年团支部会散会之后,房间里只剩下受批评的一个团员。他低头坐在桌前,桌上放着堆满烟头的烟灰缸。我想起自己,支部会散会后我也一人在桌前坐过。我们考试的情形也与苏联大学生一样激动而紧张。同学们按事先排好的顺序进入考场。抽考签,坐到旁边的桌前准备,然后到坐着两三位老师的桌子前考试。苏联女大学生鲁霞考俄国文学史得了四分,高兴地喊道:“好漂亮的四分啊!”我们班也有个平时学习吃力的女同学得了四分高兴得叫起来。谢尔盖抓的考签是俄国诗人雷列耶夫,他对雷列耶夫不熟悉,托考完的同学叫瓦吉木给他抄几段有关雷列耶夫的材料,让下一个考生带进去。这种事我们班没发生过,但在别的年级发生过。拉果简科当面辱骂考塞尔斯基教授,在团员大会上受到警告处分,我们班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一位同学对中国教师打分不满,说他打印象分,他的话被积极分子汇报了,于是我们召开团支部会批评他。因为问题并不严重,大家批评他说话要注意,没有给他处分。苏联大学生新年举办“圆白菜”文娱表演,教授和同学都参加,大家一起开怀大笑。节目多么有趣,同学们多么欢乐!但我一直不知道“圆白菜”是什么样的文娱节目。直到五十年后我在苏联教汉语的时候才参加过“圆白菜”文娱活动,但已经没多大兴趣了。
我们的生活没有苏联大学生丰富多彩。《大学生》引起我们对苏联大学生无限的向往,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是我们坚定不移的信念,所以一定要向苏联学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的生活比苏联大学生的生活枯燥乏味得多,《大学生》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亮点。我们的生活过于单调,过分强调集体主义,抹杀个性,甚至不允许有个人兴趣。个性等于个人主义,必须受到批评。除与政治课有关的书,读其他的书便会受到劝告,甚至批评。“其他的书”是指解放后出版的文学书籍,至于西方的文学作品和哲学、历史著作,不要说图书馆没有,即便有,以我们当时的觉悟,也决不会读。大学生虽然不禁止谈恋爱,但由于过分强调集体主义,把同学之间的关系完全变成“同志式”的了,影响了男女同学之间的自然关系。苏联大学生假期男女同学结伴旅行,到高加索登山,到黑海游泳,我们暑假也去过大连,但组织得十分严密,设有总领队和分领队,一切行动听指挥,自由活动的时间极其有限,没有一起度假的情侣。一句话,苏联大学生活得比我们自在,个人的活动空间比我们大。我所说的还是1955年以前的中国大学生,1955年以后的大学生学习的时间又比我们少多了,不是体力劳动便是政治运动,不过那时我已经毕业了。
《大学生》是一本粉饰生活的作品,没有真实反映战后苏联的现实。俄国远东大学的一位教授告诉我,他就是战后的大学生,学校没有食堂,一天能吃上一顿饱饭就不错了。不像《大学生》所描写的那样,学生按时到食堂用餐。学生太多,学校的宿舍住不下,学生自己找地方住,住在什么地方的人都有,甚至火车站,他就住在亲戚家,靠助学金没法生活,不得不打工。但学生们热情高涨,这一点作家写得不错。《大学生》与其他粉饰生活的作品一样,不敢真实描写苏联战后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悲惨生活。这是俄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苏联内战、农业集体化、一次次清洗和卫国战争对国民经济毁坏的结果,没有什么不可以理解的。作者更没有正面描写战后政治运动对学校的巨大冲击。
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很多军人到过国外,目睹了外国的城市、乡村和人民的生活。西方国家人民的居住条件,生活水平与苏联相比,真有天壤之别。与盟军接触,特别是与美国军人接触,苏联军人发现他们并不是苏联宣传的凶恶敌人,而是有教养、重友情的人。他们当中有工人阶级出身也有资产阶级出身,但他们之间关系良好,没有矛盾,同心同德与法西斯作战。这让在封闭的苏联社会成长的人困惑不解,与他们从小接受的观念大相径庭。苏联作家帕斯捷尔纳克的小说《日瓦戈医生》中的一位人物希望西方的风刮入苏联,这是苏联知识分子的普遍愿望,然而这正是斯大林所最担心的。如果苏联人了解世界,了解西方,要求像西方人那样生活,就会戳穿斯大林的宣传,推翻支撑他政权的理论基础。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并未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用不着苏联的无产阶级去解放。相反,资本主义国家人民比苏联人民生活得富裕得多,自由得多。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并非对抗性的,是可以调和的,未必必然引发革命。美国军人的热情更给苏联军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又给他们造成巨大的精神灾难。战后美国人不忘反法西斯的俄国盟友,给他们写信,美国人做梦也不会想到收信的人纷纷被送入劳改营。斯大林感到形势严峻,不得不采取断然措施,于是他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对没有爱国心的世界主义运动,这场运动波及所有的大学和科研机构、文艺团体,受害最深的是遗传学和控制论以及戏剧。我引用《苏联高层决策七十年》中的一段话:“自然科学也受到个人崇拜的影响。科学被划为‘资产阶级的’和‘无产阶级的’对立两类。量子物理学说、爱因斯坦的理论以及其他许多学说被说成是‘唯心主义的’和‘反动的’……爱因斯坦被看成‘危险的世界主义者’,控制论被宣布为资产阶级的伪科学。个人崇拜给自然科学所造成的危害最突出表现在生物学和现代遗传学领域。早在三十年代,李森科学派同瓦维洛夫为代表的遗传学家之间就展开过不同学术观点的争论,摩尔根、孟德尔的经典理论成了‘反动观点’。后来,李森科在生物学领域、农学领域独断专行,把生物学划分为无产阶级生物学和资产阶级生物学,许多生物学家因此受到迫害。”
斯大林在发动批判没有爱国心的世界主义的同时,大力树立、宣扬李森科的伪科学,钦定李森科学派为苏联农学领域的唯一学派。凡是反对李森科的人统统被撤职、打倒、清除以至关入劳改营。苏联第二号人物日丹诺夫的儿子、斯大林的女婿小日丹诺夫因批评李森科受到严厉指责,遑论他人了。斯大林树立伪学者李森科,借以阻挡西方吹来的风,这种做法给苏联科学造成多大损害他都在所不惜。斯大林发动这场运动还有深层原因:掀开一场新的排犹运动的序幕。这是个大题目,无法详谈,我只作为小说的背景简单介绍几句。
滨河景观设计 篇12
阜阳市颖东区滨河绿带处于城市副中心区, 用地呈南北向狭长带状, 全长2.4km, 宽10~60m, 用地面积约9.6hm2。中间被数条城市干道横剖开来, 分成了5个片区。周边集中了大量的住宅区和商业行政办公用地, 因此该滨河绿带对改善城市环境, 为市民提供绿色休闲空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 设计构思
遵循城市景观规划确定的总体环境构架, 根据用地的滨水条件、长直状态、特别区位和主题要求, 运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手法和植物造景手段, 通过对疏林草地、广场、台地、水景、景观小品等景观要素的合理配置, 塑造富有时代气息的滨河绿地, 体现“时代感”和“运动感”的思想主题。设置健身设施、文化娱乐休闲设施、环境艺术小品设施等, 为市民创造开展健身活动、游憩漫步和休闲交流的理想空间场所。
3 设计原则
3.1 功能协调原则
现代城市景观绿地应该与其相邻城市用地的性质充分协调, 合理布置相应的广场、草地、疏密林地等, 透析滨水景观的公共属性及人与生俱来的亲水性, 做到功能布局合理, 创造多种亲水空间。
3.2 绿色生态原则
考虑水陆消长的自然规律变化, 强调生态因素在岸线景观及堤岸设计时的重要性, 顺应岸线及本地域的自然植物进行景观的改造。“生态”不是“自然”的代名词, 平衡和循环是生态的最一般特性。
3.3“人本”和“人性”原则
现代城市景观必须体现“人本主义”的思想, 充分考虑使用者的各项需求, 运用“人性化”的设计手段, 营造各种类型的空间和场所, 为市民提供一个开展有氧健身活动和文化交流活动的理想场所。坚持从功能设定、景观变化、生态改善及体现城市文化、润泽城市市民生活, 强调空间的多元属性, 利用基地现状进行丰富地貌的营设, 同时在空间创造中考虑动静空间的分离和景观的雅俗共赏。
3.4 景观美学原则
强化景观的艺术性, 在滨河绿带的空间视觉上, 通过植物的高低疏密配置, 广场、台地的有序穿插和合理组合, 特色鲜明的建筑、景观小品的设置, 形成视觉上的呼应和转折, 创造优美的景观空间和场所, 营造成一个和谐的整体景观带。
4 规划布局功能分区与设计
4.1 主广场区
该区段东西向较宽, 根据道路和河坎的高差将景观分成3个层次, 为市民提供互动交流、健身表演和疏散场地。设置集散主广场、台地草坪、跌水、戏水池、组合观景台等, 以休闲步道、人行汀步相连接。并在周边放置座椅、平台等休憩设施, 并点缀景石用以活跃景观, 沿河岸半悬挑的原木挑台、钢板构成的观景步道, 不仅在材质上有了变化, 更将“声音”赋予了景观。值得一提的是, 根据景观处理将移动发射塔融入主广场中, 尽显时代感。
4.2 滨河水景区
以直线条为主, 辅以柔性的半圆、多变的曲线将整个地块分割开来, 用拼图的手法结合地势高差的处理, 赋予水以灵性和多变的特色, 体现出水的包容, 创造出富于变化的现代城市滨水景观。结合绿地与游览步道恰到好处的布置亲水木平台、小码头、景观亭廊、旱桥、花溪、水中森林等特色小品, 形成既规则有序又变化丰富的空间效果, 见图1。
4.3 健身交流区
本区段以旱喷广场为中心, 周围环绕规则树阵、方形的树篱, 中间设置数个亲情休闲小广场, 通过有序排列、有机组合, 形成开放的、封闭和半封闭的景观空间, 规则中富于变化, 幽静中见温情, 为市民提供休闲健身和交流谈心的合适场所。
4.4 休闲观景区
本区段分为2个区域, 以一条造型简洁的玻璃钢桥连接, 以规则的绿地造型为主, 游览步道穿过绿地, 形成富有特色的景观空间, 辅以极具韵律感的树池、花坛、景墙、铺装, 营造出一个个相互连接又富有变化的休闲场地, 或晨练、或漫步、或休憩、或驻足、或嬉戏, 尽显人性化的设计。
4.5 互动娱乐区
该区段面积相对较大, 狭长, 景观处理采用简洁的现代主义手法, 以直线、曲线几何的构图手法进行块面的划分和连接, 富于变化的高差和整形的绿地造型形成框架, 整齐干净的植栽设计穿插设置现代的造景元素, 尽显浓厚的现代氛围。
5 植物种植设计
5.1 设计原则
(1) 充分考虑滨河绿带的特点, 结合道路及水面的景色。在滨河游览道路和水岸线之间的绿地为自然式风景林地、草地、疏林草地等, 组织有节奏变化的植物空间。通过孤植、列植、丛植、群植方式丰富林相变化。选用优美的乡土树种, 以乔木为主, 地被点缀草坪, 少种中间层灌木, 形成通透、整齐、纯净的林下空间, 同时引进少量外来树种, 使植物景观与现代化的城市滨水风貌相协调。 (2) 利用植物的不同特性, 结合各区及各景点的不同功能及性质, 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绿色空间环境。绿化景观在体现植物自然群落式的同时注意与其他景观元素 (地形、水体、建筑) 的结合, 形成彼此协调、变化丰富的植物景观。体现植物景观的秩序感, 同时自身也有意识地组织密林、疏林、草地等多样的景观空间和活动空间。 (3) 植物的配置注重高低的层次树种群落的组合。利用树种不同的特性 (如喜阳性、耐阴性、耐湿性等) 形成不同的植物生态组群。尤其注意地被植物以及沿河、湿生、沼生、水生植物的利用。广场及中心建筑周边多为规则式种植, 绿地植物以树丛或树群的形态出现, 林下为平坦的草坪。以纯林构成广场绿化, 以杂林构成广场间绿地 (见图2、3) (4) 强调植物的季相景观, 注重色叶树种的搭配以及常绿落叶树的搭配。丰富植物的多样性, 乡土树种与外来观赏价值高的植物相结合。植物的四季季相景观形成四季有绿、三季有花的种植效果。
5.2 植物种植方式
(1) 密林:主要为乔草结合, 形成浓荫匝地的景观效果。 (2) 疏林草地:三分植被, 七分草坪;结合少量乔木, 疏密有致, 虚实结合。 (3) 规则式树阵及整形绿篱:以整齐一致的植物有秩序地排列组成, 映衬建筑周边及岸线的秩序感。 (4) 草坪:展现通透开敞的空间, 根据景观需要分为观赏缀花草坪和活动草坪。
5.3 植物树种选择
选择乡土植物, 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的比例为4:6, 色叶植物与开花植物占一定比例, 增加季相变化。
6 基础设施及灯光设计
指示牌、园椅、果壳箱、警示牌等这些零星的小品均统一设计, 做到制作规范、功能合理、式样美观, 并与环境协调, 同时在其细部注入滨河景观带的特色元素和符号。
考虑灯光对附近居民的影响, 尽量选用柔和的灯光, 根据不同区域的景观特征和活动选用相应的灯光。用灯光将水、墙与岸线变成在夜间完全不同的新景点。
7 结语
【滨河景观设计】推荐阅读:
滨河景观设计案例11-27
滨河公园07-27
滨河空间12-18
滨河消落带09-06
滨河社区“七一”征文07-13
滨河街道2013年工作计划05-20
滨河路的四季儿童散文08-23
滨河大桥上的思索散文10-06
滨河小学反恐怖防范工作实施方案10-05
永和县滨河社区创建绿色社区自评报告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