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理论

2024-07-06

景观设计理论(精选12篇)

景观设计理论 篇1

1 地域景观设计的内涵

地域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 是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作用形成的综合体。不同地域会形成不同的镜子, 反射出不同的地域文化, 形成别具一格的地域景观。例如, 南北方文化景观, 东西方文化景观, 各宗教文化景观等。不同地域景观设计受当地自然和文化特征影响, 是人们在一定地域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重要体现, 也是当今建筑设计的源泉之一。

2 影响地域性景观设计的因素

地域性景观设计主要受2个方面因素影响, 一个是自然要素, 另一个是人文要素。正是因为这2种因素不同, 所以才造就了世界上各种不同的建筑风格。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植被、气候和土壤等因素, 人们需要在一个地方生存下去就必须遵循一个原则, 即人与自然相适应。例如, 被称为绿色建筑的陕西窑洞就是古代中国人民创造性的利用黄土高原地形, 凿洞而居, 形成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地域性景观。人文要素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 人们在遵循人与自然相适应原则的前提下, 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地改造自然, 创造出一个更适合当地居民生存的生活环境, 在这无形中形成了特定的建筑风格、风俗习惯等, 是构成地域性景观的基础。所以, 在进行地域景观设计时, 应该充分考虑到当地自然因素和人文要素, 只有因地制宜地进行地域性景观设计, 才能引起人们共鸣, 为建筑创造活力, 来满足人们情感上的需求。

3 当代地域性景观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地域性景观设计随着时代发展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给我们带来各种丰富建筑的同时, 也带来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第一, 地域性景观设计往往被其复杂的设计和选址而弃用。地域性景观是人们在长期总结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 它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例如陕西窑洞。但这种建筑对地形要求比较高, 建筑难度也比较大, 逐渐被人们放弃, 这是一种巨大的文化损失, 是当代建筑地域性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二, 在进行地域性景观设计时, 缺少对问题的全面考虑。进行地域性景观设计时, 要从自然环境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2个方面考虑。首先, 地域性景观设计是在与自然相适应原则上出现的, 所以进行地域景观设计也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保护当地自然环境。与此同时, 又不能因为建设地域性景观而给人们生活上带来难题, 例如人口大规模的迁移。第三, 在传统形式上继承与发展。并不是所有地域性建筑都符合时代需要, 我们要做的就是将符合时代需要的地域性景观发扬光大。这就要求我们不能一味地模仿古代经典建筑和风格, 要将时代特色和人们现代生活习惯融入其中, 让地域性景观增加时代内涵。这对于凸显一个城市建筑水平和风格, 成为一个城市宣传的媒介, 对外地人了解当地文化有直观视觉冲击, 也会给当地人一种亲切和安定感。最后, 积极应对西方建筑的冲击。经济全球化后, 大量西方建筑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我们的周围, 这些西方建筑建造简便、费时较少, 但城市建筑趋同化现象十分严重。解决我们国家在建筑风格上盲目崇拜欧美, 模仿成风, 缺乏创新问题的根本之道, 还是在于加强对自身地域性景观的建设, 增加对自身文化认同感, 也需要设计师有一定民族责任感, 在积极抵制西方建筑冲击的同时, 不断地对中国传统地域性景观设计进行研究和创新。

4 结语

一个优秀地域景观设计, 必然是尊重当地地域文化, 因为地域性景观设计本身就是一个地区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 如果一个城市缺少地域性景观, 那么这个城市会认为缺少特色。地域性景观不仅仅是一个城市的标志, 也是我们国人对自己本地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 同样也是设计师对自己生活和居住过地方的一种回忆, 是对民族认同感的重要体现。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 城市趋同让我们城市设计变得平庸, 人们生活在现代城市一个明显感受就是“冷漠”, 所以我们要从自己传统文化中去寻找设计城市建筑源泉。只有我们在理解当地文化、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后, 才能去设计地域性景观。

摘要:地域性景观设计是城市建筑最主要风格之一, 它最能体现出设计师对一种文化的理解, 也是一个地区的文化传承。在全球化趋势下, 世界各地文化交融现象越来越普遍, 在各地建筑风格融合的同时, 传统建筑越来越少, 地域差异普遍缩小, 地域性文化缺失现象也不容乐观。如何在呆板的城市设计中体现出地域性特色, 如何通过继承地域文化为景观设计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类型, 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地域性,景观设计,城市特色,文化传承

参考文献

[1]杨鑫.地域性景观设计理论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 2009

[2]丁毅.自然和人文相融合的地域性景观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 2010

[3]王君.地域性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 2013

景观设计理论 篇2

朱捷 教授/博导

课程教学目的

1.了解Landscape Architecture(景观规划设计)的产生,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业务范围。2.了解Landscape Architecture(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理念和研究方法。

参考书籍

1.Landscape Architecture: 景观设计学 景园建筑学

A Manual of Site Planning 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 西蒙咨著王济昌译 and Design 西蒙咨著俞孔坚等译 台隆书店出版 John O.Simonds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New York: F W.Dodge 1961 2.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刘滨谊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3.西方现代园林设计王晓俊编著东南大学出版杜2000 4.Design with Nature 设计结合自然 Ian McHarg麦克哈格芮经纬译

Garden City, N.Y.: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1 Natural History Press 1969 5.The Image of the City 城市意象 Kevin Lynch 凯文·林奇方益萍何晓译

Cambridge: MIT Press 197 华夏出版社2001 6.Exterior Design in Architecture 外部空间设计 YoshinobaAshihara芦原义信尹培桐译

New York: Van Nostrand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Reinhold Company 1970 7.People Place: Design Guidelines 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 for Urban Open Space Clair Cooper Marcus and Carolyn Francis 俞孔坚孙鹏王志芳等译 John Wiley& Sons,Inc.1998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8.Basic Elements of Landscape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 Architectural Design 曹礼昆曹德鲲 译 Norman K.Booth 中国林业出版社1989 Elsevier Science Publishing Co., Inc.1983 9.Landscape Ecology 景观生态学

Richard T.T.Forman Michel Gordon 张启得等译

John Wiley& Sons,Inc.1986 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10.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王向荣林箐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概述

1.1什么是景观(Landscape)? Landscape is the interface of human process and natural process.景观是自然过程和人文过程相互作用的产物。景观是一种复合的载体,由景观形象、景观功能、景观生态构成。

1.2什么是景观规划设计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

综合运用科学和艺术的原则去研究、规划、设计和管理修建环境和自然环境。本专业从业人员将本着管理和保护并类的资源的态度,在大地上创造性的运用技术手段以及科学的、文化的和政治的知识来规划安排所有自然与人工的景观要素,使环境满足人们使用、审美、安全和产生愉悦心情的要求。——引自美国景观建筑师协会文件(ASIA)1.3景观规划设计专业的发展现状

自1901年在哈佛大学开设第一个Landscape Architecture专业起,一百多年来,在国际上它已发展成为于建筑学、城市规划成三足鼎立之势的行业。

近半个世纪以来,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和实践飞速发展,形成了一个涉及区域规划、城市设计、建筑学、生态学、地理学、环境资源及社会文化的,面向户外建设环境的,以寻求创造人类需求(人类行为)与客观环境(生态)的协调关系的新兴行业。1.4包含两个专业方向

·景观规划(Landscape Planning)·景观设计(Landscape Design)大尺度——流域、风景区

中尺度——城市绿地系统、城市公共空间体系、大型城市公园 小尺度——广场、街道、庭院、花园

景观规划设计是依据一定的程序,以科学理性的现状分析为基础,以相关理论为指导,选择最佳解决户外空间问题方案的过程。

1.5景观规划设计学的理论脉络

1.6景观规划设计学的中心议题

文化审美:不同的文化造就不同的景观。

功能活动:景观空间是功能活动的产物。

生态环境:景观空间是生态格局的载体。景观规划设计是以科学理性的现状分析为基础,以相关理论为指导,依据一定的程序,选择最佳解决户外空间环境问题方案的过程。1.7实践范畴

区域景观规划、城市设计、场地设计、城市公园设计、居住区景观设计、庭院及花园设计

2.区域景观规划

2.1概念:

区域景观规划就是在区域背景下对景观要素在空间上布局安排的政策性和策略性研究,其反映的是地理、社会、生态和经济等因素对景观塑造的影响,采用的是理性、严谨的规划方法和途径。2.2规划边界:

范围界限以自然因素(流域)为依据,而不是依据行政界限。2.3规划途经:

数据收集、宏观定位、分区引导、要素控制 2.4区域景观规划中的生态理念 IanMcHarg的《设计结合自然》(Design with Nature,1969)提出了划时代的综合性生态规划的思想,他认为景观规划体系应基于“自然是一个自然过程,其对人类展现出使用机会和限制两种价值”的理念。2.4.l重点是承载力和适应性两个方面

承载力(Carrying Capacity)

在规划考虑的诸多因子中,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是制约因子。土地、水体区域或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是在其体统没有明显崩溃的情况下维持种群数量的极限能力。

适应性(Suitability)分析重点是垂直格局和水平格局

垂直格局——“千层饼”模型,Ian McHarg提出的多层叠加技术成为景观分析的基本手段。

水平格局——斑块、廊道、基质模式,Forman和Godron(1981,1986)在观察和比较各种不同景观的基础上,认为组成景观的结构单元不外乎3种:斑块(patch)、廊道(corridor)和基质(matrix)。2.4.2景观生态学

景观结构:具体生态系统或存在“元素”之间的关系——主要指与生态系统的大小、形状、数量、类型及构形相关的能量、物质、物种的分布。

景观功能:指空间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即物质、能量、物种在生态系统间的流动。

景观动态:生态镶嵌体的结构与功能随时间的变化。

景观生态学的一些重要的基本应用原则 2.5新技术在景观区域规划中的运用 2.5.1遥感

2.5.2地理信息系统(GIS)2.5.3用计算机、多媒体、模型窥镜等技术开展模拟预测

3.场地规划设计

3.1场地规划设计的概念

是一个整合的概念。在建设项目的具体要求下,在相应法规、规范基础上,合理组织场地各构成要素之间关系,从而达到发挥最佳效益的目的。3.2生态设计的原则

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1)维护物种多样性

2)保持表土及水循环、减少水土流失(降低地表改变率)3)保护合理的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水平、垂直)3.3设计方法和程序

3.3.1选址:一个理想的场地可通过最小的变动,最大程度地满足项目要求。对每一块场地,都有一种理想的用途,反之亦然。

3.3.2体验场地:步行、观察、聆听等——用心体验特定场所的特定品质。3.3.3分层收集信息:

·地形(等高线):坡度、排水、小气候等,地表水

·植被

·现有建筑、构筑物

·文物古迹

·视线:对景、借景、远眺、近观、观赏角度等 3.3.4多层叠加后——场地各个地段的类型 3.3.5项目计划、功能关系

3.3.6功能分区与场地各地段相互适应性分析表 3.3.7规划设计草图

3.3.8如有必要,应进行地形改造和土方计算 3.3.9正式规划图

4.城市设计

4.1城市设计和景观规划设计的关系

城市空间是由实体空间(建筑空间)和虚体空间(开敞空间)共同组成的。城市空间质量的提高需要两者空间在质量上的共同提高来形成。而景观规划设计学在城市领域更关注“开敞空间”的品质,因此与城市设计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

由于城市设计更强调公共利益和福祉,因此城市设计的重点往往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广场、街道、滨水区域等),因此和景观规划设计关系十分密切。而广义地来看,公园和其他各类绿地设计也是城市设计的组成部分。

4.2城市设计的理论脉络

视觉 图底关系

形态 联系

空间 场所

感知 生态设计理论

功能 视觉分析

文脉 类型学

社会 新城市主义

生态 都市景观主义

4.2.1图底关系理论(Figure-Ground Theory)主要关注如何组织和控制城市实体空间和虚体空间。为了成功的构建城市空间体系,城市实体和虚体的联系应取得良好的平衡关系。当设计一个物体时,不仅要考虑它如何构成“图”,也要评估它的“底”。4.2.2联系理论(Linkage Theory)联系理论强调在城市环境中的视觉和功能的联系,以及该环境中次序的建立。这些联系可以用街道、人行通道、线状开放空间和其他连接要素组成。该途径应用于城市设计是在于组织联系体系,或建立组成空间次序结构的网络。和图底关系相比,联系理论强调城市的循环图解,而不是城市的空间图解。4.2.3场所理论(Place Theory)场所的概念:场所是指在一定的静态实体环境与人的行为和社会与文化意义相关联的地方。

构成场所的三个基本要素

静态的实体环境(The Static Physical Setting)活动(The Activities)含义(The Meanings)场所感(场所精神):诺伯特·舒尔茨(Christian Norberg-Schulz)以场所精神——“genius loci”(地方守护神)或“Spirit of Place,Sense of Place,Personality of Place”来隐喻“场所”(Place)具有的深层次的、较难把握的特征,如气氛(Atmosphere)、特征(Character)、情趣(Mood)等等。4.2.4影响场所的若干因素

■可识别性(Legibility)

一个场所使人在瞬间就能产生明确印象的特征。可识别性的重要性体现在两个层次上:实体造型和使用模式。一个场所可以在这两个层次上分别加以认知。例如,人们有可能明显感觉到一个场所的造型,但仅仅是基于欣赏这个场所具有的美感。同样,即使不过分关注造型也可领会到使用模式,但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场所的潜力,实体造型与使用模式应当相互作用。■可达性(Permeability/Accessibility)行为可达:在任何公共空间系统中,可达性取决于它所提供的从一点到另一点的可选择路线的数量。视觉可达性:这些路线必须是可视的,否则只有熟悉这个地区的人才能从中受益。因此视觉的可达性也是重要的。

■多样性(Variety)一个具有多种用途的场所具有多样的建筑和公共空间的类型和形式。这个场所能在不同时间吸引多样化的人群为了各种目的而来。不同的使用造就了多样的物质形态(包括室内和室外),而且不同的使用者会以不同的方式看待这个场所,场所因此具有了多样化的含义。

■活力(Robustness)能够适应多种不同活动的场所提供给使用者的机会比那些只限制它们单一固定功能的场所多。能提供这种选择机会的环境具有一种我们称之为活力的特性。■语境(Context)语境是一个项目计划即将展开的那个基地的特征和背景。它既是自然的也是人类的历史,包括诸如聚落的形式、建筑和空间,穿越的道路,生态系统,文化遗产。上下文也包括生活在基地内和附近的民众,以及社区的组织方式。全面评价基地的总体“语境”是设计特色鲜明的场所的起始点。4.3城市公共空间 3.1城市公共空间构成要素

4.3.2广场设计:

1)活动:政治宗教、商业、社交、休息娱乐、观光等。2)形态空间围合:平面围合方式和高宽比

空间尺度:亲密空间(Intimate Space)O~45cm 私人空间(Personal Space)45cm ~1.2m 社交空间(Social Space)1.2m~3.6m 公共空间(Public Space)3.6m ~ 21~25米是人在室外可以相互辨认的距离

外部空间可采用20~25米的模数,称之为“外部模数理论” 3)形成广场界面的建筑立面寻找视觉线索: 大尺度——天际线、水平韵律、垂直韵律; 小尺度——窗、门、底层细部;

根据上述视觉线索可分为两类:

要素之间的关系(大尺度)——如垂直和水平韵律及天际线关系。要素(小尺度)——如墙面细部、门、窗和底层的细部。

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可以在完全相似与完全不同之间变化,如下图:

4)铺装、街道家具、设施及绿化

铺装对设计的影响:尺度、空间过渡、成为协调因素

街道家具对设计的影响:Peter Bosselman(1987)认为街道家具:直接影响行人对场所的感受,提出通过对街道家具的设计,可以增强场所的特色。街道家具不仅满足人们使用的功能需要,而且赋予场所丰富的含义。

雕塑、环境艺术品、水景等对设计的影响:作为视线焦点赋予空间“含义”、丰富空间形象。

台阶和坡道对设计的影响:制约空间、休息设施、景观要素;坡道(8% 12M)绿化对设计的影响:植物的建造功能包括限制空间、障景作用、控制室外间的隐私性,以及形成空间序列和视线序列。4.3.3街道设计

1)活动:政治、庆典、商业、社交、观光、休息娱乐等。2)空间围合:平面上的连续性和高宽比。3)形成广场界面的建筑立面

4)铺装、街道家具、设施及绿化

5.公园规划设计

5.1公园概述

公园是具有一定使用功能的、自然化的游憩境域。既可供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科学文化及锻炼身体等活动,又有较完善的设施和良好的绿化环境的公园绿地。

我国现有的主要公园类型有: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和街旁游园五个种类。5.2城市公园和城市生活

1)市民在“水泥森林”里寻求以自然元素为主的公园里满足基本的心理、生理的需要„„

2)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不同的景观。公园景观是文化重要的表达方式之一,是满足市民精神生活的重要场所。

3)在城市逐渐现代化的同时,市民尝试在公园捕捉自然的气氛,满足回归、享受和学习自然的要求。4)城市避灾空间 5.3城市公园规划设计 5.3.1城市公同盼类型和级配模式

公园类型:居住区小游园、邻里公园、社区公园、综合性公园、专类公园等。

公园级配:公园的配置具有系统化的网络层次、功能互补,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5.3.2基地调查和分析

对公园所在地社会环境、公园用地现状、周边环境、自然条件等作深入调查与分析。1)了解城市规划及绿地系统规划与公园的关系,明确公园的性质。

2)了解公园周边城市用地性质,分析公园应有的内容、分区和未来发展情况。3)了解公园用地和周围名胜古迹、人文资源等,分析公园应具有的人文特色。4)了解公园周边的城市车行、步行交通状况,分析人流集散方向和车行组织特点。5)了解公园用地内外的视线特点,分析公园景观视线的组织和序列。

6)了解规划用地的地形、气象、水文、地质等方面的资料,分析地形改造利用的条件和限制。7)了解和掌握地区内原有植物种类、生态、群落组成状况,分析地域性植被特色。

8)了解该地段的电源、水源以及排污、排水,周围是否有污染源等情况,分析公园基础设施和城市相应设施和环境的衔接。

5.3.3明确公园内容设置(以综合性公园为例): 1)周边用地性质或服务半径内的用地性质 2)从用地性质推断主要使用人群 3)主要使用人群决定公园的内容

简言之:用地决定人群,人群决定活动,活动决定内容。5.3.4明确公园总体结构 5.3.5明确公园总体布局

5.3.6景观要素:地形、水体、道路、植物、建筑 1)地形:凸地形凹地形

地形的实用功能——围合空间、控制视线、影响导游路线和速度、创造小气候 2)水体

水的一般特性

水的可塑性:水形是由容器的形状所决定的。设计水体,实际上是设计容器

水声:当其流动时或撞击一实体时会发出音响

水的倒影:平静的水有镜面效果

水的状态:静水、动水

水声:幽静感、活泼感、激情感、音乐感

3)植物种植设计:规则式种植设计、自然式种植、群体种植设计 4)园路

园路的功能:组织交通、引导游览、划分景区、构成景色 5)园林建筑

园林建筑的特征:“观景”与“景观”形式与功能的统一景观与建筑的交融设计

原则:整体化原则、统一性原则、可持续原则、人性化原则

6.滨水带景观设计

6.1滨水带的特性: 6.1.1生态价值:滨水带产生的湿地、水和岸交接产生的各种生境,从生态学的意义上讲是孕育万物的地方。6.1.2景观形象:岸线曲折、波光粼粼,产生强烈的虚实对比。也是五个构成要素(路径、节点、区域、边界、地标)中的边界(edges)。6.l.3休闲的功能:提供普遍的户外活动形式,如划船、游泳、钓鱼等。6.1.4广泛的吸引力:滨水带对于人类有着一种广泛的、持久的吸引力„„ 6.2世界性的现象

在过去的40年中,滨水区的开发成为世界各国城市发展的重心前沿。在北美,美国的75个大城市中,有69个坐落在滨水的地理位置上,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几乎每一个滨水城市都有对滨水地带的复兴和开发建设项目。在欧洲,英国、西班牙和德国分别在80和90年代完成了多项滨水复兴项目。随着亚洲的经济起飞,日本仅在1993年内就有63个滨水开发项目。新加坡自1980年以来的滨水建设项目成为造就一流的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很多城市都关切滨水地区的开发建设,出现了一批规模较大、设计理念较新颖的滨水区开发项目。从北方到南方,大型的开发项目有:哈尔滨及吉林市的松花江江滨重建,大连的老虎滩及星海广场,天津的海河沿岸开发,青岛的新区规划,上海的黄浦江岸线规划,宁波的甬江口规划,杭州的钱塘江开发城市都注意到滨水地区的重要性规划,武汉的长江江滨规划,厦门滨海、黄浦江外滩景象会展中心规划,深圳从盐田区到南山区及南海油田新区滨海区规划,香港尖沙嘴和中环湾仔滨海区重新建设,广州新城及广州珠江沿线发展规划等。其中上海黄浦江和广州珠江的滨水区开发都曾举办过大型的国际招标活动,引起了国际、国内的广泛注意。6.3复兴开发的动力

滨水区的复兴开发表现为一种城市建设活动,实质是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综合活动。6.3.1来自经济的因素

城市总是在寻找新的发展机遇,土地是提供发展机遇的要素之一。利用空置的工业、交通用地作开发,可以节省大量的财力和精力。因为不需要动迁太多的居民,而政府又愿意将空置的滨水土地以低价提供给开发机构,开发机构也愿意利用这个机会来推动开发。政府希望以滨水区的开发来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和振兴。这和“后工业社会”中第三产业的兴起有直接的关系,这是滨水区开发的背景。6.3.2社会的因素

首先是近30年“全球文化”对旅游、休憩和户外活动的提倡,由此造成对开放空间的消费热上升。其次现代航空业、通讯业的发展,使人能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方便的往来穿梭于世界各地,彼此交流信息。第三,公共性节庆活动的日益增多也是一个新的特点,这种节庆活动通常是发生在或接近城市主要的滨水区。

6.3.3环境的因素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上升,工业和码头的迁移以及政府对环保的重视,环境治理的成效终于显现,水体变得清洁了,空气变得纯净了。环境质量的改善,使滨水区开发得以成功,使“近水”重新成为一种吸引力。

6.3.4文化的因素

由于经济实力有了长足的进步,人们在文化上有了更高的要求。此外,对流行了几十年的现代建筑单调、简单的方盒子形式,人们已经也感到不满。人们怀念历史建筑的丰富细部和其中蕴藏的人情味,转向重新修复和利用历史建筑物。6.3.5政策的因素

在各发达国家的滨水区开发中都有相当多的政府干预,其主要的途径是制定引导开发滨水区的政策法规,以使这项巨大的工程得以顺利的实施并且能达到预期的目的。6.4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 6.4.1复兴开发的目标

滨水区复兴、开发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充分体现城市的独特意象,提供城市富有特色、最具活力的公共空间,同时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规划设计原则

l)整体性原则——首先,滨水区是城市的一部分,切忌将滨水区规划成一个独立体,而忽视了它和城市的关系。滨水空间应与城市开放空间体系有机结合,将市区的活动引向水边。其次,如果以“点、线、面”的关系来比喻滨水区的空间格局,那么一个“景点”的设计必须放在整条“景观带”的层次来考虑,而一条“景观带”的设计则必须放在整个城市的“面”的层次来考虑。用美国著名城市设计师巴纳特(J.Barnett)的话来说就足“每个城市设计项目都应放在比此项目高一层次的空间背景中去审视”。

2)易达性原则——应让使用者能无阻碍地进入滨水区,并在区内参与各项活动、分享活动资源。车行、步行系统既要满足过境、防洪等功能要求,又要满足滨水区与市区交通联系的要求,以及滨水区内部交通、导游和划分景区的功能要求。

3)多样性原则——滨水区内的上地使用具有多样性和混合性。土地使用形态功能的单一片面易造成滨水区与城区的隔离和分化。多种不同用途的有机混合,如酒吧商业零售、游乐饮食、办公居住等功能组织在一起,可以使滨水区24小时都有活动、都有人流,增强滨水区的活力。4)共享性原则——滨水区是景色优美的地段,应属于公众所有,该地区的用地项目应为大众开放,如游乐、商业、休憩等。滨水区岸线被旅馆、商贸、住宅等项目独占,这是违背公共空间的规划原则。

5)观赏性原则——穿越滨水区形成的带状空间是人们体验城市意象的主要场所。滨水区是形成城市景观特色最重要的地段,此岸与彼岸是“观与被观”的关系。丰富滨水空间形态,形成不同主体的空间序列是本原则的具体体现。

6)生态性原则——滨水是景观生态空间格局中重要部分。自然界由水体、河床、河漫滩、自然堤、阶地、河谷、植被、支流、湿地以及动物等等构成的复杂的网络体统,滨水区是生态敏感地段,应以有效的措施保护。

7.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

7.1低密度住区景观规划设计

7.1.1注意合理组织公共和私有空间 7.1.2景观形象要重点反映场地特色 7.1.3应注意生态设计

7.2高密度住区景观规划设计

7.2.1强调公共空间的应满足功能和活动的需要 7.2.2注意一定的视觉装饰效果

7.2.3生态性应注意提高绿化量(绿化容积率)7.3住区景观设计的通用原则

作到参与性、均好性、识别性、生态性、经济性的有机结合

8.庭院及花园景观设计

8.1庭院和建筑

建筑是为了满足人类活动而创造的人为空间,这种空间从来就包含着建筑的室内和建筑的外部环境空间,而在建筑的外部环境空间中,其主要部分,常常是建筑的庭院空间。在整个建筑空间中,庭院空间是室内空间的协调和补充,使室内空间的延伸和扩展,是整个建筑空间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建筑空间和自然空间之中,庭院空间又是建筑的中介性和过渡性空间。8.2庭院设计 8.2.l“同步”的设计构思:把庭院空间和建筑空间融合成为整体,使建筑空间更易于融于环境,融于自然。8.2.2“核心”的设计构思:即把庭院作为建筑空间的核心和枢纽,建筑组合围绕庭院空间展开。在这种设计构思中,庭院空间常常成为建筑空间构成的核心,同时也是人流分配的枢纽空间,这种空间具有静谧、内向、聚集的空间效果,人们置身其中感到另有天地。8.2.3“抽空”的设计构思:为满足设计中局部处理的灵活性以及采光通风等技术要求,常采用抽空建筑中的局部空间,以形成庭院空间。

8.2.4“围合”的设计构思:围合而成庭院空间,是构成庭院空间最基本的设计构思。这种庭院并不作为枢纽空间,也不作为主要人流的分配空间,而常常作为观赏之用,使之对室内空间起到补充和调剂的作用。8.2.5“锲入”的设计构思:这种设计构思就是把庭院空间与建筑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犹如锲入建筑之感,形成一种建筑之中有庭院,庭院之中有建筑的“复合空间”。8.3现代庭院及花园的设计趋势 8.3.1现代与传统的对话

由于传统庭院在其形成过程中已具备了公众所认可的形象和含义,借助于传统的形式与内容去寻找新的含义或形成新的视觉形象,既可以使设计的内容与历史文化联系起来,又可以结合当代人的审美趣味,使设计具有现代感。最常见的是视传统庭院为形式或符号的语汇库,在设计中选用“只言片语”的传统形式语汇插到现代庭院之中。8.3.2强调自然的精神

大自然是设计师的重要灵感之源泉。许多设计师在深深理解大自然及其秩序、过程与形式的基础上,以一种艺术抽象的手段再现了自然的精神,而不是简单地移植或模仿。8.3.3强调对含义的探索

低碳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篇3

关键词:低碳景观;类型;设计原则

前言:景观建设的低碳化是必然趋势,是时代的选择。低碳型景观与生态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节约理论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内部联系。低碳景观有助于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低碳景观已成为我国广大生态设计人员研究讨论的重要问题。

1、低碳景观的形式与类型划分

1.1生态优先的低碳景观

1.1.1生态设计低碳景观理念

景观层面的生态设计是指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对生态系统进行整体的规划。科学的安排各个景观要素,优化景观结构,使设计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最小,达到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相互融合、共同促进、和谐发展[1]。

1.1.2生态设计与低碳景观

生态优先型低碳景观结合了生态与低碳的理念,一方面调整景观体系中各要素的比例,减少过于人工化的硬质景观,在保证观赏以及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提高绿地系统所占的比例,充分发挥植物固碳减排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优化植物结构,合理搭配乔灌草比例,选择固碳效率高的植物景观形式,使得植物景观的碳排放量最低。

1.2可持续发展的低碳景观

1.2.1可持续发展低碳景观的理念

可持续发展景观的涵义是:创建的过程以生态为指导、与自然环境相融合、消耗最少的资源能源,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需要的稳定的能够持续发展的景观。它的立足点是以自然和生态为中心,以保护性的思想指导景观设计。

1.2.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①公平性原则。地球上所有物种都应是平等的,植物和其他动物也应享有资源,人类活动不应破坏植物的生境和其他动物的栖息地[2];②共同性原则。体现在人工景观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相互依赖、共同发展;③持续性原则。体现在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生态系统融合后,形成新的稳定发展的系统,这个系统具有自我更新、自我修复的能力,保证它能够持续的稳定发展。

1.3节约理念的低碳景观

节约理念的低碳景观理念是:首先做到减少资源浪费,其次是景观建设要起到改善小气候的作用,推动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最后是使人们更加和谐的融入到景观中,达到“天人合一”的最终目标。

2、低碳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2.1以人为本的原则

景观工作者能真正的从景观使用者角度去思考,以人对景观的感受,对尺度要求出发,要考虑景观的性质、用途、以及景观面对群体的档次、年龄等。项目的考察要分析具体情况,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2.2生态性原则

景观建设最根本的任务是营造舒适的生态的人居环境,只有遵循生态性原则,才能营造出适合的、能体现以人为本的、实用性与文化性兼具的景观。

2.3经济性原则

低碳景观的理念包含有节约的含义,即景观假设中要求贯彻经济性原则。我国的景观建设在审美观念上倾向于大面积的严整的景观形式,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因此,我们不得不采用经济性原则指导景观的建设。

2.4因地制宜的原则

每个地区都有特有的自然以及人文环境、地域特色、风俗习惯等特点,景观设计应在对环境进行充分分析,准确的定位测量基础上,结合以上因素,对地势地貌进行规划建设,才能令景观的使用者产生亲切感和认同感[3]。

2.5创新性原则

尽管行业的创新性发展是大的趋势,也是推动行业向前的原动力。景观工作者需要总结归纳更多的低碳景观设计手法,改进工程技术手段。在当前资源能源的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尽量发展可以应用于景观的新型能源、材料等,降低建设成本。

3、对低碳景观发展的建议

3.1完善制度,推动低碳景观发展

完善制度是推动低碳景观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的景观建设要向低碳化转型,就要建立完整的制度体系,包括低碳景观建设的目标、计划、相应的法规等,并设立专门机构负责监督实施,对低碳景观的建设推行鼓励政策。

3.2以新的生态技术支持低碳景观发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更多新兴工程技术被应用到了景观建设中。使得人们对低碳景观新型生态技术更加关注,国家应引导和激励与景观相关的各行业参加到新技术的研究中来,并将研究的成果应用于低碳观景的设计中去。

3.3设计概念的转变引领低碳景观发展

近年来,我国低碳景观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果,人们逐渐的厌烦了大面积精致严整的现代化都市景观,开始自觉转向可持续发展、质朴的生态景观,这是一种景观审美观念的转化。但设计师也因此面临更大的挑战,需要他们掌握生态技术和更精心设计,可以说景观设计师最大的挑战来自引导人们的审美观念。“强化人们的生态意识,使他们认同低碳景观”,在这条路上,景观设计师任重而道远。

总结:总之,在低碳理念的影响下,现代景观设计理念、内涵、方法和原则等都朝着新的方向发展,与以往更加重视场所、艺术创作等传统基因相比。低碳理念下的现代化低碳景观设计更加关注能源、关注可持续性发展、关注人审美,建设适宜人居的环境是景观设计师的责任,发展碳汇景观就是城市景观的生态优化,它将会对我国城市建设与发展产生重要而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小敏.低碳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D].西北园林科技大学,2012.

[2]李川.废弃工业改造中低碳景观的应用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

[3]龙渡江.基于生态该、设计理论的低碳景观设计特征及应用模式研究[J].柳州市专学报,2014,2(15):25—39.

景观设计理论 篇4

现代城市道路景观规划的主要原则就是实用性以及科学性、环保型, 这样才能够使得该规划对于城市的环境起到确实的改进作用。 城市在前期的整体规划过程中由于对于环境等因素的考虑有所欠缺, 导致城市在现今的发展过程中出现各种导致发展受阻的问题。 为改善这一情况主要采取的措施就是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 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环境的承载量以及缓解生态的压力, 还能够起到美化城市的效果, 使得入的健康得到保障。 雨洪灾害和水污染管理就是其中制约我国城市生态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 为此, 强调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为目标的海绵城市理论应运而生。

2海绵城市理论概述

1海绵城市的本质是协调城镇化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从传统城市高强度、粗放式的开发方式, 逐渐转变为以构建人和自然、土地利用、水环境、水循环等和谐关系为主导的开发理念。 2海绵城市的目标是使城市具有应对环境变化与灾害的“弹性适应”能力。 因此必须通过保护原有蓝线、恢复己经被破坏的水生态环境、市内推行低影响开发策略、建立有效减少地表径流量的系统与措施等方式来提高城市“弹性适应” 能力。3城市雨水的排涝思路需要转变。传统城市追求高效快速的排水思路并没有考虑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海绵城市排水思路应当把雨水的渗透、滞留、集蓄、净化、循环使用和排水密切结合。4保证开发前后基底的水文特征基本不变。更多考虑利用自然力量排水, 可以保持水文特征的稳定, 减少城市暴雨导致的径流量峰值的出现。

3基于海绵城市理论的道路景观设计分析

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设计目标是改变传统的将雨水尽快排除的思想, 代之以雨水滞、渗、蓄、排, 削减洪峰流量, 防止洪涝灾害;控制面源污染, 改善水环境作用。 此时的路面排水系统步骤如图1。 针对道路的特点, 具体措施如下:

海绵城市理论的道路设计中涉及的主要技术类型有:截留技术, 指通过材料和结构增加汇水面积, 减缓降雨过程中雨水形成径流的速度, 该技术通过增加径流形成的时间, 可在降雨初期有效减少径流突增对市政雨水管道带来的压力, 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 该技术可通过乔灌木树冠、树干的截留- 蒸腾作用得到实现;促渗技术, 指通过改变地面铺装材料自身的透水速率或扩大材料之间相互衔接的缝隙面积, 使雨水下渗到场地内部。 根据以上2种渗透形式, 可将透水铺装分为3类, 即缝隙透水下垫面铺装、自透水下垫面铺装和自透水与缝隙透水相结合的下垫面铺装。 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 可将该技术用于绿色街道的设计。 当有降水时, 雨水可顺着材料自身的孔隙或之间的缝隙下渗到基层和土壤层;当没有降水时, 材料自身的孔隙或之间的缝隙可作为土壤通风换气的通道, 减少城市干岛效应的发生。

4实例分析

以北京市的延庆创意产业园道路为例来进行分析, 该道路绿化工程设计项目总里程数为5722m, 绿化总面积约为736000m2, 其中道路绿化退缩带面积约为570000m2。 该项目主张贯穿全程的绿色设计、绿色建筑和绿色运营。 该地区降水量年内分布不均, 6~8月份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2%, 春季降水量仅占年降水量的10~15%, 春旱现象经常发生, 同时道路雨水径流汇集后排入河中, 下面针对该道路景观中的雨水基础设施进行分析:

4.1绿色屋顶

绿色屋顶是指建筑屋顶部分或全部由绿色植被、 植物生长基质及屋顶防水结构覆盖的一张景观屋顶形式。 该项目中道路两侧建筑屋顶全部建成绿色屋顶, 从雨水径流和污染形成的重要源头即屋顶上加长雨水径流时间, 降低径流速度并且净化屋顶雨水水质, 同时还能有效减少建筑内部制冷等能源消耗, 调节微气候, 为动物栖息及人类活动提供良好的外部空间。

4.2道路设计

传统的道路体系中, 道路绿化带标高大多高于道路标高, 使得雨水先从绿化带汇入路面, 进而汇入道路中的排水系统。 这样不仅加重城市排水系统的负担, 使得绿地中的泥水污染路面, 淤塞下水道及河床, 同时还造成了城市道路积水, 道路两侧绿带依靠自来水浇灌等弊端。 本次道路景观设计运用雨水收集和处理的理念, 在道路标高、路牙石切口、雨水种植池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尝试。

4.2.1道路标高

雨水收集设计理念考虑改变传统的设计方式, 使得路面标高高于绿化带标高20cm左右, 道路坡度在1.5%左右, 这就使得汇集到路面上的雨水流向道路绿带, 对植物进行灌溉, 并经过生物净化后渗入地下。 这就解决了以往道路景观灌溉用水匿乏以及雨水径流污染地下水等问题。

4.2.2路牙石切口

以往道路设计的路牙石都是连续的, 这样就阻隔了道路绿带和路面之间的雨水流通, 于是就出现了暴雨过后路牙石边上往往有大量积水的现象, 通过对路牙石局部进行切口的方式将雨水径流引入雨水种植池内, 这样不仅有效缓解了雨水滞留在路面对交通的影响, 也为植物灌溉提供了新的水源。

4.2.3雨水种植沟

雨水种植沟是设置在道路上的狭长井种植丰富景观植物的下凹式景观空间, 沟底部可以为坡底或平底, 具有倾斜的横向边坡和缓和的纵向坡度。 困雨水经纵向边坡汇入种植沟底部, 同时在横向边坡的作用下流向种植沟的一侧, 方便雨水的汇集, 最终雨水种植沟通过自身的生物净化过程, 将原木污浊的地表径流进行净化, 从而保证地下水源的纯净。

4.2.4道路断面

考虑到主要道路和次要道路承担的功能不同.两种道路采取的断面形式也不相同。 主要道路集水带采用种植沟形式, 一方面对雨水进行有效的收集和净化同时也能增加道路的景观效果。 道路由于路幅宽度有限, 集水带则不种植景观植物, 而是通过工程做法.将雨水进行过滤净化后渗入地下。

4.3透水铺装

透水铺装在下雨时能让雨水快速渗入地下, 防止雨水滞留产生内涝现象。 雨后可以起到净化空气, 调节空气湿度等作用, 对于缺水地区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本次道路景观设计铺装以透水铺装为主, 主要材料有透水性地砖、嵌草砖, 以及鹅卵石、碎石等。 根据道路的类型选择不同的透水材料, 透水性地砖主要用于入行道、自行车道, 透水砖的渗水效果较好, 铺设时材料之间的连接处用透水材料衔接增加透水性; 嵌草砖用于停车场和自行车停放区, 在砖缝和砖孔中填土种草, 可以保证停车场区域达到约40%的绿化率;鹅卵石、碎石主要用于铺设场地内部的小路, 透水性好, 样式色彩多变, 收集处理雨水的同时还能增加景观效果。

4.4植物配置

由于本次道路景观设计对雨水进行了收集利用, 使得场地的植物在短时间内可能受到雨水的浸泡, 因而植物配置首先要考虑的是植物对湿润土壤的适应性, 应当选择可以承受雨季24~28h水涝状态的耐湿植物, 并尽量选择本土植物, 同时考虑其忍受冬季低温甚至土壤冻结等极端条件的存活能力, 最后综合考虑植物的姿态、色彩、质感、花期、大小的搭配, 形成色彩鲜明的道路景观。

4.5雨水花园

雨水花园是自然形成的或入工挖掘的, 兼具景观和生态净化等功能的渗透性浅口绿地, 用于汇聚并净化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 是一种生态的可持续的道路雨水基础设施。 雨水花园兼具雨季及非雨季的双重景观特征, 能有效地去除径流中的悬浮颗粒、有机污染物以及重金属离子、病原体等有害物质; 营造的小生态环境可以为昆虫与鸟类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 从而达到生态平衡;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环境中空气的湿度与温度, 减轻热岛效应, 改善周边的环境条件。

4.6指标分解

4.6.1道路设计降雨控制量

V=H·F

式中:V-道路降雨总量 (m3) ;H-设计降雨量 (mm) , 取值为33.6mm;F-汇水面积。

项目中A路段设计降雨控制量V1为14085.8m3, 龙B路段设计降雨控制量V2为9759.9m3。

准= (φ绿地·F绿地+φ机动车道·F机动车道+φ非机动车道·F非机动车道+φ人行道·F人行道) / (F绿地+F机动车道+ F非机动车道+F人行道)

式中:φ-综合雨量径流系数 (可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得出: 绿地=0.15, 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0.9, 入行道=0.4) ;F-汇水面积。 A路段综合雨量径流系数φ1为0.55, B路段综合雨量径流系数φ2为0.50, 则可认为A路段入渗实现的控制率为45%, 实现的降雨控制量Vl-1为6338.6m。 B路段入渗实现的控制率为50%, 实现的降雨控制量V2-1为4880.0m3。

4.6.2道路绿带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面积

需要通过生物滞留设施和下沉式绿地实现的降雨控制量A路段V1-2为7747.2m, B路段V2-2为4880.0m3。 生物滞留设施与下沉式绿地的调蓄深度定为0.2m, 通过计算得出, A路段所需面积S1为38736m, 占绿地总面积的21.7%, B路段所需面积S2为24400m2, 占绿地总面积的16.8%。 另外, 根据雨水径流的方向, 中分带和路侧绿带的雨水可自身消纳, 机动车道雨水径流分别汇入两侧分带, 非机动车道及入行道雨水径流分别汇入两侧行道树绿带, 其中中分带、侧分带和行道树绿带使用的是生物滞留设施, 路侧绿带使用的是下沉式绿地。 因此, A路段生物滞留设施和下沉式绿地调蓄雨水径流的比例为12:5, 生物滞留设施所需面积S1-1为27343.1m2, 占绿地总面积的15.3%, 下沉式绿地所需面积Sl-2为11392.9m2, 占绿地总面积的6.4%;B路段生物滞留设施和下沉式绿地调蓄雨水径流的比例为8:5, 生物滞留设施所需面积S2-1为15015.4m2, 占绿地总面积的10.3%, 下沉式绿地所需面积S2- 2为9384.6m2, 占绿地总面积的6.5%。

5结束语

城市道路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对于缓解城市洪涝灾害、 控制径流污染、 净化城市水质、 补充地下水源具有重要的作用。 该项目中雨水基础设施对于营造兼具景观和雨水收集处理功能的道路景观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基于海绵城市理论的道路景观设计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如何使雨水基础设施建设从单纯的工程技术和生产利用层面向景观化、经济化、差异化等方向发展, 同时让雨水基础设施建设有更大更好的平台去发挥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这都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

摘要: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是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道路绿化带的科学规划, 可以实现对雨水的收集和利用, 对缓解城市内涝、回补地下水源、节约绿带灌溉成本和市政管道造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具体的实例对基于海绵城市理论的道路景观设计进行分析。

关键词: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道路绿化,景观设计

参考文献

[1]周延伟.海绵城市理论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河北林业科技, 2015 (6) :59~64.

[2]杨一夫.基于海绵城市的厦门城市道路雨水LID系统研究[J].厦门科技, 2016 (1) :46.

机制设计理论论文 篇5

2009级工商一班

学号 2009145916

刘策

利奥·赫尔维茨

利奥·赫尔维茨1917年出生于莫斯科,1938年在波兰的华沙大学获法学硕士,这也是他获得的最高学位。他现在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经济学名誉教授,讲授课程包括福利经济学、公共经济学、机制与制度、数理经济学等。赫尔维茨曾于1990年因为“对现代分散分配机制的前沿研究”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他在经济学理论方面进行了许多前沿性的探索,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经济组织和制度的比较分析、福利经济学、博弈论在社会选择目标上的运用以及经济制度的模型化。赫尔维茨是多家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的编委,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艺术与科学研究院成员,还是世界计量经济学会成员。赫尔维茨以90岁的高龄喜获本诺贝尔经济学奖,可谓是众望所归。近20年来,赫尔维茨就一直是诺奖的热门候选人。在关于制度的研究领域里,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给了研究社会选择理论的阿罗和森,给了从广泛意义上探讨制度问题的哈耶克、布坎南和诺斯,也给了为制度研究提供博弈论作为微观工具的纳什、豪尔绍尼和泽尔顿,以及研究委托-代理理论的米尔利斯和维克瑞,甚至是在他的门生麦克法登于2000年因“发展了分析离散选择的理论和方法”获奖之后,他还是长期无缘于此号称经济学殿堂最耀眼明珠的奖项。时间如流水般的逝去,赫尔维茨历经多年翘首期盼终于在耄耋之年获此殊荣,也算是应了第二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萨缪尔森的一句戏言—— 要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你必须足够的长寿

所谓机制设计,就是把研究者置于全能上帝的位置,研究两组各有目的又必须合作的人群关系。一群是某任务的委托人,另一群则是任务的真正实施者,也叫代理人。上帝的工作是设计出一套有效机制,让双方都能尊重、了解和信任对方,从而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举一个通俗的例子,委托人想把一项工程托付给代理人,但他需要知道代理人的真实能力,还需要知道代理人的责任心,也就是说,委托人的最后目标依赖于代理者的私人信息。如果这个信息不准确,他的判断决策就会失误。他是如何可能知道这个关键信息呢?最简单的办法当然是代理人对委托人如实相告,披露自己的私人信息,但代理人有什么激励不说谎呢?于是委托者必须提供货币激励,或者其他形式的激励,故而机制设计理论又称激励理论。任何激励是有成本的,而且付出激励不一定能获得真实信息,这才是困难所在。

用博弈论的术语来说,机制设计是一种典型的三阶段不完全信息贝叶斯博弈。在第一阶段,委托人提供一种机制安排,具体形式可能是规则、契约、最终分配方案等;第二阶段则由代理人行动决策。他决定是否接受这种机制;如果他拒绝,则什么都不会发生。而他若是接受机制,则进入第三阶段博弈:代理人在机制约束下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行动。这里的博弈均衡过于复杂,于是机制设计理论中最基本的原理――“显示性原理”在70年代被发现。

机制设计理论已经发展了几十年,回过头从思想脉络上来看,这套思想大致可以分为两大分支。第一支不妨称为最优机制,机制设计的目标是最大化委托人(或者拍卖者)的预期收益,迈尔森于1981年提出的“最优拍卖设计”是这方面的基础工作。第二支可以称为效率机制,即设计者的目标不是个人收益最大化,而是整体社会的效率最优,这方面的工作更丰富,维克瑞在1961年发表了题为《投机,拍卖和竞争封闭出售》的论文,莫里斯在1971年发表了《最优所得税理论的探索》的论文都堪称这方面的经典之作。这两篇文章已经分别为维克瑞和莫里斯赢得了1996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在机制设计理论方面,马斯金最出名的工作则是“纳什均衡可实施机制”。他在1977年的一篇论文中研究出了一个社会选择规则可以纳什实施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为我们寻找可行的规则提出一种标准。这项结果后来又被称为“马斯金定理”。

以上内容均为有关机制设计理论的背景资料,下面将联系现实中的例子来进行讲解。

机制设计的基本理念

首先机制设计理论可以看作是博弈论和社会选择理论的综合应用

如果我们假设人们是按照博弈论所刻画的方式行为的,并且我们设定按照社会选择理论我们对各种情形都有一个社会目标存在,那么机制设计就是考虑构造什么样的博弈形式,使得这个博弈的解就是社会目标,或者说落在摄会目标的集合里,或者无限接近于他。

所谓机制,就是一个可执行的契约。

机制设计就是在一系列可行契约中选择一个满足目标的契约,即,由于信息是分散在不同的参与者之间的,存在一个中央计划者(也是机制设计者),该计划者收集其他参与者的私人信息,然后根据所收集的信息选择一个最优的契约,将契约中规定的行动反馈给拥有私人信息的其他参与者,其他参与者按照契约中规定的行动来行事

所罗门王断案

两个女人抱着一个男婴来到所罗门王跟前,要求他评判到底谁是真的母亲 所罗门王见她们争执不下,便喝令侍卫拿一把剑来,要把孩子劈成两半,一个母亲一半。这时其中一个女人说:“大王,不要杀死孩子。把孩子给她吧,我不和她争了”。所罗门王听了却说:“这个女人才是真的母亲,把孩子给她。

由此故事引出下面

机制设计中的关键问题

 信息不对称(Asymmetric Information)

所罗门王案例:所罗门王不知道哪个是真母亲,哪个是假母亲?这个信息是两个母亲的私有信息(Private Information)。

如果信息是完全的、对称的,机制设计就不存在了。

存在不对称信息时,参与者对信息的操纵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策略维度。

机制设计者(即不拥有私人信息的一方)的目的是通过一定的机制让拥有私人信息的参与者真实地显示自己的信息(说真话)。显示原理(Revelation Principle):理性的私有信息的拥有者在决定是否说真话(即向机制设计者真实地显示自己的私有信息还是进行信息操纵)时,发现任何信息操纵带给自己的收益都不会比说真话带给自己的收益更高,因而会选择说真话。 参与者的机会成本与参与约束: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No Free Lunch!)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由于将资源使用于某种特定用途而放弃的其他各种用途中所能带来的最高收益

参与约束(Participation Constraint,也称为个体理性,Individual Rationality):机制设计者选择的机制首先要使得每一个拥有私人信息的参与者都有最基本的动力接受该机制,即该机制给每个参与者提供的收益要不低于其机会成本。

 激励相容(Incentive Compatibility):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分配原则被称为“大锅饭”,大锅饭原则满足了所有参与者的参与约束,但是为什么计划经济还效率低下?——反激励(Counter-Incentive 激励机制不仅要使得每个参与者都有动力接受该机制——即满足参与约束,还要满足激励相容约束,即激励机制要区分不同的参与者,给不同的参与者提供不同的行动选择,并且使得高效率的参与者只愿意选择对应高效率的行动,不会冒充低效率的参与者,使得低效率的参与者也愿意选择对应低效率的行动,无法冒充高效率的参与者。

一个好的激励相容机制必须能够有效地区分开拥有不同类型私有信息的参与者。

机制设计理论的应用

 事前机制设计:使其他参与者采取行动披露其信息的策略称为筛选,为了这一目的所使用的特定方法称为筛选机制,如企业的人员招聘。 事后机制设计:激励机制是基于行动的可观察结果进行奖惩,来影响其他参与者不可观察行动的一种策略,如企业内的考核制度与工资结构、奖励制度的设计。

筛选机制的例子:读书的价值

两类学生对一门难课的忍受力是不同的,或者说付出的成本(包括有形的物质成本和无形成本)是不同的。

A类型的学生认为如此一门课的成本等价于6,000元年薪。

C类型的学生则认为等价于9,000元年薪。

雇主可以利用这一差别来筛选求职者并分辨出A类型和C类型吗?

考虑如下政策:任何一个人,只要修了某一数量 n 或更多的难课,将会被看成A类型获得150,000元年薪,反之如果少于 n,则会被看成C类型得到100,000元年薪。

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产生自然激励,使得仅有A类型的选择修难课,而C类型不修

根据题意可知合适的的 n 值必须满足:

C类型偏好于不做努力并被认为是该类型,而不是花费额外的成本来模仿A类型的行为

100,000  150,000-9,000n, or n  6 A类型偏好于通过修n门难课来证明自己的类型 150,000-6,000n  100,000, or n  8

这些约束条件使得求职者的激励与雇主的意愿一致,因而被称为该问题的激励相容约束。

我们来看这些条件使得这两个条件均得以满足的条件是两种类型学生修难课的成本差:对于雇主希望识别的“好”类型来说,成本足够低

当这些约束条件得以满足时,雇主就能够利用一种政策使两种学生做出不同的反应,从而显示他们的类型。这就是基于自选择的类型分离。

当修学难课的要求被用作筛选时,A类型的承担了成本,即

为了达到最低的分离要求,即 n = 6,每一A类型的成本为6*$6,000=$36,000。

如果学生的类型能够直接客观地识别出来,这一信息不对称的成本就不会存在。

如果人群中只有A类型,成本也不会存在。可见,问题出在C类型对A类型造成了负外部性效应。

那我们可以想与其让A类型承受该成本,何不根本就不进行类型的分离? 如果雇主不使用筛选机制,就不得不将每个求职者看成是来自一个总体的随机抽样,并付给他们相同的薪水。这就是类型混同。

例如,如果总体中20%是A类型,80%是C类型,那么混同的共同工资为,0.2*$150,000+0.8*$100,000=$110,000 A类型的人将会偏好于分离的情形,因为所得为$114,000 但是,如果比例变为50-50,那么混同的共同工资就是$125,000,A类型在分离下比混同更差。C类型永远喜欢混同。

然而,即使两种类型的人都偏好混同结果,在许多雇主和工人在筛选或信号传递过程中相互竞争时,这一结果也不可能是一种均衡。

总结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无异于是在机制设计方面的一次大变革。机制设计理论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好的市场经济”与“坏的市场经济”,对于我们在改革中所遇到的诸如国企改革、税收改制、产权制度等许多现实问题都有许多值得参考和借鉴之处。

景观设计理论 篇6

关键词:景观设计 理论 实际

一、引言

从古到今,人们就对景观环境不断的进行改造,所以就出现的景观设计师的行业,从而高校中就有了专门的景观设计专业,也有了自己的理论、方法,理论不断完善,可在学生在平时学到的就是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很少接触到实践,怎么才能让景观设计的理论和实践更好的结合,是我们共同讨论的话题。

(一)信息化的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们的上课效率,每一个教学楼,应该有自己的教学专用的多媒体教室,方便教室讲授课程,做多媒体演示。实验室,学生可以动手制作模型,绘制作业,可以去验证自己的创意,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质量。自习室,学生可以有自己的空间,培养自学能力。展厅,好的学生作业,可以留校,供观摩,学习。每个教室,每个座位都应该有自己的电源和网线,学生可以免费上网,以便他们能上网找资料,接触到更新的信息。

(二)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更高水平的学生,高校更应该十分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教师应该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从事景观设计行业,更应该更多的跟设计项目,接触实践,提高自身的实践的能力,只有自身的水平提高了,才会得到学生的信服。

(三)多元化的授课方式

教师的授课方式更应该多元化,有板书教学,同时也有多媒体教学,多媒体展示,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学的东西更新颖,更立体,表现更突出,教学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可以根据课上的理论结合实际的案例,提出问题自由讨论,左后归纳总结,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讨论过程中,景观设计的课程是同学们更深刻。课上可能更多的讲的只是书本的东西,课外教师可以带学生们参观展览,实地考察景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四)豐富的实践环节

教师可以为学生留作业的时候,先让学生系统理论的学习,布置课题,选题并考察,考察过程很重要,因为只有切身的考察过,才能了解景观的文化历史,风土人情等,根据这些做创意设计,才能结合现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经过考察之后汇报考察结果,选定设计课题,以书面形式完成概念设计草案对方案进行设计拓展,深化设计方案深化设计方案,汇报设计方案深化设计方案,做后期调整。这样学生们设身处地的考察过,明白发现的问题,因地制宜,将景观设计与实践更好的融合。

学生寒暑假或是业余时间,可以去实习基地实习,通过集中实践环节,你可以把几年中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去,找到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实际工作的结构点,为你以后的学习打下更好的基础。

(五)国际化的人才培养计划

景观设计教学可以通过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方式,学生因此也会获益、教学相长,会取得丰硕的成果。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积极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双语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尽可能多的专业词汇和知识,加深学生基本理论功底、拓展学生知识面的同时,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和实习基地的应用,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突出本专业的艺术性特点;通过专业英语等方式强化学生的外语水平,提高学生的专业外语能力,形成学生的外语优势,立足省内,面向全国,不断培养系统掌握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当代环境艺术的发展现状,掌握环境艺术设计相关设计的操作软件的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服务艺术设计及其他领域的外向应用型复合型标准艺术性人才。

(六)组织学生参加设计比赛

组织学生参加艺术比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参加艺术设计比赛,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设计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意灵感,扩大大学艺术人才的培养模式,同时对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创新起到了推动作用。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的动手能力、策划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

(七)组织师生参观设计展

学校应该组织师生参观艺术设计展,拓展学生艺术修养,师生外出参观艺术展览是学校开展设计教研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它是一种行进中的艺术设计教研活动方式,是深化设计课程改革,推进艺术类教育教学发展的助动力,是教师体验教学工作的实践行动。夯实学校艺术设计教育工作,打造学校艺术特色,推动素质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提高社会公民素质的重要保障。

二、结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的向前发展,景观设计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与创新,不断的完善教学环境,组织学生看展览,参加比赛的同时,也应该不断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自身素质。在实际教学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才是硬道理,景观设计教学才能不断发展,不断壮大。

参考文献:

[1]马克辛,卞宏旭.景观设计教学[M].辽宁美术出版社,2008(1).

[2](德)迈尔.课堂教学方法·实践篇[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4).

景观设计理论 篇7

现代农业生态园区景观概念来源与乡村景观, 它包括广阔的自然生态空间与人类聚居环境。国内对农业生态园区景观设计的关注只有最近10年的历史, 主要集中在农田景观格局与变化、农业景观生态学、农业土地资源利用和农场景观资源评价等方的深人, 从区域发展的高度出发, 在较大的地理空间面的研究, 但在农业景观理论的系统化、方法的现代化和相关研究成果的应用方面还较薄弱。本研究是在借鉴和发展区域景观设计理论和农业景观研究基础上, 拟建立区域农业生态园区景观设计体系, 将农业旅游与农业产业密切结合, 以保证农业生态园区景观规划的系统性和综合性, 从设计上体现“农耕文化”, 从而提高农场景观规划的综合效益。

二、和本课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些年来, 越来越多的人在外出旅游时将农业生态区园区旅当作首选。这种将农村单一的产业经营模式与旅游结合在一起的新型旅游方式是以农业生态园区为活动场所, 集观察、考查、学习、娱乐、购物、度假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形式。

(一) 国外的研究与实践

将农业产业与旅游相结合的“农场旅游”起源l9世纪的欧洲的“乡村旅游”。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农场旅游起源于20世纪6O年代的西班牙, 随着一座荒芜被改造成为简单的农舍, 并规定农庄和农村也接待游客旅游拉开了序幕。20世纪7O年代后。在欧美的一些发达农场旅游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

(二) 国内的发展与探索

在我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以及在发达国家的影响下, 我国的农场旅游业发展很快, 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将乡村旅游作为自己外出游玩的首选, 这种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旅游方式正在受到更多人的青睐。据不完全统计。1996年到1997年之间, 我国涉及观光农业的投资多达3O亿元。目前, 全国农场旅游每年接待人数超过3亿人次, 总收入超过400亿元。相关调查数据显示, 农村地区的旅游收入已占到了全国旅游收入总额的11.6%。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 我国的乡村旅游业发展尚存在着一些问题, 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该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合理规划, 结合农业生态园区旅游景观设计系统, 以“农耕文化”, 为主线, 强调景观的生态性和文化性。使农业生态园区景观成为农业产业的门户, 为游客提供生态、绿色的开放空房间。本文通过生态园区景观设计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主要解决农业生态园区的景观设计中的一些问题。

第一, 如何将农业产业产品与农场旅游结合在一起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和吸引力的农场景观。

第二, 如何打造具有原生态特色的“农耕文化”。

(四) 农业生态园区旅游景观设计理念

农业生态园区景观设计不同于一般的风景名胜或综合性公园, 它是一个多方面理论的的融合体。生态农业园区的开发是基于农业产业的科学本质和旅游观光的经营本质, 需要相互融合, 生态农业园区的开发往往以封闭的农园和开放的景区作为建筑载体, 而且往往局部的封闭的和区域的开放相辅相成, 形成旅游体系, 并以农园为核心和重点;作为生产基地, 生态农业园区必须遵从科学性, 具有产品生产功能;而作为旅游园区, 又必须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 满足人们视觉亲历和心灵感受。所以园区的景观设计是关键点。

在进行生态农业园区的景观设计时, 应从多方面理论研究入手包括园区的功能、产业结构、景观美学、景观生态以及可持续发展等。

(五) 农业生态园区旅游景观设计实践

1. 项目背景

如意情基地地处武汉市东西湖西北部, 北与孝感市隔沦河相望, 西于汉川市以汉北河为界, 东与东山农场接壤。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现有规划已满足不了农业生态园区发展的需要, 因此, 有必要编制一个更科学合理的规划来引导辛安渡农场的建设与发展。辛安渡农业园区最大的特色是土地为国家所有, 这大大提高了规划设计的可实施性。除此之外, 辛安渡农业园区的对外交通联系十分便捷, 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107国道由南向北穿过场域西部, 拟建的杭兰高速公路将由东向西穿过场域南部, 连接湖北省东西部的汉渝铁路由南向北穿过场域东部。辛安渡农业园区地势平坦, 气侯适宜, 水源充足, 为发展种植、养殖等多种农业产业提供了丰富的环境资源。

2. 总体评价及改进建议

如意集团是一家专门从事新特优果蔬、食用菌等农副产品的引用、科研、培育、种植、加工、出口为一体的综合型企业。集团以高科技工厂化、规模农业产业化为先导;以绿色无公害果蔬、食品为纽带;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集产加销、农科游于一体;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循环经济企业, 是综合外向型“国家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团始终秉承“科学创新、服务敬业、倡导绿色、促进生态”的经营理念, 用实际行动诠释“绿色共享、如意情深”的企业文化内涵。在发展中中农业生产是主体, 而饮食、娱乐等等项目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同时成为集团的优势项目。通过分析表明集团正处于经济发展不可多得的契机, 前景广阔。如意园林现有的景观完全不能满足企业发展, 景观改造势在必行:

将单纯的观景功能转向集观赏、娱乐、互动等多功能与一体的综合功能, 并加入计算机技术。

以农耕为主线, 将企业文化融入整体设计, 塑造地域性的文化景观。

创造多样化的游览项目, 提供更为丰富的农耕体验和休闲娱乐项目。

提升服务功能和配套设施。满足外来游客的需求。

3. 结论

如意情生态园区所做的景观规划设计, 着眼于“农耕文化”, 强调景观的生态性和文化性。农耕文化集合了儒家文化, 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 形成了自己独特文化内容和特征, 但主体包括语言, 戏剧, 民歌, 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 是中国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类型。

摘要:我国的黄河、长江流域, 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到目前为止, 我国农村土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约57.6%, 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0.3%在国家产业中, 农村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以农业、畜牧业及林业生产为主体的传统乡村, 在长期的人与自然相互作用中, 构建了良好的生态系统, 形成了风格各异, 格具特色的乡村景观。对农业的如此重视, 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农业生态园区,旅游景观,理论实践

参考文献

[1]肖笃.《景观生态学理论、方法及应用》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1.

景观设计理论 篇8

随着社会的进步, 社会各界对盲人群体越发重视, 涉及盲人群体使用而设计的产品开始逐年增加。然而, 由于社会对盲人普遍存在一些错误认知 (如“盲人都是全盲者”等) , 市面上已有的部分盲人产品在设计上不能全面地满足盲人群体的需求。通过对广州市盲人学校进行调研, 结合查阅的资料, 分析盲人产品在设计研究中可能被忽视的问题。基于通用设计的理念, 总结出盲人产品的设计原则以及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参考的设计手法。

1 盲人产品概况

1.1 盲人产品的市场状况

经调查, 在我国一线城市, 盲人产品的专卖店稀少, 文体商店、大型商城都几乎不会贩卖盲人产品。某新闻媒体, 跑了大半个城市, 才找到一种盲人专用象棋, 却发现由于产品盲文的标识没有统一规范, 出现不适用的情况。在某网上商城上搜索盲人用的产品, 按照交易数量从多往少排, 排在最前面的产品是一个普通的闹钟, 而成交数量只有266件。而带有创新性的盲人产品, 如指南针、盲人手机等都销量甚微 (见图1) 。

1.2 市场上盲人产品存在的问题

如今网络已普及至千家万户, 人们容易忽略盲人的监护人、家人大多数还是明眼人的事实。盲人很容易通过与明眼人交流来获取各类信息, 盲人本身也能够通过辅助软件使用网络来了解最前沿的信息。在盲校的调查中发现, 盲校中小学生也能熟练操作手机, 进行包括明眼人常用的发短信、玩游戏、上网等活动。

可见, 盲人对产品的使用需求并未落后于明眼人, 但是市场上推广的盲人产品, 却多还停留在声音大、按键大、块头大等早期的设计思路中 (见图2) 。当设计师还在孤立性地考虑如何为盲人带来更好的产品使用体验时, 盲人却在普通的产品中找到出路。虽然很多功能整合型产品不是针对盲人来设计, 不能给他们带来良好操作体验, 但他们还是选择使用这类产品, 因为既节省成本, 又方便携带, 满足了最基本的需求[1]。

2 正确认识盲人

2.1 盲人的普遍生理特征

盲人由于视觉能力上的缺陷, 无法像明眼人一样依赖视觉去接收和处理外界信息。大部分盲人在被确认致盲时就开始进行一些感官代偿方面的辅助性训练, 以帮助他们通过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的方式去适应日常生活。如用鼓掌的方式通过感受声音在障碍物上反射回来的时长和音量强弱来辨别自己离障碍物的距离等。因此盲人在生理上通常在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这四种健全感官上比明眼人更为灵敏。

2.2 盲人的普遍心理特征

盲人在除视觉以外感官更为灵敏的情况, 使得盲人跟明眼人在心理上也有着一些不一样特征。盲校学生在交谈中通过对方说话的语气, 语速来替代明眼人“察言观色”的方式去辨认对方的情感。然而这种方式缺乏可视信息的反馈, 盲人仅通过听觉获得的信息容易片面, 因此容易导致判断的偏差, 形成过于敏感的倾向。此外, 盲人大都清楚自身视觉上的缺陷, 缺乏自信, 认为失败都是自己能力不足造成, 较容易产生自责倾向。大部分盲人仍然会有能与明眼人平等享有社会资源和机会的意愿, 自尊心通常较强[2]。

2.3 社会对盲人的常见误解

“盲人生活在黑暗中”是明眼人试图理解看不见而臆断出的[3]。在通过对广州盲人学校的相关调研中发现, 全盲生仅占了盲生中的23% (见图3) , 这表明实际上还有将近80%的学生是保留有视力的, 而近几年的为盲人的设计里多会出现将所有盲人都视作全盲者来对待, 产品的设定上就理所当然的取消掉了视觉模块。然而在调研的观察过程中经常能发现盲生多使用常见的产品, 并仍然多使用眼睛的残留视觉辅助使用, 只是在使用的过程之中遇到了如字体过小, 亮度过低等细节上的问题。

在《我国盲文使用状况的调查研究》一文中, 研究者通过对我国各个省市的盲人进行抽样调研得出我国的盲文现在仍旧分化成两种方案, 未能统一规范, 盲人使用盲文沟通实际上还存在障碍[4]。在这种现实的情况下却有很多针对盲人使用的产品仍旧采用盲文来替代其所对应的文字, 图像等的信息传达。在对广州市盲人学校调查的过程中, 部分盲人也同样有抱怨同类型产品使用不同规范的盲文, 给他们在从一个产品的使用转移到另一个产品的使用的适应上带来了许多不便的情况。

在对广州盲校的访谈和观察调研中发现, 现在社会上普及的数码产品也同时能够在盲校的学生中普及, 有盲生在访谈中提到他对专门为盲人设计的一些特殊化、复杂化的产品的不满。盲生多会在没有盲文标识的情况下以凑近屏幕的观看和听声音分辨方位的方式来解决对产品操作所遇到的问题 (见图4) 。大多数盲人并没有专门购买盲人专用产品, 他们同样使用明眼人常用的生活用品、数码产品。盲人对市面上的新产品并没有产生抵触的态度, 他们会去尝试克服这些产品由于对盲人的使用情况上考虑的欠缺所带来的问题。

3 通用设计理论下盲人产品的设计手法

3.1 通用设计的概念

通用设计的理念中强调每一个人存在的独特性, 提出在设计和生产产品时, 能够考虑各类使用者可能面临的种种问题, 同时尽量不让个体感到遭受到不公平的对待。“通用设计的七个基本原则中, 它的核心内容只有一项, 就是公平的使用性, 其他六项均是对公平使用性的补充说明, 即给不同知识背景, 不同身体条件, 不同技术水平, 不同熟练程度的人们提供公平的使用机会。”[5]真正的平等是通用设计概念里最主要的意义, 其目的并非是要求真正完美地达到满足所有人需求的设计, 而是通过这种概念拓宽设计者的思路和视野, 让设计师尽量去考虑扩大产品的设计适用程度, 以满足更多人的需求, 让产品达到更高的利用率, 延长产品的使用时限, 与此同时还能减少资源上的浪费, 带来更多深远的意义。

没有人会希望遭受差别化的待遇, 真正意义上的无差别对待是不让人意识到产品对某一用户的特殊化和专门化对待, 通用设计正是提倡在产品做到对不同用户的平等对待[6]。导致差别感的产生分为两类情况:第一类是从最初的物品本身的特殊性开始就让使用者感到有差别;第二类是在产品的使用过程中发觉自己与其他人遭遇情况的不同所产生的差别感受[7]。

3.2 产品案例分析

现在市面上已经有部分产品做到了接近对盲人用户的公平对待, 有部分是在产品的开发之初就针对盲人用户而设计, 还有部分是在产品问世之后正好同时满足了盲人的需求。通过对这类产品作分析, 得到设计师在基于通用设计理念去设计盲人产品时需要遵循的一些准则和设计手法上的启示。

3.2.1 将功能悄无声息地植入到产品中

苹果公司推出的对应其手机i Phone和平板电脑i Pad的i OS系统, 巧妙地采用了“感官代偿”方式, 在系统的辅助功能中默默地添加了Voice Over辅助操作程序 (见图5) , 采用声音的提示替换原本视觉上的传达信息的模式, 并且不取消系统的可视性。使得盲人在使用的过程中看起来流畅自然。盲人用户对苹果的这一举措给予了高度的评价。Voice Over的成功, 正是因为这项功能被藏在产品的一般功能中, 在产品使用的过程中才产生了该功能的价值, 悄无声息地满足了盲人用户的需求, 真正做到符合了公平使用理念。

3.2.2 产品本身的功能性强化

索尼公司推出的多款运动播放器 (见图6) , 是专为用户运动时听音乐而设计的产品。为区别传统运动播放器的通过视频输出, 按键输入的非便捷操作方式, 更进一步地取消了传统播放器的视觉输出模块。这一来不仅满足了明眼人运动过程中通过听、触觉操控播放器的需求, 还恰好迎合了盲人用户的播放器使用方式。而与一些打着专为盲人设计口号的产品相较而言, 这类运动播放器产品的设计外观更加时尚自然, 使用起来完全无异于明眼人, 让盲人用户的自尊心得到有效的保护。

3.2.3 现有普遍使用的产品基础上作适应性改良

诚迈科技有限公司于2013年发布了星目智能手机系统 (见图7) , 该系统是基于现在受众最广的安卓手机系统为基础来开发的, 系统在定义之初就明确表示是为盲人用户而设计, 然而系统本身并没有在其界面上作出特殊化处理, 也没有在其对应的手机产品上加入辅助设备, 而是在安卓系统中添加了优化过的手势和语音方面的功能辅助盲人用户对触屏手机作更精准的操作。同时能快速切换普通操作和盲用操作模式, 使盲人真正克服了生理上的缺陷, 融入到现代信息化生活中, 为盲人的生活实现更多的可能。

4 结论

如今社会各界在对盲人的认知上还存在不足。在为盲人设计产品的时候, 首先需要对盲人有一个科学的、准确的认识, 以有效地得出盲人的切实需求。在设计的期间要以通用设计理论下得出的“公平使用”的设计原则为要义。灵活运用如不动声息地植入功能、强化产品功能等设计手法来做到兼顾盲人生理和心理需求。才是既赢得市场, 又抓住盲人用户的心, 真正实现用心为盲人用户做出贴心的设计。

摘要:为了使盲人产品的设计更符合盲人群体的需求, 通过对市场上盲人产品和广州市盲人学校师生的调研, 分析了盲人产品设计中出现的问题、盲人的身心特征以及当今社会在对盲人认知上的误区。结合通用设计的理念, 对市面上具有代表性的产品案例进行分析, 总结出能改善盲人产品适用性、真正关怀盲人用户的设计手法。

关键词:盲人产品,盲人研究,通用设计,设计手法

参考文献

[1]吴冷杰.论盲人产品设计的若干问题—以盲人用血压计产品设计为例[J].美术大观, 2011 (5) :199-121.

[2]罗观怀, 布文锋.盲校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M].广州:羊城晚报出版社, 2009.

[3]钟经华.视力残疾儿童教育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6.

[4]程黎, 顾定倩, 刘艳红, 等.我国盲文使用状况的调查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 2013 (2) :42-48.

[5]刘洋, 朱钟炎.通用设计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6]赖安·克奈通.看不见的精彩[M].上海:南海出版公司, 2008.

景观设计理论 篇9

过去几十年中,医疗建筑和设计着眼于功能的有效性,以促进和方便医疗技术的应用。然而大多数这样的设施似乎无视了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心理及感情需求(Horsburge,1995)。现在大家已广泛地认识到这种传统的设计无法让患者更好地应对一些心理问题,如疾病所带来的焦虑等。目前有限的但在不断增长的科学研究说明设计如果不能帮助患者应付心理压力,则将会产生不良的效果(Ulrich,1995;Rubin and Owens,1996)。

心理压力是环境设计与医疗效果互相关联的一个契合点(Ulrich,1995)。压力对绝大多数患者而言是个问题,这一观点是有据可查的;同时对于家属、探访者和医护人员也是如此。压力对患者有很多有害的影响,不利于改善疗效。

压力表现的一个主要类型是心理上的,包括焦虑、心情低落和感觉无助等。另外压力还会产生许多生理表现,包括胃肠不适、血压升高以及压力荷尔蒙(如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的释放。近年来许多研究证明当压力荷尔蒙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升高,对免疫系统会产生抑制作用(Kenedy,Glaser,and Keicolt Glaser,1990)。最后,压力会左右患者的行为,如出现睡眠问题、滥用药物、酗酒、易怒和不遵守治疗进度等。

基于这些不良反应和表现,为什么我们要从医疗设施的设计入手,减轻患者应付压力的答案就变得很清楚了。然而,传统上的做法与之相反。不好的医疗设施设计如噪音大、私密性差、视觉效果平庸等会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并且破坏了患者对环境的控制感和自主性。

相反,与之对应的支持性设计可以使患者对压力应付自如。通过减少患者的压力及其对治疗的负面影响,支持性设计有助于改善医疗效果。支持性设计消除设施环境中产生压力的源头,或者在一定情况下直接影响医疗效果的不利因素。例如,新生儿监护室,明亮的灯光会不利于医疗效果。除此以外,支持性设计还迈出了一大步,强调在医疗环境中融入那些科学研究发现的可减缓压力的手段。

基本原则

研究证明,如果设计遵守以下原则,将有助于患者应对压力,促进改善医疗效果(图1):

支持性设计原则以环境心理、医疗心理及其他医疗相关领域的研究为基础,提供了广泛的指导原则。因为这些原则有足够的灵活性,所以适合在不同的条件下运用,而使设计不失本身的创造力。其应用范围可以小到局部的室内设计,也可以大到建筑形态及设施的宏观规划。

该原则没有详细描述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而是给出一个能够成功减缓压力的总体方向,以激发设计师的创造力,达到项目所要求的具体目标。对于医疗管理者,熟悉这些原则可以使其更游刃有余地与设计师共同合作,打造提供精神支持、减少紧张压力、改善医疗效果并具有其他业务优势的医疗设施。

*可控感

许多研究发现人们对周围环境有很强的掌控欲。不可控的环境通常令人紧张失措。在医疗环境中,患者缺乏可控感是个普遍的问题,会导致压力以及不良疗效的产生(Ulrich,1995)。患者对环境的可控感可能会被设计中的某一形式所伤害,例如缺乏私密性,噪音过大,卧床时被迫盯着天花板上晃眼的灯光,指路系统不明确等。然而,必要时,如果患者认为他们能够控制周围的环境,与之相关的压力就会大幅减小(图2)。

以下几个例子可以用来说明如何通过设计增强可控感,包括:在做X光、CT或其他放射影像时为患者提供的私密空间(图3);床前装有灯光调节器可以控制灯光明暗;使用耳机让患者自己选择音乐;在建筑设计和标牌设计中考虑指引系统;为残障患者提供可以便捷到达花园或其他宜人场所的设施。

*社会支持

近年来的研究证明,能够得到他人帮助、关怀和其他支持性服务的患者可以减轻紧张程度,从而改善医疗效果(Ulrich,1995)。在广泛的医疗和非医疗(例如工作场所)领域里,那些获社会支持程度高的人群相较而言,精神压力小,健康水平高。在这个课题上直接针对医疗设施的研究较少,但是其他领域的研究充分证明了社会支持在医疗方面的好处。因此通过社会支持减少压力,改善医疗效果的设计策略非常重要。

下面的例子可以说明怎样通过设计增强社会支持感,包括:在病房提供可供睡觉的沙发使陪护的家人可以休息,舒适的会客等候区设置可移动的座椅促进家人与患者的交流,设置小厨房供家属给患者做饭,在花园中设休息区供患者与访客交谈。

*分散注意力

分散注意力的积极措施是通过环境因素引导增强患者积极正面的感受,有效地分散对病痛的注意力,阻隔或减少忧虑情绪,以对生理机能产生积极的效果,比如降低血压等(Ulrich,1992,1995)。换言之,分散注意力可以被视为有效地缓解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心理压力的设计手段(图4)。

在人类几百万年里的进化过程中,对人类非常重要的绝大多数能够分散注意力的积极形式已经被发掘和研究,并已形成理论(Ulrich,1993)。正是由于这些现象使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拥有重要优势,并使现代人类在生物遗传的影响下,对以下元素更容易产生兴趣和关注:

自然,如植物、水;

好笑的事和喜剧;

笑脸和关爱的神情;

音乐也是一种重要的可以分散注意力的方式。近些年的研究发现即使很小的婴儿都能对音乐有所反应。但是如今科学家在关于音乐对早期人类生存和适应环境的影响的论题尚未达成共识。

下面几个例子可用来说明医疗设施里分散注意力的积极手段,包括:提供娱乐节目例如音乐和喜剧,让患者使用可以自由选台的电视,在候诊区设置水族箱,在院外设置有花有喷泉的花园,让患者或家属在病房和等候区可以看到窗外的自然景观。

自然景观的作用

关于自然要素的重要作用的研究很多,其对象包括了非患者(如大学生)和患者群体。实验研究发现,处在自然环境中的人们从紧张情绪中恢复仅需4分钟,其生理指标如血压、肌肉、皮肤传导等都有所改善(Ulrich etal.,1991)。在另一个项目中,Hartig研究了洛杉矶的一些居民,他们要么刚开车堵在路上,要么刚完成了一项高难度的测试。他发现看着自然环境的人们比看着城市景观的,从压力中恢复得快且彻底。总之,这些研究发现都说明了有心理压力的人,处于自然环境当中,能使其快速调整进入一个积极的状态当中,同时身体机能也可快速地得到放松和恢复。

少量的以医院为对象的研究也发现,长期处于自然环境中对疗效有着积极的作用。例如,一项针对医院里刚做完手术的患者的研究发现,如果患者看到的是窗外的树而不是墙,术后会恢复得更好,见图5。

类似地,一些关于患者看不同类型的图片效果的研究也证明了自然要素的积极影响(Ulrich,Lunden,and Eltinge,1993)。在紧张状态下的个体通常在看着自然环境的图片(如安详、空间开放的自然环境,散落着几棵树木,平缓的水流)时,能较快地恢复平和。虽然医护人员和非患者群体有时候会喜欢抽象艺术作品,然而对于患者而言,抽象的作品有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后果。

虽然关于支持性设计的研究数量相对来说还不是很多,但现有的成果已经清楚地证明了好的设计可以减缓压力,改善医疗效果(Ulrich,1995;Robin and Owens,1996)。

改善医疗效果的优势

那么,如果将支持性设计的原则作为医疗建筑设计的目标,医院管理者能够期待什么样的成果?换句话说,科学研究证实了的支持性设计的好处是什么?我们在做了广泛的文献阅览之后,列出了如下支持性设计对改善医疗效果的优势和随之而来的商业优势,但这个列表不追求面面俱到:

*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患者和探访者的压力和焦虑情绪比传统设施轻;

*缓解疼痛:减少患者可感知的疼痛,从而减少止痛药的摄入;

*其他效果:支持性设计可能改善的医疗效果包括保持患者清醒,提高认知功能,提升生活质量、增强患者的独立能力和行走能力;

*提高满意度:提高患者和探访者对院方和医疗设施的满意度,减少不满情绪,有利于医患交流和管理;

*降低成本:患者可以更快地从高护理等级、昂贵的护理病房转到成本稍低的病房;患者的住院时间也相应缩短。

最后,医疗设施的管理者会担心支持性设计原则的应用会增加建设的成本。实际上,大多数支持性设计的成本相较非支持性设施而言,成本不高,甚至还要低。不幸的是,有些建设成本很高的设施,有着过目难忘的外墙和室内环境,但从支持性设计的几个标准来衡量却很失败。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相比设施运营、员工工资和日常医疗服务,设计和建设的费用要低得多,然而支持性设计对节省前面三项的花费,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Ulrich,1992)。

从今往后,我们将会看到更多的研究,证明环境设计影响医疗效果。在管控式医疗的条件下,打造符合支持性设计原则的设施会将成为医疗行业合理的经营策略。

景观设计理论 篇10

1.1 CI概念形成及历史演进

CI设计是英语Corporate Identity Design的缩写, 翻译成中文的意思即企业形象设计。这一概念最初主要用于企业, 即通常所说的CIS (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 ——企业形象战略, 指将企业理念和企业文化, 通过统一的识别设计加以整和和传播, 使企业产生一致的认同感, 从而营造一种最佳的企业运作环境。CI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 这个系统开始阶段是CI导入目的的探讨与企业现状分析;以后又经过MI (Mind Identity概念识别) 、BI (Behavior Identity行为识别) 的阶段, 最后是把CI进行视觉化, 即VI (Visual Identity视觉识别) 视觉设计阶段。企业是通过VI设计使社会认识自己。

20世纪60年代企业形象设计理论 (CIS) 在欧美企业界被广泛推广运用, 最早开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的欧洲。企业之间为了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能够使自己牢牢占有一定份额, 要求企业经营者必须在社会上确立自己的形象。由德国“AEG”通用电气公司启端, 1907年将培特伦斯设计的“AEG”3个字母形象的构成作为标记统一使用于产品及办公用品等方面, 成为统一化的整体形象识别。1933-1940年由艾德瓦·琼斯顿等人完成的英国伦敦地铁建设中的整体形象设计, 在票面、站牌、系列海报及环境设计方面导入统一化形象识别, 被称为贯彻了一种“设计策略”。这可以说是这一理论最早用于城市建设上的例子。

1.2 城市CI概念理解

所谓城市CI理论, 是指城市决策者在认识到城市形象在城市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地位的基础上, 组织力量、采用科学规范的方法, 围绕塑造好城市形象这一主题, 从全局角度进行整体规划和建设, 并付诸实施, 以便有效的推进城市发展的一种战略形式。可简单的理解为:借助企业CIS理论, 将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应用于地区和城市形象建设, 从文化入手, 找出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的内在联系, 建立一套城市的形象识别系统。借鉴企业CI三要素的划分, 城市CI系统可分三部分:城市理念识别 (City-MI) 、城市规划识别 (City-BI) 和城市视觉识别 (City-VI) 。

1.3 国内外发展现状

1.3.1 国际现状

正如企业形象作为一种无形资产逐渐被大多数企业重视一样。近年来, 这种借助于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方法, 来对地区或城市形象进行设计的城市CI理论, 在国际上一些城市应用非常广泛。如东京曾经公开征求新的标志, 取代旧的龟纹图案, 以符合国际大都会的形象。南韩吸收CI理论, 创立了CIP体系, 强调区域性形象。新加坡裕廊工业区早在建区初期就制定了自己的发展理念, 设计了区域标志, 并加以推广。这无疑是使得城市CI理论发展成为城市建设的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同时, 也给城市化发展速度较晚的我国城市发展提供了借鉴经验。

1.3.2 国内现状

尽管我国城市化发展目前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但随着城市建设的步伐加快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城市形象的重要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城市理论界在吸收和借鉴国外建筑学、城市设计学、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等理论的基础上, 开始对城市形象建设进行探索。到2001年底, 已经有五十多个城市在进行城市形象的讨论和城市形象的构建。一些专家认为城市形象和企业形象的本质是相同的, 没有太多的理念差别。如著名的形象设计专家赵琛先生就认为城市形象工程包含了城市形象理念系统、市民行为系统和视觉景观系统三个部分。孙黎在《企业形象策划》一书中指出:“城市导入CI, 以系统化的设计以及全体市民的参与, 以及通过各种活动与传播的力量, 以强化城市精神理念, 积累城市的形象价值,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书中, 他将城市CI分为城市理念识别 (City-MI) 、城市行为识别 (City-BI) 和城市视觉识别 (City-VI) 三大子系统。

目前, 国内率先建立这套系统的除香港、澳门外, 上海、南京等城市, 也由有关管理部门确认了市徽, 市旗、吉祥物、标识、标准色、标准建筑及雕塑、景点、公共标识及符号等。大连、青岛、西安等城市也紧随其后提出了发展口号, 目标战略。

2 城市CI理论和城市景观设计的关系

城市景观设计的目的是改善城市的视觉环境, 塑造城市的独特性格, 使地方特色文化与城市环境文脉得以延续, 为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创造良好的空间环境, 丰富城市文化内涵, 增强人们对生活环境文化的认同感和心理的归属感。

首先, 从城市景观设计目的来看, 是为了突出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和个性魅力, 是特性、个性的研究;而城市CI理论是系统化、共性的研究, 于是就存在一组矛盾, 即个性与共性问题。而这恰恰也是景观设计的重点:如何在整体环境下保持城市的特色文化。对这两者关系的理解就是对地域性概念的重新诠释。

其次, 国内外对于景观设计的理论研究大多只是停留在对街道、广场或居住区等单个相对独立的领域来研究, 很少将它放在城市整体大环境的背景下来进行研究。而城市CI理论, 正是弥补了这方面的欠缺。城市CI理论介入, 使城市景观这个庞杂的系统有了条理化、系统化, 促使地域特色文化的形成。同时, 也为城市景观创作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3 城市景观设计创作的着力点

在信息社会中, 就财富而言, 以知识为代表的无形资财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就城市价值而言, 以形象和信息为代表的无形资产同样是价值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形象的城市, 形象模糊的城市, 难以在信息社会中迅速发展。那么, 在城市景观设计具体工作中, 怎么来使城市CI理论发挥指导作用, 塑造城市个性呢?

第一, 与CI的其他部分MI (Mind Identity) 理念识别BI (Behavior Identity) 行为识别彼此藕合, 可从不同侧面准确地反映城市的文化、组织、管理、服务、科学、理念发展战略、社会责任等深层次的要素。具体说, 就是从“理念与行为二者结合入手”, 从城市性格和精神出发, 注重城市整体风貌特色, 对城市建设和发展进行准确定位, 确定一个长远的具有前瞻性的总体发展规划设计MI (Mind Identity) 理念。要求城市必须与自身具有的良好特质、发展理念、建设规划的统一性和连续性作一番自我认识, 不脱离城市总体发展战略目标而标新立异, 过分追求个性, 体现出城市特色。以此作为一个城市景观规划设计长期坚持和发展的指导方向和依据, 不随城市职能的执行者的个人意志而随意改变。

第二, 与VI的统一性。城市每一个规划设计的空间场所不论是城市街道、小区、商业用地、学校、公园还是开发区科技园, 都有自己的VI (Visual Identity) 视觉识别。例如, 一个完整的指示系统是VI的一部分, 尽管指示系统有区别性, 但在表现形式上各层次之间应具有广泛的统一性, 具体表现为理念与视觉传达的协调性;载体之间应用材料与造型的统一性;载体颜色与城市VI的一致性;以及尺度上的呼应性。提炼简洁明了的视觉文化符号体现在具体的景观设计中, 同社会大众见面。使城市景观在视觉上以独特的色彩、造型的设计语言体现城市性格与魅力, 唤起人们对城市人文特色的记忆, 延伸城市的精神与性格。

同时, 注重城市景观的风格整体统一性和地域差异性。不同地域的应有自己的特色, 与其它地区相比, 表现为较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 既表现为内容上的差异性, 也表现为形式上的特殊性, 在统一的设计风格中寻求变化, 千篇一律是不能唤起人们对这个城市环境的记忆和关注的。

4 结语

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景观风貌的概括, 代表了城市规划、建设、经营和管理的文化理念。每个城市都能以其特有的文化内涵或者个性形象带给人抹不去的感受。正如建筑大师伊利尔·沙里宁所说, “让我看看你的城市, 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是什么。”所以, 城市景观设计以城市CI理论为指导, 从“理念与行为二者结合入手”, 发展地域历史、文化底蕴, 改善城市空间视觉景观, 提升城市在社会存在的印象, 塑造城市个性, 打造个性化城市, 提升城市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程能林.工业设计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2]吕文强.城市形象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2.

[3]孙黎.企业形象策划[M].北京:商业出版社, 1996.

[4]方兴, 西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城市CI战略[D].CNKI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1-11-7.

设计学的理论支撑 篇11

关键词:人因工程学;色彩学;材料学;设计学

一、人因工程学的起源

人因工程学起源于欧洲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由美国人泰勒(F.W.Tylor)发起研究,形成于美国,之后该学科内容被各国专家不断丰富,其内容涵盖了方法研究、工具设计、设施规划等,几乎涉及了所有人和机器、人和环境的关系问题,期间呀包括了如何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工作条件、减轻疲劳等。

这些不断丰富的内容是研究者对人机关系与环境关系的不断总结与反思。最初的契机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由于专注在“人适应机器”的观念中,使得在许多的机械操作中,人们频繁地产生疲劳状态,导致了许多意外事故的发生。这些失败的教训使得人们认识到,机械地操作应该要考虑到操作者的生理、心理特征和人的能力限度。于是人的因素成为了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条件。

二战结束后,人因工程学从专业的军事领域向整个设计领域扩展开来,在研究队伍中还包含了心理学、医学、生理学、人体测量学及工程技术等各方面的学者与专家,因此也被称为“人机工程学”或“人的因素工程学”。

二、人因工程学的主要研究范围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由于人类经历了多次大规模的技术性灾难,例如核电站事故、有毒化学物质泄漏与爆炸等,人因工程学又添加了保证重大系统安全和可靠性的研究领域。到如今,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人因的应用早已扩展到了社会的各行各业,渗入到了各个领域。衣、食、住、行自是无需多言,连学习、工作、文化、体育等各种设施与环境都已离不开人因工程学的支撑,细微的差别只是在于不同行业所应用的人因工程学的内容和侧重点不同而已。因此我们会看到现在人因工程学包含了很多更为专业的分类: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建筑、环境、卫生、安全、服装、广告等。而随着人类工作和生活的不断丰富,人因工程学的领域也在不断地被扩充和发展,例如随着电子与计算机地普及,人因工程学又随之发展出了计算机界面、人机交互等专门的学科。

三、人因工程学与色彩学

色彩学是整个设计学中不可或缺的一大领域,平面设计、室内设计、产品设计以及绘画、雕塑、装饰艺术等,全都离不开色彩这个重要的组成模块。而人因工程学中的心理效应,很好地帮助了我们认识色彩的各种含义,让我们在设计的时候知道该如何选取适合的色彩来满足人们对美的心理需求。

人们通常觉得美的设计更适用,这就是威廉?立德威尔提出的“美即适用效应”法则,这是一种心理感应现象:人们认为美好的设计更适用。在设计中的认可度、使用度以及表现度上,“美即适用”都有所体现。反之,功能好但形式与外观不美好的产品,包括广告与媒体等,人们接受度可能就很低。好比我们选购一件商品,色彩是我们决定购买与否的一项重要指标,小到一支笔,大到一辆车,色彩与外观形式的美往往对于我们的选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功能,却时常被放在了选择的第二位。美丽的色彩能帮助人们形成正面积极的态度,从而使人们对于产品在功能上的缺陷产生包容性,这也正是设计是否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我们需要美的设计,美的设计更加容易被接受并长期使用。色彩的取用也往往能让一项设计或者一项产品成为经典之作,例如苹果产品的色彩,就牢牢地抓住了一大批忠实的拥护者,不可不称为是色彩运用的成功典范,同样的,出色的人因工程学也体现在了苹果产品系列的外观形式的设计上。苹果产品的成功不单单是在其方便使用的功能性上,更是兼顾了形式美学的结果,它满足了消费者在心理上对产品美学的需求。

四、人因工程学与材料科学

人因工程学的宗旨就是以人为本,它不但要重视人的生理和心理要素,同时也要重视在设计中素材的选用,因为材料是直接与人体相接触的界面要素,例如首饰设计、产品设计、家具设计以及纺织品设计等。优良的面料,从人因工学的角度出发,需要考虑其是否能很好地给与人们心理上的亲和度,使人们感受到舒适与惬意,这是材料选取成功与否的重要评判指标。尤其在医学产品的设计领域,材料的好坏与否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随着一系列基于人因工程的原理所开发的新型材料,其本质就是使人们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得到了对于舒适感与安全感的满足,而这些材料随着日后人们衍生出的更多的心理需求,也会随之不断地改进再改进。由此可见,人因工程学不止是一门单一的理论学科,而是一个与时俱进的,需要时刻与时代接轨的理论与实践并存的艺术学科。

五、人因工程学与无障碍设计

无障碍设计在现今社会中越来越被重视,人们在稳定的社会形态下,越来越多得关注到特殊人群的需求,并期望能够设计出实际对特定人群有真正帮助与使用意义的产品。如何让残障人士能够更为方便地出行,如何使行动不便的人士能够生活自理,如何让各式特殊人群能够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中,都成为了设计师迫切渴望解决的问题。以帮助特殊人群为目标所产生的设计,不仅能够为特殊群体提供了行动上的便利,在心理上也使得他们能够更加感受到整个社会对于其的善意,帮助他们更好更健康地融入到社会活动中。

在无障碍设计不断被人们所认知的今天,基于人因工程学的设计理念针对的已经不仅仅是特殊人群,而是更适用于所有大众了。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们倾向于简单、便于使用的产品,而无障碍设计在其中的原则包含了:易读性、易操作性、简易性和包容性。这些特性刚好诠释了人因工程学的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它通过对人们生理与心理的各项指标的测试,为设计学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理论依据,连接起了设计与生活的真正纽带。人因工程学使设计不再是凭空和虚幻的名词,而是真真正正为人类生活服务的学科。

六、结语

人因工程学包含了心理学、生理学、生物科学、共学等各种学科领域,其中包含的科学依据为设计学的各个领域都提供了强而有力的理论依托。这种依托使得设计学更为贴近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使人们在简单的日常生活中也能够感受到不简单的美学。一项完整而成功的设计不能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上,而是应该与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相辅相成,在不断完善人们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也能兼顾到其不断提高的生理与心理的需求。

参考文献:

[1](Kindle Edition)by Francesco Violante

[2]《通用设计法则》中央编译出版社 威廉?立德威尔等著 朱占星 薛江译

景观设计理论 篇12

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家体制及政策的调整,尤其是在总装备部成立后,我国的装备采办管理模式相较于过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计划经济时期,政府主导全部装备采办活动,既控制着装备生产企业,又控制着军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装备采办也引入了一定的市场机制,在装备采办管理体制中,政府职能发生了转变,不再既是投资生产方又是采购方,而是通过规划、计划、政策、法规等手段对装备采办管理进行宏观运筹。这种职能的转变让军方和企业都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目前,我国的装备采办初步完成了由计划经济体制下完成指令任务,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签订合同,完成军事订货的过渡[1]。但是,我国的装备采办还存在很多未解决的问题,如由于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使采办统一归口管理并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分阶段管理、条块管理、交叉管理的弊病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在生产环节上,采办部门通常只用一家企业来承担装备的研制或生产,竞争不足、信息不对称导致生产企业“拖进度、降指标、涨经费”的问题越发严重;武器配备到部队后的保障薄弱问题日益凸显等。

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的装备采办管理落后于政策形式的变化,尚未形成一套高效率、高效益的运行机制。因此,建立何种装备采办管理机制,以适应装备采办管理发生的变化,解决长期困扰我军装备采办的问题,以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成本、更优的质量获取武器装备及后续服务,使有限的装备采办经费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阶段对机制设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激励约束问题上,但是对于一个企业的治理可以只考虑激励约束问题,而装备采办管理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体系,它涉及政府、军方、企业三大主体,而且完成一项采办任务流程多、周期长。因此,单纯的激励约束机制已不能确保装备采办管理高效率、高效益运行。装备采办管理机制设计主要是以机制设计理论、系统工程理论、管理学为基础,解决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政府作为机制设计者,如何设计一种机制,引导装备采办所有参与者的行动指向,使其自觉的采取正确的行动,达到在实现个人目标的同时,客观效果上实现机制设计者目标。对于装备采办管理机制的设计者来说,机制的运行是一种管理活动过程,即机制的设计者研究参与者的目标或需求,通过施加一定的强制力,激励或约束其行为选择,控制被管理者偏离组织目标行为的过程;对于机制参与者来说,机制的运行体现的是一种状态,即参与者通过实现其个体目标或得到某种需求的满足,从而自觉地服务于机制设计者目标的状态。

1 装备采办管理机制设计思路及应注意的问题

1.1 设计思路

装备采办管理机制设计首先要明确机制要解决的问题,其性质不同,要实现的管理目标也就不同。机制所要解决的问题可能并不是单一的,因此,分析问题要透彻,要抓住问题的实质,突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便于问题能得到圆满解决。

明确问题后,要详细设计机制设计运行所要达到的目标,为开展下一步工作提供导向。由于问题的复杂性,装备采办管理机制设计往往具有多目标性,并且目标有轻有重,有大有小,可形成相互影响的目标体系。

再次,要对机制设计涉及要素及影响机制运行的因素进行分析,针对系统存在的问题及预设目标,对影响机制运行的因素施加一定的强制力,改变其运行状态,使系统达到新的均衡。由于装备采办管理庞大而且复杂,需将其分为若干子系统,对各子系统施加适合的强制力,建立各子系统的运行机制。再对各强制力进行整合形成整个系统的强制力,进而形成新的系统运行机制。

最后,检验新系统运行机制能否实现预设目标,如果可以,则维系巩固新系统的运行;如果不能则重新选择适当的强制力,直至满足预设目标为止,如图一所示。

1.2 应注意的问题

(1)机制设计的两个约束

机制设计的两个约束分别是指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2]。参与约束要求机制参与者在接受机制下得到的预期效用必须不小于他在不接受这个机制时能得到的最大预期效用。虽然装备采办管理机制的设计者是政府,政府对于机制的参与者具有强制性,但是如果忽视参与约束则会影响参与者的积极性,进而影响机制的运行效率。激励相容约束要求机制的参与者选择机制设计者所希望的行动得到的预期效用不小于他选择其它行动所得到的效用。只有满足以上两个条件才能保证机制设计的有效性。

(2)目标选择的合理性

目的是对机制的总体要求,目标是机制设计目的的具体化。目的具有总体性和惟一性,目标具有从属性和多样性[3]。机制设计目标的选择是机制设计成败与否的关键,装备采办管理机制设计目标的选择不但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利益,而且关系着国家的安全及国防现代化建设。因此,对于机制设计者来说在设计的开始就要对目标进行反复论证,以确定其在技术上和经济上既先进又合理,既不能过大过宽,导致机制只能“纸上谈兵”,不能落到实处;也不能过小过细,导致机制效用降低。

2 基于机制设计理论的装备采办系统分析

2.1 目标分析

装备采办管理机制设计要以目标为导向开展。作为机制的设计者——政府来说,它要实现的目标是通过提供满足需求的装备体系,促进军事力量的发展,满足军事斗争的需要。同时培育和完善装备采办市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当然,这是机制设计的宏观目标,需要落实一些具体目标而最终实现,如努力以公平合理的价格及时获取效能优良的武器装备。对于机制的参与者——军方和企业来说,军方目标包括费用目标、质量最优化目标、进度目标等,企业目标包括效益目标、风险目标等。这是装备采办管理机制设计的微观目标,这些目标可以很具体。

政府作为装备采办管理机制的设计者在确定设计目标时,不仅要考虑到自身想要实现的目标,还要考虑到机制的参与者——军方和企业想要实现的目标,只有了解机制参与者的目标才能在机制设计中不断协调机制设计者目标与参与者目标关系,使二者不断趋于一致。设X为机制设计者目标,XM为军方目标,XE为企业目标,X1=XM∩X,X2=XE∩X,如图二所示。

可见,机制运行的过程就是协调各目标的关系,使X1,X2最大化的过程。

2.2 要素分析

根据系统工程理论及管理学理论,对装备采办管理机制的设计和运行要素进行分析,包括机制设计运行的对象S、机制的设计者M、机制运行的参与者L、机制设计运行目标O、影响机制运行的要素集合Θ、强制力P、均衡E,他们共同构成了机制设计的七大要素。

(1)机制设计运行的对象

指装备采办管理系统。装备采办管理并非一个阶段一个步骤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它涉及众多部门、众多层次、众多流程,运行十分复杂,在机制设计中,可根据需求将其看做是具有不同属性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子系统的集合。

(2)机制的设计者

机制设计是专业性很强的综合技术,应由装备采办的管理者——政府,委派代表政府利益的、具有机制设计专业知识的人员进行设计。

(3)机制运行的参与者

即参与装备采办活动的所有部门及相关人员。包括军方和企业两大部门,军方又可以根据装备的寿命周期划分为装备采购部门、装备使用部门及装备维修保障部门等。

(4)机制设计运行的目标

由机制设计者加以确定,即进行装备采办管理欲达到的目的。目标的确立要具有现实意义,不能过大过宽,也不能过小过细。

(5)装备采办管理机制的强制力

人为的机制设计往往是目的导向的,机制作为一种行为管理的有效手段,越来越受到管理者的青睐,从管理的实用角度讲,管理者总是免不了预设一种强制性的限制条件,以实现其有效管理。

(6)影响装备采办管理机制运行的要素集合

包括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政策因素两部分,外部环境因素包括市场环境因素和资源环境因素,内部政策因素包括体制因素和制度因素等。

(7)系统的均衡

封闭系统中各行为主体为实现自己目标最优化而相互作用,最终使各方面达到特殊状态——均衡,在博弈论中,均衡是指所有参与人的最优行动的组合。机制设计就是在已知运行目标条件下,考虑构造某种运行系统(或称为博弈形式),使得系统运行的均衡解就是既定目标,或者说落在目标集合里,或者充分接近于它[4]。

3 针对装备采办的机制设计

将装备采办管理系统分为若干子系统,其内涵可表示为:

式中:

S1,……Sk表示把系统分为k个子系统;

Si表示第i个子系统;

Ei,Ci,Fi分别表示第i个子系统的要素、结构和功能的ni维空间向量;

Ra表示关联系统,是复合系统中的相关关系集合,既包含子系统间的关联关系,也有子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这种关联关系是子系统之间直接的深层结构的多重关联和借助相关因子(函数)而形成的复杂的多向网络的效应关系[5]。

设S1为装备采购子系统,它表示装备从提出需求到形成作战能力这一重要环节,下面以它为例,设计其运行机制。

3.1 问题的提出

在S1运行中,常出现企业“拖进度、降指标、涨经费”的问题,这对于装备采办的及时性、高质量性及经济性都是非常不利的。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1)装备采办市场的双边垄断性。由于装备采办市场的买方和卖方垄断,导致竞争机制失效,价格上涨。(2)信息的不对称性。企业作为军方的代理人,存在隐藏信息,军方无法完全掌握企业的努力程度、技术水平等信息,使企业有机会“拖进度、降指标”。

3.2 目标确定

在采购阶段,政府目标是合理的价格及高质量的装备和服务,并且要保障军工产业的发展;军方的目标是以合适的价格获得装备和服务;企业的目标是效益及发展问题。军方作为政府的代理人,宏观目标与政府的目标一致,但是企业目标与政府目标是不一致的,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是相左的。因此,机制设计的目的就是要在实现企业效益目标的同时,实现政府及军队目标。根据存在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可将机制设计具体目标确定为:(1)尽可能的使企业显示其隐藏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2)尽可能的增大装备采办市场的竞争力度。

3.3 分析影响机制运行要素

影响机制装备采购子系统机制运行的因素主要有:(1)市场环境因素。装备采办市场的竞争强度直接影响着装备采购的效率效益。(2)内部制度因素。由于装备采购不仅涉及经济建设问题,还涉及国家安全问题,因此装备采购属于政府采购,但又不尽相同。装备采办制度对进入装备采办市场的企业有其特殊的要求,因此制度影响着采办市场的竞争强度。

3.4 机制设计

通过施加一定的强制力Pj(j=1,2,…,n),改变影响系统运行的内部制度因素及采办市场环境因素,即适当放宽军工企业的准入条件,将有经济实力、技术实力的企业适当的引入到装备采办市场中,加大卖方市场的竞争力度,完善竞争机制,进而改变Ei,Ci,Fi。使达到新的均衡状态,此状态不但有利于激励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改善服务,刺激企业放弃自然存在的厌恶风险的观念,积极采用风险更大同时也是利润更高的先进的生产技术,并且通过对同一产业内不同企业进行比较,也有利于为军方提供企业更多真实的参考信息。

但是,在机制设计时需要注意,装备采办涉及国家安全,因此进行装备采办活动要付出安全成本。而对装备生产企业设置进出壁垒就是为了要减少安全成本。设进行装备采办要付出的安全成本为Cs,而引入竞争所带来的综合性收益(包括经济收益、质量收益、进度收益等)为I。对装备采办管理来说,只有当I-Cs>0时,机制才为有效机制。如果I-Cs≤0,那么机制设计无效。

3.5 机制评价

假设原装备采办市场只存在一个企业A,企业B为后进入企业。如果企业A的价格取决于企业B的成本信息,而企业A的价格高于企业B的成本这一信息,会使企业A有动力去最小化自己的成本,即使这样会曝露出它的实际成本要比其公布的成本低的信息。如果A降低成本而B没有,那么A就受益;如果A没有降低成本而B降低了,那么A就要面临损失。同理亦然,B也要降低自己的成本,如果不这么做,就要面临损失。Shl ei f er将其模型描述为:

式(3)中,装备采办市场中,有n个同类型企业,Pi为企业i的价格,Ci为企业i自身成本,αi为企业i的成本Ci在其价格中所占的权重,Cj为企业j的成本,fj为同类企业中j的权重系数。可见,当αi=0时,企业i的价格完全取决于其他同类企业的成本。

在这种竞争下,由于价格取决于其他同类企业的成本,企业要获得更多的利润,就必须使它的成本水平低于其他企业的平均水平,努力程度则要高于其他企业的平均水平,而产品的质量及技术标准不能低于其他企业的平均水平,这样就促使企业竞争性的提高营业绩效,实现装备采办的目标。

与此同时,机制的评价还要考虑机制的设计、运行和维持所产生的现实成本CR,不可能用于装备的研制或生产,因此当I-CS-CR>0时,机制为有效机制,机制设计过程结束。

4 结束语

机制设计理论是最近二十年微观经济领域中发展最快的一个分支,在经济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已经渗入到了其他学科当中。装备采办管理机制设计将机制设计理论、系统工程理论以及装备采办相关知识相融合,有益于提高装备采办效率效益,促进我国装备采办管理又好又快的发展。

摘要:本文针对装备采办管理中存在的由于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而导致的采办分阶段管理、条块管理、交叉管理的弊病,以及竞争性差而导致的装备成本、价格增加等问题,运用机制设计理论对装备采办系统运行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针对当前装备采办存在问题提出了装备采办管理机制的设计思路,并对机制设计的目标和运行要素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最后,基于上述研究,以特定的装备采购购系统为实例,对其进行了机制设计。

关键词:装备采办,管理系统,机制设计,目标选择

参考文献

[1]魏刚.武器装备采办合同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M].长沙:国防大学出版社,2003.

[2]肖条军.博弈论及其应用[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

[3]梁迪,董海.系统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陈蛇.管理机制设计模式及其在国有资产管理中的应用[D].西安:西安交通大学,2006.

上一篇:规划原则与策略下一篇:液压原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