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理论

2024-08-30

景观理论(共12篇)

景观理论 篇1

“声音景观 (soundscape) ”概念最早由加拿大作曲家谢弗1于1968年提出, 是“一种强调个体或社会所感知和理解的声音环境”2, 是指人类世界中自然声环境和人为声环境的组合, 是声音生态学 (Acoustic Ecology) 研究的主要内容。然而在国内的研究中, 除了在声音生态学领域, “声音景观”还大量出现于景观设计领域、音乐人类学领域、电子音乐领域, 零星散见于文学领域, 本文试图对这一现象进行梳理。

一、声音生态学领域的声音景观

声音生态学领域内的声音景观研究把声音置放于生态环境之中, 孟子厚3文章指出, 声音作为声音景观研究的客体, 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第一次层次是指声环境, 包括声环境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第二层次是指声环境的声事件, 包括声事件的声级、时间结构、频率特性、时域特性、声源位置、运动情况、与听众的距离以及听众的心理反应等。声音景观研究中的环境因素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自然环境, 二是人文环境。环境会影响声音的传达, 声音也会影响环境生态的平衡。

从相关的研究中可以看出, 声音景观理论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声音景观理论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 李国棋在其博士论文《声音景观研究和声音景观设计》中就对北京某小区声音景观情况进行了考察和评估, 并从声音的角度对该小区的噪声污染情况提出了建议和措施。蔡宁等合著文章4通过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对白云山的声音景观资源进行了研究, 并从游人对这些声音景观元素的感受和文化体验等角度对白云山声音景观资源的保护策略提出了建议等。

二、景观设计学领域的声音景观

在景观设计领域, 传统的设计思想过于强调视觉效果而忽视其他感官, 这种感官的缺失在当代的设计中得到了改善, 当代的景观设计强调“五觉5”参与, 其中的“听觉景观”被称为“声音景观”。在视觉的风景中加入与之协调的声音元素, 比如音乐、音效等。声音的参与让自然风景更生动、更具人气, 也具有一定的生态意义, 因此与声音生态学研究下的声音景观具有一定的契合性。

景观设计学下的声音景观设计包含正设计、负设计和零设计三种方法。正设计即对原有的声音景观进行改造, 或添加新的声音元素;负设计即采用声学措施蔽除景观中与环境不协调的声音要素;零设计即对具有历史文化影响的声音景观按原状进行保护和保存, 以景观留存为最终设计目的。根据视觉景观的需要, 这种设计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的声音设计:第一次层次为基调声, 指自然界固有的声音, 比如风雨雷电、动物鸣叫等;第二层次为信号声, 是指有意识设计并传递某种含义的声音, 比如寺庙的钟声、警报声、号角声等;第三层次为标志声, 是指区域内具有标志性的、有一定的文化含义的、独一无二的声音, 这类声音一旦被确定就具有重要的留存价值。

相关的实践研究文献有戈珍平文章《城市公共空间声音景观设计初探》6、孙春红文章《城市公园声音景观的评价与设计》7、蒋伯诺、严力蛟文章《民俗文化街声音景观设计初探——以杭州清河坊民俗文化街为例》8等。

三、音乐人类学领域的声音景观

在音乐人类学的领域中, 声音景观的含义更具文化性, 薛艺兵在其文章9中提到, 最先把声音景观概念引入音乐人类学的是美国音乐人类学谢勒梅, 谢勒梅认为“声音景观”是一种音乐文化有特色的背景、声音与意义。背景”可以理解为“表演地点”和“表演者与听众的行为”, “声音”则是指“音色、音高、音值、音强”, “意义”即音乐本身的含义及对表演者与听众生活的含义。薛艺兵同时指出音乐本质上是在一定时间过程中和一定空间范围内得以展现和存在;人在接收音乐时除了感受音乐的时间过程外还会产生音乐的空间意象。这种空间的范围应该扩大到更为宏观的社会、人文和历史、地理视野, “声音景观”就是分布在这一空间中有特色的音乐传统, 因此“地域空间”和“地方特色”是“声音景观”这一概念的核心意义。他指出传统音乐并不是一个稳定不变的静态样式;声音景观的流动性变化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是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空间维度的流动变化以时间为前提, 而时间维度的流动变化则体现为空间维度的流动变化。

学者李方元对此进行了补充论述, 其文章10指出音乐应从声音景观和文化景观两个方面来理解, 声音景观具有“声音-文化”的复合性特点, 因此音乐民族志描写必须体现其“复合”性, 所以音乐的记录不但要包含乐谱, 还要涵盖演奏者及其参与者、表演时空、仪式场合、器物和介入状况等。

相关的理论研究还包括汤亚汀文章《音乐的流动景观与家门口的民族音乐学——读谢勒梅新著《声音景观:探索变化中的世界的音乐》》11, 汤亚汀是国内最早在音乐人类学领域开展声音景观研究的学者;其他个案应用研究有刘嵘文章《声音景观视角下的黔东南音乐》12、刘厚宇文章《黎族哈方言区三师村丧俗音声系统的田野考察》13、焦皓华、马达文章《大埔广东汉乐声音景观及其与当地文化区域的相互作用》14等。

四、电子音乐领域的声音景观

在电子音乐领域, 声音景观思想的产生、发展都与其有着很多的交集。声音景观的提出者谢弗本人就是一位作曲家, 上世纪60年代末他在西蒙·弗雷泽大学建立了“世界声音景观工程 (World Soundscape Project) ”研究机构, 主要从事音乐教育和声音生态的研究。该机构核心成员大多都具有作曲家身份, 因此声音景观思想不自觉地融入了他们的创作。1973年他们创作了关于声音景观作品的第一张专辑《The Vancouver Soundscape1973》, 1996年在“WSP”核心成员巴里·特鲁瓦克斯15的主持下完成了具有对比性和延续性的专辑《Soundscape Vancouver1996》。在随后的发展中, 更多作曲家开始了声音景观作品的创作, 声音景观思想影响下的电子音乐创作逐渐形成了一个新风格——声音景观电子音乐 (Soundscape Electroacoustic Music) 。巴里·特鲁瓦克斯将之定义为“用环境音响和情境做为表现材料的一种电子音乐形式, 其目的是唤醒听众对环境声音的联想、记忆和想象”。

然而从“具体到具体”的创作方式来看, 声音景观作品可以看做是具体音乐的范畴, 从声音的表现意义来看, 声音景观电子音乐强调构建材料音响的环境性, 其作品的表现是以一种整体呈现的方式, 作品音响也比其他类型的电子音乐更具聆听价值, 同时作品的内容还具有声音生态记录的属性。加拿大作曲家詹姆斯·哈雷16对声音景观作品是否属于电子音乐的范畴提出了质疑, 他认为声音景观作品的声音太过“自然化”而且缺乏电子化的处理, 更适合划归到流行文化的范畴17。声音景观电子音乐概念的提出者巴里·特鲁瓦克斯也在其文章18中也对“声音景观电子音乐”这个概念存在疑虑, 他指出“声音景观电子音乐”从来没有在哪个教科书中出现过, 把声音景观作品归为电子音乐的一个分支风格是有风险的, 他建议应该把声音景观看做是一种材料组织的原则和一种聆听策略, 指引作曲家更多地从环境声音中获取创作的素材。但他们都不予否定, 声音景观思想对音乐创作特别是电子音乐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关研究还包括周云婷文章《从声音的拼贴与塑造看具体音乐与合成电子音乐的殊途与同归》19、王泽文章《电子音乐创作的符号性特征研究》20、冯坚文章《声音、音响、音景的世界:加拿大1998年的严肃电子音乐活动观察》21等。

除上述领域之外, “声音景观”还零星出现在文学领域, 例如林山文章《智性的聆听:《婚礼的成员》音景之浅析》22、陈涛文章《漫话文学中的“声音景观”》23、刘丽霞、周忠新文章《从声音景观到心灵景观——评贝克特的广播剧《凡跌倒的》和《余烬》》24、雷茜文章《《到灯塔去》音乐叙事技巧的认知分析》25等, 虽然以上文章还未就文学领域的“声音景观”形成系统的理论阐述, 但用“声音景观”去解读文学作品的现象值得深入探讨。

五、结语

谢弗当年提出“声音景观”概念是对音乐哲学、生态保护和感官重建这三个方面思考的结果, 从以上各个领域的研究来看, 声音景观的理论延展与这些思考形成了清晰的思想脉络。谢弗认为声音景观是宏观世界的音乐作品, 环境中的声音可以被审美地欣赏, 基于这种理念才有了声音景观电子音乐以环境音响为创作素材的手法。而在声音生态学与谢弗提出的机器工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噪音污染, 声音生态遭到破坏的观点一脉相承, 因此要开展声音景观的调查和保护工作。谢弗还深受麦克卢汉的感官重建思想影响, 他指出现代文明过于重视视觉元素而忽视其他感官, 因此又与景观设计中强调声音景观的设计理念契合。至于音乐人类学领域, 声音景观更多地是指一种文化景观, 与声音景观原本内涵不表现为一种直接的理论联系, 但是声音的本体和“景观性”并为改变, 谢弗也指出环境中的声音可以从文化的角度加以解读。总之, 声音景观的理论延展呈现一种同源、并行、交叉的关系, 不管是“声音景观”的内涵扩充, 还是“延展现象”本身都值得学界关深入探讨。

摘要:本文从从声音生态学、景观设计学、音乐人类学、电子音乐等角度对“声音景观”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梳理, 阐述了声音景观理论向不同领域延展的情况, 概括了不同领域中“声音景观”概念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声音景观,声音生态学,电子音乐,景观设计学,音乐人类学

参考文献

[1]钟辰, 李国棋, 陆宏瑶.“声音景观”声音景观理论及声音分类法的研究[J].广播与电视技术, 2003 (12) .

[2]余洋.景观体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

[3]张小夫.电子音乐的第一次浪潮“磁带音乐”[J].乐器, 2001 (4) .

[4]黄枕宇.费拉利《几乎没有》[J].乐器, 2001 (3) .

[5]翁玫.听觉景观设计[J].中国园林, 2007 (12) .

[6]张道永, 陈剑, 徐小军.声景理念的解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7 (3) .

[7]王妍妍.国内不同视野中的声音景观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 2013

[8]韩杰.电子音乐语境中的声音景观思想研究[J].黄钟, 2014 (1) .

景观理论 篇2

朱捷 教授/博导

课程教学目的

1.了解Landscape Architecture(景观规划设计)的产生,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业务范围。2.了解Landscape Architecture(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理念和研究方法。

参考书籍

1.Landscape Architecture: 景观设计学 景园建筑学

A Manual of Site Planning 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 西蒙咨著王济昌译 and Design 西蒙咨著俞孔坚等译 台隆书店出版 John O.Simonds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New York: F W.Dodge 1961 2.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刘滨谊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3.西方现代园林设计王晓俊编著东南大学出版杜2000 4.Design with Nature 设计结合自然 Ian McHarg麦克哈格芮经纬译

Garden City, N.Y.: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1 Natural History Press 1969 5.The Image of the City 城市意象 Kevin Lynch 凯文·林奇方益萍何晓译

Cambridge: MIT Press 197 华夏出版社2001 6.Exterior Design in Architecture 外部空间设计 YoshinobaAshihara芦原义信尹培桐译

New York: Van Nostrand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Reinhold Company 1970 7.People Place: Design Guidelines 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 for Urban Open Space Clair Cooper Marcus and Carolyn Francis 俞孔坚孙鹏王志芳等译 John Wiley& Sons,Inc.1998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8.Basic Elements of Landscape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 Architectural Design 曹礼昆曹德鲲 译 Norman K.Booth 中国林业出版社1989 Elsevier Science Publishing Co., Inc.1983 9.Landscape Ecology 景观生态学

Richard T.T.Forman Michel Gordon 张启得等译

John Wiley& Sons,Inc.1986 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10.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王向荣林箐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概述

1.1什么是景观(Landscape)? Landscape is the interface of human process and natural process.景观是自然过程和人文过程相互作用的产物。景观是一种复合的载体,由景观形象、景观功能、景观生态构成。

1.2什么是景观规划设计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

综合运用科学和艺术的原则去研究、规划、设计和管理修建环境和自然环境。本专业从业人员将本着管理和保护并类的资源的态度,在大地上创造性的运用技术手段以及科学的、文化的和政治的知识来规划安排所有自然与人工的景观要素,使环境满足人们使用、审美、安全和产生愉悦心情的要求。——引自美国景观建筑师协会文件(ASIA)1.3景观规划设计专业的发展现状

自1901年在哈佛大学开设第一个Landscape Architecture专业起,一百多年来,在国际上它已发展成为于建筑学、城市规划成三足鼎立之势的行业。

近半个世纪以来,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和实践飞速发展,形成了一个涉及区域规划、城市设计、建筑学、生态学、地理学、环境资源及社会文化的,面向户外建设环境的,以寻求创造人类需求(人类行为)与客观环境(生态)的协调关系的新兴行业。1.4包含两个专业方向

·景观规划(Landscape Planning)·景观设计(Landscape Design)大尺度——流域、风景区

中尺度——城市绿地系统、城市公共空间体系、大型城市公园 小尺度——广场、街道、庭院、花园

景观规划设计是依据一定的程序,以科学理性的现状分析为基础,以相关理论为指导,选择最佳解决户外空间问题方案的过程。

1.5景观规划设计学的理论脉络

1.6景观规划设计学的中心议题

文化审美:不同的文化造就不同的景观。

功能活动:景观空间是功能活动的产物。

生态环境:景观空间是生态格局的载体。景观规划设计是以科学理性的现状分析为基础,以相关理论为指导,依据一定的程序,选择最佳解决户外空间环境问题方案的过程。1.7实践范畴

区域景观规划、城市设计、场地设计、城市公园设计、居住区景观设计、庭院及花园设计

2.区域景观规划

2.1概念:

区域景观规划就是在区域背景下对景观要素在空间上布局安排的政策性和策略性研究,其反映的是地理、社会、生态和经济等因素对景观塑造的影响,采用的是理性、严谨的规划方法和途径。2.2规划边界:

范围界限以自然因素(流域)为依据,而不是依据行政界限。2.3规划途经:

数据收集、宏观定位、分区引导、要素控制 2.4区域景观规划中的生态理念 IanMcHarg的《设计结合自然》(Design with Nature,1969)提出了划时代的综合性生态规划的思想,他认为景观规划体系应基于“自然是一个自然过程,其对人类展现出使用机会和限制两种价值”的理念。2.4.l重点是承载力和适应性两个方面

承载力(Carrying Capacity)

在规划考虑的诸多因子中,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是制约因子。土地、水体区域或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是在其体统没有明显崩溃的情况下维持种群数量的极限能力。

适应性(Suitability)分析重点是垂直格局和水平格局

垂直格局——“千层饼”模型,Ian McHarg提出的多层叠加技术成为景观分析的基本手段。

水平格局——斑块、廊道、基质模式,Forman和Godron(1981,1986)在观察和比较各种不同景观的基础上,认为组成景观的结构单元不外乎3种:斑块(patch)、廊道(corridor)和基质(matrix)。2.4.2景观生态学

景观结构:具体生态系统或存在“元素”之间的关系——主要指与生态系统的大小、形状、数量、类型及构形相关的能量、物质、物种的分布。

景观功能:指空间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即物质、能量、物种在生态系统间的流动。

景观动态:生态镶嵌体的结构与功能随时间的变化。

景观生态学的一些重要的基本应用原则 2.5新技术在景观区域规划中的运用 2.5.1遥感

2.5.2地理信息系统(GIS)2.5.3用计算机、多媒体、模型窥镜等技术开展模拟预测

3.场地规划设计

3.1场地规划设计的概念

是一个整合的概念。在建设项目的具体要求下,在相应法规、规范基础上,合理组织场地各构成要素之间关系,从而达到发挥最佳效益的目的。3.2生态设计的原则

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1)维护物种多样性

2)保持表土及水循环、减少水土流失(降低地表改变率)3)保护合理的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水平、垂直)3.3设计方法和程序

3.3.1选址:一个理想的场地可通过最小的变动,最大程度地满足项目要求。对每一块场地,都有一种理想的用途,反之亦然。

3.3.2体验场地:步行、观察、聆听等——用心体验特定场所的特定品质。3.3.3分层收集信息:

·地形(等高线):坡度、排水、小气候等,地表水

·植被

·现有建筑、构筑物

·文物古迹

·视线:对景、借景、远眺、近观、观赏角度等 3.3.4多层叠加后——场地各个地段的类型 3.3.5项目计划、功能关系

3.3.6功能分区与场地各地段相互适应性分析表 3.3.7规划设计草图

3.3.8如有必要,应进行地形改造和土方计算 3.3.9正式规划图

4.城市设计

4.1城市设计和景观规划设计的关系

城市空间是由实体空间(建筑空间)和虚体空间(开敞空间)共同组成的。城市空间质量的提高需要两者空间在质量上的共同提高来形成。而景观规划设计学在城市领域更关注“开敞空间”的品质,因此与城市设计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

由于城市设计更强调公共利益和福祉,因此城市设计的重点往往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广场、街道、滨水区域等),因此和景观规划设计关系十分密切。而广义地来看,公园和其他各类绿地设计也是城市设计的组成部分。

4.2城市设计的理论脉络

视觉 图底关系

形态 联系

空间 场所

感知 生态设计理论

功能 视觉分析

文脉 类型学

社会 新城市主义

生态 都市景观主义

4.2.1图底关系理论(Figure-Ground Theory)主要关注如何组织和控制城市实体空间和虚体空间。为了成功的构建城市空间体系,城市实体和虚体的联系应取得良好的平衡关系。当设计一个物体时,不仅要考虑它如何构成“图”,也要评估它的“底”。4.2.2联系理论(Linkage Theory)联系理论强调在城市环境中的视觉和功能的联系,以及该环境中次序的建立。这些联系可以用街道、人行通道、线状开放空间和其他连接要素组成。该途径应用于城市设计是在于组织联系体系,或建立组成空间次序结构的网络。和图底关系相比,联系理论强调城市的循环图解,而不是城市的空间图解。4.2.3场所理论(Place Theory)场所的概念:场所是指在一定的静态实体环境与人的行为和社会与文化意义相关联的地方。

构成场所的三个基本要素

静态的实体环境(The Static Physical Setting)活动(The Activities)含义(The Meanings)场所感(场所精神):诺伯特·舒尔茨(Christian Norberg-Schulz)以场所精神——“genius loci”(地方守护神)或“Spirit of Place,Sense of Place,Personality of Place”来隐喻“场所”(Place)具有的深层次的、较难把握的特征,如气氛(Atmosphere)、特征(Character)、情趣(Mood)等等。4.2.4影响场所的若干因素

■可识别性(Legibility)

一个场所使人在瞬间就能产生明确印象的特征。可识别性的重要性体现在两个层次上:实体造型和使用模式。一个场所可以在这两个层次上分别加以认知。例如,人们有可能明显感觉到一个场所的造型,但仅仅是基于欣赏这个场所具有的美感。同样,即使不过分关注造型也可领会到使用模式,但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场所的潜力,实体造型与使用模式应当相互作用。■可达性(Permeability/Accessibility)行为可达:在任何公共空间系统中,可达性取决于它所提供的从一点到另一点的可选择路线的数量。视觉可达性:这些路线必须是可视的,否则只有熟悉这个地区的人才能从中受益。因此视觉的可达性也是重要的。

■多样性(Variety)一个具有多种用途的场所具有多样的建筑和公共空间的类型和形式。这个场所能在不同时间吸引多样化的人群为了各种目的而来。不同的使用造就了多样的物质形态(包括室内和室外),而且不同的使用者会以不同的方式看待这个场所,场所因此具有了多样化的含义。

■活力(Robustness)能够适应多种不同活动的场所提供给使用者的机会比那些只限制它们单一固定功能的场所多。能提供这种选择机会的环境具有一种我们称之为活力的特性。■语境(Context)语境是一个项目计划即将展开的那个基地的特征和背景。它既是自然的也是人类的历史,包括诸如聚落的形式、建筑和空间,穿越的道路,生态系统,文化遗产。上下文也包括生活在基地内和附近的民众,以及社区的组织方式。全面评价基地的总体“语境”是设计特色鲜明的场所的起始点。4.3城市公共空间 3.1城市公共空间构成要素

4.3.2广场设计:

1)活动:政治宗教、商业、社交、休息娱乐、观光等。2)形态空间围合:平面围合方式和高宽比

空间尺度:亲密空间(Intimate Space)O~45cm 私人空间(Personal Space)45cm ~1.2m 社交空间(Social Space)1.2m~3.6m 公共空间(Public Space)3.6m ~ 21~25米是人在室外可以相互辨认的距离

外部空间可采用20~25米的模数,称之为“外部模数理论” 3)形成广场界面的建筑立面寻找视觉线索: 大尺度——天际线、水平韵律、垂直韵律; 小尺度——窗、门、底层细部;

根据上述视觉线索可分为两类:

要素之间的关系(大尺度)——如垂直和水平韵律及天际线关系。要素(小尺度)——如墙面细部、门、窗和底层的细部。

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可以在完全相似与完全不同之间变化,如下图:

4)铺装、街道家具、设施及绿化

铺装对设计的影响:尺度、空间过渡、成为协调因素

街道家具对设计的影响:Peter Bosselman(1987)认为街道家具:直接影响行人对场所的感受,提出通过对街道家具的设计,可以增强场所的特色。街道家具不仅满足人们使用的功能需要,而且赋予场所丰富的含义。

雕塑、环境艺术品、水景等对设计的影响:作为视线焦点赋予空间“含义”、丰富空间形象。

台阶和坡道对设计的影响:制约空间、休息设施、景观要素;坡道(8% 12M)绿化对设计的影响:植物的建造功能包括限制空间、障景作用、控制室外间的隐私性,以及形成空间序列和视线序列。4.3.3街道设计

1)活动:政治、庆典、商业、社交、观光、休息娱乐等。2)空间围合:平面上的连续性和高宽比。3)形成广场界面的建筑立面

4)铺装、街道家具、设施及绿化

5.公园规划设计

5.1公园概述

公园是具有一定使用功能的、自然化的游憩境域。既可供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科学文化及锻炼身体等活动,又有较完善的设施和良好的绿化环境的公园绿地。

我国现有的主要公园类型有: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和街旁游园五个种类。5.2城市公园和城市生活

1)市民在“水泥森林”里寻求以自然元素为主的公园里满足基本的心理、生理的需要„„

2)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不同的景观。公园景观是文化重要的表达方式之一,是满足市民精神生活的重要场所。

3)在城市逐渐现代化的同时,市民尝试在公园捕捉自然的气氛,满足回归、享受和学习自然的要求。4)城市避灾空间 5.3城市公园规划设计 5.3.1城市公同盼类型和级配模式

公园类型:居住区小游园、邻里公园、社区公园、综合性公园、专类公园等。

公园级配:公园的配置具有系统化的网络层次、功能互补,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5.3.2基地调查和分析

对公园所在地社会环境、公园用地现状、周边环境、自然条件等作深入调查与分析。1)了解城市规划及绿地系统规划与公园的关系,明确公园的性质。

2)了解公园周边城市用地性质,分析公园应有的内容、分区和未来发展情况。3)了解公园用地和周围名胜古迹、人文资源等,分析公园应具有的人文特色。4)了解公园周边的城市车行、步行交通状况,分析人流集散方向和车行组织特点。5)了解公园用地内外的视线特点,分析公园景观视线的组织和序列。

6)了解规划用地的地形、气象、水文、地质等方面的资料,分析地形改造利用的条件和限制。7)了解和掌握地区内原有植物种类、生态、群落组成状况,分析地域性植被特色。

8)了解该地段的电源、水源以及排污、排水,周围是否有污染源等情况,分析公园基础设施和城市相应设施和环境的衔接。

5.3.3明确公园内容设置(以综合性公园为例): 1)周边用地性质或服务半径内的用地性质 2)从用地性质推断主要使用人群 3)主要使用人群决定公园的内容

简言之:用地决定人群,人群决定活动,活动决定内容。5.3.4明确公园总体结构 5.3.5明确公园总体布局

5.3.6景观要素:地形、水体、道路、植物、建筑 1)地形:凸地形凹地形

地形的实用功能——围合空间、控制视线、影响导游路线和速度、创造小气候 2)水体

水的一般特性

水的可塑性:水形是由容器的形状所决定的。设计水体,实际上是设计容器

水声:当其流动时或撞击一实体时会发出音响

水的倒影:平静的水有镜面效果

水的状态:静水、动水

水声:幽静感、活泼感、激情感、音乐感

3)植物种植设计:规则式种植设计、自然式种植、群体种植设计 4)园路

园路的功能:组织交通、引导游览、划分景区、构成景色 5)园林建筑

园林建筑的特征:“观景”与“景观”形式与功能的统一景观与建筑的交融设计

原则:整体化原则、统一性原则、可持续原则、人性化原则

6.滨水带景观设计

6.1滨水带的特性: 6.1.1生态价值:滨水带产生的湿地、水和岸交接产生的各种生境,从生态学的意义上讲是孕育万物的地方。6.1.2景观形象:岸线曲折、波光粼粼,产生强烈的虚实对比。也是五个构成要素(路径、节点、区域、边界、地标)中的边界(edges)。6.l.3休闲的功能:提供普遍的户外活动形式,如划船、游泳、钓鱼等。6.1.4广泛的吸引力:滨水带对于人类有着一种广泛的、持久的吸引力„„ 6.2世界性的现象

在过去的40年中,滨水区的开发成为世界各国城市发展的重心前沿。在北美,美国的75个大城市中,有69个坐落在滨水的地理位置上,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几乎每一个滨水城市都有对滨水地带的复兴和开发建设项目。在欧洲,英国、西班牙和德国分别在80和90年代完成了多项滨水复兴项目。随着亚洲的经济起飞,日本仅在1993年内就有63个滨水开发项目。新加坡自1980年以来的滨水建设项目成为造就一流的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很多城市都关切滨水地区的开发建设,出现了一批规模较大、设计理念较新颖的滨水区开发项目。从北方到南方,大型的开发项目有:哈尔滨及吉林市的松花江江滨重建,大连的老虎滩及星海广场,天津的海河沿岸开发,青岛的新区规划,上海的黄浦江岸线规划,宁波的甬江口规划,杭州的钱塘江开发城市都注意到滨水地区的重要性规划,武汉的长江江滨规划,厦门滨海、黄浦江外滩景象会展中心规划,深圳从盐田区到南山区及南海油田新区滨海区规划,香港尖沙嘴和中环湾仔滨海区重新建设,广州新城及广州珠江沿线发展规划等。其中上海黄浦江和广州珠江的滨水区开发都曾举办过大型的国际招标活动,引起了国际、国内的广泛注意。6.3复兴开发的动力

滨水区的复兴开发表现为一种城市建设活动,实质是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综合活动。6.3.1来自经济的因素

城市总是在寻找新的发展机遇,土地是提供发展机遇的要素之一。利用空置的工业、交通用地作开发,可以节省大量的财力和精力。因为不需要动迁太多的居民,而政府又愿意将空置的滨水土地以低价提供给开发机构,开发机构也愿意利用这个机会来推动开发。政府希望以滨水区的开发来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和振兴。这和“后工业社会”中第三产业的兴起有直接的关系,这是滨水区开发的背景。6.3.2社会的因素

首先是近30年“全球文化”对旅游、休憩和户外活动的提倡,由此造成对开放空间的消费热上升。其次现代航空业、通讯业的发展,使人能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方便的往来穿梭于世界各地,彼此交流信息。第三,公共性节庆活动的日益增多也是一个新的特点,这种节庆活动通常是发生在或接近城市主要的滨水区。

6.3.3环境的因素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上升,工业和码头的迁移以及政府对环保的重视,环境治理的成效终于显现,水体变得清洁了,空气变得纯净了。环境质量的改善,使滨水区开发得以成功,使“近水”重新成为一种吸引力。

6.3.4文化的因素

由于经济实力有了长足的进步,人们在文化上有了更高的要求。此外,对流行了几十年的现代建筑单调、简单的方盒子形式,人们已经也感到不满。人们怀念历史建筑的丰富细部和其中蕴藏的人情味,转向重新修复和利用历史建筑物。6.3.5政策的因素

在各发达国家的滨水区开发中都有相当多的政府干预,其主要的途径是制定引导开发滨水区的政策法规,以使这项巨大的工程得以顺利的实施并且能达到预期的目的。6.4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 6.4.1复兴开发的目标

滨水区复兴、开发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充分体现城市的独特意象,提供城市富有特色、最具活力的公共空间,同时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规划设计原则

l)整体性原则——首先,滨水区是城市的一部分,切忌将滨水区规划成一个独立体,而忽视了它和城市的关系。滨水空间应与城市开放空间体系有机结合,将市区的活动引向水边。其次,如果以“点、线、面”的关系来比喻滨水区的空间格局,那么一个“景点”的设计必须放在整条“景观带”的层次来考虑,而一条“景观带”的设计则必须放在整个城市的“面”的层次来考虑。用美国著名城市设计师巴纳特(J.Barnett)的话来说就足“每个城市设计项目都应放在比此项目高一层次的空间背景中去审视”。

2)易达性原则——应让使用者能无阻碍地进入滨水区,并在区内参与各项活动、分享活动资源。车行、步行系统既要满足过境、防洪等功能要求,又要满足滨水区与市区交通联系的要求,以及滨水区内部交通、导游和划分景区的功能要求。

3)多样性原则——滨水区内的上地使用具有多样性和混合性。土地使用形态功能的单一片面易造成滨水区与城区的隔离和分化。多种不同用途的有机混合,如酒吧商业零售、游乐饮食、办公居住等功能组织在一起,可以使滨水区24小时都有活动、都有人流,增强滨水区的活力。4)共享性原则——滨水区是景色优美的地段,应属于公众所有,该地区的用地项目应为大众开放,如游乐、商业、休憩等。滨水区岸线被旅馆、商贸、住宅等项目独占,这是违背公共空间的规划原则。

5)观赏性原则——穿越滨水区形成的带状空间是人们体验城市意象的主要场所。滨水区是形成城市景观特色最重要的地段,此岸与彼岸是“观与被观”的关系。丰富滨水空间形态,形成不同主体的空间序列是本原则的具体体现。

6)生态性原则——滨水是景观生态空间格局中重要部分。自然界由水体、河床、河漫滩、自然堤、阶地、河谷、植被、支流、湿地以及动物等等构成的复杂的网络体统,滨水区是生态敏感地段,应以有效的措施保护。

7.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

7.1低密度住区景观规划设计

7.1.1注意合理组织公共和私有空间 7.1.2景观形象要重点反映场地特色 7.1.3应注意生态设计

7.2高密度住区景观规划设计

7.2.1强调公共空间的应满足功能和活动的需要 7.2.2注意一定的视觉装饰效果

7.2.3生态性应注意提高绿化量(绿化容积率)7.3住区景观设计的通用原则

作到参与性、均好性、识别性、生态性、经济性的有机结合

8.庭院及花园景观设计

8.1庭院和建筑

建筑是为了满足人类活动而创造的人为空间,这种空间从来就包含着建筑的室内和建筑的外部环境空间,而在建筑的外部环境空间中,其主要部分,常常是建筑的庭院空间。在整个建筑空间中,庭院空间是室内空间的协调和补充,使室内空间的延伸和扩展,是整个建筑空间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建筑空间和自然空间之中,庭院空间又是建筑的中介性和过渡性空间。8.2庭院设计 8.2.l“同步”的设计构思:把庭院空间和建筑空间融合成为整体,使建筑空间更易于融于环境,融于自然。8.2.2“核心”的设计构思:即把庭院作为建筑空间的核心和枢纽,建筑组合围绕庭院空间展开。在这种设计构思中,庭院空间常常成为建筑空间构成的核心,同时也是人流分配的枢纽空间,这种空间具有静谧、内向、聚集的空间效果,人们置身其中感到另有天地。8.2.3“抽空”的设计构思:为满足设计中局部处理的灵活性以及采光通风等技术要求,常采用抽空建筑中的局部空间,以形成庭院空间。

8.2.4“围合”的设计构思:围合而成庭院空间,是构成庭院空间最基本的设计构思。这种庭院并不作为枢纽空间,也不作为主要人流的分配空间,而常常作为观赏之用,使之对室内空间起到补充和调剂的作用。8.2.5“锲入”的设计构思:这种设计构思就是把庭院空间与建筑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犹如锲入建筑之感,形成一种建筑之中有庭院,庭院之中有建筑的“复合空间”。8.3现代庭院及花园的设计趋势 8.3.1现代与传统的对话

由于传统庭院在其形成过程中已具备了公众所认可的形象和含义,借助于传统的形式与内容去寻找新的含义或形成新的视觉形象,既可以使设计的内容与历史文化联系起来,又可以结合当代人的审美趣味,使设计具有现代感。最常见的是视传统庭院为形式或符号的语汇库,在设计中选用“只言片语”的传统形式语汇插到现代庭院之中。8.3.2强调自然的精神

大自然是设计师的重要灵感之源泉。许多设计师在深深理解大自然及其秩序、过程与形式的基础上,以一种艺术抽象的手段再现了自然的精神,而不是简单地移植或模仿。8.3.3强调对含义的探索

浅谈生态都市主义理论的景观策略 篇3

关键词:生态都市主义;理论体系;场域;生态基础设施

生态都市主义的景观策略:

生态都市主义是面对后工业时代,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众多问题情境下提出来的。我们也可以发现其中有建筑师、规划师、景观设计师、社会学者、环保人士等众多学科的人士参,这也体现了在面对当今社会问题时各学科的融合。生态都市主义的提出,是有意的将“生态”与“都市”加以弥合,将自然和城市两个看似不能融合的两个矛盾关系并行在一起提出来一种自下而上的生态诉求,反映了设计者对城市环境不断恶化的境况下,对通过都市主义将城市与自然相融合的期望。

第一,生态系统思维(从线性到非线性)。这一切源于设计师思考方式的改变。传统的设计理论始终受限于形式的分割、空间的塑造以及风格、意义的阐释等方面的约束,将场地理解为静止的模型。认为机械地将功能区块进行优化组合,便可以得到完美的空间设计,这种将复杂的社会系统过分简化,也导致了园林形式与内容上的单一,忽略了景观内部的模糊性与生物复杂性特征和本身的自组织特征。现在的我们,生活在由20世纪初物理学(如量子力学、相对论)、生物学一起所建构的对世界认知的哲学世界观里。现代科学的发展,使我们能从一个新的视角来理解“生态学”和“都市主义”。诸如,多样性流动性、复杂性、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和自组织等术语,也被引入到景观探索当中,从而不断完善我们建构场所的思考方式。

在生物系统与社会系统中我们可以看到,事物之间的关系都是非线性的松散的弱连接的关系。而正是这种非线性关系,才使得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维系。从而构成一种有机整体,也依赖于这种非线性的存在,整体具有强大的弹性生命力。试想,如果事物间以一种线性状态存在,某个节点的断裂便会引起整个链条的崩塌,这样的存在状态将会是十分脆弱的。由伊里亚·普里戈金(I . Prigogine)提出的“耗散结构理论”,展示了系统演变的过程,强调非平衡才是系统有序的根源。生态系统也正是一个逐渐远离平衡的高度有序的耗散结构,通过大量的系统内部非线性的联系,进行彼此的物质能量交换达到系统内部的平衡,同时这个系统也是开放的,随时保持与外界物质能量与信息的流动。这种非线性的生态思维,强调过程而非结果的思考方法使得设计的多样性成为可能。

第二,场域、基址的自主演替。场地的环境要素是场地存在的客观基础,主要包括:气候、地形地貌、土壤状况、水体、噪音、周边环境等,这些要素既是设计的限制条件也是设计灵感的源泉。同时还要考虑场地社会层面中场域的社会性特征,关注时间、事件、环境等未来场地的预见,从物理性空间和社会性事件两个方面去理解场地。

场域理论是社会学中针对人类行为模式的一种研究,它来源于19世纪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1]一般认为,人的具体行为会被行动所发生的场域所影响,当然场域不单纯指物理环境他人的情感、行为、事件以及与此相连的许多因素都是影响场域变化的重要部分。[2]从分析的角度来说,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某个网络,或某个构型。

另一方面,对于基址的研究是生态都市主义非常重要的研究部分,生态都市主义强调积极的环境融入,而非博物馆式的生态的物理隔离。这就要求我们对基址有着非常深入的了解,在后工业社会的城市空间中,面对密切交错的交通基础设施、工业、农业、住宅以及片段水域与预留地等生态斑块,“纯粹自然”的环境已经不复存在,承认并积极应对“混杂的地景”才是生态恢复的基础。这种相对碎片化的城市基址特征,源于生物性的城市迭代是不可避免的。

“基址的碎片化特征”与“场域的社会属性”在景观设计层面产生融合交汇,共同对场地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基础的研究内容与场地理解方式 。生态都市主义在对基址和场域的深入研究,使得当代景观在认知模式和操作模式上展现出新的可能性。深入的获取和理解基址信息和场域信息有助于设计师进一步协调景观设计、城市设计、建筑设计与各种社会关系之间产生的复杂问题,从而为当代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碎片化与流动性的特征提供设计依据,为景观领域更深层次的发展开,拓出新的研究领域和行动方向。

第三,生态过程的动态描述。上述基址和场域中,所具有的复杂的空间形态与社会形态,承载了场地内连续的物质交互和生态流动。在多中心的城市化地区,城市呈现出网络状蔓延状态,各种的如能源的、物质的、信息的各种要素不断流动,展现出动态的和暂时性的景观图景。这种流动性也加剧了各类空间形态的演变,进而促进了对场地塑造。

生态都市主义与传统景观设计之间存在一种根本的认知差异。生态都市主义认为,世界不是机械的固定的而是随机的变化的,空间的形态、生态的流动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分布等都具有强烈随机性特征,基址、场域形态演变也会受到这种随机性影响。然而城市空间设计的传统手法,由于对几何形式、极简主义等的过分尊崇,设计往往过于主观性和决定性。破坏了自然的流动过程,使得空间形态与生态流动受到阻隔。生态设计必须同时处理好系统的复杂性和空间的多重性等多方面的问题,同时在时间维度的影响下找到自然系统的动态演化的平衡。强调时间向度内,生态的过程性特征是生态都市主义的非常重要的思考角度,它的实现依赖于针对动态的过程分析和表达。

第四,生态基础设施的景观构建。这种流动性的形态成为理解当代城市的重要思考角度。生态都市主义面对这些现象,使用一种建构生态化、策略化生态基础设施的方法,让景观作为一种媒介在分散的多元的城市中,承担起组织复杂场地中基本秩序的重任,在这里基础设施成为了这种流动形式的重要载体。用景观的水平表面空间延展和生态基础设施的链接系统,代替了以往以建筑构媒介构建空间形态的手法。[3]

在这里,设计师将基础设施视为重要的公共景观来思考,这也是生态都市主义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生态都市主义认为,自然系统与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有着巨大的空间依存关系。设计者认识到,着眼于建立与生态系统相联系的景观基础设施网络,可以从中发现出一条新的城市发展途径。城市空间形态与自然系统之间有着天然的相互作用。基础设施是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支撑,在城市公共基礎设施中自然的生态交换和继承过程,往往在如城市公园、高架路的消极空间,交通转换枢纽,河道堤坝等层面大规模发生。提倡通过生态过程、基础设施运行以及社会文化需求等层面的共同作用。

人居规划的核心是要平衡城市、自然与人三者的关系,生态学重点研究生命与非生命之间的动态关系。基于生态学的生态基础设施构建,其目标是发展时空生态学,将包括风景园林在内的城市领域内的所有力量和因素,放置在动态的时空平台上加以思考,从而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城市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楠.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场域性与公共性研究[J].科技视界,2014(2):52.

[2]毕天云.布迪厄的“场域-惯习”论[J].学术探索,2004(1):32-35.

浅析景观植物阴阳五行理论 篇4

1.1 植物的阴阳

天地万物皆分阴阳, 园林植物亦遵循着这个恒定法则或生或灭, 或无果或死亡。如:白兰、玫瑰、茉莉、梅花、牡丹、芍药等阳性属植物, 把它安置在阴湿的环境中, 它就长不好或不开花。杜鹃、菊花等喜阳植物要有1800个勒克斯光照度才能开正常之花。否则, 即使你再勤恳给它淋水施肥, 亦无济于事。大岩桐、茶花、桂花、夜合、含笑这些园林植物, 不用直射的阳光亦能开花, 这类属中性植物。其中茶花、桂花属阳中偏阴, 夜合、含笑、大岩桐属阴中偏阳。文竹、龟背竹、万年青、绿萝、蓬莱松、巴西铁等只需要100个勒克斯或几十个勒克斯光照度便能生长正常, 此类植物宜长期放置于室内, 均属于阴性植物。 (如图1, 图2所示)

1.2 植物的五行 (植物场)

植物是有灵性的、有生命的, 植物之间存在着一种场-生物场。

金:“花白色叶白色” (如图3所示)

如:柠檬桉、九里香、白蝉、白睡莲、冷水花、银杏、朴树、雪松等。

木:“花绿色叶浅绿、翠绿” (如图4所示)

如:月季花中的绿月季、牡丹花中的绿牡丹、乌桕、杨树、栀子花等。

水:“花黑色蓝色灰色;叶深绿、墨绿” (如图5所示)

如:叶子乌黑的旱莲草、竹柏、蒲桃、女贞、杜仲、桂花等。

火:“花红色叶红色” (如图6所示)

如象牙红、红背桂、红铁、红桑、柿树、罗汉松、山茶等。

土:“黄色叶黄色” (如图7所示)

如黄素馨、黄金碧玉竹、金桂、黄钟花、黄蝉、枣树、火棘等。

2 植物“五行”配置原则

2.1 五行互补

不同属性的植物给人造成不同的心理影响。属火的植物令人兴奋、活泼、动感、激情、热烈;属木的植物令人沉稳、严肃、僵硬;属水的植物令人冷静、平和、舒缓;属土的植物令人安全、包容、豁达。在无特殊要求的景观空间植物配置要做到五行平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色彩搭配。 (如图8所示)

2.2 五行调配

鉴于不同属性植物对人形成不同的心理影响, 园林植物配置过程中应根据环境、需求的不同着重加强相关属性植物的配置比例营造匹配的心理影响场。 (如图9, 10所示)

譬如居住区的展示区、样板房、娱乐场等营销宣传主题区应加大属火植物的配置比例, 努力营造活泼、兴奋、激烈的氛围。而在寺庙、陵园、疗养院等比较严肃、安静的场所则需要相应加大属水的植物比例营造冷静、严肃、平和的氛围。

3 结束语

风水学是几千年中国古文化的精髓。随着学术界对风水学不断的、深入的研究与剖析,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其中蕴含的科学性早晚会得到全面的认识。文章只是简单论述了风水学里面植物风水学的一个小部分“阴阳五行理论”仅希望能给园林工作者提供一点参考与借鉴。

摘要:文章主要论述了植物风水学理论中的植物“阴阳五行”理论在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植物风水学理论体系不断完善, 其必将越来越得到大众的认可与重视并最终成为园林设计理论的重要来源。作为园林工作者有必要对此进行研究分析并发扬光大。

关键词:植物配置,植物风水学,植物阴阳五行

参考文献

[1]卢素娴.浅谈植物风水学在园林绿化规划中的运用[J].现代园艺, 2013.

景观理论 篇5

传统风水理论中,有着明确的要求。“天人合一”概念的着重强调,大部分园林景观中直观融入了“天人合一”的概念。将风水的原理体现在园林设计中,表现出整个园林的艺术风格,将人与自然环境紧密有效地融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情况,设计理念也要改变,风水概念的融入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现代园林设计过程中,按照实际的情况进行细致地研究和划分。在开始设计时充分考虑和研究物种特性的保存问题,确保平衡性。在现代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种植大量的植物,首先要考虑实际情况,考虑不同植物生长需要的空间,确保留出充足的生长空间,促进植物健康茁壮地生长。在规划工作中,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充分考虑地质条件、水文因素,综合风水进行规划,使园林具有环境调节的作用,朝着“天人合一”的方向发展。

2.2阴阳平衡、五行之间相生相克的应用

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阴阳平衡形成独立的哲学辩证思想,在设计中明显地体现出来,利用不同属性之间的作用进行合理搭配,形成独特的美感,确保园林景观具有艺术感。主题上比较直接,具体区分了高雅通俗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原则性。充分的渗透在表现手法和结构上,将阴阳属性的划分变得更加科学有效,在自然界中,所有的事物包含“金、木、水、火、土”这5个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对其进行具体的布局设置,符合我国五行元素的具体要求。注意不同植物间的属性相克,做到生态平衡。充分发挥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优势,对美感进行具体的设计,保证园林景观设计既要科学又要美观。

3结语

综上所述,风水是传统文化中重要的部分,风水学理论对古典造园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对我国的园林设计起到指导的作用。保持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去除糟粕,研究和应用风水学理论的精华,对当今园林规划设计充分发挥其借鉴作用。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改变风水概念,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运用现代的先进仪器设备,将估计的数据转变为定性定量的数据,多结合实际需要,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入风水理论元素,促进传统风水理论这一优秀文化遗产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有效运用。

参考文献

1何丽霞.基于传统风水理论的海南地产园林综合评价[J].海南大学,2015(6)

景观理论 篇6

关键词:自组织;田园景观;特点

田园不但是农民的安身立命之所,也是文人墨客向往的世外桃源。田园风光景色宜人,远离污染,远离喧闹,给人带来安静舒适的感受。长期生活在这样环境里,不但有利于身体健康,心灵也会获得净化。然而在城市化发展的今天,城镇乡村建设带来了经济的发展,却也给田园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一方面,由于城镇化的建设破坏了乡村田园的生态平衡,使其违背景观内在的生长逻辑,割断景观元素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输出,使得农村人口减少,乡村社会结构遭到破坏,农耕时代的乡土文化也随之走向消亡。然而田园风光始终是不可多得的、能够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资源,如何使田园景观恢复往日的生机,建设美丽的新农村,从景观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是优化城乡环境的有效途径。

1 田园景观与自组织

协同学创始人赫尔曼·哈肯这样定义自组织:“如果系统在获得空间、时间或功能的结构过程中,没有外界的特定干扰,则系统是自组织的”,接着他又解释“这里的‘特定一词是指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非外界强加给系统的,而且外界是以非特定的方式作用于系统的”。如果环境是以“非特定”方式作用于系统,那么我们可以认为自组织是系统内部非线性的动力学作用而形成的自我调节、自我适应的机制,是一个自主、自发、自然的动态过程。发展演化过程中的随机性与不可逆性,呈现自下而上、由内而外、由部分到整体的趋势,具有开放性、不确定性、非线性、非平衡性等特性。自组织是一个理论群,包含诸多理论,如耗散结构理论、突变理论、混沌学等。影响到自然科学、杜会科学等众多领域,成为当代知识和实践领域关注的热点,随着城市化问题日益加重,自组织理论也应用于景观领域的研究与设计之中。

田园景观指的是传统农业顺应大自然,适应大自然,与大自然共同营造的具有一定规模和审美价值的田野景观。一般包括自然因素,如山、水、田、地、园等,也包括人的耕种、婚嫁、娱乐等社会活动,这些因素组合在一起构成壮阔、美丽的景观。田园景观的形成依赖三个方面的作用。其一是生态的作用。田园大都是自然元素,即使是耕作部分也是以人力完成的,很少借用机械,因此不会对自然界造成致命的破坏,保持了田园物态的自然发展。这些自然因素受自然力,如气候、地震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形态和结构的变化;其二是社会文化结构的变迁,人的活动使景观具有人文性和社会性,田园中人的生产和交流形成的精神空间场所通过时间的沉淀走向秩序化,形成社会结构网络,而且乡村社会结构的变迁和宗族的演化影响着土地的归宿和耕种方式的改变,从而影响景观形态的变化;其三是田园景观的审美形态演化,前两者的变化引起人们在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知方面的审美体验,并从混沌到有序,演化成多样统一的形式是景观形成的必要条件。

从自组织角度看,田园景观系统是一个生命体,是一个自主、自发、自然的生成机制,呈现出开放性的、非线性的动态变化图景,无论是自然形态的变化,还是社会结构的演化,都会在环境中汲取物质、信息和能量,环境则以一种“非特定的方式”影响着景观系统的演化。

2 田园景观的特性分析

依据对自组织理论的相关解析,并结合景观学原理,归纳出田园景观具有生长的自发性、生态的多样性、功能的模糊性和精神的超越性四个方面的特性。

2.1 生长的自发性

田园景观并非一开始就有一个预先确定的发展目标,景观是在没有特定的外部组织体系干预和控制的情况下通过吸收环境的物质、信息和能量自发调整和不断更新的,其发展过程从无序走向有序,自发地重构更新,使其自身保持一定的动态平衡。这种景观的更新受无意识的影响,其自然生态系统的演化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如树木的生长就是自主地吸收环境的阳光和雨水以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样,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也是根据人类的趋利性自发地进行的,推动土地的改造和演化。一方面,按照自然的条件顺势而为;另一方面,根据经济利益的最大化需求进行改造,并不断地修正,以适应当下的发展与需要。由于乡村以家庭为最基本的单位,家庭人员的壮大或减少,都会对土地的改造规模产生非线性的影响。所以说,田园景观在不同的时间维度、不同的使用者、不同的需求的因素影响下,呈现出不同的生长过程,自发地改变着田园景观的形态,最终形成一个复杂的结构体系。

2.2 生态的多样性

由于偶然因素的非线性活动造成景观发展的随机涨落,在不同的阶段使田园景观的生态呈现出多样形态,在景观规划设计时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首先是植被、山石和自然水体等生态的多样性,植被受气候和季节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流动,植被的形态不断更替,特别是植物的生长产生、从小到大,再到枯萎的循环变化过程;山石外貌的变化则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通过山洪、地震和自然的风化作用才能显现出来;自然水体根据季节的变化分为丰水期和枯水期,并且从较长的时间跨度来看,水体也同样存在溪、涧、沟、渠与江、河、湖、海之间的变迁。总之,田园景观外貌的形成主要是自然力鬼斧神工的结果。其次,田园优越的自然条件形成动物群落的多样性,从宏观的角度上看,田园景观中的山林、田地和水体受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与自身成长之间形成互动,产生不同的生态基质、斑块和廊道,有利于生物的栖息和繁衍,经过一定时间的演化形成不同的生物群落,并且在田园景观系统内部物质和能量分布不平衡的情况下,这些动物群落在不同的活动范围内迁徙和繁衍,出现随机涨落而呈现出多样性的状态。

2.3 功能的模糊性

田园景观在生长演化的过程中形成不同的自然生态格局必然会产生相应的功能。一方面,田园可以生产足够的粮食和农副经济作物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服务,同时也可产生其他不同的使用功能,如乡村的大石坝在收获季节可以用来晒粮食,在农闲的时候也可以当作休息和娱乐的场地,祠堂在婚丧嫁娶时被用作置办酒宴的场地,平时不用的时候也可被用来堆放农务器具,收获季节时,农田不仅是晒草料、晒稻谷的好场所,还是孩子们最好的游戏场地;另一方面,自然生态格局的恢复和优化也可以改善由于城市化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塑造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观形态,成为城市人群休闲养生的绝好去处,为当地带来旅游收入;还有一点就是乡间田园景观资源为城市景观的规划设计带来灵感,在繁华喧嚣的城市结构中植入田园景观元素,为城市输送“氧气”和安逸悠闲的生活情态,这同样是田园景观功能机动性和多样性的体现。

2.4 精神的超越性

田园景观不但具有生产农作物的功能,而且可以在自然力和人工劳作的作用下产生不同的时空形态变化,显现出农耕文化古朴、自然和生态的整体美。万物复苏的时候,鸟语花香,春意盎然,呈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美感;夏季,绿树成荫,阳光炽热,有一种热烈的景观氛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满眼都是熟透了的劳动成果,有一种成熟的风情;冬季,自然中的物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岁月的累积逐渐枯萎,但就算朽化泯灭依然具有干枯的美感,并通过吸收环境的物质和能量等待下一次生命的萌芽。身处田园景观中的人通过与自然的互动感悟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实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

3 结语

城市化发展的今天,一个个风景如画的乡村小镇如同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产品一样千篇一律,曾经让我们引以为豪的乡土文化,也随着环境的无机化和单一化(下转第页)(上接第页)而走向消亡。景观“不仅仅是一个空洞的符号,一个已死的事件,一个深度美学化了的不包含意义的体验”,它是一个被注入情感元素并通过自我生长而产生的具有地域性和人文性的物质形态。以自组织为指导的田园景观规划设计作为一种具有地域性和场所性的景观设计手法,不但在恢复田园风光如画的面貌方面具有特殊的价值,而且也为解决城市环境中日益严重的非人性化问题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家思想录(第6辑)[M].科学出版社,2013:298.

[2]Haken H .协同学引论[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84.

[3]侯元凯,刘庆雨,等.休闲农业怎么做——资源与构建[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117.

景观建筑空间理论探索 篇7

我国拥有辽阔的地域、悠久的历史, 传统民居景观建筑集中的反映人们历朝历代最基本的生活状况, 是典型的地域与民族文化的代表, 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作为我国出现最早、分布最广的基本的景观建筑类型, 有着不同于西方传统景观建筑的独特体系, 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反映了人们伦理道德观念、风土人情、地域文化与气候特点。从北到南聚落形式与特点可谓异曲同工, 无不凝聚着历代工匠智慧和汗水。研究我国传统聚落空间组成与建筑景观形式, 对现代设计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 我国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

丰富多彩, 各具特色的聚落空间形态的构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现可将传统聚落的空间形态构成的因素分为以下两点:其一是自然因素, 如:地理条件、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等, 其二是社会因素, 如:宗法、伦理道德观念、血缘、宗教、当地风土习俗等。

3 我国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的形成特点

3.1 我国传统聚落空间的形成与演化

我国的传统聚落空间一般顺应地势环境建立起来, 其形式具有自发性, 强调界域感与空间场所精神。传统村镇与自然环境联系紧密, 聚落是人工物质聚集之地, 与自然之间会产生明显的分界。界域的存在, 使聚落从其外部环境中划分出来, 成为人们所能控制的领域, 使聚落更具有场所性, 从而给居住者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如古人往往会利用风水学说中的特定物品、空间构成、乃至植物强调的界域性使得人们对聚落有领域感和归属感, 加强了居民间的相互认同和团结, 形成友爱互助的社会关系。

3.2 我国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的生态性

我国传统的聚落空间是在顺应尊重自然地理、气候等自然因素的条件下, 以“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居住环境的构建理念为宗旨原则指导下建立的, 是以自然生态为载体的绿色空间体系。

3.2.1 聚落的选址

聚落的选址强调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的相通、和谐、有机的和谐“风水”理念:即以天、地、人相协调为准则的择地标准。在选建宅址的时候要寻找适宜的山脉作为基础, 除了这个主山脉以外, 也要求考虑住宅周边的形势, 要求四周的小山能够起到遮挡冬季的恶风, 然后选择理想的水文环境, 面水迎来南向季风, 从而增加小环境气候的作用, 最后才是确定住宅的具体位置。综合以上因素, 利用地形、地貌的特征, 灵活布局组织自由的空间环境。

3.2.2 建筑材料

我国古代建筑工匠善于就地取材、合理搭配加工利用当地建筑材料。工匠们就地取材, 用木、树皮、竹片、茅草、瓦、石材、粮食等巧妙搭配, 建造出具有当地特色的建材体系, 也成为最初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最佳例证。

4 我国传统聚落中的交往空间

传统聚落的形成最主要原因就是有利生产, 住在聚落中的人们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的生活来源, 正因为邻里之间在生产生活上的这种互助需要也使得邻里交往被人们重视而变得较为密切, 居民间的交往空间在传统聚落布局中重要地位。不难发现交往空间的设置极其注重场所精神、注重人们的心理感受, 是值得现代居住空间和小空间设计学习的。

交往空间一般分为户外交往空间、室内交往空间以及过渡空间。

户外交往空间, 一般由街巷空间、街巷节点 (小广场) 空间、亲水空间等。街巷是传统聚落空间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街巷不仅是居民户内私密空间的延伸, 同时村镇中巷子、胡同、里弄的紧密交织还将其他各个交往活动空间联系起来, 使村落的交往空间形成紧密的网络。我国聚落中的街巷多以尺度小、路面不平整以及慢速交通为特点, 人们处于其中能感到有安全感, 有利于交往行为的发生。聚落中的小街小巷为人们的交往提供了有利的场所, 适宜的宽度增加了邻里交往的可能性。处在街巷相交的节点空间更是人们聚集休憩的好地方。

5 我国传统聚落中的布局特点

5.1 严寒地区布局特点

由于北方严寒地区多风沙、气候变化骤烈, 太阳辐射强等气候特点, 这些地区常常采用圆形建筑平面, 利用其散热面积小, 同时利于抵抗风沙, 如内蒙古蒙古包。此外, 在地区较高地区, 民居多依山而建, 平屋顶、封闭式天井或院落, 以便防风、保温和减弱日晒。

5.2 寒冷地区布局特点

由于冬季寒冷、干燥, 风沙较大, 夏季又偏热。常常采用围筑小院, 房屋由垣墙包绕, 对外不开敞, 面向内院。有适当的挑檐, 冬季可获得较多日照, 夏季又可遮阳。庭院面积较大, 院内栽植花木, 摆设鱼缸鸟笼, 形成安静闲适的居住环境。实践证明, 这种布局在防风沙和防噪音干扰等方面比较理想, 至今人们也乐于居住, 比较典型的北京四合院。

5.3 夏热冬冷地区布局特点

气候夏季酷热、干燥, 吹热风, 冬季较寒冷。降水量少, 降水变率大, 有少量冬雪, 同时日照率高, 云量少, 气温变化急剧, 年温差大。在布局上前、后房相联, 附以厨房、马厩、围合成封闭的院落。这种内院式的密集组群布局, 有冬暖夏凉的效果, 如新疆地区。

5.4 夏热冬暖地区布局特点

建筑利用起伏的坡屋面、小庭院、天井、敞厅、青云巷、天窗、高侧窗、疏木条、各种通透的门窗来组织自然通风 (如脚门、趟拢和大门) , 在炎炎夏日中显得格外阴凉。如岭南特色的传统民居。

西双版纳地区房屋底层一般用作厨房、畜圈和杂用, 二楼储藏粮食。底层和第二层外墙不开窗, 上两层为住房, 向外开窗, 内侧为廊, 连通各间。设凉台, 屋顶坡度较大, 多采用“歇山式”以利屋顶通风, 飘檐较远, 重檐的形式有利于遮阳、防雨。平面呈四方块, 中央部分终日处于阴影区内, 较“为阴凉, 为族人议事、婚丧行礼及其他公共性活动用。

而云南彝族地区的民居具有布局紧凑的特点, 常见形式为“三间两耳”, 即正房三间, 东西厢房各两间, 组合成高度和面宽都相近的方形院落, 因其平面和外观酷似一颗方正的印章。住宅空间像凹斗, 便于通风, 尤其是内院起着通风、采光和排水的作用。

6 结束语

古人云:“温故而知新”。研究过去方可瞻望未来, 对传统聚落的形态进行回顾与分析无疑是必要而有益的。在设计工作中我们必要保持敏锐的洞察力, 探索今天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尽管历史在不断发展, 世事变迁, 人们的居住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 然而借鉴传统聚落的优势特点, 依然可以给予我们解决现代居住景观建筑环境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启示。

摘要:通过对我国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的组成特点、交往空间形成以及归纳总结传统民居建筑景观特点归纳介绍, 详细探讨这些传统经验对现代景观空间与建筑设计的启示及其借鉴意义, 旨在强调弘扬学习古人顺应气候特点、尊重场所精神、倡导“天人合一”的和谐设计理念。

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相关理论分析 篇8

1 文化景观概述

想要分析与研究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相关理论, 首先需要理解文化景观的含义。作为文化在空间上的反映, 一种落实于地球表层的文化地理创造物, 笔者结合相关资料, 将文化景观定义为“人所创造的物质或精神劳动的总和成果, 在地球表层的系统形态”。在文化景观中, 文化是催化剂, 自然是媒介, 文化景观是这种催化剂在自然这一媒介中发挥效用的必然结果, 所以可以将文化景观视为自然与人文因素的复合体。在人类的发展中, 文化景观记录着人类发展中文化、艺术、宗教、民俗等多方面的情况, 这也使得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对生态保护、文化延续、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方面都能够发挥不俗的推动作用, 这些作用的发挥正是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意义所在[1]。

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产物, 文化景观在漫长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中, 早已与周边环境, 人文环境产生了密不可分的共生关系, 这也说明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并不能只保护文化景观, 还需要保护当地周边环境、人文环境, 这样才能够较好地实现保护文化景观遗产。由于文化景观遗产保存着人类发展道路上不同时期的特色片段, 这就使得只有将文化景观遗产放在文化演进这一历史的大环境下, 才能够分辨文化景观遗产的本质要素, 并真正认识文化景观遗产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也只有这样, 才能够实现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长期可持续发展[2]。

2 文化景观遗产保护

自1992文化景观遗产纳入世界遗产体系保护范围以来, 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讨论与研究便一直持续至今, 而作为《世界遗产名录》中第一处文化景观遗产的汤加里罗国家公园, 也实现了对自身的更贴切定位。新西兰的汤加里罗国家公园中心位置的火山山区原本具备着文化与宗教意义, 这也就使得汤加里罗国家公园同时具备自然景观、生态体系以及文化景观等多种资源, 而在汤加里罗国家公园纳入文化景观遗产后, 其就能够得到更为精准的保护, 这对于世界范围内的文化景观遗产保护都有着较为深刻的意义。

进入21世纪后, 随着世界范围内经济、社会、人类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快速发展, 文化思想在各领域的激荡也使得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概念不断升级, 理念也不断深化, 这也使得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成为了一种更为理性的行为, 而近些年世界各国文化景观遗产保护成果的显著, 也体现着当下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工作的正确性。之所以能够实现理性的文化景观遗产保护, 与近些年世界范围内有关文化景观遗产的专家会议和专题研讨会频繁召开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在这种世界范围内的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理念的探讨与交流中, 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得到了不俗的发展, 这对其未来的发展与研究方向提供了有益的思考和见解[3]。

在当下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概念研究中, 文化景观遗产属于文化遗产范畴中, 还是属于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之外的另一种遗产类型, 一直是各国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 这一问题如果不能够得到有效解决, 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工作就很有可能受到制约, 而笔者认为文化景观遗产应纳入文化遗产范畴。之所以会得出这一结论, 主要由文化景观遗产属于文化与自然相互影响所形成, 而其中的文化则占据着一定决定性位置, 所以说, 人类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和综合作用才是其价值的核心所在。

3 结论

在我国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 我国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工作将得到较为不俗的发展, 为此我国文化景观保护业界必须深刻理解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理念, 这样才能够保证我国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工作的较好展开。

参考文献

[1]单霁翔.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相关理论探索[J].南方文物, 2010 (1)

[2] 刘跃军, 杨明珠.中国传统龙舟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审视与考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0 (5)

意大利台地园景观及其美学理论 篇9

14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开始, 意大利的造园艺术渐渐复苏, 此后人文主义者渴望古罗马人的生活方式, 向往西塞罗提倡的乡间住所, 这就促使了富豪权贵们纷纷在风景秀丽的丘陵山坡上建造庄园, 并且采用连续几层台地的布局方式, 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意大利台地园。台地园随着历史的发展, 出现了一大批水平很高的园林。在世界造园艺术中耸起一座独特的高峰。

意大利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 成为意大利台地园形成的重要原因, 意大利位于欧洲南部的亚平宁半岛, 半岛和岛屿属于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平原和谷底夏季闷热, 而在山丘上, 白天有凉爽的海风, 晚上还有来自山林的冷气流, 温和的气候加上政治上的安定和经济上的繁荣, 吸引了大量的贵族、大主教、商业资本家们在此修建华丽的住宅, 在郊外经营别墅作为休闲的场所, 意大利造园由此出现了适应山地、丘陵地形的独特的台地布局方式。

2 意大利台地园的特点

意大利台地园突出的特点之一, 是十分强调园林的实用功能。意大利人喜爱户外活动, 建造庄园的目的首先是为了有一个景色优美、适于安静居住的环境。因此花园被看作是府邸的室外延续部分, 是作为户外的起居间来建造的, 因而也就由一些几何形体来构成。

意大利造园家们显然更喜欢地形起伏很大的园址, 因为这样的地形更有利于创造出动人的效果。他们充分利用地形来规划园林, 地形决定了园林中一些重要轴线的安排, 也决定了台地的设置、花坛的位置与大小、坡道的形状等。建筑物的位置安排, 也要考虑其与台地之间的关系。因此台地园的设计, 从一开始就是将平面与立面结合起来考虑的。一般愈接近城市, 坡度愈缓, 则台层相应较少, 高差也不很大;距离城市愈远, 则坡度愈大, 也就需要设置更多的台层, 其间的高差也较大。

2.1 轴线

台地园的布局一般是轴线对称的几何形。庭园轴线有时只有一条主轴, 有时分主、次轴, 甚至还有几条轴线或直角相交、或平行、或呈放射状。早期的庭园中, 各台层有自己的轴线而无联系各层之间的轴线;至中期则常有贯穿全园的中轴线, 并尽力使中轴线富于变化, 各种水景, 如喷泉、水渠、跌水、水池等, 以及雕塑、台阶、挡土墙、壁龛、宝坎等, 都是轴线上的主要装饰, 有时完全以不同形式的水景组成贯穿全园的轴线。轴线上的不同景点, 使轴线具有多层次的变化。

2.2 建筑特点

建筑常位于中轴线上, 有时也位于庭园的横轴上。府邸一般设在庄园的最高处, 作为控制全园的主体, 显得十分雄伟、壮观, 给人以崇高、敬畏之感, 在教皇的庄园中常常采用这种手法, 以显示其至高无上的权力;或设在中间的台层上, 这样既可以从府邸中眺望园内景色, 出入也较方便, 也不占据主导地位, 给人以亲近感;或由于庄园所处的地形、方位等原因, 府邸设在最底层, 接近入口, 这种处理方式往往出现在面积较大, 而地形又较平缓的庄园中。

除主建筑外, 庄园中也有亭、花架、绿廊等, 尤其在上面的台层上, 往往设置拱廊、凉亭及棚架, 既可遮阳, 又便于眺望。此外, 在较大的庄园中, 常有露天剧场和迷园。露天剧场多设在轴线的终点处, 或单独形成一个局部, 往往以草地为台, 植物被修剪整形后做背景及侧幕, 一般规模不大, 供家人或亲友娱乐之用。此外, 园中还有一种建筑叫做娱乐宫, 供主人及宾客休息、娱乐用, 也有的专为收集、展览艺术品, 这种建筑本身往往也十分华丽壮观, 成为园中主景。由于采用台地园的结构, 各种形式的挡土墙、台阶、栏杆等就应运而生了。这些功能上所需的构筑物, 在意大利园林中, 同时又是艺术水平很高的美化园林的装饰品, 成为庄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还有花盆、雕像和各种喷泉。这些要素是建筑向花园的延伸和渗透。台阶、平台、挡土墙和栏杆通常用白色石头、高低错.落、描画出平台的节奏, 在常年浓绿的环境中, 很有装饰性。花盆和雕塑通常用来装饰台阶、栏杆、挡土墙、平台等等, 它们使花园更活泼多姿, 更有生气。

2.3 水景设置

意大利花园里, 水起着更多的作用, 它是独立的造园要素, 这里的水主要是动态的。奔流的水给花园带来了动感、光影和清冷冷的声音, 它们生机勃勃, 充满了生命感, 像园林的血脉, 再现了水在自然界的各种形式, 有出自岩隙的清泉, 有急湍奔突的溪流, 有直泻而下、飞珠溅玉的瀑布, 还有链式瀑和台阶瀑。链式瀑级差小, 台阶瀑级差大, 也叫水台阶, 这些水最后注入水池, 池里常常养鱼, 供人垂钓。最富有活泼生趣的, 把水的美发挥得淋漓尽致的, 是各种各样的喷泉。它们或者跟华丽的亭、廊之类的建筑物结合, 或者跟雕像结合, 或者跟大石盘结合, 它们可以是看不见的小喷嘴, 藏在水池边上, 树根下、草丛里、石板缝之间, 这些比较自然, 它们数量很多、处处喷涌、微沫随风轻飘、滋润得满园清凉。而最有巴洛克特色的“机关水嬉”则是一些恶作剧的喷嘴, 藏在看不见的地方, 游人无意中踏到机关, 水就会从四面八方射来。

2.4 植物搭配

意大利台地园中的植物常见的有松、柏、月桂、夹竹桃、橡树和悬铃木, 还有黄杨。黄杨和柏树很耐修剪, 常常被修剪成各种几何形状、花瓶、飞禽走兽等等, 也常常被修剪得整整齐齐。在草地斜坡上组成字母或者花坛里组成装饰图案, 园内小径的两侧也常常有经过修剪的绿篱。这种修剪树木的艺术, 叫做“绿色雕刻”。

经中世纪到文艺复兴, 修剪树木的传统始终不衰, 一般的, 用冬青属或柏树剪成方正整齐的高绿墙或低矮的绿篱。花坛是由剪成各种几何形状的黄杨组成的图案, 都是对称的, 四季常青, 以不同深浅的绿色为基调, 尽量避免一切色彩鲜艳的花卉。巴洛克时期, 绿墙也很有变化, 不只是简单的、平直的, 有些修剪成波浪形或其它曲线形状, 点缀一些绿球, 有的用绿篱组成迷阵。

树形高耸独特的丝杉, 又称意大利柏, 是意大利园林的代表树种, 往往种植在大道两旁形成林荫夹道;有时作为建筑、喷泉的背景, 或组成框景, 都有很好的效果。由于意大利花园几乎只种常绿树, 花卉极少, 所以四季变化不大, 这既是一个优点, 也是一个缺点, 避免了寒冬的萧瑟, 却也失去了金秋的明媚。

3 意大利台地园的美学理论

意大利图案式花园中, 建筑和自然的关系往往是动态的, 这种动态大致有2类, 一类是最常见的, 好像投石落水, 水中的波从中心向四周扩散、渐远渐弱, 以致消失, 这石子就是别墅的主建筑物。花园的构图和各种造园要素离主建筑越远, 几何性越弱, 变得越柔和越向自然接近。另一类却相反, 花园和它的建筑物好像从自然中产生出来的。第1类主要由平台、栏杆、石阶、雕饰、花坛、树木、林荫路等构成, 第2类主要是陡坡上的流水。

庄园的设计者多为建筑师, 善于用建筑设计方法来布置花园, 这些建筑师并不只着眼于建筑本身, 而具有全局观念, 使组成庄园的各局部、各景点融合于统一的构图之中。中轴对称、均衡稳定、主次分明、变化统一、比例协调、尺度适宜的庄园构图, 反映着古典主义的美学原则。由于透视学的进步, 设计师也运用视觉原理来创造出理想的艺术效果。

4 结语

几何式的布局和建筑、流水、常绿树3大要素的精心处理, 都在于要使天然美和人工美在园林中平衡。使园林成为建筑跟自然之间的中介物。这样的园林, 有些情趣介于法国的古典主义园林和英国的自然风致园之间。

参考文献

[1]黄东兵.园林规划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2]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2.

[3]唐学山, 李雄, 曹礼昆.园林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7.

[4]周初梅.园林规划设计[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6.

景观理论 篇10

20世纪末当后现代主义的大师们追醉心于搬用教条式的历史语汇并超时空拼贴时, 一种新的边缘性实践 --- 景观都市主义 (Landscapeurbanism) 应运而生。自1997年瓦尔德海姆 (CharlesWaldheim) 合成“景观都市主义”以来, 景观都市主义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十分丰富多样, 本研究的关注点是从错综复杂的景观都市主义谱系与流派中厘出其发展的结构和方向。

2.景观都市主义概念的引入

景观都市主义的涌现可以追溯到20世纪五六年代的伦敦阿基格拉姆小组 (Archigram) [1], 但迄今为止“景观都市主义”最广泛被引用的定义是CharlesWaldheim在《景观都市主义》一书的描述:“景观都市主义展现了当前一种对学科的重新定位。其中, 景观取代建筑成为当代城市发展的基本单元。由此, 通过跨越多门学科的界限, 景观不仅成为洞悉当代城市的透镜, 也成为重新建造当代城市的媒介。” [2]

从定义中我们即可得出:景观都市主义将历史上被作为景观设计学来描述的各种方法植入到城市研究中, 通过图形图像技术和建立操作模型来考察当代都市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从而构建动态的都市空间形态。一般认为, Ren Koolhass的维莱特公园投标方案是景观都市主义比较早的案例[3], 近年来景观都市主义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包括诸多来自建筑学、城市设计学和景观设计学的设计师和研究机构。

3.景观都市主义的主要观点

作为当前设计领域新兴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景观都市主义不仅是建筑和城市设计学的华丽转身, 更是景观设计学的自我革新。景观都市主义把“景观”作为当代都市研究的一种水平表面模型, 强调景观是自然过程和人文过程的载体, 所有的建筑和基础设施都是景观的延续。James Corner把景观都市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归纳为4个主题, 即生态与城市过程 (ecological and urban processes over time) 、水平表面的分阶 (the staging of horizontal surfaces) 、操作或工作方法 (the operational or working method) 、想象力 (imaginary) [4], 最具代表性。景观都市主义的主要观点包括:

系统。当代都市系统是集地理、文化、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为一体的、无法用线性的模型来描述的有机结构。景观都市主义着力开发基于信息技术的图形图像技术和操作模型, 将动态的都市空间、技术和工艺的限制、连续的过程和逻辑性纳入到一个自由和审慎的操作系统中[5]。

跨界。景观都市主义综合了景观设计学、建筑学和城市设计学, 并融入环境工程学、生态学、地理学、城市经济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 致力于构建跨学科的设计方法和技术。

动态。景观是一个动态和非线性变化的过程。景观都市主义试图突破基于封闭环境创造出来的纯粹、协调的景观意向和关于构图均衡的教条, 创造出不确定的、流动的空间形态。

基础设施。景观都市主义探索在城市景观领域与传统基础设施领域寻找契合点, 将基础设施的运行和自然生态过程、城市公共生活需求相结合, 围绕城市发展、城市公共政策、城市规划设计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等议题开拓新的实践领域[6]。

数据。以MVRDV的“数据景观 (Datascape) ”为代表的数据收集、分析和处理过程进一步印证了当代景观所呈现的动态性和自组织性, 以及景观系统的可操作性[7]。

4.景观都市主义的谱系

景观都市主义的理论体系非常复杂, 按照其发展方向大致分为三个阵营:一是“批判的地域主义 (Critical-regionalism) ”, 认为景观迫切需要保护地域文化, 以抵制全球化时代的技术普世化 (universalisingtechnology) ;二是“后福特主义 (Post-Fordist) ”, 该流派清晰描述了北美城市发展的轨迹, 提出当代城市社会空间转型的新模型;以AA景观都市主义研究课程及其相关实践为代表的“后结构主义 (Poststructuralist) ”思想受到后结构主义哲学体系的影响, 形成一套明显区别于前两大阵营的第三种立场。

4.1批判的地域主义

伴随现代主义的盛行, 城市变得千篇一律, 地方性和历史特色濒于消亡。1981年, 亚历山大·楚尼斯 (Alexander Tzonis) 和里安·勒菲夫尔 (LianeLefaivre) 提出“批判的地域主义”, 用以批判二战后欧洲的建筑实践[8]。而“批判的地域主义”的广泛传播, 则归功于肯尼斯·弗兰姆普敦 (Kenneth Frampton) 1983年的著名论文“走向批判的地域主义:抵抗建筑学的六个要点 (Toward a Critical Regionalism:SixPoints for an Architecture of Resistance) ”[9]。弗兰姆普敦主张用“抵抗性 (resistance) ”来缓冲全球化和文化趋同的冲击, 并认为景观作为“补救性”措施可以在对人造世界的破坏性改变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他在2004年接受的采访中强调:“所有关于可持续性的问题, 以及近来出现的更为综合的学科, 都包含在了伦敦建筑联盟的景观都市主义课程中。” [10]

“批判的地域主义”呈现明显的反现代主义的倾向, 强调多元文化、地理、气候和材料, 以及对人文主义和现象学的深入研究。在《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 (Modern Architect:A Critical History) 》一书中, 弗兰姆普敦进一步指出:“批判的地域主义”并不是指那种在特定气候、文化、神话和工艺的综合反应下产生的乡土建筑, 它反映了一种寻求某种形式的文化、经济和政治独立的意愿, 以及对“文化差异”的主张[1]。批判的地域主义偶尔插入一些乡土因素, 但通常从地形因素和其后条件开始, 把光线视为表达容量和构筑价值的主要介质。在建筑学领域, 批判的地域主义理论与实践已十分完善, 代表建筑师包括阿尔托 (Hugo Alvar Herik Aalto) 、博塔 (Mario Botta) 、西扎 (Alvaro Siza) 、伍重 (Jorn Utzon) 、尼迈耶 (Oscar Niemeryer) 、斯卡帕 (Carlo Scarpa) 、安藤忠雄、隈研吾 (Kengo Kuma) 、卡拉特拉瓦 (Santiago Calatrava) 等。

来源:http://places.designobserver.com/feature/water-front/10227/

来源:http://www.fieldoperations.net/

批判的地域主义景观都市主义实践的主要阵营在欧洲, 相关设计与研究人员包括马洛特 (Sebatien Marot) 、凯利·香农 (Kely Shannon) 、西八 (WEST 8) , 彼特·拉兹 (Peter Latz) 、琼罗·伊格 (Joan Roig) 等。这种边缘性的实践大多集中在后工业 (后农业) 的棕地和地形含糊的缝隙地带, 并表现为对生态学的偏爱[11]。以德国鲁尔地区为例, 该地区曾经是欧洲的钢铁和煤炭中心。1989年开始、为期10年的国际建筑展 (IBA) , 探讨的主要内容是如何修复环境和刺激经济复兴。以北杜伊斯堡公园为代表, 设计师不仅关注工业遗产的循环利用 (recycling landscape) , 并促进新的植物和生态系统在粉煤灰和矿渣堆的基础上蓬勃生长 (图1) 。

基础设施景观 (Landscape of Infrastructure) 不仅是对传统基础设施单一功能性的反思, 并致力于将城市基础设施作为首要的规范秩序, 从而形成城市形态、发展和演变的框架。以法国的高铁和巴塞罗那的二环路为例, 在工程师和建筑师等多学科团队的努力下, 市政工程和景观相结合产生出新的城市休闲内容和开放空间 (图2) 。

4.2北美的“后福特主义”

根据《寻找底特律 (Stalking Detroit) ) 》一书中AA DRL的帕特里克·舒马赫 (Patrick Schumacher) 和克利斯汀·罗格纳 (Christian Rogner) 所写的“后福特 (After Ford) ”[12], 福特主义经济规则和现代城市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工业流水线生产的发明和应用, 对应的是工业城市的发展, 以柯布西耶的著作《走向新建筑》为标志;第二阶段是传统工业城市的解体和“机器城市 (City as machine) ”的形成, 快速工业化系统导致大量的巨型工业复合体;第三阶段是福特生产模式全球化, 这种传播建立了后现代的开放、分散、自由组织的“矩阵 (Matrix) ”模型。

然而, 后福特时代的城市水平向扩张和和某些经济生产部门的终结, 使得追随福特主义的后工业城市遗留了大量废弃的建筑、设施、土地和废弃物。底特律就是一个以福特主义为组织模型、在后福特时代产生诸多问题的样本城市之一。在可预见的未来, 逆工业化和城市扩张仍将持续, 从而使空间的留白充斥整个城市化地区。

后福特主义景观都市主义的城市定位正是源于上述北美的城市发展轨迹。瓦尔海德姆提出, 后福特时代的城市土地的解放可分为4个阶段:“错位Dislocation) ” (服务中断) , “擦除 (Erasure) ” (通过播种来去除和重启生态过程) 、“吸收 (Absorb) ” (森林、沼泽和溪流的生态重建) 和“渗透 (Infiltration) ” (景观渗入村庄式的异质空间) [13]。詹姆斯·科纳 (James Corner) 提出“景观化 (Landscaping) ”的解决途径, 他认为:城市空间的留白是依据工业逻辑而生成的“作品”, 是“不确定的保留地”;随着城市逐步融入到景观, 它们将成为城市未来演化过程的重要部分。

后福特主义的景观都市主义侧重于生态学的研究如何与创造性实践相结合。科纳认为, 生态学和创造性演变之间的相似性预示着景观设计学的另一个方向, 即关于人们如何生活, 关于如何与土地、自然和场所紧密联系的各种约定习俗都将受到挑战, 而人们对生活的多元追求通过创造而重新得到释放[14]。与传统城市景观设计的单一目标或程序化的形态策略不同, 景观都市主义的探索从对“表象和对含义的关注”转移到形成的过程、栖居的动态和演变的微妙, 并包括更多组织和战略上的技巧, 更多功能和度量的实践。

作为景观都市主义主流的后福特主义, 聚集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建筑师、景观设计师和理论家。除瓦尔海德姆、科纳及其场域操作工作室 (Field Operation) 外, 还包括阿兰·伯格 (Alan Berger) 、朱莉娅·泽涅克 (Julia Czerniak) 、格雷厄姆·谢恩 (Grahame Shane) 、伊丽莎白·莫索普 (Elizabeth Mossop) 、克瑞斯·里德 (Chris Reed) 及Stoss工作室等。后福特主义的景观都市主义影响最为广泛, 在北美最著名的设计项目包括纽约曼哈顿的“高线” (Highline) (图3) 、清泉垃圾填埋场公园 ( Fresh Kli s Park) (图4) 等。近年来, 随着科纳及其场域操作工作室首次在中国赢得深圳前海城市设计国际竞赛 (图5) , 标志着景观都市主义理论逐步中国开花结果。

4.3 AA的后结构主义

AA景观都市主义课程始于2000年, 第一任导师为塞罗·纳杰教授 (Ciro Najle) , 2004年出版了《景观都市主义 (Landscape Urbanism: a Manual for Machinic Landscape) 》一书[15]。2004年伊娃·卡斯特罗 (Eva Casto) 接任以及随后阿尔弗莱多拉米雷 (Alfredo Ramirez) 任导师并延续至今, 2014年出版了《重要的领域 (CRITICAL TERRITORIES: FROM ACADEMIA TO PRAXIS) 》[16]。同时, AA景观都市主义课程导师以Ground Lab为平台, 致力于景观都市主义的社会化实践。随着AA原主席默森·莫斯塔法维 (Mohsen Mostafavi) 、塞罗以及其它一些教员出走哈佛大学, AA景观都市主义逐步占领教育的高地。笔者有幸曾于2004-2005年在AA接受景观都市主义课程的训练, 以及随后作为合伙人之一与其它导师参与Ground Lab的项目实践。

AA景观都市主义的教学和实践之所以被称为后结构主义, 是与哲学家米歇尔·福柯 (Michel Foucault) 和吉尔·德 勒兹 (Gilles Deleuze) 等所建立的后结构哲学体系和图解概念分不开的[17]。福柯认为:“图解是一种函数关系, 是从具体用途中抽象出来的关系”。在《福柯》中, 德勒兹进一步解释了福柯的图解概念, 认为图解是一部抽象机器 (abstract machine) , 包含可述的功能及事物的定义, 以及产生出不同的可见形式[18]。德勒兹哲学理论中的“褶子理论”、“游牧政治学”、“块茎思维”和“生成”等概念, 为AA后结构主义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AA的后结构主义重申建筑及其形态的重要角色, 大致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是系统研究, 从微观层面研究原型 (Prototype) 的生成、复制、演化 (Evolution) 、增殖 (Proliferation) 和异化 (alienation) , 并通过模型制作和规则制定获得材料特性、建造技术、管理策略和参数化的结构逻辑;其次, 场地的分析图解包括动态模型和过程图解, 涵盖地质水文、物质能量流动、地表径流、土壤侵蚀沉积、土地利用变化、交通、人口和迁移过程、污水和固体废物排放等的分层模拟, 以展示场地的不均衡、妥协和协调机制;第三, 网络都市主义发展原型的增殖逻辑和异化过程, 并在反馈的基础上探索可行的机制, 使得展开的策略不断被评估并最终形成综合规划。

来源: Groundlab提供

AA的后结构主义框架较早地突破了西方发达国家都市状况研究的范畴, 更像是从建筑学的角度研究城市景观, 在某种层面上更贴近建筑师库哈斯的“先锋派”实践。近年来, AA更是把研究重点集中在墨西哥、斯里兰卡、中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发展中国家。从2005年AA与北京大学共同参与的马岗城市发展研究开始 (图6) , Groundlab赢得了中国举行的一系列设计竞赛, 包括“厚土 (Deep Ground) ” (深圳龙岗城市规划国际竞赛第一名, 图7) 、“流动的花园 (Flowing Gardens) ” (西安201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 Groundlab Plasma Studio和LAUR STUDIO联合设计, 图8) 等。“流动的花园”生成于从主入口向温室延伸的主轴线, 从东西两边的山丘间经过, 同时延伸出许多蜿蜒的小径, 创造出一个相互交融的交通和雨水流线系统。场地的雨水在流动的过程中通过低维护的植物群落得到净化, 从而建立一个整合的园艺学技术体系。

来源:Groundlab提供

5.结论

景观都市主义在西方国家萌芽, 并逐步延伸到人口快速增长、城市快速扩张的发展中国家, 展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广谱适应性, 已被认为是近年来城市研究与设计实践领域最重要的转变之一。其研究的内容从刚开始无所不包到逐步集中到若干核心区域, 形成了多学科的理论框架;在操作层面, 景观都市主义开发了新的图形图像技术和操作模型, 为当代城市研究开拓了新的行动领域。批判的地域主义、后福特主义和后结构主义三大阵营也随着学科的交流与实践慢慢走向融合。

今天, 中国面临的城市问题与西方国家有很大不同。一方面, 我国处于城市化发展的中期, 却面临着严重的能源、环境、土地等问题等;另一方面, 在北京、上海等大型城市逐步显现出来的各种城市病, 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健康发展。如何避免城市快速扩张而避免西方国家城市化历程中的错误, 也许景观都市主义为我们提供了较为清晰的方向。

来源:Groundlab提供

摘要:景观都市主义的涌现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六十年代的伦敦阿基格拉姆小组, 但成为设计学理论与实践的焦点是最近十多年的事情。景观都市主义将历史上被作为景观设计学来描述的各种图形图像技术和操作模型植入到城市研究中, 以考察当代都市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由于关注点不同, 景观都市主义大致分为批判的地域主义、后福特主义和后结构主义三个方向, 并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而有逐步融合的趋势。

景观理论 篇11

关键词:风景园林理论;世纪公园;理论应用

上海世纪公园是上海市现代城市综合性公园,其规划和建设贯穿了师法自然、高于自然的设计理念,有机整合了风、土、水相互关联的三个自然要素,体现了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无论从形式到内容、从功能到美观、从表象到意境、从游憩到文化,世纪公园都具有较高参考学习意义。

1公园概况

上海世纪公园位于浦东新区,世纪大道的终端,其西北临新区行政文化中心,东南经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与内环线相连,占地面积140.3公顷。根据我国公园绿地分类标准,世纪公园活动内容丰富、设施齐全、服务半径大于2千米,属于上海内环线最大的富有自然特征的全市性综合类公园。

2规划背景

“市井不可园之,如园之,必向幽偏可筑。”计成在《园冶》的相地篇提到,城市中的繁华闹市不适合建造园林,如要建造,必须选择幽静偏僻的地方。世纪公园原址属浦东川沙县洋泾镇、花木镇地域,为农田、村宅和乡村企业用地,具有独特的环境条件和区位优势。“九五”总体规划期间,根据浦东新区总体建设发展规划决定征用该片土地辟建公园,意在优化浦东生态和社会环境,改善浦东的投资环境,体现浦东发展建设方向。最终,公园总体规划在同济大学规划方案的基础上由英国LUC公司设计。

3公园设计

3.1设计理念。总体规划秉承“师法自然,高于自然”的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理念,整体运用西方现代的造园手法,延续世纪大道的轴线关系,以大面积的水体为核心,以草坪为主体,以人工湖和土丘进行收尾,通过大量运用色块、色带的表现手法,呈现出—种现代、简约的造园风格。细部处理中,溪水、拱桥、掇山,又不失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美的神韵。公园设计将文化性、景观性、趣味性相结合,粗狂与精细相结合,力求建成具有现代化特色的中国园林,最终体现中西方园林艺术相融合、人与自然相渗透的理念。

3.2功能区划。作为世纪大道主轴线上的综合性公园,设计采用西方现代的造园手法,围绕镜天湖布设7个景区。乡土田园区、湖滨观景区和鸟类保护区位于公园的东北角,异国园区位于公园的东部,树林草坪区位于公园的南部、分别位于公园西北角和西侧的为小型高尔夫球场及果园区。同时,在各区中穿插了音乐广场、蒙特利尔园、科学体验馆等游乐展览设施,满足观赏、游乐、展出等各类文化游览需求。

3.3地形营造。“园林中,山、水不可或缺,山水的峭拔回环要布局得当,相得益彰。”世纪公园地形营造运用了中国传统造园中理想空间围合的认知观,竖向地形按规划处理为西、北、南三面围合,形成西山、北山、南山围合,东南敞开的公园区域,水系采用聚分结合的布局,把人文活动与自然生态融为—体。掇山垒石中,结合上海亚热带季风气候,东南方向开口为夏季海洋性季风流入提供条件;西、北方地形堆高用以阻挡冬季盛行的寒冷西北风;为了与浦东世纪大道、公园一号门主入口空间以及园内喷泉形成景观轴线,将南山堆高以此来与景观轴线形成对景,达到景观呼应效果;北山地形堆造时受资金、技术和空间的影响,堆山高度没有达到遮挡城市建筑立面的要求,但已基本阻挡道路杂音,创造喧闹城市静地。综上,世纪公园在整个地形空间营造中完全符合上海地域气候特点和现状地形地貌特征。

3.4植物配置

3.4.1景观性:世纪公园是以植物为主的生态型自然风景园,植物配置是绿化的主题。在LUC方案的基础上,以丛植、片植为主要的配置方法,大量运用色块、色带的设计,突出整体感和大体量的美,其成熟的造景手法表现出兼容并蓄的海派风格,既借鉴地吸收先进的西方园林设计理念,又注重挖掘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展现出兼容并蓄的景观效果。

3.4.2生态性:“景观相当重要的不仅仅是艺术性布置植物和地形,景观设计所有的技巧都是紧密联系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世纪公园园区内,植物采用拟自然的生态群落式配置,以生态园林理论为指导,利用生态位进行组合,使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共生,使喜阳、耐阴、喜湿、耐旱的植物各得其所,从而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壤、肥力,构成一个稳定有序的植物群落,充分发挥生态效益,改善城市环境。

3.4.3趣味性:公园内多处运用立体植物造型,既丰富植物景观,又满足游人观赏需求,活泼生动,引人流连忘返。世纪花钟是世纪公园标志性景点,它背靠镜天湖,面向世纪大道,以绿色的瓜子黄杨为刻度,以花卉作点缀,整体效果绚丽多彩。公园于2000年4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世纪花钟在充满趣味性同时,又赋有纪念意义。

结束语:本文结合实地调研和文献参阅等方法,从景观规划、景观详细设计及具体空间设计三个方面入手,综合分析了风景园林理论在上海世纪公园中的应用。上海世纪公园景观设计中摒弃了传统的造园手法,采用自然、生态的手笔来传承城市本身已有的传统与精髓,建成后的世纪公园与陆家嘴中心绿地、世纪大道和外环绿带共同构成了上海标志性的“绿色”景观,随着景观文化的变迁,世纪公园步步完善,“成长中的上海世纪公园”必将对浦东新区乃至整个城市的发展带来重要意义。

景观理论 篇12

从某种意义上说, 景观都市主义是一种全新的理论, 它不仅跨越了不同的学科, 还涉及到很多领域。相应地, 在城市规划方面, 景观都市主义主要是以景观作为其中的纽带。在此基础上, 景观都市主义在对不同领域予以整合的基础上, 全面解决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 还把景观作为媒介, 创造出一种不一样的城市形态以及空间结构。景观都市主义的出现, 主要是因为城市在环境方面存在的很多问题与不合理的设计有着密切联系。针对这些问题, 需要以景观都市主义的理论为基础, 对它的实践予以分析, 采取可行的对策来解决。

2 关于城中村的改造

从某种角度来说, 城中村是城市化进程中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城中村急需根据实际状况来予以合理的改造, 因为随着大量人口不断涌入到城市中心地带, 城中村的规模不断扩大, 而它并没有处于有序的管理之中。它存在很多问题:一是高大的建筑物不断增加, 却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布局, 处于混乱的格局中。二是在城市中心地带, 人口的容量已经远远超过城市中心应有的容量, 在安全方面埋下了隐患问题。与此同时, 随着城中村的改造, 还引发了一系列的其它问题, 比如, 城市土地的价格不断提高, 造成房屋拆迁方面的费用不断增加。城中村的改造并不是随意改造。在改造过程中, 不仅需要在社会历史学的角度分析, 还要站在长远发展的角度进行全面考虑。换句话说, 城中村的数量需要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 需要坚持适度的原则, 可见, 在改造城中村时, 需要遵循谨慎而稳步的原则。与此同时, 在经济方面以及城市的持续发展方面, 加以重视。改造后的城中村展现出城市应有的活力, 再现它的精神文化。总的来说, 对城中村改造予以完善, 也是对农民城市化问题进行合理的解决。同时, 在城中村改造方面, 需要站在城市持续发展的角度, 对它各个方面予以恰当的调整。比如, 城市人口的合理分配;予以科学规划与布局城中村, 需要对城中村带来的环境问题予以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了, 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

3 启示

对于城中村的改造来说, 需要从景观都市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出发, 对此进行完善。景观城市都市主义的提出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 不论是它的理论, 还是在城市发展中的运用, 都是不可获取的部分, 同时, 在改造城中村方面, 景观都市主义有着一定的启示作用。第一、在理论方面, 景观都市主义对城中村改造的启示。针对城中本身有着一系列复杂的问题, "一村一策"是改造城中村的主要方法。具体来说, 城中村的改造可以从这3个方面进行:首先, 从实际出发, 对城中村予以重新建设。其次, 根据城中村存在的问题, 对它予以合理的局部改造。最后, 可以采取多种策略综合整治城中村。需要以景观都市主义为基础, 形成一个广泛认可而有效的理论, 为城中村的改造提供理论支撑, 对此起到引导和指导的作用。这个理论的建设需要从城中村的实际情况出发, 对所有相关的因素予以考虑。第二、在实践方面, 景观都市主义主要在这些方面对城中村改造予以启示。一是关于土地使用方面。在城中村改造方面, 需混合使用土地。在土地密度方面, 需优化人口结构, 呈现多样化的局面, 丰富住宅的类型。以此来增加土地的使用功能, 使相应的服务业以及商业更具有活力, 也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二是关于交通与街道空间方面。在城中村改造方面, 需要使道路系统网状分布, 融合社区以及城市。进而采用更多的交通方式。同时, 需要调整街道的尺度, 采用小尺度, 并联系城市道路上的相关景观。以此, 使城中村的交通处于有序的运行之中。除了这些方面, 还有其它方面的启示。比如, 在城中村改造方面, 需要使对应的空间场所要有一定的吸引力。同时, 还要展现出安全性的特点。

总之, 在城中村改造方面, 景观都市主义不论是在理论方面, 还是在实践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运用使城中村的改造更加科学合理, 更能体现出城中村独特的魅力。更重要的是, 它能够使城中村的建设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雷茂民, 张展, 刘维彬.新城市主义对"城中村"改造的启示[J].低温建筑技术, 2008 (2)

[2] 翟俊.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景观城市[J].建筑学报, 2010 (11)

上一篇:行业竞争因素下一篇:鼻尖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