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法检测(精选12篇)
免疫法检测 篇1
甲胎蛋白(AFP)是哺乳动物胚胎期肝脏卵黄囊合成的一种糖蛋白,是辅助诊断原发性肝癌的重要指标[1]。目前检测AFP的方法较多,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日益完善,作为检测AFP的一种重要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显示出了很好的应用前景[2]。我们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和酶联免疫法(ELISA)对50例临床血清标本中AFP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标本
来源为2009年至2010年来本院住院和门诊的患者,随机抽取50例血清标本。
1.2 仪器和方法
酶联免疫法使用雷勃酶标仪(MULTISKAN MK3)试剂使用上海科华。化学发光免疫法使用西门子全自动化学发光仪(ADVIA Centaur XP)和配套试剂,采用吖啶酯为发光底物,采用双抗体夹心法[3]。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11.0进行分析处理,所得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线性实验
将标准液按不同浓度稀释后做线性实验,结果显示ELISA法和化学发光法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见表1。
2.2 对比实验
用ELISA法和化学发光免疫法同时对血清标本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两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系数r=0.996,提示两法呈良好相关性,见表2。
2.3 精密度实验
用两种方法对低、中、高质控品分别进行精密度实验,表明化学发光免疫法重复性好于ELISA法,特别是病理高值化学发光免疫法明显优于ELISA法,见表3。
3 讨论
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既具有发光检测的高度敏感性,又具有高度特异性[4],是公认快速、精确、重复性好且安全无毒的方法。ELISA法也以快速、简便实效而被广泛应用[5~7]。我们检测AFP结果指示化学发光法和ELISA法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好r=0.996.通过比较显示化学发光法线性范围宽,精密度等方面明显优于ELISA法,因此我们认为化学发光法可广泛应用于临床项目的检测[8]。
摘要:目的:探讨两种方法检测AFP的优缺点。方法:采用西门子全自动发光免疫分析仪和雷勃酶标仪。结果:化学发光法和ELISA法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良好(r=0.996)。结论:化学发光法的精密度和准确性均优于酶联免疫法。
关键词:化学发光免疫法,酶联免疫法,甲胎蛋白
参考文献
[1]崔锐.肿瘤标志物在良性疾病中浓度观察[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4;17(2):138
[2]陶义训.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第二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174
[3]章谷生.发光分析和发光免疫技术.余传霖.现代医学免疫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16
[4]张丽民.化学发光标记及发光免疫分析.基础医学与临床,1995;15(4)::247
[5]张强,雷清.乙肝表面抗原大蛋白在基层医院的应用.中国医药导刊,2008;(8):1249~1250
[6]邢文革,马嵘.HIV抗体快速检测试剂的临床评估.中国医药导刊,2004;(4)::208~292
[7]李金明.临床酶免疫测定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217
[8]陆志檬.因定量诊断技术评价及其临床应用.中国医药导刊,2003;(1):5~6
免疫法检测 篇2
酶联免疫吸附法在磺胺类药物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介绍了磺胺类药物的毒性及其残留量的.检测方法,着重叙述了酶联免疫吸附法及其在磺胺类药物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作 者:王伟华 韩占江 魏新军 张浩 陈逞 吴峥 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学院,河南,新乡,453003刊 名:安徽农业科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年,卷(期):34(6)分类号:S481+.8关键词:酶联免疫吸附法 磺胺类药物残留 检测 应用
免疫法检测 篇3
当前国内检测猪口蹄疫抗体水平的方法有ELISA法、猪口蹄疫正向间接血凝法和免疫金标试纸法等。前两种方法虽然都具有微量、特异、准确的优点,但需要比较完备的试验仪器和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且检测时间较长。而免疫金标试纸检测法是新开发的一种全新的猪口蹄疫抗体检测方法,检测一个样品只需8~15min,操作简便、快速、直观,结果容易判定,但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尚待验证。鉴于此,为了选择一种切合远安县动物疫病防控实际的检测方法,我们采用两种常用的检测方法(免疫金标试纸检测法和正向间接血凝试验法)对远安县农村散养户的200份猪血清样品进行了口蹄疫免疫效果对比检测试验,这对于本中心能够及时准确掌握生猪口蹄疫免疫效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被检样品采自全县7个乡镇的农村散养户。200份猪血清均为免疫口蹄疫疫苗后18~20d所采的全血样品,免疫疫苗均为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兰州生物药厂提供的猪口蹄疫灭活疫苗。
猪口蹄疫正向间接血凝抗原(包括稀释液)购自深圳市康百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试剂盒批号:20120218;猪口蹄疫抗体免疫金标试纸条购自深圳市康百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10908;仪器:V型96孔110度血凝板,台式离心机,精密移液器(5~50μL),微量振荡器。
1.2 方法
将200份全血样品放入离心机离心,5min后吸取上层血清液,置于试管架上备用。向金标试纸检测卡的椭圆形加样孔内加入2~3滴(50~100μL)待检猪血清,室温下静置8~15min判定结果。加样后8~15min与金标试纸附带的参照卡的色带滴度进行对照比较,当被检样品检测线(T)条带的色泽大于或等于参照卡中1∶32效价时,说明检测样品中猪口蹄疫抗体的滴度较高,如果低于1∶32则表示被检猪的口蹄疫抗体水平过低,应及时进行猪口蹄疫疫苗接种。正向间接血凝试验操作程序如下:加稀释液50μL→加被检血清50μL→在血凝板上倍比稀释被检血清→加血凝抗原→振荡摇匀→37℃下静置30min→结果判定。以50%红血球出现凝集的血清最大稀释倍数为该血清的血凝效价。血凝效价达1∶32为免疫合格,1∶32以下为免疫不合格。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1、表2可见,免疫金标试纸检测猪口蹄疫抗体效价合格率为82.5%,正向间接血凝试验检测其合格率为81.0%。通过数据比较表明,免疫金标试纸检测与猪口蹄疫正向间接血凝试验的结果基本符合,试验结果可靠。
3 讨论
(1)从上述检测结果中可以看出,远安县农村散养户中有一部分猪只免疫不合格,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与基层防疫员的技术水平、操作水平、疫苗用量及疫苗质量等有关;也可能是广泛存在的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猪圆环病毒感染而破坏了猪的免疫系统,造成免疫抑制。
(2)从操作方法上看,免疫金标试纸检测法操作简便,更重要的是检测时间短,能快速做出疾病诊断。而间接血凝试验是通过红血球凝集程度来判断结果的,操作者的判断能力不一样,就很有可能出现不同的结果,即便同一操作者每次的试验判断结果都可能有一定的偏差。
(3)从经济成本上看,免疫金标试纸检测也能体现出一定的优势,既能批量检测,也能单独进行检测,且不造成浪费。而间接血凝试验所需抗原一经开启就必须一次用完,在检测量较小的情况下就会造成很大的浪费。
4 结论
免疫法检测 篇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12月在本院的同时申请检测ANA和ANAs的门诊和住院患者6121例。其中男1020例,年龄18~75岁,女5101例,年龄14~86岁。
1.2 IIF检测ANA:采用德国欧蒙公司提供的ANA(马赛克)IIF试剂盒,商品号:FA1510-1005-1,每个反应区含2种抗原复合基质:HEP-2细胞和猴肝组织。以抗体滴度≥1∶100为阳性。
1.3 LIA检测ANAs:ANAs检测采用LIA法,检测试剂盒由深圳市亚辉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其试剂条含有17个测定项目:抗ds DNA、抗核小体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抗histones)、抗Sm D1、抗增殖性细胞核抗原抗体(抗PCNA)、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抗P0)、抗SSA/Ro52kd、抗SSA/Ro60kd、抗SSB/La、抗着丝点蛋白B抗体(Cenp B)、抗硬皮病70抗体(抗Scl-70)、抗U1-sn RNP、抗线粒体M2型抗体(抗AMA-M2)、抗J0-1、抗多发性肌炎/硬皮病抗体(抗PM-Sc1)、抗Mi-2、抗Ku。将血清1∶100稀释,严格按试剂说明书操作,肉眼判断反应结果。
1.4统计学分析: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2014年6121例标本同时用IIF检测ANA和LIA检测17种自身抗体,发现有IIF检测ANA阳性1200例,占19.6%,阴性4921例,占80.4%,LIA检测ANAs阳性1659例,占21.1%,阴性4462例,占70.9%。其中IIF-ANA-/LIA-ANAs+的有1107例,不一致率为22.5%。IIF-ANA+/LIA-ANAs-的有124例,不一致率为10.3%。见表1。
2.2在1107份IIF-ANA-/LIA-ANAs+标本中,中阳性率最高的前五种自身抗体是SSA/Ro60kd、SSA/Ro52kd、抗Sm D1、抗SSB抗体、抗histones,阳性率为分别为29.62%、18.32%、10.20%、9.58%、8.61%,总占76.33%,其余的占23.67%。见表2。
3讨论
抗核抗体是以细胞成分为靶抗原的器官非特异性自身抗体的总称,以Hep-2细胞为抗原基质的间接免疫荧光法(IIF)被认为是ANA检测的“金标准”[2]。而随着靶抗原的纯化技术不断提高,不断涌现自动化程度较高、易于标准化的检测方法,其中LIA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一种检测方法。但在实际检测过程中,我们会发现IIF检测ANA与LIA检测ANAs的结果不一致,笔者通过对二者不同结果进行分析,试图阐述该类标本检测自身特异性抗体的临床意义。
在对2014年6121例标本同时用IIF检测ANA和LIA检测17种自身抗体中发现,IF-ANA-/LIA-ANAs+的有1107例,不一致率为22.5%。其中阳性率最高的前五种自身抗体是SSA/Ro60kd、SSA/Ro52kd、抗Sm D1、抗SSB抗体、抗histones,阳性率为分别为29.62%、18.32%、10.20%、9.58%、8.61%,总占76.33%,其余的占23.67%,结果与周仁芳等人的报道的以SSA为主要抗体一致[3]。分析原因可能是HEP-2细胞SSA的表达丰度低以及固定过程中抗核抗原出现弥散丢失。有文献报道,如选择转染Ro60c DNA的HEp-2000细胞基质可提高检测的灵敏度[4],另外其他抗体也有不同程度的漏检,笔者认为可能是:(1)IIF中HEp-2细胞为人源的细胞,部分表达的靶抗原含量低,且不均一,不同固定方法对特定抗原可能会丢失,故容易漏检,而LIA所包被的是来源于牛的胸腺和脾脏纯化抗原,含量高且固定,当标本抗体浓度低时,也可被检测(灵敏度高)。(2)方法学上IIF一般手工操作,且操作繁琐,滴度判断需系列稀释,荧光染色不稳定,荧光类型需肉眼判断,少见的特殊类型还需经验丰富专业技术人员鉴定等;而IIF可自动化,判读方便,重复性较好。
而IIF-ANA+/LIA-ANAs-的有124例,不一致率只为10.3%,表明以Hep-2细胞作为抗原基质的IIF法能检测出绝大多数自身抗体,是目前筛选ANA的理想实验。
综上所述,IIF-ANA与LIA-ANAs的检测有其互补性,二者不相互替代。IIF-ANA具有覆盖ANA抗体面广,同时即是筛查试验又是ANA检测金标准的特点,而LIA-ANAs有较高的检测敏感性和疾病特异性,故两种方法学间存在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差异。如果单用任何一种方法检测都有可能造成ANA阳性结果的漏检、漏报或AID的漏诊。因此,临床应用时,尤其对AID的早期诊断、鉴别和治疗,需联合进行IIF-ANA筛查和LIA-ANAs检测,减少漏诊或误诊。
参考文献
[1]Shoenfeld Y,Gershwin ME,Maroni PL,et a1.Auto antibodies[M].Second Edition.Netherlands,2007:29-32.
[2]Ghirardello A,Bendo R,Rampudda ME,et a1,Commercial blot assays in the diagnosis of systemic rheumatic diseases[J].Autoimmun Rev,2009,8(8):645-649.
[3]周仁芳,胡朝军,张蜀澜,等.抗核抗体筛查实验与特异性抗体确认实验相关性研究[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9,32(12):1344-1348.
免疫法检测 篇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将答案填写到答题卡上,选对得2.5分,共50分)
1.流感流行期间,在教室喷洒消毒液,这一措施属于()
A .控制传染源B.消灭病原体C.切断传播途径D.保护易感人群 2.下列预防传染病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A.隔离传染病患者B.给家禽注射禽流感疫苗C.对艾滋病人进行隔离D.停止进口疯牛病区加工的牛肉制品 3.为了防止爱滋病传入我国,我国政府停止进口一切外国的血液制品,这是采取()A.消灭传染源B.消灭病原体C.控制易感人群D.切断传播途径 4.下列关于免疫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人体的免疫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B.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 C.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就是计划免疫D.计划免疫可以使疾病得到痊愈 5.不随地吐痰,保持住房和公共场所的空气流通,戴口罩等,主要是为了预防:()A.呼吸道传染病B.消化道传染病C.血液传染病D.体表传染病 6.下列不属于艾滋病传播的“高危行为”的是()
A. 吸毒时,与毒友共用注射器B.与艾滋病人同桌进餐C.自己的伤口接触他人的血液D.曾输过被怀疑为不洁的血液 7.下列与人体免疫功能异常无关的疾病的是()
A.先天性心脏病B.花粉过敏C.类风湿性关节炎D.癌症
8.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是()
A.自然免疫B.特异性免疫C.非特异性免疫D.计划免疫
9.目前“SARS”病毒灭活疫苗已研制成功,正对志愿者进行接种实验。试分析,志愿者所接种疫苗和体内发生的免疫反应分别是()
A.抗原.特异性免疫B.抗体.特异性免疫 C.抗原.非特异性免疫D.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10.为严重烧伤的病人植皮时,一般要用自身健康皮肤。其原因是()
A、愈合迅速B、防止发生排斥反应 C、血型符合D、有效预防感染
11.2005年初,在我国及世界很多地区发生了禽流感,预防人员迅速行动,灭杀,深埋了发病地3000米以内的所有家禽,其目的是()
A.控制传染源B.保护易感人群C.切断传播途径D.三项都不是 12.某同学吃了不洁净的红苕而患了蛔虫病。这里不洁净的红苕属于传染病流行的哪个环节?()
A. 病原体B.传播途径C.易感人群D.传染源 13.下列各项中,不是病原体的是()
A.肝炎病毒B.痢疾杆菌C.蛔虫D.传播疾病的蚊子.苍蝇14. 以下哪些疾病不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A.脊髓灰质炎B.禽流感C.肺结核D.阑尾炎 15.以下属于特异性免疫作用的是:()
A.唾液.眼泪和杀菌物质B.胃液中的盐酸和杀菌物质 C.白细胞和吞噬细胞D.被狗咬后注射狂犬疫苗
16.某人不小心被铁钉扎伤了脚底,医生在清理伤口后给他注射了破伤风抗毒血清,注射的物质及预防措施分别是:()
A.抗原,控制传染源B.抗原,保护易感者C.抗体,控制传染源D.抗体,保护易感者
17.牛常用粘满唾液的舌头舔伤口,结果伤口愈合,原因是:()A.唾液中含有淀粉酶B.唾液呈碱性可杀菌C.唾液中含有溶菌酶D.唾液中含有黏蛋白
18.我国政府为在20世纪末在我国消灭小儿脊髓灰质炎,近几年来,在每年的12月和次年的1月,对全国6周岁以下的儿童进行强化免疫,服用脊髓灰质炎疫苗。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角度看,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A.人工免疫B.控制传染源C.切断传播途径D.保护易感人群
19.在对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这主要是由于()A、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B、体液大量损失
C、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D、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
20.器官移植到患者体内,该器官不易成活,从免疫的概念分析,被移植的器官属于:()A.抗原B.抗体C.病原体D.疫苗
单项选择题答题卡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0分)
21.湖北省在中小学广泛开展“大家唱大家跳”活动,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提供免疫力,预防传染病。从传染病预防的一般措施看,该措施属于。22.某人吃了被苍蝇接触过的食物,感染了传染病。苍蝇属于这种传染病的。23.患过麻疹的人体内产生了抵抗麻疹病毒的抗体,再接触麻疹病毒就不会患麻疹病了。这种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这种免疫属于。
24.①甲乙丙兄弟三人共同生活,丙出生时就接种了乙肝疫苗,甲乙没有接种,都身体健康。②乙感染了乙肝病③不久甲也感染了乙肝病。上述事实说明①中兄弟三人是乙肝病的易感人群,②中乙是。预防乙肝病的有效措施是。25.被狗咬伤的人,需及时注射狂犬疫苗。注射的物质和被咬伤的人分别是和从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看这种方法属于。
26.2009年全世界爆发了甲型H1N1流感,人们采取了很多措施控制疾病蔓延。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导致人类感染“甲流”的____________。
(2)甲型H1N1流感确诊患者属于________,为了控制“甲流”蔓延,学生中免费注射疫
苗。这一措施属于______________,学生获得免疫称为__________。
(3)在注射疫苗时,都是使用的一次性输液器,可以有效避免因输液导致的疾病传播。该项措施属于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27.禽流感是一种可以在人和动物之间传播的传染病,为了有效预防人感染禽流感,有人作了如下的实验
A实验:取活的禽流感病毒注射在一只鸡的体内,不久,此鸡患病死亡。
B实验:取灭活的禽流感病毒注射在另一只鸡的体内,经过几周后,再取活的禽流感病毒注射在它的体内,结果它没有患病。据上述实验回答:
(1)B实验中说明鸡产生了抵抗禽流感病毒的,鸡产生的这种免疫属于免疫。(2)将另一种病毒注射经过B实验处理的鸡体内,鸡是否会得病?(3)人类的计划免疫中,接种的疫苗相当于实验中的。
(4)A实验中的鸡在实验中的作用是。A、B实验中都只用一只鸡作为实验对象,对于正确得出结论的影响是。解决的办法是
(5)带病毒的鸡对健康的人来说是,健康人称为,杀死病鸡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的。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21.保护易感人群22.传播途径23.蛋白质特异性免疫24.甲乙传染源 预防接种 25抗原易感人群保护易感人群26(1)病原体(2)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特异性免疫(3)切断传播途径
三、实验探究题
基于免疫机理的入侵检测研究 篇6
关键词:网络安全;入侵检测;生物免疫
中图分类号:TP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3-0000-01
Research on Intrusion Detec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Immune Mechanism
Kang Xiaoyu, Liao Shujian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epartment of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Taiyuan030021,China)
Abstract:The main objective of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IDS) is testing computer systems internal or external intruders unauthorized use, misuse and abuse.IDS’ unique role in the network security system so that it occupies an irreplaceable position.Biological immune system and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s have many similarities,the similarity of the immune system for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provides a study of natural template.In this paper,a brief introduction in the immune mechanism in intrusion detection research,based on a current focus on network computers and artificial immune systems (artificial immune system,AIS) of the theoretical model,as well as a mechanism of immune-based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of multi-subsystems,multi-agent architecture.
Keywords:Network security;Intrusion detection;Biological immune
目前,开放式网络环境使人们充分享受着数字化,信息化给人们日常的工作生活学习带来的巨大便利,也因此对计算机网络越来越强的依赖性,与此同时,各种针对网络的攻击与破坏日益增多,成为制约网络技术发展的一大障碍。传统的安全技术并不能对系统是否真的没有被入侵有任何保证。入侵检测系统已经成为信息网络安全其必不可少的一道防线。
人体内有一个免疫系统,它是人体抵御病原菌侵犯最重要的保卫系统,主要手段是依靠自身的防御体系和免疫能力。一些学者试图学习和模仿生物机体的这种能力,将其移植到计算机网络安全方面。相关研究很多都基于生物免疫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免疫机制[5]。基于免疫理论的研究已逐渐成为目前人们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其研究成果将会为计算机网络安全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一、入侵检测简介
入侵即入侵者利用主机或网络中程序的漏洞,对特权程序进行非法或异常的调用,使外网攻击者侵入内网获取内网的资源。入侵检测即是检测各种非法的入侵行为。入侵检测提供了对网络的实时保护,在系统受到危害时提前有所作为。入侵检测严密监视系统的各种不安全的活动,识别用户不安全的行为。入侵检测应付各种网络攻击,提高了用户的安全性。入侵检测[4]技术就是为保证网路系统的安全而设计的一种可以检测系统中异常的、不安全的行为的技术。
二、基于免疫机理的入侵检测系统
(一)入侵检测系统和自然免疫系统
用四元函数组来定义一个自然免疫系统∑NIS[5],
∑NIS=(XNIS, ΩNIS,YNIS,GNIS)
XNIS是输入,它为各种类型的抗原,令Z表示所有抗原,抗原包括自身蛋白集合和病原体集合这两个互斥的集合,即,用W表示自身蛋白集合,NW表示病原体集合,有
S∪NW=Z,W=
YNIS是输出,只考虑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而不计免疫效应,YNIS取0或1,分别表示自然免疫系统判别输入时的自身或非自身。
GNIS是一个自然免疫系统输入输出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函数,则有
YNIS=GNIS(XNIS)=
ΩNIS为自然免疫系统的内部组成。而根据系统的定义,入侵检测系统可以表示为
∑IDS=(XIDS, ΩIDS,YIDS,GIDS)
式中,XIDS是入侵检测系统的输入。令M表示是整个论域,整个论域也可以划分成为两个互斥的集合即入侵集合,表示为I和正常集合表示﹁I,有
I∪﹁I=M,I∩﹁I=
輸入XIDS,输出YIDS,此时入侵检测系统具有报警S和不报警﹁A两种状态,报警用1表示,不报警用0表示。
GIDS表示输入与输出之间的非线性函数关系,则有
YIDS=GIDS(XIDS)=
ΩIDS是自然免疫系统的内部组成。不同种类的检测系统具有不同的ΩIDS,产生不同的ΩIDS,从而将输入向量映射到输出。
(二)基于自然免疫机理的入侵检测系统的设计
自然免疫系统是一个识别病原菌的系统,与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有很多类似之处,因此自然免疫系统得到一个设计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启发,我们先来研究自然入侵检测系统的动态防护性、检测性能、自适应性以及系统健壮性这四个特性[5]。
1.动态防护性。
自然免疫系统可以用比较少的资源完成相对复杂的检测任务。人体约有1016种病原体需要识别,自然免疫系统采用动态防护,任一时刻,淋巴检测器只能检测到病原体的一个子集,但淋巴检测器每天都会及时更新,所以每天检测的病原体是不同的,淋巴细胞的及时更新,来应对当前的待检病原体。
2.检测性能。
自然免疫系统具有非常强的低预警率和高检测率。之所以具有这样好的检测性能,是因为自然免疫系统具有多样性、多层次、异常检测能力、独特性等多种特性。
3.自适应性。
自然免疫系统具有良好的自适应性,检测器一般情况下能够检测到频率比较高的攻击规则,很少或基本根本没有检测到入侵的规则,将会被移出常用检测规则库,这样就会使得规则库中的规则一直可以检测到经常遇到的攻击。基于免疫机理的入侵检测系统采用异常检测方法检测攻击,对通过异常检测到的攻击提取异常特征形成新的检测规则,当这些入侵再次出现时直接通过规则匹配直接就可以检测到。
4.健壮性。
自然免疫系统采用了高度分布式的结构,基于免疫机理研究出的入侵检测系统也包含多个子系统和大量遍布整个系统的检测代理,每个子系统或检测代理仅能检测某一个或几类入侵,而多个子系统或大量检测器的集合就能检测到大多数入侵,少量几个代理的失效,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检测能力[4]。
(三)基于免疫机理的入侵检测系统体系架构
根据上述所讨论的思想,现在我们提出基于免疫机理的入侵检测系统AIIDS[1],包括如下四个组成部分:
1.主机入侵检测子系统。
其入侵信息来源于被监控主机的日志。它由多个代理组成,主要监控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完整保密以及可用性等方面。
2.网络入侵子系统。
其入侵信息来源于局域网的通信数据包。该数据包一般位于网络节点处,网络入侵子系统首先对数据包的IP和TCP包头进行解析,然后收集数据组件、解析包头和提取组件特征、生成抗体和组件的检测、协同和报告、优化规则、扫描攻击以及检测机遇协议漏洞的攻击和拒绝服务攻击等。
3.网络节点入侵子系统。
其入侵信息来源于网络的通信数据包,网络节点入侵子系统监控网络节点的数据包,对数据包进行解码和分析。他包括多个应用层代理,用来检测应用层的各种攻击。
4.控制台。
有各种信组件,包括交互组件以及通信组件,交互组件用于显示当前被检查的网络系统的各种安全状况,通信组件用于与子系统进行通信联络[5]。
三、结论与讨论
本文在借鉴生物免疫系统的有关机理的基础上,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人工免疫机理的入侵检测系统。该系统包括两个方面,即信息传输免疫系统和计算机信息处理入侵检测系统。再次,阐述了基于自然免疫系统的机理提出了入侵检测系统的设计。就入侵检测而言,将免疫机理应用到入侵检测思想尽管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建立基于人工免疫机理系统的真正智能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尚任重道远。因此,进一步研究生物免疫系统,结合已有的技术和方法,探讨更优秀的网络安全技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以及与实际生产的不断结合,基于免疫机理的入侵检测将在网络安全中发挥其重要作用,展现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闫巧.基于免疫机理的入侵检测系统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2003.起止页码23-25
[2] Hofmeyr S.A..An interpretative int roduction to t he immune system. In : Cohen I. , Segel L.eds..Design Principles for t he Immune System and Ot her Dist ributed Autonomous Systems. Englan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2000.起止頁码 01-03
[3]朱吉禹,郑家齐.病原学与免疫学.重庆大学出版社,1994 .起止页码 56-78
[4]胡昌振.网络入侵检测原理与技术.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1 .起止页码66-78
[5]焦李成,杜海峰,刘芳,公茂果.免疫优化计.学习与识别.科学出版社.2006.6..起止页码 109-111
[作者简介]
酶免疫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血清型 篇7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血清型,酶联免疫检测
丙型肝炎病毒存在不同的基因型。目前已明确了HCV至少有6个基因型, 20多个基因亚型。很多研究者指出, 不同的基因型的HCV在致病性, 对干扰素治疗的反应性等方面有明显的不同, 并对诊断试剂和免疫预防等研究有重要影响。对HCV基因分型已有很多的方法, 但都是基于逆转录--基因扩增的方法, 操作复杂, 技术要求高。
为探讨适合临床应用的丙型肝炎分型的方法。根据我国HCV主要为基因Ⅱ (1b) 、Ⅲ (2a) 型分布特征, 将有相同血清反应的Ⅰ和Ⅱ型基因型划归为血清Ⅰ型;将Ⅲ和Ⅳ基因型划归为血清2型。根据不同基因型编码产物的氨基酸序列及血清抗-HCV的反应情况。本研究将HCV核心区NS4区的合成肽为抗原, 设计、合成了C区序列相当于第65位至81位氨基酸。建立了固相酶联免疫检测方法。对HCV感染者血清中抗-HCV进行了分型研究。
1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血清标本:70份血清标本来自省内均有多次单采血浆会输血球经历。44例慢性肝病患者标本。
1.2 方法
1.2.1 抗-HCV的检测
采用美国AbbottⅠMX抗-HCV检测试剂, 严格按说明书操作。
1.2.2 HCV血清型的测定
①将4条合成肽分别包被于酶标板, 4℃过夜, 用PBS-T或Teen-20洗涤液洗板5次, 用含40%小牛血清的PBS室温封闭2 h;②将血清标本1:10稀释加入酶标本, 每一份标本分别加入不同抗原包被的4个孔内。37℃孵育40 min, 洗板5次, 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单抗人IgG;37℃孵育40 min, 洗板5次, 加入显色, 37℃显色15 min, 加终止液终止反应, 于492 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Cut-off值系测定120份健康人血清, 以吸光度值加上2个标准差而定。当C区及NS4区1型抗原包被孔中有1孔为阳性或2孔均为阳性时判定为血清1型;当C区及NS4区2型抗原包被孔中有1孔为阳性或2孔均为阳性时判定为血清2型。
2结果
使用美国AbbottⅠMX抗-HCV检测试剂对本省的单采血浆人员进行检测, 结果在70份血清中测得抗-HCV阳性48例 (68.6%) ;进而对其进行血清型的测定, 血清型阳性35例, 阳性率为72.9%, 其中C区阳性18例, NS4区阳性25例, 血清型阴性标本多数抗-HCV滴度较低。在70例标本中测得HCVRNA阳性21例 (30%) , 对其进行基因型的测定, 结果见表1。
对慢性肝炎患者血清型阳性的血清进行基因型的测定, 结果见表2。
可以看出血清Ⅰ型与基因Ⅱ (1B) 型相对应;血清Ⅱ型与基因Ⅱ (2a) 型相对应, 无矛盾结果。在血清Ⅰ型、2型均阳性病例中, 个体供血者中4例RNA阳性者3例为Ⅱ (1B) 型, 而7例慢性肝炎患者均确认了只有Ⅱ (1B) 型基因型病毒。
3讨论
根据血清中对不同类型的丙型肝炎病毒特定抗原产生相应抗体差异作血清分型。因此选择检测不同型抗体至关重要。用于分型的抗原应既有较强的抗原性, 又能体现出不同型的HCV血清学特征, 其变异为某一型内病毒的共同特点, 可刺激机体产生不同的抗体。单独使用核心区合成肽测定血清型结果不甚理想[1,2]。选用了核心区及NS4区两个含免疫表位的型特异性抗原片段用于分型, 在48例抗-HCV阳性血清中, 阳性率为72.9%;而核心区和NS4区阳性率分别为37.5%和54.2%, 可见两区合成肽进行分型取得了较好结果。
在病毒感染的不同时期血清中HCVRNA及抗体的表现有所差异。由于丙型肝炎不同型HCV之间没有交叉保护作用, 在从一种型别的HCV恢复后, 不能抵御另一种型别HCV再感染。那么在不同型HCV双重感染时, 可能血清中有两种基因型HCV以及相应的抗体, 随着其中一种或两种基因型病毒RNA被清除, 可有两种性的抗体留在血清中。因此在一些患者血清中就可能测得两种基因型及一种血清型, 另外一些患者中又可能有两种血清型而只有一种基因型。因为Ⅱ (1b) 型病毒通常具有较强的毒性, 而Ⅲ (2a) 在体内易于诱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动物实验也表明, 不同基因感染时Ⅲ型总是首先被清除。另外, Ⅱ/Ⅲ 混合感染时Ⅱ型对Ⅲ型可能有抑制作用, 因而在血清混合型的标本中单一基因型多为Ⅱ型。
本文建立的方法仅用C区及NS4区中两段合成肽, 所包含的抗原位点有限, 因此选择抗-HCV高滴度的标本进行分型检测可得到较好的效果。HCV基因型具有地域分布特征, 我国以Ⅱ (1b) Ⅲ (2a) 型为主, Ⅰ (1b) Ⅳ (2a) 型罕见。据此, 本文合成C区及NS4区的肽段建立血清分型方法。血清Ⅰ型应与基因Ⅰ、Ⅱ型相对应, 血清2型应与基因Ⅲ、Ⅳ型相对应, 用此方法只需经过一次实验即可将HCV主要流行的基因Ⅱ、Ⅲ型分开, 又可区分结构区和非结构区抗体。基本能满足临床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的需要, 对丙型肝炎流行病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忠, 陶其敏, 等.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与基因分型方法的研究.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1995, 9 (3) :206-208.
免疫法检测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1日-2013年6月30日于笔者所在医院同时采用免疫印迹法 (LIA) 和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检测抗核抗体 (ANA) 的3014例患者, 其中男1049例, 年龄17~80岁, 平均 (40.5±4.1) 岁;女1965例, 年龄3~86岁, 平均 (43.0±1.8) 岁。其中2013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AID患者123例设为AID组, 男52例, 女71例, 年龄17~70岁, 平均 (45.7±4.1) 岁。其中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AID患者的诊断均符合国际相关学会的诊断标准。其中无明显心血管、肝、肾疾病, 无结缔组织病病史的健康体检人群80例设为健康组, 男34例, 女46例, 年龄19~60岁, 平均 (38.2±4.1) 岁。检测标本均为血清标本。AID组和健康组用于计算两组检测方法的特异度和敏感度, 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效能。
1.2 试剂和检测仪器
试剂: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和线性免疫印迹法 (LIA) 所用试剂盒分别为德国欧蒙公司ELISA法检测抗核抗体试剂盒和抗核抗体谱 (Ig G) 检测试剂盒 (免疫印迹法) 。ELISA法的主要检测总抗核抗体, LIA法的检测膜条上包被以下10种特异性抗原, 包括抗SSA、抗SSB、抗Jo-1、抗Sm、抗Scl-70、抗n RNP、抗着丝点抗体、核小体、组蛋白和核糖体P蛋白。仪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使用安图生物全自动酶免分析仪检测ANA酶标反应板的吸光度 (OD) 值。免疫印迹法 (LIA) 检测ANAs采用德国欧蒙公司的免疫印迹自动操作仪 (EUROIMMUN AG) 和EURO Line Scan软件进行显色结果扫描分析。
1.3 方法
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3~5 ml, 3500 r/min离心5 min分离血清, 3 d内完成检测。两种方法均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的操作流程:待测血清1∶101稀释加入ELISA板孔内第一次温育30 min, 专用洗液洗涤3次, 加入酶结合物温育30 min, 同样洗涤3次后加底物温育显色15 min, 加终止液终止反应后酶标仪比色。免疫印迹法 (LIA) 的操作流程:预处理试剂膜条 (5 min温育槽温育) , 使用试剂盒内专用稀释液1∶101稀释待测血清浸泡膜条第一次温育30 min, 专用洗液清洗涤3次, 5 min/次, 后加酶结合物第二次温育30 min, 同样清洗3次加底物温育10 min后蒸馏水清洗终止, 待膜条干燥软件判读膜条抗体谱结果[3]。
1.4 结果判读
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检测ANA结果判读按标准酶标仪测定反应板的OD值, 计算待测标本与标准液的OD值比值, <1.0判为阴性, ≥1.0判为阳性[4]。免疫印迹法 (LIA) 的结果判读是根据反应后的膜条与标准谱带图对照, 相应的谱带定位和带型显色时可判断相对应的抗体阳性, 膜条中一个抗体或一个以上阳性就可判读该法检测的抗核抗体 (ANA) 阳性。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SP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Kappa、字2统计学方法分析, 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LIA法与ELISA法检测抗核抗体ANA的结果
共收集记录3014例标本结果, LIA法检测ANA阳性结果490例, 阳性率为16.26%;ELISA法检测ANA阳性结果有319例, 阳性率为10.58%, 详见表1。LIA与ELISA两种方法检测抗核抗体结果总一致率 (同为阴性和阳性的样本数占总检测样本数) 为92.20%, 经Kappa检验计算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例
注:Kappa=0.69, P<0.05
2.2 LIA法与ELISA法结果不一致的ANA抗体的特点
LIA法和ELISA法检测结果不一致主要表现两种方法同时检测样本时在LIA法检测呈阳性, ELISA法检测呈阴性。此类样本共203例, 而LIA法阴性、ELISA法阳性有32例。203例LIA法阳性ELISA法阴性患者抗核抗体检测的结果中, LIA法抗核抗体阳性主要表现在单个抗体抗SSA (52例) 、抗SSB (10例) 、抗n RNP (14例) 、抗Jo-1 (16例) 、抗Scl-70 (9例) 、核糖体P蛋白 (9例) 和组蛋白 (23例) 及组合抗Sm/抗核糖体P蛋白 (9例) 这几类抗体, 其中SSA抗体和SSB抗体阳性率最高, 分别为25.6%和5.0%。两种检测方法同为阳性的结果中, LIA法抗核抗体阳性主要表现在单个抗体抗SSA阳性 (91例) 、抗着丝点蛋白抗体阳性 (15例) 。
2.3 LIA法和ELISA法检测抗核抗体ANA效能比较
记录LIA法和ELISA法检测同时检测自身免疫性疾病 (AID) 组、健康组抗核抗体的检测结果, 并计算LIA法和ELISA法检测抗核抗体的敏感度分别82.1%和78.9%, 特异度分别为92.5%和90.0%, 两组特异度、敏感度比较, 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2和表3。
例 (%)
3 讨论
检测人血清中的抗核抗体用于辅助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已有50年的历史[5]。抗核抗体检测用于诊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 的敏感性几乎达到100%, 亦可用于其他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辅助诊断。回顾性研究表明ANA检测阳性可出现于SLE患者起病的前10年[6], 说明早期ANA的筛查对AID预防和治疗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ANA的检测对AID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抗核抗体的检测方法有很大的发展, 目前常用的有免疫扩散法、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免疫印迹法和作为诊断AID金标准的间接免疫荧光法 (IIF) 等。由于抗原提纯技术的发展, 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免疫印迹法等越来越多的被实验室所采用。
本研究通过收集记录番禺中心医院使用ELISA法和LIA法同时检测抗核抗体病例3014例的结果计算分析, 两种方法检测抗核抗体的总一致率为92.2%, Kappa值为0.69 (Kappa≥0.75说明取得相当满意的一致度) , 说明这两种方法检测ANA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它们检测ANA的结果总体趋势相同。但LIA法与ELISA法检测抗核抗体结果仍存在不一致, 表现为LIA阳性/ELISA阴性 (203例) 的特点, 占到总例数的8.0%, 在这203例中主要以单个型抗体以抗SSA、抗SSB阳性居多, 其阳性率分别占到25.6%和5.0%, 其他如抗n RNP、抗JO-1、抗Scl-70、核糖体P蛋白和组蛋白及组合型抗Sm/抗核糖体P蛋白这几类抗体为阳性[7]。LIA阳性/ELISA阴性例数较少。分析产生此种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有两种, 一是因为两种方法检测技术不同所致, LIA法是在硝酸纤维素膜条上包被的高度纯化的单一抗原, 而ELISA法是在聚乙烯酶标板孔底部包被混合粗抗原, 体现两者在检测抗原成分的敏感度上不同。ELISA法对于单个型抗体如抗n RNP、抗JO-1、抗Scl-70、核糖体P蛋白和组蛋白及组合型抗Sm/抗核糖体P蛋白这几类抗体不敏感, 其可能是患者本身抗体含量太少或所用抗原不纯而不能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其次是ELISA法检测ANA可能存在漏检[8]。抗核抗体检测结果为LIA阴性/ELISA阳性的患者共有32例, 由于ANA是以自身真核细胞成分作为靶抗原的产生一组自身抗体的总和, 迄今已发现这种总抗体包括的抗体成份超过20余种, 故ELISA法中包被的抗原种类要多于LIA法包被的15种特异性抗原, 这也是LIA法检测抗核抗体的局限性。ANA检测结果为LIA阳性/ELISA阳性的患者共有287例, 其中LIA法中单个型抗体阳性主要以抗SSA、抗着丝点抗体、抗n RNP和核小体为主, 说明这几种抗体对ELISA法的检测是比较敏感的, 这主要还是跟患者血清抗体的含量有关。以上信息说明两种方法的敏感度之间的差别主要是由于抗体量的大小, 特异度的差别主要是由于检测抗原的范围差别, 但两种方法的敏感度与特异度都很高均可用于临床检测ANA。
两种方法检测AID组ANA的阳性率远远高于与健康组ANA阳性率, 说明ANA阳性率在AID患者中的检测敏感度显著大于健康组, ANA的检测对AID的诊断有诊断价值。而两种方法敏感度、特异度之间的比较, LIA法和ELISA法的敏感度分别为82.1%和78.9%, 两者的特异度分别为92.5%和90.0%, 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5) , 两种方法敏感度、特异度的差异原因同前面的分析。可见两组方法都是较好的检测ANA的方法, 相对于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操作流程简单, 对于操作条件和操作人员要求不高, 判读结果客观性强。
综上所述, ELISA法和LIA法检测抗核抗体都有其优势与不足, 但各自检测抗核抗体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都很高。两种检测方法的原理相同, 操作流程相似。对于暂时没有条件开展间接免疫荧光技术的检验科实验室, 两种方法在临床检测中联合应用检测ANA, ELISA法作为初筛试验及LIA法作为确认试验来检测抗核抗体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Hartung K, Seelig H P.Laboratory diagnostics of systemic autoimmune diseases.Part1.Collagenoses[J].Article in German Z Rheumatol, 2006, 65 (11) :709-724.
[2]Ghillani P, Rouquette A M, Desgruelles C, et al.Evaluation of the liaison ANA screen assay testing in autoimmune diseases[J].Ann NY Acad Sci, 2007, 11 (9) :407-413.
[3]李永哲.自身抗体检测技术临床推广应用和质量保证工作中应重视的问题[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6, 29 (5) :769-773.
[4]Euroimmun A G, Schlumberger W, Meyer W, et al.The new euro-blot technology:differentiation of autoantibodies against cell nuclear[J].Eur J Clin Chen Clin Biochem, 1995, 33 (14) :116.
[5]Holborow E J, Asherson G L, Johnson G D, et al.Antinuclear factor and other antibodies in blood and liver diseases[J].Br Med J, 1963, 9 (11) :656-658.
[6]Arbuckle M R, Mc Clain M T, Rubertone M V, et al.Development of autoantibodies before the clinical on set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N Engl J Med, 2003, 349 (16) :1526-1533.
[7]Ni J D, Yao X, Pan H F, et al.Clinical and serological correlates of antiSm autoantibodies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1584 cases[J].Rheumatol Int, 2009, 29 (16) :1323-1326.
酶联免疫法检测猪尿中赛庚啶 篇9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盒
Model 550酶标仪, 美国Bio-Rad公司制造;MS3 Basic圆周振荡器, 德国IKA公司制造。赛庚啶检测试剂盒 (赛庚啶标准品以及其他检测用试剂) , 购自深圳容金科技有限公司。
1.2 试验设计
实验室室温控制在 (23±1) ℃, 将检测试剂盒和样品置于室内, 自然回温至室温。
取出酶标板条, 将50μL猪尿样品 (标准品、空白样品、阳性对照) 加入不同的微孔内, 每个试样做双孔平行, 记录微孔位置。向各微孔内加入100μL一抗, 轻敲微孔板边缘混匀60 s;室温避光孵育30 min;用250μL工作洗液洗酶标板3次, 每次洗板后轻轻甩出微孔内液体, 倒扣在吸水纸上, 轻轻拍打出残留在孔内的液体, 向各微孔内加入150μL二抗, 轻敲微孔板边缘混匀60 s;室温避光孵育30 min;用250μL工作洗液洗酶标板3次, 拍出微孔内残留液体, 向各微孔内加入100μL TMB底物, 轻敲微孔板边缘混匀60 s;室温避光孵育15 min;加入100μL终止液终止反应。使用酶标仪在450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1.3 相对吸光度的计算
相对吸光度是用猪尿样品 (标准品、空白样品、阳性对照) 的平均吸光度除以标准品阴性浓度为0质控的吸光度, 乘以100%而得。
2 结果与分析
2.1 标准曲线
采用Ridasoft Win软件以标准品的相对吸光度值为纵坐标、标准品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赛庚啶标准曲线结果见表1, 标准曲线见图1。
由表1可见, 标准品吸光度离散系数小于5%, 浓度变异系数不大于0.2%。由图1可见, 在15~1 500 ng/L范围内标准曲线线性良好, 绘制的标准曲线准确、可靠。
2.2 检出限
对20份阴性猪尿样品进行测定, 利用标准曲线计算样品浓度, 以20份样品检测浓度的平均值 () 和标准偏差 (s) 来表示方法检出限 (MDL) , 即MDL=+3 s, 结果获得该方法对猪尿样品的检出限为169 ng/L。目前江苏省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中, 赛庚啶的限量规定为2μg/L, 因此, 检出限可以满足检测要求。
2.3 加标回收试验
使用阴性猪尿样品作为空白样品进行加标回收试验, 向空白样品中加入适量浓度为10μg/L的标准品溶液作为阳性对照, 用涡旋混合器4 000 r/min混合60 s后按步骤进行测定。回收试验结果见表2。
对6份空白样品不同加标浓度的回收率进行了试验, 部分空白样品检测结果在15~50 ng/L之间, 计算回收率时用加标样品的测定浓度扣除空白测定浓度之后进行计算。在加标量为200~1 250 ng/L的浓度范围内, 空白样品加标回收试验均有满意的结果, 完全满足测定要求。
2.4 实际样品的测定
对21份猪阳性样品进行了测定, 其中有1个样品测定浓度在500~1 500 ng/L范围内, 3个样品测定浓度在150~500 ng/L范围内, 2个样品测定浓度在15~150 ng/L范围内, 其他样品测定浓度均低于15 ng/L, 结果均符合要求。
3 讨论
3.1 样品的背景值
阴性猪尿样品的测定值一般很低, 无法使用有效的测定手段进行确认, 原因可能是背景干扰的结果。在实际测定中, 猪尿样品很可能呈现浑浊或混有其他组织液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背景干扰更强, 应采取有效办法降低样品的背景值, 除离心外, 还应进行适当的稀释, 以降低干扰。
3.2 样品的选择
赛庚啶主要在动物肝脏内代谢, 肾脏和胰脏等其他组织中也有残留, 最后排泄出体外[6]。由于组织样品需要进行复杂的前处理, 作为快速检测方法而言, 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组织样品并不占优势。尿液本身为液体, 取用方便, 不需要宰杀动物, 且试验操作步骤简便。考虑到测定成本和快捷性, 选用猪尿样品适合赛庚啶的快速测定, 尤其适用于屠宰场宰前检测和规模养殖基地现场抽样检测。
3.3 方法的特异性
酶联免疫法是建立在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基础上的测定方法, 拥有良好的特异性, 但对结构类似的化合物有一定的交叉反应, 因此无法排除干扰物质对测定结果产生影响[7]。在实际样品测定中, 样品测定浓度在500~1 500 ng/L之间。此种样品经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进一步分析, 未检出赛庚啶。原因可能是背景值的影响或是其他药物的交叉反应所致。因此在使用酶联免疫法检出赛庚啶值较高的情况下, 应及时将样品送至有资质的检测单位, 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进一步确证, 而不能直接判定赛庚啶超标。
4 结论
利用酶联免疫法对猪尿中赛庚啶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该方法特异性较好、灵敏度高、准确度高, 且仪器设备投资少、检测成本低, 是畜产品中药物残留测定发展的趋势, 在现场测定和大批量样品筛选测定中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2010年版 (二部) [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
[2]陈元俊, 周金生, 卢玉兰, 等.联立方程组测定肤炎霜中盐酸赛庚啶的含量[J].中国药房, 2005, 16 (20) :1581-1582.
[3]李志业, 张军.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盐酸赛庚啶的含量[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44 (4) :849-850.
[4]曹莹, 蒋音, 张文刚.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饲料中的赛庚啶[J].中国饲料, 2011 (2) :39-40.
[5]李丹妮, 张文刚, 严凤, 等.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饲料中盐酸可乐定和盐酸赛庚啶[J].中国兽药杂志, 2011, 45 (10) :20-24.
[6]王晓东, 赵德化.赛庚啶的药理与临床应用[J].人民军医, 1983 (1) :76-77.
免疫法检测 篇10
酶联免疫法定量检测黄曲霉毒素B1采用固相直接竞争性酶联免疫原理, 相比较国家标准而言具有简单、快速、重复性好的特点。微孔中包被有对黄曲霉毒素B1具有高亲和力的抗体。黄曲霉毒素B1酶标物与标准品或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竞争结合微孔中包被的抗体。孵育一定时间后, 倾倒微孔中的内容物, 洗涤非特异反应物。随后加入底物试剂, 溶液变为蓝色。颜色强度与黄曲霉毒素B1酶标物的量成正比, 与样品或标准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浓度成反比。最后加入酸性终止液, 终止反应并将微孔中溶液颜色变为黄色。使用酶标仪在450nm下检测微孔中溶液的OD值。比较样品OD值与试剂盒提供的标准品的OD值, 即可获得检测结果。
2 样品制备
2.1制备提取溶液 (70%甲醇) (以单个待测样品为单位) :向70ml分析纯级甲醇中加入30ml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2.2使用粉碎机将样品粉碎, 使颗粒大小与速溶性良好的咖啡颗粒相同 (50%可通过20目筛) 。
2.3称取20克粉碎后的样品, 加入100ml提取溶液 (70%甲醇) , 用震荡器震荡混合10分钟。注:样品与提取试剂的比值为1:5 (w/v) 。
2.4待颗粒物质沉淀后, 用Whatman1#滤纸 (或等效的) 过滤5-10ml提取物, 收集滤液待测。
3 检测步骤
3.1使用前将所有试剂恢复至室温。
3.2取出相应数量的稀释孔置于微孔架上 (每个标准品或待测品对应一个稀释孔) , 再取出等量包被抗体的微孔置于另一个微孔架上, 向每个稀释孔加入200ul黄曲霉毒素B1酶标物。
3.3向每个稀释孔加入100ul标准品或样品 (每次移取均使用新枪头) , 吸打混匀, 至少吸打3次。
3.4从每个稀释孔中移取100ul混合液, 转移至相应的抗体包被微孔中 (每次均使用新枪头) , 室温孵育15分钟。
3.5孵育完成后, 将微孔中内容物倒入废液缸, 采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洗涤微孔, 共洗涤4次。然后拍打微孔板, 去除残留的洗涤液。
根据样品和标准品个数, 向每个微孔中添加100ul底物 (显色剂) , 室温孵育5分钟。
按照与底物相同的添加顺序和速度向每个微孔中添加100ul终止液。
3.8使用酶标仪在450nm下读取并记录每个微孔中的OD值。
4 标准曲线的建立
根据标准品浓度及吸光值建立一个半对数坐标系统, 在标准曲线上一段范围内呈线性。
5 样品的测定
6 结果分析
将样品吸光值袋代入酶标仪特定程序, 可以得出样品1、样品3、样品4、样品5的吸光值大于于标准品浓度4.0 (ng/ml) 的吸光值, 黄曲霉毒素B1含量都小于20ppb, 合格;而样品2、样品6因吸光值小于标准品浓度4.0 (ng/ml) 的吸光值, 黄曲霉毒素B1含量都高于20ppb, 不合格。
样品2、样品6样品制备后的滤液, 分别用70%甲醇水稀释2倍、稀释4倍、稀释8倍后, 重新进行检测, 检测结果如下:
由于样品先经过70%甲醇水5:1稀释, 产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的浓度应将读取的数据乘以5 (ppb) 。标准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最高浓度为4.0ng/ml (ppb) , 对应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的最高浓度为20ppb, 因此, 如果样品黄曲霉毒素B1浓度高于20ppb, 应用70%甲醇水适当稀释再检测。所得霉变玉米的实际黄曲霉毒素B1的浓度为:19.74×8=157.92ppb;DDGS的实际黄曲霉毒素B1的浓度为:19.16×8=153.28 ppb。两种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远大于20ppb, 当牛食用这种饲料后, 所产的牛奶黄曲霉毒素M1势必超标。由此可见, 防控好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1的关键是把好饲料关, 严格控制好其中的黄曲霉毒素B1含量, 显而易见黄曲霉毒素B1检测的至关重要, 它能从源头杜绝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1超标, 保证牛奶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免疫法检测 篇11
关键词 畜禽产品;兽药残留;免疫学检测方法
中图分类号:S859.8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12--02
兽药是畜禽生成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能够降低发病及死亡率,提高养殖效益。但随着兽药种类及数量的持续上升,兽药滥用现象日趋严重。兽药在畜禽体内持续积累造成了兽药残留,残留超标会使消费人群中毒、过敏等;同时,也会引起耐药性、生态环境毒性等其他问题[1]。近年来,因兽药残留问题导致的食品安全信任危机逐步加剧,使之成为制约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兽药残留的控制离不开检测标准的制定及检测技术的发展。免疫学检测技术以抗原抗体的结合为基础,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筛选速度快、操作简单等特点。随着免疫学技术的日趋完善,免疫学检测方法在众多兽药残留检测手段中脱颖而出,其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就近年来用于兽药残留的免疫学手段做一简要综述,以期为兽药残留检测提供参考。
1 酶联免疫测定法(ELISA)
ELISA方法是一种将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与酶高效催化反应相结合的检测方法,是酶免疫测定法中应用最广的一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批量检测等优势。检测时首先将抗原或抗体吸附于固相载体表面,后加入待测抗体或抗原,再加入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最后通过底物显色生成有色物质,根据吸光值对样品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该方法对动物产品中的磺胺类、四环素类、己烯雌酚、苯巴比妥、氯霉素和黄曲霉素等兽药残留具有高灵敏度及准确度[2]。自ELISA方法首次用于兽药残留检测至今几乎所有常用兽药均建立了酶联免疫检测系统,大部分已应用于兽药残留的快速检测中。
2 胶体金免疫层析测定法(CGIA)
胶体金法将胶体金颗粒作为标记物,通过金标颗粒颜色的直观读取,定量定性的显示检测结果。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快速有效和成本低廉等特点。胶体金法将抗原或抗体以条带状预先固定于条状纤维层析材料上,金标抗体(单抗或多抗)固定于样本垫上,样品加入后在毛细作用推动下于层析试纸中泳动,与样本垫上金标抗体发生免疫反应,形成聚合物。当聚合物移动至预固定条带时被截留,聚集于条带处而呈色[3]。胶体金法用于定性检测时不需仪器可直观读取且试纸条携带方便,因此该方法适合现场检测。目前已有多种试纸条经农业部批准投入使用,应用于兽药残留检测。
3 荧光免疫测定法(FIA)
荧光免疫法是在抗原-抗体结合原理基础上使用荧光物质作为标记及检测依据的一种方法。荧光物质的选择是该方法的重点,也是限制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传统荧光物质干扰大、灵敏度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量子点荧光免疫法及荧光偏振免疫测定法等的出现使得FIA的灵敏度得到大幅提升,从而在兽药残留分析中得以迅速发展。FIA主要的优势是可进行全自动大批量检测[4],相信在兽药残留检测中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4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包括两个部分,以抗原-抗体结合为基础的免疫反应部分和以化学发光系统为基础的分析部分。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可全自动检测、有效期长且无辐射等优点[5]。研究显示,化学发光法与ELISA检测法符合率极高。目前,化学发光法已成为兽药残留免疫学检测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未来可能取代放射免疫和ELISA。
5 放射免疫测定法
放射性免疫测定法是用同位素标记的抗原以及机体中抗原共同与抗体发生竞争性的免疫反应的原理,根据竞争效应的强弱程度来判断抗原的含量。这种方法具有成本低,操作简便,耗时较短等的特点,非常适合大量样本的检测鉴定。但这种测定试剂盒在制备及使用过程中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6],危害着人及动物的健康;同时还存在放射性试剂寿命较短的问题,因此,逐渐被非放射性测定方法所取代。
6 生物芯片检测
生物芯片技术的原理是将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密集有序的固定于经特殊处理的基片表面,然后与标记的样本进行杂交,然后洗去未结合的目标分子,使用特定的仪器对结果信号进行扫描读取,通过抗原抗体的亲和原理以及核酸序列的互补亲和原理来判断检测结果,达到检测的目的[7]。这种方法具有高效,高通量等其他方法所没有的优势。近年来,我国生物芯片技术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生物芯片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兽药残留的检测,并具有越来越广的应用前景。
7 结语
畜禽产品中兽药残留问题与人民群众健康息息相关,控制兽药残留、保证食品安全是一项持久而艰巨的任务。近些年兽药残留的免疫学检测手段获得了快速发展,在众多免疫方法中脱颖而出。免疫学检测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高通量、准确和灵敏度高等优势,适合基层工作者现场筛查使用。随着兽药总类的增多、药物结构的日益复杂,多组分同时、快速检测将成为未来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相信通过不断改进及应用,免疫学检测手段将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成为兽药残留检测的主要方法。
参考文献
[1]岳振峰.食品中兽药残留检测指南[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
[2]徐伟,程凤科,孟银,等.酶联免疫吸附法在兽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J].中国家禽,2013,35(12):49-52.
[3]薛晓,荣霞,叶自霞,等.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在畜禽产品兽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J].动物医学进展,2013,34(12):179-182.
[4]李丽华,白瑞樱,孙远明,等.环丙沙星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方法的建立与应用[J].食品科学,2012,33(8):216-220.
[5]马玲,韦建兴,陆忠础,等.磺胺二甲嘧啶间竞争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的建立及应用[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4,26(5):455-460.
[6]江秀红.兽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A].中国兽药大会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药品学分会学术年会[C].2008:386-388.
[7]程景,李英杰,张易,等.畜禽产品中兽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9(10):8-9.
免疫法检测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健康人血清标本来自于本院2011年8~9月经体检无疾病的健康人群,共100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清标本来源为本院结核科2011年5~9月经过临床确诊并住院患者的首次采血血清标本,共260例。
1.2 检测仪器
恒温孵育箱、DM-3全自动洗板机、KPS-KM型微孔板发光分析仪。
1.3 检测试剂及方法
化学发光法检测试剂盒和酶联免疫法检测试剂盒分别由北京科美东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检测操作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种试剂盒对血清标本的检测结果见表1。由表1可见,活动性肺结核组中,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的阳性符合率为71.2%(185/260),ELISA检测试剂盒的阳性符合率为58.5%(152/26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8,P<0.05);健康人群组检测中,两者的阴性符合率分别为89.0%(89/100)和93.0%(93/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8,P>0.05)。
3 讨论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人体后,机体内会产生针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抗体,利用血清学方法检测体内抗结核抗体是发现结核病的有效手段。胶金体法虽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成本低廉等优点,但其灵敏度较低,只适用于定性检测。经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应用范围较为广泛,还可用于半定量检测,但对于低抗体水平标本表现欠佳。化学发光法对于标本的检测限达到了0.06 ng/mL[6]灵敏度,远高于传统ELISA法1 ng/mL的灵敏度,该方法在其他疾病检测领域己见相关报道,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7,8],但国内尚未见其用于结核抗体检测方面的报道。由于发学发光法检测灵敏度高,本试验中应用CLIA法检测试剂盒检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清中抗结核抗体的阳性标本检出率显著高于普通ELISA法,对于普通ELISA法检测中的“灰区”部分可进行有效区分,达到提高灵敏度的目的,且CLIA法在明显提升阳性标本检出率的同时,假阳性率升高不明显。在本实验中CLIA法检测试剂盒较普通ELISA法检测试剂盒在阳性检出率提高了12.69%的同时,假阳性发生率只提高了4.0%,提示其适合用于结核病的实验室检测。
摘要:目的 比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CLIA)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 assay,ELISA)两种抗结核抗体检测试剂盒在结核病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用CLIA和ELISA检测试剂盒对360例血清标本中的抗结核抗体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CLIA和ELISA两种检测试剂盒对260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清标本的检出率分别为71.2%(185/260)和58.5%(152/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例健康人血清标本中两种试剂盒检测的阴性例数分别为89例和93例,两种试剂盒的特异性分别为89.0%和9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结核抗体检测中CLIA检测试剂盒与ELISA检测试剂盒的特异性无显著性差别,CLIA检测试剂盒灵敏度显著高于ELISA检测试剂盒。
关键词:结核,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参考文献
[1]卫生部.我国结核病人数全球第二[N].公益时报.2011-03-22.
[2]Xueqiong W,Yourong Y,Junxian Z,et al.Comparison of antibody re-sponses to seventeen antigens from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J].Clinica Chimica Acta,2010,411(19-20):1520-1528.
[3]王林,张国平.应用ELISA法检测无偿献血者梅毒结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23):233.
[4]李芳秋,周万青,史利宁,等.检测抗烟曲霉分泌蛋白抗体的ELISA法及其诊断价值[J].临床检验杂志,2010,28(02):107-109.
[5]王文,王锦红,缪晓辉,等.ELISA方法检测肝癌血清标志物的应用[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0,23(3):307-309.
[6]肖勤.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新进展[J].分析试验室,2011,30(1):111-122.
[7]张卫国,吴国球.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T3、T4和TSH的评价[J].现代医学,2005,33(2):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