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

2024-09-10

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精选12篇)

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 篇1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三晋文化、黄土文化都是山西民俗风情的物质载体,拥有丰富的民俗资源以及民俗资源基础上的民俗体育旅游资源。体育旅游作为一个旅游项目、体育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众多部分组成,其中民俗体育旅游是其重要的项目之一。民俗体育与旅游相结合形成的民俗体育旅游目前已经成为民俗体育旅游资源地区的重要旅游项目,在保护民俗、宣传民俗和推广民俗的基础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创造了1+1>2的效益。山西省民俗体育旅游的开发却相对滞后,与旅游资源大省的地位很不相符。

1 山西民俗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分析

1.1 经济条件

旅游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保障,2008年全省GDP实现6938.73亿元,按预计人口数计算,人均GDP可达20300元,突破两万元大关。财政达到1200亿元,同比增长38.20%,增速在全国各省市列首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565元,比上年增长15.3%;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3000元,达到3665.7元,增长15.2%。全省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良好运行态势。旅游作为一种享受性活动,需要人们拥有闲余资金可以支出。良好的经济基础,为发展民俗体育旅游提供了必要的资金保障,也为民俗体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有支付能力的省内客源。

1.2 社会条件

旅游的发展尤其是带有地域色彩的民俗体育旅游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条件,这些社会条件包括历史文化积淀和现实社会状况。山西省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自古以来名人辈出,人杰地灵。在这片土地上,10万年前就有人类生息繁衍,西侯度文化和丁村文化遗址表明,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已有了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山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迄今为止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之久,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美称,还被誉为“华夏文明的摇篮”。

1.3 区位条件

发展体育旅游需要资源,而同样的资源由于所在的地理位置的不同其发挥的效应是不同,这里强调的就是区域优势。山西省位于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东部,北跨绵绵内长城,西、南以滔滔黄河为堑,东邻巍巍太行山。毗邻京津冀都市圈。优越的地理位置可以为发展山西省民俗体育旅游提供良好的区位条件。

1.4 旅游条件

旅游业是一个资源密集型行业,其中资源体现在数量、类型和质量上,只有将三者有机结合,才能形成优秀的旅游资源。山西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是我国旅游资源大省,全省有国家5A景区2处,4A级旅游区21处,世界文化遗产名列单位3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处,历史文化名城5处,全国唯一或垄断性景区60处。山西省还有众多的民俗体育活动,如闹花灯、闹红火、放烟火、高跷、跑旱船、跑竹马、狮子舞、龙舞、铁棍与背棍、绛州鼓乐、翻花、打麻将、跳绳、踢毽子、打秋千、挠羊赛、滑冰、放风筝以及“威风锣鼓”、“万荣花鼓”、“背冰亮膘”等,这些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浓郁的民俗体育活动极具魅力,加大开发力度,必将形成一定规模的民俗体育旅游产品。

2 山西民俗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原则

2.1 保护性原则

民俗体育旅游资源的实质是一种体育文化资源,确切地说是当地历史文化的积淀,一旦破坏或者失传就很难修复或不可修复,开发要保持民俗的真实性,重视发掘,不能盲目跟风,造假欺世。开发还要统筹兼顾,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交通、区位、经济等条件,绝不能忽略当地客观实际。

2.2 效益性原则

效益性原则是强调民俗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应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开发民俗体育旅游资源是为发展旅游业,既要达到带动经济、解决就业的目的;还要遵守旅游目的地的政策法规,不影响当地居民的文化道德和社会生活,同时还应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2.3 组合性原则

民俗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应针对游客的需求,走多样化开发的道路,可开发观光型、娱乐型、参与型、考察型、度假型等形式。但要注意游览内容、方式的丰富性和多层次性,避免重复单调。

2.4 独特性原则

特色原则是利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资源优势,开发出独具个性的民俗体育旅游产品。主要体现在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和历史特色之中,不同的社会环境、地理环境、经济背景形成了不同的民俗。

2.5 文化性原则

民俗体育旅游本身是一种文化旅游,它的魅力就在于民俗体育旅游资源所体现的深厚文化内涵,山西的民俗体育旅游资源在这方面的优势尤为突出。开发者应有较强的文化意识和文化底蕴,对民俗文化有较全面地了解,对民俗体育文化与民俗体育旅游的重要性有充分认识。从多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发掘民俗体育旅游项目的文化意蕴,充分展现山西民俗文化的精华。

3 山西民俗体育旅游开发现状分析

3.1 开发力度小

资源是旅游开发的基础,但拥有资源并不意味着旅游开发就好。山西作为一个旅游大省,拥有众多的旅游资源,其中不乏优秀的民俗体育旅游资源。山西民俗体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都处于待开发的状态,仅有一小部分民俗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成旅游产品。民俗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更多体现为具有重复使用性无形的产物。只有开发得当,才能够保护、弘扬优秀的民俗体育,才能取得多重效益。开发不足已成为制约山西民俗体育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3.2 发展不均衡

民俗是一种具有地域性的文化现象,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民俗,不同的民俗带有不同的体育色彩,民俗中有体育,体育中有民俗。由于山西省地域辽阔,地形各异,文化繁荣多样,经历了不同文化的洗礼,已形成了地区各异的民俗。目前山西省民俗体育旅游发展较好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太原、运城、晋中等地,其他地区还处于有待开发和未开发状态,导致了民俗体育旅游发展的不均衡。

3.3 产品单一,缺乏内涵

当前我国体育旅游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盲目跟从的现象,这也是制约山西民俗体育旅游质量提高的关键所在。现在山西推出的民俗体育旅游仅仅是比较简单、粗放的观赏型,而参与型、体验型的产品较少,没有形成形象鲜明、突出的主导产品,从而大大削弱了其应有的吸引力。如不改善产品单一、内涵不足的现状,随着周边省市地区民俗体育旅游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山西民俗体育旅游将失去产品生命力和市场竞争力。

3.4 政策滞后,宣传不够

山西省为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推行了一系列的政策,这是确保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但是涉及民俗体育旅游的政策和标准却相对滞后,目前尚无明确的政策和标准出台,这与民俗体育旅游起步晚、发展不成熟有关,但是随着民俗体育旅游地发展,必然需要相应的政策和标准出台。目前山西对民俗体育旅游促销力度小,尤其是对客源地的宣传促销投入少,缺乏有市场竞争力和感召力的宣传,导致形象影响小、知名度低。而山西省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民俗体育旅游整体形象定位及相应主打品牌,使得山西对外宣传、促销效果大打折扣。体育旅游是个开放度很高的外向型产业,对宣传促销的依赖性很强。山西省政府部门旅游宣传促销投入不足500万元,而山东省政府投入达3000万元,北京市政府部门投入达4500万元。

3.5 行业人员素质低

民俗体育旅游作为一个新兴的旅游项目,涉及民俗、体育和旅游方面的知识,目前相关人才的培养处于相对空白,尚无一所高校或者职业院校开设民俗体育旅游的课程或者培养民俗体育旅游专门人才。现有山西省民俗体育旅游的相关从业人员许多都未经过专业性培训,一些缺乏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对游客指导不利,造成行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4 山西民俗体育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对策

4.1 加强合作,建设民俗体育旅游联动发展市场

山西省优越的区位优势,将民俗体育旅游带入发展的“快车道”。充分把握机会,建立山西省民俗体育旅游的精品,扩大山西省民俗体育旅游产品和市场的知名度。对全省区域内各地具有特色的民俗体育旅游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实行优势互补,能够更好地满足民俗体育旅游规律的要求,更有效地克服各地的局限性,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2 提升宣传水平,培育精品,拓展民俗体育旅游消费市场

不能只重视基础设施建设,而忽视行、住、食、游、购、娱等要素的配套建设,利用山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加大开发民俗体育旅游商品结构与种类,力争打造出要素齐备的国际、国内知名民俗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和景点。发展民俗体育旅游必须重视产品的宣传促销,通过市场宣传促销才能把体育旅游产品推向全国,推向世界,知名度高了才能吸引来大量游客。通过媒体、报纸、广播、网络等全方位的宣传促销,创新理念和手段,形成主题鲜明、有针对性、有冲击力的民俗体育旅游新形象。在主题形象品牌的打造上,既要反映山西文化与自然的特色,又要符合当今旅游时尚;既要有继承性又要有创新和发展;既要符合市场需求又要易于传播;既要主题突出又要立体多面,大力拓展国内以及国外的客源市场。

4.3 推进法规制度建设,加强资源环境保护,实现体育旅游可持续和谐发展

继续开展诚信服务,大力加强制度建设,整顿市场秩序,治理旅游环境,严厉查处乱提价、乱收费、欺宰游客等行为。认真贯彻落实《山西省旅游条例》、《山西省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条例》,坚决清除封建迷信及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着力打造中部地区乃至全国著名的民俗体育旅游胜地。下大力气治理污染、保护环境。坚持做到资源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相结合,正确处理好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保护、利用的关系,协调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实现民俗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和谐发展。

4.4 实施专业人才战略,强化安全意识

随着山西民俗体育旅游市场的不断兴起和完善,呼唤专业人才的培养。想要有一流水平的民俗体育旅游服务,必须具有一流的专业人才,加之一些民俗体育旅游项目存在着危险性,所以从业人员只有经过相应的专业培训才能上岗工作,才能更好地对游客进行指导服务,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山西民俗体育旅游的发展不仅需要大量指导服务人员,更需要一批研究、管理、经营、策划和促销的人才。整合、利用教育资源,配合教育行政部门,加大培养力度。

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 篇2

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五千年的文化相融构成了中国旅游资源的独特性,热爱自然,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一直都是中华文化的精髓。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旅游开发过于注重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眼前的经济效益,旅游文化的潜在价值或没有发掘或是低层次利用,甚至有的是被破坏利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提出“旅游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强调要提高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文化素质,以利于经济发展,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利于环境保护,强调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以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某市(辖3个市辖区、1个自治县,2个县级市),素有“北方苏杭”的美称,作为关东文化的代表,历史文化沉淀厚重,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本文结合某市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优势,着重阐述了可持续发展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文化旅游的涵义及其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如何实现某市文化旅游资源和自然资源的有效结合,以实现某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一、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今后全球发展的永恒主题和战略目标。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对诸多领域的发展都有指导意义。近年来人们开始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注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旅游可持续发展宪章》指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要求旅游与自然、与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使许多旅游地各具特色,旅游发展不能破坏这种关系。

过去人们对旅游的研究一直侧重于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所作的贡献,然而最近,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强调“旅游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强调要提高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文化素质,强调对于文化涵义的理解和文化旅游的开发,以利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同步进行;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旅游需求的发展,其实质就是要求旅游与

自然、文化、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其核心是使旅游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融为一体。很显然旅游可持续发展包含了旅游与自然、文化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人们强调较多的是自然生态的持续性,而对文化的持续性是否该明确纳入生态旅游,以及如何实施等,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还很模糊

(二)文化旅游的涵义

旅游是随着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出现的新兴产业。人们从事旅游活动的目的是多种多样的,或休闲度假,或游历观光,或发古思幽,或审美求知,或探索人类文明的奥秘,或寻求人生的新鲜体验,凡此种种,无不与文化相连,自然风光有文化,民风民俗是文化,古史幽情深蕴文化特质,时代风采更是充满人文精神。旅游的本质就是文化探寻、文化消费和文化享受。现代社会,没有文化追求的旅游是不存在的,没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也是难以发展的。

文化旅游是指:通过旅游实现感知、了解、体察人类文化具体内容之目的的行为过程。文化旅游是相对于

自然观光、度假疗养等而言的一种特殊旅游类型。中国文化旅游可分为以下四个层面:

1、以文物、史记、遗址、古建筑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层;

2、以现代文化、艺术、技术成果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层;

3、以居民日常生活习俗、节日庆典、祭祀、婚丧、体育活动和衣着服饰等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层;

4、以人际交流为表象的道德伦理文化层。(三)文化旅游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利于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表现在:

1、增强旅游吸引力,宏扬中华传统文化。发展旅游业,开展文化旅游是相当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增强景点吸引力,提高经济效益,还可大力弘扬中国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同时也可改变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懂中国文化这一状况。站在旅游经营者的角度而言,文化旅游是一种产品设计的战略思路,只要旅游经营者在策划旅游产品时考虑到为该产品增添文化

色彩,例如,在设计观光旅游产品时,注重对景点历史文化背景的解释。“文化旅游”作为一种突出旅游吸引物———文化气息的创意可以融入到各种形式的旅游产品中去,并且可以增加旅游景点的内在魅力。

2、节约成本,实现对有限资源的无限开发。

旅游资源主要为不可再生资源,保护好完好的古迹、完美无损的自然环境,并充分挖掘充满生机的传统文化,不对旅游资源进行任何的破坏,能保持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上世纪80年代,某市市曾经拆除了一批破旧的建筑,然后在其原址上修建仿古建筑,但是这种制造假古董的方式后来被证明是大大的失败。经过这么多年摸索,后来得出的观点就是通过政府配置资源,然后将这些资源整合,以提升周边土地资源的价值,最终达到历史文化保护与利用的有机结合。采取“只迁不拆,旧瓶装新酒”的方法。即将居民迁出之后,对原有建筑进行修缮,保护原汁原味古旧的特色,在此基础上通过设置客栈等方式,开发其旅游功能。开展文化旅游有利于各地区人文旅游资源的保护,有利于各地文物古迹、风景园林、民间技艺等的保护和发展。

3、实现绿色开发、绿色经营、绿色管理促进旅游发展的良性循环。

文化旅游的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之上。它可以保证文化资源的持续利用,强调文化开发与保护的同步,文化发展与研究的协调,同时也可以合理利用资源有效保护文化遗产,改善生态环境,保持文化完整以满足经济社会和审美的要求,也有利于保持旅游景点的“原滋原味”,实现其可持续发展。观赏dgs古建筑群,游客不会对眼前这座“饱经沧桑,其貌不扬”的庙宇大失所望,不会认为“一个破庙有什么好看的”的想法。正是由于景点中所蕴涵的文化,它记载着这座小镇的许多往事。而这种对历史的回忆就会使游人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也使旅游活动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因此,对游客来说具有更大的魅力。

二、某市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与优势

文化和旅游相融合,构成了某市旅游的一大形象和特色,为某市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无限生机与活力,把文化资源和旅游有机融合起来,依托某市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充分发挥文化的旅游功能,是不断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某市文化旅游资源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

(一)文化旅游资源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

某市地处鸭绿江下游和入海口,其远古文明的成 熟度很高,因为人类文明大多起始于大河流域,所以某市地区拥有像前阳人遗址、后洼遗址等一些代表东北文明发展阶段的远古文明,这是东北许多城市所不具备的特点。某市地区在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二十多处遗址,是某市地区乃至东北地区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人文资源,面临着进一步的挖掘整理和开发,特别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在dg市前阳镇山城子村发现的古人类头骨化石,牙齿、股骨等经专家测定,距今1.8万年,相当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说明早在1.8万年前就有了人类活动。为世人所瞩目。

辽东设郡最早是战国燕时,而幽燕文化,对东北文明有过较为重要的影响,东北地区古城址的考古证明,东北最早的城址,是燕人建筑,也就是说燕人将筑城技术带入东北,战国铁器文化,也是燕人带入东北的,在某市的kd,曾出土过燕人的铁镢和铁刀,东北地区的

货币亦由燕人开始,kd、凤城、dg都有出土。

公元前37年(西汉元帝建昭二年),东北的一个少数民族高句丽建立了地方政权。至唐总章元年(公元668年)灭掉高句丽止,在某市地区及鸭绿江中下游,留下许多高句丽时期的古城,包括中国最大的山城——乌骨城,这些古城址及高句丽文化,是某市重要的人文资源,应该是某市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魏晋时期、隋唐时期,可以说是东北各民族交流、融合的重要时期,有的少数民族在学习汉文化的同时崛起一时,有的则大部融入汉族,像夫余、高句丽、契丹、鲜卑等等。因为东北的少数民族只要发展壮大,就要扩张,扩大辖域,或向周边民族地区,或向中原扩张,这种战事,也加快中原王朝急于一统天下,同时也加快各民族间文化的融合、民族的融合,也事实上造成了东北各少数民族势力向中原发达地区看齐的趋势,某市作为“边地”,见证了这种纷繁动荡和民族文化融合。

明清时期,是某市历史文化一个繁荣时期,明修六堡修东端长城,开马市,促经贸使某市作为边境处于多民族交融的中心。随着明亡清兴,某市经历了二百多年

封禁时光。从1876年设治到1906年开埠,是某市历史上的重要时期,设治前后的移民潮和移民文化,至今仍是某市城市文化的一个大的背景。某市开埠以来,作为东北的一个重要商埠,实际上标志着某市作为港口城市的重大区位价值。

经过这样一个大致的梳理,可以清晰地看到某市的历史文化脉络,也可以看出某市厚重的历史文化所具备的文化产业开发价值。

(二)文化旅游资源具有丰富性和多元性优势。

某市是多民族聚居地,境内居住着36个民族。其文化特色比较突出的民族是满族和朝鲜族。也是某市民族民俗文化资源的重点和开发方向。某市的满族歌舞表演曾为某市文艺界、为某市城市增光添彩,八十年代市歌舞团满族歌舞节目屡屡获奖。今天城市节庆活动中,满族歌舞表演仍然是重头戏,但是由于这种简单层面的歌舞不能代表某市满族文化的深厚历史背景,所以,仍需专业人员的包装策划和文化、民俗深度挖掘。比如,依托某市秀美风光及知名景区,可以打造大型山水实景民俗歌舞演出,kd满家寨景区在这方面的开发开了个

头,但需要深度策划和包装。

某市是重要的满乡、满族聚居地,其衣食住行中满族文化色彩、文化遗风应该说很重,尤其满族特色较重的各种节日习俗,都应该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予以深度开发。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筹备组建满族民俗文化馆。

某市的朝鲜族人口虽然不到2万人,但地处中朝边境,所以朝鲜族文化内涵也比较深厚,体现在饮食文化方面应该说比较重要,外地人来丹,几乎不可能不品尝一下朝鲜族美食,在朝鲜族民族文化的挖掘和开发方面,应该说是某市的一个弱项,每年一次的朝鲜族游园会做为某市朝鲜族的一个节庆活动、作为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像这样的特色民族节会,完全可以包装打造成为某市民族民俗文化的一个亮点。甚至城市文化、旅游文化的一个品牌。据记载“文革”前辽宁省委决定在某市专门组建了朝鲜文工团,并先后从吉林延边调来了文艺骨干和吸收了延边大学毕业生来丹支援。

总之,某市的民族民俗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历史悠久。某市地处边地,始终是多民族文化融合的一个平台,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土层,这个文化土层恰恰是今天某市

文化建设、文化规划和文化产业开发的资源库。

(三)、充分开发某市的江海文化资源。某市滨江傍海,独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文化背景和土层。因此,在某市的文化背景和内涵中,黄海文化和鸭绿江文化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应予以充分重视。

dgdgs妈祖庙是东北地区最早的妈祖庙之一,dg地区的海洋文化开发应该说有非常大的空间。21世纪是海洋世纪已是共识。目前,近百个沿海国家将海洋开发列为基本国策。保护海洋、合理有序地利用海洋资源,是海洋世纪对人类的考验。当下,海洋旅游业正成为旅游产业的一大热点,作为未来东北重要的港口城市的某市,将打造旅游名城确定为城市发展目标之一,必定面临着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海洋文化资源的问题。某市作为沿海港口城市,海洋文化产业开发与勃兴,是城市经济发展必然选择之一,随着某市海洋文化产业的深度开发,某市作为沿海港口城市的价值必将凸显出来。

目前,某市海洋文化开发体现在旅游文化,旅游产业方面的空间非常大,比如:随着全长64.83公里的鸭

绿江大道全面建设完成,鸭绿江大道作为某市的城市象征和标志性价值也凸显出来。鸭绿江是某市的主要名片,而建成后的鸭绿江大道必也必将成为某市重要的名片之一,可以说,未来鸭绿江、鸭绿江大道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江海文明内涵及其城市文化品位,代表着某市这个港城的城市形象。

(四)强化名人效应,推动文化旅游。

某市人杰地灵,从某市走出的名人中,历史上曾有邓铁梅、黄显声、任国桢、周恒、劭宇等。现在岗或在职的党政军领导、专家学者、企业界名人、优秀海归学人也大有人在。如王东明(中央编办主任)、刘积斌(原国防科工委主任)、郑斯林(原国家社会劳动保障部部长)、张少春(现为财政部副部长)范长龙(济南军区司令员)、鲍志强(现山东省人大副主任)、盖如垠(哈尔滨市副市长)、于军(保定市长)等,以及IT界名人刘积仁(东软集团董事长、总裁)、地产界名人任志强(华远地产董事长)、刘安东(国家邮政总公司董事长)等一大批优秀的某市儿女。通过与这些名人建立长期稳定的联系,定期邀请他们回到家乡参观考察,将为文化

旅游提供丰富的外在资源。

三、开发利用文化旅游资源,实现某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有其丰富的内涵和自身的发展规律。一个地方的旅游能够兴旺发达,最终还要依靠旅游资源的内在品格。因为一个城市的自然旅游资源是极其有限,并且是不可再生的。某市要实现“旅游经济强市”的目标就必须更新观念,树立文化旅游发展观,走文化旅游之路。大部分外国人来中国旅游的兴趣大体是: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古迹的占49%,体察民俗风情的占22%,观赏文艺美术的占7%,品尝风味佳肴的占17.5%,其他占4.5%。可见,吸引国际游客的主要不是游览或玩乐,而是中国独特的文化魅力。从国内看,凡是旅游业发展好的城市和地区都是因为文化的吸引力,如北京、西安、上海、杭州、丽江等。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只有文化才会是永久的,才会富有永远的魅力,永驻旅游者心田,只有发展文化旅游,才能延长游客逗留时间,增加游客消费,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有效开发利用文化旅游资源,实现某市旅游的可持

续发展要求我们:

(一)结合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准确定位某市的旅游形象。

城市旅游形象是城市的名片,对认识城市起着导向性甚至是标志性作用。准确的旅游形象定位有利于游客的有效识别。我认为,从某市的资源尤其是文化旅游的特点出发。某市旅游形象定位为“宜居之城”比较恰当。

宜居城市是指具有良好的居住和空间环境,良好人文社会环境、良好的生态与自然环境和清洁高效的生产环境的居民地。

2004年,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建设“以人为本”的城市由此成为我们新的城市理想。“以人为本”的城市理想的本质意义,在于确立了人的全面发展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的核心地位,表达了我们要把城市从经济舞台变成生活乐园的期盼。“以人为本”的城市就是宜居城市。实现“以人为本”的城市理想,建设宜居城市,是中华民族文明历程中的又一次巨大进步。它带给我们的将是一次新的“城市革命”,我

们的规划建设理念、管理方式、城市形态都将发生深刻而显著的变化,我们的城市也将在未来进入到更高境界。

2010年5月26日,《南方人物周刊》盘点“中国宜居城市”,某市入榜。从古至今,某市平原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水源丰富、物产富饶,形成了某市人享受自然、享受人生的生活内容。联合国的口号“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建一个充满和平、和谐、希望、尊严、健康和幸福的家园”,是对宜居城市的社会标准的简明概括。

(二)加强文化旅游的规划与研究,制定旅游业总体规划。

某市应把发展文化旅游纳入旅游规划,各部门应积极配合,加强与文化部门的横向联系,开拓文化对繁荣旅游事业的各种新途径。强化文化交流,尽可能地向游客展示关东文化的概貌和特征,丰富文化旅游的内涵,传承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实现传承、保护、挖掘、开发的有机统一;培育关东文化、民俗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体系,不断提高城市品位。文化旅游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市的沿江综合整治工程中我们能体

会其文化功能,从河堤的栏杆到各个景区的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充实了很多历史文化的内容。使鸭绿江成为某市真正意义上的“母亲河”。这种突出文化资源的景点改造不但增添了城市活力,同时也提升了城市品位。

(三)努力提高导游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宣传力度要发展文化旅游,开发者、经营者就必须具备相应的中国传统文化、关东文化的素养。

从一定意义上讲,旅游的组织者、旅游过程中的服务者实际上就是文化的传播者。文化旅游能否发展与深化,导游是关键。由于旅游吸引物的外部形态和内在意蕴是不一样的,只有旅游者在旅游过程当中是从深层次去观赏吸引物的内在美,领略它悠久的历史及灿烂的文化,而不是简单地走马观花,游山玩水,仅仅惊叹于其外表的壮观,只有旅游者是以这种旅游方法去从事旅游活动的,我们才可以说旅游者在从事文化旅游活动。优秀的导游在文化旅游中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必须大力提高导游队伍的文化素养并增强其对旅游文化的宣传意识和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宣传力度。在新线路推出之前还要对导游进行针对性培训。避免出现导游

“游而不导”的现象。

(四)深入挖掘景点文化底蕴,努力提升文化品位要树立某市旅游的文化品牌,必须在现有旅游产品和资源的基础上不断挖掘并展示其文化底蕴。

某市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如甲午海战古战场、抗美援朝纪念馆、大鹿岛、天桥沟,青山沟、凤凰山、虎山长城(明长城起点)、沿江开发区景观一条街,等等,这都是某市旅游文化产业中得天独厚的资源。除了要保护好各地文化遗址和名胜景点,加强巩固这一部分文化底蕴外,有必要作一些整合及提升,正确处理好文化资源尤其是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关系,把资源开发与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强化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突出景点文化,充分挖掘各景点的人文特点,提高景点的文化内涵,把有关各景点的历史典故、轶事、民间传说、诗词等搜集整理,让游客明白蕴藏在景观内的文化意蕴。要以市城区为重点,开发一批上规模、高品位、独具特色的文化项目。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主题,它对旅游业的

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 篇3

一、乡村旅游

旅游是个人利用其自由时间并以寻求愉悦为目的而在异地获得的一种短暂的休闲体验。按照旅游目的地的土地利用类型,可以将旅游划分为城市旅游和乡村旅游。乡村旅游社区(以下简称“社区”)是乡村旅游的核心组成要素;乡村旅游必须以乡村性为依托,乡村性的三大载体是田园风光、村落景观与乡土文化。

中国的乡村旅游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由于现存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国内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就是农村地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国内休假制度的逐步完善进一步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机遇。“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国内乡村旅游发展迅速。

二、大众旅游阶段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潜在威胁

中国已经进入大众旅游的初级阶段,随着游客数量的持续增加,社区将面临持续增加的环境、资源和文化压力;如果不采取积极的措施,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将受到威胁。

1、交通工具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

游客在旅游途中使用的交通工具,如机动车辆,会给社区带来环境污染,如噪音污染和空气污染。随着大众旅游阶段游客数量的增加和国内自驾游的兴起,游客使用的交通工具数量将持续增加,社区面临的环境压力将持续增加。

为了安置游客使用的交通工具,如机动车辆,社区需要投入一定的资源,如土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如建设停车场。随着游客使用的交通工具数量的增加,社区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所面临的资源压力将逐步增加。

2、游客的旅游活动带来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在旅游过程中,游客在社区的旅游活动,会消耗社区的资源,如食物、水和能源,并产生一定的污染源,如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游客离开后,社区居民清理环境卫生,如洗刷餐具、清理垃圾和废水,也需要消耗社区的资源,如水和电,并会产生新的污染源,如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随着大众旅游阶段游客数量的增加,旅游活动在社区消耗的资源和产生的污染源将持续增加。

3、旅游活动给社区带来的文化冲击

随着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商业文化已经成为农村社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乡村旅游将加速社区商业文化的发展,并提升其在社区文化中的地位。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依托,乡土文化是乡村性的文化载体;在旅游活动中,如果商业文化掩盖了乡土文化,乡村旅游将失去文化依托。

乡村旅游的过程,也是城乡居民文化交流的过程。如果社区同时接待的游客数量远高于社区的人口数量,社区在文化交流中将处于弱势地位,游客们不恰当的旅游行为将会给社区文化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随着大众旅游阶段游客数量的增加,社区在乡村旅游活动中面临的文化压力将持续增加。

综上所述,随着大众旅游阶段游客数量的增加,社区将面临持续增加的环境、资源和文化压力,对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构成潜在的威胁。我们应该未雨绸缪,采取积极的措施。

三、大众旅游阶段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保证社区在大众旅游阶段的可持续发展。

1、合理控制游客数量

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根据社区的环境、资源、人口等实际情况,科学规划社区的接待能力并动态监控规划的执行情况。在实践过程中,如果规划有误,应该及时修正原有规划;如果社区居民只顾眼前利益,盲目扩大游客的接待数量,则应该引导社区居民合理协调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严格执行原有规划。

合理控制游客数量,有利于降低乡村旅游过程中社区的环境、资源和文化压力,有利于社区居民服务强度的降低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2、科学定位

中国尚处在大众旅游的初级阶段,乡村旅游的主要客户群是有钱、有闲、有乡村旅游需求的城市居民。随着国内城市生活的综合压力和综合成本逐步增加,能满足以上条件的城市居民应该属于中产或精英阶层。因此,目前国内的乡村旅游应该定位于中、高端市场。

将乡村旅游定位于中、高端市场,符合游客的实际情况,有利于提高旅游规划的水平和可行性。游客的旅游需求是变化发展的,现在中、高端游客的需求,可能就是未来大众游客的需求;现在定位于中、高端市场进行旅游规划,有利于满足未来大众旅游的发展需要,具有前瞻性。定位于中、高端市场,还有利于社区拓展目标客户群,如境外游客。

3、科学定价

乡村旅游的价格应该由三部分构成:服务费,资源使用费和环境补偿费。游客的旅游活动需要社区提供相应的服务支持,因此需要支付服务费;由于社区的服务水平较高,游客应该相应支付较高的服务费。游客的旅游活动需要消耗社区的资源并产生污染源,因此需要支付资源使用费和环境补偿费,用于保持社区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此外,中、高端游客的消费能力较高,旅游需求是多层次和多样化的;社区可以根据游客的需求,提供增值服务并收取相应的增值服务费。

对乡村旅游科学定价,有利于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有利于更好地实现社区居民的劳动价值,有利于社区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规范居民的乡村旅游行为

游客负责任的旅游行为有利于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媒体要引导游客以负责任的方式进行乡村旅游;乡村旅游经营者也应该对游客进行必要的宣传,规范游客的旅游行为;在乡村旅游过程中,社区居民应该对游客的旅游行为进行动态监督,及时沟通并纠正游客不恰当的旅游行为。

社区居民是乡村旅游活动的主要接待者和经济受益者。在旅游活动中,社区居民应该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条件,将社区文化中的积极面展现给游客。对于游客提出的合理建议,社区居民应该积极采纳;当游客的期望与社区的利益出现矛盾时,应该向游客进行必要的解释。

乡村旅游过程中,城乡居民规范的旅游行为和城乡居民之间的有效沟通,有利于城乡之间的文化交流,有利于社区环境、资源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5、良性竞争

社区之间应该积极发展自身的特色,进行差异化竞争,以降低质同化的竞争压力;在相邻且旅游吸引力质同化的社区之间,要通过服务水平和种类的竞争来实现客源的市场分流和社区之间的市场分工。在社区之间实现良性竞争的基础上,还应该从实际出发,合理调整本社区乡村旅游经营者的数量,并规范其市场行为,从而实现社区内部的良性竞争。

乡村旅游的良性市场竞争,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市场氛围,有利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社区通过乡村旅游持续获得良好的综合收益。

四、结语

随着国内居民的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乡村旅游的游客数量会持续增加,游客对乡村旅游的要求也将逐步提高。在实践中,如果上述措施都能够得到有效实施,社区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将获得良好的综合收益;在典型社区良好的示范作用下,乡村旅游目的地的数量会稳步增加,总体接待能力会稳步提高,良性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乡村旅游的服务水平将进一步提高。那时,国内大众旅游市场的乡村旅游需求得到有效的满足,乡村旅游将实现在大众旅游阶段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 篇4

秦皇岛旅游资源在分布上呈两条相对平行的带状分布,其中在滨海带上,有老龙头、第一关、姜女庙、秦皇求仙入海处、海上运动中心、新澳海底世界、野生动物园、鸽子窝、金山嘴、老虎石、北戴河名人别墅、联峰山、滑沙场、渔岛以及众多的滨海浴场和各类主题公园等;在中北部山地———丘陵带上,有三道关———九门口———义院口———界岭口———桃林口———冷口———城子岭口长城和沿长城一线的各处文物古迹,以长寿山、角山、燕塞湖、祖山、背牛顶、天马山、碣石山、十里葡萄长廊、孤竹国文化遗址等。其中大部分精品资源均衡分布在以北戴河和海港区为中心的50公里范围内,各个景区之间距离适中,这种资源空间分布特点有利于组织旅游线路,统筹安排交通和食宿。

2 秦皇岛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资源整体开发不够,产业结构和质量不尽理想部

分旅游景区的综合开发不够,供给内容比较单一,文化和自然观光构成主要的旅游形式,其他方面的需求难以满足,忽视了参与性、休闲性、趣味性、民俗风情旅游产品的开发。

2.2 资源保护问题日益突出

作为旅游城市,秦皇岛尤其应该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保证旅游业的持续发展。目前,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诸如开发活动违反环境管理法规、景区生态遭受破坏、景区环境污染严重、人工建筑与景区整体不协调、环保部门执法工作不力的环境问题。

2.3 旅游客源比较单一

秦皇岛客源主要以观光客为主,这也是导致秦皇岛旅游黄金期只有7、8月两个月,而淡季却高达十个月的根本原因。

2.4 管理体制和法制不健全

公共景点建设有待改善。全市的旅游景点建设大致呈现公共景点稀少,管理不善,卫生条件情况恶劣的现象。

法制意识不健全,如景点景区的居民不懂法、不守法,在景区乱砍、乱伐、乱建,对风景资源造成严重破坏。

3 秦皇岛旅游资源开发措施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3.1 秦皇岛市旅游资源开发措施

3.1.1 加快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

(1) 交通基础设施。秦皇岛市目前的交通状况比较薄弱,要全面改善通往全市各旅游景区的公路状况,提高通往重点旅游景区的公路等级。各主要旅游景区要全部配套建设生态停车场。美化通往重点旅游景区的公路,加强公路的可进入性,形成一路一景。

(2) 供电、供水、广播电视、网络系统等基础设施。各主要景区要建成与景区配套独立的供电、供水网络,解决水电供应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重点景区要全部实现接收有线电视或卫星电视,网络系统建设要建全。

(3) 旅游标志标识牌建设。各景区及旅游公路要配套建设旅游标志标识牌。

(4) 环保、环卫设施建设。各景区的环保、环卫等基础设施要基本配套,建设污水处理系统和垃圾定点处置场所;重点景区要配备在线监测系统,对水体、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垃圾做到无害化处理,污水要做到达标排放。

(5) 数字信息化设施建设。在宾馆饭店、公共停车场、景区游客接待中心等公共场所要设立秦皇岛市旅游信息电子触摸屏。全市各景区要全部实现移动通信的全面覆盖,重点景区的星级客房要全部实现宽带网络连通。

3.1.2 加强旅游资源及行业管理

秦皇岛市在旅游开发与管理上应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制定出奖惩分明的旅游管理规章制度,检查督促工作进展,实行年度目标考核,在规模较大的景区设置综合管理机构,代表政府和旅游行政管理单位统一行使管理职能。

3.1.3 扩大市场份额,加强宣传力度

要积极探索进入新市场的契机,挖掘新的潜在客源,开拓新兴市场,形成开放有序,重点突出,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的旅游大市场格局。同时要不断强化整体促销与专项促销力度,加大宣传资金的投入,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推介会等各种媒介及手段进行宣传,编写便携实用的旅游小手册,加大特色小吃的研制、宣传,尽量做到让每位游客满意而归,实现“口碑营销”。

3.1.4 建立多层次、多品种的旅游产品生产基地

大果山楂、樱桃、核桃等是秦皇岛市的的土特产品。秦皇岛市以后研究的重点是让游客如何把这些土特产品远销区内外。秦皇岛市应加大开发研制更多有特色的美食,让游客在愉悦身心的同时又品尝到特色美食会让游客更加留恋忘返。“土”和“特”的消费心理是旅游者的特殊需求,每到一地总是想买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纪念。要增加游客的消费水平,必须要在产品深加工和包装上下功夫,游客购买到精美的礼品馈赠亲友,不仅给秦皇岛带来了经济效益,也是绝佳的宣传途径。

3.2 秦皇岛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建议

3.2.1 认真搞好旅游规划,科学定位发展蓝图

旅游规划是旅游业发展的纲领和蓝图,是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旅游业发展目标,拟定旅游业的发展规模、要素结构与空间布局、安排旅游业发展速度、旅游设施的修建等是旅游规划的内容,协调旅游与环境关系是制定旅游规划的必要途径,应以合理布局景区,适度开发旅游资源,从环境适应性的角度出发,努力“争取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永久和谐”的原则制定旅游规划时。

3.2.2 加强生态建设,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旅游和特色旅游逐渐成为成为旅游产业发展中的新宠,旅游发展途径是开发和生态建设相结合。加强生态保护是发展旅游业的必然、客观要求,达到旅游地较高质量的环境要求。

(1) 加强景区及周围的生态建设。“绿”是秦皇岛是最显著的特点,一定要采取各种有力措施保护好植物;景区要加大绿化面积,沿途绿化和美化是重点。在景区周围大量种植能美化、绿化的树种。加强绿化美化,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增加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以便改善整个旅游区的大环境。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法制轨道,依法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

(2) 通过经济手段,保护生态。将旅游环保和经济利益相结合最能引起旅游买卖双方的注意,以此来减少污染。在旅游淡旺季调整价格,避免黄金周拥堵现象,保护旅游氛围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为限制过度开发,建议征收资源税;加大环保的执法力度,防止垃圾污染,杜绝对环境保护造成重大危害的行为。

(3) 加大科技投入和教育宣传力度。在旅游高速发展的同时,建议建立环保监测预警系统。同时也要加大保护生态环境的宣传力度,应通过参观前的生态保护知识讲解、标本、图片、影视、宣传手册等环境宣传教育,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

3.2.3 构建合理的社区参与模式,发展社区生态旅游

秦皇岛旅游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其唯一的途径就是建立合理健康的社区参与旅游模式。各地的景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社区模式,主要有资源入股的生态旅游利益分配模式政府主导的生态旅游教育培训模式、门票收入提成的生态补偿模式、独立的社区生态旅游自治管理模式、合理的社区参与决策模式。

3.2.4 控制游客流量

为保证旅游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需要控制游客流量。税收、实行强制规定景区接待游客人次上限是主要有两种方法,这些都需要政府的管制和调控。征税会提高景区的开发成本,这仅仅是对景区开发利用者而言,整个社会的总成本的提高不会受此影响,政府对于社会福利和基础设施建设利用税收来完成,使强化管理,宏观调控更有效,而对于整个社会提高了社会和环境双重效益,使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更好的完成。对一些相对成熟的景区而言,采取强制措施比较有效,接待人次在这些景点增长平稳,而又因相对发展的时间较长,完全可以鼓励其改变优化旅游产品或提高景区的承载力,这样能相对提高接待人次,合理配置资金和人力资源,即游客接待活动量。对一些相对成熟的、已成为秦皇岛形象的景区景点,其社会效益远远大于经济效益,如果限制游客接待量,反而会导致整个秦皇岛接待人次下降,所以应提升接待水平而不是限制游客流量。

摘要:秦皇岛具有独特的人文景观, 丰富的自然景观、地理景观和农业生态旅游景观, 但其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存在各种问题。本文分析在秦皇岛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的基础上, 对如何永续利用旅游资源, 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做了探讨。

关键词: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邓敏.论中国旅游资源开发的发展阶段[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 (07) .

[2]鱼小辉.略论当今中国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J].运城学院学报, 2008 (04) .

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 篇5

探讨传统旅游目的地发展创新

随着国内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传统旅游目的地受到新兴旅游目的地的冲击和挑战,因此有必要从传统旅游目的地发展现状出发,对其发展中的优势、劣势进行分析,提出构建传统旅游目的地的创新体系。

一、传统旅游目的地发展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前国内旅游还没有兴起,构筑中国旅游业脊梁的是经营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旅游产品,包括了综合性旅游城市如北京、青岛、杭州,也有相对单一的旅游目的地城市如桂林、苏州、丽江等,更有传统的经典旅游景区如西湖、泰山、三峡等等,这些都是中国旅游业的龙头产品。此时,中国旅游业主要依靠国际旅游市场,以卖方市场的形式销售具有国际影响的旅游产品,如西安兵马俑、北京故宫和长城等等[1]。这些传统旅游目的地凭借其独特、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占据了旅游市场的垄断地位。到了21世纪,以旅游业为主导的休闲产业异军突起,一大批新的、富有竞争力的旅游产品迅速推向了市场,传统旅游目的地受到了新兴旅游目的地的强有力挑战,其优势逐步下降,不少传统旅游景区失去了往日的“霸主”地位。传统旅游目的地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成功,它就必须树立自己的特色,不断改进和完善,才会拥有永久的生命力,所以对于传统旅游目的地来说惟有创新,才是出路。

二、传统旅游目的地发展优劣势分析

㈠ 传统旅游目的地发展优势

一是旅游开发成熟,形象形成。由于传统旅游目的地开发历史悠久,无论是旅游产品还是旅游设施、服务都比较成熟,在旅游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认知度。另外,旅游产品类型相对成熟、稳定,形成了较强的文化认知形象,如苏州是园林城市,西安是文化古都,青岛是海滨度假圣地等等[2]。二是旅游文化积淀深厚。中国传统旅游目的的旅游发展历史较长,无论是名山还是古城,早在远古时代已成为人们游玩的目的地,并且遗留下许多文人墨客的遗迹,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三是旅游客源市场相对稳定、成熟。传统旅游目的地的客源市场长期占有较大优势,新的客源市场增长较慢,重游客比例较高。例如:2000年杭州国内游客抽样调查数据表明,以来杭州游览2次至3次的旅游者比重最高(40.9%),第一次来杭州的旅游者比重次之(39.9%)[1]。

㈡ 传统旅游目的地发展劣势

一是旅游产业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传统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供给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旅游产品仍以观光为主,内容枯燥,品种单一,缺少活力,再加上旅游市场需求结构的多样化,造成旅游产品的供给结构与市场的需求结构不相适应。而且旅游行业结构不合理,协作能力不强,传统旅游目的地仍然以“本色旅游”为特点,国际化的经营、竞争理念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旅游目的地区域行业结构与旅游产业发展也处于失衡状态,这些都严重制约着传统旅游目的地的经营与发展。二是盲目扩张,造成了资源、环境的破坏与资金的浪费。随着旅游热潮的涌动,传统旅游目的地在短期利益驱动下,盲目的增加景点、扩张面积,而且在开发过程中忽视了旅游资源的保护,致使资源价值降低,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另外,为了争项目、争投资,开发资金并没有投入到重点项目当中,而是盲目建没了大量低层次的景区设施,浪费了有限的资金。三是体制混乱、复杂。传统旅游目的地政企不分的现象依然存较为严重,有的旅游企业至今仍是政府机构的附属物。政府部门各有各的直属企业,部门利益的保护主义,使得企业的经营活动和改革受到很大的约束,旅游企业规模小、经营分散、竞争力弱、经营效益差的状况无法根本改变。旅行社、酒店、航空公司、旅游车船公司和著名景区(点)因为体制的原因,没有在互惠互利的原则下结成紧密型的业务经营联合体,还是分散经营、单兵作战,不仅没有发挥各自的优势来降低经营成本,相反还引发了行业内的无序竞争。四是旅游产品老化,服务质量欠佳。目前我国传统旅游目的地普遍存在着“一流资源,二流产品,三流服务”这样一种局面。旅游产品大多面临产品老化、内容单

一、主题重复、缺乏变化的问题。而且传统旅游目的地的各项配套服务设施、服务内容不完善,景区接待服务能力差,这些都使其失去了吸引力和竞争力。

三、传统旅游目的地创新体系 ㈠ 理念创新

理念创新指的是传统旅游目的地旅游产业结构调整理念创新。传

统旅游目的地旅游产业结构调整理念可以总结为“短腿拉长,强项更强;创新类型,消减空白;夯实基础,完善体系。”一是加宽资源视角。对传统旅游目的地而言,发现具有轰动效应的新资源较难,这时应该放大视野,把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资源发动起来,为旅游所用。这样不仅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身的优势,还达到了花钱少、效果好的目的。二是调整类型传统旅游目的地的产品系统之所以“传统”,一方面产品历史发展悠久,在“演化”过程中变化少,另一方面新的适销对路、迎合时尚的旅游产品产出速度低。这就需要进行产品的更新换代,夺取市场份额。三是引导旅游消费时尚。旅游产业结构调整还应具有超前性,能够引导旅游者的消费。在进行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之前应对市场的需求有较为透彻的了解,并有前瞻性的眼光,形成对旅游消费的正确良性导向。

㈡ 空间结构创新

一是内部景区挖掘。中国传统旅游景区的发展潜力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挖掘完毕。随着假日旅游的兴起,中国传统景区人满为患,旅游质量得不到保障,空间拓展势在必行。二是资源空间整合与联合。重点景区“吃”掉边缘的非知名景区,推出更响的品牌,这是传统旅游目的地空间拓展的一个较好的方法。重点景区与周边景区进行空间联合,共同推向市场,扩大重点景区的吸引范围。

㈢ 产品创新

一是品牌重塑。对于传统旅游目的地而言,不存在品牌塑造的问

题,关键在于品牌重塑。传统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产品大多已趋于成熟,在旅游者心目中的形象已经根深蒂固。如一说到桂林,人们自然就想到“桂林山水甲天下”等,这些已经对游客形成惯性思维。要想打破这种思维,一定要寻求突破,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产品策略,整合优势,亮出自己的特色。二是主题延伸。抓住旅游者的消费心理,把握未来消费时尚与潮流,前瞻性的推出全新的旅游产品,带动需求,引导消费,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先声夺人。但要注意主题的理性延伸,合理创新,达到“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境界。

㈣ 营销创新

一是做好广告宣传创意工作。广告是产品推向市场的常规路径,也是最有效的途径,它对于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公众认知度是条捷径。对传统旅游目的地而言,加强广告宣传的创意在营销过程中是第一位的。二是开展网络营销。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统旅游目的地而言,要利用旅游电子商务大力发展“网络旅游”,促进旅游产品的销售。三是区域联合促销。进行跨地域的旅游市场联合开发和拓展,如粤、港、澳的联合,达到了“双赢”的效果,避免了不必要的竞争,建立了和协调关系,增加了竞争优势。

㈤ 组织创新

一是管理体制创新。传统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管理体制创新应从以

下几个方面实现:确立旅游部门的地位;明晰旅游主管部门的职权,权责利要相对应,避免部门之间的扯皮、推诿;是旅游管理部门与经营部门分开,政企分开、政事分离,保持开发与保护并举;是处理好旅游管理和经营的关系。二是经营体制创新。对于传统旅游目的地来说,经营体制的创新主要在于谋求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监督得到有效落实,在风景旅游区导入立体监督模式,变“封闭式”管理为“透明式”管理,避免旅游区的破坏现象的发生。

㈥ 技术创新

传统旅游目的地的技术创新主要是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保护和开发旅游资源,包装旅游景点和项目。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开辟了“网上旅游”新时代,改变了传统的旅游观念,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旅游文化,大大降低了传统旅游的成本,使互联网与旅游的价值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展现和提升。振兴旅游的关键在于创新,传统旅游目的地在新的环境下要解放旅游生产力,强化创新意识,建立创新体系,推动创新的实践,走出自己创新发展的道路。通过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在经济建设中更好的发挥自身作用,促进经济的增长。

参考文献

[1] 崔风军.中国传统旅游目的地的创新与发展[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⑻.

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 篇6

[关键词]旅游资源;景区开发;藏区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09)16-0027-02

藏区是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人文资源,都具备了旅游探险的绝佳条件。

一、 丰富多彩的自然资源

青藏高原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许多罕见的自然奇观,成了千山之巅、万水之源。雪山连绵不断、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草原宽广无垠,空气纯净、阳光灿烂、天空蔚蓝、大地宽广,茂密的原始森林、广阔的无人区域、巨大的深山峡谷、神奇的垂直植物带……这些都是旅游探险者无与伦比的天堂。

当然,就其自然景观而论,世界上美景数不胜数,美国尼加拉大瀑布、韩国济州岛、越南下龙湾都很美。但是青藏高原的自然景观,除了给你美的享受以外,让你能体验一次对生命极限的挑战,能考验你的意志与体能,当你战胜它的时候,你的心灵会得到一次极大的满足。这是青藏高原旅游给旅行者带来的普遍收获,是独一无二的旅游资源,更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资本。

二、 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

青藏高原地处中原文明、南亚文明、波斯文明的交汇处。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外来文化在藏民族文化中沉淀,成为藏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只要深入考察藏族文化,无论是宗教、艺术、哲学,还是民间文化,都能发现古代文明、古国文化的印迹。它们经过藏民族长期吸收、创新,成为藏文化的特质,也是构成藏族文化鲜明个性的内在因素,呈现出藏文化的独特性、典型性、普遍性。

(一)宗教文化

世代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民族信仰藏传佛教,除了藏传佛教以外,还有早期的土著宗教苯教。这两种宗教在青藏高原上形成、弘扬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至今仍然延续不断。高原本土宗教苯教中极富特色的仪规,也就是外在形式部分与外来宗教,即印度佛教深邃的东方哲理与严谨的理论体系内在思想相结合,产生的藏传佛教,成为人类智慧宝库中的瑰宝。一大批藏族智者穷尽毕生精力,为研究、弘扬佛法留下了极其丰富的典籍,其中《甘珠尔》、《丹珠尔》是代表作。除了精妙的哲学思想和完整的认识论、方法论方面的理论体系外,还有令人叹为观止的佛教艺术。运用形象的艺术手段来诠释佛教抽象、深奥的哲理思想,这就是佛教艺术存在的价值与藏民族聪敏智慧聚焦表现的地方。它极大地繁荣、丰富了藏民族的文学、音乐、舞蹈、建筑、服饰、缝裁艺术,深度挖掘了藏民族的艺术灵感,极大地张扬了藏民族的审美个性,充分地表达了藏民族的心灵追求。

以文本形式表现的是大到佛经《甘珠尔》、《丹珠尔》,传记、寺志、文学名著,小到格言、诗歌,其数量、质量都可以进入世界民族文化殿堂;以绘画形式表现的是寺院壁画、巨幅唐卡、卷轴唐卡、装饰绘画;以音乐、舞蹈形式表现的是寺院神舞、诵经音乐、吹奏音乐、民间喇嘛玛尼说唱艺术、民间“股如”音调;以雕塑形式表现的是用不同材质金属、泥巴、木料制作的佛像,寺院楼顶、墙体金属浮雕装饰;以建筑形式表现的是寺院、佛塔;以缝裁艺术表现的是巨大的唐卡、寺院诵经大堂、会客大堂天花板和梁柱上的布质缝裁装饰。关于这些艺术,是我们的祖先留下了的文化艺术精品。宗教文化里除了物质文化以外,还有精神文化。从外在的转经、磕长头到内在的对生老病死的认识,由此产生出来的独特的处事行为都是令外来旅游者感到兴奋的地方。

(二)世俗文化

世俗文化是对应宗教文化提出的,实际上是我们所说的民间文化。青藏高原的民间文化底蕴深厚、丰富多彩,既有鲜明的藏民族文化的共性,又有很强的地域个性,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民间文化画卷。

民间歌舞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铿锵有力、节奏鲜明的阿里、卫藏歌舞及悠扬柔美、节奏舒缓的康区弦子,调动了许多音乐舞蹈艺术的表现手段,既有民族地域特色,又有很强的审美感染力。音乐舞蹈在民间文化中占有很重的分量。

戏剧说唱艺术也是民间文化中的一大亮点。格萨尔说唱艺术、藏戏表演艺术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人类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民间工艺艺术是植根于民间、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民间工艺包揽了藏民族生活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生活中的艺术。藏民族的饮食、居住、服饰、交通,无处没有民间工艺的参与。

民间文学是口头传承的一种文学形式,可以分作故事、歌谣、谚语三大类。20世纪80年代末,西藏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民间文学抢救、搜集、整理工作。据统计,藏族民间文学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讲,都在民间文学中名列前茅。总之,藏民族是酷爱艺术的民族,藏民族在情感表达、心灵感受、客观认识,甚至传授知识都善于运用艺术手段来达到目的。

20世纪初,西方探险家、传教士、人类学家进入西藏探险、研究,拍了很多照片,也发表了不少文章。他们进入西藏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寻找理想的乐园,寻找香格里拉的行为牵动西方人的心。其中法国探险家亚历山大·大卫·妮尔、美国探险家洛克、英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在藏区旅行的见闻写成书发表以后震撼了西方,青藏高原的神秘面纱从此渐渐揭开,直到今天外界对青藏高原仍有一种神秘、敬畏的感觉。

三、藏区旅游开发

旅游产业早期是少数人游山玩水、逍遥世外,或者是逃避现实、遁入自然的一种个人行为。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与市场经济接轨,成为一种产业,从规模、条件、运营等方面都趋于成熟。作为一种产业,旅游应该成为理性思想指导下的自觉行为。把它作为一个学科进行深入研究,让它发展的各个要素得到充分认识,成为一种理论系统完备指导下的经济行为,这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鉴于西藏旅游业发展的现状,笔者提出以下三点看法,以供参考。

(一)旅游安全是旅游发展的生命线

顾名思义,旅游安全是指旅客的生命安全,这是发展旅游的首要条件。一个没有安全保障的旅游环境,哪怕是人间仙境也没人敢去。所以,安全是第一位的条件。其次为饮食安全、卫生安全、应急不可预见灾祸的能力等等,都是与旅游发展有直接关系的因素。所以,可称之为旅游发展的生命线。

(二)旅游硬件是旅游发展的基础

通常所说的旅游硬件是指与旅客的食、宿、行、观等活动相关的物质条件。一个地区的综合经济发展水平,也体现在旅游设施的好坏上。这些年来,西部发展战略的实施,使西藏经济取得了长远发展。青藏高原旅游事业的硬件设施建设虽然与内地沿海省市仍有差距,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水平来看,它不是制约发展旅游业的首要因素。

(三)旅游软件是旅游发展的关键

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 篇7

1 梅岭现状分析

1) 梅岭作为南昌的后花园, 旅游资源类型齐全、区位优势突出、文化底蕴丰厚、环境质量颇佳。但是旅游特色品牌并不是很突出, 从而导致整个旅游业的发展分散, 资源整合、市场开拓方面不尽如人意。

2) 梅岭汇八大优势于一山, 拥有优越的区位条件, 离南昌市区仅30多公里;奇特的地质地貌;清秀的山水风光;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气候条件;丰厚的文化底蕴;知名的洞天福地;广泛的旅游功能。然而其潜力远未得到充分发挥, 旅游产业管理的现行体制与产业需求之间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现行的旅游管理体制远远不能适应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发展的要求。

3) 梅岭尚存在四点不足:历史文化遗存保存程度差;森林植被以人造林为主、天然常绿阔叶林保存不多;投入不足, 开发程度不高;旅游管理体制不顺, 总体规划不太完善、宣传比较薄弱。

4) 绿色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管理不够到位, 急需进一步完善。绿色管理主要包括绿色文化管理、绿色服务管理、绿色社区管理、绿色消费管理等方面。比如目前旅游景点并不对游客量进行限制, 而是来者不拒, 年接待游客已超过100万人次。而其承载力还不到100万, 大量的游客涌入, 从而给资源本身造成致命的破坏。

5) 绿色旅游目前在我国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在观念层次方面, 还没有认识到旅游发展会对环境产生消极影响, 环境投资也是对自然保护的一种手段。对旅游者来说, 旅游不仅是享乐体验, 而且也是一种学习体验, 应该对大自然怀有敬畏感和环保意识。而许多旅游者只注重个人的感受, 而忽视了对自然本身的保护。从科技层面而言, 过于依赖现代的钢筋水泥建筑带来的美感, 而忽视古典建筑风格。建立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的建筑风格, 没有利用当地的建筑材料, 建立适应自然本身的建筑风格。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外研究现状

西方是绿色旅游的发源地。强调“回归自然”的绿色旅游, 强调“可持续发展旅游”, 强调生态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国外研究视角集中于如何在其开发规划和建设管理中实现自然区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国外学者早就意识到生态旅游不仅是简单地到自然区域旅游, 还包括对区域的积极反馈作用, 即生态旅游是推进旅游区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光行为。

2.2 国内研究现状

“绿色旅游”的概念一经出现, 全国各地绿色旅游示范区建设便如火如荼地展开, 这也引发了学术界对绿色旅游景区的思考与广泛研究。我国的绿色旅游产业是近几年刚刚兴起的产业。在日常生活中, 也大量出现了各种绿色旅游活动。

3 研究意义

3.1 理论意义

21世纪, 世界已进入绿色经济发展时代, 绿色正在成为21世纪的主流色调, 绿色旅游经济的出现和发展有力地冲击着社会各个层面, 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也产生着巨大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而基于人类和自然和谐发展为基础的绿色旅游正好顺应了这个时代的发展要求。在中国大力开展绿色旅游, 形成一批绿色旅游产品, 绿色旅游经营者和绿色旅游消费者, 这不但符合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也是其走进新世纪、新时代的内在要求。因此, 无论是在旅游资源开发, 还是监管等方面, 都十分有必要引入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理论及其绿色旅游认证体系。

3.2 现实意义

本论文通过分析梅岭旅游地的特点, 绿色旅游的内涵以及山岳型旅游地绿色旅游开发的特点, 从绿色旅游开发目标与原则等方面, 构筑梅岭绿色旅游地的开发模式, 提出梅岭旅游地绿色旅游开发模式要求。其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 通过对梅岭旅游地绿色旅游开发模式的研讨, 可以进一步深化江西及整个山区旅游和绿色旅游开发的理论内涵。完善绿色旅游开发模式体系建设;另一方面, 通过对梅岭旅游地绿色旅游开发模式的研讨, 构建山岳型旅游地绿色旅游开发的一般范式, 为今后其他山区旅游地绿色旅游开发的实际操作提供理论指导。

绿色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形态, 具有非常多的功能。对游客们来说, 不仅是一种享受, 也是一种学习。并不是单单地利用自然环境, 而是在深入了解自然环境以后产生一种对自然的敬畏, 在保护自然的基础上而进行的一种活动。它增加了旅游者与自然亲近的机会, 更加深了人们对生活的理解以及对自然的认识。目前由于我国旅游者的生态意识普遍较弱, 因此要提高全民族的环保意识, 必须经常开展环保的宣传教育, 提高大家的旅游环境意识与环境道德水平, 促使每一个游客都以良好的环境道德实践达到对整个旅游资源环境系统的保护和改善。另外, 旅游企业也要积极引导游客提高环保意识, 并与游客进行环保方面交流, 通过旅游, 了解自然对于人类的要求, 清楚地认识自己的日常生活与环境的关系, 从而在回归自然、净化心灵的旅游活动中增强环保意识, 做到自觉地、有意识地保护旅游环境和旅游资源, 为保护环境尽己所能。

参考文献

[1]邓爱民.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之路[J].城市地理.2014 (04) .

[2]丁凤朝.绿色旅游——旅游业的发展出路[J].知识经济.2010 (11) .

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 篇8

柳州是广西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 广西工业名城、历史名城、文化名城、旅游名城。全市辖6县4区, 总面积1.8万平方公里, 总人口372万。作为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 柳州工业总量约占广西的三分之一。柳州是一座底蕴浓厚的历史名城和文化名城, 也是一座充满风情的旅游名城。柳州的民族风情独具神韵, 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和侗族的楼, 堪称柳州“民族风情四绝”。柳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甲级旅游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柳州市区青山环绕, 水抱城流, 有“世界第一天然大盆景”的美誉。山、水、城浑然一体, 自然景观与人类文明精妙结合, 这在中国城市中极为罕见。“山青、水秀、洞奇、石美”, “壮歌、瑶舞、苗节、侗楼”简约地概括了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的风情魅力所在。在以柳州为圆心的250公里半径范围内, 集中了广西80%的四A级以上旅游风景区。柳州有“世界上最大的江上浮动舞台”、“世界上最大的升降浮音乐喷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工瀑布群-蟠龙山人工瀑布群”, 规模最大、最壮观的“江上喷泉综合水景”。其中, 蟠龙山人工瀑布群 (建成于2007年2月) 和柳江大型音乐喷泉综合水景 (建成于2009年9月) 在2010年同时入选上海基尼斯世界纪录。

截止2012年底, 柳州市将以建设“旅游名城”为目标的十大重点旅游项目基本完成, 这十大重点旅游项目是:柳州水上娱乐运动世界、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及环江带旅游开发、马鹿山奇石休闲公园、鹿寨香桥岩溶国家地质公园开发及景区升级改造、柳州市区沿江景观改造、三江程阳桥侗族文化风情保护开发及丹洲景区升级改造、凤凰河生态休闲度假区、君武森林公园片区旅游开发、龙潭景区升级改造、“红花谷”旅游景区开发项目。这些项目的建设为柳州市打造市区旅游集散中心, 走柳州特色的旅游发展之路打下了基础, 基本实现柳州旅游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跨越发展, 促进柳州“经济升级, 城市转型”。

2 柳州市现阶段旅游资源开发的举措

2010年以来, 市旅游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旅游名城”建设的决定》精神, 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配套政策, 制定全市旅游发展“十二五”规划, 加快十大旅游工程项目建设, 加大宣传推介力度, 加强行业管理, 积极应对强降雨汛期的影响, 各项工作保持良好态势。2011年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1287万人次, 同比增长23%;接待入境旅游者8.1万人次, 同比增长25%;国内旅游收入87亿元, 同比增长36%;外汇旅游收入2643万美元, 同比增长10%。具体的措施在下面几个方面:

(1) 以推进“十大重点旅游工程”为抓手, 完善规划布局和配套政策, 增强产品吸引力和旅游配套服务能力。2010年以来, 以推进“十大重点旅游工程”为抓手, 完善规划布局, 增强产品吸引力和旅游配套服务能力, 加大项目策划和招商力度。在柳州市区完成柳州水上娱乐运动世界、三门江森林公园及环江带旅游开发、马鹿山奇石休闲公园、文庙、窑埠古镇、西来古寺、旅游码头、君武森林公园片区旅游开发、龙潭景区升级项目、刘三姐演艺大剧院、工业博物馆、军事博物园、白莲洞古人类遗址博物馆、“金太阳”生态农业示范区、碧芙蓉片区开发, 抓好A级景区和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创建工作。

(2) 强化市场宣传推广, 提高柳州旅游知名度。借助外部平台, 结合我市优势资源, 高起点高标准打造大型旅游节庆活动节庆。依托百里柳江资源优势, 策划举办以刘三姐文化及水上娱乐运动、旅游形象大使大赛为主题的风情旅游节, 提升柳州生态宜居都市形象;进一步加大中国 (柳州·三江) 侗族多耶节宣传力度, 大力发展乡村旅馆、提升服务接待水平。指导融水举办中国融水芦笙斗马节, 丰富节庆内容, 扩大宣传力度, 提高节庆知名度。

(3) 围绕“百里柳江”都市休闲旅游, 重力打造柳州“中国水上娱乐运动之都”品牌。

2009年开始, 以柳州水上娱乐运动世界项目为核心, 整合沿江度假、游艇俱乐部等旅游资源, 精心设计和建设水上旅游项目, 将柳州打造成为中国水上娱乐运动之都, 树立柳州的城市新形象。发挥柳州工业优势, 打造工业旅游精品线路。依托柳工、上汽通用五菱、柳钢、两面针、金嗓子、烟厂等有代表性的企业和工业博物馆组织工业旅游线路。经过三年的建设, 完成柳江水上旅游、柳州风情港、城市景观瀑布、大型江上喷泉、酒吧街、窑埠古镇、文庙、东门城楼、凤凰河休闲度假区、“红花谷”旅游景区建设工作, 柳州已经成为知名的内陆滨江旅游城市和区域旅游集散中心。

3 柳州市目前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柳州旅游业发展成绩显著, 但柳州旅游业整体还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 旅游体系还不健全, 旅游特色不够鲜明, 集中体现在旅游产品还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广大游客的需求, 柳州旅游发展任重道远。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方面, 产业融合低, 资源整合不足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近年来, 柳州旅游加强了资源整合力度, 产业融合得到发展, 但是“大旅游”的发展格局尚未真正形成, 还没有通过资源的整合打造出国内外知名的柳州旅游精品线路, 没有通过产业融合发展, 加快推动柳州旅游业向观光、度假、休闲复合型转变。

第二方面, 旅游缺乏核心产品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尽管柳州旅游资源丰富, 但许多旅游资源至今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开发。一些景区景点开发工作虽已起步, 然而开发的力度和深度挖掘不够, 特色不强, 产品策划、建设、运营等方面较为落后, 景区规模不大、层次不高, 没有形成拳头产品, 旅游产品在市场上竞争力不强。

第三方面, 市场发育不足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主要表现在旅游市场化程度低, 市场主体融入市场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不足;以市场为导向的旅游开发机制还不完善, 旅游开发和营销宏观调控能力弱, 投资引导不足;旅游六要素配置不足, 旅游业的综合经济效益还不高, 在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第四方面, 基础设施不完善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旅游基础设施及旅游配套与产业发展的要求不匹配。尤其在县域一些具有开发潜力景区 (景点) 不同程度的存在的可进入性较差的问题, 许多资源无法开发利用。以游客为中心的配套设施和配套服务跟不上, 旅游住宿硬件设施和服务水平较低, 还不能适应旅游业大发展的需要。

第五方面, 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由于旅游市场化程度低, 对外交流不足, 特别是缺乏国际知名旅游品牌的进入, 柳州旅游引入人才不够, 面临人才总量不足、人才结构及布局不合理、专业及创新人才短缺、高层次领军人物匮乏的局面, 制约了旅游快速升级。

4 柳州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4.1 积极推动旅游企业信息化建设, 加强宣传力度, 促进区域合作, 拓宽旅游市场

为了提高柳州市旅游的高效发展, 必须积极推动旅游企业信息化建设, 搭建网络公共平台, 实施旅游信息化工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 实施“旅游信息化工程”, 对旅游有关的实体资源、信息资源、生产要素资源进行深层次的分配、组合、加工、传播、销售, 完善旅游电子政务体系建设, 加快旅游电子商务网建设, 推进旅游公共服务网络建设, 提升旅游信息化服务水平, 以信息化为主要途径, 提高服务效率, 促进传统旅游业向现代旅游业的转化。在旅游企业内大力推进信息化, 加快旅游企业与成熟的旅游专业电子商务网站合作, 提高经营效率。在具体是措施方面, 建立GIS智能平台、实景漫游系统、酒店实时预订系统、网上旅行社预订及企业主页平台等, 提供各方面的预定信息, 将柳州旅游在线打造成一个具有旅游信息中介性质的旅游品牌。

4.2 加强旅游发展保障体系, 按照“规范、监督、指导、服务”的要求, 实施“品质提升工程”, 加强行业监管

旅游业的持续、高效、健康发展离不开统一的、畅通而有效的体制, 为了确保柳州市旅游业的有序平稳的发展, 要重点抓好旅游市场秩序、旅游服务质量和旅游发展环境等方面的工作。加快建立更加合理和高效的旅游管理体制, 加强旅游监管队伍建设, 进一步强化旅游主管部门统筹旅游生产要素协调发展的能力, 加快行业管理法制化和标准化建设的步伐, 提高监管力度和监管水平。首先, 要建立完善旅游标准化体系, 以标准化引导和规范旅游经营行为, 加强对旅游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其次, 建立完善旅游执法监督体系, 坚持依法行政, 规范执法行为, 加大各种违法案件的公开透明程度, 形成良好的旅游执法监督环境;再次, 加强旅游诚信教育, 建立完善旅游诚信经营体系, 完善旅游安全保障体系, 充分发挥协会的优势和特殊作用, 努力实现旅游行业严格自律、旅游企业恪守诚信、旅游市场秩序规范、旅游服务水平提高的工作目标, 促进全市旅游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4.3 借助本地特色的旅游文化和丰富的物产, 大力开发特色旅游商品, 推进旅游商品产销进程

旅游产品开发是根据市场需求, 对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人力资源及旅游景点等进行规划、设计、开发和组合的活动。由于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客观存在, 为保持旅游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应该有处于成熟期的一代旅游产品, 也有处于成长阶段的一代产品, 同时还有正在开发当中的一代产品, 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旅游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企业应该未雨绸缪, 及时分析外部环境, 预测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 具有前瞻性地适时进行旅游产品的开发。柳州市旅游产业要借助本地特色的旅游文化和丰富的物产, 深入挖掘研发具有本地区民族特色和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 提高旅游商品文化创意水平。鼓励具有地域特色旅游商品的开发和升级, 对新开发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给予贴息扶持。对于旅游特色商品加工企业, 予以优惠政策扶持。鼓励企业申请产品认证和原产地域保护, 培育地方优势品牌。有条件的地方建设一批旅游商品专柜、旅游购物商店、特色旅游商品街区和专业购物市场, 鼓励销售有柳州特色旅游商品, 改善购物环境, 顺畅旅游商品销售渠道, 满足游客的购物需求。对一些生产特色民族旅游购物品的企业, 特别是手工艺品制作企业, 可采用产、供、销、游一体化的模式, 即把这些小作坊式企业作为一个小的旅游点, 让游客对这些富有民族特色的旅游点进行参观游览的同时, 实现购物, 还可以让游客自己参与到技术含量不高的产品制作中来, 激发旅游者的参与热情和购买欲望。

4.4 整合、聚集旅游产业发展的资源要素,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培育壮大旅游企业, 打造品牌, 形成一批旅游亿元企业, 促进柳州“旅游名城”的建设

目前, 柳州市旅游产业发展迅猛, 要抓住机会, 把握机遇, 鼓励各类资本公平参与旅游业发展, 鼓励不同所有制企业依法投资旅游产业。支持企业兼并重组, 着力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旅游企业。通过资本扩张、品牌输出、特许经营等手段, 推动旅游企业联合经营, 促进旅游企业规模化、集团化、网络化发展。促进中小旅游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形成以大企业为主导, 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格局。积极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和知名品牌, 积极发展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旅行社。支持有条件的旅游企业“走出去”, 实行跨地区连锁经营。利用高新技术创新旅游开发和管理模式, 提高旅游企业的科技含量。打破部门、行业、所有制界限, 整合资源, 组建一批以旅游为主业的综合性旅游亿元企业集团。

4.5 加大旅游人才培养, 实施旅游队伍素质提升工程

按照“旅游名城”建设的需要, 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建设, 实施“素质提升工程”, 努力建设一支“作风正、业务精、素质高”的旅游从业人员队伍, 使旅游人才队伍与产业发展相适应。首先, 要加强从业人员队伍建设, 加大导游和其它旅游产业一线服务人员的培训力度, 加强行专业知识、技能和柳州市情、历史、文化等知识的培训, 采取“请进来”“送出去”两种方式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培训, 加强旅游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 聘请国内外知名旅游专家、岗位能手来柳讲课、传授知识, 确保能为游客提供规范化服务, 打造柳州市高质量的旅游服务品牌。其次, 拓宽旅游就业人才输入渠道, 扩大旅游人才的选拔范围, 实行行业人员优胜劣汰, 滚动发展机制。具体办法是, 根据柳州实际情况, 利用若干优惠政策和生活待遇, 有目的地引进一批旅游经营管理、形象策划的高级管理人才, 提升柳州旅游的整体水平。与此同时, 借助柳州市现有的院校力量, 整合旅游教育资源, 加强校政合作、校企合作, 进一步完善旅游人才培训基地, 进行不同等级的旅游人才的培训。

5 总结

今后的两年是柳州市实施“十二五规划”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两年年, 也是柳州建设“旅游名城”的关键时期, 柳州旅游业发展面临良好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 为了提高柳州市旅游业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推动柳州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市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应当继续完善产业发展规划, 加强产业发展配套政策研究, 积极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通过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召集各层面座谈研讨会、联合发改、交通、文化、园林等部门, 广泛征求意见, 收集相关资料、信息, 为柳州旅游未来5年发展提供指导纲领。

参考文献

[1]陈琳, 满建利.威海市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特区经济, 2010, (4) .

[2]柳州宣传部.柳州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EB/OL].http://www.sina.com.cn.2010-12-17.

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 篇9

一、河南文物旅游资源概况

(一)名山奇峰,风景独特。河南是一个平原、山地兼有的省份,二者的比例大体为56:44,山地主要分布在西部与南部。由于河南山地的形成年代和组成物质不同,目前的海拔高度和切割程度差别甚大,使各山地表现出千差万别的景观特征。如疗养胜地鸡公山,其状如雄鸡,景色秀丽气候宜人,是我国著名风景区之一。中岳篙山,号称五岳之长,山势巍峨峻拔,这里不仅风景优美,且名胜古迹遍布,有著名的少林寺、中岳庙、观星台、高阳书院、汉三阂、北魏古塔等。

(二)古迹遍布,闻名遐迩。据历史考证,远在5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就已在中原大地上劳动、生息和繁衍。因此,人们常把中华民族的古文化与河南联系在一起,甚至把河南视为中国历史的缩影。中原文化光辉灿烂,古迹胜地俯首可见。据1984年文物普查统计,全省有仰韶、龙山等古文化遗址多达1222处,汾古墓葬1629处,古建筑1601处,革命旧址及遗物578处,传世文物36000多件。

(三)群英荟萃,供人凭吊。历史上,河南是人文荟萃之所,不少历史人物和近代革命志士多出河南,至今不少人的故居、墓葬和遗踪尚存,可供后人凭吊。

(四)中原风情,令人神往。正月十五的元霄灯展,是河南最隆重、热闹的民间活动。除元霄灯展外,还有盛况空前的花展活动。如洛阳的牡丹花会、郑州的月季花展、开封的菊花展等,每年都定时举行观花赏景,热闹异常。河南的民间艺术活动更多,有“戏剧之乡”之称。剧种剧团之多、民间艺术活动之盛,为全国各省之冠。

二、制约河南文化旅游资源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市场主体急功近利,复合型人才短缺。具体到某种文化类旅游资源的产业化,通常都会有一个市场培育阶段。根据文化资源的性质不同,这种市场培育阶段也有长有短。但是,目前的开发组织者和投资商常常不能容忍这个培育阶段。于是或因周期过长而不愿投资,或因急功近利而抜苗助长,最终导致开发的失败,从而使文化类旅游资源的开发显得步履维艰。文化类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既懂文化更需要懂市场的复合型人才,这些人才还需要具有高超的经营管理才能。不仅需要高水平的经理人,更需要高素质的经营管理团队。目前河南的文化产业界和旅游产业界,缺乏这类高素质的人才,许多开发项目是一些“摸着石头过河”的“民兵连”在支撑着,因而其开发和经营的盲目性很大。

(二)产品层次单一,缺少资本对接。区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满足不同游客层面,分为三种类型,即基本层面(陈列观光型)提高层面(表演欣赏型)发展层面(主题参与型)。河南目前的文化旅游开发中三个层面虽然齐全,但以文化景观的陈列观光型为主,主要停留于基本层面,不利于延长游客停留时间以及充分利用旅游资源。从河南文化旅游资源的现存状况来看,河南完全有条件开发出观光游览、休闲度假、文化娱乐、会议考察、商贸购物、教育求学等多层次的旅游产品,使文化旅游资源的功能结构进一步完善,满足游客日益提高的旅游需求。

(三)管理体制不科学,发展观念落后。长期以来,河南发展文化旅游受体制束缚,条块分割使文化旅游资源完全部门化,利益单位化,所有权、管理权和使用权三合一,严重阻碍了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致使许多高级别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低劣,保护不力。还有大量资源干脆无人开发,白白浪费。观念落后是发展文化旅游重要制约因素。在我省各地,一说开发历史遗迹就要重新恢复古建筑,一谈到挖掘文化内涵就想到建庙,一讲到搞休闲旅游就想建人造景观公园。这些都是传统的文化旅游载体,如果资源级别不高,或开发不到位,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20多年来,这类项目我省建成了无数,绝大部分都不成功,有形的财物和无形的影响损失巨大。

三、河南文物旅游资源持续发展的对策

河南省作为一个闻名全国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其中一半以上的景点与文化或历史有关。河南省委、省政府在《关于河南旅游业发展情况的报告》中明确提出,努力实现我省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跨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实现“中原崛起”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按照这个规划思路,结合河南省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就河南文物旅游持续发展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正确认识文物旅游开发与文物资源保护的辨证关系,实践证明,凡是旅游业发展较好的地区同时也是文物保护较好的地区。一是文物保护需要资金。开展文物旅游,可以带来大量的资金,既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文物保护的投入也有了保障。二是文物旅游开发,使文物的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文物具有很高的价值,通过旅游活动,认识它的人越多,它的价值越高,人们对它的保护意识也越强。三是文物旅游开发使更多的人关心文物保护。文物保护处于全国甚至全世界的监督之下,游客在欣赏文物的同时,也非常关心文物的保护情况。这种监督,对文物保护有利。相反,越是旅游业不发达、游人很难到达的地方,即使文物很重要,也很难得到应有的保护。

(二)认真编制切实可行的文物旅游发展规划是实施文物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基础。要对拟开展文物旅游的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对其市场开发的潜力进行调研,为文物旅游产品进行形象策划和市场定位;在此基础上,编制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明确开发与保护的重点是要开辟出文物保护区,划定文物保护的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保护好文物古迹周围的生态环境。

(三)整合文物资源,选择优势项目,打造文物旅游精品。近年来,河南旅游市场上虽然形成了种类较为丰富的旅游产品,但是高端产品稀缺,文物旅游产品存在小、散、弱的局面,难以吸引入境游客。因此要力求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选择优势项目重点发展,全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河南文物旅游精品。比如围绕省内各地的中原文化遗存推出一条中原文化旅游线;例如建设仰韶文化博物馆、内黄三杨庄遗址博物馆等一批有特色的专题博物馆。“安阳在殷墟的基础上建立了殷墟博物苑,洛阳把周代王城遗址辟为王城公园,以及加强以河南省博物馆为代表的博物馆建设。”以洛阳为例,该城市具有一批国家级或省级的名、优、特景段,在国内外拥有较大的影响。物质文化遗产如以龙门石窟、白马寺为代表的佛教圣迹、以五大都城为代表的古城遗址、以北邝山为核心的贵族陵墓群、以传统文化为内涵的名人故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中华民族文明发祥的重要象征——河图洛书、酒祖杜康的酿制工艺、流传近1800年的关公信俗、闻名于世的牡丹花会、救死扶伤的平乐正骨等。

(四)把握旅游业区域合作趋势,加强与周边省份的合作,我国旅游业的区域合作发展趋势日益明显。然而,尽管区域合作规模不断扩大,但旅游业由行政区划分割所导致的区域障碍、市场障碍、交通障碍、制度障碍等远未消除,即便是市场开放程度较高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这些症结也依然存在。所以目前的区域合作比较松散,仅限于业务层展的基础。由于文物旅游资源的特殊性,在旅游规划中应特别强调对文物资源的重点保护与合理利用。鉴于一些地方在城市建设中文物资源被大量毁坏从而造成文化缺失的现实,加强对旅游规划者、城市规划者、文物资源管理者进行文物保护法律法规、文物管理等专业知识的培训已成为当务之急。其次,要加强对文物景区导游、解说员的培养。面对文物,除了专业人士外,普通的游客很难把握其内涵,这与欣赏自然景观有较大区别。因此,导游讲解就成为不可或缺甚至是极其重要的产品构成部分。培养高素质的导游讲解员应该是文物旅游发展的重点工作。可以通过定期举办全省文物旅游行业专业技能、服务技能、导游大赛、讲解比赛等方式,评选技术明星、服务明星、导游明星,讲解明星,以此推动河南文物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

(五)调整门票价格,刺激游客需求文物旅游资源与其他旅游景点一样,属于公共资源,具有经济效益和公共福利的双重属性,因而门票价格不宜过高。然而我们现在的旅游景点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门票收入在整个收入中的比例过高,于是形成一个怪圈:只要出现经费困难,就要提高门票价格,形成“经费困难——提价——再困难——再提价”的循环。而在日本,旅游景点门票收入只占其全部收入的20%~30%,其他的收入主要来自特色产品的开发、基金会的捐助和政府必要的投入。

河南省多数文物景区属于温点、冷点旅游区,需求者本身就不是很多,而过高的门票价格却将一些虽有兴趣但经济上并不富裕的游客拒之门外,不仅使这类产品的经济效益得不到提高,社会效益也无法发挥。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适当调整门票价格,比如采取浮动票价制,即淡旺季差价,或者降低门票价格甚至免费开放。从目前一些博物馆降价或免费的实际运营情况看,虽然门票收入下降了,但需求量增加了,同时在旅游交通、住宿、购物消费等方面增加服务品种,提高服务质量,刺激游客需求,从而增加了文物景区的收入,起到了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作用,这些方法值得深入研究和借鉴推广。

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 篇10

(一) 生态旅游定义及内涵分析

正式把生态旅游 (ecotourism) 作为一个独立术语的是世界自然保护同盟 (I-UCN) 生态旅游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 (Ceballos—Lascurain) , 他于1983年提出“生态旅游就是前往相对没有被干扰或污染的自然区域, 专门为了学习、赞美、欣赏这些地方的景色和野生动植物与存在的文化表现 (现在和过去) 的旅游。”现在一般认为生态旅游是“以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为对象, 在对其进行体验学习的同时, 对旅游地域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的保护负有责任的一种旅游方式”。生态旅游的内涵体现在旅游者、旅游活动及相关设施上。首先, 旅游者的参与促成了生态系统转变成旅游客体, 在此过程中旅游者追求生态环境的审美价值, 这使该审美价值成了生态旅游的关键。其次, 保护完好的生态系统, 构成生态旅游的基础要素。再次, 旅游产业构成生态旅游的中介, 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但因其商业特性, 可能构成生态旅游恶性循环的潜在因素。总体而言, 生态旅游是以旅游者为中心, 旅游产业为中介, 以享受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目的的旅游活动。

(二) 低碳旅游定义及内涵分析

“低碳旅游”概念的正式提出, 最早见于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顾名思义, ‘低碳’旅游是一种降低‘碳’的旅游。在旅游活动中计算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尽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并用自己的行动弥补行动所释放的‘碳’”。是将旅游活动、度假方式等消费行为的排碳量控制在合理的水平, 使旅游业既能益智益体, 放松身心, 又能成为环境友好型的产业。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追求绿色GDP的问题, 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作为经济活动之一的低碳旅游, 是低碳经济基础上的新型旅游方式, 其内涵是以环境为中心, 以减少对环境的伤害为重点, 实质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旅游响应方式, 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旅游经济模式, 强调保护环境而非享受环境。

(三) 综合比较分析

通过以上定义和内涵两部分的分析, 两者的关系如表1所示:

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低碳经济学组秘书长崔大鹏, 在《低碳经济漫谈》中提到, 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内涵是一个无所不包的“外壳”;而低碳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本质和灵魂, 是“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的, 从而在操作中有明确的“抓手”。因此, 生态旅游是一个比较全面宽泛的概念, 正因如此, 很难定量地界定何为生态旅游;而低碳旅游则一针见血地抓住了“应对气候变化、解决能源安全、发展创新经济”的要害, “低碳”二字很明显地体现了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主要路径——减少碳排放, 以达到对环境的最小伤害。

二、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的活动分析

就活动方式而言, 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之间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 (见表2) 。

(一) 活动目标分析

生态旅游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可持续发展, 即以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方式管理旅游资源, 保证生态旅游地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在满足当代人开展生态旅游的同时, 不影响后代人对生态旅游的需求。低碳旅游发展的终极目标也是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但它明确提出了更具体的做法, 即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 以减少旅游发展中的温室气体排放为直接目标。综合两者的目标分析, 两者的共同目标是可持续发展。低碳旅游的目标包含在生态旅游的目标之中, 生态旅游的目标是低碳旅游的最终目标。

(二) 旅游者类型分析

顾晓艳 (2002) 提到:能反映生态旅游内涵的是狭义的生态旅游者, 仅指来到生态旅游区以享受生态环境资源为主要目的并对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负有一定责任的那部分游客。这一界定同时也涉及到了生态旅游者的本质特征。即生态旅游者必须是对生态环境有特殊兴趣的客源群。至于低碳旅游者, 目前尚无特殊规定。从低碳旅游的定义及内涵来看, 低碳旅游者是那些选择最低碳排放量的出行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客源群。这类客源群在旅游过程中具有很强的碳排放意识, 能够自觉选择低碳排放的活动方式。相对来说, 低碳旅游者比生态旅游者更强调减少对旅游对象的破坏, 前者侧重自律, 后者强调享受。

(三) 旅游区域和旅游资源分析

生态旅游以其旅游资源及吸引物的生态和谐性而区别于一般的大众、观光、度假旅游。低碳旅游对旅游对象则以碳排放量标准来划分, 不在于旅游对象的生态性, 而在于游客对旅游对象影响的生态性。据此, 低碳旅游要求以低碳为宗旨开发、规划及经营新的旅游区, 对于已经存在的旅游资源, 应建立健全低碳设施设备, 遏制高碳排放的现象。因此, 生态旅游资源与低碳旅游资源的划分标准不同, 缺乏可比性。

(四) 旅游活动特点的比较

生态旅游是相对于一般的大众旅游而提出的, 侧重于对良好生态系统的向往和享受, 对生态旅游的执行和区分只是一个定性化的要求, 缺乏量化的具体衡量指标。低碳旅游活动的特点相对明确, 只要在旅游过程中做到比传统旅游过程较低的碳排放, 较低的污染, 都能称之为低碳旅游。它把旅游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分解到了整个旅游过程中。其理念和目标都非常清楚。因此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最大的区别仍是侧重点不同, 生态旅游自提出开始就侧重于享受和谐的生态环境, 兼顾保护环境;而低碳旅游则强调以“低碳”为标准, 通过旅游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节约能源、降低污染。

三、两者关系:可持续理念的实践与深化

低碳旅游是人类对环境保护负责任的表现。与生态旅游相比, 低碳旅游更注重细节, 对旅游中的碳排放进行了量化规定, 虽然目前尚缺统一标准, 但该旅游方式已能提醒游客在出行时计算自身的碳排放量, 通过数字更直观地了解碳排放量, 以真正达到减碳目的。故可认定“低碳旅游”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环保旅游。总之, 低碳旅游丰富了绿色环保旅游的内涵, 以降低碳排放为具体实施途径, 以低能耗为短期目标, 最终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终极目标。

四、低碳旅游发展路径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 低碳经济发展方式应该包涵发展低碳技术、建立碳汇机制和提倡低碳生活方式等三方面的内容 (见图1) 。

数据来源:蔡萌, 汪宇明.低碳经济、低碳旅游与旅游发展新方式[J].中国城市研究 (电子期刊) , 2009 (2)

(一) 运用低碳技术开发旅游吸引物和旅游发展装备

低碳旅游应该加强旅游智能化发展, 提高运行效率, 及时全面引进节能减排技术, 降低碳消耗, 最终形成全产业链的循环经济模式。就低碳旅游吸引物来看, 应构筑旅游地资源循环利用系统。开发者要树立低碳经济的理念, 采用节能降耗技术, 合理利用资源、能源, 从源头控制资源的消耗量, 减少污染物, 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水平。就旅游发展的装备而言, 以旅游交通为例, 应加速推进综合交通节能体系建设, 采用先进技术装备, 降低燃料消耗, 推广使用压缩天然气汽车, 最大限度降低旅游交通行业的碳排放。同时应大力发展景区的无污染交通工具, 在景点设立仅自行车出行的规定, 最大限度地减少交通工具带来的碳排放。

(二) 发展碳汇潜力吸收碳源

旅游业应该大力发展碳汇机制。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故通过土地和林业利用调整, 将大气温室气体储存于生物碳库中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减排途径。森林资源是旅游中的减碳“高手”, 增加景点景区的森林覆盖率, 加大绿化面积, 既能有效地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污染, 更能美化旅游区环境。

(三) 提倡低碳旅游生活方式

旅游者应该在转变现有旅游模式的过程中, 积极扭转奢华浪费之风。就我国而言, 奢侈消费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 旅游一直被人们当作一种奢侈消费方式的体现, 是一种心理上的诉求。遏制旅游中的奢侈消费, 是实现低碳旅游的重要途径。减少浪费, 仅靠意识是不够的, 若价格上有反映, 消费行为必然会相应调整。因此, 可以通过经济手段遏制旅游者的奢侈浪费, 实现低碳旅游。

五、结束语

总之, 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是纵横交错的两个概念。从纵向来看, 两者的提出是先后出现在整个旅游发展时间轴上的两个节点, 低碳旅游是继生态旅游提出后更详尽具体的可持续旅游方式;从横向来看, 低碳旅游是对生态旅游的补充和实践, 是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挖掘, 生态旅游重理论, 低碳旅游重行动, 理论指导行动, 构成当代旅游发展的主旋律。进入新世纪, 我国旅游业的产业地位进一步提升, 综合带动作用更加突出, 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做好旅游业自身的低碳化发展, 成为低碳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 将有利地促进总体经济的低碳发展。虽然低碳旅游的内涵在不断地完善中, 但其本质“低碳”是永恒不变的主题, 应当成为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经济战略之一。

摘要:文章就低碳旅游、生态旅游的特征和差异进行了着重分析, 旨在更清晰直观地了解低碳旅游及实现低碳旅游的必要性, 并尝试探讨低碳旅游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低碳旅游,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楚材, 吴章文, 郑群明, 胡卫华.生态旅游的概念研究[J].旅游学刊, 2007 (1) .

[2]、魏小安.低碳经济带来中国旅游发展重大机遇:低碳旅游悄然流行[N].江南游报, 2009-12-10.

[3]、萧歌.倡导“低碳化”旅游方式[N].中国旅游报, 2008-01-11.

[4]、汪宇明.旅游论坛讲稿 (二) :生态文明导向下的旅游发展方式转型——动态新闻[DB/OL].中共榆社, 2009-08-03.

[5]、马驰, 丁俊慧.基于低碳经济的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 2009 (7) .

[6]、陈英武.当前曲靖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和建议[EB/OL].http://www.lwlib.com/html/html/jingjilunwen/xinjingjixue/2010/0108/185960_2.html, 2010-01-08.

红色旅游的文化可持续发展 篇11

红色旅游是一种精神体验为主的旅游活动,它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其内含的独特的精神价值。对于如何去分析、挖掘红色旅游中的文化内涵,并实现红色旅游中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并没有相应的研究。

一、国内旅游规划中文化內涵的缺失。

旅游业也需要可持续发展。它要求旅游活动在满足经济、社会和美学需求的同时,保持文化的统一性、基本的生态过程、生物多样性和生命支持系统。这充分强调了规划中旅游目的地文化保护与发展的重要性,文化内涵的挖掘成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而当前大多数国内旅游规划仍遵循“资源-市场”模式,忽视了规划中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内涵的充分分析、挖掘与保护,其可能导致的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结果有:破坏式开发;盲目式开发;庸俗式开发;失衡式开发等。相应地,在现实的红色景区开发与规划中则发生了以下的现象:将领导人的故居由破旧的茅草房翻盖成全新的泥瓦屋;导游的解说词讲历史少而讲风景多,讲革命精神少而讲旅游特产多;许多珍贵的历史遗迹被人工雕琢的景观所埋没和取代。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内在需求客观上要求在规划红色旅游景区时,充分分析、发掘并展示红色旅游的文化内涵。

二、红色旅游规划中的文化体系探讨

红色旅游中的文化体系应由两个大的部分组成:红色文化和区域文化。前者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事迹和精神为内涵的文化,具体包括革命历史遗址、故事传奇、人文艺术作品、历史文物等。后者是指红色旅游目的地所在地区的区域文化,包括其当地居民的价值观、信仰、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它深受红色文化的影响。

在红色旅游的文化体系中,自然景观与文化体系构成了红色旅游目的地的主要资源,二者间相互影响、浑然一体。特有的自然景观造就了特定历史时空的文化,同时特定历史时空的文化又对自然景观进行了改造。文化体系中的两个部分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下也是相互影响的,即红色文化是在旅游目的地某个历史时期形成的,它必然受到当时该区域文化的影响,同时它也影响着所在区域的文化。区域文化对红色文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特定的历史时空,而且在红色旅游中,作为红色文化的外延或红色文化生动的历史见证,区域文化也影响着旅游者对红色文化的体验与感悟。

三、科学规划:红色旅游的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旅游活动是一个体验过程,其实质是不同文化的交流。在旅游者文化与目的文化的间接交流中,自然景观充当媒介,承载着来自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文化与行动。当旅游者文化与目的地文化直接交流时,只有双方在尊重对方文化、展示自身优秀文化的过程中才能共同发展、进步和繁荣。红色旅游的文化可持续发展也是如此。

具体地说,红色旅游的文化可持续发展需要做好以下规划:

1.功能分区。在旅游规划中,考虑到旅游者文化、旅游目的地自然景观及其文化间的关系,要充分体现功能分区,形成“区内景,区外商”、“区中游、区外住”、“区内名、区外利”的格局。然而,无论是区内,还是区外,都要与红色旅游的文化内涵相吻合,并形成一个整体。诸如在经济落后的红色旅游区修建宽阔的大马路、豪华的居所等总是不宜的,这样做有可能会给人们带来物质享受上更多的便利,但破坏了该地区红色资源的整体性,特别是红色旅游中的文化资源。

2.系统开发。它与功能分区是密切相关的,功能分区是系统开发的指导和前提,系统开发要实现功能分区的目标。系统开发要求形成红色旅游相应的主体系统和辅助系统。其中主体系统包括红色旅游景区的核心部分、重点部分、背景部分;辅助系统包括红色旅游中的购物部分、服务部分、环境部分、纪念部分、参与体验部分等。明显地,主体系统是为实现红色旅游社会效益服务的,而辅助系统则是为实现红色旅游经济效益服务的。

3.与其他旅游方式的结合。红色旅游涵养的地域差异较大,有城市,也有农村;有经济发达的地方,也有经济不发达的地方;有其他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也有其他旅游资源较贫乏的地方。因此,在进行红色旅游规划时,还可以和其他形式的旅游相结合。比如,红色旅游与城市旅游或乡村旅游的结合,与民俗旅游的结合等。

4.加强对红色旅游参与者的教育与培训,特别是相关服务人员。服务人员的文化素质极大地影响着红色旅游的社会效益。特别是红色旅游景点的讲解,要尊重历史与事实,否则只会适得其反。红色旅游中导游员和讲解员的整体素质至关重要,他们是旅游文化的直接传递者,肩负着传递红色文化的使命,他们要熟悉革命历史,了解革命人物的生平事迹。

总之,充分分析、发掘与展示红色旅游中文化内涵是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从文化角度来看,红色旅游实质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作为红色旅游规划,应注意功能分区和系统开发,注重和当地的旅游资源结合起来开发,也要注重对相关从业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只有这样,红色旅游才能充分展示旅游目的地文化的魅力,使之影响、教育游客,从而既实现红色旅游的经济效益,也实现红色旅游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石培华:发展红色旅游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J].党建,2005(5)

[2]尹晓颖朱竑甘萌雨:红色旅游产品特点和发展模式研究[J].人文地理,2005(4)

[3]Edward Inskeep著张凌云译:旅游规划[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年

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 篇12

一、旅游循环经济的内涵与可持续发展的实际意义。

(一)旅游循环经济的内涵分析。

事实上,就旅游循环经济的本质来看,其就是基于生态旅游与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主张高效、循环的资源利用,遵循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原则,促进地区内旅游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模式,并促进其低投入、低排放、低消耗、高效率的方向发展。而旅游业的发展是基于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因此合理的协调资源与旅游产业的关系有助于促进旅游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环境与资源承载力的合理范围内保护和利用现有的资源,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促进经济与自然的相互增长。另一方面,旅游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理论还是指导旅游业健康发展的一种经济互动,并且按照旅游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原则,要做到物尽其用,将人类旅游活动对环境与资源的破坏降低到最小,并促进环境与资源的保护。

(二)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首先,循环经济满足了人们对于绿色旅游的实际需求,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理念的提出,绿色科技与工艺的广泛应用使得很多产品受到人们的追捧,人们也因此逐渐提高了绿色生活的意识。如果将这样的趋势运用在旅游行业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旅游市场,旅游者们本着高品质、绿色生活的理念,会自觉在旅游过程中关注到生态旅游、自觉抵制破坏自然环境的消费。其次,合理的旅游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旅游业之所以能够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最重要的就是依托于对环境的合理利用和资源的保护,在实际的旅游发展中应严格遵守这一原则。最后,循环经济是保证旅游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必要因素,旅游属于综合性的活动,涉及的因素较多,而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就能既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又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

二、现阶段我国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近几年来,旅游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很多地区的支柱型产业。就我国旅游局2013年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的旅游消费旺盛,前三季度的旅游接待人数总数已经达到了月25.6亿,旅游总收入2.14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0到12个百分点。而从供给方面来看,我国的旅游产业产出水平与经济效益都有大幅增长,从全年形式上来看,我国的旅游业已经进入了大众旅游的高潮,国内旅游市场也保持着相当乐观的预期。而另一方面,因旅游行业的市场集中度较低,代表旅游行业的旅游上市公司总收入达到401.91亿元人民币,占到全国总收入的1.56%,但就我国了旅游行业竞争格局与发展趋势的研究报告分析可知,虽然在2013-2014年我国旅游业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和成果,但仍旧存在很大的问题。

首先,我国的旅游业发展虽然处于不断进步的阶段,但对于旅游循环经济与生态旅游的观念和政策实施不足。在很多地区,仍旧以传统的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发展,缺乏合理的规划管理,地区群众的生态意识薄弱、循环可持续发展意识缺失,因此也导致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其次,很多地区只注重地区经济的增长,过度对自然环境进行开发而忽视了对环境的破坏。在旅游产业的发展中,地方政府与相关经营者被眼前的利益所蒙蔽,缺少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意识,一味盲目的对生态系统进行开发和破坏,对自然资源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不仅如此,很多地区旅游开发企业缺乏严格的循环经济法规和监督、管理制度。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崛起,旅游建设的可持续性观念严重滞后,这也难以实现市场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提升。

三、旅游视域下如何创新旅游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要想既发展旅游产业又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就应丢弃传统旅游经济的发展模式,创新出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而开发一个开放性的综合循环经济体系,就必须要有合理的法律机制、管理机制以及协调和责任机制。下文就如何创新旅游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展开分析,就根据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情况提出具体的策略。

(一)制定完善的旅游循环经济法律法规。

首先,要发展循环旅游经济就应结合当地的相关政策和市场情况进行分析,坚持科学发展的观念,因地制宜的开发和鼓励相关旅游开发企业。通过法律的手段来规范促进政府、公众与相关旅游服务行业积极投入到旅游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活动中来。其次,要完善以《清洁生产促进法》《节能法》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法》为主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制定其循环经济的基本准则和标准,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旅游产业的重要政策和战略目标。同时,通过责任制定明确好相关部门与政府的职责和权限,严格监督旅游行业中相关企业的做法和行为,一旦发现违法违规的情况,应及时对其进行处罚。另外,对于积极响应绿色旅游、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企业和相关人员进行鼓励和奖励,同时积极鼓励地方政府结合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和特征,制定出符合本地特色的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和一些保障政策以及相关管理制度,全面的服务于旅游产业的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构建旅游循环经济的政策体系。

当制定好相关的机制后,还应严格政府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出适应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协调机制以及约束和监督机制。就激励机制的制定来看,首先要做的就是制定环保制度体系,包括对旅游景区进行制度管理、景区管理以及规范相关指标的激励。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对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和运用,结合循环经济的多个原则,制定出科学的旅游循环经济相关政策,另一方面,应针对开发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估制度的建立,对旅游企业的诚信、信用、开展旅游循环经济等情况进行评估。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实行人才培养计划,培养出有远见又有战略思想的人才,进一步推动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此外,还应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和技术,对旅游自然环境进行科学的保护和合理的开发,通过互联网信息互动平台,建立完善的旅游循环经济政策体系,促进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进一步发展。

(三)加强“绿色旅游”活动的推广。

众所周知,旅游的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不仅仅需要靠政府、旅游开发商的支持,更多的是要呼吁旅游者们的绿色旅游意识。在这一方面,政府应根据当地的绿色旅游计划和战略,正确的引导旅游企业与旅游开发商开发出绿色的旅游服务与产品,为消费者提供绿色的服务,以间接影响消费者的意识。与此同时,要注重旅游目的的软硬件设施,可以适当开发一些绿色旅游搭配套餐,创造有特色的绿色旅游理念和影响方式、路径,以进一步推广和影响旅游者的“绿色旅游”观念。我们还可以通过打造旅游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师范旅游区,建立起包括旅游开放商、消费者与分解者为主的旅游循环经济体系,最终实现旅游产业的纵向和横向深化发展。除此之外,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技术体系是促进旅游产业逐渐走向经济效益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发展方向,通过制定相关的旅游行业技术标准与规范,培养技术咨询产业,依靠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实现信息的共享,对旅游业进行有效地开发和环境的保护,逐渐创新旅游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就我国当前的情况来看,发展旅游产业,提升旅游行业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并促进旅游循环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等为题成为了行业旅游发展新模式。通过建立有效的制度和政策,构建科学合理的旅游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政策体系,加强对旅游企业、旅游开发商以及旅游者们的“绿色旅游”理念提升,全面促进旅游行业的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下一篇:多媒体录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