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体系设计

2024-06-07

控制体系设计(精选12篇)

控制体系设计 篇1

内部控制问题一直是近年来会计理论界与实务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财会[2008]7号) 及之后发布的一系列具体规范, 只是针对企业内部控制提出的,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一直未形成正式的文件。2011年我国财政部会计司制定的《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 将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作为“十二五”期间一项重要的工作, 以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加强风险防范和内部控制,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保护资产安全完整, 预防违法违纪腐败行为的发生。下面以高校内控为研究点对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做初步探讨。

一、高校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

COSO提出内控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和监督5个方面, 我国的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也借鉴了COSO关于内控框架体系的构成。对于高校目前的内控现状, 笔者拟从这5个方面来分析高校内控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控制环境方面

控制环境构成了一个单位的氛围, 主要包括员工的素质、企业文化、管理哲学、良好的组织机构等, 是影响其他内控要素的基础。然而, 据相关高校内控现状的调查显示, 尽管我国大部分高校已意识到建立内控体系非常必要, 但是长期以来高校对政府过分依赖, 高校领导以政府选派为导向, 作为高校内控体系的主导者, 风险意识比较淡薄, 高校内部控制效力低下, 凭个人意志执行, 内部控制要求不能得到体现;财务部门作为内控的中心部门, 部分财务人员无证上岗, 素质低下, 直接影响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的实施及实施效果;同时高校学术权利隶属于行政权利, 难以形成良好的高校文化。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内控建立的内外部环境, 建立内控体系并有效实施内部控制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二) 风险评估方面

对于高校来说, 风险应该分为筹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其中以筹资带来的财务风险最为突出。筹资财务风险主要是高校因借款而带来的无法偿还到期债务和资金短缺的风险。随着“多元参与, 多方投资”的高校投入机制的形成, 风险与高校的办学越来越密切, 大规模举债, 进行改扩建, 导致部分高校承受了巨额的筹资风险。经营风险主要与毕业生质量及就业等相关。从1999年高校扩招至今, 毕业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 为增强就业吸引力, 越来越多家长选择追求名牌院校、重点院校, 部分高校面临严重的生源危机。一些高校专业设置及课程体系与市场脱节, 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进一步加大了高校的经营风险。

(三) 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确保管理层的指令得以实现的程序和政策。由于行业、办学体制的影响, 高校控制活动普遍存在着“重争取收入, 轻支出管理;重社会效益, 轻经济效益;重计划, 轻执行、评价, 重财轻物”等现象。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预算控制不到位。一方面, 支出定额指标编制草率, 导致各部门间经费预算不合理;另一方面, 预算缺乏一定的严肃性, 各部门未按规定预算执行, 导致乱开支, 预算失控现象严重。在财产物资的管理上, 由于高校财物属于国有资产, 地方高校在财产物资的使用、管理和后期处置环节上管理薄弱, 导致高校国有资产闲置、利用率不高或流失的现象严重。

(四) 信息与沟通方面

信息分为外部信息和内部信息, 而高校存在主要的问题是内部信息沟通不畅, 协调力度差。高校内控应是全员参与, 使员工了解其职责, 保持对财务报告的控制。因而在信息沟通上应做到规范、公开、透明。然而许多高校决策缺乏真正的民主, 更多的决策只是走走民主形式, 体现的是领导者的个人意志。

(五) 监督

对高校的监督评价分为外部和内部监督。外部监督主要由高校主管部门来进行, 然而目前各级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对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及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流于形式, 缺乏全面性的指导, 使高校内部会计制度的约束弱化, 无法发挥其在高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内部监督方面, 目前部分高校已建立了独立的内审、纪检部门, 但是由于其职员隶属于高校, 独立性差, 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监督。

二、我国高校内控的实务设计

COSO指出, 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应该着眼完成三个目标:一是经营目标。经营的效率与效果, 企业业绩、盈利目标及资源的安全性。二是财务报告的目标。三是法律法规的遵从性。结合我国高校自身的特点, 高校的内部控制应着眼于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并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 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基于此目标, 在进行内部控制的实务设计时应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 合理授权

对于高校法人代表, 既要保证其决策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又要保证其经济行为的效益性和廉洁性, 因此合理的授权非常重要。在授权时一定要把握好度的问题;授权无度会导致内控制度形同虚设, 滋生腐败。具体而言, 明确授权审批的范围、层次、责任和程序, 严格执行财务收支审批制度是执行授权控制的关键所在, 目前要严格遵守“一支笔”的审批制度, 严禁越权审批, 滥用职权, 弄虚作假, 违章办事。

(二) 进行预算控制

高校预算管理是高校财务的重点工作, 包括高校财务的总体规划、收支计划、融资计划等。进行预算控制, 明确各责任部门在预算管理中的职责权限, 规范预算的编制、审定、下达和执行程序, 强化预算刚性约束。关键要做好两点, 一是进行预算编制的控制, 高校的收入来源一般较单一, 主要有财政拨款、学费收入和学校产学研创收等。在编制校级预算和部门预算时, 特别是在编制部门支出预算时, 应从部门的实际需要出发, 结合高校的当年财力状况, 对支出结构合理性进行分析, 做到量入为出。二是加强对预算执行的控制, 切实避免重计划、轻执行的现象存在。预算下达后, 不得随意变更资金用途和支出规模, 坚决杜绝无预算支出和超预算支出下年度追补预算的行为, 每年对于预算的执行情况还需进行严格考核。

(三) 财产物资管理

在高校财产物资的管理上, 应着重加强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和基建项目的控制。在货币资金管理方面, 着重控制货币资金的收入和支出的合法性, 加强对相关票据、印章等的管理。作为流动性最高、安全性最低的资产, 货币资金极易被不法分子盗窃、挪用, 因此, 平时收入和支出记录要认真准确, 及时进行账账核对、账实核对等, 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同时, 在结算时, 一般都要按规定从银行划拨转账, 防止侵占、挪用等行为, 尽量不用现金方式结算。在货币资金管理上要做好互相牵制, 不相容岗位应分离, 确保货币资金的安全完整。高校的实物资产占有很大比重, 如保障高校正常运转的一些教学、科研仪器及日常办公用固定资产等, 学校每年为购置这些资产耗用大量的开支。高校在实物资产的管理上, 应做到采购、保管、使用、报废等全过程进行控制, 防止出现采购造假拿回扣现象。平时应设置总账、明细账对其进行日常管理, 避免出现资产闲置现象。定期进行资产盘点, 以免出现账实不符的情况。为避免资产虚增的情况, 建议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应按期计提折旧, 对于已不能给学校带来任何经济利益的淘汰过时的资产应及时报废清理。基建项目上, 近几年随着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 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部分高校在基础建设项目上投入大量资金。对基建项目一定要做好招投标, 避免暗箱操作, 加强工程监督, 财务部门应根据相关职能部门的工程合同书、决算书等办理款项支付, 防止工程舞弊。

(四) 收支管理

高校的各项收入支出均应纳入预算管理, 统一核算。在收入管理上, 关于学费及财政拨付的款项收入目前控制情况较好, 对于欠缴的学费采用积极手续催收, 但需加强二级学院部门的创收收入管理, 防止出现私设“小金库”或私存、私分等现象, 确保所有收入及时上缴财务部门。在支出管理上, 对经费支出应明确开支范围与标准, 做好预算, 通过预算控制支出的合理使用, 对业务招待费等经费支出应该严格控制, 可执行银行卡刷卡消费与发票报销双重审核制度, 避免使这些资金成了个别人的消费资金, 造成资金浪费。

三、我国高校内控的实施保障

(一) 从立法的高度保障内控的实施

目前高校的内控主要依据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相关制度来执行, 对于内控失效的问责机制尚未从立法高度建立。新修订的《会计法》明确了单位负责人是会计责任主体, 要切实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 维护国家财经纪律, 切实加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的领导, 完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借鉴美国SOX条款, 可从立法角度加强对内控的问责机制, 与《会计法》衔接。财政等相关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加强对会计工作的监督检查, 依法查处会计工作中的违法违纪行为, 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

(二) 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目前内部控制实施上至高校管理层, 下至普通教职员工, 因此提高包括高校管理层在内的全体员工的道德水准和价值观念是优化内控环境的重要因素。高校领导者应切实树立内部控制意识, 以身作则, 既认真执行制度, 又要监督制度执行, 确保内控有效运行。作为内控实施的核心部门, 财务部门及财务人员要真正承担起控制的重任, 应及时更新专业知识, 提高操作能力, 增强专业操守, 强化会计道德规范, 充分发挥总会计师在内控实施中的重要作用。

(三) 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加强外部监督

内部审计应服务于高校管理, 高校应充分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作用。首先要参照现有的审计质量方面的法规准则, 结合高校的经济业务特点, 制定适合本校操作的具体审计制度, 完善审计业务具体操作规范, 避免审计工作的随意性。其次, 应提高内审人员的素质, 包括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 内审人员应独立客观公正地工作, 具备应有的职业判断能力和职业谨慎, 能够在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等方面提出合理的建议, 从而保证内部控制制度更加完善严密。高校还要加强外部监督, 发挥政府部门和第三方独立审计等社会审计的监控作用, 借助审计报告意见对内部会计控制进行及时完善与改进。

(四) 定期进行内控有效性评价

评价是内部控制持续改进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信息反馈渠道, 通过对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有效性进行评价, 发现问题, 从而使内部控制系统不断得到改进。要保证内控评价质量, 无论是外部评价, 还是内部审计师评价或主管部门评价, 首先应保证评价者做到独立、客观、公正。相比内部审计而言, 无论是专业技能方面, 还是其评价主体的独立性, 第三方独立社会审计都更有优势, 因此由外部审计师来完成高校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会更经济有效。学校内审部门和财务部门应做好全面配合工作, 根据测试评价意见, 对学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进行全面梳理, 实行持续不断的完善与改进, 逐步建立符合高校实际且可操作性强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更好地为高校可持续发展服务。

摘要:近几年高校财务舞弊案件频繁发生, 高校内控体系的构建已迫在眉睫。在借鉴COSO (美国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发起人委员会) 报告的前提下, 结合我国地方高校自身的特点, 探讨适合我国高校的内控实务设计及实施保障。

关键词:高校,内部控制,实务设计

参考文献

[1].程相斌.高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思考[J].财会通讯, 2010 (06)

[2].黄建林.高校治理结构与内部会计控制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 2007

[3].朱荣, 张向达.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内部控制系统设计[J].财务与会计 (综合版) , 2009 (05)

[4].赵善庆.论建立和完善高校内部会计控制[J].事业财会, 2007 (05)

[5].奚尊校, 沈玲.试论高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构建[J].财会通讯 (综合) , 2010 (02)

[6].王国明.高校内部会计控制问题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9 (10)

[7].薄兆阳.健全高校内部控制制度措施浅谈[J].财会通讯, 2009 (09)

[8].吴介军, 龚福和.正确处理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几个关系[J].财会月刊, 2005 (17)

控制体系设计 篇2

信息化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支撑企业发展的信息系统能力,二是企业信息化工作管理控制的能力,这两个方面相互对应相辅相成,形成对企业发展的综合支撑。

信息化能力分析要首先从企业战略分析入手,结合业务能力分析和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的综合分析,借鉴电信行业的信息化建设的成功案例,确定企业信息化战略方向,并由此得出企业的信息化能力蓝图和与之对应的信息化管理控制的框架。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确定企业信息化建设指导原则,并制定信息系统应用架构蓝图和对应的关键的信息化管理控制的工作建议;由信息系统应用架构得出信息化实施计划,由信息化关键工作建议得出对信息化管理控制的流程和绩效衡量体系的建议。下图显示了企业战略转化为信息化能力的全过程。

要保证企业战略转化为企业的信息化能力,不但要有模型、规范的指导,同时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需要明确信息化管理控制体系。

信息化管理控制体系(简称信息化管控体系)是部门内部管理控制的核心框架,虽然不同的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构建适合自己的信息化管控体系,但从构成框架上来看,由于信息化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共性,在构建信息化管控体系时,一些通用的方法是可以参考的。

信息化管理控制体系概念的界定

企业信息化管理控制体系是应用管理控制的概念,结合IT治理的思想,研究在企业信息化建设周期中的规划、实施、运行和后评估等不同的阶段,如何使企业信息系统建设与企业业务发展进行匹配,整合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信息化最大价值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要研究信息化工作管理部门组织的管理模式和流程,建立企业信息化管理控制机制,包括信息化工作管理部门在企业中的战略定位,内部基于面向服务的管理流程,界定与其他相关部门的流程关系,建立信息化风险管理控制体系。

信息化管理控制体系的标准

企业信息化管理控制体系的标准在于,体现企业信息化服务价值链的关系,实现企业整体价值最大化。

1. 通过组织管理控制手段,保障系统、流程、数据均衡发展;

2. 明确企业IT部门和专业部门之间的关系和责任;

3. 清晰定义分工界面和管理控制流程;

4. 正确划分信息系统的所有者、建设者和管理者;

5. 加强对流程执行的管理控制,明确流程交接的边界和流程的负责者;

6. 充分发挥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价值,确保信息化战略和企业战略相吻合,从而支撑企业的运营和管理,

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基本生命周期可分为信息化建设时期和信息化运维时期两大阶段,在这两大阶段中,信息化建设期又可划分为规划阶段和实施阶段,信息化运维期又可划分为运行阶段和评估阶段。因此,企业信息化管理控制体系要从这两大阶段四小阶段分别进行领域的界定,以真正达到管理控制之目的。

规划阶段

在规划阶段,信息化管理控制工作主要是实现企业发展战略向信息化流程的转变。因此需要从信息化战略规划的管理控制作为出发点,分析企业流程和产品策略,研究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实现信息化战略规划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匹配;并由此制定信息化管理、业务和技术三个方面的规范,同时信息化管理部门与企业各个层面的管理者、业务部门和最终用户进行充分的沟通,实现业务需求向信息化流程的转移:在此基础上根据信息化规划进行项目立项和可行性研究,以确定信息系统建设方案。

基于以上的分析,在规划阶段管理控制包括的内容应有:信息化规划、信息化立项与可行性分析、规范管理、投资预算管理等四个详细的管理控制阶段。

实施阶段

在信息化规划阶段完成工作之后,进入信息系统实施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首先要根据规划阶段中形成的信息系统建设规划。结合目前企业的总体投资现状,进行信息化建设投资预算的管理和控制,之后进入信息系统的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阶段,形成可实施的建设方案。在以上工作完成的基础上,要开始进行信息系统的设备采购和工程施工,最后要对信息系统的建设结果进行初验和终验管理。

因此,在实施阶段的管理控制包括需求分析管理、设计方案管理、系统实施管理、验收管理等四个详细的管理控制阶段。

运维阶段

在信息系统完成建设实现终验后,进入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阶段。在这个阶段的最基础的工作是研究如何使信息系统能够可靠连续地正常运行,并以客户服务为中心,在现有信息资源的条件下,采用客户服务等级的思想进行故障处理和问题管理,计算IT服务成本,研究信息系统的可用性;进行能力管理和持续性管理,向客户提供高效率的信息系统服务。因此,在运行阶段管理控制可分为服务支持、基础支持和综合管理等三个详细阶段。

评估阶段

控制体系设计 篇3

关键词: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实务设计

内部会计控制是指企业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施工企业建立和实行内部会计控制,对于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防止和纠正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错误及舞弊行为,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和高效运作,确保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货币资金会计控制

货币资金是施工企业资产中流动性最强的资产,也是评价施工企业偿付能力的最重要的指标,它的业务内容主要是指现金的收支以及各种形式的银行往来结算,其管理内容比较复杂,工作中容易发生错弊,是内部会计控制的首要对象。货币资金的内部会计控制应遵循以下要求:一是严格执行国务院颁发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严禁超越条例规定的范围使用库存现金;二是现金的收付和保管只能由被授权的出纳员负责处理。银行账户亦应由专人负责管理,各种银行票据的签发和办理至少要有出纳员和会计负责人签字,保管支票簿的职员不能同时负责现金支出和调整银行存款的账目。票据和印鉴应实行分离使用,不能由同一个人持有;三是企业所有的收入都必须及时、全部纳入货币资金账户核算,不得截留、转移至他户及其他单位(含内部单位)名下,严禁单位货币资金体外循环,更不得私设“小金库”;四是每一笔货币资金的收支均应有实际发生的经济内容,必须真实地反映经济业务;五是设置货币资金总账和明细账并分别由不同职员登记核算,且定期进行核对;六是有条件的施工企业或施工企业集团可以设置货币资金结算中心(或内部银行)。

二、工程结算收入会计控制

工程结算收入是施工企业按合同和规定向发包单位(业主)收取的工程价款及其他应列作营业收入的各种款项。工程结算收入的内部会计控制主要采取以下方式:一是按建造工程合同及实际计量确认的收入进行会计记录;二是保证应收账款的真实性和可收回性;三是按不同的工程项目设置工程结算收入台账,及时反映工程结算收入确认和工程价款的收取情况,既便于掌握本项目的真实收入,避免工程结算收入在项目与项目之间的混淆,也利于工程项目之间的收入比较。

三、物资采购会计控制

采购业务在施工企业因其标的最大,内容繁杂而管理难度最大,对施工企业的影响也最直接。因此必须按照统一的规定和程序进行。一是采购人员必须由专门人员担任且须授权,未经批准或授权的职员不得从事工程项目的材料采购;二是事先要有材料采购计划和采购清单。无计划的采购只会造成材料浪费和形成损失,必须保证所采购的材料和生产所需求的相一致;三是建立材料的采购与验收制度,材料的采购、保管和出库应与账目的记录等岗位实行职务分离制度;四是预付材料款必须签订预付货款协议,明确还款期限,应收利息及担保条件;必须控制材料款预付限额并实行预付审批制度;五是必须在确认取得相应的材料(包括材料数量及要求的质量)后方可进行货款支付;六是定期与供货商核对材料供应量及货款支付额,以保证应付账款的真实存在。

四、成本费用会计控制

(一)成本费用的会计控制要求

成本费用列支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成本真实、合理及合法性。对成本费用内部会计控制目标的实施,应遵循以下几点要求:一是成本费用的核算应符合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和费用开支标准,严格控制费用水平;二是建立成本费用归口管理原则,实行成本费用的预算管理制度。三是搞好成本费用的日常核算工作。要正确地计算成本费用,为成本控制提供真实的信息,必须建立与企业生产相适应的成本费用核算方法。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前提下,把财会工作在成本管理的工作重点切实转移到成本预测和控制上来。

(二)成本费用的控制途径

1.按照“量、价”分离原则,控制工程直接成本

(1)材料成本控制

工程项目所耗用的材料种类繁多,其金额一般占全部工程造价的65%~75%,直接影响工程成本和经济效益,在项目成本控制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材料费的控制也要贯彻“量、价”分离的原则,以便于明确责任。

首先,材料用量的控制包括:坚持按定额确定材料消耗量,实行限额领料制度;改进施工技术,推广使用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降低消耗;在对工程进行功能分析、对材料进行性能分析的基础上,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力求用价格低的材料代替价格高的材料;认真计量验收,坚持余料回收,降低消耗水平;加强现场管理,合理堆放,减少搬运,降低堆放、仓储损耗。

其次,材料价格控制包括:买价控制。通过市场行情的调查研究,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货比三家,择优购料,实行采购比价审计;运费控制。合理组织运输,就近购料,选用最经济的运输方法,以降低运输成本;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减少资金用,合理确定进货批量和批次,尽可能降低材料储备。

(2)人工费控制

人工费占全部工程造价的比例较大,一般都在10%~15%左右,所以要严格控制人工费。主要从用工数量方面进行控制。首先,根据劳动定额计算出定额用工量,并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及零星用工按一定比例包给领工员或班组,进行包干控制;其次,要提高生产工人的技术水平和班组的组织管理水平,合理进行劳动组织,减少和避免无效劳动,提高劳动效率,精简人员;最后,对于技术含量较低的单位工程,可分包给分包商,采取包干控制,降低工费。

(3)机械费控制

尽可能地减少施工生产中所消耗的机械台班量,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机械调配,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同时加强对现场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降低大修、经常性修理等各项费用的开支,避免不正当使用造成机械设备的闲置;要重视设备租赁计划的制订,充分利用社会闲置机械资源,从不同角度降低机械费用的支出。

2.精简项目机构、合理配置项目部管理人员、降低间接成本

项目机构的设置要根据工程规模大小和工程难易程度等因素,因事设职,因职选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选配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降低管理人员的工资费用。另外,还应从严控制项目部的业务招待费。

3.加强质量管理,控制质量成本

质量成本是指项目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产生的一切损失费用之和。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是控制成本。包括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属于质量保证费用,与质量水平成正比关系;二是故障成本。包括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属于损失性费用,与质量水平成反比关系。

4.组织连续、均衡有节奏的施工,合理使用资源,降低工期成本

在合理工期下,项目成本支出较低。工期比合理工期提前或拖后都意味着工程成本的提高。因此,在安排工期时,要注意处理工期与成本的辩证统一关系,均衡有节奏地进行施工,以求在合理使用资源的前提下,保证工期,降低成本。

5.从“开源”原则出发,增加预算收人

首先,认真研究招标文件,树立明确的时间和成本观念;其次,强化索赔观念,加强索赔管理;最后,用好调价文件,正确计算价差,及时办理结算。

五、存货会计控制

除了遵循合同管理、材料运输、验收等环节的相关控制制度外,对存货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必须达到以下要求:一是材料、工具等应为工程项目所需,且需经验收才能入库,既要避免产生存货的积压,造成企业的浪费。也要符合生产计划,以防材料短缺,阻滞工程顺利进行。二是保证存货的实际存在;三是存货的计价要正确合理;四是存货的报损。存货的盘亏、报损必须查明原因,填制报损单据,经业务部门、财务部门等确认后,按财务制度的报批权限计入当期损益,并按规定分清责任。

六、筹资融资会计控制

施工企业的筹资和融资活动的内部会计控制必须做到:首先,合理地确定筹、融资规模和结构。选择最佳的筹、融资渠道和方式。其次,预测资金需用量,制定筹、融资计划。分析筹资、融资成本和筹资、融资风险,做好长期筹、融资和短期筹、融资的科学搭配;最后,建立提供担保和资产抵押的审批制度,严格控制企业为其他单位提供担保和资产抵押,降低财务风险,防止财务危机。

七、固定资产会计控制

固定资产是施工企业重要的生产资料,对固定资产实施内部会计控制必须符合以下要求:首先,施工企业对固定资产的购建、出售、清理、报废和内部转移等,都应当办理会计手续,并应当设置固定资产明细账(或者固定资产卡片)进行明细核算;其次,施工企业对固定资产应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实地盘点一次。对盘盈、盘亏、毁损的固定资产,应当查明原因,写出书面报告并根据企业管理权限经批准后在期末结账前进行处理;最后,保证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合理性和计算的正确性,防止用折旧来调节各期费用和成本。

八、对外投资会计控制

控制体系设计 篇4

省级政府组织作为执掌公共管理职权的省一级国家行政管理机关,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国家财政,不但拥有和使用着维持本部门自身运转的正常经费,还掌管着本业务系统的专用经费,有的还管理着某类专项基金,资金种类多、数额大、性质明确是其突出特点。而且,多数省级政府组织直属单位较多,资金用途较为广泛,因此,财务管理难度很大。如何既能确保资金安全,管好用好资金,又能保障事业健康发展,最大程度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建立科学、规范、严密的内部财务控制体系是关键。

1 关于内部财务控制

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或组织为了实现其工作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业务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业务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段与措施的总称。内部财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财务为核心实施的控制,目的是确保单位会计信息资料真实可靠、资产安全完整,有效预防财务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单位或组织业务工作的正常高效开展。

内部财务控制和财务内部控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内部财务控制包含着财务内部控制,财务内部控制是内部财务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论及的是内部财务控制体系的设计问题。

实施内部财务控制,能够促进省级政府组织切实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财经法规制度,规范单位财务活动,确保财政资金和资产安全,既是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是管理现代化的必然结果。

2 省级政府组织内部财务控制体系设计原则

建立和设计省级政府组织内部财务控制,必须遵循和依据客观规律和基本法则。

2.1 合理合法和可操作性原则

根据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的规定,设计内部财务控制,首先要以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为依据,这是前提条件。在建立内控制度过程中,必须把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现在内控制度之中,不能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而且还必须切合单位实际,与事业发展目标相适应,切实可行、便于操作。

2.2 广泛约束性原则

指内部财务控制对单位内的每一成员都有效,都必须无条件遵守,任何人都不得独立于制度之外。单位的每一位工作人员,既是内部财务控制的主体,又是客体,既要负责这项制度的具体实施,又要受到其他人员的监督和制约。

2.3 全面系统性原则

首先要全面,覆盖任何与资金经济业务有关的部门和岗位,既包括财会工作内的部门和岗位,也包括与财会业务关联的有关部门和岗位;其次要系统,要设计出纵横交错的内部财务控制网络和点面结合控制系统。

2.4 内部牵制原则

指在部门之间、工作人员之间及各岗位间所建立的互相验证、互相制约关系,其主要特征是将有关责任和权限进行分配,使单独一个人或一个部门都不能独立完成任何或多项经济业务活动。

2.5 成本效益原则

实施内部财务控制本身是为了降低成本和人为因素,最大限度保护国有资产,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但如实施此项制度所花费的成本大于其本身所带来的效益,也就失去了实施的价值。因此,建立和设计内部财务控制,既要精心选择好控制点,也要考虑减少繁杂的手续和程序,避免重复劳动,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3 省级政府组织内部财务控制的设计思想

省级政府组织内部财务控制设计的主要思想由宏观到微观可以概括为二、三、四、五、六,即二种控制、三权分立、四项分割、五项统一、六项分离。

3.1 二种控制

即针对所属单位性质、地理位置和资金类型等不同情况,采取集中控制为主、分散控制为辅的两种管理控制形式。除对少数情况特殊的直属单位资金实施分散控制外,多数单位资金纳入到省级政府组织财务管理机构集中管理与控制,统一核算。

3.2 三权分立

即财务管理、财务核算、内部审计三权分立,分设财务管理、财务核算、内部审计机构,三机构既要协调合作,又要彼此独立、互相制约。财务管理机构统筹单位经费资金预算管理、审批及财务综合管理事务;财务核算机构负责报销核算及预算执行和年度决算工作;内部审计机构负责对财务机构和资金的审计监督,独立行使内部审计职权。

3.3 四项分割

一是事权财权分割,就是将决定事项和决定资金的权限分割开来。二是审批与核算分割。就是将资金的审批、监管与资金核算、审核、结算分割开来,资金的审批由财务管理机构负责,资金的核算、审核、结算由财务核算机构负责。三是计划与执行分割。就是将资金预算管理与预算执行分割开来,预算管理与支出计划由财务管理机构统一安排,预算与支出计划的执行由财务核算机构落实。四是财务管理和内部审计分割。内部审计机构必须单独设置,以独立行使对财务机构和资金的审计监督职权,防止财务和审计职能合署时“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现象。

3.4 五项统一

即在具体管理上的五项管理措施。一是统一资金审批权限和程序。明确资金审批程序,统一规定相关部门和领导的资金审批权限和额度。二是统一账户及账务管理。银行账户、零余额账户、明细账簿、银行日记账及印鉴等的日常管理和使用由财务核算机构负责,财务管理机构负责监督检查。三是统一对外财务和审计事务。四是统一资金收支核算。明确会计核算工作环节,统一财务核算制度和流程、程序。五是统一财务预决算。财务管理机构负责预算的部署、汇总和上报;财务结算机构负责组织执行当年预算,编制下年预算。

3.5 六项分离

指会计核算环节的六项不相容岗位的分离。一是票款分离,即管理票据和收款分离,票据日常管理、开具发票由会计负责,款项入账由出纳负责;二是账款分离,即管理总账和明细账岗位与管理款项的出纳岗位分离;三是制证与出纳分离,即会计报销、填制会计凭证岗位与出纳岗位分离;四是制证与审核稽核分离,即会计报销、填制会计凭证岗位与审核稽核岗位分离;五是出纳与稽核审核分离;六是稽核和审核分离。

4 省级政府组织内部财务控制结构的框架和主要内容

省级政府组织内部财务控制具体可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方面的控制,这是内部财务控制的主要框架,其主要内容如下。

4.1 事前控制

就是在经济业务发生前即采取的预防性控制措施和程序,具体包括提高认识、健全机构、建章立制、加强人员力量四个方面。

4.1.1 增强单位各级领导干部及职工的内控观念和意识

一是提高领导干部对内部财务控制的重视程度。加强内部控制是单位领导的职责,而不仅仅只是财务人员和其他职工的事,只有单位领导充分重视内部控制,带头抓内部控制,支持实施内部控制,内部财务控制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二是要提高全体干部职工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健全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涉及单位所有职工,所以只有大家都能认识到内部财务控制的重要性,充分理解内部控制的作用,才能树立内部控制人人有责的意识,才能自觉遵守和维护内部控制,内部财务控制才能得到真正执行。三是培养财务人员认真实施内部控制的意识。按照法规和政策办事,是财会人员的基本职业规范,财会人员执行法规、政策和制度的好坏,直接决定内部财务控制的质量和效果。因此,要大力培养财会人员树立牢固的内控意识,以制度为依据,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循私情,切实把内部控制贯穿于日常的财务管理之中。

4.1.2 科学设置财务内部核算机构

财务内部核算机构设置应遵循内部财务控制的上述设计原则,具体设计上,要综合考虑内部牵制和工作效率等各方因素,按会计核算中的工作环节分段设置,以六项不相容职权为内部控制关键点,加强各环节的彼此牵制和制约,力避一笔经济业务由一个内设机构独立完成。大致可将财务核算工作环节划分为四个段落,即审核汇集、会计核算、会计稽核、资金结算。审核汇集环节负责原始凭证的汇集、初审等;会计核算环节负责填制会计凭证、预决算编制及分析、会计档案管理、票据管理、资金核算等;会计稽核环节负责对会计账簿、会计凭证、会计账表的稽查复核,核实银行账实情况,管理财务专用章等;资金结算环节负责各项资金的收付、工资发放、公积金和税款汇缴等。会计核算流程的审核可由会计核算环节负责人或稽核人员承担。

4.1.3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制度是行为准则,建立全面、严密、系统、科学、规范的内控制度是实施内部财务控制的保障。在财务管理方面,应制定会计人员管理、财务综合管理、预算管理、专项资金管理,资产和固定资产、会议、公务接待、车辆、大型维修及购建、银行账户、政府采购、电子设备、定点修车和加油、办公用品购领等制度;在财务核算方面,应制定收支核算、财务稽核、财务审核、票据及有价证券、账务处理程序、电算化操作管理、财务分析、应收账款、财产清查等管理制度;在内部审计监督方面,应制定内审人员职责、工作规则、审计内容、审计方法、结果处理等制度。

4.1.4 加强财会人员力量

根据事业发展、经济业务量不断变化等实际状况,及时调整充实财务各岗位人员力量,充分发挥财会队伍的管理监督功能。同时,加强财会人员的培养和教育,提升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注重培养高级财会人才,发挥人才引领示范作用,提高财会队伍综合工作效率。

4.2 事中控制

即过程控制,就是对一项经济业务从准备、开始到结束的整个流程的管理和监控。对于一些业务种类繁杂的省级政府组织而言,往往涉及资金量也比较大,因此,其资金流程控制要包括事项控制、预算控制、审批控制、结算控制四个环节。

4.2.1 事项控制

就是对数额较大支出的具体业务事项的控制,决策其是否有必要开展、如何开展、所达到的目标、需要的资金预算等。

4.2.2 预算控制

这是单位内部财务控制的核心环节,是资金管理最有效的内部控制手段之一。预算是省级政府组织根据自身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收支计划,是年度内要完成的事业计划和工作任务的货币表现,是日常组织收入可控制支出的依据,也是省级财政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预算控制的关键是强化预算的权威性、公平性和执行力、约束力,否则预算控制就会失去作用。预算控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部门预算控制,即由省级政府组织内各所属单位财务收支组成的部门预算,可称为“大预算”,具体由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预算分析及考评等环节构成。二是事项预算控制,即某一具体业务事项的收支预算,可称为“小预算”。“小预算”寓于“大预算”之中,是对“大预算”的分解,是按计划安排资金、调整支出方向、控制资金支出的重要步骤。

4.2.3 审批控制

是指由具备经费资金审批权限的部门和负责人按照权限做出的是否可支付资金的批示。这是一项行政管理权限,是财务核算机构进行会计核算的重要依据。

4.2.4 结算控制

即由财务部门和财会人员对资金收付实施的控制。一是对具体经济业务的控制。即由财务核算机构财会人员对受理的财务事项履行的会计监督职责,同时,提高会计电算化管理和操作水平,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财务内部控制系统,减少和消除人为操纵因素,确保财会控制有效实施。二是财会部门内岗位间的互相制约。即财会部门内部不相容岗位之间的互相制约,严格执行六项岗位分离。三是财会部门内的业务安全控制。包括现金管理、银行存款管理、印鉴管理、往来款项管理、预算执行分析管理等。

4.3 事后控制

指在财会业务已完成所有程序、成为既定事实后,通过采取检查或监督等手段,发现问题偏差,并采取措施修正和改正的控制,也成为回馈性控制。主要包括财务监督、内部审计、纪检监察、职工监督等四方面。

4.3.1 财务监督

即由财务管理机构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等对财务核算机构实施的监督检查,包括资金收付、核算流程、审批权限、政策或制度执行、财务资料等各方面,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3.2 内部审计

这是内部财务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即由独立的内审机构,对内部各种经济活动和财务管理等的独立评价,以确定规定的程序和政策是否贯彻,建立的标准是否遵循,资金等经济资源利用是否合理有效,以及财务工作目标是否达到。因此,内部审计是协助领导履行管理职责,促进单位财务活动规范有序运行的重要手段。

4.3.3 纪检监察

即由省级政府组织内的纪检监察室实施的监督。纪检监察室做为省纪委监察部门派驻机构,对各项经济业务应从纪律角度发挥监督作用,选准监控关键点,把握准监控的重要部位,及时提出好的内部财务控制建议,提高纪检监督效能。

4.3.4 职工监督

就是发挥全体干部职工的监督作用,发现问题,及时向领导、财务部门、内部审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反映,争取最佳处理时机,将风险和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此外,还要建立内部财务控制考评制度,明确经济责任制、评价标准和奖励、惩罚措施,合理界定权利和责任,强化责任追究,以此促进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推行,激励职工自觉做好内控工作。

摘要:省级政府组织指执掌公共管理职权的省一级的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具有直属单位较多、掌握或使用财政资金数额较大等特点,如何既能确保财政资金安全,又能保障事业健康发展,最大程度发挥资金使用效益,是其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依据财务管理和控制理论,探索建立财务事前、事中、事后控制机制,并从职权分割、岗位分工、机构设置、资金流转、工作流程等多个方面,对省级政府组织内部财务控制体系进行具体设计。

关键词:政府组织,财务控制,体系设计

参考文献

[1]赵保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设计[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8.

[2]程新生.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M].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10.

[3]赵明,师萍.高校内部会计控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5.

[4]蒋燕辉.会计监督与内部控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6.

[5]张正军.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的几点建议[J].河北企业,2006,(9).

[6]黄娟,王擎.内部财务控制及其作用试论[J].财会月刊,2003,(4).

[7]赵秋杰.事业单位加强财务管理,提高内部控制的建议[J].现代经济信息,2009,(20).

[8]刘爱华.从内部控制角度谈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J].现代商业,2009,(24).

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体系 篇5

财务预警不仅仅只是针对财务危机的预警或者说是只有当企业财务将要发生危机的时候才进行的预警,而是只要企业财务系统运行偏离预期的目标就要报警。这就要求企业能够正确的选择预测模型,在财务危机的潜伏阶段就能及时的发现危机,及时指出导致企业财务状况恶化的原因,制定有效措施,阻止危机蔓延,达到预警目的。探索企业财务预警指数,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可控、有效的防范是企业管理层及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必须认真面对的现实问题。

一、企业主要财务风险源分析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整个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所导致企业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表现在:①客观性。即风险处处存在,时时存在。也就是说,财务风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无法回避它,也无法消除它,只能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应对风险,进而避免风险。②全面性。即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在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资金积累、分配等财务活动中均会产生财务风险。③不确定性。即财务风险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④收益与损失共存性。即风险与收益成正比,风险越大收益

越高,反之收益就越低。企业的财务风险贯穿于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可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利用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四个方面。

(一)从资产负债状况方面分析财务风险

从资产负债分析,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流动资产的购置大部分由流动负债筹集,小部分由长期负债筹集;固定资产由长期自有资金和大部分长期负债筹集,也就是流动负债全部用来筹集流动资产,自有资本全部用来筹措固定资产,这是正常的资本结构型,财务风险很小;二是资产负债表中累计结余出现负值,表明一部分自有资本被亏损侵蚀,从而总资本中自有资本比重下降,说明出现财务危机,必须引起警惕;三是亏损侵蚀了全部自有资本,而且还占据了负债一部分,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属于高度风险,必须采取强制措施。

(二)从企业收益状况分析财务风险

从企业收益分析,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经营收入扣除经营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销售税金及附加等经营费用后的经营收益。二是在其一基础上扣除财务费用后为经常收益。三是在经常收益基础上与营业外收支净额的合计,也就是期间收益。对这三个层次的收益进行认真分析,就可以发现其中隐藏的财务风险。这其中分三种情况:一是如果经营收益为盈利,而经常

收益为亏损,说明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合理,举债规模大,利息负担重,存在一定风险;二是如果经营收益、经常收益均 为盈利,而期间收益为亏损,可能出现了灾害及出售资产损失等,若问题严重可能引发财务危机,必须十分警惕;三是如果从经营收益开始就已经亏损,说明企业财务危机已显现。反之,如果三个层次收益均为盈利,则是正常经营状况。

二、企业综合财务预警指数及预警系统构建企业应主要从偿债能力、运营绩效和发展潜力三个方面建立综合预警指数(SWI),并根据企业的财务实际运行状况设置临界比率,使财务运行处于一定的安全区间,防止财务风险发生。

(一)以偿债能力为核心的预警指标体系

获利能力从长期而言是企业在未来经营中产生现金的能力,是企业财务实力中最重要且最可靠的一类指标。财务预警时可选用总资产报酬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两项指标。偿债能力指标用来分析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当企业缺乏偿债能力时,会产生资金不足、对债权人利息和本金延期支付现象,容易引发财务危机并导致破产,财务预警时主要选用长期债务与营运资金比和资产负债率两项指标。资产负债率是长期财务预警的核心指标,反映总资产中有多少是借款筹来的,体现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在投资报酬率大于借款利率时,借款越多获利越多,同时财务风险也越大。而举债比率过小,则不利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按通行标准,资产负债率一般为40%-60%,过高或过低都对企业发展不利。

经营能力指标是衡量企业运用其资源效率的指标,反映了企业对资产的管理能力,如果经营能力不佳,可能预示着企业日后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财务预警时可选用总资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两项指标。企业理财的目标是财富最大化,一个有远见的经营者决不会只把眼光停留在目前的运营状况,企业的发展潜力亦不容忽视销售增长率,故选择销售增长率和净资产成长率两项指标作为反映企业发展潜力的财务预警指标。

(二)企业财务风险定量预警方法探讨

1.单变量模型。单变量模式分析模型是以单个财务比率的分析考察为基础的,财务比率按其预测能力有先后顺序之分,在预警指标体系的八项指标中,对企业财务最具长期预测能力的指标是资产负债率和总资产报酬率,其他六项指标可以作为辅助指标,因为企业良好净收益和债务状况应该表现为企业长期的、稳定的状况。具体操作时,将各项评价指标划分为安全区、预警区、危机区三个区域,确定安全区、预警区、危机区的临界值。实际值与临界值相比确定预警指标所处区域,从而判断企业面临风险的程度。单变量模型分析较为简单,但不能综合说明公司整体财务状况,运用这种方法可能出现对于同一公司、不同的预测指标得出不同结论的情况,因此单变量分析方法只能作为多变量分析方法或综合分析方法的辅助。

2.多变量预测模型。多变量预警模型是一种综合评价企业风险的方法,当预测企业是否面临财务失败时,只需将多个财务比率同时输入模型中,模型会通过计算得到一个结果,然后根据结果就可以判别企业是否会面临财务失败或破产。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国内外许多学者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取得了相应成果,形成一些较有代表性的预警模型,例如美国的爱德华o阿尔曼(Altman)的Z计分模型,日本开发银行的多变量预测模型,中国台湾陈肇荣先生多元预测模型等。多变模式从总体宏观角度检查企业财务状况是否呈现不稳定的现象,提前做好财务危机的规避或延缓危机发生的准备工作。当然,由于企业规模、行业、地域、国别等诸多差异,企业不应拘泥于任何经验数据,而应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符合企业要求和特点的总体财务失败预警系统。

3.沃尔比重评分法

沃尔比重评分法是指将选定的财务比率用线性关系结合起来,并分别给定各自的分数比重,然后通过与标准比率进行比较,确定各项指标的得分及总体指标的累计分数,从而得出企业财务状况的综合评价,继而确定其信用等级。该种评分方法主要用于企业财务状况综合评价中,将其作为一种财务预警方法,与其作为财务状况综合评价方法的主要区别是:预警时得分越大表示财务危机发生的可能性越大,而财务状况综合评价方法中的评分越高表示财务状况越好。

选择评价指标并分配指标权重。指标的选择应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可比性、可操作性、协调性、经济性的原则。对各项评价指标计分并计算综合分数。先对各财务指标进行评分,而后根据各指标的权重计算加权总得分,公式如下所示:

控制体系设计 篇6

【关键词】教改实践 毕业设计 过程控制 质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06-01

1.研究意义

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环节是考核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建筑设计的能力,加强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的协调,进一步强化建筑师基本素质的综合训练,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前,高校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环节通常存在以下问题: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的同时,客观上还面临着考研、择业等多项任务,这有可能占用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特别是毕业设计前期调研及构思方案的时间。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处在大学毕业前一個非常特殊的阶段,个别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态度散漫,效率较低。这两方面导致的结果是:调研深度不够,方案构思难以进行;中期方案难以深化,甚至方案严重不合理,以至重新构思;建筑作品细节推敲不足,作品单调,缺乏个性和特点。

针对上述问题,本课题组选取2010~2013届年度建筑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部分学生作为教改对象,连续4年尝试毕业设计过程控制和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以期提升建筑学本科毕业设计质量。

2.过程控制与质量评价体系的确定与实施

2.1过程控制方案

过程控制方案的主要特点是强调毕业设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训练和深度要求,将毕业设计总过程划分为:调研阶段、方案构思阶段(一草)、方案深化阶段(二草)、方案完善阶段(三草)、正图阶段、设计文本阶段等。每个阶段给出具体时间节点,给出明确的成果完成及交付日期,明确给出各阶段成果的质量标准与分值。

2.2质量控制与评价

2.2.1毕业设计成绩组成

我校建筑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成绩组成是:平时成绩占30%(导师给出),中期考核成绩占30%(由全体导师给出的成绩平均),终期答辩成绩占40%(由答辩小组教师给出的成绩平均)。

2.2.2 平时成绩构成

为了保证各个环节的设计质量,必须强调每个环节的比重。表1给出的是平时成绩构成表,其中明确给出了各环节满分分值和相应要求。有了明确的环节分值,学生对各个环节都予以充分的重视,特别是会对前期的调研、方案构思,投入了应有的精力和热情,而调研和方案构思的有效实践与强化训练,又为其就业面试、考研复试提供了有效的专业能力支撑。

表1 平时成绩构成表

(1)强化考勤制度

从表1中可见,表中给出了15分的纪律分分值。并明确规定:前三次请假不扣分,第4次开始,请假一次扣纪律分5分。纪律分为0者,不得参加毕业答辩。这样的纪律要求,一方面有效地保证了需要参加招聘会、研究生面试等正当请假要求,另一方面有效地约束了纪律散漫学生。四年来,设计小组在为期14周的设计过程中,未出现请假超过3次的现象,未出现无故旷课、纪律散漫的现象,有效地控制了设计进度和设计质量。

(2)强化过程设计与指导

在为期14周的毕业设计指导中,每周全组集中两次时间,每次5个小时以上。非特殊原因,全组同学必须到场。在这个过程中,每阶段完成以下内容:①选取有代表性的设计案例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吸收; ②对每一位学生均做到:一对一进行设计辅导,其间允许其他学生参与观摩、学习、讨论;③每位学生展示并讲述自己的阶段成果;④指导教师对每位学生的阶段成果进行实时讲评,在认真详细批改的基础上,再对全组阶段完成情况进行详细讲评并给出该环节成绩。 3.考核结果

通过阶段培养训练,2010~2013年度建筑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教改实践小组的毕业设计学生,均较好地完成了毕业设计成果,未出现不及格阶段成绩。各方面综合素质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在方案构思创作能力、 实地调研及资料分析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2012届毕业设计教改实践小组有1名同学获得校优秀毕业设计二等奖(建筑学专业唯一最高奖),有3名同学获得学院优秀毕业设计;2013届毕业设计教改实践小组有1名同学获得校优秀毕业设计一等奖(建筑学专业唯一最高奖)。图1为2010~2013年度三届毕业设计教改实践小组的最终毕业设计成绩分析图。

图1 2010年至2013年度毕业设计教改实践小组的最终

毕业设计成绩分析图

4.结束语

采用毕业设计过程控制和质量评价体系强化设计阶段各环节训练,可以使学生在毕业设计阶段,踏实、认真地完成毕业设计,并在此过程中有效梳理、充实专业知识,提高、完善专业技能,顺利实现与就业阶段的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杨海荣,宋建学.“建筑结构选型”课程教学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3):157-158

控制体系设计 篇7

基于我国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体系起步比较晚、发展比较缓慢的现实情况, 目前, 尚未形成完善的符合企业风险控制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体系, 导致企业在实施货币资金内部控制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不利于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所以, 笔者认为, 现阶段我国各企业迫切需要加强货币资金的管理与控制, 建立健全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 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风险, 进而确保企业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的合法性以及有效性。

一、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 缺乏健全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企业资金内部控制制度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缺乏针对性, 导致企业不能够充分发挥其体系应有的功能;二是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缺乏科学性, 该体系中部分知识在科学性上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不利于更为高效地实施、应用;三是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力度不强, 使得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成为一纸空文, 甚至只是成为企业的一件“装饰品”。

2. 企业现金收支业务管理的纰漏较大

其主要表现在:一是撕毁票据、盗用凭证;二是私自更改凭证金额以及内容, 导致凭证丧失真实性与准确性;三是无证无账现象严重导致企业怨账、赖账日益增加;四是由于出纳人员私自提现, 造成账单金额与票据金额不一致。

3. 企业货币资金内部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低下

货币资金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低下主要表现在:一是货币资金内部管理专业知识薄弱, 使其自身专业知识水平不能够满足现行企业资金管理的需求;二是货币资金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低下, 其大多数企业货币资金管理人员不能够充分地认识到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三是企业货币资金部门缺乏完善的激励与考核机制, 导致不能够充分调动起广大企业货币资金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自主性。

二、加强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体系设计的对策

健全的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体系为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诸多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指导。现阶段, 基于我国尚未形成完善的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体系, 因此, 这就需要不断汲取国内外先进的企业货币资金管理经验, 按照我国企业货币资金管理的发展特点与需求, 通过实现对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体系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有针对性地制定有效的对策。

1. 建立健全的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

首先, 立足于传统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基础之上, 不断借鉴、分析以及总结国内外先进的经验与知识, 不断创新与完善;其次, 全面掌握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 以风险为切入点和核心, 建立起风险管理型内部控制制度以及程序明细的控制流程, 切实保障并做好现行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事前、事中以及事后控制;再次, 明确不同的岗位职责以及职责范围, 各为其政, 各施其职, 切实做好本职工作;最后, 不断加大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度, 切实保障其制度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2. 始终保证印章和票据管理不放松

企业货币资金印章和有关票据是确保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顺利高效开展的关键性因素, 研究近几年来企业涉及资金犯罪的手段与特点, 印章和票据管理疏漏导致的职务犯罪不在少数。因此, 企业在设计货币资金工作流程及岗位职责时, 应当按照不相容岗位、职务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内部牵制及业务制衡机制, 加强对货币资金相关票据、印章在领用、保管、使用等环节的制衡及互控, 科学管理。

3. 加强企业内部的货币资金审计工作

有效的审计工作有利于保障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高效进行, 完整的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体系离不开有效的审计工作。因此, 这就需要企业不断强化内部审计工作, 定期开展专项资金审计。同时, 在机构及人员上, 必须确保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以及工作的独立性, 切实最大限度地发挥内部审计部门应有的作用。

4. 加强对企业资金管理人员的管理与教育

企业货币资金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的高低, 最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工作的好坏。因此, 首先, 应加强对企业货币资金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的培养。职业道德是职业品质、工作作风和工作纪律的综合, 就资金管理人员来说, 指其在执行资金业务时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 因此,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可以解决在思想层面认知薄弱麻痹问题;其次, 加强对企业货币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培养, 确保其能够剔除传统的糟粕知识, 持续汲取优秀的知识和经验, 适应货币资金管理要求;最后是制定责权利与奖罚对等的绩效考核机制, 充分调动广大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自主性。

5. 完善货币资金效益性控制设计

货币资金效益性控制是服从企业价值最大化财务管理目标, 通过运用各种筹资、投资手段, 合理、高效地持有和使用货币资金的控制方法。企业可制定货币资金收支中、长期计划, 在合理预测一定时期货币资金存量的情况下, 通过制定一系列科学的货币资金收付策略, 最大限度地挖掘货币资金潜在的经济效益。

企业的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是企业诸多内部控制手段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加以重视, 不能轻视。只有从货币资金的完整性、安全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上来加以控制, 才能有效地使企业的货币资金取得最佳的经济效果。

三、小结

控制体系设计 篇8

服务质量指一个网络能够利用各种基础技术,为指定的网络通信提供更好的服务能力,是网络的一种安全机制,是用来解决网络延迟和阻塞等问题的一种技术。对于有多个传输流程和严格实时性要求的媒资交互平台来说,服务质量的控制十分必要。需为媒资交互平台设置服务质量策略,当网络过载或拥塞时,服务质量能确保重要业务不受延迟或丢弃,同时保证网络的高效运行[1,2]。

1媒资交互平台面临的问题

媒资交互平台承担着全台所有节目生产网络间的互联互通工作,其主要任务是网络传输,大部分电视台使用IP协议,也有电视台使用FC协议,但无论使用哪种协议和网络架构,都面临着相同的压力和问题。

1)应用环境复杂

系统中有不同的应用,也对应着不同的流程,本台媒资交互平台现在运行着19个流程,其中包括8个高清流程,所有的节目生产网络都已经实现了文件化的互联互通,互联结构如图1所示。

媒资交互平台为多个系统提供互联服务,其流程从任务优先级划分可以分为播出流程、下载流程及归档流程,传输的内容包括素材和播出文件,应用环境非常复杂,需要根据节目生产的需求,定义每个流程的优先级,分配网络资源,保证关键业务的实时性。

2)网络环境复杂

媒资交互平台传输实质上是将数据由一个存储传送到另一个存储,这些存储属于不同的节目生产网络,并且根据网络应用的需求,采用不同的存储接口和存储访问形式,包括以太接口和FC接口,SAN存储访问架构和NAS存储访问架构。

这些存储并不是只为主干互联服务的,还要优先保证存储所在生产网络的应用,比如播出的二级缓存除了接受主干送来的待播文件,还要及时地将待播文件迁往播出服务器备播,存储的总带宽有限,而存储本身无法区分应用,也缺乏服务质量控制,这就需要媒资交互平台来控制对存储的访问。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采用整体的解决方案来应对,包括流程的优先级设置,EMB传输服务器的指定,负载均衡的文件共享策略。

3)网络带宽需求高

现在各省级电视台基本都已实现高标清同播,并且会在未来的几年内逐步实现全高清的制播,电视节目制播由标清变为高清,不只是对节目编辑带来影响,还大大提高了对网络的带宽需求,就本台的应用情况来说,素材文件的码流由标清的50 Mbit/s码提升到高清的120 Mbit/s,播出文件的码流由原来的15 Mbit/s提升到50 Mbit/s,总体带宽需求提升将近3倍。

此外,媒资网络的负载也不稳定,传输任务和高峰期的公共交通拥堵一样,媒资交互平台的带宽需求也总是在固定的时间集中爆发。

2服务质量控制体系设计

2.1流程优先级的设置

现在各个广电系统集成商的主干产品都支持对流程优先级的设置,这是对任务处理顺序的整体把握,本台使用的是大洋公司的产品,为了保证关键的任务优先执行,本台为流程设置不同的优先级,优先级分为1~5的5个级别,级别等级高的任务会得到优先处理,设置所有送播流程的优先级为4,媒资下载流程和收录流程的优先级为3,媒资归档的优先级为2,优先级1和5保留。

优先级在ESB的流程定义中设置,根据ESB+EMB双总线架构的主干接口标准,ESB使用xml格式在各节点中进行数据交互,以制作网送播流程举例,该流程的优先级为4,定义在以下字段:

ESB在流程中的调用增加EMB服务时将优先级传递给EMB调度服务。EMB接到ESB发来的任务后,会继承任务的优先级,并根据优先级调整处理队列中任务的顺序。

保留优先级别1和5,可以在EMB配置中,修改默认优先级一样的任务的处理顺序,比如同样是传送给播出任务, 默认优先级都为4,如果有任务需要立即执行,可以在EMB任务队列中手动调整优先级,这两种优先级策略的组合控制,可以在最少人为干预的情况下,保证紧急任务得到优先处理。

2.2EMB传输服务器的任务分配

主干的EMB传输服务器负责各网络间的数据交互,这种交互简单地说就是EMB传输服务器读取一个网络存储的数据然后复制到另一个网络存储上,一般有UNC和FTP两种实现方式,两种方式的本质是一样的,采用UNC方式就是将各网络的储存访问路径映射成本地的逻辑盘符,主干的传输任务就变成EMB传输服务器本地两个盘符之间的数据复制。 如果目标网络使用NAS结构,网络存储的主机接口使用以太网接口,EMB传输服务器可以直接映射,如果目标网络使用FC SAN架构,EMB传输服务器就必须通过文件共享服务器来映射[3]。

本台媒资交互平台文件共享结构如图2所示。

现在各电视台普遍采用的EMB传输服务器的分配模式有2种,分别是服务器共享和服务器分组,这2种模式都有各自的局限性。

1)服务器共享模式的局限性

各台普遍常用服务器共享模式,在这种模式下,EMB传输服务器和各网络传输设备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在EMB任务调度时采用动态指定的方式,每个EMB服务器并不是单独为一个网络或一个流程服务,而是被所有流程所共有。这是考虑到日常工作中基本不会出现在同一时刻所有的网络都并发出现大量的传输需求的情况,为了节约成本,就像不能按照节假日高速公路的交通流量来设计公路的宽度一样,网络中设计的主干网的EMB传输服务器的传输能力要小于各网文件共享服务器传输能力及NAS存储的总和。本台网络中配备有12台EMB传输服务器,各网络的文件共享服务器达到18台,并且有2个存储采用直连方式,这2个存储都使用双万兆以太网主机接口。这种控制方式会带来2个方面的问题。

(1)文件共享服务器能力不足

当一个网络同时出现大量传输请求时,所有的EMB同时接到这个网络的任务,在传输层面就会出现多个EMB服务器对少量的接口服务器的情况。例如高清新闻网同时提交多个媒资下载任务,那么传输的链路如下:

媒资网存储→4台媒资网文件共享服务器服务器→12台EMB传输服务器→2台新闻网文件接口服务器→制作网存储

显然,新闻网文件接口服务器带宽不足,成为整个链路的瓶颈,相当于每6台EMB服务器对应于1台新闻网文件共享服务器,造成EMB传输服务器传输效率低下,网络拥堵,而队列中的其他流程的任务因为没有空闲的EMB传输服务器, 只能长时间的等待。这种情况时需要有策略控制参与执行传输任务的EMB传输服务器数量,释放EMB资源。

(2)存储能力不足

对于一台存储来说,除了提供主干的数据传输,还要保证本系统的应用。比如图中介绍过的播出缓存,它用2条万兆链路和主干网直接连接,没有文件共享服务器的限制,播出缓存可以提供的总带宽为500 Mbit/s,如果多个EMB传输服务器同时接到传输播出的任务,那么传输的带宽就很容易超过这个限制,导致存储工作在不稳定的状态下,并且导致存储没有带宽资源提供播出网内部的待播文件迁移到播出服务器的关键任务。这种情况也需要策略控制参与执行任务的EMB传输服务器数量。

2)服务器分组模式的局限性

服务器分组的方法简单说就是采用服务器专用,为每条流程指定专门的EMB传输服务器,相应的服务器不能再处理其他流程的任务。就上面的例子来说,在EMB任务调度层面指定2台EMB传输服务器专门处理媒资下载到新闻网这条流程,这样就可以实现对参与任务服务器数量的精确控制, 但采用这种模式需要配备更多的服务器,随着媒资网络规模的扩大,服务器数量会成几何级数增加,导致成本增加,网络也变得更加复杂。

3)解决方法:服务器灵活指定技术

为了解决以上2种模式的局限性,本台设计并应用了一种服务器灵活指定技术,可以将每个流程限制在一个或一组服务器上执行,但该服务器并不为这个流程所专用,还可以处理其他流程的任务。

EMB服务器除了执行传输的任务,还可以处理转码任务,比如可以设置为制作网只需提交素材,由EMB传输服务器进行播出格式的转码,但考虑到事故责任的划分,各电视台现在都已经不在媒资交互平台进行转码,EMB传输服务器只做文件的复制工作。笔者利用EMB调度服务对EMB传输服务器转码能力的区分来实现控制,为每个流程设置一个单独的转码位,这个转码位对应一个转码能力,在EMB调度分配任务时,会根据流程的转码位来选择具有转码能力的传输服务器来执行任务。如果具有相应转码能力的服务器都处于忙碌状态,那么任务会排队等待。每个服务器可以配置多个转码能力。

以媒资下载到新闻网的流程来举例。首先在EMB的配置中定义新的转码能力,在参数配置中增加新的外系统自定义的转码能力,名称为mz,能力位为1。EMB配置示意图如图3所示。

然后指定2台EMB传输服务器ACTOR1和ACTOR3可以处理mz任务。EMB配置示意图如图4所示。

此外,还需修改ESB的流程定义,使媒资下载到新闻网的流程在调用增加EMB任务时,将能力位1传送给EMB调度,在ESB流程的调用增加EMB服务节点,增加以下字段和定义:

完成以上设置后,所有媒资下载到新闻网的流程都带被定义为类别为1的转码任务,EMB调度任务时,会分配给具有相应能力的2台传输服务器处理。

EMB共享模式结合服务器灵活指定技术可以实现对EMB传输任务细致有效的管理,根据系统的应用情况来选择如何分配传输服务器,需要注意的是,设置中的转码并不进行真的转码工作,只是用来做EMB调度分配任务的依据。

2.3文件共享服务器负载分配

最理想的情况下,与主干互联的网络的文件共享服务器使用集群策略,对主干提供一个统一的服务IP来做文件访问,内部根据各文件共享服务器的负载情况来分配任务,但这种方式成本昂贵,技术复杂。所以,一般情况下,只能在EMB传输服务器的存储映射策略上做合理的安排,实现存储映射层面的平均分配,不能实现按流量的负载均衡。

在设计EMB服务器和文件共享服务器的对应关系时尽量使每个文件共享服务器对应的EMB服务器数量相等,此外,可以利用网络文件系统提供的特性,实现服务器之间的高可用。

3小结

媒资交互平台服务质量控制是IT层面的课题,它和电视信号无关,只关心文件如何在网络上的传输。各台在推进网络化、无带化的生产流程时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就文件送播流程来讲,必须制定时长几倍于磁带送播的“关门时间”, 这样就压缩了记者的编辑时间。媒资交互平台的管理人员要根据应用情况,合理应用本文介绍的几种策略,寻找投入成本、系统复杂性和人为干预程度等几个要素中的平衡点, 提高媒资交互平台的可用性。

摘要:结合辽宁广播电视台媒体资产管理与交互平台设计及运行情况,从应用环境、网络环境、网络带宽需求等方面分析了媒资交互平台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在系统设计时,采用服务质量控制体系设计的思路,为媒体资产管理与交互平台提供更好的服务能力。着重介绍了媒资交互平台服务质量控制体系设计的各种策略,包括流程优先级的设置、EMB传输服务器的任务分配、文件共享服务器负载分配,并重点阐述了使用服务器灵活指定技术实现对文件的转码控制。

控制体系设计 篇9

关键词:高大模板,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施工控制

1 工程概况

某工程总建筑面积30 001 m2,地下1层,地上23层,框架-剪力墙结构。裙房:地下室2层(位于B轴~N轴×17轴~②轴间),地上5层,为框架结构。裙房大厅层高9.55 m,最大的梁截面为700 mm×1 800 mm,跨度为16.8 m,其次梁截面为500 mm×1 500 mm,跨度为20.4 m。其余的梁截面分别为300 mm×1 000 mm,300 mm×800 mm,300 mm×750 mm,次梁截面为250 mm×550 mm,框架柱最大截面为1 000 mm×1 000 mm,楼板厚度为120 m,柱砼强度等级为C40,梁板砼强度等级C25。裙楼大厅属高大支模,自重大,跨度大及施工荷载大。

2 高大模板施工方案

2.1 方案的选择

在本工程的模板方案选择方面,经优化选定技术上可行、安全可靠、经济适用、施工简便,并可利用现有资源的最佳方案。根据本工程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9.43 m,考虑到梁板较重、跨度大、架体搭设高度较高,故支撑体系采用Φ48×3.5 mm钢管搭满堂架布置形式。

2.2 方案的设计

模板采用18厚胶合板,支撑枋木为50 mm×100 mm杉木枋。

梁模板设计:截面尺寸为700 mm×1 800 mm的梁,宽度方向立杆间距采用1 200 mm;截面尺寸为500 mm×1 500 mm的梁,宽度方向立杆间距采用1 000 mm。截面尺寸为700mm×1 800 mm和截面尺寸为500 mm×1 500mm的梁底中间增加1排立杆。沿梁高设Φ14mm对拉螺杆,内龙骨为枋木,外龙骨为双钢管,梁底支撑枋木间距为250 mm。700 mm×1 800 mm梁模板安装见图1。

楼板模板设计:楼板厚度为120 mm,模板支撑立杆纵横向间距采用1 000 mm,步距为1 400 mm,板底支撑枋木间距为300 mm。

纵横向扫地杆距地下室顶板面高度为200 mm,钢管立杆底设计垫板,垫板规格为200 mm×500 mm,厚度为50 mm。

构造设计:支撑体系外围设由下而上的竖向连续剪刀撑,体系中间纵横向每隔10 m设由下而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宽度为4m,并在剪刀撑部位的顶部、中间及扫地杆处设置水平剪刀撑。模板支撑体系平面布置见图2。模板支撑体系剖面见图1。梁支架与楼板支架水平拉杆连通并与浇筑完成的柱子拉结牢固,以防止支撑系统侧向位移。

3 梁高支撑架计算

本工程支撑体系设计采用PKPM安全计算软件验算,下面支架强度验算和稳定验算取安全因素最不利且具有代表性700 mm×1 800 mm大梁模板为例。

3.1梁底支撑枋木的计算

3.1.1 梁底枋木计算

3.1.1. 1 荷载的计算

(1)钢筋混凝土梁自重(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见图3)。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P1=(1.000+2.000)×0.700×0.250=0.525 kN;

均布荷载:q=1.2×10.800+1.2×0.538=13.605 kN/m;

集中荷载:P=1.4×0.525=0.735 kN。

经过计算,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N1=0.921 kN;N2=9.281 kN;N3=0.921 kN。

经过计算,最大弯矩:M=0.455 kN·m。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支座:F=9.281 kN。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变形:V=0.1 mm。

3.1.1. 2 木方的截面力学参数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1)木方抗弯强度计算。

木方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 N/mm2,满足要求。

(2)木方抗剪计算。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3Q/2bh<[T]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4.272/(2×50×100)=1.282N/mm2,小于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1.30 N/mm2。

木方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3)木方挠度计算。

最大变形:v=0.1 mm。木方的最大挠度小于600.0/250,满足要求。

3.1.2 梁底支撑钢管计算

3.1.2. 1 梁底支撑纵向钢管计算(见图4)

纵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横向支撑钢管传递力。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最大弯矩Mmax=0.812kN.m;最大变形vmax=0.534 mm;最大支座力Qmax=19.954kN;抗弯计算强度f=0.812×106/5 080.0=159.86 N/mm2。

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 N/mm2,满足要求。

3.1.2. 2 梁底支撑横向钢管计算

横向钢管只起构造作用,通过扣件连接到立杆。

3.1.3 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

R≤Rc

其中,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 kN;R——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19.95 kN。

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不满足要求,可以考虑采用双扣件。

当直角扣件的拧紧力矩达40~65 N·m时,试验表明:单扣件在12 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8.0 kN;双扣件在20 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12.0 kN。

3.2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其中,N——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它包括:横杆的最大支座反力N1=19.95 kN (已经包括组合系数1.4),脚手架钢管的自重N2=1.2×0.138×9.430=1.560 kN,N=19.954+1.560=21.514 kN;

φ——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10/i查表得到。

i——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cm),i=1.58;

A——立杆净截面面积(cm2),A=4.89;

σ——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计算值(N/mm2);

[f]——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00 N/mm2。

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范》不考虑高支撑架,由公式(1)或公式(2)计算:

公式(1)、公式(2)中,k1——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值为1.185;u——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u=1.70;a—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0.08m。

公式(1)的计算结果:σ=195.16 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σ<[f],满足要求。

公式(2)的计算结果:σ=73.04 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σ<[f],满足要求。

如果考虑到高支撑架的安全因素,适宜由公式(3)计算:

公式(3)中,k2——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值为1.021。

公式(3)的计算结果:σ=96.06 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σ<[f],满足要求。

模板承重架应尽量利用剪力墙或柱作为连接连墙件。

3.3 立杆基础地基承载力验算

本工程的支撑架立杆基础落在地下室顶板上,因此地基承载力验算是对顶板砼楼板强度的验算。

3.3.1 计算楼板强度说明

验算楼板强度时按照最不利情况考虑,楼板的跨度取1.00m,楼板承受的荷载按照线均布考虑。

宽度范围内配HRB335级,配筋面积As=700.0 mm2,fy=300.0 N/mm2。

板的截面尺寸为b×h=1 000 mm×200 mm,截面有效高度h0=180 mm。

按照楼板10 d浇筑完成,所以需要验算10 d。

3.3.2 计算楼板混凝土10 d的强度是否满足承载力要求

楼板计算长边1.00 m,短边1.00×1.00=1.00 m。

楼板计算范围内摆放3×2排脚手架,将其荷载转换为计算宽度内均布荷载。

顶板所需承受的荷载为:

计算单元板带所承受均布荷载q=1.00×33.50=33.50 kN/m2。板带所需承担的最大弯矩按照四边固接双向板计算:

验算楼板混凝土强度的平均气温为20℃,查温度、龄期对混凝土强度影响曲线,得到10 d后混凝土强度达到69.10%,C25.0混凝土强度近似等效为C17.3。

混凝土弯曲抗压强度设计值为fcm=8.29 N/mm2,则可以得到矩形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抗弯能力计算系数为αs=0.130。此层楼板所能承受的最大弯矩为:

结论:由于ΣMi=34.93>Mmax=1.72,所以第10d以后的顶板砼强度足以承受以上楼层传递下来的荷载。

4 梁侧模板及楼板高支撑架验算

(略)

5 施工过程控制

5.1 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前依据高大模板施工方案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对搭设的疑问、难点与班组作业人员进行详细的交流,使每个施工作业人员对高大支模分项工程的施工难度、危险性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1)由施工人员在地下室顶板上面弹出结构架的外边线及为各立杆纵横向十字控制线,按满堂钢管支撑架(见图1)进行搭设。钢管立杆应准确设置在定位线上,不得悬空,严格控制纵横杆、立杆及楞木间距。

(2)纵向扫地杆用直角扣件固定在底座上不大于200 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应用直角扣件固定紧靠纵向扫地杆上。

(3)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纵横向杆的水平偏差小于《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01)的要求值。模板支撑架立杆、水平杆采用对接扣连接,并且接头均要错开在不同的框格层中。

(4)扣件拧紧扭力矩应在40~65N·m之间,以防构件未能有效承力或构件破坏,搭设完成后应用扭力矩扳手随机抽检。

(5)连墙件采用钢管支架节点与已浇筑的砼柱子箍紧。从第一步水平杆开始,每隔二步设置连墙件一道,以增强水平方向的稳定性。

(6)剪刀撑斜撑杆搭设接长度不少于1 m,要求不少于3个扣件连接。

(7)在支撑架梁底纵横向水平杆与立杆相交处设置双扣件,以增强扣件竖向抗滑力。

(8)本工程的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立杆全部落在地下室顶板上,为了增强顶板的刚度和强度,不拆除地下室原来的模板支撑体系,局部还要加强。

(9)模板支撑体系的稳定与浇筑砼的先后和振动时产生的震动有很大的关系。严格按照指定的砼浇筑施工顺序进行浇筑。

(10)砼泵送时会引起支架结构振动,故应做好减震、隔振措施。砼泵送管垂直方向设专用支架,在楼层楼板面上的管道用旧的车轮胎铺垫起,间距为2 000 mm一道。

5.2 安全控制

(1)高大模板支撑体系专项施工方案,必须经单位技术负责人和总监审批并交由专家组论证审查,以把好安全第一关。

(2)钢管及其配件的材质对整个支撑系统的安全至关重要。进场时要检验钢管及其配件的质量,要求其备齐出厂质量证明书,并按有关规定抽样送检。

(3)施工前明确模板施工现场安全责任人,由其负责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管理工作。施工现场安全责任人应在支模搭设、拆除和砼浇筑前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4)操作层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在其上集中堆放模板、钢筋等,并设置限载警示牌。

(5)竖向剪刀撑、水平剪刀撑、连墙件等杆件施工按照施工方案实施,施工期间不得拆除。

(6)模板安装完毕,应认真检查支架是否紧固,并组织有关人员按规定进行专项验收,做好检查记录及验收签证工作。

(7)砼浇筑过程中,安排专人进行监测,一旦发现支撑系统有变形、松动等异常现象,要立即停止施工,组织人员进行加固,确保施工安全。

(8)在现场采用钢尺、线锤、水准仪和经纬仪对模板支撑系统进行监测监控,并做好监测记录。监测预警值:大梁支架沉降及位移预警值均为20 mm,支座沉降量预警值为10 mm。

6 结语

本工程高大支模钢筋砼结构自重、跨度及施工荷载大,依据住建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的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搭设过程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施工,通过了质监、业主、监理及施工单位等的联合验收。施工过程模板支架稳固,无沉降及位移,支架基础(地下室顶板)未发现下沉开裂现象,达到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JGJ 130-200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S].

[2]JGJ 162-200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S].

加油站资金风险内部控制体系设计 篇10

关键词:加油站,资金风险,内部控制

加油站是成品油销售企业的终端销售网络, 是石油企业的重要资金回笼源, 在石油企业经营运转过程中据占重要地位。尤其是在当前车辆数量剧增的前提下, 全国各地方加油站逐年增多, 销售量呈快速提升趋势。随着成品油市场的不断发展, 成品油的销售进入了全面市场化竞争时代。石油企业为了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增大市场份额, 不断扩大销售网点、增加加油站数量。因此, 如果加油站资金管理不善, 或是存在漏洞等, 将会给石油企业带来难以估计的巨大经济损失, 加强加油站资金控制, 构建科学合理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一、加油站资金风险类别

当前, 加油站遍布全国各城市地区, 其网络布局不断扩大, 销售业务逐年快速增长, 进而对加油站资金管理提出了更加具体的高要求。为确保资金管理安全, 分析影响因素, 加油站资金风险主要分为:

其一, 资金停留阶段的被攻击风险。加油站作为石油成品销售方, 每天经营额颇多。虽然当前成品油销售企业绝大多数会与金融机构等合作采取了上门收款业务, 但金融机构款车也只能每天来一次, 而款车走后所收资金将滞留在加油站, 这就带来了现金管理风险。资金在加油站滞留时间越长、滞留的数量越多, 资金在加油站的风险则越大。

其二, 网络监控不到位带来的资金风险。由于加油站遍布全国各大城市、高路、交通干道以及乡村城镇, 其分布较广, 点面较多。所以, 对其进行实地监控虽然能规避一些操作风险, 但舞弊风险难以监控到位。因此, 只能通过利用规章管理制度等进行远程监控, 同时, 定期或不定期委派专门人员对加油站资金情况进行检查和核实。

其三, 资金回笼可能带来的风险。当前绝大多数加油站都采取和实施了上门收款业务, 但仍然有一些偏远地区没有金融机构愿意上门收款, 或无法上门收款, 这就使得加油站需要自行对资金进行送存或转存。而加油站资金自行送存主要以公交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为主, 资金在途中的保障系数偏低, 容易出现一定的资金回笼风险。

其四, 资金赊销带来的风险。随着我国成品油市场的对外开放, 社会个体加油站或地方炼油厂的加入, 影响了企业在成品油整体销售市场的占有率和销售网络局面。一些加油站为了占据市场份额, 抢占客户, 完成相关业务量, 其采取并实施了以短期赊销或定期结算方式来销售成品油, 这样虽然抢占了较多客户, 但也加大了资金的赊销风险。应收账款的金额越大、挂账时间越长, 发生坏账损失的资金风险也越大。

其五, 加油卡套取现金、套取优惠的风险。由于企业发展的需要, 资金支付方式日益多样化, 利用银行卡、企业加油卡进行促销活动的手段也日益增多, 员工利用油卡进行套取现金、套取优惠的情况屡见不鲜, 因此, 对卡片消费的关注度也应逐步增强, 分析其异常性, 成为稽查资金风险的主要内容。

二、加油站各资金风险点防范

资金风险控制应遵循经济性原则为准, 加强对资金风险点各环节进行全面管理, 进而达到以最小投入来实现资金风险防范的目的。

第一, 实现收支两条线。企业设立收入户与支出户, 收入户形成封闭式资金管理, 不得提取现金, 当日银行收款全部归集, 支出户按照资金计划下拨资金, 用于日常支出。

第二, 对收款权限的控制。加油站应确保每日所收资金的及时回笼, 建立健全长效型低风险回款机制, 通过利用金融机构优势, 做好上门收款工作, 核实上门收款人员与车辆的有效性。公司财务部门应促进加油站全面实施银行卡业务结算, 避免发生大量现金交易, 对加油站资金进行实时监控管理。

第三, 货款销售环节控制。加油站经理应切合实际, 明确和规范加油站每位工作员工的行为, 保证不相容岗位的分离和工作人员之间监管;确保现场及时投币;投币式保险柜双人开启及钥匙密码分开保管。比如:加油站当班加油员在当班期间, 应认真记录其当班期间每台加油机的品种、分加油枪起止数以及当班加油量、销售金额、开具发票情况等, 确保加油机的零误差。加油站当班班长或值班经理应对交接班过程中的数据进行核实和监督, 确认审核后确认并签字。同时, 加油站财务部门赊销回笼稽核岗, 应当每天对所收回资金情况进行审核, 将加油站销量表数据与当班记录数量进行比对, 确保销售额、销售量与资金收到数目一致,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信息化时代高度发展的今天, 运用ERP系统管控销售环节的现金、油卡及往来款项尤为重要。

第四, 制定预收账款管理制度。加油站预收账款往来管理, 应当由站经理与油站财务人员共同管理, 收款时两人同时在场, 并确认签字和登账, 站经理应定期对本加油站预收账款进行核实。同时, 站经理还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回笼资金进行核实。根据自身加油站实际经营和管理情况, 将资金管理制度细化, 按不同类别进行分类, 并列成详细表格进行评比, 所核实出的结果应同加油站实际经济收益相关联。对加油站资金监管应涉及到其经营的各个环节, 做到全方位的资金监管控制, 并由财务部门集中处理, 达到最终的审计目的。

第五, 加油站货款风险控制。随着金融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 加油站经营应全面推进保险制度来实现风险的转嫁。对加油站资金风险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 充分意识到风险可能存在的方方面面, 准确计量风险, 并采取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措施, 进而控制其贷款风险的发生。

三、加油站资金风险内部控制体系设计

(一) 加强与金融机构之间合作

由于加油站网点分布较散, 资金回笼和划拨必须依靠金融机构来实现和完成, 所以加油站应当与金融机构之间建立合作、共享的良好关系, 确保加油站资金运作申通。合作内容主要包括:上门收款、网上转账、资金实时追踪以及POS机结算业务, 全面实现无资金管理。

(二) 建立投币保险柜管理制度

加油站属于服务性行业, 其资金流动量较大, 且由于其行业性质特殊, 经营时间为24小时, 来往人员极其复杂。为了有效防范加油站可能出现抢劫、盗窃等事件发生, 除提高工作人员的自身保护和防范意识之外, 还应改善加油站外部硬件设备构建, 并安装自主投币式保险柜。投币式保险柜只能存放营业款, 不能作其他用途, 营业款只能存放在投币保险柜中, 不得存放在其他场所。投币保险柜钥匙和密码必须分人保管, 站经理保管保险柜外柜上部钥匙;油站财务人员保管密码和里门下柜钥匙, 前庭主管保管里门上柜钥匙。加油站财务管理人员只能在交接班、清点营业款、营业款交存银行、公司检查时才能打开保险柜, 加油站负责人 (或其指定人员) 、营业款交接人员在旁监督, 同时做好开柜记录。加油站打开投币式保险柜时, 应当先拉窗帘、关防盗门, 礼貌请出非相关工作人员。保险柜从打开、清点、封包、关闭的整个过程至少保证两名或两名以上相关人员同时在场, 并在监控录像中能回放从打开、清点、封包、关闭的整个活动过程。

(三) 明确加油站资金管理的岗位职责

加油站经理是加油站资金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应严格执行公司关于加油站营业资金管理的各项制度、规定, 并监督加油站营业资金的内部交接, 并对交接结果进行确认。加油站财务管理人员是加油站财务管理的主要办事人员, 负责加油站营业资金的收集、整理、清点、缴存, 并负责加油站资金相关账册、表单的填制和核对。

(四) 财务部门对营业款的监控

各级财务部门应利用资金管理平台对加油站营业资金的回收入账过程进行监控, 应至少每周对系统内的缴存单进行分类检查分析, 并与相关的财务账进行分析核对。每月应按加油站, 逐笔核对“其他货币资金”科目余额, 与对应缴存单核对相符, 次月跟踪入账, 确保账账相符、账实相符。独立或协同其他相关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下属各加油站的营业资金管理情况进行现场检查。才能实现全面监督和保障资金安全。

(五) 其他资金安全设施配备及管理

加油站应配备与110联网的报警系统与电视监控系统。电视监控系统应覆盖收款台、保险柜、清点款项地点等范围。为减少收取假钞风险, 加油站必须配备符合要求的点钞验钞设施。新建加油站或接收后需改扩建加油站, 在新建和改扩建过程中要将加油站投币式保险柜、防盗门窗、报警器、摄像监控系统等安全设施的配备和安装纳入新建项目或改扩建项目中统一管理, 以保证加油站营业后的现金保管安全。公司财务部门要积极参与加油站建设过程中的资金安全设施的设计、施工、安装和验收。特别是营业款投币保险柜的配置, 分公司财务部门要全程跟踪保险柜安装验收。在日常管理中, 加油站应每日巡查设施运行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分公司财务部门要牵头协调相关人员及时组织维修, 完善硬件设施配置, 降低资金盗抢风险。

(六) 提高加油站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石油公司应当每年定期对加油站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 提升加油站站长、核算员等工作员工专业知识能力和业务水平, 提高加油站管理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和法制常知。

(七) 加油站资金损失的追索和上报

对于加油站发生的因工作人员未正确履行工作职责造成的资金损失, 如跑单短款、赊销短款、假币短款、所收支票无法入账、被骗损失、其他无因短款等, 应由直接责任人限期追索, 无法追回或到期未追回的款项, 由直接责任人全额赔偿。对于加油站发生的因工作人员违法犯罪以及资金缺失相关责任人失踪或因自然灾害、事故灾害、被抢被盗等造成的资金损失, 加油站负责人或加油站财务管理人员应于发现或发生的第一时间报告财务部门。加油站负责人或加油站财务管理人员不能履行或不履行上报职责的, 加油站其他人员应在第一时间报告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在接到加油站资金损失报告后, 应立即协同有关部门共同对事实进行调查认定, 确定资金损失性质、责任人、负责追索部门等, 并根据调查认定结果进行相应处理。各公司财务部门一旦发现发生或可能发生资金损失事件, 财务部门负责人应采用口头或书面报告方式, 第一时间向财务处及主管领导报告, 并采取必要的措施, 防止或者减少损失?

(八) 营业款管理的稽查与考核

成品油公司应建立加油站资金稽查与考核制度, 制定具体加油站资金检查方案, 内容应包括资金安全、基础工作、发票管理等方面, 定期或不定期对加油站进行资金稽查与考核;财务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加油站资金管理稽查工作。每次开展加油站资金管理稽查工作应形成稽查报告, 对稽查出的问题要制定整改方案及整改时限, 及时对问题进行整改。

综上所述, 加油站资金风险的内部控制体系设计, 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同时也是一项长期的处理工作, 企业需要根据加油站内部变化而不断调整和更新相关资金风险防范策略, 同时还要针对外部因素转变, 对风险前进行预防、风险中实施控制和风险后采取措施, 进而来实现和确保加油站资金体系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向东.当前加油站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石油库与加油站, 2013 (06) .

[2]王金凤, 唐海燕.石油销售企业资金风险管理策略探析[J].财务与会计, 2011 (07) .

控制体系设计 篇11

【摘 要】工程各阶段造价控制目标体系是十分杂乱的,体系中包含了概预算的投资金额的总体目标,这之中还有其他一系列的分目标。通过投资的估算和设计概算等其他编制对象,根据不同的编制和实施阶段,对每一项费用的控制目标进行设置是必要的。

【关键词】各阶段;工程造价;控制;体系

造价的控制过程中呈现的是统一性的局面,因此就要求全方位和全过程的进行。全过程的控制,指的就是从一个项目刚开始建设萌生到最后的完工验收和结算整个过程的投资管理。

1.进行工程各阶段造价的控制管理的意义分析

首先谈一下工程各阶段造价的控制管理的定义,简单来说,就是指将设计方案进行改良完善,在一个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中采取一系列的方法措施使工程建设造价能限制在一定的资金范围内。接下来再对结果产生的一些差错进行适当的修改纠正,这样下来也就能够准确开展工程造价管理,再在各个工程的建设阶段中,合理科学地安排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工程的最后达到不错的经济利益,这是十分具有现实意义的。

2.如何构建工程各阶段的造价控制目标体系

2.1对工程造价控制设置目标

我们对工程各阶段造价想方设法进行控制,要的就是达到最终目标。如果这个体系没有了目标,那么所有的控制手段都会变得没有意义。可见在工程各阶段造价控制目标体系中,一个目标的设置是十分必要的。这样的一个目标要体现出可能性,达到激发实施者的积极性和上进心的目的,让他们的特长和技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如果一个目标的设置太简单,反而会使工程实施者丧失上进心和积极性,使得工程建设者没能真正发挥自己的实力和挖掘自身的潜能,这样的一个目标就是失败的,形同虚设。如果一个目标太高太远,极难实现,那么建设者们付出再多的汗水和努力也终究无法达到,将会使得他们的信心丧失,出现不必要的消极情绪,使得工程造价控制无法进行。

2.2加大力度控制项目的设计环节

很多时候,工程建设者忽视了工程前期的造价,而加大了在施工期间的造价控制,这样就显得整个工程项目的结果不尽人意。作为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的实施者,应时刻将需要控制的环节认真分析落实,不可因为一时的疏忽而坏了全局。设计环节是工程造价控制的前阶段,这一阶段对全局起着决策和定位的作用,是个至关重要的阶段环节,是不容忽视的。

2.3在采取控制措施之前先紧握控制权

要想真正地建立起一个工程造价控制目标的体系,就需要各个造价人员的配合,把握好整个工程的质量和造价。因此,构建起一个工程造价控制目标体系应切合实际,根据业主所提的要求进行设计安排,再结合整个工程的种种客观因素和条件,制定出完好的方案和计划。长期以来,人们对相关的控制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选择在采取方法之前先将控制权掌握在手,这样就能使得的过程中不会发生与目标的情况产生太大偏离的状况。

2.4工程造价控制目标体系的构建过程需要考虑技术和经济等因素

构建的工程中,有了方案和控制权还是不够的,为了能够更加有效的对各个工程阶段的造价进行控制,还需要考虑技术的结合和经济方面的管理。构建这样一个目标体系,就是需要能全面考虑自身的技术能力水平和经济因素,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则。这样一个结合,需要一个目的,就是提高工程造价的经济效益,让技术与经济两者能够更好的配合。再经过一系列的比较分析和评价反馈,合理理清技术手段和经济管理两者的关系,让经济管理在达到要求的情况下技术手段下也达到标准。

3.对工程各个阶段的造价进行控制的举措

3.1工程设计环节造价的控制方法

在工程设计的环节上可以采取招标的形式,以此来选取一家合适的设计单位。招标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考虑建筑的方案和经济条件,尽量鼓励并吸引更多的设计单位前来参加,并且安排经验丰富的有关专家进行观摩评价,这样下来也就方便选取合适的单位,也可以激发设计单位的设计灵感,萌发出创新的理念。还可以征集集体的智慧,在商谈和研究中制定相应的策略,在降低工程各个阶段的造价的基础上,选取最佳优秀的设计制定方案。建筑工程的最终性能要求合乎逻辑,实施的造价控制手段也要显现出效果,这样才能做到工程项目整体造价的费用有所降低。还可以利用合同这一渠道进行造价的控制。因为现在的设计人员中大多对经济的概念理解还不是很深,没有太深的经济观念意识,因此对设计的方案都是没有考虑清楚的,所以在合同的设计过程中,适当的加入一些与经济相关的条款,减少或避免设计方案的修改所用的金钱。

3.2招标过程的造价控制

招标过程中,对施工单位和材料的选取是很重要的。双方代表在这一过程中也能更加合理地进行筛选,让供求双方都能够做到各取所需,在保证了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时间的基础上再从中控制这一阶段的造价。合同的签订工作也是很重要的,合同中对于各类情况下的经济费用的问题都有详细的规定,对于不明确的条款和内容,经过双方的商谈后可以获得低价位的款项。施工过程中,需要能够预先了解各种情况下的索赔方式和条件,对相应的处理方法要有预见性,并且要求尽量的防止过多索赔事件的发生。另外,对于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保险担保进行有效的控制,并且灵活进行转移。降低了整个工程施工的风险,才能让工程造价控制的效果突显出来,担保住了工程和施工的保险,才能让工程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3.3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在工程项目施工之前,造价工作人员要积极监督工程实施,对出现的一系列的工程变动情况要做好严格审理,事先评估出各个阶段的工程工序的变动对整体造价情况造成的影响,并制定相关的措施避免此类变动的再次发生。工程的变更还需要结合外观性能和经济等因素进行考虑,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变动导致了不必要的经济支出。施工过程还需要进行严格的把关,有效控制住工程索赔情况的发生,因此严格谨慎的管理至关重要。一旦发生索赔的事件,工作人员也应该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有效的解决,事件索赔如若未能得到解决,对工程也会造成延长工期的影响。工作人员在索赔的处理中还要灵活解决,对待一些不必要的索赔金额应该察觉并去除,以减少项目的造价。采购方面也需要严格把控,结合整体工程的造价情况和市场材料的价格理性选取合适的材料。

3.4竣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竣工,是整一个工程的末尾阶段,但依旧需要引起造价人员的重视。造价人员需要在这一阶段认真审查和核实,再经过对工程实施量的查实,最后落实结算费用,体现出真实的工程造价情况。

工程造价的实行,需要从工程的各个实施阶段认真落实,各个环节都需要造价人员谨慎严格的态度。只有在每一个细节做到细致处理,才能让每一个阶段工程顺利实施。

4.结束语

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工程建设方面发展趋势迅猛飞快,项目投资也相应得到了增加。对工程造价控制的加强和提高造价人员的能力水平成为了目前需要解决的难题。目前,工程造价控制逐步被国家重视和关注,相信接下来的日子,也将会有不一样的进展。 [科]

【参考文献】

[1]刘艳平.探析概预算编制质量对工程造价的影响[J].现代经济信息,2010,(11).

[2]魏爽,马世晓,牟瑞.建筑工程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J].项目管理,2007,(1):33-34.

控制体系设计 篇12

1 母子公司控制效果评价体系设计的指导思想

对公司控制效果综合评价方案, 是母子公司控制效果评价的核心, 评价方案是否科学、可行, 不但关系到能否正确、科学地反映子公司控制效果的状况, 而且关系到如何正确引导子公司提高控制效果的努力方向。因此, 设计母子公司控制效果综合评价方案要遵循正确的指导思想。

1.1 抓住关键问题, 全面衡量子公司控制效果

母子公司控制效果评价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它包括子公司经营活动所有各个侧面。在进行子公司控制效果综合评价的方案设计时, 不可能也不必要涵盖经营活动的所有方面和所有指标, 只要抓住一些关键性问题和具有关联性强的综合指标就可以对子公司的控制效果做出准确的评价。子公司的经营应当在集团企业整体战略的指导下, 兼顾即期利润最大化与长期利润最大化, 不能用牺牲长期盈利来实现即期利润最大化, 也不能牺牲集团企业整体利润最大化来实现子公司自身利润最大化。

1.2 坚持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在设计子公司控制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时, 吸收国内外母子公司控制效果评价的经验做法, 立足于集团企业战略全局的角度, 兼顾子公司当前状况和长远发展, 把即期盈利和长远利润最大化有机结合起来, 着重提高子公司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生存能力和发展潜力, 尽快形成和加大子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 采取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结合, 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1.3 采用模块结构, 与企业诊断有机结合

子公司决策、生产、经营、销售各个环节无不对企业的经营好坏发生影响。在对子公司控制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时, 需要将这个复杂的系统化分为若干个模块, 用模块式多级评价的方法, 进行综合评价。每一模块反映子公司控制效果的一个侧面。将各个模块加以综合, 就可以完整地反映子公司控制效果全貌。这种综合评价方案, 不但易于选择评价指标, 易于概括和综合, 而且便于在评价基础上对子公司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诊断。子公司控制效果综合评价的最终目的, 是找出子公司经营活动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原因, 发扬成绩, 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 克服薄弱环节, 提高子公司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

1.4 坚持以统一性为主, 统一性与差别性相结合

不同的子公司由于所处的行业、战略定位、经营重点不同, 在生产、经营的使用价值和使用效能上也是千差万别的, 因而评价体系要实行统一性与差别性相结合。创造利润、创造价值永远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根基所在, 因此利润指标永远是母子公司控制效果评价的重要内容, 对子公司控制效果评价时, 对子公司创造利润的评价具有统一性的特点。实践中, 集团企业对子公司所要达到的标准、所要求达到效果的重视程度会有所不同, 使得评价时更多表现出差别性的特点。在设计母子公司控制效果评价体系时, 应以统一性为基础, 适当考虑差别性。

1.5 客观、公正、易操作

客观、公正是母子公司控制效果评价的基本准则和要求, 否则就失掉评价的意义。客观是指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控制效果的好坏。为此, (1) 指标体系的设置要科学, 能够概括企业控制效果的主要方面, 完整地反映企业控制效果。 (2) 评价指标体系中定量指标的数据要真实, 指标数据的变化真实反映企业控制效果的变化。 (3) 评价指标体系中定性指标的估计要符合企业的实际。公正是指对被评价的企业采取统一标准, 按照统一的方法进行综合合成。评价标准不统一, 综合合成方法不一致, 综合评价的结果就会不同。可操作性, 是指企业控制效果综合评价在实践上是可行的。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统一, 是实行母子公司控制效果评价的必备条件。可操作性包括: (1) 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中, 定量指标能够而且易于取得真实的数据;定性指标的含义要清楚、准确, 通过问卷调查或查找业务记录能够取得有关的资料, 定性指标的量化方法要简单易行。 (2) 评价标准, 既要科学, 更要便于统一制定。 (3) 综合合成方法, 应选择那些简便易行、企业和广大职工易于理解的方法。

1.6 以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注重战略协调

作为对子公司实施集团企业战略的支持, 集团企业要从全局出发, 对完成公司总的经营战略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 制定相应的政策, 如具体的准则、方法、程序、规则等, 规定在追求子公司的目标时可以做什么和不可以做什么, 规定解决集团企业内部矛盾和冲突的原则和方法。同时, 着眼于战略控制的考虑, 集团企业要在子公司资源配置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重点是人力资源和财务资源。适应环境的变化, 集团企业战略、组织结构的适应性变化和调整要在对子公司的评价过程中得到反映。

2 母子公司控制效果评价体系构建

2.1 母子公司控制效果评价系统的构建过程

企业的总体目标是股东财富最大化, EVA反映了企业目标, 是衡量股东价值的重要标准。追求EVA的增长能够引导企业将资源用于最有效率、最有价值的领域。平衡计分卡根据企业战略来制定当前、近期、未来需关注的最重要的目标, 它将财务和非财务指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国有资本金控制效果评价体系采用多目标规划原理, 从出资人的角度出发, 密切联系我国集团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 提出的控制效果评价解决方案具有操作性强的突出优点。综合考虑平衡计分卡、经济增加值和国有资本金控制效果评价体系等评价方法, 尽管各有所长, 但各自都还存在有待完善的地方。因此在建立和完善集团企业中母子公司控制效果评价体系时, 一个较好的选择是吸收平衡计分卡、经济增加值、国有资本金控制效果评价体系的长处, 将三者结合起来。

建立和完善母子公司控制效果评价系统的总体设想是:吸收EVA的思想精华, 运用平衡计分卡的基本原理, 借鉴国有资本金控制效果评价体系采用多目标规划原理构建的多层指标体系结构, 建立和完善母子公司控制效果评价体系, 对企业实施一种结果驱动的管理, 使控制效果评价体系既能代表股东评价企业的控制效果, 又能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衔接, 同时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具体设想如下:

把集团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作为子公司控制效果评价的总目标。建立一个金字塔形的控制效果评价体系, 集团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作为反映子公司经营方向的总目标, 位于金字塔的顶部。集团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体现了股东、员工、债权人、社会各方面利益代表的综合要求, 是子公司落实集团企业整体战略目标、服从大局、顾全整体利益的表现, 同时也是子公司最终获得发展、不断成长壮大的根本保证。

运用平衡计分卡的原理, 把一系列与集团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密切相关的、反映企业控制效果状况的功能模块互相联系起来, 形成母子公司控制效果评价体系金字塔结构中的第二个层次。母子公司财务、外部市场、内部经营管理、整体战略协调四个功能模块互相联系、互为补充、共同作用影响着子公司的控制效果, 在这四个模块中, 财务状况又居于中心地位, 子公司外部市场状况、内部经营管理状况、整体战略协调状况的改善与提高最终都会通过财务状况反映出来。借鉴国有资本金控制效果评价体系多层指标体系结构, 分别选取子公司财务状况、外部市场状况、内部经营管理状况、整体战略协调状况四个方面影响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的代表性指标, 构成母子公司控制效果评价体系金字塔结构的第三个层次。由各关键指标有机组合起来的指标体系, 从多个角度反映子公司的运行状况, 为全面、准确、客观评价子公司控制效果提供了一个系统平台, 是整个母子公司控制效果评价体系的基石。

完整的母子公司控制效果评价体系结构见图1。

需要说明的是:影响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具体指标究竟应该包括哪些, 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各有不同的特点, 应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2.2 母子公司控制效果评价体系的特点

(1) 保存了国有资本金控制效果评价系统多目标规划、多层次评价的基本特色。新的评价体系仍采用了多层金字塔结构, 第一层是子公司控制效果评价的总目标-集团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 它综合反映了股东、员工、债权人、社会各方面利益;第二层是与集团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密切相关的、反映企业控制效果状况的功能模块, 主要有财务、外部市场、内部经营管理、整体战略协调等;第三层是影响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的代表性指标, 这些指标本身根据重要程度、表达能力的强弱又在内部分成层次、构成评价指标体系。

(2) 体现了重视资本成本、强调公司战略的思想。母子公司控制效果评价体系把集团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作为总目标, 主要是吸收经济增加值方法中积极、合理的成分, 重视资本成本, 努力剔除传统评价方法容易出现的以不够真实、精确的数字掩盖企业真实控制效果状况的问题, 同时立足于集团企业整体战略的实施, 综合全面地评价子公司的控制效果, 控制效果评价的结果相对来讲更科学、更准确。

(3) 较多地考虑到企业“短视”问题, 更有利于子公司的长远发展。母子公司控制效果评价体系站在集团整体战略的高度, 将企业已创造的价值和创造未来价值的能力都纳入评价范围, 可以更有效地解决企业经营中关注短期效益、忽视长远发展的问题, 重视财务、外部市场、内部管理、公司战略的协调发展, 为子公司长远、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4) 明确了集团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是母子公司控制效果评价的总目标。使得子公司在做决策时都可以监测、可以用同样的尺度来准确评价一个项目是增加还是减少了公司的财富, 将资本占用水平与资本成本作为制定决策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在这一理念的支持下, 可以更好解决企业在成本和使用资金方面的浪费、减少无效资产, 创造更大的价值。

摘要:母子公司是现代企业制度框架下出现的最为普遍、最具生命力的组织结构形式之一。对于一个由多个子公司组成的集团企业, 真正做到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其对子公司的控制效果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本文立足于集团企业整体战略的实施, 对母子公司控制效果评价体系的建立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尝试。

关键词:母子公司,控制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黄娟, 李青.浅析母子公司绩效评价模式的选择[J].科技信息 (学术研究) , 2008, (11) .

[2]赵筠.影响绩效考核的十个因素[J].中国邮政, 2003, (2) .

[3]林顺贵.集团母子公司的共性文化探讨[J].中外企业文化, 2008, (7) .

[4]王德福, 汤欢银.如何在企业集团建立子公司经营绩效评价体系[J].浙江统计, 2005, (2) .

[5]连红, 李元江, 王鉴棋等.高校教学档案系统开发集成管理模式研究[J].浙江档案, 2009, (3) .

上一篇:波形优化下一篇:策略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