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体系设计

2024-07-20

循环体系设计(共12篇)

循环体系设计 篇1

20世纪90年代, 全球环境与资源问题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国际社会也随之出现了两大趋势: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企业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首先在企业层面展开了实践。企业绩效评价是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没有评价就没有管理”, 绩效评价是企业自我提高的过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 企业管理环境发生了转变, 企业必须转变思路, 建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评价三位一体的综合绩效评价体系。

一、循环经济下企业管理环境的转变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循环利用为核心, 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 以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践, 是探索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在企业的实践使得企业管理环境发生了较大转变。

第一, 管理目标的转变:由单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转变为社会综合价值最大化。在循环经济下, 企业必须转变管理目标, 由过去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为最终目标转变为以社会综合价值最大化。社会综合价值管理理念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 不仅考虑企业本身的经济利益, 还要考虑各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实现, 包括职员、顾客、政府、社会的利益, 使得各利益相关者的总体综合价值得以提高。

第二, 管理理念的转变:由追求数量转变为绿色管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们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 企业管理理念也先后经历了从“追求数量”到“追求质量”再到“追求服务”的转变。但是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 企业不仅要追求“数量”、“质量”和“服务”, 为了适应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的现实大环境, 企业必须建设绿色环保形象, 以绿色管理为理念, 实施清洁生产, 开拓绿色消费市场, 实施绿色经营, 生产健康安全的产品。

第三, 管理战略的转变:以规模和价格战略转变为长期竞争战略。传统工业经济下, 规模经济和价格战是企业管理战略之一, 企业通过加大资本投入, 加大资源的投入等战略形成规模效应, 通过价格优势获得竞争优势, 赢得市场份额。循环经济下, 企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 依靠规模效应和价格优势已难以使企业处于不败之地。企业必须建立起适应循环经济的管理战略, 通过清洁生产、技术创新、全面质量管理、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以及价值链的构建等建立企业的长期核心竞争优势。

二、现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现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主要是根据五部委2002年颁布的《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 (修订) 》制定的, 该评价体系的指标包括财务状况、资产运营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发展能力状况四个方面的计量指标, 还包括反映经营者基本素质、基础管理水平、发展创新能力等非计量性指标。计量指标占80%, 非计量指标占20%。现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较1999年颁布的《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中评价指标有了很大改进, 将财务与非财务指标进行结合, 注重企业整体绩效的评价。但是随着循环经济在企业的实践, 企业管理环境的改变, 使得现有绩效评价体系与循环经济的发展不匹配。

其一, 不适应企业管理目标的转变, 不利于评价目标的实现。循环经济下, 企业以社会综合价值最大化为管理目标。而现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仍以对经济效益的考核为主, 除了评议指标中“综合社会贡献”指标外, 都难以体现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 也无法反映企业在生产管理过程中是否是按照生态规律进行生产, 缺乏对企业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综合评价。

其二, 不适应企业管理理念的转变, 不利于企业绿色形象的建立。循环经济下, 企业以绿色管理为理念。现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已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 逐步加入了反映企业服务质量的指标, 例如产品市场占有能力 (服务满意度) 指标就是从客户的层面进行的考核。但是整个指标体系缺少与绿色管理有关的指标, 即反映企业在循环经济实践中资源的利用效率、清洁生产的成果、对废弃物再利用对企业带来的收益等绿色指标, 无法反映企业的绿色形象。

其三, 不适应企业战略管理模式的转变, 不利于企业的成长与发展。循环经济下, 企业以构建长期竞争优势为发展战略。现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三年销售平均增长率和技术投入比率三个指标对企业的发展能力状况进行评价, 三个指标都是从财务角度出发, 通过资源或技术的投入评价企业的发展规模。而循环经济下, 构建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不能只限于投入的增加、销售量的增长或技术的投入, 还要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降低成本,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通过外部横向和纵向价值链的延伸形成长期合作联盟, 形成绿色产业链。因此, 仅局限于对资本投入、销售增长和技术投入增长三个指标对企业发展的评价, 评价结果缺乏预测性和发展性, 势必造成评价主体单方面的追求投入的增加, 或追求销售的增长, 不利于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形成。

三、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构建思路

一个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不是无序和随意的, 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应该是围绕评价目标和评价内容, 以“两个视角、三个维度、四个方面、七个层面”为指导思路, 构建一个有层次、全方位的绩效评价系统。

第一, 两个视角——立足过去、面向未来。传统的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主要是综合性的事后指标, 是立足过去的指标。绩效评价的功能不能只体现在对已经发生的生产经营活动的评价上, 还应该具有前瞻性和预测性的, 是面向未来的, 引导评价主体专注于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上。所以, 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该是立足过去的, 更是面向未来的, 通过对过去的指标评价过去管理的绩效水平, 以使企业的管理再上新台阶。同时, 通过面向未来的指标评价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外部因素, 以使企业更加关注长期的发展态势。

第二, 三个维度——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循环经济在企业层面的实践, 要求企业摒弃传统的达标排放、污染治理的末端治理思想, 提升生态保护和环境保护的深度、广度和高度, 鼓励企业将环境和生态战略深入企业生产经营、后勤、人力资源、营销、财务等各个价值环节, 实现绿色价值最大化, 使得社会责任、环境保护和生态效率与企业自身的生产工艺、产品和服务以及经济效益增长相协调。因此, 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绩效评价应该是建立在三个维度上的, 经济效益是基础,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延伸, 三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

第三, 四个方面——输入、输出、过程、成长与发展。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绩效评价的内容包括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输入、输出、过程控制以及成长与发展四个方面的评价。输入、输出是两个端点, 过程是一条横线, 两点一线构成了企业生产经营的一个闭环流程。成长与发展是一条纵线, 这条纵线推动企业的生产经营成为螺旋上升的循环, 促使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不断完善和发展, 企业价值不断增加。因此, 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应涵盖“两点两线”, 从输入端去评价企业资源的投入情况, 从输出端与输入端的投入产出比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 从生产经营过程中评价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再利用程度, 从成长与发展视角评价企业是否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第四, 七个层面——原材料与能源、工艺流程、技术创新、财务、员工、顾客和社会形象。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具体体现在原材料与能源、工艺流程、技术创新、财务、员工、顾客和社会形象这七个层面上。七个层面存在着一系列因果链条, 这些链条贯穿在企业的主要价值增值环节, 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财务层面是七个层面的核心, 通过其他六个层面的因果反应 (见图1) , 通过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良性循环与作用, 实现促进经济效益的长期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四、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 对七个层面进行分解和细化, 落实到可操作性评价子指标。

原材料与能源层面是对企业输入端和输出端的评价和控制, 原材料和能源能否按照“减量化”和“再循环”的原则实施, 能否从源头上降低资源的投入量, 从事后提高废弃物的再资源化程度, 是制约着循环经济实践的关键因素, 同时也是影响企业成本能否得到控制的主要因素。该层面包括原材料和能源使用降低率、原材料和能源利用率、绿色原材料和能源使用比率、生产过程中废物再利用率和废弃物综合再利用率五个指标。

工艺流程层面是对企业生产过程的评价和控制, 评价工艺流程是否实施了清洁生产, 是否按照生态学的规律有效的利用了各种资源和资产, 实施绿色工艺, 并在生产过程中按照“再利用”的原则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再利用程度, 从生产过程中降低成本。该层面包括环保资产所占比重、环保投资增长率、绿色工艺实施程度、产品合格率四个指标。

技术创新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既是企业生产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同时又是影响企业未来发展能力的重要因素。技术创新也是实践循环经济的必要保障, 通过技术创新改进生产工艺,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提高废弃物的再利用。该层面主要包括绿色产品开发率、绿色产品研发周期、绿色工艺投产能力和绿色产品投资回报率四个指标。

财务层面是七个层面的核心, 也是绩效评价的落脚点。以财务层面为核心体现了投资者是多元评价主体的基本主体, 经济效益是评价的基本目标。该层面评价指标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包括净资产收益率、可持续增长率和绿色产品销售收入比率三个指标。

员工是生产要素中唯一具有能动性的要素, 没有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积极参与生产和创新的理念, 企业的价值不可能实现, 所以将员工纳入企业绩效评价的核心层面之一, 促使企业关注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本。同时员工也是企业绩效的评价主体之一, 员工层面包括劳动生产率、员工满意度和全员环保意识三个指标。

良好的顾客关系, 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没有顾客, 企业就无法完成由资本到产品再到资本的生产循环。所以企业应对顾客给与足够的关注。对顾客层面的评价是考核顾客关系管理的效率和效果。以对企业未来的稳定的顾客群做出预测。该层面包括顾客满意度、主要客户利润率和绿色产品市场占有率三个指标。

企业的社会效益不仅通过向顾客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反映出来, 企业的社会形象也是企业社会效益的间接反映。在循环经济下, 整个社会都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认识到了应按照生态规律生产和消费。所以企业是否实行了清洁生产, 是否保护了环境, 履行了社会责任, 将影响着企业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也影响着企业品牌优势的形成, 因此企业形象也纳入了企业绩效评价体系。该层面指标主要包括社会贡献率、环境污染综合弹性系数、“三废”排放达标率和污染事后处理效果四个指标。

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共计二十六个子指标, 它们是绩效评价体系最基本的因素, 既包含计量指标, 又将大量非计量指标纳入其中, 既体现了对企业经济效益的评价, 又体现了对企业绿色管理与社会责任的评价。

随着循环经济深入人心, 企业也越来越重视环境和生态保护, 并不断探索和完善企业绩效评价系统, 逐渐将循环经济的有关指标纳入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 使之能够科学的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并积极探索以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经济效益长效发展的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关村国际环保产业促进中心:《循环经济——国际趋势与中国实践》, 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刘霞:《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3]史晓燕:《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绩效评价》,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5期。

[4]崔和瑞、宋秀莉:《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企业绩效模糊评价》, 《统计与决策》2008年第9期。

循环体系设计 篇2

2005-01-06

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循环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如果没有先进技术的输入,循环经济所追求的经济和环境多目标将难以从根本上实现。循环经济的支撑技术体系由五类构成: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

替代技术:通过开发和使用新资源、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替代原来所用资源、材料、产品和工艺,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轻生产和消费过程对环境的压力的技术。

减量技术:用较少的物质和能源消耗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在源头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的技术。

再利用技术:延长原料或产品的使用周期,通过多次反复使用,来减少资源消耗的技术。

资源化技术:将生产或消费过程产生的废弃物再次变成有用的资源或产品的技术。

系统化技术:从系统工程的角度考虑,通过构建合理的产品组合、产业组合、技术组合,实现的物质、能量、资金、技术的优化使用的技术,如多产品联产和产业共生技术。

多产品联产通过多种产品的联合生产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对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原材料和能源进行科学地分配来生产不同产品,或者对资源进行深加工,对副产品进行充分开发利用,都可实现多产品联产。

产业共生将不同的产业、行业耦合在一起共同生产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某一个行业生产过程的产品或废弃物,可能正好是另一个行业生产过程所需的原料。在空间上将具有耦合效应的产业配置在一起,可大幅度地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废弃物的生成以及不必要的资源消耗。

以下,就一些重大的循环经济技术策略进行简要阐述:

低物耗、能耗煤基液体燃料生产技术

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成为影响国家战略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将煤气制成合成气,再由合成气经费—托合成生产汽油、柴油,或利用先进的浆态床一步法工艺大规模生产甲醇(代汽油)或二甲醚(代柴油)清洁燃料,将可有效缓解我国面临的油气资源紧张局面。

生物质能转换技术

我国的农业生产每年产生大量秸杆,其中可用于能源的部分相当于1.8亿吨标准煤,约为2000年能源消费总量的14%。以村镇为单位,采用高效秸杆气化技术、高密度化技术等生产高品位能源或用于小型发电,可有效改善农村用能效率,提高农村生活质量,同时还可减少秸杆直接燃烧造成的环境污染,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从远期来看,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高产油料作物生产生物柴油,或实现以绿藻为体系的低成本大规模生物制氢,亦可获得可再生的绿色能源。

集约化养殖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技术

我国集约化畜牧生产提供的猪肉、鸡蛋已分别占到全国总产的20%和40%以上。1999年全国养殖业畜禽粪尿排出量相当于当年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的2.4倍,绝大多数未经处理直接排放,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开发和推广集约化养殖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技术,通过收集、转化、干燥、粉碎、脱臭、包涂等工序,将之转变为工业规模的高效生物肥料,可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同时替代相当数量的化肥,也缓解了我国高效有机肥料供应不足的矛盾。

熔融还原冶铁新工艺与钢铁—煤化工产业共生

我国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对焦炭需求日趋增加。我国焦炭资源有限,炼焦企业出于环保要求又被限制发展,焦炭供不应求已成为必然趋势,非焦炼铁也将势在必行。熔融还原炼铁工艺是前沿炼铁技术,它利用非焦煤生产液态铁,流程短,成本低,污染小,铁水质量好。熔融还原炼铁附产大量煤气,可利用化工过程将之转化为甲醇或二甲醚清洁燃料。工艺概算表明,联合工艺可使能源利用效率提高一倍,产品能耗下降60%,吨钢成本下降50%。对于传统的炼焦—钢铁联合企业,利用大量剩余焦炉煤气作为原料生产化工产品亦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轻环境污染的可行途径。在新技术基础上构建新型钢铁—煤化工联合企业或生态工业园区,对未来的冶金、化工环保和能源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绿色化学技术

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也是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大户。化学工业必须向生态化方向转变,绿色化学技术是这一转变的基础。它包括新型催化技术、改进溶剂和反应条件、“原子节约”型清洁合成路线开发、安全化学产品设计等,实现“全生命周期清洁”的过程工业,可从根本上减少化工过程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为推动绿色化学研究和绿色化学新工艺快速发展,美国1996年起设立了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日本2002年起设立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化学奖。我国应该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充分重视绿色化学技术的开发和利用。

以化学矿物加工为核心的生态工业系统

我国西部地区化学矿产丰富,特别是磷钾资源主要集中在西部。对这些资源的加工利用的过程中往往产生大量“废弃物”,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影响。应按照生态环境思想,对这些资源的加工利用过程进行技术集成、物质集成和能量集成,构建对资源进行充分利用的生态工业系统。如生产1吨黄磷副产14吨左右的“废物”,包括磷渣10吨,一氧化碳尾气3.8吨,磷泥0.2吨~0.5吨,磷铁0.1吨。如果利用磷渣生产建材,尾气生产化工产品,磷泥回收利用,磷铁生产纳米级新材料,构建“磷化工-碳化工-建材-新材料”多产业耦合的生态工业系统,则可在磷矿消耗不增加的前提下,仅靠充分利用副产物就获得3.5倍于原产值的回报。

水泥生产新工艺

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使得对水泥的需求量居高不下。2002年我国生产水泥7亿~8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40%~50%。但当前水泥生产的结构极不合理,落后的立窖水泥仍占总产量的80%,新型干法水泥产量只占11%,资源和环境代价巨大,劳动生产率很低。国家必须坚持淘汰压缩落后的立窖水泥的产业政策。同时,在技术上,需要进一步解决新型干法水泥的大型化、节能化和智能化问题,开发劣质能源、工业废弃物在水泥生产中应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在保证水泥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使水泥生产向节能、利废、环保方向发展。

废旧机电装备再制造技术

我国设备资产有几万亿元,每年因磨损和腐蚀使设备停产、报废所造成的损失愈千亿元。大量设备的报废对环境和资源造成巨大压力。再制造以先进技术和产业化生产为手段,修复和改造废旧机电设备,使之恢复性能甚至获得新的性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再制造在节能、节材、降耗、减少污染和提高经济效益上的作用是巨大的。美国有48万人从事再制造,每年可创造530亿美元的产值。研发废旧设备的再制造技术,并将再制造发展成一个新产业,是我国作为一个设备大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应有之举。

“电子垃圾”资源化的单元技术与设备

论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完善 篇3

关键词:循环经济 法律体系 完善措施

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是必然选择。循环经济的建设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涉及到庞大的系统工程,完善的法律体系是循环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现阶段,我国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已经初具雏形,因此对于体系的完善就显得尤为重要。法律法规不配套、不协调、缺乏操作性是当前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存在的问题,因此要注重法律法规的配套与协调,健全实施细则及体系结构,不断完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

一、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相关概念

(一)循环经济

综合国内外相关解释,循环经济主要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的发展方式,是主要依靠生态型资源来发展经济,迎合经济增长模式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二)循环经济法律体系

循环经济法律体系主要是指由现行的所有循环经济法律法规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循环经济法律体系主要分为横向体系和纵向体系,纵向体系主要包括循环经济基本法、行政法规、地方法规,横向体系主要是指综合性和行业性的经济法律,如《清洁生产法》、《食品再生利用法》等等。在我国,现行的循环经济基本立法主要有《清洁生产促进法》和《循环经济促进法》,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法律支撑[1]。

二、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建设现状

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同其他法律体系一样,由基本法、综合法、专门法和相关法组成。循环经济基本法主要有两部,分别是2002年通过的《清洁生产促进法》和2008年通过的《循环经济促进法》,其中《循环经济促进法》对于我国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以“减量化”有限的原则全面规定了循环经济的制度。综合法主要包括《固体废弃物管理办法》、《资源高效利用促进法》等,专门法主要是指《可再生能源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法防治法》等,相关法主要根据行业划分,包括《水资源污染防治法》、《家用电器再生利用法》、《绿色采购法》等[2]。

总的来说,虽然我国在循环经济发展上已经确立了一些法律法规,但是仍然存在法律不健全、立法不全、法律位阶低、配套措施不完善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国外循环经济法律体系构建的经验及启示

循环经济的思潮最早发源于国外,经过长达数十年的发展,其法律体系构建已非常完善。德国作为世界上最早实施循环经济法的国家之一,循环经济立法是非常完备的,其法律体系主要由法律、条例、指南三部分组成,层次分明。日本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发展模式主要以基本法为主,统率综合法和各类专项立法。美国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构成主要为单行法,以预防优先为原则进行立法,强调抑制废物的生成。

历史实践证明,主动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理论、经验、做法,才能促进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我国在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完善上也要主动向发达国家学习,首先要重视循环经济的基本法的立法,用法律手段推动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其次要注意细化各项立法,分层次立法,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规和实施细则,确保循环立法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

四、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法规缺乏可操作性

我国现行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缺乏可操作性,法律条款过于僵硬,导致行政人员和司法人员执法困难。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缺乏实施细则,缺乏监管力度。以《清洁生产促进法》为例,该部法律中绝大多数都是关于指导性或者标准性的规则,没有实施细则,整部法律中规定企业义务的条款仅仅只有11条,导致执法部门对企业缺乏监管力度,处罚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增加了该部法律的实施难度。第二,缺乏执法保障,造成执法困难。现行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中,仅有《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行政处罚法》等法律中有个别条例明确了具体的执法措施、处罚细则,在执行其它法律条款时都均需向法院申请强制执法权,形成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执法困难的局面。

(二)法律法规不协调

当前我国的各个法律体系的构架都是按照宪法—基本法—行政法规—规章的顺序进行不断完善的,这样的构建顺序导致了基本法的不健全不完善,与下阶法存在很多重复交叉的地方,容易出现法律位阶冲突问题。一方面不同位阶的法律会存在冲突,由于法律法规文件往往由不同层级的权利机关制定,因此就会出现地方法律与中央法律存在矛盾的局面,影响了法律的严肃性。另一方面,表现为相同位阶的法律冲突,地方性法规的冲突会导致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在处理法律案件的时候只能根据“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处理案件,有些时候可能会损坏某个地方政府或公民的权益。例如:在关于产品回收问题上《清洁生产促进法》和《循环经济促进法》都有着具体的规定,《清洁生产促进法》规定关于产品的回收名目及管理办法由国务院经济贸易行政管理部门制定,而《循环经济促进法》则规定由国务院循环经济发展综合部门制定。由于法律法规的不协调导致循环经济存在多头管理、执法依据相互矛盾的问题,无法对循环经济实现有效的监督与管理。

(三)相关法律法规不配套

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不仅与环境保护、污染治理、能源节约等方面息息相关,也和市场经济、政府决策等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也需要其它部门法律法规的配合与支持,使循环经济法律体系能够成为完整的有机整体。但是,现阶段我国关于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往往都是法出多门,存在很多法律空白,相关的配套法律法规更是存在严重的不匹配,在金融法、财税法、企业法等法律中都未对循环经济作出相关规定,导致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存在明显的缺陷,无法建立起完善的循环型经济社会[3]。

五、完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措施

(一)增强法律法规的有效性

首先,要加大执法部门的权利。由于循环经济法律体系中的法律法规都没有赋予执法部门相应的执法权力,导致执法力度不够,影响了执法的效果。因此,要不断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分别赋予执法部门相应的权利,让执法人员在执行公务的过程中能够依法执行强制权,以达到执法的目的,促进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落实。其次,还要注意不断细化法律法规实施细则。没有实施细则的法律只是空壳子,没有实际指导意义,要实现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就要在既有的法律体系之内,完善各项法律法规的实施细则,明确工作方向、责任主体、具体措施、处罚力度等,增强法律法规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二)注重法律法规的协调性

首先,在立法的顺序上应当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重视基本法、综合法、专门法和相关法之间的相互协调与补充,可以先从目前已经比较成熟和完善的领域着手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之后再进行专门法的编制,然后对基本法进行修改与制定,最后综合已完成的法律法规,对综合法进行调整,弥补现有的不足。

其次,要注意现行的不同位阶法律法规的协调。要在尊重《宪法》的基础上,对《循环经济促进法》进行不断的修改与完善,其他相关法律、专门法律、综合法律等也要与《宪法》和《循环经济促进法》的立法宗旨、核心理念保持一致,将存在冲突的法律法规进行调整修改,保持法律的严肃性。

最后,还要注意同阶法律的协调。发现不同部门间的法律法规存在冲突时,双方要在尊重立法宗旨和核心理念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协商,避免矛盾和冲突的出现。

(三)不断完善配套法律支持体系

经济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单独存在,发展循环经济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循环社会的构建,因此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完善不可能孤立的完成,也需要一系列的支持性法律体系。要在经济法、合同法、金融法、企业法、能源法、环境法、审计法等方面进行循环经济的相关规定和约束,弥补完善现行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存在的缺陷,以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完善促进循环社会法律体系的完善,最终实现循环社会的构建。

六、结语

总之,循环经济的发展是一个缓慢、复杂的工程,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需要从法律法规的协调性、配套性、有效性等三方面着手,要用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完善来对公民、企业、政府、社会起到相应的约束作用,保障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循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玉基.论构建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J]. 法学杂志,2011(4):37—41

[2]杨汝琦.建立与完善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1(1):89—92

[3]聂永有.完善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思考[J].政治与法律,2013(2):144—150

循环体系设计 篇4

关键词:PDCA循环,内部控制,综合评价

一、PDCA循环理论的具体含义及特点

(一) PDCA循环理论

最初由休哈特在1930年构想出, 由美国戴明博士最先提出并运用于全面质量管理中, 所以又被称为“戴明环”或“戴明循环”。P、D、C、A四个字的含义如下:

(P) Plan-计划。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计划的制定执行。

(D) Do-执行。指具体运作, 将计划中的内容付诸于行动。

(C) Check-检查。指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 并对执行过程进行分析, 找出问题。

(A) Act-行动或处理。指处理总结检查的结果, 总结经验。成功处便于以后的运用和参考;失败处引以为戒。

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 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标准化, 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 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里。以上四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结束, 而是周而复始地进行, 一个循环完了, 解决一些问题, 未解决的问题进入下一个循环, 实现阶梯式螺旋上升。PCDA循环实际上是有效进行任何一项工作的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 对绩效管理尤其适用。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组织依存于其顾客。因此组织应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 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

领导作用:领导者确立本组织统一的宗旨和方向。他们应该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

全员参与:各级人员是组织之本, 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 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获益。

过程方法:将相关的活动和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 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

管理的系统方法:识别、理解和管理作为体系的相互关联的过程, 有助于组织实现其目标的效率和有效性。

持续改进:组织总体业绩的持续改进应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的目标。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有效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基础上。

互利的供方关系:组织与其供方是相互依存的, 互利的关系可增强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

(二) PDCA循环的特点:

(1) 周而复始。PDCA循环的任一环节都是下一环节的开始, 是周而复始地进行。这样可以全面的解决问题, 而且当新的问题出现时, 再进行下一个PDCA循环, 依此类推。

(2) 大环带小环。类似行星轮系, 一个公司或组织与构成它的各部门、各员工之间的关系是大环带小环的有机逻辑组合体的关系。

(3) 阶梯式上升。PDCA循环并非只停留于一个水平上, 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提升、水平逐步提高的过程。

(4) 统计的工具。PDCA循环将科学的统计观念和处理方法融入其中。

(三) 内部审核策划的内容与要求

组织应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进行内部审核。考虑拟审核的过程和区域的状况和重要性以及以往审核的结果, 应对审核方案进行策划。应规定审核的准则、范围、频次和方法。审核员的选择和审核的实施应确保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内审的时机选择应有利于迎接管理体系外审或监审;当管理体系运行中出现不稳定状况, 全员质量意识不够、领导重视不够或出现懈怠情绪, 组织发生变化、质量人员有变动, 组织的质量趋势下滑或不稳定, 顾客满意度下降或不稳定等情形下将进行内审。审核的频次依据企业规模、场所状况、产品的种类、质量和服务的状况、环境和法律的要求进行策划, 可以一次也可多次审核, 要求做到覆盖整个标准和所有部门。审核的方法采用部门审核、过程审核的方式通过查阅资料、捕获证据、现场考核、随机调查、询问的方法进行。遵循正向取证, 逆向溯源的原则, 在取得符合的证据的同时重点寻找不符合、有效性差的证据。

二、可行性分析

一方面, PDCA循环理论中, 每个循环都是大环套小环, 环环相扣, 彼此互相制约又互为补充的, 上一级是下一级的依据和基础, 下一级是上一级的落实和具体化, 每一循环都涵盖了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和反馈控制这三大环节。而内部控制体系在企业的应用过程完全符合这一特征。

另一方面, PDCA循环理论认为, 只有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循环过程中, 研究对象才有可能得到不断提升。而这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完全吻合, 内部控制体系适应企业并非一日之功, 它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在执行过程中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逐步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是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关键。因此, 这一过程符合PDCA循环理论的原理。

综上所述, 运用PDCA循环理论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综合评价是完全可行的。

三、内部控制体系的PDCA循环

从宏观上看, PDCA循环框架包涵了所有关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执行、更新调试等内容, 整个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都在依照PDCA循环管理的方式运行。

计划阶段 (P)

该阶段是人们对研究对象的发展所作的宏观布置和总体规划。计划的得当与否, 对管理职能的发挥和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有直接影响。而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管理职能的高效率。

执行阶段 (D)

在内控体系循环中, 该阶段是企业内控制度和标准的具体执行, 是内部控制工作循环管理的中心环节。即指按照内控标准的要求, 基于内控基本原则, 通过对风险评估、内部环境、内部监督、控制活动和信息与沟通等五大要素的宏观分析, 将企业主要业务流程等的风险识别与控制落实为具体的企业行为。该阶段将直接体现出企业内控标准是否适当、目标能否达到等内容。

检查阶段 (C)

即内控体系循环的考核检查阶段, 主要与企业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工作结合起来使用。二者本质相同, 差别仅停留在周期问题上, 当假设内控体系循环周期是一年的前提下, 二者演变为同一个问题。随着内部控制各项措施的实施, 内部控制不适应企业的地方逐步体现出来, 诸如经营目标、财务报告目标、合规目标与战略目标的冲突、风险中不可抵御的系统性风险、关键控制点设置的不合理等问题都需要不断的发现并及时加以解决。因此, 在该阶段企业必须开展各种日常的、阶段性的汇总检查工作, 通过各种形式的“考核”活动, 不断发现和消除存在于内控体系中的隐患因素, 以保证内控的高效率运行。

改进阶段 (A)

即行动阶段, 是PDCA循环的关键环节, 也是下一个PDCA循环的催化剂。我国的内控体系主要从美国框架借鉴而来, 这难免会导致出现与我国特有国情不适应的地方, 另一方面, 不同企业在引用我国内控基本规范的时候, 由于理解不到位或者不加分析全盘照抄的情况, 使基于企业特点建设的内控规范并不适合企业。因此, 对于C阶段所暴露出来的不适应性, 在A阶段需要不停进行局部调试, 甚至企业宏观内控标准的大幅度调整,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内控体系的高效性, 不断促进企业的发展。

四、基于PDCA循环的内部控制有效性综合评价指标

在内部控制体系PDCA循环理论的分析前提下, 根据PDCA循环划分为四个指标:计划、执行、考核、改进。

计划环节在内控体系的评价主要指制度或标准的评价。根据我国《基本规范》中内控有效性的相关规定, 通过风险评估、内部环境、内部监督、控制活动和信息与沟通等五要素, 对计划进行总体评价, 以考察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性、灵活性、适应性, 以便决定是否对内部控制标准进行更新调试。

执行。该指标的目的是为了测度在上一指标中提到的内部控制五要素的具体执行情况。

检查。借助于《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中关于自我评价的相关内容, 检查指标主要包括考核的程序、范围、方式、频率和结果的反馈5个指标。借此达到对企业内控的自我评价工作做出较为全面的评价。

改进。改进指标选取应关注企业依据考核结果所进行的管理活动, 主要包括奖惩、改进措施以及改进后的评价等方面。以此使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得到不断提高。

五、结束语

基于质量管理学中的PDCA循环内部控制体系将企业内控体系的自我评估与社会评估有效地结合起来, 完成了对内部控制体系的综合评估。借助PDCA循环理论, 使内控体系不断完善, 提高了企业内控制度的适应性, 此外, 将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拓展到自我评价和内控改进的工作中, 对全面内部控制的建立起到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韩传模, 汪士果.基于AHP的企业内部控制模糊综合评价[J].会计研究, 2009, (04)

[2]南京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课题组.论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制度的现实模式——基于112个企业案例的研究[J].会计研究, 2010, (06)

[3]陈汉文, 张宜霞.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其评价方法[J].审计研究, 2008, (03)

[4]骆良彬, 王河流.基于AHP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模糊评价[J].审计研究, 2008, (06)

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研究论文 篇5

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90年代,循环经济已经开始被一些人关注,并且出台了一些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到目前为止,我国循环经济法律法规的构建已经取得较大的发展,但是仍旧存在较多的问题。经过对当前我国的一些循环经济法的研究和分析,发现我国在循环经济法上面的内容已经较为丰富,同许多西方的发达国家一样,也更加倾向于合理利用废弃资源,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但是在具体的细节上仍旧表现出一些不足之处,如在循环经济立法基础《循环经济促进法》中,法律发过更多的是对企业和群众加以引导,缺乏强制性的规定,使得其在执行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效果低下[4]。其次,在《循环经济促进法》中有着许多原则性的描述,使得在具体执行中变得可操作性较弱,在其中存在着较多的漏洞,让部分企业能够有机可乘。从整体上对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展开分析,我国是在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的部门逐步地建立起相关法律法规,这种情况直接造成我国在循环经济法律体系上存在着混乱,不具有系统性的现象。除此之外,在协调性和科学性上也有着较大的缺陷,很多法律法规只适用于部分的区域内。

循环经济模式下物流体系的构建 篇6

关键词:循环经济;逆向物流;第三方物流

一、循环经济理念

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循环经济改变了传统经济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所带来的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在传统经济中,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水、空气和土壤中,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为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循环经济所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济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了战略性的理论范式,从而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规模的扩大,水、能源、矿产等资源越来越短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二、循环经济模式下的物流体系

物流体系是有由从生产商到消费者的一系列物的流动的正向物流和从消费者到销售商、生产商、供应商的物的反方向流动的逆向物流所构成的。在传统经济模式下,大多数企业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在构建自己的物流体系时,主要考虑的是正向物流体系,产品到达顾客手中后,就基本上离开了企业的物流体系,某些附件如包装物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产品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也完成了它的生命周期。如果企业逆向物流的发展完全以经济利益为动力,有些废旧物资由于具有较高的再利用价值且相对集中,一般来说企业愿意回收,可使一部分废品变为再生资源。但是,产品回收却不一定能带来经济利益,甚至造成亏损。由于大多数工业废旧物资的利用,既存在经济和技术上的难点,也存在管理上的种种不足,逆向物流成本过大,使许多经营者望而却步,这与循环经济的要求还离得太远。

循环经济理念下的逆向物流系统构建,是弥补市场外部效应的政府干预方式,政府应通过出台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法规以及经济手段,加以引导和鼓励,把循环经济的思想深入到逆向物流管理中去。

三、循环经济模式下我国逆向物流发展面临的问题

1.国民对逆向物流与循环经济的认识不足。发达国家正在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良性循环,但我国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尚处于初始阶段。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许多企业对逆向物流与循环经济的认识还不充分,国民珍惜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偏弱,加之我国又是人口大国,消费量偏大,产生的废弃物问题更为突出。一方面是人均资源的极度短缺,另一方面是有限资源的大肆浪费,导致我国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长期存在矛盾。

2.政府对逆向物流发展的激励机制和政策不得力。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但目前我国一些政策和制度存在不合理的成分,阻碍了逆向物流的发展。如对再生资源行业的税制、回收与使用联系渠道的削弱等,使再生资源行业成为微利或者无利的行业,一些企业存在做得越多,亏损越多的现象。回收企业作为逆向物流企业的主体普遍存在“散、小、差”的状况,多数属于个体企业或小型流通企业,因而所涉及到的行业和范围有限。

3.逆向物流技术创新有待提高。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逆向物流对回收物的技术处置已有了较大的发展,除常规的金属、塑料、橡胶已有成熟的加工工艺外,国外对显像管、压缩机、印刷电路板和电池等部件的处置也有了比较先进的方法。如:物理冲击分离、智能分离、粉碎筛选、比重法分选以及高温焚烧等。我国企业在进行逆向物流时,逆向物流技术创新(尤其回收量大的废旧物)不足。对回流的物品加以有效利用或销毁需要相应的技术、设备和工艺,如再制造技术、分解技术等还很欠缺。

4.逆向物流经营机制不健全。近几年我国的逆向物流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主要以回收物流为主。回收物流的从业者多半是个体户经营者,存在着回收物资品种单一、回收环节多、回收网点偏少、回收渠道不畅、布局不合理、管理混乱和设施之间不能配套等弊端。经营者单纯为利所驱,难以形成社会化、市场化、规模化的经营机制。

四、循环经济模式下推进我国逆向物流发展的政策建议

1.制定、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我国的环境保护和治理一直受到政府的重视。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建立了一系列配套的环境和污染标准。但是由于法规体系的不健全和处罚力度不够,企业牺牲环境付出代价和执行污染标准所获得的补偿不对称,企业出于追求短期经济利益的需要,并不重视自身逆向物流的建设与管理。因此,政府应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处罚力度,引导和督促企业加强环境保护和逆向物流建设与管理。

2.推进排污许可权市场交易,促进企业自身逆向物流系统的建设。由于存在信息的不对称,政府难以对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制定相对应的针对其外部性的税收政策。考虑到有多个产生污染的行为主体,政府在控制总污染水平的前提下,将允许的排污权以某种方式授予各行为主体,并允许行为主体之间能自由交易其许可权,因此就形成一个排污许可权的交易场所。一但某个行为主体要排除更多污染物,就必须在这个交易市场上向其他行为主体购买排污权,这样就产生了一种激励机制,既激励某些行为主体想方设法减少自己的污染物量,将多余的排污权出售以获取利益。政府通过制定相关的规则,允许企业的排污权在一个规范的市场上交易,这样有三个优点:有利于控制污染总量;降低管制成本;促进企业关注自身逆向物流系统的管理,使企业自觉主动参与到循环经济中来。

3.加强逆向物流理论研究,培养相关专业人才。逆向物流作为产品、信息等从消费点到生产点的物理性流动,使物料循环重复利用,能挖掘废弃产品或有缺陷产品潜在的使用价值,产生巨大经济效益。逆向物流并不等同于废品回收,它包括如何对产品退回、物料替代、物品再利用、废弃物处理与再处理、维修与再制造等活动进行的全面有效管理,涉及到企业的原材料供应、产品设计、产品制造、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等许多环节。因而不是孤立存在的企业的内部管理问题,更与政府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环境保护政策和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有必要在政府牵头下,结合企业、学术界的力量,进行逆向物流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和评估。另外,企业要实现逆向物流方面的技术创新,不仅要提高设备的技术程度,更要靠具有综合素质的物流专业人才。因此,政府还应建立相应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确保企业逆向物流的发展不受人才短缺的制约。

4.积极推进企业逆向物流相关技术创新。企业要实施逆向物流,必须从供应链的视野来构建逆向物流系统,建立起包括制造商、零售商、回收商、再制造商和消费者在内的“生产─流通─消费─再利用”的循环物流系统。在这一系统中,众多企业间构建起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资源、信息、技术、利益共享,能使循环经济得以在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经营环节展开,有力推动循环经济实践技术的进一步研发,如首先应该鼓励企业改进产品设计,采用面向拆卸设计(DFD)。其次鼓励企业采用高新技术管理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回流产品。譬如:基于EDI技术设计的信息系统能够使制造商与零售商实现退货共享,并快速对回流物品做出反应。当前条形码、GPS、RFID等技术已经在物流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政府应鼓励企业将此类技术运用到逆向物流管理中去。最后,重点支持回流物品处置和再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推动整个企业层面的循环经济发展。

5.积极引入第三方物流企业。循环经济理念下要使每一个消费者具备循环经济意识,认识到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因而必须有一个逆向物流服务平台为他们提供方便统一的物资回收等服务,否则,循环经济就成了空谈。循环经济是21世纪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的经济发展模式。逆向物流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是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的必然选择。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被透支、环境被破坏,各国已开始意识到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战略。逆向物流在我国是一个较新的概念,同时在企业界的实践中仍然是个空白,循环经济的环保理念也还未能深入人心。因此,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政府应尽快制定强制性回收法规,并利用环境影响评价工具,设定合理的惩罚约束机制,以促进我国的环保建设。另外,相关环境部门也应该尽快制定逆向物流相关的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和操作规程,从而确保企业在实施逆向物流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参考文献:

[1]高颂.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思索[J].中国物流和采购学会,2004,14:12-15.

[2]赵会军,汪斌.逆向物流[J].中国物流和采购学会,2003,18:52-54.

[3]曾凡婷,孙娇.浅析逆向物流[J].物流技术,2003,10:25-27.

[4]中企联雇主工作部.中国企业循环经济的实践及发展对策[J].上海企业,2005,4:56-58.

[5]王兆华.循环经济理论的国际实践及启示[J].改革,2005,3:46-48.

[6]王西兵,钱燕云.逆向物流及其管理研究[J].物流科技,2005, 120:35-38.

Circular economy mode Logistics System Construction

Wang Hongliang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bstract: Circler economy is a mod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which sparkplugs harmony with environ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reverse logistics under the concepts of recycling economy is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to make up for market external effects. Current reverse logistics development in china is still faced with many problems to be solved. To promote development of reverse logistics, We must formulate and improv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aws and regulations, Promote the sewage permit market transactions, strengthen theoretical study of reverse logistics, train relevant professionals, actively promote enterprise reverse logistics relate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encourage third-party logistics enterprises.

Key words:Circler economy; Reverse logistics; Third party logistics(TPL)

循环体系设计 篇7

循环经济的概念由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在1962年提出,近年来才逐步成为一些国家处理环境与经济关系的首选模式。“循环经济”这一术语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在中国,学术界在研究过程中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技术范式、人与自然、经济形态和增长方式等角度对其作了多种界定。本文中,循环经济是指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1]。

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是以物质要素循环利用关系为纽带的产业体系,是指若干具有物质循环利用关系的产业构成的整体。其中,物质循环利用是指人类对物质功能特性的多次利用,而且以经济活动形式进行的利用,不包括自然环境对物质的恢复活动。不同物质或同一种物质不同用途,其循环利用方式会有所不同,按物质流动范围可分为小、中、大循环[2]。

本文以下内容就是从微观层面来论述循环经济产业体系的构建。

二、个体农户小循环

农业的主体大多数是农民,组织形式多为家庭、农户模式,主体分散,缺乏规模经济支撑。所以要想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就要从这些微观主体着手,构建个体农户的循环形式。

个体农户小循环的建设有三个层次:

1. 农业产业内部层次物能相互交换,互利互惠,达到废弃物排放最小化。

如种植业的立体种植,其中最典型为将果树、药材、经济作物间作。在果树幼龄期,间作花生、大豆、辣椒、药材等经济作物,既保水养土,又可以冬天保温、夏天降温,实现了以短养长、长短结合、效益倍增的目标。

2. 农业产业间的层次相互交换废弃物。

如种养殖业复合模式。种养殖业复合模式也存在着物质代谢和共生两种类型,以基塘复合模式为代表的模式,主要表现为物质的代谢或循环过程;以稻鸭系统为代表的模式,表现为营养物的共享。

基塘复合模式。在我国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可以发现类型众多的基塘模式。虽然种在基上的植物类型不同,养在塘里的鱼也有很多品种。但是,物质的循环方式和原理则是一样的。这种模式根据基上种植的植物又可以细分为很多种。桑基鱼塘是最基本的物质代谢类型,鱼塘养鱼,塘泥为桑树成长提供肥料,桑叶为蚕提供粮食,蚕的排泄物为鱼提供饲料,形成一个物质流的循环。蔗基鱼塘:这种结构系统简单,有一定的水陆相互作用,嫩蔗叶可以喂鱼,塘泥肥蔗。在一些地方还有蔗基养猪,蔗叶、蔗尾、蔗头等废弃物用于喂猪,猪肥用于肥塘。此外,还有果基鱼塘、花基鱼塘、杂基鱼塘等类型。

稻鸭(鱼)共生模式。在我国南方一些水网地区,水稻是一种主要的粮食作物。在长期的实践中,劳动人民探索出丰富的稻田生态模式,如稻田养鱼、稻田养蟹、稻田养虾、稻田养鸭等。稻田养鸭是一种人造的共生系统,它依照生态学原理,利用了动植物之间的共生互利关系,充分利用了空间生态位以及鸭的生态学特征,并运用现代技术设施,将鸭围养在稻田里,让鸭和稻共同生长,以鸭捕食害虫代替农药治虫、以鸭采食杂草代替除草剂,以鸭的粪便作为有机肥料代替化肥,从而实现以鸭代替人工为稻田防病、治虫、施肥等目的。

农业产业间的层次相互交换废弃物,使废弃物得以能源化、肥料化和饲料化,还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控制了农业污染,保护了生态系统,同时还增加了经济效益。

农产品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层次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以沼气为纽带的各种模式则属于这种。

北方的四位一体模式。以生态学、经济学、系统工程学为原理,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种植业与养殖业结合,通过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在农户的土地上,在全封闭的状态下将沼气池、猪禽舍、厕所和日光温室组合在一起,故被称为“四位一体”模式。简言之,就是建大棚利用太阳能养猪养鸡鸭、种植蔬菜,用人畜粪便做原料发酵生产沼气用于照明,沼渣做肥料又用于种植,从而形成四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这种模式既可以解决农村的能源供应,改善农民的卫生和生活环境,又可以减少农作物和蔬菜生长过程中农药化肥的使用。

西北“五配套”生态农业模式。这种模式是解决西部地区干旱地区的用水,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模式。它以土地为基础,以沼气为纽带,形成以农带牧,以牧促沼,以沼促果,果牧结合的配套发展和良性循环体系。即净化环境、减少投资、减少病虫害,又增产增收增效。

以沼气为纽带的模式可以把种植业和畜牧业连接起来,这样就形成了以牧为主、农牧复合的生态循环经济系统。这种复合型循环途径适宜面广,小可以到农户庭院,大可以到大型的养殖场、农场。

三、工业企业实施清洁生产

国际公认的联合国环境署关于清洁生产的定义是:清洁生产是一种新的创造性思想, 该思想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及环境的风险。对生产过程,要求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削减所有废物的数量和毒性;对产品,要求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对服务, 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

以往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形成了发展生产必然造成环境污染,然后治理的模式。但这种模式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清洁生产就是要扬弃末端治理的弊端,把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中,从而在源头上预防和削减污染。清洁生产不仅是对生产全过程的控制,还包括对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全过程的控制。

1. 在产品设计阶段实施生态设计。

产品设计不仅要进行经济可行性分析,还要进行生态效益分析。要求企业尽可能根据产品生命周期分析、生态和环境的要求,开发出低能耗、低污染或无污染、可再循环和能够进行安全处置的产品。

2. 企业在采购物资时,优先考虑可再生的清洁的能源,采购标准化的元件。

选用产品原料时,禁止使用某些危害或风险极大的污染物质,寻找相应的无害替代物,选用清洁能源和环保型原料;或是改变产品的生产原料,从源头直接降低污染的潜在机会。另外,还要减少原材料的消耗,尽量使用能够回收再利用的材料,减少进入循环的物质量,保持有一定比例来自于回收后的废弃物资源。

3. 生产上,企业要大力推广先进技术、设备,改造不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一切技术、设备。

对那些耗能高、污染大的设备技术,企业要用长远的眼光看问题,要敢于更新,甚至舍得放弃,采用少废、无废的生产工艺技术和高效生产设备。企业还应自主研发、创新先进技术,主要针对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和废弃物回收。

4. 实行生态包装、绿色包装。

绿色包装指在商品包装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突出考虑环境保护问题,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商品包装。大多数国家在绿色包装方面采取的措施主要有:(1)包装材料:选择不含铅、汞、锡等有毒成分的包装材料,选择可循环利用的包装材料,选择可降解的包装材料,采用可回收再生的包装材料;(2)包装结构设计:采用零度包装,精简包装,采用可循环重用包装,采用可拆卸性包装结构。

5. 综合利用废弃物。

这里所说的废弃物不单是指生产系统最终产生的废弃物,还包括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中间物。企业可以通过拓展产业链和组织企业内部物料循环来综合利用废弃物。拓展产业链主要是为了解决中间物的问题,这些中间物虽然不能利用于原有的生产系统,但仍具有经济价值。在结合企业自身条件的基础上拓展产业链,开发多产品联产系统,改变单一的生产路线,充分利用生产路线中的中间产物,利用其为原料开发新型生产工艺,生产新的产品,在为企业解决废弃物的同时,获得新的经济效益。一般来说,企业内部物料再生循环包括几种情况:(1)将流失的物料回收后作为原料返回原来的生产工艺之中;(2)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经适当处理后作为原料或原料替代物返回原生产过程中;(3)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经适当处理后作为原料使用于企业内部的其它生产过程中。

四、绿色化服务企业

虽然服务业提供的是无形的服务,但是,服务企业也需要绿色化。首先,有一些服务会直接产生废物,直接影响到环境。如修理、印刷等会产生废弃物;交通工具会排放含有污染物的废气;旅游观光会对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带来一定的损害等。其次,还有一些服务可能通过其决策对其他经济实体产生间接影响,如银行、财务、咨询、保险等。

服务业是通过服务企业向消费者提供的服务来创造价值的。所以服务企业的绿色化要在服务产品的设计开发以及整个服务周期过程中,都要考虑服务主体、服务对象和服务途径对环境直接与间接的影响[3]。

1. 服务主体。

员工是服务企业提供服务的执行者,服务企业的绿色化需要全体企业员工的参与。绿化企业员工是一个从上到下、普及的过程。

首先,企业经营者或者高层管理者应该有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化的理念,制定企业的绿色发展战略;其次,通过培训和教育,使普通员工树立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绿色服务观念,培养绿色责任感和绿色创新能力,自觉地开展绿色服务活动。如教师下课后关闭日光灯,饭店的师傅在烹饪的过程中注意节约用水,银行的职员及时关闭闲置的电脑等。总之,只有在绿色服务的理念融入到经营理念中,绿色服务成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将企业的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以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时,服务业循环经济的实现才有可能。

2. 服务对象。

服务对象是指服务的消费者,要想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消费者就必须有绿色消费的观念,使绿色服务有生存的市场。诚然,消费者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需要全社会素质的提高。但是,企业在直接面对消费者时,有培养消费者绿色消费观念的责任。

第一,企业需要制定消费者能够接受、认同的绿色产品价格。一般情况下,绿色服务由于绿色化的投入会导致成本上升,但它对顾客的满足程度也较高,其价格可以稍高于普通价格。面对我国居民平均收入较低的情况,企业在定价时要考虑顾客的环境意识、顾客愿意为环保付出的代价、成本和竞争,制定一个消费者有能力消费的价格。第二,企业可以通过广告、公关等营销手段进行绿色消费宣传,树立企业的绿色形象,开发绿色品牌,取得绿色活动,培植绿色市场来引导消费者的绿色倾向。

3. 服务途径。

服务业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必须要依赖一定的有形物质,而且还会产生一定的废弃物。企业在最初选择设备或者物品时,就要把环境因素考虑在内,使用具有良好性能、能耗少、资源利用率高、对环境无污染且易于回收处理的设备或材料。如医院采购使用副作用较小的绿色药品,银行购置使用低能耗、低辐射的绿色电脑,旅店使用无污染的客房装修材料,学校使用低能耗的日光灯等。企业在处理废弃品时,要遵循循环经济的要求,对废物化害为利,使之返回到企业内部服务的系统中,或者与生产企业建立联系,使在服务系统没有作用的废弃物充当生产企业的原料。服务企业的这些绿色实践活动绿化了企业服务过程,达到了企业绿化行为的目的。

要想构建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真正实现循环经济,除了微观小循环的构建外,还需要加强中循环和大循环这两个层次的循环经济建设,只有各个行业、各个部门全力合作,共同努力,在全社会的大力配合下,才能使经济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涛, 徐凤君.循环经济概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8.

[2]曹曼, 叶文虎.循环经济产业体系论纲[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 (3) :48-50.

快递包装循环利用体系研究 篇8

1 快递包装回收现状

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使得快递包装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目前一些快递企业和电商企业已经开始尝试快递包装的回收再利用。圆通快递在部分地区开展快递包装回收活动,只要客户累计10件快递包装,就可以享受一次免费寄件服务。一些电商企业通过回收快递包装赢取积分,累计到一定积分可以在电商平台上兑换礼品。目前1号店就采用快递包装换积分的方式,每个月平均可以回收27万件的快递包装。

总体来看,无论是消费者还是企业对快递包装的回收意识在不断的加强,并且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在回收快递包装,但是社会化的快递包装的回收体系还没有形成,目前小规模小范围的回收影响不大,而且回收的快递包装再次投入使用也面临许多困难。

(1)回收意识不强。快递包装回收并没有宣传,消费者对快递包装的回收意识不强。消费者在拆件过程中,并没有意识到快递包装要循环利用,因此很容易将包装损坏,损坏严重的包装也不适合二次利用了,所以快递包装的回收意识不强,导致了快递包装可回收利用率不高。

(2)回收体系、回收渠道不健全。就如当年回收废旧电池一样,消费者有很强的环保意识,会主动要求回收快递包装或废旧电池,可是消费者不知道该把快递包装交给谁进行回收再利用。快递公司虽然是提供快递包装者,但是大多数的快递公司并没有回收快递包装,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回收的成本过高。

(3)回收再利用困难。市场上快递企业众多,快递包装分属不同的快递企业就会有不同的类型,型号,大小不一,种类繁多,并且在拆包的时候大多数已经受到了损坏,包装袋基本上是不能再次使用,这也导致了快递包装即使回收了,真正能够再次利用的不多。

2 快递包装循环利用体系构建

快递包装的回收问题十分紧迫,除了回收意识淡薄之外,更迫切的是面临着由谁来负责回收,如何回收的模式问题。

2.1 回收主体

快递包装的回收主体目前主要有三种:快递公司、生产企业和第三方企业(专门从事此回收业务)。三个主体对于快递包装的运营模式都由各自的优劣,我们应该综合考虑来比较选择。

(1)核心业务发展。对于快递企业,回收处理方面是跨行业的活动,快递企业对此并不熟悉,由快递企业来主导快递包装袋的回收,需要大量的资金和精力投入,会制约企业对核心竞争业务的发展。对于生产企业,要主导运营模式同样也将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和精力,这也将制约其对核心竞争业务的发展,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

(2)专业性。快递企业在回收处理方面是比较外行的,生产企业在收集和运输方面也是外行,都缺乏专业性。第三方企业是专业从事该行业,专业性更强。

(3)效益。相对快递企业和生产企业,第三方企业的规模、自动化处理将会大幅度降低成本。但是在选择设置网点上并没有比快递企业利用现有的快递代理点作为回收代理点更优化。

综上所述,应选择以第三方企业为主导,同时生产企业以及快递企业应该协助第三方企业完成的运营模式,即第三方主导综合性运营模式,这样不仅更专业,而且可以使效益达到最优。

2.2 运营流程

第三方企业主导的综合快递包装循环利用的运营模式是以建立可持续利用的环保快递袋的循环利用体系,我们将成立独立的“回收部”,建设以可持续利用快递包装袋回收利用信息服务平台为核心,以地区快递企业为支点,以回收再利用为服务终端的可持续利用快递袋的循环利用体系,通过储存、分拣、粗加工,并与生产企业对接,形成一条循环经济产业链,从而较好地解决快递包装袋造成的浪费和污染问题。

前提条件:第三方企业、生产企业和快递企业达成一定的协议。快递企业负责协助第三方企业进行回收已使用过的环保快递包装,并且收购经过清洗、消毒以及修补后可直接在此使用的环保快递包装。生产企业负责收购破损较大在清洗、修补后不能直接再次使用的环保快递包装进行“回炉再造”。

建立环保快递包装回收利用信息服务平台,由第三方企业进行主导管理。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搭建开放式的信息服务平台,可以加强第三方企业和各快递企业、生产企业之间的合作和联系,可以不断的完善该运营模式存在的不足,实现资源共享、相互贯通,促进多方共赢。能够让各企业及时的了解、发布信息等,并对环保快递包装的收集和回收、运输、处理、配送进行系统管理,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实施全过程实时追踪控制,可以大大缩短了环保快递包装回收处理的周期,提高模式的运营效率。

通过前文的分析比较我们选择了以第三方企业为主导综合性的运营模式,具体的运营模式图1如下:

具体的运营流程如下:

(1)收集。在多方达成一定的协议,网店商家、平台以及快递企业提供相应的积分,通过扫描环保快递袋上电子面单的二维码可以对应相应的消费者。消费者可以通过参与回收快递袋来获得相对应的积分,可以用积分在网店消费时抵扣相应的金额,或者也可以在邮寄快件时兑换成相应的邮费。快递员在配送快递时可以顺便回收快递包装,或消费者可以将快递包装送至快递代理点进行回收。

回收代理点人员将所收集到的环保快递袋信息录入至环保快递袋回收利用信息服务平台,并在一段时间内,由回收处理中心统一收集。

(2)初步分类。回收处理中心的人员对从回收代理点运回的快递袋进行初步的分类,通过检查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几乎没有破损,在清洗消毒后可以直接进行二次使用;第二类是破损程度较小,可以通过修补、清洗消毒后再次投入使用的;第三类是破损程度较大,即使通过修补也是无法再次投入使用的。并将初步分类的结果进行录入至环保快递袋回收利用信息服务平台。

(3)清洗消毒、修补。首先对初步分类中第一、二类的快递袋进行清洗消毒,已保证再次使用的卫生性。然后将清洗消毒后的第二类快递袋送至修补中心进行相应的修补。并将修补好的快递袋送至二次分类中心。

(4)二次分类。将清洗消毒和修补完成快递袋根据不同快递企业以及不同规格的进行分类,并将分类的结果进行录入至快递袋回收利用信息服务平台。

(5)运输配送。对分类包装好的已完成回收处理的快递袋进行运输配送,送至相应的快递企业以及有需求的商家。对初步分类出来的第三类破损较大的快递袋运送至生产企业处进行分解利用。

(6)再利用。快递企业和商家可以通过快递袋信息系统订购可以二次使用的快递袋,也可以订购经过分解再制造的快递袋。

3 快递包装循环利用的相关建议

3.1 激励积极性

政府应对开展快递包装循环利用的快递、电商企业或专业第三方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或资金补贴的支持,协助第三方企业的搭建开放式的信息服务平台,激发企业开展快递包装循环使用的积极性。

除了对企业层面的物质激励之外,更重要是对消费者参与环境保护主动性的刺激和激励。政府应当加强快递包装回收理念的宣传,提供消费者的环境保护意识,促使消费者积极参与到快递包装循环利用的行列。

3.2 循环理念的设计

快递包装的生产材料是快递包装循环利用的源头,如快递包装在原材料、产品设计阶段就认识到循环使用理念的重要性以及由此带来的产业链效益,无论是企业还是消费者参与快递包装循环的积极性都将大大提高。因此,应当在快递包装产品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其循环利用的问题,坚持循环经济的3R原则,从源头上解决快递包装难以循环使用的问题。

4 结论

网购的快速发展,使得快递包装绿色化势在必行。目前我国资源的循环利用体系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循环回收体系的构建,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内容。本文在分析了快递包装回收现状的基础上,从回收主体和回收流程两方面构建了快递包装循环利用体系,对快递包装循环利用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摘要:伴随着网络购物的发展,快递包装的资料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构建一个快递包装的循环利用体系,对于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环境十分有意义。文中通过对快递包装回收利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回收主体和回收流程两方面构建了快递包装循环利用体系,最后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快递,包装,循环利用

参考文献

[1]关晓琳.绿色理念在包装设计中的体现探讨[J].包装工程,2013(16).

[2]吴亚霄,王婷.我国包装物回收物流模式选择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5).

[3]王成.适于“网购”的绿色快递包装[J].中国包装,2010(7):52-55.

[4]王瑆.关注环保难题加快对快递包装分类回收[J].中国包装,2014(3):55-57.

[5]徐镇邦.浅析我国回收物流的发展和建议[J].经营管理者,2014(14).

循环经济会计核算体系构建浅探 篇9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引入循环经济的有关理论,到2003年进入循环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全面推进阶段。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这一目标的提出更是为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指明了方向。发展循环经济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途径,也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循环经济模式下企业会计工作必须承担计量环保产品投入和产出,核算取得的资源资产和再生资源的利用,确认负有的资源利用责任、发生的相关费用及取得的再生资源的收益或损失等任务,并在全面衡量企业效益状况的前提下,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真实、可靠的有关资源利用效率方面的会计信息。然而,面对新的宏观经济环境,传统会计已经不能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充分发挥会计应有的职能和作用。传统会计以传统经济为基础,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为经营者提供财务信息,并考核经营责任,其侧重于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较少考虑再生资源的利用和资源的循环利用;忽视了企业所处环境自身的物质补偿过程和企业从自然环境中取得资源造成的对自然环境的补偿责任;忽视了自然资源亦是资产,未对环境成本加以核算等。基于此,学者和会计实务操作人员开始尝试对传统会计中一些不适应循环经济模式的部分进行变革和拓展,循环经济会计(包括环境会计、物料流转成本会计、可持续发展会计、社会责任会计等)应运而生。可以说,循环经济和会计学的融合是客观经济环境发展的需要,也是会计理论须客观真实反映经济活动的需要,是实现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客观要求。然而,由于起步较晚,我国循环经济会计的理论研究属于初级阶段,实务方面更是鲜有,因此,建立一套公认的、可以真正指导实践的理论方法体系刻不容缓。

二、循环经济会计研究现状

从目前文献来看,我国对循环经济会计的研究已经涵盖了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模式下所涉及的多种经济活动,这其中包括环境会计、社会责任会计、物料流转成本会计、碳会计等。

(一)关于环境会计的研究我国学者对于环境会计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最早是作为社会责任会计的一部分提出来的。90年代以后,我国政府加大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加之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我国学者开始关注环境会计的研究,以葛家澍等的《九十年代西方会计理论的一个新思潮———绿色会计理论》一文开始。随后,我国学者就环境会计的定义、环境会计基本理论结构、环境会计核算体系、环境会计的确认和计量以及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等多方面进行了充分的研究。通过梳理,我国学者普遍认为环境会计是财务会计与环境管理相结合的会计,环境会计的计量应以货币计量为主,以多种计量手段为辅,信息披露的内容应该从以货币单位计量的环境成本、环境收益以及不能以货币单位计量的环境绩效两方面进行。

(二)关于物料流转成本会计(MFCA)的研究物料流转成本会计的研究起源于德国,随后在欧美、日本、拉美等国有了进一步的深化,并在企业中开展实践运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然而在我国,目前还停留在理论引进阶段,实务应用很少。我国学者主要从相关背景、核算内容、导入流程、架构等角度对物料流转成本会计进行了探讨。

(三)关于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对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近年有明显的增长。关于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对社会责任会计理论的探讨等,而对社会责任会计准则和社会责任审计问题的研究,以及对社会责任会计应用方面的研究都比较少。

(四)关于碳会计的研究目前我国碳会计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2009年开始完整地介绍国外碳会计进展。此前在讨论环境会计时也有涉及到排污权会计的研究,近两年研究者有所增加,主要集中于排污权框架内的研究。从2010年起,碳会计的讨论开始逐渐深化,学界开始出现专门针对碳会计的研究文章,学者的研究主要聚焦于碳会计信息披露、交易权问题等,而碳解锁、碳核算、碳成本和碳绩效等会计支撑工具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

(五)关于循环经济会计的初步研究殷勤凡通过对我国循环经济会计进行系统研究,明确了循环经济会计的概念、目标、基本前提、基本原则、对象,同时将循环经济会计与传统会计进行辨析,找出循环经济会计独有的一些新特点,即基于“3R”原则基础上的核算范围和会计信息披露,并给出了循环经济会计设计的构想和支撑体系建议。此外,我国学者就循环经济会计的基础理论、会计核算、信息披露等框架性内容进行了研究。但纵观整个学术界,对循环经济会计的研究还显得比较表面和宽泛,未形成针对性的实施方法,对具体操作方面的问题鲜有涉及。

通过对我国学者就循环经济会计的各个分支或新领域研究的梳理,笔者发现这些研究都是基于循环经济模式和低碳经济模式而建立的,是对企业遵循循环经济“3R”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或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某一项或某一类生产经营活动的核算和管理(如图1所示)。而如何将这些单个的会计学新分支整合起来,搭建起能够跟循环经济深入发展相匹配的会计核算体系却很少提及。

三、循环经济会计核算体系构建

循环经济会计核算是遵循循环经济“3R”原则建立的,与低碳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其中包括资源会计、废弃物再利用会计、物料流转成本会计、碳会计等。笔者基于循环经济“3R”原则和低碳经济理念,将与循环经济发展相关联的会计学新兴分支进行归纳、融合,并在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框架内初步搭建起循环经济会计的核算体系(如图2所示)。

(一)基于 “3R”减量化原则(1)资源会计。资源会计是运用于资源行业对资源生态循环所引起的资源经济循环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映和控制的一种管理活动,是一个全面研究资源经济循环及与之相适应的生态循环各阶段的投入产出关系的会计信息系统。它全面核算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从会计的角度系统地研究资源的形成、开发、配置、运用、储存、保护和再生各个阶段的经济效益核算问题,同时基于生态循环的视角来考察资源经济循环,运用会计的一些专门方法对信息进行系统的加工、整理。其目的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有关资源开发和利用情况的信息,以便做出有关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决策,从而有利于整个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全面提高。(2)物料流转成本会计。物料流转成本会计(Material FlowCost Accounting,MFCA) 是对企业运行过程中的原材料及其它物质、能源等生产资料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如何流动进行控制和追踪的一种“可视化”核算和管理方法,是融合了环境管理会计中的传统物料成本核算与环境成本核算,以实现环境效益最佳化、企业经营与环境保护和谐发展的一种会计工具。它不仅对最终成为企业产品和副产品组成部分的物料消耗给予关注,同时也对用于开发产品但并未成为最终产品的、被报废的和被再生利用的物料进行量和成本的记录,从而使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物料流动和价值流动清晰明了。其目标是通过流量管理的手段减轻环境压力和降低成本,同时提高经济效率和环境效率。MFCA是适合现阶段我国企业强化成本管理,降低材料能源消耗,节约成本,优化生态与经济效益,建设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最需要的会计核算方法。

(二)基于 “3R”再利用原则———废弃物再利用会计废弃物再利用是循环经济发展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它是实现循环经济的关键,也是循环经济和传统经济下企业生产模式的根本区别所在。循环经济模式下,企业加强了对废弃物的全程管理,废弃物再利用会计对废弃物再利用的过程中涉及到的财务信息加以反映和披露,是循环经济会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对企业在生产经营、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能够进行计量的废弃物再利用及其环境影响等交易或事项所引起的价值或物质流动进行核算。为了更好地控制废弃物成本,废弃物再利用会计将与废弃物有关的成本从其他成本中分离出来,设置专门的账户进行核算。

(三)基于 “3R”再循环原则(1)可持续发展会计。可持续发展会计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在借鉴环境经济学、环境科学和社会科学等相关学科方法的基础上,运用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有关环境和社会责任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反映,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分配与社会的持续发展,最终实现社会整体效益最大化的一门会计学科。可持续发展会计涉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在可持续发展的浪潮下,企业应统一核算在可预见的未来将影响到环境和社会责任事项的任何利得和损失,用“生态人”的眼光看待和评价企业。(2)环境规制下的会计核算———环境成本内化会计核算。环境成本内化会计核算是在环境规制下,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造成的包括环境污染在内的外部影响归集为环境成本,并纳入到企业的成本中进行会计核算。其理论基础是由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庇古提出的环境成本内化论,即外部性理论。虽然环境成本内化从短期来看,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减少企业收入,但从长远来看,它有利于企业将发展循环经济变为一种内在动力,自觉保护生态环境,避免污染。(3)社会责任会计。社会责任会计是运用会计技术和方法,对企业和社会之间的经济活动带来的社会贡献和社会损害即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程度和效果进行研究、计量和反映,是会计学科的新兴领域。其主要内容是核算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而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这也是其有别于其他会计领域的重要特征。

(四)基于低碳经济(1)碳会计。碳会计是基于低碳经济的一个会计研究新领域,它采用多元计量形式,对企业消耗含有碳元素的能源和随之排放的含碳元素化合物等活动进行确认、计量、报告和评价,披露企业自然资本效率和社会效益。包括碳汇会计、碳排放会计和碳排放权交易会计。碳汇会计主要是对森林、土壤等对碳收入与固化的核算;碳排放会计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排放的温室气体进行的核算,由于温室气体中的大部分都可以折算为二氧化碳当量来表示,所以碳排放实际上是指CO2与CO2等同物的排放;碳排放权交易会计是对企业从碳排放交易市场购进与使用的碳排放权的核算。碳会计的核心问题是碳排放权的确认和计量。(2)排污权会计。排污权会计是伴随着排污权交易的设立而产生的。随着排污权交易规模的扩大和制度的健全,尤其是对企业财务影响的加剧,迫切需要将排污权这种特殊的环境容量资源进行会计核算和报告,以此来准确反映出排污权资源的进入和退出给企业带来的损益,以利于企业管理者的决策和外部投资者的投资选择。因此,排污权会计顺应了这种需求,其核心是排污权的确认和计量。

四、结论

构建海峡西岸循环经济的产业体系 篇10

海峡西岸经济区以福建省为主体, 涵盖浙南温州、金华、衢州、丽水地区, 赣南赣州、吉安地区, 赣东鹰潭、上饶地区, 粤东汕头、潮州、梅州、揭阳地区共21个设区市, 是位于海峡西岸一个不同于行政区划的具有地缘经济利益的区域经济共同体, 行政区域面积达28.8万平方公里, 占全国行政区划面积的3%, 常住人口约9 000万人, 占全国的7%, 人口密度为313人/平方公里, 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的1.3倍, 2005年经济规模达到1.5万亿元, 占全国的7.4%。

1 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的必要性

1.1 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是解决资源与环境约束问题的主要途径

(1) 资源、能源和环境的现状要求发展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自然资源相对匮乏, 现有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相当有限。一是海峡西岸人多地少, 土地供需矛盾相当突出, 人均土地和耕地分别只有全国平均的44%和40%。2005年福建耕地面积比2000年又减少了5.8万公顷, 下降幅度达到4.9%, 人均耕地面积下降到0.48亩, 下降了7.7%。在工业化、城市化建设进程中, 建设用地需求与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二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产业对资源的依赖性很强, 产业机构中资源依赖型产业占很大的比重。根据专家估算, 福建产业中以本省特定自然资源为原料、以特定自然资源、特定环境为依托的行业占65%以上, 依靠自然资源生活的人数占全省总人口的80%以上。三是能源供给不足, 消耗增长快。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资源缺乏, 没有油田, 煤和气也很少, 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全国的水平, 能源自给率只能达到40%, 全省35种主要矿产资源保有贮量至2010年可满足或基本满足的只有17种, 至2020年将为4种。另一方面, 海峡西岸经济区以重化工业为主, 目前的战略型产业群中如石油化工、机械制造、船舶修造等均为重工业, 而传统重工业的主要特征就是能源消耗大、消耗快。据统计2005年福建万元GDP能耗达0.94吨标准煤, 比2000年 (0.92吨) 多0.02吨标准煤/万元;全社会用电量2005年达到756.47亿千瓦时, 比2000年增长88.4%, “十五”期间全省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平均达到1.3, 经济增长对电力等能源的依赖较强、需求较大 (调研报告:对福建经济发展的探求与思考//中华工商时报, 2006-10-11, http://www.sina.net) 。

(2) 传统的产业体系对环境带来的压力要求发展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由于传统工业以重化工业为主, 而这些工业的特点就是废气物多、污染严重。据统计, 2005年全省工业废水排放总量达13.09亿吨, 工业废气排放总量达6 264.91亿标立方米, 分别比2000年增长1.3倍和1.2倍, 表明全省每生产1亿元工业增加值需排放45.62万吨废水、排放2.18亿标立方米工业废气;另外, 水土流失、水体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区域生态问题日益严重。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 治理环境污染的费用也在加大。2005年全省用于环保投入总额达145.10亿元, 占GDP的2.2%, 其中用于污染源治理费用达到52.01亿元, 占环保投入的35.8%。所有这些情况表明, 福建省在较长一段时期内都将处于压缩型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 如果继续延续传统的发展模式, 土地、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难以为继;即便是要保持现有的环境状况, 单位GDP环境污染负荷也必须下降68%以上。面对这种现状, 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改变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 建立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走出一条既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1.2 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的意义重大

第一, 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战略构想为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政策支持, 循环工业和循环农业建设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构想内在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二,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压力, 建立循环经济的产业体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第三, 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是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将海峡西岸经济区工业、农业发展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有机统一起来, 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全面、持续和协调发展;第四, 从长期发展的观点来看, 循环产业体系是解决社会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因此, 要加快建立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 必须走循环经济的发展之路, 积极探索循环经济产业体系的发展模式,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 海峡西岸经济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的运行模式

2.1 在第一产业循环系统建立生态农业园区, 充分利用农业资源

第一产业循环系统是循环经济产业体系的基础, 它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以及相应的水土保持、环境整治等资源保护和水土循环利用的产业。这一产业主要通过建立生态农业园区, 强化农业的生态功能, 利用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转换定律和生物之间的共生、互养规律, 结合本地资源结构, 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 把种植业和林业、牧业和渔业有机结合起来, 形成互利循环、协调发展的关系, 不仅实现农产品生产的优质、高效、低耗, 而且吸收、消化和利用来自生活领域和其他产业的部分排放物, 发挥重要的生态调节功能。建立生态农业园区的目的在于把农业产业各系统之间通过产品、中间产品和废弃物的交换与利用而互相衔接, 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生态产业网络, 使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环境污染减少到最低水平, 实现了农业优质、高产、高效, 初步达到了生态与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使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长与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同步。根据海峡西岸不同的地形地貌、土壤类型、种植技术、作物类型、单位土地面积削减和畜禽粪便等污染物增多的情况, 建立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和净化农村环境为重点的生态农业园区是很有必要的。根据海峡西岸的自然情况, 目前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模式建立生态农业园区:

一是农户实行立体养殖, 建立绿色庭院。建立“畜—沼—院” 三位一体的生态家园模式, 将庭院、养殖区、沼气池和瓜、果、菜、花木连为一体。畜牧粪便直接排入沼气池产生沼气供农户作生活能源使用;沼气出口通向农田和瓜、果、菜、花木地, 发酵的有机肥成为高效肥料, 把“垃圾流”变成“资源流”, 从而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产生优质绿色的农产品, 形成“养畜不垫圈、照明不用电、做饭不需柴和煤、种植不需化肥、绿色产品无污染”的生产格局, 达到解决厕所、畜圈卫生、秸秆再利用、环境净化、庭院绿化、产品绿色, 降耗增收的效果。福建南平和莆田等地区的农村大部分已采用了这种模式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还需要进一步推广。

二是“稻—鸭—鱼”立体养植模式, 即把稻田、鸭棚、鱼塘和果树、花草连为一体的模式。首先是“鸭养稻田”, 即把鸭圈养在稻田里, 以实现鸭稻的互惠互利:鸭以田里的杂草和虫为食, 同时鸭的排泄物又可以肥田, 从而完成水稻除草、灭虫、施肥和中耕的任务, 不仅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而且减少了农药、化肥使用并生产出高质、绿色食品。其次是“鸭睡溏边”, 即把鸭棚建在池塘边, 晚上鸭积累下来的粪便直接作鱼饲料和其它肥料。再次, 在池塘岸边种果树、花草, 美化环境。

三是在闽北地区建立以山林为基地、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区。闽北地区山地多、水田较少, 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围绕种植业、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的生态化, 在山地上种植小麦、玉米、油料、棉花等农产品, 以及种植果树、茶叶、药材和其它经济林, 同时培育香菇和木耳, 放养家禽和畜牧, 形成产业链, 实现产业链互相循环以及产业链内部各自的自然循环, 从而产出农产品, 输出茶叶、水果、香菇、木耳、药材、木材以及畜、禽等农副产品, 输入饲料和一些农业生产资料, 资源得到综合和循环利用。

四是在沿海和河口建立以养殖加工为主的生态农业园。大力推广水面立体种养和浅海滩涂深海生态养殖模式。推进人工鱼礁建设, 排除污染, 生产绿色海产品。

通过各种生态农业园的建立, 可以形成一个或多个“一业为主、多层发展、逐级转换、良性循环”的高效无废料系统, 使园区内的化肥、农药等面源污染得到基本控制, 土壤酸化等障碍因子得到初步治理, 大部分农产品达到无公害的要求, 区域资源潜力得到激活, 使发展“零排放”的养殖场和建设环境优美农村等目标得以同步实现。

2.2 在第二产业循环系统建立生态工业园区, 实现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

第二产业循环系统主要通过建立生态工业园区以达到优化结构、提高素质, 它是循环经济产业体系的主体。生态工业是借鉴和运用生态学原理, 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各种非生物资源生产各种产品。生态工业主要是通过建立生态工业园区来发挥作用的, 生态工业园区是继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园区的第三代工业园区, 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的高效、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在生态工业园区内, 各个企业内部都要实现清洁生产以减少废物源, 而在各个企业之间实现废物、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使得园区内上游企业的废物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料, 形成资源耦合共生的产业链和产业群, 生产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结合, 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以达到尽可能完善的资源利用和物质循环以及能量的高效利用, 使得园区对外界的废物排放趋于零。福建省正在创建生态工业园区, 据悉, 现已确定建立马尾生态工业园区、青口汽车生态工业园区、三钢集团生态工业园区等循环经济实验区, 这些生态工业园区各有侧重点, 各具特色。

(1) 园区内实现产业内与产业链之间的物质和能量循环。比如, 马尾生态工业园区位于省会中心城市福州, 经过多年的发展, 现已形成了以电子工业为主, 冶金机械、食品加工、水产饲料、轻工纺织、生物医药和交通设备制造等七大产业簇群。它的循环系统的运行模式是:在马尾生态工业园区建立产业链, 首先建立以电子、化工和建材等为主体的再生资源企业, 形成以电子信息业为主的生态产业链;其次, 与生态农业直接衔接, 以农业产品和生物资源为原料, 一方面生产各种食用消费品, 另一方面利用生产食品的废料来生产饲料, 并与食品包装材料生产企业连为一体, 形成资源再生循环的食品加工和饲料生产的生态产业链。这样物质和能量在园区之内和产业链之间, 甚至与周围地区进行流动与交换, 使废料可以得到循环利用, 污染得到有效治理, 提高区内企业抵御外部市场风险的能力, 支持龙头企业及上下游产业链的持续拓展与发展, 达到长期共生共荣的效果。目前, 马尾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已通过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的专家评审, 清洁生产审核、废物资源化交换平台和废铝回收系统等一批项目已经启动, 园区正在争取创建福建省第一家国家级的生态工业园区。

(2) 不同企业或工艺流程间的横向藕合以及资源共享为废物找到下游的“分解者”。如东南汽车生态工业园区主要是进行产业链的延伸和修补, 通过在汽车城里增加净化器的生产厂家, 回收报废车辆和废旧轮胎, 拆解、回收废钢铁等再生资源, 利用废轮胎进行翻新或生产胶粉, 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另一方面加强废车在主车厂与配套厂之间的合作, 缩短汽车零部件开发时间、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品质, 形成共生耦合的生态工业园区。至于三钢集团生态工业园区则着重铁素循环利用, 在扩大生产规模、确保达标排放的同时, 降低综合能耗, 保护环境。这些生态工业园区可以起到示范的作用, 今后会有更多的生态工业园区建立起来。

2.3 在第三产业循环系统要大力发展生态服务业

第三产业循环系统要大力发展生态服务业, 它是循环经济产业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包括生态旅游、生态交通、绿色商贸、绿色物流等构成部分。

首先要发展生态交通。交通是联系产业体系的纽带, 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公共交通系统, 建设道路、车站和海空港的时候要遵循自然生态规律, 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内部联系, 实现交通资源的循环利用, 防止破坏环境, 减少浪费, 提高单位土地的运输量、降低运输能耗;推动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智能公共交通系统建设, 调整和优化各种交通方式的结构, 提高交通的效率。

其次要加快传统服务业向生态服务业转型。以引进世界五百强榜首企业沃尔玛为代表, 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经营规模合理、技术装备水平较高、生态效益明显的连锁商店, 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经营理念, 积极倡导绿色消费, 开设绿色商品专店、专柜, 开展废旧产品和包装材料的回收服务, 提高消费质量, 减少污染和浪费。

再次, 加强对循环经济产业体系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建立循环经济的产业体系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作指导, 一方面, 要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指导农业生态工业园的建立, 用现代先进的栽培和种植技术来培育新品种, 生产出高产、高质和无污染的绿色农产品;要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设计工业循环系统, 开发新材料、新能源, 应用新工艺和新设计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 降低消耗、提高效率, 保护环境。另一方面, 科技开发要注重生态效益, 要以能否实现资源的综合和循环利用作为评价科技价值的标准, 避免科技带来的负面效应。

最后, 发展生态旅游, 要大力发展以自然生态和自然、文化原生性为基础的生态旅游。

3 科学规划, 统筹安排, 建立适合海峡西岸实际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无疑是解决海峡西岸经济区所面临问题的重要手段, 根据目前的情况,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解决。

3.1 科学规划, 统筹安排, 建立适合海峡西岸实际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海峡西岸经济区也要根据本区的实际, 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 通过调查研究、科学论证, 编制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循环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 并以转变增长方式为核心, 将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到规划中;要加强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题研究, 加快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等循环经济发展重点领域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无论是规划纲要, 还是各类专项规划、总体规划以及区域规划, 都要把发展循环经济放在突出的位置。与此同时, 要建立科学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加快研究建立以资源生产率、资源消耗降低率、资源回收率、资源循环利用率、废弃物最终处置降低率等为基本框架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关统计制度, 并把主要指标逐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各地区、各行业要结合各自实际情况, 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循环经济的推进计划, 明确工作目标和重点。

3.2 第一产业循环体系要制定相关政策, 形成机制, 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

第一产业是循环经济的基础, 我们要根据海峡西岸经济区人口、资源和环境情况, 调整农业区域布局和农业产业结构, 建立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为基础, 以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为主导, 改进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 大力推广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无公害农业等新型农业生产方式。首先制定适应福建省情的农业技术战略, 把农业作为一个工程, 借鉴运用工程项目立项、论证、评估、设计、施工等办法, 以市场为导向, 优化资源配置, 保证农业生产增产增效, 实现由资源消耗型农业向资源循环利用型农业的转变。其次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循环农业发展中的主导性作用, 实施政府管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有序推进各级政府在环境保护与生态资源管理方面的制度创新;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 在科技咨询、信息交流和交通运输等方面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再次要彻底转变单纯追求GDP增长的政策目标导向, 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 (指数) 体系, 将农业生态环境成本和农业生态环境效益纳入农业经济增长机制。

3.3 在第二产业循环体系着重调整结构, 提高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

在第二产业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根据福建省的资源条件、区域和行业特点, 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产业转型, 并运用相关科技创新成果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 优化资源配置, 全面构建循环产业链。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 振兴装备制造业, 积极推进信息化, 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传统工艺, 加快发展低耗能、低排放、具有高科技含量的重点项目, 推动其尽快建成投产。遏制部分地区和行业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 特别是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和浪费资源的产业。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要按循环经济模式规划、建设和改造, 建成清洁生产、垃圾回收利用、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中水回用、绿色消费等五大系统, 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和工业生态效应, 围绕核心资源发展相关产业, 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 建设集中供热和废弃物集中处置中心。

3.4 在第三产业体系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信息与服务体系, 建立循环经济低成本运行的平台

由于第三产业是关系到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大局, 必须坚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抓住我国加入WTO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有利时机, 通过国际化、城市化、市场化、工业化和信息化互动并进, 大力发展生产服务业, 大力推行新兴服务业, 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注入新的活力。首先要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信息服务、金融保险和资讯等现代服务业, 不断提高其技术含量、管理和服务水平, 以带动服务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其次要制定和完善第三产业的行为规范, 创造第三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提升第三产业的地位, 打破市场垄断, 放宽准入标准, 引入竞争机制, 优化重组, 加强监督, 确保第三产业有序发展。再次要提倡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 对于可能给环境带来污染的服务业, 要通过环境保护法和财政税收政策使其外部成本内部化, 规范相关企业的行为。

3.5 加强理论研究, 促进科技发展, 为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提供技术支撑

先进的科学技术是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的支持和保证, 如果没有先进技术的输入, 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将难以从根本上实现。因此, 要通过产学研结合, 各地要与本地区重点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设计单位和中介机构等建立联系, 建立和完善专家库, 充分依靠专家力量, 研究开发一批资源利用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关键技术, 针对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问题, 研究开发出符合循环经济原则的新工艺和新技术, 淘汰高消耗、污染排放大的传统落后工艺和技术。研发新材料以替代有毒材料和污染材料;开发资源再生技术, 特别是废家电等特种废物的再生技术;开发各类预测模型, 用以确定经济效益与循环率、资源再生费用以及产品价格等因素之间的关联度;研究新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研究不同产业和不同企业间生态链的合理性及稳定性。通过理论研究和科技创新, 一方面改造传统产业, 使其逐步向知识和技能密集、高附加值的方向提升;另一方面, 加快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渡南, 陈飞.福建产业集群、产业园区建设战略研究[J].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4 (3) :34.

[2]丛澜, 徐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思考[J].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5 (4) :21.

[3]严恒元.美国生态工业带动循环生产[N].经济日报, 2005-07-19 (7) .

[4]郭铁民, 王永龙.福建发展循环农业的战略规划思路与模式选择[J].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4 (11) :83.

[5]刘明珍, 邓志国.构建循环经济的产业体系[J].学习论坛, 2005 (5) :15.

[6]王丙毅.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结构障碍及调整思路[J].生产力研究, 2006 (6) :192.

循环体系设计 篇11

关键词:循环经济;完善;会计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国提出了全面发展循环经济,并逐渐在全国形成了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热潮。在新的形势下,如何从宏观上再认识我国林业财会理论和方法体系,通过分析我国林业会计核算体系的局限,完善林业会计体系提出建议。

一、传统林业会计核算体系的缺陷

长期以来,我国林业经营停留在传统林业阶段,以破坏森林资源为代价支持经济发展战略。忽视其生态和社会效益,导致森林资源锐减,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

因此,传统林业会计核算体系的缺陷是明显的:第一,森林资源消耗的价值没有计入木材成本,被摒弃于经济循环之外,却用循环外的育林基金进行森林资源再生产的补偿。第二,传统林业会计计量体系中收益部分只计量在市场上可以进行交换的货币收益,而林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引起的生态、社会效益部分,无论是在“投入”还是在“产出”方面均未得到反映,导致林业生产经营的个别收益与社会收益不一致。第三,传统林业会计计量体系中成本部分只包含经济成本,不包含林业经济活动环境资源、环境质量的消耗,造成某些林业生产者(单位)的个别成本与社会成本不一致。

这种林业会计核算体系,在实践中造成了严重的后果:(1)消耗的森林资源价值不计入木材成本,一方面由于资源无价使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成本虚低,利润虚增;另一方面,用于弥补森林资源消耗的客观性成本补偿却要向国家寻求财政扶助得以解决。(2)森林生态、社会效益不作为收益,环境资源、环境质量的消耗不计成本。一方面林业生产者(单位)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必须只着眼于木材利用为中心的物质财富的生产,而忽视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生态环境和环境自然力的更广泛生产,从而导致生态破坏和环境恶化的日益严重;另一方面,林业生产者(单位)必然对经济效益低而生态社会效益等的营材生产活动以及对林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带来的社会负效益問题无意顾及,随着森林资源的日益枯竭,一系列环境生态灾害的出现,导致社会一一环境系统的不协调运转,并最终导致林业经济效益下降,危及林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二、循环经济中林业会计应用的必要性

首先最重要的是当前中国的资源与环境问题相当严重:森林锐减、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等,如果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不注重资源的保护、合理利用与环境的治理,必将从根本上制约经济的发展。林业会计能从资源、环境和生态的整体出发,要求企业对所拥有、使用的自然资源如有污染破坏应履行的治理义务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敦促企业转变“无偿使用”资源的错误观念,从而使企业的责任向社会延伸,迫使企业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综合考虑,合理高效的利用资源,使循环经济得到可能。

其次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传统的企业发展模式是高投入低产出,必然造成过度开发消耗资源;高污染低效益必然造成生态环境补偿能力严重滞后,这些都阻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从企业长远利益看,只有增大环保投入,重视林业会计,才能始终保持竞争的优势。

最后是真实披露企业经营信息的需要。林业会计通过核算企业的社会资源成本,能较准确地反映企业生产成本,准确地分析企业的财务风险,从而正确核算企业的经营成果,全面考核经营管理者的业绩。

三、完善林业会计核算体系的措施

生态林业的目标是追求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协调、高效,要求在三者之间相互促进,构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整体。林业会计作为林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与这一客观要求相适应,不仅要反映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效益,同时把林业生产经营活动对生态环境、社会的贡献和损害纳入林业会计核算体系,记录有关的生态环境效益和环境资源成本,以完全成本替代传统的成本,以综合收益替代传统的货币收益,真正使林业生产者(单位)的个别成本与社会成本,个别收益与社会收益相一致,有效地协调林业经济目标与社会目标之间的关系并以生态保护为首要目标。林业不仅为国家提供木材和各种林副产品,而且还承担着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护生态平衡等生态、社会功能。而林业生产又必然会消耗一定的森林资源;为维护并提高、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林业生产者(单位)必须进行相应的投资;同时林业生产经营不当会破坏生态环境质量从而给社会带来损失,所有的这些都应作为林业生产经营的生态环境资源成本。不论是林业生产提供的生态、社会功能价值,还是林业生产经营发生的生态环境资源成本,林业会计都应对其进行计量、反映,并对外报告,使社会各界都能真正认识林业、关心林业,为国家政府部门制定林业政策、法律法规等提供依据,也为林业生产经营者(单位)提供真实可靠的决策依据,以利于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

循环体系设计 篇12

煤炭矿区经济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1) 资源利用效率低, 资源浪费严重; (2) 矿区产业结构单一, 经济能力弱; (3) 矿产开发利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程度深、范围广; (4) 矿区循环经济发展缺乏关键技术支撑。因此, 需要煤炭矿区构建循环经济支撑体系。

1 加强循环经济科技发展的基础建设

(1) 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煤炭企业要成为技术创新的决策主体、投入主体、利益主体和风险承担主体, 逐步形成适应市场竞争要求和企业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的企业技术开发体系, 并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 促进煤炭循环经济高起点、高质量发展。大型企业集团要主动担负起引领行业循环经济技术创新发展的职责, 充分利用国家支持科技创新政策, 努力增加科技投入, 在现有技术研发的基础上, 通过开发建设循环经济关键技术项目, 不断培养和发展企业核心竞争优势。

(2) 加快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机制。

建立产学研自主创新战略联盟, 共同开发新产品、研制新装备, 推进煤炭循环经济发展。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加快煤炭循环经济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3) 不断完善煤炭循环经济技术规范和标准。

循环经济以环境无害化、清洁生产、废物回收利用等技术为主要技术基础, 重点解决生产过程的废物排放问题。国家有关部门要制定全国统一的发展煤炭循环经济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完善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评估体系, 建立监督、监管机制, 严格贯彻实施。煤炭企业标准不能低于国家标准。企业要通过应用先进技术和工艺, 努力使生产过程中资源流和能量流得到充分循环和利用, 使废弃物的排放降低至最低水平, 以实现产品生产和环境保护共赢。逐步建立和完善煤炭循环经济技术标准体系。

(4) 努力提高技术人员素质。

高度重视发挥人才在发展煤炭循环经济中的关键性作用, 从完善制度、优化环境入手, 花大力气吸引、培养具有自主创新能力、适应循环经济发展需要, 多学科、高素质的高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和岗位技能人才队伍。要抓住当前煤炭经济形势较好和国家鼓励循环经济发展的有利契机, 积极吸纳大中专毕业生来煤炭企业工作, 提高科技人员比例;依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现代远程网络教育, 开展多层次、全方位、全过程的技术培训, 提高企业高层管理和科技人员的素质;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切实提高一线技术工人的专业技能。要改进用人机制, 用更加灵活的机制和更加有效的措施, 吸引各方面所需人才, 特别是发展煤炭循环经济急需的煤化工、电力等专业技术人才, 为发展煤炭循环经济提供多方面的人才支撑。

2 加强煤炭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研发、创新和应用

围绕组织开发和推广有重大意义的节约技术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技术、可回收利用材料和回收处理技术、再制造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零排放技术等发展煤炭循环经济的共性和重大关键技术。当前要紧紧围绕资源节约、清洁生产和综合利用三条煤炭循环经济发展途径, 开展科技攻关。

(1) 开展深井建设关键技术研究, 以充分利用我国深部煤炭资源。全面提升我国煤炭开采技术水平。加快研制重型大功率掘进机和掘锚一体机;发展厚煤层一次采全高、薄煤层综采技术;推进小型煤矿壁式开采和机械化开采;研究开发适应我国地质条件的短壁综采、复杂煤层机械化开采技术;完善和发展条带、充填开采技术和工艺, 减少地表破坏程度。

(2) 提升煤矿机械制造技术, 提高煤机制造自主创新水平。组织特大型矿井综合开采、掘进、提升和洗选设备及大型露天矿设备研制;研究开发自动化、智能化成套技术装备;发展短壁开采和辅助运输成套技术;研制适应复杂煤层和薄煤层开采条件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综采装备。

(3) 发展洁净煤技术, 实现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推广采空区充填技术, 减少和控制煤矸石产出量;发展重介、淘汰和浮选大型成套选煤技术和装备, 实现选煤生产过程自动化;加强高灰高硫煤、难选煤的分选技术和装备研究, 提高煤炭入选率;加快煤炭转化和煤化工、多联产和洁净利用技术。

(4) 加强矿区环境保护技术和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实现煤炭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开展煤炭开采生态环境效应、采煤沉陷机理和地表沉陷控制技术研究和示范工程, 开展采煤沉陷区复垦技术研究, 研究矿井污染排放物洁净化、资源化处理技术, 建立煤炭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七台河市是比较典型的采煤沉陷区, 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逐步把沉陷区改造成为农田、林地人工湖和绿化区, 建立粉煤灰建材厂, 使粉煤灰综合利用, 利用废弃石搞建筑、修路、回填, 使矿区环境得到了综合治理。

(5) 发展煤矿信息化技术, 推进管理现代化。研究煤炭企业数字信息网络综合自动化监测监控技术与装备, 加快生产、调度、销售一体化信息网络系统建设。研究开发矿井数字信息与可视化技术, 建设大型矿井计算机网络数字化技术示范工程。

摘要:煤炭矿区经济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资源利用效率低, 资源浪费严重;矿区产业结构单一, 经济能力弱;矿产开发利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程度深、范围广;矿区循环经济发展缺乏关键技术支撑。构建煤炭循环经济科技支撑体系, 要加强循环经济科技发展的基础建设, 加强煤炭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研发、先进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关键词:煤炭矿区,循环经济,支撑体系

参考文献

[1]席旭东.矿区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研究[J].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6.

上一篇:数学与日常生活下一篇:两个重要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