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课程教学

2024-10-07

《劳动法》课程教学(共12篇)

《劳动法》课程教学 篇1

一、问题的提出与文献综述

从教育部在学科目录中增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至今已有11年, 一些财经类高校纷纷设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但发展到目前为止, 现代意义上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育, 在我国大部分财经类高校尚未形成相对完善的专业教学模式, 加之财经类高等院校长期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 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课程体系中处于附属地位,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我国目前轻实践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正面临着严峻挑战, 如何培养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就业市场需求向现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迫切要求。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国内学者刘苇江 (2008) 从课程实践环节设计、实践基地建设、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及学生参与几个方面, 探讨了当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解决思路。曾煜 (2008) 探讨了社会保障课程教学形式及方法存在的问题。如何改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分离的现状, 从根本上解决学用脱节的问题;如何实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实践实训过程与就业岗位的工作过程的一致性;如何实现课程设置与劳动社会保障行业核心技术规范、技术标准的同步, 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获取并提高。围绕上述主题, 本文依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的性质、内容、适合实践教学的程度, 将现有实践教学课程进行分类, 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改革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课程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 对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综合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传统教学主要偏重于介绍社会保障理论及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 学生缺乏感性认识。从目前情况来看, 我国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实践教学中依然存在着以下问题:

1.实践教学管理缺乏科学性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定位不准, 混淆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概念, 教学内容的选取过多依附于某门理论课或现有教材, 缺乏实际岗位所需要的实用性、先进性内容;教学手段保守落后等。

2.实践教学主体的考核方式单一

由于不同专业的实验实训课程结构和要求不同, 同一专业不同年级的实验实训内容的覆盖面不同, 对学生采用单一的考核方式显然不能满足各种需求, 也不够科学和合理。因此,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从考核的形式到内容, 都不应该忽略实验实训课程本身的特点和规律。

3.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落后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设置往往重视理论教学或课堂教学的环节, 轻视实践教学过程, 尚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实践教学过程控制和质量评价体系, 或虽有相应的实施方案, 但缺乏一定的制度保障和监控措施, 使得原有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实验实训课程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以上问题的存在, 是由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缺少科学的分类。

三、实践教学课程分类

实践教学可以丰富教学形式, 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实践设置要注意内容更新, 体系设计科学合理, 实践项目名称要准确规范。实践课程分类主要依据课程的性质、内容、适合实践教学的程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可以划分为三大类别, 各类别独特的教学要求决定了其教学过程和评价方式的独特性。

1.基本实践课程

基本实践课程的实践教学课时占课程教学课时的30%, 这类课程的理论性较强, 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对课程内容的原理和方法进行验证实验, 以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如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劳动人事管理、社会保障制度国际比较等课程, 实践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发现、分析问题的能力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基本操作技能为主。

2.专业技能实践课程

专业技能实践课程的实践教学课时占课程教学课时的50%, 这类课程与现实对接紧密, 实践性较强, 需要通过模拟操作或现实操作来完成教学任务。专业技能实践课程使学生熟练掌握管理流程、管理方法和技巧有利于学生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综合性实践课程

综合性实践课程的实践教学课时占课程教学课时的20%, 这类课程需要综合性的实训环境,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和处理问题的综合技巧。如学年实习、专业实习等, 突出对学生创新性、探索性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能力。综合性实践课程可以通过实践教学基地来完成。

四、对策与建议

(一) 基本实践课程突出典型案例教学

对于基本试验课程常见的方式有案例分析教学、讨论式教学、观摩性教学等。其中, 案例分析教学精心挑选合适的案例让学生讨论和分析, 以巩固所学的知识,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讨论式教学即对课程的某一内容或观点在课堂中进行讨论, 学生在讨论中分别扮演正方和反方的角色, 对自己的观点进行陈述并辨论;观摩性教学即由教师选取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多媒体信息, 向学生播放媒体内容等, 这些实践教学可以丰富教学形式, 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 专业技能实践课程重在模拟教学

1. 加强模拟操作。

包括: (1) 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模拟实习。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与生育保险等各种业务模拟实习、社会保障会计模拟实习、社会保障软件操作模拟实习等。 (2) 企事业员工福利管理模拟实习。包括:劳动力计划与招聘职位模拟实习、工资福利管理职位模拟实习、劳动力培训职位模拟实习、绩效考评职位模拟实习等。

2. 重在现实操作。

现实操作教学环节主要是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考察活动, 开展教学参观, 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考察活动, 以丰富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如学习医疗保险时, 组织学生教学参观医疗保险中心, 请医保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中心的工作职能及医保政策等, 并参观该中心的工作现场。讲到农村保障时, 组织参观郊区的社保局, 了解农村养老保险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低保, 或者到城郊参观农村的农村保障、村民福利、剩余劳动力转移等。学习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时, 组织参观附近街道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所和社区服务中心, 了解社保所的工作职能、社会保险的现行政策及操作流程。学习国际劳务合作时, 组织学生到经济技术合作企业参观劳务输出的流程。

(三) 综合性实践课程在实践教学基地完成是关键

要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基地在综合性实践教学课程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在社会保险大厅实习, 学习向各企业发放国家调整的红头文件和本单位的调整明细;熟悉了社会保险基金内部管理系统和操作程序, 运用所学的知识, 帮助做咨询服务。在医疗保险大厅实习, 熟练掌握整理、发放条形码;增员、减员数据输入、输出;了解办理医疗保险整个工作流程等业务工作;运用所学的知识接听解答咨询电话。在职业介绍中心实习, 了解进行失业登记、职业介绍、招聘备案、转失业档案的程序等。组织学生到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合资企业等不同所有制企业实习, 了解企业参加社会保险的情况, 及一般合同制工人和临时工、农民工缴费及待遇发放的差别等流程。了解职工福利项目、职工技能培训种类、企业年金、企业补充医疗保险是否举办、企业劳动保护等情况。通过综合性实践教学使学生接触了社会、企业, 参与劳动保障部门的工作, 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摘要:财经类高等院校长期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 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课程体系中处于附属地位, 新增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教学也面临上述境遇, 并在长期发展中也表现出管理缺乏科学性、主体的考核方式单一、质量评价体系落后的现状, 针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依据课程的性质、内容、适合实践教学的程度, 将现有实践教学课程进行分类, 划分为基本实践课程、专业技能实践课程、综合性实践课程, 通过实践课程的科学分类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劳动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科学分类,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苇江.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问题初探[J].商业文化, 2008, (11) .

[2]曾煜.社会保障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 2008, (8) .

[3]谭彦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思考[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06, (10) .

[4]陈淑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计与改革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7, (4) .

[5]陈建梅.构建劳动与社会障专业应用型人才关键能力培养模式[A].高教科研[C].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006.

《劳动法》课程教学 篇2

一、通过学习优秀劳动者的杰出事迹,体会“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

二、学会以典型事件和细节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三、认识劳动的价值与意义。勇于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

语言建构与运用:准确把握新闻信息,分析人物精神品质。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以典型事件和细节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认识优秀劳动者的精神品质在当代的意义与价值。

文化传承与理解:自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美德。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优秀劳动者的杰出事迹和做出的贡献。

难点:理解优秀劳动者内在的思想品格、精神魅力。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钟扬感动中国视频(颁奖词部分)导入

二、学习任务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燕京第九景——一位普通的售货员”张秉贵入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扎根大地的人民科学家钟扬入选“感动中国人物”。研读第4课的三篇通讯,讨论:

任务一:他们是怎样感动中国的?

梳理与探究文本中相关内容,概括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作出了哪些杰出的贡献,理解优秀劳动者内在的思想品格、精神魅力。用填表格的方式来完成任务。

任务二,我们是怎么了解他们的?

思考与探究这三篇通讯通过哪些方法来表现人物事迹和思想品质的?从而了解新闻传播的方式和效果。课前准备,课堂讨论,得出结论。

任务三,他们感动中国,将会对我们,对这个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这个任务就是完成单元导语中提出的立德树人目标:“无私奉献,锐意进取,勇于创造,是新时代青年应该树立的劳动观念。”通过学习优秀劳动者,关注社会的发展,勇于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

课前写一段话,谈自己的感想,课堂交流完成任务。

三、拓展训练:写颁奖词(拓展材料见附页)

学校举办“感动中国————我最崇敬的抗疫人物”评选活动。现在,请你给入选的张定宇院长写一则颁奖词。要求:符合人物特征,语言表达生动、连贯、得体。提前准备,课堂交流。

四、作业

生活中,有很多平凡的劳动者值得我们关注,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不少事也可能触动我们的心灵。写一个你熟悉的劳动者,不少于800字,题目自拟。

《劳动法》课程教学 篇3

【摘要】高职院校《劳动合同法》课程的不能等同于普通高校法律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其独到之处就是教师要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丰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出掌握劳动法律知识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 劳动合同法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09)12-0050-02

1 引言

在高职高专教学中,讲究人才培养需要针对四个面向:一是面向职业,塑造学生的职业品格。通过人文教育、职业技能教育、职业素养教育,将学生培养成职业人才。二是面向岗位,在教学中以岗位需要为依据,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在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三是面向技能,在人才培养的层次上突出基础知识够用,专业技能扎实,发展后劲充足的以技能型为核心的教学体系,凸显高职教育特色。四是面向工作一线:把一线工作的“现场性”、“操作性”、 “特殊性”等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因此《劳动合同法》的教学也必须遵循这一要领,采用项目导入,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以一个现实存在的企业需要为项目,以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签署的劳动合同为任务,以企业需求为核心,以服务为导向,开展课程设计和分析,通过课程教学的情境引入,实现以教促用的教学目的。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些教师认为,《劳动合同法》不同于工科专业的技术类专业课程,实践操作的直观性在课堂上很难体现出来,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理论课程,教学中只能采用单一传统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法,即以教师为主体,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方法使得知识与真理单向流动,即从教师流向学生,缺乏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难以提高学生运用法律基础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在课堂讲授法下,教师重视的是对法律条文的解释和阐述,学生实践感知的概率较低,从而形成理论与实践的脱离,进而逐渐失去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同时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也与高职高专的教学目标、培养目标定位是背道而驰的,因为不能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失去了培养具有实践经验的劳动者的初衷。

3 教学探索

针对高职院校《劳动劳动合同法》课程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高职高专教师应走出去,深入企业了解在劳动合同方面所做的工作,熟悉劳动合同起草、签署、执行的全过程,并将企业的合同文件作为教学的基本参照,运用企业签署劳动合同的场景作为教学的情境,使课堂教学场景化,使法律条文分析例证化,加大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以下辅助教学手段:

3.1 案例教学方法

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角、课堂的主宰者;教师则是配角,整个教学过程是互动、双向的。案例教学法可以通过案例把《劳动合同法》课程中抽象的原理、概念具体化,把其置于一定的实际情景之中,使学生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这些原理、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用处、表现,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的同时,也使学生恰当地掌握这些原理、概念所具有的特定含义和意义。案例教学法能创设一个良好的宽松的教学实践情景,把真实的典型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去分析、去讨论,有益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面对困难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多媒体情景教学方法

多媒体(Multi Media)是指文本、声音、图形、图像、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多媒体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劳动合同法》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各种媒体要素,并利用计算机技术处理和控制,通过人机交互作用,呈现教学内容,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

由于多媒体集文本、静态与动态的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的优势于一体,是一种在功能上更为完善的信息传递体系,在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内,可以通过图片、文字的演示,通过超级链接各种相关资料和互联网上的最新信息,传递给学生大量的信息,扩大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多媒体教学可以产生一种电影式的情景,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编排,并结合课堂问题对学生开展启发式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社会调查式教学方法

社会调查式教学方法是一种实践教学法,由学生走入企业,参与员工招聘、合同签署等全过程,或者在工人中进行走访,了解合同签署执行情况,从而加深对法律条文的理解。

社会调查式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灵活运用学习到的知识,使其对问题的认识加深并理解、巩固,而且这种方法也往往能使学生遇到一些复杂、疑难问题,从而迫使学生查阅大量资料、请教老师、与同学探讨等,容易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与求知欲。另外,这种方法处理业务的仿真性强,对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业务处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也非常有益。

《劳动法》课程教学 篇4

一、当前小学《劳动与技术》课教学的困境

《劳动与技术》是小学不可或缺的一门课,但是小学劳动技术教育的实践却远比认识要落后得多,学生在学校中极大多数课程都是在思考(逻辑型学科)、体验(体艺类学科)中度过,对动手“操作性”的课程很少接触。形成这一局面也许是因为有的学校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更多的学校则是碰到了“在哪里操作?”“用什么操作?”之类的障碍。因此,小学劳技课教学的开出率及开出水平远远没有达到要求。那么,小学劳技教育课程究竟遇到了什么难题?

(一)“全能型”劳技教师缺乏

师资问题是困扰学校《劳动与技术》课程正常开出的主要原因。新课程设置中,小学日课表上有九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除外),一般学校很难保证九门课都由专职教师来担任,《劳动与技术》是安排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更难配备专职教师。兼职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上好自己的“主课”,不太可能在兼课中花大量精力来研究,上课时走过场的情况较多,研究《劳动与技术》课的教师相对较少。即使有专职教师,面对劳技教学多种多样的技能要求,教师本人的劳动技能显得捉襟见肘,难以应对劳技课中多种技能教学的需要。按浙江省教材的要求,小学劳技课中有“航模、海模、手工、纸工、木工、金工、电子、编织、陶艺、种养植、烹饪”等十多种技能,能够承担如此多技能教学要求的“全能型”教师实在太少了。要想让一位教师来承担全部劳技教学任务,实在有点勉为其难。

学校的编制不宽裕也制约着劳技专职教师的配备。另外,从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这两个教师队伍培养的机构工作情况看,他们培养教师的工作重点仍然是语、数、外、音、体、美,基层劳技教师参加培训的时间相当少。

(二)器材与场地难满足开课要求

器材与场地也制约着《劳动与技术》课的发展。在学校中也不乏有对劳技教育热心的教师,他们自己有特长,有愿望,希望能用自己的特长教学《劳动与技术》。器材与场地不能满足,如,浙江省教材《劳动与技术》五年级下册的“木工”中安排了“制作休闲躺椅模型”,“编织”中安排了“编织茶杯套”,“陶艺”中安排了“制作小陶童”,还有“常春藤的插扦”、烧“肉饼蒸蛋”等内容,这些内容都符合学校劳动技能培养的需要,但是一位普通教师要在一个学期中落实上这些课的器材确实不容易:到哪里去买?在哪里上?怎么保管?资金怎么办?没有器材的保证,操作性的劳动与技术教学便成为纸上谈兵、无米之炊。

除器材外,教学场地更成问题。“制作相框”“制作纸杯娃娃”等纸工项目还可以在普通教室里完成,但“陶艺”怎么办呢?教室里的桌子下节课还要看书、写字呢,总不能让陶泥弄得一塌糊涂吧。另外,“制作木衣架”这样的课又怎么能在普通教室上呢?还得有多个专用教室。

(三)学校评价机制不利于劳技教学

“考什么教什么”是多年来形成的教学恶习,不考的不教或少教,要考的就用应试的方式来教死。升高中要考信息技术,那么学校就重视计算机教学,中考分数中有体育分,要考试的那几个体育项目就会在学校得到强化训练;相反,那些不考的,不检查的就成为可有可无的课。《劳动与技术》课在众多课程中是最处于弱势的,连日课表都上不了,更谈不上评价。这样的课即使不上,也算不上没有“开齐开足”,不列入教学违规。在学校行政不重视的学校中,《劳动与技术》课是没有地位的。

二、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教学的新探索

面对问题,根据我校的实际条件,我们提出了“内容分解,分项教学、逐步学习”的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教学新思路,并在实践中进行了验证。

(一)内容分解,重点突破

“内容分解”是针对教材来说的,小学《劳动与技术》教材有它的特点,它不像语、数那样有非常严密的逻辑体系,《劳动与技术》其实是由项目组成的,每一个项目都是一种技术,如木工、电子、航模、纸工等,三至六年级的教材中是这些项目由易到难的组合,也就是按各项内容由易到难的思路来设计教材,完成基本技能培养。我们能不能跳出这个思路,按“项目独立,逐个突破”的方式呢?即把纸工、木工、电子等单独当做项目,在一段时间内学校集中一个项目,用六年时间完成全面的教学任务,也可以说把原来按学期来评价的教学任务,把它放在六年中来评价。这就是我们“内容分解”的意义。

为了实现我们的思路,我们把浙江省小学《劳动与技术》教材进行分析,理出以下几个项目:纸工、手工、航模、海模、电子、木工、编织、陶艺、种养植、家政。再对每个项目分册进行任务整理,如三年级上册关于纸工的任务有8个:节日的彩带,美丽的纸花,编纸绳,纸绳蔬菜,会飞的孙悟空,“迷你”桌椅,纸飞机模型,剪纸圈;五年级上册关于木工的任务有2个:制作竹衣架,制作小圆桌模型。浙江省编《劳动与技术》三至六年级教材上的整个安排是从易到难,陶艺、木工、编织类在三、四年级没有涉及,相对操作容易的纸工全排在三、四年级;“小制作”中结合了纸工、电子等多种要求,穿插在每个学期中,种养植、家政在每册教材中均有安排;纸工、小制作、种养植、家政是小学劳动与技术的主要内容。以上内容除种、养植两项须在室外上课外,其余可在室内完成。

对教材的重新分析是为了便于教师的教学,便于很好地利用本校校舍资源。也使得教师对教学内容更了解,便于教师制定教学大纲,突破教学重点。

(二)分项教学,发挥特长

“分项教学”是针对“教”来说的,避开了教师教所有项目的弊端,改为一个教师只教一个项目,“全能型”教师难做,而教一个项目则相对容易。一个项目有相对固定的教学用室,有足够的教学器材,这个教室就是教师的工作室,教师主宰着这个室内的教学情况,他既是这个室的管理者、教学设计者、教学实施者,也是责任者。

1. 项目独立,教室固定

我们把《劳动与技术》课程分解成各个独立的项目,每个项目由固定的教师来教,每个动手项目都有固定的教室,教室里的器材能满足学生动手的要求。项目的确定除了劳技教材上的以外,还根据市场上能提供的器材来开出相关的劳技项目。如,纸工中以“建筑模型”为重点,还开出了剪纸、纸贴画等;陶艺中我们用了四个专用教室,分别是陶艺制作室、烧制室、陶艺展厅,还开出相关的“石膏像制作室”;木工中以“小鲁班机床”为主要器材,指导学生制作平面、立体的木工作品……

项目独立是为了好教,每位教师都是兼职的,除了教好文化课外,他再研究一门技术项目,这样就能保证教师的精力合理地分配。长期地教一个项目反而越教越精,越教越有经验。教室固定也是为了教与学的方便,《劳动与技术》这门课中大量的动手操作的课,一动手就难以控制时间,有的作品可能需要好几节课,我们把教室固定,学生一节课完不成还可以下节课继续做,每个教室都像一个小作坊,里面摆满了各种器材及学生作品,学生走进去就有动手的欲望。

2. 与校本课程结合,保证教学时间

我们把《劳动与技术》课的课时安排在每周一次的综合活动中,同时我们又把劳动教育当做校本课程来开,这样既能保证学生学习的时间,同时也开发了校本课程,达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为了让全体学生都能参加动手项目的学习,我们把全校学生分成两部分组织上课,低段、高段分开教学,低段在周三开课,高段在周四开课,满足每位学生的学习要求。我校《劳动与技术》课的开出,不仅完成了《劳动与技术》课的教学任务,还形成了学校特色。

我们把供学生动手操作的这些教室放在一个楼里,从这幢楼走进去,上课时能听见小木工机床的机器声,还能听到学生敲打陶泥的“啪啪”声,非常热闹。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的智慧在手指尖上”,在这幢楼里学生全部用手指尖在学习。

3. 自编教材,边学边教

分项目教学后,教学时间保证了,教师的教学内容拓展了,程度也加深了。浙江省《劳动与技术》教材只是我们的范本之一,它还不能满足教师教学的全部需求。因此,教师们就从网上,从书店里,自己去收集材料,边学习边上课。学校要求各项目至少要有教学大纲,有能力的教师要自编教材。此外,学校尽量把教师派出去培训学习。

例如承担陶艺教学的桂老师,起先并不懂陶艺,她从网上寻找所有的陶艺网站,自己编写教材,为了调试烧制陶器的合理温度,她甚至连课外时间都守在烧制间,只要有陶艺培训,她都积极要求参加。现在,桂老师已做出了很大成绩,在该领域小有名气,陶艺教学研究论文获得全国陶艺学会评选一等奖,学生作品被收入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其他项目的教师也是这样成长起来的。

(三)逐步学习,强化训练

“逐步学习”是针对学生的学来说的,学生不再是在各个年级中对什么内容都浅尝辄止,而是一项一项地学,从易到难地学,一项内容至少在一个教室学一个学期,喜欢的项目还可以多学几个学期,这样就有时间把一个项目琢磨透,有充分的动手时间,达到较好的效果。

1. 一学期一选,走班上课

如此多的项目是贯彻在五至六年中完成的,一学期可作一次选择,也即学生本学期选择了“木工”,他就得至少学习木工一学期,下学期可以选择另外的项目学习。有了一个学期的时间,在教师的指导下,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一两件甚至更多的作品,也能摸到一些该项目的门道。如,木工中,就要知道如何设计模型图,如何用锯,如何打磨等。学生参加劳技课学习分低、高段进行,重新组班,走班上课,四年级可能与六年级同在一个班,二年级学生可能与三年级同学完成同一个作品。学生的选择有相对的自由度,当然,班主任要防止极端偏课的学生,也要防止只撒网不打鱼的现象。这种走班上课的形式,对学生来说本身就是一种乐趣,每到有劳技课的这一天,全体学生都会感到轻松、高兴。

2. 鼓励全面选课,保证重点选项

六年中有12次选择机会,学生选择学习12项技能,也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多学习几个学期。因此,这样的开课能保证劳技技能学习的全面性,同时又顾及了自己最喜欢的重点项目。有的同学喜欢“建筑模型”这个项目,他就花了两个学期来学,那么他的作品就是最好的,在第二个学期的学习中,他成了老师的帮手,还能指导其他同学操作了。

这样做的另一好处是为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提供机会。人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擅长项目,我们有这么多的项目供学生学习,提供了这么多的机会,只要有心,基本上都能找到自己最喜欢的。

3. 开展作品评比,提高学习积极性

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呢?我们主要采用作品评价法,组织学生作品展示活动,让学生欣赏他人的作品,提高自身做好作品的积极性;给每个作品以合理的评分,使学生追求更高水平的质量。我们还鼓励学生将优秀作品带回家,接受家长的评价,有的学生利用陶泥为家里制作笔筒等器皿,有的同学把自己制作的木飞机带回家……在接受家人的评价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巩固。语文老师把学生学习劳技操作当做学生写作的题材,指导学生写出此类文章,一方面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及时地把学生中反映出的情况使任课老师了解。

《劳动法》课程教学 篇5

【摘要】针对“劳动关系”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教学理念对“劳动关系”课程实践教学活动进行重构,从“教—学—用”三个层面对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等内容开展综合性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探索,从而最终实现课程实践教学对深化理论知识理解以及促进专业素质能力培养的基础性支撑作用。

【关键词】OBE;课程实践教学;劳动关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领域,不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实践教学是将理论知识向专业能力转化的关键教学环节,是与理论教学相对应的教学方式,实践教学是基于学科专业为平台,以课程实践教学为基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和社会实践教学体系为两翼的构建逻辑体系。课程作为专业的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是专业素质能力培养的基本构成要素和主要教学形态,对学生形成合理的专业知识与能力结构发挥着重要角色。因此,开展对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研究,对促进学生专业素质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基于OBE的课程实践教学构建逻辑及原则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Education)简称OBE,是美国学者Spady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提出的一种教育教学理念,该理念最初针对工程教育领域并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成熟的理论体系和操作模式,但很快被法学类及经管类专业应用于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并已在国内成为指导高校专业层面和课程层面教学改革的重要教育教学理念。在课程层面教改应用中,OBE教学理念强调教学出发点不是教师想教什么和教材内容是什么,而是课程利益相关者(学生与用人单位)需要什么,课程教学围绕如何培养学生特定能力(能做什么)而构建。就OBE教学理念在课程层面的实践经验而言,教师首先要基于需求调研结果对该门课程可操作化和具体的最终学习成果进行清楚的构建,在课程教学设计与教学活动中通过采用“反向设计”原理,将实现最终学习成果相关的专业知识内容有机导入到课程教学中,围绕课程教学的“教(教什么?如何教?)—学(学什么?如何学?)—用(最终能做什么?)”三个层面构建整个教学过程和选择适宜的教学策略。根据已有实践经验,OBE在课程层面的应用一般遵循三个基本原则:(1)从学生期望达成的最终学习成果反推到课程内容,通过不断增加课程难度来引导学生达成最终学习成果;(2)聚焦于重要、基础、核心的学习成果,排除或压缩不太必要的课程内容有效协助学生成功学习;(3)分阶段对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反馈,激励学生达到最终学习目标。因此,它具有三个显著特点:(1)根据课程利益相关者需求确定教学内容;(2)教学过程中体现出培养对象的差异性,保护和引导学生的个性化发展;(3)强调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过程性评价。由此可见,基于OBE教学理念构建课程实践教学活动,可以有效解决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1)实践教学内容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以及班级共性化“车厢式”教学忽略了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矛盾;(2)教学评价方法重总结性评价方法而轻过程性评价方法;(3)教学方法单调等现实问题。

二、劳动关系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频繁爆发的劳资冲突和集体罢工事件,使得劳动关系问题正在成为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社会敏感问题和热点研究议题。随着劳动法制的完善和劳动者劳动维权意识增强,劳资问题成为近年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最大挑战,劳动关系应用型人才已成为近年来劳动力市场新兴职业群体(在9月15日人社部修订印发《关于公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的通知》中,劳动关系协调员列入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目录中)。而对劳动关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则需要应用型本科院校强化实践教学并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予以保障。但因教学环境与教学条件等限制因素,以及未对学生和用人单位的需求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劳动关系》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考核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实践教学内容既不系统也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因缺乏对大型企业劳动关系岗位职责内容的市场调研和系统梳理,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主要依赖于教材内容而未设置系统全面的模块化实践教学内容,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对劳动关系实务工作了解不全面不具体,导致毕业后难以快速进入工作角色。同时,现有课程实践教学内容主要以就业为取向,未能兼顾少数拔尖学生进一步深造在专业知识纵深学习的需求。

(二)课程实践教学方法单调不能对专业素质能力培养形成合力。由于交叉性学科的`特点,劳动关系专业人才培养所达到目标要求是较高的,需要掌握多学科的分析方法和能力,这就要求该课程实践教学应当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实践项目,相应地也要求教师在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达成培养目标。目前《劳动关系》课程实践项目和教学形式主要是依靠二手资料开展案例教学法,以及针对校内小微型餐饮、零售企业及教育服务机构的劳资关系状况的小型调研活动。而这两种实践教学形式尚不能满足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的专业素质能力训练和培养的要求。

(三)课程考核方式、评价主体单一不够全面客观。当前该课程在教学评价环节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课程考核方法主要是运用总结性评价方法(考试),对于过程性评价方法的运用则较少,不能反应出学生学习变化情况。二是无论是个人作业还是团队作业,课程评价主体仍以任课教师“一言堂”为中心,尤其在团队作业中,其他的评价主体的评价结果未纳入进来,造成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以及团队作业中无论成员贡献价值出现“整齐划一”的成绩,不能对学生差异化的学习结果进行客观呈现。此外,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以固定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未系统构建课程的学习资源平台和沟通渠道,引导学生开展多元化学习模式,促进学生取得更好学习效果的问题。

三、基于OBE理念的劳动关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一)基于OBE理念的劳动关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思路

通过将成果导向(OBE)教学理念引入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以(1)满足学生对课程多元化学习需求和用人单位应用型人才需求;(2)兼顾课程本身具有的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应用课程特点,作为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的基本逻辑起点,采用“反向设计”原理对课程实践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重构,以学习成果驱动取代传统的以教学内容驱动的教学过程,并根据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的不同而策略性选择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及采用多元递进式教学评价方式,从课程教学的“教—学—用”三个层面对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形式、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综合性改革,制定一套系统化、规范化、切实可行的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方案,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运用和实施。

(二)基于OBE理念的劳动关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重构

(1)基于OBE理念的“反向设计”课程实践教学内容改变过去按部就班的以教材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和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的教学内容。学生可根据自身的特长、兴趣、择业方向,选择感兴趣的选题并自由组队通过合作学习完成实践内容,真正做到了具有差异性的“因材施教”。遵循OBE反向设计的原则,以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和企业需求为基本原则,根据劳动关系知识体系特点和六大职能模块能力要求,将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分为应用导向型和研究导向型两大类,分别侧重于满足考研群体和从事劳动关系实务工作群体的学习需求。研究导向型实践教学内容侧重于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以前沿理论、热点研究方向和教师科研项目为内容。应用导向型实践项目围绕企业劳动关系岗位职业能力需求设计,根据对初、中、高级劳动关系岗位职责能力要求的系统梳理,企业劳动关系的核心职能模块包括劳动关系合法化管理、劳资冲突管理、劳资合作管理三大领域,梳理出相应职业能力要求:1)执行劳动关系日常行政事务所需的执行能力;2)处理劳动关系六大职能模块专业性事务的管理能力;3)响应外部环境变化对企业劳动关系六大职能模块进行制度优化的方案设计能力。将应用导向型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分为六大职能模块,若干实践项目,梳理出对应的理论知识图谱,并将其落实到课程教学过程中。(2)基于OBE理念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教学方法策略OBE的核心精神是培养学生能力,实现教育活动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的转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探索试验符合其要求的最优教学方法组合模式。首先,针对研究导向型实践教学模块采用:1)探究式教学法。以劳动关系理论前沿专题和教师科研项目为载体,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展合作式学习和自主学习,为进一步深造学习积累理论知识基础,同时熟悉和掌握科学研究的过程或方法。其次,针对应用导向型实践教学模块采用。2)情境模拟教学法。例如,针对集体谈判实践教学内容,引入模拟集体谈判大赛赛制开展模拟教学,培养学生在劳资集体谈判方面的职业能力。模拟集体谈判大赛是由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主办,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十几所高校联办,各地工会、企业支持的全性职业技能大赛,赛项的设计、赛事的技术规范要求、大赛的裁判是由工会、行业企业根据劳资集体谈判的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和确定的。3)任务驱动教学法。针对应用导向型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的六大职能模块,基于企业劳动关系实务流程开发设计不同模块的实践任务,学生以小组形式,利用学院实践教学基地和学生自行联系的公司企业为个案,让学生在了解企业劳动关系实务工作现状的同时结合理论知识对该个案进行研究分析、评估论证其管理风险,并结合已有理论知识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方案优化设计,并将结果反馈给企业并获得评价结果。本项目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实践教学内容主要采用以上教学方式,但不仅限于以上教学方式,此外还会适当使用传统的案例教学法和讲授式教学法等组合模式。(3)以OBE理念为导向的“多元递进式”考核评价方式改革基于OBE理念的课程教学评价主要有两个要点:1)更关注学生“能做什么?”,即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围绕学生的能力实现来设定评价方式。2)强调学习进步过程的“阶梯递进式”考核标准。将学生的学习进程划分为不同阶段,并确定出每阶段的学习目标,这些学习目标是从初级到高级,最终达成顶峰成果。因此,遵循OBE理念开展“多元递进式”教学考核改革内容包括:1)采取多元化评价方法,既注重终结性评价手段(理论考试层),也注重学生在日常学习进步情况的形成性成绩(个人实践任务层),两者相互结合。2)建立多元评价主体的民主评价制度(团队实践任务层)。除了教师评价外,让小组成员其他同学也成为评价的主体之一。同时对应用型的实践任务还将外部评价主体作为参考性评价意见,要求小组完成的方案设计报告附上用人单位评价意见,综合三方评价主体按一定百分比作为最终成绩。评价主体的多元性有利于避免人为的主观感情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实现评价的客观真实性。

四、结语

通过借鉴成果导向(OBE)教育教学理念的相关研究与实践经验,对劳动关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教—学—用”三个层次的立体式重构,实现了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最大限度调动和发掘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潜能。(1)基于OBE教学理念将劳动关系课程实践教学内容按照需求导向原则进行分类别分层次的类型化处理,根据劳动关系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过程中解构出的多样化实践任务,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毕业去向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有助于对少数拔尖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现和重点培养,克服课程教学中大锅饭、无差别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缺陷。(2)基于OBE理念的课程实践教学过程强调知识的整合,通过以知识(能力)结构出发反向设计,使课程教学内容支撑知识结构,进而使课程学习与知识(能力)结构相呼应,最终使学生达成最终学习成果。(3)基于OBE理念的课程实践教学强调合作式学习,将学生之间的竞争转变为自我竞争,即让学生持续地挑战自己,为达成顶峰成果而合作学习,通过团队合作、协同学习等方式,使学习能力较强者变得更强,使学习能力较弱者也得到提升。(4)基于OBE理念的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学习过程由被动接受为主,改为自主学习、探索研究为主,也更有利于促进教师科研与教学工作的协同发展,教学内容更具“应用型、职业化、专业化”特点。

参考文献:

[1]时伟.论大学实践教学体系[J].高等教育研究,(07).

[2]顾佩华,胡文龙,林鹏,包能胜,陆小华,熊光晶,陈严.基于“学习产出”(OBE)的工程教育模式——汕头大学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01).

[3]周春月,刘颖,张洪婷,卢燕飞.基于产出导向OBE的阶梯式实践教学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11).

[4]张立巍.基于OBE理念的高校经管学科实践课程体系优化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6(03).

[5]吴绍艳,郭园园,邓娇娇.基于OBE的工作坊实践教学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02).

[6]刘娜,张晓萌.优化劳动关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证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01).

[7]詹婧,潘美智.基于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追踪调查的劳动关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研究——以北京市某重点高校为例[J].劳动保障世界,2017(05).

《劳动法》课程教学 篇6

在过去多年的劳动技术教育实践中,广大教育工作者根据自己对课程的理解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课程实施方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与此同时也存在课程设计不够清晰、不够完善,教材质量良莠混杂,实际开课率不高,部分学校课程实施出现偏差,以及社会认同度低的问题,所以,作为综合实践课程之一的《劳动与技术》在构建知识、拓展能力,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实施过程中必须结合课程的特点、有的放矢、灵活设计。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体验、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

这已成为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课程内容。就其课程的功能和课程的特性来说劳动与技术教育有如下基本特征:

1、动手与动脑结合

劳动与技术课程基于“做中学”和“学中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其基本技能与态度的习得是以学生的个体经验和亲身实践为基础的,任何学习者都不可能通过间接经验获得熟练的劳动与技术的操作技能和情感体验。劳动与技术课程强调每个学习者都应通过现实的操作过程获得直接经验和情感体验。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学习是以操作作为基础的学习,是建立在操作基础上的知识、技能、态度、方法、能力的综合学习。

2、以项目为载体

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学习不是就技术学技术,而是以完成一件制作、从事一个任务、形成一样产品、进行一项设计的项目形式展开。一般地,一个项目浓缩着若干个教育要素,是一个系列性的技术过程,成为技术学习的载体。

3、可感的操作对象

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学习对象和操作对象一般与可感的事物、问题相联系。除了学习过程中人与人的互动外,劳动与技术学习的过程更多的伴有与工具、与材料、与物体的作用。学生通过这一作用,加深自己的学习体验,加深自己对材料、的工具、对技术过程的理解,同时也加深在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等方面的认识。

4、多学科的视野

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学习具有跨学科的特征,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语文、艺术、思想品德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同时也融合了社会、经济、法律、伦理、心理、环境等方面的教育视野。劳动与技术课程既是已有知识的综合运用,也是新的知识有能力的综合学习。

5、贴近现实生活

劳动与技术课程一般以当地的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的背景,在现实生活中选择那些对学生发展有意义、对未来生活有用、与科技发展趋势相关的内容,作为核心组织和设计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热爱生活,应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和技术应用于生活,并创造新的生活。劳动与技术课程的生活取向要求课程内容安排上应更富有弹性和开放性,应该体现乡村城市的不同特点,体现多样性和选择性。

6、开放的学习领域

劳动与技术课程是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开发潜力较大的开放性学习领域,主要包括劳动、技术、家政、职业指导等科目都包含若干项目,每个项目本身又具有开放性有着丰富的内容,且这些内容与科技发展关系最为密切。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内容包括劳动实践、家政实践、技术实践、职业指导四个方面。劳动实践涉及自我服务劳动、家庭生活劳动、简单生产劳动、社会公益劳动;家政实践设计内容有家庭理财、家庭烹饪、物品洗涤、家用电器安全使用等方面;技术实践有木工、金工、电子电工、农作物栽培、动物饲养、信息技术等内容;职业指导有职业分析、职业选择、创业教育等内容。

二、在设计和实施劳动与技术交流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根据学校的具体条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选择课程内容。《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指南》中设计了很多让中学选择的项目,这些项目通用性强、适应面广、教育价值较高。

2、注意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技术設计。设计是技术发展的必经环节,是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对中小学生而言,简单的基础设计可以培养创造性想象、批判性思考、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合作、交流等方面的实践能力。

3、注意劳动与技术教育中的多学科知识和多方面视野的综合。劳动与技术教育虽有较强的综合性,他综合运用已有的语文、数学、科学、社会、艺术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同时融合经济、法律、环境;伦理、心理等方面的教育试点。它不仅是已有知识的综合运用,而且是已有知识的综合学习。

4、注意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的设备建设。要注意因地制宜地安排落实劳动为基础教育的专用教室和场所,配备必要的仪器、工具、设备以及安全防护设备等。要妥善管理和充分利用劳动技术教育的场所和设备,发挥其多方面的功能,充分发挥当地各方面的人力、物力和自然资源的教育功能,整合多方面的教育因素共同推进劳动与技术教育。

《劳动法》课程教学 篇7

参与式教学方法是国际上普遍得到推崇的一种合作式的教学方法。这种学习方法以教为主导, 以学生为中心, 运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的整个过程, 从而加强了教师与学生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 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并且能够做到学以致用, 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完美结合。

参与式教学形式多样, 有分组讨论、头脑风暴、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模拟、填表、画图、访谈、观察辩论、排序以及根据学习内容设计的各种游戏、练习活动等。

参与式教学方法具有几个特征:第一, 主体平等参与。在参与式教学过程中, 营造一种宽松、民主的教学气氛。教师与学生地位是平等的, 学生积极的参与整个教学, 与教师互动;第二, 重视知识的全面。参与式教学方式将知识与实践技能同步进行, 鼓励学生以原有的知识为基础, 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增强创新意识, 进而使得学生所学的知识得以升华;第三, 完全开放。参与式的教学方法无论是在教学内容上, 还是教学形式上都是开放的, 需要教师经常了解学生, 从而根据学生提出的意见与建议, 做出相应的调整。

二、《劳动经济学》课程的特点

《劳动经济学》是经济学学科体系中的一门分支学科。尽管劳动经济学的理论性很强, 但同时它又具备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我国学科分类通常把它归入应用经济学之列。由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和卫生保健学等学科都涉及劳动问题, 故劳动科学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体系。《劳动经济学》这门课程, 主要研究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劳动力资源的开发与优化配置、人力资本投资、劳动力的流动、劳动力市场歧视、就业与收入分配以及有关的公共政策。其中, 就业问题、工资与收入分配问题等, 一直都是热点问题, 学生也比较关注。如果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 会缺乏课堂气氛, 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那么学习效果将难以保证。所以, 在讲授这门课程的时候,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 需要引入参与式的教学模式, 将理论知识与现实问题相结合, 从而形成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良好关系, 最终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与把握能力。

三、参与式教学在《劳动经济学》课程中的应用

(一) 教学目标参与。

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与归宿, 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是否可以接受在很大程度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态度与效果。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 首先需要学生的兴趣爱好, 然后是将教学目标建立在学生的共同意愿与兴趣爱好之上, 形成大部分学生能够欣然接受的具体目标, 这样学生就会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学习状态, 主动性与自觉性更强。

(二) 教学内容参与。

关于《劳动经济学》的教材有很多版本, 有些知识内容繁多, 在有限的课时里很难将教材上的所有知识点讲授完。因此, 有必要针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 侧重于实用性。学生们在上每一门新课, 甚至每一堂新课时, 常常会问到, “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 (或者这部分内容) , 有什么用?”诸如此类的问题。《劳动经济学》这门课是一门能够学以致用的课程, 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在选择教学内容时, 在新学期第一节课的时候, 先向学生说明这学期要上的课程内容, 然后让学生积极参与, 根据他们的专业特点以及兴趣爱好, 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提出建议。然后教师对学生的建议进行点评, 最后确定教学内容。在学生参与教学内容的过程中, 一定要以教学大纲为准绳, 各个部分连贯性, 使得参与后的教学内容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 否则教学效果就难以保证。

(三) 教学阶段参与。

《劳动经济学》课程在教学阶段的参与式主要是以案例为素材, 在教学中通过建立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结合教学实际情况, 从案例讨论、课堂演讲、实践教学等方面来探讨《劳动经济学》在教学阶段的参与。

1、案例讨论。案例讨论法是参与式教学模式的一种具体表现, 在高校教学中应用的非常广泛。通过案例教学, 学生能够生动地、直观地理解理论知识点。在《劳动经济学》案例分析设计中, 一个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选择案例。在国内众多教材中, 国外的案例很多, 相反国内的案例很少。然而, 与国外劳动力市场相比, 我国的劳动力市场结构、劳动力长期供大于求的现状以及政府体制方面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果选择这些案例来分析讨论, 学生难以产生共鸣, 从而相应的理论知识不能融会贯通, 至于案例教学的效果就更达不到了。因此, 在选择案例时, 应尽量采用国内案例。选择好案例之后, 要对学生进行引导, 不能盲目的讨论, 也不能扩大范围的讨论, 应就讲授的知识点加以讨论。为了达到案例教学的效果, 首先教师应让学生课后充分地准备, 并撰写详细具体的发言资料。当学生进行案例讨论时, 偏离主题, 教师及时纠正, 不能为了课堂气氛而任意发散主题。由于劳动力市场比较复杂,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案例分析的答案不是唯一的, 但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案例分析中归纳总结与相关原理等规律性的结论, 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 将结论给予板书。

2、课堂演讲。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教师可以就劳动经济学领域中的一些热点问题, 在课堂上给学生布置一些题目, 让他们分组完成任务。然后, 各个小组在课后查阅相应资料, 进行分析、讨论与总结, 形成小组共同的看法, 最后从每个小组中选择一名或者两名学生作为代表进行发言。这种以小组为单位的课堂演讲方式, 既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比如说, 劳动力流动这个主题, 是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一个热点问题, 学生对这个问题又有一定的了解。对于劳动力的流动原因的讨论, 可以使学生对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变化有更深入的认识, 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所学习的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对此问题进行分析。而对于如何看待劳动力的流动这一问题的讨论, 同学们可以就不同的工种劳动力流动的比率进行思考。为了让学生参与性更强,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主题, 比如就业的问题, 这是大学生密切关注的话题。当然, 教师可以就最近发生的劳动经济领域新闻进行课堂演讲。

小组课堂演讲是一种值得在高校应用的教学方式, 但是要注意一个时间的问题, 课堂小组发言不能太久, 一般以10分钟到15分钟比较合适。并且在演讲过程中, 注意用眼神鼓励学生, 给他们信心继续发言。在学生演讲结束后, 教师需要对各小组的意见进行点评, 点评时, 多用些肯定的、赞扬的话语, 对一些不足的地方用委婉的建议性方式表达, 不能进行直接的批评, 以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3、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运用教室外的教学资料开展教学活动, 如实训室、校内第二课堂、实习单位等等, 以加深学生对劳动经济学的理解, 提高学生在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市场调查与分析能力等方面的能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到实习单位进行短时间的参观或者进行简单的实践, 产生较强烈的直观感知, 以实习报告的撰写进一步加深劳动经济学这门学科的实践性特点。教师还可以针对某个专题让学生利用周末进行调查, 如南昌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江西民办高校教师流失率高的原因、本校人力资源专业学生就业方向与就业率等等, 这些都能够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 教学评价参与。

课后评价是十分有必要的, 它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评价通常包括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两个方面, 其中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过程中,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以及好的教学效果, 不断地进行评价。学生的课堂讨论发言情况、自由提问和回答的参与情况、课后思考、平时作业等就属于这种评价。这些既作为学生成绩的一部分, 又能够让教师从中发现不同阶段的教学效果, 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而根据这些及时调整与改进教学工作。总结性评价又称事后评价, 一般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后, 为了了解教学活动的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每学期的期末考试、考核就属于这种评价。其目的是检验学生的学业是否最终达到了各科教学目标的要求。然而, 相比较总结性评价来说, 形成性评价更能提高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 参与式教学模式融会了教与学的过程,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 创造了活跃的课堂气氛,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教学效果得以保证。当然, 参与式教学方法只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也并非尽善尽美, 同样存在各种问题。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育手段, 以便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春瑰.在教学中提高学生能力——《劳动经济学》的教学实践[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7.

[2]罗明忠.参与式教学法在《劳动经济学》课程中的实践[J].肇庆学院学报, 2007.

《劳动法》课程教学 篇8

关键词:案例教学,劳动关系管理,路径

《劳动关系管理》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劳动关系管理属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特定领域, 贯穿于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方面面, 从把员工入职的第一天起, 劳动关系管理工作就开始了。今天, 越来越多的企业把员工这一“第一资源”当作“顾客”看待, 上升到理论层面, 就是“劳动关系管理”。如何才能培养出真正“为企业所需, 为社会服务”的劳动关系方面管理方面的人才?通过近年来对《劳动关系管理》课程的讲授, 笔者在授课过程使用案例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结合实践来谈谈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案例教学法在《劳动关系管理》课程中的实现途径, 以及在案例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案例教学法最早出现在哈佛大学, 运用在法律教学中。后来, 管理学、教育学等学科开始运用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案例,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或团队沟通对案例进行分析研究, 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一种教学方法。运用案例教学法不仅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而且也能增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案例教学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 启发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程内容需要提供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案例供学生思考, 并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 使学生认真思考, 寻找答案。如在《劳动关系管理》工会这一章, 案例为美国编剧工会罢工事件, 可以通过这个案例的引导, 使学生思考工会在劳动关系中的重要性, 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工会在劳动关系中的作用及工会在处理劳动关系时的行为方式。

2. 互动性

案例教学法能够使传统的教师被动的传授知识过程变成学生主动的获取知识过程。在案例教学中, 强调教师引导作用, 学生主要以自主讨论和思考为主。因此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在课堂上创造良好的自由讨论的气氛及环境, 启发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主动思考, 引导学生紧紧围绕案例所涉及的问题展开讨论。

3. 现实性

《劳动关系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更具有现实的一面, 特别是劳动法、劳动合同、集体谈判及劳动争议处理这些章节, 通过对现实中关于劳动关系案例的讲解, 使学生才能感受到现实当中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景, 从而促使学生比较主动的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

二、案例教学法在《劳动关系管理》教学中的实现路径

1. 以案例带动知识的讲授

笔者在讲授劳动关系管理课程的过程中根据章节内容的需要, 主要结合程延园主编的《劳动关系》, 采取以案例带动知识的方式来展开对相关内容的讲授。如2008年东方航空公司云南分公司飞行员“集体返航”事件, 在讲述劳动关系实质时可以将这个案例作为引导, 并结合这个案例使学生理解劳动关系的主体、劳动关系的特点、劳动关系的实质——冲突和合作及影响劳动关系的外部环境。

2. 理论结合案例联系实际

劳动关系管理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很强的学科, 涉及管理学、法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 具体涉及劳动关系的建立、劳动关系的构成、劳动关系的运行及劳动关系的调整。因此对学生来说较难的是在课堂学习中短时间内理解并掌握这些交叉学科的理论及这些理论在劳动关系中的运用, 同时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单纯的理论讲解也会使学生感到非常枯燥。在这种情况下, 通过理论内容的讲述再结合实际案例, 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这些理论, 能够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效果。

3. 以学生分析案例为主、辅以教师点评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 首先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案例, 同时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要对案例进行分析, 教师再加以点评。笔者在授课的过程中采用小组讨论, 学生在分组进行讨论准备案例的过程中, 小组成员之间要对案例进行不断地分析讨论,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与沟通能力都会所有增强, 彼此在讨论的过程中也能够学会如何去听取别人的见解, 同时又能坚持自己的观点, 又能去说服别人, 最后与小组组员形成统一观点, 在课堂中通过ppt进行汇报。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对案例进行点评, 做到在案例教学中以学生分析案例为主, 教师点评为辅, 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新及团队协调等方面的能力。

三、案例教学法在《劳动关系管理》中应注意问题

1. 选择恰当的案例

运用案例教学是为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所以在授课的过程中要使案例教学有效果, 选择的案例应具有代表性和针对性。因此选择适合劳动关系管理课程教学的案例是进行案例教学的关键, 所以在选择案例时不仅要与《劳动关系管理》课程内容相吻合, 而且要与社会发展状况及所带学生的实际能力情况相联系。

2. 案例及时更新

劳动关系领域的问题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政治、文化、法律、经济等诸多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特别是涉及到法律条文的章节应该及时更新, 如在讲述劳动合同法这一章内容时, 劳动合同法修订之后有些内容的案例要及时更新。

3. 教师应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在进行案例教学时, 教师不再是单纯向学生传授知识, 而是在授课的过程帮助学生发现问题, 帮助并引导学生。因此, 作为任课教师来说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在授课的过程中能够对学生在案例讨论中遇到的难点和重点问题进行分析, 引导学生更深入的思考。

参考文献

[1]邓云洲.案例教学:一种可供教育学教学移植的范例[J].教育发展研究, 2001, (4) :40-43.

[2]周朕, 谢勇.案例教学法在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4) :139-140.

[3]郑展鹏.案例教学法在《国际贸易》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北方经贸, 2011, (5) :151-153.

《劳动法》课程教学 篇9

一、实践教学的内涵及重要性

所谓实践教学并不是简单的、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实践, 它受制于教育的目的和要求, 本质上以培养为宗旨的教学活动[1]。它是按照高等教育目标的要求, 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深入实际、深入社会, 从而使其素质和能力得以全面提高的一种教育活动。它是以教学活动为中心而开展的一系列由学生亲身体验的实践活动。从这个角度讲, 实践教学所涉及的外延很广泛, 它既包括理解、探索专业知识, 掌握操作技术的科学实验、生产实习等验证性实践, 也包括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开展的研究性、设计性和综合性的实践, 还包括以了解社会和国情、提高自身全面素质为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狭义地讲, 实践教学是指有计划的组织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操作, 掌握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教学活动[2]。

理论上讲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应是相辅相成的统一整体, 然而高校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长期侧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各学科专业根据分科方式, 依照课程结构循序渐进地使学生认识、掌握有关概念和理论及学科知识的内在规律, 如此则高校教育几乎仅承担了理论教学的任务。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不同, 它是学生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的主要环节, 能促进学生巩固和深化科学理论知识, 使学生在实践中逐渐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鉴于实践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所具有的独特作用, 可以断言, 实践教学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必要途径, 是理论教学永不能替代的。因此, 高校在教学过程中, 必须科学合理地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内容, 使之取得最佳整体效益, 如此, 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培养高级专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指引下, 高等学校劳动与保障专业已经逐步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 但实践教学的发展仍明显滞后于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从目前情况看, 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实践教学中依然存在着以下主要问题。

1. 实践教学活动缺乏系统规划与研究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一般已经将各种实践教学列入教学计划中, 但实践教学活动在具体进行及管理中均缺乏深入、系统地研究与规划。尤其是对实践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过程的监督、实践效果的评价等方面往往没有相应的制度作支撑, 显现出相当程度的主观随意性。表现在教学管理方面即没有具体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设计;表现在实践教学的内容形式上即重复交叉混乱, 各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无法衔接起来, 无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此实践教学不仅收不到预期效果, 还影响了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热情, 得不偿失。

2. 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的趋于单一化

劳动与社会保障的专业的课程体系是多层次的有机整体, 以哈尔滨商业大学为例, 包括三个层次:公共课、学科共同课和专业课。其中公共课分为公共基础课和公共选修课;学科共同课又分为学科基础课与学科选修课;专业课则细分为专业主干课、专业限选课及专业选修课三个层次[3]。不同层次的课程针对不同年级开设, 其具体的课程结构和要求亦不同。但实践教学中任课教师多抱着便宜行事的态度采取简单重复的考核方式, 这种针对不同课程、年级采用单一的考核方式显然是不科学、不合理的。

3. 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落后

实践教学的质量评价体系滞后, 对实践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管理不到位。一般来讲, 教学部门往往重视理论教学或课堂教学的环节, 轻视实践教学过程。因此, 至今尚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实践教学过程控制和质量评价体系。或偶有相应的实施方案, 但缺乏长效、稳定的制度保障和监控措施, 仍会使原有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实践教学内容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4]。

4. 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落后

教师队伍的实践技能水平直接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 高素质的指导教师队伍是实践教学水平持续发展的前提。由于专业建设时间短, 多数教师是从其他学科转行而来的, 属于半路出家;而专业师资建设投入方面还未有深厚积淀, 这使得教师队伍整体力量比较薄弱。另外, 该专业是一门交叉边缘学科, 需要教师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等方面的知识, 这亦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可以说, 不仅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较低, 即便是专业理论功底亦较弱, 这极大地制约着实践教学的发展[5]。

三、构建“分类化”实践教学大纲

分类制定实践教学大纲是实践教学“分类化”管理思想的具体体现之一。实践教学的“分类化”管理思想是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自身实践基础上总结得出的, 就是首先从课程入手, 针对课程的特点对现有实践教学课程进行科学分类, 在课程分类的基础上, 不同类别的课程分别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 明确不同类别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规范实践教学方案;在课程分类的基础上, 确定各个类别实践课程的学生成绩考核方法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因此说, 对实践教学的课程进行科学分类, 是“分类化”实践教学大纲制定的基础。

1. 实践教学课程的“分类化”

构建“分类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就是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现有课程进行科学分类, 首先要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现有课程进行科学分类。分类主要依据课程的性质、内容、适合实践教学的程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可以划分为三大类别:

(1) 基本实验课程。这类课程的理论性较强, 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对课程内容的原理和方法进行验证实验, 以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2) 专业技能实验课程。这类课程与现实对接紧密, 实践性较强, 需要通过现实操作或模拟操作来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和激发学生对专业职业的认同感,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综合性实验课程。这类课程需要综合性的实训环境,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和处理问题的综合技巧。

2.“分类化”实践教学教学大纲的设计

教学大纲既是对课程的有效规范, 又是教学活动开展的指导性文件。在课程分类的基础上, 实践教学改革的主要工作, 就是指导教师根据不同类别的课程分别制定不同的实践教学大纲, 明确不同类别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对每个实践教学环节、项目的教学目标、内容、要求、形式、手段、学时安排, 与理论教学的衔接等应作出明确的规定, 使实践教学规范化。

(1) 基本实验课程的实践教学大纲。教学目标与要求:主要是培养学生发现、分析问题的能力。力图使学生通过对课程内容的原理和方法进行验证实验, 达到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人口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劳动人事管理、社会保障制度国际比较;教学形式:案例教学为主, 讲练结合, 附有讨论和作业;教学手段:板书为主;学时安排:占课程教学课时的30%。

(2) 专业技能实验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与要求:主要是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和激发学生对专业职业的认同感, 同时, 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熟练掌握管理流程、管理方法和技巧。需要学生熟练掌握管理流程、管理方法和技巧;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国际劳务合作、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薪酬管理、职业生涯规划、社会保障学;教学形式:教师组织指导, 以练为主, 课堂情景模拟;到实训、实践基地观摩、实践;学生现实操作或模拟操作;教学手段:主要是多媒体、校内校外的实训、实践基地;学时安排:占该程教学课时的50%。

(3) 综合性实验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与要求: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能力, 锻炼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 突出对学生创新性、探索性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和处理问题的综合技巧;教学内容:学年实习、专业实习、假期社会调查;教学形式:在实际的或模拟的工作岗位上进行实际操作, 附有论文或者调查报告的写作;教学手段:综合性的实训环境;学时安排:占课程教学课时的80%。

总之, 分类制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大纲是该专业实践教学过程的经验总结, 也是实践教学深层次发展的开始。综合考虑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的特点、教学规律, 从而分别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具有全面指导意义的实践教学大纲, 这有可能成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质的飞跃。分类化的实践教学大纲是基于课程内容与培养能力侧重点之不同而分类别独立制订, 是实践教学的组织、内容及方法上的改革。它能充分反映专业发展的特色, 并增加了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比重, 对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将起到重要的指导与规范作用。

参考文献

[1]杨述厚, 李百齐, 刘东渤.创新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路径选择[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 (10) :158.

[2]孙静, 吴宝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本科)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 (31) :106.

[3]陈淑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7, (5) :93.

[4]李艳波, 刘松先.实践教学是地方高校经管类人才培养的主体性教学活动[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8, (6) :68.

《劳动法》课程教学 篇10

那么如何处理课堂教学中的节外生“枝”, 让意外生成“枝”繁叶茂呢?

一、错误———生成的“钥匙”

错误是教师常常遇到的事情, 课堂中的错误往往受到教师的忽视和排斥, 事实上, “课堂应该是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 学生出现错误并不是坏事, 相反许多生成的“错误”都蕴含着深刻的教育价值, 我们要做的是抓住契机, 赋予它特有的价值, 为我所用。因此, 我们必须正视错误, 还要准确地对错误进行辨析, 以便即时筛选, 采用相关的策略, 努力挖掘“错误”的潜在学习价值, 以“错误”成为开启课堂动态生成的“钥匙”。

二、智慧———生成的“源泉”

生成性课堂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差异, 每一个学生都是有历史的、活生生的个体, 他们在相同的课堂情景学习中有着不同的学习体验, 教师应理解学生的体验, 对学生课堂中“生成”的东西应整合、取舍和提升, 促使学生“生成”为课堂有效“生成”所用。同时, 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意见有分歧时, 可以引发他们展开激烈的讨论, 这种讨论能让集体智慧碰撞出绚烂的火花, 使之成为课堂教学动念生成的“源泉”。

【课堂实录】

在上劳动与技术《洗水垢》这课时, 老师要求大家想办法, 把一个水壶里面的水垢洗干净。各小组领到任务后, 赶紧动手操作起来。

生:老师, 我们用水冲。

生:不可以, 水垢粘得很牢, 根本冲不掉。

生:我们小组是用小刀去刮。

生:我们还有一个办法, 就是在壶底背面轻轻敲, 直到掉下为止。

生:不对, 应该是用小刀在里面刮几下, 然后再敲, 这样容易一些。

生:老师, 我想到了一个更好的办法!可以到伙食房借一些醋过来, 倒一点醋到水壶里面, 这样水垢就会自动掉下来。

多精彩呀!学生的不同见解, 适时引发为中心明确的争议, 以求通过争议, 展开合作学习, 动手实践操作, 促进课堂的生成。课堂给学生提供了展示实践操作能力的舞台,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让学生亲身体会到解决任何问题都应努力寻求多种途径, 并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对课堂中“生成”的东西加以整合、取舍和提升, 促使学生的“生成”为课堂有效“生成”所用, 使之成为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源泉”。

三、合作———生成的“温床”

在生成性课堂教学中, 伴随着课堂的开放、生成, 教师要以学生的学习伙伴、促进者的形象出现在课堂上, 扮演“平等中的首席”角色。课堂上教师应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 让学生感到轻松、坦然、自由、愉悦, 没有任何形式的压抑和强制, 在这种氛围里, 学生可以自由自在地思考、探究、实践, 可以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也可以大胆果断地决策和实践。营造课堂和谐合作的空间, 以一种开放性的、让人感到温暖的、接受性的方式来聆听学生的心声, 成为课堂动态生成的“温床”, 能让我们的课堂活力四射。

【实例】

《泥塑》是一节操作性很强的劳动与技术课, 按文本的要求课堂上学生需完成“捏泥碗”“捏笔筒”两个作品。老师先是教会学生简单的几种捏法, 然后采用各小组合作、老师与同学合作等不同的方式尝试着“捏泥碗”和“捏笔筒”, 在各组都能够反复操作直至熟悉时, 老师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谁愿意和老师一起参加今天的泥塑大赛”。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 一个个都动起手来, 想和老师比个高低。几分钟过后, 一个个新的造型在孩子们的手中产生了, 有“荷花泥碗”“秋菊笔筒”等许多的作品。

四、预设———生成的“粮仓”

“预设”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有章可循, “生成”使我们的课堂精彩纷呈。新课程背景下, 动手实践成为劳动与技术课程的主旋律, 对以实践操作为主的劳动与技术课堂教学来说, 经常会被学生的一些意想不到的发现所打断。教师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必须充分预设, 充分预想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问题。在不同的环境, 面对不同的学生, 所产生的意外问题也会多种多样, 这“意外”或许打乱了教学的节奏, 但许多不曾预约的精彩也会不期而至。我们必须及时地化解这意外的干扰, 化被动为主动, 并把它转化成课程资源, 丰富课堂的生成源, 储满课堂动态生成的“粮仓”。

《劳动法》课程教学 篇11

【关键词】劳动与技术 拓展性课程 开发 实施

拓展性课程分为知识拓展、体艺特长、实践活动等三类。劳动与技术作为拓展性课程三大类之一的实践活动类课程,对于增强学生了解劳动世界,理解劳动意义,掌握一些生活必备的技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初步形成从事简单技术活动和进行简单技术探究的基本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选择劳动与技术类拓展性课程开发缘起

(一)课程实施的弱化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小学3~6年级学生人人必须经历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定性学习领域之一。2015年7月下发的《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要明确并保证劳动教育课时,义务教育阶段三到九年级切实开设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课,普通高中阶段严格执行通用技术课程标准,课时可视情况相对集中。”但是在综合实践活动框架下的劳动与技术课程与其他几个领域共用一个课时,所能分配的时间十分有限,导致其课程地位不断被削弱,基本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

(二)目标认识的简化

很多教师认为劳动与技术就是学生能进行扫地、擦窗、擦桌子、洗碗等一系列常规劳动,对劳动与技术的目标指向缺乏正确的认识。事实上,新课程理念下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包括家务劳动、公益劳动等劳动教育,更包括技能练习、工艺制作、简易设计、技术实验、发明创造、职业体验等技术教育,是劳动与技术的有机整合。在会劳动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主要目标。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学校应依据培养学生思想品格、核心素养和各科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把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部分内容开发为拓展性课程,把大部分校本课程开设为拓展性课程。” 因此,我们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体现学段教学要求,尊重个别差异,依托省编《劳动与技术》教材中的项目与学校实际进行专题拓展,积极开发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劳动与技术类拓展性课程,使学生获得更多动手操作、合作学习的机会,丰富学习经历,提高劳动实践意识和技术能力。

二、小学劳动与技术类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内容

(一)基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课程

1.设计启蒙课程

设计思维是一种可操作行为以外的思想能力,是创造性的具体表现。小学是技术设计教学的启蒙阶段,主要有工艺、外形、功能、材料等内容的简单设计,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设计启蒙课程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设计应用为平台和媒介,根据制品的要求,驱动和引导学生在设计性学习活动中学会观察、思考、质疑、调查、收集、研究、设计、改进;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思辨、动手、制作等能力。小学生设计启蒙培养的方法多种多样,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引导,我们主要以原型启发、案例分析、头脑风暴、默写激励、六六讨论、卡片激励等方式开展活动,还包括以iPad为技术支持,利用妙趣剪纸、爱折纸、设计君等APP进行创意设计。

2.头脑OM课程

头脑奥林匹克(Odyssey of the Mind)简称OM,其宗旨是开发青少年的创造力,培养青少年的创造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头脑OM活动是新型的创造力教学活动,主要是通过团体协作创造性地解决具有挑战性的实践课题或未知问题,发现和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技能。新课程背景下的劳动与技术学习强调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激励创造欲望,这与头脑OM的目标指向不谋而合。在头脑OM活动中,摒弃了传统学科的程序化教学,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松散的联邦式教学,一般流程为:问题—团队1,团队2,团队3……即先由教师出示本次活动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观察,再由学生自主组建团队展开讨论研究,直至最后解决问题。在活动中,教师身兼主持人、助手、召集人及观众等身份,以倾听者的角色出现,帮助学生完成每一次挑战任务。

课程内容主要有纸结构承重、穿越凯旋门、越高越好、纸陀螺等利用身边常见材料的活动,并与头脑OM长期题与短期题结合,融合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注重科学与艺术相结合,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思考问题。

(二)基于技术素养培养的课程

1.木工

木工是劳动与技术中具有特色和传承性的课程,它不仅是对传统木工工具的认识,还是创意和想象与工艺木工的结合。我们设计的木工课程是以学生木工机床为载体,从机床的认识与使用出发,掌握曲线锯、直内角锯、转弯锯、斜面锯等锯割方法,再利用桐木板开展小圆桌、手推车、小板凳、孔明锁、回旋镖、木质飞机等项目的制作。在引导学生进行创意制作工艺木工的过程中,增强学生手脑并用的思维,提升其创造力和探究力。

2.金工

金工与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有着密切关系,通过金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设计、制作和评价金工作品的一般程序,认识金工的职业形象。金工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了解金工的作用及历史与发展,认识金工的职业形象,认识钢、铁、铝、铜等常见金属材料的特性与用途,掌握使用常用金工工具的技能,作品制作等。我们选择以钢丝钳、尖嘴钳、剪刀、美工刀等为基本工具,以铝制易拉罐、铁丝、铜丝、回形针等为操作载体,开展铁丝书签、铁丝便签夹、铁丝花篮、易拉罐小椅子、回力车等作品制作,增强学生变废为宝意识,感受金工工艺的独特魅力。

3.纸艺

纸艺是一门既古老又现代的艺术课程,简单地说,纸艺就是关于玩纸的艺术,它的造型、题材、表现形式等具有很强的生活色彩和文化元素。纸艺课程以生活中随手可得的纸为主要素材,通过剪、刻、撕、揉、折、卷、叠、编织、压印等手段制作成平面或立体的艺术品。根据学生的技术学习基础,基于传统剪纸工艺特点,遵循技术学习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以纸为材料的纸艺课程,内容主要有平面纸艺和立体纸艺。包括结合圣诞节、母亲节等节日进行贺卡制作;综合利用各类纸张和环保材料,进行组合制作;运用纸浆塑型和贴纸成型的方法拓展立体塑型作品的制作等,提高学生对传统工艺的认识,丰富学生多元实践感受。

4.电子

电子制作学习是小学3~6年级劳动与技术教育内容之一。由于材料准备不方便、操作技能难度大、教师电子专业技能不过关等因素,教材中的这部分内容往往被选择性放弃,学生在小学乃至初中阶段都得不到有关电子技术的学习。电子制作课程的开设,为学生提供了接触电子信息技术的平台。我们主要根据学生的电子知识储备和技能基础,设计安排了从简单电灯电路到复杂LED发光二极管的系列创意,以培养学生“电路图”的识读能力和拼装、焊接等技术能力为目标,以船模、车模、C型模拟机器人、D型模拟机器人等为制作内容,让学生在玩中学、赛中学,激发学生学习电子技术的兴趣,提升学生电子制作的能力,使技术教育的内容更加完善,学习方式更受学生喜爱。

三、小学劳动与技术类拓展性课程的实践策略

(一)创设有效情境,激活学生内在需要

拓展性课程主要是为了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认识自己,提高自己,并在学习中激发潜能。因此,在拓展性课程的实施中,我们首先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基于头脑OM的木工拓展《投石机》一课中,教师先出示一把勺子、一根杠杆、一个乒乓球、一个三角形支架,然后提出问题:“怎样才能让乒乓球抛得远?”随后下发器材,让每个小组玩一玩、试一试,并说说实验结果。接着,教师出示已经制作完成的投石机作品,请学生演示投射乒乓球,比较远近。在此过程中,学生明白了投石机的工作原理,也为设计制作远射程的投石机奠定了基础。在对范例作品的探讨剖析中,引发学生对两者产生联想,间接运用已有知识处理问题,为学生充分利用木条加工各种结构和功能的投石机作了铺垫。

围绕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利用作品范例、多媒体课件、游戏等可感而形象的载体,创设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任务或问题情境,让学生置身于需要完成的情境中,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在任务达成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与技能。

(二)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把握技术操作要点

劳动与技术类拓展性课程中的自主探究通常围绕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习和掌握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学生的自主探究不仅可以降低学习难度,使学生直觉地、综合性地把握探究对象的本质,也是学生学习操作技能行之有效的途径,能让学生有效掌握操作技能。

如在纸艺课程《纸塑花篮》中,教师要求学生剪出对称的一棵树,在剪的过程中,剪刀的握法、剪法等技术得到了训练,并且在自主尝试中对折法有了一定的了解。继而,教师出示对称花篮,请学生介绍方法并开展制作。在这一阶段,有的学生能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顺利完成,而有的则因折法、剪法没有掌握而导致无法完成制作。但就是在这样的自行探究中,学生已初步学会了对折剪的技术,同时也对制作中的问题产生了思考,更为教师进行有效指导提供了依据。

在开展自主探究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制作要求,然后由组长分工、明确学习任务,按要求开展操作实践,做到人人都有动手的机会。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辅导、相互讨论,让学得较好的同学帮助学得较慢的同学,以此缩短学习进程,增强同学之间的合作精神。

(三)适时适度引导,拓展学生创新思路

劳动与技术类拓展性课程的指导要紧紧依托学生自主探究活动,根据探究中的问题、思考、建议等反馈信息,适时、适度地启发学生从部件组合、作品观赏及使用效果等方面进行思考,拓宽创新思路,帮助学生系统认识过程、掌握方法,避免学生被动接受,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积累经验。

如在开展《回力车》制作活动时,教师在学生已有作品的基础上组织竞赛,以不同快慢、装饰、前进方向等作品为例,请学生介绍自己作品的优劣。随后,启发学生从皮筋数量、长短,配重的重量、大小,车轮的大小、材质等方面进行思考讨论,尝试改进,激励学生创新。在引导过程中,教师在给予适当的点拨后要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在听取其他人的经验、教训、窍门后,再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调整,此时的实践,不是对“尝试”的简单重复,而是在教师引领下的理性再创造。

(四)综合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快乐成长

拓展性课程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关注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参与度的评价以及完成整个学习任务的整体性评价。因此,我们以参与行为和作品评价为手段,通过学生学习表现、学习感受交流、学习情况记录、作品展示等多种方法,适应拓展性课程的多样性特点,对学生的课程学习进行综合评价,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舞台和个性化的发展空间。

1.参与行为评价

参与行为评价是对学生活动过程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评价,在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方面的习得与创新的同时,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情感的发展与变化。在拓展性课程的学习中,学生是进行自我构建的学习,不同的学生构建的途径和最终结果都会有所不同,不能用统一的评判标准对学生的学习作出评价,恰当的方法是通过对学生在参与学习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能力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学生的自评、互评是一种重要的参与行为评价视角。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参与行为评价,其次要了解评价的目的,即评价是为了促进自我了解与自我发展,最后要让学生和周围的同伴进行比较。在开展自评和互评中,以等级问题选择为主,如“在和同学的合作中,你经常发表自己的独特想法吗?①是②否”“你在活动中帮助解决问题了吗?①是②否”……如果选“是”计1分,选“否”不计分,根据学生的累计分数高低对其参与行为作出相应的评价。通常以相互熟悉的若干名(5~8名)同学组成一个评价小组,每个人以别人对自己的参与表现行为评价的平均分为依据,相对客观地评价出学生的学习水平。

2.作品成效评价

劳动与技术类拓展性课程中的作品成效评价,有时表现为一种创新技术或行为,有时则是一件作品的完成,或者是共同组织完成一个研究任务。所以学生作品成效评价要和具体的评价内容结合,如果是创新作品,评价的内容要看作品的创意和先进性等;如果是一个问题的解决,评价的内容要关注学生的方案设计、实施、修改与目标达成等。

在劳动与技术类拓展性课程中及时开展作品成效评价,便于教师对课程内容和教学设计进行改进,也有利于学生互相学习交流,对他人提出的信息、意见作出有意义的分析,从而抓住作品中的创新点或对自己设计活动富有启发意义的部分,用以改进作品,发挥评价的激励与导向作用。

劳动与技术类拓展性课程的开设,丰富和拓宽了学生的学习领域,开发和培育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和特长,促进了学习方法与学习思维的优化,减少了基础知识与技能对学生学习的约束,使每位学生有机会亲历技术,愉快学习!

参考文献:

[1]沈之菲.激活内在的潜能[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陈蓉蓉.听,纸会说话[J].教育研究与评论·技术教育,2014(4).

[3]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EB/OL].http://www.zjedu.gov.cn/news/

142778441751261711.html.

[4]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建设义务教育拓展性课程的指导意见[EB/OL].http://www.zjedu.gov.cn/news/144254482730557300.html.

[5]管光海.“浙江省中小学学科教学建议”案例解读劳动与技术[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4.

[6]徐长发.创新始于劳动 魅力源于技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劳动法》课程教学 篇12

课程是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一所大学课程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其学生的质量。课程的质量一方面取决于其内容, 另一方面又与教学模式紧密相连。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或框架, 表现教学过程的程序性策略体系。教学模式的研究关键是确定构建怎样的模式才能科学、合理、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 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本文将整体描述与分析西北政法大学国家级精品课程《劳动法学与社会保障法学》及其实践教学课程的改革方案, 研究法学专业本科与研究生两阶段创新人才培养的专业课教学模式改革的路径与方法, 以培养“一实二懂三强” (专业基础扎实、懂经济、懂管理、实践能力强, 社会适应能力强, 自律意识强) 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为目标, 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 着力构建劳动法学与社会保障法专业课“多元化梯级型”教学模式, 实现教学研究的创新, 打造具有推广价值的创新人才培养的个体范例。

二、对法学教学传统模式的反思

《劳动法学与社会保障法学》学科近年来发展迅速。西北政法大学在本科教育阶段建立以法学专业核心课《劳动法学与社会保障法学》 (必修课) 为中心, 以实践教学课程《劳动法案例评析》和《劳动法诊所》为辅助的专业课程体系。在研究生教育阶段, 建设了《劳动法学与社会保障法学专题》等专业课。2010年本科专业课《劳动法学与社会保障法学》获评国家级精品课程, 在充分肯定本学科教学成就的同时, 反思本学科专业课教学存在的问题是学科可持续发展与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所在, 而教学模式的改革就是一个绝佳的切入点。从近年来听课和教研室集体研讨的结论看, 教学模式单一, 难以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制约本学科教学进步的主要问题。具体表现在: (1) 因袭传统教学模式, 缺乏创新。在本科必修课教学中, 大部分老师采用传授式教学模式。注重知识传授, 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片面强调灌输式方式, 在不同程度上压抑与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 (2) 教学目标形式化、空泛化。尽管在教学大纲中明确章节的教学目标, 但重点在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而没有提出能力培养的具体指标, 极大的束缚了基于能力培养的教学进步。 (3) 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不规范。由于缺乏教学理论的研究与总结, 即使是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模式, 教师运用时也会出现操作程序的非规范化, 从而导致教学效果难以凸现。 (4) 实现条件的缺失。这主要表现为教学方法单一和教学内容层级不清两个问题。由于课程内容庞杂, 教学时间有限, 如何完整有效的传授课程知识成为困扰教师的重要问题, 同时, 如何创新满足不同授课对象需求的课程教授方法也是制约学科教学发展的瓶颈所在。 (5) 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主要体现为考试体系的僵化与评教方法的单一, 这使得教学效果无法及时有效的得到反馈, 从而制约了人才培养与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双向互动机制的形成。基于上述问题意识, 笔者带领的课题研究小组秉承创新人才培养理念, 以建构“多元化梯级型”教学模式为核心, 进行旨在培养学生法律思维能力的法学教学改革。

三、“多元化梯级型”教学模式在法学教学中的构建

1. R M SD教学模式的构建———本科专业必修课《劳动法学与社会保障法学》教学改革方案。

R M SD (R evolution and M odernization, Specialization and D iversification) 教学模式中, R和M体现的是教学内容上的革命与现代化路径。本课题组针对本科课程教学内容多, 课时有限的特点, 改革现有的按章节分点教授的方式, 将课程内容分为两个大部分———《劳动法入门》与《社会保障法基础理论》, 以劳动法学与社会保障法学的基本原理为主线, 在《劳动法入门》中将劳动法理论与制度划分为总论、劳动力市场法、个别劳动关系法、集体劳动关系法、劳动争议处理法五个部分, 每部分以“基本原理、制度分析、案例分析”为框架, 以讲解基本原理为基础, 以制度分析和案例研讨为辅助, 培养学生体系化思维方式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保障法基础理论》以专题讲解为主, 将现有制度划分为若干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题, 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 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在《劳动法入门》与《社会保障法基础理论》关系处理上, 将坚持以基本原理的有效讲授为主线, 根据课程内容和我校教学条件, 适当分配学时, 提高教学质量。S是指教学过程的专题化运作。为保障本课程教学的完整性与有效性, 将在教学内容两分的基础上, 按照课程内容的特点与学生的需求, 设计教学专题模块, 并根据不同模块设计教学方法。D是指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根据课程内容改革的需求和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 分别或综合采用问卷式调研法、回溯提升式教学法、名著导读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并研究一体化教学的有效方法体系。本课题组通过R M SD教学模式的运用, 试图建立以基础理论为主导, 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教学模式, 夯实学生知识基础, 培养其初步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性学习习惯, 为更高层级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探究式范例教学模式的构建———本科教学实践课程“三位一体”教学改革方案。

借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学案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工程”经验, 实践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的“推进高等学校教学改革, 加强实践教学, 培养高层次应用性人才”的教育战略的重要举措, 以提高学生法律实践能力, 培养高层次创新型职业法律人才为目标, 建立融案例教学、判例研究和社会实践教育为支撑的“探究式范例”教学体系。本课题组在教学实践中, 将《劳动法案例评析》分解为两个模块———《劳动法案例评析》与《劳动法判例研究》, 前者采用案例教学法, 通过双师教学、模拟法庭或者旁听审判为辅助教学方法, 着力培养实用型法律职业人才。后者通过探究式教学法, 使学生精通判例, 深入地了解我国法官在审理案件, 特别是疑难案件的过程中澄清法律的模糊、两可之处, 填补法律的空白等所体现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培养高层次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同时, 本课题组还将研究如何整合《劳动法诊所》教学与课堂教学的资源。从而建构“三位一体”、“理实并重”的实践课程教学模式

3. 多元化梯级型教学模式的评价与支持体系。

创新考试体系:针对不同课程模块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考试系统。在本科必修课程考试中引入动态性———常规化考试体系, 在试题设计中加大焦点问题评述、理论研究热点探索、案例分析等主观题比例, 在客观题方面以思考出题形式命题, 引导教学深入。在考试形式上建立多样化考评体系, 注重平时考评的方法和评分比重, 探索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本科必修课考试模式。在教学实践课中, 建立累积———叠加式考试体系, 通过课堂讨论、专题发表、期终面试和试卷考评等方式建立综合考试体系, 切实加强教学实践课的考评信度。在研究生课程考试中, 建立“研究发散式口试定期研究成果发表项目工作评价”三位一体的综合考评体系, 以全面考核研究生研究创新能力。

本文接受西北政法大学教学改革研究2010年一般项目“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劳动法学与社会保障法学》专业课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的资助, 是其阶段性研究成果。

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摘要: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与优化是法律教学的核心目标。然而, 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法律教学模式极大的束缚了法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基于法律教学模式改革的需要和国家精品课程《劳动法学与社会保障法学》教学实践经验, 本文将整体描述“多元化梯级型”模式在法律教学中的应用过程, 深入分析这一教学模式在法律教学中的表达方式与功能, 力图展现课堂教学与法律思维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脉络, 以求法律教学之创新。

上一篇:注重培训下一篇:群众文化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