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语言修养漫谈

2024-09-24

教师教学语言修养漫谈(共10篇)

教师教学语言修养漫谈 篇1

声乐教学是以培养和训练学生歌唱技能技巧, 以及音乐艺术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教育活动。与其他学科相比, 它是一门融艺术性、知识性、技术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学问, 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声乐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学语言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声乐教师要明确声乐教学语言的要求, 不断加强教学语言修养, 提高运用教学语言的艺术。

1 准确是声乐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

声乐教学语言准确, 就是要求声乐教师在传授学科知识时, 教学语言清晰、贴切, 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从而使学生的演唱能达到教师所期望的效果。准确是声乐教学语言最基本的要求。

在声乐教学中, 准确的教学语言, 对于树立教师的威信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着重要作用。准确的教学语言能有效地解决学生歌唱中的问题, 使其演唱水平不断提高。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 也使教师获得学生的信任, 易于建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反之, 教学中, 若出现教师对学生的演唱指导总是词不达意, 学生不能理解教师所阐述的歌唱原理;或同一种发声现象, 教师每次的说法不一致, 一会儿是呼吸问题, 一会儿是咽喉太紧, 一会儿又是共鸣位置没上去等, 这些不准确的教学语言, 会引起学生对教学的质疑, 逐渐失去对老师的信任, 使融洽的师生关系遭到破坏, 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我国声乐教育家沈湘教授在教学中十分注意教学语言的准确性。如在讲授关于喉结的问题时, 他讲到:“唱高音时, 喉结应该‘打哈欠’或深吸气似的往下沉。”[1]沈先生为什么用“往下沉”而不用“往下拉”, 仔细分析是有原因的, 用深吸气的感觉使喉结“沉下来”, 是在心理活动指导下的“被动”行为, 而将喉结“往下拉”, 是生理上主动用力调整的结果。前者能使喉底产生松弛打开的感觉, 声带在积极工作时, 没有多余的外力干扰;后者容易把喉结拉得很紧、很僵, 易出现声门逼紧发声的问题。

声乐教师要做到教学语言准确, 首先, 思想要明确。教师要研究各种唱法及不同时期的声音审美标准和技法特点、不同作者的创作风格, 并结合学生的声乐基础和具体声音条件, 指出存在的问题, 提出改进的方法、努力的方向。其次, 表述要确切。既要合乎逻辑, 又要照顾到学生的认知能力, 运用学生容易理解的语言。特别是无声语言的使用要到位, 夸张要适度, 过于专业化的教学用语要慎用, 如“运用口腔共鸣来歌唱”, “运用胸腹式呼吸方法”等, 这些语言往往会让学生莫名其妙, 不理解教师的初衷, 反而达不到教学目的。

2 精炼是提高声乐教学效率的必然要求

语言精炼简洁就是用最少的字句, 简明扼要地表达出所要陈述的思想内容, 没有多余的言语和动作。《礼记学记》中说:“其言也, 约而达, 微而臧, 罕譬而喻。”意思是说, 教学语言要简约而明达, 以细微浅近之语阐明至善至美之理, 少用譬喻而能使人透彻理解。声乐教学语言精炼, 就要求教师用最简炼的教学语言向学生传授最丰富的内容。

声乐教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要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 必须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反复地进行歌唱练习, 使之在实践中去领悟正确的发声方法, 掌握歌唱的技能技巧。在声乐教学中, 精炼的教学语言能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有的放矢的练习时间, 课堂时间可得到充分的利用, 教学效率亦会随之提高。

有些声乐教师在教学中, 不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 也不针对学生在声乐学习上存在的主要问题而泛泛的空谈声乐理论, 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解释歌唱的支点, 共鸣位置的安放, 气息的保持与运用, 发声器官的紧与松, 高位置共鸣与深呼吸的对立统一关系等较难理解的问题, 有的还谈及歌唱的风格、表演等, 面面俱到, 恨不得在一堂课上解决学生所有的声乐技术难点, 以形成正确的声音观念。讲起来滔滔不绝, 实则没有重点漫无边际, 对于声乐基础差, 理解力不强的学生来说, 常感到顾此失彼, 无所适从, 不能解决声乐学习上的实际问题, 又占用了学生宝贵的艺术实践和自我体验的时间。

声乐教师要做到教学语言精炼简洁, 首先, 要学习各种声乐流派的教学理论, 集百家之长, 为己所有, 广文博采, 厚积薄发。只有这样, 教学语言才能日臻精炼简洁。其次要注意对教学语言的锤炼和推敲, 力争做到精益求精, 一字不多, 一字不少, 动作切忌过多过杂, 能说明问题即可, 少说空话套话。总之是以最精炼的语言表现最丰富的内容, 使教学时间充分利用。

3 生动形象是声乐教学特点的内在要求

语言生动形象, 可化抽象为具体, 化复杂为简单, 化艰深为浅易, 化深奥为通俗。在声乐教学中, 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能使学生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身临其境的感觉, 也最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求知欲。

声乐艺术是一种“有声无形”的抽象艺术, 歌唱器官长在歌者体内, 看不见, 摸不着, 这给声乐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在声乐教学中, 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能激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学生凭借想象在大脑中形成表象, 使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变得看得见摸得着, 以形象思维为桥梁, 调动自己的歌唱器官协调运动, 从而使自己获得悦耳的歌声。

沈湘教授在教学中常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如:“好的声音是用空腔和气儿唱出来的”;“呼气不是一大片, 送到共鸣腔里的气儿要形成气柱”;“意大利美声学派的唱法主要强调咽腔共鸣, 从下到上, 喉咽腔、口咽腔、鼻咽腔要感觉是个连通一体的管子, 声音混着气儿就从这根咽腔通向头腔”。“咽壁像个槽, 让声音入槽”;“从低往高唱的时候要有一种稳定感, 就像盖图章, 盖下去就不要再动了, 不然的话, 盖的图章就不清楚了”;“最好的效果是脱离肉体的声音, 好像是‘吹瓶口’吹出来的动静”等[1]。学生在这些生动形象的启发中, 能很快获得正确的感觉。

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还包括幽默诙谐。幽默诙谐的教学语言, 可以调节学生低落情绪, 放松紧张的心情, 使学生保持积极兴奋的歌唱状态;可以强调声音观念和主张, 加深学生理解和印象;可以调节课堂气氛, 使教学在和谐、轻松的环境中进行, 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声乐教师要做到语言生动形象, 不仅要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 还要善于观察和体验生活, 勤于思考, 总结生活现象和声乐演唱的共通之处。

成功的教学无不得益于教学语言的功力, 优秀的教师首先应善于表达。为此, 声乐教师在不断学习和研究演唱知识的同时, 还要不断锤炼教学语言。努力把语言家的用词准确, 数学家的逻辑严谨, 演唱家的慷慨雄辩, 艺术家的丰富情感集于一身, 为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语言的作用, 提高教学质量而不断奋斗。

参考文献

[1]邹本初.歌唱学—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1:42.[1]邹本初.歌唱学—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1:42.

浅谈教师的语言修养 篇2

(关键词):教师 教学语言 语言修养

教师的教学语言是一种专业语言,是教学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功和必要素养,也是教学成功的一个十分重要因素。教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以及师生间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都必须以语言作为媒介。一个优秀的教师,能够通过情趣盎然的描述,鞭辟入里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适时巧妙的设疑,恰到好处的点拨,把学生带进瑰丽的知识殿堂,开启其心智、陶冶其情操,达成教育教学的最佳效果。当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深刻地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 因此,对于教师来说,锤炼和优化自己的教学语言,提高教学语言修养,应当成为一个教师的自觉追求。

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符合以下要求:

一、示范性和针对性

中小学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处于心智快速发展、语言能力不断提高过程当中的儿童少年。教师的教学语言,作为学生学习语言的范本,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学资源,其示范性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语言的理解接受能力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依据学生的年龄、心理、语言理解接受的水平不断地做出适应性的调整,既不能超越学生的接受能力,造成学生理解的障碍,降低课堂教学的效率,也不能片面追求通俗易懂,过度地使用方言土语,忽视了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

二、规范性和科学性

对教师课堂语言的最基本要求,就是说话要规范、科学。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完整、连贯、简洁、准确,符合汉语普通话标准,符合本学科的表述习惯,符合思维规律和科学原理。教师的表述,必须做到发音准确、吐字清晰、语速适中、词句恰切、文明文雅、内容观点鲜明正确。我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认为,如果教师教学语言规范,学生对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就易于接受,课堂教学效果就会大大提高。这对其他学科的教学,其实也是完全适用的。同时,教师应该自觉地用规范科学的表述,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三、艺术性和情感性

教学是一种艺术,教师的教学语言也应该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应该形象生动,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优秀教师的课堂语言,或言简意丰,或典雅优美,或幽默诙谐,或明快晓畅,能最大程度地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启发学生,使学生兴味盎然,如沐春风,在美的享受过程之中完成学习目标。

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学语言必须是富有感情的充满感染力的语言,它既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外在条件,又是强化教学信息的特殊信号。“举手投足皆有意,一颦一笑总关情。”教师要善于用情真意切的语言感染学生,以“爱”点燃学生的“爱”,以“情”引发学生的“情”,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他们内心的共鸣,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影响他们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品质。

四、主导性和启发性

瑞士的艾米尔认为“教授的艺术就是懂得如何引导”。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注意什么,感受什么,联想什么,以及表达什么,关键在于教师怎样利用教学语言进行引导。善于引导学生学习的教师的教学语言,总是能沟通师生的思维,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学生的共鸣,制造出好的教学气氛,调节教学节奏的张弛,从而带领他们进入教学意境。有主导性的教学语言是积极的、能动的,它犹如教师留给学生的路标,有一种提示作用,循此可以少走弯路,提高效率,产生吸引人的无穷魅力。

“平庸的教师只是叙述,好教师讲解,优异的教师示范,伟大的教师启发。”教师的教学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学语言相应地应当含蓄蕴藉、耐人寻味、发人深思,富有启发性。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富有问题性,给学生留下想象的余地,让学生能由“此”想到“彼”,由“因”想到“果”,由“表”想到“里”,由“个别”想到“一般”,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教师教学语言修养漫谈 篇3

二外日语课程作为英语专业的一种辅助课程, 在我国的高校中已经开设了相当长的时间, 并成为大学生修习第二外语的首选课程。但现实的二外教学状况可以用“费时低效”来概括。原因是多方面的, 关键问题是师资队伍问题, 特别是教师的素质问题。一个教师的综合素质应该包括:政治思想素质, 文化素质, 专业素质, 身心素质。本文拟就师资培训中主要关注的业务素质展开讨论。

1 二外日语教师业务素质解析

教师的业务素质包括学科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和自我提高的能力。二外日语教师的业务素质自然涵盖日语语言的交际能力、教学能力和自我提高的能力。高等院校的二外日语教师与日语专业的教师相比, 尽管在内涵、层次、知识面、理论钻研、研究能力等方面有所区别, 但素质的外延是一致的。

1.1 语言交际能力

二外日语教师从事日语语言教学, 首先应该具有外语院系日语专业优秀毕业生的语言能力。高素质的二外日语教师首备的条件是有运用日语从事交际的能力。包括语言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交际策略能力。

1.1.1 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包括语言技能 (听、说、读、写、译) 和语言知识 (语音、词汇、语法、语篇) 两个方面。教语言的必须首先会使用语言, 要教学生听、说、读、写、译, 教师必须有更高的听、说、读、写、译能力。知识和技能是相辅相成的, 没有语言知识, 难于掌握语言技能;光有知识, 不会使用, 会导致“聋、哑”症, 这样的教学必然会失败。

1.1.2 社会语言能力

社会语言能力也有知识 (语用、语境、功能、跨文化、文体等) 和能力 (使用得体、理解无误) 之分。使用语言要得体, 理解无误, 必须了解语用规则, 了解语言的社会功能, 了解语言的使用环境。使用语言要达到“得体”, 还得具有文体学知识、跨文化知识等。听、说、读、写、译正确无误只是低层次的, 交际顺利得体才是高层次的。

1.1.3 语篇能力

语篇通常是指使用的语言——即话语、言语。这里指超出词句界限的语言单位:口语和书面语。语篇能力包括输出和输入。换言之, 就是组篇和解读篇章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建立在篇章知识基础之上的, 如语篇类型、语篇结构、衔接手段等。

1.1.4 交际策略能力

要运用日语进行有效交际, 还必须具备语言的和非语言的交际策略知识, 如会话合作原则、礼貌原则, 以及交际过程中使用的修复和保障手段, 并能灵活运用。

上述四个方面构成语言交际能力, 是二外日语语教师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素质, 是从事二外日语教学的基础。

1.2 二外日语教师的教育能力

一个人无论日语说得多么好, 文章写得多么漂亮, 不懂教育科学, 没有教学能力绝不是一个高素质的教师。只通晓本门学科, 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或许可以成为一个教书匠, 但现代教育不再需要只有某种专业知识的教书匠式的教师, 而需要既有专业知识, 又有教育理论和教育能力的教育家式的教师。

1.2.1 教育理论

高素质的教师必须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他们必须熟知教育理论, 学习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语言教师还应了解外语教学理论, 如语言教育学、心理语言学、二语习得理论、外语教学法、语言测试等。具体地说, 他们要了解二语习得的过程、习得与正规学习的区别、学习者的成因与策略;了解各种教学流派及其方法;熟悉语言的评价理论、原则、方式、方法等等。

1.2.2 综合知识

综合知识指相关的科学文化知识。一个外语工作者不仅要能熟练地使用自己所专长的语言, 更要有十分广博的知识和较高的汉语水平。广博而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多方面的才能是造就高素质教师的保证。那么二外日语教师的知识结构怎样才能做到合理呢?笔者认为, 二外日语教师应该具有日汉双语语言知识 (语音、语法、词汇、语篇) 、双语元语言知识 (即讨论阐释语言的语言) 、双语的社会与文化:文学艺术、历史地理、民俗人情、习惯嗜好等, 这些都是与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密切相关的。

1.2.3 教学技能

教学技能首先是教学组织能力 (包括课前、课中、课后) , 如教材的选用与处理, 教学原则和方法的选用, 课堂的组织与安排:演示、讲解、提问、答疑, 情绪的调动等。其次是教学手段的运用, 不仅会利用传统的黑板、书本、粉笔、实物, 更要会使用现代的电脑、多媒体、网络等。随着教学高科技的手段越来越高, 教学现代化、信息化、网络化是发展趋势。传统的教学手段将逐步减少到消亡, 掌握并能熟练运用现带高科技教学手段是高校英语教师的基本功。再次是教学评价技能, 它涉及命题、阅卷、分析、评价等。不懂语言测试, 不善语言测试的教师也不能算高素质的教师。

1.3 二外日语教师的自我提高能力

当今社会, 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日新月异, 层出不穷。高素质的英语教师要与时俱进, 就要不但更新知识, 进行科学研究, 且有创新思维的能力, 才能不断完善和提高。这是保证高水准的必备条件。

1.3.1 知识更新能力

要更新知识, 完善自我, 首先要有“开放式”的胸襟, 即随时准备且乐意吸收新思想, 接受新事物。其次是广泛涉猎, 大量阅读, 这是知识更新的重要途径。阅读本学科领域的新著新论, 特别是外语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读书要做到有效, 必须有明确的目的, 注意发掘问题, 充分利用索引, 有审视和批判的眼光, 善于记笔记, 重要书不厌其烦重复读, 读与写相结合, “精”与“泛”相结合, 这样读书一定会有收获。

1.3.2 科研能力

科学研究是自我完善、不断提高的最重要手段。大凡名师大家无不是擅长科学研究且成果非凡者。不搞科学研究的教师充其量是一个低水平的教书匠。一个高素质的教师应该是一个科研型或者“学者型”的教师。

1.3.3 创新思维能力

实施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本质区别, 就是以人为本, 培养创新人才。而担负这项光荣使命的教师本人应该具有创新能力。搞科研没有创新思维不可能有真知灼见;读书不独立思考不可能发现新思想、新问题;教书没有创新只能唯书唯上, 人云亦云。当然, 创新思维能力不是想有就有的。在外语专业的毕业生中, 有相当多的人缺乏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思考、辨析能力。培养思辩能力要:多读书、多记忆、多观察、多思考、多写作。提倡逻辑思维, 形象思维, 灵感思维, 持之以恒, 锲而不舍, 这样才能逐渐培养这种能力。

2 二外语教师的职务修养

本文提出的业务修养强调的是自我完善和提高。教师的业务修养可涉及业务素质能力的任何方面。但各人所处的情况千差万别, 如学历、经历、经验、条件、环境等等, 侧重点有所不同。高等学校的二外日语教师中, 有相当一部分毕业于非师范院校的日语专业, 上岗前没有经过正规的教师职业培训没有学过教育学、心理学, 他们的重点应该是提高教育能力。即使是师范院校毕业的教师, 也应在教学理论上继续加强。学历层次相对低一些的教师重点应该加强理论修养。

2.1 方法

就在职进修提高的形式而言, 岗前培训、单科进修、助教进修班、同等学力申请学位研究生课程进修班、骨干教师进修班、访问学者、高级研讨班、社会实践、短期研讨班、出国进修等。这些都是有组织且多为较长时间脱产进行的。除此之外, 笔者以为还有不少不脱产的在职提高方法, 自我修养主要是指后类方法。

1) 参加学术会议。这是一种高层次的研讨。与会者一般就某一个理论或实践问题, 经过长时间的思考, 查阅大量文献资料, 写成文在会上宣读, 不少反映本学科领域的前沿和发展动态。会议期间与会者还可以互相交流教学经验。

2) 考察学习。带着问题, 有目的访问考察相关学校, 参观学习。

3) 听课、观摩。同事之间互相听课, 观摩别人公开课, 吸收别人的长处。

4) 常规教研活动。如果组织得好, 坚持不懈, 定能收到好效果。

5) 科学研究。这是最佳、最有效的提高方式。科研就是在干中学, 学中干;科研就是有意识地去发现问题, 探讨问题, 解决问题。我们正是在不断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成长和提高的。

2.2 模式

2.2.1 学艺式

职业提高有各种各样的模式, 其中最常见的是学艺式。这种模式国目前仍非常流行, 所谓“名师出高徒”潜在的思想就在于此。这种模式之所以流行, 是因为它注重实践经验, 身边有人教导指点, 有可供模仿的样板, 可以很快获得技能与经验。但该模式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徒弟的一切都是向师傅学的, 那么徒弟的技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傅的能力。历史经验证明, 凡博学多才的人都是取自百家。在现在“知识爆炸”的时代里, 这种模式显然已不合时宜。

2.2.2 应用科学式

应用科学模式产生于十九、二十世纪的经验主义科学研究成果。它强调科学知识, 通过实验对科学知识试用、加工提炼, 然后把结果传授给实践者, 实践者把这些知识再运用于实践, 以取得业务能力。这种模式本质上是单向的。这一模式重理论, 用理论指导实践, 科学性较强。但最大的弊病是科学研究与教学实践脱节。科学知识是研究人员的事, 科学家或学者坐在大学校园内创造基本理论, 然后由业务人员应用到实践中去。研究人员不了解教学实际情况, 缺乏针对性;实践者采取被动的“拿来主义”, 许多问题仍然得不到解决。

2.2..3 反思式

反思式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流行起来的。反思型教师乐意并且有能力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的根源、目的、后果, 以及课堂、学校、社会背景下的物质的和思想的束缚及和激励方式进行反思。反思过程的五大要素:策划、提供信息、争鸣、评价、行动。五大要素连环, 按顺时针运行。策划是自我观察, 收集教学资料;提供信息是寻觅自己教学行为的原则, 寻找教学理论基础, 对自己习以为常的、先前的想法进行质疑;争鸣就是寻找自己想法和行为之间的分歧、矛盾;评估就是寻找不同的行为方式和做法, 以适应自己新的理解;行动就是把新的想法付诸于实践。

上述三种模式相比, 反思式的优点显而易见。学艺式强调的是静态的模仿, 缺乏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应用科学式把研究与实践分离, 强调理论, 忽视经验, 教师处在被动的地位。而反思式, 综合了前两者的优点, 既注意理论, 也强调实践, 更注重科学研究, 发挥教师自己的主体作用。教师可以在前人的基础上, 结合自己的实践, 批判接受别人的理论, 审视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 评价自己的教学结果, 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 最终创造自己的理论。该模式体现了科学研究和创新思维, 是自我完善和提高的最有效的模式。

3 结语

由于二外日语课程不可能等同于专业课, 其受重视的程度普遍不高。学校设置的学期课时一般都只是略高于校选课;学生在专业学习十分紧张的情况下, 也难以在二外上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 让日语零起点的英语专业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一直是困扰任课教师的课题。要想解决好这个问题, 就必须格外重视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修养的提高。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摘要:二外日语是高校针对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第二外语课程。提高承担二外日语教学任务的教师的业务素质是该课程成功与否的关键。二外日语教师的业务素质包括:日语语言的交际能力、教学能力和自我提高的能力。另外, 二外日语教师的职务修养也是十分重要的。提高二外日语教师的修养的方法众多, 其常见的模式包括:学艺式、应用科学式、反思式。

关键词:二外日语,业务素质,修养

参考文献

[1]戴曼纯.外语能力的界定及其应用[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 (6) .

[2]管培俊, 吕杰, 徐全明.我国高校教师培训工作及其评价——新时期中国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之二[J].中国高等教育.2001, (3) (4) .

[3]华泉坤.21世纪对外语师资素质的要求[J].外语研究.2000, (4) .

[4]黄源深.思辩缺席[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 (7) .

[5]秦秀白.读书.教书.治学——和青年教师谈心[J].外语界.1996, (4) .

[6]王道俊, 王汉澜.教育学[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7]王秉钦.走近成功——论外语人才应具备的三种结构[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 (4) .

[8]伍修权.对外语工作者的希望——《外语工作者百科知识词典》序[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 (11)

教师要注重课堂语言艺术修养 篇4

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在学生心灵深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关键词: 准确 规范 清楚 简练 含蓄 幽默 抑扬顿挫

中图分类号:G451.1

教师课堂语言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上学生学习的情绪和学习的效率。每一位教师,不论他教什么学科,都是学生的语言教师,学生会不断从教师的语言中模仿其语音、语调、情感,吸收语汇,接受教师语言风格的熏陶。在课堂教学中,只有那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才能激起学生高尚的情感,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鼓励学生学习的信心。这些语言如钥匙,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在学生心灵深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在运用课堂语言方面应注意以下四点:

首先,语言的准确、规范、科学性,是教师课堂语言的基调。他表现在语音标准而动听,符合普通话要求;语言准确而丰富,坚决杜绝口头语;语法结构合理而灵活避免语病,符合科学原则,有严密的逻辑性。否则,如果教师语言不准确、不规范,“这个”“那个”口头语连篇,甚至用词不当,含混不清,前后抵触,那么,就会使学生在课堂上茫然不知所云,失去听课兴趣,怎么能够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呢?例如:在讨论问题时,老师在课堂上可采用类似这些准确、规范、带有启发性的句子,“你们的问题很有价值,看来你读书时是用心思考的。”;“这里有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请大家看看是否有答案。你们现在真能问,能问在点子上,能抓住要点来提问。”;“我们同学的思想变得很敏锐,这些问题提得很好。”;“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让我试着回答,也不一定准确。”;“今天我们提问已大大地超出了课文的范围,反映了我们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及强烈的求知欲望。”;“有些问题我们可先问自己,自己有能力解决的,就不必向别人提出,让我们试试看,刚才新提出的问题,哪些是自己有答案的?”。

其次,清楚、简练,具有生动性是教师语言的内涵。清楚就是吐音清楚,条理分明,举纲带目,抑扬顿挫;简练就是举世简短,语言不繁,表达明确,生动有趣。能用一句话说明的问题,决不用两句话表达。废言连篇的讲课,只能催人欲睡;古板艰涩,不着边际的发挥,只能使学生上课走神。只有把抽象的东西讲具体,深奥的道理講浅显,从学生实际出发有的放矢,清楚简练,通俗易懂,明白晓畅,具有生动性,学生才能从教师那清楚、简练、生动、典雅的课堂语言中汲取更多的营养,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例如:大家可参考以下这些生动且具有感染力的语言,“课上最美的是同学们创造的快乐,我愿意继续和大家分享喜悦。”;“你写的美、读的美,还有一颗善良、美好的心。”;“读你们的笑容,读你们的眼睛,我知道你们也被……陶醉了。我也陶醉了,陶醉在飞扬着你们的智慧的课堂里。”;“你的话语把我们带进了一个美好的境界。”;“同学们,我为你们飞扬的想象力喝彩。太好了,你的话语给我们的教师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学以致用,你的本领真不一般。”;“思维的网线连接你我她,让彼此的思维火花在这碰撞。”。

再次,含蓄、幽默,具有启发性是教师课堂语言的重要风格。一个恰当的比喻,可以使学生终生难忘;一句巧妙的点拨,可以使学生疑窦顿开,一个幽默的调侃,可以使学生在大笑之后有所顿悟;一句含蓄的话语,可以使学生在深思熟虑之后恍然清醒。含蓄,使教师的课堂语言曲径通幽,深邃高雅;幽默使教师的课堂语言香甜甘冽,美不胜收。给学生以深深地启迪。即达到了“晓之以理”的目的,又收到了“动之以情”的效果。“一石双鸟”,何乐而不为?例如:老师在引导学生深入亲情的文章时,可亲切地问道“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你的父母在这个时候会怎样做?”这样亲切地追问一下子会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以自己的感受体验着作者的感受,会更容易地深入文章。

最后,语言的抑扬顿挫,具有节奏性是教师在课堂上用声音表情达意的重要技巧。课堂语言的停顿、高低、强弱、快慢,语调的变化,都必须很好地斟酌,且不可我行我素,随心所欲。例如:讲到激昂处,语言一般要高而且快些;讲到说理处,语言一定要振振侃侃。有抑扬,有顿挫,优美动听,切忌平腔直调,让学生在轻重缓急恰当,高低快慢适度的波澜起伏中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同时,教师可根据教材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接受心理,不断变换自己的表达方式,一会儿抒情、一会儿描述、一会儿质问……把每一篇文章的语言特色,尽力体现出来。仅就一节课而言,教师亦可不断变换自己的语调和语气,时缓、时急、时高、时低,时而活泼、时而严肃……便可激起学生的兴趣。

教师教学语言修养漫谈 篇5

教学活动是由师生双方共同完成的, 但教师在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 并影响学生的思想认识、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及学习成绩和学习习惯, 等等。“腹有诗书气自华”, 教师自我素质的修养是教师自如驾驭课堂的底气源泉。不断的修为, 才能使40分钟课堂教学更富有生命力, 引导学生投入积极的学习热情, 启发学生愉快的学习, 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而对学科知识一知半解就只能是照本宣科, 甚至是哗众取宠, 难以承担负大舟之力。

“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师范学校的教师承担了培养人类的启蒙教育者——幼儿教师的重任, 幼儿教师是开启幼儿智力潜能、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第一任老师。只有高素质的师范学校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幼儿教师;只有高素质的幼儿教师才能承担启蒙教育的重任;也才能使教育承担起培养国家走上复兴之路人才的重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因此自我感觉, 只有不断加强自身业务和师德素质修养, 时时做有心人, 加油充电, 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激情澎湃, 灵活驾驭, 旁征博引, 使课堂教学富有活力, 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像一个艺术家引领学生进入知识的海洋, 汲取知识的甘露, 学生也才能在教师人格魅力的感染下“亲其师, 信其道, 乐其学”, 培养出高素质的幼儿教师。

丰厚的学科知识修养和积淀的文化底蕴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素质, 但是, 若再加上爱岗敬业真诚的工作态度, 那将是教学的最佳境界、教育的最好效果, 因为“态度决定高度”。态度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人或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教师良好的教学态度, 往往能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近年来, 中等师范学校入学的门槛降低, 入学生源的层次参差, 学生普遍具有缺乏理想和信念、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淡漠等学习特点。课堂上面对这群活泼但又懒于用心去学习的学生, “难教”几乎达成共识。对此, 教师对待教学的态度就尤其显得重要, 一个诚惶诚恐真诚投入教学情感的教师、一个善于灵活运用教学艺术的教师, 就会因材施教, 想着办法让学生乐于学习,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而一个安于现状的教师, 只会作一个灌输知识的机器, 学生不爱学, 老师也就喋喋不休地“这群学生难教”、“孺子不可教也”充斥于言谈与行为之中, 其结果必然是学生得过且过, 甚至是怨声载道;或者是干脆作一个哗众取宠、迎合学生不爱学习而活跃课堂气氛的滑稽演员, 本学科知识没学到, 胡八扯一大堆, 给学生的影响必然是一时的欢乐, 但换来的是时间的浪费, 必然是误人子弟。因此这群特殊的教育对象为特殊的教育者提出了一个特殊的重要的课题。如何让这群特殊的学生“成长成才更成人”, 教师就承担了重要的职责, 从自我良心上对学生负责, 应该是教师的首要的教育理念。本着这种教育理念, 面对特殊教育对象的教育者, 就应该以真诚的教学态度对待教学, 一切教学活动都从服务全体学生的角度出发, 从立足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质量出发, 拓展学生的想象思维空间, 开发心智潜力, 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 让每一个40分钟上得有活力。当然这真的需要加深教师文化底蕴的内功训练, 如从教学语言上, 教师要善于运用语言艺术, 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 把书本的知识生活化, 把高深的知识故事化, 善于挖掘教材所蕴含的教育素材, 适时地渗透增强自信心、意志力、耐挫折等育人教育。在真诚的教学态度和诚恳的教学情感的投入下, 学生逐渐会被教师感化, 必然促进她们热爱学习, 主动学习, 学会学习, 甚至影响到她们的终生学习。

浅谈教师的语言修养 篇6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一再强调:凡是当教师的人绝无例外地要学好语言,才能做好教育和教学工作。也就是说,教育的成败,不仅取决于教师知识的多寡,同时也取决于教师口语表达能力的高低。一个优秀的教师,除了自身要拥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拥有优美的语言来感染学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那么,什么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怀着积极的情感体验,高涨的智力活动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呢?毋庸质疑,当然是语言。因为教师的语言魅力始终是吸引学生最强有力的因素,令人目眩的直观教学也好,花样百出的激励措施也罢,若是没有富有魅力的语言的渲染,它们也只能永远是课堂教学的摆设。只有语言才是师生双方交流沟通的主要媒介,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也是发展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积极情感的首要途径。

窦桂梅老师是我非常崇拜的一位老师,她是“新生代”特级教师的领军人物,她醉心于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的追求,凭着自身不懈的努力和扎实的语言功底,逐步形成了一种灵巧而不失幽默、简洁而不失大气的激情四射的教学风格。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窦老师课前让学生阅读了两篇课文,一篇是《圆明园的毁灭》,一篇是《雨果致巴特莱的信》。上课伊始,学生便被点燃了极大的投入热望,说道:“英法联军把金碧辉煌的圆明园抢掠一空,焚烧殆尽,真是强盗行径。”“东方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变成了断壁残垣,一片废墟,让人心痛不已。”学生在课前阅读中已经有了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紧接着,窦老师带着学生走进圆明园,体会圆明园不可估量的价值和不可估量的损失,窦老师饱含深情地说:“面对这人间奇迹,你心中一定升腾起一种情感,正如雨果形容的那样——虽然是皇家园林,可是岁月创造的一切最终都属于人类的。所以,此刻在你心中,圆明园拥有的是什么?”学生发出感慨:“智慧”“创造”“奇迹”“艺术”“文化”……这时,窦老师用充满激情的话语说:“是文化史,而且是不可估量的祖国文化史,世界文化史。请理直气壮的告诉自己以及天下所有的人一圆明园的价值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此时,学生被老师慷慨激昂的语言所感染,接下来的朗读完全是发自肺腑的真情流露。

下面是带领学生走进圆明园,窦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屏幕上大火熊熊,浓烟滚滚,所有珍宝都化为灰烬,大火烧了半分钟,没有任何声响和音乐,学生的心缩得紧紧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学生心中仇恨的怒火油然而生。窦老师说道:“同学们,大火烧了三天三夜,那是8640多个半分钟啊!”仅这一句话,学生对3000多名侵略者的滔天罪恶痛恨有加。“就是从这天以后,圆明园被摧毁成一个废墟。还有什么?什么都没有了!(擦去黑板字迹)留下的是愤怒,是泪水,是叹息,是无奈,是奋发,是立志……现在,圆明园在你心中是什么形象?”学生略做思考,答“圆明园成了压在我心中的一块石头”“圆明园是我们头上永远抹不掉的耻辱”“圆明园成了中华民族的一块墓碑”……窦老师最后总结道:“圆明园的大火早已熄灭,可是我们思考的脚步不能停止,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强大的中国为什么会被几千个强盗杀到京城?圆明园烧掉的究竟是什么?毁灭的究竟是什么?永远也毁不掉的是什么?——也许,今天的学习只是给同学们打开了一扇小小的门,无非让同学们看到这一点风景,能沿着更多的视角,怀着更多的思考走向未来的人生。这才是这节课学习的真正目的。”这节课,窦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感悟语言,体悟情感,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沉醉,在沉醉中感知,在感知中升华,一起欢乐一起忧,一起悲愤一起愁。

由此可见,一堂好课虽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教师的语言修养以及运用语言的能力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老师这种饱含激情、朴实动人的语言才能打动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与老师与教材产生共鸣,真正走进文本,体会文章的思想内涵。所以,教师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也给教师的语言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不得不让我们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怎样提高老师的语言修养?语言长期的积累与实践,古人说得好“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每天不间断的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同时要加强语言实践,平时多锻炼,教学时注意反馈调整,一定要努力把活生生的灵感和思想贯彻到自己的话语中去,使“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从而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强烈的感染。同时根据学生的反应调整音量、语调、节奏、表达等方法,经常总结经验教训,扬自己教学语言之长,克服不足之处,一步一个脚印,用自己准确精练,富于启发性、激励性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开启学生的心智。

高中体育教师的行为与语言修养 篇7

关键词:体育教师,行为修养,语言修养

一体育教师的行为修养

1. 教师品格的修养

教师的品格和知识是学生学习的内容, 教师本身是学生学习的直接榜样。夸美纽斯指出, 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榜样教育学生。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都被学生视为榜样, 被学生竭力模仿。所以, 体育教师要以身作则, 坚持早到课, 提前做好课堂准备;坚持多做示范, 用身教激励学生;坚持业务进修, 用新知识更新自己的教学训练内容;坚持教法改革, 用新方法、新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坚持课外辅导, 尽量给学生方便。要敬业克己、刻苦钻研、认真备课、循循善诱, 为人师表, 要求学生做到的, 自己必须率先做到。“其身正, 不令而行”, 这才会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

2. 体育教师能力的修养

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在个体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作为合格的体育教师, 应具有与之从事的教育活动相适应的能力水平, 这样才能顺利地、创造性地完成教育活动。能力素质被视为一名教师能否为教育事业建功立业的前提条件。因此, 体育教师要苦练基本功, 认真备课, 动作示范要准确优美, 要领讲解要简明扼要, 教法运用要得当。要掌握多方面知识、技能, 使自己具有比较全面的能力, 使学生在学习训练的过程中, 能清晰感知动作的表象, 加深对动作的印象, 让学生了解动作的结构、程序、概念、方法, 明确动作的时间与空间关系, 形成动作的正确表象与动作概念, 使其行为给学生带来成功的体验, 激发学生对动作能力的兴趣爱好, 产生一种心理磁力, 即敬佩感, 从而自觉、主动地接受教师能力的教育影响, 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3. 体育教师的知识修养

知识不仅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产物, 反映着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 而且也是人们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武器。人们要成功地从事某种活动, 就必须掌握从事这种活动所需要的知识。现代社会, 人类知识的增长速度空前加快。作为一名体育教师, 面对的是具有不同专业受着高等教育而又不断更新知识的文化群体。因此, 教师科学文化素质的优劣、智能水平的高低, 直接关系到体育课教学质量、青年大学生的成长, 应努力使自己具备符合现代要求的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体育教师要善于探索教学训练规律, 注意丰富更新知识, 适应教学改革需要, 满足学生的多种求知欲望, 赢得学生的信赖, 进而提高教学训练质量。

4. 体育教师的情感修养

情感是教师的催化剂, 学生的自尊心很强, 需要教师的尊重和理解。作为一名教师, 必须热爱自己的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最基本的要求, 也是教师胜任本职工作的基本条件。只有热爱学生, 才能全身心地去研究他们, 关心他们的成长。同时, 在体育教学中还要尊重学生, 倾听学生的意愿, 了解他们的需要, 重视他们的意见, 要循循善诱、热情耐心, 做到诲人不倦, 营造一种“民主教育”、“民主教学”的氛围, 让学生心情舒畅地参加教学活动,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训练的积极性、自觉性,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二体育教师的语言修养

语言是表示心灵的一种工具, 人的思想感情态度、文化修养等都会通过语言表现出来。认真研究体育教学训练中语言的内涵、形式特点在体育教学训练中的作用, 结合体育教学训练中的特殊规律性, 能很经济地向学生传递有关信息, 启发学生的思维, 形成正确的认知, 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形成,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能激发学生学习锻炼的积极性, 活跃课堂气氛, 融洽师生关系。

语言表达的形式应多样化, 要生动形象、精炼科学, 所以体育教师应加强对语言表达的轻重、高低、节奏快慢能力的培养。 (1) 教学训练语言应详略得当, 注意字音间高低、长短、强弱、抑扬顿挫。 (2) 教学训练语言要有音律之美。语言的艺术包括声调的艺术, 它不是音乐, 却要求具有音乐的和谐与节奏。体育教学内容是以语言的音频信号的形式传递给学生的, 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对声音的强度和速度进行恰当的处理, 使它不但清楚明白, 而且要抑扬顿挫, 变化有序, 才会给学生音乐般的美感。 (3) 教学训练语言要寓教于乐, 化枯燥为趣味, 运用各种奇妙、出人意料而又幽默的语言, 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直接或间接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 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 在谈笑风生中实现教学目标。

三结束语

加强体育教师行为与语言修养, 是提高教学训练质量的重要保证。体育教师要运用良好的行为和语言去影响、感染学生, 把言传与身教紧密结合起来, 进而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主动性, 增强从事体育锻炼的自觉性。要结合教材特点、本校实际条件, 因势利导、言传身教, 使体育教学与训练达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从而更好地提高体育教学与训练质量。

参考文献

[1]曲宗湖、扬文轩.学校体育教学探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

语文教师要加强语言艺术修养 篇8

一、语言要有理有序,逻辑严密

俗话说,有物讲理,理清楚;无物讲理,理难说。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该言之成理,论之有据,以理服人,注意从已知到未知、从感性到理性, 注意观点和材料的统一,要让言语的科学力量征服学生,使学生从中领悟道理,并心悦诚服地接受指导;在教学中, 教师还应该对每课教材做深入钻研和细致分析, 弄清要讲的语文知识的来龙去脉,掌握其确切的含义及其规律,精心组织教学语言,确定怎样开头,怎样过渡,哪些应该先讲,哪些应该后讲,哪些应该贯穿课程始终,怎样结尾。这样在“序”上多下点功夫, 思路井然有序, 讲解就会条理清晰,使学生在重点、难点、疑点等关键问题上能够得到透彻的理解。

二、语言要富于启迪,引发思考

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其学习的内动力,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多为学生制造悬念和创设情境,使学生不 单纯利用 自己已有 的知识去 解决, 这样就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渴望, 使他们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并发展智力。为此,教师课前要精心备课,设计好预习习题和课中提问的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去听课。课中要注意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深入浅出,多用疑问性提问,还要注意运用发散性提问、开拓性提问、疏导性提问、铺垫性提问,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受到启迪,探求新知识,掌握新内容。

三、语言要激发兴趣,妙趣横生

语文教师的语言应当规范、鲜明 、洗练、准确、形象、生动、流畅、合乎逻辑,饶有情趣,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易,化枯燥为风趣,使学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受其感染,受美熏陶。而只有语文教师自己有较好的语言基本功和广阔的语言储备,才能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引发学习兴趣, 消除教学中师生的疲劳,改善课堂气氛,启发学生的心智,促使学生深入钻研问题, 并使课堂气氛趣而不庸,活而不乱,严而不死。因此,语文教师要广采博闻,和教材密切联系的笑话、故事、游戏、佳联、格言、警句、成语、典故、诗词、顺口溜、民间谚语、俗语、方言、群众口语、歇后语、古语词、外来语、术语等均可引入课堂,并随心所欲,调动自如,以塑造形象,营造气氛,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多趣,知识易于理解。

四、语言要热情洋溢,声情并茂

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应富于激情,讲课不能是一种简单的灌输,而应该建立在心理相容和情感共鸣的基础上,真正做到理中蕴情,通情达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带着饱满的热情讲课,做到情动于衷,形诸于外,教师还要善于创设情境,以形象为手段,以美育为突破口,以情感为纽带,使学生心理处在兴奋状态,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利用教材中的情感教育素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审美创新教育,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五、语言要抑扬顿挫,张弛结合

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切忌平铺直叙,平淡无奇,而应使自己的语言尽量做到高低起伏,长短结合,疏密相间,快慢适宜,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时轻时重,时缓时急,抑扬顿挫,错落有致,有一定节奏感和旋律美,和谐动听,使学生听起来舒服悦耳,精神饱满,兴趣盎然,津津有味,其优势兴奋中枢能随着教学语言的声波和声调不断得到调节、转移和强化, 提高教学效果。

六、语言要言之得体,丰富多彩

教师语言使用及修养提升策略研究 篇9

关键词:教师语言 语言使用 修养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b)-0212-02

教师语言主要指的是教师在教学时运用的符合当前教育机关单位对于教学过程要求的以普通话表述为主要呈现方式的教学用语。从整体来看,教师语言需要与普通话的表达习惯和表达标准相契合,避免过分书面化,在保证其具有口语化特征的同时适应当前主流的教学要求和教育理念。所以总的来说,教师语言的训练是一个难度非常大、涉及范围非常广的过程,需要培训机构按照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尽可能的缩短教学时间,增加实践次数等。而对于教师语言的训练主要指的是培训机构结合当前的教育要求,从教师自身出发,围绕教师自身的语言习惯和语言使用标准所构建的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能够帮助教师提升自我的系统化的训练过程。主要有简要的理论培训和教师实践口语技能的培训。接下来,笔者将结合我国目前教育过程中教师语言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从教师语言理论的培养、教师语言使用方式的培养等几个方面出发,分析研究适合我国教师自我提升的教师语言修养提升策略。

1 教师语言的要求

教师语言是教师本人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所形成的具有自身标志性的符合教育要求和自身专业需求的工作用语,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与其语言表达习惯有着重要的联系。因此,当前教育对于教师的语言修养有着非常高的标准和要求。

1.1 教师语言要健康、向上

这里主要指的是教师在进行语言的表述时,应该尽量使用一些健康、积极、文明、向上的语言,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正能量。语言健康,指的是教师在进行语言表达时要尽量避免使用一些较为粗俗的字眼,比如骂人的脏话等等。语言的文明指的则是教师在进行语言表达时口气要尽量贴近学生,声调尽量温和,避免给学生一种压迫感,让学生乐于和老师交流。语言积极向上指的是教师在进行口语表达时要尽量使用一些正面的、鼓励性质的话语,努力的致力于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语言是一个人文化水平的象征。教师自身语言素质的高低更是其是否具有作为一名老师的能力的重要考核内容,而且其语言素质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灵的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因此,教师应该积极的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质,帮助学生进行心灵的开化和情感的培养,用优美的语言给学生以身心的双重教化,让他们能够在正面的、文明化的语言环境下成长。

1.2 教师语言要表述准确,逻辑清晰

教师语言要精准、简洁、逻辑分明,也就是说教师的语言要能够明确的代表自己对于某事物或者所教授内容的看法,给学生传达正确的思想,在发音、词语组合和句法应用方面没有严重的问题;逻辑性较强,语言经得起推敲;具有清晰的学科特点和专业特征;语言的情感态度分明,让学生在接受时能够明确教师所要表述的中心思想;语言较为简洁精练,避免过多词语的重复,分析精准到位,环环紧扣,用词简练,立意鲜明。总的来说,简洁而精练的语言更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提升他们学习的兴趣、上课的积极性和听课的认真程度,保证教师知识传授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

1.3 教师语言要具有明确的鼓励色彩

语言作为情感的载体,是情感表达的主要媒介。而语言之所以能够感动人、教化人、成就人,主要是因为语言本身具有一种美,这种美是通过言语的合理组织,情感的合理表达来组成的。所以,教师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一定要把自身对于学生的期望灌输到所使用的语言中去,以优美的带有鼓励色彩的语言来敲开学生的心门,消解他们和教师之间的理解障碍,加深学生对于教师工作的理解。教师之所以能够对着经常重复的教学内容和众多的学生依然饱含情感,是因为他们对于自身的工作具有很高的热情,对于学生也满含殷切的希望。所以,从这一角度出发,教师本身就具备传递信心的力量。

1.4 教师语言需要对学生具有启发意义

课堂实践经验对于教师的一大要求是教师的语言要幽默、风趣,表达自身观点的同时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从实际教学来看,教师所使用的语言如果幽默感十足、措辞严谨、逻辑清晰、表述准确、表达内容丰富,能够给学生以美的感受,那么学生就会不自觉的沉浸在教师的教学当中,进而思想活跃、积极性较高、课堂参与度较高、记忆里较强,从而更容易达到教学目的,甚至是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的工作是一门富于创造性的工作,因此每一次的课程都需要教师仔细斟酌自己所要使用的语言。

2 教师语言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2.1 较为随意,口语化较重

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时,由于自身没有经过专业化的训练或者本身素质水平不够高等等,使用的语言往往较为口语化,出现很多缺少主语、缺少谓语、语言表达错误或者语义重复等的现象,给学生作出错误的示范引导,不利于学生标准化语言表达习惯的养成。比如有些老师会说:“在本次考试中表现最好的有……”。在我们日常的语言表达中,“最”字往往代表的是仅有一个的意思,并不能用于多者的并列。但是教师自身却没有这种意识,在“最好的”之后提到了一个或者多个学生。长时间的错误引导可能加深学生对于语言本身的错误理解,不利于我国语言文化的传播,更不利于学生语文课程的学习。

2.2 不够规范,缺少逻辑性

不够规范主要指的是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其发音不够标准,方言味道较浓等。首先,就发音不够标准来说。当前师资力量的紧缺和教师队伍的复杂性导致很多教师没有条件经受完整的语言训练,他们甚至可能也没有受过系统化的教师技能的培训,因此很多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很少会注意自己的发音是否有问题。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很多老师在教学时会夹杂一定的家乡口音,虽然可能在当时的条件下易于学生理解,但是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发音习惯则十分不利。其次,就方言味道较浓来说。有些老师可能由于地域环境的影响或者学校资金、设备等方面的影响,没有能力或者没有条件去接触较为规范的语言环境,所以家乡方言对他们的影响始终挥之不去。这种情况反应到他们的教学用语中,就表现出教师会不自觉的使用一些方言化的表达方法进行教学的现象,这样不仅破坏了学生所处的普通话的语言环境,还不利于他们语言表达习惯的形成。

2.3 艺术性不足,破坏学生语言环境

教师本身所使用语言艺术效果的良好呈现能够给学生带来深刻的影响,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中提升艺术修养,进而保证他们整体素质的提高。不过,从我国当前的教育现状来看,很多学校都注重学生的成绩、班级的综合实力和学校的整体水平,忽略了对于学生语言素质的培养;教师本人面对学校的高标准、高要求,每天都马不停蹄的忙于各类与教学相关,与学生相关的事务中,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自我艺术修养的提升,当然在教导学生的时候也就没有更多的艺术性语言的使用。这样的语言环境下,学生并没有多少机会接触到提升他们语言艺术修养的训练,学校和教师所施予的巨大的学习压力更是使得他们每天都忙于应付各种考试,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看书进行语言的模仿和学习。因此,艺术性语言的使用应该作为教师进行语言修养提升的一个重要方面。

2.4 语言暴力现象明显

笔者通过多年的教育管理经验总结发现,很多教师虽然能够注意自己的言行,尽量避免使用过激的语言刺激学生,避免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还是有很多老师不太注意自己语言的使用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自觉的使用一些“暴力”语言,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使得学生对学习和教师产生抵触心理。比如有些老師会对学生说“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每个阶段的学生都有自身的学习能力,很少有学生能够超越当前的水平。教师从自身的角度出发,看学生所回答的问题自然十分简单。当然,这种现象的出现在表明教师本身语言修养不够高的同时也表明了教师本身耐心不够,整体道德素质不高等,这些错误的示范作用不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习惯和语言表达方法更会造成影响。

3 教师语言修养提升策略

3.1 教育观念要正确

教师语言的策略作为其教育理念的主要表现形式,与其教育理念之间有着重要的联系。教育理念的是教师行为规范和教育语言的主要实施依据。一名教师如果只有优秀的语言素质但是没有完整而先进的教育理念的话,其教育理念就无法指导语言的实际应用,教育效果自然也就大打折扣。比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无法明确自身的指导性地位和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的话,也就无法区分自身的工作和学生的学习之间的差异,因此,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就犯一些主观性的错误,将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也一次性的告知他们,减少了他们自我探究的时间,进而弱化了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3.2 提高语言修养,增强语言表述的逻辑性和规范性

教师语言的修养体现在他们的遣词造句能力是否高超,语篇分析是否到位,语境转换是否良好;进行内容表达时,发音是否标准,语气是否符合语境,语调是否符合内容需求等等。因此,教师在提升自身的语言修养时,首先需要对语言本身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定位。要有规范用语的意识。其次,教师需要对于语言学有一个明确的概念。语言学是进行语言教学的根本,语言学是否能学好是教师能否进行语言教学的重要考察点。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规范用词的意识,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不断进行词语的积累,多从书中寻找自己需要的内容,进而将书中的语言应用到自己的语言表述中去,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深化语言修养。具体的积累比如在阅读著作或者分析教材时,时刻注意与自身工作内容相关的词语;对自身所掌握的词语进行分析总结,提高在不同的环境下使用不同的语言的能力等。

3.3 增强语言表达的艺术性

这一方面的提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教师自身要情感丰富。教师所使用的语言是否具有鲜明的感情指向和学生的听课效率有着直接的联系。作为一名教师,可能都有这样的情感体验:当你情绪高涨,热情度较高去讲课时,学生的配合度也就较高,教学进展的也就十分顺利;但是当你情绪低落或者情绪不够稳定的讲课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较低。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注重自身情感的运用。情感表达要尽可能的自然,同时表现出自身对于学生满含希望,对于工作充满热情等的情感态度,让学生受到感染,激发学生与教师之间产生共鸣。

第二,教师讲课要有一定的节奏。语言表达是否有节奏是教师教课能否抓住学生思想的关键。一般而言,教师讲的太快,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步伐,加之课容量太大,学生很容易就丧失对于课堂的兴趣;讲的太慢,学生的思维又太过超前,其智力开发也就受到影响。因此,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自身的节奏,保证快慢适中,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第三,肢体语言丰富。试想教师在讲台前讲课时,只是拿着课本解说,或者进行课件展示,没有多余的动作,学生怎能保持长久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适度的肢体语言教学和口头语言教学相互结合,用恰到好处的手势、眼神等等给学生以直观的情感体验,调动课堂气氛,促进良好教学氛围的形成。

3.4 避免语言暴力,客观民主的对待学生

现代的教育理念是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自持自己的教师地位就对学生进行自以为善意的讽刺挖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和学生在平等的地位上进行交流和沟通,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进而更好的组织自己的语言和教学。相对来说,一个平等、客观、民主的学习氛围能够让学生放松戒备,完善对于老师这一职位的认识,消除对于老师的敌视心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

4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语言使用的能力和语言使用的策略是教师整体工作能力的重要评价内容,当然也是教师自身水平的重要展示手段。一名合格的教师要想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述能力,需要在提升自身知识素养的同时不断提高其他多方面的素质,保证自己的表现能够符合当前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先秀.论教师的语言艺术[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8):123-124.

[2]汪梅琴.教师课堂语言修养提升之研究[J].陕西教育:教学版,2007(9):20.

[3]李银汁.浅谈教师的语言修养[J].河南教育,2004(11):31.

教师教学语言修养漫谈 篇10

一、努力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和素质, 培养教师热爱教育事业

俗话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生的“不懂事”, 特级教师于漪是这么看的:“他们毕竟是不成熟的青少年, 如果他们都懂事, 有很强的自控能力, 学习做事都很自觉, 还要我们教师干什么?”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对于教师来讲, 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所教学科和所面对的学生, 是他的最大乐趣和重要工作动力。可以设想, 如果一位教师没有高度的责任感, 没有从事教育这项“阳光职业”的热情, 没有甘为“人梯”、乐于充当学生“助推器”的“火箭”精神, 没有对拳拳学子的深沉博大的挚爱, 他怎么会产生富有创造性的口才?怎么会在永无止境的教育艺术追求中, 不知疲倦地创造出多姿多彩的教师口才艺术?怎么不会被教书育人工作的艰苦细致所吓倒, 而最终能成为一位出色的教师口才艺术家。

从教师口才与人的内在修养关系来看, 提高教师综合能力素质修养, 是“蓄源”“输血”“充电”的工作。一切有志于掌握教师口才艺术的人, 要努力钻研业务, 力求先使自己成为业务尖子或本学科的带头人, 然后才有可能成为一位出色的教师口才艺术工作者。为此, 教师必须成为一位终身的“学习者”与“研究者”。其实我们用辛勤劳动培养着学生能力的同时, 也在培养自己的能力, 提高自身素质, 使自已由少知到多知, 由低能到高能, 由不成熟到成熟。

二、努力熟练掌握各种语言技巧, 使他们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水平

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很好地运用组织有序的语言进行组织教学活动、协调教学关系和控制教学进程, 这主要是有些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太低。对于一个教书育人的教育工作者来说, 仅有精深的专业课文化是不够的, 教育和教学的技能和技巧是教师必不可少的能力。

教师教书育人的工作艺术先于教师的语言艺术。教师的口才艺术之所以是不拘一格, 千变万化的, 就是因为教师教育、启发、引导学生的工作实践是灵活多样、千姿百态的。一位教师要提高教书育人的口才艺术, 从实践上来讲, 必须首先在扎扎实实提高教书育人的工作水平上下工夫。

任何高超的教书育人技艺, 毕竟要借助教师语言艺术来实现。因此, 教师还必须在锤炼自己的工作用语上狠下工夫。这正如作家老舍所说:“我们是语言的运用者, 要想办法把话说好, 不光是注意‘说什么’, 并且要注意‘怎么说’。”这就是说, 教师应该自觉地研究、熟练地掌握一些必要的语言技巧, 如发音、吐字、运气、共鸣、停顿、重音、节奏、升降调等, 包括各种口语修辞技巧, 如谐音、双关、比喻、夸张、排比、对偶、对比、引用、借代, 等等;也应该积极扩大词汇量, 十分关心本学科的用语。实践中, 许多可称为教育语言大师的人, 正是这样做的。俗话说:“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教师口才艺术也与其他一切门类的艺术一样, 虽然含有天才的成分, 但它主要是经验和汗水的结晶。唐代诗人贾岛“二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唐代诗人卢延让“吟安一个字, 捻断数茎须”的锤炼书面语言的精神, 在教师语言艺术的追求实践中, 也完全用得着。

三、努力借鉴总结, 并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语言运用水平

年轻的教师有着蓬勃的朝气, 他们的专业基本功扎实, 有一定的教育教学技能, 但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少, 这必然会出现一些语言运用上的误区, 因此年轻教师们应该勤于借鉴总结前人的经验, 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水平。

古人云:“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毛泽东同志也说:“常常不是先学好了再干, 而是干起来再学习, 干就是学……”实践证明, 向一切内行的人们学习并善于总结自己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 也是获得与掌握教师口才艺术的必要条件。

上一篇:奇异点检测下一篇:鼻内镜手术的配合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