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语言之漫谈(精选6篇)
教学语言之漫谈 篇1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 我发现教师课堂上精心酝酿或有感而发的丰富多彩的语言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很大的调动作用。
一幽默风趣的语言
1.“小燕”与“广燕”
台下哄然大笑……
我知道自己又叫错了这个学生的名字。
追溯事情的缘由, 得从前两次作文训练开始, 一位名叫广燕的学生的作文两次被评为优秀范文, 在讲评中, 我却总是脱口而出为“小燕”一名。
“老师, 我们班可没有小燕呀?”
“老师, 你说的是广燕吧!”
“噢……对, 就是那只翱翔在广阔天空的小燕子。可大家也知道吧:小梅、小凤、小燕等可是我们中国女孩特有的昵称, 你们有没有从中看到她父母的超凡脱俗, 让我们记住这不同凡响的名字吧!——广燕”。
灵机一动, 机智幽默的语言, 就可化解尴尬场面;流畅的语句让学生可以领略诗情画意, 引领积极向上的情调, 甚至还可将学生带入历史人文的长河中, 也可让我更好地反省自己:得好好改改粗心大意, 出口成章的“坏毛病”了。
2. 风在吹, 雨在下
一天, 课前五分钟朗读的时候, 刚好外面下起了滂沱大雨, 学生的视线都投向了窗外, 教室里顿时一阵躁动, 同时, 又不安地偷看两眼老师, 见我不说话, 有些学生赶紧读起书来, 还有几个学生因为课前还没来得及吃早餐, 这时也趁乱抓紧时间“忙”起来。因此, 当他们完成课前朗读时, 我用这一句话和学生打趣道:“风在吹, 雨在下, 心在动, 嘴在动, 胃也在动。”学生会意地笑起来。下面的课堂学习和老师的配合很融洽。
二点评式的语言
每天的课前演讲, 老师作点评, 这首先需要教育者具有相当敏锐的观察力, 捕捉教育时机, 运用教育智慧, 才能撞击出心灵的火花, 取得最佳的效果。
1. 幸福
晓霞在课前演讲中就这样说道:我不知道我是不是幸福的, 我只知道嘴角往上一翘。我也看到同学们的眉梢正往上飞……
我接着说:“我也知道今天的大家一定很幸福、很快乐。学校对一个学期代管的自行车费用进行结算, 有剩余的钱退还给你们, 可我知道这为数不多的钱肯定只是装在你们的兜里了”看着眉开眼笑的学生, 我紧接着往下说:“那么让幸福飞扬起来, 道一句谢谢:谢谢老师, 谢谢父母, 将幸福进行到底”。
2. 中锋与前锋的对决
今天的语文课前演讲轮到一个体育特长生, 听了他的演讲之后, 我说道:“最初认识的你是篮球场上的一个中锋, 今天的课堂上却让我看到了一个学习上的前锋”。
虽然该生的基础知识相对薄弱些, 但是从此以后他一直都很努力, 作业从不落下, 每周的名句默写练习都能坚持完成, 他能把体训所耽误的学习时间尽力地追赶回。那年的高考, 他在艺术生高考中顺利通过, 达到了体育生二本线。
三总结性语言
1.“破纪录”与“刷新纪录”
一次段考中有两个学生语文科没完成作文只考了四十多分, 而这两位学生较喜欢体育运动。在期考动员时, 我说了这样一番话“北京奥运会上有黑旋风之称的博尔特在鸟巢破了100米的纪录, 同时刷新短跑200米的纪录。你们的学习在段考史上创造了一个纪录, 我希望这次不用继续保持这一纪录, 一定得刷新这一纪录。”两位学生听了会心一笑。
2.“编辑部”里的故事
在一次通过相互交换的方式让学生进行作文批改之后, 我在作文讲评课件上加入了这样一段话:
窗外, 万道金光洒满大地, 偶尔投射在不锈钢栏杆上的一束光线特别耀眼。校园里的几棵大树静静地沐浴在柔和的橙色中, 不远处的烟囱一缕缕白烟袅袅升起。“编辑部”里的故事正在上演:你看, 他正在为“庥木不堪、光彩灿目的光芒”而烦恼, 她却声情并茂地品读着美文:“那一缕缕银发, 仿佛远山的一抹抹残雪, 冰得我心痛”;而我一边打着手势, 一边念叨着:“嗓子不法隐藏我已感冒的事实……‘不法’?不法隐藏?老师 (高高举手质疑) ……”
嘿, 瞧他们那股认真劲儿!
此段文字, 融入近期作文的训练重点——如何借景抒情, 这样可让学生通过老师的作文对此有了较直观的印象;同时, 学生也积极参与到作文修改中。
四化用诗文
沉默啊, 沉默!
老师们都深有这样的体会:在课堂上, 一旦稍有些难度的提问, 教室里就悄然无声。在此情境下, 我对学生调侃道:“也许我们相信‘沉默是金’, 但不妨好好落实‘三中全会’的精神——‘包产到户, 责任到人’, 怎么样?当初, 这制度可为当前的中国农村解决了温饱问题, 我们也好好借这东风来解决现在面临的疑难问题吧!”学生们个个正襟危坐, 认真思考起来, 而随着一个个点名而发的同学, 那是怎样的精辟, 何等的滔滔不绝, 又是怎样的胆怯, 怎样的面红耳赤, 一目了然。看到如此, 我便不得不哑然失笑, 不由得给学生送上一句经典名言:“不在沉默中死亡, 就在沉默中爆发!”
以上所述, 是近几年来随手拾起的课堂只言片语。今后只要课堂在延续, 我会继续让思想的火花迸发, 激励别人, 快乐自己。
教学语言之漫谈 篇2
这本书是在老师布置作业一周后我在图书馆偶然看见的,因为当时已经忘了借哪几本书,但魏书生这个‚人物‛我还记得,所以我就把这本书看了一下,当我看了看目录时,我就决定阅读这本书。我看了这本书的代序,才发现魏书生是经过几番波折才真正成为一名特级教师,而且对自己的职业非常的热爱和用心。
看完这本书大概用了1个月。大致我可以归纳为八个字:‚教书育人,修身管理‛。不管是在阅读中还是读完后,我都一直崇拜魏老师,因为他让我看清了怎样的人才称得上‚特级教师‛,才是一名合格的优秀教师。而且我一生的梦想也是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教师。从魏老师的教学工作中我看到他独特的教学方式和方法都是值得我借鉴和学习的。在‚教书‛过程中,第一辑他分类讲解了怎样教书,第二辑的要求是‚最好的学习是自学‛
三、四辑是讲的效率和能力。他喜欢用六步课堂教学法,即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对于讲读课,他采取少讲多读。他还利用画知识树将初中六册书的重点划分出来。他通过他的自身经历和经验来告知其他老师们究竟该如何去将课文里的知识有效的、有用的教给学生。他对语文的每一项知识层面都归纳和梳理得淋漓尽致,让读者能够仔细体味老师应该如何教学生读书,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轻松中学习,在爱学中学习。除了教材,他还重点强调讲名篇时文、讲心理学教育、讲学习方法、介绍国内外科技动态、适当指导写一些相关学科的文章。通过他的这种讲授法,学生必定喜欢这样的课堂,的确,他的学生非常喜欢这种教学模式。自学是学生最好的学习方法。通过学生自学,他能够知道书里面的潜文化、书里面的潜知识。魏老师也强调学生自学,自学一册书、自学一篇文章、自学文学常识、学生互学互改,由于魏老师工作忙,所以在学生自学之前魏老师早已讲这些内容给学生形象化,让学生知道自学时,哪些是重点,哪些应该去掌握、记住,或者应该用什么方法去有效的、方便的记忆。魏老师也详细的讲解了学生互学和互改的方法以及这样的好处。
对于作业、考试是通过学生自己来出题,不仅可以让老师看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还可以增加学生对学习兴趣。对于后进生,魏老师也从不放弃,他叙述了如何培养学生自学的方法,他采取了几点措施:降低知识阶梯的坡度让后进生自己上;教后进生认识并试着驾驭大脑这部机器;让后进生每节课都有所得;给后进生规定一个明确的语文学习序列;教后进生制定学习计划和养成学习习惯,最重要的是让后学生学会简单的自学,从知、情、行、恒四个方面进行。在魏老师的方法中,谈了两次培养后学生自学的能力,可以看出魏老师对学生的尽心尽责,对学生从不放弃,对学生公平相待。利用莱辛说过的一句话,也是魏老师想对学生说的一句话:‚如果上帝一手拿着真理,一手拿着寻找真理的能力,若要选择一个的话,我宁要寻找真理的能力。‛ 对于效率,教书必须要有效率!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都应该让学生学会有效率的学习和生活,魏老师设计高效学习日,让学生们产生极大的热情;还设计一分钟竞赛,让学生投入到紧张有趣的学习潮流之中,因为紧张有趣的学习本身就是教育;用好‚边角余料‛,即是要利用好零碎时间。魏老师设计了许多有效率的方案,但对于学生,他们能接受嘛?通过阅读效率是关键,我发现魏老师的学生并不反感且认真对待以及学生从未说过没完成或想放弃的言语。反而感觉这样的效率在生活中挺好的,可以锻炼自己的意志,学会独立担当,学会自食其力等。而且,在要求定时完成各项任务时,学生都很踊跃的参加和积极的完成,并且有些都是提前完成。这说明学生对魏老师的设计认同并于实践。对于能力,魏老师也是用心思考并设计出一套属于学生能力训练的项目。比如,听说读书来自实践,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写作能力;提高学生记忆力和注意力;做语文学习的主人。当然,在这些项目里,魏老师采用了与生活接轨,与大自然接轨,与社会接轨,与历史接轨,与国家接轨,让学生在不同领域提高和锻炼不同的能力,同时,在这一刻魏老师也给后进生设计了五种活动:增强信心,预存对学习有一种好感;掌握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一种技巧;定向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兴趣;规则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快乐;惯性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味不一般。我重点阅读对待后进生的方法,因为作为老师,我们有义务、有责任让后进生也拥有学习的权利,也拥有对学习的渴望,也拥有感受学习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教书必须育人,育人应先知人,教书与育人并重。这是魏老师对经师与人师提出的最基本的本质。在育人过程中,应先让学生认识到‚德‛,德是学生做人之本,是成人之始,因此,教师必须锻炼学生的道德意识、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之间存在友谊而并非隔阂,存在学习氛围而并非枯燥无味。当然,对于学生犯了错误,我们应该如何让学生纠正呢?打、骂、罚等等这些早都应该被学校逐出家门了。我们必须拿出新花样,让学生能以‚错误‛速变‚学习‛。魏老师提出许多建议,比如:写说明书、写心里病例、唱歌等等,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栋梁之才,也是家长的亲子,教师虽是亲子关系的粘合剂,但和家长共同教育效果更好!
熟话说:‚想要学生读书好,教师修养不可少‛,教师的修养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状态,更关系到学生未来的人生。所以,作为教师: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选择积极角色进入生活;多抢挑重担,少推卸责任;笑对人生;走自学之路,如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看多家之言、学会信息反馈;发展自己的长处,如三笔字课堂、演讲课堂、发表文章等;做园丁,收硕果。这些都是作为提高教师修养的必备手段,这也是魏老师对当代教师提出的号召———‚学高‛同要‚身正‛。
对于管理,魏老师对管理学生这一块也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以形成一种学生并不感受到‚累‛、‚烦‛、‚无聊‛的状态进行管理。首先,魏老师进行自我管理,通过学习教育学与哲学、教育学与心理学以及教育学与管理学,完善自己的思想缺口。魏老师对待自己的学生和课堂都有一种方案,魏老师鼓励学生自荐,觉得自己有能力带领全班的就大胆一点,为班集体争取荣誉。在魏老师的班级里,经过几次指挥练习,表现优秀的王贻爽有能力担任之前性格开朗的指挥员孙亚玲,魏老师和孙亚玲都同意了,魏老师还对全班说,要学习孙亚玲同学的胸怀,也要学习王贻爽同学自荐的勇气。这不仅体现出学生要勇于担任、要勇于自我推荐、要勇于发展自己的才能,才有利于自我能力的提升,别人能力的进步,乃至国家的繁荣昌盛。
有一种学习叫举一反三,有一种方法叫换路思考,有一种回答叫各抒己见,学生天生爱思考、爱学习、爱动手,对于问题,学生始终爱去探讨,研究并想出一些不可思议的方法出来。魏老师的学生就是一起案例——教室太热,开着刮着风的门却有碰撞声导致影响学习。魏老师的学生李威娜想出10种不同的方案来解决问题,魏老师阅读和想了想这些方案认为都可以施行。通过这个案例,魏老师希望能把学生从‚自古华山一条路‛的思维模式转换成‚条条大路通罗马‛。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状态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魏老师提倡每天点一盏‚思想的灯‛,在教室的墙壁上展示出斯大林的一句话:少说空话,多干工作,那你一定会成功。魏老师还给全班每一个学生每天一条格言,目的让学生每天都生活在不同的状态中。学习也是离不开学生的锻炼,没有健康的身体,再好的学习和能力也终究离不开病鬼的纠缠。因此对于小学生,魏老师要求每天100个仰卧起坐、俯卧撑,但我认为对于中学生还可以,若是小学生最多50个或者要求学生最多可以做多少个以求合理。还有就是树立学生们的音乐之心,课前一支歌。考试不作弊,这必须明确的告诉学生作弊的危害和对未来的不利之处。
教学语言之漫谈 篇3
【关键词】能力本位 计算机应用 基础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010-02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中专学生的必修课,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多年来是人们一直关注的问题。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对于计算机专业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学生入门学习的基础,主要阐述了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
一、能力本位的概念
能力本位教育,产生于二战之后。其最主要的思想就是要从岗位实际需要出发,明确能力发展目标。职业学校通常要聘请行业中一些具有权威性的专家学者来组成专业的委员会,通过岗位群的要求,进行详细的分解,明确从事行业岗位工作所要具备的能力,以此来树立正确的培养目标。能力本位教学则是通过职业活动中所具备的实际能力,通过在职业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课程的组织、教学的开展以及教学评价。通过全方位的分析职业活动里从业者的活动内容、素质要求为出发点,以提供学生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能力为基本原则,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里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拥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具备的实际能力。能力本位思想的目的就是要求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要突出培养学生的能力,注重学校和社会、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联。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面
其一,很多学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都是在计算机机房中使用多媒体来教学的,大多数教师都是将课程内容做成PPT课件后进行播放,使用PPT课件的好处是教师可以避免大量的板书书写,减少因书写板书而浪费的时间,课堂内容更多更充实。缺点是,这种授课方式信息量过大,学生不易全部吸收,导致学生对课堂内容掌握肤浅,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其二,教学内容不能时时更新,课件中的内容虽然均是节选自教科书中,但是信息科技的发展是迅速的,教科书更新的速度却是有限的。所以会导致学生学习内容滞后,学生在步入社会后无法适应岗位的要求。其三,很多高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评定标准是期末考试,学生只需要掌握最常见的一类题型便可顺利过关,学生往往只是在期末的时候针对某一类题型进行机械学习,这样不利于学生全面的掌握知识,也不利于日后对于所学知识的应用。
2.学生方面
其一,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学习目标不明确。大部分学生对于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不够了解,不清楚这门课程与日后需要从事的工作之间有何关联。所以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报以无所谓的态度,不求甚解,只求“不挂”。其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低,自学动手的能力差。在大部分的高职中专课堂上,由于学生的基础差,自制能力弱,导致学习氛围不够浓厚,在课堂上都是在玩手机、聊天等,在实际操作演练的环节中也多是以应付教师为主。其三,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理解能力低。一些高职高专的学生,由于自身文化课较差,对于语言的理解能力与数据的分析能力较差。
三、能力本位下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改革对策
1.加强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运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主要指的就是在进行信息技术学习的时候,学生一定要在教师的帮助下,围绕一个任务活动,以这个活动为中心进行学习的开展,在问题动机的驱动下,学生根据运用学习资源,进行学习探索和配合,然后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任务驱动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式,其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进行任务目标以及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学会在探索中带着任务去进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来对任务进行解决,以此来获得成就,这样的话就非常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的欲望和求知的欲望,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的能力。运用这种学习方式,使之前的被动式学习变为主动式学习,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主角不再是教师也不再是教师的PPT。
2.上机操作的改革
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部分的知识不再是纸上谈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学生学习的注意和兴趣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浓厚的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具备“能源”,使大脑处于积极活动状态,促进观察力、注意力、思维力等智力因素的高效率活动;教师通过各种示例,创设“旧知识不能解决新问题”的情景,从而揭示矛盾,促使其产生探究心理和强烈的求知欲,积极动脑思考。教师将新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在上机操作时进行探究学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3.理论教学的改革
高职中专学校的计算机理论教学最后还是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要想教学能够取得不错的效果,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充分的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教师的引导作用,因时代的飞速进步,教材研发缓慢,导致学生学习的教材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学生无法学习到最新的知识。所以这就要求学校具备自主研发的能力,根据信息技术的发展情况自主编写教材,达到与时俱进的目的,这也需要学校具备一流的教研团队。具备了“一手”的教材、课件后,还需要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认真的去练习实践,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只有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对教学中“满堂灌”的教学形式予以改变,将知识的形成过程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更容易的获得知识,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能够提高,让学生获得主动的知识。
四、结束语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行业广泛的对计算机进行应用。突出了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重要性,也提高了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要求。这需要学校在原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对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进行改革,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院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也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吴夏青.能力本位下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探索[J].才智,2015(06):47-48.
[2]张敬玲.基于能力本位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J].中国科技信息, 2009(01):19-20.
生物教学语言艺术漫谈 篇4
一、生物教师语言特点
1. 专业性。
生物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生物专业知识时, 必须使用生物学科的术语, 不能随便用方言代替。生物学科的专业语言都有其确切的内涵和外延, 使用不当就会出现知识性错误。譬如, 在学习人体的结构时, 知道人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 四肢又为分上肢和下肢。上肢包括上臂、前臂、手, 下肢包括大腿、小腿、脚。如果把上肢说成胳膊, 上臂说成大臂, 下臂说成小臂, 下肢说成腿等, 则均属于非规范用语, 教师一定要对学生强调。
2. 规范性。
规范是指生物教师对生物规律、原理要准确表达, 不能让学生产生误解。生物教师必须对概念和术语有准确的理解。例如, 芽体、侧芽与芽, 这是一组易混淆的概念, 芽体是某些低等生物在环境条件较好时, 在母体的一定部位生出的新一代小生物个体, 是一种无性生殖。它脱离母体后可在自然状态下直接长成为新个体。高等植物营养器官的芽, 虽然能够发育成新植株, 但这里的“芽”不是新一代小生物个体, 而是母体营养器官的一部分, 如马铃薯芽眼长出的芽和大蒜侧芽, 侧芽是叶子与茎相连部分生长出来的芽, 也叫腋芽。如果表达不准确, 就会直接导致学生的理解错误。
另外, 教师对生物学概念、规律、现象等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时要用词准确、恰当, 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 不能随便使用“大概”“也许”“可能”等不确定性语言。
3. 启发性。
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应该“润物细无声”。幽默、优美、含蓄的语言, 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 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设问引导学生是启发式教学的主要方式。例如, 在学习植物激素的调节作用时, 可设问:室内的植物幼苗为什么总会朝着有光源的方向生长呢?向日葵的花盘为什么总是向着太阳的方向?……
4. 艺术性。
艺术表演中的笑话、谚语、歇后语等, 有时顺手拈来借用, 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例如, 在学习遗传知识时可用诙谐的语气说:“龙生龙, 凤生凤, 老鼠生儿会打洞”等。
二、养成良好语言习惯
1. 教师在说话时要发音准确, 舒缓有度。
有的教师嗓门大, 整个课堂上一直声音洪亮。声音大固然可以调动学生的注意力, 但时间长了, 学生就疲惫了, 注意力也就不会集中。因此要根据生物课堂教学内容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在语速上注意掌握轻重缓急, 不能一个高音到底。有需要重点把握的内容可多重复几次。
2. 教师不要过多使用口头禅。
例如, “这个”“好不好”“为什么呢”“行不行”“可不可以”。这样的口头禅容易让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不集中, 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 有这类口头禅的教师一定要注意改正。
三、教学语言作用的发挥
1. 将平淡的内容讲得生动。
例如, 在讲生物课文中的互利共生时, 对两种生物间的关系可用拟人的方法“荣辱与共”比喻。例如, 豆科类植物和在他们根上长着的瘤菌等。
2. 将深奥的知识讲得通俗。
例如, 在讲适应的相对性时, 用“道高一尺, 魔高一丈”作比方, 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是绝对的、永久的。不管适应性多强, 也有对环境不适应的时候, 因为环境条件是在不断变化的。又如, 对老鼠而言, 老鹰具备适应的普遍性, 但对猎人而言, 这种适应又是相对的。因为, 强悍的老鹰也逃不过猎人的眼睛。
四、语言表达方式的灵活运用
1. 将艺术与科学水乳交融。
运用耳熟能详的古诗词, 揭示其中蕴涵的生物知识,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能促进学生的感悟、理解、记忆。例如“满园春色关不住”, 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中的名句。从生物学的角度我们可以探讨出以下生物学原理。
(1) “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受墙外阳光引起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 红杏出墙属于应激性。
(2) “红杏出墙”是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命而多争取阳光, 这样有利于本身的需要, 这反映了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并影响环境的特性。
(3) 红杏伸出墙外, 开花结杏子果, 这反映生物是具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特性。
2. 用流畅易记忆的口诀总结生物学规律。
例如, 将遗传病特点总结为无中生有为隐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
教学语言之漫谈 篇5
一、运用信息技术整合语言课程资源, 创设趣味生动的教学情境, 激发幼儿对语言学习的积极性
我国宋代著名的大教育家、思想家、哲学家朱熹曾说过:“教人未见其趣, 必不乐学。”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纳也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兴趣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动力。这些教育名家、心理学家的至理名言告诉我们, 要想提高幼儿语言教学效率, 丰富幼儿的语言知识视野, 提高幼儿语言运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师必须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整合语言教学资源, 通过听读游戏、视频动画欣赏等方式, 为幼儿提供趣味生动、形象直观的语言信息, 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感悟语言的魅力, 从而使幼儿爱上语言学习。
比如, 在进行“鼠宝宝找朋友”的教学中, 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语言游戏教学。首先, 教师可利用多媒体为幼儿出示PPT课件, 为幼儿的语言认知创设情境。课件生动形象、直观趣味地展示了幼儿喜爱的各种小动物, 如小鸭子、小花猫、小青蛙等。在出现这些动物时, 课件自动播放它们的叫声, 增强了幼儿的听课效果。很多幼儿情不自禁地想模仿这些小动物们走路的姿态以及它们的叫声。于是, 教师可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进行动作、语言的模仿训练。通过课件的刺激, 幼儿很快了解了各种动物的名称, 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在语言描述过程中, 教师应及时启发幼儿在进行动作和语言的体验过程中, 注意理解、体会“跑、跳、爬、跪”等动词的含义。教师可以通过PPT课件的动作模拟为幼儿创设动作情境, 引导幼儿主动发现鼠宝宝的朋友。是那个会跑但不会跳的小鸭子?还是那个会跳但不会跑的小青蛙?通过动作语言使鼠宝宝找到了自己的小朋友。信息技术手段促进了幼儿对小鸭子、小青蛙、小花猫、鼠宝宝等动物行为特征的认识。课件的使用为幼儿搭建了通向语言运用的桥梁, 促进了幼儿语言认知能力的形成。
二、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环节, 落实幼儿在语言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提高教学质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幼儿园教育改革必须深入实施实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落实幼儿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让幼儿参与到语言知识的教学中, 通过语言活动让幼儿体会语言所要表达的意义, 实现教学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运用的目的。”我们知道, 幼儿对事物的认知是很直观的, 对动态的信息接收很快。因此, 我们幼儿语言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 优化语言教学环节, 让幼儿成为语言活动的主人。通过动态的信息展示和幼儿的直接参与, 培养幼儿的语言认知技能, 灵活幼儿的语言思维, 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让幼儿在语言活动的实践中进行语言的感知、理解和运用, 提高教学质量, 全面达成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目标。
比如, 在进行生活主题“认识十二生肖”的教学时, 由于教材上的图片较小, 并且教材呈现的都是静态的图片, 这些知识对幼儿的刺激不够敏感, 很难使幼儿正确、全面地描述出十二生肖的顺序, 很难理解十二年一个轮回的概念。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教师可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教学。上课时, 教师点击白板上相应的动物名称, 白板上立即出现相应的动物, 并配以“我是……”的语言提示, 让幼儿跟着课件中每种动物的介绍进行跟读训练。当每种动物都出现完之后, 教师利用一个大的板面进行总结, 伴着动感的乐符, 出现字幕:“老鼠前面走, 跟着老黄牛, 老虎一声吼……公鸡喊加油, 黄狗半夜守门口, 肥猪天天睡不够。”幼儿在课件的刺激下, 主动进行了十二生肖的语言描述。通过几次训练, 很多幼儿掌握了“十二生肖”的顺序及十二年一个轮回的概念。利用这种方式进行语言教学, 使幼儿深刻感知了每一年一种属相, 十二年一个轮回的规律, 并提高了幼儿的语言实践能力, 丰富了幼儿的社会生活常识。
三、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想象的空间, 培养幼儿语言运用的创造性, 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阶段的孩子十分好奇, 很容易接受直接经验, 主动探索新事物的热情十分高涨。这个时期是对幼儿语言运用的创造性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启蒙阶段。”我们幼儿教师必须抓住幼儿的这一特点,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幼儿创设想象的空间, 让幼儿在语言课程资源的刺激下, 通过主动思考发现新知, 提高幼儿的语言创造性和创新能力。
比如, 在进行“奇妙的口袋”的教学时, 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好奇心强的特点, 利用多媒体为幼儿出示口袋图片, 同时用字幕同步显示“奇妙的口袋东西多, 让我先来摸一摸……”等字样, 让幼儿伴着念儿歌的节奏进行语言对话。教师可随机问幼儿:“口袋里还会有什么东西呢?”这样能启迪幼儿的想象思维。教师还可通过课件上的图片刺激, 启发幼儿的联想和想象, 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语言创造性训练, 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
总之, 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不仅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 科学施教, 更需要教师采用科学合理的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教学信息, 优化教学环节, 落实幼儿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让幼儿参与到语言教学活动中来, 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 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新知, 提高技能。
摘要:伴随经济的腾飞, 当今社会已步入了信息技术时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得到了极大的普及。尤其是在幼儿语言教学中, 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幼儿语言教学更加趣味生动, 使幼儿的学习更加主动热情, 使教学效果更加明显突出。这些作用主要归功于新课程理念的引导和信息技术手段的促进作用。尤其是信息技术, 被广大幼儿教师认为是不可或缺的好帮手, 它能科学整合教学资源, 优化教学环节, 达成教学目标, 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园,语言教学,趣味生动,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雪珍.浅谈多媒体在幼儿语言教学中的应用.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 (4) .
[2]唐春红.浅谈信息技术在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信息教研周刊, 2011 (4) .
教学语言之漫谈 篇6
一、教材知识容量的变化
初中教材内容简单, 每个单元需学习的日常习惯用语及词汇量平均40个左右, 到初二下学期难度有所增加, 但每个单元仅出现一篇篇幅较长的阅读文章;而高中教材内容要求学生平均每个单元要学会90多个单词、习惯用语及固定搭配, 并且每个单元都出现长短不一的阅读文章, 有的还是原著节选。词汇量的快速增长和文章数量以及篇幅的大量增长, 直接导致了学生对教材变化的不适应。再从语法教学方面来说, 高中英语除了要复习初中所学过的语法, 还要不断拓展、加深, 原来英语基础好的学生消化的还可以, 但那些基础稍薄弱的学生觉得就是在听天书了。
二、教学侧重点的变化
初中英语在语言技能方面更侧重听和说, 而高中英语则更侧重读和写;在语言知识方面, 无论是从语音、词汇、语法, 还是从功能、话题上来说, 按课标要求是由初中阶段的了解、理解、领悟、学会、初步掌握转变到高中阶段的进一步掌握、理解及运用。故而在初中课堂上更多的是口语操练, 课堂气氛活跃, 从问题回答、头脑风暴、编排对话到情景交际表演, 无一不是为了让学生在操练中掌握要学的简单句型结构。然而高中英语课堂上多的是从词法、句法的分析到语法的讲解再到文章的整体把握, 无一不是要让学生能把所读文章中的知识运用到写作中去, 课堂气氛明显沉闷。英语课堂气氛的转变让学生不适, 由多动嘴说到多动手记的转变让学生不适, 知识输出方法的改变更让大部分学生一下子无法适应。
三、课堂管理方式的变化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活跃, 教师设计的活动学生愿意参加, 积极性高, 教师课堂要把握的是让学生如何围绕话题活动并控制好课堂秩序;而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比较沉闷, 学生要消化吸收较多知识内容, 思考较多, 与教师互动基本处于零状态, 教师要想尽办法让学生动起来, 打破沉闷, 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由此, 我认为初中英语教师和高中英语教师应该互相多交流, 最大限度地了解把握学生, 给学生创造更好的可适应环境。作为初中英语教师, 我们首先应让学生慢慢学会由他律变为自律, 养成自我约束和自学的习惯。因为我明显感觉到如果初中阶段教师课上管、课下抓, 总体成绩就会好一些;而高中阶段因词汇量陡增、语法难度加大以及学生课堂上操练时间少, 单靠教师管和抓明显不成, 所以学生在初中阶段能否养成自觉地复习、预习习惯, 能否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是学习制胜的关键;其次应在笔头上多让学生下工夫。好多学生认字却不会写字, 写作时百八十个字的短文, 错字连连, 这实在是笔头上不过关造成的结果;再次最好让学生初步了解句法结构。语文教学上主谓宾定状补术语的教学取消给我们英语教学又增了负担。初中教师不一定非要教会学生分析句子, 但应在学生头脑中给留有这样的语法概念, 以免学生入了高中畏难而退;还有应适当增加学生阅读量。
让词汇多次呈现, 给高中学习做好铺垫。高中英语教师要做到尽量熟悉一下初中英语教材的框架体系及大纲要求。在对初中毕业生的基本能力有所了解后, 在平时授课过程中才能因材施教, 不至于让学生一开始就觉得高中英语太难, 在无意识中大大挫伤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不会导致学生轻言放弃的可能性;应及时复习, 适时讲解。
了解学生初中学过什么内容, 及时复习, 唤醒初中知识的记忆, 以便更好地与高中知识相融。这样可以减少教授的内容, 能有更多时间讲解新知识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比如虚拟语气, 初中阶段已经学过if从句对现在的虚拟, 那么高中阶段就可以复习旧知识以带动新内容, 着重讲过去和将来的虚拟和其他的虚拟方式, 从容安排课堂时间。还有很多词汇在初中阶段已经作为重点单词学过, 就没必要再当新词汇教授讲解, 一点即过就可以了。这样学生在学习时新旧知识相结合, 回忆过去所学, 再添新知, 学生潜意识中就觉得没那么难了, 所学知识也没那么难消化了;再就是要让课堂活动符合高中学生心理需求。这个阶段的学生更喜欢具有挑战性的活动, 初中的东西他们应已觉得幼稚, 所以全员参加的挑战性教学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词汇量男生女生大比拼, 小组学习积分比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