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理论

2024-10-13

生成理论(精选12篇)

生成理论 篇1

1 引言

理论考核通常要从题库中按照方案随机抽取题目生成试卷, 下文介绍一种自动生成试卷的实现方法, 主要包括设计思路和实现代码, 设计思路主要介绍随机抽取题目的核心算法, 实现代码包括算法的实现和试卷的生成, 可供读者借鉴使用。

2 设计思路

数据库采用Access, 编程语言采用C#。如图1所示, 按照方案选取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的数量, 点击“试卷生成”按键, 进入图2界面, 界面显示为随机生成的试卷, 点击“保存”按键, 保存为两个Word文档, 一份是试卷, 一份是试卷答案。

从题库中随机抽取题目的核心算法, 其功能函数为int[]Get Randoms (int max Value, int count) , 函数代码在下文。以填空题为例, 如题库中有N道题目, 需要抽取M个题目 (M<=N) 。

(1) 建立个长度为N的数组int[]int List, 保存0至 (N-1) , 示意如图3所示。

建立个长度为M的数组int[]int Ret, 示意如图4所示。

(2) 针对数组int List, 从[0, N-1) 中随机抽取一个整数m, 那么0≤m≤N-2, 取int List[m]值赋给int Ret[0];并且取int List[N-1]值赋给int List[m]。

(3) 针对数组int List, 从[0, N-2) 中随机抽取一个整数m1, 那么0≤m1≤N-3, 取int List[m1]值赋给int Ret[1];并且取int List[N-2]值赋给int List[m1]。

(4) 同上方法循环M次, 填充数组int Ret[], 其中的值为从int List中随机抽取的值。

(5) 读取题库数据表, 生成数组Data Row[], 例如:

Data Row[]d Rows=data Oper.data Set.Tables["TKT"].Select () ;

(6) 以数组int Ret[]中的值, 依次取数组Data Row[]中的值, 例如:

Data Row dr=d Rows[int Ret[i]];

上述方法, 一方面很好地利用随机函数抽取数值, 另一方面有效地避免了抽取数值有重复项, 是一种非常灵巧的随机抽取算法, 可以应用于其他随机抽取过程中。

3 实现代码

下面主要介绍图2的实现代码, 包括界面生成函数, 随机抽取题库, 随机抽取函数, 以及生成Word试卷和答案:

4 结语

主要介绍从题库中随机抽取题目生成试卷的方法, 并且详细介绍了随机抽取的核心算法, 给出了代码实现。该方法非常灵巧, 可供读者灵活应用于多种随机抽取过程中。

生成理论 篇2

喜剧影片是一种颇难界定的电影类型,在电影评论界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最近,前苏联文艺理论家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就象刚刚发掘出来的在古董,被理论家所珍爱与赏析。儾用“狂欢化”理伦来分析喜剧影片,刀许能得到一些有益的启迪。

喜剧电影脱胎于戏剧中的喜剧,而古希腊的喜剧起源于祭祀酒神的即兴表演,发展略晚于悲剧,可分为旧喜剧、中期喜剧和新喜剧三个时期,公元前487年至4是旧喜剧时期,多是政治讽刺剧和社会讽刺剧,讽刺的对象是社会名人,特别是当权人物,公元前404年到前338年是中期喜剧时期,以讨论神学、哲学、文学和社会问题为主。公元前338年到前1是新喜剧时期,大都是世态喜剧,主要描写日常生活、爱情故事和家庭关系。

到了中世纪,为了表现对官方宗教的令人苦恼的严肃性的反抗,人们通过一年一度的狂欢节,使得郁积的情感得以宣泄。喜剧便是狂欢节上的一种主要的表演形式。巴赫金认为:“狂欢节不需要虔诚和严肃的调子,也不需要命令和允许,它只需要发出一个开始玩乐和戏耍的简单的信号。“狂欢节使意识摆脱了官方世界观的支配,使人们可以用新的方式观察世界;它没有恐惧,没有虔诚,它是以彻底批判的,但又不是虚无主义的态度展示世界的,这种态度是积极的,因为它展示了世界无限丰富的物质基础,展示了生成和更替,展示了新生事物的不可制服和无往不胜,展示了人民大众的永生。狂欢不仅是一种深层的生命体验,而且还是一种观察世界、表现世界的方式。“民间狂欢节上关于死与生、黑暗与光明、冬与夏等等之类的‘争辩’,充满了除旧布新的精神,具有轻松愉决的相对性,即不让思想停滞、不让思想陷入片面的严肃之中,呆板和单调之中。也可以说,中世纪的狂欢节是对宗教思想的一种反抗,预示着新世纪的曙光。

中国似乎没有西方式的狂欢节,中国的喜剧起源于徘优的表演。远自公元前五、六世纪,宫廷中便蓄养培训了一批徘优,供帝王将相玩弄。这些徘优能歌善舞,口才出众,有些甚至相当聪明,然而地位低下,与宫中犬马没有什么区别。自汉魏以来的参军戏、角雁戏、歌舞戏到宋杂剧、金院本,都有不少充满喜剧色彩的作品。汉武帝时,东方朔作为滑稽家,经常给皇帝讲些谐谑的故事,引得王公大臣哈哈大笑。不可否认,中国古代喜剧也具有某些西方狂欢节的特点,“决定着普通的即非狂欢生活的规矩和秩序的那些法令、禁令和限制,在狂欢节一段时间里被取消了,首先取消的就是等级制,以及与它有关的各种形态的畏惧、崇敬、仰慕、礼貌,等等,亦即由于人们不平等的社会地位等(包括年龄差异)所造成的一切现象。尽管这种乌托邦是短暂的时刻,却是人们期盼的生活。个体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强行拆解社会政治的束缚,从而体验到生命的欢乐与自由,这就是人类生存的喜剧体验。

喜剧电影与狂欢节确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对于有些喜剧影片,如卓别林的谐剧、王朔的侃剧、陈佩斯的闹剧,影视研究者的定位显得有些勉强。这些作品难以用传统的文艺学、美学理论来加以鉴定,而引进大众狂欢化理论,从大众文化角度来进行探寻,恐怕有助于对此类影视作品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

狂欢化理论首先由前苏联文艺理论家巴赫金提出,它既是对16世纪法国医生拉伯雷创作的《巨人传》所进行的具体分析,也是一种意识形态批评。

狂欢化理论来自于西方的狂欢节。在狂欢节上,人们排斥封闭和关门主义,否定禁令和绝对理性,抛弃说教和禁忌,把日常的典章制度和清规戒律完全抛开。狂欢节摆脱等级制度,呈现出平等、民主和自由。狂欢节是一种开放的哲学和没有界限的意识形态,是一种文化享乐主义,满足了人类的多方面需求,甚至是一种纵欲主义。

根据狂欢节的`这些特征,巴赫金建立了狂欢化理论。在狂欢化理论中,文明与戏谑、荣誉与失落、歌颂与诅咒、严肃与纵欲,都是“正反同体”和“互为嘲讽”的。卓别林、王朔、陈佩斯的电影作品,正好符合巴赫金的理论规范。卓别林饰演的流浪汉夏尔洛,头戴黑色的礼帽,身穿过小的西服,脚蹬过大的皮鞋,举止滑稽可笑,却为人善良,主持正义。据专家考证,这个形象脱胎于狂欢节中不可缺少的角色—小丑,但在小丑的身上增加了道德评判,以谑演庄,揭示出喜剧深层的悲剧,使观众“含泪微笑”。巴赫金说:“狂欢化消除了任何的封闭性,消除了相互间的轻蔑,把遥远的东西拉近,使分离的东西聚合。观看卓别林的喜剧,便能得到这么一种感受,使观众暂时忘记了影院外严酷的社会现实,在影院内与大家一起经历一次心灵的狂欢。

对于王朔的影视作品,近年来争论较大。贬之者认为它是“痞子作品”,有违传统的道德规范,否定荣誉与崇高,嘲笑真挚的爱情;褒之者却认为它有“微言大意”,是想建立一套更高层次的道德评判标准。其实,王朔的作品,如《顽主》、《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大撒把》等,既没有高深的思想,也没有邪恶的企图,只是一种游戏,文艺失去崇高、失去中心之后的心理补偿。观众愿意观看此类作品,只不过想投入狂欢之中。东方人缺少幽默,但人类都向往幽默。 影视观众是文化工业的主要消费者,文化工业产品只有通过影视观众才能真正进入社会。影视观众是大众文化发生社会影响的主要对象。现代社会拿识形态的控制力和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在影视观众对大众文化产品的接受方式、条件和效果上。喜剧作品可说是观众的一种恰当的渲泄对象,满足了人们狂欢化需要。喜剧影片中的怪诞是狂欢节精神在艺术中的体现,表现出诙谐性、自由性、未完成性、反规范性等特点,符合大众追求平等的心理。

喜剧影片与“玩”,又庄分彼此。“玩”是什么?即是“戏”也。英语中“Play"便具有“戏”和“玩”的双重含义。在喜剧电影中,“玩”成为消解刻板模式、突出创造主体和沟通作者与观众的重要机制。“玩”需要一种气质,需要一种对人生世事的洞达心境。

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对电影艺术家,特别是中国的电影艺术家,提供了十分丰富的精神营养。中国儒家提倡不苟言笑的人生态度,孔子与孟子总是告诫人们要居安思危,“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欧阳修则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五代史·伶官传序》)。儒家所赞赏的文艺作品,也是描写忧患见长,如《诗经》中的“驾言出游,以泻我忧”(《邺风·泉水》)、“耿耿不寐,如有隐忧”(《邺风·柏舟》、“未见君子,忧心忡忡”(《召南·草虫》)、“心之忧兮,其谁知之”(《魏风·园有桃》)。儒家把“狂欢”作为缺乏修养的表征,提倡“乐而不淫”、“温柔敦厚”,要求女子“笑不露齿”,中国人工于心计,极少真实地表露自己狂喜的感情,因此,在中国文学史上,没有出现《巨人传》那样具有狂欢节色彩的文学作品。“笑就它的本性来说就具有深刻的非官方性质;笑与任何的现实的官方严肃性相对立,从而造成亲昵的节庆人群。巴赫金所描写的情景,在封建社会的古代中国,是不可能出现的。今天,我们提倡喜剧电影,不仅以完善这种电影类型,而且可以消除封建等级制度,调整百姓良好心态。巴赫金认为:“一切旧真理、旧权力的代表者都摆出一本正经的样子,都不会也不愿意笑(假道学);他们自命不凡,认为自己的敌人就是永恒真理的敌人.因此也必欲其永远灭亡。占统治地位的权力和占统治地位的真理不能时间的镜子里看见自己,因此它们也看不见自己的开始、界限和终结,看不见自己的旧面目:滑稽面目,看不见自己奢望永恒性和不可取代性的滑稽性质。当观众早已发笑的时候,旧权力和旧真理的代表者们要以最严肃的姿态和严肃的腔调演完自己的角色。《巨人传》对拆解西方的封建意识,打破等级制度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王朔由自卑到自尊,其作品反面缺乏平等对话的基础,与狂欢化精神有一定距离。

从今天的眼光来看,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合理性的背后,仍有一定的缺陷。巴赫金过份注重生理享乐而忽视精神追求,过份注重形而下忽视形而上,过份反对主流文化,都有可能引起公众道德的抵制。完全按照狂欢化理论创作喜剧影片,容易使其下降到插利一打浑、滑稽取闹的庸俗层次,甚至出现王朔式的“我是流氓我怕谁”“无知者无畏”“狗眼看世界”等等消极话语,影响喜剧影片的声誉。

论企业文化的实践生成与理论建构 篇3

关键词:企业文化 实践生成 理论建构

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要在企业文化实践与理论的现实基础上实现新的创造。建设中国现代企业文化,需要从观念上把握企业文化的实践生成过程与理论建构过程的区别和联系。所谓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带有本企业特征的物质文化形态、行为方式和基本观念形态的总和。就性质和作用而言,企业文化是一种经济文化、亚文化或微观文化。它以自身特有的存在状态体现着文化的本性,遵循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尽管目前关于文化的定义很多,但大都承认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产物。文化成果和文化活动都是人类创造性和实践本质的深刻体现。人的世界是一个文化的世界。与人的产生相伴随的人类实践活动本身,构成了人的行为文化。行为文化不同于意识文化和物质文化,它不表现为静态的文化成果,而表现为动态的文化活动,是创造意识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活动文化。

作为经济实体,企业以自身的生产和经营管理等实践活动实现着文化创造过程。任何企业都是由各种人聚集而成的集合体,要实现正常的生产和经营,客观上需要对群体的实践行为进行协调和规范,才能保证企业实践活动成为有序的过程。这就使企业在自身的经济活动创造出行为规范文化,表现为企业的组织结构和活动方式,以及管理原则、方法和制度等,使企业实践成为有组织、自觉的活动过程。企业的生产经营实践在创造自身行为文化的同时,也在实现着物质文化和意识文化的创造。一方面,企业通过有序的生产经营实践和某种行为方式,创造出以产品所体现的物态文化,营造了企业物质文化环境;另一方面,企业也在产品生产和经营服务的活动中,塑造出企业价值意识、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心理、职工工作态度和生活观念等意识文化。企业在自身实践活动中创造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意识文化,构成为统一的企业文化综合形态。由此可以说,企业生产经营实践过程,就是企业文化的创造过程。

企业文化究竟是文化实践还是文化理论?一些研究企业文化的人,在观念上存在着模糊性。有的人将企业文化仅仅看作是一种由美、日等发达国家传入的文化理论或企业管理学说;也有人将企业文化理解为企业的文化宣传、文体娱乐等实践活动,这在认识上都存在有片面性。

事实上,企业文化既是实践的生成、存在和活动形态,也是一种经济文化理论形态。从实践生成角度讲,自人类创办出企业时起企业文化就在企业的实践活动中开始了自己的生成过程。正如前面所谈到的,企业实践活动,不仅创造物态的产品文化和环境文化,而且创造出了心物结合态的行为文化和以价值观念为核心的心态文化。这是由企业自身发展凝结而成的客观存在形态。现实中,已生成的企业文化在规范和塑造着不同的企业,使企业在社会公众中树立起具有个性特征的企业形象和企业信誉。企业文化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形成并运作,同时在企业演进发展中沉淀和积累,形成企业文化传统,为一代又—代的企业员工所继承。在形成企业文化传统的过程中,那些没有生命力的企业文化因素被淘汰,而生命力强盛的文化因素则被保留下来。企业文化的进步以企业文明为标志,表现为企业生产力的进步,经营状态的改善,企业员工素质的提高,以及企业良好形象和信誉的牢固确立等方面。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一种内涵于企业实践活动中的文化形态,是以经济活动过程和经济活动成果所体现的文化,它与企业的存在相伴随。这一认识,我们称之为企业文化实践观。

从企业文化的理论建构讲,人类提出企业文化的概念,并形成概念系统是很晚的事。当人们对客观存在的企业文化未进行自觉反思之前,企业文化基本上处在自在的实践之中。人们对企业文化的某些内容的认识,主要是从企业管理角度去研究,而未能将其提到文化层面上加以研究。这是由于视角误区身造成的理论建构的障碍。

人类对自身文化本性的认识,经历了由浅入深的过程,对企业自身的文化本性,也经历了由低到高、逐步深化的过程。从古典管理理论到以定量分析为主的“管理科学”的形成,实际上是对企业文化的一个侧面的研究,是现代企业文化理论形成的前提。面对七十年代末所发生的国际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特别是后来居上的日本对美国、西欧的经济挑战,迫使人们对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反思,意识到单纯理性管理的局限,意识到经济活动的文化内涵和企业生产经营的文化本性。

由企业管理理论升华为企业文化理论,其客观必然性是:由于现代企业规模的扩大,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企业职工文化素质的提高,不仅使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而且使企业职工的自我尊重、自我价值、自我实现等心理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内部向心力和凝聚力显得格外重要,满足企业员工参与决策和管理,重新认识企业的使命和目标等问题都尖锐地提了出来,使现代企业家和理论家开始从战略的高度,将企业的生产经营和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升华到文化层面作宏观的思考,引发了当代企业文化理论的建构。

从七十年代初美国组织行为学教授S.M戴维斯率先提出“组织文化”的概念,到八十年代初,《工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日本的管理艺术》、《企业文化》和《寻求优势——美国最成功企业的经验》等一系列专著的先后出版,标志着企业文化理论的确立,表明企业文化已由实践的“隐形”转化为理论的“显形”。这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走向,也是现代企业发展的观念变革。

从实际情况看,西方企业文化理论自八十年代中期传入我国,并一度成为企业界和理论界关心的热点,国内愈来愈多的人从事企业文化的研究工作。在此需要指出的是,企业文化理论虽是由国外引入的,但并不能因此就认为“中国没有企业文化”。从实践生成角度讲,中国企业发展的历史,就是中国企业文化生成的历史,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是在中国特定的经济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带有本企业特征的物质文化、行为方式和各种基本观念形态的总和。表现为各个企业发展中的文化传统。问题在于,长期以来,我们对中国企业活动中实际生成的文化缺乏自觉的文化反省和理论概括。

基于上述分析使我们得到三点启示:

第一,深刻地反思中国企业文化的现实,选择并继承中国企业文化传统中进步文化,抛弃消极文化,是从事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实践的出发点。

第二,中国企业文化理论研究的起点不高,至今我们对中国企业文化发展实践历程、特点和内蕴还缺乏系统的概括,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价值系统。在中国现代企业经历重大的文化转型时期,尤其需要我们深刻地分析中国现实的企业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的矛盾冲突,在继承传统文化,借鉴西方企业文化理论的同时,从中国企业文化的实际存在出发,建构出中国的企业文化理论。

TAZ生成理论综述研究 篇4

TAZ (Traffic Analysis Zone) 即交通分析区, 又称交通小区, 是交通规划模型中的最小地理单位[1], 它是由政府或交通规划部门根据相关交通数据 (特别是工作信息) 描绘的特殊区域。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TAZ基本研究

国外有不少研究侧重于交通分析区 (TAZ) 如何和交通调查、土地使用调查、社会经济调查建立起联系, 特别是TAZ和人口普查分区之间的联系, 这可能和北美人口普查分区边界严格, 详细的人口调查资料公开有关, 合适的交通分析区便于获取外部资料、相互转换数据。

2.2 TAZ友好性原则研究

此外, 还有一些学者针对于TAZ的友好性原则进行研究, 如Fotheringham和Rogerson (1993) 对TAZ的尺寸对出行影响进行了探讨:并对“TAZ越小, 出行越可能跨越其边界”的特性进行了详细的几何学分析[2];Worboys (1995) 对TAZ生成的要求简单的多边形 (没有岛或者洞) 的准则进行了概括;Ortúzar和Willumsen (1994) , You和Kim (1997a) , Ding (1998) 对其他线形的空间密集性和兼容性, 预计与人口普查地理信息的兼容性等准则进行了研究[3,5];You, Budic和Kim (2004) [4]从理想的角度提出一些交通分区原则:排他性、唯一性、完整性;易嘉针对分区形状、数量、位置、面积的均衡性、人口密度均衡性对交通分区的合理性影响进行了研究, 在理想模型下得出了TAZ划分的较优规则[6]。上述这些有些原则较难做到, 如为了同质性, 会顾此失彼, 最多大致满足;此外有些原则和其他原则有冲突, 主要是出行均衡性和同质性矛盾较大。

2.3 TAZ生成算法和划分技术研究

而在TAZ生成算法和划分技术方面, O’Neil (1991) 针对TAZ设计问题提出了聚类分析技术[7];You和Kim (1997a, 1997b) 利用GIS工具包中聚类分析, 以保证TAZ为区域同质最大化和必要的空间邻接性, 并用利用空间自相关来量度TAZ系统性能[8]。Ding (1993) 描述了基于TRANPLAN的交互式TAZ设计模式[9]。Chang (2001) 等人对美国爱德华州区域交通分区划分作了研究, 得出结论有小的分区, 产生高比例的区际交通, 能更好地预测交通与道路通行能力的关系[10]。G.Binett和Ciani (2004) 在全州的范围内研究了基于交通模型的交通分析区设计对其交通状况的影响[11]。Kaveh和Mattingly (2007) 在美国国家科学院TRB的86届年会上基于模糊聚类分析对交通区划分和出行生成进行了研究[12];Luis等 (2009) 基于GIS软件提出了一种全面的TAZ生成方法, 这将引领空间推理在交通规划领域的深度和广度研究的展开[13]。

而在设计准则上, O’Neil (1991) 利用聚类分析技术来解决TAZ的设计问题, 充分利用其组内实体差异小于组间实体差异的特性, 通过空间属性或相关性的距离来量度尸体间的差异, 进行聚类分析。还有一些技术限定了代表性的点可以用作某一聚类的圆心。假若如此, 一个聚类问题是同时解决选取代表性点和将实体聚类到代表点德问题。在TAZ问题上, 实体都是像户口普查的区域等较小的空间单位, 每一组都对应于一个从这些较小单位汇总的TAZ。所以要保证诸如临近性和密集型的TAZ特点, 则需要通过专家技术来解决此类问题。

You, Nedovic&apos;-Budic&apos;和Kim (1997a, 1997b) 利用GIS工具包中聚类分析, 力求实现TAZ同质最大化和空间邻接性。Plane和Rogerson (1994) 运用聚集聚类进行迭代聚类分析初始化了TAZ和迭代优化了初始化区域系统。

2.4 空间推理等AI、GIS技术的应用研究

GIS (地理信息系统) , AI (人工智能) 技术是较前沿的信息技术, 其在TAZ领域的应用, 可以弥补传统生成和分析理论的不足, 扩充TAZ理论体系。

Ding (1998) 结合TRANPLAN和GSI技术实现了交互式TAZ设计模式, 该模式权衡了候选TAZ系统的属性, 如出行产生、边界一致性、紧凑型、邻接性和区域同质性。并可以选择m个 (理想化小区数量) 种子单位, 自行调整权重和阈值来生成TAZ解决方案。针对TAZ设计问题的一个极端但越发可行的办法, 是剔除区域系统和连续表示出行地和目的地 (Miller 1996b) 。Angel and Hyman (1976) 倡导的经典方法, 忽视了开发领域对一个规划区域内的出行次数和空间相互作用的表现, 这些模型的分析解决方案很困难, 因为其缺乏精确的, 又有不切实际出行变更假定。本世纪初, Spiekerman和Wegener (2000) 利用GIS工具将区域数据为离散栅格与住宅和工作场所连续出行生成和吸引力变量拟合, 来微观模拟模型的出行行为和可通达性。

You, Nedovic&apos;-Budic&apos;, and Kim (1997a, 1997b) 利用空间自相关来量度TAZ系统性能。空间自相关是空间实体间的相关度, 本质上它是标准相关性分析的扩展, 允许通过如距离、连通性或共同边界的度等地理邻接权衡来对相关性进行加权。他们使用了Geary’s C和Moran’s I自相关统计法, 对区域内的同质性进行分析。

2.5 国内主要研究

我国有易汉文、宋小冬、杨忠振、李振龙等学者在该领域进行了研究。易汉文 (2005年-2007年) 提出基于不同模拟对象的两类模型 (基于出行和基于行为的模型) 和基于不同结构的三类模型系统 (分离结构、耦合结构和集成结构模型系统) , 以及效用、系统平衡、动态模拟等基本概念, 阐述了城市用地分析与交通预测模型系统[14]。宋小冬 (2007年) 提出了公交规划的空间单元-交通分析区划分的理想目标和三项原则, 并进一步提出调查小区、分析小区、规划管理或解释小区三者相对分离、相互转换的办法[15]。杨忠振等 (2002年-2007年) 路网与小区链接及交通影响中对交通区分割的方法研究[16]。李振龙 (2005) 进行了动态分区的相关研究[17]。而近年也有人在硕士论文中探讨TAZ相关问题:陈东光则分析了经典“四阶段”法在我国的不适用性, 并提出了“逆四阶段”交通分区控制规划实施方案[18];于慧杰就交通小区在交通规划中若干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19]。

不难看出, 近年来的基于TAZ的研究, 主要侧重在友好性原则和具体的常规算法等领域, 对TAZ整体生成技术的研究则较少, 利用新技术进行相关探索的学者就更显匮乏。可见当前研究对处于交通规划基础性地位的TAZ的关注, 与其基础性地位存在着明显不均衡性, 在相关领域进行研究尝试便显现的尤为重要。

3 研究结论

从空间推理提出到现在30多年, 空间推理理论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但是将空间推理技术应用于交通规划的研究十分有限, 特别是应用于TAZ的研究。现有的研究成果还没有深入运用在TAZ划分领域, 因此, 研究将空间推理技术更深入地应用于公交规划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而现阶段TAZ的研究重心也大多放在算法层面和友好性规则的研究上, 从整体上考虑TAZ划分方式的研究较少, 利用空间推理等技术手段进行TAZ划分的也不多, 现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综合分析如下:

3.1 TAZ划分在城市中应用特点

在交通规划实践过程中, 我国诸多城市如上海、北京、常州等采用的是土地利用区、行政区划来代替TAZ分区的模式, 造成TAZ精度不高, 直接影响出行分析计算进而影响交通规划的精度。国外菲尼克斯, 哥本哈根等城市则进行了专门的TAZ设计进而进行公交规划。

3.2 研究领域重细节轻宏观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集中在几个领域, 如土地利用状况对交通的影响, 交通分析区出行模型, TAZ有效、友好性规律, TAZ调整、划分算法研究, 基于GIS技术的TAZ分析研究等方面, 但是对于TAZ生成模型的研究就较少, 对整体生成模型的研究则缺少整体论述。

3.3 GIS应用较表层缺乏智能化手段

目前国内空间分析在公交规划方面的应用大多比较简单, GIS处理空间信息的优势没有得到高效的利用, 常规空间分析功能的单一调用比较常见, 场模型、空间统计等新方法的运用很少;分析结果一般以新的数据层展现, 以供人工观察和判读, 智能化略显不足。直至近两年才有学者将Voronoi图、模糊聚类分析等空间推理手段引入到该研究领域, 在该领域仍需要进一步挖掘智能化GIS技术的应用。

3.4 现行软件平台对TAZ生成的较少

在相应的交通规划软件平台上, 诸如Trans CAD, EMME, TRIPS在交通规划上作了雏形生成模型、反推OD模型, 出行分布模型等工作, 但是在实现智能化完成TAZ生成方面却少有涉及。近期INRO公司与ESRI公司合作, 将EMME&Arc GIS产品集成应用于交通规划领域作了很多实践, 但在此领域做的研究较少, 有学者基于其中部分软件做了相关的TAZ校正研究, 但对于整体生成的研究较少, 基于GIS相关技术在此领域进行相关实践也就具有其现实意义。

4 研究展望

综上, 综合考虑现有研究成果, 基于空间推理、专家系统、层次体系等相关理论从整体上构建TAZ的生成模型, 对交通规划的展开和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将结合其创新性和可操作性, 将从上述角度进行研究, 具体研究技术和成果此处不再赘述, 详见笔者其他研究。S

摘要:TAZ (Traffic Analysis Zone) 作为交通规划的基础数据单元, 在交通规划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其划分和利用随着相关技术的变更也出现了新的特点, 为了更好的研究TAZ的生成模式, 笔者研究对比分析了国内外TAZ的经典理论, 挖掘出空间推理等GIS技术和AI技术与TAZ生成中的结合点和创新点, 从而为深入研究提供相应的理论铺垫, 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相应的综述支撑。

生成理论 篇5

利用B3LYP方法,在6-311G**基组下研究了气相中Fe2+与H2O2作用生成OH自由基的`反应途径,探讨了铁离子对生成羟基自由基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反应的途径为:Fe2+与H2O2首先形成中间体(FeO2H2)2+,然后通过O-O键的断裂生成中间体(HOFeOH)2+,再断Fe-OH键生成羟基自由基.Fe2+和H2O2的电荷强烈相互作用以及Fe2+的d轨道上的电子促进H2O2中的O-O键断裂,生成羟基自由基.

作 者:赵红梅 孙成科 刘鲲 李宗和  作者单位:赵红梅(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北京,100875;北华大学化学系,吉林,132001)

孙成科,刘鲲,李宗和(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北京,100875)

刊 名:化学学报  ISTIC SCI PKU英文刊名:ACTA CHIMICA SINICA 年,卷(期):2003 61(12) 分类号:O6 关键词:过氧化氢   OH自由基   B3LYP  

★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理论研究

★ 西方大众文化理论研究评介

★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研究论文

★ 《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研究》课程总结

★ 对中外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若干认识

★ 浅谈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特点和功能

★ 对西方流通组织理论研究国际贸易毕业论文

★ CH2(X~3B1)的分子结构与分析势能函数

★ 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

生成理论 篇6

【关键词】格语法;生成句法标准理论;菲尔墨

0.引言

乔姆斯基于1957年出版的《句法结构》标志着生成句法时代的开始。早期的生成句法理论由于对于语义的忽视而导致了生成学派内部的分裂,格语法理论便是在此情景下产生的。格语法理论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由美国语言学家菲尔墨 提出的,它是从转换生成语法学派中分裂出来的一种语言学理论,是从句法—语义关系方面对转换生成语法的第二阶段的理论—标准理论的一种修正。但是究竟格语法是否是对生成句法标准理论的补充还是混淆?亦或者语义能否能够补充生成句法理论?

1.生成句法标准理论基本观点

乔姆斯基在理性主义哲学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自己的语言观,其基本假设是:人脑中存在“普遍语法”,简称UG。普遍语法上一种语言知识,为人脑所固有,它使得儿童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母语。另一方面,普遍语法也限定了人类各种语言的变化范围。因此,乔姆斯基的理论也被称为“普遍语法理论”。

1957年乔姆斯基的《句法结构》一书标志着生成句法时代的开始。当时的句法理论主要由有限状态语法,短语结构语法及转换语法三部分构成。早期的模式完全排除了语义成分,致使一些不合乎常理的怪异句子产生,如:Colorless green ideas sleep furiously.(无色的绿色的思想愤怒地睡觉)。1965年,乔姆斯基的《句法理论的各方面》(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Syntax)标志了生成句法理论标准理论时期的到来。这一时期的理论包括句法、语义、音位三部分。标准理论引入了语义的成分,用来解释深层结构的语义问题。

2.格语法理论基本观点

标准理论中乔姆斯基虽然将语义引入了生成句法理论中,但语义仅限于接受深层结构。对于语义的忽视导致了生产学派内部的分歧,一派坚持句法、语义分离,另一派坚持句法不能同语义分离。格语法理论便是在坚持后者的情况下产生的。

格语法理论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由美国语言学家菲尔墨(Charles J. Fillmore)提出的,它是从转换生成语法学派中分裂出来的一种语言学理论,是从句法—语义关系方面对转换生成语法的第二阶段的理论—标准理论的一种修正。

作为乔姆斯基的学生,Fillmore的格语法理论脱胎于转换生成语法,仍然以深层结构的理论为基础。Fillmore认为,在句子的深层结构中,每个名词短语(NP)都与动词有着特点的“格”关系,但这种“格”不是传统语法中的主格、宾格之类的格,而是存在于深层结构中的句法—语义关系。

菲尔墨1968年的格语法理论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基础部分、词汇部分和转换部分。初期模式里提出了六个底层格:施事格、工具格、与格、使成格、处所格、客体格;后来又增加了受益格、源处格、目标格。

1970年夏,新的格语法模式问世,通常称为“1970年格语法模式”。新的模式在早期理论的基础上修订了深层结构的成分,制定了一套由深层结构发展为表层结构的核心规则。对深层结构的修改包括基础结构树形图的变化、格的名称及数量的变化以及格框架范围的扩展等。核心规则包含十五个实现规则,它使我们可以通过转换将深层结构成分变成表层结构句子。

3.反思

可以说格语法理论试图从语义的角度对生成句法的标准理论进行补充,而生成句法理论后来一方面在反驳生成语义学派的同时,也接受了与承认了语义的重要性,加入了很多与语义有关的内容,如题元理论,格理论等。但菲尔墨的格语法理论是否是对生成句法标准理论的发展与补充呢?

首先,格语法理论本身存在很多问题。格语法理论基于语义描写,但语义的描写是难以完全穷尽的,有时也很难明确确定哪儿一种关系应该划归为哪儿一格。例如,菲尔墨(1971)提出的“一句一例原则”规定,每一个小句中,任何一个格最多只能由一个名词短语(可以是并列短语)充当。但是违反此原则的例外情况是很多的。比如歧义结构。后来菲尔墨又将情景因素纳入了格语法理论,情景使得语义的不确定性更加凸显,基于语义的分类也更加缺乏刚性与经济性。

其次,语义这一变量是否能为句法提供补充与帮助?生成句法理论初期由于语义与句法的关系问题导致了生成句法学派内部的分裂。尽管乔姆斯基坚持语义与句法的分离,但是在后期的理论中还是越来越重视语义的作用,加入了很多与语义相关的理论与原则。但是笔者认为语义因素并没有使得生成句法理论变得更加明晰与精简,反倒似乎变得更加繁杂与不科学,乔姆斯基中后期提出的题元理论便是个例子。题元理论从语义上对句子中名词短语(NP)使用与搭配进行了限定;题元准则规定:每个主目语都必须充当一个题元角色;每个题元角色必须分派给一个主目语。(温宾利,2002)可以说题元理论的提出避免了一些语义歧义句的产生,如:*The woman died the man.(这个女人死了这个男人)因为die是一元谓词,只能分派外题元角色,而不能分派内题元角色,所以die后面加上名词短语the man产生的句子是不合语法的。但是名词短语中句中的出现并不一定都具有题元角色,如:John died a gruesome death.(约翰死得很可怕)。如上所述,die是一元谓词,无法分派内题元角色,a gruesome death没有题元角色,按照题元准则这个句子当时不合语法的,但这个句子恰恰是符合语法的。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Mary danced a merry dance.;Sally dreamed a sweet dream,等等。语义因素的加入非但没有使得句法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反倒由于变量的增多使得生成句法理论徒生了很多问题,失去了普遍语法的精简性与解释力。

4.结语

文化工业理论生成的历史语境 篇7

这些文章中与历史语境相关的较有代表性的是赵勇的《论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理论的生成语境》一文, 指出构成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理论逻辑的前提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模式, 法西斯主义带给‘社会研究所’成员的痛苦记忆以及20世纪30~60年代美国大众文化蓬勃发展的局面”, 并且强调是在这些因素的合力之下, 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呈现出强烈的批判色彩。这篇文章对笔者的思考很有指导意义, 也有很多需要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也正是对这篇文章的阅读, 发现作者写到美国大众文化时说:“这样一种欣欣向荣的文化景象对于这群有着贵族文化背景且长期与高雅文化耳鬓厮磨的法兰克福人来说却是完全陌生的。”而笔者在查找史料的时候发现德国魏玛时期也存在着大众文化形态, 所以这种说法是不太准确的。那么为什么阿多诺不批判这个时候德国出现的大众文化, 而要在十多年后批判美国的大众文化呢?

法西斯专政的刺激

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出现可以说是魏玛时期大众文化与美国大众文化两个时间点之间对阿多诺、霍克海默等法兰克福人产生最大影响的事件。德国出现法西斯专政之前, 有3个重要的时间点:

1. 战前。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国是一个高度工业化并且初具帝国主义特征的国家。19世纪末, 德国的工业化进入第三个高潮, 国家也随着经济的发展开始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2. 战后。

一战后的德国一定程度上受制于美国。战争的失败使德国内外交困, 背负了沉重的赔偿负担。软弱的魏玛政府又无力改善这种混乱的局面, 这些因素使国家的经济逐渐衰退。而1924年美国的“道威斯计划”使德国社会在美国模式的引导下逐渐向自由化的方向发展。随着美元的大量流入, 美国资本在德国工业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美国的生产方式, 如标准化、合理化、规模化生产等也为德国企业所接受。随之发生改变的还有德国的社会结构、文化。

3.1929年经济危机。

1929年由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激化了德国国内的社会矛盾, 魏玛政府垮台, 希特勒开始宣传他的法西斯主义政权。

回顾法西斯专政之前的德国我们可以发现, 德国经历了经济技术高度发达的阶段, 媒介技术的发展和美国生产方式的影响促成了魏玛时期的大众文化的繁荣, 而面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时候, 德国却选择了法西斯的道路。

德国法西斯具有其特点, 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全民参与。在20世纪30~40年代, 整个德意志民族都卷入了纳粹的战争, 导致了德国和人类文明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

“法西斯主义在任何国家内都没有在数量和质量上获得像在德国这样的群众基础:这种基础在任何地方都没有这里那么广泛、那么活跃、那么狂热”, 而且“没有任何一个法西斯制度在实行恐怖和灭绝方面达到德国这样的程度”。被失业、贫困以及强国梦想蒙住了双眼的德国人民对法西斯政权的拥护、对希特勒的个人崇拜让德国这个过去以理性著称于世的国家变成一个疯狂、野蛮的人间地狱。

阿多诺、霍克海默等法兰克福学派主要理论家都有犹太血统。在法兰克福学派研究专家马丁·杰所写的《法兰克福学派的宗师:阿道尔诺》一书中, 将犹太血统作为阿多诺思想形成的五个力场中的一支进行了分析, 认为他的犹太情感是“虽然微弱却很明显的”。法西斯政权之前的阿多诺对自己的犹太血统并没有很强烈的感情, 甚至还在“短时间中并不认真地接受过他母亲的天主教”。但在他从纳粹德国流亡出来, 德国对犹太人进行种族灭绝直到惨绝人寰的奥斯威辛大屠杀的发生, 这些深深地刺激了阿多诺, 唤醒了他的犹太情感。

一方面, 现实的黑暗残酷让阿多诺非常痛苦, 另一方面, 犹太人的救世信仰召唤着阿多诺, 面对德国民众集体追随法西斯主义, 他又希望能够唤醒民众。他在1951年发表的《最低限度的道德:对毁掉了的人生的思索》中这样写道:

在绝望面前, 唯一可以尽责履行的哲学就是, 站在教赎的立场上, 按照它们自己将会呈现的那种样子去沉思一切事物。知识唯有通过救赎来照亮世界:除此之外的都是纯粹的技术与重建。必须形成这样的洞察力, 置换或疏远这个世界, 揭示出它的裂缝、它的扭曲和贫乏, 就像它有朝一日将在救世主的祥光中所呈现出的那样。

这段回顾式的话语或许正是当时他的心情写照吧。

以上这些因素的合力, 促成了研究所多年不懈追问的一个核心问题:启蒙突破了神学的束缚, 带来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等社会条件, 为什么随着技术的发展, 人却走向了理性的反面, 而不是启蒙时预想的达成了人的全面发展。

罗斯福炉边谈话

1937年6月, 阿多诺应霍克海默的邀请, 在纽约作了短暂访问之后, 于次年2月, 正式来到二战爆发前夕的美国。

这个国家经过罗斯福两届连任的治理, 从表面上来看已经恢复了经济危机之前的繁荣。但是经历过大萧条的人们仍然是神经过敏的, 他们从电影、广播中逃避现实, 寻求安慰。而其中罗斯福的“炉边谈话”可以说是人们心目中大萧条时期阴霾天空下的一道阳光。在他任期的12年中, 共发表了30次炉边谈话, 涉及从国家事务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对美国的经济复苏和政治稳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炉边谈话与希特勒运用广播的本质相同。而同样善于运用广播媒介的还有一个人———正在德国实行法西斯专政的希特勒。希特勒上台第三天, 就在电台发布《告德意志国民书》, 声称政府要“拯救德意志的农民, 维持给养和生存基础;拯救德意志的工人, 向失业展开一场大规模的全面进攻”。随后一直到二战时期, 希特勒发表了大量富有煽动性的演讲, 每逢纳粹集会, 这些咆哮般的演讲就会通过电台播放出来。且不论罗斯福与希特勒讲话内容的正义与否, 仅从本质上来看, 都包含了这样几个要素———主体:权力机构;客体:民众;介质:广播, 并都希望传递的信息能够影响民众的相关认知。“在官方广播中, 人们从公共生活那里形成的所有自发性都受到了控制, 都受到了训练有素的监听者、视听领域的竞争者以及各种经过专家筛选的官方广播节目的影响。”阿多诺的这段论述表明揭开炉边谈话温暖的面纱之后, 看到的是权力机构用技术的手段来实现对人的控制。

炉边谈话显示了媒介技术与人们日常生活的亲密度。以炉边谈话这样一个事件, 我们可以窥见当时美国社会媒介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有美国学者指出:

在整个30年代, 几乎没有什么比新闻影片、画报、广播节目以及好莱坞电影更能影响人们对世界的看法了, 对于知识界及一般公众而言, 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是无孔不入, 无法回避的, 不管电台播放些什么, 不管电影公司放映些什么, 数以百万计的人每天晚上听无线电, 每星期看两场电影, 已养成习惯。甚至人们对社会问题的看法也日益取决于《生活》杂志和《时代的进展》节目中卢斯的观点;人们认为恰当的举止也要以电台或银幕明星为典范。除了这些明显现象外, 传播工具还有更微妙的作用:利用无线电广播室的政府好像亲切地来到了每个家庭的炉火边, 从而取得了人们对新政各项政策的支持。新闻纪录片的技巧和电影对白一下子闯进了文学领域, 连小说家似乎都在不知不觉中承认, 如果他的技艺不能适应大众文化新时尚, 便无法生存下去。

这一时期, 电影成了美国的重要工业之一。1939年, 它的收入达7亿美元, 相当于每户人家要付出25美元。收音机也得到了普及。在1930年至1932年之间, 有400万家庭买了收音机;到1939年, 80%的家庭都有一台收音机, 平均每天要收听4小时。同时, 电视也已经出现。1938年, 电视机已经可以在百货公司买到。第二年, 电视机的制造商已有十几家, 以至于联邦通讯委员会开始插手, 以便使设备标准化。

这些描述和数据告诉我们20世纪30年代末的美国大众文化随着媒介技术的高度发展进入了千家万户, 进入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阿多诺同样也看到了这一点, 看到了大众文化的普遍性和对人的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作用。

由于阿多诺是在对启蒙理性的追问基础上来思考文化工业的, 所以他看待美国大众文化时总带着一种忧虑与批判的眼光。或者说这一时期的美国大众文化现象只是阿多诺的一个研究标本, 他是带着对法西斯德国丧失理性的追问来研究美国大众文化的。而这种被视作一种意识形态控制方式的大众文化进入了全美人民的日常生活, 便不能不让阿多诺担忧和焦虑。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看到, 法西斯政权唤醒了阿多诺的犹太意识, 使研究所确定了他们要追问的核心问题, 并在此问题的指导下展开对美国大众文化的批判。从中我得到下面两点结论:

1.文化工业批判是对启蒙理性批判的延伸。

阿多诺对大众文化进行批判是在法西斯政权上台, 流亡到美国之后发生的事情。就像上面所分析的那样, 德国法西斯的政权促使研究所成员思考为什么启蒙的发展使启蒙倒退回了神话;为什么科学技术的发展却没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反而走向了人性的反面。这些思考引导研究所对启蒙理性进行批判。而将文化工业批判的对象大众文化进行抽象, 也就是技术在权力的利用下对人的一些影响的讨论, 因此从本质上来看仍然是对启蒙理性的批判。

但是文化工业批判又并不等同于启蒙理性批判, 因为它是对一个实实在在的社会标本进行分析, 那么就必然有这个标本本身具有的特性。所以我认为文化工业批判是对启蒙理性批判的延伸。因此我们也要认识到, 阿多诺对美国大众文化的批判其实都是根源于对德国法西斯专政的思考, 而不仅仅是对美国社会的思考。

2. 文化工业理论最终的目的是指向人的发展和解放。

从学理上来讲, “批判理论就是希望通过事实或显示的批判与否定, 来唤醒或转变群众的意识, 也就是希望社会理论家的分析、诊断能被群众所取用, 以破除他们的错误意识, 从而唤起群众自发性的行动来改革社会现状, 迈向合理的社会秩序”。批判理论不同于实证社会理论的一个地方在于它并不着力于描述社会现实是什么, 而是着力于批判之中建构理想中的社会应该是怎么样的。并且通过这种批判来唤醒民众的意识, 希望避免所批判对象被民众接受而导致人的退化。同样地, 作为批判理论的文化工业理论的目的也并不在于否定大众文化, 或者说不在于批判大众文化本身, 而在于批判这种权利主体通过技术对人的控制, 并借由这种批判来唤醒民众的意识, 所以说文化工业批判理论最终的目的是唤醒人们的意识。

摘要:本文通过对阿多诺提出文化工业理论的历史语境进行考察, 发现德国魏玛时期也曾出现过美国大众文化的形态。在对阿多诺批判美国大众文化的追问中, 发现文化工业理论根源于理论家对德国法西斯社会的思考, 是对启蒙理性批判的延伸。

关键词:文化工业,历史语境,启蒙理性

参考文献

[1].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 (著) , 渠敬东、曹卫东 (译) :《启蒙辩证法》,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

[2].尤战生:《流行的代价——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研究》,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3].赵勇:《整合与颠覆:大众文化的辩证法》,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4].傅永军:《法兰克福学派的现代性理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年版。

[5].马丁·杰:《法兰克福学派的宗师:阿道尔诺》,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8年版。

生成理论 篇8

由于例行检修、故障后开关动作以及负荷水平的变化, 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方式也是不断变化的。当运行方式有变动时, 需要重新校验和整定继电保护装置的定值, 以确保其满足当前运行方式[1,2,3,4]。传统算法是在系统运行方式发生变化后, 对全电网所有继电保护设备重新进行校验整定。但是由于运行方式发生变化的形式多种多样, 并且电网继电保护设备数量巨大, 对每一个继电保护设备进行校验需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 并且在计算时间上更加难以满足实际运行的要求[5,6,7,8,9,10,11,12,13,14,15]。

文献[16]提出了故障集的概念, 即电网运行方式的变化对电网不同区域继电保护设备的影响是不同的, 距离电网结构变化地点越近, 继电保护受其影响越大, 因此继电器需要重新整定的可能性就越大。把这些受电网结构变化影响大的继电保护设备的集合称为故障集。只对故障集内的保护进行校验, 对故障集内不满足当前运行方式的保护进行整定, 而对于故障集外的保护无需校验整定。运行方式发生变化所影响的范围毕竟有限, 这样就可以节省大量的计算时间。

文献[17]提出母线等值阻抗的定义为:根据戴维南等效发电机原理, 无论电力系统如何复杂, 从节点 (母线) 处向系统看过去, 可将整个输电网络等值为一个电势源经等值阻抗通过节点向地区配电电网供电的一个单机系统, 母线等值阻抗可以通过短路计算间接求取, 也可以根据系统节点导纳矩阵求逆得到节点阻抗间接求取, 由此可见, 母线等值阻抗可以反映母线处短路电流的变化情况, 因此可以根据母线等值的变化情况来辨识电网结构变化处对周围母线的影响。利用母线等值阻抗的变化率来确定母线受电网变化的影响程度, 来确定继电保护装置是否需要重新校验, 进而形成受电网变化影响的故障集。

目前, 有关故障集的研究还处于开始阶段, 对于如何形成故障集并没有切实有效的方法。鉴于此, 本文通过故障窗口法来具体定义故障集算法的概念, 该算法能自动识别电网变化所影响区域, 此区域即为故障集窗口。只有故障集窗口内的继电保护设备需要根据电网的变化重新整定, 故障集窗口外的区域则可以忽略电网结构变化带来的影响, 继电保护设备的整定值无需变化, 同时, 故障集窗口外的继电保护设备对故障集窗口边界处的继电器有约束作用。本文提出了利用母线等值阻抗的变化率来确定继电保护装置受电网结构变化影响的程度, 从而形成可实际操作的故障集窗口生成算法。

1 故障集概念

图1为典型大系统的局部电网结构示意图, 利用此图来描述故障集生成过程中所用到的基本概念和算法术语。假定该系统所有继电保护设备的整定值符合故障发生前电网规范要求。当线路M发生故障, 研究切除线路M后, 对整个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影响。切除线路M可视为与线路M相连的母线1和母线2发生结构故障, 该故障将对周边线路的故障电流产生影响, 从而影响周边继电保护设备整定值的正确性, 如同向一潭静水中投入石子激起的波纹一样, 这种对故障电流的影响将随着距离故障线路越远而不断地减少。因此, 可以合理的做出预计, 当距离故障足够远时, 系统变化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继电保护装置的整定值可以保持不变。故障集思想即是确定那些受系统结构变化影响的母线所组成的区域, 该区域即为故障集。当前运行方式下只校验故障集内的继电保护装置, 重新设定其中不符合当前运行方式的继电保护装置。对于故障集外的继电保护装置则不用考虑因故障造成的影响。

对故障集的说明如下:

1) 如图1所示, 故障窗口区域为自动识别电网结构变化影响的区域, 该窗口包含当前电网结构下需要重新整定的所有继电保护装置。对窗口具体的形成过程, 在后文作讨论。

2) 观察图1所示故障窗口部分, 该窗口边界部分的继电器与窗口外部继电器相互配合, 故窗口外部的继电器对窗口边界继电器的重新整定具有约束条件, 根据一级远后备保护典型的使用方法, 可以将窗口内继电器的约束区域定义为围绕窗口区域的外一层的所有母线, 所以窗口约束区域即为紧靠窗口区域的母线所组成的部分。这里必须指出, 窗口约束区域内的继电器本身不用重新整定, 电网结构变化对其定值保护的合理性不产生影响, 其定值保持不变。窗口约束区域与窗口内继电器的主保护和后备保护动作相互配合, 因此可以将约束划分为两类:主保护约束和后备保护约束。主保护约束是指窗口约束区域内继电器作为窗口边界处继电器的后备保护, 从而影响窗口边界处继电器主保护定值的重新整定。后备保护约束是指窗口边界处继电器作为窗口约束区域内继电器后备保护, 从而影响窗口边界处继电器作后备保护定值的重新整定。例如图1中, 窗口约束区域内继电器9、10和11是窗口内继电器4的后备保护, 因此, 当考虑线路E或母线3发生故障, 对继电器4的主保护重新整定时, 需要与现有设定值不变的继电器9、10和11号相互配合;类似, 故障窗口内继电器5是窗口约束区域内6、7和8号继电器的后备保护, 因此, 当继电器5重新整定后备保护时, 需要考虑线路F、G和H发生故障时与现有固定整定值的继电器6、7和8相互配合。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故障集除包含窗口区域外, 还应包含那些对窗口内继电器主保护和后备保护有相互配合关系继电器所在的故障约束区域。

3) 窗口区域和窗口约束区域内的母线共同组成故障集。因此, 尽管只需要重新整定故障集中的一部分即窗口部分, 但是重新整定过程中需要考虑的约束窗口边界的母线也需考虑进去, 组成更完善的故障集。

4) 所有故障集以外的区域称为外部区域。外部区域的继电器无需重新校验及整定。

2 故障集的生成和重新整定

2.1 故障集的生成和重新整定可分为三步

1) 形成故障集

一旦系统结构发生变化, 故障母线被确定, 便从这些母线开始径向搜索, 确定哪些母线等值阻抗变化率超过规定值的母线, 这些母线组成的区域便形成故障窗口, 依据故障窗口内继电器与窗口外继电器的配合关系, 形成窗口约束区域, 得到完整的故障集。

2) 故障集数据来源

故障集数据可根据EMS/SCADA系统采集的电力系统实时数据, 包括系统拓扑结构、系统运行方式、保护配置定值等, 并将数据装载到有关的故障集子系统中, 故障集内继电器重新整定时, 只需访问故障集子系统数据即可。

3) 故障集校验及重新整定过程

故障集子系统拓扑分析过程分析出主保护和后备保护的相关序列关系, 校验故障集窗口中继电保护装置是否符合电网规范要求, 对不符合要求的继电保护装置重新整定定值, 重新整定过程应考虑窗口约束区域内继电器与窗口边界处的继电保护装置的配合关系。

2.2 故障集生成过程

图2所示为故障集生成及校验重新整定过程所涉及的详细流程。

流程图中各个模块的步骤描述如下:

1) 获取电网参数。从EMS/SCADA系统中采集电力系统实时数据, 包括系统拓扑结构、系统运行方式、保护配置定值等。

2) 搜索故障母线。电网结构变化位置可能不在同一位置或者不止一条母线发生故障引起结构变化, 因此, 首先搜寻发生结构改变的母线, 并将这些母线标识存储。

3) 利用深度搜索和回溯技术确定故障区域。如图3所示流程图, 进一步详细描述了此过程。

(a) 首先设置一条故障母线, 确定该母线是否已经被搜索, 若没有, 则设置此母线为开始母线并标记此母线已经被搜索。

(b) 开始通过深度搜索和回溯技术搜索该母线结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区域。计算该母线电网结构变化前后母线等值阻抗的变化率, 判断该变化率是否超过规定值, 若未超过, 则判定该故障母线对周围继电保护设备的定值产生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该母线故障集不存在, 设置下一段故障母线。如果母线等值阻抗变化率超过规定值, 则该母线在窗口内, 搜索与该母线相连的一条线路, 及线路另一端母线, 假定为R母线, 判断R母线是否被搜索, 如果R母线未被搜索, 判断R母线等值阻抗变化率是否超过定值, 超过定值则母线R在故障窗口内, 同时设置该母线R及标记线路。

(c) 设置R母线重新开始搜索, 直至R母线等值阻抗变化率未超过定值或已经被搜索, 判断与原母线相连的所有线路是否被搜索, 如果与原母线相连的线路没有被完全搜索, 则搜索另一条线路及对应母线, 重复上述过程, 直至与原母线相连的线路及对应母线完全被搜索, 则回溯到上一层母线。

(d) 设置与母线相连的线路及对应母线, 重复搜索过程, 直至回溯到开始母线, 判定与开始母线相连的线路是否完全被搜索, 如果没有完全被搜索, 则从线路搜索处重新开始搜索过程。如果已经被完全搜索, 则该故障母线的影响故障集已经被完全确定。

(e) 开始搜索下一段故障母线, 直至所有故障母线完全被搜索, 则电网结构发生故障所产生的故障集被确定。

4) 通过故障窗口边界确定故障窗口约束区域, 根据一级远后备保护典型的使用方法, 可以将窗口内继电器的约束区域定义为围绕窗口区域的外一层的所有继电器, 因此故障窗口约束区域可以确定为故障窗口边界的母线外一层母线到窗口边界母线组成的部分。

5) 形成故障集。故障窗口区域和故障窗口约束区域共同组成电网结构发生变化后需要重新校验保护的故障集。

6) 校验故障集内保护的合理性。对于故障窗口内的保护按照常规保护校验灵敏性和选择性, 对于故障窗口边界的保护需考虑故障窗口约束区域的影响, 应满足故障窗口约束区域对故障窗口边界的继电器的“主保护约束”和“后备保护约束”。

7) 对不合理的继电保护装置按照整定规范重新整定定值。

8) 过程结束。此时, 继电保护装置满足新电网条件下对合理性的要求, 校验和重新整定结束。

3 算例分析

电网结构局部变化对整个电网的影响有限, 这种影响将反映到母线等值阻抗变化上, 假定当母线等值阻抗变化率超过规定值ε (ε=0.05) 时, 视为电网结构变化对母线的影响较大, 此时与母线相连的继电保护设备需要重新校验。

以图4所示电力网络为例说明故障集生成过程的步骤和方法, 图中各元件参数均为正序阻抗标幺值。该系统共有16个母线节点, 20条线路。当就9号节点和14号节点间的线路Ⅰ检修退出运行时, 利用故障窗口法, 考察其影响范围。具体步骤为:设置9号母线为故障母线, 9号母线未搜索, 设置9号母线已被搜索, 计算9号母线等值阻抗变化率为0.344, 9号母线在窗口内, 确定与9号母线相连的线路○1, 及线路对应的10号母线, 确定10号母线未被搜索过, 计算10号母线阻抗变化率ε=0.262>0.05, 10号母线在故障窗口内, 扫描发现10号母线全部线路都被扫描过, 回溯到开始母线9号母线, 确定与之相连线路○2及与之相对应的4号母线, 与10号母线类似, 计算其母线等值阻抗变化率ε=0.023<0.05, 4号母线在故障窗口外, 回溯到开始母线, 确定9号母线所有线路已经被扫描, 此时确定9号母线的影响范围, 同理确定14号母线的影响范围, 如图4所示, 虚线部分为故障窗口区域。根据一级远后备保护典型的使用方法, 确定故障窗口的约束区域, 如图4实线与虚线之间的部分。此时故障集为故障窗口及故障约束区域共同的组成部分。

由此可见, 本文通过窗口理论及回溯搜索技术, 利用母线等值阻抗变化率, 可以形成有效的故障集, 确定电网结构变化后, 需要重新校验及整定的范围, 无需校验及整定全网所有保护, 这样可以大大减少计算量, 提高计算速度, 节约计算时间。

4 结论及展望

针对大型电力网络由于结构变化需要重新校验整定继电器参数问题, 本文提出了基于窗口标识理论的故障集算法。此算法是当电网结构发生变化时, 仅对受影响较大的部分继电器进行校验及整定而非全网继电器。故障集算法能自动识别电网结构变化影响较大的区域, 并在新的电网条件下重新整定需要整定的继电器定值。与现行校验整定全网继电保护设备相比, 采用该算法后计算量大幅削减, 因此故障集算法与传统整定算法相比, 在计算时间上具有明显优势。然而故障集算法目前还处于研究的初始阶段, 虽然可降低校验及整定的计算时间, 但与实际运行的理想状态还是有一定的差距。随着继电保护在线整定及校验技术的发展, 对自动识别电网结构变化影响较大区域的故障集算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随着继电保护在线整定及校验技术的发展, 对于重新校验整定继电保护所要求的时间越来越苛刻, 传统算法要计算全网所有保护设备, 明显不能达到在线整定及校验对时间的要求。利用窗口标识技术对故障集做出明确定义, 利用母线等值阻抗变化率的特点以及深度优先搜索和回溯技术得到形成故障集的具体方法。当电网发生结构变化时, 只考虑重新校验及整定故障集内部继电保护设备, 从而提高在线整定及校验所需要的计算速度, 节约计算时间。利用故障集算法对某电力网络进行算例分析, 得到电网切除线路时, 形成的故障窗口及故障约束区域, 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生成理论 篇9

拜读于代表人物是布龙菲尔德学派, 美国描写语言学后, 著名语言学家海里斯, 乔姆斯基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 期间先后获得语言学、数学和哲学博士学位。1957年出版的《句法结构》奠定了转换生成语法的理论基础。《句法结构》是乔姆斯基的博士论文缩写而成, 并在荷兰出版。

乔姆斯基, 是美国语言学家, 他提出转换生成语法 (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 简称TG-grammar。是提出的一个描述语法的术语。简单的说, 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研究的是人类为什么会说话以及如何了解新的句子。发展至今的《句法结构》已有近60年历史。是由乔姆斯基1957年发表。语言学领域中的一次革命性变革非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莫属, 其深深影响到语言学、翻译理论、教育学、心理学、哲学、逻辑学、计算机语言、通讯技术等领域, “当前最有生命力、最有影响力的语法理论是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 虽然它还有待发展。”英国当代语言学家约翰·莱茵斯曾经这样评论过。转换生成语法可见影响非同一般。

自诞生至今, 转换生成语法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1) 代表作《句法结构》从1957年转换生成语法诞生到1965年为标志的古典理论 (The Classical Theory) 阶段。乔姆斯基觉得语义学可以独立于语法学而存在的, 在古典理论阶段, 合乎语法可以无意义, 某些句子没有其意义, 也是合乎语法规定。2) 标准理论 (The Standard Theory) 阶段, 《语法理论的若干问题》的出版, 表现在语义开始纳入语法范畴, 乔姆斯基开始发现语义决定于深层结构, 如果语义不被考虑, 将产生很多无意义的句子, 解释力和应用力就开始在生成语法中降低。所以在此阶段, 生成语法包含了:句法部分 (此为核心部分) , 语音和语义部分三个部分句。语义部分的考虑被纳入, 生成语法在语义敏感性方面优越于其他语法。3) 扩展的标准理论 (The Extended Standard Theory) 阶段, 转折点是《深层结构, 表层结构, 语义解释》的发表, 从1972年到1977年间乔姆斯基的研究心得, 在此阶段, 乔姆斯基觉得深层结构决定语义, 深层结构通过转换则被转换为表层结构, 表层结构对语义解释不起作用, 在《深层结构, 表层结构, 语义解释》中, 乔姆斯基把标准理论做了巨大修改, 认为表层结构在语义解释的应用中也起一定的效果。这样就让原来完全是深层结构决定的语义解释和表层结构有了联系。4) 修正的扩展的标准理论 (The Revised Extended Standard Theory (or GB) ) 1977年以来, 乔姆斯基都是让语义解释到表层结构, 这一阶段被称为“修正扩展的标准理论”阶段。这一时期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正式进入“原则与参数”阶段是由《管辖与约束讲演集》作为标志。但是因为太多的原则参数, 整个语法系统显得冗繁不堪, 这一情况又需要新的理论来改善。最简理论的提出正是对这一问题的解决。5) 最简方案 (The Minimalist Program) 阶段, 1992年, 第五阶段是由乔姆斯基发表的《语言理论的最简方案》一文作为标志, 即最简论阶段。此阶段探索了对语言的设计逼近完美。以此作为最终目的。生乔姆斯基的语法体系一路走来经历重重修改和否定, 新的理论每次都被上一个理论所征服, 但是其研究的对象依然没变, 原则和方法也是如一。

第一阶段 (1955—1965) , 称为“古典理论时期 (The Classical Theory) ”或“第一语言模式时期”

古典理论阶段是从1957年转换生成语法诞生到1965年, 《句法结构》是这一阶段的代表作。那是的美国流行于结构主义语言学, 它所面对的挑战是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的诞生, 从研究的方法到研究的对象, 再到研究原则, 结构主义理论基础已经慢慢不适应于当时的语言学研究阶段, 已经被转换生成语法全面颠覆。在古典理论阶段, 乔姆斯基认为语义学可以单独存在, 独立于语法学之外, 合乎语法可以没有意义, 某些句子尽管没有意义, 但是确实合乎语法规范。

在古典理论中, 乔姆斯基的目标是把语言学变成一门科学。这套理论又三个特征:1) 强调语言的生成能力。2) 引入了转换规则。3) 语法描写中不考虑语义。这三点分别见于乔姆斯基《句法结构》中。

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是:1) 专注于理论构建, 重点阐述语言的生成性;2) 引入Harris“转换”观念, 提升了这一操作手段的理论地位, 细化了一系列转换规则。3) 对语义关注不多。

乔姆斯基提出了三套语法:有限状态语法, 短语结构语法, 转换语法。1) 有限状态语法, 句子的生成过程是从左至右, 先选择一个起始成分, 然后其他各成分出现的可能性完全由前面成分的性质来决定, 不足在于这种极简单的语法不能说明句子形成的许多重要过程。如断续构式, 镜像式。只能说明各符号的排列顺序而不能说明语言的层次, 又称单向线性语法, 正则语法, 3类语法。2) 短语结构语法, 一种生成机制, 生成了语言成分语符列, 还不仅仅是对语符列提供组构成分分析, 所以比有限状态语法能提供更多的信息, 有不受上下文制约和受上下文制约两种规则。局限在于无法处理把句子合成一个句子的问题, 难以表现动词形式变化, 以及处理主动态和被动态的关系。3) 转换语法, 在短语结构语法的组成成分分析规则之外再补充将一个句子转换成另一个句子的规则, 是生成语法理论发展过程中最有影响的一类语法。

这一时期有重要影响的理论有短语结构规则、转换规则以及语素音位规则。短语结构规则有三种:合并、递归、推导式, 它生成的是“核心语符列”, 而不经过转换直接由这种语符列得出的基本句型叫"核心句"。转换规则包括:移位、删略、添加, 在此基础上, 最后运用语素音位规则得出实际说出的句子。这三套规则中, 最引人注目的是转换规则, 因为短语结构规则和语素音位规则实际上继承了描写语言学的"直接成分分析"和语素音位的分析, 转换则是一种创新, 它使语法具有更强的解释力。

古典理论是把语言描写形式化的开端。但无论乔姆斯基在借用数学符号和简化分析手续上作出多大的努力。这套理论还是存在不少缺陷。1) 转换规则的力量过于强大。一个普通的句子可以随意的被改变, 可以进行否定转换, 可以进行被动转换, 可以增加成分, 也可以减少成分, 都没有任何限制。2) 乔姆斯基的规则生成正确的句子的同时也可以生成不合格的句子。在短语结构规则S→NP+VP和VP→V+NP的作用下, 可能生成如下的两个句子:John drinks wine Wine drinks John。这就说明, 名词和动词之间存在着某种选择规则。3) 被动语态的转换规则不能随意运用。英语中有些动词没有被动结构。我们可以说mike resembles his father但却不能将之换成his father was resembled by John.这个事实表明转换规则尚不能普遍应用。

《句法理论若干问题》的诞生标志着标准理论时期的到来。古典理论是把语言描写形式化的开端。但无论乔姆斯基在借用数学富豪和简化分析手续上作出多大的努力, 这套理论存着的缺陷还是有很多。在出版了《句法结构》以后, 几个严重的问题被慢慢反映出来, 乔姆斯基不得不提出新的见解。所以出版的乔姆斯基的《句法理论若干问题》为标志。也象征着标准理论时期的到来。期间修改否定再修改, 新的理论总是会突破就得理论, 但其研究的对象、方法和原则却始终没有改变过, 当代语言学的发展被极大的推动, 开辟了语言研究的一条新的道路。很多不足和局限性也是不可否认。但是转换生成语法确实是很优秀的语法, 这是毋庸置疑的, 转换生成语法大胆的假设以及严密的逻辑推理也是值得我们学习。

参考文献

[1]苗兴伟.系统功能语法与转换生成语法对比刍议[J].外语研究, 1998 (3) .

[2]温宾利.当代句法学导论[M].北京: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3]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京大学出版社, 2002.

[4]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M].北京:京大学出版社, 2001.

[5]田晓芳.论管辖约束理论与最简方案的差异[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 2008 (1) .

生成理论 篇10

一、生成语言学对韩语语法教学语法导入阶段的启示

导入部分是课堂教学中尤为重要的环节。良好的课堂导入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也能够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课堂导入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同时也要接近生活,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新颖性。例如,在讲解“-다고생각하다”时,教师可以先说我昨天在网上看到一个新闻,是关于动物应该生活在动物园还是自然中的问题。有人认为动物应该回归大自然,而有人认为动物应该生活在动物园。大家认为动物应该生活在哪呢?然后学生会回答出自己的想法,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学生刚开始回答时不会使用“-다고생각하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例如,学生回答说:동물원에살면더좋아요.然后教师用“-다고생각하다”来重复一下,并加重“-다고생각하다”的语气。아,동물은동물원에살면더좋다고생각해요.这样多提问几个学生,然后教师再用这样的方式重复学生说的话,让学生对“-다고생각하다”的具体语境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导入部分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主动去学习,主动去思考。

二、生成语言学对韩语语法教学语法学习阶段的启示

韩语语法学习阶段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关键,在这一阶段,乔姆斯基的生成语言学给与我们的启示是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启发者。还有就是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是受规则支配的体系,人具有天生的语言习得机制和语言能力。那么韩语也不例外,韩语也是受规则支配的体系,学生要善于发现其中的规律,创造性地运用规律。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引导学生总结,引导学生把新学到的语法知识与以往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建立知识结构,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新知识。

例如,像上文中提到的“-다고생각하다”这一语法时,教师可以把学生的回答修改过来后让学生自己记下来,学生的答案中不一定同时包括动词、形容词、名词等所有的情况,教师可以提前在课件上准备一些例句供参考,保证语料丰富,之后让学生根据提供的语料寻找规律。

在总结时,教师可以将新学到的知识和以前的知识进行对比,找出两者的异同点,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新知识,同时也可以复习旧知识,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另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将韩语语法和母语语法进行对比的方式,加深学生的理解,但是当韩语语法和母语语法有差别时,一定要将其中的差别说清楚。

同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去提供语境,让学生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应该使用什么,这也是帮助学生理解语法的关键。

韩语语法学习这一阶段,教师应该尽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作为一名引导者,去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韩语语法学习过程不是靠机械模仿和记忆,而是不断理解,掌握规则,举一反三、创造性地运用语法的过程。

三、生成语言学对韩语语法教学练习巩固阶段的启示

乔姆斯基语言学理论对练习巩固这一阶段的启示仍然是学生的主体地位。练习巩固阶段是学生创造性运用知识的一个过程,这一过程学生很有可能会出现这样的那样的错误,练习阶段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选择多样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进来,例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组,以组为单位进行答题,答对加分,获胜的组有奖励。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允许学生出错,并且及时正确地引导学生改正错误。例如说,学生可能会说,먼저학교에가야하다고생각해요.教师可以用疑问的语气重复一下学生说的话,同时注意要将学生的错误改正过来,并且加重한的语气,먼저학교에가야한다고생각해요?这样学生就会意识到哪个地方说错了,以后自己就会注意这一方面。

乔姆斯基的生成语言学理论对韩语语法教学,乃至外语教学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生成语言学对外语教学、语言教学的启示贯穿在整个语言教学中,它像黑夜中的一盏明灯,照亮星空,指引语言教学前进。我们要善于吸收乔姆斯基生成语言学理论的精华,正确合理地融入在语言教学中,让其为我们的语言教学锦上添花。韩语语法课堂教学要善于吸收生成语言学对韩语语法教学的启示,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在理解的基础上,总结规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真正达到“习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封宗信.现代语言学流派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王远新.语言理论与语言学方法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3]곽지영등.『한국어교수법의실제』[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

[4]关松林.英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生成理论 篇11

[关键词]行动者网络理论;户用沼气工程;网络建构

[中图分类号]X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6)02-0040-05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农村户用沼气建设是缓解能源危机、控制环境污染、发展生态农业的有效途径。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开始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工程。据统计,2003—2012年,中央政府投入专项资金315亿元、地方配套139亿元、农民自筹464亿元,共计918亿元用于农村户用沼气工程建设。这些举措带动了农村户用沼气工程的“大跃进”增长,全国户用沼气池保有量从2000年的848万户上升到2014年底的4183万户。在国家政策与资金的支持下,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村户用沼气池保有国[1]。

虽然政府在农村户用沼气建设方面投入力度很大,但效果一直备受争议。数据表明,全国废、病池比例高达15% ,局部村或村民组甚至超过50%,即使建成后前一两年尚好的沼气池,也会日益变差,甚至出现废弃现象[2]。如此巨额的投入除带来保有量的巨幅增加外,并未带来设想中的各种变化,各地出现不同程度的弃用现象[3]。农村户用沼气遭遇弃用的尴尬引发不少专家学者的反思。学者的调研思考为政策决策部门提供了智力支持,2015年4月13日,国家发改委与农业部联合下发特急文件《2015年农村沼气工程转型升级工作方案》,通知各省区市抓紧申报农村沼气工程投资计划,中央拿出2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规模化大型沼气项目。至此,中央在农村沼气的发展方向上做出了改变,不再力推户用沼气项目。

围绕农村户用沼气工程建设,国内学者展开了深入探讨,研究范围涉及工程技术领域、生态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研究领域包括农村沼气工程的发展历程、各省区的发展现状、建设模式、存在问题等多个方面,研究方法涵盖计量工具模型的运用、影响因素分析、效益评价等。上述研究均是从外部解析农村沼气工程的成败得失,鲜少考虑农村沼气工程运作的“黑箱”。农村沼气工程涉及技术和社会两个层面,是二者的有机融合。行动者网络理论(Actor-Network Theory,ANT)把农村户用沼气工程涉及的对象按照技术或社会属性进行归类,把农户、政府、技术服务提供者视为人类行动者,沼气、发酵原料、沼气技术、配套设施、经济效益、生态环境等归为非人类行动者。不同利益取向与行动方式的各方参与者把农村沼气工程结成了一个强大的“无缝之网”。本文以ANT为依托,考察农村户用沼气工程网络建构过程,揭示沼气技术在农村发展的运作逻辑,为厘清理论与实践的差距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二、行动者网络理论及农村户用沼气工程的行动者网络构成要素

以拉图尔(Bruno Latour)和卡隆(Michel Callon)、劳(John Law)为代表的巴黎学派科学知识社会学家,运用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研究实验室中的科学家们遇到的微观与宏观、内部与外部问题,提出了行动者网络理论这一研究纲领。该理论为研究社会、技术工程的形成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方法。

ANT的核心主张由广义对称性原则(general symmetry principle)、行动者网络(actor network)和问题转译(problem translation)三个概念组成。广义对称性原则要求对称地处理技术与社会、宏观与微观、认识与存在等二元事物,平等地对待人与非人类力量在技术工程中的作用。拉图尔认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是与行动者网络构建技术“黑箱”的实践活动同步建构的,而不是排除在技术黑箱之外。行动者是指凡在社会技术实践活动中“制造差别而改变了事物状态”[4]的均可称为行动者,可以是“个体的或者民众的、拟人的或非拟人的”[5],既可指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技术人员,也包括给予科学技术活动提供支持的人与社会组织,还有科技活动中使用的自然物、人工物、资金支持、政策法规、科技文献等。行动者网络并非指行动者之间的简单叠加,也不同于信息技术领域中的网络,而是“异质行动者建立网络、发展网络以解决特定问题的一个动态的过程”[6],是一种描述联结的方法。这种方法通过转译过程把行动者结成网络。所谓转译就是指“由事实建构者给出的、关于他们自己的兴趣和他们所吸收的人的兴趣的解释”[7]184。换句话,转译就是行动者通过磋商、谈判努力把自己的问题转换成其他行动者的利益与问题,使其他行动者加入到行动者网络联盟中。

转译通过问题呈现(problematization)、征召(enrolment)、利益赋予(interestment)、动员(mobilization)与异议(dissidence)[8][11]等五个关键环节来实现。问题呈现借用卡隆的话来说就是,“你们想的即是我们所想的,你们要支持我们的研究,与我们结盟,这样你们才可能获得你们所想的东西。”[9]也就是说核心行动者把其他行动者关注的对象问题化,并为他们指出实现利益的途径,进而结成行动者网络联盟,这样,核心行动者的问题就变成了其他行动者目标实现的“关键通行点”(Obligatory Points of Passage,OPP)。利益赋予的目的是通过各种策略与设施,强化问题呈现过程中其他行动者的兴趣,通过转译把他们纳入行动者网络,即征召。动员就是指倡议者作为行动者网络的“代言人”,通过向其他行动者发出“指令”,行使自己的权力,确保网络运行稳定。异议则是指网络中的不同行动者不认同“关键通行点”,致使网络出现坍塌或解构,成为网络运行稳定的障碍。通过五个转译环节形成了由不同异质性要素结成的行动者网络。

农村户用沼气技术作为现代科技系统研发的产物,它需要的不仅是科学技术的支撑,还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引导与资金扶持、农户的接纳与采用,更需要市场的产业化运作和配合。正如ANT理论所主张的,农村沼气工程的推广与发展是对诸多行动者力量与利益转译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构成农村户用沼气工程的行动者网络包括人类行动者和非人类行动者两种力量与存在。政策制定者与采纳农户是最核心的人类行动者,其行动的建构还涉及基层政策执行者、科技开发人员、技术服务人员、沼气产品相关生产企业等行动者主体。人类行动者的主体作用通过一定的载体—非人类行动者来实现,沼气技术、政策文本、资金、发酵原料、沼气产品、配套设施、农户需求、生态环境、经济效益等非人类行动者通过人类行动者的代言与解说,在二者构成的行动者网络中共同发挥作用。网络中的各个行动者依据各自所处的现实情境,解构或建构着沼气这一技术产物,在时间维度中诠释着自身的行为。从ANT视角看,农村户用沼气工程在推广过程中把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诸多因素编织到行动者网络之中,这些异质行动者相互关联、相互磋商,通过循环往复的转译,决定着沼气工程的社会运行。

三、农村户用沼气工程行动者网络的转译过程分析

在确定了农村户用沼气工程行动者网络的核心行动者之后,我们参照卡隆提出的转译过程五个关键环节,具体分析不同的异质行动者是如何被转译和定位于农村户用沼气工程行动者网络之中的。通过转译过程,参与其中的行动者在新的网络中依据他们所扮演的角色、承担的功能、身处的地位与追求的利益进行重新界定与排序。只有通过关键通行点,才能满足核心行动者所关注的利益。

(一)农村户用沼气工程推广过程中的问题呈现

问题呈现是农村户用沼气工程行动者网络形成的第一个阶段,每个参与其中的行动者都面临着所要克服的障碍与困境,要成功地完成转译过程,各行动者都要努力跨越各自的障碍。在农村户用沼气工程行动者网络建构中,各行动者追求的目标与要克服的障碍见图1。

图1 农村户用沼气工程行动者网络的行动主体及关键通行点(OPP)

从各个行动者的出发点来看,中央政府发展农村沼气,可以借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新农村建设。这里,中央政府是最重要的核心行动者,它利用沼气技术网络了基层政府、农户、科研人员、服务人员、沼气设施企业等多个异质行动者,它的作用是负责制定政策、出台规划,推动基层政府执行政策,召集科研人员解决沼气技术难题;地方基层政府在农村沼气工程建设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农民对沼气的认同支持,他们的目标是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沼气建设任务;对于农户来说,沼气技术是一个有别于“农民本身的生计系统及能源消费结构”[10]的新系统,由于农民缺乏实际的操作技能和使用沼气的经验,因此科技研发人员要克服的主要障碍就是保障沼气技术的成熟性、适宜性与可靠性。对于沼气技术来说,能否为农民接受和使用,要突破的障碍就是农户和其他能源消费品(如电、煤、液化气等)的经济性、便利性、可得性等方面的比较。综上,各行动者共同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农户真正地使用沼气技术。形式上讲,中央政府主导下的农村沼气工程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已有很大进展;但实质上看,沼气工程行动者网络能否形成,主要责任并不取决于政府,而在于农民自身。“农户作为自身行为的主体,任何外在干预事物唯有真正纳入农民的生计系统中,才能最终为农民所接受,获得可持续的发展”[10]。

(二)农村户用沼气工程推广过程中的征召

在农村户用沼气工程异质行动者网络中,必须赋予每位行动者可接受的任务。首先,中央政府征召了地方基层政府、科技研发及服务人员、农户,制定政策、出台规划、推出沼气科研项目及国债补贴项目等系列工作。如中央为农村户用沼气的补助设立了一个标准:“西北、东北地区每户补助1200元,西南地区每户补助1000元,其他地区每户补助800元”[11]。其次,地方基层政府招募了农户、技术服务人员参与沼气池的建设与维护。为鼓励农户建设沼气池,除中央政府的补贴外,省、市政府还有相应的配套补贴;为保证沼气工程的正常运行,基层政府建立了一整套包括省级技术实训基地、县级服务站点、乡村服务网点、农民沼气服务人员在内的沼气技术服务体系。最后,进一步游说其他行动者,如沼气配套设施生产企业要生产出合格的沼气灶具、沼气压力表、沼气输送管道、沼气脱硫器等系列产品,这是沼气技术被农户接受的必要条件。为保证沼气配套产品满足农户需要,政府相关部门要制订质量标准,保证产品质量。这又是核心行动者征召的重要举措。沼气技术要真正完成从实验室走向农户家中的过程,沼气设施生产企业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三)农村户用沼气工程推广过程中的利益赋予

利益赋予就是指“在潜在的行动者间建立起一种利益机制,也是核心行动者用来促使和稳定其他行动者依约扮演各自角色的手段”[12]。在农村户用沼气工程转译过程中,中央政府作为核心行动者,赋予地方基层政府的“潜在”利益是拿出配套资金与措施推广农村沼气的使用。尽管从长远看,有利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但短期内地方政府看不到它的收益。上级政府与沼气用户之间的沟通桥梁是基层政府执行者,他们推广户用沼气的目标在于完成上级分配的指标任务,衡量基层政府政绩的标准是沼气池的建设数量,这直接影响着地方基层政府的工作理念。这种“压力型体制”迫使基层政府更关注农户沼气数量,至于农民使用沼气与否不在他们的任务范围内。至此,沼气技术系统的价值被隐性化,中央赋予地方基层政府的利益在某种程度上并没有很好地实现。中央政府赋予沼气农户的利益本应是最显性、最直接的(如建设沼气有政府补贴、沼气是清洁能源等等),但户用沼气设计之初的条件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农户生产生活系统不断弱化、农村老龄化、空心化严重、农村散户养殖减少等问题,致使农户的利益变得隐性而渐渐消失。综上,农村户用沼气工程推广过程中的利益赋予环节并没有很好地聚合行动者的利益,才会出现“农村户用沼气遭遇弃用的尴尬”。

(四)农村户用沼气工程推广过程中的动员

利益赋予环节出现了问题,就会直接影响动员的成功。按照卡隆提出的五个转译环节设想,只有顺利完成这个阶段,才可能建成一个成功网络。在农村户用沼气行动者网络建构中,核心行动者—中央政府依据传统行政管理手段,形式上看是成功动员了地方基层政府、科研技术人员、农户、沼气配套设施生产企业。但实质上,只有科研技术人员被成功地动员了,因为沼气技术转译环节中,利益赋予最成功的受益者是科技研发人员,政府拨出专门的项目经费用于沼气的研发与技术难题的突破。20世纪八九十年代,科研人员通过一系列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解决了农村可再生能源技术的适用性问题,如针对不同气候的地区、使用不同的原料开发出了低温产气技术、秸秆高效生物转化与催化合成制取的“生物合成气”等技术。即使是以实现盈利为目的沼气设施(沼气灶具及配件等)生产企业,也因农户使用沼气的数量不稳定,难以实现追求利润的目标。致使核心行动者动员沼气设施生产企业加入联盟的行动面临极大挑战。建构行动者网络,仅有行动者有限的参与难以结成紧密的联盟。

(五)农村户用沼气工程推广过程中的异议

农村户用沼气工程行动者网络中存在着异议,这些异议使得网络产生了变化的动力。户用沼气的推广中,中央政策制定者和地方基层政府执行者各自存在的障碍与追求的目标仅有形式上的统一性,缺乏实质上的一致性,二者的行动者地位不对等,利益关系不好界定。仅从户用沼气本身的设计来看,其初衷是为“实现农户生计系统自身各种要素的循环持续利用”,但现实情况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态性使得农户系统逐渐发生着变化,单纯的户用沼气使用越来越需要在原料和使用上合作,需要因地制宜,系统互动性的考虑实施”[10]。农户面临着原料来源、技术运行、产品消费比较差异等各方面条件的变化,其作为最重要的核心行动者出现异议就会影响网络的稳定性。“如果行动者在网络运作过程中不能获得必要的利益,原先的网络可能会重构甚至瓦解。”[13]针对户用沼气工程行动者网络已不能适应变化的事实,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网络取而代之,那就是在有条件的地区发展大中型沼气来替代户用沼气的不经济。

四、结论与启示

农村沼气生态系统是一个集生物生产、农民生活、社会发展于一体的复杂聚合体。运用行动者网络理论分析农村户用沼气的发展规律与运行逻辑,向人们揭示出以下启示:

首先,农村技术工程的形成与演化,与其产生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建构农村技术工程行动者网络,拥有不同利益取向与行为方式的行动者都会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网络的形成。因此,针对自上而下推动的农村技术工程,应充分发挥农民的能动性、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从切入农民生产、生活系统出发,改变农民生活习惯,尊重农民话语权,让农民主动接受与采纳新技术,方可建构成功的网络。如电动自行车在农村的迅速普及就是例证。也就是说,政府在推动技术创新系统时,既要重视技术本身的转型升级,也要关注社会因素在技术推广中的作用。社会创新如果不能与技术创新协同发展,单纯地夸大其中任何一种因素的力量,都会影响网络的顺利建构。

其次,农村技术工程的顺利实施要靠强大的异质行动者网络来推动。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动态性使得技术的推广并不完全决定于技术的优越性,而要看核心行动者所建构的行动者网络联盟是否坚实。在农村户用沼气政策制定与执行中,政策制定者靠行政指令推动整个网络的运行,看似建构了一个强大的网络联盟,但这种实施体制忽略了农户现有的生计系统,仅把农民作为政策的被动接受者,忽视农民核心行动者的作用,缺失沼气市场与产业化的长期培育,那么表面上建构起来的看似强大的行动者网络极易坍塌或解构。因此,农村技术工程网络联盟的建构者,必须转译所有参与的行动者,调动一切有用资源,共同构建行动者联盟,逐步扩大网络的影响,实现政策的设计初衷。

最后,问题转译是建构农村技术工程行动者网络联盟的微观机制,它也是联结网络的基本方法。转译使得各类行动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其结果就是“特殊问题(像科学预算或单孔模型中的问题)现在被稳固地与更大的问题(国家的存亡、汽车的未来)联系到了一起”[7]198。农村户用沼气技术虽有国家直接推动,但问题转译过程中没有真正把农民的兴趣调动起来,使得转译并不成功。但后来逐步发展起来的农村禽畜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不仅为养殖企业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还取得了较好的能源、环保、生态等多重社会效益[14]。这表明养殖企业正是通过不断的问题转译,把沼气技术与国家发展战略、行政压力下的地方基层政府、农户、科研单位等行动者联系在一起,才有了强大的网络联盟。也就是说唯有对沼气工程实施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的变革,发展大中型沼气,才是政策未来发展的趋势所在。

[参考文献]

Zhang Xiliang,Wang Ruoshui,Huo Molin,et al. A Study of The role played by renewable energies in China's sustainable energy supply[J].Energy,2010(35): 4392-4399.

何顺民,朱维林,等.我国农村沼气现状及服务体系建设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8):4789-4790.4795.

谭万能.“沼气大跃进”反思:10年投千亿遭不同程度弃用[EB/OL].http://news.163.com/14/1225/17/AEAVLV0D00014SEH.html.

周桂林,何明升.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困境及出路—以虚拟社区系统的社会建构为例[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9):79.

盛晓明.巴黎学派与实验室研究[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3):64-69.

李峰,肖广岭.基于 ANT 视角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机制研究—以闪联联盟为例[J].科学学研究,2014(6):835-840.

布鲁诺·拉图尔.科学在行动:怎样在社会中跟踪科学家和工程师[M].刘文旋,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184.

Callon M. Some Elements of a Sociology of Translation: Domestication of the Scallops and the Fishermen of Saint Brieuc Bay[M]//Law, John(Ed.).Power,Action andBelief:ANewSociology of Knowledge. Boston:Routledge,1986.83-103.

Michel Callon. Four Models for the Dynamics of Science[M]// Sheila Jasanoff. Handbook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ondon: SagePublications, 1995: 52.

陈莉,左停.中国农村户用沼气发展的多元话语分析[J].农村经济,2011(6):88-92.

农业部.农村沼气建设国债项目管理办法(试行)[EB/OL]. http://www.china.com.cn/market/395483.html

詹爱岚,李峰.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通信标准化战略研究—以TD-SCDMA标准为实证[J].科学学研究,2011(1):56-63.

陈东平,倪佳伟,周月书.行动者网络理论下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形成机制分析[J].贵州社会科学,2013(6):116-121.

李泉临,詹晓锋.安徽省农村大中型沼气工程发展状况及展望[J].中国沼气,2013,32(1):84-89.

生成理论 篇12

一、人文激励孕育的激励层林

激励理论随着社会的发展, 已成为现代激励层林, 对激励的理解更是蔚为大观, 只能就其本质进行粗线条的评析。

(一) 中国传统激励理论

激励思想在我国历史上源远流长, 中国古代政治家、军事家在治国治军等方面在实践基础上对激励思想的论述非常丰富。更多的集中于古代的兵书与儒家思想中。在运用情感激励、惩罚激励、目标激励等激励方法上有着一定的经验。这些激励思想今天仍具有很强的历史传承价值。但是中国几千年处在宗法和官本位统治的社会中, 激励的实施具有明显的功利性, 隐藏背后的“民本观”中的激励虽然含有爱民、惜民的人文色彩, 但更多的是维护王权代表下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 真正实现人的发展, 得到人之为人的尊重对大多数人来说不切实际。

(二) 西方现代激励理论

来自西方的激励理论, 主要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奥德赛的ERG理论、麦克利兰的成绩激励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弗洛姆的期望激励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勒温的场动力论、波特和劳勒的综合激励模式等。这些激励思想的发展, 体现着不同的人性假设, 有的关于自然人假设的激励理论, 有的关于理性经济人假设的激励理论, 有的关于自我实现人假设的激励理论, 有的关于复杂人假设的激励理论等。这些激励理论虽然有其一定的时代价值和现代参考价值, 但其离开人的社会性、阶级性, 用一种个人主义的价值观, 终归会因对人的假设条件的“单向度”根基不稳而逐渐暴露固有的弊端, 受到挑战。由于其局限性, 决定了不可能从根本上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 我国现代激励理论

有很多学者在运用西方激励理论时, 多注重结合中国国情和实际工作需要, 并融合了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知识, 探索出具有一定实践价值的激励理论。有的从个人激励、团队激励和组织激励的角度研究激励理论与方法;有的从工作设计、薪酬福利、员工待股、目标设置、绩效考评、员工授权、培训开发、组织环境等方面研究激励理论与方法;有的从激励技术角度研究激励理论与方法等。[1]如俞文钊的同步激励论和全方位激励模式, 骆云霞的“态度改变理论和价值激励论”, 赵振宇的“自我激励论”, 郑国铎的动态激励论, 苏东水的“人为激励论”。这些理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以对人的认识的深化为支撑, 凸显出激励全过程中对人的关注和重视, 但是在具体应用中缺乏深厚的人文支撑, 从其实践看不免又回到重工具理性的困境。

二、人文激励生成的推动力

激励理论的现状为现代激励理论的发展, 或者说一种基于人的科学理解且体现时代精神并充满人文元素的人文激励的出场提供了可能性, 但是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性还需要一种推动力。任何一种事物要想保持生命力都必须在它所处的那个时代中找到现实的生长点, 否则, 就难逃被时代所遗弃的命运, 同样, 激励要想维护其当前条件下的有效性, 保持其自身的应用价值, 也必须时刻关注社会现实, 获得与时代一致的品格和意蕴。

(一) 现代性的时代反思

当今时代是日新月异的时代, 现代科技为人们的工作生活、娱乐等活动创造了便利条件, 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为促进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丰厚的物质条件, 社会主义的不断完善为人们的社会交往提供了制度保障和规范, 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让人们置身于全球共享人类的文明成果。人们在沉浸于各种喜悦的同时, 又感到了丝丝隐忧, 社会的负面影响开始震颤着人们的心灵, 现代性的阴影笼罩着一部分人们, 精神空虚、精神失落腐蚀着人的意志、人的追求, 受各种不良思潮的影响, 追求物化、金钱和享受的生活已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 神圣的东西很容易遭到亵渎。现代性中的认同危机, 如方向感的丧失和定位的偏差, 核心价值的丧失和道德框架的四分五裂, 与主流意识形态的格格不入等导致了对人的需要的头脚颠倒, 合理的需要变成不合理的需要, 错误的需要自认为正确的需要, 主流的需要也与非主流的需要发生次序颠倒。激励者和被激励者的心智模式发生新的变化, 变化后的心智模式所形成的思维定势, 影响其对事物的正确认识, 过去不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可的, 今天要么默许, 要么成为一种时尚。为调动人的一时积极性, 迎合人的低级需要, 迁就庸俗的需求思潮, 造成了激励行为的严重扭曲。激励者人格魅力的下降, 减少激励的诚信度。对被激励者而言, 不仅要听扣人心弦的激励言辞, 更要看激励者实实在在的具体行动。激励场也经受多维挑战, 激励场处在开放的状态下扩大新鲜激励源的来源渠道的同时对屏蔽各种负面信息也面临着失效、失范、失真的危险。面对严峻的现实情况, 激励理论从满足人的单级需求向多极需求转变, 低端需要向高端需要转变, 从一般性物质需要转向精神性需要, 是否就能改变这一尴尬的境况呢?情况固然有一些好转, 一些学者也是这样撰文论述的, 但是在缺乏人文底蕴的激励下, 往往适得其反, 除非激励者也进行价值观颠倒下的实施。

(二) 人文关怀的现实诉求

人文关怀是一个复杂的发展性概念, 同时又具有强烈的现实性, 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人文关怀有层次性, 取决于人的需要, 既是情感的关怀, 又是物质的关怀;既是宽泛的, 又是具体的;既是现实的, 又是超越性的。人文关怀作为哲学的重要命题, 就是指对人的主体地位、对符合人性的需求、生存状态、生活条件以及保障的关注, 对人的尊严、人格、诚信、善与爱等品质的肯定, 是对人类的幸福与自由的追求, 其核心表现为对人的精神的重视以及对人性的根本关怀, 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文关怀的现实诉求是什么?我们可以从人文关怀所处的历史方位得到一种很好的解答。时空坐标, 我国正处在历史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 是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矛盾的凸显期;思想坐标,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也是当代时代的思想坐标;文化坐标, 党的十七大把人文关怀列在建设和谐文化和培养文明风尚之中。[2]从千呼万唤始出来到形成一种执政理念, 达成具有广泛社会基础的思想而逐渐深入人心, 成为衡量一切的价值尺度。激励的实施也在所难免, 也必然坚持这种本质要求, 要求激励实施中从过程到目标渗透人文精神的培育, 在人文关怀的土壤中赋予激励以新时代的人文内涵, 即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 着眼于培养人们树立开拓进取的人生态度, 庄严崇高的道德感、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鲜明的个性意识与集体主义风格, 健康开放的文化心态与精神风貌来实现人的自由和平等。激励作为人文关怀的重要实施方式, 也将不断拓展人文关怀的外延, 促使人文关怀的更好实施。

三、人文激励的内涵

人文激励具有深刻理论内涵, 是对生活世界中人的激励。

(一) 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思想是人文激励的最直接理论基础之一

马克思主义是充满了人文关怀, 以其整体性贯穿于马克思主义整个思想体系, 出发点是人, 过程服务人, 目标指向人, “从社会历史与人的发展来看, 这才是一种具有伟大历史感的具有现实意义的深刻的人文关怀。”[3]我们认为其实质“就是强调要关心和重视作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力量的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及其满足, 要求一切社会历史活动, 尤其是一切社会治理理念和措施, 都必须在根本上造福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有利于人民群众作为‘人’所具有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充分发挥及其才能的全面发展。”[4]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体现了价值观与历史观的统一、批判性与建构性的统一、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这种特性赋予了人文激励的价值取向、现实的行为准则和具体的评价标准。

(二) 马克思主义激励思想是人文激励的最直接理论基础之二

马克思主义激励认为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是重要手段, 促进人的发展是激励的终极目标, 而需要是激励的最根本基点。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 而区别于一切动物。人的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呈现出内在必然性。人的需要的内在必然性表现为, 人总是按照自己的需要衡量一切, 改造一切。这种作为内在必然性的需要本身又是在各种外部条件的严格制约下形成的, 如自然条件的制约、历史条件的制约、生产条件的制约和交往条件的制约等, 而不是自由地产生的。人作为需要的矛盾体, 内在必然性注定了要为自己的需要而奋斗, 但其外部制约性又导致了人永远不能如内在所期望的那样。仅仅认识这一点还不够, 还必须对人的需要实施真正的人文关怀, 这种激励的基点才是我们所期望的。激励的实质就是通过影响人的需求和动机达到引导人的行为的目的。我们要在人文关怀中调节需要、诱发需要、发展需要, 追求首位需要、创造主导需要、对待真实需要、满足合理需要。人文激励在满足符合社会发展的主导需要和符合个人发展的合理需要的内在统一中, 寻求一种符合时代需求的超越性发展。

(三) 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和激励思想又是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石, 以人的科学认识为出发点, 是思想上的逻辑延伸

跟历史唯心主义相反, 历史唯物主义不是以抽象的人、人性、人的本质诸如此类的概念为出发点, 而是以具体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为出发点来解释历史。也就是说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不能离开具体的社会关系去谈人、人性、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人的价值等, 不能离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对社会关系的改造去谋求人文关怀和激励。在对人的本质认识上, 指出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由自觉的劳动, 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是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统一, 需要即人的本性, 体现出对人的认识的全面性和具体性, 有别于传统和西方对人认识的片面性和抽象性。正是由于坚持了唯物史观和对人的本质认识的完整性, 所以, 必然决定了人文激励具有科学的内涵。

人文激励是激励理论对人的理解沿着从工具、要素、资源、资本的历史认识路线转向到人是目的, 是一种批判性、超越性的转向现实生活的回归。人文激励是基于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和激励思想的激励, 是以人为本的激励, 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激励, 是实现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激励。人文激励的过程同时也是人文精神培育的过程。在人文精神培育中, 提高激励者和被激励者的人文素养和思想认识, 筑牢情感之源、思想之源、精神之源, 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供一片精神的湿地。这就要求注重引导改变不正确的心智模式、思维方式, 使之符合社会主流价值及集体需要, 从而实现被激励者对激励的自我认同, 达到从他激励到自激励的转变, 形成良好的自激励养成。整个激励过程强制性因素减少, 整个人文激励体现出服务性特色, 减少了功利性色彩。由于更加重视对被激励者的个人发展与激励场的共同发展的和谐, 被激励者也从一般能力向创新能力转变, 潜能向显能转变, 阶段性向终身转变, 激励场处于人文关怀之中, 抵制外界多种干扰和侵蚀的能力得到有效加强。

四、人文激励的现实着力点

人文激励作为新的激励样式, 虽然体现出发展的必然逻辑, 但在新的时空境遇下应然价值并不直接决定着实然价值, 促进人文激励从应然态转到实然态至少要求做到以下两点。

(一) 坚持实践思维

人文激励的实施需要坚持正确的思维方式。从其理论基石和本质内涵看, 人文激励坚持实践思维方式, 有助于克服主客二分的思维倾向, 克服向内求的经验体悟思维方式与向外求的理性思维的各执一端。思维方式是思维主体在实践活动基础上借助于思维形式来认识和把握对象本质的某种手段、途径和思路, 一旦形成, 就会内化在人的头脑中, 积淀为思维模式, 符合规律就会对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 否则就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 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 人的思维“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5]人文激励思维同样要遵循这一规律。中国传统激励思维注重人的伦理纲常, 以人伦为中心, 刻意追求天道与人道的结合, 注重内心体验。西方传统激励思维重视科学理性, 大胆质疑, 富有探索精神。两种思维既有其积极的作用, 但是消极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暴露, 对一些问题解释缺乏科学的应答。没有科学的世界观为指导, 思维的创新固然可以在短时见效, 终归会像黑格尔那样无论辩证法怎样变也一定落入历史的窠臼。实践思维克服了单纯主体性思维和单纯客体性思维的不足。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 相反, 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6]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生活方式, 生产方式发生了变革, 人的生活方式也要发生变化, 而人的生活方式是人文激励的重要视阈。实践思维提供了正确认识人文激励的密码, 有助于认识人文激励的内容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愈加丰富内涵、拓展外延。因此, 要随着时代的变化为人文激励注入新的基因, 增添新的活力。

(二) 坚持人文评价

人文评价促进人文激励坚持正确的实践价值取向。人文评价是基于人文关怀, 体现人文精神的综合性评价, 是工具性评价和价值性评价的结合。人文激励注重对人激励的长久效应, 而不是短暂效应, 决定了评价标准的视界不同于一般激励理论。一是人文评价要突出激励场的人文环境建设指标。人文环境是人文激励场的重要场域。健全的人文环境是和谐和健康向上的, 能够形成强大的正向磁场效应, 使激励行为聚焦于激励目标, 而不健全的人文环境充斥着与激励行为不相符的因素, 内耗降低了合力效应。人文环境评价的核心在于激励场是否体现人文精神的培育氛围。二是人文评价要凸显人文机制建构指标。公平机制、民主机制、心理疏导机制是人文机制的重要评价指标。激励双方的平等地位, 主体性发挥程度, 民主意识的培育, 对于提高人文激励的透明度和营造人文激励激励者和被激励者相处的和谐氛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三是人文评价要注重人文咨询指标。人文咨询的全程跟踪, 实行导航式全程制导, 而不是一次性投掷, 能够全时段的提供建议和咨询保障, 以此对整个激励过程围绕激励目标不断得到调试和优化。人文咨询的服务性、全程性、便捷性是重要的参考因子。总之, 人文指标的设定, 关涉着人文评价的质量, 从而影响着人文激励的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春方.激励理论研究[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2004:3-4.

[2]邱伟光.人文关怀的历史方位与育人效应[J].思想理论教育, 2008, (13) :17.

[3]张传开.历史唯物主义及其人文关怀[J].哲学研究, 2008, (10) :35.

[4]高湘泽.科学发展观的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J].社会科学辑刊, 2004, (3) :24.

[5]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4:551, 465.

上一篇:病理组织学特点下一篇:T区差动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