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知识服务

2024-10-18

文献知识服务(精选7篇)

文献知识服务 篇1

当今社会, 基于知识的第三产业正在迅猛发展, 传统行业的知识含量也在不断提高, 社会正一步步迈向“知识经济”社会。知识是创造财富的资产, 是从数据中提取信息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种能力。为适应人们对“知识”层次的需求, 传统的信息服务正逐渐转向基于知识的搜集、组织、分析、传递、重组的知识服务。[1]知识服务是指从各种显性和隐性知识资源中按照人们的需要有针对性地提炼知识, 并用来解决用户问题的高级阶段的信息服务过程, 是一种面向知识内容和解决方案的服务。

1 数据来源及搜集统计方法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SCI) 数据库收录了世界各学科领域内最优秀的科技期刊, 其收录的文献能够反映科学前沿的发展动态, 是自然科学领域学界公认的重要评价工具。因此, 本文利用ISI Web of Knowledge的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有关知识服务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分析, 从而揭示该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本文选择WOS中的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SCIE) ,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SSCI) , Arts&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A&HCI) 三个引文数据库为来源数据库, 在主题检索项中检索“知识服务”相关表述, 并在检索中力求提高检全率和检准率, 具体检索式为:TS= ("Knowledge-based Services"OR"Knowledge-based Service"OR"knowledge service"OR"knowledge services") 更新日期为2013年1月14日, 最终共得到148篇与主题相关文献作为本文分析样本。

本文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基本处理, 并结合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 分别从时间分布、文献来源、著者、研究机构、国家、主题、学科领域和被引频次等角度展开分析, 力求较为客观地反映出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现状, 并总结其反映出的研究特点及存在问题, 为该领域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2 数据分析与讨论

2.1 时间分布

对知识服务专题的文献载文量的年代分布进行统计分析, 可以从时间上了解该主题研究的发展势态, 追溯其发展过程。表1显示了知识服务研究的每年发文量, 从表中可以看出, 二十年来, 知识服务研究的年载文量总体呈递增状态。在国际研究中, Glicksman等学者提出提出一个知识制造系统 (MKS) , 将分布式环境中的知识单元提供到一个综合的计算机框架中, 该文献第一次将知识服务引入计算机系统中, 提出分布式环境下概念集中的知识服务系统[2]。1991至1999年间, 知识服务的发展处于萌芽探索阶段, 平均每年发文量不足一篇, 2000年之后, 只是服务的研究逐渐引起学者们的关注, 文献量逐年递增, 尤其是2005年之后, 随着人们需求层次的提高, 知识服务意识逐渐增强, 知识服务的研究逐渐成为学界的热点问题, 在2005至2012年间, 共发表文献108篇, 占总文献量的72.97%, 是知识服务研究的热点时期, 其研究范围和研究层次都不断扩大和深入, 学界对知识服务的研究与关注程度日益升温, 这与近年来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的现状是相吻合的。

2.2 期刊及学科领域分布情况分析

知识服务研究的148篇相关文献分布在122种期刊上, 平均载文量为1.21, 载文分布较为分散, 该现状说明目前还没有形成知识服务主题的核心研究领域。刊载2篇及以上知识服务研究的期刊如表2所示, 其中, 发文量最高的是《计算机科学讲义》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 刊载了10篇该主题文章, 这些文章主要关注知识服务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应用, 《服务产业杂志》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刊载了8篇该主题文章, 该期刊主要关注服务产业领域知识服务的应用, 知识服务研究的刊载期刊主要涉及信息系统、图书馆、服务管理、农业、医学、通信等领域, 应用比较广泛。

本文研究的148篇文献共涉及40个研究方向, 主要涉及的13个研究方向如表3, 其中, 计算机科学方向的文献数量为52篇, 占总数的1/3, 说明知识服务是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 具体包括信理论研究、息系统设计、信息图书馆、人工智能、软件工程等。商业经济、图书馆、政府管理也是知识服务的主要研究方向。此外, 知识服务还主要应用于、生态科学、医学、教育、农业、地理等多个研究领域, 覆盖面较为广泛, 涉及大量跨学科领域。

2.3 著者分析

普赖斯定律[3]指出:撰写全部论文一半的高产作者数量等于全部科学作者总数的平方根。本文统计的148篇论文共有361位作者撰写的, 平均发文量0.41篇, 研究者较多, 但著者的平均发文量较少。根据普赖斯定律, 在撰写中文文献的361位作者中, 载文量前19位 (√361≈19) 的作者是该研究主题的高产作者。“核心作者”指在持续在某一研究领域中进行研究, 并能够对该研究领域成员产生较大影响的作者。高产作者和核心作者在某一特定学术领域起到引导和推动作用, 在知识服务领域, 核心作者的观点思想以及学术水平将对知识服务研究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也可进一步反映出知识服务研究的现状。根据对所统计论文的所有作者进行统计分析, 表4中列出了知识服务研究领域发文作者的分布情况, 其中, 发文量大于等于2篇的22位高产作者, 占总人数的6.04%, 共发文量49篇, 占总发文量的33.1%, 占近总数的1/3, 因此, 高产作者的发文在知识服务研究领域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发文量最多的是WALES A, 共表论文4篇, 其主要研究知识服务在社会保健制度体系中的应用, 并且其文章共被引6次, 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发文量3篇的高产作者PLEBANI M, TRAPPEY AJC, TRAPPEY CV的9篇文章共被引53次, 也反映了其在知识服务领域较高的学术影响力, 这些作者是知识服务研究方向的核心作者。但统计中发现, 仅发表1篇论文的作者有339人, 占总人数的93.91%, 由此可以看出, 关于知识服务的研究者众多, 并且比较分散, 该研究领域目前并未形成核心作者群。, 并且高产与核心作者数量较少。

2.4 知识服务研究核心地区和机构分析

一个学科的发展通常具有一定的地域性, 所处同一国家或地区的学者间的交流更为频繁, 信息沟通更加便捷, 从而带动了该国家或地区某学科的发展。在知识服务领域, 发文数量越多的国家, 其影响力越大, 并且说明其在该领域的研究比较深入, 具有较强科研实力。本文对数据库中作者所属国家进行了分析, 本研究作者共来自36个国家, 发文量排名前十的国家如表5所示, 发文较多的国家是美国、英国、中国、中国台湾, 共发文82篇, 超过发文总数的一半, 是这一领域科研实力较强的国家, 中国在该领域共发表论文33篇, 占总数的22.3%, 随着信息经济在中国的迅速发展, 中国在知识服务领域具有较大的研究贡献, 并且不同国家在该领域研究侧重有所差异, 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主要侧重图书馆知识服务, 而美国在该领域的研究主要是信息系统构建中的知识服务应用。

2.5 知识服务研究影响力分析

学术期刊的被引频次是衡量研究成果被同行关注程度的重要指标, 同时, 也反映了被引文献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有效手段。因此被引次数是科研影响力的重要指标, 论文被引次数越多, 其在该研究领域的影响越大。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范围的148篇文献每项平均被引用次数为10.16次, 被引频次20次及以上的文献及被引情况如表6所示, 共有17篇, 其中, 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献为“传染病学和肺炎卫生保健成果研究——来源于一个美国阳性肺炎大型数据库” (Kollef et al., 2005) , 该文章主要将知识服务应用于美国医疗系统数据库, 被引频次为296次, 远超过其他文献在该领域具有较高影响力[4]。被引频次达到100次以上的文献有4篇, 这些文献主要涉及知识服务在公共教育、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商业合作、医疗系统等领域的应用, 这些研究领域受到学者们较多的关注[5,6,7]。

3 结语

本文通过对WOS数据库中关于知识服务研究文献的计量分析, 描述了该主题研究的发展现状和研究特点, 基于以上研究讨论, 本文得出以下结论及发展建议:

(1) 从有关文献发表的数量看, 近年对知识服务研究有明显进展, 尤其在2005年后文献数量呈大幅增长趋势, 得到学者的大量关注。

(2) 对于知识服务研究存在一些核心作者, 对于该领域研究具有一定影响力, 但整体研究分布仍相对分散, 并没有形成核心研究群体, 集中度不够。

(3) 知识服务作为一个新兴领域, 其概念界定及内涵并没有在学术界形成统一认识, 还需进一步进行规范。

(4) 知识服务的研究方向比较宽泛, 且应用领域也比较多, 且关于信息服务的技术研究较多, 但缺乏概括总结的系统性研究, 还未形成科学系统的体系框架结构。

综上所述, 目前知识服务研究仍处于发展阶段, 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两方面都尚不成熟, 在今后的研究中, 需要不断加深对理论的探讨, 并在实践应用的研究基础上形成良好的学科体系。

摘要: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检索来源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 从时间分布、期刊分布、学科领域分布、著者分布、科研实力、被引频次和关键词词频统计等方面进行计量分析, 揭示目前知识服务的研究现状, 总结该领域发展规律和研究特点以及当前研究热点, 为该领域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文献计量,知识服务,WOS

参考文献

[1]王仔娇.从信息服务迈向知识服务[J].图书情报工作, 2010 (S2) :232-234

[2]Glicksman J, Hitson B L, Pan J Y C, et al.MKS:A conceptually centralized knowledge service for distributed CIM environments[J].Journal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1991, 2 (1) :27-42

[3]邱均平.信息计量学[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

[4]Kollef M H, Shorr A, Tabak Y P, et al.Epidemiology and Outcomes of Health-care–Associated PneumoniaResults From a Large US Database of Culture-Positive Pneumonia[J].CHEST Journal, 2005, 128 (6) :3854-3862

[5]Bettencourt L A, Ostrom A L, Brown S W, et al.Client CoProduction in Knowledge-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2002, 44 (4)

[6]Galston W A.Political knowledge, political engagement, and civic education[J].Annual review of political science, 2001, 4 (1) :217-234

[7]Wolfe C D A.The impact of stroke[J].British Medical Bulletin, 2000, 56 (2) :275-286

文献知识服务 篇2

随着21世纪的到来,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为人类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信息环境——网络环境,在网络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各种信息资源浩如烟海,人们时刻处在各种信息的包围之中。虚拟信息系统的日趋完善,形成了信息资源高度开放和共享的现代信息环境。文献信息服务尤其是传统的图书情报服务工作面临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网络化、数字化的双重冲击。面对现代社会日益强烈的知识服务新需求,图书馆作为文献搜集、加工、存储、传递者的角色正在逐渐退化,其服务也应随着社会环境和需求的不同而不断发展、创新。当前,我国把科技创新放在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科技创新使图书馆在管理理念、管理内容、管理手段等诸多方面发生了实质性变化,传统图书馆正逐步向数字化复合型图书馆迈进,服务价值取向正由文献服务、信息服务向着知识服务的方向转变。

2. 文献服务、信息服务、知识服务内涵比较及解读

2.1 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方式一文献服

传统的服务观念认为,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用户只是简单地利用,图书馆以能够提供文献资料为己任。文献服务是图书馆基于对文献资源描述性特征的揭示与组织(如目录、题录等)向用户提供文献载体的服务形式,其典型特点是以“种”为单元揭示文献特征,用户只能以“种”来接受文献资料内容。在这种服务中,揭示文献特征的图书馆员远离用户,充其量只是一个书库保管员。图书馆与用户的关系是单向的,服务是被动的,用户只能在图书馆的藏书范围内获取有限的文献资源。

2.2 当今图书馆的主要服务方式一信息服务

信息学认为:信息是一种消息、数据、资料,信息服务是以向人们提供有用的显性文献(如馆藏文本资源、电子资源、光盘、声像制品)为内容的信息传播过程。图书馆作为社会文献信息中心,不仅应关注文献资源的搜集获取和知识信息的组织开发,而且要重视知识的需求与应用,开展基于知识管理和高速信息网络的知识服务服务,这是新世纪图书馆的必然选择。信息服务就是以用户的信息需求为依据,主动面向用户开展的一次性服务,图书馆将搜集到的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利用各种手段和方式为社会提供信息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信息需求的一种有组织的活动,信息服务相对于文献服务而言其典型特征一是馆藏文献资源揭示从“种”过渡到“篇章字词”;二是馆藏文献资源实现了集成管理,三是计算机技术开始在图书馆日常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图书馆员可在网络上与用户保持及时联系,用户可享受到“篇章字词”的文献资源。它是为解决社会信息复杂性、多样性、无序性与人类需求的特定性之间的矛盾而产生的。现代社会一切活动都离不开信息的开发利用,都需要有相应的信息服务提供保障。目前的信息服务可归纳为以下几种:宣传报道服务、原始文献、资料、数据提供服务、信息检索服务、普通的咨询服务等。

现今图书馆一般把信息服务作为主流的服务方式,信息服务有其鲜明的特点与不足。首先,信息服务内容只是作为素材化、原始化的材料直接提供给用户(如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并不要求对其中所含的知识内容给予具体的分析、提炼,用户通过各种检索手段获取的只是文献或信息数据本身,并不一定是知识。譬如读者在图书馆看了文献题录、摘要,只是看到了该文献的外在标志信息,并没有获取知识。信息服务提供给人们的只是各种文献明显外在的标记,并不涉及对隐性知识(如图书馆长期形成的管理模式、管理经验、技术诀窍、馆员个体的洞察力等)的开发管理,信息在图书馆的交汇、碰撞、传播过程中没有实现增值。其次,电子资源中的元数据主要用于对信息的结构化描述,它确定了一个信息结构空间,数据库作为一种资源,通常按形式和内容范畴进行分类加工,其内容的描述只是范畴性、框架性的,要根据它来正确找到所要的知识并不可能,难以考察它对个性化的信息与知识需要的满足程度。如在重庆维普(VIP)、中国期刊网(CNKI)中的2000多万篇文献中,对各种研究课题而言,均存在可作为知识储备的很多相关信息内容,但究竟与本研究有何关联、价值如何,若不一一读完,用户并不清楚,而这将耗费大量的时间。由此可见,信息服务是依赖于文本的、暂时的,特定的、事例性的,难以简捷系统地提供知识,无法挖掘各类隐性知识,难以对信息资源进行彻底的增值开发利用。随着现代通讯技术和信息网络的发展,传统的信息资源获取困难和读者与图书馆关系不均衡的状况得以改善。今天,信息的检索和传递已走向了非中介化、非专业化和非智力化,用户获得信息的主要障碍已从距离上转到了识别选择上,他们已不再满足图书馆提供的以文献流通为主的一般性的信息服务,而是要求信息提供者能够通过对文献信息的深层次开发,及时地提供系统化、个性化和动态化的服务,这种需求的转变决定了图书馆的价值定位必须向知识服务的方向转移。现代图书馆的核心能力不在于所拥有的资源多少,而在于它能否利用广泛信息资源为用户创造价值的知识和能力。

2.3 现代图书馆核心服务——知识

关于知识服务的概念,最早起源于对知识服务业的研究。目前国内有关知识服务的研究多立足于特定的服务范围,尤其集中在图书情报领域,内容涉及基于知识管理和知识服务理念的图书馆建设、服务核心能力的定位等,并依据图书馆的服务特性提出知识服务的概念、形式,操作模式、实现途径以及知识服务技术平台的构建等。现代图书馆的服务由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发展,主要基于知识化社会的需要、创新服务理念的需要、数字图书馆发展和网络环境的需要。它与信息服务有着本质的区别:信息服务是知识服务的基础,知识服务是信息服务的深化和延伸。知识经济带动了社会知识需求的激增,面对社会需求的巨大压力,处在知识组织、服务、交流这一动态链上的图书馆选择知识服务将成为必然,现代图书馆发展的主线与生存的根本是知识服务。

知识服务是从各种显性和隐性知识资源中,通过对用户的知识需要和问题的分析,将信息重组、创新、集成的知识提炼过程,是有针对性地解决用户问题的高级阶段的信息服务。其过程是知识服务提供者凭借其特有的、高度的专业化知识,在充分挖掘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对搜集加工的信息进行知识创新,并借助适当的方法和手段从各种显性和隐性信息资源中根据需要将知识提炼出来并及时传输出去,从而帮助用户节约时间、获取知识,提高决策能力。其主体以知识密集型服务机构为主,客体是接受服务来满足知识需求的任何组织与个人,它是建立在图书情报机构的服务功能和专门知识基础上的一种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定位体现的是“知识”和“服务”的价值。目前,有的图书馆已建立了读者需求调查分析和知识反馈系统,提供全程跟踪连续性服务,针对不同用户群体构筑服务评价体系,以此评估图书馆的运行状态和效率,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图书馆服务的增值和面向读者的知识服务创新。

3. 知识服务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的实践与应用

知识服务是建立在充分共享基础上的知识创新过程,直接目标是通过知识管理实现知识创新,目的就是为读者提供最新的知识信息,真正提升图书馆的价值和核心竞争力。

3.1 基于分析和知识内容的网络合作的数字虚拟参考咨询服务

这种服务以图书馆参考咨询为基础,依赖于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以全球信息资源库为依托,以集成化的馆内外知识资源和技术交流系统为核心,构建信息资源集成和共享的传播平台,通过与图书馆主页简单链接的方式提供多功能参考咨询界面,用户和图书馆可以利用E—mail、在线聊天、常见问题数据库(FAQ)进行交互咨询,对于无法解答的问题可通过全球参考网络中的“请示管理器”(Requst Maneger)将问题向网络中的其他图书馆发送,最终使读者获得最需要的知识信息。这种咨询服务方便快捷,打破了时空的界限,扩大了图书馆的交流空间,读者无须亲临图书馆就可享受到最大限度地文献信息服务。目前,全球已有3000多家图书馆加入到该系统中,我国的国家图书馆、社会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北京大学图书馆等均已成为其会员。

3.2 个性化信息导引服务模式

随着社会中知识人群的不断扩大,整个社会对个性化服务的需求日趋强烈,它主要针对具体用户的具体需求和过程提供富有个性特色的连续性服务。根据每一个用户不同的要求和兴趣,通过信息挖掘、知识发现、智能代理等技术手段,对各科信息资源进行过滤,筛选出用户需要的、专指性强的知识内容。这就要求将分散在相关领域中的专业知识加以集成、提炼,制造出对用户研究开发有用的“知识精品”,这种服务要求不断跟踪用户对信息的使用情况;分析其检索要求;优化检索过程,选择检索结果,提供从知识捕获、析取、重组、创新、集成到应用的全程一体化服务。例如搜索引擎谷歌(Google)公司考虑到了广大用户对网络内容的渴求,针对不同对象开发出了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集成化的搜索系统,由于能满足个性化、特色化的搜索需要,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市场。因此,图书馆只要把握住满足个性化的需求,一定能在知识服务方面闯出一片新天地。

3.3 建立学科知识门户和专业信息中心服务

专业知识库是知识服务的物质基础,它使知识由分散型向密集型聚合,由无规则储藏向系统规范的方向转变。同时,还揭示了蕴藏在大量显性知识中的隐性知识,它加快了知识的流动共享,实现了服务的增值。这种服务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以专业信息资源为内容,以专业类别为组织形式,按照学科专业领域来组织网络资源,将信息资源导航、专业化检索工具、专题文献、会议动态、专利标准等集成在一个界面,提供专业分类导航和基于语义的知识搜索引擎来支持用户的知识任务,满足其知识需求,如上海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的学科信息导航即属此类服务。

4. 当代国内图书馆典型的知识服务案例评介

过去,图书馆以单种文献(一本书、一本期刊)为信息处理单位,由文献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转型后,按照“知识服务是一个连续的不间断的过程”的观点,就应当以知识单元为处理单位。目前,国内有些图书馆已做了大量的研究探索,现撷取一二介绍如下。

4.1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开展的知识服务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于2001年10月进入院知识创新试点工程基地,正式启动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CSDL)项目建设,在服务方面,中心明确提出“资源创新,服务到人”的服务宗旨,开通网络化服务,组织了“专家服务进百所”的活动,深入到用户中举办数字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的培训讲座,拉近资源与用户的距离,同时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创新。首先,以用户为中心,组织学科服务团队,每个团队负责为该学科读者群提供文献信息的评估、宣传、培训等。其次,在学科服务团队中设立具有学科背景的学科馆员。再次,建立以读者为本的绩效考核体系。2003年,由中心信息技术部自主开发的以E—Sciense为核心的数字参考咨询软件——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参考咨询系统开始运行,它是由中科院文献情报系统及科研院所图书馆联合推出的一项网上参考咨询和知识导航服务,进一步推动了知识服务研究与实践的发展。

4.2 上海图书馆的知识服务简介

上海图书馆近年来主动适应用户需求,不断推出网络服务的新内容、新方法,积极创建网上联合知识导航站,以资深专家挂牌,以E—mail为主,附以网上原文传递、传真、邮件快递、网上实时问答等形式开展服务,建立了一个问答知识库分类体系,读者可按类检索获取所需信息。创建了人大数字图书馆,具体包括人大专题资料辑录、报纸导航、新书推荐、网上参考咨询、上图快递等10项服务内容。同时还开通了情报服务平台与网上讲座,在服务层面上大力推进以知识服务为标志的知识管理,重视知识联盟建设,让信息与读者互动,提供个性化知识服务,努力开发隐性知识资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 结语

提供知识,做好服务是图书馆永恒的主题,现代图书馆的服务应由“资源一需求一服务”的小生产服务观向“需求一资源一服务”的全方位服务观转变。中国古代的藏书楼是知识收集和存储中心,近代图书馆是知识提供中心,当代图书馆则应该是知识服务中心。随着图书馆数字化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服务模式越来越成为图书馆发展的桎梏。新环境下,图书馆应勇于开拓知识服务市场,积极引入知识管理模式来建立知识服务的机制。同时,知识服务并不排斥传统的文献信息服务方式,只不过这些形式已不再体现图书馆的核心能力,主要作为辅助性的后台服务来支持知识服务。知识服务是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现阶段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用户提供知识信息的理念,提升知识服务的质量,探寻高层次服务的发展道路,积极推动图书馆服务向专业化、个性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为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开辟更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

摘要:文献服务、信息服务是图书馆为用户提供的传统服务方式,但在网络时代有着一定的局限性。文章在对文献服务、信息服务、知识服务全面分析以及对上海图书馆等两个知识服务典型案例评介的基础上,说明现代图书馆的服务应由“资源—需求—服务”的小生产服务观向“需求—资源—服务”的全方位服务观转变,图书馆的未来在于知识服务。随着当代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以知识为内涵,以服务为中心,走知识服务之路已成为现代图书馆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文献服务,信息服务,知识服务,案例

参考文献

[1]杨宁生.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提升的探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5(2):157

[2]乔东枝.图书馆知识管理目标、创新模式及实现条件[J].图书馆论坛.2008(6):94

[3]左丽燕.关于图书馆的知识服务[J].山东行政学院管理学报.2007(10):125

[4]李先文.知识服务:现代图书馆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J].现代情报.2008(3):42

文献知识服务 篇3

一、主办单位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中国标准化杂志社

二、交流会和征文主题

·标准文献知识管理与公益性服务

·标准数据挖掘、组织与应用

·标准知识关联

·数字图书馆与知识产权

·知识服务与大数据

·信息检索

·信息可视化与探索

·标准信息服务推广与营销

·标准文献资源建设

·数字资源长期保存

·标准信息组织

·标准数据资源建设策略

·特色标准资源建设案例

· 以及其他与标准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相关的内容

三、交流会时间、地点:

时间:2016 年10 月

地点:(具体以会议通知为准)

四、议程安排

1.优秀论文颁奖

2.演讲报告:邀请相关领导、专家、优秀论文代表就标准知识管理和服务进行主题演讲。

3.就相关主题交流研讨

五、征文要求

1.本征文活动的来稿必须是从未发表过的作品,选题新颖,题目自拟,论点明确,论据充分。且一旦投稿,不得一稿多投。

2.论文应为作者原创,不得抄袭、拼凑他人研究成果。

3.来稿需有中英文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和关键词,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学历、职位/ 职称以及研究方向)。

4.图、表应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序号和表头、图名,并在正文相应位置予以说明。

5.稿件中的参考文献格式请参照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表达方式如下:

[ 期刊]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J].刊名, 年, 卷( 期) :起止页码.

[ 书籍]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 文献类型标识].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起止页码.

6.字数控制在4000-5000 字以内。

7.来稿请注明作者姓名、单位、详细地址、邮编、办公电话和手机号码,以便联系。

免责声明:凡是参与征文投稿作者,稿件一经发送,就等于认可并向主办方自动声明自己的投稿征文符合未经发表、作品原创的原则。如有版权纠纷,与主办方无关。

六、征文投稿与评选事项

征文截止日期:2016 年8 月10 日。

七、有关费用

会议费:待定

八、征文评选与表彰

征文评选严格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和择优的原则,邀请有关专家成立评选小组, 对征文进行评选,符合要求的论文将集结成册,优秀论文将在《标准科学》正刊上分期出版。

本次征文活动设一、二、三等奖,名额分别为3 名、5 名、10 名,奖金分别为1000 元、800 元、500 元。

九、联系方式

请将文章的电子文档发送至lij@cnis.gov.cn,并在邮件主题栏注明“标准知识管理与服务征文”。

联系人:李景010-58811325;赵奇010-58811335

文献知识服务 篇4

全球化的今天,区域经济中的产业依赖集群式发展。这种集群式的产业链在区域内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同一产业的不同企业主体通过相互学习,互相吸收对方的产业优势,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结构,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形成产业的高度集中,提高了区域经济的规模。区域内产业集群的形成,必然伴随着知识在区域内的扩散和转移,由最初的知识通过不断的复制、转移和创新,形成区域的知识高地和完整的产业链。同时,通过知识的扩散效应,也降低了区域内产业的学习成本,提高了区域的知识竞争力,使得某种知识在区域内获得应用与推广,提高知识的生产回报率,增强了区域在某一知识领域的竞争优势。目前,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集群中知识扩散的影响因素,产业集群的知识共享行为和知识溢出效应三个方面。

一、产业集群中知识扩散的影响因素研究

产业集群中的知识扩散是基于生产网络进行的,产业集群知识的流动机制、网络的联结机制和集群知识扩散的实现机制等都影响着产业集群的知识扩散(万幼清,2007)。而在全球生产网络下,产业集群的升级取决于企业的知识基础、企业的努力强度和集群企业之间的知识流动机制(赵君丽,2009)。这其中龙头企业的作用至关重要,龙头企业知识扩散对本地中小企业的创新带动作用存在一个重要的条件,企业吸收能力弱时,龙头企业知识通过非正式交流进行扩散能够实现有效的创新带动。企业吸收能力强时,龙头企业知识通过协作关系进行扩散能够实现有效的创新带动(杨菊萍,2009)。因此,国内学者普遍认为,要发挥产业集群的知识扩散作用,必须抓好龙头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

同时,对于集群内的非龙头企业,也需要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知识集成能力,学习能力和知识集成能力有利于知识主体通过不同知识面的交叉重组而产生新的知识,实现自身知识位势的提升(李莉等,2007)。政府在这一过程中也应当发挥重要作用,政府可利用自己的公信力帮助企业和集群外部高校、科研机构之间开展技术委托、合作、知识创新成果转让等创新合作,使群内企业有效利用集群外部的信息和人才,同时减小企业对知识创新收益的不确定性(阳志梅,2008)。总之,产业集群的知识扩散需要建立一个良性的扩散环境,寻求一个多方参与,由龙头企业主导,政府建立平台,中小企业积极参与的合作模式。

二、产业集群的知识共享行为研究

产业集群的知识共享存在着价值与策略的必然性和可行性问题。从价值角度来看,知识共享是产业集群的必然选择,而要想实现知识共享,则需要从组织结构、组织文化、技术体系和激励机制等方面入手,培育集群企业的内生和外生知识共享的动力(姜莹,2009)。万幼清(2008)、唐锦铨(2009)、朱兵和张廷龙(2010)等利用博弈的方法分析了产业集群知识共享的障碍和共享机制的建立问题。因此,集群内知识共享应当注重发挥价值优势,建立共享机制,确保知识共享在产业集群中顺利展开。同一地区的相关产业间通过知识共享、技术转移等方式实现知识扩散,并推动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知识系统结构和创新模式,并最终形成地区某一产业的集体竞争优势。

在产业集群形成初期,知识主要还处在孵化期。原始企业通过对外知识获取和自主创新,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知识结构和文化内涵,并形成自己的知识创新能力。这一阶段的特点主要是企业为了降低运营成本,构建完整的区域产业链,积极向外扩散自身的自有知识,帮助产业链上的企业获得发展,促使产业结构形成。随着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同质企业不断出现,这些企业既相互合作,又形成了相互竞争的局面。此时集群企业间的知识扩散主要通过协同竞争的方式实现知识共享和转移。

三、产业集群的知识溢出效应研究

伴随着产业集群生产的网络化和知识的共享,必然带来知识的溢出效应,知识溢出特别是同行业间的知识溢出可显著地提高知识创新的社会效益,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非常积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吴慈生,2005)。在产业集群发展初期的知识溢出,也存在着“搭便车”的行为,许多后发企业通过模仿等手段,也很快获得相应的知识体系,这就极大地降低了区域内产业间知识扩散的积极性。同时,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知识共享也受到诸如既得利益者的自我保护心理,知识共享能力的差异,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只有当集群中的企业认为知识扩散带来的效应大于独立研发的效应,才会乐于扩散知识。这就需要由政府主导建立区域产业集群的产业联盟,通过相应的约束机制和鼓励措施,激励企业在集群内扩散自由知识,同时加大对知识共享企业的产权保护力度。在共享知识的同时,也注重培养不同企业的知识特点,形成差异化的知识结构和特色,保护企业的竞争差异,推动企业的创新能力,并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模式。

谢荣见(2009)认为,知识扩散及其外在性在当今的经济增长中作用已勿庸置疑。而知识扩散在产业集群的产生和发展阶段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一地区的相关产业间通过知识共享、技术转移等方式实现知识扩散,并推动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知识系统结构和创新模式,从而最终形成地区某一产业的集体竞争优势。

综上,国内学者对基于知识扩散的区域产业集群的形成研究已经十分丰富,区域内产业集群的发展以及这一过程中伴随着的知识的扩散过程已经引起国内众多学者的注意,并作了深入的研究。但是目前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产业集群形成发展过程中知识扩散的一般机制,对于产业集群中知识扩散的演化机制、扩散路径、合作模式等还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知识扩散过程对于产业集群的产生、发展的研究触及较少。同时,以上研究都偏重于静态研究,对于产业集群的发展和演化过程中知识扩散的动态过程和效应还需要进一步增强。但是目前丰富的研究内容和视角对后续的研究提供了许多参考,也对后续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相信在前人的基础上,从知识扩散的视角研究产业集群的发展演化过程大有作为。

摘要: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分析了目前国内学者对基于知识扩散的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研究现状,并对现有的研究进行分析和整理,指出后续研究的方向。

文献知识服务 篇5

关键词:研发外溢,租金外溢,知识外溢,权重矩阵

一、引言

研发外溢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已被广泛研究, 研究结论也因所选取的样本 (如国家、时间范围等) 不同而相异, 当然, 造成研究结论不一致还有其他重要因素, 如:对研发外溢的机制与研发外溢资本的衡量不同, Los (1997) 认为尽管研发外溢的重要性已不容置疑, 但是对于技术生产时最主要的研发投入的回报率却有很大的不同。这一不同不仅仅是由不同的国家、行业或者研究的时间范围所引起的, 也与所采用的衡量技术外溢的措施有关。因为一国的研发资本不仅与本国的研发投入有关, 由于研发外溢的存在, 还与其他各国的研发投入有关, 同样一国某行业的研发资本不仅与本行业的研发投入有关, 还与本国其他行业, 国外相同行业以及不同行业的研发投入有关, 通常将一国或某行业自身的研发投入成为直接研发资本, 而将国外研发对其产生的研发外溢或行业间获取的研发外溢称为间接研发资本。对于间接研发资本的衡量, 通常是构建有关权重矩阵。而权重矩阵的选取, 与所衡量的研发外溢的机制或渠道有关。

二、研发外溢的概念

Griliches (1979) 最早提出了研发外溢的两种机制或表现形式:租金外溢 (rent spillovers) 和知识外溢 (knowledge spillovers) , 也有学者将其称为物化外溢与纯知识外溢, (黄萍, 2010) , 并且认为租金外溢的发生大多与经济交往活动有关, 由于研发行业面临的市场竞争, 对中间投入品存在着不完全竞争定价, 中间投入品的交易价格也许并不能完全反映由研发活动所带来的质量改进, 对于使用该创新产品的行业或企业产生了租金外溢。经济交往活动主要指行业间的生产者、使用者关系, 投入产出关系等以及国家贸易往来 (Keller, 2004) 等, 这些均是租金外溢的主要渠道。Mohen (1996) 认为如果研发生产行业能进行完全歧视定价, 则不会有租金外溢。知识外溢的发生来源于一项创新活动的知识不能由知识生产者自身完全获得, 由于知识产权保护的不严格, 不能对创新进行保密, 逆向工程 (reverse engineering) 等均会带来知识外溢。知识外溢与创新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知识直接相关, 并不一定必须像租金外溢需要经济交易活动, 知识外溢是指一个研发团队或研发行业的创新会激发另外一个研发团队或行业产生新的观点, 或者将一项发明中的知识继续用到本产品的研发中, 继续产生新的产品或新的发明。知识外溢发生的途径主要有国际技术支付、国际研发联盟、科学技术论文的发表、科学家和技术移民等。

基于分析的角度来看, 两种外溢的概念能较好地进行区分, 但实证检验时很难将两者严格区分开, 存在的主要困难是租金外溢主要通过经济交往活动获得的, 这一过程通常也会伴随或意味着知识的转移。图1对来源于国家j的行业或企业的研发对国家i的行业或企业带来的研发外溢进行了描述。共有3种经济交往相关的租金外溢:第一, 投入相关的租金外溢, 国家j的行业或企业j对来源于国家i行业或企业i的中间投入品或技术品的进口;第二, 投资相关的租金外溢, 主要是指两国间投资品的交易所带来的;第三, 专利相关的租金外溢, 指国家j对来源于国家i的专利的使用。在这三种情形下, 租金外溢也许发生也许不会发生, 取决于创新生产国、行业或企业对创新产品的定价。虚线表示的是多种租金外溢下也许潜在伴随的知识外溢, 知识外溢主要是由于两国家行业或企业的技术相似度所带来的。知识外溢与经济交往不直接相关, 但是或许伴随其发生, 或者两者追寻相似的路径。如果国家j从国家i购买专利或者投资品, 且两国的技术接近或能从彼此的创新中获益, 此时知识外溢也许与租金外溢相伴而生。国家j所获得的专利也许会被国家i的研发团队所使用以获得更多的创新。从这一观点来看, 经济交往活动所部分控制的是知识的转移。

因此, 后续许多学者基于Griliches (1979) 所提出的租金外溢和知识外溢概念的基础上, 通过构建有关权重矩阵来衡量通过研发外溢所获取的间接研发资本。权重矩阵主要包括基于双边贸易额所构建的权重矩、基于投入产出表的投入产出矩阵、技术流动矩阵和技术相似度矩阵, 不同的研发外溢机制对应不同权重矩阵, 进而得到不同的间接研发资本, 而间接研发资本是影响生产率的重要方面, 也许不同的衡量间接研发资本的方法 (权重矩阵) 会使得对生产率的影响方向和大小不同。

三、租金外溢的衡量

(一) 双边贸易额为权重

贸易作为一种经济交易活动, 以双边进口额为权重所衡量的国际间接研发外溢主要是“租金外溢”, 但是也会有少量的知识外溢发生。最早以双边贸易额为权重对国际间接研发资本进行衡量的是Coe和Helpman (1995, 简称CH) , 后续有关衡量贸易或FDI所带来的间接研发资本的公式大多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构建的。他们用来衡量国际间接研发资本的公式为:

其中mijt和mit分别表示i国从j国的进口和i国的总进口。Lichtenberg和van P.Potterie (1998, 简称LP) 认为CH (1995) 所构造的进口权重是有偏的, 他们以i国从j国的进口占j国的GDP的比例为权重对间接研发资本进行测度:是j国的GDP。Falvey, Foster, 和Greenaway (简称FFG, 2004) 在CH模型的基础上根据研发知识在供给国与接收国是公共品还是私人品的性质构建了不同的进口权重矩阵来衡量国际间接研发资本。后续对有关进口贸易研发外溢资本的测度主要是基于CH (1995) 和LP (1998) 的基础上进行的, 如Xu和Wang (1999) 将一国的进口品区分为资本品和非资本品, 分别对资本品和非资本品进口贸易的研发外溢资本进行测度。除了对一国总进口贸易的研发外溢资本进行测度外, Keller (2001) 对8个0ECD国家行业层面中间品进口贸易的研发外溢资本进行了测度, 并且区分了行业内和行业间中间品进口贸易的研发外溢资本, 其中来源于国外本行业的研发资本的衡量以中间品双边贸易额的比例为权重 (CH, 1995) , 即mchi, 它表示国家c来源于国家h的行业i产品的进口份额, 因此来源于国外行业内的研发外溢资本为:;而来源于国外其他行业的中间进口品所带来的研发资本以进口的投入产出矩阵为权重, 以γki表示国家对行业k的中间品进口中投入到行业i的比例, 因此来源于国外其他行业的研发资本为:, 后续有关行业间进口贸易的间接研发资本的衡量也大多使用进口的投入产出矩阵来衡量。

(二) 基于专利信息的技术流动矩阵

利用专利信息衡量研发外溢也是一个常用的措施, 使用专利数据的一个问题是不同国家以及国际专利局使用不同的方法对专利进行分类和衡量, 这也就意味着每项体系为衡量专利的经济活动如技术外溢, 提供了不同的机会, 但是每个方法不能独立地对技术外溢的多方面进行全面的衡量 (Verspgagen, 1996) 。最早利用专利数据对研发外溢进行衡量的是Scherer (1982) , 他利用专利生产和专利使用所处的行业构建矩阵来衡量行业间的间接R&D。Putnam和Evenson (1994) 根据加拿大专利局所构建的衡量技术外溢的矩阵被称为Yale矩阵。DeBresson, 等 (1994) 也是基于生产者和使用者的角度构建的权重矩阵, 只不过是基于创新的生产者和使用者 (而不是专利的生产者和使用者) 进行的矩阵构建。后续许多研究大多基于Hanel (1994) 的研究对专利信息带来的间接研发资本进行测度。如Verspagen (1997) 将专利信息与贸易量相结合, 并利用Yale矩阵和欧洲专利局所提供的专利信息来构建衡量国际间接R&D资本:IRFik=h∑j∑ωjkRDhjSihjmij。其中下标i表示本国, h表示其他国家, j和k表示行业, 其中k表示研发接收行业, j表示研发外溢行业, mij表示i国行业j的进口占国内市场份额的比重, ωjk行业k所使用的来源于行业j的专利比重, RDhj表示h国 (外国) 行业j的研发资本, Sihj表示i国行业j从h国的进口占总进口的比例。Frantzen (2002) 也使用类似的方法对国际R&D外溢进行衡量。

但有学者认为通过专利的生产和使用信息来构建矩阵, 虽然能够衡量研发外溢, 但是他们忽略了外溢过程中的重要方面, 即行业间的相似的技术关系所明确体现出来的外溢效应。例如, 化肥行业的一项专利中涉及的技术知识对多个经济部门也许都是有用的, 但是化肥很少在农业部门之外使用。而橡胶、塑料或玻璃品行业, 因为其技术基础的化工属性, 也许能从化肥行业的技术知识中获益, 但是它们间的生产者与使用者的关系也许十分微弱。

四、知识外溢的衡量

纯知识外溢难于准确衡量, 如果两个行业的研发领域越相似, 则越容易发生知识外溢。假设经济中共有K个研究领域, 用矩阵F= (F1…FK) 来表示企业对K个研发领域的支出比例, 但通常情况下我们不能得到企业各个研发领域的支出数据, 而大多是通过基于专利信息或投入产出信息来构建行业间的技术相似度矩阵来衡量知识外溢资本的。

(一) 基于专利信息的技术相似度矩阵

Jaffe (1986) 以各个企业在不同研发领域所获取的专利数近似替代其在各个领域的研发支出比例, 据此两个行业的技术相似度可以表示为:, 并以此为权重来衡量R&D的技术外溢, 即为其他行业的研发投入。Lee (2005) 借鉴Jaffe (1986) 的方法并利用美国专利局的数据, 衡量国家间的研发资本所带来的知识外溢。Lee (2005) 使用的是国家层面的数据, 所构建的权重矩阵是, 其中, 是i国t时在技术领域z所获得的专利, Z是Hall等 (2001) 所划分的总的技术领域, 因此权重矩阵:。但是Lee认为该权重存在的一个潜在缺陷是对称性, 当仅考虑两个国家且proxij, t=proxji, t, 若i国与j国的国内研发资本也相同时, 则i国与j国相互间的国外研发资本也会相同。因此他构建了第二个衡量国外研发资本的权重矩阵, 不仅与技术相似度有关, 还与专利引用的分布有关。其中表示i国所引用的j国的专利所占的份额, 所构建的第2个权重矩阵为即避免了第一个权重矩阵的出现相等的情况。但是也存在的一个潜在问题是由于使用的是美国专利局的数据库, 所以数据库中的大多数专利是来自于美国的, 所以对于一国专利引用份额的衡量也许是有偏差的。

(二) 基于投入产出的技术相似度矩阵

Los (1997) 认为以往构建的衡量行业间知识外溢的措施复杂且不具有灵活性, 他利用投入产出法构建了一个新的衡量知识外溢的技术相似度矩阵。理论上公共的知识可被经济体中的每个企业获得, 但是现实中并不是所有的知识均与每个企业相关。如一项有关机翼旁的气流的研究也许对木制家具生产企业没有任何影响, 然而对于一个卡车的生产商来说, 也许会认为该项研究能够降低卡车行进中的阻力。因此两个行业的技术活动越相似, 则他们越能从彼此的公共知识中获益。他根据投入产出表中的投入系数的三角余弦来构建两个行业的相似度矩阵:, n为投入品的种类, 如果两个行业具有相似的投入构成, 则ωij将接近于1, 在这种情况下, 每个行业从其他行业获得的间接R&D几乎等于其他行业的R&D支出, 两个行业的投入结构差别特别大时, ωij接近于0, 也不会对彼此的间接研发存量有贡献。潘文卿等 (2011) 借鉴Los (1997) 所构建的权重矩阵, 并利用我国1997、2002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计算出35个产业部门的相似性矩阵, 并以此衡量我国行业间的研发资本, 但他们没有考虑其他国家行业间的研发外溢。

五、结语

通过构建权重矩阵来衡量研发外溢是最常用的衡量间接研发资本的方式, 常用到的如本文所提的基于贸易额、专利信息和投入产出信息等来构建权重矩阵, 但存在较多争议的是基于专利信息所构建的权重矩阵。Nelson (2009) 对于使用专利信息来衡量研发外溢存在着质疑。首先, 由于不同行业的专利申请倾向不同, 而所能利用的信息仅仅与发明人选择进行专利申请的发明有关, 所以会低估发明活动的程度 (Acs and Audretsch, 1989;Griliches, 1990;Hall, 等2005;Scherer, 1983) 。Levin等 (1987) 和Cohen等 (2000) 的一项调查显示企业通常使用其他的保密机制来保护自身的发明, 而不仅仅是进行专利申请。Arundel和Kabla (1998) 的对欧洲大型企业的一项调查显示专利数据的缺失是十分严重的, 并且不同的行业有很大的不同。专利数据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它也许会高估创新程度, 因为专利是与发明有关的, 而不是与创新有关 (他所定义的发明是新技术的发明, 而创新是具有经济有用性并能进行扩散的发明) 。利用Meinhardt (1946) 的数据, Moser (2005) 发现专利中的仅5%~20%是经济有用性的创新。Cohen等 (2002) 发现出版物是技术从公共部门流出的主要渠道。同样的Agrawal和Henderson (2002) 报道说他们所采访的MIT工作人员认为出版物作为知识外溢的渠道比专利性重要性高2.5倍。当一项发明同时出版和申请专利时, 出版是更有效的渠道。

知识型员工压力研究文献综述 篇6

知识经济在提高劳动生产力的同时,也加剧了市场竞争,影响成员的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外学者对员工压力管理进行了大量研究。[1]知识型员工从事高强度的不确定性工作,而其有别于其他类型员工的个性特征,如强烈的成功欲望等,也使得知识型员工压力管理研究更具独特性,从而成为该领域最重要的议题之一。如何从近十年的研究结论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以帮助知识工作者管理压力,进而提高组织创新能力,成为目前的热点问题之一。

1 研究方法的类型研究

经统计,所搜集文献可以分为概念文章、问卷研究和案例研究三种类型,在12篇国内期刊发表文献中,各占4篇、8篇和0篇;16篇国外期刊发表的文献中各占2篇、13篇和1篇。由此可见,实证分析法已成为该领域的主流研究方法,概念文章则较少,这可能归因于已趋成熟的研发人员压力管理理论体系。

2 量表类型研究

21篇问卷研究类文献所采用的量表类型多样,包括挫折感量表(Peters,O'Conner&Rudolf)、企业员工工作压力量表(张金峰、王志云)、工作压力量表(Parker&De Cotiis)、CES-D(Lenore Sawyer Radloff)、GHQ(David Goldberg)、JCQ(Karasek)、JSS(Speilberger)、MBI-NL(Schaufeli&Van Dierendonck)、OSI(Cooper Sloan&Williams)、PSI(Ilfeld)、SAS(Zung)、SCL90(Derogatis&Cleary)和工作压力量表(Spector and Jex)等。目前国内学者大多借鉴OSI压力量表,而国外文献采纳的量表类型则比较分散。考虑到压力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对研究成果的影响,作者认为研究者应在实证研究前分析对比各类量表。

3 文献观点研究

近十年来,国内许多学者都是在四元模型(Williams&Cooper)框架下展开知识员工工作压力研究,尤其是实证研究。[2]四元模型由压力源、个性特征、应对机制和压力结果四个因素构成,认为前三个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压力结果。国内文献分别就压力源、压力源体验影响因素和管理策略对知识型员工展开讨论。结果表明,工作本身、事业发展及组织结构和氛围是研发类员工最主要的三个压力源,[4]马波指出,知识型员工的职业瓶颈已成为知识型员工工作压力的直接诱因。[1]吴秀娟也认为与其他职能员工相比,研发人员更难以转型为管理者。此外,员工性别、职位、年龄、学历和工龄是研究者最为关注的五类压力源体验影响因素。[6]而压力管理策略频数处于前三位的分别是提高个体技能、提供员工援助计划和改善组织结构,由此可见,研究者大多在压力源的分析结果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压力管理策略。[1]在目前的知识型员工压力管理实践中,知识型员工大多依靠本能反应来应对压力,因此,学者应在今后的研究中更加重视压力管理策略研究。

相对于理论基础较单一的国内研究,近十年来国外相关研究涉及的模型更加多样化,包括工作要求———控制模型(Karasek)、努力———奖酬失衡模型(Siegrist)和四元模型,多为探讨特定因素(10篇)或特定压力管理策略(4篇)对压力体验的影响研究,如Jenna就“参与决策”对知识型员工压力体验的影响展开探讨。作者发现国内相关研究在压力源体验影响因素层面仅关注人口统计变量,所提出的压力管理策略较宽泛,未进行深入的经验研究,具有一定局限性。

此外,国内外多数研究只关注消极压力管理,考虑到知识型员工以及其从事工作的独特性,其对于压力的认知和反应有别于一般员工,因此对其积极压力的研究尤为重要。

4 结论

以上我们主要从研究方法的类型、量表类型和文献观点等视角对知识型员工压力管理相关文献进行了述评,这对认识中国当前该领域的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由于相关文献数量有限,本文并未对知识型员工的积极压力展开具体探讨,限制了其对压力管理的指导意义。作者将在今后对积极压力做进一步的分析阐述,以便为提高知识型员工创新能力和工作满意度提供指导依据。

参考文献

[1]吴秀娟.汽车行业研发人员压力管理研究———以长春某企业为例[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2]邵爱华.济南IT员工工作压力调查及压力管理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6.

[3]李燕玲.部队技术干部工作压力管理的研究———以工程兵某部为例[D].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2009.

[4]马波.网络科技公司工作压力管理的应用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7.

[5]冯冬燕,吴芳,王斌.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型员工的工作压力源模式[J].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09,21(02):234-237.

[6]胡芳.知识员工压力管理策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8(14):161-164.

国内图书馆知识共享文献计量分析 篇7

一、数据来源

笔者考察了2001年-2012年间公开发表在CNKI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上的图书馆知识共享研究论文并统计相关数据, CNKI作为国内最全面的数据库之一, 其文献范围涵盖了包括学术期刊、博士学位论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年鉴、报纸和科技成果等内容。

因而, 以CNKI收录的论文作为数据统计的样本基本能够科学地反应国内图书馆知识共享领域的研究水平和受学术界的关注度。以关键词检索为检索途径, 以“图书馆and知识共享”为检索词, 限定年限为2001-2012年, 检索结果共得年论文368篇作为研究样本。240篇文献被引用过, 其中102篇文献的被引频次≥5。

二、年度发文量分析

论著的年度发表数量分布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出该学科领域在某一段特定时间内的研究发展和深度层次。笔者对2001-2012年间国内图书馆知识共享研究领域的论文著述发表情况的年代分布进行了统计, 统计结果详见表1。分析发现, 2001年的发文量仅有1篇, 此后两年的发文量都为15篇以内, 表明这三年中图书馆知识共享研究在国内处于新兴起步阶段;2004年发文量突破30篇, 且2004-2007年期间年发文量均在30-40篇之间, 其逐年递增的趋势较为明显, 此领域第一波的研究热潮开始出现;2008-2010年间发文量增速又进一步提高, 充分证明该领域研究已收到学术研究者的充分关注, 2009年发文量突破60篇, 研究成果明显;2011-2012年发文量保持在30-40篇之间, 研究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 研究内容较为成熟, 保持平稳发展的态势。

三、著者分析

(一) 著者发文量分析

根据普赖斯理论, 计算核心著者的公式为M=0.749×√nmax (式中nmax为发文最多的著者论文数, M为核心著者最低发文量) 。

通过统计, 发现发文量最多的著者论文数为5篇。根据M=0.749*√5≈1.7

根据普赖斯理论计算出该领域发表论文数量为2篇及以上的著者可以界定为核心著者, 通过统计发现核心著者共20人, 本文仅列出前12名, 详见表2。可以看出该领域作者平均发文量并不高, 一定程度上证明该领域还未能形成一支成熟的研究队伍, 大部分表中列出的重要著者的主要研究领域都并非图书馆知识共享, 因而绝大部分著者的著作数量都较少, 09年年发文量虽然突破60篇, 但著者及著者单位都较为分散, 很多都是昙花一现, 该领域的研究距离成熟还有一段路要走。

(二) 著者单位分析

对论文著者所在的单位进行统计并按单位机构总发文量排序, 本文中仅列出排名前12位, 详见表3。不难看出图书馆知识共享的研究力量主要来自于国内各大高校, 也有一些高校图书馆较为关注此领域的研究并积极参与其中。其中, 郑州大学发文量为9篇, 随后是郑州轻工业学院图书馆以及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非常有趣的是排名前三的著者单位都位于郑州, 区域性影响也会一定程度上改变著者单位的分布情况, 可见, 研究工作也会受到所在地域的研究氛围影响。

四、内容分析

(一) 关键词分析

对该领域论文中的关键词进行统计并排序, 本文列出关键词出现频率最高的排名前15个, 详见表4。除检索使用词“图书馆”、“知识共享”外, 高频词主要集中于知识管理, 隐性知识, 知识转移, 博客等词汇。综合分析来看, 知识共享与知识转移、知识创新等知识管理过程中的其他环节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作为知识管理的重要环节, 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通过研究发现, 在图书馆的知识管理过程中, 知识共享可以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参考咨询等方面, 知识管理相关理论来源于企业管理, 只有将知识共享等知识管理理论与图书馆工作实践不断结合才能使该领域的研究有实际意义。同时, 在web2.0的大环境下, 知识共享有了更好的技术支持。如关键词中排序第6的“博客”, 就此我们不难看出博客在图书馆知识共享中的研究与应用已经趋于成熟, 对进一步实现图书馆在数字环境下的知识共享的技术平台研究也是该领域新的热门之一。

(二) 学科类别分析

将该领域论文按学科类别进行统计, 并按发文量逐一排序, 本文列出排名前7位, 详见表6。该领域文献主要集中于“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领域, 其次是“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科学管理研究”等。但在信息社会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 图书馆知识共享所在的图书情报领域与其他学科的交叉部分越来越多, 如法律中的知识产权研究、文化教育领域中的社会化共享学习等。同时, 随着语义网格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 知识共享的研究也成为了计算机科学、知识工程学、新闻传媒等学科的共同研究课题。

五、文献来源分析

对该领域论文按照其出版来源进行统计通过并按发文量排序, 本文列出排名前10位, 详见表5。分析发现《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刊载图书馆知识共享论文数量居首, 共21篇。《图书馆学研究》与《现代情报》并列第二, 均发表18篇文献。从文献来源看, 该领域的研究论文主要集中于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等学科领域的期刊杂志, 表明图书馆知识共享在图书情报科学领域有着较为重要地位及影响力, 也体现了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大潮流不断深入发展, 图书馆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从期刊档次来看中文核心期刊较多, 充分显示了图书馆知识共享研究的重要学术价值。

六、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 笔者对当前国内图书馆知识共享研究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得出如下结论:

1.没有形成持续、稳定的研究者和研究机构队伍。目前该领域的研究者及研究队伍较多但分散, 专一地进行该领域研究的学者非常少。要想推动图书馆知识共享研究朝着更高更深层次发展, 首先要有学界足够的重视, 以及强大的学科研究队伍。

2.图书馆知识共享周边及交叉领域的研究发展速度迅猛。根据关键词分析和学科类别分析的统计结果我们都不难看到, 在信息时代中, 爆炸式增长的信息对于知识共享有着迫切的需求, 图书馆作为社会性文化机构, 要义不容辞地承担这份责任。同时, web2.0环境下语义网格、Blog、P2P等技术的发展, 图书馆知识共享研究与计算机科学、认知心理学等领域有了更多的共同研究内容, 该领域又有了新的发展方向。

3.理论研究较多重复。该领域的研究文献中大部分仍集中在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基本理论研究, 重复的理论研究容易导致在实际生活中理论与实际的脱节, 在浪费着人力财力的同时并未得到预想中的学术创新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EB/OL].http://epub.cnki.net/grid2008/index/zkcald.htm.

上一篇:整体语言教学流派下一篇:综合阻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