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学生的梦想

2024-06-26

点燃学生的梦想(共5篇)

点燃学生的梦想 篇1

为响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召, 激发青年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的热情, 北京大学与教育部计算机教育指导委员会、全球华人微纳米系统学会于2007年发起了大学生i CAN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这是一项面向国内外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年度竞赛, 也是国内外第一个无固定题目限制、鼓励自由创新的国际赛事。大赛从2007年开始至今, 得到了全国乃至全世界青年学生的追捧, 发展迅速, 2010年正式发展成为全球性赛事——国际大学生i CAN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 (International Contest of Applications on Nano-Micro Technologies, 简称i CAN) 。大赛秉承“传递i CAN理念、激发创新热情、点燃创业梦想”的精神, 着力引导、激励和启迪高校大学生实践创新, 促进和加强物联网技术领域政、产、学、研、用的有机结合。大赛在国内举办以来, 吸引了众多高校学子参与, 在创新人才培养及创业教育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从2007年1月在无锡讨论决定筹备i CAN比赛开始至今, 中国大学生i CAN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走过了近8年的历程。作为高校教师和大赛发起人、组织者之一, 笔者认为, 总结以大赛为平台的理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对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有积极意义。

一、就业困境带来的人才培养模式反思

笔者在北京大学教授微机电系统课程 (英文简称“MEMS”) , 这本是一门国际前沿的学科, 然而很多相关专业学生本科毕业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业问题解决不了, 谈何创新人才培养?

如何让学生找到适合专业的工作?笔者开始在全国相关企业展开调查。2007年1月, 笔者访问美新半导体公司, 这是行业内为数很少的几个招聘微电子专业毕业生的公司, 其创办者是北大校友赵阳博士。当问及为何企业很少招聘微电子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时, 赵阳博士回答:“我也是大陆培养的学生, 我们在学校学的东西离产业太远, 学生根本不知道企业在做什么, 也不知道他们自己能做什么, 我们怎么招他们?”高科技专业的学生出现就业困境的根本原因是学生缺乏对企业产品的深入了解, 缺乏实际创作的真实经验。

找到问题症结所在, 笔者与赵阳博士达成共识, 让学生用企业提供的器件动手做一些有意义的东西, 使他们既了解企业产品, 也锻炼自己的能力。就这样“美新杯”MEMS加速度计应用大赛诞生了。

2007年3月, 各学校开始准备报名, 西北工业大学的苑老师在该校组织了第一次评审会, 选出一部分项目参加比赛, 大赛组委会把传感器发给每个学生队伍, 开始正式制作参赛作品。9月20日, 微纳米专业年会在上海好望角大酒店召开, 参赛的17支队伍在会场外展示了作品, 没想到他们的作品引起了与会者强烈的兴趣, 参会代表们都争着去试用这些作品。学生们的创新思维才智震惊和感染了所有人。参赛选手们明白了:创新原来一点都不难;只要去尝试, 去行动, 就会有收获。

比赛结束, 组委会收到很多学生的来信。有学生说:“老师, 我非常非常激动, 从小到大我得过很多奖, 可是只有这一次是我不靠考试得奖, 是我自己和我的团队想了一个新点子并亲手把它实现出来。大家这么喜欢它, 我为自己感到骄傲, 现在我知道, 我能行!”在应试教育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千千万万的大学生不都如此吗?除了考试之外, 他们有没有真的为自己感到骄傲过?有没有亲手创造过什么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东西?

我们的大学教育难以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的症结就是因为没有给学生足够的创新实践的平台。学生自己动手创造新事物的过程才是对其创新精神最好的培养, 才是培养能力和自信的最好途径, 也唯有如此才能够培养出真正有用的人才。大学需要这种鼓励实践的教育, 而不单单是专业考试。

二、了解行业前沿, 开阔专业视野

有了2007年的第一次成功亮相, 2008年的比赛报名者很踊跃, 参与的高校也多了起来。微电子专业是个小专业, 不是每个高校都开设, 了解的人也不多。i CAN创新创业大赛要求参赛者不是做微电子器件, 而是应用创新, 作品可以涵盖各行各业。为了让更多行业外的同学和老师了解并支持比赛, 2008年春, 大赛组委会成员到处去做讲座推广。在大家的积极努力下, 2008年, 参赛高校增加到了40多所, 报名的队伍也增加到了100多支。为了保证比赛效果, 加深学生对该行业的感性认识, 组委会赛前预筛选出50支队伍到无锡去参加比赛的夏令营, 让学生与企业面对面深入探讨, 让企业的技术人员给学生作品更具体的意见和技术支持。

这一年的比赛历程让参赛学生得到两个收获:一是触摸到物联网行业前沿;二是得到国际同行认可。

2008年7月4—5日, 在无锡新区政府的支持下, “百名科技新星看无锡新区”的活动顺利举办, 来自全国各地的50支队伍100多人参加。活动中, 学生们不但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沟通, 还参观了无锡新区的高科技展览。同学们看完以后无比兴奋。

2008年的总决赛于2009年1月初在深圳举行, 与纳米微米工程及分子系统国际会议 (IEEE-NEMS) 同期举办, 这样做一则是因为组织起来比较方便, 二则也想观察国际同行的反应。学生们的作品在会场外面依次排开, 接受所有会议代表的投票和专业人士的评审。决赛来了20多支队伍, 作品有“电子鱼漂”“世博会的地球仪”……各类创新作品精彩纷呈。

从这次比赛开始, i CAN国际比赛就顺理成章地开始筹备起来, 国内外的很多知名教授都成为i CAN的志愿者、组织者和传播者, 每次在相关的国际会议上都会有一个特别的i CAN聚会, 这已成为惯例。

三、公平公开, 自由创新

有了前两年的努力, 2009年的i CAN创新创业大赛就吸引了更多的选手参赛, 一些中西部高校也纷纷加入进来。例如, 河南作为人口大省, 优质高校资源却十分有限, 那里有潜力的优秀学子更需要平台来展现自己的才华。于是笔者三下河南, 终于在郑州大学做成了宣讲报告, 这一年i CAN比赛也终于迎来了来自河南的团队。此外, 还有来自山西、陕西、湖南、湖北、安徽等地的团队, 报名参赛的学生第一次超过了千人。

2009年国内总决赛于8月在哈尔滨防洪纪念塔广场举行, 那是哈尔滨最热闹的中心区。来自全国各地的50支队伍进入最后的决赛, 他们在大广场上一字排开, 接受来自大众的检验, 整整两天的展示和投票, 共接待了5万名观众, 多家媒体都在现场进行了采访, 每个队伍的展位前都是人潮涌动, 学生们有条不絮地做着各种展示和推销, 投票群众络绎不绝。有参赛学生感言:“我自从高考失败以后, 就感觉自己再也没有机会和那些名校的学生同台竞争了, 可是今晚, 我感觉我跟他们一样棒!”

这一年, 由大赛孵化的第一个创业团队出现了:复旦大学的复翔公司。之后, 第二家创业公司就在比赛之后成立了:黑龙江金泰公司。

当时业内德高望重的王立鼎院士宣布获得比赛第一名的是黑龙江大学团队。4个大小伙子激动得不知所措:“老师, 我们做到了, 但是我们没想到、也真的没敢想我们可以得到这个奖!”有多少比赛和评奖存在着幕后操作和利益平衡, 而i CAN创新创业大赛从一开始就杜绝了所有高校教师参评, 专门邀请企业评审并将投票平台开放给大众。保持公平竞争、给每个人机会是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 是在i CAN比赛中倡导并坚持的原则。这也使得i CAN比赛在广大学生中深受欢迎。

单一的人才选拔体制让一大批有独特天赋的孩子过早地失去了自信, 其实只要有机会让他们来施展才华, 开拓和挖掘他们的创新精神、重新找回自信, 他们都是创新的主力军, 都能成为社会的栋梁。所以, 教育, 尤其是大学教育一定要多样化、差异化, 不能用同一个标准去评价、去要求大学生, 不能粗暴地打击和扼杀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走向国际, 开阔视野

2008年的两个意外惊喜在两年以后都转化成i CAN的发展契机。2010年i CAN比赛迎来了第一个里程碑式的发展:这一年第一届国际比赛正式举行, 这一年是无锡物联网的元年, 也是比赛正式更名为“中国大学生i CAN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一年。

到2010年, 国内参赛的规模就有了跨越式的发展, 随着参赛师生对比赛“公平公正”的口碑相传, i CAN比赛就在国内迅速传播开来。参赛省份增加到了20多个, 涵盖87所学校, 近3000人报名, 成长为一个大型科技创新活动。

2010年一个最大的进步是比赛进一步发展成国际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前文提及的第二届比赛在IEEE-NEMS国际会议上举行, 当时国际同行们就商定要做国际比赛, 把i CAN的火种传播到全世界去。于是由中国、美国、德国、日本等几个主力国家的老师为核心的国际组委会成立了, 开始在各自的国家和地区宣传i CAN比赛。由于中国大陆地区是发起单位, 可以有5支队伍参加国际赛, 其他国家各派3支队伍, 这也作为国际比赛规则传承下来。

考虑到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参赛队伍师生的行程便利, 第一次国际比赛还是和IEEE-NEMS国际会议相结合。2010年的1月, 比赛在美丽的厦门举行, 来中国 (包括香港、台湾地区) , 美国, 德国, 日本的17支大学生代表队和10支中学代表队齐聚厦门。德国队万里迢迢背来了智能手套和智能烧烤架, 美国队带来了智能医疗检测装置, 日本队则带来了炫酷的游戏, 中国台湾队是智能药盒, 中国香港队是泥石流救援装置。每一个队都有一个故事, 每一个队都是一个传奇。

比赛第一次采用英文作为工作语言, 厦门大学的志愿者担当翻译, 答辩现场异常激烈, 每个队都采用了独特的出场方式和表现形式。评委们开始坐不住了, 德国大使馆的科技参赞就提醒大家:“我们也提一些有创意的问题吧!”比赛的颁奖活动成了一场学生秀, 美国队跳下领奖台的第一句话是:“老师, 我明年的参赛题目有了!”

2010年初, i CAN在发展成为一个国际赛事的同时, 在比赛的发源地无锡, 也传来了更为令人振奋的消息。创建微纳园发展微纳产业的建议得到落实, 无锡创建了微纳园并引进做传感器智能感知和传感网的企业与研究单位。2009年8月7日, 温家宝总理到访无锡, 在微纳园听取汇报后当时就提出创建“感知中国”中心。i CAN比赛也从此更名为“中国大学生i CAN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 并沿用至今。

五、从创新走向创业

2011年6月5—7日, 2012年7月7—9日, i CAN国际比赛的两次总决赛都选在中国科技馆举行, 盛况空前, 不仅有数万名青少年和市民参观了比赛, 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众多媒体都关注了该项赛事, 引发了一股高科技创新的热潮。i CAN大赛与中国科技馆的美好结合, 推进了创新教育事业的发展, 培养了很多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即将培育出很多创新企业。

2012年, 最让人感动的是从比赛中成长起来的创业团队, 例如, 黑龙江大学的郑涵及其团队成立黑龙江金泰公司。他们被2012年8月16日《新闻联播》报道。郑涵是2009年参加i CAN大赛获得冠军并创业成功的黑龙江大学的学生。他第一次参加比赛是2008年, 在朱勇老师指导下, 他和师兄们一起做了一个“电子鱼漂”, 想法很新颖, 产品也做得很好。比赛经历不仅打开了郑涵的创新思路也为他推开了创业梦想的大门且一发不可收拾。2009年, 郑涵作为队长带着黑龙江大学的师弟师妹们做了很多作品, 团队展示作品是“All in One手势遥控器”, 这个作品在全国的总决赛上获得一等奖。在那次比赛中, 有很多人来谈比赛作品的产业化转移。受到鼓舞后, 郑涵就和他的团队在学校的科技园里开始创业, 那一年他们大四。

从创新出产品到着手创业的路上, 刚出校园的郑涵及其团队经历了很多艰辛。做产品是他们熟悉的, 而找业务、开发产品、找场地、找投资、找市场等事情, 是他们最不熟悉的而又必须学会的。在“Yes, I Can!”理念的鼓舞下, 创业团队坚持着, 努力着, 克服了无数困难, 逐渐做成一些项目, 创业成功的路子越走越宽, 被央视报道后, 郑涵更是成了当地大学生创业的明星, 如今, 他的新公司已经在北京开张, 即将迈入新的发展时期。

六、走出国门, 在国际交流中提升

2013年比赛进入第七个年头, 国内比赛报名空前火爆, 有万余名学生组队报名参加初赛, 组委会的工作虽然繁忙但是井然有序。这一年最大的挑战是i CAN国际赛在巴塞罗那举行, 虽然得到了西班牙巴塞罗那当地大学和研究院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2013年6月19—21日, 来自中国 (包括香港, 台湾地区) 、美国、德国、新西兰、瑞士、日本、新加坡等世界各地的学生代表队在会议现场进行了两天的展示和比赛, 气氛异常热烈。来自世界各地的千余名专业人士参观了学生的作品, 比赛赢得了全世界同行的关注和支持。i CAN创新创业大赛终于从一个源自中国的梦想逐渐发展成世界青年“展示才华、追求梦想”的舞台。在会上还遇到了不少以前参加i CAN比赛的同学, 特别是颁奖的晚上, 这些同学 (包括第一届国内比赛的冠军和第一届国际比赛的冠军) 主动聚集过来, 大家聚在一起高喊:“We are i CAN Family! (我们是i CAN大家庭!) ”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普普通通的大学生, 已经从当初稚嫩的参赛选手成长为在最重要的国际会议上报告自己研究成果的青年科研工作者、富有创新梦想和创业理想的青年。

2013年参赛的选手中还有中学生以及在中学参加过比赛的大学生, 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执著精神感动着每一个人。有一个日本学生, 名叫桥元佑真 (Hashimeto Yuma) , 他们队做的是一个新型的机器人玩具。从周日下午报到开始, 他就穿着一套专业装备给大家演示, 答辩的时候, 他还是穿着这套行头, 像机器人一般跑来跑去地演示, 他的敬业精神让所有人都感动。

2014年, 第八届中国大学生i CAN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参赛规模达到18000人, 普及到了全国各地的数百所学校, 成为国内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主要平台之一;2014年第五届i CAN国际比赛作为日本仙台“科学日”的重要活动顺利结束, 参赛国家达到20余个;2015年i CAN国际赛事将移师美国, 2016年则由法国承办。如今i CAN已经成长为国际上青年创新的重要赛事和展示舞台。这8年“长征”的实践表明, 鼓励学生将专业知识付诸实践创新, 为他们搭建展示梦想和与社会交流的舞台, 会培育出更多的创新人才, 也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摘要: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实现创新型国家不可缺少的环节。高端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症结就在于学生的创新潜质没有被激发出来。据此, 中国大学生i CAN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着力于传递“相信自我、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 鼓励学生们用专业知识创新产品, 点燃创业梦想。八年的推广发展, 大赛影响范围逐渐扩大, 从国内走向国际, 从中涌现出的无数创新成果和创业公司无不诠释着最好的创新教育模式。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教育,创业,i CAN

点燃学生的梦想 篇2

上高一的时候,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青年学生党校学习班的学习,通过学习党史,我才蓦然发现,**前的中国原来真是如此的动荡,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渴求和平和幸福生活的心是如此剧烈。我终于明白,先辈们为什么可以为着“为人民谋幸福”这个共产主义信仰而执着追求,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那一刻,对于信仰,我理解了。

共产主义信仰犹如沙漠上的一片绿洲,黑夜里的一盏明灯。“为人民谋幸福”是发自对人民,对祖国最真挚、最浓厚的感情,这一共产主义信仰,曾激励无数仁人志士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前仆后继,奋勇前进……,她如一盏明灯,为中国的大地撕破了延绵万里的黑暗。

“为人民谋幸福”,多少年来一直代代相传,在不同的年代指引着共产党员为人民、为国家而奋斗不息。从共产主义先驱李大钊先生在风雨如磐中,将共产主义信仰的明灯燃起,到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为共产主义信仰奉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从人民的好干部焦裕禄为人民谋幸福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到佛山人民的骄傲----易新群,用患病的身躯将爱遍洒给山区的孩子。“为人民谋幸福”这盏共产主义信仰的明灯照亮了多少共产党员的赤子之心。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新疆美丽的伊犁盆地,有一个女军官,远离亲人,远离故乡,二十年来将自己全部的爱奉献给边疆人民,她就是优秀共产党员张惠芳。虽然身为一名边塞护士,为了解除边疆人民的身体痛苦,张惠芳在边疆一扎就是二十年,二十年来,她与丈夫和孩子分隔两地,为边疆的病人打针喂药,端屎端尿,博大的襟怀在沙漠上筑起了爱心的绿洲。1995年,她的丈夫因病去世,沉重的痛苦压得她泪雨滂沱,然而,一想到党对自己多年的教育,为了实现为人民谋幸福的信仰,泪痕未干的她,又披起白大褂,出现在医院的走廊。

这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的确,二十年,并不是一段短暂的岁月。二十年如一日,与战友们一起战斗在远离亲人的边疆,二十年如一日,为边疆的人民重复着那几乎是枯燥无味的工作,没有信仰的激励行吗?正是“为人民谋幸福”这个信仰激励着她二十年来默默地耕耘,正是这盏信仰的明灯照耀着她在边疆的沙漠上筑起了爱心的绿洲。这也仅仅是我们千百万共产党员中的一个平凡的例子,然而,正是在“为人民谋幸福”这一共产主义信仰的明灯照耀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度过了艰难险阻,走过了辉煌的**。

**风雨兼程,**岁月沧桑,如今,强大的中国已经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作为一名新世纪的中学生,作为一名沐浴着党的光辉成长的青少年,我们在缅怀革命先辈为了实现“为人民谋幸福”这一信仰而舍生忘死的同时,“为人民谋幸福”这一共产主义信仰的明灯已经在我们的心中点燃。我们深知,建设祖国的重任,在不久的将来,将落在我们的肩上,如果祖国是一座大厦,我愿做一名工人,如果祖国是一个花园,我愿做一名园丁,用我小小的身躯,竭尽我的所能为她添砖加瓦,浇水培土。

我知道这条路很长,或许也很苦,但我愿拿着“为人民谋幸福”这一共产主义信仰的明灯执着地走下去。

点燃激情放飞梦想演讲稿

【点燃激情放飞梦想演讲稿范文一】

今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走上讲台,面对评委老师,面对亲爱的同学们,喊出我心中压抑许久的期盼,我成功了,我梦圆了。那有缘无份的渴望让我等的太久太久,那擦肩而过的机遇让我寻觅的太苦太苦,那超越自我的挑战,让我一次次坚持,今天我再没有生不逢时的遗憾,终于站在这个舞台讲述自己的演讲梦。

小时候我有梦,疼我的姥姥得了脑血栓,我想长大当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少年时代我有梦,当一名教师,面对三尺黑板,以亲切的话语朗诵人生中最美的乐章,现在我有梦,啥时候能去掉家门口臭气熏天和我一起长大的的垃圾场?县委县政府下决心给老百姓办好事,党的群众路线在三线三边的治理中改天换地了,现如今变成了游乐场。今天我有梦,就是能够参加一次演讲比赛站在台上,讲述追梦人的酸甜苦辣。

怎能忘记?我上幼儿园,放学回到家里,爬上茶几,学着老师在台上讲话手舞足蹈把小鱼缸打烂了,爸爸一巴掌把我从台上打到地上,怎能忘记,上小学的时候

每当星期一升国旗,我们举起小手宣誓,学生代表上台讲话,我多么的渴望有一天我也能走上去,讲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今天幸福的故事,小学三年级我舅舅参加演讲比赛在省里得了特等奖对我生命最大的震撼,我骄傲着自豪着。他演讲的内容是《黄河故道话沧桑》我梦里都笑醒了,我等待和渴望和他一样,这一天的到来。

苏洪利:点燃儿童的人生梦想 篇3

苏洪利, 四川省成都金苹果公学校长.。中国i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班主任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全国小学班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中小学骨平教师:这位在成都教育界享有盛名的“魅力棟长”/拥有的不.仅仅是靓丽的外表和优雅的风度, 更有着深厚的积淀和独到的思考。.回首近3 (__) 年的“追梦之旅”, 出身教育世家的苏洪利, 习惯于在探索中寻求突破, 她秉持“培养个让自己幸福也能给别人带来幸福的人”的人才培养理念, ..不经意_向已是步步莲’花.0:;.在当地名校, 作为语文教师., 苏洪_利是“教坛新.星”, ;0次获得全国和省市级语文课堂教学竞赛大奖:.;作为班主任她被学生亲切地称为“苏妈”, , 培养的学生中有四川省高考理科状元, 更有就读海内外名校的众多精英;.作为教育管理者, 她.务实中不乏创新, 先后荣获全国小公民道德建设先进个人、.四..川省优秀青年教师、成都市学科带.头人、_成都市优秀責年教师_等称号。在担任副校长期间, 她参加了教育部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 获得优秀学员的称号, 教育管理经.验得以丰富和提升。在担任校长期间, 她从无到有地创办了一所规模达1000_多人.的外语类全寄宿制学校作为中国优養青:年教师她曾先后被派往香港、日本参加教育研修活动, _出访、澳大利亚、:美国和欧洲多国_, 增进了其对国际教育的理解。2009年9月以来, 金苹果公学在苏洪利的带领下, 开启了神圣的教育通途。_公学始终坚持'“一切以学朱发展为申心”·妁教育核心, 以“追求卓越”的核心价值观, _以“:成就自我, 公益大家”的美好情怀, 提.出.了"唤醒责在意识, 指导自圭管理, 促进永续发展"的教育理想, 带领着公学人用.骂行创.新培.养孩子的勤学好问、探索求实, 用智慧严谨树立孩子的乐..观坚强、自立自信, 用兼容中西塑造孩子的开放包容、广博大气, 让他们在最美好的年华里, 给予其人生最坚实的起步。::.

点燃梦想的作文 篇4

(开场乐曲《红旗颂》主持人上场等音乐停后开始)

男: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女: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下午好!

男:豪情激荡,禾苗在鲜艳的红旗下茁壮成长;

女:神采飞扬,花朵在和煦的春风里美丽绽放。

男:五月的天空流光溢彩

女:五月的大地笑语欢歌

男:今天,用我们最美好的歌声表达我们心底的声音。

女:今天,用我们最美妙的舞姿跳出我们心中的喜悦。

男:双龙中心校“点燃梦想,彰显特色”汇报演出

合:现在开始。

男:鲜红的党旗,经历了九十年的洗礼,显的更加飒爽多娇 女:庄严的党徽,经过了九十载的锤炼,显得更加坚如磬石

男: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们要用如火的激情高唱一首不朽的赞歌,献给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讴歌九十年的艰辛历程,请欣赏大合唱《童心向党》伴奏:宗德祥老师,指挥:胡廷琼老师。 甲:旗帜飘扬,歌声嘹亮,我们展示跨世纪的新风采;

乙:高举火炬,迎接未来,我们立志为祖国争光添彩。

甲: 请欣赏双龙中心校小和唱 《跨世纪的新一代》。

男:火红的七月,向我们健步走来;绚丽的七月,鲜花盛开、姹紫嫣红;充满希望的七月,承载着多少欢乐与期待;

点燃学生的梦想 篇5

奥林匹克国家会议中心配套设施工程,为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会展中心的配套建筑,奥运会期间为主新闻中心,接待一万多名文字记者及主要新闻官,属奥运中心区的主要建筑群。工程毗邻“鸟巢”、“水立方”,用地面积为40738.76m2,建筑平面南北向总长398.2m,东西向总宽度85.5m,总造价7.67亿元。按建筑使用功能划分,主要由1 6层三星级酒店(A栋)、14层标准办公楼(B栋)、14层高级写字楼(C栋)和16层五星级酒店(D栋)、1~3层裙房和中部1层屋顶平台及地下部分组成。整个建筑物均设有地下室二层,局部三层,并且采用同一基础底板。本程上部结构体系为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各栋酒店和办公楼(A、B、C、D栋)的建筑总高度均为60m。

作为国家会议中心配套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的谭建国,面对这一备受社会各界高度关注、被称为“显微镜下的奥运项目”,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深知自己担负的使命!

作为奥运会的配套项目,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均要求符合“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要求,施工中采取绿色施工方法。“更好、更细、更精”是谭建国的工作标准和定位。三年的工程建设,不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谭建国天天“泡”在工地,综合考虑交叉施工程序,反复研究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瓶颈,精心制定施工方案、编制施工工艺组织设计。他宿舍里的灯光常常彻夜不息。曾经高度紧张的神经加上过度的劳累让谭建国在工地上闹过一次堪为经典的笑话。在结构施工过程中,涉及到施工中比较少见的长400m,宽105m的超长无缝结构,控制砼裂缝,确保砼施工质量是技术难点和关键。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谭建国一次次组织技术人员进行配合比试验。甚至在睡梦中他脑子里还在思考着加纤维、配比试验、预应力、后浇带设置等一系列问题。一天深夜,他迷迷糊糊地喊道“加强带、加强带、要养护好!”。喊声吵醒了身边熟睡着的同事,朦胧中的同事把谭建国的喊声听成了“家强盗、家强盗、要掩护好”,以为有人进屋偷东西,他立刻从床上跳起来,抡起拖鞋,大声叫道“在哪?在哪?”。事后,同事们常常笑谭建国为了奥运工程把自己搞成了神经病。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多次向专家咨询取经和十几次的配合比试验,谭建国最终确定采用0.9kg/m3加纤维,10%掺加高效复合减水膨胀剂,45m增设膨胀加强带的方法,严格控制砼的入模温度及坍落度;同时,采用电子测温仪检测砼的变化,用塑料膜覆盖浇水保湿养护,确保了施工完成后的砼未出现裂缝,并得到监理和北京市质检站的一致好评。

国家会议中心配套工程项目科技含量高、施工难度大,其智能化程度高,系统调试量大。地下室及裙房结构设计中存在超长、超厚结构;转换结构施工难度大;主楼部分基础梁均为异型梁,最多五道梁交于一点,放样及现场绑扎难度大。作为项目总工程师,为了体现奥运工程的施工理念,谭建国带领他的技术团队,克服了施工过程中的一道道难题,保证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工程整个基坑南北向长度约为398m,A、B、C、D四栋楼为同一基础底板。虽有多条后浇带将地板划分为多个施工流水段,但混凝土裂缝仍是一个关系到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问题。谭建国为此查阅大量资料,组织召开关于控制与预防裂缝方面的专家论证会,亲自编制混凝土的养护方案,从根本上加强对裂缝的预防控制,实现了工程创优一次成型。

在工程质量管理方面,谭建国提出了“目标管理、创优策划、过程监控、阶段考核、持续改进”的工作思路,对项目的质量进行控制管理。实际施工中,他坚持“以过程精品为主线,以动态管理为特点,以目标考核为内容,以严格奖罚为手段”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运行机制,始终把项目的质量标准放在第一位。通过大家的努力,该项目取得了一系列荣誉,如,“北京市文明施工样板工地”称号、北京市2008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和北京市建委颁发的“2007年第一季度北京市2008工程安全质量管理优胜流动杯奖”、北京市“结构长城杯”等,展示了企业的风采,提升了企业的信誉。

2006年12月16日,是谭建国女儿出生的日子。之前,因为胎体较大医院要求必须做剖腹产。电话里家人多次催他回家。而在谭建国的脑海里,一边是待产妻子企盼的眼神,另一边是处于技术攻关最紧要关头的工程,项目上所有管理人员每天都保持着17小时以上的高强度作业。工地上,还有亟待编制的施工方案,还有图纸的设计节点尚不明确,还有很多技术工作要交底……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作为技术负责人的他经受了考验,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谭建国的家乡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坚守在工地上的谭建国,一面一如既往地工作,一面心急如焚地等待着家人的消息,电话无法接通、无法接通、还是无法接通……当电话那头终于传来妻子那熟悉声音的时候,七尺男儿泪流满面,谭建国那颗内疚与不安、日夜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项目经理得知他的家也遭受地震灾害后,让他立刻回去看望家人,但被谭建国毅然回绝了。他说:“妻子每天都给我打电话,告诉我政府的救助很到位,吃穿住用都很充足,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请领导放心,我会安心工作的。”

三年的奥运工程建设,家住四川奉节的谭建国只是在每年的春节工人全部返乡过节的时候,才抽空回家与家人团聚两三天。每次他欣喜地回到家,儿子都像看陌生人一样躲在妈妈的身后不肯与他亲近,家人和亲朋见了他也都半开玩笑地说“住旅馆的人又回来了。”这样的玩笑话常常让谭建国心中五味俱全,陪父母、陪老婆、陪孩子,这是一个在常人看来多么普通和正常的生活,在谭建国这里却变成了奢侈品。

三年来,伴随着项目建设进程中的每一个工期节点,谭建国整天在工地上跟图纸、方案、钢筋、模板、混凝土等打交道。三年多的打拼让他对这个承载着中国人民百年梦想的奥运工程由之前的敬畏,凝聚成今天源自心底的浓浓的、依依不舍的情感。一天听不见砼地泵的声音,睡觉不踏实;一天不到现场看看,心里总是不落底;一天不见施工方案、技术资料总觉得生活中少了点什么。

上一篇:标尺竞争下一篇:餐具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