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优质的提问点燃学生的智慧论文

2024-10-07

让优质的提问点燃学生的智慧论文(共10篇)

让优质的提问点燃学生的智慧论文 篇1

让优质的提问点燃学生的智慧论文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提倡的是一种学生主动探究的思维过程,而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启发和诱导学生思维的方式,优质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而且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都有很重要的作用,笔者正是基于在教学工作开展的初期阶段自身的所感、所恩,通过对个人教学的几个案例的分析,来寻找和探究如何能提升课堂提问的技巧,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及学生的思维发展,

【关键词】优质提问;启发思考;提问策略

提问――思考――理解是促进学生的学习、表现和成就的三个以动态的形式相互作用的过程,课堂上的思考,是学生学习的能量和燃料,而提问则是促进学生获得能量的源泉,如何设计一堂课的问题,使之合理、恰当,既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学生能力,又能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就变得尤为重要,怎么样提问才能达成目标呢?笔者就个人的教学经历谈一谈体会和感触,

一、紧扣教学目标。让精炼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提问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就好比射箭打靶要瞄准。目标要对住中心点,因此提问不能脱离教学目标。也不能简单的重复,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围绕教材内容,考虑学生要学到什么,思考什么,会形成何种能力和品质而预设;通过问题的切入,如何把抽象的知识点转变为感知的对象而延展,

如:《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师:告诉老师现在是什么季节啊?

生:春天

师:春天来了,我们的周围有什么变化啊?

生:柳树绿了、花开了、燕子飞回来了……

师:是呀,春天来了,把大自然装扮得非常美丽,瞧,花园里已是鲜花盛开,诶?这位老伯伯是谁呀?你能猜出来吗?

生:是种花的、种花人、……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这位种花人带来的数学问题,

显然,这种过于散漫的导人提问并没有为学生带来真正意义上的数学思维引导,春天、燕子和美丽的花是大自然赋予的美丽景色,但是在数学课上进行过多的渲染未免累赘,把种花人叫做什么更与此课无关。本堂课是教学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导人问题要从数学的理念出发,这样不仅是对时间的浪费,也达不到应有的教学目的,如果改问:“春天来了,公园里鲜花盛开,瞧,看到这些花,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简简单单进入主题,语言更加精炼,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整十数加减方法的探究上才是正道,

二、提升认知水平,让少而精的提问加深学生的思考

提问能促进学生的学习,那是不是说问题越多越好呢?笔者对本校新教师听课实录的分析中发现:教师平均每分钟会提出3~5个问题,可以说是对学生的思维理解步步跟进,同时发现学生在整节澡的教学过程中多半是在被动的接受,缺乏主动性的探究,

师:谁再来说说,平移现象是什么样子的?(在黑板动态演示)那这样的运动是平移吗?为什么?那要怎样运动才是平移?让你的文具盒也做一下平移运动,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能举出平移运动自己例子吗?

师:这是在做什么运动?为什么?是向哪个方向平移的?如果要知道它平移了多远,你有什么好办法?

上面的教学片断中,笔者就是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初步感知,判断平移;通过操作,理解平移;通过探究,深化平移,可是,这节看似有一定层次的教学过程的最大问题是笔者的提问密度过大,一问接着一问,把每一个要教学的内容,分解成很多问题,给学生搭好了“台阶”,让学生顺着教师设计的“台阶”一步一步地走,这样的设计直接导致学生没有更广阔的空间去发散思维和探索研究,凭着老师的帮扶,做浅显的思维活动,诚然,提问的目的在于引导,提问的功能在于引起思考,但是引导过了头就无非成了扼杀学生思维发展的刽子手,适得其反了,

三、给予等待时间,让奇妙的“暂停”充实学生思考

课堂提问是环环相扣的,目的是通过层层递进的引导启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及对知识的理解,在课堂上,为了能顺利地达到某个教学目的,教者往往迫不及待地提出问题,接着迫不及待的希望学生作出答案,有时甚至等不及学生作答自己就说出来了,笔者也有这样的经历,一堂课知识目标很多。35分钟的课堂被挤得满满的,为了能“充分”利用好这35分钟,几次忽视了下面高举的小手,几次制止了“我还有一种方法”,这种急切要得到正确结果的心情和习惯会导致几个后果:提问范围过小,以使一些悟性慢的孩子整节课都没有彻底的消化吸收;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答案也处在浅层的理解上;问题设计更偏于精细,一步一步过于紧密的牵制学生思维;抑制了学生提问的机会……这其中的任何一种后果都将影响整节课的教学效果,

我们需要反思,如何处理学生理解和提问效能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在提问后和学生回答之前都做3~5秒的等待时间,学生会获得更大的益处:

1.学生的回答会更长更完整

在等待时间不足1秒钟的课堂上,学生的答案是简短的词语,如具体的计算结果,问题答案的关键字等,而对于学生来说,训练语言表达和训练反应速度是同样重要的,它直接反应了学生的思维方向和解题思路,

如:《解决问题》(二年级下册)

师:应该怎样计算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生1:4×3+7=19(人),

(师沉默了一会)

生l:因为有3个跷跷板,每个跷跷板上有4个人,那就是3个4,所以4×3,然后又来了7个人,所以要把他们加起来,

显然,短暂的停顿,让学生有了更长的时间思考以补充自己最初回答的不完整,同时也为他们的观点和结论提供了更有力的证据,

2.能够提出更多的问题 课堂上的教学活动,经常由于过于紧密的提问而没有给学生质疑的机会,思维一直会处于理解教师问题的过程中,稍作停顿,会让学生反思他之前的发言,并能够从判断的角度来检测自己回答的正确性,会更深入地对题目进行分析,其他的学生也会在这个空隙中对比自己的思路,在寻找确定自己答案对错的过程中对题目进行猜测和假设,使思维有了新的深度,

3.提高学生回答的自信心

提完问题就要求学生回答,往往由于学生没有考虑细致而回答不出来,不是没想好就是不敢说,怕回答错误,给予适当的考虑时间,让学生学会评价自己的回答,在自己深思熟虑、比较肯定了之后再起来回答会更加的自信,答案的正确率也会跟着提升,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也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4.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中来

有些学生由于基础薄弱,过快的提问会促使他们思维惰性,或因为某种需要,大多提问的是基础比较好、思维反应速度比较快的学生,这样的课堂参与人数实质只有半数,课堂教学效果也会事倍功半,而短暂的停顿能够给予基础薄弱的学生进行充分思考的机会,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恰当营造质疑,让巧妙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如果提出的问题停留在“好不好”、“行不行”、“是不是”这样的水平是不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力的,巧妙创设疑问的情景,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启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创造的激情也因此萌发,因此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精心设置疑难。为学生营造探究的氛围,

如教学平移时,“如果用画格子的方法知道平移了多远,该怎么数好呢?”学生各抒己见,笔者继续追问:“到底哪个说法是正确的呢?现在和你的小伙伴一起研究一下,找出依据,”学生探究的思维火花被点燃,很快进人学习的情境,较好的设置质疑情境,就如同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支持性的脚手架,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运用有效的提问策略来改善学习和思维。对教学效果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一个善于提问、掌握对话技巧的教师,能大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还能反馈教与学的信息,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一个优质提问的课堂环境而不懈探索.

让优质的提问点燃学生的智慧论文 篇2

一、问题设计新颖别致, 启发性要强

化学家希尔伯特说:“适当难度的问题应该成为人们揭示真理奥秘征途中的路标, 同时又是人们在问题获得解答后的喜悦感中的珍贵纪念品。”这句话启示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到难易适度, 同时要注意把握好提问的时机, 要问在学生“应发而未发之前”, 问在学生“似懂非懂之处”, 问在“无疑有疑之间”。例如, 讲《铁和铁合金》时, 教师提问:“大家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 削皮后的苹果颜色会变深, 哪位同学知道其中的奥秘?”这一提问在学生平静的脑海中激起认知矛盾, 学生立即议论纷纷;教师接着提问:“同学们知道有哪些方法防止新榨的苹果汁颜色变深?”这样就可以使学生不再拘泥于狭小的知识点, 他们会想得更多, 思考得更多, 学习的兴趣也更足, 从而产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再比如, 学习了HCl的喷泉实验后, 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 教师提问:“如果老师想看到像牛奶一样的喷泉, 圆底烧瓶和大烧杯中应放什么物质?”学生听到“像牛奶一样的喷泉”立即兴趣大增, 纷纷开始讨论起来。这样提问, 不仅能够很好地落实知识点, 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但是教师提问时, 一定要考虑问题的难易程度, 问题太深, 则死水一潭;太浅, 则造成课堂表面上的活跃。问题只有稍高于学生实际水平, 才会使他们感到答案若隐若现, 从而激发思维。此外, 教师的问法要新颖, 角度要多变。

二、注意提问的数量, 做到精问巧问

教师的提问若连珠炮似的射向学生, 问题的量多而散, 尽管有的问题设计得比较好, 但由于太密集、太频繁, 学生不能静下心来进行深入的思考和交流, 效果自然不佳。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 抓住化学知识的关键 (重点、难点) 与本质, 运用归纳和综合方法, 尽可能设计容量大、定位准的问题, 避免问题过于繁琐、直白、密集, 从而提高学生思维的密度与效度, 达到以精问促深思的目的。

如在教学高二化学选修四第三章《盐类的水解》时, 笔者曾设计了几个启发性提问:“你们见过消防员用灭火器灭火的情景吗?你知道灭火器里面装的是什么吗?你知道喷出来的白色泡沫是什么吗?它是由什么形成的?”学生一听, 思维立刻活跃起来, 他们积极联系已有的知识, 踊跃回答上述问题。笔者趁机再问:“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得用到这种原理呢?它与人类有怎样的关系?”从而顺利地引入了新课的教学。

三、培养学生自主提问的能力

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人的学习过程中, 疑是思维的起点和动力, 是创新的基础。发明家瓦特因对水壶冒出的水蒸气产生疑问, 从而发明了蒸汽机。而在我们化学教学中, 要使学生产生质疑的兴趣, 就要积极去培养学生质疑求异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化学提问的能力, 让他们敢于、乐于、善于提出问题呢?

1. 训练提问的胆量。

学生天生就有好奇之心, 对任何事物都会产生兴趣和疑问, 对化学也不例外。可是学生为什么提不出问题呢?很大程度上是学生不敢提问。因此, 在平时的化学教学中, 教师要致力于创设一种和谐的问题环境, 使学生有提问的勇气。在化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自信心的形成特点, 打破学生的自卑心理, 从而树立学生提问的自信心。

2. 养成提问的习惯。

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 抓住化学思维问题的特殊性进行有效教学, 促使学生养成提问的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习惯的开始。在化学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 灵活运用教材, 使学生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使下, 产生提问的兴趣, 从而养成提问的习惯。良好的提问习惯是在日积月累的不断质疑中形成的, 因此教师在化学教学时要抓住学生好奇、好问的心理, 鼓励学生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 增强学生质疑意识, 从而形成良好的提问习惯。

3. 培养提问的技巧。

化学教学过程中, 渗透提问的方法与技巧尤为重要, 因为这样才能“领悟之源广开, 纯熟之功弥漫”。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借助观察从化学学习中发现问题, 也可以创设一种情景, 让学生在思考中就某一事物而联想到与其相关的其他事物。另外, 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规律, 让学生在归纳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让有效提问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篇3

一、 整体设问。对一篇文章的整体感知,是阅读理解的起点,是一种近乎直觉的认知体验。我们要紧扣文章的重难点,寻找出文章的一条主线,设计出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切实提高阅读教学的成效。整体设问可以从课题入手,紧扣题意设问;也可以围绕文章的总起句、中心句或重点句展开,抓住文章的关键之处,有的放矢地提出一个问题,引导学生直奔学习的目标。课文《孔繁森》在第1自然段就告诉我们“孔繁森是一位优秀的援藏干部。”教师便可抓住这句话引导:“那么,孔繁森到底是怎样一位优秀干部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他为藏族人民做了些什么,从而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学生一下就明确了读书的目的,一边细读课文,一边联系身边的人和事交流自己受到的触动:孔繁森远离家乡支援西藏建设,工作劳累,生活艰苦,他却把三个藏族的孤儿接到身边,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抚养他们;他不仅尽心尽力地照顾孩子,还趁夜深人静之时悄悄来到医院献血,用所得的营养费帮助这几个孤儿上学读书,这些都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呀!这种无私的爱多么伟大,多么令人感动啊!学生从具体事例的描述中对“优秀”一词有了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对孔繁森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二、 存疑自问。“学贵有疑”。学生在学习中没有问题就没有思考,没有探索,没有创新。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而思,思而疑,于疑中产生问题,有了问题才能激发其探究的欲望,才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教学《孙中山破陋习》伊始,笔者出示了课文中描写姐姐缠足前活泼能干,缠足后沉默寡言的两段话,指导孩子们读出姐姐性格的变化,然后启发学生:“读到这里,你想知道些什么呢?”他们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疑惑自然而生:在短短的时间里,姐姐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孙中山看到姐姐的痛苦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因为是孩子们自己提出的问题,他们就乐于主动探究解决。通过进一步阅读,孩子们了解到缠足这一封建陋习对中国妇女的身心造成了极大伤害,体会到孙中山因憎恨这种陋习才奋起反抗,最终解除了困扰中国妇女一千多年的痛苦。这样的课堂学习,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得到了落实。

三、 层层追问。问题是学生探究知识的动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提出的只是单一的、浅层次的问题,不但会造成“满堂问”的现象,而且往往会导致语文阅读浮于表面,缺乏深度,让学生失去阅读的兴趣,直接影响到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具有层次性的有价值的问题,在由浅入深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作深入而又连贯的分析思考,这样才能达到入情入境的学习状况。《掌声》是一篇叙事文,最后一段写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身处困境的时候;我们应当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不要忘记把掌声献给别人。这既总结了全文,又点明了中心。那么文中的小英身处怎样的困境?她得到了同学们几次掌声,这掌声 让小英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小英为什么要永远感谢这掌声?你们会怎样对待别人的掌声?又会把掌声送给谁呢?孩子们在一连串问题的导引下,由初读到细读,边读边思,边读边议,随着小英情感的变化,逐步从文字的表面走向文字的背后,领悟到了“掌声”的深刻内涵。

四、 拓宽提问。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但具有一定容量的提问能拓宽教学的时空,给学生带来无尽的思索,不但能拓展所学知识,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的创造性,增加语文学习的内涵。如《水乡歌》一课的拓展点就有好几处,如第一节中让学生看图描述:水乡的河渠、池塘美吗?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第二节中可引导学生想象:水面上飘满了船和驳,上面会有什么呢?最后一节也可启发学生想象:水乡人会怎样歌唱他们的新生活呢?这些问题的答案都不唯一,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能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水乡美好的生活,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解答:有的借用文中语言,将所学词句加以内化;有的调动已有的积累,丰富自己的想象;有的联系全文体会,提高了对知识的综合能力。拓宽提问还可以结合学到的知识、懂得的道理、学习的体会等启发学生向课外延伸,开阔视野,大胆实践,从小课堂走向社会生活的大课堂,去做进一步的阅读积累和学习探究,以获得更丰富的知识,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五、 激趣反问。课堂提问是一种技巧。因呈现方式的不同,学生的反应就不一样,好的提问往往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情趣,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教学效果。课堂上适时的反问就是一种激趣提问,可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军神》一课中,“一向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却双手微微颤抖。”按照常理,接受手术的伤者才会有恐惧心理,而这位名医为什么却在颤抖呢?教学时,笔者抓住这一矛盾点进行反问:难道是沃克医生因为医术不精才害怕、紧张的吗?他害怕什么、紧张什么呢?当孩子们了解到刘伯承是在不用麻醉药的情况下做手术时,才体会到沃克医生已经被深深感动,他担心刘伯承忍受不了这么大的痛苦,想要努力减轻他的疼痛,才会有这种不同寻常的表现的。

有些问题,要达到的目的一样,但问法不同,学生的接受度就完全不同了。课文的最后,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如果问学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恐怕没几个人想回答。而换一种问法,效果就不一样了:难道刘伯承真的像一块钢板一样不知疼痛吗?这一反问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火花,经过相互碰撞,他们达成了共识:刘伯承也是血肉之躯,只是他具有常人所没有的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

总之,课堂上的互动交流离不开精巧的提问,我们追求有效的课堂,需要设计有效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产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之态、“推本溯源、豁然开朗”之奇、“满载而归、回味无穷”之感,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就能开创课堂教学的新天地!

让“提问”点亮学生智慧之灯 篇4

关键词:学生提问,民主氛围,预习,合理提问,提问热情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由此可见提问的重要性。传统的化学课堂多侧重于教师的提问, 而比较忽略学生的提问。然而, 德国学者费诺切曾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 遵循的最高原则就是让学生提问。”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敢于质疑的科学品质。因此, 课堂上若能让学生提出问题, 则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学生提问存在的困难

1. 知识面窄, 不善提问

化学是一门自然学科, 新课程提倡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 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境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 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现象与化学有关, 然而一些学生并未察觉到两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经验的匮乏导致其知识面狭窄, 也就很少会去思考事物之间的关系, 自然就很难提出问题。李政道博士说:“学生最主要的就是学会提问, 否则将来就做不好第一流的工作。”因此, 要不断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 观察我们生活中的细微处, 做一个有心人, 那么提出问题就能水到渠成, 将来就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2. 顾虑重重, 不敢提问

初中年龄段的学生, 有着很强的自尊心。往往顾虑重重, 担心提出的问题会引来同学们的议论, 或是担心教师会斥责自己, 或是担心自己提出的问题太没有价值等诸多心理导致学生不敢提问。所以此时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关怀和鼓励, 及时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 让学生有提问的勇气。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 起点是一问。”因此, 努力让学生走出提问的第一步, 那么以后的道路会变得更加顺畅。

3. 因循守旧, 不愿提问

学生受传统课堂思维的禁锢, 认为书本或是教师讲授的一定是正确的, 不敢挑战教师和书本的权威, 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那么在这样状态下的学习怎么会有问题产生?久而久之, 学生根本没有提问的意识, 也就不愿意提问。心理学研究表明:发现问题是思维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 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因此, 我们应该先转变自己的观念, 然后再去影响学生, 让学生愿意提问。

二、让学生提问的方法

1. 营造民主氛围, 让学生敢于提问

民主轻松的课堂应该允许学生合理的“七嘴八舌”, 教师俯下身去认真倾听学生的提问, 而不是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去压制学生的提问。在探讨问题时, 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在这样的氛围中, 学生更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敢于在课堂上提问。因此, 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提问, 有时稍微放下“师道尊严”的权威意识, 让民主轻松的课堂气氛去孕育学生提出精彩问题。

一次公开课上, 当笔者演示完“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时, 顺势在黑板上板演“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这一条件后, 一名学生提出:“镁条还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这样的描述是否欠妥?”的确, 在以前的学习中, 笔者曾给学生演示过这样的实验。很显然, 这样的描述在这个实验面前显得不够严谨。这时, 笔者首先肯定了该生勇于质疑的精神, 表扬他能够积极开动脑筋。随后, 组织学生一起解决该问题。如何让该描述更加严谨合理呢?学生认为如果在该句描述前加个“一般”两字, 会更合理一些。对于学生的思考, 笔者给予了肯定与评价:“这位同学考虑得非常周到, 老师都忽略了这一点, 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这名学生听到笔者的评价后, 会心地笑了。在公开课上, 学生们都能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 提出问题, 虽然与自己的预设稍有偏离。但这样的小插曲, 会使课堂更灵动, 学习更有效。而要做到让学生敢于质疑的前提必须有一个宽松民主的环境。在学生提问后, 给予鼓励、评价、适度的表扬, 还能放下姿态, “自嘲”一下, 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们一起解决这名同学提出的疑问, 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主动权和自由度, 学生一定会产生强烈的成就感, 也就敢于在课堂上提问。

2. 养成预习习惯, 让学生有问可提

传统的课堂, 教师往往包办太多, 所有问题的预设, 都由教师精心设计, 学生只需按照教师预设来解决问题即可, 学生的依赖思想逐日养成, 沦为一味地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新课改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让学生积极地提问, 则可以有效避免这一状况。然而, 学生习惯了这样的教学方式后, 就算有提问的勇气, 却发现力不从心, 不知该问什么。那么, 我们就引导学生预习自学, 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问题, 并将这些问题整理记录, 从而在课堂上有问可提。

在“铁生锈条件的探究”实验教学中, 笔者在展示第二支试管时, 即铁钉放于注满迅速冷却的沸水的试管中。一名学生在预习的时候, 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可否将铁钉浸没后, 在上面滴上一层植物油呢?这样也可以防止氧气进入水中。学生能够提出这样的问题, 证明学生有创新意识, 没有拘泥于书本, 而是对该实验进行了拓展, 且具有可行性。这个问题的提出归功于课前充分、到位的预习。如果不预习, 直接由教师告知按照书本那样的处理方法, 学生就容易陷入思维定势, 很难创新。

3. 依据气质特点, 引导学生合理提问

心理学上把人的气质分成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和抑郁质四种类型。多血质属于敏捷好动的类型;粘液质属缄默而沉静的类型;胆汁质属于兴奋而热情的类型;抑郁质属于呆板而羞涩的类型。依据学生不同的气质特点, 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 可以有效促成学生提问习惯的养成。

对于学生提问, 多血质和胆汁质的学生性格外向, 会表现得更加突出一些;而粘液质和抑郁质的学生则会怯懦一些, 不大愿意提出问题。因此, 教师平时要做一个有心人, 细心观察, 正确判断出学生的不同气质。让多血质和胆汁质的学生提出问题, 以他们开朗的性格去影响粘液质和抑郁质的学生;让这部分学生起带头作用, 渐渐地把这种作用发散出去, 让更多内向的学生也敢于提问。另外, 气质无好坏之分, 学生提出的问题和他们的气质特点也有关系。比如, 多血质和胆汁质的学生满腔热情、性格豪放, 但容易粗心大意, 他们容易提出问题, 但往往提问时欠考虑。粘液质和抑郁质虽墨守成规, 但遇事冷静、敏感细腻。因此, 让多血质和胆汁质的学生提出问题, 让粘液质和抑郁质的学生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进行补充和修正, 最后在共同努力下能够提出合理有价值的问题。学生之间的合作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资源。

4. 巧设“陷阱”, 激发提问热情

有时, 我们的课堂表面看似顺畅完美, 实则并不那样有效, 波澜不惊的课堂反而很难激发学生的提问热情。在教学时, 教师故意犯一个小小错误, 反而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 激发学生的提问热情。

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教学时, 笔者对饱和溶液的定义故意犯这样的错误:“一定温度, 一定量的溶剂里, 不能再溶解任何溶质的溶液, 叫作饱和溶液。”学生很快便意识到了和教材描述的定义不一样。于是勇敢向笔者提出:“此描述和教材上描述的不一样。教材上强调了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作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那么说不定它可以溶解别的物质呢?”很显然, 学生提出的问题很有道理, 这是一个展开探究的好时机。通过思考讨论, 最后有学生想出了这样一个办法, 在刚才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再加一些高锰酸钾, 如果溶液变成了紫色, 说明硝酸钾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其他物质。由此证明某物质饱和溶液并不是不能溶解任何物质, 它仅仅不可以溶解该种物质, 但还可以溶解别的物质。于是按照学生的设想, 我们又进行了验证实验, 证实了学生的猜想。整个过程可谓是一“问”激起千层浪, 学生发现了教师的错误, 提出自己的想法并且还进行了验证实验, 整个过程都在积极调动着学生的思维能力, 同时也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提问热情。

三、结束语

课堂上, 学生能够提出问题, 这是对学生能力的一次锻炼和提高, 而要解决学生的这些问题, 教师必须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敏捷的应变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充电, 才能回答学生的种种提问。所谓学生有一碗水, 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 因此学生的提问, 也是对教师的一种督促, 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学相长。因此, 我们需要鼓励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思考去提问, 在提问中不断地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我深信, 我们必将能培养出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优秀的化学人才。

参考文献

[1]郭黎岩.心理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2]陈轩.化学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提问[J].师道:教研, 2011 (12) .

[3]王波.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J].科学大众 (科学教育) , 2013 (10) .

[4]赵丽霞.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质疑提问能力[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3 (2) .

巧妙提问,点燃智慧 篇5

课堂提问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基本环节,几乎每节课都会涉及。课堂提问是师生进行知识交流,让学生有目的地思考的动力因素,是启发学生思考的指令信息,也是学生阶段性思维的方向和核心,使课堂教学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能使课堂提问更巧妙,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呢?

一、问题设计要给学生留有探究的空间,突出启发性

教师课堂上设计问题,目的是结合教材内容,一方面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独立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据此,教师在历史课上设计历史问题时,要注意所提问题的目的性是否明确,有无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价值;同时,所涉问题尽量不要仅仅浮在教材表面,要有一定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够参与其中,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出发,使学生能够在思考问题时,把知识进行横向和纵向的联系,从而找到问题的答案。教师的提问要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自主性,提问的难度要适中,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能解决,使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能体会到成功的满足感,激发他们进一步深入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设置问题。

1.对比性提问。通过对比使学生找到问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比较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异同,从而进一步掌握两个历史事件的史实,明确两者虽然都是走资本主义道路,但方式、目标等不同。

2.反问性提问。提问的主要目的就是开拓学生的思维,使学生通过对已知知识的了解来探讨未知,从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在学习《清朝君权的强化》这一课时,立足点就很重要,因为这部分知识既会涉及到后面的知识,更会涉及到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如何使学生彻底理解这一问题是我们教学的目标。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对比明朝君权强化的措施,在学生了解到清朝沿用了明朝的一些制度之后,带着学生了解军机处的设立,它的职责、地位,运作方式等几方面的内容,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立意味着君权的强化?鼓励学生大胆阐述自己的认识,同时提示学生从教材中找到关键词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学生解决好这一问题后马上深化,继续提出问题:君权的强化会带来什么消极的影响?从而为以后学生深入学习这一知识做好铺垫。

3.情境式提问。教师用高尚激越的情感、妙趣横生的艺术语言,或用现代教育手段创设情境,渲染气氛,烘托主题,使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形成一种意境,增强情绪记忆,并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例如,在学习《秦王扫六合》之前,我通过网络和图书馆收集了有关的图片和音像资料,在课堂上让学生认真观看,通过观看资料,让学生对所看所感进行讨论。学生的积极性很高,都争相发言。讨论之后,我进行提问:“同学们,你们看了这些图片,知道了什么?从哪看出来的?”通过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欲望主动学习。学生通过观看有关资料,已经对所要学习的知识有了大概的了解,在教师提出的问题的引导下,进一步激发了学生想要更深了解知识的欲望。在这种探究欲的指引下,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激发,学习起来更有动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提问来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能使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提高。

4.综合性提问。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整体史观、全球史观。任何一个历史事件的出现都有其前因后果。因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即全面认识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在初三的复习阶段,一些综合问题如英法美的资产阶级革命、两次世界大战、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国的近代化历程等都要涉及。

二、问题要关注课堂的意外生成,彰显趣味性

有教育专家指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既要预设,又要生成,两者缺一不可。课堂的生成应围绕着问题展开,为此,教师应创设情境,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讲到《美国的诞生》时,我先展示美国的国旗图片,请学生仔细观察国旗有何特点?13条线代表什么?50个星代表什么?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对知识本身的求知欲望。

总之,教师设置的提问要富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带着问题认真阅读教材,积极思考,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有效提问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篇6

一、精心设问,开启思维

教师在课堂上通过适时适度巧妙地设问,可以引发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1.在转折处设问。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出示“3/5和3÷5=”,引导学生复习比较分数和除法两者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回忆商不变的性质,为引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做铺垫。这时,教师设问:“既然分数与除法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你能举例说说分数的基本性质吗?”通过提问,使新旧知识建立了联系,找到了新知识的切入点,自然而然地使学生的思维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中得到发展。

2.在矛盾处设问。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出示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让学生说说怎样能知道它的面积。学生会很快说出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一量。这时教师接着问:要知道我们教室的面积、操场的面积,再用这种方法合适吗?显然,这种方法是很不方便的。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学生产生了强烈求知欲望,迫切地想知道该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此时教师组织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学具,自主探讨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宽有什么关系,最终得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这样的教学设计环环相扣,先使学生对新知产生疑问,然后产生强烈求知欲,并在这种求知欲的驱使下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自己解决了问题。

3.在重点处设问。如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比与分数及除法之间的关系,先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规律。然后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深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观察后设问:“要使比的大小不变,前项、后项就应该怎样变化?”引导学生在观察思考中发现比前项、后项的变化规律,从而得出比的基本性质。这样的教学过程,在重点处设问,一方面,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另一方面,引起了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对问题理解得更深刻。

二、适时引导,拾阶而上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捕捉、及时引导,把握好发问的时机。超前的提问学生茫然不知所措,因无法求答而失去兴趣;滞后的提问,学生毫不费力就得到问题的答案,因缺少知识含量而单调乏味。另外,教师提出问题后还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只有让学生经过充分的思考,问题才有价值。同时提问还要有启发性,一些盲目的、难度较大的问题,学生往往摸不着头脑,无从下手,就失去了问题的价值。因此,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分解成几个连续性的小问题,拾阶而上,逐步解决问题。

三、适时调控,掌握艺术

1.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整体与个体的关系,问题设计要坚持面向全体,最大限度地发挥问题的作用。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对尖子生可适当“提高”,对普通学生可逐步“升级”,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可适当“降级”,从而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要有充分的预见性。问题提出后,教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回答,要有充分的估计并事先想好应对的策略。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备好课,既要精心分析教材设计问题,更要花主要精力去分析学生情况。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回答做到心中有数,得心应手地调控课堂,充分发挥问题的作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3.正确评价,适时鼓励。对于学生的正确回答,教师应当及时给予肯定和赞赏,获得激励的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会更高,思维会变得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会更强。对答错的学生也不能讽刺挖苦、白眼相待。要肯定学生的积极性,可以让学生换个角度继续想想,同时让学生感觉到信任的目光。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不会受打击,自信心也会越来越强。

有效提问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篇7

一、精心设问,开启思维

教师在课堂上通过适时适度巧妙地设问,可以引发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1. 在转折处设问。

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出示“3/5和3÷5=”,引导学生复习比较分数和除法两者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回忆商不变的性质,为引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做铺垫。这时,教师设问:“既然分数与除法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你能举例说说分数的基本性质吗?”通过提问,使新旧知识建立了联系,找到了新知识的切入点,自然而然地使学生的思维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中得到发展。

2. 在矛盾处设问。

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出示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让学生说说怎样能知道它的面积。学生会很快说出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一量。这时教师接着问:要知道我们教室的面积、操场的面积,再用这种方法合适吗?显然,这种方法是很不方便的。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学生产生了强烈求知欲望,迫切地想知道该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此时教师组织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学具,自主探讨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宽有什么关系,最终得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这样的教学设计环环相扣,先使学生对新知产生疑问,然后产生强烈求知欲,并在这种求知欲的驱使下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自己解决了问题。

3. 在重点处设问。

如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比与分数及除法之间的关系,先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规律。然后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深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观察后设问:“要使比的大小不变,前项、后项就应该怎样变化?”引导学生在观察思考中发现比前项、后项的变化规律,从而得出比的基本性质。这样的教学过程,在重点处设问,一方面,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另一方面,引起了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对问题理解得更深刻。

二、适时引导,拾阶而上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捕捉、及时引导,把握好发问的时机。超前的提问学生茫然不知所措,因无法求答而失去兴趣;滞后的提问,学生毫不费力就得到问题的答案,因缺少知识含量而单调乏味。另外,教师提出问题后还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只有让学生经过充分的思考,问题才有价值。同时提问还要有启发性,一些盲目的、难度较大的问题,学生往往摸不着头脑,无从下手,就失去了问题的价值。因此,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分解成几个连续性的小问题,拾阶而上,逐步解决问题。

三、适时调控,掌握艺术

1. 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整体与个体的关系,问题设计要坚持面向全体,最大限度地发挥问题的作用。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对尖子生可适当“提高”,对普通学生可逐步“升级”,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可适当“降级”,从而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 要有充分的预见性。

问题提出后,教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回答,要有充分的估计并事先想好应对的策略。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备好课,既要精心分析教材设计问题,更要花主要精力去分析学生情况。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回答做到心中有数,得心应手地调控课堂,充分发挥问题的作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3. 正确评价,适时鼓励。

对于学生的正确回答,教师应当及时给予肯定和赞赏,获得激励的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会更高,思维会变得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会更强。对答错的学生也不能讽刺挖苦、白眼相待。要肯定学生的积极性,可以让学生换个角度继续想想,同时让学生感觉到信任的目光。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不会受打击,自信心也会越来越强。

让优质的提问点燃学生的智慧论文 篇8

一、注重历史课堂提问的必要性

1. 是由历史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

历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它能“经世致用”、“彰往而知来”。简单化、形式化的课堂提问, 不能很好地启发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的总体脉络, 多角度、深层次地考察和分析历史事件、历史现象, 能揭示教材中隐含的知识点和内在联系以及历史发展的规律。

2. 适应现代化教育发展的需要。

培养现代化人才最主要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其思维方式的现代化。为此, 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采取多维教学法, 即多角度、系统地启迪学生思维, 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智能的一种教学方法。而精心设计提问艺术, 正是多维教学法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3. 符合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征。

青少年学生, 抽象逻辑思维占相对优势, 其后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得到发展, 并且表现出思维的独创性。他们不仅喜欢探求事物的根源, 喜欢怀疑和争论, 而且他们富于想象。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应置学生于主体地位, 教师处于不断点拨、引导的主导地位。在授课中不时出现引人深思的问号, 能够打开扇扇闭锁着的心扉, 将使教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处于一种和谐的信息交流之中, 这正是教学活动中所必需的最佳心理基础。

二、中学历史课堂有效提问的几种方式

1.“悬念式”提问。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 自疑问和惊奇开始”。问题是思维的向导, 只有把问题设计得巧妙, 学生才会积极思考。教师在实施教学时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悬念, 从“悬”中引发学生的期待心理, 以达到最高程度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效果。

例如, 讲《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一课时, 不妨以这样的设问导入新课:1929年10月24日, 是让世界震惊的一天, 人们称之为“黑色的星期五”。这一天, 以美国纽约华尔街股市崩溃为标志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像火山一样爆发了, 纽约股市为什么有如此巨大的威力, 会引发世界经济危机?为什么是股市而不是其他行业的崩溃标志经济危机的爆发?现在的学生对股票并不完全陌生, 通过这样的提问, 抓住学生求知的心理, 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及早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扩展式”提问。

“扩展式”提问是把现在所学的内容与相关的内容联系在一起的提问方式, 能够起到以新带旧温故知新的作用。在讲授“西安事变”时我提出: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为什么要发动西安事变?学生通过看书, 可以得出两点:一是中共的影响, 二是两位将军的爱国之心。这就把该课的第二部分内容“中共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和西安事变联系到一起, 同时也说明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是深得人心的。另外一点, 即全国抗日运动高潮的影响, 就需要教师联系“一二·九运动”才能使学生得出结论来, 由此使“一二·九运动”和“西安事变”这两个貌似各自独立的内容有机联系起来了, 这种介乎新旧知识衔接处的提问, 能培养学生注意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学习的习惯。

3.“层递式”提问。

对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分层次由浅入深的提问, 通过一环扣一环、一层进一层的提问, 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发展。例如, 讲开罗会议时, 可就教材中所载《开罗宣言》原文设置以下几问: (1) 此宣言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形势下发表的? (2) 宣言中所提“三大盟国”指的是哪三个国家? (3) 材料中提到“制止及处罚日本之侵略”, 请问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日本都侵略了哪些国家和地区? (4) 日本是怎样窃取中国领土的?又是何时归还的? (5) 《开罗宣言》中, 关于中国领土的声明有何现实意义?这些问题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处在活动中, 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比较式”提问。

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进行比较, 质疑讨论。例如, 讲完罗斯福新政和德日法西斯专政后, 可提问学生:20世纪30年代, 同样遭受经济危机打击, 为什么美国实行了“新政”, 而德日却走上了法西斯道路?设问后, 可提示学生从历史根源、政治体制和经济根源三个方面进行讨论。学生对这样的提问十分感兴趣, 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各抒己见, 集思广益, 最后统一认识。这样, 学生既加深了对原有知识的理解, 又接触到新问题, 知识面拓宽了, 思维就具有广阔性、深刻性。此外, 教师还可以利用知识框架, 有意识地挖掘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在阶段性复习时, 这种方法效果尤佳。

5.“概括式”提问。

每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都要结合当时的历史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概括式”提问是历史课中总结所学知识的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比如, 在讲完“西安事变”后,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西安事变后, 以宋子文、宋美龄为首的国民党一派和共产党都不主张杀蒋介石, 但二者的出发点一样吗?为什么?有许多学生都认识到了蒋宋的私人关系, 也知道共产党人的出发点是要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经过激烈讨论, 大家逐渐认识到:以宋子文、宋美龄为首的国民党一派主张不杀蒋介石, 是从他们个人或集团的利益出发的;中共不主张杀掉蒋介石却是体现了为抗日着想、为民族着想的宽大胸襟, 也体现了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诚意。同时, 中共的这一决定也说明,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

三、实施有效的课堂提问应遵循的原则

善教者, 必善问。讲究课堂提问艺术是每个优秀历史教师的必备技能。但是, 在具体运作中, 应遵循以下原则:

1. 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应笑脸面对学生, 保持幽默, 态度和蔼可亲, 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让学生在轻松、自由、愉悦的氛围中, 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这样学生潜在的创造才能, 才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2. 给学生充分的思维时空。

教师在提问时, 一定要留给学生一些时间, 让学生去思考、去联想、去总结、去概括。教师不要过早地下结论、作判断, 以鼓励创新。让答案在学生的自我判断和评价过程中得到完善, 学生思维在自我判断和评价过程中得到进一步拓展, 其创新能力在自我判断和评价过程中得到不断增强。

3. 在操作上注意方法的多样性。

在实践中, 可运用小组讨论、质疑答疑等方式, 引导学生相互学习, 共同提高。同时, 注意教法与学法的协调, 变教学过程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篇9

关键词:品德 以形激情 以情激情 以行激情

“人之初,善恶无。”对于正处在成长阶段的小学生,他们就像一块晶莹剔透的璞玉,有待于能工巧匠的雕琢。小学品德课主要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因此,小学品德课的特点即:“激情、明理、导行”三者有机结合。

在小学品德课的教学中,要让情字贯穿整个教材之中,以形激情、以情激情,以行激情是贯穿品德课教学激情的一大特点,寓教于乐,以乐促思,以思导行,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掌握做人的原则,形成良好的习惯,是每位教师所探索的目的。因此,在品德课中贯穿情感教学,激发学生情感是关键。

一、采用直观体验教学法,因势利导、循序渐进,以形激情

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奇心强,乐于接受新事物。采用“看、听、议、辩”四步教学法激情,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而且能达到良好的激情效果。

1.看: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切美好的事物从人的眼睛传入内心,产生共鸣,采用“看”实物、幻灯片、多媒体课件等方法,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便于理解新知识。例如,我在执教“面对自然灾害”一课时,首先让学生观看有关自然灾害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当汹涌的洪水奔腾而来,使成千上万公顷的良田顷刻之间变成汪洋,无家可归的人们流离失所这一惨状出现在画面上时,许多学生都不住地发问:“洪水到底从哪里来?为什么会有洪水?我们一定要想办法杜绝洪水的肆虐,拯救人民的生命财产。”这样,通过视觉效应使学生这种真实的情感油然而生,并从而产生学习的欲望。

2.听:爱听故事是学生的天性,古往今来许多革命先烈的革命故事数不胜数,让学生大体了解故事的内容和蕴涵的道理,产生向榜样学习的情感。例如,我在执教“人民的公仆”一课时,我绘声绘色地讲述了张思德叔叔小时候的故事,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并从中汲取养料,加上适时的配乐合成,学生从心底里流露出敬佩和赞叹,受到了“理想、目标”的人生观教育。

3.议:从身边小事谈起,让学生从被动的地位解脱出来,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评论事情的是非曲直,这样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记得我在执教“热情大方对外宾”一课中,我问学生:“外宾到你的学校来,你会怎么做?有的学生说:我会和他打招呼。”还有的说:“我又不会外语,还是躲到一边去为妙。”针对两种不同的答案,我抓住时机,让学生自由讨论:打招呼好还是躲到一边去好?打招呼时需要注意什么?千万别怎么样?我们说的对吗?这样,使学生在学文之前已经对全课教育意图有了大体的了解,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4.辩:新的时代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口才好是其中的重要的内容,针对这一点,我创造问题的正反两方面,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分组辩论,使模糊不清的概念通过学生搜集的各种资料变得浅显易懂,而且有理有据。如“做好家庭的一员”这一课就有矛盾的双方面,帮妈妈做家务到底算不算为别人劳动?应不应该要报酬?上课的时候我设计了小小辩论会这一环节,学生对此问题争得面红耳赤。就这样,学生个个进入角色,在“争”中研讨,在“辩”中明理。

二、教师的语言应具有感染力,能够做到以情激情

教师要上好一堂课,必须有充分的准备,首先要完全地投入到自己扮演的角色之中,用自己的真情去感染学生,熏陶学生,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讲述抗日战争年代共产党人在白色恐怖下和敌人在监狱中做顽强的斗争,坐电椅、上老虎凳、灌辣椒水这些常人不可忍受的酷刑时,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地念一遍相信不会起到任何作用,但如果教师能够把这些内容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声情并茂地讲授出来,就会使学生体会到本质的、内在的东西,从而有助于新知识的传授。

在品德课中,激情显然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方法之一,但激情也应有序、有法。离开了这两点,再谈激情,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1.在激情中,教师应循序渐进,使其有序进行。人的思维过程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激情也应符合这样的规律,有层次、有目的地进行。“节约水电”一课中,为了讲清楚电的用途,我自制了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课堂上边演示,边讲解,使学生获得了最直观的知识。穿插着讲了“电”的小故事,是紧跟上一环节而言,巩固刚刚得出的结论,让学生拥有发表自己独特见解的材料,在获得直观认识知道电的用途如此之大后,懂得为什么要珍惜每一度电,不能浪费它,从而成为学生接受新信息的需要。

2.在激情中,教师应有独特的方法,不能千篇一律。每个主题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每位教师对于每一主题都有自己不同的教学方法,紧扣教材,选取与内容紧密联系的独特激情方法,是我们上好每一节课的前提,便于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相反,如果教师的激情手段单一、枯燥无味,使学生产生了厌烦感,就彻底违背了品德课教学的实质,教师在采取多种激情手段。

三、在情感实践中,以行激情

情感的特点之一是实践性,实践是情感形成的基础,也是推动情感发展的动力,结合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表演练习,通过对实践情况的探讨,激发学生的情感。在“对人说话要有礼貌”一课中,为了让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迅速进入角色,我设计了以小组为单位,表演小品的激情模式:当你找别人借东西的时候,你会……用完了别人的东西,需要物归原主的时候你会……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又能使课程的讲授达到预期的效果。

总而言之,任何美好品德的形成都离不开“情”字,它是道德行为形成的重要动力,激情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引起学生内心世界与真善美情感的共鸣。情感教学是上好品德课的前提条件,从学生实际出发,选取适当的激情方法,“有序、有法”地激发学生情感,一定会在品德课堂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让优质的提问点燃学生的智慧论文 篇10

英语是国际交流的必备工具, 英语课程在基础教育课程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 英语教学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使学生树立自信心,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 说, 读, 写技能, 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由此可见, 新课改的总体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态, 突破了传统英语课程教材和课堂的约束。学生运用英语, 进行一种真实的情景交流, 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也就自然提高了。探究性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改变传统教学中重读, 写等书面作业的能力, 轻听、说、交际等实际运用能力的情况。

二、探究性学习中师生的角色

1.教师的角色。在探究性学习中, 教师成为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与帮促者, 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 改变课堂上教师“一言堂”的氛围, 使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有利于推动学生能力的发展。当然, 教师在讨论过程中, 还起到了“火上浇油”和“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学生讨论进入死胡同时, 给予正确的导向;在学生的探究趋于平淡时加入一点火花, 激发出更多更精彩的思考。例如在学习牛津英语教材7Aunit 5 Integrated skills这一课时, 内容为用零花钱帮助贫困儿童。在学生探究问题:如何帮助贫困儿童时, 学生们展开热烈讨论, 想了各种办法帮助他们。讨论逐渐进入尾声, 那么教师再追加一个问题:After learning this lesson, do you have any ideas about how to use our pocket money correctly? 以引起学生更进一步的讨论。因为现实生活中, 每天都去捐款帮助人家是不切实际的, 那么教育学生懂得如何有意义的花自己的零花钱显得更加有必要。

2.学生的角色。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 存在千差万别。当学生有个性的独到见解被重视, 被分享之后, 学习过程也随之富有个性化, 久而久之, 学生的思维就得到了发展, 有了从多方面考虑问题的意识。在探究学习中, 学生成为了主动的探究者。他们可以自己去发现问题, 也可以是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多角度多维度的分析。与传统的语言教学相比, 探究性学习符合人本主义的教育原则, 使学生的健全人格得到发展。

三、探究性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建构主义认为, 人脑中原本就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知识体系, 而学习的任务不是为了去死记硬背记住这些知识, 而是要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系点, 将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 从而真正建构成自己的知识。由于我所任教的学生属于初中低年级段, 他们所掌握地词汇和知识还很有限, 所以在这个阶段的探究, 主要以纯语言探究为主。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形式, 来归纳总结一些语言现象, 从而使学生牢固掌握这些结构。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探究意识的培养。

1.自主预习。自主预习, 就是学生个人独立的提前学习。它包括知识构建与储备、信息搜集与整理、情感产生与体验, 初步形成三维目标, 它是互动展示的基础。自主预习的基本过程是: (1) 学生按照预习提纲, 初步预习课文; (2师生共同制定“三维”目标; (3) 学生按照目标, 完成或基本完成预习任务, 并提出预习中的问题, 以便在互动展示环节中解决。

2.互动展示。互动, 是学生对上一环节中提出的疑问解决的方式过程。合作学习是探究性学习中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课堂中可以通过group work, pair work和individual work等方式让学生进行互动;展示, 是对学生预习的延伸与检测, 目的是通过全员合作学习, 提升学习质量, 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展示, 具有成功的体验。它们的基本过程是: (1) 小组成员对预习中提出的疑难进行讨论、探究、直到能够解决或基本解决问题; (2) 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 (3) 学生围绕学习目标, 自由发挥, 展示个人才华; (4) 学生互评展示结果, 教师给予总体评价。

3 . 反馈巩固。反馈巩固是对展示过程中的死角进行清理, 保障人人达标。反馈巩固的基本过程是: (1)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及课堂表现, 可以设置练习, 也可以口头设疑、学生回答; (2) 联系生活实际, 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或写作、或搞调查、或表演活动等等。 (3) 及时评价, 积极鼓励。学生对周围人给予自己的评价十分敏感, 当他们在一起合作学习时, 潜意识里会不停地暗示自己要积极努力, 表现自己的才华。

总之, 作为英语教师, 要不断地学习, 不断地探索新课标的精神和英语教学的新的理念, 要勇于实施“开放探究式”教学模式, 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深化,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 并体现出其不可替代的优势, 教学方式的转变, 也推动了师生角色的转化。本文重点阐述了英语课堂中, 学生探究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重要性及操作方法, 使学生真正成为英语课堂的主人, 在探究中收获更多。

关键词:探究,师生角色,运用

参考文献

[1]汪程俊.高中英语教学实施探究性学习的实验研究.2007.

上一篇:逆水划船成语下一篇:元旦联欢精彩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