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施工技术管理

2024-05-15

现场施工技术管理(通用12篇)

现场施工技术管理 篇1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也是一项贯穿工程施工全过程的重要工作,对工程的质量、进度等方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下面笔者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探讨。

1 现场施工技术管理的任务及意义

现场施工技术管理是对施工现场中一切技术活动进行的一系列组织管理工作的总称。其要求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和反映客观规律的制度,对施工中各种复杂的因素,如设计图纸、技术力量、技术方案、技术操作、技术检验和生产环境及技术革新等,进行合理的安排,同时按照预定的目标,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正常秩序,并不断提高企业和施工现场的科学技术水平。

现场施工技术管理主要有四个方面的任务:一是保证施工过程符合技术规律的要求,从而保证施工的正常秩序;二是努力使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艺和技术建立在先进技术的基础上,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三是要充分发挥材料的性能和设备潜力,完善劳动组织,从而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工程成本,同时起到增加经济效益的作用;四是保证施工技术能充分发挥作用,提高施工现场的技术水平,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在建筑施工中,通过技术管理,积极研究与推广新技术,促进技术现代化,提高劳动生产率,对稳定施工现场生产技术工作秩序、保证建筑产品质量和安全、减少施工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 建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的基本制度

现场施工技术管理的基本制度是搞好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立足之本,其主要包括图纸会审、方案制定、技术交底和材料检验制度等。

2.1 施工图纸学习与会审制度

施工图纸是施工的依据。建立图纸学习与会审制度的目的,是使施工单位的有关人员了解施工图纸的内容、要求与特点,审查施工图纸是否符合现场的实际条件,解决设计与实际、安装和土建等方面的矛盾,以便正确无误地进行施工,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2.2 方案制定和技术交底技术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施工单位最好能在设计阶段就参与制定工程的设计方案,实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的三结合。这样施工单位就可以提前了解设计意图,反馈施工信息,保证一切信息的通畅。既能使设计适合施工单位的技术条件,又能使施工单位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准备,确保施工材料和设备在施工前准备完毕,保证设计和工程的质量,避免设计返工或是不必要的修正。

2.3 材料检验制度

建筑材料、构配件、金属制品和设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建筑产品的优劣。因此,企业应该建立和健全材料试验及检验制度,配备人员和必要的检测仪器设备,并且技术部门还要把好材料检验关。

2.4 计量管理制度

计量工作是企业生产和管理的技术基础,对确保工程质量、节约能源、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改善企业的经济管理均具有重要的作用,企业有必要加强该方面的工作。

2.5 翻样与加工订货制度

施工图翻样是施工单位为了方便施工和简化砌筑、木作、钢筋等工程所需的图纸内容,将施工图或重复使用图按照施工要求绘制成施工翻样的工作。有时由于原设计图纸表达不清楚或比例太小使得按图施工有困难、施工过程中图纸修改或是工程比较复杂,也需要另行绘制施工翻样图。

2.6 工程质量检查及验收制度

工程质量作为工程目标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地位十分重要。由于工程投资巨大,如果不对工程质量加以控制,将给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同时由于许多工程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工程质量也直接影响到百姓生命财产的安全。

2.7 施工工艺卡的编制和执行

施工工艺卡是指导施工的标准工艺方案,一般以工艺比较定型的工程和采用新工艺的分部分项工程为对象进行编制,是施工企业制定生产计划、组织物资供应、安排劳动组织、进行质量检查等工作的依据。有的施工工艺卡在施工实践中经过多次使用,其内容已较为成熟,对施工具有较为普遍的指导意义,经有关主管部门组织审查批准后,可作为标准施工工艺卡,直接提供施工企业选用。这是施工标准化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

2.8 设计变更和技术核定制度

建筑安装工程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尽管设计单位有较严格的设计审批制度,设计图纸需经各方会审,但由于建筑施工的条件变化大,不可预见的因素多,仍然会出现变更原设计图纸的情况。为了使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在施工企业的技术管理工作中,必须建立设计变更和技术核定制度。

2.9 工程技术档案制度和技术资料管理

建立工程技术档案是为了系统地积累施工技术经济资料,保证各项工程交付后的合理使用,并为今后工程的维护、改造、扩建提供依据。因此,施工技术部门必须从工程准备开始就建立工程技术档案,汇集整理有关资料,并把这项工作贯穿整个施工过程,直到交工验收结束。

技术资料是企业进行技术工作、科学研究、生产组织的重要依据,也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技术标准,它能系统地反映企业长期生产实践的科技工作成果。因此,加强技术资料的管理是企业的一项重要技术基础工作。

凡是列入技术档案的技术文件、资料,都必须经有关技术负责人的正式审定。所有的资料、文件都必须如实地反映情况,不得擅自修改、伪造或事后补做。工程技术档案必须严加管理,不得遗失、损坏。档案管理人员调动时要办理交接手续。

3 加强和改善现场施工技术管理的具体措施

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工作需持之以恒,因此,要不断地完善技术管理组织机构和技术责任制,充分发挥好技术人员、技术工人的才干和作用。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必须紧密结合工程项目的建筑及其结构特点来考虑采取哪些技术措施。这是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技术中最关键的一部分,也是技术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只有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和施工的安全。

(2)紧密结合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施工建设的导向。在现场施工技术管理中,只有密切结合施工组织设计中关于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和安全管理的内容,才能有效地指导现场施工,保证工程的质量、进度和安全,满足施工的目标。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应包含:加快施工进度、提高质量、节约材料、推广新技术和新设备等。新技术和新设备的投入,可以有效地提高工程进度和设备利用率,从而改进施工工艺和操作技术,合理组织劳动力,实现安全生产。满足施工目标的技术措施才是符合要求的技术措施,其技术管理才能有效地服务于整个施工管理。

(3)依法进行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即根据国家和政府颁发的各项施工规范和标准来进行有效的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在实际施工中,个别施工单位为了一时的贪小便宜或者为谋私利,在材料使用中掺杂不合格、不正规的建筑材料,导致施工质量下降,甚至可能危害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在现场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进行技术监管,防止违规违法的施工建设行为出现。此外,对于国家制定的新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各建筑单位要及时组织人员学习,不断与时俱进,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地完善技术管理制度。

(4)注重技术管理人员的培养。现场技术管理人员是提高技术管理水平的基础和根本,所有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的实施都需要通过技术管理人员才能得到落实。因此,在建筑企业的管理过程中,如果要有效地提高管理水平,必须注重培养人才,这是提高技术管理水平的基础。只有不断地发现人才、挖掘人才,同时不断地对现有人才进行培训,才能使管理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4 结语

综上所述,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在建筑企业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建筑业的市场竞争也显得愈来愈激烈,因此,建筑企业只有注重技术管理,培养技术人才,合理运用施工技术管理的职能与科学的方法,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陈捷.浅议如何加强工程施工技术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6).

[2]赵锁宏,吴继东.浅谈施工技术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博览,2009,(1).

[3]谢兰.技术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07,(10).

[4]严毅.如何提高建筑施工企业技术管理水平[J].四川建材,2008,(1).

[5]尚猛虎,陈志明.论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管理[J].包钢科技,2006,(10).

现场施工技术管理 篇2

工程现场管理制度;为了确保工程施工中各项工作规范、有序、按标准在受;

一、工程现场质量管理;

1、各分项工程施工前,工程部组织监理单位、施工单;

2、任何分项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必须先做样板,以;

3、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工程部专业管;

4、实行严格的工序报验制度;

5、实行严格的工序交接制度;

6、砼浇筑、防水、土方回填、重要设备安装、隐蔽工;

7、在施工过程

工程现场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工程施工中各项工作规范、有序、按标准在受控状态下进行,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一、工程现场质量管理

1、各分项工程施工前,工程部组织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相关部门及人员进行技术交底,针对节点做法、工程易出的问题、不明确的事项及细节进行交底。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的技术交底要进一步深化,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要对班组长进行技术交底,班组长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减少人为的不明确因素所引起的质量问题。

2、任何分项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必须先做样板,以做实物标准,经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工程部或其他部门验收批准后方可大面积施工。施工单位组织施工人员对样板标准进行现场技术交底。

3、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工程部专业管理人员及时跟进,按所要求的标准进行有效监督,每位管理人员要树立精品意识,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常抓不懈,有效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到事中控制,减少因检查不到位所引起的返工损失。

4、实行严格的工序报验制度。每道工序完成,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填写报验单报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工程部进行验收。监理单位与工程部双方验收合格后方允许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对关键工序要实行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工程部三方会签。工程验收做到“标准达不到要求不放过、细节做不到不放过”,做好事前控制。

5、实行严格的工序交接制度。在各工序衔接过程中,尤其是两家以上施工方进行工序衔接的项目,由监理单位总监组织相关单位参加联合验收,各方之间必须以书面形式(交方、接方、见证方均签署意见)完善交接手续,以保证其施工行为得到有效控制,工序交接完成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6、砼浇筑、防水、土方回填、重要设备安装、隐蔽工程等关键部位、关键工序、关键工艺,监理单位到现场进行检查旁站,工程部各专业工程师对旁站记录、影像资料进行检查并记录。

7、在施工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监理单位、工程部各专业人员口头或书面下达整改通知单(监理单位书面提出的,应及时报送一份给工程部),施工单位必须认真整改或回复,整改后重新上报验收。

对严重质量缺陷直接影响到下道工序时,工程部应立即通过监理单位向施工单位发出暂停施工令,待施工单位做出有效补救措施并经工程部确认后由监理单位签署复工通知。

8、监理单位、工程部对进场材料、设备、构配件、成品和半成品的质量做好验收工作,对不合格的材料禁止用于施工并应立即退场。

9、由监理单位组织监理周巡检制度,多方联检,对现场检查的各种问题形成检查纪要,发送各方,由监理单位监督施工单位逐项整改落实。

10、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对已批准的施工方案进行调整、补充或者变动重点部位、关键工序的施工质量措施时监理单位和工程部必须签认。

11、工程部移交项目平面高程、控制坐标后,监理单位配备专业的测量工程师和施工单位共同复核平面高程、控制坐标。复核无误后,由施工单位提交控制数据或复核报告,监理单位应对施工单位的定位放线情况进行严格复核验收。

二、工程现场进度管理

1、总进度计划的编制须以合同工期为依据,结合实际情况及建设单位对各楼号进度计划要求进行科学合理的编制。周进度计划应以月进度计划为依据,月进度计划应以年进度计划为依据,年进度计划应以总进度计划为依据。施工单位在编制年、月、周及总进度计划时应包含劳动力资源、物资材料、设备等配套供应计划。

2、各项计划上报时间规定:

①施工单位应根据建设单位总目标的要求在开工前三周内上报详细的施工总进度计划表,各专项工程施工单位在进场前一周内上报详细的专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表;

②周计划每周一上午9点前必须上报;

③月计划应报当月实际完成计划及下月施工进度计划,每月25号前必须上报;

④年计划在上12月1日17点前必须上报。

3、各进度计划需施工单位编制人、责任人、项目经理签字盖章后、报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工程部审核确认。

4、进度计划严重滞后造成事实上无法抢工或建设单位安排调整施工计划时,施工单位组织重新编织剩余工程量的总进度计划;由建设

单位原因造成工期延期应安排补偿工期时(不涉及关键路线的项目不应追加),施工单位应组织填报延期签证,并经建设单位签字确认后生效。

5、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有权根据实际情况指令施工单位调整或修改已批复的计划。

6、工程部主管工程师应判断进度计划对总计划的影响,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计划。监理例会中应明确当月工期滞后的天数、原因及责任主体。月进度计划滞后达7天及以上时,施工单位应编制赶工期措施,并随月进度计划报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

7、施工单位在上报总进度计划和月进度计划时,必须考虑建设单位的分包工程的施工进度,且要对建设单位分包工程给予必要、及时的配合。

8、施工单位在工期延时时应制定赶工期计划,为把影响降到最低,在施工中不得违反施工工艺及规范要求进行赶进度、抢工期。

9、工程部及监理单位要用服务的心态配合施工单位,对施工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给予检查、督促、提醒,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协助施工单位减少停工、返工等一系列现象发生,促进工程顺利开展。对施工单位反馈的正当问题,工程部、监理单位要做好各方协调工作,及时有效解决,尽量不影响工程进展。

10、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存在进度方面的问题,按《工程现场处罚管理规定》的相应条款处罚。

三、工程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1、总包施工单位要严格按建设单位审定的施工总平面图布臵生活、生产临建,不得随意扩大。

2、总包施工单位应建立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同时配臵专职安全员,对发现的危险因素有计划地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安全生产,并严格按照文明工地、标准化工地的标准,做好施工现场安全文明建设工作。

3、施工单位用水、用电必须按有关规定和建设单位要求进行施工计量管理,不得私拉、乱接,不得任意停水、停电。

4、对于施工现场相邻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市政、公用、电力、通讯等设施,总包施工单位应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5、总包施工单位的生活、生产临建的设计要考虑污水、雨水的排放措施,不得堵塞下水管网。生产、生活临建区要设冲水厕所,要有专人负责,每日清扫,保证清扫干净。

6、总包施工单位的生活垃圾、施工垃圾应设定点垃圾堆放点,做到日产日清。运输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废弃物洒落和飞扬,不得污染道路。

7、施工单位杜绝野蛮施工,合理安排交叉工序,施工过程中如遇碰撞,应由建设单位工程部、监理单位平衡调节。

8、施工单位的进场材料、周转性工器具在场地内必须整齐堆放。

9、施工现场产生的施工噪音和施工灰尘,施工单位应采取有效措施,以减少对居民的干扰和环境污染。场地周边围挡、门前道路必须由施工单位设专人负责清扫保洁、保护。

10、施工现场应定时洒水降尘,工程垃圾、渣土必须采取喷淋压尘,及使用封盖车辆运输等措施,车辆严禁撒漏及带泥上路,需保证道路整洁畅通。

11、施工现场脚手架搭设与拆除必须有专业架子工持证上岗,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按安全措施交底施工。

1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按规范安装,做好外电防护,接地接零需符合要求,要做到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及“一机一闸,一漏一箱”,要有专项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13、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挂好安全带,建筑工程外侧要设安全网封闭防护,所有洞口、临边要按规定设臵安全防护。

14、施工现场各工种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前,总包施工单位要严格进行安全三级教育。施工人员每天上岗前要进行安全施工技术交底。做好自我安全防护,严禁违章冒险作业。对于特殊工种应持证上岗。

15、所有施工单位每日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安全文明检查,对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提出的安全问题,应立即落实整改。

16、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入口处、施工起重器械、临时用电设施、脚手架、出入通道口、楼梯口、电梯井口、孔空口、基坑边沿等应设臵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安全警示标志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17、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文明方面的问题,按《工程处罚管理规定》的相关条款处理。

四、工程签证管理

1、签证原则

①施工单位应严格按施工图纸施工,不得任意更改,发生合同中

约定可以变更的情况或非施工单位原因造成的工程变更,经批准后方能实施签证;

②签证必须在确保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方能实施签证; ③签证必须及时,尽力不影响工程施工,工程开工时,建设单位必须通知施工单位在工程设计变更事项发生前3天内上报,建设单位必须在施工单位上报后及时给予签证答复,严禁事后补签,被指派签证人员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拖延;

④签证涉及工程量增减需要以实丈量、计算,必须由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建设单位到现场进行勘察丈量(建设单位参加人员不得少于2人,其中一人为成本部专业人员),后必须上报建设单位负责人进行探讨是否符合签证条件;

⑤签证内容必须客观、真实,数量、规格、尺寸标注明确,不得产生异议,如有异议而签证人又解释不明的应追究相应责任人责任;

⑥对隐蔽工程、临时工程的签证必须做好现场记录,同时还要做好影像、数据资料的收集、保管、归档工作;

⑦对工程决算进行预审时与签证有关的造价必须由签证人核对无误;

2、签证程序及变更价款的确定

①隐蔽工程完工后由施工单位申请,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应及时组织验收签证,隐蔽工程验收是对工程施工中隐蔽工程项目是否达到图纸规范标准及工程质量、工序、工程量的实际考核。验收中发现问题应通知施工单位及时改正,隐蔽工程签证是验收合格后,如隐蔽工程量的增减变化,应在签证中注明并附详图和其他必要附件,计算出具体工程量。未经验收签证,施工单位不得擅自更改,否则隐蔽工程变更部分一律不承认工程量,不能进入决算。

②经济签证程序:施工单位提出签证的理由→报现场监理工程师和建设单位工程部工程师或现场代表审查同意后→填写《工程签证单》(施工单位必须填写工程签证原因)→经现场监理工程师审核签字盖章后→建设单位现场工程师、现场审计工程师(2人以上)对现场勘查测量并签字→工程部负责人审批→建设单位负责人签字确认。上述程序的签证为有效签证,其他为无效签证,无效签证不得进入决算。《工程签证单》一式四份,建设单位两份,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各一份。

③因设计变更增加的造价,应对变更设计的合理性进行论证,确实需要变更的,由施工单位填写技术联系单,监理工程师审核,工程部确认后,由建设单位技术部统一办理,由建设单位进行设计变更,技术联系单一式四份,建设单位两份,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各一份。

④经济签证和设计变更价款应按下列方法计算:Ⅰ合同价或审定的施工图预算中已有变更工程相同单价时,应按已有的单价计算;Ⅱ合同价或审定的施工图预算中没有与变更工程相同单价时,应按类似项目确定变更单价;Ⅲ合同价或审定的施工图预算中没有适用和类似单价时,应由施工单位、建设单位进行双方市场询价,所询价格报建设单位相关部门审核确定。

⑤工程使用材料的质量、价格如有特殊情况需签证时,由监理单位、建设单位成本采购部以及工程部负责人共同签证,其价格必要时可进行招标确认。《经济签证单》和《工程变更单》一式四份,必须是原件,不得复印或复写,结算时凭原件结算。

6《经济签证单》和《工程变更单》遇特殊情况可后补,但必须由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相关人员现场确认。

3、责任追究

①由于签证人员弄虚造假造成工程量增加的或由于签证记录不全面、不准确造成异议,导致经济损失、造成恶劣影响的,应给予经济处罚,情节严重的应追究法律责任。②有效签证单是工程决算和设计的重要依据,未签证和无效签证不得进入决算,审计中不承认相应的工程量和造价。

五、甲供材及甲定乙供材管理

1、工程合同中已明确建设单位供应的物资,施工单位至少应提前一个月提出《甲供材料需求计划》,对加工周期长的材料至少提前三个月提报需求计划。

2、施工单位提出的《甲供材料需求计划》先由编制人及现场项目负责人签字盖章后经监理单位及建设单位工程部、成本采购部确认后,由建设单位成本采购部做下月度材料供货计划,材料供货计划报送时间为每月25日之前。

3、《甲供材料需求计划》工程量应按照图纸设计及相关规定损耗情况进行合理计算,再进行上报。

4、施工单位报送《甲供材料需求计划》时应充分考虑运输时间、生产周期等相关因素,为建设单位留出合理的采购时间。若计划报送

不及时造成材料到场时间延误、供货数量不足等情况,一切损失由施工单位承担。

5、《甲供材料需求计划》封面应列出建设工程名称、分部分项工程名称、建设单位名称、施工单位名称。《甲供材料需求计划》应以表格形式报送,且表格应注明材料名称、规格、型号、数量、计量单位、到货日期、备注事项、材料进场收货人及联系方式等相关内容。若材料是分批分期到货的,必须详细注明每批次的到货数量和日期。

6、材料名称的书写应以材料的行业统一名称为准,不得使用简称、别称及俗称等。规格型号也应有国家或行业统一标准,不得使用厂家自编规格及型号,若无型号规格要求时应予以说明。

7、材料计划不符合建设单位要求或未按规定程序提报的,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工程部、成本采购部人员审核发现后应予以退回计划。

8、施工单位所报材料需求计划漏项或临时变更等原因需要材料,情况紧急时需申报应急材料需求计划,应急材料需求计划必须由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签字盖章,报建设单位负责人审批后转送成本采购部执行采购计划。

9、材料进场验收

①甲供材料到达施工现场后,由建设单位工程部及成本采购部相关专业人员、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验收,验收人员必须对材料品牌、数量、规格、型号、随货资料详细查看,验收通过后,三方人员必须在甲供材料验收单上签署意见,同时办理交接手续。

②甲定乙供材,由施工单位负责采购,进场时应提前通知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工程部及成本采购部相关专业人员一起进行验收,未经共同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材料不得用于本工程,由此造成的一切损失由施工单位负责。

③施工单位应指定专人进行甲供材料的收货,尤其是夜间及下班时间内到货,要保证随到、及时验收。

④甲供材料送到施工现场后,需检测的材料,施工单位必须在2日内及时送样试验或检测,未经试验检测的材料不得使用。经试验或检测后不合格材料,应禁止使用并予以退场。施工单位将检测不合格报告及申请报告上报建设单位。

⑤材料验收单要填写清楚材料名称、品牌、规格、型号、数量、单价、日期,严禁随意更改,对于更改的验收单视为无效验收单。

⑥由施工单位原因导致甲供材料品牌、规格、型号、数量不准确 的,建设单位成本采购部不予办理退货事宜,一切损失由施工单位负责。

10、甲定乙供材

①施工单位申报甲定乙供材必须先由编制人及项目负责人签字盖章后报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工程部确认后,由建设单位成本采购部落实。

②甲定乙供材申报时间要求:每月25日前报次月材料定价计划,申报一定要用规范表格填写。③施工单位在申报甲定乙供材料定价计划时,应将材料的品牌、型号、规格、数量、要求回复时间、使用部位等标注清楚。

④施工单位在申报甲定乙供材时对材料的品牌应报不少于三种市场常用品牌,有图纸的需附图纸。

⑤因施工单位对甲定乙供材计划上报不及时所导致的工期延误由施工单位自负。

⑥对甲定乙供材验收标准参照工程质量管理条款执行。

六、总包施工单位与分包工程施工单位的管理

1、总包施工单位与所有分包工程施工单位在进场前必须以书面形式签订有关施工配合、工程接口、工程交接、成品保护、安全文明施工等明确双方责任与义务的协议书,否则不得进场施工。

2、总包施工单位应按合同约定,要对所有分包工程施工单位的管理负全责。

3、总包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直接委任的分包施工单位应管理协调、配合,应按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时间节点安排,对进场时间、人员、材料设备安臵、施工场地划分、施工的开展、施工接口、交叉作业、原有的安全防护、成品保护及水电接口、路和施工机械等施工现场资源的使用进行及时、合理、恰当的组织和安排,保证现场有序施工。

4、总包施工单位应及时准确的向各分包施工单位提供满足施工需要的原始基准点、基准线和参考标高,各施工单位应根据总包单位提供的数据进行准确的放样和划线,正确布臵各施工部位基准线、标高和尺寸。

5、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由总包单位负责管理。

6、施工现场成品保护由总包单位负责管理。

7、分包施工单位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服从总包管理。

七、工程会议的管理

1、各施工单位确定的参会人员必须有决策权,必须参加会议,无特殊理由不得找人代替,经同意代替人员必须有决策能力。

2、主持会议的单位应提前向有关单位发出会议通知(监理例会、生产协调会除外),并注明会议主题、时间、地点、参会人员需要准备的相关资料。

3、参加会议的单位应做好书面发言准备,原则上每个单位由一人发言,发言要简短扼要、重点突出,与会各方负责人除重大问题外对会议主题应在会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4、各单位应准时参加会议,不得迟到,不得无故退场,会上关闭手机,有事需向主持会议的单位提前请假,否则按规定处罚。

5、主持会议的单位要做好会议纪要整理及参加会议各方责任人签到工作,工程例会及相关会议纪要是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的组成部分,各单位要及时落实、认真执行,特殊情况下不能执行的须在当天以书面形式向监理单位报告,否则按不执行处罚。

八、工程文件、资料管理

1、收发文件、资料归档要求

①建筑工程资料(含文件、资料、报表等)各单位必须由专人保管; ②建立完善的收、发文制度,各单位间的往来文件、资料应由专人负责办理登记、传递、签收、交接等手续;

③工程文件、资料应按单位工程分类归档;

2、行文规定及要求

①各单位行文及报表要真实可靠、严肃认真、力求规范。有固定行文纸、格式和标准书写方法,行文字迹工整、清晰,内容准确,使用A4纸电脑打印;

②行文应有标题、编号、抬头(致XXX单位)、落款、单位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 ③建设单位在对与本工程合同关系单位行文时,要同时抄送监理单位,以便备案督促检查;

④施工单位在对建设单位行文时,要同时抄送监理单位,以便备案督促检查; ⑤各单位文件签字、签收应及时,任何单位不得拒收行文,有不同意见可另行报告申明;

⑥关联单位之间行文时,要同时抄送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

3、批复要求及规定

①需批复的行文资料、报表等,应备齐附件或相关说明,必须按程序传递; ②接到“监理通知单”必须严肃对待,以监理通知回复单形式3天内反馈(附报告或说明);

③文件批复意见要简洁明白、准确,要落实到位,批准人必须亲笔签字,严禁代笔仿签;

④按规定时限及时上报(并注明期望回复时间),及时批复,杜绝拖拉现象,力求快节奏、高效率;

4、工程技术验收资料

①工程施工前企业技术文件必须上报;

②总包施工单位在拿到施工图后,应在15日内将《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各分包施工单位应在7日内报送监理单位、建设单位;

③材料、设备进场及时上报保证资料和复试资料; ④分项工程在施工前应报本分项施工方案;

5、各施工单位严格管理项目用章,各项资料签发必须经项目经理认可、签字,严禁代签。

6、资料负责人应全面熟悉各专业资料编制,及时查漏补缺,严禁上报无项目章、无项目经理签字的资料,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可不予认证。

九、项目竣工验收管理

1、在组织工程竣工验收前,工地现场必须组织内部预验收,由总包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物业公司对竣工档案资料及现场进行初验,对存在的问题形成书面报告,报施工单位并及时进行整改,整改完成后进行二次预验,由总包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物业公司参加,按照正式验收程序对竣工档案资料及现场进行复验,整改完成结束后,形成复验报告,方可进行正式的竣工验收。

2、工程正式验收

①内部预验收通过后,总包单位提交竣工验收申请报告,监理单位负责检查总包单位竣工验收资料,同时建设单位工程部检查和督促监理档案、施工档案整改、完善;

②总包施工单位准备验收资料,由建设单位组织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设计院、勘察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进行工程整体验收,工

③建设单位负责组织各相关行业(如市政、环境、规划、档案、水、电、气、人防、防雷、节能、消防等)主管部门、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进行项目分部专项工程验收;

④验收合格后,施工单位要及时办理相关验收报告,及时将验收情况报建设单位备案;

⑤验收工作必须执行建设单位规定的作业流程《分部专业工程验收》、《项目工程竣工验收》和相关规定要求;

⑥专业施工单位必须将经验收合格后的工程竣工资料汇入总包施工单位的竣工资料,保证单位工程竣工资料完整,按相关法规归档备案;

3、由总包施工单位组织制定《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其内容必须严谨、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强,从约定角度最大限度的避免将来可能出现的质量纠纷,在项目移交前将两本书的标准文本报建设单位备案。

4、工程竣工后总包单位、专项工程施工单位须将所有竣工图及设备的安装、维护保养等技术资料和使用说明书移交建设单位。

5、总包施工单位、专项工程施工单位须建立工程质量回访制度,并做好回访记录,工程维修做到及时、快速、安全、彻底,对因质量问题出现的索赔,积极妥善处理,严禁推诿。

6、工程保修期满后,公司要与物业公司或产权单位做好工程保修交接工作,并做好交接记录。

说明:

1、本规定适合本项目所有参建单位。

2、以上各项如与施工合同有矛盾的,以施工合同为准。

施工的现场管理 篇3

建设工程所指的现场是指用于进行该项目的施工活动,经有关部门批准占用的场地。施工现场包括红线以内或红线以外的用地,但是不包括施工单位自有的场地或生产基地。施工现场管理是指对施工项目现场内的活动及空间所进行的管理。

1.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

1.1全面规划

现场材料管理的规划是要在开工前就做出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参与,对材料存放的场地和道路做好规划,还要对材料做好预算,对现场管理制定目标。现场材料管理全过程进行的前提和保证就是全面规划的内容。

1.2计划进场

组织材料分期分批有秩序地入场,必须要按照施工进度的计划来进行。一个方面是要对施工生产的需要保证,另一个方面是以防大批剩余材料的形成。现场材料管理的重要环节和基础就是计划进场。

1.3严格验收

对于进场材料的检查,办理收料,都要严格的按照每种材料的品种、规格、质量、数量的要求来进行的。保证进场材料品种、规格对路以及质量完好、数量准确的第一道关口就是验收,它也是对工程质量的保证,更重要的是降低成本的保证。

1.4合理存放

按照现场平面布置要求,做到合理存放,在方便施工、保证道路畅通、安全可靠的原则下,尽量减少二次搬运。合理存放是妥善保管的前提,是生产顺利进行的保证,是降低成本的有效措施。

1.5妥善保管

按照各项材料的自然属性,依据物资保管技术要求和现场客观条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进行维护、保养,保证各项材料不降低使用价值。妥善保管是物尽其用,实现成本降低的保证条件。

2.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2.1施工现场安全培训

安全教育是增强员工安全意识,搞好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现场的安全教育培训要分层次进行。对安全知识不知者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对知而无能者进行安全技能教育;对既知又能而不为者,进行安全态度教育。

2.2施工现场危险源的控制

在从事危险作业的地方,应尽可能在付诸实施之前找出预防、改正及扑救措施,将隐患消除或控制危险因素。

危险源预先分析应包括:准备、审查和结果汇总三阶段:1)准备阶段。收集设备、材料、作业环境等的相关资料,是要求在施工现场进行分析之前要做的做的准备工作。借鉴类似的经验来弥补分析系统资料的不足;2)审查阶段。辨识其中的主要危险因素,是要通过对施工组织方案设计、主要工艺流程和设备的安全审查来辨别的,其中审查设计规范和采取的消除、控制危险源的措施也包括其中;3)结果汇总阶段。分析结果是要按照检查表格的汇总来分析的,包括主要事故及其产生原因,可能的后果,危险性级别以及采取的相应的措施等。

2.3工地安全奖罚制度

激励员工、刺激员工安全意识的重要手段就是安全奖罚制度,与该项目工程的所有施工人员都是其包括的对象。公司和项目是安全奖罚制度的分级。对工作在一线员工最好的激励方式就是如何应用好项目级的安全奖罚制度。项目奖罚金应主张“安全‘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安全管理理念,即“罚个人,奖集体”。

3.施工现场的进度管理

施工现场进度管理是现场施工管理控制的一个重要阶段,它主要是通过完善项目控制性阶段进度计划,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进度计划,做好各项动态控制工作,协调各单位关系。预防并处理好工期索赔,以求实际施工进度达到计划施工进度的要求。通过对控制性进度计划的分解、细化、优化调整,加强对施工单位申报的年、季、月施工进度计划的审查,跟踪工程施工进展,对工程进度存在动态控制外,并开展内部业务讨论,有分管总监组织每周一次进度分析会,对进度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找出解决办法,不仅对工程关键路线,而且对整体工程进展进行分析、评价,并落实解决问题的负责人。

4.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

4.1统一思想意识,严格遵守检验制度

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引导下,效益是建筑行业所追求的,还要有进度,在这样的情况下,要从最基本抓起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在根本上将建筑质量提高。在每一道工序结束以后,第一要自检由作业班组提出,第二组织有关施工人员、质检员、技术员进行互检和交接检由施工的项目经理提出。对基层管理人员明确责任,加强对质量管理的认识,就是抓好根源的最基本的工作,还要在思想上把施工质量放在第一位,对于施工质量和进度,要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

4.2运用投标方法,选择优秀施工团队

要保证按时完工的同时,还要保证工程的质量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好的施工团队。改革开放以来,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建筑业,要不断的对建筑行业机制进行发展。对于建设单位来说,这是我们可以运用的一个有利条件。我们可以根据招投标的规定采用招标制度,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守信的原则,选择优秀的施工队伍。

4.3提高质量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重点,就是要对阶层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进行提高。所以,作为基层管理人员,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吸收更多的新知识,提高管理水平,切实把好工程质量的第一关。

4.4编制施工方案,做好测量记录

在施工过程中,相关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及设计要由项目技术负责人来变更其要求,必须向各工种施工员在实施前进行书面的技术交底。应该在项目的开工前编制测量控制方案,经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同时将测量控制方案、红线桩的效核结果、水准点的引测结果报项目经理部查验认可后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对红线桩、水准点、工程测量控制桩等采取妥善保护,严禁擅自移动。建筑物轴线、标高及关键部位应由专业测量人员测量、质检员检查、技术负责人复核,填报“测量记录”及“施工测量放线报验单”由监理工程师签认,确保测量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覃广德.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J]. 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0(07).

[2] 怀俊生. 浅谈油气管道工程项目施工管理[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10).

施工现场管理探讨 篇4

1.1 当前形势下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现状

1.1.1 施工现场管理相关机制不健全

建筑施工的现场管理是施工管理的核心部分, 它决定着建筑施工质量、进度、使用成本以及使用效能等。有些施工现场管理比较差、比较混乱, 具体表现在:施工没有组织无计划性, 想到哪里就干到哪里;操作不规范, 不按程序进行施工;制定的规章制度不执行, 形同虚设;没有具体的目标管理和质量安全保证体系;材料堆放无序, 工人无良好的作业习惯等等。这些表现都是因为施工现场管理分工极不细致明确, 施工现场管理组织机制极不健全, 导致责任不明确, 整体管理水平达不到标准, 进而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

1.1.2 施工质量和安全等相关意识薄弱

施工质量是施工管理的最终目标, 但仍有部分施工企业片面追求施工进度而忽略了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 一味追求进度, 往往造成质量方面的欠缺, 这种只求进度的施工意识对施工现场来说, 影响极其恶劣。因为在施工中, 单一追求进度, 往往会忽略施工技术、安全等要求, 会使施工质量、安全大打折扣。

1.2 施工现场管理的目的

为了使施工现场文明整洁, 施工井然有序, 管理有制度, 技术资料齐全, 安全措施得力, 质量管理目标明确、效果显著, 应正确处理施工过程中的劳动力、劳动对象和劳动手段在空间布置及时间顺序上的矛盾, 保证施工活动的正常顺利进行, 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以优良的施工质量、快捷的施工速度、较低的施工成本、优质高效的完成施工生产任务, 为用户提供满意的建筑产品。

1.3 施工现场管理的意义

一般来讲, 施工现场管理的意义十分明显, 因为施工现场对一个项目工程来说, 是工程建设的起点, 也是工程建设最为直接的场所。建筑施工现场不仅仅是施工, 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管理, 管理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对于施工现场来说, 只要有施工必然会有施工现场, 只要有现场, 必须有科学的现场管理, 才能提升施工企业管理水平。

2施工现场管理

2.1 施工现场管理的原则

(1) 经济效益原则。

施工现场管理一定要克服只抓进度和质量而不计成本, 从而形成单纯的质量观和进度观。项目部应在建造精品、降低成本等方面下功夫, 同时在生产经营诸要素中, 处处精打细算, 力争少投入多产出, 坚决杜绝浪费和不合理的开支。

(2) 科学合理原则。

施工现场的各项工作都应当按照既科学又合理的原则办事, 以期做到现场管理的科学化, 真正符合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3) 标准化规范化原则。

标准化、规范化是对施工现场的最基本管理要求。事实上, 为了有效地进行施工生产活动, 施工现场的诸要素都必须坚决服从一个统一的意志, 克服主观随意性。只有这样, 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施工现场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益, 从而建立起一个科学而规范的现场作业秩序。

2.2 文明施工管理

2.2.1 文明施工管理细则

(1) 预制场布置要求。

道路与场地:预制场内道路应保持畅通、平坦、整洁, 用混凝土浇捣, 不乱堆乱放, 无散落物, 四周保持清洁;建筑垃圾必须集中堆放, 及时处理;预制场四周应采用全封闭式围挡, 围挡采用轻质彩铝板隔断, 围挡高度为2.5米, 大门口设立挂牌, 挂牌上注明施工单位名称、相关负责人、联系电话等相关信息。

材料及构配件:构配件及特殊材料按照材质不同分类放在不同的仓库内, 并由专人保管。

预制场应配备专门的预制间, 用于进行管道焊接, 预制间内须配置灭火器和排风扇, 保持通风良好;

(2) 施工现场 (即洁净室) 要求。

施工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前, 应佩戴好安全帽、安全鞋、安全眼镜, 并用洁净布将随行物品 (包括材料、工具、设备等) 擦拭干净。

施工班组在施工前, 应在施工区域做好维护, 并设警示标志, 需要高空作业的, 还应借助梯子并穿戴好安全带后, 才可以施工。

施工时, 还应遵守洁净管制的要求, 特别是有污染作业的需取得相应许可, 并注意成品保护, 防止施工过程中因麻痹大意碰伤或撞坏其他管道, 造成泄漏事故。施工完毕后, 应做好落手清工作, 将施工区域擦拭干净。

暂存区应每天派专人进行清洁, 保持暂存区内及周围整洁、干净。

2.2.2 文明施工检查措施

检查时间:项目文明施工管理组 (业主代表、总包单位、分包单位) 每周五对各分包单位的预制场、施工现场作一次全面的文明施工检查。

检查内容:预制场、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执行情况。

检查方法:项目文明施工管理组应定期对施工场所进行检查。除此之外, 还应不定期地进行抽查。每次抽查, 应针对上一次检查出的不足之处作重点检查, 检查是否认真地作了相应的整改。

奖惩措施:为了鼓励先进, 鞭策后进, 应当对每次检查中做得好的进行奖励, 做得差的应当进行惩罚, 并敦促其改进。

2.3 施工现场进度管理

通过对控制性进度计划的分解、细化、优化调整, 对施工班组的人员实行优化配置, 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跟踪工程施工进展, 对影响施工进度的内外部因素及时处理, 确保施工进度不受影响。

跟踪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 对有质量问题的部位和安全隐患的行为进行及时的指出并要求改正, 以免影响下一道施工。

2.4 施工现场材料管理

施工现场的材料应该按照类别分开存放在不同的材料库内, 清验造册登记, 严格按照施工进度凭材料出库单发放使用

专门库房, 妥善存放。如不锈钢材料应存放于符合要求的材料库房, 并包装完好。

按规格不同标志清楚, 分类存放。建筑工地所用材料较多, 同种材料有诸多规格, 比如管道常用的有1~6〞几个规格, 支架用的型钢有41x41x2.5和41x41x2.0两种等。

为避免材料不必要的浪费, 项目经理部对物资的发放采用领料制度, 在领用前必须由项目施工人员开签领料单领料。

仓管员根据进料出料的数量及时对库存量进行更新, 对缺少的材料及时向项目部反映, 以便及时补充材料。

2.5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2.5.1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项目经理出任组长, 由各项目负责人, 专职安全员, 班组长组成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小组。项目设专职安全员一名, 其职责是负责对安全生产进行现场监督检查, 发现安全事故隐患, 应当及时向项目经理或公司报告, 对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的, 有权要求停止施工。

2.5.2 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1) 用电安全保护措施。

配备专职持证上岗的电工, 对施工用电设备进行管理。

定期对施工用电设备进行检查, 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施工机具禁止使用。

开关、配电箱应有漏电保护、防雨设施, 电箱进出线、电源开关、保险装置要符合要求。

(2) 消防安全保护措施。

备有足够的消防器材, 现场道路必须保持畅通, 消防设施要有明显标志, 任何人不得随意动用消防器材, 施工现场禁止烟火。

(3) 高空作业安全保证措施。

高空作业须搭设的操作平台必须有围护, 人员须佩戴安全带、安全帽;如平台下有人员工作的, 平台上还须密布安全网。

2.5.3 主要防范及控制措施

在预制场施工的所有人员必须穿戴好安全帽、安全眼镜、安全鞋、防护手套;进入洁净室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除上述外还需有警示带、警示锥;高空作业的还需系安全带。

需要动火作业时, 焊接作业人员应戴好防烫手套、面具, 并有专人看火;动火区域应配备有灭火器和防火毯, 并开启换气扇排气, 保持良好的通风;施工现场 (洁净室内) 焊接时, 除上述要求外, 还需用塑料布围好, 防止光向外扩散对人体造成伤害。

现场施工用电按三相五线制架设的规定, 现场用电线路及电器安设由持证电工安装, 无证人员不得操作。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防火安全教育和对现场消防器材的管理, 消防器材需配备齐全, 其安放位置应符合消防要求;定期检查, 必要时更换灭火器的药品, 保证消防器材随时处于良好状态。

2.6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2.6.1 工程质量组织保证体系

为确保本工程施工质量达到总承包方的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级,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 以专职质量检验员为主体, 主要项目负责人为辅, 施工班组参与的多层次质量监督管理体系, 全面控制每一个分项、分部工程质量, 把责任落实到相应的部门和人员。

2.6.2 保证施工质量的措施

(1) 组织措施。

建立一个强有力的项目质量管理领导班子, 现场设专职质检员, 实行质量一票否决权, 质检员应对整个工程质量严格把关, 对关键工序、部位应重点检查, 发现问题责令整改或停工处理。

贯彻执行各级岗位质量责任制, 并把责任落实到各层管理人员, 并对他们实行目标管理和控制。

(2) 技术措施。

对施工质量进行全方位的跟踪控制, 严格把好原材料进场质量关, 所有原材料、半成品、成品都须经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建立完善的检查制度, 贯彻以自检为基础的自检、互检、专检的“三检”制, 对于质量检查所发现的质量问题, 及时分析原因, 采取必要的措施, 予以纠正, 保持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

组织高素质的专业施工队伍, 要求所有人员必须通过由总承包质检组的认证考试, 合格并取得资格证书后方可从事相应的施工活动。如施工人员需粘胶作业, 也必须通过总承包单位QAQC的粘胶考试认证才能从事粘胶作业。

3结论

建筑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 就必须向市场提供质量好、造价和工期合理的建筑产品, 这要靠施工现场管理来保证。施工现场管理是市场经营的延伸或后盾。用户在招标时, 不仅审查施工企业资质条件, 还要考察现场施工条件和管理水平。对工程而言, 每个人每个岗位都要重视效益, 节约采购费用, 贯彻节约材料的技术措施, 合理使用材料, 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总而言之, 施工现场的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 方方面面均需有所准备, 同心协力, 才能按时保质地完成施工任务。只有管理上去了, 工程质量、企业形象才能上去, 才能越来越被社会广泛认可, 才能迎来广阔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王火利, 章润娣.工程建设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 2005.

施工现场材料管理 篇5

材料现场管理任务

1.1 材料现场管理包括验收与试验、现场平面布置、库存管理以及使用中的管理等。施工所需各类材料,自进入施工现场保管及使用后,直至工程竣工余料清退出现场,均属于材料现场管理的范畴。1.2现场材料员的配备应满足施工生产及管理工作正常运行的要求,从事材料现场管理工作的材料人员必须上报公司批准后聘用。1.3项目部应根据施工项目特点制定项目材料消耗管理方案、班组领用料具管理办法和施工现场门卫制度。

1.4项目部应加强材料计划管理,预算部门及时准确提出需用计划,材料部门按照计划及施工进度,保证材料适时、适地、按质、按量、配套地供应,满足施工生产需要。

1.5材料验收是材料现场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项目部应严把材料验收关,保证入库材料质量合格、数量准确、资料齐全、手续清楚。1.6项目部对材料消耗应采取限额领料、定额考核、节超奖罚、包干使用等切实可行的措施,促使合理使用材料,减少材料损耗,降低材料成本。

1.7项目部应加强现场材料的存放管理,按照施工平面图合理、整齐堆放材料,搞好现场材料的标识与防护,达到安全文明施工标化工地的要求。2材料仓储管理

2.1实行ABC分类管理。A类材料占用资金比较大,是重点管理的材料,要按经济和安全库存量严格控制,随时盘点跟踪,及时采取相应措施。B类和C类材料可按大类控制其库存,定期检查监控。2.2公司仓储管理分两级管理,物供部设材料总库,项目部(基层单位)设材料库。材料总库承担各施工项目的供应、调剂和配套,项目

部材料库负责项目本身的材料收、发、保管和监督使用。2.3 材料验收制度

⑴材料员应对照计划单(包括合同)名称、规格、型号、数量进行验收,核对材料是否与计划单相符,无计划或与计划不符,材料员有权拒收。

⑵项目部材料员应根据需用计划及供方的承诺对进场材料进行验证,包括对包装、规格型号、数量、质量标准、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要求、合格证书等软件资料进行验证、验收,并填制《材料进场计量检测原始记录表》、《材质证明书登记台帐》。

⑶采购员提供进场材料的出厂合格证明,现场材料员协助质量员或项目技术人员,对A类材料中直接构成工程实体并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进场物资,如钢材、水泥、砂石、砌块、预制墙板、墙地砖、门窗等进行外观检验,共同填写材料外观检验记录。其他材料可由现场材料员直接验收。需要试验的材料应及时通知试验员取样检验。⑷材料进场后,材料员应根据材料性质分别进行检尺、过磅、收方计量、清点数量,以实际数量验收,不得弄虚作假。做到材料进场随货清单、验收记录、发票和收料凭证相符吻合。

⑸三大材料及地方材料的验收,必须按单车签单验收,记清车牌号、车厢尺寸、实际高度、立方数、件数、块数、单车磅码单,以及进场时间、送料单位、送货人姓名、材料名称、规格、批号等原始数据,并按单车填好送料单及《材料进场计量检测原始记录》。

⑹装饰装修材料的验收除按本制度执行外,还需按公司《装饰装修材料管理办法》执行。

⑺顾客提供的材料,项目部材料员应会同顾客代表共同对材料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计量单位、质量及环境安全要求等进行验证验收。

⑻项目部试验员负责进场材料的见证取样试验工作,执行国家相关规

范及公司《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程序》。经验证合格的质量证明书、检验合格报告应编号登记和归档保存,作为合格放行的依据。⑼经验证、检验合格的材料须经质检员签字认可后,材料员才能办理入库手续和放行使用。

⑽材料验收中发现问题的处理。如发现证件不齐全,数量、规格不符,质量不合格、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不符合要求等,材料员不得将材料入库,应及时通知采购员或供方补换或退货。

⑾经验收合格的材料应及时办理入库手续,填制收料凭证,登帐上卡。入库手续必须符合入帐报销审批程序规定。2.4几种主要材料的管理

(一)钢材

⑴钢材进场时,必须进行资料验收、数量验收和质量验收。⑵资料验收:钢材进场时,必须附有盖钢厂鲜章或经销商鲜章的包括炉号、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等指标的质量证明书,同采购计划、标牌、发票、过磅单等核对相符。

⑶数量验收必须两人参与,通过过磅、点件、检尺换算等方式进行,目前盘条常用的是过磅方式,直条、型钢、钢管则采用点件、检尺换算方式居多;检尺方式主要便于操作,但从合理性来讲,只适用于国标材,不适用于非标材,有条件应全部采用过磅方式,但过磅验收必须与标牌重量及检尺重量核对,一般不超过标牌重量或检尺计重,因此采购议价时应明确过磅价或检尺价。验收后填制《材料进场计量检测原始记录表》。

⑷质量验收:先通过眼看手摸和简单工具检查钢材表面是否有缺陷,规格尺寸是否相符、锈蚀情况是否严重等,然后通知质检(试验)人员按规定抽样送检,检验结果与国家标准对照判定其质量是否合格。⑸进入现场的钢材应入库入棚保管,尤其是优质钢材、小规格钢材、镀锌管、板及电线管等;若条件所限,只能露天存放时,应做好上盖

下垫,保持场地干燥。

⑹入场钢材应按品种、规格、材质分别堆放,尤其是外观尺寸相同而材质不同的材料,如Ⅱ、Ⅲ螺纹钢筋,优质钢材等,并挂牌标识。⑺钢材收料后要及时填制收料单,同时作好材质书台帐登记,发料时应在领料单备注栏内注明炉(批)号和使用部位。

(二)水泥

⑴水泥进场时,应进行资料验收、数量验收和质量验收。

⑵资料验收:水泥进场时检查水泥出厂质量证明(三天强度报告),查看包装纸袋上的标识、强度报告单、供货单和采购计划上的品种规格是否一致,散装水泥应有出厂的计量磅单。

⑶数量验收必须两人参与。袋装水泥在车上或卸入仓库后点袋记数,同时对袋装水泥重量实行抽检,不能出现负差,破袋的水泥要重新灌装成袋并过秤计量;散装水泥可以实际过磅计量,也可按出厂磅单计量,但卸车应干净,验收后填制《材料进场计量检测原始记录表》。⑷质量验收:查看水泥包装是否有破损,清点破损数量是否超标;用手触摸水泥袋或查看破损水泥是否有结块;检查水泥袋上的出厂编号是否和发货单据一致,出厂日期是否过期;遇有两个供应商同时到货时,应详细验收,分别堆码,防止品种不同而混用;通知试验人员取样送检,督促供方提供28天强度报告。

⑸水泥必须入库保管,水泥库房四周应设置排水沟或积水坑,库房墙壁及地面应进行防潮处理;水泥库房要经常保持清洁,散灰要及时清理、收集、使用;特殊情况需露天存放时,要选择地势较高,便于排水的地方,并要有足够的遮垫措施,做到防雨水、防潮湿。⑹水泥收发要严格遵守先进先出的原则,防止过期使用;要及时检查保存期限,水泥的存储时间不宜过长,从出厂到使用不得超过90天。⑺袋装水泥一般码放10袋高,最高不超过15袋,不同厂家、品种、标号、编号水泥要分开码放,并挂牌标识。

⑻水泥收料后要及时填制收料单,在备注栏内填制出厂编号和出厂日期;发料时应在领料单备注栏内注明水泥编号和使用部位。

(三)砂石

⑴砂石数量验收必须两人参与。按车牌号、车厢尺寸、实际高度车车实测,单车签单验收,并填制《材料进场计量检测原始记录表》;每月至少办理一次入帐手续。

⑵砂石质量验收通过目测进行,主要看含泥量和云母等杂质含量,石子还要看针、片状数量和连续级配情况等,再通知试验人员取样送检。⑶砂石料均为露天存放,存放场地要砌筑围护墙,地面必须硬化;若同时存放砂和石,砂石之间必须砌筑高度不低于1米的隔墙。

(四)红砖(砌块)

⑴红砖(砌块)数量验收必须两人参与。一般实行车车点数,点数时应注意堆码是否紧凑、整齐,必要时可以重新堆码记数,验收后填制《材料进场计量检测原始记录表》,每月至少办理收料一次。⑵红砖(砌块)质量验收主要是目测和测量外观尺寸,过火砖比例不得超过规定比例,不允许出现欠火砖,外观尺寸偏差应符合标准要求,及时通知试验人员抽样送检测中心进行抗压、抗折等强度检测。⑶红砖(砌块)堆码应按照现场平面布置图进行,一般应码放于垂直运输设备附近,使用时要注意清底和断砖的及时利用。

(五)商品砼

⑴签订商品砼合同时应尽量按施工图理论计量。如按实际车次计量,材料员应严格按照合同对随车发货单进行签证和抽查,如抽查出计量不足,则当批次供应的所有车次均按抽查出的单车最少量计量。⑵每批次砼浇筑完后材料员应及时和砼工长一起进行复核,按车次计量与施工图理论计量对比,不超出正常偏差。如超出正常偏差,应及时与商品砼公司协调采取措施纠正。

⑶商品砼的质量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交货检验。出厂检验的取样试验

工作由供方承担,交货检验的取样试验工作由需方承担。

⑷试验员除了在施工现场按规范取样试验进行交货检验外,还应到商品砼搅拌站抽检,并做好抽检台帐。2.5材料出库制度

⑴材料出库应按批准的品种、规格、数量发放,应与领料人当面点清做到数量准、手续清。填写领料单应书写工整、并记清领用班组、使用部位,领、发料人及项目经理签字才有效。

⑵发放料具应按先进先出的原则,严格按限额领料单或履行批准手续后发料。外出施工现场的材料必须具有项目部出门手续。⑶不合格的或损坏无法修复使用的材料不得出库使用。

⑷列入交旧领新、以坏换好和按规定退还包装容器的材料,须先回收后发放。

⑸现场大堆材料的消耗,应与工程形象进度同步,并盘点实物后计算耗用量,不得以收入量报耗或者随意乱报。

⑹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包括废钢材、周转材料,禁止项目部向外出售和转租,如项目部之间内部调剂,应办理内部调拨手续。如确需出售应经物供部审核并报公司总经理批准后,由物供部派专人监督出售。⑺已领未用或竣工剩余材料应办理退库,用红字填写领料单作退库手续,使用过的残旧材料应单独填报盘存表并备注成色。2.6 材料保管保养制度

⑴入库材料要按不同材料的类别、品种、规格、质量、环境和安全管理、生产批号分别存放,并挂牌标识。标识的内容包括供方名称、生产厂家、供货时间、质量及环境安全状况、名称规格、抽检状态、生产批(炉)号等。

⑵对顾客提供的材料,还应采取专库存放,并标识清楚,便于识别。若顾客财产发生丢失、损坏或发现不适用的情况应书面报告顾客代表并洽商处理。

⑶材料员要定期检查库存材料,按照技术保管要求及时进行保养,达到“十不”要求:不锈、不潮、不冻、不腐、不霉、不变、不坏、不混、不漏、不爆。如发现有变质损坏、超贮积压、受潮锈蚀等情况应及时向主管报告,并采取防损措施。

⑷库房、料棚、库区经常保持通风干燥、整齐清洁,不漏雨、不潮湿,无杂草、无垃圾。

⑸严格执行公司《危险化学品管理办法》,对各种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进行专库存放,醒目标识,并采取相应的防爆、防火、防盗、防毒等措施,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器材,派专人看守。

⑹搬运材料应配备相适应的运输工具和有一定专业知识或有经验的人员,确保材料搬运安全。2.7材料盘点制度

⑴坚持季度盘点制度和有帐即查见物即盘的原则,清点帐面数与实存数,差异即盈亏数。

⑵每季末月25日为盘点基准日,凡是帐内帐外材料、已领未用材料、在途材料均应盘点。帐外材料应盘点成色,已领未用材料可用领料单红字办假退料,如供方的票据未到达应办理暂估入帐手续。⑶盘点完成后应填制《物资盘点表》,每季末月28日前上报。⑷材料进出库后保管员应及时登帐动卡,做到帐、卡、物三相符,帐册、单据日清月结季盘点。

⑸盘点要求达到“三清”即质量、数量、帐卡清;“三有”即盈亏有原因、事故损坏有报告、调整帐卡有根据;“一保证”即保证帐、卡、物、资金四对口。2.8现场材料的标识与防护

⑴ 现场材料大多属于露天临时堆放,因规格品种多量大容易受潮变质、散失浪费和混堆误用,项目部材料员应做好施工现场材料的标识与防护,按照材料性能及规格品种的不同,采取挂牌标识、上盖下垫、防雨防潮等不同的保管措施,并堆码整齐,达到安全文明施工要求。⑵ 现场材料标识采用材料本身的质量证明书或抽检试验报告,以标牌或记录作为标识。标识必须清晰易辩,不得涂改、损坏。抽检状态标识分为合格、待检、不合格三种。标识的内容包括供方名称、生产厂家、供货时间、质量及环境安全状况、名称规格、抽检状态、生产批(炉)号等。

⑶ 对A 类材料使用在重要工程时,应记录每批(炉)号的使用部位、使用数量并保存记录。3 限额领料管理

3.1施工项目应实行限额领料和定额用料考核制度。

3.2工程施工前,应与使用班组或使用人员确定限额领料的形式。3.3根据限额领料规定、材料消耗施工定额和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编制材料消耗预算量,作为限额领料依据,严格执行。

3.4 领发料相关方应分别留存领发料凭据,作为材料消耗考核的依据。

3.5在执行限额领料过程中,因工程量的变更,设计的更改,环境因素等影响材料的使用时,应及时调整材料消耗预算。

3.6工程完工后,应及时办理结算手续,认真检查分析限额领料的执行情况,实施节超奖罚。4废旧及剩余材料回收管理

4.1工程的剩余材料应尽可能用在后续工程项目上,由上级材料部门负责调剂,冲减原项目工程成本。

4.2项目竣工而无后续工程的剩余材料,项目部提出申请报公司总经理批准后,由物供部与项目部协商处理,处理后的费用冲减原项目工程成本。

4.3在工程接近收尾阶段,严格控制现场进料,尽量减少现场余料积压。

4.4对因建设工程的变更,造成材料多余积压的,应积极做好经济损失索赔工作。

4.5项目部材料员应做好现场材料的修旧利废工作,对施工余料、废料进行分检、回收和利用,减少材料浪费,节约资源。5 材料的统计报表制度

5.1为加强材料成本管理,建立工程项目的消耗档案,保证材料的可追溯性,项目部必须建立健全下列基本台账和报表:

(一)台账 ⑴材料采购台账 ⑵材料验收记录 ⑶材料收发明细账

⑷周转材料进出场台帐 ⑸材料消耗台账 ⑹材质证明书发放台账

(二)报表

⑴ 材料收发存报表(月报)⑵ 周转材料租赁台帐(月报)⑶ 单位工程材料耗用分析(月报)⑷ 物资盘存表(季报)5.2报表填报时间:

⑴ 月报:当月28日前填报《材料收发存月报表》、《周转材料租赁台帐》、《单位工程材料耗用分析》。

⑵ 季报:季末的当月28日前填报《物资盘存表》。

5.3 项目部材料员应全面、准确、及时填报各种材料报表,如报表超过规定时间、不按要求填报、有错报不及时纠正的罚50元/次(天)。5.4施工过程中的全部材料计划、收发料凭证、报表、台帐、原始记录等各种材料管理资料应分别装订成册,妥善保管,完工后按规定上

交有关部门管理保存。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管理 篇6

【关键词】TN-S系统;接地与保护;操作人员

1.安全用电技术措施

1.1接地与接零

1.1.1临时用电采用TN—S供电系统,即把工作零线和专用保护线在供电电源处严格分开的供电系统,也称三相五线制,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专用保护线连接。

1.1.2电气设备应根据要求作接地或接零线。但在同一系统中不准部分设备作保护接零,另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地。

1.1.3条件恶劣的施工现场的电气设备必须采用保护接零。

1.1.4保护零线上不得装设开关或熔断器。

1.1.5保护零线应单独敷设,不作它用,重复接地线应当与保护零线连接。

1.1.6保护零线采用统一标志,即绿黄电线,在任何情况下不准使用绿黄双线作负荷线。

1.2设置漏电保护器

总配电箱和开关箱设置两级漏电保护器,且两级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合理配合,使之具有分级保护的功能。

开关箱中必须设置漏电保护器,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除做保护接零外,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安装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器应装设在配电箱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和开关箱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所选用的漏电保护器符合国标GB6829—86《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要求。且属于电流速动型,开关箱内的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小于0.1S。在潮湿和有腐蚀介质场所使用漏电保护器采用防溅型产品,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小于0.1S。

1.3安全电压

工人宿舍、仓库采用36V安全电压。在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场所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大于24V。

1.4電气设备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4.1采用“一机、一闸、一漏、一箱”。

1.4.2动力、办公室和照明线路分路设置,照明线路接线接在动力开关的上侧。

1.4.3分配电箱装设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地方,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超过30m,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超过3m。配电箱、开关箱均设在干燥、通风及常温场所。

1.4.4配电箱、开关箱周围有足够两人同时工作的空间,其周围不堆放任何有碍操作、维修的物品,且没有灌木杂草。

1.4.5配电箱、开关箱安装端正、牢固,移动式的箱体安装坚固的支架上。固定式配电箱、开关箱的下面与地面的垂直距离为1.5m。

1.4.6电箱、开关箱采用厚度大于1.5mm的钢板制作。

1.4.7配电箱、开关箱中导线的进线孔和出线孔设在箱体下底面。

1.5电气设备的安装

1.5.1配电箱内的电器安装在金属安装板上,然后整体紧固后,再配在配电箱内,金属板与配电箱体作电气连接。

1.5.2配电箱、开关箱内的各种电器设备之间,设备与板四周的距离符合有关工艺标准的要求。

1.5.3各种箱体的金属构架、金属箱体,金属电气安装板以及箱内电器的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底座、外壳等必须作保护接零,保护零线应经过接线端子板连接。

1.5.4配电箱后面排线整齐,绑扎成束,并用卡钉固定在盘板上,盘后引出及引入的导线应留出适当的余度,以便检修。线剥削不伤线芯或过长,导线压头牢固可靠。

1.6电气设备操作人员与维修人员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1.6.1维护电工必须持证上岗。

1.6.2各类用电人员做到: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和所有用电设备的性能。使用设备前必须按规定配备好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并检查电气装置和保护设施是否完好。严禁设备带“病”运转。停用的设备必须拉闸断电,锁好开关箱。电工负责保护所有设备的负荷线、保护零线和开关箱。发现问题,及时报告解决。搬迁或移动用电设备,必须经电工切断电源并作妥善处理后方可进行。

1.7电气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1.7.1施工现场的所有配电箱、开关箱每月进行一次检查和维修。由维护电工负责。工作时穿戴好绝缘用品,使用电工绝缘工具。

1.7.2检查、维修配电箱、开关箱时,必须将其前一级相应的电源开关分闸断电,并且挂上停电标志牌,严禁带电作业。

1.7.3配电箱内盘面上标明各回路名称、用途的同时要做出分路标记。

1.7.4配电箱、开关箱有专人负责。施工现场停止作业一小时以上时,将动力开关箱上锁。

1.7.5电气箱内不允许放置任何杂物,并应保持清洁。箱内不得挂接其他临时用电设备。

1.7.6熔断器的熔体更换时,严禁使用不符合规定的熔体代替。

1.8施工现场的电缆线路

工程供电箱至施工现场配电室采用电缆截面积不小于80平方毫米五芯电缆架空敷设。

1.9室内导线敷设及照明装置

1.9.1办公室采用220V电源照明并装设漏电保护器;食堂采用36V安全电压照明。办公室采用吸顶式日光灯管;食堂采用防水型灯头;由于食堂有电冰箱、消毒柜、电饭堡、饮水机等用电设施,故食堂采用220V防水型插排。

1.9.2室内电源线均采用穿塑料管沿棚及墙内敷设。

2.安全用电组织措施

2.1建立技术交底制度

由安全员王勇及工长王铁成对电工、各类用电人员进行安全用电技术交底,并在交底文字资料上履行交底人和被交底人的签字手续,注明交底日期。

2.2建立安全检测制度

定期对临时用电设备进行检测,主要内容是:接地电阻值,绝缘电阻值,漏电保护动作参数等。

2.3建立安全检查制度

项目部按公司《程序文件》及相关的支持性文件,定期进行检查并作好记录。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 篇7

关键词:建筑工程,问题,措施

良好的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是建筑工程高质高效完成的一项重要保障。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是复杂的组织管理活动, 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需求和质量规范进行必要的整改和优化, 为最终的建筑工程质量合格提供优质服务。

1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的问题

(1) 人才的缺失。很多建筑企业由于缺少专业的技术工作人员, 导致在一些施工环节无专业人员负责进行管理, 也就很难落实国家规定的建筑工程技术标准。

(2) 技术的缺失。一些建筑企业缺少对施工工作人员进行重要的安全施工技术的培训, 导致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随意操作, 给工程施工带来安全隐患。

(3) 制度的缺失。个别建筑企业没有明确的管理制度, 容易造成技术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的不明确。

1.2 监督体系的问题

在企业内部缺少针对建筑施工技术的运行监管, 缺少对施工人员的行为规范的约束, 缺少对不同的施工人员因材施教进行的有针对性的管理。

2 施工现场技术管理工作内容

2.1 材料管理工作

由于一项工程涉及面复杂, 所需要的物品种类数量繁多, 为防止因材料采购不当耽误工程按时完工, 需要将采购的材料品牌、规格、尺寸、数量等要素进行明确标注;按照现场实际施工情况, 选择所需要的物品, 并对这些物品进行抽样检查, 并通告检查结果;对合格的所需物品进行登记, 按照实际工程进度凭出库单进行发放, 为防止出现材料浪费的现象, 一定要并做好相关记录;定期对物品进行清点, 并对易燃、易潮的特殊物品要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

2.2 质量管理工作

为确保建筑施工现场产品的质量都能得到保障, 需要制定出严格的监督制度、完善的管理制度、科学的检验制度, 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把控, 找出造成产品质量下降的施工行为及其他因素, 进而有效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保障。主要工作内容有:“质量第一”是整个施工现场管理的核心理念, 这个理念要贯穿于各项考核制度当中, 并依据考核制度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 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 避免不合格产品的发生;技术管理人员要依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 控制好各道工序和产品的关键部位质量;技术管理人员要随时检测工程施工质量, 掌握产品质量, 结合实际情况, 综合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 并提出整改方案, 以便及时消除施工安全隐患。

2.3 安全管理工作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工作内容主要有在施工期间禁止乱拉电线、预防火灾、架立脚手架、人员安全带等, 需经常进行安全方面的培训, 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管理, 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随着施工工期逐渐接近尾声, 施工现场各项防护设施的拆除工作逐渐增多, 与此同时安全隐患也在逐渐增多。施工人员要不断加强安全防范意识与技巧, 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同时要加强安全管理, 发现违规行为必须严厉惩处。只有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工作, 才能时时、处处以及事事确保人身安全。

2.4 进度管理工作

它的主要工作内容是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 检查施工企业的工程进度, 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作加以控制, 对各种突发事件要及时进行预测和处理, 使实际工程进度符合计划的要求。对工程进度计划要随时掌控, 进行动态化管理, 可根据施工企业上报的进度计划按照年、季、月进行分解细化, 以方便检查, 一旦发现进度问题, 就要想办法积极解决问题。

3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的策略

3.1 建立完善的人员管理制度

施工现场管理中对于人员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只有建立完善的人员管理制度, 明确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做到奖惩分明, 按绩效考核, 才能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 以高度的责任感相互配合工作, 在规定的工期内确保工程的质量。

3.2 建立完善的技术管理制度

在进行工程设计时, 技术人员要熟悉整个工程项目中的施工细节要求, 及时、全面地了解和评估施工方案的可行性, 为切实控制施工项目的质量打好坚实的基础。

3.3 进行会审制度的建立, 做好施工技术图纸的审查工作

施工的图纸凝聚了施工设计人员的心血, 也是施工质量的一项保障。由于施工现场情况较为复杂,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 可能会出现偏差, 要及时定期将设计图纸同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比对, 了解二者之间是不是相符合的, 一旦出现问题, 要快速地查找出设计图纸同施工现场之间存在的冲突之处和问题, 依据施工图纸及时进行修改, 确保工程能在规定的工期内安全、高质的完成。

3.4建立完善的质检制度, 严控材料质量

原材料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工程的质量。建筑市场中存在许多不合格的建筑材料, 如果在施工中使用了不合格的材料、设备将直接造成建筑工程的质量下降。因此, 必须建立完善的质检制度, 对于施工材料要做好质量的把控, 定期进行抽检, 从而使建筑工程质量得到保障。

3.5 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

只有完善的监督管理体制, 才能使施工现场各个环节的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督管理制度, 对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行为进行全程地监督。要重点监督工程资金流向情况、原材料购买情况、人员调配, 使得建筑工程如期完成, 工程质量得以保障。

4 结束语

建筑工程质量是百年大计, 要确保工程的质量, 只有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控制与施工现场管理相结合。这就需要开展施工技术控制与施工现场管理工作, 就必须多个部门通力协作, 进而掌握工程标准, 使工程的成本投入尽可能的减少。对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来说, 必须要多个部门相互协作、加强管理水平、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 从而确保建筑工程高质高效地完成。

参考文献

[1]赖福照.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措施研究[J].科学之友, 2013, (10) :115-116.

[2]王晓璐.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策略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5, (15) :52-53.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 篇8

1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职责

建筑工程的建设和施工就是通过运用一系列的施工技术活动生产出建筑产品的过程。而施工技术管理的职责就是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通过运用一系列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实现对施工技术的协调管理,使得各施工技术满足国家相关规定和项目设计要求,并在技术管理的秩序下有条不紊地进行,最终达到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建筑项目任务的目的。在技术管理过程中,要注意使整个施工过程的施工技术严格符合相关规定和流程,符合项目的施工技术设计要求,在现有的施工技术无法达到设计效果或要求而需要更改施工设计时,必须做到与参与建筑项目的各方进行沟通,达成共识后做好签证,方可实施新的施工设计,运用适合的施工技术完成施工。

2 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当前我国建筑业的施工技术管理存在比较普遍也比较严重的问题,必须予以重视并及时解决,否则会对建筑业的健康发展来带阻碍和不利影响。

2.1 施工技术管理体系不够健全

施工技术管理体系不健全具体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

一是技术管理的制度不够完善,制度的执行也不严格,导致诸如工程施工质量保证体系没有得到切实运行、监督程序没有严格执行、奖惩制度没有落实等问题。

二是相关工作人员的职责履行没有到位。在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各岗位都应根据自身特点明确分工和明确自身需要履行的职责。但一部分工作人员工作怠慢、没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导致相关环节的工作落实不到位,如档案管理人员没有及时归档保存施工现场形成的技术资料,质管部门在现场发现了问题却没有及时上报而自行解决问题等,从而给施工技术管理带来困难,甚至影响工程的顺利进展。

2.2 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的水平有待提高

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建筑市场急速扩大,建设项目也急剧增加,导致了对建筑施工项目技术管理人员的巨大需求,而有丰富施工技术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数量根本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很多在岗的施工技术管理人员水平都不高,缺乏丰富的经验、综合素质不高、技术水平较低等,给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带来巨大困难。

2.3 施工技术管理缺乏经验总结

不少建筑施工企业在完成一项建筑工程后对于在工程施工实践中获得的宝贵经验和管理改进措施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认为每一项工程的情况不同,应“随机应变”,因此对于上一项工程施工过程中得到的施工技术管理资料、合理化建议、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等没有进行分类整理归档,而做出的总结也仅停留于表面,项目完成后就将之束之高阁。要做好建设项目的施工技术管理,必须不断重视经验的作用,不断总结提高,吸取教训,找出不同工程问题中的相同点,合理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在今后的项目施工技术管理中更加出色。

3 强化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

3.1 明确各岗位技术管理职责,强化落实管理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很复杂,牵涉面较广,需要工作人员共同努力,并且长期坚持。在管理过程中,施工企业必须落实每一个技术管理细节的负责人员,落实每一项任务,实行责任制,让大家的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并且在出现问题时能及时找到相应负责人解决问题。要清楚界定各部门的职责权限,明确各部门各级人员的责任,落实奖惩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如此一来,才能更好地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达到减少管理问题发生的目的。

3.2 做好对施工图纸的审查

施工图纸是施工的主要依据,一切施工内容都需要按照施工图纸的设计来完成。因此在施工前,施工队伍和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必须对图纸进行全面的了解和熟悉,要清楚该建筑项目的特点和设计图中隐含的施工技术难点及项目的质量要求,尽量避免出现重复施工的现象,杜绝安全隐患。因此,必须对施工图纸进行全面审查,包括地基、建筑结构、关键项目、质量安全等方面,从根本上避免一切可能出现的问题,保证施工技术管理顺利进行。

3.3 重视施工项目的变更

在建设工程项目从设计到完成的整个过程中,时常有因业主要求或者建筑施工技术条件及施工环境的限制等原因而进行的变更。建筑工程的变更很多发生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这样很容易导致项目的停滞或返工,影响工程工期和质量。因此,应该尽量使变更在设计阶段完成,施工过程中尽量少发生变更。若因为施工技术条件等原因不得已发生变更,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必须尽快找出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并与建筑工程参与各方协调,取得各方共识后做好记录和资料准备,方可进行新的设计施工。

笔者曾参加的一项建筑工程中,一开工就遇到了施工技术问题。在基础桩的施工过程中,原设计为泥浆护壁扩底钻孔灌注桩,但由于施工场地较小,钻孔渣无处堆放且耗电量大的问题导致原设计的泥浆护壁扩底钻孔灌注桩无法进行施工,需要更改施工技术。工程时间紧迫,容不得半点浪费,若不及时解决问题必然会影响到下一道工序的实施。因此,笔者带领项目人员争分夺秒,反复研究旋挖钻孔灌注桩的实施是否可行,同时笔者积极奔走于业主、设计院、市建委和市财政局之间,努力协调共同各方要求更改施工工艺设计,并向他们陈述分析利弊,最后各方都达成共识,同意对施工工艺进行更改。这一变更不仅有效地解决了施工技术问题,还加快了施工进度,工期由原来的6个月缩短为2个月,实现了降本增效。

3.4 加强管理施工档案

做好施工档案的管理工作能帮助工程在各个阶段找到相应的资料,保证工程结算等工序的顺利进行,使施工的过程有迹可循,不会出现无处查证的情况。要做好对施工设计文件、方案、工序检验、测量、交竣工等一系列的施工资料和档案的签收保管及借阅工作,对重要项目的施工技术指导资料更是要详细且准确地记载和妥善保管。发挥出资料管理的作用,保证项目施工顺利地进行。

4 结语

在竞争激烈的建筑行业,必须重视对施工技术的科学管理,培养大量的综合素质高的施工技术管理人才,并注重对新理念和新技术的创新与引用,结合施工企业的自身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和规范,使施工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越来越强。勇于创新,积极实践,使自身更快、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继武.浅析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J].才智,2011(20).

[2]王克佳,信晓飞.浅谈现场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8).

浅谈施工现场管理 篇9

建设施工现场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对某项具体施工项目施工全过程的管理,其目的是有效地完成施工项目的合同承包目标,使企业取得相应的经济效益。

1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的目标是保证项目施工过程中没有危险、不出事故、不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安全管理必须遵循的原则,安全为质量服务,而质量必须以安全作保证。公司领导要对安全工作给予高度重视。领导的重视着重体现在:责任,把安全问题纳入议事日程;意识,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敏感;落实,发现问题就要紧抓不放;督查,要经常亲临现场检查安全;引导,要善于用典型来抓安全,从正反两方面来加以引导、启发。此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人员还必须做到:(1)积极贯彻和宣传上级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并监督检查公司范围内责任制的执行情况。(2)协助领导组织安全活动和检查。(3)参加一般及大、中、异型特殊手架的安装验收,及时发现问题,监督有关部门或人员解决落实。(4)协助领导监督安全保证体系的正常运转,对削弱安全管理工作的单位,要及时汇报领导,督促解决。(5)鉴定专控劳动保护用品,并监督其使用。(6)凡进入现场的单位或个人,安全人员有权监督其符合现场及上级的安全管理规定,发现问题立即改正。(7)督促班组长按规定及时领取和发放劳动保护用品,并指导工人正确使用。

除此以外,安全管理还必须贯穿于施工管理的全过程,应建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保证体系,加强职工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教育,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和专项安全生产施工方案,做好班前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并突出抓好阶段性的安全工作重点,其次在施工过程中应认真贯彻执行《建筑工程文明施工标准》,实行总平面管理和文明施工责任制,全面提高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程度,改善建筑工人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2 施工现场工序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条件的控制和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效果的控制两个方面。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条件的控制主要是指对影响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的各因素进行控制。可分为施工准备方面控制和施工过程中对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条件控制。施工准备方面控制,应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因素进行控制。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条件控制,主要抓好对材料监控,对施工操作和工艺过程控制以及其它相关方面控制。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效果的控制主要是保证施工作业过程中质量的控制,其基本程序是:(1)进行作业技术交底;(2)检查施工工序、程序的合理性、科学性,防止工序流程错误,导致工序质量失控;(3)检查工序施工条件;(4)检查工序施工中人员操作程序、操作质量是否符合质量规程要求;(5)检查工序施工中间产品的质量;(6)对工序质量符合要求的中间产品及时进行工序验收或隐蔽工程验收;(7)质量合格的工序经验收合格后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未经验收合格的工序,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3 优化施工现场管理

一是以人为中心,优化施工现场全员的素质。许多事故的发生,与一线职工的自身素质不高有着密切关系。因此,优化施工现场的根本就在于坚持以人为中心的科学管理,调动、激发全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感。充分发挥其加强现场管理的主体作用,重视现场员工的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的提高。二是以班组为重点,优化施工现场管理组织。班组的活动范围在现场,工作对象也在现场,所以,我们加强现场管理的各项工作都要无一例外地通过班组来实施。班组是施工企业现场管理的承担者。因此,优化施工现场管理组织必须以班组为重点。三是以营造安全氛围为突破口,优化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从安全生产周到安全生产月到“百日无事故竞赛”的全面展开,这几个时段均是事故发生高峰期。针对这几个不同时期的共同特点———安全事故高发期,有必要展开声势浩大的全民抓安全活动,营造出“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的氛围。真正形成一种强大的群众舆论监督氛围。这种良好的氛围对各单位重视安全、抓好安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 加强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的控制

一般情况下建筑企业的重大危险源主要有:基础工程深基坑、隧道、地铁、竖井、大型管沟的施工,因为支护、支撑等设施失稳,坍塌,不但造成施工场所破坏、人员伤亡,往往还引起地面、周边建筑设施的倾斜、塌陷、爆炸与火灾等。意外大型机械设备(塔吊、人货电梯等)的安装、拆卸、使用过程中及各种起重吊装工程中违反操作规程,造成机械设备倾覆、结构坍塌、人亡等意外;为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有效实施对施工现场危险源的监控,加强事故的预防工作,降低事故率,保证经济建设的正常程序,必须加强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的控制,其控制措施主要有:(1)建立健全危险源管理的规章制度;(2)明确安全责任、定期检查;(3)加强危险源的日常管理;(4)抓好信息反馈、及时整改隐患;(5)搞好危险源控制管理的基础建设工作;(6)搞好危险源控制管理的考核评价和奖惩;(7)加强施工单位教育培训工作,对涉及危险源控制的有关领导和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9)在建筑工程开工前,应先编制完整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针对施工组织设计安排,组织有关安全专家辩识施工现场潜在的重大危险源,然后确定有关责任部门制定各专项安全施工控制方案及应急救援预案,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来监督安全管理、技术、教育等控制措施到位,最后对执行成果进行评估、改进。我们应通过科学、有效、长期的手段对施工现场的重大危险源采取全过程的监控,把安全生产工作真正转移到预防为主的轨道上来,并最终降低事故率。

浅谈施工现场管理 篇10

1 施工现场管理是施工活动正常有序进行的基本保证

在建筑施工中, 施工现场是大量的劳动力、材料、设备、机具、资金、信息汇集地。这些生产要素能否按计划、有序的畅通流动, 涉及项目施工生产活动能否正常进行, 而施工现场管理正是人流、物流、财流、信息流畅通的基本保证。考核建筑施工企业的第一系统目标, 即质量、安全、成本、工期四大指标的落脚点也都是在施工现场。1) 建筑施工企业要把质量管理的重点放在施工现场, 突出施工现场质量控制,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2) 施工现场露天高空作业多, 多工种联合作业, 人员流动大, 是事故隐患多发地段,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可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3)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可减少或消除施工现场的无效劳动, 能减少施工材料的消耗, 为施工企业节支增收。4) 工期的拖延或赶工期都会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安全和成本因素。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提高合同履行率, 能确立企业信誉, 保证企业的效益。

2 施工现场管理的基本原则

2.1 基础性管理原则

施工现场管理属基础性管理, 是企业组织施工管理的前线。企业按合同为施工项目设定的各项目标都要通过加强现场管理才能实现, 而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才是抓住了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的根本。基础性工作包括:标准化工作、定额工作、计量工作、原始记录、巡视检查、统计核算、会计工作等日常性工作。

2.2 综合性管理原则

施工现场管理是综合性的管理, 既有目标性管理, 又有生产要素的组织性管理;既有技术性管理, 又有经济性管理;既有企业行政性管理, 又有政府法制性管理, 所以施工现场管理必须进行综合性管理。综合性管理就是用系统的观点、目标的管理办法, 认真执行各方面规定的工艺标准和管理标准, 全方位、全过程、全面地进行管理, 搞好施工现场管理的整体优化。

2.3 动态性管理原则

在建筑施工中, 施工现场的人力资源、施工材料、施工技术、机械设备、环境条件、资金六大生产要素始终处在一个动态变化过程中, 因此, 必须进行控制和动态管理, 不断依据变化的情况进行调整, 重新优化要素组合来适应变化。这就要求及时掌握动态变化, 加强协调, 解决矛盾, 排除风险和干扰, 切忌用一成不变、静止的观点来进行现场管理。

3 施工现场管理的途径

3.1 以人为中心

提高施工现场全员的素质。庞杂的施工现场, 众多的工种和岗位, 越来越短的工期, 以及不断压缩的管理层, 使得管理者不可能做到时时监督、处处检查。因此, 优化施工现场的根本就在于坚持以人为中心的科学管理, 千方百计调动、激发全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感, 充分发挥其加强现场管理的主题作用, 重视现场员工的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的提高。

3.2 以班组为重点

班组是企业现场管理的保证, 是施工企业现场管理的承担者, 抓好班组建设就是抓住了现场管理的核心内容。因此, 优化施工现场管理组织必须以班组为重点。

3.3 以技术经济指标为突破口, 优化施工现场管理效益

质量与成本是企业的生命, 也是企业的效益。任何时候市场都会钟情于质优价廉的产品, 而这样的产品需要严格的现场管理来保证。

4 施工现场管理的方法

4.1 现场施工进度管理

现场施工进度管理控制是现场施工管理控制的一个重要阶段, 它主要是通过完善项目控制性阶段进度计划, 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进度计划, 做好各项动态控制工作, 协调各单位关系。它控制的好坏影响着现场施工管理控制的其他步骤的有效施工, 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好坏, 关系着施工单位的可信度、知名度和美誉度。

4.2 施工现场材料管理

项目施工中, 材料费用在建筑产品投入上所占的比例很重, 一般为60%~70%。因而搞好现场材料管理, 可以加速流动资金的经济效益。项目开工前, 向企业材料部门提出一次性计划, 作为供应备料依据。在施工中, 根据工程的建筑材料消耗定额和过程变更以及调整的施工预算, 及时向施工企业材料部门提出调整后的材料计划, 从而保证材料按实际需求给予供应。施工设施用料应根据工程定额用料计划领取材料, 凡超限额用料领取需办理相应手续, 在填制领料单时注明超耗原因。供应人员对定额或超定额领料单进行核算, 现场管理负责人进行监督。班组对剩余材料必须回收, 及时办理退料手续, 材料管理部门需造表上报。

4.3 施工安全管理

施工安全管理就是施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 组织安全生产的全部管理活动。施工现场是个动态的多工种立体作业, 生产设施的临时性, 作业环境的多变性, 人、机的流动性, 形成了人、机、料的动态集中, 导致安全隐患的大量存在。对此, 施工企业应从上至下地开展安全教育, 普及安全知识, 增强安全意识, 要形成全员、全过程、全企业施工生产过程的群体强化施工现场安全意识。另外, 可通过加强现场安全训练, 建立安全监督网, 完善现场安全措施等, 来保证安全生产。

4.4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 工程质量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建筑工程在全部施工过程中, 每个部分项目工程的质量随时受到操作者、施工技术、原材料、施工环境等影响, 工程质量往往会因某个因素而出现问题。通过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合格工程的出现。其内容主要包括质量监督和质量检验。现场施工质量监督一般可采用以下几种手段:1) 指令文件控制, 即监理通过书面形式对施工承包单位提出其所需要完成的建筑任务, 指出施工单位存在的问题, 明确施工单位的责任;2) 住地监督控制, 即在施工现场中观察工程的变更过程, 及时处理有质量隐患的事故, 对有危险苗头的项目予以重视并上报相关人员;3) 测量控制, 即施工前监理人员对施工放线及高程控制进行检查, 对质量建筑实体所能出现的误差做出严格的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 应对工程体的几何尺寸、高程校核等随时进行检查, 对不合乎工程实体基本测量要求者, 应及时指令施工单位处理。

参考文献

[1]烈永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M].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 2001.

探讨土建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 篇11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建筑行业的发展也是城市化发展中的必然趋势。在建筑业不断发展的当下,高楼林立,建筑功能复杂,对建筑业的技术要求也就更严格。正因如此,对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是保障建筑工程进展顺利,安全的重要因素,这使现场管理显得至关重要。有效的管理能确保建筑工程在施工中,按部就班,从设计计划初期开始就谨遵相关规定和原则,保障建筑质量和安全。文章主要分析城市建筑工程的现场工程技术管理,描述其重要性及其内容与作用。使施工现场管理能有效进行,更好的应对错综复杂的施工现场状况,合理解决各种现场突发问题,通过现场管理,使施工现场井然有序。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整个工程的完满完成。

关键词:管理;施工现场;技术

我国建筑业的发展离不开现场施工的工程效率。施工现场是一个复杂的存在,其包含的内容有很多,从施工的安全性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成本都是施工现场需要管理的部分。因此,施工现场一定要切实的监督管理,管理工作要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大处有序,小处细心,从而,使整个工程顺利,完满的完成。

一、工程概况

某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20 182m2,建筑高度21.5米。地上六层,局部有半地下室,基础采用振冲复合地基和钢筋混凝土独立柱基础。本工程施工期定为 228 天。按照工期目标,应合理划分施工段组织流水作业,合理组织、调配劳动力,合理布置施工机械,保证工期目标的实现。

二、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内容

由于现场技术的范围非常广泛,只有明确现场技术的管理内容,才能进行更好的管理。土木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主要包含技术文件审核、技术交底、技术变更、工程测量、选用施工技术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性文件,以及施工质量、安全、进度等内容。这些总的来说,就是工程质量,工程进度以及施工安全的要相互协调统一。对于此,为了使整体的工程圆满完成任务,在一定工期内,一定成本之下,达到较好的质量成果,这就需要现场管理的认真负责,进度到位。只有规范了现场管理制度,使各个工序,各个项目依据顺序和要求按部就班,步步到位,才能确保整体工作以平稳,高效,安全的节奏运行,从而提升整个工程的质量。与此同时,管理技术得到了发展和提升,企业也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使其形成了新的竞争优势,增加市场份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向前。

三、现场施工技术管理的有效措施

由上文可见,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在工程建设中至关重要,所以,探究其管理措施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3.1 质量管理措施

1)施工设计需要严格审查

施工设计是一个工程开始前最重要的准备工作,是现场施工最重要的依据和参照,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密切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进度和最终成果质量。因此,对于施工设计图,设计人员必须在准确的数据分析后进行设计,认真仔细,把握细节,保障设计图的有效性,使其可行而又科学。设计完成后,还要与设计工作人员,技术人员一道,全面的对施工工程的设计图进行会审,以严格确保设计图的质量符合要求。

2)工程材料审核要首重质量

在施工过程中,工程材料质量的好坏也是影响工程整体质量的一大重要因素。在现今社会中,一些建筑商为了追求更多的经济利益而使用假冒伪劣的工程材料,建筑行业存在投机倒把的现象层出不穷,致使建筑质量得不到保障,对社会造成巨大的伤害。因此,对施工材料的监管和控制是不可忽视的。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从原材料来源上把关,保证其质量,实时监控,除核对原材料的质量检测书的真实性外,还要有技术手段检验材料质量是否真正达标,切实保证材料符合标准。也只有这样,才能是施工材料物尽其用,发挥其性能,保障工程质量。

3)施工组织设计

在施工前,除了制定施工设计图以外,施工组织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环节。施工单位为了保障整个工程的有序进行,确保整体进度按计划进行,施工单位就要进行合理严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可以有效的指导施工,是其重要的技术性文件。只有在相关工作人员的科学合理的组织设计之下,协调统一好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才能确保整个项目的合理有序进行。工作人员更要确保施工组织设计中施工技术管理的规范性,从而减少因施工组织设计不符合规范,不合理而导致的工程进度延期,工程质量下降等问题。

4)时刻监测工程现场施工操作

由于建筑施工的危险系数极高,对工序的要求也比较高,所以对其时时监管定是必不可少的。国家早有相关政策来监管建筑安全质量。其要求各个施工工地的相關工作人员要加大管理力度,针对施工现场和施工技术进行合理有效的监督,管理。从而,是整个建筑工程高效的在一定期限内顺利完成。

3.2 施工技术管理

(一)现浇构件模板类型的选择。框架矩形、异形柱,外模采用木模,纵向侧模 板 厚

40~50mm,横 向 侧 模 板 厚25mm,木档间断为 50×70mm,柱箍采用双根中48×3.5mm 的脚手钢管拼制而成。现浇板底模采用 6- 12mm覆膜胶合板,铺设在断面为60mm×100mm 的方木上,对于120mm 厚楼板搁栅杨的间距为360mm;对于 150mm 厚楼板搁栅杨的间距为330mm;对于 50mm 厚楼板搁栅杨的间距为400mm。

(二)现浇构件模板的支承体系。矩形框架柱模板支撑采用扣件钢管做柱箍,间距不大于400mm,柱子截面大于800mm 时,纵横双向加设一 40×3 的扁铁作为对拉片间距400mm,柱子上中下三道钢管柱箍与梁板支架或操作架结成一体。楼板采用钢管架支撑体系,并配合使用早拆体系。钢管架立杆间距用1 200 和 900 两种布置,早拆头支点设置按沿梁每1.8m 左右设一点,并在每块井字楼板中间设一点,模板在支点留空,以使后拆支杆的上顶板直接接触混凝土表面。

(三)主体结构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

框架柱混凝土浇筑应分层连续进行,分层下料振捣厚度控制为 500mm厚,由于层高在 3.9~4.5m 范围,钢筋混凝土柱子应采用串筒下料。框架柱混凝土浇筑前先浇一层 5~10cm 厚的与混凝土同强度的水泥砂浆。混凝土分层浇筑时,采用振动棒振捣密实,振点布置均匀,间距一段 400~500mm,振动上层时,振动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 40mm,上下层浇筑的间隔时间不大于其初凝时间。楼板混凝土浇筑时,应分段连续进行,梁高超过500mm 时,应分两层下料。梁、板采用振动棒振捣,再辅以平板振动器二次振捣。在楼板混凝土接近初凝时,应分二次进行抹压,第一次主要是调整表面平整度,第二次主要是增大混凝土密实度,封闭表面收缩微裂纹。在接近终凝前,用叶片抹光机再细抹两遍,以进一步提高表面平整度。楼板除设计设置的后浇带外,每个流水段必须一次连续浇筑。

4 结语

我国建筑行业还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其工业技术,现场施工管理技术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且,单一的由施工方开展建筑施工工作而承包单位不管不顾施工现场的管理,只是注重工期和资金,忽略管理和制度,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开发行为,是开发商做的不到位的地方,在我国这也是普遍的建筑工程模式,是不可取的病态建筑开发。因此,施工工作应是施工方和承包方双方面的工作,应该相互协调,相互监督,共同查缺补漏,促进整个工程的安全,有效的建设。从而,使工程的质量,整个工程的安全性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源栋.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07)

[2] 邱殿有.浅谈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及施工质量问题处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5)

浅析道路施工现场管理 篇12

1.1 施工单位具有较为淡薄的质量意识

很多施工单位为了争取施工进度, 往往忽视了对质量的管理, 还有一些业主对施工队伍管理不闻不问, 缺少相应的质量管理手段, 更有一些施工单位质量意识缺少, 因而难以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1.2 缺少充分的前期规划论证

就工程而言, 在开工之前, 很多设计单位并没有结合勘查实际, 因而施工的时候难免伴随各类问题。另外, 还有一些工程在招投标的时候没有得到重视, 最终以废标告终而伴随诸多损失, 更有一些招标工作有着不高的透明度, 伴随暗箱操作。

1.3 施工材料不达标准

在进行施工的时候, 一些施工单位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原材料采购及使用的措施, 更有一些施工单位没有施工之前对这些材料进行抽检;还存在一些施工监理缺少相应的材料验收监管工作, 如此就使得施工材料难以保证, 工程质量也不言而喻。另外, 缺少先进的工艺流程, 没有计划进行相应的采购, 也难以避免材料的浪费现象。

1.4 后期维护跟不上

伴随着不断改进的工艺和材料, 很多施工养护管理方式却没有与之共同俱进。而就道路施工的管理来讲, 这个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从建设之前到停止使用都要定期做好维护, 但就实际而言, 维护工作却大都没有跟上, 使得道路的使用周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2.相应管理措施

2.1 重视提高工程质量的管理意识

就施工单位而言, 需要重视工程质量的提高。应该将配套的机械设备配置好, 从而让其将自身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同时, 还要重视从业工作者素养的提高, 将他们的岗位职责明确出来, 使得他们的专业素质能够得以提高, 在施工的时候需要做好相关安排, 使得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能够和谐并进。

2.2 做好施工之前的相关准备

就施工之前的招投标而言, 需要做到公正和公平, 从而能够选择合理的施工队伍和竞标报价。而在工程开工前期, 还要结合施工现场做好相关设计以及论证, 做好现场的交底记录工作。

2.3 做好施工材料质量的控制

要依据相关规定做好对进场材料的检测, 从而使得它们的质量有所保证。同时, 要及时应用创新设备和创新技术等。选择材料的供应时, 要定位于具有较高质量和较高社评度和完善证件的厂家。当材料采购进来之后, 一定要保证完善而全面的检查, 如果发现材料有不合格, 立即退回, 从而使得施工的材料能够得以保障。

2.4 重视初期的养护工作, 和交工验收工作做好配合

就施工单位而言, 需要重视道路各个能力的全面发挥, 使得工程可以在交工验收的时候得以全面通过, 如此, 自然离不开对工程的初期养护工作, 不仅要及时整修工程的外观, 还要从如下几个层面引起重视:诸如, 如果路基或者路面等伴随问题的时候, 要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同时要将路基路面上存在的施工剩下的材料及废物及时进行清除, 依据相关标准对路肩等位置做好整修, 将桥涵等位置伴随是砂浆及时进行清理, 如果路面等地方伴随局部的破坏, 要及时的进行修补, 使得公路有着顺适的线形并且看起来整齐和美观。在工程结束之后, 要将工作总结写出, 并且将路线的控制点及时的进行恢复, 将里程桩号做出相应的标注, 从而更好的保证施工质量。

2.5 将施工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

就施工资源而言, 要进行合理的配置, 使得施工现场能够获取最为优化的配置资源, 进而将各个阶段的任务及时完成, 获取做大收益。在施工的时候, 不论是人力方面, 还是物力以及机械设备方面的需求都处于动态变化中, 因而应该依据计划对它们进行合理的配置。结合材料实际做好贮备, 结合机械设备实际配置好相关配套设置;结合天气实际对计划做好合理的调整。

2.6 重视道路施工现场的管理

就业主而言, 需要配合好施工单位, 从而更好的管理施工现场。在每个工序进行开工之前, 需要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并及时检验关键工序需要的设备以及检测方法等。如果施工单位发现伴随问题, 需要立即和监理等单位取得联系进行解决。对监理单位进行及时的督促, 使得他们能够计划审核工程进度, 从而更好的对计划进行优化。需要重视工程例会的召开, 并且对相关的单位做出邀请, 使得在施工时伴随的各类问题能够及时解决, 进而施工得以顺利进行下去。

2.7 重视施工进度的控制和加强

要想控制好工程的进度, 离不开进度计划的制定, 因为其能够充分反映施工的整个过程, 因而, 当施工进度因为某些因素而偏离计划较大的时候, 就现场管理工作者而言, 需要结合现实情况, 就进度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 结合进度的管理曲线, 将计划和实际进度之间存在的差距及时找出, 结合造成差距的原因进行合理的调整。就滞后项目的施工计划而言, 需要对资源投入进行合理的增加, 将施工顺利进行规范的安排, 要将立体交叉平等的流水作业进行充分的应用, 从而推动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同时, 为了保证总工期不受影响, 要对一些关键线路的施工时间进行适当的压缩, 如果有必要, 可以对工期进行一定的倒排。

2.8 重视成本的管理

就成本管理而言, 指的就是在成本核算下对经济活动进行相应的计划和控制。控制好施工成本, 就可以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而如果控制不好施工成本, 可能使得工程会伴随较多的亏损, 所以, 需要从如下几个层面入手对施工成本进行管理:动态的对成本管理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 使得在制度下, 能够将每个环节诸如采购、存放、使用等做好控制;要结合施工定额实际控制好每个分项工程的成本, 从而使得人力物力以及机械设备能够在规定的标准之内;完成分项工程之后, 需要进行成本预测, 如果伴随超支现象, 需要及时采取应对对策。完成每个单位的工程, 也需要做好相应的成本核算, 并且结合实际成本, 和控制预算进行相应的比较, 将成本管理过程中伴随的问题及时查找。完成工程之后, 要结合施工预算做相应的效益分析, 将经验进行总结并且入档。

3.结语

总之, 就道路而言,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并且有着较高的设计标准和质量要求和相对较大的施工难度, 因而需要重视对其的质量管理, 从而使得其质量有所保证, 进而更好的服务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丽花.浅议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科技与业, 2012, (02) .

上一篇:检测补偿法下一篇:伊犁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