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地栖居于语文天地

2024-06-05

诗意地栖居于语文天地(精选10篇)

诗意地栖居于语文天地 篇1

人, 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与其在虽不能之, 心向往之的徘徊中不知所措, 不如让自己的心灵放歌。挑着孩子的梦想, 在春天播撒希望, 教师把热爱事业与热爱学生结合起来, 才是一个完美的教师, 作为语文教师应怀揣梦想, 诗意地栖居在语文的天地中。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自己的才华, 人生的价值在于发掘人才, 获取未来, 获取教育教学的丰硕成果, 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技能通过教育的媒介, 无私地奉献给下一代, 为祖国, 为社会, 为人民做出自己的贡献。不为名而工作, 不为钱而诱惑, 不为权势而心动, 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默默无闻、一心一意地扑在教育事业上。教师还应具有正直、正确、正义的特质, 他们思想纯洁, 意志坚定, 人格伟岸, 堪为人师。他们把从事事业的苦、累、贫看成是人生的欢乐、幸福、富裕, 因为他们的人生价值观就是为培养出高素质的栋梁之才, 为自己的丰硕成果、成就而骄傲。

代表人类发展方向来执教。以收获知识、收获人才, 收获未来为己任。而他们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 满腔热血洒在校园里。他们自觉地要求自己必须具备雄厚、扎实的教育艺术, 令领导称赞、令同行赞美、令学生称颂的教育成果, 最终成为学科带头人、学术领路人、教育的行家。

学生是教师工作的对象, 是教育的“客体”, 没有学生就没有教师, 这些朴素的道理使得骨干教师总是把学生视为自己的生命, 视为自己的儿女而爱之、亲之。不但如此, 骨干教师这些认识、观点使他们自己能努力工作, 从学生身上享受到美, 获取智慧和力量, 从而使他们甘为人梯, 甘为蜡烛。

然而, 在教学实践中总有一些无奈, 审视当今的语文教育, 不免产生几许尴尬, 原因是真正热爱学习语文的中学生越来越少, 语文素养愈加不被重视, 语文在被荒废好长一段时间后, 被学生重新拾起, 似乎也并不影响成绩, 因而语文课变成了可学可不学的“简单”学科, 面对这一严峻问题, 语文教师必须改变课堂教学。我认为, 受欢迎的语文课堂的标志之一为“三真”:真情真意爱学生, 真才实学教学生, 真知灼见感染学生。标志二为“精 (精力充沛) 、气 (气势旺盛) 、神 (神采飞扬) ”三个大字, 教师应以饱满的热情, 阳光的心意投入课堂, 课堂是教学改革实验的主阵地, 课堂教学要体现出语文教师的生命价值, 良好师德和高超技艺。恩格斯说:“恼怒出诗人, 激情出水平。”教师也应以十足的热情点燃学生的一泓激情, 用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把学生的每一次激动变成他们毕生的喜爱。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把班级还给学生, 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 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性还给学生, 相约课改, 与学生同行。

北师大赵国庆博士引用了劳厄的一句话:“教育无非是一切已经学到的东西遗忘后所剩下的东西。”看到这句话, 我陷入了深思, 甚至想到自己, 反观我们所受过的教育, 如果让我遗忘已学习到的东西存活于现代化的人世间, 我肯定会很茫然, 手足无措。原因是我们这一代除了已掌握的知识, 基本没有什么创造力了, 而知识总有一天也会过时的, 因而重要的不是获取知识, 而是发展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万力之源, 一个没有思维能力的人是不可能有创造力的, 而思考的质量恰恰决定着未来的质量, 对于过去你可以分析, 但对于未来不得不去设计, 只有设计才能传递价值。

“中国制造”似乎给中国人贴上了标签。作为教师, 努力培养未来的创新型人才是一种责任, 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与创造力, 未来需要那些综合的、创造性的、基于情景思维的“创感时代”, 因而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失败。学会做学生生命中的贵人。

人生, 有很多条路可走, 但你不可能每条路都走, 选择一条路, 持续努力是智慧, 以一生做好一件事的执著在教育的广阔天地中求索, 以“教无定法, 法有定则, 发挥优势, 形成特色”为教学改革总则, 关注真实的学情,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观察与倾听不失为关注学情的好方法, 视角观察, 培养学生如何整理信息, 备课时研究我们的课为谁设计, 改变一支粉笔, 一张嘴打天下的传统局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语文课尽量做到图文并茂, 声情并举, 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给学生下放权力, 努力创设高雅的、温馨的、自主的、快乐的、公平的和有效的课堂, 将幸福教师进行到底。

教学中, 我们如果能够把教书的呐喊当做欢歌, 把育人的耕耘当做舞会, 把科研的探索当做旅游, 把奋斗的甘苦当做咖啡, 在教育的路上, 纵使是戴着沉重的“镣铐”, 我们却也能翩翩起舞。做一个有心的人, 一盏灯照亮大家, 一滴水的力量尽管微不足道, 但是我相信, 它会改变海平面, 我因为教师这份职业, 紧张并幸福着, 忙碌而快乐着。

诗意地栖居于语文天地 篇2

文 | 木之欲

你想象过自己如诗人一样在春的草坡上打滚放歌吗?这无关年龄、地位、财富、智慧、才华,但一定要有趣,要有一双发现情趣的慧眼!

俺们蠢蠢地存在,柔柔地裹胁在岁月的河流里,如一条软肿的虫。也许,你忙碌而辉煌,自我感觉真的很好;也许,你悠闲而平淡,一眼望过去直接可以看到生命的尽头。这并不妨碍你存在的本质——相对伟大的自然,你质朴得和空气、水、砂石无异,再怎么特别伟岸,终究会以坠落的姿态卑微地滑向大地的怀抱。

当你的骨肉和土壤大气融合,重归尘土,你会成为一枝花?一棵草?总之可以永生了,这才是生命的循环!

所以,栖居地对待人生的过程吧!不是定居,没有不朽,你坐过的凳,睡过的床又会换上不同的角色!睡一觉,住一段,临走了发现那呆过的旅馆客舍只是栖居的道具。难道住到水晶做的房子真的就可不朽?就可以拒绝腐烂循环的命运?

花在春天里开,也在春天里败。有春天就有花开花败,有花开花败,差不多就有春天,这真是不错的逻辑!

那么,你欢笑或痛苦,以什么样的表象坦露在那一望无垠的原野,如云飘在天,似风从田土掠过,你的感觉确实改变不了这里的丁点。

让学生诗意地栖居在语文的课堂 篇3

什么是诗意?词典里这样阐述: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顾名思义,诗意的课堂,就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中体会到美。让语文教学多一些诗意,就要深入解读文本,参透文本之中的情感,文本之中的意味,就要让教师的情、学生的情、文本的情,三情相融;把语言的美、人性的美、形式的美、内涵的美,四美合一。

一、情满课堂,三情相融

“情是文之经”,中国的文艺创作,历来讲究一个“情”字,语文课本上入选的课文也不例外。要让语文课充满诗意,让语文“味”浓起来,我们的语文课就要富有情感,让丰富的情感激荡于课堂,这是由语文的人文性和情感因素决定的。

1.教师动情在先

《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用真情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苗,在激起学生情感的过程中,教师的情感应该起到示范作用,对待有情感的文章如果淡漠处之,没有情感,那么学生就不可能动情,不可能受到语言和人物形象的感染。读《第一次抱母亲》必然会涌动对母亲的浓浓爱意;读《庐山的云雾》就会感受庐山的秀美壮丽;读《歌唱二小放牛郎》激起内心对英雄的崇敬;读《在大海中永生》激发对伟人的深情缅怀……让自己动情,然后才能让学生入情。

2.学生披文入情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作者之间的一种“对话”,是思想的交流、情感的互动。这需要老师怀情而教,学生动情去学,用浓郁的情感去触动学生平静或不平静的心,进行情感教育。教学时,老师要善于运用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吟咏,咀嚼文中语言的匠心之处,使学生产生出如闻其声,如见其貌的感觉,达到“神与物游,心与理合”的那种境界。王菘舟老师教学《慈母情深》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这一句,老师创设情境:“听过震耳欲聋的声音吗?感觉是怎么样的?”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感受到听到这种声音是令人烦躁,感觉吵闹的。带着这种感觉再读书,自然就领会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母亲的工作环境如此的恶劣。

师:当噪声传来时,你烦,但我的母亲一直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

生读:“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师:昨天的母亲在怎样的环境下工作?

生读:“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师:到了秋天、冬天,我的母亲还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

生读:……

如此“一咏三叹”,更是推波助澜,让课堂激荡学生的情感、老师的激情。学生仿佛走进文本内核,来到梁晓声母亲的工作车间,听到了这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震耳欲聋噪声。真是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二、美溢课堂,四美合一

语文是一门集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和人文性为一体的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只要潜心挖掘,并尽可能加以展现,都能够激发学生情感体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诗意的语文课堂是美的,这份美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语言之美,吸引学生心灵

语言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教师对学生个性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他的语言的丰富性和动人的表现力。作为教学的主导,教师的教学语言美是创造美的氛围的第一要义。在教学中,教师或娓娓道来,或抑扬顿挫,都应情不自禁、油然而生。如教学《思乡组诗》时,孙双金老师深情叙述:“天上的月亮好比是故乡,水中月亮是现在生活的地方,天上的月亮、水里的月亮互相思念。故乡是什么?故乡是白发的亲娘、故乡是儿时的伙伴;故乡是小桥流水、故乡是绵绵思量。”在老师浑厚动情的叙述中,我们看到了作者绵绵的乡愁,课堂弥漫着浓浓的乡思。教师要善于将自己对文章的体验进行情感的外化,巧妙地运用体态语言,通过自己丰富的表情给学生以直觉的体验,使学生沉浸在美的天地里。

2.人性之美,体现和谐自然

诗意的课堂应是和谐自然的,师生处与同一平台。课堂上,老师应努力营造民主、轻松的氛围,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这样的课堂,处处彰显人性的美。如有位教师执教《坐井观天》时,有位学生读句子:“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结结巴巴地,老师没有打断他的朗读,也没有刻意让他重读,只是让他说说这样读的理由,结果学生回答:因为这只青蛙呆在井底太久了,长时间没有说话,所以才会结巴。全场想起了掌声。这掌声是送给学生的,更是送给老师的。因为老师尊重每一位学生,课堂才会出现这样的和谐美。

3.形式的美,营造美丽意境

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像个万花桶,形式多样、自主的课堂张扬学生的个性;合作的课堂尽显学生的智慧;探究的课堂彰显学生的灵动;情境教学再现课文的情景、想象教学让学生自由翱翔……形式多样的课堂、丰富多样的教法,让学生在课堂各显身手,展示自己的才华。支玉恒老师执教《歌声》时,采用问题教学法,让学生自由提问,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只是充当学生的引领者。颇有“四两拨千斤”的味道,学生能够在合作中找到学习乐趣。

4.内涵的美,提升学生价值

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是长河大浪淘沙而成精品,是历史上那些对历史现实进行过深邃思考,具有高度智慧的文化精英带给后代的心灵足迹。翻阅小语教材,几乎每篇课文都蕴含着美: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雄伟气魄,有《庐山的云雾》的秀丽多姿,有《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中的彭德怀、《闪光的金子》中的徐虎……它们就像一幅幅赏心悦目的画卷,向学生展现了千姿百态的世界。教学时,需要我们引领学生在文字中畅游,细细品味,发现文字中蕴涵的美、品位语言的美、人性的美……

让生命在语文课堂诗意地栖居 篇4

近年来, 青年学生中自杀事件频频见诸报端。相关资料显示, 自杀已经在我国青少年的死亡率中排第一位。远的不说, 仅在笔者所接触和干预的心理患者中就曾有三起中学生自杀未遂的案例。这三名患者虽然就读于市内外不同学校, 有不同的家庭背景, 不同的成长经历, 但在个性上却有共同的人格缺陷, 那就是:视生命如儿戏, 脆弱、自卑并且过分自怜;没有理想, 没有信念, 没有责任感, 考虑问题只从个人感受出发。笔者认为,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但与我国长期缺乏生命教育不无关系。语文教学有着它理应承担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以及生命智慧开发的“天职”, 让语文知识的学习和生命教育密切结合起来, 让生命教育诗意地栖居于语文课堂, 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唤醒生命之意识

生命意识的培养, 是生命教育的起点。生命教育首先要让学生认识生命之可贵。高一学生思维已趋成熟, 生命意识的培养, 显得更是紧迫。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 适时、恰当地渗透生命教育, 结合自己对生命的认识和体验, 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 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正确、完整的生命意识, 进而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关爱生命的人文情怀。

此外, 生命教育还应该让学生懂得尊重生命之个体。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 人的生命也是独一无二的, 即便是一母同胞的双胞胎, 其容貌、气质、身材也还是有诸多不同, 更别说人的天赋、秉性。生命教育就是要帮助每个学生特别是那些自认成绩不好、容貌不佳或身材、生理方面有缺陷而自卑的学生, 正确认识自己, 让他们把自己都看成是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不可代替的、无法重复的个体, 从而欣赏自己, 也悦纳他人。因此在解读文本的同时, 我总是不失时机地拓深拓展开去, 让学生坚信:一个人的价值是不可被磨灭的, “你”是很重要的、独一无二的, 即便你有很多缺点抑或缺陷, 都是弥足珍贵的应该感到自豪和骄傲的生命个体。

二.“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欣赏生命之瑰丽

中学阶段, 是人生意识日益觉醒、情感世界丰富多彩的岁月, 是以挑战者姿态迎接一切的年龄, 是每个人开始理性地追问生命旅程方向的季节。同时中学阶段更是一个特殊的生命驿站, 成长的欢乐与烦恼, 人生的感悟与赞歌, 在这里汇成一支独特的青春旋律。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这一阵地, 利用文本这一载体, 让学生在青春旋律的歌唱中, 感受生命的多彩, 编织人生的梦想, 实现精神的发育与生命的丰盈。就拿执教“吟诵青春”这一专题来说吧, 我在教学过程中就诗意地融入了生命教育的内涵, 除了让学生领会“知人论世”的读诗方法, 还通过反复的品味和吟诵过程, 让学生走进青春, 走进生活, 走进历史的长河, 走进本专题青年诗人们的视野, 在他们青春旋律的歌唱中, 感悟他们青春的风华、青春的激情、青春的使命, 用他们的精神情怀培育学生丰盈的人生品格和健全的精神家园, 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美好和神圣, 进而更好地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探索生命。

三.“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领悟生命之艰辛

人的生命虽然宝贵、美好, 但并非一路坦途, 其中存在着很多个体无法摆脱的困境。

首先, 我们要让学生明白, 人生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世上没有绝对的一帆风顺, 只有相对的顺心如意, 任何人都无法躲避烦恼, 只不过其程度大小不同而已。有些人善于变痛苦为动力, 善于变烦恼为快乐;有些人却深陷不如意的苦海, 越活越会感到没有意思。“祝您吉祥如意”, 仅是美丽的谎言, 能改变的是自己的心态, 而不变的是事物的本象, 做好心情的环保很重要。所谓“哭也一天, 笑也一天, 为何不开开心地过日子!做也一天, 坐也一天, 为何不努力学习去实现心中的梦想!”

其次, 要对学生进行死亡教育。中国长期以来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比较重视应试教育和成才教育, 反而忽视了死亡教育。正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很难懂得生命的真正价值和意义, 面对社会上的各种诱惑和不良思想的侵蚀, 他们欠缺有效积极的处理方式, 其中有一部分青少年面对挫折和困难轻则产生心理问题, 重则走向自我毁灭, 甚至采取报复他人、毁灭他人的行为。据了解, 有些青少年作案手段残忍, 有的青少年杀人后还能正常上学, 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 没有恐惧感, 没有罪恶感, 他们对生命的无知令人震惊, 在他们眼中, 生命的价值不过就是“碳水化合物”。某校一位自杀未遂的女孩, 在接受我的心理辅导时, 就曾大大咧咧地说:“反正也不是我自己要来到这世上的, 这条小命不要也罢”。试想, 如果我们的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如此无知, 对死亡的认识如此浅薄, 我们又怎能期望他们去珍惜和尊重生命呢?曹操诗云:“神龟虽寿, 犹有竞时;腾蛇乘雾, 终为土灰”。在学习史铁生《我与地坛》一文时, 我因势利导:生物有机体的死亡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那么对人类的死亡你怎样理解呢?对轻生现象你会怎么看待?怎样正确面对死亡?通过讨论, 学生们认识到:人无法避免正常死亡, 但是却可以通过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有效地避免非正常死亡;人无法避免物质死亡, 但是却可以避免精神上的死亡;人不能把握正常死亡, 但是却可以把握非正常的和不光彩的死亡等道理。

四.“此中有真意, 欲辩已忘言”———实现生命之和谐

《论教育的生命意识及生命教育的四重构建》一文的作者王北生先生曾说, 教育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达到“四个和谐”。即让学生与自身生命和谐, 与他人和谐, 与社会和谐, 与自然和谐。

生命教育首先要让青少年学会与自身的和谐。人类最大的痛苦往往源于自身的不和谐, 世界不和谐的根本也源于个体生命的不和谐, 个体生命的不和谐主要表现为人格的分裂状态。当今社会竞争激烈, 压力剧增, 脆弱的心理容易导致心态的扭曲、人格的变态, 所以生命教育首先要培养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和坚强的意志。

与此同时, 生命教育也要让青少年学会与他人及社会的和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什么是学习》一文中明确指出, 教育除了要让学生“学会认知”外, 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生存, 学会沟通, 学会生活, 学会做人, 学会以创造为己任。因此, 我们应该教育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活信念, 认清自己在社会上的价值和与社会的和谐关系, 主动地调适自己去服务社会, 适应社会。

此外, 生命教育还要让青少年学会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利奥波德是一位善于深思的哲人, 他从‘一声深沉的、来自肺腑的嗥叫’中领悟到了山的思考, 从一点‘绿火’的熄灭中看到了生态的危机。《像山一样思考》一文, 给我们展示了一种深刻的思想美, 揭示了一个简单而又让人忽视的土地、生态、资源伦理问题。它警示我们:人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 还要保持必要的克制, 学会尊重自然, 爱护自然, 像善待自己和家人一样善待自然。只有这样, 人类与自然才能长期共存, 共创永恒。”这是我在执教《像山一样思考》时的结束语。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在笔者看来, 语文课堂就是要划动承载“理性内核”的船桨, 以真情呼唤真情, 以行动引领行动, 以心灵感召心灵, 激起层层“正效应”的涟漪, 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启迪, 精神得到唤醒, 潜能得到显发, 心灵得到震撼, 情感得到共鸣, 身心得到愉悦。

摘要:语文教学有着它理应承担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以及生命智慧开发的“天职”, 让语文知识的学习和生命教育密切结合起来, 让生命教育诗意地栖居于语文课堂, 是语文教育自觉承担的神圣职责, 也是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生态语文课堂的重要举措。语文课堂就是要划动承载“理性内核”的船桨, 以真情呼唤真情, 以行动引领行动, 以心灵感召心灵, 激起层层“正效应”的涟漪, 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启迪, 精神得到唤醒, 潜能得到显发, 心灵得到震撼, 情感得到共鸣, 身心得到愉悦。

参考文献

[1]童潇主编.走向学习型社会〔M〕.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

[2]张大军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出版社.1999年.

[3]周国平主编.智慧和信仰〔M〕.北京:中国盲人出版社, 2006年.

[4]王北生.论教育的生命意识及生命教育的四重建〔J〕教育研究, 2004, (5) :26.

[5]肖川, 徐涛.论教育中的生命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5, (6) :21

诗意地栖居教师论文 篇5

摘 要:作为一线教师,有许多无奈,虽然无法改变教育环境,但却仍然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播撒爱的种子,并精心等待它的萌芽。

关键词:诗情;真善美;教育的艰难

教师节前夕,钱理群先生用自己的一本书《丰富的痛苦》来“告别”教育生涯,他曾有过这样的理念“一个真正关心、热心教育的教育家,就不能只关心、热心教育,而要超越教育,关心并参加社会变革。”

有人说,人生碌碌,欲海无涯,诗情到哪里去找?可是人内心的缝隙里都藏着一点诗情。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如果也丧失了最后的一点诗情,那么我们的学生将向何处去寻找宁静的天空?于是当学生带着挑剔的眼光将教师精心挑选的优秀文章批判得体无完肤之时,我微笑着告诉他们,我很欣赏他们的自信以及他们那种敢于发表自己不同见解的勇气。但是这所有的一切应该建立在真诚、尊重的基础之上,我们应该宽容而设身处地地对待自己身边的人,同学、朋友、老师和家人,“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不能为逞一时之快而口不择言,谋出彩之欢而违背原则。

当学生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与地坛》《花未眠》等文章中“生与死”的感悟不屑一顾时;当学习《名人传》,学生谈到了自己的偶像崇拜,应该是周杰伦的潇洒、周迅的玲珑的时候;我以自己的知识积累、生活阅历、人生感悟告诉他们:诚然,现实社会充满“欲望”,充满诱惑,但是你们年轻得像清晨的露珠,谁能够否认这个世界没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当然老师也知道你们喜爱周杰伦、周迅,这一点很正常,但老师也同样希望有更多的人喜欢鲁迅,喜欢托尔斯泰、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我们崇拜偶像,应该重在精神方面的参照和学习,而不是服饰、发型的模仿,我们尊重、学习他们,而不是痴迷到忘记、放弃自己的人生内容和目标。

当学生表现出自己的冷漠,并对身边的一切(包括老师)不屑一顾,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的距离感时;当有学生公开宣称“我不想写随笔,随笔是我的隐私,我为什么要给你看”的时候,我说:随手拈来的文字是心灵的印迹。没有规则,没有约束。当心灵沉静下来,文字才会静静地流泻,于是留下记忆,留下心痕,于是我们在文字中认识自己,品读自身。

一个人的外表无论多么坚强,多么阳光,内心深处都会有一条忧伤的河,河的两岸有芳草;有绿荫;有卵石;也有漩涡……于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一名听众,静听心灵的声音。

关于成长,我说:幸福像花儿一样静静地绽放,散发出淡淡的芳香,而每一朵花儿终究都会凋零,那盈盈的花瓣随风而逝,但在生命的旅程中,我们依然会嗅到其淡淡的味道,它不在眼前,而在心底。

生命中最美好的景致有时并不是用浓墨重彩描绘而成的,它也许只是一个淡淡的印迹,但它深藏在我们心灵最柔软的机理中,裹在层层的重负之下,它与生命同在。一旦触动了它的密码,它便潮水般涌来,浸泡你,柔软你,感动你。

关于挫折和烦恼,我说:人活着最关键的是要把那个“人”字写得端,行得正。强者并不意味着压倒一切,人的一生变化无常,应该学会换位思考,所以不必因连连的成功而自负、自傲,也不能因连连的失败而颓废、丧气。连连的成功可能毁掉一个积累不多的人才,连连的失败也能铸就一个坚韧不拔的勇士,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眼睛失去了光泽,你的心灵不再滋润。还记得海明威笔下的硬汉吗?“哀莫大于心死”!

对于学生敏感的.恋爱问题,我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人生积累,以这样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和感受:我说爱情是一朵美丽的浪花,然而你生命的航船却要绕开它,小心翼翼地行驶,因为你稚嫩的双桨还载不动如此神圣的职责。……不要为一朵花停留太久。相信这条路的前头还有千朵万朵花在等你。你要知道自己究竟要去哪里,在你没有到达之前,不要为一朵花停住脚步,因为前面的路还很远很远……

生活中,处处有人生,时时有学问。我们应该用美好的人性去唤醒、去震撼每一个生命,创造生命的辉煌,用知情意、真善美谱写人生的华章。让我们的学生不仅仅充满智慧,更富有爱心,让他们自信但不自负,谦和却不自卑,让他们既有“水的灵动”,又有“山的沉稳”!

钱理群老师说:“现在不是教育大可作为的时候”“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建设,必须以社会的变革和建设为依托。”而我们只是最普通的教育者,很难撼动大环境,但我们仍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播撒爱与美的种子,我们相信有一天它会在我们的生命中萌芽,并在我们的记忆里永远地留下清香。

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诗意的栖居地 篇6

一、美声美色读文本

叶圣陶先生一贯重视语文阅读课上让学生美读, 他说过:“所谓美读, 就是将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无非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 设身处地, 激昂处还他个激昂, 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没读到其法, 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 而且与作者心灵相通了, 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 入编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大多数是人文性极强、情感丰富。语文是感情的文字, 教师应带领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 以情感为动力, 借助作者的情感深入细致地朗读教材 (文本) 。比如, 一位教师执教状物抒情的《荷花》一文时, 运用“美读法”教学,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充分诵读, 在读中揣摩思路, 学生交流后, 执教老师引入:“同学们是这样看荷花的, 课文中的‘我’又是怎样看荷花的呢?请大家自由读课文, 边读边想。”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不同的感受和情味;鼓励学生开展发散性、竞赛性朗读。学生在整体感知文本:闻到清香———观察形状———欣赏姿势———想象情景———回到现实的基础上, 执教老师再次引入:“‘我’是这样看荷花的, 作者又是怎样写荷花的呢?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 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 你觉得这段话中哪个句子写得特别美?再说说你对这个句子的体会。”学生自读课文, 潜心品读的语言……

这位执教老师引领学生紧扣教材 (文本) , 让学生读中感悟, 读中体验, 读中品味, 丝丝相扣, 让学生的思维跟着语言一起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过:“我一千次地确信, 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审美的清泉, 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教育, 如果没有美, 没有艺术, 那是不可思议的。”优秀的文章都符合美的规则, 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情境, 寓教于乐, 实现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和谐统一, 让学生接着文本, 进入美的境界, 与教材 (文本) 产生强烈的共鸣, 从而让课堂变得空灵, 变得飘逸, 变得充满诗意!

二、美伦美奂品神韵

生活并不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语文教师应引领学生沉潜文本。深层体验文本的弦外之音, 言外之意。

通过美文引领心灵, 收获未成预约的精彩。一位教师执教《给予是快乐》, 课堂接着尾声师提问:“课文学完了, 你认为文本中是写谁给予别人快乐?”

生1:是保罗, 保罗给予了小男孩和他弟弟快乐。

生2:不仅仅是保罗在给予, 小男孩也在给予。他给弟弟观看新车的快乐, 给予弟弟圣诞节的快乐。

生3:文中给予的人还有保罗的哥哥, 他给予保罗一辆新车。

生4:保罗不仅给予了小男孩和他弟弟快乐, 还给予以自己帮助别人实现愿望的快乐。

这位老师用富有弹性的预设为生成的精彩预留更多的空间;能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 在“生成”中迸发智慧的火花。语文课堂成了激情流动的“磁场”, 成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乐园”。

三、美滋美味燃激情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情感教育是一种个性化的教育, 也就是“教育的诗意”。美的情感是语文课堂的灵魂, 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是语文学习的真谛。

语文课堂教师应学会大胆创造, 引领学生拓展文本 (教材) 的内涵, 引领学生“经营”句式和文本结构, 去补白, 去延伸, 去创造, 以一种开放的形式展现一种流动的美, 美滋美味燃烧激情, 从而让学生在经典的语言文字营造中的意境中得到陶冶和升华。比如, 《黄河的主人》一文, 着力渲染了艄公作为黄河的主人的高大形象。一位教师在课尾出示杨利伟与霍金的照片问:你认识这两个人吗?他们分别可以称为什么的主人?学生的回答精彩而深刻:杨利伟是航天飞船的主人, 是太空的主人;霍金是应用数学的主人, 是命运的主人!教师顺势燃激情:真棒!你们都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总而言之, 充满诗意的语文课, 如空中之音、水中之月、镜中之影, 言已尽而意无穷。有的自然纯净, 如清水芙蓉;有的豪迈雄浑, 如大江东去;有的不露声色, 但巧夺天工;有的平实恬淡, 却回味无穷, 语文的诗意应丰富多彩, 各具风姿, 韵味独特, 各擅其妙。语文课堂理应成为学生诗意的栖居地。

摘要:语文课堂, 作为师生栖居的主要场所, 理应充满浓浓的诗意, 涌动着诗的灵性, 洋溢着诗的浪漫, 弥漫着诗的芳香, 勃发着诗的激情, 流淌着诗的旋律, 演绎着诗的精彩。诗意的语文课堂犹如美的清泉, 汩汩流淌着美的琼浆玉液。

关键词:语文课堂,学生,栖息地,朗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2]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小学语文卷.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出版发行.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

诗意地栖居于语文天地 篇7

一、诗意的语言, 给予学生美的享受

一堂课是否能够让学生有大的收获, 不但取决于教师对教材深刻的理解还在于对语文教学活动巧妙的设计。其中, 表现语文学科美和艺术美的最主要的媒介则是语言。一位语文教师能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规范、简洁、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 是其是否能像“磁石”一样吸引学生, 激发学生强烈求知欲, 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关键。鲜活的、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它像一股清泉流入沙漠, 于是沙漠就有了绿洲;它像一线晨光穿过云层, 给林中飞鸟带来了黎明的信息;它像普罗米修斯的圣火, 给人类带来文明之光。”

可见,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运用诗意的语言, 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形而且意义深远的, 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 调动教材内容, 安排讲练环节, 有起有伏, 有鲜明的教学节奏, 促进大脑皮层产生兴奋。

如我在教学《春》时, 设计了这样的导语: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盼春;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探春;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醉春: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惜春。春天是抒写不尽的诗行, 让我们吟咏不尽、赏玩不已。而朱自清的《春》, 则又为春天写下了新的篇章……

在教学法布尔《绿色蝈蝈》时, 这样的设计思路, 这样诗意的语言, 一定会引起学生的共鸣。达尔文称赞法布尔是“难以效法的观察家” (科学性) 。文学界尊称法布尔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 (文学性) , 请找出文中体现科学性和文学性的地方, 体会本文“科学与诗完美结合”的特点;有人说法布尔是“一位以昆虫为琴弦拨响人类命运颤音的巨人”, 请找出文章体现人文性的地方。

在教学《走一步, 再走一步》时, 我借用了一首诗歌作为结束语, 既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又让学生得到了美的享受:

溪流走一步是江河

江河再走一步是海洋

走一步, 再走一步

天地就将不一样

深秋走一步是寒冬

寒冬再走一步便是春

挫折走一步或许还是失败

失败再走一步可能就是成功

咫尺天涯路

第一步往往很难迈出

于是就没有了下一步

于是就没有了路

路尽天绝处

不妨尝试着再走一步

万水千山

只源于最初的那一步

二、诗意的想象, 激发学生美的情感

何谓想象力?康德把它界定为是一种“先验诸直观的机能”。在审美活动中, 正是这种先验直观机能, “通过一个给定的表象, 无意识地和悟性 (作为概念机能) 协和一致, 并且由此唤醒愉快的情绪, 那么, 这对象就将被视为对于反省着的判断力是合乎目的的。”康德认为正是由于想象作用, 对象的某些表象特征才无意识地契合了某些悟性概念, 使人误以为对象是合目的的, 从而产生愉快, 导致一种审美判断。如果没有这种想象的中介作用, 表象特征与悟性概念之间就永远是一种割裂状态, 不可能生成人类的审美判断。或者可以说, 没有想象就没有审美。由此可见想象在审美中的地位。审美想象是审美主体在直接观照审美对象的基础上, 调动审美经验对审美对象进行认识的心理过程。自觉的美育实施者, 在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审美情趣后, 则要把握时机, 引导学生展开审美想象, 以实现自己设置的审美目标。要使学生获得审美愉悦, 就必须让课本形象在学生头脑中如影像一样播放, 那就必须得调动学生美感心理因素中关键性因素———想象。

如教学《水调歌头》一课, 课文的第4小节是写苏轼躺在床上, 看着圆圆的月亮而埋怨。而课文把作者的思绪化作一个省略号。其课文意境优美, 我在让学生学习了语言文字后, 配上一段音乐, 让学生置身于美的意境中, 想象当时苏轼的内心。正是通过想象, 让学生感受到了意境美。而在感受意境美的同时, 学生也会回味欣赏意境美的过程, 这就是想象美。

在语文教学中, 抓住作者所描写的景物, 结合作者的情感, 联系自己的阅读经验, 放飞学生的想象, 让学生深入作者所描写的意境之中, 这就是想象再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可以以作者的思想情感为经, 以作者描绘的景物为纬, 让想象的翅膀任意飞翔。

三、诗意的朗读, 培养学生美的感知力

读, 在语文教学中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把朗读称之为“美读”, 所谓美读, 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 美读得其法, 不但了解了作者说些什么, 而且能与作者心灵相通了。散文大师朱自清也多次撰文, 如《论朗读》、《诵读教学》等, 他认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其意义的获得, 一半在语言里头, “先由教师泛读, 后由学生跟着读, 再由学生练习着读, 有时还须背诵”, 真是“三分文章七分读”啊。

如在教学曹操《观沧海》时, 学生自读、齐读、竞读, 教师范读, 录音配乐读, 作曲唱读等,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在诗意的朗读中, 学生不仅理解了诗歌的情境, 还培养了学生对美的感知力。

优秀的朗读也是一门艺术, 教师可以通过朗读以声传情, 声情并茂, 达到韵味无穷的艺术境界。对于语文教师来讲, 朗读是基本功之一, 教师应掌握好朗读技巧, 处理好轻重缓急、节奏、韵律等朗读技巧, 使得具有视觉性的文学作品立体化, 转化为听觉艺术。教师不但要认真示范, 而且要导之以法, 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体悟作者和作品所体现的感情, 达到“唯我”“忘我”的境界。

四、诗意的形象, 培养学生美的思维能力

普列汉诺夫说:“美是凭直感的能力而被认识。”文学艺术作品是人类的一种特殊创造。它是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创造的, 所以它本身便具有美的特性。在学习鉴赏活动中, 当我们感受到某种美的事物、美的言行、美的情操时, 就会产生一种兴奋、愉悦和满足, 进而激起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对培养高尚情操的理想和愿望。而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把教材中的美展现在学生面前, 启发他们去感受美、追求美、创造美。

五、诗意的写作, 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学生在学习和鉴赏一篇篇佳作之后, 或朦胧或强烈地产生一种创作欲望, 这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正常反应, 语文教师作为学生语文学习的引导者, 对于这种创作欲望的产生不但要努力保护它、引导它, 更需要借此时机发展它、利用它, 给学生设置良好的创作环境, 并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去捕捉写作感触点。

1. 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校园生活, 并指导学生对校园生活做

深层次的思考, 努力挖掘表现校园生活的活力美、团结美、严肃美、追求美, 从而揭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一富有哲理美的格言。

2. 应将学生的视野引向更广阔的社会, 使他们明白眼之所及, 脑之所悟;

耳之所听, 心之所思, 所有的一切都可以成为他们的写作素材。

3. 帮助他们明辨生活中的真善美;

还要训练他们的联想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

在进行写作课的教学过程中, 我经常会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仿写的训练。如一句话作文训练, 看图作文训练, 材料作文训练等, 学生思维很活跃兴趣也很高, 每次练笔都有令人瞩目的好作品, 读着那些美文, 不能不让人觉得是一种美的享受。

语文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让学生从课文中得到美的感悟,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而且更重要的是产生创造美的意识和激发创作美的能力。语文的世界是人文的、情感的、审美的世界。语文教师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情感的激动, 让学生可以从情感的激动转换成理性的认识和思考, 从中受到教育和陶冶, 去努力创造诗意的学习, 诗意的生活。语文教学美是多方面美学因素有机的统一。只要我们根据不同的内容, 用不同形式的教学美来感染学生, 那么就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当然, 语文课堂要充满诗意, 必然要求语文老师有诗意的情怀。如果一个老师, 眼里只有分数, 手里只有教参, 心里只有分数, 那将是语文教育最大的悲哀。

诗意, 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 缺乏诗意的语文教学, 就好比一片荒野没有鲜花的点缀, 苍凉而无生机。语文教学亟待诗意灌溉, 语文教师亟须诗意涵养, 让诗意成为一种生活。每一节课尽量寻找诗意的元素、诗意的生活, 是很多人的理想与追求。如果让生活充满了诗意, 那我们就真的是在过一种幸福的教育生活了。当然, 这种诗意需要我们坚定不移的决心和艰苦营造的智慧。若无决心, 我们自己首先把课堂折腾得硝烟弥漫。那么诗意就会遥不可及。不要让纷纷扰扰的琐事干扰自己对诗意的追求。而要让自己的心守住灵台的清明。这样, 才能在课堂上自由地挥洒诗意。

摘要:新时代让语文课堂都变得浮躁起来了, 一味地急功近利, 一味地追求高分, 忽视了学生自身情感的需要, 个性与灵魂日益缺失。对此, 大家呼吁:语文课堂应该是诗意与灵魂的课堂, 语文课就应该是精神花园里的一缕清风、一阵花香, 扑面而来, 让人毛孔张开、通体舒畅, 精神和灵魂得到洗礼。试从若干角度力求让课堂诗意起来, 让学生在美的语文课堂上“诗意地栖居”。

关键词:诗意,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参考文献

[1]钱英.引导学生从朴实中发现淳美.语文教学通讯, 2004 (12) .

[2]于漪.让课堂精彩起来.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05 (6) .

[3]高万祥.语文的诗意.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4]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5]曹明海.语文新课程教学论.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7.

让课堂诗意地栖居 篇8

一、通过吟诵, 感受文本的意境美

叶澜教授曾说:“我们的语文教学, 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文文字, 才能使其变成生命的涌动。”而激活语言文字的最佳途径就是让学生入情入境, 在情境中动情, 这也是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精髓所在。而诗, 本身就是一种情境。诗以它特有的格式、韵味、灵气吸引着学生, 教师无需讲读的技巧、读的节奏, 学生自然能心领神会, 读来抑扬顿挫, 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根据宗璞的《西湖漫笔》改编的《绿》, 是一篇以景抒情, 展开联想, 恰当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等手法的散文, 课文在描写杭州西湖的春景时, 抓住一个“绿”字, 立意新而深, 语言形象、生动, 适宜朗读、背诵、积累。在教学课文第二自然段时, 将散文以诗的形式呈现, 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

师:听着大家的朗读, 感受着语言的韵律, 老师的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一首小诗, 让我们随着音乐, 轻轻诵读:

道路两旁

古木参天

苍翠欲滴

似乎

飘着的雨丝儿

也是绿的

飞来峰上

层层叠叠的树木

有的绿得发黑

有的绿得发蓝

峰下蜿蜒的小路

布满了青苔

直绿到了石头缝里

……

虽然改变的是形式, 但这一形式呈现的是节奏美、音韵美, 学生的视觉感触一下被调动了, 读出了趣味, 读出了韵味, 读出了神采, 读出了散文中的诗意, 读出了诗意中的情韵, 使人情不自禁地融入到这一片绿意盎然的情境之中了。

教材中许多课文的片段都可采用这一方式, 如《桂林山水甲天下》《搭石》《触摸春天》《生命生命》等, 通过吟诵, 在感受文本意境美的同时, 领略文本语言的清新、流畅, 从而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

二、巧妙练笔, 品悟文本的语言美

在不少学生的眼里, 写诗是一件高不可攀的事情。但是, 如果教师能以文本为基础, 积极为学生搭建平台, 寻求“诗”与“思”之间的教学机智, 学生就能兴趣盎然地投入创作。

人教版第八册《麦哨》一文, 语言生动优美, 比喻、拟人手法运用得形象传神, 细细读来既有画的意境美, 又有音乐的韵律美。学完全文, 学生意犹未尽, 依然沉醉于语言文字的欣赏品味中, 于是, 我提议把这篇散文的语言进行重组再加工, 改编成诗歌。我引导学生四人小组合作, 任选一节内容进行改编, 可以从文本中撷取关键的字词串联, 也可以自己适当提炼归纳, 以诗歌的形式呈现。学生兴趣盎然, 斟酌字词, 筛选比较, 几分钟后, 一句句清新简洁的诗句从孩子们的笔下写出来。把它们重组后, 一篇诗意盎然的《麦哨》就诞生了:

呜卟, 呜卟……

哨声在浓绿的麦叶上掠过,

欢快, 柔美。

湖畔,

白衬衣, 绣花兜, 彩头巾,

红扑扑的脸蛋,

是沾满露珠的花儿。

田野里,

起初, 鹅黄嫩绿,

转眼, 一片浓阴,

而今, 浅黄色的新装晃了我的眼。

麦秆擎起丰满的穗儿,

一个麦穗儿,

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土坡上,

翻跟斗, 竖蜻蜓, 摔摔跤,

柔软的草地,

是天然的运动场!

……

从创编的小诗中, 我们惊喜地发现, 学生不仅抓住了文本前后呼应的特点, 而且能抓住散文中的关键意象, 寥寥数笔将乡村欢快柔美的生活场景勾勒得栩栩如生, 把文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这才是真正的阅读!

又如人教版第九册《小桥流水人家》一文, 一看题目, 就让人联想到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课文开篇用如诗的语言, 描绘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写意画, 清新明快, 美丽缠绵。接着话题一转, 写出了小桥流水人家恬淡闲适的生活, 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守望相助, 无“闹市”之乱耳, 无“疲惫”之劳形, 犹如世外桃源。结尾直抒胸臆, 表达了对故乡绵绵不绝的怀想和思念。整篇课文如流水般娓娓道来, 清新别致。教学这篇课文, 我抓住题目的特点, 在品读时引导学生提炼关键词语, 以诗的形式概括各段主要内容, 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组织如下:

1. 课始, 结合《天净沙·秋思》, 让学生感受到“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 而后在《梦里水乡》的音乐声中通读全文。

2. 品读第一、二节, 提炼出“小溪潺潺绕村庄杨柳依依垂水面水鸟流水相和唱孩童溪中寻虾忙”的画面。

3. 品读三、四节, 提炼出“过木桥漂野花石桥通茶山茶女采茶欢”的画面。

4. 品读五、六节, 提炼出“倚东窗小桥流水人家何时入梦乡”的思乡情结。

整堂课, 题目是一首诗, 内容是一首诗, 课堂亦是一首诗。

在《绿》一文中, 这样的创编可谓俯拾皆是, 如:那是满池的新荷圆圆的绿叶或婷婷立在水中或婉转靠在水面只觉得一种蓬勃的生机跳跃满池绿生命的颜色。又如:初春的杨柳嫩枝那么鲜那么亮蹬着脚告诉你蓬勃的生命力眼前的新荷也如此焕发着生机……这些充满灵性的语言像朵朵闪亮的浪花不断跃起, 这是对文本的一个内化过程, 是对文本的一种升华, 一种再创造。

三、拓展延伸, 触摸文本的情感美

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课文上所选的文章, 大多都倾注了作者的感情, 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 要挖掘文章中极富感情的部分, 触动学生的心灵, 陶冶学生的情操。而诗是敲开情感之门的钥匙。如教学人教版第九册《桂花雨》, 笔者在结课时进行了如下的情境创设:

师:这个一生都在漂泊的琦君, 除了会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 还会想起什么?

生:故乡的村民、小伙伴、妈妈。

生:故乡的糕饼。

生:胡家老爷爷、毛家阿婆。

生:一草一木。

……

师:是啊, 琦君曾说:“来到台湾, 此心如无根的浮萍, 没有了着落, 对家乡的苦念也就与日俱增了。”让我们在席慕蓉的《乡愁》中去感受游子对故土的那份眷恋吧。

在悠远的音乐声中, 师生轻声诵读——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这段清新缭绕的乡音对蕴含乡愁的《桂花雨》作了很好的诠释, 学生沉浸其间, 感受着作者对往昔的珍惜和留恋, 岁月逝去, 乡愁渐浓, 难怪桂花是故乡的香, 月亮是故乡的明, 溪水是故乡的甜, 人儿是故乡的亲!这一朵朵小巧的桂花, 这一场沁人心脾的桂花雨, 让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芬芳, 是香甜, 是快乐, 是温馨, 更是一种心灵的润泽, 一种长长的相思, 一段暖暖的牵挂。此时的课堂已是此地无声胜有声了……

又如人教版第七册《鸟的天堂》的拓展体验片段:

师:如果你是文中那只小画眉, 你想唱些什么呢?可以用写小诗、写歌词的方式来表达。

(学生自主合作, 积极参与, 准备借小画眉倾吐心声。约10分钟后, 学生纷纷上台展示)

一女生:朗诵小诗《画眉之歌》

阳光透过枝叶洒到身上

我的心情如同阳光般明朗

翠绿的颜色正在颤动

闪耀着光芒

树与鸟共存

我歌唱无限的生命力

绿色的歌声

升上云际

男生小组:诗配画《小鸟之歌》

小鸟小鸟真可爱, 活泼伶俐人人爱。

小鸟小鸟真可爱, 歌声动人惹人爱。

小鸟小鸟真可爱, 还有榕树把你爱!

……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 创造力真强。我想用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一句名言来结束这堂课——

“人, 诗意地栖居大地上!”

这一拓展环节, 通过创设“以小画眉的身份写诗、写歌”的情境, 学生与文本对话进入了物我同一的新境界, 我即是树, 你即是鸟, 树和鸟相互依存, 相互欣赏, 形成整体, 大自然的融洽和谐无处不在。透过诗意的语言, 我们看到的是文本情、学生情, 听到的是情情交融的欢跳声。

东岸国际:诗意地栖居 篇9

本项目规划以“人本、自然、文化、融合、科技、实际、安全”为中心原则, 以整体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三者统一为基准点, 着意刻画优质生态环境, 为居民塑造都市中自然优美, 舒适便捷, 卫生安全的怡然栖息之地。

空间与景观有机结合

1、强调全区建设的整体性, 包括功能布局、分期开发、住宅分布、道路系统、绿化系统、水系、活动空间分布与市政基础设施, 统一规划, 形成统一整体。

2、在整体布局的基础上结合分期开发, 在兼顾整体性的同时强化组团规划的相对独立性, 包括:功能、规模和组团景观。

3、以环境建设为重点, 充分利用规划区块范围内青山绿水的自然环境, 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较大的开发规模, 以城市广场、水系、绿带、组团中心绿地及标志性公共建筑等内容为载体, 点、线、面互为串联, 全方位营造高品位居住环境。

4、规划、建筑及景观风格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5、在整体风格协调的前提下, 各组团具有清晰的可识别性, 单体建筑具有一定的差异特征, 尤其是资源分享尽量均好。

6、尽量考虑经济性和可操作性, 提高产品的价格接受能力, 在此基础上尽量创造良好的空间和景观环境。

诗情画意的人居环境

1、功能分区

横向分区分为居住区和商业区。居住区主要分为三大类, 高层公寓区、叠拼公寓区、别墅区。与商业区由西至东呈纵向四段式布局。整体空间上从西向东是阶梯状下降。各组团通过高密度绿化进行分隔, 相对独立, 自成一体, 又与中心绿地、水系形成有机结合。

高层公寓位于用地西部, 北侧为塔式高层, 沿四纬路布置, 充分展示小区形象。南侧为单元板式高层公寓。高层公寓沿河布置是观河最佳位置, 有利于更多住户欣赏水景, 同时错落丰富的楼座为河水景观营造了美丽的背景, 充分展现了项目的城市形象。高层之间做足间距, 为大尺度园林的营造提供了可能。

叠拼公寓是相对独立的住宅区, 在高层区东侧, 东侧为中心绿地及人造水景, 其自身的错层户型及特殊的位置, 形成独具特色的室内外空间的多样性。

中心绿地东侧是别墅区, 按户型分区由西向东分为大、中、小三个户型分区, 以水、绿地加以划分, 环境幽雅, 风景独好。

北侧沿路设置城市公共建筑, 其中东北角设置九点, 酒店西侧是会所。东侧为步行商业街, 含咖啡店、小酒吧、美容美发、艺术工作室, 是休闲风情的都市街区。

小区南侧设置了幼儿园及老年人活动中心。

2、空间布局

整体空间布局是由东向西高度逐渐增高, 空间尺度逐渐加大。

3、道路交通系统

根据分区开发及规划的要求, 在北侧设置了一个主要出入口, 南侧设置两个出入口。主要道路呈现“n”形, 连接三个出入口的同时, 与中心绿地一起将小区进行合理纵向分区。次要道路呈枝状与主路相连, 景观道路承受较小的交通压力, 更趋向于景观作用。同时, 次要道路又形成一个组团的联系, 入户道路呈枝状放射的每家每户, 这种道路体系保证了中心区不被车行道穿越, 取而代之的是联系各区的步行道。区内车行系统分三级:小区主路, 小区支路, 入户道路。

在高层区设置了地下车库, 同时满足叠拼住户的需求。

4、景观设计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 人们的生活已逐渐从“谋生阶段”转入“乐生”阶段, 人们日益重视生活的质量, 对于居住的要求不仅仅是一个遮风避雨的蜗居, 而是愈来愈注重整体的环境质量。因而住宅小区户外绿化环境的塑造对于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建设现代文明居住小区、提高居民择屋购房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所谓“买房就是买环境”的理念已被广泛接受。

本次规划设计在整体的基础上, 着意强调住宅小区环境的塑造, 用“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将集中绿地融合到每一个庭院环境中, 达到均好性, 继而营造出一个和蔼可亲充满诗情画意的人居环境。

在场地中设计了两条景观轴线, 一条是横向贯穿东西的以绿植为主的景观带, 另一条是在区中心以水景为主的南北向的景观带, 两条景观轴线相辅相成, 贯穿整个小区, 最大程度实现均好性。

生活设施配套合理

1、根据现状地形和地貌, 以及水位关系, 在设计中区内道路中心标高与对外出入口处的城市干道平滑连接, 场地标高均高于周边的道路标高, 以避免场地积水。

2、利用小区内开挖水系土方量, 满足规划设计高程的起伏关系, 做到小区内土方量的平衡。

3、住宅间距按1∶1.73计算, 保证住宅有良好的日照条件。

设计突出多元

根据总体规划思想, 在小区不同的位置结合具体功能要求分别设计了特定类型的住宅, 高低错落的建筑体形, 疏密相间的空间结合, 丰富了小区的景观。小区住宅设计集中突出多元性, 合理性, 创新性和科技性。

1、多元性:整个小区共设计了多种大小不同的基本户型, 通过菜单设计还可以创造更多套型, 达到住宅套型的多样化, 为住户提供充分的选择余地。

2、合理性:住宅设计中除考虑日照、通风等基本因素, 做到南厅南主卧以外, 还突出考虑以下几点:

1) 分区明确:从居住的功能与私密性考虑, 以人的行为为基本出发点, 充分保证内外、动静、昼夜的分区, 具体体现为通过平面深浅, 错层, 高差的手法, 做到视线、声音的隔绝, 符合住户的心理要求。

2) 厨卫的合理布局:以小康生活为基准, 在厨卫设计中,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 充分考虑合理的程序, 适宜的人体尺度, 据此安排各种应有的厨卫设备, 特别做到洗厕分离。

3) 辅助空间:辅助空间作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空间, 在设计中得到重视, 每户设置门斗作为更衣换鞋之过渡空间, 户内尽可能增加壁柜和吊柜等储藏空间, 预留空调室外机位和冷凝水管, 以保证住宅立面的整齐美观。

3、创新性:创新性表现在住宅公共交往空间的拓展与创造, 以及建筑造型与风格的取向。

4、高科技应用:网络连接, 防盗报警, 煤气泄漏报警, 匪情求救报警, 监控设置等等的应用。

商业设计

商业包括商场、购物中心、休闲娱乐设施及社区活动中心以及幼儿园等。

设计参考对本居住区的消费人群进行了活动预测, 使其功能、交通流线布局上在有超前意识的前提下, 能够切合当前国内实际需求。城市商业内部空间变化丰富, 为处于其中的人群提供了良好的购物休闲娱乐环境。

建筑立面处理通过化整为零, 更加符合人体尺度的细部处理, 尽量消弱大型公建的庞大体量感。设计运用大量现代造型元素, 材料上利用金属、玻璃、铝合金板等高技材料, 使该综合体具有明显的商业气息的同时, 也具有科技文化内涵。

新技术确保质量

1、隔声楼板

邻里之间噪声干扰一直是令人头疼的难题, 本项目选用88J1-2《隔声楼面、轻质隔声墙》图集中隔声楼面的作法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即使楼上住的是舞蹈家也不会影响到楼下住户的睡眠。

2、外墙外保温体系

艺术美让人诗意地栖居 篇10

艺术是审美教育,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和自由性的特点。所以,人们喜欢它、追求它,乐于接受它的感染与熏陶。这一种具有情感陶冶功能、审美愉悦功能的艺术教育,它通过美能怡人、乐人,能给人以无比快乐的精神性享受。同时,艺术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

一、艺术美启示人敬畏生命

当我们用智慧的双眼来寻觅一切美好事物,憧憬成功的喜悦,享受美好的生活时,我们首先必须敬畏生命。因为,我们只有充分地感受生命的高贵与美丽,人生之美才会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一切生物都有自己生存的权利,都闪耀着美艳生命的神圣光辉。仰视蓝天,鸟儿在飞翔;俯视大地,无数的生灵在不倦地忙碌着、生活着。在这充满无限生机的大地上,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以珍惜生命为基点,去探寻丰富多彩的人生宝藏。

相对于宇宙的广阔与漫长,作为过程的人生是渺小而又短暂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古往今来,人们总是以各种方式探寻人生不朽的秘密。他们或想通过炼丹药而求长生不老,以获得肉体的永生;或想通过把自己的思想、作品、创造发明等长留人间,为人类造福,以追求人生永恒的意义。珍爱生命,就得给人生赋予一定的意义,没有意义和价值支撑的人生,必定会充满困惑和迷惘。北宋大儒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二、艺术美让生命的过程都沐浴着阳光

艺术美育是人类从愚昧走向文明过程的一种非强制的、自我完善的教育方式。把审美理论直接或间接地应用于人的审美实践中,艺术教育的审美活动,既要美化人的精神世界,也要美化人的物质世界;既要美化精神环境,也要美化物质环境。所谓美化,就是主体按照审美的理论,遵循美的规律,改变自身,改变环境,使人的理性与感性、理智与情感得到协调、和谐发展,使环境变得更人性化、审美化。

人的生命是一个过程,传说苏格拉底和拉克苏相约分头到一座遥远的名山去游览。多年以后,他们在途中相遇了,并且发现,那座山实在是遥不可及,即使走一辈子,也不可能到达其美丽的山顶。拉克苏失望地说:“我竭尽全力向那座山奔跑,结果什么都没有看到,真是太叫人失望了!”而苏格拉底却说:“路上不是有很多美妙的风景吗?为什么不顺便沿途欣赏一番?”拉克苏却说:“我心中只想着目标,哪有心思去欣赏路上的风景呢?”而苏格拉底说:“当我们追求一个目标时,切莫忘记在追求目标的旅途中,也是处处有美景的!”

目标的到达或者完成,往往只在瞬间。“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我们身为旅人,应该切记:“人生的美好不在终点,而在途中,追求美,追求理想,追求美好事物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美丽的人生境界。”人类勇于探索自然社会和自身奥秘的这种精神,是永无止境、永不满足的。美作为一种开放的未完成状态,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不会有终结,始终是人们探索和追求的对象。美体现在人类对真的追求,对善的缔造,对人类情感的永恒的感动之中。在艺术审美的教育中,使人坚守对真的追求。因为美是有规律的,那么对真的追求就是为创造美好人生的要务。我们的一生在求美中,实际上就是在锲而不舍地追求真理,探索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奥秘。同时,我们在寻美的过程中,也是在锤炼个人的修养,培育自己的至真品性,做一个率真坦荡、光明磊落的人。

三、艺术美让我们诗意地栖居

艺术教育就是通过音乐、美术、戏剧、书法、舞蹈、工艺等艺术形式,培养受教育者对于各艺术要素的敏感度,从而逐渐地将其内化成为自身的能力。例如,作为美术的基本素养之一,能够敏锐地察觉到几十种甚至上百种颜色的变化与微小差异。人类在任何一项技能中习得的品质和习惯都会内在地成为人的品质和习惯。再如音乐,通过对于音乐艺术的学习,可以逐步培养出学习者对于泛音列、对于微分音的辨识力,从而内化为人对于事物的敏感度。艺术作品都是整体艺术,如建筑,一砖一瓦并无美感,但是无数的砖瓦通过设计与整合成为一栋建筑时,就会呈现出无与伦比的奇妙景观。正是由于这些特点,通过艺术作品的学习与鉴赏,不仅提升了大众的美学品质、审美品位,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学习者对于外界事物以及自身内在感受的敏感度,真正体会到艺术内在的秩序感、形式感。它教会我们在人生的历程中,更要学会超越的精神、审美的心态和发现的眼睛。

超越的精神。很多人置身于忙碌的学习、生活、工作之中,常会觉得劳累困顿,单调乏味。正如“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而今七事都变更,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是很多人常常会遇到的浪漫的理想和残酷的现实之间的冲突。尽管如此,人之所以为人,因为在精神上往往都是具有超越性的。伟人之伟大,就在于对残酷现实的超越,他们依旧能够“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执著地追求着自己的精神家园,渴望诗意地栖居,非文人墨客的专利,只要有审美的心态和超越的精神,普通人同样可以拥有一片充满诗情画意的精神家园。

审美的心态。人的生命倘若只从物质利益出发,可能是一种为物质所役的状态,其人生往往是一种负累。而审美的人生态度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自由状态,生活充满情趣,不会为外物所累,不会“心为行役”,生活中物质的追求,往往也可以是审美的,显示着一种超越的精神和生机。陶渊明式的“身劳心闲”,正是中国传统文人的一种生活境界和精神追求。即使他们的物质生活并不丰富,但他们对于美的感悟和追求,并不会因为生活的困顿而降低。大诗人杜甫一生蹉跎贫困、漂泊不定,诗中却不乏像“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种大气磅礴,对自然之壮美,对天空宇宙的赞歌;也不乏像“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这种对于眼前美景的生动描述,对生命的热爱和欣赏之情的吟唱。可以说,其超越苦难的审美的人生态度时时刻刻与之相伴相随。又如苏轼的一生仕途坎坷,数遭贬谪,甚至流放到当时荒蛮的岭南等地。然而当我们读到他在贬谪时所写的“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换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种豪气云天,以及像“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这种化苦难为洒脱的诗句,心中的敬佩之情会油然而生,这样的人生境界,这种一路诗情的审美人生态度,不正是现代人所追求的“诗意栖居”的精神超越的审美理想吗?

发现的眼睛。有了这种超越的精神和审美的心态,我们重新审视一下周围的世界,一定会欣喜地发现,原本以为平淡的生活和司空见惯的风景,却原来如此丰富多彩。

上一篇:80后多元化的爱情观下一篇: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