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领导力素质分析

2024-10-17

跨文化领导力素质分析(精选7篇)

跨文化领导力素质分析 篇1

学及相关知识的水平, 以及在具体领导工作中这些知识所占的含量。在各项重大决策以及管理工作中, 文化素质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效益越来越明显。一个领导者能够接受到什么信息, 能够接受到多少信息, 能够发现什么问题, 都取决于他的知识状况。文化素质对领导者的战略眼光、胆略和魄力有重要影响。提高文化素质有助于帮助领导干部掌握科学的工作方式和方法, 防止僵化教条, 提高执政能力, 做好税收领导工作和管理工作。

当前, 基层领导干部的知识能力结构与新形势新任务不适应的问题比较突出, 有些基层领导干部的知识结构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他们仍习惯于用旧思维旧知识去思考、看待和解决新情况新问题, 知识层面和领导能力滞后于新的形势和实践。低文化素质影响人的判断, 阻碍人的视野, 直接制约着领导干部对大局的掌控, 使他们不能够全面、准确地作出决策, 导致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停留在一个较低的层面上。现在, 不少领导者屡屡地交“学费”, 不断地“吃一堑”, 却总是不能“长一智”, 很大程度上, 正是知识含量低的必然结果。

所以, 提高领导干部的文化素质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二、有助于提升领导干部的人格魅力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 读诗使人灵秀, 数学使人周密, 哲学使人严谨, 科学使人深刻, 伦理学使人庄重, 逻辑修饰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为, 皆成性格。”丰富的知识既具有开阔视野, 增强能力的功效, 又能起到提升领导干部的人格魅力的作用。

1、提升领导干部的文化素质有助于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境界的形成, 不仅是抽象思维的过程, 也是形象感化的结果。各种有关文化知识内容的培训, 都可以通过调整和影响人的

基层税务机关领导干部, 是直接同纳税人打交道的税务工作者, 他们既是税收法规的直接执行者、上级方针政策的贯彻者, 又是带好税务干部队伍的领导者, 他们领导能力的高低, 直接影响和制约着税收工作的成效。

在21世纪的现实中, 文化的优势和作用越来越大, 文化素质对现实中的人及其个性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可以说, 文化素质与领导干部的自身素质及其领导工作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博学多识是提高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的知识基础之一。因此, 加强文化素质, 提高文化品位对领导干部具有极端重要性。

一、有助于提高基层税务机关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

提高基层税务机关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 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执政能力的高低主要表现在执政方式是否科学、执政方法是否得当、执政效果是否优良上, 这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最终归宿。目前,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 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必须提高应对复杂局面、处理复杂矛盾、解决复杂问题的素质和能力。

税收工作需要税务干部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水平。所谓领导干部的文化素质, 主要是指领导干部自身所具有的文化、科思想情绪和心理情感, 更新人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 开阔人的视野, 陶冶人的情操, 来达到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目的。

2、提升领导干部的文化素质有助于提升领导干部的影响力。

领导干部的文化品位对其人格魅力有重要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领导干部实施领导, 不是光靠行政命令, 主要是靠引导和指导, 靠人格的魅力, 围绕自己的职责去对部下施加影响。领导干部文化底蕴丰厚, 言谈举止大方得体, 可以有效提升领导干部的内在吸引力和影响力, 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 使工作绩效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3、提升领导干部的文化品位有助于提升领导干部的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

一个人, 尤其是领导干部, 若是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低下, 情趣低俗, 势必最终会成为无聊庸俗和粗俗浅薄之人。提高文化品位, 有助于提升领导干部的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 帮助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文化的浸染和熏陶, 能纯洁人的心灵, 高雅人的情操, 让人正确认识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 远离无聊庸俗和粗俗浅薄。这是领导干部修身养性, 为自己筑起防御低级趣味的屏障的需要。

三、有助于加强税务文化建设, 塑造学习型组织

21世纪是一个不断学习创新的知识经济时代, 现代文明的核心正由制度管束逐步让位于文化影响。税务文化是税务部门在长期的税收实践活动中积累的各种物质形式、行为规范、管理制度、价值观念、职业道德等的总和, 包括物态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面。精神文化是税务文化的核心, 是税务文化的高度浓缩和集中反映, 也是税务文化中最活跃、最富于激励性的部分。领导干部在指导税收工作中所体现出来的理念、思维方式, 是税务文化丰富内涵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提高税收工作中的文化内涵, 是提高税收工作绩效的重要途径。

领导者在实际工作中表现的各种行为, 都与其文化素养密不可分, 是其文化素养的外在呈现。领导者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位, 直接影响着他们对学习、对教育作用的认可程度, 影响着税务文化建设工作的质量和进程, 影响着组织内部的文明氛围, 决定着组织文化的形成和品位的高低, 也决定着组织发展的竞争力和生存空间。所以, 加强领导干部的文化素质, 提高领导干部的文化品位, 并不只是简单地提升他们个人的技能, 同时也是传播税务文化理念、提升组织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 对于树立税务机关的良好社会形象, 提高服务标准和质量, 保证各项税收工作的完成具有重要意义。

四、有助于提高培训的品位, 增强培训的实效

目前, 在税务领导干部的培训中, 政治理论知识、税收管理知识较多, 而文化知识的含量较少, 在提高培训品位、增强培训的实效的各个因素中, 政治理论知识和税收管理知识无疑是重要的因素, 但如果不考虑文化知识含量的因素, 认为文化知识可有可无, 则是不正确的。

在当今世界发展变化的新趋势中, 一个值得重视的新特点是:文化与经济、文化与个人能力的相互交融越来越紧密;以文化的力量作为竞争工具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文化能力在一个组织、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文化作为一种能力, 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组织和个人所重视, 提升培训内容的文化品位正日益成为培训机构追求的重要目标, 文化能力培训也日益成为领导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

为税务队伍建设服务这既是税务教育培训工作的基本职责, 也是税务教育培训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经济的知识化和由此带来领导工作的复杂化, 要求税务干部必须具备更多的现代科技知识以及人文历史方面的知识。

对于税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而言, 不同领导职位有不同的素质和能力要求。要扩大培训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提高培训的效益和品位, 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理念, 加强对领导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改变干部培训内容的设计上还比较粗放的现状, 在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领导者进行培训时, 主要培训内容与应职位特征要适应, 体现出文化特色, 力争在培训中将历史与现实、知识与思想融于一体, 体现大视野、多学科、纵横贯通的特点, 帮助领导者在汲取历史文化营养, 拓宽人文视野的同时, 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社会文明进程, 减少工作中的盲目性、片面性、表面性和机械性, 增强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提高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否则, 培训将难以满足个人能力提升要求, 同时也难以提高培训的品位, 难以树立培训的品牌。因此, 税务干部教育培训必须要在过去实践成果的基础上有新的发展和新的突破。

当前, 基层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与从事领导工作所需的能力和素质还有一定距离, 干部培训的目的就是要缩短和消除这一距离, 通过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和知识水平, 改进他们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 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和精神状态, 真正实现教育培训工作“以人为本”的理念。

摘要:加强基层领导干部的文化素质, 对于提高基层税务机关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 对于提升领导干部的人格魅力, 对于加强税务文化建设、打造学习型组织, 对于提高税务培训机构培训的品位、增强税务干部培训的效益, 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文化素质,执政能力,人格魅力,税务文化建设,构培训的品位

参考文献

[1]田联进.如何倡导与实施终身学习[J].继续教育研究.2006 (3)

[2]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11

[3]张志鸿等.现代培训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7年版。

跨文化领导力素质分析 篇2

赵渤 原创 | 2014-04-26 13:

21一、儒家的领导素质行为及能力序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国儒家思想对于领导者素质与能力发展要求是有内在规律的。他要求“修己安人、内圣外王”的发展序列。儒家强调正人先正己,由内而外,由已及人,《大学》中说:“古人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志;致志在格物。”这里所说的“格物、致志、诚意、正心、修身”,是追求人内心的修养完善;“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为政治民,追求理想的社会。两者合起来就是庄子所说的“内圣外王”。

二、中西方管理基于领导能力及素质的理论比较:本质、构成特点及方法应用

1、西方能力与素质理论:本质特点评价方法及应用

第一,西方的能力与素质理论:本质特点.西方能力理论认为,能力是具有结构心理特征的总和。研究能力的结构,分析能力的构成因素,理解能力的本质,从而合理设计能力测量的手段。由于能力是一个复杂的心理特征,因而出现了研究能力的不同理论。它们的共同基础是能力测量中不同的因素分析法。西方素质理论认为,素质是有机体天生具有的某些解和生理的特征,主要是神经系统、脑的特征以及感官和运动器官的特性。素质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离开这个物质基础就谈不到能力的发展。生来或早期聋哑的人难以发展音乐能力,双目失明的人无从发展绘画才能,严重的早期脑损伤或脑发育不全的缺陷是智力发展的障碍。

第二,西方能力与素质理论的关系:构成特点。素质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基础,但不是能力本身。素质作为先天生成的解刨生理结构,不能现成的决定能力。刚出生的婴儿没有能力,只是由于他生来具有一定的解刨生理特点,因而他具有能力发展的一般可能性。只是在以后的生活实践中,解刨生理素质在活动中显露并发展起来,才逐渐形成能力这样的心理特征。

英国心里学家斯皮尔曼作为实验心理学的先驱,他反对联想理论,著有《智力的性质和认知的原理》、《人的能力》、《创造的心》等”。他对心理统计的发展做了大量的研究。他对相关系数概念进行了延伸,导出了等级相关的计算方法。他还创立因素分析的方法,这是他学术上最伟大的成就。

第三,西方能力理论:评价方法及应用

斯皮尔曼二因素结构理论的方法表达为:

1)斯皮尔曼认为,能力是由一般因素(g)和特殊因素(s)所构成。2)完成任何一项作业都是由g和s两种因素决定的。

分析方式:

1)一个算术推理作业由g+s1决定,而一个言语测验作业由g+s2决定。2)两套测验题的结果如果出现正相关,就是因为它们有共同的因素g;而它们不完全相关,就是因为每种作业包括不同的、无联系的 s因素造成的。

结论:根据这些相关,在能力结构中,第一位的和重要的是一般因素g,各种能力测验就是通过广泛取样而求出g因素。

另外,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了一种新的能力结构设想,称为“智慧结构”学说。

1)智慧因素是由操作、材料内容和产品三个变项构成的,像一个长、宽、高三个维度的方块。

2)每一变项由一些有关的要素组成,因此,他以排列组合的方法,提出智慧可能由120种因素组成。

2、中国人文哲学关于能力与素质理论分析:原则与本质属性、评价结构及应用

第一,中国历史上讲究智慧才智:由品引导。所以,对人的品性及素质与能力等的论述是很多的。董仲舒认为人性有品,品有善恶,其所谓的有善有恶是指本体人。他认为,人性可以分为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并认为,圣人之性,先天即是善的,无须教化;中民之性,需要教育;斗筲之性,经过教育也难以转化为善。王充认为,性善是中人以上,性恶是中人以下,善恶混是中人之性。韩愈提出“性三品说”,认为上品人性是善的,下品人性是恶的,而中品人性之善恶在于引导。

第二,中国历史人文哲学关于人才智慧构成:评价原则。儒家的“五常”“六艺”实际是人的心智的教化过程。他主张身心智的和谐,既不主张以礼(理)灭情,也不赞成顺随自然情欲的泛滥,而主张把自然的感性欲望纳入礼节性原则之中去。

儒家关于心灵中知、情、意的分析,是非常全面的,即,通过教化形成自然与和谐。而“五常”“六艺”的教化结构,即是这种手段。《孟子•尽心下》云:“养心莫善于寡欲。”天理与人欲成了相互对立的两件事。“不为天理即私俗„„不为人欲皆天理。”灭一分人欲,方才存一分天理。人要成就自己,成就他人,首先就要做到以“理”改造‘欲’,形成“礼‘的自然秩序,顺乎自然顺应天理。由此儒家主张心灵的“中和”,使知、情、意保持和谐顺适的状态。

荀子认为,人们无法减少或去除内心的物质欲望,但人们却可以通过一定的途径来节制自己追求利欲的行为。这就是说,“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 用什么来“节求”呢?荀子引出了他的“制礼明分”的思想主张。

“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

“故先王案为之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然后使谷禄多少厚薄之称,是夫群居和一之道也。”

“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贫富贵贱之等,足以相兼临者,是养天下之本也。”

第三,墨家关于管理者能力的应用:基于素质要素的管理能力评价

《墨子•尚同》中云:“数千里之外,有为不善者,其室人未遍知,乡里未遍闻,天子得而罚之。是以举天下之人,皆恐惧振动惕栗,不敢为淫暴。曰:‘天子之视听也神。’先王之言曰:‘非神也,人唯能使人之耳目助己视听,使人之吻助己言谈,使人之心助己思虑,使人之股肱助己动作”。

释义:“数千里之外,有做坏事的人,他的家人还未完全知道,乡里还未完全听说,天子得知后就惩罚他。因此,天下百姓都恐惧、颤慑、战战兢兢,不敢做淫荡、暴虐的事。都说天子的视觉、听觉象神灵。先王说,“并不神啊,只不过是使别人的耳目帮助自己去看、去听;使别人的嘴巴,帮助自己讲话;使别人的心灵,帮助自己思考;使别人的手脚,帮助自己行动而已”。

《墨子•尚同》中云:“助之视听者众,则其所闻见者远矣。助之言谈者众,则其德音之所抚循者博矣,助之思虑者众,则其谈谋度速得矣。助之动作者,即举其事速成矣。”

释义:帮助他视听的人多了,那么他的所见所闻的知识就广远;帮助他言谈的人多了,那么他的善言所安抚的范围就广博;帮助他思考的人多了,那么他的计谋、计划就会迅速获得;帮助他行动的人多了,那么他所办的事就会迅速成功。

3、中国管理思想之“政之以德”之本:“仁者”“爱民”,德法兼治 儒家的德治思想对漫长封建社会的治国之道产生了深远影响。认为,德治,需要治国者“为政以德”,同时也需要百姓民众明理守德。要让百姓做到明理守

德,需要三方面的努力,一是治国者做到“为政以德”,二是百姓安居乐业,有“恒产”才有“恒心”,三是道德教化,导民以仁,摩民以义。在这三方面的努力中,道德教化最为关键,其效用在于动员人的道德情感,使人成为有道德的人,使社会成为友爱和谐的社会。

儒家认为:民贵君轻,仁者,富民;德主而刑辅;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则易治也。

三、中国管理思想之“水至柔,而利万物” :故几于道

儒家有言:“水能载舟,也能。事实上这就目前我们经常说到的,管理的人性化就是对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的根本点的说明。儒家强调通过管理者的道德威望的感昭示范,在无形中影响群体,每个人在感昭下“修己”激发群体社会网络的协调和睦与创造性。

中国的老子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造福利益人间万物而又不争不悔,能接纳百川不分混浊污垢而自质清洁,这几乎就是“道”了。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水柔弱至极,但咆哮泛滥起来,谁能阻挡?激水之疾,可以漂石。水“反者道之动”,“千里之堤,可以溃于蚁穴”。的确,人们所知的宇宙间又有何物能似水那样至柔、至刚、至净、至爱、能容、能大呢?管理者是否应该学习水那种效法自然之道的胸襟和气度呢?

跨文化领导力素质分析 篇3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素质;素质教育

伴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创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以求更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素质教育开展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这就需要学校能够提高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视程度,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潜移默化中规范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由此看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与中职学生整体素质教育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对于后续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开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一、校园文化内涵和特点

职业学校作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重要场所,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尤为必要的,尽管关于校园文化的理论研究较为丰富,但是至今学术界尚未对校园文化做出明确的定义。就校园文化本质内涵来看,可以将其看做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合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观念和情感意识,无形中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

校园文化较之企业文化而言存在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无形性。校园文化中蕴含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形成于特定氛围中的师生群体,是一种无形的氛围,即便无法看得见、摸得着,但是职业学校师生仍然会遵循校园文化中蕴含的主导价值观去工作、学习和生活[1]。其二,软约束性。校园文化由于看不见、摸不着,在无形中对学校师生起到熏陶和感染的作用,加强师生对学校办学思想和核心价值观产生认同感,对校园文化产生归属感,自觉遵循核心价值理念去生活、工作和学习,对于校园管理工作开展起到指导的作用。其三,稳定性。校园文化是在学校各项教学和教育工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定的文化氛围,对学校师生思想观念和行为活动产生不同程度上的影响[2]。尽管这种校园文化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但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伴随着职业学校变革和发展不断充实,具备独特的生命活力。

二、校园文化对中职学生素质培养的影响

校园文化作为中职学生共同拥有的价值观念,被职业学校师生创造的同时,又服务于职业学校师生。校园文化由于自身特性,在无形中会对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起到十分深远的影响。

(一)对中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影响

中职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主要表现为确立科学价值观念,保持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有助于中职学生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清醒头脑,提升社会适应能力[3]。尤其是在当前较为活跃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即便是在校园内,仍然可以了解到国内外的新鲜信息,主要是得益于计算机互联网的广泛普及,这就促使中职学生可以获得很多的社会信息。中职学生在校园内,可以更加自由的发表见解,对于开拓视野、活跃思维、明辨善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潜移默化中提高中职学生的政治素养。

(二)对中职学生道德素质影响

对于中职学生道德素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为人处世的能力和品格上,校园文明程度高低,能够更加客观的反映出中職学生的整体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中职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中职学生群体是目标一致的群体,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有助于丰富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对于学生未来踏入社会生存和发展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三)对中职学生心理素质影响

中职学生由于自身各项素质发展有一定局限性,而中职学生自身心理素质好坏则主要表现为对日常生活压力和环境刺激反应能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也为中职学生构建一个更好的心理环境,无形中影响着中职学生的理想、道德和情感升华,影响深远。

三、校园文化建设与中职学生整体素质教育对策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明确校园文化建设中心思想

加强中职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应该将其贯穿于中职学生素质教育工作的始众,从入学、军训、日常行为养成、企业实践、顶岗实习以及管理制度等多方面开展教育工作,规范中职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举止,整合校园教育资源,弘扬优秀文化传统,有针对性的将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法律教育、人文精神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落实到实处,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4]。

(二)加强校风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良好的校风对于中职学生整体素质培养影响较大,应该提高对校风建设重视程度,切实提升职业学校教师的综合素质。职业学校要注重凝练学校的核心文化,要总结体现现代职业教育思想、职业特质、学校特色、可传承发展的校训和校风、教风、学风等核心文化,形成独特的文化标识,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平台进行传播,发挥其在学校管理中的熏陶作用。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人才培养提供坚实保障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校园文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促使教育活动有序开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投入力度,加强教育宣传,创设美丽校园;搭建学校文化建设发展传承的平台;引入优秀的企业文化和产业文化;建设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基地;充分利用重大仪式、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时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中职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

结论:

综上所述,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为中职学校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将素质教育工作落实到实处,提升人才培养成效。

参考文献:

[1] 李燮.关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素质培养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4(17):46-47.

[2] 李少奇,郑丽萍.大学生安全素质培养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8(3):162-166.

[3] 孙巍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研究[D].南昌大学,2012.

浅析企业领导素质的分析与养成 篇4

领导是指在各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中间产生的个人能力或个人权利的过程。管理学者 (哈罗德·孔茨, 西里乐·奥唐奈) 认为:领导不过是权势, 也就是用以左右人们使之心甘情愿为完成集团的目标而奋斗的艺术或手法。心理学者认为:领导就是引导和影响个人或团体在一定条件下实现一定目标的行为过程。我们认为:领导是指利用权威, 引导和影响个体、群体或组织, 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群体或组织既定目标的行动过程。领导者是实施领导过程的人。企业领导是指企业中具有权威和影响力的人, 对其所在群体驾驭、影响和调动人们实现群体目标的活动, 通过企业领导者的领导来影响、激励和引导人们执行某项任务, 以达到特定目标的人。

领导者素质, 是指在先天禀赋的生理和心理基础上, 经过后天的学习和实践锻炼而形成的在领导工作中经常起作用的那些基础条件和内在要素的总和。构成领导者的各种生理、心理、文化、思想、政治、道德等内在要素, 领导者素质是在领导活动的过程中, 在时间的变化内, 领导者应该具备的各种基本特征, 包括心理素质、思想品德素质、身体能力素质等各个方面。

二、领导者基本素质构成分析

在一个组织中, 领导者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个优秀的领导只有具备多种能力和品质, 才能发挥巨大的影响作用, 引导和引领下属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管理思想家罗莎贝丝·康特尔在管理学著作《巨人何时才能学会跳舞》一书中指出, 管理者的基本技能必须具备七项技能和情感:一是学会无须依赖等级制度的权利进行运作;二是知道如何以加强合作而不是削弱合作的方式“竞争”;三是以最高道德规范运作;四是保持谦逊;五是以过程为重点;六是保持多重性、灵活善变;七是从结果中获得满足。本人结合自己和同事、同学身边的领导素质, 以及个人职业生涯和所学习的相关知识来分析, 认为领导应具有以下素质。

(一) 较高的政治素养

领导者从事领导活动应当具备一定的政治立场、政治价值观、政治态度和政治品质等各方面的基本要素。一个领导的政治素养, 从跟不上决定着领导活动的性质和方向, 决定着领导者站在什么立场、为什么目标、为什么对象行驶和使用权利的问题。因此, 政治素养是领导者首要具备的自身素质, 对其领导能力的发挥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是领导者的核心素养。

(二) 优秀的品格魅力

品格魅力是领导魅力中的重要因素。“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领导者首先应注重自身的行为修养。从领导哲学的角度出发, 领导是展示崇高品德的行为。人与人之间在学识、性格、修养、习惯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 领导者只有拥有高尚的品德和优秀的品格魅力, 才会使被领导群体成员肃然起敬, 使群体成员能体会到领导者值得信赖, 愿意跟随其从事工作, 从而形成群体凝聚力。

(三) 扎实的知识素质

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是智力的竞争。企业领导者拥有扎实雄厚的专业理论功底是做好领导工作的前提和保障。领导者要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和管理理论知识功底, 要了解世界人文历史和国际经济环境, 要有较好的综合知识素质, 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都要有所掌握。现代企业领导者要有广博的知识, 丰富的阅历, 要具有高超的智慧和超强的辩证思维能力, 才能很好地把握企业的发展方向, 引领企业取得卓越的成就。

(四) 超群的综合能力

领导者是团队的核心。首先, 要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 建立科学、高效、合理分工、职责明确、制度健全的组织体系, 是对领导的考验与挑战。其次, 要有决策能力, 以把握企业的前进方向, 决策能力最能体现和考验领导者的智慧、能力和才干。再次, 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用来分析顾客的体验世界。最后, 要有正确的用人观。能否选好、用好人才是企业领导者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领导者要树立科学的用人观念, 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 必须善于挑选和组织一个良好的集体, 并促使大家拧成一股绳, 一起愿意做出最大的贡献。

(五) 良好的身心素养

企业领导者作为企业的灵魂, 面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 要用足够的生理和心理耐力, 承担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带来的压力, 在身体健康的基础上, 也要有健康的心理。领导者要有良好的意志品质, 要有“得意时坦然, 失意时淡然”的心态;要保持积极的情绪, 敢于直面社会、接触现实, 善于求同存异;应当了解自己, 了解他人, 相信自身对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镇定自若, 处变不惊。

三、领导者素质的养成

通过对领导者素质的学习和分析, 笔者认为, 领导者素质的构成一般是指领导者素质个体在各个方面的构成状况。因此, 领导者素质的养成, 也应当从领导者的生理、心理、知识、能力、情操、观念等各方面进行养成。

(一) 培养优秀的政治素质

作为一名领导者, 应当具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崇高的政治思想、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民主政治素养, 要拥有时刻把自己的事业与祖国的前途、人类的文明、社会的进步融为一体的品格。理论成熟是政治成熟的基础, 领导者应当通过加强对政治理论的深入学习,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 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增强分清理论是非、政治是非的能力, 不断提高运用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二) 培养良好的品格魅力

“德才兼备”是选拔人才的标准, 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所以要求领导者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必然的。领导者要注重培养自身的优秀美德, 严于克己, 强化自身修养。一个有威信、有人格影响力的领导者必定是具有高度道德自律意识和能力的人。古代官箴也说:“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 民不畏吾能而畏吾公。公则民不敢慢, 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 廉生威。”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 领导者应结合自身实际, 发挥气质中优势的一面, 不断养成刚毅果断、有胆有识、乐观开朗、宽厚待人、沉着冷静、实事求是、勇于开拓等方面的良好品性;要磨炼自身的意志, 始终把企业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事业放在第一位。

(三) 努力成为学习型领导者

从领导哲学的角度出发, 领导素质还包含智慧和价值的创造性活动。在知识经济时代, 领导者肩负着带领企业发展、促进事业进步的使命。领导者应当通过对理论、文化科学、领导艺术、现代管理等个方面知识的学习, 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夯实自身领导力的根基。首先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作为领导, 只有理论知识过硬, 政治上才能清醒坚定, 从而保证自身领导力的正确导向。平时要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用科学的发展的政治理论武装头脑, 指导工作。其次, 要加强知识理论的学习。作为现代企业的领导者, 要广泛学习现代经济、管理、法律、营销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深入的学习开阔眼界、拓宽思路、创新思维, 增强科学决策和指导实践的能力。第三, 要学习领导艺术和现代管理理念。以科学的理论指导自己的管理实践, 努力加强工作的计划性, 科学设定阶段目标, 营造出宽松、和谐、进取的团队氛围, 合理配置人、财、物资源, 使团队效能得到最佳释放。

(四) 锻造良好的身心素质

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是一名领导素质健全和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一名领导是否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 直接关系到其能力的发挥、职责的履行、效能的提高、和谐企业的构建。身体键康是领导者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领导者要注重在繁忙的工作中有规律的锻炼身体, 定期做好身体检查, 为做一名优秀的领导打好基础。在此基础上领导应当要注意培养自己成熟的心理素质, 遇到任何困难和挫折要学会掌握内心的平衡;要培养自己坚韧不拔的意志, 锻造自身勇敢、坚毅、顽强、果断的品性;要培养自己对事业的进取心, 在领导工作中积极向上, 不消极守成, 时刻保持对事业和工作的激情, 具有胜不骄、败不馁的坚强意志;要尝试善于充分发挥情商的优势来为自己的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撑。

(五) 培养综合能力素质

一是组织能力。领导者要善于运用组织的力量, 指挥与协调企业的人力、财力、物力, 及时发现企业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指导、采取控制等措施解决问题, 以获得最佳工作效果, 提高企业运行的效能。二是沟通协调能力。企业领导者, 对外对内都需要进行沟通协调。现代企业领导者应注重培养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 善于与下属及外部公众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能够调节各种复杂矛盾, 促进企业内外关系的协调发展。领导者必须具备调动企业各种积极因素的能力, 包括调动个人积极性的魅力和调动集体积极性的能力。三是用人能力。企业领导者的核心任务是用人。领导者应当在日常工作中培养用人之道, 观察人、了解人, 用人之长、唯才是举, 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潜力和积极性。四是创新能力。领导者要时刻保持清醒的认知力和敏锐的洞察力, 不断进取, 永远不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要尝试在理论、机制、科技、管理等各方面创新;要善于创造一个新的环境, 塑造一种新的精神, 从而调动广大员工的创造力, 立于不败之地。

摘要:对于企业来说, 好的领导者就是其支柱。管理学界有句名言:一只狼领导的一群羊能打败一只羊领导的一群狼。这句话说明了领导者的重要性, 说明作为一个团队首先必须有一个好的带头人。领导力是领导者的核心能力, 提升领导者的领导力对加强领导者的能力建设具有核心作用。但是, 领导素质的培养决不是一朝一夕、立竿见影的的事情。因此, 如何重视领导素质的自我分析与养成, 从而为社会和企业发展多储备一些领导精英, 成为了新的课题。

关键词:企业,领导者素质:分析

参考文献

[1]谢涛.科研群体领导者素质探讨[J].创新论坛, 2004, (2) :58.

[2]刘广深, 李汝英.现代企业领导者素质浅谈[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1, (8) :96.

略论现代校长领导力的素质构成 篇5

关键词:领导才能 现代校长 素质构成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09)5-0138-01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教育的成败决定了国民的素质,人才的培养攸关国家的竞争力。校长是学校教育与发展的关键,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更是决策者和实施者。西谚有云:“有怎样的校长,就有怎样的学校”。校长在学校经营上面临如企业般的生存竞争压力,如何发挥其特质与影响力,带领学校全体成员,重新改造学校组织,转化既有的人事与运作流程,为学校组织开创新契机,乃刻不容缓之事。传统意义上的“好校长”只能引领学校“一时之发展”,因缺失“后劲”而很难走远;现代意义上的“好校长”必能引领学校“持续发展”。因此,造就越来越多适合于现代教育的校长是一项影响我国未来教育事业发展的重大工程。

现代校长要有前瞻性的视野和凝聚愿景的能力。校长具有前瞻性的视野,方能预见学校未来的发展,透过参与凝聚共识,促进成员为实现学校愿景而努力。有战略眼光的校长,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办学风险,趋利避害,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能预设最佳办学路径,合理配置资源,防止资源浪费。成功的领导不是让部下去服从自己,而是让自己和部下都服从于一个共同愿景。当然,学校愿景的制定过程中,校长应主动邀请学生、教师、家长或社区人士共同参与,依据学校的传统、社区特性、教学资源和教师素质等,共同集思广益,拟定学校未来发展的共同愿景,以作为学校成员努力的方向。实践证明,科学描述学校的发展前景,对凝聚、引领教职员工具有重要的作用。

现代校长要有哲人般的思想深度和生命意识。立足于人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受教育者的创新潜能,已是国内外各教育流派的共识。现代校长学识丰富,其个人魅力特质与行事风格就足以成为成员的表率,成员自然身受影响而愿意遵照指示完成任务。思想的深度成就事业的高度,决定生命的厚度。思想的深度来源于学习与实践,来源于哲学思考。教育的原点是“生命教育”,其终极价值就是“止于至善”。因此,最好的教育应当是着眼于孩子一生发展的教育,应当是关注孩子心灵的教育,应当是使师生感受到自由幸福和快乐的教育。生命只有一次,因此,教育来不得瞎折腾。所以有人说,在想就是在做,有了思考,做少就是做多;没有思考,做多即是做少。

形成真正独立的富有时代特征的教育理想是校长的基本素质。现代校长应具有强烈的文化意识、文化良知、文化使命和超群的文化建设能力。文化是一个学校的血脉和灵魂,文化对学校的影响是全方位和深刻的。蔡元培作北大校长时,对北大影响之所以深远,是因为他以“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理念来改造和治理北大,并一直成为北大之魂;清华人难忘他们的梅贻琦校长,因为梅先生曾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也许是今天清华人务实、理性的渊源。在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校长应坚持立足于学校本身的文化传统,深刻审视学校所处的教育文化背景,将学校文化的建设作为自己的使命和追求,这就是所谓的“文化立校”。

现代校长要有强烈的民主与法制的观念。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教育的国际化,了解当今国际教育大势,与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及管理手段接轨,以国际视野审视、观照身边的教育,是现代校长履行职责的需要。随着我国民主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学生及家长“顾客”意识不断觉醒、教职工民主意识逐步提升,必然要求学校管理层必须“经营”好学校。实践证明,只有紧紧依靠全体教师,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依法治校,学校才有出路。没有教师积极的情感就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健康情感的学生,学校不仅要成为学生向往的地方,更要成为教师向往的地方。校长要懂得鼓励成员以新思维、新角度来分析处理问题,并提供教育训练与进修等方式来激发成员的创造力与应变力。

现代校长要有团队意识和个性化关怀。一所学校能否维持生存及发展,取决于校长是否能够顺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主动发掘有利的机会并创造一群高士气、有认同感的团队。建设学习型团队,倾听教职工心声,实施人性化管理,建构和谐人际关系,提升每个教职员工的幸福感,理应成为现代校长办学的基本诉求。校长要关心每位成员,尊重每个人的感受,并适时地提供关怀与协助,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毕竟每个人都有长处,要互相学习;每个人都有短处,要互相包容;每个人都有难处,要互相支持;每个人都有苦处,要互相理解。因此,现代校长应透过不同的方式组织成员沟通,说明事情背景、属性,以获得成员认同建立共识,使全体成员愿意为组织愿景目标尽力,进而能创造出一种新的价值取向,使学校组织充满生命力。

现代校长要注重细节和懂得规范。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事故往往出在对事故隐患和苗头的忽视上。在激烈的办学竞争中谁能够把握细节,追求办学的精细、精巧、精致,谁就能够赢得发展。制度是有形的,规矩是无形的,所以复杂的过程要简单化,简单的东西要量化,量化的东西要流程化,流程化的东西要表格化,表格化的东西要标准化,标准化的东西要合理化,合理化的东西要制度化,制度化的东西要有效化,有效化的东西必须做到精细化。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把简单的事情做好了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好了就是不平凡,而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那当然就是伟大了。因此,做好细节可以让校长从平凡走向优秀,从优秀迈向卓越。

现代校长要掌握先进的领导科学理论。当前,转型领导理论强调领导魅力、塑造愿景、智能启发、激励鼓舞、形成共识与个别关怀等行为特征,适合运用于目前学校行政领导,能将有效地让领导者与组织成员获得共同成长,促成学校组织革新与活化。实践表明,现代校长需深切了解成员需求与潜能,有效加以激励、引导,以沟通化解阻力,创造领导附加价值。在经营层面上,需将转型领导内涵转化为行动力,激励组织成员自我实现的创新需求,应用领导魅力特质与用心体恤关怀成员,赢得信赖与承诺。以尊重教师专业教学的态度,让营造健康、进步的校园文化与学校特色,成为学校师生共同的生活实践。至此,学校组织团队充满旺盛的生命力,学校愿景目标亦易于达成。

作者简介

跨文化领导力素质分析 篇6

关键词:企业决策,领导者,个人素质

一、领导者个人素质

(一) 领导者素质的定义

在我国早期的史书记载中, 《论语·阳货》提到:“子张问仁于孔子,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 宽则得众, 信则人任焉, 敏则有功, 惠则足以使人。’”《孙子兵法》中曾经总结过:“将者, 智、信、仁、勇、严也。”这是我国早期对领导者才能的简要概述。

亚里士多德是西方早期领导素质研究的代表, 领导者的“才德”问题在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中多次被论证。他曾提及说, 凡想担任城邦中最高职务, 执掌最高权力的人们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是效忠于现行整体;第二是足以胜任他所司职责的高度才能;第三是适合于该政体的善德和正义。

在现代, 领导者的素质则是诸多要素的综合。首先, 作为领导者要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 当然这是在具备一定专业能力的基础上, 具体包括了知识、才能、品格、气质、精神、性格等等因素。总的来说主要体现在专业知识素质、思想政治素质、个人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方面。

(二) 领导者素质的主要特点

时间性和阶级性是领导者素质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

一方面, 在不同的时间阶段和历史背景下, 对领导者的素质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因时制宜、因事制宜成为制约领导者素质的关键因素。但是, 不管在何种背景之下, 领导者的综合素质一旦养成, 就会稳定地持续发挥作用, 并且会伴随着时间和背景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和完善。

另一方面, 对于不同阶级而言, 领导者肩负着不同的责任和使命, 所以其素质要求也不同。但是总体而言, 领导者都应该具备三种基本素质, 即专业业务技能、处理人际关系的沟通技能以及分析和决策的概念技能。然而这三个基本技能也有轻重之分, 随着领导者的责任和地位的不断提升, 对专业技能的需求会逐渐降低, 而对概念技能的需求急剧上升, 三种技能此消彼长, 最终呈现在大家眼前的还是综合素质。

(三) 领导者素质在企业决策中的重要作用

企业的领导者具有多面性, 他们既是企业生产和管理的决策者, 又是国家政策的执行者。随着改革的深入, 经济的发展, 领导者的综合素质在生产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 既要遵守民主作风, 还要兼顾企业利益的合理分配;既要注重个人素质提升, 还要加强员工素质管理。

企业的每一项重要决策都与领导者有关, 实践证明, 领导者的决策能力决定着企业的兴衰。如果领导者的个人素质高, 那么他就可以领导企业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 实现企业的长足发展, 反之则带领企业走向灭亡。

二、领导者个人综合素质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

不同时代的企业, 所处的环境以及面临的困难和任务也不同, 与之相应的领导者综合素质也要具有时代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的领导者应当具备的综合素质大体可以概括为: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知识素质、工作能力、气质修养和身体素质五大方面, 它们互相串联, 共同发挥作用。

在我国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尚不完善的条件下, 企业的领导者必须坚定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自觉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办事。每一个企业领导者在自己具备企业决策权的任期内, 都应该为企业制定奋斗目标, 要有为了达到目标誓不罢休的高度责任感。在日常的工作中要有高效率, 心理追求层次上, 领导者比企业的一般职工要更高层。作为领导者, 更应该身先士卒, 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形成良好的价值取向和群体意识。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源泉, 而知识则是一个人一生最宝贵的财富。作为企业的领导者, 只有掌握了自己领域的专业知识, 才会树立权威。当今社会,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技术设备不断更新换代, 企业决策影响因素也日益复杂。从企业决策制订的角度来看, 领导者必须从众多的决策方案中选出最优方案。而这一过程就要求领导者从大局出发, 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 并且结合当时的经济环境果断做出选择。

指挥组织的协调能力、复杂环境中的判断能力、合理用人和开拓创新的能力等都是一个高效的领导者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决策是领导者最基本的职能, 也是领导者能力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决策在企业日常管理中占用领导者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企业兴衰表面上取决于产品质量和销售状况, 本质而言却是企业的管理水平, 尤其是领导者决策的正确与否所决定的。领导者要科学预测市场行情, 准确把握市场发展趋势, 实施科学民主的决策方式, 避免决策失误。

领导的本质就是协调, 领导者的职责就是协调日常工作的各个环节和每个成员的工作任务。这就要求企业领导者要充分发挥自己高超的指挥、协调能力。科学地处理与员工的关系, 严于律己, 宽以待人, 日常工作抓重点, 掌握关键环节。

“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领导者首先要善于发现人才, 在发现人才的基础上合理使用人才, 这是领导者个人能力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要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用人所长, 避人所短, 人尽其才, 坚持德才兼备, 有德有才, 破格录用;有德无才, 培养使用, 有才无德, 限制使用;无才无德, 坚决不用。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伴随着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 作为企业领导者, 就要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面前, 勇于开拓, 敢于创新。同时要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 遵循市场规则, 大力发展市场经济。

企业之间的竞争是高度紧张的智力和体力的角逐。这就要求领导者具有健康的体魄和积极进取的心理素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繁忙的工作和压力容易把人拖垮, 领导者只有保持了健康的体魄, 才具备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基本条件。企业家的成功=70%的心态+30%的知识技能。由此可见, 健全的个性心理素质对领导者成功的重要性。

三、领导者素质偏低的原因分析

1.观念落后落伍, 脱离时代步伐。传统的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仍然深深地影响着领导者的思维模式, 他们缺乏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风险意识。

2.缺乏事业心与责任感。企业亏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企业领导人事业心、责任感不强造成的。表现在: (1) 忽视爱岗敬业精神教育, 缺乏培养职业化企业家机制; (2) 有权无责, 制衡机制不健全; (3) 企业激励机制不健全。

3.驾驭市场经济能力不强。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企业领导者具有广泛的专业知识, 如金融、资本运营、财务、信息、外语、法律等, 而大部分领导者知识面狭隘且知识结构单一。

4.科学决策能力不高。企业领导人对经营状况和企业战略缺乏宏观把握。对决策不进行反复论证, 甚至轻率拍板, 盲目决策。有的重大决策不是建立在集体智慧、民主商讨的基础上, 而是领导者个人武断决定。

四、领导者塑造个人素质的途径

1.融入到职工群体中去, 凝聚企业力量。作为一个好的领导者, 既要有赢得下属全力配合的能力, 也应该融入到员工的日常工作生活中, 关心员工生活, 肯定员工劳动成果。工作上要以“能”服人, 生活中要以情感人, 让下属在轻松愉快中完成任务。只有这样, 当企业面对困难时才会团结一致, 攻克难关。

2.增强企业责任感。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是领导者搞好工作的前提。一个好的领导者要勇于负责。不仅要对上级负责, 同时要对下级、对单位、对下属、对群众及整个社会负责, 并通过自己的行为来感染下属的责任意识。

3.不断提高个人素养。品德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标准, 也是成为一个优秀领导者的基石。领导者的德与才是相互联系和制约的关系, “才者, 德之资也;德者, 才之帅也”。领导者的个人品德关系到职员的福祉、单位兴衰。

4.既坚持原则, 又不墨守成规。社会环境复杂多变, 领导者遇到困难要权宜通达, 灵活处理。对新事物、新环境、新观念要有敏锐的洞察力, 不能安于现状, 一味地延用老一套工作方法。要敢于改革创新, 勇于开拓进取。

时代的变迁, 要求领导者个人素质也与时俱进。领导者担负着繁荣企业的历史使命, 当顺应时代潮流, 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 苦练内功。如此, 方是企业的福音, 带领企业不断创造佳绩。

参考文献

[1]张文贤主编.管理伦理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5年版.

[2]刘光明主编.经济运行与伦理——兼论中国企业形象.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

[3]樊浩, 成中英主编.伦理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9年版.

[4]徐传湛主编.论企业家行为激励与约束机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7年版.

[5]张维迎主编.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成功领导需要的五大素质 篇7

理想的领导人应该是什么样的?当我这样思考时,头脑里立即浮现出来的形象,是美国西部开拓时期篷马车队的队长——当年,篷马车队从北美大陆东部出发,以人迹罕至的西部大地为目的地,不少车队在中途便遭遇了挫折和失败,只有发挥了卓越领导力的队长率领的车队才能到达目的地。篷马车队队长发挥出的领导者的优秀资质是什么呢?

摒除私欲,具备使命感

美国的西部开发,究其根源来自人们追求富裕的愿望。而篷马车队队长便处于这种强烈愿望的顶点。如果队长的强烈欲望中充满私利私欲,结果将会怎样?恐怕他们会得不到周围人的协助,团队四分五裂,最终也不可能达到梦寐以求的新天地。

在商业社会中,企业领导者所处的环境与当时的篷马车队队长一致,若当时队长的强烈愿望中充满了私利私欲,便绝不可能跨越重重灾难。在创办企业之初,企业领导者哪怕只有强烈的愿望也无妨,但是为了企业进一步的发展,领导人就必须提出团队能够共同拥有的、符合大义名分的、崇高的企业目的,并将它作为企业的使命。具备使命感,是领导者必须首先具备的最基本资质。

当初在创办京瓷时,我提出了我的理想——创造一个世界最棒的陶瓷企业。而我的员工则要求我在创业的前三年,每年工资增加百分之十。我那时很迷惑,后来我明白,作为领导者,创办企业不是只要实现个人的理想,首先应该保证员工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说大点要服务于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这要求领导者抛开个人喜好,始终对企业员工抱着使命感,扛起员工的幸福。

认清目标,勇敢实现

闯荡西部的篷马车队,一路上充满着各种艰难险阻,但是他们坚持向前并目标明确。作为像队长一样的企业领导者,首先应该为企业明确目标,并坚持不懈的完成目标。但目标不能提得过高或过低。提出过高的目标,大家都觉得不可能完成,就不会真挚地付出努力。相反,提出的目标过低,很容易就能达成,大家又会觉得自己的能力被低估了,因而会漠视这样的目标。

正确的办法是找出全体成员都能接受范围内的最高值,把它作为目标,并将这个目标分解到每个最小的组织中去,让目标变成员工的指南针。领导者倾注热情向员工传递思想,把自己的能量转移到员工身上,从而调动全员热情,实现目标。此外,目标一旦确立,无论遇到多么严峻的经济形势和多么复杂的外部原因,都要想尽办法将目标实现。这需要领导者拿出坚定的意志和决不妥协的精神。勇于挑战新事物

领导者缺乏独创性,企业的发展就会停滞不前,领导者害怕变革,失去挑战精神,团队就开始步入衰退之路。领导者必须坚信“能力要用将来进行时”,创造一种挑战新事物的组织风气。能不能做到这一点,将会决定团队的命运。

通用电气公司的前总裁韦尔奇从1981年成为该公司总裁后,首先就对保守开战。在韦尔奇担任总裁的18年里,通用电气的各项主要指标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我想提醒企业家们,只有反复进行创造性的活动,企业才能发展。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唯有不害怕变革,并始终站在变革第一线,才有可能带领企业获取成功。

当然,企业想挑战新事物,首先要进行“乐观的思考”,在付诸于行动时再“悲观的计划”。具体做法就是:在公司的乐观者面前提出计划,获得支持,然后到悲观者面前听取他们的意见,悲观者往往对计划的执行会提出若干难点,这些难点也是完成计划的关键。难点发现后再请乐观者去执行,凭着坚信一定能解决的态度,不断向新事物进行挑战,很快问题将迎刃而解。

获取众人的信任和尊敬

篷马车队是由若干小组和家庭组成的一支队伍,需要经过长达几个月的旅行。在旅途中,队长要保证大家的粮食和饮水,要分配合理,在时而发生的争执中做好仲裁,还要照顾病人和受伤者。总之,车队在旅途中发生的所有事情,都要以大家能够接受的方式解决。如同篷马车队的队长一样,领导者在企业发展的道路上需要具备解决所有问题的能力。

中国明代著名思想家吕坤曾提出“深沉厚重”是领导者的第一等资质,即具有厚重性格,并经常对事物进行深入思考;“聪明才辩”则是第三等资质。而在现实中,不论东西方,一般都是以第三等资质为标准选拔领导人才。这种现象相当普遍,但他们未必能获得企业上下的认同和尊敬,反而会引发企业的内斗。

为此,领导者必须具备时时深入思考事物本质的深沉厚重性格,做到公正、有勇气、谦虚和乐观开朗,唯有如此,才能获得众人的信任和尊敬。

抱有关爱之心

领导者必须具备真正的勇气,对团队进行严格的指导,统率团队向前奋进。但在另一方面,领导者又不能自以为是,要经常倾听团队成员的意见,汇集众人的智慧。这两个方面必须平衡,不能偏向任何一方。只强调发挥强有力的领导作用,或者只强调尊重部下的意见,都是片面的、不可行的。团队领导者要在心中怀有大爱,而不能依靠强权。

上一篇:G20国家下一篇:教育链和产业链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