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激素受体(ER)(精选7篇)
雌激素受体(ER) 篇1
垂体腺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内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15%。部分垂体腺瘤生物学特性与恶性肿瘤相似,称为侵袭性垂体腺瘤,可局部侵袭性生长,侵犯鞍隔、硬脑膜、颅骨、邻近血管及脑组织等结构。由临床资料可知,垂体腺瘤的发生发展与雌、孕激素关系密切。血管生成是新生血管形成的过程,与肿瘤的生长、转移密切相关。在众多诱导血管生成的因子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被认为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是另一种重要的血管生长因子,参与多种肿瘤的血管形成,新近发现它与垂体腺瘤中特异性表达的癌基因垂体组织转化基因(PTTG)有关,提示其可能与垂体腺瘤关系密切[1]。本实验的目的就是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PR)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垂体腺瘤侵袭性之间的关系。探讨VEGF及b FGF m RNA在人垂体腺瘤中的表达与血管形成、侵袭性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收集了本院2009年4月~2010年11月间的垂体腺瘤80例,均经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明确,有完整的内分泌和影像学检查资料。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43.3岁。根据内分泌检查及临床资料,肿瘤分为泌乳素(PRL)腺瘤47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腺瘤5例,生长激素(GH))腺瘤4例,无功能腺瘤24例。
1.2
肿瘤侵袭性的判定根据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按照Hardy-Wilson分级、分期标准和Knosp分类,结合硬膜病理检查结果来进行判断,将80例肿瘤的侵袭程度分为4级。0级:病检鞍底硬膜无肿瘤细胞侵袭,影像学无侵袭表现10例;l级:病检鞍底硬膜有肿瘤细胞侵袭,但肿瘤向两侧未包绕颈内动脉,未突人邻近鼻窦11例;2级:肿瘤部分包绕单侧或双侧颈内动脉(不超过颈内动脉海绵窦内段和床突上段横断面外侧壁连线),未突入邻近鼻窦30例;3级:肿瘤大部分包绕或完全包绕单侧或双侧颈内动脉,或肿瘤突人邻近鼻窦29例。
1.3 实验试剂及方法
1.3.1 ER,PR,VEGF和bFGF的表达使用免疫组化的方法
对手术后保存的石蜡标本肿瘤组织常规固定、石腊包埋、切片。采用UltraSenstive S-P免疫组化染色试剂盒(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公司),此试剂盒是用生物素标记的第二抗体与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连接的过氧化物酶及底物色素混合液来测定细胞和组织中的抗原。
1.3.2 结果判定
ER,PR,VEGF和bFGF免疫组化染色后胞核或胞浆出现棕黄色颗粒,则为阳性细胞,按阳性细胞所占细胞的百分比,将其分为4个等级:(-)无阳性细胞;(+)阳性细胞<25%;(++)阳性细胞占25-50%;(+++)阳性细胞>50%。
1.3.3 R T-PCR试验相关试剂
采用Promega成套试剂盒,b-actin作内参,自行设计引物。b-actin上游引物:5'-GTTGCGTTACACCCTTTC-3',下游引物:5'-CTGTCACCTTCACCG-3',扩增片段152 bp。VEGF上游引物5'-GAGGGCAGAATCATCACG-3',下游引物:5'-GGAACGCTCCAGGACTTAT-3',扩增片段400 bp。bFGF上游引物:上游引物序列为:5'-GAAT TCCACCATGGCAGCCGGGAGCATCA-3',下游引物:5'-TCTAGATCAGCTCTTAGCAGACATTGG-3',扩增片段485 bp。RT-PCR反应体系及反应:1μg c D-NA,10×PCR-Bufer 2.5μL,dNTP 1μL,25 mmol/m L Mg Cl22μL,10 pmol/L上下游引物各0.5μL,1 U/uL Taqpolymerase 1μL,加0.1%DEPC水补至25μL,反应程序:94℃,预变性3 min,然后94℃,30 s,50℃30 s,72℃,延伸1 min,循环35次,最后延伸7 min。b-actin的退火温度为48℃,延伸时间1 min 30 s。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1.0 for Windows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两个率之间差异的显著性检验采用Student-t检验;P<0.05认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雌、孕激素受体与垂体腺瘤的关系
80例垂体腺瘤患者组织活检,经ER,PR表达免疫组化分析,典型免疫组化结果如图1所示,胞核或胞浆出现棕黄色颗粒,则为阳性细胞,按阳性细胞所占细胞的百分比,将其分为4个等级。其中,ER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62.5%(50/80),其中PRL腺瘤85.1%(40/47),无功能腺瘤33.3(8/24),ACTH腺瘤40%(2/5),GH腺瘤0%(0/4)。因ACTH腺瘤和GH腺瘤病例数较少,影响统计而未作进一步分析。PRL腺瘤与无功能腺瘤之间ER蛋白表达阳性率的差异经t检验P<0.05,在统计学上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见表1。PR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60%(48/80),其中PRL腺瘤62.6%(30/47),无功能腺瘤62.5%(15/24),ACTH腺瘤60%(3/5),GH腺瘤0%(0/4)。PRL腺瘤与无功腺瘤之间PR蛋白表达阳性率经t检验P>0.05,两者间的差异无显著性,见表2。
A:雌激素受体(ER)表达分级典型免疫组化结果;B:孕激素受体(PR)表达分级典型免疫组化结果。
注:Student t-检验,P<0.05
注:Student t-检验,P>0.05
2.2 垂体腺瘤的侵袭性及VEGF、bFGF的表达
见表3。80例垂体腺瘤中61例表达VEGF m RNA,相对表达量0.15645~0.4402,平均值为0.33525;64例表达bFGF m RNA,相对表达量0.19269~0.28177,平均值为0.23925,正常垂体组织及空白和替代对照中几乎无表达。VEGF,bFGF m RNA的表达水平随侵袭性程度的增加而增加。经直线相关性分析,在m RNA水平上VEGF与bFGF的表达成正相关,相关系数r=0.86,P<0.01。
注:1)Student t-检验,与0比较,P<0.01;2)与1比较,P>0.05,3)与1比较,P<0.05。
进一步进行VEGF、bFGF的蛋白表达的免疫组化,典型阳性结果分级如图2所示。分析VEGF、b FGF的蛋白表达的免疫组化阳性结果分级与垂体腺瘤侵袭程度分级的关系,结果如表4所示,随肿瘤侵袭程度的升高,VEGF,bFGF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和分级逐渐升高,与m RNA表达结果一致。
A:VEGF表达分级的典型免疫组化结果;B:bFGF表达分级典型免疫组化结果。
3 讨论
ER已成为一些恶性肿瘤的诊断学标志,对肿瘤的生物学特征、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垂体腺瘤中ER的研究,国内外目前还没有一致的结论,多数研究者认为垂体腺瘤中ER基因表达在不同类型垂体腺瘤中是有差异的[2,3]。几乎所有PRL腺瘤患者在雌激素水平升高的情况下,肿瘤体积迅速增大,血激素水平升高,说明大多数PRL腺瘤中都有ER的表达。PICHON等[2]的研究中,ER在垂体腺瘤中的阳性率为60.9%(14/23),其中PRL腺瘤的表达水平最高(71%);JAFFRAIN-REA等[3]的研究中,ER在垂体腺瘤中的阳性率为66.7%,PRL腺瘤的表达水平最高。本研究中,ER的阳性率为62.5%(50/80),其中PRL腺瘤ER阳性率为85.1%(40/47),无功能腺瘤为33.3%(8/24),两组比较,P<0.05。ACTH腺瘤40%(2/5),GH腺瘤0%(0/4),因两者的病例数较少,影响统计学意义而未进一步分析。
结合既往的文献报道[2,3]与本实验结果显示,PRL腺瘤ER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它类型的肿瘤,说明雌激素有可能直接作用于PRL腺瘤细胞,影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由于ER在PRL腺瘤中广泛存在,所以抗雌激素治疗可能成为PRL腺瘤的一种重要的辅助治疗措施。同时由于不同类型肿瘤中ER表达的不同,抗雌激素治疗在不同类型的肿瘤中,所达到的效果也不一样。
PR的合成受雌激素-雌激素受体系统的调控,在非雌激素靶器官组织,PR可能是一种真正的受体蛋白,有独立发挥生物学作用的机制。HORWITZ等[4]在对乳腺癌的研究中发现,当ER存在并受雌激素刺激时,诱导PR生成,即PR的生成有赖于雌激素、ER的调节。目前对于PR在垂体腺瘤中表达的研究较少,JAFFRAIN-REA等[3]研究其阳性率为60.6%。本实验结果显示,PR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60%(48/80),其中PRL腺瘤62.6%(30/47),无功能腺瘤62.5%(15/24),ACTH腺瘤60%(3/5),GH腺瘤0%(0/4)。同样因为病例数量的原因,未对后两者作进一步的统计分析。PR蛋白表达的水平与垂体腺瘤侵袭性之间的关系目前在国内外均未见报道,本研究的结果显示,随着PR蛋白表达水平的增高,垂体腺瘤侵袭性有降低的趋势,与ER蛋白表达的情况相类似。但经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r=-0.215,P>0.05,两者之间在统计学上相关关系不显著,与ER的情况不同,其中原因仍有待进一步探讨。
在血管形成的调控中,VEGF和bFGF起着关键作用。VEGF和bFGF能促进表皮、内皮细胞再生,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分裂,诱导其从基膜中分离出来,以刺激内皮细胞向肿瘤组织趋化运动,并形成管状结构,还提高组织中血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因子类(PAs)及诱导内皮细胞产生其他蛋白酶,是血管形成较为直接的诱导物[3]。bFGF最初被认为是一种强烈的血管生长因子[5],后来发现bFGF对多种神经上皮和间充质起源的细胞增生、分化具有刺激作用。bFGF的血管生成作用可能参与了多种肿瘤[6,7]尤其是人脑胶质瘤[8]的恶性转化过程。研究人员采用RT-PCR检测了80例垂体腺瘤的VEGF和bFGF,发现其阳性表达者定位于瘤细胞胞质、血管内皮细胞上,并且侵袭性腺瘤bFGF蛋白表达与瘤内微血管密度相关。VEGF和bFGF在垂体腺瘤中合成与分泌的改变[9],可能是导致或促进其发生与侵袭生长的一个因素。VEGF和bFGF在体内促垂体瘤细胞增生与肿瘤侵袭,可能是通过诱导血管形成的方式。bFGF在垂体腺瘤的发生、发展中还可能起着更加复杂的作用。最近,从垂体腺瘤中克隆出来一个新的癌基因,称为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TTG)[1]。PTTG在人类垂体腺瘤中表达比正常垂体组织显著增高,且与侵袭性密切相关。在体外实验中,亦发现PTTG与bFGF可以互相诱导表达,形成自分泌与旁分泌的反馈环路[10,11]。
本研究结果显示VEGF和bFGF高表达与垂体腺瘤侵袭性密切相关,且二者m RNA和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提示二者协同参与垂体腺瘤血管形成过程,其表达量随着侵袭性分级的增高而明显增高。由此认为VEGF及bFGF在促进垂体腺瘤血管形成同时也促进腺瘤的侵袭。因此,研究人员认为检测VEGF和bFGF的表达可作为判定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可靠指标,以VEGF和bFGF为靶点将有望成为垂体腺瘤新的治疗途径。
摘要:目的 分析激素受体ER,PR及生长因子VEGF,bFGF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探讨ER,PR,VEGF,bFGF与垂体腺瘤分型及侵袭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取经手术切除且病理诊断为垂体腺瘤、具有完整内分泌资料的患者80例,根据Hardy-Wilson及Knosp分级、分期标准,结合病理活检判断其肿瘤侵袭性,将肿瘤的侵袭程度分为0、1、2、3级,分别为10例、11例、30例和29例。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每例肿瘤ER,PR,VEGF和bFGF的表达水平,用RT-PCR检测VEGF和bFGF mRNA的表达。结果 80例患者中ER,PR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2.5%(50/80)和60%(48/80);PRL腺瘤与无功能腺瘤之间ER蛋白表达阳性率的呈显著性差异(P<0.05),PR表达水平与垂体腺瘤分型相关性不显著(P>0.05)。随肿瘤侵袭性程度的增加,VEGF和bFGFmR NA的表达和免疫组化阳性率及分级相应增加。结论 ER的表达水平与PR L型垂体腺瘤有关,其表达水平有可能作为判断PR L型垂体腺瘤发生和预后的指标。生长因子VEGF和bFGF mR NA、蛋白的表达也与垂体腺瘤侵袭性密切相关,有可能作为抑制垂体腺瘤侵袭性的治疗靶标。
关键词:垂体腺瘤,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参考文献
[1]CHEN S,XIAO L,LIU Z,et al.Pituitary tumor transforminggene-1 haplotypes and risk of pituitary adenoma:a case-controlstudy[J].BMC Med Genet,2011,25(12):44.
[2]PICHON MF,BRESSION D,PEILLON F,et al.Estrogen recep-tors in human pituitary adenoma[J].J Clin Endocrinol Metab,1980,51(4):897-902.
[3]JAFFRAIN-REA ML,PETRANGELI E,ORTOLANI F,et al.Cellular receptors for sex steroids in human pituitary adenomas[J].J Endocrinol,1996,151(2):175-184.
[4]HORWITZ KB,KOSEKI Y,MCGUIRE WL.Estrogen control ofprogesterone receptor in human breast cancer:role of estradioland antiestrogen[J].Endocrinology,1978,103(5):1742-1751.
[5]KAIKAI S,YUCHEN S,LILI J,ZHENGTAO W.Critical role ofc-Jun N-terminal kinase in regulating bFGF-induced angiogene-sis in vitro[J].J Biochem,2011:13.
[6]GAO JJ,XUE X,GAO ZH,et al.LYP,a bestatin dimethy-laminoethyl ester,inhibited cancer angiogenesis both in vitro andin vivo[J].Microvasc Res,2011:10.
[7]CHANSON P,SALENAVE S.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itu-itary adenomas[J].Minerva Endocrinol,2004,29(4):241-275.
[8]CHIA JS,DU JL,HSU WB,et al.Inhibition of metastasis,an-giogenesis,and tumor growth by chinese herbal cocktailtien-hsien liquid[J].BMC Cancer,2010,10:175.
[9]FURUMATSU T,NISHIDA K,KAWAI A,et al.Human chon-drosarcoma secretes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to inducetumor angiogenesis and stores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forregulation of its own growth[J].Int J Cancer,2002,97(3):313-322.
[10]CHAMAON K,KANAKIS D,MAWRIN C,et al.Transcripts ofPTTG and growth factors bFGF and IGF-1 are correlated inpituitary adenomas[J].Exp Clin Endocrinol Diabetes,2010,118(2):121-126.
[11]HORIGUCHI H,JIN L,RUEBEL KH,SCHEITHAUER BW,LLOYD RV.Regulation of VEGF-A,VEGFR-I,throm-bospondin-1,-2,and-3 expression in a human pituitary cellline(HP75)by TGFbeta1,bFGF,and EGF[J].Endocrine,2004,24(2):141-146.
雌激素受体(ER)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 (实验标本) 为2007年9月~2008年2月在我院妇科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60例, 年龄29~53岁, 术前3个月未使用任何激素类药物, 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证实为子宫平滑肌瘤。结合月经史和子宫内膜病理结果, 有36例为增生期, 24例为分泌期。子宫肌瘤组 (S组) 为手术切除的子宫肌瘤组织, 对照组分别为子宫肌瘤周围邻近肌层组织 (A组) 及远离肌瘤5 cm的正常平滑肌组织 (B组) 各60例。
1.2 方法
1.2.1 HE染色及诊断
手术切除子宫或肌瘤后, 立即取肌瘤组织、肌瘤周围肌层组织及远离肌瘤5 cm的正常肌层组织各1份, 置于10%中性福尔马林液体中固定, 常规石蜡包埋, 切4μm厚连续石蜡切片, 常规HE染色, 经光镜观察组织学形态, 做出病理诊断, 并进行筛选, 以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2.2子宫组织ER、PR及IGF-1R的免疫组化检测 (1) 石蜡切片经二甲苯脱蜡至去离子化。 (2) 采用EDTA修复缓冲液进行抗原高压热修复。 (3) 修复后的切片自然冷冻至室温。 (4) X-100室温洗涤10 min。 (5) 3%过氧化氢封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 室温10 min。 (6) PBS缓冲液洗涤3 min×3次。 (7) 滴加特异性抗体 (30μl/片) , 孵育过夜。 (8) PBS缓冲液洗涤3 min×3次。 (9) PV9000试剂盒中的试剂1 (大分子通透剂) 37℃孵育30 min。 (10) PBS缓冲液洗涤3 min×3次;1 1PV9000试剂盒中的试剂 (抗鼠/兔抗体酶复合物) 37℃孵育30 min;1 2PBS缓冲液洗涤3 min×3次。13DVB镜检控制显色;1 4流水冲洗3 h以上, 以去除DVB残留物。15苏木素复染, 脱水, 透明涂封片。PR (ZM-0215) 、ER (ZM-0104) 、EGFR (ZM-0083) 均购于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2.3 形态观察与结果测定
在光学显微镜下对标本中的免疫阳性细胞分布进行观察、定位及初步分析判断。ER、PR的阳性细胞标准为细胞核或细胞浆染色、IGF-1R阳性细胞标准为细胞膜染色。在400高倍镜下观察5个视野计算阳性肿瘤细胞数占肿瘤细胞总数的比例, 阳性细胞数大于10%确定为阳性。
1.3 统计学分析
所得计数资料数据采用四格表χ2检验, 当n≥40但有1≤T<5时, 用校正的χ2检验, 当n<40时, 用四格表的确切概率法计算,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统计分析均采用SPSS 10.1统计软件处理。
2 结果
本次实验结果显示, 子宫肌瘤细胞、肌瘤周围肌层细胞、远离肌瘤5 cm的正常肌层细胞均见ER、PR和IGF-1R有程度不同的表达。IGF-1R在子宫肌瘤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平滑肌组织, IGF-1R为细胞膜受体, 其阳性颗粒为棕色。ER、PR阳性颗粒主要位于细胞核内, 偶见于胞质。比较三种细胞ER、PR和IGF-1R的表达, 肌瘤细胞最强, 肌瘤周围肌层细胞次之, 正常子宫肌层细胞最弱。两种肌层细胞ER、IGF-1R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三种细胞PR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肌瘤细胞PR表达较ER表达明显增强,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与A组比较, △P<0.05;与B组比较, *P<0.05Compared with group A, △P<0.05;compared with group B, *P<0.05
子宫肌瘤细胞和肌瘤周围肌层细胞ER表达在增生期明显高于分泌期 (P<0.05) , 而IGF-1R表达在分泌期高于增生期 (P<0.05) , 增生期和分泌期PR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目前认为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可能与遗传、卵巢内分泌功能、雌、孕激素及肌瘤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生长因子、细胞凋亡、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细胞免疫等有关。雌、孕激素的促有丝分裂作用是由一些生长因子介导的[2], 其中IGF-1的作用可能最为显著[3,4]。本实验结果表明子宫肌瘤细胞中IGF-1受体表达明显高于肌瘤周围邻近肌层细胞及远离肌瘤5 cm的正常肌层细胞,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子宫肌瘤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阳性百分比明显高于正常平滑肌组织, 统计学上有明显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IGF-1受体的含量与雌、孕激素受体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高雌、孕激素导致了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而肌瘤组织中高水平的IGF-1R, 与通过自分泌/旁分泌的IGF-1结合, 产生一系列肌瘤细胞增殖的效应, 促进肌瘤不断生长[5]。本次实验发现IGF-1受体含量与雌激素、孕激素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 说明IGF系统与卵巢甾体激素可能相互促进、相互协同, 共同促进子宫肌瘤的生长。
摘要:目的:探讨人子宫肌瘤及周围正常子宫平滑肌细胞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 (IGF-1R) 的变化及其与雌、孕激素受体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雌激素受体 (ER) 、孕激素受体 (PR) 、IGF-1R的表达, 并对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子宫肌瘤细胞中ER、PR、IGF-1R的表达明显高于子宫肌层细胞的表达。结论:子宫肌瘤的生长与子宫肌瘤组织ER、PR、IGF-1R的表达增强有关。
关键词:子宫肿瘤,雌激素,孕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1082.
[2]王世阆.子宫肌瘤[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4-12.
[3]Strawn EY Jr, Novy MJ, Burry KA, et al.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promotes leiomyoma cell growth in vitro[J].Am J Obstet Gynecol, 1995, 172 (6) :1837-1843.
[4]Vanderven LT, Roboll PJ, Gloudemans T, et al.Expression of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 (IGFs) , their receptors and IGF binding protein-3in normal begin and malignant smooth muscle tissuss[J].Br J Cancer, 1997, 75 (11) :1631-1640.
雌激素受体(ER)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3~11月在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因子宫肌瘤行阴式次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30例。年龄32~54岁,平均44.5岁,子宫孕8~12周大小,或单个肌瘤直径﹥5 cm,未接受任何药物治疗,未口服任何避孕药,无合并内外科疾病,术后病理诊断均为子宫平滑肌瘤,无合并其他子宫器官病变;术前B超检查测量肌瘤的数量、位置及肌瘤径线大小。根据患者月经史及术后子宫内膜病理检查结果确定其月经周期,以患者的子宫非瘤肌层组织作为对照组。
1.2 方法
1.2.1 雌孕激素受体含量的测定
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30例患者子宫肌瘤瘤体和非瘤肌层组织的雌孕激素受体含量。留取30例患者子宫肌瘤患者手术切除肌瘤标本,同时取非瘤子宫肌层组织(3 cm)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进行检测。标本用10%甲醛溶液浸泡24小时,常规脱水,石蜡组织切片3~4 μm,脱蜡,3%过氧化氢室温孵育10分钟,蒸馏水冲洗,PBS液浸泡,滴加ER、PR单克隆抗体,4℃冰箱过夜。PBS液冲洗后滴加鼠抗IgG-HRP,DAB显色,水洗,苏木精复染。
1.2.2 Westem blot检测
收取手术切除的新鲜肌瘤组织及正常组织(约3 cm ),0.9%氯化钠液清洗,置液氮中冻存,取标本100 mg,剪碎,经预冷的PBS缓冲液洗涤2次,加入1 ml总蛋白质提取液,匀浆,振摇水浴30分钟,应用低温高速离心机保持4℃,1500 r/min,离心20分钟,将上清液吸至干净的EP管-30℃保存,取50 μl上清液按BCA蛋白测定试剂盒测定蛋白含量。样品煮沸3分钟,取50 μg总蛋白的样品液进行SDS-PAGE电泳,电泳完成,进行电转膜,转膜结束后,进行膜封闭和一抗、二抗孵育,PVDF膜通过KC 显色,最后曝光于X胶片上,常规显影、定影,经扫描后图像分析转件处理,得出相对光密度值。
1.2.3 结果判断
光镜下观察结果,细胞核内有棕黄色颗粒者为阳性细胞,根据受体阳性细胞的百分数分为4级:阴性(-),阳性细胞<25%或不染色;弱阳性(+),阳性细胞25%~50%,阳性染色较清晰;阳性(++)阳性细胞51%~75%,阳性染色较清晰;强阳性(+++)阳性细胞>76%,细胞核深棕色。
1.2.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计量资料以undefined表示,经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ER、PR在子宫肌瘤组织和非瘤子宫肌层组织中的比较
子宫肌瘤组织中ER阳性率为60.00%,PR阳性率为70.00%,非瘤子宫肌层组织中ER阳性率为40.00%、PR阳性率为43.33%,ER与PR在子宫肌瘤组织和非瘤子宫肌层组织中的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4.34,P<0.05;χ2 =5.41,P<0.05)。见表1。
2.2 VEGF及其受体蛋白在子宫肌瘤组织和非瘤子宫肌层组织中增殖期与分泌期的比较
子宫肌瘤组织中VEGF及VEGFR1、VEGFR2蛋白表达水平,无论在增殖期或分泌期显著高于非瘤子宫肌层组织(P<0.01)。子宫肌瘤组织中VEGFR2表达水平显著高于VEGFR1 (P<0.05)。两组的VEGF、 VEGFR1 、VEGFR2 在增殖期和分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①与VEGFR1比较,P﹤0.05
3 讨 论
3.1 雌孕激素与子宫肌瘤的关系
雌孕激素与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雌激素一直被认为是子宫肌瘤发生和发展的促进剂,当外源性给予雌激素或妊娠时,子宫肌瘤迅速增大,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或绝经后出现低雌二醇可以引起肌瘤缩小,甚至消失。因而大多数学者认为子宫肌瘤是卵巢激素依赖性肿瘤,雌激素是子宫肌瘤生长的主要促进因素,雌激素可以影响血管通透性及促进血管生成,从而促进肌瘤生长及临床症状的产生。孕激素拮抗剂也可使子宫肌瘤缩小,表明孕酮对子宫肌瘤的发生也有重要作用。我们研究的结果显示:子宫肌瘤组织的ER、PR含量均高于非瘤子宫肌层组织,子宫肌瘤ER阳性率为60.00%,PR阳性率为70.00%,非瘤子宫肌层组织ER和PR阳性率为40.00%,43.3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与局部雌孕激素及相应受体含量关系较为密切。本组研究的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PR在子宫肌瘤组织中表达的增高,这也符合最近提出的孕激素假说。近年来不少研究报道,使用外源性孕激素制剂,使肌瘤组织中ER、PR浓度降低,以减少子宫肌瘤对内源性雌激素的敏感性,进而使肌瘤的体积缩小,同时也符合了激素在靶组织中产生生物学效应的强弱取决于靶细胞中受体的含量这一原理,为更好地药物治疗控制其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临床估计预后、指导激素治疗提供更可靠的理论基础。
3.2 VEGF与肌瘤关系
近年来研究表明,一些生长因子可能是通过介导女性激素以改变子宫肌细胞中细胞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的活性而促发子宫肌瘤[1]。VEGF就是主要的血管生成促进因子,在肿瘤组织中的血管生成中起着核心作用,在许多肿瘤组织中表达显著增强,参与女性各种生殖器官病理及血管生成紊乱性疾病的发生,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癌等。VEGF有5个亚型,与VEGFA特异性结合的是VEGFR1和VEGFR2,结合后能促进内皮细胞分裂增生及新生血管形成,增加血管的通透性,促进可溶解血管基底膜和间质纤维酶的表达而促进新生血管的生长[2]。本文结果证实,VEGF蛋白表达水平在子宫肌瘤组织中明显高于非瘤子宫肌层组织(P<0.01),但在月经周期性中无差别,这充分说明VEGF在子宫肌瘤组织中作用是持续的。本组研究显示,VEGFR1和VEGFR2在肌瘤组织中均明显高于非瘤子宫肌层组织,且VEGFR2表达更高,说明VEGFR2在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中表达更活跃。查阅相关研究报道有关VEGF及其受体在肌瘤发病中的作用,报道甚少,Nakayama等[3]在子宫肌瘤组织中分别检测出VEGFR1和VEGFR2的高表达,充分显示了VEGF与子宫肌瘤生成的关系,VEGF的两种受体无论在月经周期增殖期或分泌期其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非瘤子宫肌层组织,这充分说明在整个月经周期中,VEGFR1和VEGFR2都发挥着重要的相似的作用,这种作用共同促进了子宫肌瘤的发生。
由此看出,子宫肌瘤的发病是多基因、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发病机制错综复杂,如能研制拮抗ER、PR、VEGF及其受体蛋白的拮抗剂干扰其功能,阻碍和减缓子宫肌瘤的生成和生长速度,使子宫肌瘤萎缩或凋亡,而延期手术治疗。深入研究这些转录因子及其参与的信号传导通路调控的下游靶基因,将有利于进一步了解肿瘤的发病机制,从而能够更好地、有目地选择预测目标和干预位点[4,5]。这可能是现在研究的方向,也为子宫肌瘤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空间,为临床估计愈后,指导临床激素治疗,提供更可靠依据,为广大子宫肌瘤患者带来福音。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的发生机制,检测子宫肌瘤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1,VEGFR2)的阳性表达率,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法(SP)测定30例子宫平滑肌瘤和相应子宫肌层组织的3种受体的表达。结果:子宫肌瘤ER阳性率为60.00%,PR阳性率为70.00%,相应子宫肌层组织ER、PR阳性率为40.00%、43.33%,两组ER和PR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肌瘤组织中VEGF及VEGFR1、VEGFR2蛋白表达水平,无论在增殖期或分泌期,高于相应子宫肌层组织(P<0.01);VEGFR2表达水平高于VEGFR1(P<0.05)。结论:ER、PR、VEGF均是反映子宫肌瘤的生物学行为的指标,研制ER、PR、VEGF及其受体蛋白的拮抗剂,使子宫肌瘤萎缩或凋亡,有望成为治疗子宫肌瘤新途径。
关键词:子宫肌瘤,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参考文献
[1]Skubitz KM,Skubitz AP.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in uterine leio-myoma[J].J Lab Clin Med,2003,141(5):297-308.
[2]Dai Y,Guo Y,Frey RR,et al.Thienopyrine Ureas as novel and po-tentmultitargeted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J].J Med Chem,2005,48(19):6066-6083.
[3]Nakayama T,Cho YC,Mine Y,et al.Expressi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stromal tumors,leiomyomas and schwannomas[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6,12(38):6182-6187.
[4]Black AR,Black JD,Azizkhan-Clifford J.Spl and Kruppel-like factor family of transcription factors in cell growth regulation and cancer[J].J Cell Physiol,2001,188(2):143-160.
雌激素受体(ER)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自2016年1月~2016年2月在我院因子宫内膜癌进行治疗的患者60例, 并选择同期健康老年人60例。实验组60例老年女性患者, 年龄62~73岁, 平均年龄 (65.9±2.8) 岁。有淋巴转移的有39例, 未转移的患者有21例。
1.2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表达法检测雌孕激素受体表达。并且所有样本还需要做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孕激素受体在两组患者中的表达
发现实验组患者的雌孕激素受体表达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并有统计学意义, 详见表1。
2.2 不同病理分期中的雌孕激素受体表达
发现在不同分期中雌孕激素书体阳性表达率存在显著差异,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2。
2.3 实验组患者早期子宫内膜癌与中晚期内膜癌患者雌孕激素受体的差异性表达
发现早期雌孕激素受体在早期与中晚期表达差异显著,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3。
2.4 有无淋巴转移与子宫内膜癌之间的关系
发现有淋巴转移的患者与没有发生淋巴转移的患者在孕激素受体表达中存在差异, 差异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雌激素受体差异不大,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4。
3 讨论
子宫内膜癌又叫宫体癌, 好发于子宫内膜上皮, 腺癌比较常见, 常见于绝经后的女性, 子宫内内膜癌的发病率在女性常见肿瘤中位居第二, 仅次于宫颈癌[1]。内膜癌的发病因素包括具有两个以上的男性伴侣;长期的宫颈发炎、损伤、破皮等、雌激素。宫颈癌也比较常见于不排卵性不孕性女性患者, 这时由于患者不排卵, 孕激素分泌不足, 导致子宫内膜长期受到雌激素的作用, 使子宫内内膜长期处于增生状态, 进而发生子宫内膜变[2]。子宫内膜癌患者早期无特异性表现, 不足以引起患者重视, 而在中晚期患者可以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阴道排液等症状, 下腹疼痛[3]。
雌孕激素对子宫内膜癌产生的机制也逐渐明朗。Porichi等认为[4], 子宫内膜癌为激素依赖性肿瘤疾病, 而雌孕激素受体在所有细胞中普遍存在, 所以认为雌孕激素周期是产生子宫内内膜癌的主要因素, 当女性生殖系统正常组织发生癌变时, 雌孕激素受体表达均可被抑制, 它的表达率可以相对正常患者来讲比较低[5]。这个观点大致符合本次研究的结果, 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 雌孕激素受体阳性表达率与正常患者相比明显降低。而在本次研究中发现子宫内内膜癌老年患者的雌孕激素受体的阳性表达率与子宫内膜癌的分期、淋巴转移、病理分期等都存在相关性, 同时有资料显示子宫内膜癌病理分期、有无淋巴转移等与患者的预后存在关系, 所以对于老年女性患者应当常规筛选是否有子宫内膜癌, 而本次研究发现子宫内膜癌是否存在、是否发生淋巴转移等均可以通过雌孕激素受体阳性表达率来体现, 所以笔者认为对于老年患者筛选子宫内膜癌可以将雌孕激素受体表达情况作为常规检查指标。
综上所述, 雌孕激素阳性表达率与老年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分期、有无淋巴转移等均密切关系, 并且临床可以将雌孕激素受体作为筛选疾病、判断预后的指标。
摘要:目的 探究雌孕激素受体在老年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自2016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因子宫内膜癌进行治疗的老年患者60例, 将这些病例作为实验组, 选择同时期、同年龄段的健康老年人60例, 并作为对照组。最终比较雌孕激素受体在两组不同人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雌孕激素受体表达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不同病理分期中雌孕激素体阳性表达率存在差异,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早期雌孕激素受体在早期与中晚期表达差异显著,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淋巴转移的患者与没有发生淋巴转移的患者在孕激素受体表达中,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雌孕激素阳性表达率与老年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分期、有无淋巴转移等均密切关系, 并且临床可以将雌孕激素受体作为筛选疾病、判断预后的指标。
关键词:雌孕激素受体表达,老年子宫内膜癌,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海艳, 李立安, 李亚里, 等.ER、PR、P53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2012, 33 (1) :27-29.
[2]周晔, 虞丰, 唐威, 等.子宫内膜癌中ER、PR、Ki-67和p5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3, 24 (1) :44-46.
[3]林春华, 唐蜜, 陈明, 等.ER、PR、Ki-67和p53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医学临床研究, 2011, 28 (2) :204-206.
[4]Porichi O, Nikolaidou ME, Apostolaki A, et al.Isomorph expression of BAG-1 gene, ER and PR in endometrial cancer[J].Int J cancer Res, 2010, 30 (10) :4103-4108.
雌激素受体(ER) 篇5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选择1999年5月至2005年11月在上海仁济医院妇产科治疗的有完整病史和随访资料的70例原发性卵巢上皮性癌患者, 资料来自仁济医院卵巢癌数据库。患者平均年龄52岁 ( 20 ~ 73岁) 。 70例卵巢上皮性癌中浆液性卵巢癌42例 ( 60. 0% ) , 黏液性卵巢癌5例 ( 7. 1% ) , 透明细胞癌14例 ( 20. 0% ) , 子宫内膜样癌7例 ( 10. 0% ) , 混合性上皮癌2例 ( 2. 9% ) 。 手术病理分期: Ⅰ 期22例 ( 34. 7% ) , Ⅱ期9例 ( 13. 2% ) , Ⅲ期26例 ( 36. 4% ) , Ⅳ期13例 ( 15. 7% ) 。
1. 2评估标准本研究使用ECOG评分 ( eastern co- operative oncology group performance status) 来评估术前疾病对患者行为状况的影响。手术分期采用FIGO ( 2009年) 分期。肿瘤病理类型和病理分级采用WHO标准。总的生存时间为患者手术日至死亡或最后一次随访所间隔的时间。
1. 3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全面的分期手术, 对晚期卵巢癌患者尽量施行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 ( 残余灶直径≤1 cm) 。除1例 ⅢC期和1例 Ⅳ 期患者不愿接受化疗外, 其余患者均接受了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 接受PAC方案 ( 顺铂+表柔比星+环磷酰胺) 和PT方案 ( 紫杉醇+顺铂或卡铂) 的化疗人数分别为11例和57例。每例患者的化疗次数为2 ~10次 ( 中位值为6次) , 其中Ⅰ/Ⅱ 期和Ⅲ/Ⅳ期患者化疗次数分别为3 ~ 6次 ( 中位值为4次) 和3 ~10次 ( 中位值为6次) 。
1. 4随访随访方式包括门诊复查 ( 体格检查、血CA125水平及影像学检查等) , 电话或信函。
1. 5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所有患者在术中切除原发灶肿瘤标本, 经4% 的甲醛溶液固定制作成4 ~ 6 μm的石蜡切片, 由病理医生阅读并选取代表性切片, 用Envision二步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判定时, 由两位病理医生显微镜下进行盲法观察, 进行半定量分析。ER、PR、P53主要在细胞核内表达, 呈棕黄色颗粒。阳性划分标准根据每张切片中阳性细胞占全片比例进行划分: 无阳性染色细胞为阴性 ( -) ; 阳性细胞比例0 ~ 25% 为弱阳性 ( ±) ; 阳性细胞比例> 25% 均判定为表达阳性。
1. 6统计学方法以年龄平均值作为分界值将年龄转化为二分值变量。通过 χ2检验分析ER、PR和P53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运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生存曲线, 并用Log-rank检验对生存时间进行检验, 对其中有显著意义的变量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采用统计软件SPSS 15. 0进行处理, P<0. 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 1 ER、PR和P53蛋白的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70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 29例 ( 41. 4%) ER表达阳性, 30例 ( 42. 9%) PR表达阳性, 41例 ( 58. 6%) P53表达阳性。部分免疫组化结果见图1 ~ 图3。由表1可见, PR阳性表达在年龄、月经状态和组织学类型的比较中,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27; P = 0. 025; P = 0. 005) 。ER和P53阳性表达在各项临床病理特征的比较中,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P>0. 05) 。
2. 2影响卵巢上皮性癌患者3年生存率的单因素分析70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29个月 ( 5 ~ 83个月) 。随访期间患者死亡17例 ( 24. 3% ) , 其中15例 ( 88. 2% ) 为Ⅲ期和Ⅳ期卵巢上皮性癌患者, 3年生存率为77. 5% 。由表2可见, 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 年龄、残余肿瘤灶直径、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和PR表达间的3年生存率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而其他临床病理因素间的3年生存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 05) 。
1为Fisher's精确检验
2. 3影响卵巢上皮性癌患者生存率的多因素分析将上述影响生存率的重要临床病理因素进行Cox回归分析, 由表3可见, 残余肿瘤灶直径和PR是影响卵巢上皮性癌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因素 ( P = 0. 004; P = 0. 035) , 其中残余肿瘤灶是影响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 RR 5. 058, 95% CI 1. 658 ~ 15. 434) , 而PR则是独立的保护因素 ( RR 0. 254, 95% CI 0. 071 ~ 0. 909) 。
3讨论
3. 1卵巢上皮性癌ER、PR的表达特点雌激素通常被认为是卵巢上皮性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卵巢组织的雌激素水平至少是体内循环的雌激素水平的100倍, 在排卵时甚至更高。排卵引起卵巢表面生发上皮 ( OSE) 反复损伤和修复, 继而可能导致基因不稳定从而发生肿瘤。相反, 一般认为, 孕激素及受体是卵巢癌发生的保护因素。其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包括: 通过抑制排卵降低雌激素对卵巢表面上皮的作用, 拮抗雌激素对卵巢表面上皮的生长促进作用以及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
目前有关卵巢上皮性癌ER、PR表达率的报道并不一致。已有的研究显示, ER阳性表达率为38% ~ 77% , PR阳性表达率为26% ~ 71%[2]。本研究中卵巢上皮性癌患者ER阳性表达率为41. 4% , PR阳性表达率为42. 9% 。不同文献报道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既有检测方法 ( 免疫组化、RT-PCR) 、阳性判定标准和评分系统的不同, 也与各报道中患者的的临床病理特征有关。本研究结果显示, 不同病理类型的卵巢上皮性癌ER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而卵巢浆液性癌的PR阳性表达率较高, 透明细胞癌的PR阳性表达率较低, 这与同类报道相似[2,3]。值得注意的是, 卵巢透明细胞癌的这种激素受体低表达现象体现了其非激素依赖的特征, 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向透明细胞癌转变过程中伴随的激素依赖性的消失是一致的[4]。同时, 本研究中<52岁和未绝经的患者PR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52岁和绝经妇女 ( P = 0. 027; P = 0. 025) , 这提示年轻卵巢癌患者由于内分泌水平不同, 具有不同于绝经后妇女的激素受体表达特点, 这也为年轻卵巢癌患者的内分泌治疗提供了一定依据。 我们还注意到, 由于样本量限制, 虽然组织学分级与PR蛋白阳性表达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 061) , 但中高分化 ( Ⅰ、Ⅱ 级) 的患者PR阳性表达率 ( 51. 1% ) 高于低分化 ( Ⅲ级) 卵巢癌患者28. 0% 的PR阳性表达率, 这与已有的报道结果一致[5,6]。本研究同时表明, ER的阳性表达与年龄、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和残余肿瘤大小无关。
3. 2 ER、PR与卵巢上皮性癌预后的关系激素受体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患者预后的关系近年来日益引起关注。虽然少量研究认为ER蛋白表达水平增高是卵巢癌预后良好的预测因素[7], 但其他研究大多认为ER的阳性表达与预后无明显关系[8]。我们的研究结果也显示, 无论在单因素分析还是多因素分析中, ER阳性表达都不是卵巢上皮性癌患者的重要预后因素。类似的, 对于PR阳性表达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预后意义的研究结论也不尽一致。部分研究认为PR阳性表达具有较高的预后价值。然而由于这些研究部分未进行多因素分析, 或者在多因素分析中未纳入一些重要的临床病理因素[9], 因此其结论的可靠性受到影响。既往研究表明, 年龄、残余肿瘤灶直径、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是影响卵巢上皮性癌预后的重要临床病理指标, 而本研究通过将这些因素纳入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尝试在考虑这些重要变量的同时, 考察激素受体的表达对卵巢上皮性癌生存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PR阳性表达是卵巢上皮性癌患者生存率的独立保护因素, 这进一步证实了PR阳性表达在卵巢上皮性癌患者预后判断中的重要价值。同时, 与已有研究结论相似, 年龄、FIGO分期和组织学分级均是影响卵巢上皮性癌生存率的重要因素, 而残余肿瘤灶直径则是影响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再次证实了行满意肿瘤细胞减灭术的重要性[10]。
3. 3 P53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P53作为重要的肿瘤抑制因子, 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通过免疫组化手段检验到的P53为过表达的无意义突变型P53蛋白。本研究的P53阳性表达率为58. 6% , 与已有报道一致。目前虽然已证实P53无意义突变与多种恶性肿瘤不良预后有关, 但其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预后意义尚存在争议[11,12]。部分研究认为P53过表达与不良预后有关[11], 但另外部分研究则认为P53的过表达无预后价值[12]。考虑到孕激素可以通过上调P53表达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 P53有可能影响卵巢上皮性癌患者性激素受体的预后价值, 我们将P53的表达也同时进行了分析。我们的研究表明, P53过表达与各项临床病理特征无关。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表明, P53也不是重要的预后因素。
卵巢上皮性癌的激素治疗一直是卵巢上皮性癌治疗中的热点话题。鉴于雌激素在卵巢上皮性癌发病和进展中可能的重要作用, 人们推测抗雌激素治疗可能有助改善卵巢上皮性癌患者预后, 因此近年来国内外将抗雌激素治疗作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但结果不尽满意[13]。包括本研究在内的临床预后研究结果显示, ER蛋白的表达并不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提示应用包括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在内的抗雌激素治疗研究可能将继续面临较大的挑战。另一方面, 有研究表明, 孕激素结合铂类化疗的一线化疗方案可能改善晚期卵巢上皮性癌患者的预后而无明显副反应[14]。 作为卵巢上皮性癌患者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 通过检测PR蛋白的表达对孕激素疗法的患者进行筛选, 也许可以提高孕激素辅助治疗卵巢上皮性癌患者的疗效, 这一思路有可能成为卵巢上皮性癌激素治疗的重要研究方向。
摘要: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癌雌激素受体 (ER) 、孕激素受体 (PR) 和P53蛋白的表达特点及与生存时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0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ER、PR和P53阳性表达情况, 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并对其与生存率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①70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 ER表达阳性29例 (41.4%) , PR表达阳性30例 (42.9%) , P53蛋白表达阳性41例 (58.6%) 。PR阳性表达在年龄、月经状态和组织学类型的比较中,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27;P=0.025;P=0.005) 。ER和P53阳性表达在各项临床病理特征的比较中,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②单因素分析显示, 不同年龄、残余肿瘤灶直径、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和PR阳性表达患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③多因素分析显示, 残余肿瘤灶直径是影响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RR 5.058, 95%CI 1.65815.434) , 而PR则是独立的保护因素 (RR 0.254, 95%CI 0.0710.909) 。结论:年轻、未绝经、浆液性癌患者的PR阳性表达比例明显增高, PR阳性表达是卵巢上皮性癌独立的保护因素。ER和P53蛋白表达不是影响卵巢上皮性癌生存率的重要因素。
雌激素受体(ER) 篇6
1 一般资料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我院手术切除、病理诊断明确的子宫肌瘤病例1 372例, 将因子宫肌瘤切除子宫的、手术前至少3月内没有经过任何激素治疗的病例纳入研究范围, 随机选择150例作为研究组, 对应的子宫肌层组织作为对照组, 切白片3张, 做ER、PR及WT-1标记。1 372例患者按年龄分5组:<30岁组, 30~39岁组, 40~49岁组, 50~59岁组, >59岁组, 将标记结果按照-、+、++统计归类。
1.2 临床表现
月经量增多1 210例, 月经紊乱531例, 下腹痛192例, 贫血521例, 下腹包块221例, 白带增多231例, 合并其他疾病者232例。其中:合并宫颈癌27例, 合并子宫内膜癌11例, 合并腺肌症122例, 合并腺瘤样瘤18例, 合并妊娠8例, 合并卵巢肿瘤45例, 合并侵袭性葡萄胎1例。
1.3 试剂及方法
本项目随机选择多发、单发内膜下、肌层及浆膜下子宫肌瘤病例150例, 同时取对应的子宫肌层组织作为对照, 所有标本均采用4%甲醛固定, 石蜡包埋、HE染色。采用免疫组化法 (SP) , 切片厚4μm, 切白片3张, 高温修复或酶消化, 4℃冰箱过夜, 以PBS缓冲液代替第一抗体作为阴性对照, 已知的阳性组织作为阳性对照。免疫组化试剂ER、PR、WT-1及SP试剂盒购自迈新公司, 操作按试剂盒说明书要求进行。
1.4 结果判读
ER、PR及WT-1阳性表达定位在细胞核, 以看到棕黄色颗粒分布为阳性。 (1) 选染色均匀有表达的区域, 以阳性细胞占视野的比例进行分级:0:<5%;1:6%~25%;2:26%~50%;3:>50%。 (2) 按着色强弱分:0:阴性;1:弱, 淡黄色;2:中等, 黄色;3:强, 棕褐色。 (1) (2) 相加判读结果:0~2为 (-) , 3~4为 (+) , 5~6为 (++) 。
1.5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处理, 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子宫肌瘤在不同年龄段的分布情况
1 372例子宫肌瘤患者中, 40~49岁918例, 占66.91%, 其中单纯子宫肌瘤831例, 占90.52% (见表1) 。
2.2 ER、PR及WT-1在子宫肌瘤组织和子宫肌层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ER、PR在子宫肌瘤组织和子宫肌层组织中的表达, 有显著性差异 (P<0.05) ;而WT-1在子宫肌瘤组织和子宫肌层组织中均高表达, 但二者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见表2、表3。
3 讨论
(1)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多见于30~50岁妇女, 其中40~50岁发病率高达51.2%~60.0%[1]。本组资料显示:本地区子宫肌瘤患者亦多见于30~50岁女性, 以40~49岁组发病率最高, 占66.91%, 单纯因子宫肌瘤切除子宫的占所有切除子宫患者数的71.43%。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因肌瘤所在部位、多少、大小而不同, 如位于浆膜层、肌层、内膜下, 多发或单发, 临床症状主要是月经量增多、月经紊乱、下腹坠痛、贫血、下腹包块等。子宫肌瘤在本地区发病率较高, 也是导致子宫肌瘤病种医疗费用不断增高的原因之一, 并且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所以, 全社会都应该重视该病的预防、治疗。开展子宫肌瘤的非手术治疗, 对于降低医疗费用, 提高女性生活质量, 具有重要意义。
(2) 雌、孕激素与子宫肌瘤的关系:雌、孕激素与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一直被认为是子宫肌瘤发生和发展的促进剂, 当外源性给予雌激素或妊娠时, 子宫肌瘤迅速增大, 绝经后肌瘤停止生长甚至萎缩、消失, 表明子宫肌瘤具有激素依赖性。相关资料显示:雌、孕激素水平在肌瘤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肌层组织, 说明二者在肌瘤的发生、发展中起促进作用。本组资料亦显示ER、PR在肌瘤组织中高表达, 明显高于周围肌层组织, 这与文献报道[2]一致。临床上对于子宫肌瘤患者采用米非司酮治疗[3], 已取得显著效果, 对于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 采取期待疗法, 同样取得了一定效果。
(3) WT-1与子宫肌瘤的关系:有资料显示,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IGF-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 (IGF-1受体) [4]、表皮生长因子 (EGF) 、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 、Bcl-2和C-myc基因等, 在子宫平滑肌瘤的发生中通过抑制细胞凋亡或促使子宫平滑肌瘤分泌、旁分泌的方式, 促进子宫平滑肌瘤细胞增殖和生长。WT-1基因[5]于1990年在肾的Wilm肿瘤中作为抑癌基因被分离克隆, 其染色体位于11P13, 能与IGF-1、TGF-β、EGF、Bcl-2、C-myc等生长调控因子及其受体结合, 调节这些生长因子的转录。我们研究发现:WT-1在子宫肌层和子宫平滑肌瘤中均有过表达, 证明子宫肌层及肌瘤中均有WT-1基因存在, 而肌瘤中WT-1的表达与肌层中有一定差异, 提示WT-1参与了肌瘤的发生。资料显示, WT-1能与上述调控因子及其受体结合, 激活或抑制生长因子转录, 因此我们推测:子宫局部雌、孕激素水平增高, 导致部分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含量增加, WT-1基因可能以不同的异构体形式与以上调控因子结合, 激活了其转录作用, 导致子宫平滑肌瘤的发生、发展。目前国内对ER、PR及WT-1在子宫平滑肌瘤中的表达情况, 尚无相关报道。
WT-1可以与多种生长因子结合, 但其在女性胃壁和肠壁平滑肌组织中均呈阴性, 在正常子宫肌壁内高表达, 提示WT-1过度表达可能与雌、孕激素水平有关。因此, 使用激素拮抗剂, 不仅可以有效控制肌瘤生长, 而且可以通过降低或抑制WT-1表达, 达到抑制上述生长因子, 阻止肌瘤生长, 甚至使其萎缩、消失, 或通过选择干预位点, 进行靶点治疗, 达到治疗子宫平滑肌瘤的目的, 为子宫平滑肌瘤的药物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总之, 我们认为:子宫平滑肌瘤是多因素、多种生长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 降低性激素水平, 阻断WT-1基因位点, 均能达到阻止肌瘤生长或使其萎缩甚至消失的目的。
摘要:目的 检测子宫肌瘤组织中雌激素受体 (ER) 、孕激素受体 (PR) 和Wilms瘤基因 (WT-1) 的表达情况, 探讨子宫肌瘤的发病机制与原因。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 (SP) 测定150例子宫平滑肌瘤和相应子宫肌层组织ER、PR、WT-1的表达情况。结果 ER和PR在子宫肌瘤及子宫肌层组织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而WT-1在子宫肌瘤与子宫肌层组织中均高表达, 二者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 (P>0.05) 。结论 ER、PR均是反映子宫肌瘤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子宫肌瘤中WT-1的表达与肌层中的表达有一定差异, 提示WT-1参与了肌瘤的发生, 且WT-1在女性胃壁和肠壁平滑肌组织中均呈阴性, 在正常子宫肌壁内高表达, 提示WT-1过度表达可能与雌、孕激素水平较高有关。因此, 选择使用激素拮抗剂, 不仅可以有效控制肌瘤生长, 而且可以通过降低或抑制WT-1表达, 阻止肌瘤生长, 甚至使其萎缩、消失, 达到治疗子宫平滑肌瘤的目的, 为药物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子宫肌瘤,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Wilms瘤基因
参考文献
[1]回允中.妇产科诊断病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7.
[2]李卫东.孕激素对子宫平滑肌瘤生长的影响[J].实用医技杂志, 2007, 14 (20) :2744-2745.
[3]李卫平, 严隽鸿, 林其德, 等.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影响[J].中国实用妇科及产科杂志, 2002, 18 (1) :4-6.
[4]纪巍, 辛晓燕, 陈必良.IGF-1及其受体在子宫平滑肌瘤中的表达以及与雌、孕激素关系[J].临床军医杂志, 2009, 37 (6) :1062-1064.
雌激素受体(ER) 篇7
1.1 A/B区 (1-149氨基酸) 位于N端, 为高度可变区
在A/B区氨基末端存在一个非配体依赖性转录激活功能区, 称AF1区, 该区有高度变异性, 其转录活性依赖于特定的启动子, 是激素非依赖性的, 还含有一个能与转录因子交互作用的反式激活区。其长度和氨基酸序列可变性较大, 通过对专一性和非专一性DNA序列的识别来进行, 可减少非专一性DNA的结合, 选择正确的雌激素应答元件 (ERE) , 达到激活调控靶基因的目的, 可参与调节配体与雌激素受体结合, 调节雌激素应答基因的转录。
1.2 C区 (180-263氨基酸) 为DNA结合区 (DBD)
DNA结合区位于受体的中部, 是核受体家族中富含碱性氨基酸和半胱氨酸的最保守的一个区域, 氨基酸序列为180-263, 该区9个位置的Cys相对固定, 形成双“锌指”结构, 每个“锌指”结构由4个Cys与中心部的锌离子络合组成α螺旋, 直接参与DNA的结合, 达到转录靶基因的目的。外显子2和3编码该区域。
1.3 D区 (263-302) 为多变的铰链区
D区的保守性只有30%, 具有在E区的帮助下结合DNA的作用, 有时还会影响受体蛋白的DNA结合位点的结构。ER构型的改变受D区结构变化的影响, 以保证受体以最佳的构型与配体结合。D区可与热休克蛋白结合, 帮助ER进行适当折叠, 以保护疏水的配基结合区并使之处于非活性状态。D区还含有核定位信号, 并具有稳定DBD与DNA结合的功能。D区包括核的定位信号, 即所谓的“桥接区”, 它并不依赖于配体结合, 具有核转位功能。
1.4 E/F区 (302-553氨基酸) 为ER高度保守的区域
E/F区称为激素结合区位于受体的C端, 是第二保守区, 该区包括外显子4到8和装配配体结合的一个疏水区。E区是ER五种基因序列最大最长的功能区, 所以E区被赋予了最多的任务。E区包含有另外一个激素依赖的转录激活区, 该区域由螺旋3、4、5和12的氨基酸组成, AF2功能区的螺旋12在识别配体的雌激素激动或拮抗作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ER结合不同的配体时, AF2会呈现出不同的构像变化, 并决定转录靶基因所需要结合的共激活因子和共抑制因子, 形成ER-配体复合物, 而后与靶基因上的雌激素反应元件结合, 通过辅助因子与蛋白相互作用启动转录, 从而影响细胞增殖和分化。AF-2的核心成分是H12, 是转录激活的必须成分, 但其不直接与配体结合。当ER与配体结合, 可使H12发生明显的构象变化, 从而使AF-2活化。
2 ER受体的分型与分布
2.1 两种亚型 (ERα和ERβ) 定位
人类ER具有不同的基因编码, 含有不同的蛋白质分子结构和c DNA, 发挥不同的生物学功能。ERα基因定位于染色体6q25-1, 基因由140 kb以上的碱基对组成, 编码由59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质, 有8个外显子, 分子量约为67kb, -103位置和-27位置处有类似CAAT和TATA的转录元件顺序;ERβ基因远小于ERα基因, 主要因内含子长度不同所致, ERβ基因定位于14q22-24, 由40kb碱基构成, 编码由53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质, 分子量为59.2kb, 在结构上, 其氨基酸序列在DBD区及LBD区与ERα的同源性分别达95%和55%, 而在N端的AF1功能区, ERα和ERβ只有30%的同源性。ERβ和ERα与17B-雌二醇结合的解离常数分别为0.4mol/L和0.1mol/L, 都能与ERE结合。
2.2 雌激素的分子功能
卵巢是合成雌激素的主要场所, 分泌入血液后与性激素可逆性结合球蛋白及白蛋白。在血液中游离的雌激素扩散到靶组织而发挥其特殊的生理生化作用。雌激素对女性的卵巢、输卵管、子宫及阴道等内外生殖器官的分化、成熟和发育, 对女性乳腺的生长发育起着关键作用。男性精子的产生、睾丸等其他附属性器官的功能同样依赖雌激素。
雌激素对非生殖系统有调节作用。雌激素对心血管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轴等中枢神经系统具有保护作用;可调节“骨”这个靶器官, 促进青春期骨骼的生长和骨骺的闭合, ERα和ERβ皆存在于成骨细胞、破骨细胞、间叶干细胞以及骨细胞中, 直接对这些骨发挥作用;对维持骨矿物质含量也具有重要意义;老年痴呆症、帕金森氏病、认知、记忆以及疼痛敏感性的病因也可能与之有关。
3 雌激素作用的信号转导途径
3.1 基因组作用途径
配体依赖途径。当雌激素与核受体结合后, 形成雌激素-受体复合物, 而使受体的构象发生改变, 形成同源二聚体, 暴露出DNA结合区, 这种复合物以二聚体的形式穿过核孔进入核内。在核内, 雌激素-受体复合物作为反式作用因子与靶基因上游的DNA特异基因的雌激素反应元件ERE结合, 同时通过募集而来的辅助因子, 直接或间接的与辅激活物和转录元件作用, 启动基因的转录。
配体非依赖途径。EGF (表皮生长因子) 、IGF-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8-溴-c AMP等多肽类激素也可以激活雌激素受体, 使靶基因得到表达。文献报道, 该过程的关键因素可能是由细胞中的激酶磷酸化雌激素受体而导致的。ERα和ERβ均可被MAPK磷酸化, 只是二者磷酸化的部位不同。ERαAF-1区的第118位丝氨酸在接受EGF后可被MAPK (有丝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 磷酸化, 从而导致p68 RNA螺旋酶即ERα特异性辅激活物与受体结合, 使靶基因活化。同理, MAPK也可以磷酸化ERβN末端的活化区, 使受体与p160辅激活物SRC-1结合, 且这种结合是以配体非依赖的形式结合的最后再与ERE相互作用, 削弱ERα的转录活性。
3.2 非基因途径
此为雌激素的快速效应, 由雌激素与膜受体直作用影响蛋白质的磷酸化或去磷酸化所致。MAPK信号转导通路为:
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家族是细胞内信号转导的重要系统, 普遍存在于多种生物, 包括酵母和哺乳动物细胞, 参与了细胞分化、增殖、凋亡以及细胞间的功能同步等生理过程, 属于一组以级联方式依次活化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组成, 由多种同工酶组成, 以此将细胞外信号逐级放大并传导到细胞内乃至细胞核, 把膜受体结合的胞外刺激物与细胞质和细胞核中的效应分子连接起来。它可被多种刺激所活化。
MAPK家族的信号转导通路采用高度保守的三级激酶级联传递信号。3种激酶按激活顺序依次为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激酶激酶, 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激酶及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 构成一个连续的激活途径, 其中的ERK途径最为重要, 通过生长因子、细胞因子激活相应的受体酪氨酸激酶;多肽物质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激活。
结束语
【雌激素受体(ER)】推荐阅读:
雌激素受体α09-26
细胞核激素受体08-18
生长激素受体基因01-06
糖皮质激素受体亚型论文09-08
生长激素受体拮抗剂12-29
抗苗勒管激素Ⅱ型受体09-18
受体基因09-21
植物雌激素≠雌激素08-16
内皮素受体06-26
趋化因子受体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