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验

2024-08-21

发展经验(精选12篇)

发展经验 篇1

吉林石化公司的前身是吉林化学工业公司 (简称“吉化”) , 是国家“一五”期间兴建的以“三大化”为标志的第一个大型化学工业基地。1954年开工建设, 1957年建成投产。1978年由化工部直管转为吉林省管理, 1998年上划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截至2013年末, 已发展成为拥有原油加工能力1000万吨、乙烯生产能力85万吨、燃料乙醇生产能力60万吨, 主体装置67套, 生产主要炼化产品115种, 总资产317亿元的大型炼化一体化企业。60年来, 吉化为国家出产品、出技术、出人才、出经验, 累计向国家上缴利税800多亿元, 取得科研成果700多项, 先后为全国各地输送和培养各类人才6万多人, 获得国家级荣誉100多项, 创造享誉全国的“吉化经验”, 为我国化学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周恩来、朱德、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8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到吉化视察, 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吉化开工建设60周年之际,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组织的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调研组, 到新中国化工长子——吉林石化公司就“吉化经验”进行了调研,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吉化经验, 产生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吉化在治理整顿、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管理实践, 是吉化人“跑步学大庆”, 开拓进取, 真抓实干取得的丰硕成果, 并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各个时期不断丰富发展, 是石油和化工行业乃至中国国有企业的经典案例, 为中国现代工业文明宝库提供了宝贵的管理和精神财富。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吉化经验的理论根源, 延安精神、大庆精神、鞍钢宪法是它的思想来源,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集团是它的实践来源, 吉化经验集中体现了工人阶级革命性和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的统一, 集中体现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环境建设的统一, 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吉化人身上的具体体现。

吉化从诞生之日起, 就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吉化的建设由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 1957年10月25日吉化投产, 薄一波副总理代表国务院专程为其开工剪彩, 《人民日报》专门发表社论《我们要建设强大的化学工业》, 由此奠定了吉化新中国化工长子的地位。

创业时期的吉化不仅为新中国生产了第一桶染料、第一袋化肥、第一炉电石, 而且也创造了朴素的、适应当时生产力水平的企业管理经验——“开门办好十件事”:到工厂要先到现场, 问问工人工艺条件好不好, 再看看操作记录, 同工人说的对照对照;要检查设备, 听听、看看、摸摸, 发现有没有滴、漏、跑、冒等毛病;要检查备品配件有没有, 缺不缺;要看看产量计划完成的怎样;要看看产品质量合不合规格;要看看材料够不够, 消耗定额高不高;要查查包装好不好, 问问运输有没有问题;要查查分析化验的工作, 看看分析得及时不及时, 准确不准确;要把听到的、看到的事情, 随时记下来;回到办公室后, 要想一想, 算一算, 大家碰碰头, 把发现的问题立即解决, 把好的经验及时推广。

1961年1月30日, 《人民日报》为此发表社论《了解情况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充分肯定了吉化的生产管理经验, 社论指出:“吉林化学工业公司最近总结生产管理经验时, 提出直接指挥生产的第一线干部和技术人员每天必须做好十件事”。“这条经验普遍意义在于:做任何工作, 都要经常地充分地了解情况。”

文革十年, 吉化受到了严重创伤。1976年10月文革结束后, 吉化领导班子带领广大职工“跑步学大庆”, 从建章建制入手, 开始恢复正常生产秩序, 806个化工岗位建立责任制, 实现人人有专责, 事事有人管, 办事有标准, 工作有检查。开展四次设备整顿, 大幅提高设备完好率, 把文革“重灾户”变成了管理“排头兵”。1978年5月, 在全国石油化工第二次学大庆会议上, 康世恩副总理在工作报告中盛赞吉化“大干大变”的经验。1978年12月19日, 吉林省和化工部召开大庆式企业命名大会, 号召全省工交战线和全国化工战线认真学习吉化“跑步学大庆”经验。《吉林日报》、《江城日报》和吉林省、吉林市人民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连续报道和介绍吉化所取得的成绩。《吉林日报》1978年10月14日头版头条发表长篇报道:《吉林化学工业公司跑步前进, 真学大庆, 一年大变》。

1978年12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新时期, 吉化抓住了快速发展的新机遇, 成功实现了企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实现了从煤化工向石油化工的转轨, 实现了从图生存向谋发展的转变, 创造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的宝贵经验。

吉化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形成的经验

1978年开始, 用4年时间, 吉化开展了创无泄漏工厂、创清洁文明单位、创六好企业的“老三创”活动。1982年又用5年时间, 开展了“新四创”活动, 即创一级计量单位、创设备优秀管理奖单位、创全面质量管理奖单位、创无事故工厂, 进入全国企业管理先进行列。

1982年, 吉化年产250万吨炼油装置和年产11.5万吨乙烯及其配套装置全部建成投产, 成为煤化工和石油化工并举的特大型国有企业。

1983年, 吉化从改革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机制入手, 先后出台了36项改革措施。实行“三大包干”, 完善了经济责任制;建立健全了奖惩制度, 从上到下建立了各级岗位责任制;实现了向二级厂放权, 搞活生产经营;发挥产品、技术、人才优势, 实施行业联合。

1984年, 吉化创造性地开展“认识王凤山大讨论”, 一个典型引起十万人思索, 并由此引发了具有吉化特色的主旋律教育活动。在全国工业企业中率先引入“以人为本”的理念, 大力发展集体经济, 全面解决文革后行路难、入托难、吃水难等十大难题, 解决了职工的后顾之忧。

这期间, 全国各地工业企业到吉化参观学习络绎不绝。1986年7月至1987年6月, 吉林省和化工部分别在吉化举办企业管理干部培训班, 通过现场参观、经验介绍与专业讲座的办法, 成建制地轮训企业的各级党政干部。其中, 化工部在吉化举办7期, 有318个大中型化工企业1578名干部参加了学习。吉化也多次派出人员到全国许多企业传授经验、咨询服务、帮助工作。

吉林省对吉化经验的总结和学吉化现场会的召开

1986年, 吉林省委、省政府由领导带队, 两次派调查组深入吉化, 调查研究, 总结吉化经验, 并于1987年4月16日下发了《关于印发吉林化学工业公司经验的通知》 (吉发[1987]16号) , 称赞吉化公司“为我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为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 做出了重大贡献, 成为全省工业企业的标兵, 两个文明建设的样板。”同时, 《吉林日报》从1987年5月开始, 连续六篇报道“吉化公司的基本经验”。同年7月30日至8月2日, 吉林省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会议在吉化召开, 吉化精神典型事迹演讲团向大会作了演讲。

吉林省委、省政府总结吉化经验为:坚持深化改革, 充分调动基层单位、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坚持不懈地抓基础工作和基层班组建设, 不断强化企业管理;自觉运用价值规律, 努力把买卖做活;坚持抓产品上水平, 全面提高产品质量, 提高竞争能力;抓当前想长远, 大力推进技术进步, 增强发展后劲;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做新搞活, 全面提高职工素质;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为改革和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1989年7月,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吉林省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政府在吉化召开吉林省学习吉化经验现场会, 吉化作了《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在改革开放中建设发展吉化》经验介绍, 会上宣布了《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政府关于深入开展向吉化公司学习活动的决定》, 会议强调:“通过有计划地、系统地宣传报道, 使全省人民了解吉化, 认识吉化, 增强吉化经验的感召力, 使吉化精神扎根于群众之中”。《人民日报》、新华社、《吉林日报》等16家新闻单位对会议进行了采访和报道。

吉林省委、省政府再次总结的吉化经验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坚持改革开放方针, 以改革促发展;一贯重视思想政治工作, 努力培养造就一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四有”职工队伍;立足企业、放眼全局, 正确处理企业与国家, 职工与企业的关系;严格、细致、科学地抓管理, 以现代管理科学指导现代化大生产;抓紧科技与生产的结合, 实行集约化经营;坚持不懈地抓好党的建设, 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吉林省学习吉化经验现场会议之后, 立即在全省范围内掀起了学吉化的热潮。从原来的一般性号召发展到有组织、有领导地学习;从过去单项学习发展到全面系统地学习;从工业战线上的学习发展到各行各业都来学习。仅一个多月, 吉林省内企业的各级领导干部就有3000多人到吉化学习。全省从上到下都把学吉化当作一件大事来抓, 把“做吉化式职工、创吉化式企业”作为奋斗目标。为了使学吉化的活动更广泛深入扎实, 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 吉林省委、省政府制订了三年长远学吉化的规划, 提出学习标准、学习步骤和具体措施, 采取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分级负责、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统筹安排、搞好结合的方法, 全面开展学吉化活动。

1991年5月, 吉林省委、省政府在吉林市召开全省学习吉化经验交流会, 吉化汇报了学先进、找差距, 加快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集团步伐的做法。与会者进行了现场参观指导。会议指出, 全省学吉化活动, 有力地促进了全省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 提高了领导干部全心全意依靠科技进步的意识, 促进了企业素质的提高及各行各业的进步, 推动了全省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动的深入开展。

化工部对吉化经验的总结和开展学吉化活动

1989年, 顾秀莲同志接任化工部部长后的第一个举措就是召开全国化工系统进一步学吉化经验现场会。9月4日, 李鹏总理在听取顾秀莲部长关于全国化工系统开展学吉化的汇报时说:吉化工作搞得不错, 主要经验是思想政治工作抓的好, 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没有丢掉, 也就是基本功好, 不管大事、小事都严肃认真, 特别是小事也严肃认真, 企业管理搞得比较扎实。总理在谈话中, 肯定了吉化的政治优势和基础管理优势。

1989年9月, 化工部在吉化召开全国化工系统进一步开展学吉化活动现场会, 顾秀莲同志作了题为《学习吉化经验, 推动两个文明建设, 加快化学工业的发展》的报告, 会议做出《关于进一步开展学习吉林化学工业公司活动的决定》, 提出重点学习吉化的“五条经验”和“四种精神”。

化工部总结的吉化经验是:坚持改革开放, 增强企业活力;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不断强化管理;坚持自力更生, 推进技术进步;坚持以人为本, 培育“四有”职工队伍;坚持党的领导,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化工部总结的吉化“四种革命精神”是:苦干实干, 不怕困难的艰苦创业精神;一丝不苟, 坚持不懈的从严治厂精神;不甘落后, 争创一流的不断进取精神;立足本职, 建功立业的积极奉献精神。

全国化工系统进一步开展学吉化活动现场会之后, 化工部成立学吉化领导小组, 顾秀莲任组长。各地区、各单位也相继成立学吉化领导小组, 均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吉林省内外许多单位纷纷到吉化参观学习。从1989年7月至12月, 先后来吉化的有吉林、天津、湖南、北京、上海、陕西、新疆、内蒙古等24个省 (直辖市、自治区) 158个单位8337人。1990年, 到吉化参观学习的各地、各行业人员达3万多人。1991年5月, 来自全国12个省、22个地、市的党政领导330人, 再次到吉化考察学习。化工部、吉林省政府、国务院企业指导委员会、中质协等10多个行业、部门在吉化举办学吉化学习班28期。化工部学吉化办公室将吉化经验拍成电视片, 送至各单位;把学吉化现场会材料汇编成册, 出版发行。还大力组织宣传报道吉化经验, 造成了强大的宣传声势, 增强了吉化经验的感染力, 使吉化经验成为整个化工行业的共同财富。

吉化经验的推广, 在全国化工系统引起巨大反响。通过传播吉化经验, 促使一大批企业上了等级, 改变一批后进单位的落后面貌。吉化精神、吉化作风逐步成为全国化工系统广大职工的自觉行动, 职工队伍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1991年4月, 化工部召开全国化工系统学吉化总结表彰大会, 顾秀莲充分肯定“各地各行业贯彻部里学吉化决定, 领导是重视的, 工作是扎实的”, 并从10个方面总结所取得的成绩。

《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体对吉化经验的系列报道

吉林省和化工部学吉化现场会之后, 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体播发多篇报道, 连续介绍吉化办好社会主义企业的经验和做法。

1989年9月, 《人民日报》发表新华社记者和《人民日报》记者联合撰写的通讯《活力的源泉—记“吉化精神”》。同时, 刊登《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稳稳掌住舵, 高高扬起帆》, 高度赞扬吉化精神, 讴歌吉化职工的坚强信念和崇高理想。

1990年5月8日, 《人民日报》头版以《吉化显示社会主义企业蓬勃生机》为开篇, 并发表《从吉化看社会主义》评论员文章, 之后连续刊登6篇系列报道, 全面系统地介绍吉化经验, 标题分别是:《合金般的凝聚力—吉化公司思想政治工作纪实》、《大企业大作为—吉化公司不断开拓进取纪实》、《坚持科学的“优化”—吉化公司劳动优化组合纪实》、《搞好不投资的基本建设—吉化公司强化企业管理纪实》、《大企业里的“小社会”—吉化公司从国情出发办社会纪实》和《“麻袋毛”的连锁反应—吉化公司艰苦奋斗过紧日子纪实》。5月14日, 《人民日报》刊登访谈录《让吉化精神在全国开花结果—访化工部部长顾秀莲》。这一系列文章的发表, 进一步彰显了吉化的政治优势和基础管理优势, 在全国各地和吉化职工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吉化人事迹报告团对吉化经验的传播

为了推动学吉化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1989年8月吉林省总工会组织了吉化人事迹报告团, 用1个月时间走遍了省内8个地、市, 做了27场报告。

1989年10月到1991年4月, 化工部重新组成吉化人事迹报告团, 以化工部原副部长贾庆礼为团长, 4次组团, 先后到全国26个省 (直辖市、自治区) 的130多个地、市, 报告370多场, 直接听众达46万人次, 使吉化精神、吉化作风传遍全国。

吉化人事迹报告团的活动, 当时曾在全国各地引起轰动效应。中央和地方的很多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等新闻媒介及时宣传报道了吉化人事迹报告团的活动及部分成员的报告。1990年5月, 吉化人事迹报告团有3名成员参加全国总工会组织的全国劳模报告团, 两次来到人民大会堂, 登上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和全国劳动模范报告会主席台, 受到江泽民、李鹏、乔石、姚依林、李瑞环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

吉化人事迹报告团打破了只作报告的老规矩, 在报告吉化经验的同时, 专门组织既有实际经验又有理论知识的专业技术管理干部搞企业“诊断”和设备管理讲座, 对160多个企业按吉化的标准和做法找问题、挑毛病, 手把手地教, 硬碰硬地干, 实打实地帮。在对企业讲评时, 不讲假话, 不兜圈子, 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 一丝不苟, 敢于较真, 不只说“不能这样干”, 而且告诉人家“应该怎么干”。许多被检查、讲评的企业领导干部说:“吉化人工作就是实, 标准就是高, 要求就是严, 作风就是细, 办事就是快!继承和发扬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吉化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期形成的经验

1992年初, 邓小平南巡谈话, 掀起了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高潮。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十四届三中全会, 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提出了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 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1995年6月和1996年5月, 江泽民同志两次就搞好国有企业发表重要讲话, 要求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步伐。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吉化的体制机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1992年, 组建吉林化工集团;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进行公司制改造, 1995年“吉林化工”H股、A股股票三地上市, 创新了产权制度, 实现了与国际经济接轨。

吉化紧紧抓住国家鼓励发展乙烯工业的战略机遇, 1993年11月开始建设30万吨乙烯工程及其配套装置, 经过土建年、安装年、投产年的艰苦奋战, 于1996年9月和1997年10月分两批建成投产。从此吉化乙烯生产能力达到45万吨/年, 原油加工能力达500万吨/年, 吉化全面进入了以石油化工生产路线为主的新时期, 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1996年8月16日, 为了加快搞好国有企业步伐, 推动全省改革和建设事业发展, 吉林省委、省政府再一次作出《关于深入开展向吉化集团公司学习的决定》, 总结推广了吉化面向市场、全面转轨的新经验:深化改革, 重在转换机制, 增强企业活力;严格科学管理, 加速管理转型, 着力构建面向市场的管理体系, 增强企业的适应力;把发展作为企业的生命线, 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和促进技术进步, 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好传统, 一要发扬, 二要发展, 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建设一个好的领导班子, 建立一个好的领导体制, 形成企业克难制胜的合力。

时任吉林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在全省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吉化紧紧围绕如何由长期习惯了的计划经济环境成功地进入市场经济环境这一课题, 立足自身, 向改革找出路, 靠转轨求发展, 全面推进‘三改一加强’, 使企业活力明显增强, 面貌焕然一新, 走出了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成功之路。吉化创造的面向市场、全面转轨的经验, 有力地证明, 在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中, 国有大中型企业虽然遇到了困难, 但前景是光明的。”

与此同时, 时任化工部部长顾秀莲同志批示:“吉化是化工战线的典型, 又有新的发展, 研究国有企业如何搞活, 抓住此点做文章。”时任化工部副部长贺国强批示:“吉化既有传统经验, 近年来又创造一些适应改革开放的新经验, 应加以总结并大力宣传。”按照化工部领导的要求, 由化工部组织调研、编写、出版了《今日吉化》一书, 书的序言《国有大企业的成功典范》指出, 吉化的根本经验是:突破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思想观念、管理体制, 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机制和制度, 把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工业公司彻底转变为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集团公司, 把改制、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 从而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探索了一条新路。吉化经验的核心是:以市场为导向, 建立起二级单位自主经营和集团调控的运行机制;深化三项制度改革, 建立起完善的激励机制和用人机制;以股份制改造为契机, 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加大技术改造力度, 配置新的效益增长点;依托老基地建设新项目, 向规模经济要效益;发挥企业管理优势, 强化财务管理、营销管理和质量管理;以再塑吉化人形象为主线, 培养造就“四有”职工队伍。吉化经验既是传统经验的继续, 也是新形势下的丰富和发展。

吉化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落实科学发展观时期的经验

2003年10月,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央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 推进改革和发展。

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 吉化与东北其他国有大企业一样,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 历史性、体制性、结构性等深层次矛盾日益呈现, 产业结构调整缓慢, 设备和技术老化, 冗员多、债务重, 企业办社会等历史包袱沉重, 自有资金严重缺乏, 企业连年亏损。

1998年5月, 按照国务院对石油石化行业重组的规定, 吉化由吉林省省属企业划归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管理。面对企业巨额亏损的严峻形势, 在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的强有力支持下, 吉化广大干部职工围绕扭亏脱困中心, 以转变观念和作风建设为突破口, 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三改一加强”方针, 坚持以人为本, 从严精细管理, 采取超常规、革命性措施, 统筹推进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集约管理, 2003年一举结束了连续多年亏损的局面。

上划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以后, 吉化淘汰98套落后装置, “一五”期间建设的煤化工生产装置基本全部退出历史舞台, 同时, 完成了30万吨/年合成氨、22万吨/年丙烯腈装置建设, 实施炼油和乙烯扩能改造, 使炼油能力达到750万吨, 乙烯生产能力达到85万吨, 实现了煤化工向石油化工的历史性跨越, 企业经济规模和竞争实力进一步增强。

2004年5月, 十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顾秀莲同志应邀参加吉化成立50周年庆典, 对吉化人面对困难不退缩、头顶压力不气馁, 万众一心、顽强拼搏的精神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 并委托《中国石油和化工》杂志社就吉化扭亏脱困、重振雄风的经验进行调研, 形成了《从吉化看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调查报告, 温家宝总理对报告作出了批示。

调查报告系统地总结了吉化创造的具有时代特色的新经验:进一步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进行企业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以市场为导向, 大力推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深化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 建立起“能进能出、能上能下、能高能低”的竞争机制;按照市场化要求, 改进和加强企业管理, 提高集约化水平;实施“人才强企”战略, 造就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把加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发展结合起来, 党组织和党员作用有效增强;与时俱进, 重塑吉化精神。

2005年3月, 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省总工会也组成联合调查组, 深入吉化进行调研, 形成了《奇迹在这里发生》的调研报告, 总结了吉化“下猛药严抓细管, 提人气凝心聚力, 谋发展分秒必争”的做法, 提出了搞好国有大型企业的四点启示:核心在于有个齐心协力的好班子;前提在于转机建制赢得市场的主动权;关键在于提高管理层的执行力;优势在于“严细文化”深入人心。

吉化历史、吉化经验是吉化人创造的。在60年的风雨历程中, 形成了严细实快的吉化作风, 吉化人在国家和企业需要的关键时刻勇于担当、埋头苦干;在企业创业发展的各个时期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在面对困难和挑战的时候迎难而上、求实创新;在不断超越自我实现梦想的征程上敢为人先、忘我奉献。形成了干部有志气, 党员有正气, 科技人员有骨气, 职工群众有士气的队伍面貌。

发展经验 篇2

——宜君县发展核桃产业纪实

摘要:近年来,宜君县委、县政府将核桃产业作为一项兴县富民的主导产业来抓,走出 了一条行政推动、政策拉动、科技助动的发展模式,有效地推动了核桃产业的发展。主题词:核桃 产业 发展 模式

宜君县位于关中平原与陕北黄土高原的结合部,县域总面积1531平方公里,辖5镇5乡、178个行政村,总人口近1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2万,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宜君生态优美,林草茂密,气候宜人。森林覆盖率46.8%,植被覆盖率91.8%,是秦岭以北少有的一块绿洲。年均降水量709.3mm,年平均气温8.9℃,特别是夏季平均气温19℃,是避暑旅游的胜地。宜君生物多样,物产丰富。宜君野生药用草本植物170余种,野生禽类80余种。已探明有煤炭、铁矿石、石油、高岭土、天然气、油页岩、石灰石等近10种。玉米、苹果、核桃、蜂蜜等产品产量大、品质好、绿色环保。宜君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境内有仰韶文化遗址、彭祖故里、北魏石窟、姜女泪泉、云梦山道教胜地等人文古迹,还有福地湖、太安森林公园等省级自然风景名胜区,是文化部命名的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农民画和剪纸享誉海内外,曾多次在国内外获得大奖。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宜君、富裕宜君、和谐宜君的奋斗目标,大力实施生态立县、农业富民、工业富县、旅游兴县、项目强县“五大战略”,国民经济发展呈现出增速加快、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达到11.2%,2008年达到7.8亿元,增长15%;地方财政达到4018万,增长33%。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社会形势保持持续稳定。先后被评为“国家安全县”、“国家生态示范区”、“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科技进步县”、“省级卫生县城”和“省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县”,2008年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考核中居47位。

我县位于渭北百万亩核桃林带的中心位置,是陕西核桃主产县之一,发展核桃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宜君核桃栽培历史悠久,自清朝以来,久负盛名,1957年曾受到国务院嘉奖。到今年,全县核桃已发展到34.26万亩,农民人均4亩,位居陕西核桃人均占有量的前列,产量达到4000吨、产值达到5600万元,农民人均核桃收入63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1.4%,山区主产乡镇的核桃收入已占农民收入的50-60%,核桃万元户、十万元户层出不穷,核桃已成为山区群众收入的重要来源。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强势推进,齐心协力抓规模建园。多年来,县委、县政府每年都把核桃建园作为全县经济工作的“第一战役”,县级主要领导牵头,采取“县级领导包乡、部门包村、干部包户”和“明查暗访”相结合的工作措施,并将部门包村工作纳入部门班子和领导个人的考核当中。有31名县级领导联乡包抓,107个部门包村抓建干杂果经济林建设,他们积极帮助群众解决购苗费用、技术障碍等困难,支持和带领群众发展核桃产业,大大激发了群众参与干杂果经济林建设的积极性,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联动、干群共建的工作机制,有效加快了产业发 展步伐。

(二)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全力推动产业发展。1998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把核桃产业列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主导产业,先后出台了《十万亩优质核桃基地建设的决定》、《关于做大做强核桃产业的决定》、《加强特色产业建设,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决定》等三个《决定》,为推动全县的核桃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同时,我们坚持林业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与核桃产业建设相结合,退耕还林项目中的还林地造林主要安排核桃基地建设,累计安排9万余亩,投资1350余万元,在天保工程和三北四期工程中也安排了一部分核桃建设指标;县财政安排财源建设资金100万元,并将科技三项费用部分资金用于农户技术培训等;林业部门积极争取林业贴息贷款资金200余万元,用于核桃基地建设;同时,我们还积极吸引社会资金,鼓励个人、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投资发展核桃产业,有力地推动了核桃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深入宣传,加强培训,提高核桃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在核桃基地建设中,我们采取聘请专家教授讲课、现场示范、印发资料等形式,开展核桃实用技术培训,每年举办综合管理技术培训班80余期,培训果农5600人次以上,培养技术能手100余人。县级林业科技人员采取技术包乡的形式,深入乡村,举办培训、宣传政策、跟踪指导、技术示范,提高了群众对发展核桃产业的认识,激发了群众栽植的积极性,使建园面积迅速扩张,质量明显提高。核桃面积从2003年的14万亩增加到今年的34.26万亩,平均每年增建3.39万亩,今年新建良种示范园1 万亩,嫁接改良11万株。同时,积极开展院地合作,为核桃产业后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2007年我县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签订了核桃产业科技合作协议,并聘请了高绍棠教授、刘朝斌博士为我县的核桃产业技术顾问。今年4月24日,县政府出资选派40名核桃技术骨干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进行为期一周的核桃技术系统培训。

(四)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有效加快核桃产业的发展步伐。2004年以来,我县在发展规模栽植的同时,坚持每年建设一批县、乡核桃示范园,采取技术示范、资金扶持等措施,先后建成县乡村核桃示范园623个。2007年又启动实施了核桃科技示范乡镇创建工程,以抓建核桃管理示范园为突破口,推广应用“六大技术”,建成了良种标准化管理示范园30余个、1万余亩,这些示范园去年以来已陆续挂果见效,亩产量从50斤到300斤不等,亩产值750元到4500元。示范园良好的效益让群众更加直观地看到了核桃的良好前景,调动了广大群众发展核桃的积极性,其中2个各500亩的县级示范园已成为全县核桃科技培训、观摩的示范基地。

二、主要特点

一是基地规模化。我县核桃规模从原来的小规模零散分布到现在的成片成规模发展,产业发展的基地化特征已经形成,涌现出了20亩以上的核桃栽植大户616户,核桃收入在2万元以上的有244户,5万元以上的19户,10万元以上的4户。

二是管理技术系统化。推广了“四大(大坑、大水、大肥、大苗)一膜(覆膜)”的建园技术,总结推广了“换良种、巧施肥、套秋粮、精 修剪、有机化”五项生产管理技术以及脱皮技术、烘烤技术;自主研发的有机核桃生产技术荣获2006科学技术省级三等奖、市级二等奖。

三是民间组织多样化。2007年8月,我们组建成立了“宜君县有机核桃产业协会”,吸纳会员128人,组建核桃技术服务队6个,建立了有机核桃网站,并成立乡级核桃协会7个,协助核桃大户组建了聚源、和谐天成、鑫丰等3个专业合作社,既延伸了政府职能部门的手臂,增强了乡、村的技术力量,架起了政府与果农联系的桥梁,又衔接了市场,搭建了产前、产中、产后技术与信息的服务平台,在全县核桃产业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是产品开发系列化。我们还积极开展了核桃系列产品的开发工作,自主研发的五香核桃、核桃油胶囊、把玩核桃、核桃乳、核桃仁等系列产品市场前景看好。

三、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是总结形成了科学的发展模式。在核桃生产管理中我们总结出“换良种、巧施肥、精修剪、套秋粮、熏烟防寒、有机化”等六项关键技术模式,便于群众掌握与操作。目前全县核桃栽植户中有20%以上的农民掌握了土肥管理和科学采收技术,70%的农民能自觉运用间作套种技术,10%的农民掌握病虫防治技术。

二是积极开展核桃新品种引进试验工作。经过多年试验观察,我们从上世纪90年代引进了30多个核桃优良品种,筛选出了香玲、辽核、维纳3个早实品种作为当地主栽品种,在县乡两级示范园中推广应用,2007年又引进推广了日本清香核桃。近年来通过嫁接改良、良种建园,良种园面积已达4.3万亩。

三是打造宜君有机核桃品牌。2004年,我们顺利通过了国家“有机产品认证”,成为西北第五家陕西第一家获得此项认证的县区,同年开发的“益智源”牌有机核桃荣获第十一届杨凌农高会后稷特别奖。2007年我们参加了中国国际林产品博览会,我县的有机核桃获得了“奥运推荐果品干果类一等奖”。2008年,在陕西省旅游产品博览会上荣获“最受欢迎产品奖”。

四是核桃系列产品的开发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合研发了核桃多肽酒、多肽粉生产技术,已通过教育部的技术成果鉴定,申报了两项国家专利。自主研发的五香核桃、核桃油胶囊、把玩核桃的市场潜力巨大。县棋智核桃饮品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公司重组、技术改进、更新包装,生产的“棋智牌”核桃乳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逐步提升。这些金字招牌、科研成果和优质产品成为我县核桃走出陕西、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通行证,为打造宜君有机核桃知名品牌,实现产品系列化、高档化奠定了基础。

五是全县形成了“以棋盘镇为中心,210国道为轴线”的核桃交易市场。在核桃采收期,县政府发布通知,规定采收时间,加强采收管理,提高核桃品质。2008年又投资为13个大户修建核桃烘干炉,有效地解决了采收期阴雨造成烂仁霉果问题,每遇核桃销售季节,来自四川、山东、河北、河南、湖北等省的客商云集宜君,普遍称赞:“宜君核桃质量好,运回去好卖”,因而,宜君核桃的收购价始终较周边地区偏高。

六是宜君核桃受到各级领导关注。今年4月4日,省委书记赵乐际 视察了我县核桃产业发展情况,提出了坚持不懈地做出规模、做出品牌、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的要求。5月7日,省林业厅厅长张社年视察我县林业工作时,提出做大做强核桃产业,加强技术培训和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决定把我县列为陕西省核桃产业重点县,在项目、资金、技术方面给予重点扶持。

积累活动经验 发展“几何直观” 篇3

【关键词】七年级数学;图形的平移;教学实践;几何直观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4-0040-04

【作者简介】孙朝仁,江苏省连云港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江苏连云港,222000)所长,江苏省特级教师,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编委。

一、教材理解

图形的变化是“图形与几何”部分的重要内容,它包括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三者之间相互关联。其中“图形的平移”是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7.3节的内容。关于“图形的平移”,在生活中的应用俯拾皆是,借助学生的活动经验,能有效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

教师针对教学问题所在,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第一学段中的要求是:“感受具体情境中的平移现象;能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小学三年级学生就能判断电梯的上下运动、火车车厢的直线运动与汽车方向盘的运动、钟摆的运动不同,前者是平移,后者是旋转。在小学低年级设置图形的平移,有两个目的:一是孕育“空间观念”的萌芽;二是认识图形的运动有多种方式(平移、旋转、轴对称)。《标准》在第二学段的要求是:在方格纸上,经历观察和操作能识别图形的平移,并能按水平或垂直方向将简单的图形平移;能从平移的角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并运用它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的图案。小学四年级学生就能还原被打乱的几块积木或几幅图画的平面画面(方格纸上),并用平移或旋转记录还原的步骤。在小学高年级设置图形的平移,有两个目的:一是发展初步的“几何直观”;二是让学生感悟图形的运动是可以记录的。而《标准》在第三学段的要求是:认识并欣赏平移在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能通过具体事例认识平移,并探索出它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图形的平移进行图案设计。教材中之所以设计“图形的平移”这一内容,其关键在于展示“图形变换”的过程,为后续旋转变换、轴对称变换奠定基础。

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的编者则遵循承上启下的原则,通过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的直观形象,让学生根据“将三角板沿直尺平移一定的距离所显示的对称点连线关系”的刻画,引导学生回忆小学学过的相关知识。同时,课本安排了“做一做”“议一议”等画图操作与思考活动,以及通过能展现应用平移性质的例题呈现,帮助学生认识“一个图形和它经过平移所得的图形中,两组对应点的连线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的性质,说明图形平移是图形运动变化的一种基本形式,其外在表征就是对称点的平移,终归于学生逐渐理解图形平移的本质,这也是本节教学的核心目标,即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图形变换的思想方法。同时,本节在“平移概念”的基础上,给出了图形平移的基本性质。

教科书对“图形的平移”的教学目标要求为:(1)通过生活实例认识平移,探索并归纳平移的基本性质,发展几何直观;(2)能运用平移的基本性质进行简单的平移作图和图案设计,增强审美意识。安排的主要内容是:在具体操作中探索并归纳平移的基本性质。因此,将本节内容设计为1个课时:通过方格纸平移线段和四边形,在操作、观察、度量的基础上寻找对应点连线之间的关系,猜想并归纳平移的基本性质。根据教学目标,结合本节的课时内容,笔者认为,在具体平移操作中,探索对应点连线之间的关系是本节课的重点。而用规范的数学语言归纳提炼平移的基本性质,渗透图形变换思想则是本节课的难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是让学生画图操作、观察猜想、度量分析并交流表达对应点连线之间的关系,借助“方格纸”这一载体,融入图形变换思想。

教学中需要注意的是,平移图形不是目的,因此不能上成美术课;真正的目的是借助平移图形的过程,探索、归纳平移的基本性质。因此,教师要紧紧围绕探索图形平移的性质展开活动,把握三个层次:一是确定平移方向和平移距离;二是寻找对应点连线之间的关系;三是说明对应点连线关系成立的理由。

二、设计思路

本节的教学设计思路体现两个层次:一是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对生活现象的观察、操作、分析提炼出平移的意义,明确平移过程中变与不变的因素;二是在平移多种图形的操作过程中,感受平移性质的存在性和合理性,凸显“平移变换”的现实价值。

1.情境创设,揭示图形平移的内涵。

设计方案1:

(1)你能举出生活中体现平移现象的例子吗?

(2)游乐场内的“小火车”和“摩天轮”的运动一样吗?为什么?

经历上述活动,你能尝试描述“平移”现象吗?

设计方案2:

(1)请画出三角板沿直尺平移后的图形。(两人合作,交换画图)

(2)观察思考所画的图形,你发现了什么?请尝试给出平移的定义。

【设计说明】方案1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平移现象的实例,目的是引发学生对平移印象的记忆,由此揭示学习的课题;判断“小火车”和“摩天轮”运动的类型;旨在让学生对各种运动现象进行分类、比对,使学生感知平移现象的特征,强化对图形平移的感性认识。同时,设计“三角尺沿直尺移动”的操作活动,比较直观,能让学生感悟平移的意义以及平移过程生成的变与不变的因素(平移改变图形的位置,但其形状和大小不变),进而激发学生探求的迫切感。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自由操作、自主探究,自觉描述平移的概念。方案1感性思维表征偏多,适合思维基础较薄弱的班级使用;而方案2则理性思维较重,可供思维相对活跃的班级选用。

2.观察操作,探索平移的基本性质。

设计方案1:

在图1中进行如下操作:

(1)请画出点A、B、C分别向右平移4格后的对应点A′、B′、C′。

(2)连接点A′、B′,你发现了什么?你能将线段A′B′向上平移2格吗?

(3)连接点B′、C′和点A′、C′,比较△ABC和△A′B′C′,你发现了什么?画出△A′B′C′向上平移2格后的三角形。

(4)连接AA′、BB′、CC′,你有什么发现?写下来并说明理由。

设计方案2:

(1)在方格纸上任意画一个△ABC并将其向右平移4格,画出平移后所得的△A′B′C′。

(2)再将△A′B′C′向上平移2格,画出平移后所得的△A′′B′′C′′,并说说你的画法。

(3)连接AA′、BB′、CC′,你有什么发现?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

(4)任意说出平移的方向和距离,让同伴在方格纸上画图并检验其合理性。

【设计说明】方案1给出明确的操作指向(给定基本图形且给出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由点的平移到线段的平移,再到三角形的平移。由于问题起点低,在具体范式的引领下,一般学生的思维都能够得着,因此相对简单些。方案2问题属于半开放操作,由学生自己确定基本图形,在操作指向的引领下,要求学生给出待生成的符合条件的两个三角形。省去了点与线段平移铺垫的环节,学生的操作思维跨度较大,增加了操作和思考的难度。在具体操作活动中,让学生在画图中体会平移的方法,在探求平移方法的过程中归结提炼平移的性质;借助思路回流和适当的直观验证,以此让学生加深对性质的直观感知和理性认识,进而生成“可视可触”的平移本质。两种方案思维起点不同,可根据实际学情选择使用。

3.操作思考,应用平移的基本性质

设计方案1:

平移图2中的△ABC,使顶点A移动到点A′的位置,画出平移后所得到的△A′B′C′。

设计方案2:

任意画一个四边形ABCD,并在其外部找一点A′,使顶点A移动到点A′的位置,画出平移后得到的四边形。

【设计说明】方案1的问题来自于课本例题,既是对前面所学的“平行的条件和性质”的回应,又是对平移基本性质应用的考量,还能为后续的“认识三角形”埋下伏笔。因此,教学中要用好它,用好本题的关键是让学生“先说再做,做中追说”,从而体现例题教学的价值。本题教学的重点是运用图形平移的基本性质作出符合题设条件的图形;难点是如何运用图形平移的基本性质确定另外两个对应点;突破口是对“使顶点A移到点A′的位置”意义的理解(提供了平移的方向和距离)。方案2是由课本中的“议一议”改编而来,设计的视野开放,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考时空,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需要,有效解决了思维“滞胀”和思维“不足”的问题,其教育价值毋庸置疑。用好的关键是下放“学权”,相信学生能行。另外要观照思路双向回流,借用实物验证和操作推演,方能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能知其所以然。

三、教学实录

(一)情境创设,唤醒学生对平移的粗浅记忆

师:你能举出生活中体现平移现象的例子吗?说说看。

生1:起跑线上,50米短跑的同学。

生2:画平行线时,被移动的三角尺。

生3:超市里,手扶电梯上行的人……

师:大家能用数学的眼光审视生活,老师很开心!游乐场内的“小火车”和“摩天轮”的运动一样吗?为什么?

生4(迫不及待地):在直道上乘坐“小火车”属于平移运动;乘坐“摩天轮”属于旋转运动。

师:你能猜出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课题吗?

生(齐):图形的平移。(师一边板书课题,一边用体态语言认同学生的答案)。

师:你认为什么是图形的平移?

生5:将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长度;(自觉补充)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

师:这里说“长度”确切吗?

生5:好像有点问题。

生(齐):(借助课本)在平面内,将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

师:在上述物体平移的过程中,你还发现了什么?

生(停顿片刻后):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但其形状和大小没变。

师(追问):图形的平移也有类似的性质吗?

生(齐):是的。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但改变其位置。

以生活中的平移现象为抓手,引动学生对平移的直观印象;借助对运动现象的分类,让学生抓住平移的外在表征并以此提炼图形平移的定义以及平移过程中变与不变的因素。

(二)操作思考,揭示平移图形的本质方法

出示如下问题:

(1)在方格纸上任意画一个ABC并将其向右平移4格,画出平移后所得的△A′B′C′。

(2)再将△A′B′C′向上平移2格,画出平移后所得的△A′′B′′C′′,并说说你的画法。

(3)连接AA′、BB′、CC′,你有什么发现?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

(4)任意说出平移的方向和距离,让同伴在方格纸上画图并检验其合理性。

学生画图操作,并相互交流。

【设计说明】学生在小学时已经能在方格纸上画简单图形平移后得到的图形,因此解决前两个问题并不困难。针对问题(3),学生经历操作与观察、猜想与度量、解释与说理,获得两组对应点的连线平行且相等的关系。其实,在解决问题(3)之前,为引入“对应点”的概念,笔者借助动画演示“三角尺沿直尺移动”的情景,让学生指出移动前后哪些点是对应的,借助几何直观让学生自然理解对应点的含义;为了显示对应点的连线有可能在同一直线上的情形,再次回放“三角尺沿直尺”移动的情景,有了这些不可或缺的思维铺垫,学生终于完满获得图形平移的基本性质:一个图形和它经过平移所得的图形中,两组对应点的连线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在作图范例的引领下,借助模仿所获得的经验,学生自主解决了问题(4)并自觉验证其合理性,收到良好的自得知识效果。在这一模块运行的过程中,有的学生自觉总结图形平移的方法:平移三角形就是平移线段,平移线段就是平移线段的端点。学生这种自发提炼的意识是难能可贵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倍加呵护这种积极的认知情绪和学习情感。

(三)探索应用,深化认识图形平移的性质

操作:平移前文图2中的△ABC,使顶点A移动到点A′的位置,画出平移后所得到的△A′B′C′。

师:你认为画图操作的关键是什么?

生(齐):确定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师(追问):平移的具体方向和距离是什么?

生6:平移的方向就是由点A移到点A′的位置,距离是AA′的长度。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6:是从题干“使顶点A移动到点A′的位置”中理解到的。

师:你能说说画图的具体方法吗?

生6:连接AA′;分别过点B、C画AA′的平行线BD、CE。

生7:分别在BD、CE上截取BB′=AA′,CC′=AA′;连接A′B′、B′C′、A′C′。△A′B′C′就是平移后所得到的三角形。

师:请验证你画图的合理性。

【设计说明】大部分学生通过度量验证,有个别学生借助与同伴图形叠合的方式验证,另有两名学生借助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说理验证。这让教师相信学生不仅能行,而且能做得很好。

(四)拓展运用,衍生数学审美文化的理趣

活动:请以三角形为基本图形,借助平移变换的方式,设计一个精美的图案,比比看谁的作品棒。

【设计说明】美术是学生的最爱,每个孩子脸上写满了快乐,远比纯作图题来得实惠。有的自己画,有的合作设计;有的在方格纸上操作,有的在卡纸上创作,那种高兴是发自内心的。时间不长,学生就展示出精彩纷呈的作品,精美的设计反映出学生良好的创造能力和对图形平移理解的通透性。就此结课,让有文化品位的小画家回顾创作思路,既固化了新知,又渲染了审美情感。

四、教学感悟

1.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需借助经验的积累。

教学中的核心问题是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在“做”中累积活动经验并渗透图形变换的思想。徐利治先生曾指出,“只有做到直观上的懂才算真懂”;波利亚认为,“学习任何东西的最好途径是自己去发现、自己去领悟”;建构主义的观点是,“知识不是被动吸收的,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的直观性,获得对新知的感性认识;在数学化的帮助下,抽象出新知的理性本质;然后在探究活动中深化认知,经历思路回流和新知反哺,体悟终身受用的方法和思想。

2.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需下放“做权”和“学权”。

就认识论层面而言,人对新知的接纳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下放“学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与领悟;就方法论层面而言,人对新知的吸收是一个渐次积累的过程,需要下放“做权”,让学生自主去探求与建构;就课程论层面而言,学生掌握知识,不能死记硬背,而应联系生活与学科,在“做”中理解并揭示本质,在应用中深化认识并体现方法。《标准》指出,“平移”是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现象,不仅是探索图形性质的必要手段,而且是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以及进行数学交流的工具。在直观的基础上,体会平移的应用价值和丰富的内涵,认识和欣赏平移,探索平移的基本性质,促进观察、分析、归纳等一般能力和审美意识的发展。不论是探究活动中的平移操作还是思路双向回流,都是抓住“做”的直观性,培育图形变换意识,发展“几何直观”。

【参考文献】

[1]朱桂凤,孙朝仁.图式语言:培养学生几何直观的良方[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3(09).

日本共同配送的发展经验 篇4

共同配送在日本等发达国家率先进行,有着几乎相同的背景: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出于环境保护的考虑和共同配送方式的高效率低成本特点。就日本而言,具体原因包括:企业间的竞争导致资源无法合理分配和利用;发货频率增高导致许多社会问题;生产规模的扩大也为共同配送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可以说,日本当时遇到的问题,与我国目前有些类似。

共同配送的定义与模式

关于共同配送,日本有两种较为常见的定义。在日本工业标准(JIS)中,“共同配送是为提高物流效率,对许多企业一起进行配送”,这个定义较为简单,强调了共同配送的目的,但没有深入其本质。日本运输省也对共同配送进行了界定,认为共同配送指“在城市里,为使物流合理化,在几个有定期运货需求的企业间,由一个卡车运输业者,使用一个运输系统进行的配送”。也就是把过去按不同货主、不同商品分别进行的配送,改为不区分货主与商品,统统把货物装入同一条线路运行的车辆上,用一台卡车为更多的顾客服务,实现货物及配送的集约化。在该定义中比较强调卡车运输业者在共同配送中的地位。

日本学者汤浅和夫指出共同配送是配送合理化最先进的方式之一,即打破一个公司物流合理化的局限,而与其他公司联合起来,实现进一步的合理化。其目的是集中配送量,提高配送车辆的利用率。他曾引用由13家唱片公司开展共同配送的案例来说明共同配送的效果:在开展共同配送以前,各唱片公司用卡车运输的装载率不到50%,通过实施共同配送,提高了装载率,减少了近40%的车辆。

在日本,同行业的共同配送占了绝大多数,特别是以整个行业为对象的共同配送结构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在这些行业中,照相机销售行业、纸张文具行业、糕点小食品行业和化妆品生产行业等的共同配送正在快速顺利地扩大。除此之外,日本的一些行业协会如日本电器控制工业会、全日本超市协会、医药化妆品便利店协会、日本加盟连锁协会等,也在积极探讨在行业中建立共同配送体系。

日本企业在物流配送实践中不断发展,探索出了不同行业不同产品的共同配送。如日本大和运输公司实施了大件家具的共同配送、日本菱食公司以及日本关西物流中心的电线产品共同配送、日本南王运送株式会社有明综合物流中心开展的百货共同配送等。上述共同配送案例在运营模式上又有所不同,如,日本菱食公司的配送属于批发商为主导,厂商共同参与的共同配送;伊藤洋华堂连锁企业的配送属于零售商为主导,批发商与零售商共建配送中心的共同配送;大和运输公司的配送属于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导的共同配送等等。此外,还有如多式联运、宅急便等配送方式也属于共同配送的形式。

7-11便利店的实践经验

尽管共同配送模式类型众多,但在北京物资学院日本物流研究中心副教授姜旭看来,比较常见的还是7-11、罗森、全家等便利店的共同配送,以及由物流企业开展的针对多家超市的共同配送。其中,前一种模式十分具有代表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零售业为了提高物流效率,探索向店铺共同配货,特别是便利店总部向连锁门店共同配送等新形态的共同配送方式开始普及。曾有统计调查显示,日本大多数零售企业都利用共同配送方式,共同配送采用率达55.4%,其中41.4%由配送中心进行配送。

在日本城市里,相隔几百米就会有一个面积约100平方米的便利店,便利店主要售卖日常消费品,绝大部分都是24小时营业,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创建于1973年的日本7-11便利店公司,是当今世界零售业中最大的便利店企业。每家7-11便利店的面积平均仅100平方米,经营的生活物品可达3000种。为提高商品销量,门店的售卖场地原则上应尽量大,因此通常没有储存场所。这样,所有商品必须通过配送中心得到及时补充。同时,7-11在布局店铺时,不是到处撒网,而是在特定区域内高度集中开店,达到一定的数量后,再扩大销售区域。在此情况下,7-11按照不同的地区和商品群划分,组成配送中心,由该中心统一集货,再向各店铺配送。共同配送中心有一个电脑网络信息系统,一端跨过批发商直接与供货商相连,另一端与7-11的各个店铺相连。7-11一般是在中心城市商圈附近35公里,其他地方市场方圆60公里,设立一个共同配送中心,以实现小批量、高频度、多品种配送。7-11的共同配送中心并不是由7-11自己出资的,而是由生产商和批发商共同出资建立、使用的。

由于逐步推广共同配送,7-11的配送车辆从最初的72辆减至目前的12辆,交通流量削减了83%,其通过共同配送系统配送的商品占全部商品的85%,而且配送距离和配送时间也随着配送区域的缩小而缩短。这种做法令共同配送中心能充分反映商品销售、在途和库存的信息,使7-11逐渐掌握了整个产业链的主导权。

从“共同配送”到“共同物流”

目前,我国各地对于开展共同配送都十分重视,但对具体概念却并不清晰。姜旭认为,所谓“共同配送”并不仅仅局限于面向商场超市的配送,也不单纯指城市“最后一公里”的末端配送。他以我国和日本冷链物流的情况举例说明。我国的冷链物流活动主要围绕三方面进行,一是生产制造企业,如伊利、蒙牛等;二是批发零售企业,如利群、沃尔玛等;三是专业物流企业,如快行线、首发物流等。但在日本,冷链物流绝大多数都是以冷库为主体进行的,因为在整个冷链运营体系中,冷库的投资最大。而在冷库建成后中,共同配送就已经开始了。有些冷库并非只为某一家或几家超市储存或配送货物,而是专门针对某一地区的某些种类的食品共同提供冷链物流服务。

同样,日本在生产制造领域实施共同配送也十分普遍。如日立、东芝等电子企业通过共用仓储中心、运输交通工具,实现快速配送,不仅加快了资金周转,也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实际上,类似的例子并不鲜见。2010年5月,山田电机、东芝、三洋电机等约20家日本家电厂商加盟的物流研究会宣布,相关结盟企业拟在福冈县投资建设日本国内迄今为止最大的家电物流基地。这一日本规模最大的福冈市人工岛共同物流基地在投入运营后,由于运力和效率的提升,将会帮助会员企业削减38%左右的物流成本。在此之前,家电制造商、家电连锁零售商在该地区的物流网络均为自建,而在各大厂商采取共同配送模式后,将使单台卡车的配送效率提高1.5倍,并将有效削减包装材料、托盘、场内搬运费用、人工等运营成本,具有缩短交货时间、提升作业效率等资源集约效应。日本家电产销巨头们结盟共建物流基地,打造共同物流的尝试,对于日本家电制造产业及流通市场可持续发展具有相当深远的意义。

日本的共同配送在应急状况下同样有着广泛的应用。如2011年日本“3·11”地震发生后,许多位于灾区的超市门店受到波及,这时许多超市企业租用了日本航空公司的飞机运送盒饭、水和牛奶等重要物资,同时通过铁路专线运送矿泉水,从北海道海运营养品等等,这是另一种形式的“共同配送”。这也意味着,共同配送需要有着众多的产业集群来配合完成。

姜旭认为,共同配送应该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通过铁路、公路以及空运的共同配合下完成的集约化物流集散。“我们看共同配送,不能只看‘最后一公里’,而应站在行业高度看整体,从生产制造,到最后送到消费者手中,是一个产业链的行为。”日本的共同配送能够得以发展,集散中心的建设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参考日本的经验,我国各级政府主管部门也应当主动出资推动仓储物流合作平台的建设,通过产业园区的模式来对企业物流提供支持。政府应推动建设国家级集散中心,通过“外埠—集散中心—市区”的双向运输来控制物流成本,这是一种长期性的投资行为,将对国内企业开展共同配送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设施农业发展经验 篇5

设施农业作为高效农业的一个重要载体,是先进农业生产力的重要标志,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如何顺应形势,加快设施农业的发展,是龙湾区农业部门面临的新课题。

一、设施农业(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设施农业及其装备得到很好发展。据统计,到2009年底,全区已建立蔬菜基地种植面积3万亩,蔬菜播种面积达6.6万亩,产量13.61万吨,产值1.7亿元。其中以钢管大棚为代表的设施大棚共620个,面积达580亩,12连栋大棚面积50亩,普通竹棚面积2500亩,季节性拱棚面积1600亩。种植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共

2.7万亩,推广大棚管理机械45台,喷滴灌设备及其他配套设备200多台套。设施农业已经成为龙湾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并已取得了较好成绩。

二、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1、政府推动,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对设施农业产业工作的领导,成立区、镇(街道)两级专项推进领导小组,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强化服务,充分调动各层面的积极性,为发展设施农业开启绿灯,逐步形成全社会齐抓设施农业的良好氛围。

2、资金扶持,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发展设施农业,龙湾区加大财政支持,强化项目扶持,相继出台《蔬菜产业化项目扶持补贴资金实施办法》,每年在产业化资金中安排一定的农业发展专项资金,对设施农业发展基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搭建钢管大棚、铺设喷滴灌等配套设施以及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引进试

1验示范推广进行补助投入。截止2009年底,全区全年共投入扶持建设资金350多万元。同时,加强与工商企业合作,鼓励工商企业参与设施农业的开发。

3、典型引导,发展蔬菜基地。通过几年努力,我区已涌现出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蔬菜基地,成为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亮点。初步建成以永兴五溪村蔬菜科技示范园区、灵昆九村蔬菜基地、天河千亩蔬菜基地、永中蔬菜园区等为主的一批具有一定规模、设施先进、科学管理水平档次较高的基地,同时,建成以海城、永兴的榨菜、海滨的甘蓝类蔬菜、灵昆的甜瓜等一些特色蔬菜瓜果生产基地,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我区已建成天河蔬菜园区、海滨三周示范场及永中蔬菜园区等3家省级无公害蔬菜基地,灵昆九村蔬菜基地、永兴五溪村蔬菜园区等2家市级无公害蔬菜基地,生产的振农牌日本大葱、爱尔牌蒲瓜、蕃茄均获得浙江省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称号,并辐射和带动全区蔬菜基地创立产地品牌。通过创建绿色品牌,大大增强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现我区已有瑶溪经济发展中心生产的黄瓜、番茄、灵昆灵农瓜果专业合作社生产的甜瓜、南瓜等12个农产品荣获省无公害农产品称号。2009年,我们继续加大对设施农业蔬菜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主要抓好灵昆九村蔬菜基地三期工程以及永兴五溪村蔬菜基地二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了灵昆镇周宅村蔬菜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并申报省级重点农业产业项目,建成后又将成为我区无公害、放心菜生产重点产区。

4、依靠科技,提高装备水平。随着我区无公害蔬菜基地规模发展,设施大棚应用规模逐步扩大,应用范围逐步从单一的设施蔬菜向设施瓜、果、花卉等多元化领域拓展。一方面是加强了

简易毛竹棚向钢管大棚、连栋温室大棚的技术改造,提高大棚的技术含量。全面推广与应用蔬菜生产高效节水栽培技术、无公害生产技术和生物防病技术。几年来共推广高效节水喷滴灌系统设备19.3万m2,遮阳网纱18万m2,推广使用频振式杀虫灯1500盏、防虫网纱20.5万m2,性诱剂诱捕器3886个、诱芯4550个;先后引进了蕃茄、黄瓜、芹菜、茄子、四季豆等系列优新品种50个,对改善蔬菜品种结构起到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是转化镇(街道)、村干部和农户产业发展思维,通过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开阔视野,总结经验,形成共识,坚定发展决心。定期组织干部群众到温州市农科院及各县(市、区)先进的设施农业园区参观学习、交流经验,通过现身说法、效益对比,使干部群众认识到“只有规模化,才有高效化”的道理,引导全区设施农业产业向规模化方向发展。

5、利用资源,走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一是通过制定加大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政策和试点工作,规范已有的合作组织,提高合作组织带动能力,鼓励发展新的合作组织;二是利用农产品流通协会,积极培育运销大户和农村经纪人,促进产供销一体化经济的发展。我区现有蔬菜产业协会及蔬菜专业合作社各5个,购销合作组织3个,蔬菜销售专业户80多个;三是推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产业化发展模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鼓励龙头企业与当地基地和农户建立稳定的利益统一体,发展订单农业,带动基地和农户共同发展,先后引进爱尔蔬菜公司等多家农业企业,引导农民实行规模化经营。据统计,全区常年种植蔬菜的规模经营户有1580户,10亩以上的规模经营户275户,规模经营总面积近2.3万亩,占全区蔬菜总量的92%。

三、推动设施农业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目前,龙湾区设施农业发展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虽然全区设施农业大棚数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农户在种植上还处于单

一、分散状态,尚未形成自己的特色品牌,农民的积极性还有待提高,对发展设施农业增收的潜力认识不深,要做大做强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为加快设施农业的发展步伐,龙湾区已编制《现代农业功能区发展规划》,确定了今后五年新增设施农业的发展目标,突破制约设施农业发展的瓶颈障碍,大力推进项目区域内设施农业发展,推动龙湾区由传统农业向现代设施农业的转变。

1、解放思想,提高认识,不断增强发展设施农业的内在动力。龙湾区农业正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设施农业和都市型农业转变,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发展壮大现代设施农业,有利于进一步挖掘农业综合开发潜力,提升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水平。一是要加强各级党委、政府对发展设施农业重要性的认识,树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先的理念,确定项目基础设施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服务的重点;二是要树立项目整合的理念,为做大做强高效设施农业基地,进一步整合部门间的项目、整合农业综合开发的项目,以及整合不同类型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三是要转变单兵作战的观念,树立多部门协同作战的理念,有效利用各部门的优势,共同做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的设施农业发展。

2、加强引导,科学规划,广泛吸纳社会资本发展设施农业。目前,龙湾区的设施农业尚处于发展壮大阶段,光靠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要着力做好项目区农业的招商引资,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来参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鼓励他们在项

目区内发展各种类型的设施农业,尤其是综合性、技术性等较为领先的设施农业,并形成特点显著的示范区和样板区,更好地发挥好辐射和带动作用,从而大规模促进设施农业的发展。

3、探索模式,规模生产,合理优化农业品种结构。发展设施农业按照“集中—分散—统一”的模式,稳步推进。即:集中建设基础设施、集中育苗,各户分散种植,统一由经纪人或龙头企业闯市场。坚持设施农业规模化生产,按照“一镇一品、一村一品的原则,引导同一镇、村的农民种植相同品种,形成设施农业规模效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安排好品种结构,推动设施产业由以蔬菜种植为主,向菜、果、瓜、花多元种植方向发展,实现设施栽培中早、中、晚熟品种配套全年生产和全年供应。

4、依靠科技,加强队伍,不断加大技术保障的力度。从某种程度上讲,设施农业就是技术农业,要发展设施农业,必须依靠科学技术。一要加大科研开发力度。广泛与温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和市农科院等科研机构联姻,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原则,不断培育、选育新、特、优品种,提高我市设施农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二要加大农民技术培训力度。加强区、镇(街道)、村三级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镇(街道)、村种植大户要有专门的科技人员、土专家、技术能手。充实区级农业科技人员队伍,提高农民技术培训的“含金量”。增加培训的内容,既要开展转岗就业技能的培训,让部分农民跳出“农门”,又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技术培训,让留守农民能科技务农。要保证在一个设施农业园区有3-5名技术能手、土专家,保证设施农业高技术高水平的发展。三要提高产品的市场认同度。大力发展无公

害绿色食品,积极帮助特色农产品进行绿色认证。分行业、按产业配备相应的检测检验设备,大力推进农产品区域标准化生产。

积累经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篇6

一、积累现实生活的经验

学生的空间观念形成来源于丰富的现实原型,只有在头脑中具备了较为清晰的表象,学生才有可能脱离实际事物,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空间观念。

例如在教学“位置与方向”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太阳从东方升起”,早晨到操场做操前即可布置学生做操时观察方向,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观念“面向太阳升起的地方就是东方;背后就是西方;面向东,右侧就是南方,左侧就是北方。”然后让学生到操场后具体感知,不断积累认知方向的现实生活经验。这样,把教学的视野拓展到学生的生活空间,让教学和生活实际相结合,积累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积累操作活动的经验

动手操作活动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具有直观性,便于构建概念表象,有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因此教学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创造条件,借助具体实物,让学生动手操作,积累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实物,让学生动手摸一摸它们的每个面,数一数长方体、正方体有几个面,哪些面相互之间有关系,想一想什么是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这样,通过“摸一摸、数一数、想一想”等活动,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利用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来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初步形成“表面积”这一抽象概念,建立正确的空间观念。再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在长方体和正方体中,哪些面的面积相等?长方体每个面的长和宽与它的长、宽、高又有什么关系?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来探索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学生亲身经历了探究表面积计算的过程,积累了操作活动的经验,空间观念自然得到有效发展。

三、积累想象思考的经验

实践证明,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鼓励学生敢于想象,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能得到有效提升。而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积累了想象思考的经验,空间观念就能得到有效发展。

比如,一个正方体表面涂上红色,切成64个大小相等的小正方体,没有红色面的小正方体有多少个?这个问题比较抽象,学生的大脑中没有具体的模型,很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剥鸡蛋”的场景,让学生主动思考。学生通过想象意识到这个问题其实就是要将原来大正方体的表面剥掉一层“壳”,剩下的还是一个正方体。接着,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想象并思考,剥掉一层“壳”,也就是将原来大正方体的上、下、前、后、左、右六个面最外面一层都去掉了,原来大正方体的棱长可以看成4,现在剩下的部分就是一个棱长2的正方体,小正方体的个数应该是8。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在数学问题和现实场景之间建立了联系,有效提升了空间观念。值得一提的是,直接观察与想象对于部分学生来讲是有些难度的,教师通常会设计一些具体形象的动画演示帮助学生思考和理解。这样做确实能降低纯粹靠想象做出判断的难度,但同时也失去了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机会。因此,教师可让学生先想一想后再尝试做出判断,然后再结合动画演示看一看,把自己的想象和实际情况进行比较,形成正确的结论。这样做有助于学生积累想象的经验,提高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四、积累综合运用的经验

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大量的数学信息,培养学生将这些数学信息抽象成数学问题,并学会用数学的方法加以解决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例如,学生在学习了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后,教师适时地组织学生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哪些问题需要运用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是不是都要求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的总面积呢?并让学生举例说一说每种情况各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通过讨论交流,学生联系实际发现:计算做一个圆柱体油桶要用多少铁皮时,应求三个面的总面积;计算圆柱体蓄水池需要粉刷多大面积水泥时,则应求侧面积和一个底面的总面积;计算圆柱体食品罐上商标纸的面积、通风管的面积、压路机压过路面的面积时,只需要求圆柱的侧面积就行了。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测量与计算。这样,学生的大脑经历了由实物形状抽象出几何图形,再由几何图形联系到实物形状的过程,在联系实际中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学生的空间观念就在这一次又一次的思考、运用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总之,对小学生而言,空间观念是从经验活动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学生积累的经验是他们发展空间观念的基础。因此,教师要在平时教学活动中,注重积累学生的经验,使学生经历充分感知、操作体验、解决问题等过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使具体事物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得到全面的反映,以促使学生对几何形体特征的深刻认识,不断形成并发展空间观念。

韩国:四大经验护航LTE发展 篇7

韩国是全球发展最快的LTE市场, 普及率超过了50% (新加坡30%、日本25%分列第二三位) , 其网络市场运营经验对中国LTE运营而言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

网络覆盖快速全面

美日韩三国运营商LTE发展有一个共同的显著特点, 就是快速部署LTE网络, 基本上两年时间即覆盖90%以上的人口, 同时网络升级提速也十分积极, 这一特点在韩国尤为突出。

韩国三大运营商SKT、KT和LG U+从2011年开始部署LTE, LG U+在2012年第三季度、SKT和KT在2012年第四季度即完成全国LTE网络覆盖, 并取得了新的市场发展动力。以韩国LG U+为例, 几年前在韩国排末位, 在KT和SKT的3G高压竞争下, 用户数流失非常严重, ARPU值不断下降, 但LG U+随后启动了LTE的全面建设, 提出100%的LTE覆盖, 并率先部署LTE-A, 使得LG U+在短短两年时间内用户增加了160万, 其LTE用户数排名位居韩国第二, ARPU值提升了30%, 一举成为韩国乃至全球LTE运营的领导者。

资费设计合理

由于运营商在市场定位差异, LTE在资费设计上更多地面向中高端客户。KT在商用初期以低价快速吸引用户, 规模发展后又取消了低档资费, 主要聚焦相对保守、对新事物抱有戒备心理的用户, 与SKT直接定位高端形成差异化。LG U+则关注更加广泛的细分群体, 且个性化元素更加丰富 (电影折扣、优惠券、云盘等) 。

虽然在市场定位上有差异, 但这三家运营商在4G的定价策略上也有类似特征。一是在商用初期, 4G语音价格与3G保持一致。2013年SKT发起“与全国50%用户免费通话”新套餐服务, 新套餐中短信全部免费发送、SKT用户之间通话完全免费, 营销效果显著, 这也证明了运营商语音免费的趋势不可避免。二是均采取捆绑式销售。套餐中包含手机语音和数据流量、VOIP、固网宽带、IPTV以及一些增值服务, 总费用大约在20000韩元~35000韩元之间 (约合人民币114元~200元) 。三是均不约而同地去掉不限流量的方案, 对于4G各套餐包均设定流量上限, 最高为18G。国际通行做法也表明, 4G资费体系下流量无限是不可取的。四是流量价跌量涨。以SKT为例, 4G流量的套外单价统一为0.01元/0.5KB, 是3G流量单价0.025元/0.5KB的40%, 较3G下降幅度超过一半;但4G套餐的包内流量较3G增幅也超过了50%, 如月使用费40多元的两款套餐, 3G套餐仅含500M, 而4G套餐则达到1.1G。

业务应用多样化

韩国数据业务提供一直处于全球前列, LGU+能在4G时代实现逆袭, 其具有特色的LTE服务是成功关键。LG U+的U+HDTV可提供1920*1080分辨率的高清电视直播+视频点播服务;U+HD Music可提供录音室音质的高清原声下载服务;U+Navi可提供全3D地图的实时导航, 用户不需下载地图, 只需要安装一个APP即可, 所有导航服务都是实时通过LTE传送给客户的终端上;除此之外, 云游戏、云存储、云共享等等都是4G时代的特色服务。

从行业应用上来看, 韩国电信运营商正在努力打造媒体、商业、金融、医疗、安全、教育、移动生活等业务为核心的应用生态圈, 这些业务使得用户数据消费急速增长。

终端产业链成熟

韩国在2008年就率先推出了全球4G终端芯片, 在终端研发、终端合作方面一直走在前列, 市场上丰富的可选终端类型, 支持多模的手机终端在过渡时期为韩国4G用户规模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以SKT为例, 率先推出数据卡和Modem终端, 然后推出多模终端 (包括5款LTE智能手机和两款平板电脑) , 为4G用户平稳过渡提供良好基础。

高覆盖、低资费和丰富的可体现LTE新价值的业务促使韩国LTE用户增长迅速, 同时LTE所激发的新价值也逐渐显现, 而这正是我们所期待的。

对国内运营商的启示

相比3G用户发展, LTE用户扩展速度更快, 市场导入期明显变短, 因此4G时代的竞争, 最终比的就是速度, 包括网络覆盖速度、市场响应速度和业务体验速度。除了比拼更好的网络性能, 在业务创新、资费设计、终端推动方面国内运营商均需要勤下功夫。

首先, 需加快LTE的覆盖广度、深度, 从韩国的建设情况来看, 网络覆盖速度和质量是份额变化的关键要素, 国内运营商需把握网络建设的关键期, 避免输在起跑线上。

其次, 资费设计可结合不同用户需求提供差异化套餐设计。在商用初期, 语音资费可采用和3G资费相同定价的策略, 但需要逐步弱化语音对收入的贡献作用;在流量定价方面, 也可以参考价跌量涨的策略, 用量涨来带动流量业务对收入的贡献作用。

再次, 4G数据业务更加强调创新, 围绕用户生活、工作、娱乐数据业务需要进一步多元化, 尤其需要加快高速数据业务的研发, 可通过LTE业务和云服务的融合, 提升4G时代的业务竞争力。

台北市绿运输发展经验 篇8

都市绿运输是基于环境永续与人本关怀的理念, 透过发展低碳运输系统、加强运输需求管理与提升运输能源使用效率等方针, 以公共运输发展导向规划、先进资讯与绿能科技应用等方式, 达成环境保护、节能减碳、便捷无缝等目标的运输。绿运输由公共运输及非机动运具组成, 前者包括轨道系统 (地铁、捷运) 、公共汽车 (公交车) , 后者则为自行车、步行, 即所谓的慢行交通。

台北市绿运输的政策发展架构, 主要系考虑前述4种绿运具发展及整合的需要, 透过长期运输政策的拟定, 每年投入持续及稳定预算, 兴建各项基础建设及提升软件服务, 并利用先进科技整合提供各种交通信息, 在完成绵密的绿运输网络及提供无缝的绿运输服务后, 以先给后要的精神养成民众使用绿运输的习惯, 建立使用绿运输的社会文化 (图1) , 促使市民减少使用机动车辆改使用绿运输, 达成环境永续的目的。

台北市以人本永续交通环境为主轴, 都市交通规划以轨道运输 (捷运) 为线、公共汽车为面, 形成绵密的公共交通运输路网, 并建置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与友善的步行环境, 以慢行交通作为“最后一公里”服务深入每个点, 让每个人从走出家门起到抵达目的地之间, 每一公里路都能获得良好的运输服务, 构建出便利、安全、绿能的交通运输环境, 并确保整体运输系统的可及性、可靠度、服务性能满足市民的需求。

一、绿运输的发展现况

1. 捷运系统

台北都会区的繁荣发展使得人口快速成长, 捷运系统的兴建及营运有效纾解长期以来的交通问题。台北都会区捷运路网截至2013年12月底, 共12条路线通车, 计有109个车站, 路线总长度达121.3公里, 每日平均运量超过170万人次, 通车以来已突破6亿人次使用。除硬件建设外, 自2006年起举办捷运“心”文化运动, 从关心出发, 以倡导乘客注意安全、关心他人, 并共同维护舒适的乘车环境为主轴, 进而推动城市营销, 养成有秩序地排队候车、自发性地礼让座位、关怀弱势使用者等优良习惯, 形成特有捷运乘车文化, 有效提升服务质量, 屡次获国际捷运组织Nova Co MET可靠度项目的冠军 (图2) 。

2. 公交车系统

在公交车系统方面, 台北市联营公交车路线数约300条, 车队规模达3 500辆, 由14家业者提供运输服务, 分为一般路线、快速公交车、干道公交车、捷运接驳公交车、休闲公交车等。另外, 对于偏远地区或山区, 开辟山区小型公交车及市民小巴。道路半径500米服务范围, 扣除山区无法行驶的地区涵盖率已达到99.51%。路网遍布台北市12个行政区, 深入大街小巷。至2014年9月, 全市低地板公交车数量已达2 446辆, 占总公交车数的69.97%。其中, 107辆为油电混合动力公交车, 以通用设计的概念同时满足老人、身心障碍者、小孩、妇女等不同族群使用者的需要。台北市也持续新建、改善公交车候车设施, 于公交车专用道设置长廊式候车亭, 打造优质候车环境, 针对市民进行公交车服务质量满意度调查达90%以上 (图3) 。

3.公共自行车系统

在捷运和公交车路网皆已逐渐成型后, 市民从捷运站到家或从公交车站到家仍有一段为走路太远、乘车却又太近的尴尬距离。为了满足市民尴尬距离的接驳需求, 且兼顾交通需求及环保意识, 台北市推广使用公共自行车作为通勤接驳交通工具, 并自2009年起建置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台北小小黄, 微笑单车 (You Bke) 。市民可于各租赁站的自i助服务机 (Kiosk) 或透过网络在线注册, 往后便可透过智能型票证 (悠游卡) 租借使用, 是世界上最友善、最便利的公共自行车系统之一。截至2014年7月底, 已有163个租赁站、5 482辆车提供服务, 每日使用人次6万~8万人次之间, 平均每车每日周转次数达12次, 已为世界各城市推动公共自行车之首 (图4) 。

4.行人通行系统

对于行人环境优化部分, 由于台北市机车 (为摩托车——编者注) 数量庞大, 大量停放人行道及骑楼造成行人通行障碍, 台北市自1999年起实施骑楼、人行道禁停机车管制, 并执行骑楼整平计划, 大幅改善行人通行的环境。同时启动“动态式行人穿越道路指示灯”装设计划, 在传统的行人号志外加入“转换红灯”的读秒倒数与人形走动的活泼动画, 路口可爱的小绿人灯号也成为台北市的市景特色之一。除此之外, 台北市亦针对转向车与行人交织量大的路口, 设立行人专用时相, 于该时相内仅准行人通行, 车辆均不得通行, 行人可拥有专用的路口通行权, 也可消除人车冲突造成的车辆延滞, 维护行人穿越安全, 营造更友善的通行环境 (图5) 。

5. 强化绿运输整合服务

相较于私人机动运具在起迄点间提供的及门服务, 绿色运具网络系由多种运具共同组成, 常需借由两种以上的绿色运具方可达成及门的服务。因此, 加强各绿色运具间的换乘无缝接轨, 方能有效提高民众使用绿运输的意愿。

从捷运站涵盖的服务范围, 透过实体空间设计及设施建置提供良好的步行环境, 并规划接驳公交车路线及公交站候车设施、公共自行车、自行车架、出租车招呼站等换乘设施, 使其紧密结合 (图6) 。以共同票证 (悠游卡) 为媒介, 实施捷运与公交车双向换乘优惠、租借公共自行车, 用路人可以透过一张悠游卡就可以利用各种交通工具畅行台北。另对各运输服务的营运时间、班次及班距进行妥善规划, 减少民众换乘需等待的时间。

二、绿运输发展的四大基石

2013年台北市绿运输市占率已经接近60%。纵观台北市的绿运输政策的发展, 其成功的四大基石包括政策的支持、基础建设的完备、先进科技的运用及使用绿运输文化的建立。

1. 政策的支持

台北市自1989年成立交通局以来, 一贯以“以人为本、环境永续”为核心理念发展绿运输。期间虽历任不同主政者, 但发展绿运输的政策理念不变。政府部门持续数十年稳定投入相关预算, 除兴建各项基础建设外, 采用低价的策略, 如实施公交车单一运价制度及票价差额补贴、捷运与公交车换乘补贴、公共自行车30分钟内免费等措施, 并以悠游卡进行票证整合, 鼓励民众使用绿运输。各系统与建设投入初期, 多有因属局部地区的使用尚未具规模, 而受各方质疑与挑战。但政府坚持一贯的政策理念, 历经多年的软硬件建设, 当各系统与设施形成完整服务网络, 并在各系统整合发挥综效后, 原先的阻力则转换为助力, 进一步带动外界对于政府投入绿运输服务的支持。

2. 基础建设的完备

绿运输政策的成功, 需靠长期基础建设规划及兴建。1985年台北都会区捷运系统计划成形, 各捷运线陆续动工兴建;1996年起建置公交车专用道棋盘式公交车路网, 配合各捷运线的通车, 形成完整的大众运输路网。台北市未来仍持续扩展都会区捷运路线, 目前兴建中的路线尚有松山线等7条路线35个车站。另规划第三期路网, 以“优质建设、效率捷运、台北悠游行”为愿景, 期盼陆续建构安全的基础建设, 追求人本的捷运系统, 造就优质工程、永续经营的环境, 成为捷运系统的世界典范。在行人通行系统, 台北市亦配合重大工程检讨自行车与行人步道, 并设置人车共道或专用道路, 逐步完善市区路廊, 以绿生活圈为架构, 创造民众骑乘自行车悠游市区, 打造安全、路权与活力三面向的人行环境 (图7) 。

3. 先进技科的应用

导入智慧运输亦为台北市绿运输发展重点。为强化运具间的整合, 并达成时间无缝与信息无缝的目标, 交通局自2004年起建置公交车动态信息系统, 并扩建智能型站牌, 不仅止于公交车候车站, 包含提供接运功能的捷运站、网页、手机、电话语音等多元管道, 均可查询公交车到站信息。为提供给用路人及大众运输使用者于旅程前中后完整的交通信息, 台北市交通局开发智能型手机软件“台北好行App”, 纳入台北市所有交通信息需求, 包含公交车动态、道路信息、停车场、捷运、公共自行车、出租车、蓝色公路、城际运输及国际航班信息等实时交通信息。此外, 以资源共享的概念将交通信息开放私部门申请介接使用。透过介接的开放, 扩展台北市交通信息的应用范围, 让民众透过各种管道取得所需交通信息 (图8) 。每月透过各种管道查询交通信息量最高已突破8 000万人次, 其成就亦受世界各城市所关注, 并纷纷至台北学习发展经验。

4. 使用绿运输文化的建立

传统上公共运输工具被认为是属于经济相对弱势或无车阶级者交通工具,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及生活质量的重视, 愿意牺牲自我的便利性选择有利于环境永续的生活方式, 已成为世界的潮流及趋势。我们希望倡导建立使用绿运输是值得骄傲的观念, 鼓励民众养成使用绿运输的习惯, 并透过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力, 让使用绿运输成为日常的生活方式, 建立人人都要使用绿运输的社会文化, 以有效提升绿运输的使用率 (图9) 。

三、结语

城市群发展的国际经验 篇9

城市群是多城市聚集产生的形态, 是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产物。从全球来看, 城市群的概念最先提出于19世纪九十年代, 并在20世纪初形成初态城市群, 在20世纪中叶逐渐发展成熟, 城市从中心区分化发展到多城市集聚的状态。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成为促进城市群发展的主要动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单个城市的自我发展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完善的城市体系有利于城市自身的发展和区域发展, 故一系列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聚集形成城市群。

城市群内的城市之间通过交通、网络等多种方式相互联系, 帮助城市间生产要素流通, 对城市间的协作与沟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现代城市群发展过程中逐渐呈现网络模式, 形成以大都市为核心、多中心并存的网络体系, 产生协同效应。城市群的形成对各城市产生一系列优势, 如生产专业化、经济一体化、共享市场与资源等等。同时, 一般城市群都会存在核心城市, 核心城市会将部分基础产业外移, 带动城市群中其他小规模城市的发展。以城市群的形式生存大大增加了城市群内城市, 尤其是中小城市的市场竞争力, 城市群作为一个整体, 具有较为全面的市场功能和经济实力, 其综合竞争力远远超过相应单个城市独自发展的总和。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 城市的城市群化已经成为经济发达国家的城市发展重要趋势。区域城市群在国际竞争中具有明显优势, 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益, 多数国家将城市群作为其参与全球各产业竞争的主要单位, 因此城市群地建立在各国的城市发展目标中占据越来越显著的位置。美国、欧洲等经济发达地区城市群形成较早, 至今发展较为成熟, 全球范围内经济发达的大型城市群大多属于这些经济发达国家。本文将对国际范围内成熟城市群进行分析, 总结其基本特征、形成原因、产业结构等, 探讨其共性, 从而为我国城市群的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

二、全球城市群分析

(一) 美国东部的大西洋沿岸城市群

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又名“波士华” (Bosh-wash) 城市群, 它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发育最成熟的城市群。该城市群占美国国土面积1.5%, 人口占22.5%, 人口密度较高, 城市化水平达90%。纽约为该城市群的中心城市, 华盛顿、费城、波士顿、巴尔为其余四个核心。

1. 形成原因:

历史原因方面, 美国的发展始于东部沿海地区的三个州, 英国殖民者在那里最早建立了殖民地, 具备发达的网络交通, 人口劳动力, 为城市群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海陆空三大交通系统的完善也是城市群形成的主要原因, 该地区海上交通便利, 带来了充足的资本与劳动力。铁路网、公路网十分密集的交通系统可以使港口货物在一天之内运达北美市场, 高效运作。航空线路繁忙, 海陆空齐头并进。

2. 产业结构:

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五大核心城市产业结构为互补型, 集聚效应较高, 具有超强竞争力。纽约作为金融中心和商贸中心, 波士顿形成了与“硅谷”齐名的高科技聚集地, 费城发达的交通运输业使其成为城市群核心交通枢纽, 华盛顿市是全美政治中心, 巴尔国防工业发达, 也是南部卫生服务基地。

总的来说, 北美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为“核心带动型”:纽约金融中心带动作用, 其他城市错位发展, 协同作用, 各城市主导产业各不相同。

(二) 北美五大湖城市群

北美五大湖城市群以芝加哥为中心, 以蒙特利尔-多伦多-底特律-芝加哥为轴线, 包括芝加哥、多伦多、底特律 (已破产) 等11个都市区, 集中了20多个人口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

1. 形成原因:

该城市群围绕北美五大淡水湖, 运河与天然水道丰富, 航运能力强。尼亚加拉瀑布水能资源潜力大, 水力资源丰富。五大湖沿岸矿产丰富, 煤矿、铁矿富集, 重工业发达。适宜的气候造就了发达的畜牧业, 芝加哥的乳品生产因此发展迅速。

2. 产业结构:

将保护继承传统特色产业和现代化产业转型有机结合, 紧跟市场趋势,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芝加哥将继续作为美国的重要金融中心, 期货市场, 提供金融服务。加拿大多伦多的飞机制造业是支柱产业。匹兹堡等不断进行产业升级, 金融业服务业比重逐渐优化上升。该城市群制造业聚集明显, 主导产业单一性较高, 依赖整个生产销售网络。优越的自然环境大大增强了各个城市之间的交通互联, 水运、水力、煤铁矿、工业、畜牧业带动了经济发展。

(三) 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

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以东京为中心, 包括大阪、静冈、名古屋、北九州的长崎等都市区, 占日本总面积的6%, 总人口的61%。该城市群从明治维新前的政治文化中心发展至今, 形成综合功能的东京都市圈, 已经成为亚洲较为著名的城市群之一。

1. 形成原因:

日本太平洋沿岸是日本近代最早开放的地区, 发展时间长, 沿海洋分布港口众多, 横滨港是日本第二大港口, 也是世界亿吨大港之一, 并且是世界十大集装箱港口之一。新干线火车技术发展早, 技术成熟, 铁路交通便利, 东京拥有全球最复杂、最密集且运输流量最高的铁道运输系统和通勤车站群。便捷的网络式铁路交通和集中的人口模式加速了该地区城市群的形成。

2. 产业结构:

东京的金融业较为发达, 在世界范围内排名较前, 可以较好带动城市群的金融发展。名古屋港是日本的五大国际贸易港之一, 方便了城市群的物流产业和产业供应及进出口。东京还集合了日本大量的制造业和著名高校, 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技术与人才支持。该地区人口集中, 高科技产业、工业和出口外贸业发达。

3. 特点:

日本产业空间格局十分鲜明, 由于国土狭窄, 导致人口主要集中在平原地区, 大城市群也在这些平原出现。城市群内部产业高度一体化, 内部物流量高, 城市群间物流量很低。产业空间分布逆序圈层化。有中心往外第三产业依次减少。产业空间结构政府主导。在这样资源有限的国家如果不能集约发展, 那么将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与经济衰退。

(四) 英国中南部城市群

以伦敦为中心, 由伦敦、伯明翰、利物浦和曼彻斯特四大都市带组成, 其面积4.5万平方千米, 占国土的18.4%, 人口3665万, 占总人口的62.7%, 该城市集中了英国经济总量的80%。伦敦位于泰晤士河出海口, 海运便利, 伦敦希思罗国际机场是全英国乃至全世界最繁忙的机场之一, 在全球众多机场中排行第三。

1. 形成原因:

英国作为首批进入资本主义的国家, 发展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首都伦敦集中了大量资本和人才。同时, 伦敦及周边地区具有较为悠久的工业历史, 具有发展城市群发展产业的条件, 从而辐射周边地区共同发展工业。

2. 产业结构:

该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伦敦具有较为明显的第三产业, 尤其是金融业优势, 聚集了以英格兰银行为中心的众多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的金融机构, 整体实力名列前茅, 市场规模堪称世界第一, 其保险市场是世界上最大的保险业中心。作为历史工业优势地区, 英国第二大城市伯明翰为重工业中心, 利物浦造船业发达, 轻工业和通讯产业发展迅速。曼彻斯特是英格兰主要的工业中心和商品集散中心, 也属于金融中心城市。

(五) 欧洲西北部城市群

以巴黎为中心, 以鲁尔区、巴黎、鹿特丹和阿姆斯特丹四个大都市区为核心, 地跨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德国等多个经济发达国家, 总面积14.5万平方千米, 总人口4600万, 其中人口达10万以上的城市有40座。

1. 形成原因:

历史上看, 欧洲大陆各国家资本主义发展早, 经济发达, 产业成熟, 冷战结束后欧洲内部合作尤其是经济合作日益紧密, 为发展经济国与国之间界限不断模糊, 使得跨国界的城市群形成。便利的交通也是城市群形成的重要原因, 巴黎的戴高乐机场是欧洲第二大中转平台, 仅次于伦敦的希斯罗机场。国际铁路联通整个欧洲大陆, 铁路交通十分便利。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港和鹿特丹港运力惊人, 发达完善的交通系统使货物可以在10小时以内运抵西欧每个市场。连接英国和法国的欧洲海底隧道, 极大地加强了该城市群与欧洲大陆的联系。

2. 产业结构:

欧洲西北部城市群中心巴黎拥有的巴黎金融市场是法国的金融中心, 同时也是世界重要的金融市场之一。同时, 巴黎时装业是其重要外汇收入来源之一。德国鲁尔区是德国及世界最重要的工业区之一, 有“德国工业引擎”之称, 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城市群的工业发展。

3. 特点:

分散性、独立性、低密度--规模适中、环境优美、历史悠久。城市化水平高到80%, 但是人口数量始终控制在合理范围, 没有典型城市化过程中逆城市化这一步, 长期处于城市化阶段。“保护旧城区, 重建副中心”是主要扩张方式。国家对于城市的规划, 地方政府能够坚定地贯彻执行。政府十分尊重民意, 人民反对的项目就可能不是一个好项目。绝对不以牺牲环境来换取市政政绩。

三、总结

从城市群的发展与现状来看, 因历史、地域、风俗等各种因素影响, 城市群的发展道路各不相同。由于技术限制, 城市群在发展早期受自然环境影响大。随着交通、通信技术、金融产业等发展, 人文科技因素对城市群的发展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城市群的形成需要较高的工业化水平作为动力, 发达的交通网络设施作为支撑, 核心城市的辐射效应作为带动, 政府的规划和政策支持作为保障。城市群的发展要积极利用自身区位、人口等优势, 如沿海地区的港口物流优势、人口密集大都市的人才储备优势等, 从而发展适合自身地域的城市群。

从产业结构上看, 城市群大多从工业发展开始, 后期逐渐向三产业发展。核心城市集聚金融、专项管理服务等第三产业, 第二产业向周边城市转移, 并且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各城市将保护继承传统特色产业和现代化产业转型有机结合起来, 并在此基础上各城市产业之间职能分工合理, 有效提升了城市群整体经济实力。城市群中各城市的协调发展、产业配合也十分重要, 如美国城市群的分布对国家经济均衡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城市群的发展也遇到过度发展、资源浪费、结构失衡、环境污染等众多问题。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发展中国家, 应当主动借鉴国际化城市群的经验,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发展繁荣、集约、自然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群。

摘要:随着经济一体化的趋势逐渐明显, 城市群已经成为众多国家发展的主要区域经济模式, 也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单元。与国内相比, 国外城市群发展历史较为悠久, 相对成熟。文章通过对国际著名成熟城市群分析, 总结其形成原因、产业结构等, 探讨其共性, 从而为我国城市群发展提供宝贵经验。

关键词:城市群,国际,产业结构,经验

参考文献

[1]姚晓东, 王刚.美国城市群的发展经验及借鉴[J].天津经济, 2013 (12) .

[2]孙加凤, 薛俊菲.国外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研究以及对中国的借鉴[J].特区经济, 2007 (01) .

[3]顾朝林, 俞滨洋, 薛俊菲.国内外都市圈规划理论[J].城市规划, 2003 (06) .

美德循环经济发展经验借鉴 篇10

关键词:美国,德国,循环经济,启示

发展循环经济是新型工业化的最高形式, 也是消除经济增长泡沫的必由之路。在发达国家, 循环经济已初见端倪。在许多国家, 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已成为重要产业。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再生资源回收总值已达到2500亿美元/年, 并且以每年15%~20%的速度增长。全世界钢产量的45%、铜产量的62%、铝产量的22%、铅产量的22%、锌产量的30%、纸制品产量的35%都来自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利用再生资源进行生产, 不仅可以节约自然资源、遏制垃圾泛滥, 而且要比利用天然原料消耗生产能耗低, 产生的污染物排放少。

一、美国———循环经济思想的起源

实际上, 循环经济思想起源于美国, 1966年, 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指出, 人类社会需要由“牧童经济”向“飞船经济”转变, 否则地球这一封闭系统的资源将耗尽。20世纪70年代, 美国就开始推行循环经济的理念了。如今, 循环经济在美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 已不可或缺。

1、制定了完备的循环经济发展体系

美国制定了齐全完备的保护生态环境法律体系。1969年制定的《国家环境政策法》是综合性的环境成文法, 《资源保护和回收法》是对危险废物实施全过程监控的综合性环境基本法。20世纪70年代后的单行立法有《清洁空气法》、《清洁水法》、《环境教育法》、《职业安全和健康法》、《噪声控制法》、《宁静社区法》和《综合环境反应、补偿和责任法》等。1990年通过的《污染预防法》, 宣布“对污染应该尽可能地实行预防或源削减是美国的国策”。同年, 美国加州通过了《综合废弃物管理法令》, 要求通过源削减和再循环减少50%的废弃物。1992年颁布的《能源法》, 规定开发和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能及沼气等新能源将享受税收优惠, 立法鼓励使用新能源、推广新技术和淘汰落后工艺等。正是由于法律明确了企业和民众在维持循环经济发展中的责任, 使得美国社会把循环经济的理念作为自身发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有力地保证了国家良好的生态环境。

2、在生产和消费领域制定措施

(1) 政府采购政策。政府优先采购有再生成份的产品。美国各州几乎都制定了有优先采用和使用再生材料产品的相关政策和法规, 甚至联邦审计人员有权对各个联邦代理机构未按规定的购买行为处以罚金。

(2) 财税政策。政府通过财政手段鼓励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美国不仅拨款资助可再生能源的科研项目, 还为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项目提供抵税优惠, 抵税优惠额度不断提高, 受惠的可再生能源范围也从原来最初的两种逐渐扩大到风能、生物质能、地热、太阳能、小型水利灌溉发电工程等更多领域。同时也通过为消费者提供抵税优惠促进消费者的生态消费, 除了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 美国政府通过征收新鲜材料税、生态税、填埋焚烧税、倒垃圾费、污水治理费等引导居民的减量化和再生化使用。

3、鼓励多方积极参与循环经济发展

(1) 联邦政府的示范作用。联邦政府在引导公众和企业参与循环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非常重视自身参与其中。例如, 由联邦政府机构自愿参加联邦电子产品挑战计划, 鼓励联邦机构主动购买绿色电子产品, 减少产品使用过程中的影响, 并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处理废旧电子产品。

(2) 非政府组织作用的发挥。民间非政府组织的各种团体在循环经济领域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 建立于1978年的全国再生循环联合会, 通过向其成员提供技术信息、宣传、培训、教育等方式, 支持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加强循环利用等活动。一些行业组织甚至在推动循环经济立法、建立行业标准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3) 公众积极参与循环经济发展。通过宣传活动逐步提高居民的生态意识, 并通过法律和经济手段约束其消费行为, 最终使公众自觉而积极地参与到循环经济的发展中来。

二、德国———循环经济实践的开端

德国是一个工业高度发达、技术先进而资源匮乏的国家, 在20世纪70年代, 德国开始考虑“循环经济”理念,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 德国已成为循环经济最成功的实践者之一。

1、绿色制度的快速建设

德国环境运动的一个特点是快速制度化。2002年主张生态发展理念的绿党成为德国第三大执政党。绿党上台后, 将生态现代化的理念贯彻到国家政治中去, 自此, 绿色制度建设获得了飞速发展的机会。首先, 在发展战略上, 把“社会市场经济”学说发展为“生态社会市场经济”。绿党在与社民党共同组阁时发表《联合声明》, 明确把生态现代化确定为经济发展的政策目标, 并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环境立法、环境制度性法规与环境政策。生态社会市场经济是对原有社会市场经济的完善, 是德国式的市场经济发展的更高阶段, 也是对原有工业文明的修正。其次, 确立循环经济为经济生产的发展模式。德国的《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法案》于1996年生效, 该法把循环经济定义为物质闭合流动性经济, 明确规定企业生产者和产品交易者担负维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最主要责任, 规定了废弃物管理处置的基本原则和做法, 推动了产业生态化和环保产业化, 最终使经济发展与资源和环境保护融为一体。

2、用法律确定环境保护的目标和标准

德国政府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着手进行环境立法的工作, 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的环境保护系统, 把环境保护的法规进一步扩大到经济和生活的各个领域, 为德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推动作用。德国曾两次修订其宪法, 增加了生态保护方面的内容。德国的各项环保法律都以此为基础, 遵循预防原则、谁污染谁治理和协作原则。德国环境法为公民确立了环保的目标和标准, 规范了人们在环保领域中的行为和意识。但目前德国更多的是利用“间接法律调控”, 运用经济的手段影响行为者的经济利益而达到环保目的, 对污染企业或个人禁止的行为采用征税。

3、废弃物的回收和利用

德国大部分人都生活在城市里和较大的镇上, 全国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21人, 属人口稠密的国家。对于德国这样一个技术先进但又资源贫乏的国家来说, 恰当处理城市废弃物就显得很重要。德国对待垃圾首先是避免, 即从产品的原料到生产过程都尽可能避免产生垃圾和污染物;其次是回收, 将垃圾中有用的部分最大限度地再利用;最后将剩下的部分填埋, 或者用生物分解、焚烧等方法处理。

德国最早在1972年就制定了废弃物处理法, 当时, 强调了废弃物排放后的末端处理, 1986年将其修正为《废弃物限制废弃物处理法》。1991年颁布了《包装废弃物处理法》, 1996年, 又提出了新的《循环经济与废弃物管理法》, 该法成为德国建设循环经济总的“纲领”, 把资源闭路循环的循环经济思想推广到所有生产部门。同时, 德国政府还制定了《包装法》这一法规, 且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德国目前还规定, 不允许过多地使用包装材料, 并规定各种包装材料要能够使用多次以减少浪费。此外, 德国还设立了专门的机构监督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和处理垃圾情况的部门, 生产企业必须要向监督机构证明其有足够的能力回收废旧产品, 才会被允许进行生产和销售。

4、国家利用各种方式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

德国人的环保意识很强, 这是国家通过各种方式大力强化民众环保意识的结果。德国历届政府都采取各种方式在社会上进行环保宣传, 利用媒体等舆论工具和其他手段来呼唤民众保护环境, 设立专门的环境部门负责环保的工作。政府还特别重视对中小学进行环境教育, 并通过直接参与环保活动来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美德发展循环经济的几点启示

1、法律制度的建设和执行

从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来看, 首先应重视法律和制度建设。因为发展循环经济涉及方方面面的主体, 政府、企业还有民众, 这些主体的社会和经济活动所产生的负外部性在没有经济利益的驱使下, 是不可能通过自身解决的, 此时, 法律或制度的强制作用就非常重要了。完善的法律体系是经过了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的, 首先在个别领域建立一些相关法规, 随后才出台整体性循环经济法律的立法步骤, 有关法律法规经过不断实践、修订, 最后形成条款详尽、结构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涉及社会的各行各业, 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从单一个体到整个社会。立法是基础, 执法同样重要。例如, 德国的执法体系是健全而高效的, 不但采用先进的现场适时监测、远程在线数据监控、企业数据报表, 还有政府管理的执法队伍在污染排放源头实施不定期的监测, 保证了法律的严肃性。

2、针对性的开发生态技术

循环经济在生产和消费领域的分别表现为清洁生产和绿色消费, 这些生态问题的解决可以绝大部分归结到技术进步上来。如最近美国的一份调查报告表明, 新一轮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技术创新浪潮, 在21世纪所产生的经济增长完全能够承受为解决全球变暖而需要削减的二氧化碳排放等造成的经济损失。但是, 对于我国来说, 环保技术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重视度, 而是成本太高。由于投入有限, 不仅自主研发困难, 而且也造成了发达国家技术转移的障碍, 因此我国可根据实际发展需要, 或是自主开发项目, 或是和先进国家合作, 共同出资, 共同派遣工作人员, 而不是大而广地开发所有生态技术, 做到在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下, 最大化地解决环境生态问题。

3、财税政策

循环经济的发展对企业的生态要求较高, 企业需要付出比线性发展模式更高的资金成本, 企业处理废弃物的利益应该得到政府、社会、企业和民众的认可和保障。因此, 遵循循环经济发展机制的企业需要得到很好的经营环境和条件, 政府可按条件给予一定资金和政策支持, 如政府参股、贴息贷款、资源回收奖励、保证金归还、对新技术研发与应用的支持以及征收清洁费、污水处理费等, 在税收和投资等环节采取经济激励措施, 以期完善我国资源节约使用的措施。

4、加强宣传教育, 调动非政府组织和公众参与的积极性

实施循环经济, 不仅需要政府的提倡, 企业的自律, 更需要提高广大社会公众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政府除了运用经济、法律等行政强制性手段外, 美、德、日本和其他发达国家所重视的舆论传媒等各种宣传手段也非常有效, 并且实行官民合作, 即政府、企业、公民以及社会团体共同参与解决环境问题。

5、政府和民间团体相辅相成

循环经济的实质就是解决资源的承载力不足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 这正是一个政府所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仅靠企业和民众是不可行的, 因为企业和民众所考虑的只是与己有关的一个或数个领域, 要他们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起始阶段就要求自觉、主动关注和解决资源问题是不现实的, 只能靠政府通过宏观管理解决。同时, 在发达国家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各种社团扮演了十分活跃的角色, 发挥了政府和企业难以发挥的功能, 成为不可或缺的推动力量。特别是像覆盖全德国的非盈利的DSD回收系统、瑞典五大包装废品回收等组织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万望发:世界发达国家的循环经济[J].当代经济, 2004 (12) .

[2]葛敬豪、王顺吉、张晓霞:论德国、日本、澳大利亚和美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特点[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11) .

国际行业培训的发展与经验 篇11

摘要:目前我国行业培训发展不够成熟,借鉴国外行业培训的经验特别是培训较成功国家的行业培训模式和特征对于我国行业培训的改革和今后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德国、澳大利亚、英国和韩国的行业培训的发展经验,再从中找出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作为我国行业培训今后发展的借鉴。

关键词:行业培训;国际;发展;特征

中图分类号:G726文献标识码:A

一、德国、澳大利亚、英国和韩国的行业培训

(一)德国的二元制的培训体系

德国的职业教育是以二元制出名。从学历教育到非学历教育,二元制始终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最重要特征。它是指企业和学校共同作为教学实体承担培训工作,国家通过税收政策鼓励公司参与和投资于职业教育和行业培训,企业每年将自己需求的人才计划信息交给行业协会,学校帮助学生通过行业协会的监督公证,与用人企业签订培训和工作合同。培训的内容由政府和企业根据劳动市场的需求共同确定,培训时间根据职业不同在2至3年之间。接受培训的学生是以企业的学徒角色一边参加企业的劳动,一边在职业学校学习职业课和基础知识。但是学历教育并不是重点,经过几年实际工作后,可以继续通过考试获得更高的技术职称乃至进入大学深造,成为高级人才。在德国,人们每前进一步都是与工资待遇直接挂钩的。现在,在德国青年的每个同龄组中,80%的人要接受职业培训,其中绝大多数是接受企业和学校共同组织的二元制职业培训,另外一些人则接受其他形式的职业培训。

在德国,职业教育有三级管理机构:联邦、州和地区、行业协会。行业协会属于第三级,即地区一级的职业教育管理机构。德国法律规定,所有企业必须在本区域内的行业协会登记,参加相应的行业协会。这些行业协会主要包括工商行业协会、手工业行业协会、农业协会、律帅协会、医生协会等,他们是经济界的主管部门,拥有很大的职权,其中最大的行业协会是工商行业协会,其次是手工业协会。

(二)澳大利亚的TAFE学院

与德国不同,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从联邦政府、州或领地政府、地方政府到技术和TAFE(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继续教育学院)九个层面都与行业有着紧密的联系,并且建立了相应的行业组织。TAFE下属学院遍及澳大利亚全国各地,它提供的培训针对性和目的性很强,是一种面对工商企业、政府和非政府机构的以职业技术为核心的培训。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中小型企业的兴起,核心技术的产生、发展,这种培训在过去十年里也不断发展,形成现在这种利于培训者接受,培训形式、测评形式灵活的培训。TAFE体系从学历教育到非学历教育的行业培训的发展有赖于澳大利亚完善的教育体系结构,职业教育体系中,非学历培训并没有被打入另册。

TAFE学院的职业技术培训的最本质特点是职业化和技能化,培训是否成功要看培训结果,以培训者是否掌握需要的职业技术为标准。传统大学、大专学校的教育强调在较长的时间里(3-4年)培养学生系统专业的知识,而TAFE的职业培训更强调接受培训者完成培训后在自己的工作中运用所学的技能,并且能够产生效果、提高效率。从过程上看,这种培训完全是开放的,接受培训者在选择进入培训之前可以要求对自己现有技能进行认定,也就是预先测评(up-front assessment),如果已经达到要求,就可以终止培训或者选择其它内容的培训;如果没有达到要求,才正式进入培训。培训结束后需要按照标准进行测评,培训和测评的标准是一致的,就是政府组织制定的澳大利亚全国各行业和企业的统一标准,达到这种标准的从业者在相应的行业能够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TAFE的培训风格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关注学生在培训过程中是否付出足够的努力,是否获得有效的职业技能。

联邦政府依法设立了国家培训局(ANTA),负责管理全国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在国家培训局的协调下,设立了21个全国性的行业咨询组织,协助国家培训局开展工作。各州和地方政府也都设有各种行业组织,负责协调政府、职业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关系。TAFE学校和培训机构设有董事会和行业咨询委员会,负责学校、企业之间的联系,确定办学方向和制定相关培训政策等。各个层面行业组织的代表以行业人员为主,如国家培训局的主要人员中有来自行业的,这些代表一般都是本行业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他们代表本行业的利益参加职业教育的管理和决策。

澳大利亚的行业协会在确定国家职业教育与培训政策、制订不同行业培训标准以及在不同地区与技术继续教育学员和其他注册机构合作开设职业教育与培训课程等诸方面发挥着领导作用。由澳大利亚国家培训局理事会、国家培训质量委员会、国家行业委员会、行业技能论坛等为行业提供培训目标的意义和建议、行业参与制定培训标准、建立灵活的学历与培训审核框架、向所有客户介绍培训课程及评估信息。

(三)英国的地区性培训

与澳大利亚相比,英国的教育和培训有明显的地区特征。英国的教育和培训政策越来越以区域划分为特征:爱尔兰、苏格兰、英格兰和威尔士都有其独特的教育结构和下一级授权代理。在非限制的框架内,现政府试图使教育系统进一步分散化。现行政策的目的是利用市场来办培训,依靠雇主和雇员来驱动培训市场。与澳大利亚不同的是,英国的州政府只有在培训市场出现问题的时候才会加以干预,特别是劳动力市场出现失业和歧视的状况时。当前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已经增加了灵活性,其目的是为雇主提供更大的劳动力市场选择权以使他们应对全球化所带来的压力。因此,在所有发达国家中,英国的行业培训是政府干预最少的。

英国培训政策集中在三个领域:鼓励雇主在培训方面投资;青年人的培训和失业成年人的培训。州级培训政策可以吸引州级基金、培训和企事业理事会、本地企业联合会进行地方管理的特种项目和动议权。这些理事会和地方企业公司在组织构成上是独立的私营企业,并由8至16名无薪董事会成员管理。尽管培训和企业理事会可能会有一名行业工会成员,但行业工会很少参与各州的培训系统。培训提供机构可能在私营部门也可能在公立部门。其多数是商业私营企业或继续教育学院,但培训和企业理事会与地方企业公司,也可与雇主签署提供培训的合同。培训和企业理事会与地方企业公司也负责搜集当地劳动力市场信息以鉴别当地雇佣模式、经济增长部门和技能短缺行业。其目的是实施更有效的培训计划和开发利用其它商业服务资源。

目前政府使用的其它刺激手段主要有“人力资源投资者”项目——在英国全国范围内为那些在人力资源发展方面达到被承认的优秀水准的雇主提供“风筝”标识(英国标准协会商标)或证明。该项目的重点是确保行业培训和发展与商业战略之间的联系。另外,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劳动就业制度和

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家考试制度。职业资格证书(NVQ)制度是英国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它成为企业和雇员参加行业培训的一大动力。

(四)韩国行业培训应对环境变化

20世纪60年代是韩国经济快速发展阶段,虽然职业高中发展很快,但仍不能满足熟练劳动者的供给,必须大力发展职业培训。1967年韩国颁布《职业培训法》后,政府建立了大量公共培训机构,1982年达到25个。由于公共培训及机构培训能力有限,仍难以包揽全部培训任务,1974年韩国颁布《职业培训特殊法》,要求500人以上的私营企业必须对其员工进行培训,每年培训员工不少于职工总数的15%。1976年为了建立统一的经费投入机制,实施了《培训基本法》,首次提出征收培训税。根据此法,300人以上的企业可以选择开展企业内培训或上交培训税,作为政府为企业提供职业培训的费用开支。韩国培训分为三个层次:以即将就业的毕业生和退伍军人为主要对象的职前培训,时间至少一个月;以接受过职前培训且需要掌握更多知识、技能的在岗职工为主要对象的技能更新培训,培训时间在20小时以上;以转岗工人为对象的转岗培训,培训时间一般在2周以上。

进入90年代,韩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替代了劳动密集型产业。为适应不断变化的人力资源需求,以政府为主导并带有强制色彩的职业培训体系,开始转向基于反映需求变化的市场导向模式。1997年金融危机造成了劳动力市场的重大变化,在大量失业的情况下,培训的角色不仅在于造就有竞争力的人力资源,而且通过改善失业者的就业能力,成为维系社会安定的网络。另一方面,知识经济对培训体系带来新的挑战,终身学习成为职业培训的政策焦点。

1995年韩国建立就业保障体系,包括就业安全、职业培训和失业救济三个部分。其中培训部分主要实施了职业能力发展项目计划,利用一定比例的就业保险对培训给予资金支持。这项计划实施以来,特别是1999年《职业培训促进法》实施以来,韩国的培训终于找到一个有效机制,职业培训形式大为改观。2001年失业率已从金融危机后1998年的6.8%下降到2.9%,回落到危机以前的水平。

二、各国行业培训的特点总结

(一)高等职业教育与行业培训的紧密联系

在我国高等职业学校作为大专教育的主要载体,是不参与行业培训的,但是在国际上,行业培训的主要载体也在高等职业学校。由于行业培训和高等职业教育都是以职业岗位为学习内容的划分标准,所以在课程设置等多方面可以做到资源共享,而且以上各国的行业培训都是非学历教育,是融入在整个教育体系之中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部分存在的。

(二)行业组织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资格认证

各国的行业组织,比如行业协会、培训和企业理事会和各种行业咨询委员会都充分发挥联系政府、职业学校和企业的中介作用,促进职业教育和行业培训的发展。行业组织不仅参与培训的管理和决策,还参与对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认证,所有的公立或私立培训机构都必须获得注册和认证,以达到国家规定的统一标准。有相当部分的行业代表参与这个统一标准的制定,标准涉及学校管理、教学资源、教学设备、教学组织形式,资金运转等方面。

(三)政府部门对行业培训有规范、有计划

行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是为了协调政府与行业之间的关系,而政府本身对于行业培训的重视才是最根本的。以上各国的行业培训能够充分发展,与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调控是分不开的。首先各个国家都有专门负责行业培训的培训局等部门,其次通过立法、税收等政策调控行业培训的规模和方向,比如韩国每一段时间都有新的法律法规以促进行业培训的发展。

总的来说,国际上各国的行业培训都是由行业主导、政府保障,统一和完善职业能力标准和国家资格证书制度。而我国职业教育与行业培训相比较而言存在着市场意识薄弱、职业培与学历教育割裂、各机构和组织的行业培训带有盲目性、缺乏科学性。

三、我国行业培训改革的方向

根据以上各国的经验,我国的行业培训有以下几点改革的方向:

(一)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与行业培训的联系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还只是单纯的学历教育,与行业联系不紧密,高职教育的理论性过强,行业培训的市场也缺乏权威载体。

(二)完善行业组织,支持鼓励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日常管理

应出台有关政策引导和规范行业组织,进一步扩大各级各类行业组织参与职业教育的深度和广度,支持和鼓励行业组织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工作,如开展人力资源预测、制定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发展规划、组织和指导行业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教学改革。

(三)加强立法和规范

虽然我国1996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法》曾明确提出,行业组织和企业、事业组织应当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2002年教育部、国家经贸委、劳动保障部联合发文,提出要充分依靠行业和企业发展职业教育与培训,充分发挥其在行业培训中的作用,但这些规定很笼统,故实施效果很差。职业学校和行业、企业仍然各行其是。所以,国家不仅要加强立法,还要通过税收、财政等其它较灵活的调控手段鼓励并要求行业企业参与培训。

国外农村区域发展经验与启示 篇12

农村建设是一个普遍性、世界性问题。在东亚、欧美等一些国家和地区, 他们针对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农村相对落后出现的问题, 以国家投资为主导, 以改善公共基础设施为主要手段, 实行农业的综合投入、综合整治以促进农村区域发展,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特别是韩国、日本等国家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在农村区域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非常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

(一) 韩国的“新村运动”

韩国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农业和整体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成功典型。1962年, 韩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为82美元, 农业劳动力占就业总人口的63%, 全国250万农户中80%住茅草房, 只有20%的农户通电, 5万个自然村只有60%通汽车。1970年韩国政府倡导并发起了“新村运动”, 经过近30年的努力, 取得显著成效。2004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1.4万美元, 农业人口比重由1970年的30%下降为7%, 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为1:0.94, 农村住房、生活环境、交通、通讯、水电等设施, 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其主要做法是:一是“新村运动”初期阶段由政府通过对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新村项目开发和工程建设、新村教育等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来扩大内需, 消化过剩的产能, 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充分调动了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二是“新村运动”中期采取政府培育、社会跟进的发展模式, 把工作重点转移到鼓励发展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特色农业、农村保险业以及农协组织的建设上来, 逐步培育社会发展实体, 为后面国民自我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新村运动”的后期阶段逐步转入国民主导型发展模式, 让农业科技推广、农村教育机构、农村经济研究等组织机构在新农村运动中发挥主导作用, 政府只是通过制定规划、协调、服务, 运用财政、服务等手段, 为国民的自我发展创造更有利的环境。

(二) 美国的高技术、现代化农业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化国家, 同时又是农业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国家。美国直接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不足600万, 生产的农畜产品却远远超出国内3亿人口的需求, 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如此惊人的生产效率, 源于高科技的广泛综合运用。一是美国实现农业机械化后, 进一步向自动化发展。应用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遥感技术、GPS全球定位系统, 精确分析农田土壤成分、肥力状况、农作物生长情况, 对种子、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等的施用量提出不同要求, 实现农田作物和畜禽生产自动化管理。二是在当代农业技术中, 美国高度重视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如研究抗病虫害的作物品种, 抗旱、耐热、耐寒的转基因品种, 以及有利于营养、健康和环境的品种等。三是美国科研机构是美国现代农业的强大支柱。值得注意的是, 美国农业科研项目, 大部分由政府资助。政府通过大力资助农业科研和技术开发支持农业。

(三) 日本的小农户现代化农业

日本国土面积37.78平方公里, 人口1.252亿人, 是一个人口密度相当高的国家, 也是在分散的小农经济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国家。其主要特点:一是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日本通过国土综合开发整治规划, 把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维护与经济发展、产业布局、乡村建设等进行统筹协调, 为产业发展、人民生活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此外日本还高度重视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 对农作物品种改良、栽培方法改进、生态环境改善等进行综合试验研究。二是通过组织农协, 提高农业组织化水平, 较好地解决了分散小农户与大市场、大流通、规模化经营之间的矛盾。农协是农民自愿参加的自立、互助性的经济组织, 为农民提供产前 (如经营计划编制指导、协助贷款、引进技术、选择良种等) 、产中 (如生产资料供应、技术指导等) 、产后 (农产品储存、包装、运输、销售等) 全方位服务, 为农业专业化、规模化、社会化提供了有力保障。三是政府采取多方面扶植政策。例如, 包括农田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的补助金, 政府发放的长期低息贷款, 通过较高关税使进口产品难以与国内产品竞争, 对农产品进行价格补贴等等。

此外还有许多其它国家在新农村建设中积累了成功的经验, 如瑞典的农民合作组织, 瑞士的农村建设及农业政策调整, 新西兰农业合作社, 德国的以城镇带动乡村促进农村发展、政府补贴农业社保联合总会造福农民, 荷兰完善的农业知识普及网络和农业合作组织, 加拿大“农业协作伙伴计划”, 以色列的“集约化农业”等。

二、国外农村区域发展的基本措施

为了更好的促进农村区域发展, 国外政府针对城乡差距拉大、农村区域发展困难的问题, 以国家投资为主导, 以增加基础设施投入为主要手段带动农村区域的建设, 实行“山水田园路”的综合投入、综合整治以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尽管各个国家和地区在农村改革和农村建设中虽然采取的措施不尽相同, 但总体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 建设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

许多国家在农业区域发展中都一直非常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对交通、水利、市场、仓储以及农田生态环境、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 有利于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流通成本, 促进农业生产的专业化, 并能使不同区域的资源优势更好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如美国在19世纪就致力于西部交通建设, 联邦政府拨款修建了大量的公路、铁路, 开通了五大湖区至东海岸的运河航路, 随后大型飞机也开始投入使用。发达的交通体系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 中西部地区的土地和自然条件优势得以突显, 促进了拓荒自给农业迅速向商品化农业转化。日本政府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规划并实施了旨在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缩小城乡差别的“村镇综合建设示范工程”, 其内容包括村落、道路、上水道、排水设施、土地用途划分、工商设施、公共设施等建设计划。加拿大政府通过改良大草原地区的土壤, 兴修水利设施, 更进一步加强了大草原各省作为国家粮仓的地位。意大利则由国家承担了大部分农业投资, 政府在水利工程建设、信贷和燃料供应方面为农业生产提供便利条件。

(二) 重视农民教育, 推广应用现代农业科技

综观世界各国农业现代化和经济实力的差别, 固然有社会、历史、自然、资源、技术、政策等各种因素影响, 但关键还在于智力投资和教育的差距以及农业科技的应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通过教育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法国1960年颁布了“农业教育指导法案”, 建立农业教育培训体系。农业部在全国建立了一批农业研究机构和农业学校, 从事农业人才的培养, 国家对获得毕业证书的人员, 在安置、农业经营方面给予优惠待遇, 在传统农业转变过程中, 全国有25%的农场主接受过中等以上的专业培训。韩国在1972年成立研修院, 负责培训新村运动的骨干。培训内容涉及地区开发、意识更新、经营革新、市民教养等内容, 1997年建立的韩国国立农业专门学校, 年预算为50亿韩元, 可以充分保证农民教育的经费需求。德国农民学员的培训费由政府承担, 学校为学员提供免费住宿。日本有57个县立农业学校, 办学经费由国家负担2/3, 县里负担1/3。

科技是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韩国、美国、日本、法国、德国等国家对农业技术的推广都非常重视。韩国在“新村运动”的初期为了使新科技在农村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政府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农村开办培训班, 举办农业科技知识讲座, 指导农民发展高附加值的农业。为保证玉米杂交种的培育和推广, 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包括开展玉米育种的基础理论研究;进行玉米品种资源的搜集、整理、鉴定和研究;制定严格的良种繁育管理制度和良种供应制度等。日本通过政府、学校和民间力量, 有计划、分层次、有重点地开展农民职业技术教育。法国注重为农业发展提供需要的耕作、收获等机械, 设法提高生产率。这些国家对农业教育和培训的重视, 不但使农民具有了操作现代化设备的技术, 掌握了现代农业的经营管理方式, 而且使农民提高了思想认识水平, 革新了观念, 才有农村建设和农村改革的成就。

(三) 充分发挥农民组织的作用

农村建设需要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 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依靠农民的主体力量是决定农村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20世纪70年代韩国开始“新村运动”以后, 韩国农协通过开展各种业务如销售和供给业务、银行和贷款业务、保险业务和咨询服务等来支持农业和农村的建设, 农协的规模也迅速得到扩展, 如今韩国99%的农户都是农协会员, 从而使“新村运动”最终转变为“民间主导型”的群众运动, 使“新村运动”具有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日本在造村运动中形成了由三级农协集成的流通服务网络, 覆盖了整个日本农村。这些农协组织利用联合的力量, 为农民提供及时周到高效的服务, 如向农民提供生产资料购买、信贷、技术经营指导等, 有效地保护了农民的利益。瑞典全国共有各种各样合作社161个, 90%以上的农民加入了合作社。瑞典市场上, 大约75%的农产品是由这些合作社提供的。这些农村合作社在国家政治上代表农民阶层, 维护农民权益;帮助农民解决了农产品的加工、销售问题;帮助农民获得了很多重要的市场和技术信息;帮助推广农业科技和先进的农业技术, 培训农民技能等等。德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也有着成熟的农民组织网络。

三、国外农村区域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欧美、东亚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农村改革和农村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提高了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缩小了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 有效平衡了城乡发展不协调问题。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在充分吸收国际经验的基础上, 我们应当结合我国的国情, 采取适当策略,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 政府大力倡导和推动农村区域建设

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中, 一般农业和农村在发展上总是落后于工业和城市, 要改变这种不协调局面, 必须通过农村改革与农村建设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只有政府出面倡导与推动。政府对农村区域建设的倡导和推动作用实际上就是要求政府作好农村建设的规划者、启动者和引导者。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我国已经进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迈进的关键阶段, 到了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阶段。因此, 政府首先要作为农村区域建设的规划者, 对农村建设必须有一个科学的长远的系统的规划, 明确每个阶段所要达到的目标, 例如刚刚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就从全局上对我国未来几十年的农村建设提出了一个高瞻远瞩的规划,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一系列的具体措施和阶段性方案的制定。其次, 政府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启动者, 农村建设的开始阶段往往困难多、阻力多, 需要政府坚决的推动。最后, 政府还承担农村区域建设的引导者和规范者的角色, 到了一定阶段, 政府需要适当放开, 让广大农民自己、农村基层组织成为农村改革和建设的主导力量, 政府只需要做好引导和规范工作。

(二) 发展区域化、专业化、产业化农业

我国地域辽阔, 各地区自然条件和经济特点多种多样, 因此, 国外推行区域化布局和专业化生产的思路值得我国借鉴, 如: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引导农业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使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业和养殖业合理布局、平衡发展, 推行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布局和专业化生产, 尤其是日本开展的“一村一品”运动非常具有借鉴意义。农村区域发展首先应当立足本地资源, 发展特色产品。千篇一律地发展是很难实现现代农业的, 必须以本地的自然资源为基础, 把农村的农特产品资源、文化资源、环境资源充分利用和挖掘出来, 并将之开发成本地特色产品, 逐渐形成本地的支柱产业。其次, 专业化农业、特色农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农产品生产达到一定规模时, 农业产业链条的延伸就势在必然。在地理位置和经济环境良好的近郊农村, 应考虑与当地的农业龙头企业对接, 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一些有条件的农村可以考虑自建深加工企业, 延伸产业链条。只有把本地的农产品生产与机器大工业联系起来, 才能够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对于偏远地区, 由于远离市场, 受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制约, 一下子实现农产品加工的工业化相对比较困难, 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 发展一点五次产业, 以手工为主对本地农产品进行粗加工, 走农产品差异化的道路。

(三) 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

农业生产、农业科技应用、农村各项事业发展, 归根结底, 要落在农民身上。因此, 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是农村区域发展和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当前,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不高, 不仅影响了现代农业的建设, 也制约着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 成为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主要障碍。提高农民素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 需要加强农民教育立法, 保障农民农村教育的实施。培养造就新型农民, 必须大力加强农民教育, 而农民教育能否落到实处, 取得实效, 关键要有法制保障, 这就迫切需要对农民教育进行立法。其次, 国家在教育投资力度上应当适当向农村倾斜。当前, 农民教育的资金投入有很大的随意性、不稳定性, 投入严重不足, 办学条件十分落后, 既影响了教育效果, 也影响了农民学习的积极性。保障农民教育的经费, 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区域发展落后的问题。再次, 重视对农民的激励, 完善激励机制。激励对人的能力的发挥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由于缺乏激励机制, 我国农民对接受教育培训认识严重不到位, 积极性不高, 实践中需要采取必要的激励措施, 以引导他们接受教育, 提高自觉性。要尊重农村实用人才, 满足他们物质、精神、发展等方面的迫切需要, 提升农村人才的社会地位, 才能实实在在地培养有技术的农民, 留住有能力的农民。

总之, 在实现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当中, 农村区域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美、英、日、韩等国家的乡村改造的实践对我国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是, 新农村建设也没有统一固定的模式,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在实践, 贵在创新。

参考文献

[1]郑新立.韩国“新村运动”启示录[J], 人民论坛, 2006 (2) .

[2]石田.国外加强农业教育与提高农民素质做法[J].世界农业, 1997 (2) .

[3]赵庆海, 费利群.国外乡村建设实践对我国的启示[J].城市问题, 2007 (2) .

[4]曲文, 俏陈磊.日本的造村运动及其对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 世界农业2006 (7) .

上一篇: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下一篇:边防新闻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