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的急救与预防

2024-05-21

猝死的急救与预防(精选7篇)

猝死的急救与预防 篇1

摘要:院前猝死救治率极低, 通过分析我院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间接诊的院前猝死病例, 发现院前猝死救治存在许多问题:猝死者基本信息记录不完善, 准确的死亡原因难以确定, 城市和小区建设规划给搬运、转运患者造成困难, 医师缺乏流行病学意识, 市区内急救资源分布不均衡, 急救知识仍需普及、急救设施需要完善, 急救措施应多样化, 热心救助者应得到褒奖和保护。如果所有问题能得到综合解决, 猝死救治率必然能够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院前猝死,心肺复苏

随着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我国猝死的发病率和发病人群已经有较大改变。然而, 猝死的流行病学、救治成功率、发病年龄高峰及死亡原因分布等情况, 国内尚未有统一和权威的数据报道, 国内关于院前猝死的流行病学数据, 仅零散分布在各个期刊上[1,2,3,4,5]。院前猝死救治成功率极低[2,3,4,5,6]。如何提高院前猝死的救治成功率?国内的观点集中在院前急救的专业化[7], 指南应用的本土化和大力普及CPR技术[8]上。笔者整理了南京市急救中心南京市中医院分站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接诊的院前猝死病例, 分析临床特点, 试图找出提高院前猝死抢救成功率的方法。

1 临床资料

笔者整理了南京市中医院120分站的出车记录,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医师判断死亡的患者74例, 其中有8例患者姓名、年龄均不详, 7例患者仅年龄不详, 9例患者仅性别不详。男43例, 女31例, 年龄最大为94岁, 年龄最小为20岁, 平均年龄为67.5岁。

2 病例临床特点

2.1 无名氏的问题

74例患者中, 有16例患者姓名、性别不详, 仅有发病地点, 占全部病例数的21.6%。

2.2 性别差异

男性患者中, 年龄最大92岁, 最小20岁, 平均年龄为63.6岁。划分年龄组, 其中20~40岁组10例, 40~60岁组13例, 60岁以上20例。女性患者中, 年龄最大94岁, 最小60岁, 平均年龄为80.0岁。划分年龄组, 其中20~40岁组4例, 41~60岁组10例, 60岁以上17例 (见表1) 。

从表1可以看到, 60岁以上年龄段猝死高发, 这与年龄较大, 机体衰老, 各种基础性疾病增多有关。男女比例有明显不同, 男性猝死发生高于女性, 且女性猝死多发于较高年龄段, 平均年龄为80岁, 而男性在中青年龄段也有分布, 或许与男性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易引发心脑血管方面疾病有关,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3 讨论

3.1 无名氏的问题

我院120分站地处南京市城南繁华地带, 夫子庙、雨花台等景区和安德门民工市场, 通往江宁区的交通枢纽等均在我站急救半径内。因此, 呈现患者社会阶层多、意外多、无主患者多的特点。因此, 不少猝死患者的120呼叫由目击者和警察、交警等完成, 在呼叫时无法报出患者具体姓名、年龄等, 成为“无名氏”, 这些患者在猝死患者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未及时送医院救治, 现场宣布死亡的患者中比例更大。在无名氏患者中, 有明确病因记载者仅6例, 死因多为坠楼、外伤等。因此, 120工作更多的呈现社会性的特点, 需要120医师具备一定的社会经验和相关法律知识, 才能很好的与警察、交警和大量围观群众沟通, 并进行自我保护。

3.2 发病到心肺复苏开始的时间问题

绝大多数患者并没有准确的发病时间, 心肺复苏是否在6分钟之内开展, 并不能确定。大部分老年人的死亡是被家属和邻居发现而呼叫120, 呼叫时经常出现昏迷, 喊不醒, 甚至没有主诉, 仅有急症症状的描述, 也无法说清呼吸心跳骤停的时间。120医师抵达时才发现患者已经死亡。除外一些明显失去急救指证的情形出现 (例如体温下降、肌肉僵硬、尸斑出现等) , 很难判断具体死亡时间。有旁观者目击发病过程的也无法提供准确的时间, 因为人在慌乱紧张时, 存在感觉与具体不符合的情况, 往往觉得过了很长时间, 而实际仅有短短的几分钟。能够记得看时间的患者更少。

3.3 死亡原因的问题

绝大多数的目击者并不能准确判断患者是否呼吸心跳骤停, 仅是发现患者无反应或嘴唇发紫等情形呼叫120。120医师抵达现场后, 忙于搬运和心肺复苏, 无暇判定死亡原因。部分患者抵达医院时, 体温下降, 血液抽不出, 更加无法判定死亡原因。因此, 很难在临床判定患者的真正死亡原因。从院内急救的反馈来看, 能够明确判定死亡原因的患者, 常常为气道异物、溺水、电击、外伤等。大部分死亡患者为老年人, 加上中国传统的丧葬观念, 能够接受尸检者极少。因此, 很难统计出准确的死亡原因分布。

3.4 搬运和转运过程中的问题

从既往的报道来看, 目击者到患者送往医院的过程是制约心肺复苏成功率的瓶颈, 很多专家也提出普及心肺复苏技术, 城市道路拥堵和急救资源调配等问题。然而, 罕见报道提出城市和小区建设规划中存在的困难。我站急救半径内居民区密集, 楼间距小, 小区大门和通路狭窄, 街巷多, 除了近年来新建的居民小区外, 没有专门的停车场, 小区居民的车辆停在小区道路内;很多旧小区没有电梯、楼道无灯、楼梯窄小;新建小区配备的电梯, 往往是客梯, 没有货梯, 无法将担架车放入电梯内。有些新近建设的城区, 夜间路灯稀少, 寻找街巷和门牌号码困难。江宁通往市区的主干道经常处于拥堵状态, 加上城市建设, 地铁开挖经常造成围挡, 降低了120运行速度。因此, 在行车、搬运和转运过程中, 均存在效率不高, 鸣笛示意依然无法通行的状况。

3.5 流行病学意识的缺失

我站成立至今运行已经10年, 人员变动频繁, 甚少重视数据的保存和研究。目前保存下来的仅有交接班记录本和部分急救病历, 诊断简略, 部分数据不全, 缺乏送往医院后诊治情况的记录。李春盛认为, 要重视流行病学在急诊医学中的应用[9], 目前120的数据还需要进一步整理和细化, 规范病历书写, 留存典型病例, 做大量的整理汇总和随访工作。市区内急救资源分布不均衡, 急救任务几乎全部由三甲医院承担。三甲医院集中于城区, 新城区急救资源少。因此, 三甲医院急诊科爆满, 门前道路及院内通向急诊科的道路拥挤。

3.6 急救知识仍需普及、宣传, 急救设施需要完善

有资料显示, 我国急救知识的普及率远不及国外。当发现猝死发生时, 公众采取的方式最主要是呼救120, 而不是实施CPR[10]。公众参与急救在提高猝死救治率上占有重要作用。猝死患者最佳抢救时间是4min以内 (《院前猝死321例临床分析》) , 若超过10min, 生存率几乎为零, 但120救护车到达事发地时间受抢救半径的限制, 不可能全部在所需的时间内到达, 即便半径较短, 也有可能因上所述道路、小区建设状况等影响使救护无法及时赶到, 这就使得公众参与急救尤为重要, 所以需要加大公众急救培训, 熟练掌握CPR。同时有必要在公共场所增加自动体外除颤器仪 (Ao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 AED) , 同时普及AED的培训。目前AED培训是我国急救知识普及与国外相比最为薄弱的环节, 有必要引起重视。急救措施应该多样化, 我站的最终目的是抢救患者, 不论采取何种方式, 只要能尽快让患者苏醒, 恢复生命体征, 就值得借鉴使用, 所以不断地创新急救措施, 拓展多样的急救方法有重要意义。

3.7 道德宣扬和法律保护

除了急救知识普及,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道德宣扬和法律保护, 这是确保接受过急救知识培训的大众主动参与急救的保障和动力。如果没有这两点, 即便公众急救培训的水平再高也发挥不了应有的效果。有调查显示, 公众不愿实施CPR与缺少相关法律保护热心救助者有关。 (《我国大中城市院前死亡患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接二连三出现的好心人反而遭诬陷事件, 使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下降[11]。所以社会应该大力颂扬热心急救之人, 国家也应制定相关法律使救人之举得到保护, 这样热心的公众在面对猝死患者时的犹豫就很可能会消失。

综上所述, 我站的急救情况体现了城市生活和老龄化社会的特点。目前城市化建设处在转型时期, 各种社会矛盾突出。然而, 伴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 人们的健康意识并未跟上生活变化的脚步。从住宅建设来看, 设计者并未很好的照顾到高龄及行动不便人群的出行需要, 住宅楼内通路不顺畅, 一旦出现意外情况, 通道问题就成为最大的障碍。城市道路建设并未给120、110、119等车辆留下专门车道, 市区内交通高峰期车辆拥堵现象突出, 严重阻碍120运行效率。居民对120工作存在广泛的不理解, 对猝死的知识知晓率很低。因此, 生存链的每一个环节都很薄弱, 各方面的建设还需要一定时间。王一镗认为, 目前我国的心肺复苏问题需要“三分救治, 七分普及”[7], 笔者认为是非常实际的, 院前猝死的急救环节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密切相关, 需要向社会各界大力宣传和呼吁, 从城市规划和建设到社区生活, 都需要加强生存链意识。

猝死急救三步骤 篇2

非心源性猝死是指患者因心脏以外的疾病导致的突然死亡,约占猝死的25%,刚刚我们说到的脑溢血和中风导致的死亡都属于这一类。至于死亡率高,刚刚大家给出的理由有一部分是对的,但并不是最主要的因素,猝死并不是像大家想象中发生的那么快,从发病到死亡在一小时内的都被称为猝死。

尤其是在季节交替时节,一冷一热交替刺激血管,让血管收缩,心肌耗氧增加,心源性猝死、脑溢血和中风就比较常见了。

胸闷、胸痛是很重要的先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比如说恶心呕吐、短暂抽搐、头晕,呼吸困难、心慌、心悸、突然的牙疼、腿疼、左上肢麻木、左肩膀不适等。还有一个一定要引起大家重视的是,如果您平时就有心脏类的基础病,平时排便也很规律,突然有了便意也要引起重视,这很有可能是您心脏不舒服,给您发送信号了!

正确的急救方法

正确的急救方法主要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呼叫救护车。

判断病人是否真的发生了猝死,先检查是否有呼吸,呼吸是否平稳,接着在病人耳边呼唤,判断患者是否已经丧失意识。

现场猝死患者的急救护理路径探讨 篇3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标准: (1) 院前急救及到急诊科现场猝死患者, 目击者认为发生猝死时间在3min内 (排除久病衰竭死亡患者及重度外伤患者) ; (2) 心肺复苏成功标准:心脏恢复自主搏动和 (或) 自主呼吸, 窦性心律超过12h; (3) 复苏成功时间是指从开始胸外心脏按压进行心肺复苏, 到自主心跳恢复并成功维持时的时间。选择2009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现场猝死患者58例为观察组, 男40例, 女18例;年龄32~67 (40.58±12.63) 岁。另选择2007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现场猝死患者116例为对照组, 男78例, 女38例;年龄3l~65 (41.66±12.40) 岁。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实施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急诊护理流程, 根据医嘱进行急诊抢救护理工作。观察组按急救护理路径实施抢救。由科主任及护士长在临床路经基础上, 根据国内外心肺复苏的治疗护理最新进展, 制订现场猝死患者急救护理路径。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 按2005心肺复苏指南对病情进行快速评估判断, 确定无心跳呼吸后立即进入急救护理路径。院前现场第1步由护士1min内给予清理呼吸道开放气道 (置口咽通气管) 并置呼吸气囊, 然后由护工或司机协助按压呼吸气囊 (在急诊科或医院内抢救可由另一名护士行呼吸气囊辅助呼吸) , 由医师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第2步要求护士在2min内建立静脉通路 (首先选择上肢较大血管进行穿刺, 全部采用留置针) 。2min内行心电、血压、血氧监测;并遵医嘱用药, 同时做好除颤准备。第3步根据患者不同状况采取其他急救措施。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复苏成功时间、抢救成功率及复苏后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43.1% (25/58) 高于对照组的22.4% (26/116) , 平均复苏时间为 (12.8±3.2) min短于对照组的 (18.9±3.6) min, 并发症发生率为58.6% (34/58) 低于对照组的72.4% (84/116)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或P<0.05) 。

3讨论

现场猝死患者多见于原发心脏或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心脏停搏及无脉的电活动是非常的常见, 医务人员能否及时立即提供有效的基础生命支持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因此, 需优化现场猝死的急救路径, 使现场的医务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急救路径, 避免大家忙乱而延误时间。查询心肺复苏循证理论, 2005年心肺复苏指南及很多相关报道对急救理论上的报道很多, 对现场医务人员间的配合及分工, 特别是护理人员到底该先行什么操作, 及操作的时间要求探讨不多。在抢救猝死患者过程中, 由于所遇医师不同, 业务技术熟练程度不一样, 有些医师对护士的工作不理解, 根本不顾护士做事的时间和顺序, 使护士不知所措, 无形中耽误一些时间。

现场猝死急救护理路径是在临床护理路径的基础上, 针对急诊科及猝死患者的特点, 在标准时间内采取规范的急救护理措施, 达到预定的急救护理目标, 目的就是尽最大可能缩短对患者的急救护理时间, 从而缩短冠状动脉开通时间。急救护理路径可使急诊护士有预见地、有标准地、主动地沿路径内容进行工作, 对于急性心脏骤停患者来说, 争取有效的抢救时机就是争取了患者的生命。急救护理路径变被动护理为主动护理, 从时间上预测患者下一步的救治措施。例如在建立静脉通路时, 直接脱去左侧上肢衣服, 用静脉留置针穿刺。护士也知道自己首先该做什么, 应该怎样快速做好。

本文结果显示, 2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复苏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或P<0.05) 。总之, 在开展现场急救规范化护理路径的过程中, 实施规范化的急救护理路径, 可缩短抢救时间和复苏成功时间, 为抢救患者赢得有效的时机;降低并发症, 使急性心脏骤停患者得到有效的救治。

摘要:目的 探讨急救护理路径对现场猝死患者抢救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9年1月-12月该院收治的现场猝死患者58例为观察组;另选择2007年1月-2008年12月该院收治的现场猝死患者116例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急诊护理流程, 根据医嘱进行急诊抢救护理工作。观察组按急救护理路径实施抢救。比较2组复苏成功时间、抢救成功率及复苏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43.1% (25/58) 高于对照组的22.4% (26/116) , 平均复苏时间为 (12.8±3.2) min短于对照组的 (18.9±3.6) min, 并发症发生率为58.6% (34/58) 低于对照组的72.4% (84/116)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或P<0.05) 。结论 急救护理路径应用于现场猝死患者, 可为抢救患者赢得有效时机。

关键词:猝死,急救,护理路径

参考文献

猝死的急救与预防 篇4

一、运动性猝死的定义与症状

运动性猝死是与运动有关的猝死的简称。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心脏学会把运动性猝死定义为:有或无症状的运动员和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在运动中或运动后24小时内的意外死亡。运动性猝死一般在发病前, 会感到短暂的心绞痛 (胸痛) 或咽部哽咽, 咽东西费劲;还有的人会伴有出汗, 出现3秒~5秒的胸闷;最常见的预兆就是浑身无力、头晕、心慌、气急、心动过速、异常的呼吸困难和疲劳情况;也可能毫无预兆就突然发生。运动猝死发生时表现为:突然昏迷、意识不清、脉搏消失、呼吸停止、听不到心跳、瞳孔放大、面色死灰。

二、运动性猝死发生的原因

1. 身体疾患是主因。

作者查阅有关运动猝死十余项案例, 并实地走访石家庄市近几年发生的运动猝死案例, 调查结果表明:运动猝死者绝大部分存在心脏性疾患。学生在高考体检时, 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和舞弊现象的发生, 让身体有隐性疾病的学生蒙蔽过关;升入大学后, 考虑到学成就业、找对象等方面的因素, 学生本人及家长一般不愿意把心血管方面的疾患公之于众;普通的新生体检也很难发现心脏方面的隐患。在隐瞒和不了解病情的状况下进行正常的体育教学和比赛, 很容易诱发潜在的原发性心脏疾患。因此, 学生本人的心脏性疾患是发生运动猝死的主要原因。

2. 运动能力下降存隐患。

2011年9月颁布的第五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表明:大学生整体身体素质状况呈逐年下降趋势。其原因在中学阶段一切为了高考, 忽视了正常的体育教学和体育锻炼, 造成学生健康状况堪忧;升入大学以后, 学生产生了“船到码头车到站”的心理, 特别是在娱乐项目丰富的今天, 大部分学生宅在网吧或宿舍玩电子娱乐产品, 而放弃体育健身活动, 致使体质进一步下降。虽然学生体质在下降, 平时又很少参加体育活动, 但在体育课考试和体育达标测验时, 考虑到体育成绩与毕业、评优相关联, 与奖学金挂钩, 产生了猛拼一下的心理, 由于身体要承受超强度的运动量, 也就加大了发生运动猝死的几率。

三、运动性猝死的现场急救处理

大量实践表明, 心脏骤停后, 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者, 可有50%的人被救活;4分钟~6分钟开始心肺复苏者, 仅有10%的人可救活;超过6分钟进行心肺复苏者存活率仅为4%;10分钟以上进行心肺复苏者, 几乎无存活者, 所以有“黄金4分钟”的说法。因此当发现有人突然意识丧失而倒地时, 身边的人应立即将其平卧, 拍其面颊并呼叫, 同时用手触摸其颈动脉部位以确定有无搏动, 若无反应且没有动脉搏动, 就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正确的急救方法:首先是把患者头部后仰, 松开衣裤, 清除口腔的异物, 保持气道畅通, 做人工呼吸时, 救护者一手托起患者下颌, 掌根轻压环状软骨, 压迫食道防止空气进入胃中, 另一手捏住鼻孔防漏气, 深吸一口气后对准患者口部吹入, 吹完气候, 松开捏鼻孔的手, 如此反复。每分钟做16~18次, 直至患者恢复呼吸为止。同时进行心脏胸外挤压, 恢复心脏功能, 救护者将双手掌重叠, 掌根放在患者胸骨体下半段上, 肘关节伸直, 挤压方向应垂直对准脊柱, 借助自身体重和上肢力量, 快速适度用力下压, 使胸骨下段及相连肋骨下陷3 cm~4 cm厘米, 随后立即将手放松, 如此反复进行, 每分钟挤压60~80次。这些基本的救治措施应持续进行到120急救人员到场。

四、预防运动猝死的措施

1. 加强体格检查, 防患于未然。

为了保证学生的生命安全和体育活动的顺利进行, 除严把正常的体检关和询问学生的健康状况外, 还要对有心血管系统遗传史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项目检查, 全面掌握学生的健康状况。对患有心脏疾病和其他慢性病的学生, 组建体育保健课班, 由专职体育教师负责教学, 为其制定切实可行的运动处方, 并加强学生体育健身活动的指导工作, 才能有效避免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

2. 加强体育理论教学, 普及科学健身知识。

长期以来,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注重体育技能教学, 忽视体育理论知识学习, 造成了学生科学健身知识的缺乏, 以至于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只有加强体育理论学习, 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知识和方法;掌握医务监督监测方法, 全面了解身体健康状况;做好活动项目的注意事项, 特别是在耐力项目测验中出现胸痛、腹痛、呼吸困难、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就应立即停止活动并迅速就医, 才能收到安全、有效的健身效果。

3. 普及急救知识, 提高急救技能。

发生运动伤害事故时, 由于急救意识的淡薄和技能的欠缺, 往往现场不能及时、正确地进行院前急救, 待120急救人员到现场, 错过最佳的急救时机, 空留悔憾。因此, 全面普及急救知识和技术, 培养急救意识, 提高急救技能, 遇到突发事件时, 做好现场急救, 为专业急救人员争取抢救时间, 才能有效降低运动猝死的发生。

4. 加强体育锻炼, 增强学生体质。

现在许多高校取消长跑项目的比赛, 或降低耐力项目测试的评分标准, 以免出现运动伤害事故的做法, 实不可取, 也与高校体育教学目的相悖。只有积极倡导科学锻炼, 增强学生体质, 提高运动水平和防伤害事故能力, 才能从根本上避免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针对学生不喜欢枯燥、太累的长跑锻炼, 可以在长跑中增加一些趣味性环节;或通过多种形式的体育锻炼来实现。

猝死的急救与预防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经我院救护的168例猝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6例,女82例,年龄在1~80岁,平均40岁。患者从病发到死亡的时间为(10~120) min,在168例患者中,100例曾患有心血管疾病,主要是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炎以及风心病等。诱发因素有情绪过于激动、过度劳累、饮酒、饱餐等;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胸痛、喘憋、抽搐、晕倒及紫绀等。

1.2 猝死前的心电图显示

急性心肌梗塞20例、缓慢的心律失常35例、急速的快速心律失常45例、心室静止68例。

1.3 发病距离医生救治的时间

目击死亡10例,10min以内30例,10~30min内50例,30min以上的78例。

1.4 急救措施

首先,给予心前区的叩击,叩击一两下后无反应,立即给予胸外的心脏挤压,选用心脏泵仪器进行,观察其收缩效果。其次进行气管插入,对发生于现场或者家中的患者,选用呼吸气囊给予人工通气后,将其转移到救护车上,利用气管导管连接小型的呼吸机,给予辅助治疗。至于其他患者,则选用面罩口进行人工呼吸或者使用通气的导管[2]。第三,给予心电图测试,若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图为室性心动太快或者心室纤颤的,应尽早进行电除颤。先电击两百焦耳,无反应后再进行一次三百焦耳,有反应但出现心室纤颤的,则以每次200~300焦耳多次进行。第四,为全部患者构建静脉通道,确保静脉输液的稳定进行。采用一定量的肾上腺素,进行每次2~5min的静脉输液,待患者病情有所好转后,改换每次5~9min的输液方式。对曾患有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采用适量的利多卡因药液进行静脉输入。其余患者(处急速心律失常患者外)均使用1~4mg阿托品药液,分别进行1~3次的静脉输液。第五,给予连续性的心电图测试,时刻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以便及时调整药物治疗,对已苏醒的患者,送往加护病房进行看护。

2 结果

所有病患均给予现场的心肺复苏法,其中140例患者复苏无效的时间为29~60min。168例病患中,20例有效复苏,其从CPR到猝死的时间相间不足15min,心律恢复的时间为2~56min。另外,复苏成功的患者有18例,均是目击猝死,其和CPR进行的时间相隔不到1min。对于成功复苏的病患,在持续CPR方法以及心电图的监护下,送往就近的医院治疗,通过随访1周后,仅有5例存活,剩余患者均由于各种因素而导致死亡。

3 讨论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以及生活质量的不断完善,老年人尤其是大于60岁的猝死患者逐年增多[3]。在本次研究中,57~70岁的老年猝死患者共为70例,占总人数的42%左右。这些病患猝死的原因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病症等,59岁以上的病患发生院外猝死的几率与其他年龄段相比,显著增高。根据相关医学研究表明,在一小时内发生猝死的病患,大部分源于心源性的猝死,其中80%的患者是由于CHD造成的。在本组治疗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其原因可能是男性发生CHD的几率相对较高,而女性激素的释放及分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心、脑血管病症的产生。根据本次的资料显示,168例病患中,有100例曾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其中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炎以及风心病等占重要部分,其前期的病症主要表现为胸痛、喘憋、抽搐、晕倒及紫绀等。然而,多数患者均无前期的症状,其猝死的因素主要是冠心病、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等。由此可知,对于老龄、具有危害因素或者无显著病史的人群,应给予预防疾病的技能指导以及医学监护,防止疾病的诱发。若出现类似的前期症状,应及时准备相应的急救对策,以有效降低院外猝死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院外猝死,需要进行现场诊治,若心肺复苏的进行时间在5min之内,其存活率则有45%~55%。若超过7min后才开始心肺复苏,则患者的存活率仅9%左右。而超出10min的,将无1例患者存活。根据本次的治疗结果表明,间隔CPR进行时间低于10min的患者存活率仅有15%,这严重影响了心肺复苏的效果[4]。成功复苏的18例病患,均是马上进行心肺复苏。因此,要想提高院外猝死患者的存活率,现场的目击人员必须争分夺秒的开展早期的心肺复苏。另外,还应逐渐完善当地的急救体系,减少影响抢救的因素,为患者的急救赢得宝贵的时间。与此同时,组织群众开展心肺复苏的学习及培训,努力实现由当场的目击人员进行心肺复苏,其次再由后来的抢救人员给予连续性的心肺复苏,以全面提升院外猝死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当前临床上较为常用的心肺复苏方法,主要是使用大剂量的肾上腺素进行静脉输入,平均1次滴注0.1~0.3mg/kg,以明显增强冠状动脉的脉灌注压,进而促使心脏的正常跳动。但关于这种方法,至今仍有争议。不建议采用心内注射的方法,原因在于其能导致心脏堵塞,从而造成冠状动脉的损坏、撕裂等危害。在本次治疗中,患者的成功复苏率相对较低。对此,为进一步提升院外猝死患者的成功复苏率及最后存活率,应加以研究并探讨关于心肺复苏的技术问题,比如前期除颤的成功率及最佳时机;复苏药品的剂量、种类、脑复苏以及人工通气等,确保院外猝死患者的救治,从而增加其存活率。

除此之外,院外猝死的发生较为突然,发病急促,需要及时的救治。然而,即便具有先进科学的通讯设备、技能熟练的救护人员以及装置良好的救护工具,也难以满足当前院外猝死病患的需要[5]。从发生猝死开始,求助电话至救护人员的到达,至少也要4min,对此,增强现场抢救的宣传力度,大力普及心肺复苏的相关知识,强化广大群众的救助意识,是赢得救助时间的关键。加强拓展院外猝死的救护体系,促使更多的院外猝死患者能在救护人员来临之前得以有效可靠的抢救,有助于提高院外患者的成功复苏率。总而言之,在救治院外猝死患者的过程中,应严格规范其救护操作流程,确保患者的生命健康,从而提高其存活率。

摘要:目的 对院外猝死的现状及救治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针对我院救护的168例猝死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 分析患者的病因, 并给予相应的救治措施。结果 猝死前曾患有冠心病、心肌炎、高血压以及风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100例, 占总人数的59.5%。患者发病的地点主要在家中, 猝死人数最多是50~70岁的老年患者。给予相应的急救措施后, 168例患者, 有20例有效复苏, 18例成功复苏。对复苏成功的患者, 经过及时的治疗后, 仅有5例存活, 其余死亡。结论 增强院外猝死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其救治措施主要包括:首先, 对于老龄、具有危害因素或无显著病史的人群, 应给予预防疾病的技能指导以及医学监护, 防止疾病的诱发。其次, 加以研究并探讨关于心肺复苏的技术问题。第三, 加强构建及健全院外猝死患者的救护体系, 减少影响抢救的因素, 为患者的急救赢得宝贵时间。第四, 大力普及广大群众关于心肺复苏的现场救护知识, 强化其的救助意识。

关键词:院外猝死,现状分析,急救措施

参考文献

[1]张聪慧.心原性猝死的发生和120院外急救[J].中国医药导报, 2009 (03) .

[2]徐野平, 高淑兰.22例中青年猝死原因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 2009 (07) .

[3]曹丽君.院外青年猝死87例临床特点及心肺复苏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 (07) .

[4]唐明莉, 巩文艳.现场猝死患者的急救护理路径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 (04) .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预防 篇6

1 临床资料

本组18例, 男10例, 女8例, 年龄8个月~6岁, 体温39~40.5℃.病因均为上呼吸道感染, 平均住院时间为5 d.

2 急救

2.1 保持呼吸道通畅

惊厥发作时即刻松开衣领, 患儿取平卧位, 头偏向一侧, 及时清理口腔内的分泌物、呕吐物, 以防呕吐物误吸造成窒息, 必要时吸痰。

2.2 迅速控制惊厥

反复惊厥会导致脑细胞的损伤, 所以应及时控制惊厥。选用药物:苯巴比妥、安定, 同时用拇指掐人中穴止惊。

2.3 吸氧

因惊厥时氧的需要量增加, 及时吸氧对改善脑细胞的缺氧十分重要, 以减少缺氧性脑损伤。

2.4 降温

退热药物作用时间一般为6 h左右, 药物作用消失后体温可再次升高, 因此, 要随时注意体温变化, 发现体温再次升高, 应重复使用退热药。有惊厥史的小儿不应依赖于单一药物降温, 应配合使用物理降温, 在短期内达到降温目的。温水擦浴操作简单易行, 温水有无刺激、不过敏的优点, 水温为32~34℃, 擦浴中观察患者意识、面色等全身状况;也可将冰袋置于头部、腋下、腹股沟处, 注意冰袋要用小毛巾包裹, 防止冻伤, 物理降温后30 min测量体温有所下降为有效。在夏季, 也可将孩子置于空调房间, 有利于辅助降温。

2.5 病因治疗及支持疗法

补液、纠酸、抗感染治疗。

3 预防

避免或减少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生, 关键在于预防。应在出院时向家属做好宣教工作, 一旦小儿发热, 必须到医院求医。应尽量做到:

3.1尽量避免发热因素。

3.2平时多进行户外活动, 使孩子逐渐适应外界环境的冷热变化, 也应注意气温的改变, 及时增减衣物, 防止感冒。

3.3注意合理的饮食搭配, 增强孩子的身体素质。

3.4小儿出现面色通红、精神差等应及时测量体温及早处理。

3.5出现发热后应及时服用退热药, 多饮水、多休息。注意物理降温, 避免过分包裹。

羊水栓塞的急救护理与预防 篇7

2003年—2011年, 我院共有6例孕产妇发生羊水栓塞, 1例死亡, 5例经及时抢救和精心护理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6例, 孕妇年龄26岁~38岁, 平均年龄32.6岁;孕周38周~41周, 平均39.4周。初产妇3例, 经产妇3例;其中胎膜早破3例, 缩宫素引产3例;自然分娩5例, 剖宫产1例。

2 救治与护理

2.1 加强急救护理, 抢救生命

羊水栓塞发病突然, 病情凶险, 产程中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重视孕妇主诉, 迅速辨认羊水栓塞的前驱症状。抢救时镇静灵活, 切不可慌乱, 迅速成立抢救小组, 备好急救药品及抢救物品。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瞳孔、意识、面色等变化, 持续心电监护, 专人护理。迅速建立多条静脉通道, 穿刺困难者立即静脉切开置管, 建立静脉通道时, 以上肢大血管为宜, 因其离心脏近, 药物可迅速进入机体发挥疗效。输液时注意速度, 防止急性肺水肿、左心功能衰竭。留置导尿管, 对尿色及尿量的改变要密切观察, 因为尿量作为最敏感的指标对于判断肾脏灌注及全身血容量是否足够有重要意义。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出血量, 注意切口渗血、全身皮肤黏膜出血、血尿等, 及早发现DIC。正确记录出入量, 防止肾功能衰竭。准确无误地给药和执行医嘱, 注意“三查七对”并做好记录, 为挽救患者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

2.2 及时吸氧

给氧是抢救产妇成功的关键措施之一, 应立即给予高流量吸氧, 6~8 L/min。必要时气管插管或切开正压人工给氧, 保证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 以改善肺通气, 减轻肺水肿, 避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缺氧。

2.3 抗过敏

羊水栓塞时羊水有形成分进入母血循环成为致敏原引起Ⅰ型变态反应。因此, 在改善缺氧的同时, 早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 可起到抗过敏、解痉、稳定溶酶体、保护细胞的作用。

2.4 纠正DIC

尽早应用抗凝剂 (肝素) 是控制DIC发展的关键。在早期DIC的高凝阶段使用抗凝剂可以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 但要注意用药过量导致的不良反应—出血。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存在针眼处或手术切口渗血、胃肠道出血、血尿、阴道流血等出血症状, 一旦发现应及时报告并给予相应处理。

2.5 预防肾功能衰竭

抗休克治疗时必须注意肾脏血流灌注量, 血容量未补充前不用或慎用缩血管药物;当血容量补足后, 密切观察尿量的变化, 当尿量<17 m L/h或无尿应在补充血容量的基础上, 给予利尿药物治疗, 还需密切观察利尿效果, 使产妇尿量保持>30 m L/h[3]。

2.6 预防感染

严格无菌操作原则,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防止感染。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病情动态变化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及时发现异常。

2.7 产科处理

羊水栓塞抢救成功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产科处理, 应先积极改善产妇呼吸、循环功能, 纠正DIC, 预防休克, 积极解除病因。子宫颈口未开或未开全者, 应立即考虑行剖宫产术结束分娩;子宫颈口全开者可根据情况行阴道助产, 并密切观察出血量、血凝情况, 如子宫出血不止, 应及时报告医生做好切除子宫的准备;发生羊水栓塞时应立即停止滴注缩宫素。同时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 记录出入量。

2.8 提供心理支持

由于羊水栓塞发病突然, 病情凶险, 患者心理上充满恐惧和紧张, 医护人员要以患者为中心, 尊重生命, 尊重患者的权利, 做到沉着、冷静, 多鼓励患者,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病情, 使其对病情有重新认识, 避免不必要的负面情绪, 从而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和护理。同时, 还应及时与家属进行沟通, 交代病情的真实情况, 安抚家属的不良情绪, 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工作, 从而取得家属信任, 减少不必要的意外及纠纷。

2.9 加强基础护理

救治过程中注意保暖, 避免加重休克;保持床单整洁、干燥, 协助患者定时翻身、叩背、按摩、防止压疮及其他并发症形成;保持切口敷料清洁, 污染及时更换, 会阴冲洗2次/d;保持环境整洁, 空气流通, 防止感染。病情稳定后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多饮水, 补充消耗。

2.1 0 提高应急抢救技术

由于羊水栓塞有起病突然、进展迅速等临床特点, 抢救过程中易出现忙乱的情况, 严重者甚至耽误患者抢救时机。所以必须加强护理人员专科知识的培训以提高抢救技能, 对羊水栓塞的病因、临床表现及病程进展做到全面掌握, 争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抢救;明确羊水栓塞的抢救流程;正确熟练使用抢救药物、仪器, 使抢救准确、迅速、有效进行。

3 预防

加强产前检查和孕期知识宣教, 尤其要注重对农村孕产妇进行自我保健意识的强化, 规范临床诊治, 合理指导用药, 对减少羊水栓塞发生率有重要的意义;思想上高度重视, 尽早发现羊水栓塞的早期临床症状, 对不典型症状应时刻提高警惕;人工破膜不兼行剥膜, 以减少宫颈管破损;以在宫缩的间歇期进行人工破膜为宜, 注意破口要小并对羊水流出速度严格控制;中期引产者, 羊膜穿刺数不应超过3次, 针头要细, 而且最好在B超监测下进行;正确掌握缩宫素的应用指征, 防止宫缩过强;急产或产力过强者酌情用宫缩抑制剂;避免创伤性阴道手术, 如高中位产钳术;对多胎妊娠做好第四产程的观察, 及时发现与出血不相符合的休克。

4 讨论

羊水栓塞是产科最严重、最危急、最难控制的并发症, 发病急剧、变化快, 虽发生率低, 但产妇病死率高。羊水栓塞一旦发生, 护理人员要严密观察病情, 注意患者主诉, 及时配合医师行各种辅助检查, 为后续的各种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此外, 羊水栓塞的主要病变包括肺动脉栓塞、DIC、肾功能衰竭、严重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这些急症的救治大大超过了产科医生常规的业务范畴, 涉及到多个学科, 需在产科、内科、麻醉科、ICU等多科协作的前提下进行快速、有效的抢救[4]。因此, 在基层产科, 特别是县级危重孕产妇急救中心, 应建立一套完整的危重孕产妇抢救网络;加强对羊水栓塞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要点的全面认识, 并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使其能在抢救时各负其责, 从而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

参考文献

[1]靳家玉, 杨桦.羊水栓塞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5, 21 (2) :121-123.

[2]王庆云.羊水栓塞的抢救及护理[J].健康必读 (下半月刊) , 2010, 1 (9) :56.

[3]赵素清, 邵燕明, 黄彩霞.1例剖宫产术后羊水栓塞的急救与护理[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0, 4 (12) :210-212.

上一篇:自由下一篇:能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