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儿童培训机构(精选4篇)
校外儿童培训机构 篇1
琵琶目前来说是一项“较冷门”的艺术课程, 它不比古筝、钢琴这类热门乐器备受孩子们追捧。所以学习琵琶的孩子有一种“物以稀为贵”的优越感。本人现是一名专职琵琶教师, 从事校外教育有近十年。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研究和探索, 得出了一点对琵琶教学的见解, 分享与各位同僚。
琵琶毕竟是乐器课程, 所以一般采用小组课教学形式, 人数不宜过多, 一般安排在8人左右。我主张亲子同课, 提倡家长跟孩子一起学习乐器。这种学习模式有很多优势:其一, 可以更好地建立学习氛围, 带动孩子学琴的主观能动性;其二, 上课的内容家长都在旁听并一起学习, 老师的要求都很清晰, 以便更好地督促孩子回家练习。其三, 家长与孩子之间可以互动学习, 相互交流;在亲子同学、亲子同台 (表演) 、亲子同乐中增进亲子关系, 让孩子觉得父母是时刻关注自己学习, 重视自己成长的;因此, 亲子课堂可以更好地帮助孩子学琴, 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激发孩子的学琴热情。
在教学课堂上, 每周要进行回课检查, 因为时间有限, 不可能让每个孩子单独进行弹奏。为了更有效的进行作业检查, 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交替完成:比如表演法、互评法、接龙法、合奏法、齐奏法等。第一, 表演法:随机选取部分孩子独立在课堂上弹奏老师布置的练习或乐曲, 老师可以单独给予点评, 让孩子第一时间知道自己的不足以便下次得以修正。提升了老师对孩子的关注度, 并能更加富有针对性的指出学生弹奏存在的问题。独奏表演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胆量, 还可以给孩子自我展现的机会, 增强自信, 为以后舞台表演做铺垫。第二, 互评法:学生完成独奏表演后, 除了老师给予适时的评价, 同学与同学之间也可以相互点评, 让孩子自己寻找问题, 发现问题, 及时地指出对方的错误并能说出正确的做法, 避免自己在练习中也出现同样的情况。相互评价让每个孩子都有一次当“小老师”的机会, 自己争做课堂的“小主人”;既活跃了思维又可以充分调动孩子的课堂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弹奏较好的孩子还可以适时做出榜样, 起表率作用, 带动班里其他的同学相互学习, 相互促进, 共同进步。第三, 接龙法:把一首乐曲分成几个不同的段落, 让孩子分段进行接龙弹奏。这种方法随机性比较大, 要求每个孩子需要仔细聆听前面一位同学的弹奏, 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 这对训练孩子的课堂专注力是很有帮助的。又或者跳过乐曲的前面部分, 选择其中的某一段, 让孩子随机弹奏, 要求学生遇到这种突发情况, 也能沉稳的应付自如。这样可以训练孩子的思维反应及临场对乐曲的应变能力, 此类方法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和跳跃性, 比较适用于比赛和考级。第四, 合奏法:将学生分成两个小组进行弹奏, 让乐曲的演奏更加丰富, 更加多元化, 增强孩子对乐曲的感受, 训练孩子的团队合奏, 相互协调配合的能力。最后, 齐奏法:学生对乐曲已经非常熟练的掌握, 能完整的把整个乐段清晰的演绎出来。齐奏的练习在气势上更优越于独奏, 可以增强孩子对乐曲弹奏的激情, 节奏的把控, 团队合作的能力及音乐的感染力。
通过这个多维教学法, 让枯燥的器乐教学课堂增加了一些灵气, 提升其活跃度, 化被动为主动, 让孩子愿意进课堂, 愿意接受器乐的学习。
对于初学的孩子来说, 琵琶的入门课程难度并不大, 但孩子的年龄并不平均,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 也需要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比如说左手按音, 要求左手用指尖按于品上方, 四根手指依次按弦;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 我们在教学的语言上面更需要符合孩子的心性, 可以把技术要求简化成一首小儿歌跟孩子讲:四根手指很规矩, 排队上车不插队, 指尖弯弯都站好, 比比看谁立的好。
琵琶左手的按音技巧我建议首先从音阶开始学习, 一首乐曲也是由高低不同的几个音符组合起来的, 主要是“1 2 3 4 5 67”七个音。这七个音是按一定的音高关系顺序排列起来的, 称为音阶。我们在学习音阶时, 可以这么跟孩子讲:“音阶就像是在爬楼梯, 一步一步走上来”, 让孩子对音阶有一个基础概念, 并强调音阶的重要性。
完整地演奏一首乐曲, 首先要通过音阶的学习, 让孩子准确记住每个音的位置并能熟练地随机找到不同的音。为了加深孩子们的记忆, 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做个“小音符捉迷藏”的游戏:打乱音阶的顺序, 让孩子快速找音。比一比, 看谁找的又快又准。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孩子之间相互比赛竞争, 强化了孩子对音位的掌握, 同时也训练了大脑的反应能力, 既充分调动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又活跃了课堂。
换把的技巧也是琵琶演奏中的难点, 很多孩子在练习中总是出现换把停顿, 从而导致节奏不稳定, 乐曲出现间断的现象。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这样跟孩子讲:换把就好像小朋友们去公园玩滑滑梯, 滑梯滑下来的时候, 两只手轻轻扶着滑梯两边, 保持平衡不会摔跤。小朋友的左手大指和食指就像是你们的两只手一样, 轻轻的扶着琴身和琴弦, 放松滑到下一个把位。这样一说, 孩子对换把的概念就比较容易接受, 在练习时想像老师说的话就会觉得换把其实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从而激发孩子不断尝试的学习动力, 提高学习兴趣。
说到琵琶的轮指, 我们最熟悉的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其《琵琶行》中“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诗句, 用以形容琵琶轮指的特点是再恰当不过了。但是要学好轮指并非易事, 首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 轮指的手型是相当重要的。初学轮指, 先从手型开始:右手呈半握型, 其余四个手指依次触弦打开, 大指自然弯曲缓缓下移, 最后挑出。拇指班长缓缓下移依次对四位同学进行观察, 最后发现同学们表现很好并要给予一定奖励, 于是, 一声令下随即挑出, 四位同学 (四根手指) 同时收回, 最后还原成半握型, 完成了轮指手型的基本动作。通过故事的形式让学生更加形象生动的了解轮指的手型, 把枯燥的基本功转化为富有活力的故事情节, 让学生感受到轮指其实是很“好玩”的一种技巧。真正让孩子体会寓教于乐, 玩中学, 学中玩的新颖的教学模式, 给传统、单一、枯燥的器乐教学注入一丝活力。
校外教育的器乐教学一直都是以特长培养, 提高综合艺术素质为目标, 它不同于学校教育的普及性, 所以随意性也比较大, 可以说, 孩子感兴趣, 就坚持学习。兴趣转移了, 学习也就中断了;这场“持久战”能够坚持走到底的孩子还是占少数的, 而且器乐类本身就是需要长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 其内容也相对枯燥, 要求孩子一定要静下心, 慢慢的磨练。这对于大多数孩子无疑是一种严酷的挑战。作为老师, 不仅在专业技术上要力求完美, 器乐教学的课堂也应该多下功夫, 不断的尝试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力求把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化, 语言更加多样化, 更接近儿童的心理特点, 尽可能的把被动的灌输式的学习转化为主动的趣味性的学习。同时希望民乐能够得到社会市场的更多支持与关注, 扩大社会影响力, 把中国传统的艺术文化精髓代代传承下去。
校外儿童培训机构 篇2
大家好!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庆“六一”,我荣幸地被聘请为辅导员,此时,我不禁回忆起在57年前入队的情景:1952年6月,镇上组建中国少年儿童队(1953年8月才改为少先队),我在人民街小学唱起队歌:“我们新中国的儿童,我们新少年的先锋,团结起来,继承着我们的父兄,不怕艰难,不怕担子重,为了新中国的建设而奋斗,学习伟大领袖毛泽东。”当时,全镇1所中学,9所小学,只有493位少先队员,当名队员无比光荣,每晚折好红领巾放在枕边。现在你们早早入了队,真幸福!受到党的阳光雨露的沐浴,辅导员的精心培育,社会的关爱,家长的呵护,所以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今天,我向大家提出几点希望:
一、树立宏大志向,学好本领,长大为国效劳,回报社会。
二、继承革命传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遵守小学生守则。
三、善良做人,弘扬美德,尊师守纪,奋发向上,实现校训提出的“追求卓越创一流”。
四、认真做事,刻苦学习,锻炼身体,在德、智、体、美、劳获得全面发展。
校外儿童培训机构 篇3
一、美国“校外辅助项目”的发展
美国的校外辅助项目在19 世纪晚期就已经出现,[1]它来自于社会的自发产生,没有联邦资金的支持。
美国联邦资金的投入最初是为了支持那些经济大萧条中无力抚养孩子的家庭。1933 年,联邦紧急救援署成立了公共事业振兴署(Works Progress Administration,WPA),通过建立一些托儿所(nursery schools)为在经济萧条中受到影响的家庭提供免费的幼儿抚养和教育服务,政府相信通过这些辅助项目能减少孩子的焦虑,从而改善他们的精神状态。[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许多妇女加入到战争志愿者行列,或者被迫工作,留下许多无人照看的孩子。[3]出于对孩子们无人监管状态的担忧,国会在1940 年通过了《兰哈姆法案》(Lanham Act),支持社会通过捐赠的形式,对抚养在战争中受到影响的儿童的机构进行资助。1942 年,国会扩大了这个法案的适用范围,并为公共事业振兴署提供了600 万美元的资金。[4]
20 世纪60 年代,大量研究表明儿童的早期经历对其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来说。赫斯(Hess)和希普曼(Shipman)的研究认为,生长在社会底层的孩子在学术发展方面有更多的问题,当这些孩子进入一年级学习时,由于缺乏必要的技能而无法与中产阶级的孩子竞争。这种差距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加大,以至于到六年级时,低阶层孩子在学术上的发展会落后于中产阶级的孩子两个年级,而到八年级时则会落后于三个年级。[5]为了消除贫穷给孩子发展带来的影响,作为1964 年的经济机会法案中的一部分,联邦政府出台了《从头再来计划》(Head Start Pro-gram),主要目的是为孩子和他们的家庭提供资助,从而使低收入家庭摆脱贫困的恶性循环。[6]格雷(Gray)和克劳斯(Klaus)1970 年所做的研究发现,参加了早期辅助项目的低收入家庭孩子,比那些没有参加这些项目的孩子具有更好的学术表现。[7]
到20 世纪70 年代,许多妇女走上工作岗位,孩子们在家庭之外的照顾和需要引起了广泛关注。伍兹(Woods)对108 个五年级的孩子进行了一个测试,结果显示,有人监管的孩子比无人监管的孩子在认知发展、精神成熟度和学术技能方面有更好的表现。[8]1971 年,美国形成了《儿童发展法案》(Child Development Act),该法案第一次提出了为“所有的孩子”建立校外辅助项目基金的构想,而不仅仅是低收入家庭,但却由于“政府担心这种社会发展形式被拿来与共产主义社会比较”而遭到了总统的否决。[9]然而,这种趋势已不可逆转,1983 年,“国家卓越教育委员会”(National Com-mission of Excellence in Education)发布了《国家处在危机之中》(A Nation at Risk)的报告,这份报告导致了旨在促进所有美国年轻人学术成绩发展的大量校外辅助项目的产生。在1984 年的“全国留守儿童会议”(National Conference on Latchkey Chil-dren)上,关于校外辅助项目的许多讨论已经不仅仅把它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而开始作为一项独立的事业,联邦和州政府加大了校外辅助项目资金投入,从而为更多的孩子享受高质量的校外辅助项目开辟了道路。
虽然,联邦和州政府提供的资金不断增加,但许多的社区调查研究表明,校外辅助项目在实用性和质量上不足。[10]为进一步加强校外辅助项目的规范和管理,提高教育质量,1998 年,美国教育部实施了名为“21 世纪社区学习中心”(21st Century Community Learning Centers,21st CCLC)的项目,并于2000 年支持成立了“校外辅助项目联盟”(Af-terschool Alliance)。“校外辅助项目联盟”的成立标志着校外辅助项目作为一项独立的教育事业被国家和社会所承认,对于保证校外辅助项目的规范化和高质量具有根本性的意义。2001 年颁布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No Child Left Behind)法案,成为美国新世纪校外辅助项目发展的法律基础。法案规定那些被连续标记为“需要改进”达两年或两年以上的学校被强制要求实施“补充教育服务”(Supplemental Educational Services,SES)计划,许多学校都利用校外活动时间去实施这一计划,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和阅读能力。
二、美国“校外辅助项目”的主体及类型
美国“校外辅助项目”的主体是指提供校外辅助项目的机构或组织的类型,按照古特曼(Gootman)的分类,可以把校外辅助项目的提供者分为两类:一是社区组织(community based organizations),二是学校组织(school based organizations)。[11]历史上,社区组织承担了大部分的校外辅助项目,比如:男孩和女孩俱乐部(Boys and Girls Club)、基督教青年会(Young Men’s Christian Association,YMCA)、各类体育联盟、宗教机构、图书馆、公园和娱乐场所。学校组织参与到校外辅助项目则是较晚的事情,虽然学校经常是校外辅助项目的场所,但直到最近才提供自己特殊的校外辅助项目,而且大部分集中于学生的学术方面。体育项目是个明显的例外,它已经由学校提供了很长的时间,但往往对参与人进行限制。学校组织的一个最大优势在于学生不需要另换地方,此外,学校也有体育场馆、电脑室、厨房等良好的设备和资源。学校组织的弊端在于,学生可能感觉自己在学校参加校外辅助项目只是学校学习时间的延长,因而并没有享受到校外丰富多彩的活动,这与对学校的整体负面看法相关。其实,校内和校外提供的服务相差不多。总结起来,这些校外辅助项目主要可以分为下面几类:日常看护、教育、俱乐部、艺术、宗教和体育运动。[12]
校外辅助项目的目的在于提供活动充实孩子的时间,然而,如果这些活动是无组织的,孩子们即使在近距离的照看之下,也有可能一个人自娱自乐,缺乏与他人交流。来自瓦德尔(Vandell)、苏默(Shumow)和波斯纳(Posner)的研究发现,一些非建设性的校外辅助项目只是提供孩子与同伴自由活动的时间,如此的自由玩耍虽然可能培养孩子的社交技巧和团队合作,也减少了那些无人监管的孩子所面对危险的可能性,但那些建设性的校外辅导项目则能给孩子带来更多的好处。[13]
建设性的校外辅助项目的目的是为孩子提供个性化学术支持的途径,佐斯基(Zosky)和克劳福德(Crawford)的研究发现,[14]参与更具建设性的校外辅助项目并与成人直接互动超过一年的学生,在语文和数学成绩方面进步明显,从而提高了其整体成绩。这类校外辅助机构,比如西尔万(Syl-van)学习中心可以通过提供优质的个人辅导改善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许多学习中心的缺陷在于收费昂贵,因此,往往把许多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排除在外。
艺术项目为感兴趣的年轻人提供了广泛的系列活动,戏剧、舞蹈、美术,还有音乐课程能代替那些非建设性的娱乐项目,也能吸引那些对体育运动项目不感兴趣的学生。参与艺术项目的一个积极的效果是:丰富的艺术氛围能引导孩子对艺术的欣赏和喜爱,优秀的音乐作品已经被证明能改善学生的智力水平,改进学习参与,减少犯罪率。在谢伦伯格(Schellenberg)的一个研究中,参与音乐课程的孩子比那些未参加的孩子在IQ上有显著的增长。[15]科斯塔- 吉奥米(Costa-Giomi)的一个研究也证明了钢琴课程能加强孩子的自尊,而参加戏剧班的孩子在社会行为方面表现更优秀。[16]在肯尼迪艺术中心校外辅助项目专责小组(After-school Protocol Task Force)的一个报告中,认为艺术教育提高了孩子们的认知水平、交流能力、文化水平和创造性。[17]
三、美国“校外辅助项目”的教育意义
在美国,“校外辅助项目”并不被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之外的部分来看待,而是被当成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部分来进行整体规划和管理,是学生校内生活的延伸和发展,它具有三方面的意义。
(一)行为意义
“校外辅助项目对学生行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包括降低犯罪和减少反社会行为”。[18]西德(Snyder)和思科曼德(Sickmund)对1991~1996年五年期间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国家事故报告系统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学校下午放学之后的3点到6 点,青少年犯罪比率大幅跃升,无人监管的年轻人在这段时间刑事犯罪的可能性风险更大。[19]因而,“校外辅助项目”通过提供一些可供选择的活动,有助于减少学生在放学后这段时间的犯罪行为。[20]帕蒂(Pettit)、贝特兹(Bates)、道基(Dodge)和米斯(Meece)研究发现,把大部分放学后时间花在无人监管的同伴身上,更有可能在校内校外都展示出消极的行为。[21]波斯纳和瓦德尔的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22]这清楚地表明,有效地减少同伴之间交往的无监督状态,是校外辅助项目的重要作用之一。
马哈尼(Mahoney)验证了校外辅助项目对学生反社会行为的积极影响。参与者包括7 所不同公立学校的695 名男女生,从四年级或七年级选择研究对象,每年对他们进行采访,一直到十二年级结束,随访的数据在他们二十岁和二十四岁时被收集。在每一次评价中,参与者都被要求填写人际能力量表和邓肯(Duncan)的社会经济指数量表,此外,每一次还对参与者的身体成熟、社会网络、辍学情况、课外活动、犯罪活动等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参与校外活动不少于一年的学生很少有早期辍学的现象,也很少显示出反社会的行为;而在最危险类型的男孩中,没有参与校外活动的人,早期辍学、被逮捕或者两者皆有的比率比其他学生高出85%。[23]此外,马哈尼和斯塔汀(Stattin)还对瑞典的703 名年轻人进行了相似的调查,发现在过去参加过建设性的校外辅助项目的孩子,比那些只参加了非建设性校外活动,或者根本没参加过任何校外项目的孩子具有更少的反社会行为。[24]
(二)学术(学习)意义
埃克尔斯(Eccles)和巴伯(Barber)对随机抽样的1,259 名学生进行了学术成就方面的研究,参与者被要求填写一份问卷,涉及的内容包括:校外活动情况、学业成就、家庭背景和危险行为等。此外,对学校的学生记录进行认真审核,以得到影响这些变量的具体信息。他们发现,在21 岁时,参加了一些种类的校外辅助项目的孩子有较高的平均成绩,有较少的危险行为,并且大学录取率更高。另外,非常有趣的发现是,参与了校外辅助项目的学生更肯定和享受学校的生活。[25]
乔丹(Jordan)和奈特斯(Nettles)研究显示,[26]在建设性的校外辅助项目中,那些与积极的成人榜样在一起的学生,产生了更大的教育动机和更高的成绩水平。此外,参与了校外辅助项目的孩子还表现出更为积极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库伯(Cooper)、瓦伦丁(Valentine)、奈(Nye)和林德赛(Lindsey)的研究进一步发现:[27]把校外时间用在做家庭作业或者参加建设性的校外辅助项目的学生,将产生更好的学术行为和成绩,而把时间花在工作或者醉心于非建设性活动的学生,比如看电视,将获得消极的结果;同样,把校外时间用在做家庭作业的学生比那些用在别的方面,甚至是用在建设性的校外活动的学生在学术上都有更好的成就。然而,研究者也发现,当花费在这些校外辅助项目的时间过多,并干扰到班级或学校的学习时,反而会影响学术的成绩。因而,他们得出的结论是,校外辅助项目在没有分散学生在学习上的注意力时,对学生是有帮助的。
(三)心理意义
校外辅助项目对学生心理发展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但目前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较早的研究是1997 年帕蒂等人所做的一个调查,他们对466 位母亲进行了一个详细的、家庭式的采访,以回忆的方式了解他们的孩子过去所参与过的校外辅助项目的数量和类型,同时把学校教师对这些学生的行为等级评价作为因变量。研究结果表明,参加过校外辅助项目的孩子比那些没有参加此类项目的孩子显示出较少的消极行为、更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较高的分数。研究者相信,孩子们在组织校外辅助项目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了更好的社会技能、培养了更好的同伴关系,从而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28]
校外培训机构发展规划 篇4
校外培训机构发展规划
在学校全体员工共同努力下,我校20xx年秋季已顺利开学了,本学期将组织任课老师认真学习学亿教育在20xx年学亿教育工作考核制度,进一步确立改革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意识,争先意识,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训学校工作计划。同时,作为一名负责人,面对竞争激烈的教师队伍,我感到了身上的压力。作为教师的我必须对自己今后的发展有一个计划,在这段时间里,我也不能放松自己的学习,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有所发展,有所进步。21世纪所需要的教师,既应具有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素质,敬业爱岗的职业道德素质,也应该是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接受培训,充实和更新知识,提高水平和能力,成为教书育人的一名合格的教师。
一.主要工作目标和任务
1、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理念,确立“服务树形象,质量求生存,特色打品牌。”的思想。
2、抓好学校稳步发展,争取把班级的留生率保持在90%以上。
3、在办名校的基础上扩大办学规模,扩大招生人数,尽自己的能力去吸引更多的学生来学亿教育学习。
4。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喜欢课堂,并在课堂中获得最大的收获。
二.具体工作和措施
1。教学常规管理
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的生存,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的工作重点。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充分利用好课堂,我们内部老师要起到一个监督,督促的作用。充分发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题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能力,学生成绩的提高才是我们学校最好的宣传。任课教师必须将学生的作业批改,按时发放,让家长能够看到学生在我们这里学习的学习成果。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老师一定要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帮助学生、关心学生、正确评价学生;
(2)关心和帮助新老师。对他们的工作给以指导和帮助。安排新老师听课,试讲,帮助他们纠正工作中的错误,并且多给新老师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快速成长起来,能够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贡献。
3。强化日常工作规范
(1)按时交工作周计划,学期个人工作总结等。
(2)认真检查晚托日志并做好统计工作,提高留生率。
(3)搞好各个老师工作的的安排和评定工作。
(4)希望能够有时间到其他校区去学习经验,提高新安和勺湖两个校区的办学质量。
4。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业务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1)学习教育理论,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要求自己经常阅读相关的报刊杂志、通过上网浏览最新的教育理念,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来使自己始终能够拥有新鲜的血液。努力通过自己的课堂教
学使学生学得轻松,学有所得,真正成为学生心目中学习的引导者。此外,作为一名老师,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更是学生人品学习的楷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只是培养学生的知识水平,同时也要注重学生道德修养的提高,所以,我自己要先学会怎样快乐地学习、生活,从我做起,而不是说一套做另一套,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这样,学生才会从我这学到一些他们所需要的;同时,自己也要时时刻刻关心国家大事,了解时事,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教学中,做到了尊重学生,不对学生偏见,重视他们提出的意见,而不是高高在上,课堂上是师生,生活中是朋友,对学生的信任,从而也使他们信任自己,这样就能有助于教学的进行。
(2)提高教学能力,并带动新老师。
要热爱学生,对学生有博爱之心,要以诚相待,要宽容和有强烈的责任感。在教学过程中认真研究教材,立足于学生的角度来研究教材,积极备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及时做好课后反思,总结出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在教学方式中继续探索生活化、情境化的创设方法,掌握生活化、情境化的课堂风格。从而丰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视单位中新生力量,对他们积极培养,让新老师听课,同时听新老师的课,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把课上好,把学生留住,是我们的共同目标。
三.具体活动安排
(1)20xx年9月份
全面开展秋季学期的招生工作
安排好秋季学期教师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时间,保障秋季学期课程的顺利开课
(2)10--11月份
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与其他老师分工合作,加强团队合作精神
初步规划寒假学期招生计划(校长)
做好期末各项事宜
④做好期中各项事宜,准备期中家长会
(3)20xx年12月份--20xx年1月份
稳定现有生源
出台寒假学期招生计划,并开始接受报名
准备结业典礼的相关事宜
④做好期末各项事宜
(4)20xx年2月份--3月份
稳定现有生源,做好任课教师的工作,顺利上好课,做好教材准备工作,做好家长的接待工作。
安排好现有老师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时间,做好与老师的沟通工作,让老师们能够开心的在学亿教育工作。
准备好2月初的搬迁工作,准备3年级全部搬入新安校区。
(5)20xx年4月份
开始筹划幼小衔接班和小升初的招生办学计划,做好课程安排和教师联络工作。
逐步开展市场调研和招生工作。
为即将开设的班级选取适当的教材。
④做好期中各项事宜,准备期中家长会。
(6)5月份
月初出台具体的暑假招生计划。
(7)6月份
20xx春季学期即将结束,做好结业典礼的相关工作。大力宣传暑假课程。
并全面开始招生工作
(8)7---8月份
做好暑假教师工作安排与部署
做好任课教师的责任,保障暑假课程的顺利进行做好秋季学期的招生计划,并开始续班。
④争取趋于稳定发展的学亿教育学生人数达到新的高点。
校外培训机构发展规划
作为基础教育补充力量的校外培训机构,从早期以课程为中心的授课模式(笔者把这类机构,称为第一代培训机构),到十年前以学大教育为代表展开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升级(笔者把这类机构,称为第二代培训机构),使培训机构的定位和功能越来越清晰,即立足于国家评价标准,以学生为中心,弥补校内学习遗漏和差距。这就明晰了学生校外学习的流程,先评价,找差距找问题,再实施个性化针对性教学。这种本质上的升级是校外机构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它更好的诠释了校内外的协同作用,降低了学生的重复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这样来说,学大教育应该是第二代培训机构的定义和领军者。
不过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教育,更加依赖优质教育资源,局限于中国基础教育资源的薄弱,第二代机构虽然目标是解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但是受制于教学资源的限制,教师力量的约束,使得实际运营出现人才需求大,成本较高,利润偏低的特点,远远不及第一代以课程为中心的机构利润水平,进而影响了校外培训行业快速发展。如何规模化的提供优质教学服务,成为突破这个行业瓶颈的关键因素。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被称为教育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特别是人工智能对脑力劳动的解放,更加贴合了教育的服务特征,也可以说,教育相关的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快速的解决优质教育资源规模化的难题。在这里,笔者大胆的,将利用大数据、云技术技术,以学生学习数据为中心,展开精准教学的机构,定义为第三代培训机构。技术的介入,可以有效解决优质教学资源缺乏的难题,降低对人才的依赖,使类似于中医治病的第二代培训机构,升级为类似于西医治病模式的第三代培训机构。
这里就建设第三代人工智能培训机构进行探讨,笔者认为第三代培训机构,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以学生为中心升级为以学生学习数据为中心。
新课标中,国家提倡用知识、技能、能力多维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培养,所以最新的考试改革也进行了新的评价体系建设。云计算最擅长的就是对数据的快速分析和统计,这可以高度解决教师在日常工作中,错综复杂的统计与分析过程。特别是现代培训机构,学生入学前,需要准确的掌握学生在全日制的学习情况,从而制定针对性教学方案。快速的评价学生的问题,也成为校外培训机构教师教学的基本技能。而借助学习评价云计算,帮助教师对学生快速评价,并且形成直观的评价数据报告,就会降低对教师能力的要求。并且依据评价数据进行问题的分析和教学的设计,可以为后期高品质的教学服务提供依据,奠定基础。
互联网的功能是链接,所以近年来,有很多教育公司想借助这个属性推进校内市场,把商业的培训带进全日制学校,垄断市场,号称“打通校内外”。笔者认为,校内校外的两股力量,只有协同作用,才能对学生产生更大的价值,简单的互联网链接是不行的,必须以学生的个体数据为中心,利用教育评价云计算技术,分析学生校内学习成果,找出与国家标准之间的差距,以此为基础展开校内外的链接,才能更好的解决学生问题,这种评价结果,也是家庭在校外学习投入的最好依据。
第二,教研云计算帮助教师教研和自适应成长。
过去,教师的培养和成长,是解决优质教学资源不足最主要的方法。但是由于投入和教师先天条件等各方面的因素影响,以及我国人口基数所决定的对优质教育资源庞大需求,培养的速度始终跟不上社会需求的增长,这个需求与供给的矛盾,一直是个待解的难题。
随着互联网信息化的发展,教育云计算的使用,使得教师的自适应成长称为现实可选的有效途径。校外教研的逻辑不同于全日制学校,首先要评价学生,找到学生的差距和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准确的评价是校外教师的第一大能力。但是评价却是教师技能中最难培养的部分,而有了前述的评价云计算,就可以降低对教师这方面能力的要求。
校外教师教学,主要面临的还是学生应试的需求,所以教学法应该是应试教学方法为主,和全日制学校教学思路也不能完全相同。应试更多的是对考试的认知和训练,包括考试的知识点、技能和能力,重点、热点、考点的把握,考试角度和方法的研究等。用云计算的逻辑,把校外的教学按照应试最好的解决方案程式化,问题-讲课-考点-考法,形成教学与教研云计算。教师使用云计算的过程就是最佳考试解决思路的实施过程,同时也是自适应成长的过程。在日常的教研中,依据这样的思路进行区域考试的分析和整理,依据考试数据建设校本考试教材,机构就会具备强大的竞争力。
第三,学生学习云计算工具的使用。
学生的基本能力培养是教学服务的基础,围绕着课前、课中、课后的服务,不仅是学生成长的需要,也是教学服务的关键。借助于云端数据库的师生信息链接、课前课件的预习和评价云计算的反馈,使翻转课堂的实践有了推广普及的基础。课后学习过程的记录,形成智能学习方案,延伸课堂效果,并且按照学科规律和学生遗忘规律进行智能反馈与提醒,帮助学生整理和规划学习,从技术上降低教师服务难度的同时,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品质。
第四,学校管理和家长参与下的服务云计算应用
简单的互联网程序,在各个行业早期的管理应用中,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校外培训行业也出现了很多工具,对学校的招生、财务、人事、教务等管理给予支持,降低学校运维成本。但是对更有效的解决学校管理难题,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作用不是很大。学校管理服务的云计算,在专业的学校管理角度,提供数据反馈,包括家长对教师的评价,及时发现服务问题和形成直接的监督管理,学校的学生数据,学生的问题数据,教师的备课数据等等,能让管理者直观、快速的发现问题并进行及时的过程管控,推动机构的持续健康发展。
校外培训机构发展规划
内容:近年来,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思想的影响,学生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家长往往会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为学生“加餐”。再加上现今社会竞争压力增大,校外教育培训拥有巨大的市场需求。这些因素促进了我市校外培训机构的迅速发展。目前,全市有校外培训机构170余家,大体分为特长类培训和学科类培训两种。理论上讲,校外教育培训作为在校学生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校教育的补充和拓展,科学合理的校外教育培训,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目前我市校外教育培训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存在着诸多严重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监管真空
校外教育培训一直是多部门审批,按照“谁审批,谁管理”的原则,很多机构由于职能交叉出现了监管的“真空”。如学生托管服务机构,因为服务对象主要为学生,它兼有教育性与社会服务性的双重性质,它到底属于教育机构还是属于家政服务,是教育还是工商领域的主管范围,都有待明确。同时还涉及到收费、安全、消防、卫生等一系列领域的管理,目前还找不到专门规范托管机构监管的法律、法规,出现实际上的监管缺位。
二、无证经营
我市部分校外培训机构无证或者不挂牌,无证教育培训机构打起了擦边球,逃避监管。一些规模小的培训机构设施简陋,管理松懈,师资力量薄弱,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尤其是“中小学课后托管机构”,大都未经审批,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三、水平不一
大多机构都设立在学校的周边,依托教育集群效应招揽生源,校外教育培训机构聘请的绝大多数是退休教师和公办或私立学校的教师,一部分是大中专院校在读或毕业的学生。刚毕业或在校的大学生,要么知识体系趋于陈旧,要么缺乏教学经验,不了解教学规律,教育质量无法保证。
2018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也要求“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问题”,同时社会各界对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减轻学生课外负担都有强烈呼声。可以说,切实减轻中小学课外负担,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工作已经成为我市民生大事要事。
建议:
一、整顿规范全市的培训机构
由市政府领导,教育部门牵头,联合公安、市场监管、消防、价监部门,对全市的培训机构进行审核、督查,对超范围经营的提出整改意见并责令其限期整改,严厉打击无证培训、借咨询之名搞教育培训等行为。对市场上各类培训班予以清理整顿,特别是对无证无照者予以坚决取缔。
二、严控校外培训机构准入关
严把培训机构(培训班)准入关,加强监管,使校外培训机构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促进学生特长发展、全面发展。
三、建立培训人员档案
【校外儿童培训机构】推荐阅读:
儿童学习校外音乐01-01
校外教育儿童琵琶教学12-20
澄城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关注留守儿童07-04
六一儿童节校外辅导员发言稿与六一儿童节校长精选讲话稿06-10
校外培训06-04
校外教育机构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