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资源(精选12篇)
校外资源 篇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校外教育得到普及,洪泽湖地区也在不断挖掘校外教育资源,拓展校外教育空间,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和全面发展。
1.拓展课堂空间促进学生实践学习
生活处处皆学问, 学生学习的空间不应局限于课堂和学校。 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后、双休日等课余时间开展教育活动,让学生深入社会、亲近自然,广泛开展科技创新、社会调查等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 并让学生通过手抄报、学习报告等形式展示活动的内容及成果,让学生在活动中吸收好的经验,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和能力。 根据课外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各自所在地的自然及人文情况成立活动小组,并让学生选取合适的小组研究课题,建立起研究团队,并针对所选的课题进行具体方案的制订,然后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体验题为山楂的生命历程探究的活动。 在教师的适当指导下,学生可以根据课题确定活动目的,制订方案,然后让学生从春季山楂树发芽时进行观察,并通过拍摄图片、观察日记、手抄报、报告等形式对山楂的生长过程及采摘、加工的全过程。同时可以 让学生利 用假日与 家人一起 到田间地 头剪枝 、除草、喷药,让学生体验照顾山楂成长的过程。 同时让学生关注山楂加工的相关信息,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的山楂加工企业进行相关的参观和采访,体验山楂的加工过程和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让学生更了解社会。 通过这种探究性活动,学生从实践中获知识和经验,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校外教育观念与传统课堂教学存在很大差异,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有所改变, 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很好的提升,并有效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2.扩展教师范围丰富学生学习目标
学校应适当拓展教师范围, 学校可以邀请一些行业专业和社会名人进入校园,让学生更靠近校外的名人名家,让学生近距离地感受到这些人渊博的学识和人格魅力, 让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和成长的目标。 学校可以邀请校外知名专家为学生做专业指导。 如邀请著名家庭教育专家孔屏,邀请其到学校和家长及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对学生家长的家庭教育方法进行指导,在交流中家长学生等可以与教授建立长期联系。又如聘请一些社会知名艺术人士暂为学校的艺术教育顾问,并适当地请其为学生授课,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同时学校还可以请一些本地的专业人才到学校进行授课。 如一些退休的老教师、本地的“土专家”等,这些本地专业人士都具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和丰富的见识, 对本土的文化及相关资源信息都有深刻理解。 学校可以邀请这些人登上学校的讲台,为学生讲解生动的民间故事或者谈自己的独特见解和生活实践经验, 这些深刻的生动的讲解能够打动学生的心, 有利于扩展学生的视野, 丰富学生的见识, 并从中总结出有益于自己的言论和经验。 同时应充分发挥学生家长的教育资源优势,学校可以通过成立家长委员会, 开展家长会使得学校与学生家长建立起广泛联系,并进行优秀家长的评选,让学生家长将自己的奋斗历程通过演讲及文章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丰富学校课程资源,让学生从家长身上学到更多。 并且这种方式能加强家长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共同进步,拓展学校的育人途径,并鼓励教师改进自身教育观念,改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3.拓展德育途径加强学生品行培养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首先应加强学生孝文化的教育。 百善孝为先,培养学生的孝心和孝行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 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及实际情况进行孝文化进校园的活动。首先应安排学生访孝,调查自己身边的孝行事迹,学生的生活中存在很多孝敬老人的典型事迹,教师可以让学生深入实际,进行家庭的调查采访。 同时让学生撰写心得体会,并通过访问亲身感受,产生思想共鸣,受到良好熏陶。 同时学校可以开设有关孝文化的课程,让学生能够学习孝文化知识,同时其他学科中的教学中也应合理体现孝文化教育。 学校还应安排评孝的活动,评选小孝星。 小孝星的评选可以通过采取学生、家长及教师综合的评价进行,首先参与评选的学生应先写出申请,并写出自己在家孝敬父母及在校尊敬师长的表现, 然后家长写出学生的推荐信, 并根据学生在学校及在家的具体表现进行综合考察,最终选出合适人选。 同时学校为选出的人选的具体信息和材料制成刊板进行展示,并制作光荣榜,让其他学生也能受到感染,深刻体会孝文化的意义,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同时借助校外教育资源, 拓宽学校的育人途径,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4.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充实学生学习内容
主题教育活动方式包括课题研究拖带式、活动切入式、线索引导式及学科拓展式等方式。 课题研究拖带式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生活、 社会及自然等的观察和思考, 进行问题的发现、分析与解决,有计划地开展自主探究活动。 这种研究式方式能够让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实践行动、劳动制作、才艺竞赛等活动,合理利用生活中丰富的资源,拓展校外教育的空间,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锻炼和提高。 活动切入式的组织形式涵盖很多内容,如地图绘制活动,活动参与者自主选择绘制的内容和类型,选择生物、环境、人文、道路交通等,并且常见的绘画、摄影、主题设计、形象设计等都能在这种活动中体现出来,这些都包含很多不同内容,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线索引导式主要是教师在组织主题活动时需要具有一定的线索,这种线索一般为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价值理念,这些主题可以是关于环境保护、科技进步、尊老爱幼、可持续发展、资源的合理利用、珍爱生命、自我挑战等话题的。 学科拓展式是指让校外教育和学生学习的学科有机结合, 让各学科教师都根据学科的内容进行延伸,设计活动的主题。 教师在让学生整合资源时, 自身应密切关注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状况,并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恰当主题,并充分体现本地文化及学生身边的生活, 形成学校的校外教育特色。
总之,我国校外教育水平还存在很多不足,需要学校不断改进和完善。 相关教育人员应密切关注校外教育发展状况,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挖掘校外资源,拓展校外教育空间,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校外资源 篇2
摘要:本文试以校外资源开发利用为切入点,就如何推进新课改,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进行探讨,旨在总结推广新课程实施中,发掘利用校外资源,促进学生学习的方法和途径,以求对今后新课程改革中校外资源开发利用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新课改 校外资源 开发利用
正文:
校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校外资源是丰富的,大量的,而且具有开放性,它以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能够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因而,我们老师必须认识开发和利用校外资源的必要性,掌握开发和利用校外资源的形式、原则,只有这样,才不会造成校外各种资源的闲置和浪费,才能弥补校内课程资源的不足。
校外资源是指学生,家庭,社会乃至整个社会中各种可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设施和条件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比如,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气象站、工厂;还有家庭的图书,报刊,电脑等也是一种可忽视的校外课程资源。
新课程改革实践性的特点要求教师积极开发和利用校外资源。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力图加强学生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动态地观察、体验社会生活,学会综合地理解和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和技能,为将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解决社会问题奠定基础。人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人是离不开社会而生存的。教师如果每天让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去开发和利用社区、家庭等社会资源,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那就是读死书,学生出校门后可能韭菜、麦子都分不清楚。因此,这几年我校积极探索在教学过程中,将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与校外资源的开发、利用结合起来,初显成效。
我校的具体做法:
一、以“一体”为核心,放大教育优势。
学校、社区、家庭联合一体,充分发挥各自特点,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在新 课程改革中发挥更强大的教育优势。学校以自身的美术、文艺、体育的教育特色和资源向社区开放——开设多种多样的俱乐部放大自身的教育优势。我校目前依托是油田文体中心,成立了邵伯
首家青少年文体俱乐部。为社区、家长、学生提供了一个专业、规范的选择。目前开设有乒乓球、篮球、羽毛球、健美操、音乐、美术等多个项目。社区提供体育馆、美术馆、图书馆等资源作为学生活动的阵地扩大资源优势。我们油田一中,周边文化氛围浓厚,与江苏油田文体中心隔河向望,南临邵伯镇镇政府,北接邵伯湖旅游风景区,西傍邵伯文化广场,东邻油田建设处。在这样优越的地理条件中社区积极地为学校开展学生活动提供便利条件——免费或优惠参观各种展览、利用先进的文化馆设开展相对的主题活动、走出教室将课堂设在人文气息浓郁的文化长廊……从而使得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有效提高,更加符
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同时,家长们充分利用自身的工作便利和专业特长为学校社区提供多种教育服务放大自身优势。
二、以“二建”为载体,提高开发质量。
1、建立活动基地,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依托。
校外活动空间大,但教育资源毕竟是零散的、无序的,要集中高效地组织活动,就要与最优质的活动场所建立正常的联系,建立活动基地就是最基本的办法。我校通过多年的实践,建立了四大基地:德育基地(许晓轩纪念馆、邵伯烈士陵园、江苏油田福利厂等)、社会实践基地(南京炮兵学院——军训、真武油田实验基地——学工、油建实验基地——职业技术培训)、科普教育基地(扬州市博物馆、江都科技馆、常州恐龙园等)、社区服务基地(石油新村小区、邵伯敬老院、邵伯文化广场等),为学生正常的综合实践活动找到了相对固定的场所。
2、建立协作机制,为开发地方教育资源寻求支撑。一方面,学校要组织自己的力量大力开发,另一方面,由于校外教育资源不隶属于学校,学校对它们不能进行具体的管理,使用必须先征得有关单位和部门的同意。这就要求我们不能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而且,学校的人力、物力、专业人员不一定都能够达到开发的要求,因而,就必须与有关部门加强协作。我们经常与各个部门联系,主动
征得相关部门的支持,目前在利用校外教育资源方面已经形成了一系列运作良好的协作机制。
三、以“三引”为方式,扩大开发效益。
1、引入校园,构建校园特色。
学校是传承文明的地方,学校文化应体现地方文化特色。我们以我校悠久的人文底蕴,充分利用周边的校外教育资源引入地方人文资源,创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经过多年的建设美丽的校园绿草茵茵、鲜花簇放、三思搂中飘
扬着优美的乐歌、篮球场上活跃着学生矫健的身影、三境楼中回荡着朗朗书 声……浓烈的文化氛围育人于无声之中。
2、引入课程,编写校本课程。
我们邵伯,亦称甘棠,因东晋太傅谢安于此筑而得名,迄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自从唐宋运河漕运、盐运事业的发展,邵伯成为南北舟车通道,商铺鳞次栉比,是京航运河线上文明遐迩的文化古镇,又是商旅流通著名的“大码头,文化底蕴深厚,积淀了丰富的人文景观。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成为我们开发的重点。
首先,我校有着丰富的科技资源——许多学生的家长都是这个方面的专家,因此我们立足于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以讲座的方式引入专家人文资源,开设科技讲座,介绍我国科学家的科研事迹和科研成果,激发学生崇尚科学,弘扬爱国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如介绍著名化学家“侯氏制碱法”的发明者侯德榜,介绍物理学家钱学森、钱三强在我国核工业中的巨大成就,介绍数学家华罗庚的优选法、统筹法在国民经济中的运用,介绍地质学家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为甩掉中国贫油帽子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介绍生物学家童第周、牛满江在遗传工程上的重大作用,介绍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水稻种植中的巨大贡献等,教育 学生奋发图强,努力学好自然科学,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满足学生持续发展的需要,为新课程改革铺路搭桥。
其次,邵伯民间文化资源丰富,具有邵伯地方特色的民歌、民舞、民乐更是一朵朵乡土奇葩。邵伯目前还存有100多首民歌民乐。我们就尝试把有益民间文化引入校本课程。我们开发的“邵伯民歌”欣赏、“邵伯人生活中的菱”、“ 邵伯民俗风情”、“乖乖隆的咚,韭菜炒大葱”——趣说扬州话”、“ 邵伯历史遗迹”欣赏等富有邵伯地域特色的校外教育教学内容,辅导教师有时邀请民间老艺人,教起自己的本行来来得心应手,学生参与其中,倍感亲切,教学双边,相得益彰。通过这样的校外教育活动,既使青少年学生获得了学校教育无法获得 的知识技能,又实现了通过活动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第三、利用地理优势把社会公共资源引入学校的课程。许多校外青少年活动阵地普遍存在的周末、节假日不够用,星期一至星期五空闲的“二五”规律。我校在结合自身特点的情况下,调整课时安排,利用周三下午组织学生参观学习,这对我们的学校教育从形式、内容到设施都是有益的补充。通过这样联合运作 的方式,校外阵地的利用率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效果也明显提高。
3、引进头脑,形成校园文化。
油田一中地处江苏油田核心地带、当年油田总部就设在邵伯,现在周围还有
油田水电处、油建处、供应处、钻井处、运输处等油田多个部门,我们引进头脑,抓好特色教育。我们依托油田,组织学生参观石油钻井队、采油队,参观油田勘探开发成果展,请油田劳模作创业报告,开设石油地质校本课程选修课和石油知识专题讲座等。在此基础上,召开“我与油田共成长”演讲比赛,让学生深入油田一线,采撷油田30多年发展历程中的灿烂花朵,以自己父兄的典型事例,自己家庭的变迁发展,结合油田的发展史,回顾自己的成长足迹,讲述自己在油田这座德育大熔炉中受到的锻炼,得到的进步。
油田一中,一路走来,岁月沧桑,积淀深厚,显现的是一种特色文化。把“特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精神核心,并加强宣传,使它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心中,这是我们正在践行的工作。这种特色文化体现在教师身上,就是尊重每一位同学,为人师表,上好每一 节课,批改好每一次作业,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
这种特色文化体现在学生身上,就是每一位同学应该微笑着面对老师,面对同学,面对家长,面对他人;还应该不乱扔,不乱吐,语言文明,行为高雅;还应该树立自信,相信自己,一个有信心,、有毅力的人,一定会成长进步;还应该刻苦学习,不怕困难,克服惰性,走向成功!
我们正处在新课改大潮中,学校教育就要不断研究,使其适应时代的进步,以利于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我们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开发校外教育资源,弘扬人文精神,提倡多元发展是我校努力的目标。我们充分综合利用校外教育资源,通过辅助课程的实施,让学生走近油中,走进油中。参考文献:
1、王朝阳、杜睿《谈新课改下校外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与途径》,《郑州教科研》2005年第11期。
2、周平儒《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国教育资源网》2005年11期
校外资源 篇3
关键词 小学品德 校外资源 开发利用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规律,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因此,儿童的生活及周围的世界都是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同时,教材所呈现的文化是一种儿童文化,所遵循的逻辑是生活逻辑。这就决定了在教材和学校资源外,广阔的社会才是培养儿童品德、素养的最为丰富的课程资源。品德学科承担着儿童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要使儿童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就必须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外的各种课程资源。
一、让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接轨,让教学内容“时尚”起来
把教材与学生生活连通起来,及时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现象,并将其加工成教学内容,赋传统教材以新意,让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接轨,带学生走进“活”教材,走进现实生活。
“我从哪里来?”这个简单又神秘的问题困惑着许多孩子。在传统的保守教育中,老师和家长都把与之相关的“性”这个问题当作洪水猛兽,予以回避,甚至回以呵斥或误导。但新课标要求向学生揭示生命的由来。老师在课前就设计了一个调查活动,活动主要围绕6个问题来展开:⑴问问爸爸妈妈自己是从哪里来的。⑵向爸爸妈妈了解自己出生的情况。⑶问问妈妈,自己在妈妈肚子里时,妈妈有什么感受。⑷问问爸爸妈妈自己成长中有什么难忘的事情。⑸请父母提供自己的出生证。⑹准备一张自己满意的照片。学生通过询问爸爸妈妈,或者是在他们的协助下查找资料来完成课前的调查活动。这个看似简单的调查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到生命科学的有关常识,还可以使学生体会到生命的珍贵、父母的不易,更加珍爱生命,孝敬父母。同时,通过这个调查活动还能培养学生一定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之后,教师还引导学生开展了“小组讨论”“配乐朗诵──《我从哪里来》”“填出生证”“成长乐园故事会”,等等一系列儿童感兴趣的、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学习活动。这样,有关生命的答案在学生的眼里就变得浅显起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他们都显得兴趣盎然、生动活泼。
二、让收集资料成为一种乐事,让孩子们“动”起来
新课程标准下的《品德与生活》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教学要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要让学生的学习真正面对真实的生活,真正学会解决各种现实问题。研究证明,当学习者处于种种信息、资料、观点互相关联和形成网络时,就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为此,我们努力开展课前各种调查活动,让收集资料作为一种快乐,让孩子们“动”起来。
上《我们这里的农产品》一课之前,我们让孩子们深入市场开展了以下调查:问题1:调查不同的农产品各自不同的价格和产地。问题2:调查你最喜欢的一种农产品是怎样进入自己的家庭的?问题3:调查你最喜欢的一种农产品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好处?并以你最喜欢的方式介绍给大家。
我们把挖掘资料的主动权授予学生,发动他们搜寻学习资源,从自己的世界出发,以自己的眼睛去发现、自己的双手去找寻、自己的头脑去辨析,从而真正摆脱教材和教师的束缚,自主地拥有一片广阔的学习空间。在整整一个星期里,孩子们乐此不疲,不仅给课堂带来鲜活的知识,还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
三、让课外课程资源进入课堂,让教学“活”起来
普罗塔克说:“儿童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在《品德与生活》的课堂上,我们把课外课程资源整合后,设计成多种游戏,创设多种活动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热情,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课堂教学,使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我们这里的农产品》一课的教学中,学习的目标是让学生认识我们这里的农产品,知道农产品进入我们的家庭需要很多环节,我们应该珍惜粮食;还要求知道各种农产品含有人体需要的不同营养,并体会不挑食的重要性。为此,我们设计了小朋友最喜欢的“闯关”情境。课始,老师设置好农艺家之迷,接着老师和同学们一起闯关,“闯关”内容包括接龙游戏、猜谜语、小小农艺家、我是优秀调查员。过了这四关就能揭开课始老师设下的农艺家之迷。整节课学生的参与热情十分高涨,他们通过不同的途径了解有关农产品的知识,其内容远远超越了教材,让教学“活”起来。
四、让每位家庭成员都成为活资源,让孩子“悟”出道理
低年级的孩子自我控制力不强。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必须有人帮助他、监督他,家长便是首选的可开发、可利用的资源。他们对子女教育的持久关注使之成为最易于利用的资源之一。他们拥有广泛的职业背景、丰富的人生经历、独特的技能专长,可以成为丰富学校教学活动的有力支持。
在“珍惜时间”的教学后,我们进行了“一分钟能做多少事”的小调查。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是一份活资源。孩子们通过对家庭成员的调查,发现一分钟里,妈妈可以洗5个碗、爸爸能打130个字、弟弟可以拍30下皮球、叔叔可以写23个字,等等。从调查数据中得知,一分钟原来可以做很多事情。孩子们由衷地发出珍惜每一分钟的感叹。
利用社会资源丰富校外实践 篇4
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主办,北京市朝阳区教研中心与垂杨柳中心小学承办,太阳谷基金会协办的“利用社会资源,丰富学生校外实践”,中美“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在北京举行。研讨活动中,垂杨柳中心小学五年级55名学生与来自朝阳区十几所小学的教师,共同体验了中美教师不同风格的授课活动。美国教师设计的课程,让学生通过使用触觉、嗅觉、听觉、视觉、味觉五种感官,体会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教师将学生分为“水、树、泥土”三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自然资源的状况,在潜移默化中体会人与地球、环境应如何互利共生,并思考该如何去做。中国教师准备了“触摸大自然”的教学设计,先后带领学生来到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分成课题小组开展主题为“触摸秋天“”触摸冬天”的实地调研活动。教师还让学生按照由科学、品德与社会、美术、音乐等各科教师联合制作的课程学习单进行自主活动。最后,各小组交流共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心得体会。
校外资源 篇5
校外课程资源是目前我校正在实施的一项新课程,是现代课程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我校开展的校外自然和社会资源开发和利用工作做如下总结:
1、制定了合理的研究方案
学校组织部分管理者和教师,通过分析学校优势、劣势、生长点、学生特点以及社区环境等制定符合学校和社区情况的行动方案。
2、组建合作小组
研究小组中包括校外的研究者和学校的管理者以及积极性高的教师参加,合作小组成立之后,要在小组内分工,并定期召开讨论会,讨论课题进展情况以及遇到的问题,必要时,可以请家长和社区人士参加。
3、让学生走进社区
学校组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这样的活动可以是学校集体策划的,也可以是一个班级或者一个小组的活动。学校要有阶段总结研讨会,每一个活动也应该有小范围的总结,对创造性的成果给予表彰和鼓励,并及时纠正和改进出现的问题,以达到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的教育目的。
4、社区人士走进来
一方面学校打开校门欢迎社区人士来到学校学习、参观;另外,学校根据社区人士和家长资源状况,积极组织社去人士和家长参与学校的丰富教学计划。学校要为社区人士的到来做积极的准备,同时也要对于活动效果进行跟踪评价,及时反馈,好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的合作。
5、社区课程资源管理
校外资源 篇6
关键词:青少年素质教育校外资源利用
一、以校内教育为基础,发挥校外教育资源的互补作用
改革开发以来,校外教育逐渐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和基础教育不可分割的部分。如今的校外教育不再像以前,仅仅对校内教育的补充、扩大和发展。两者是一种教育资源的互补,学科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结合,两者相辅相成,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以往学校教育以知识为本,如今转向了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课程。学校传授理论知识,校外加强实践能力,这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如今学校课堂学科性过强,无法融入新知识与新教育,比如现在关心的环保、自然灾害、希望工程、禁毒禁赌、国家安全此类问题。不同的教育体系互相包容,形成互补的模式。我们还可以以校内的科技教育资源为载体,开展校外的深入学习与研究,比如说,小课题的研究,参加校外小论文的评比,创新大赛等。通过与校外其他学生的问题讨论、意见互换、研究成果共享,能增加学生科学文化知识及团队合作精神。学校应该做好宣传工作,鼓励学生利用校外教育资源,科学教育的有机渗透,最大限度的吸收知识。
二、分析问题、研究对策(基于温州青少年校外教育的调研)
(一)以温州为例,浅析问题
以200位来自温州鹿城区,瓯海区,龙湾区的家长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研究。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将城乡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比较研究,剖析温州青少年校外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
1、温州市各个活动中心的情况分析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有将近一半以上的家长对公共校外青少年活动设施不满意。而在对这些比较满意的人群中他们对为何选择参与校外教育活动的原因也各不相同,有大约30%的人认为校内教育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有大约55%的人认为除了课本知识,还想锻炼其他能力,比如:强身,动手能力,少数家长认为现在家庭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多些时间与其他孩子接触,能做到因材施教,并且小班制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
2、家长对校外资源场所的意见分析
此百分率说明家长对各个场所的意见大部分原因来自安全问题,其次是师资力量。
3、从调查中总结出城乡校外教育差异的主要原因有两点
第一,政府不够重视,资金不到位;第二,城乡市民对校外教育的重视度有差异,乡镇学生涌入城市。其中第二点原因是主要的,占了将近85%,所以以后要多从这个方面考虑。
三、研究并总结中国青少年校外教育的对策
(一)准确定位,把握好硬件上的建设
教育观念上的彻底改变,服从教育部门的统筹安排,共同管理校外教育活动场所,对工作机制进行改革与完善。对私立的校外教育机构要严格把关,对审批、准入、监管和考核机制进行改善并严格执行。取缔不具备办学要求与资格的校外教育机构。校外教育培训应当纳入政府部门日常工作中,严格管理,这样使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成为一个整体,更有利于青少年的发展。政府应加大宣传,提高大众的认识,关注青少年身心发展;政府部门也应做好协调、调配、指导与考核等工作。在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的建设上,应进行合理的规划,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在财政投入上,应将此财政支出纳入到社会发展规划和城市总体制中去。鼓励社会各界筹措资金投入到青少年校外教育中去。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力度加大;应制定一系列的奖惩措施,如职称、职务晋升等,有利于吸引优秀教师投身于校外教育事业;制定外聘教师制度,加强对外聘教师的管理。
(三)缩小城乡差异
因城乡之间收入、知识与整体素质等方面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必然会出现对青少年教育理念的差异,更不用说校外教育方面了。虽然说村镇人们的教育意识增强,但教育理念未得到改变,大多数人们认为教育是学校与教师的责任,只要是送进学校了,那就完成了家长应尽的教育使命,改变理念是村镇校外教育的当务之急。大部分村镇的校外教育是由社区负责开展的,管理不规范,管理体制不完善;学校则因为经费、安全等问题,极少或是从未组织过学生参加校外教育;村镇家长本身的教育水平偏低,无法开展家庭教务,所以说校外教育在村镇未曾得到合理的发展。我们提倡村镇学校与校外教育成为一个共同体,以家庭为基础,政府为主导,社区与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推进青少年教育在村镇健康迅速的发展起来。
青少年校外教育不容忽视,充分利用与开发校外教育资源,把握社会经济发展的脉搏,培养创新人才,发展政府部门的领导作用,为我们的下一代创造更好地教育氛围。
参考文献:
[1]吴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我市校外教育基地的作用.成才之路,2009,(11):8.
[2]吴鲁平,彭冲.中国青少年校外教育政策研究——种文本内容分析.中国青年研究,2010,(12):30-35.
[3]刘颖.校外教育机构在新形势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与思考.中国校外教育,2010,(10):5.
[4]赵刚.校外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11(4):100.
[5]梁雍荣.青少年校外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基于桐庐县青少年校外教育现状研究.中国校外教育,2008,(12):857.
[6]彭景,陈国先,陆雨,王大清.农村未成年人校外教育现状及教育共同体的构建.中国校外教育,2009,(3):11-12.□
让校外课程资源催化阅读的魅力 篇7
一、利用家庭资源, 夯实阅读基础
要阅读必先识字。单靠课堂上的识字显然是不够的。根据学生年龄特点, 随意识字不但兴趣浓, 还记得牢。家庭是个大课堂, 也是个活课堂, 学习资源丰富, 为学生识字创设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每一个家庭设备齐全, 电器、家具、用品、玩具等, 应有尽有, 孩子也就在它们的陪伴下一天天成长。家中的每一件物品孩子是熟悉的, 都能直呼其名。采取“贴标签”活动, 选择学生喜欢的玩具入手, 用一张小小的纸片写上玩具的名字贴在“玩具宝宝”的身上, 再大声地喊几遍, 汉字与事物一一对应, 既增强了直观感受, 又深化了对汉字本源的认识。孩子们都爱看电视, 它们清晰的图像、生动的情景、动听的声音, 深深地吸引着每个孩子。让孩子们在看电视时, 留心屏幕上的汉字, 把自己会认的字记下来, 孩子们搜集的内容五花八门, 有电视节目的、有主持人姓名的、有广告词、有动画片名及其中的角色名等。讲课文《走马灯的奥秘》, 当讲到要写的生字“奥”时, 许多学生纷纷表示这个字早就会认会写了。原来他们都爱看日本名为《奥特曼》的动画片和漫画书。当讲到生字“排”时, 请学生组词, 一名学生组词为“排山倒海”。我正想解释这个词意, 班上立马像炸开了锅一样, 许多学生连着说出了好几个成语, 什么“长虹贯日”等, 从孩子们的神色中, 我看出他们早已明白了这些成语的意思, 原来也是因为看了《虹猫蓝兔七侠传》这部电影的收获。看到老师惊喜的样子, 孩子们更享受到了课外识字的喜悦, 认字的劲儿更足了。如今, 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 街道边形形色色、林林总总的广告、店名也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也是引导学生识字的好材料。遇到不认识的字, 孩子就会去问, 有不少家长就说如今孩子识字的主动性增强了, 而且不管到哪, 看到汉字就想去认认, 养成了识字的好习惯。日积月累, 孩子的识字量也迅速增加, 一学期下来, 课外识字量由之前的30—50个, 增加到200—250个, 而且识字兴趣也日益浓厚, 为阅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利用乡土资源, 深化阅读内涵
莲花县地处江西省西部, 迄今有1700多年历史。“七分半山分半田, 一分水面和庄园”是全县地貌轮廓的概括。“村居原自爽, 地又是莲花。疏落人烟里, 天然映彩霞”是古人赞美莲花的诗句。
莲花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分布于莲花各地的石灰岩溶洞幽深壮观, 明朝地理学家徐霞客曾游历过莲花的名山胜水。莲花有着令人神往的名胜古迹, 如正气浩然的勤王台、名传遐迩的复礼书院、雕梁画栋的花塘官厅、气势磅礴的吴楚雄关……
莲花还是一个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老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 莲花有3400多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 参加过长征的老干部有63人, 甘祖昌将军当农民的事迹还曾在全国传为美谈。
改革开放以来, 莲花经济发展迅速, 旧貌换新颜, 一座时尚的城市正在崛起, 以她卓越的风姿展现在世人面前, 如一朵争奇斗艳的鲜花, 傲然绽放……
莲花这些丰富的乡土资源, 不但补充了教材, 还能深化教材, 让学生更深刻地领悟教材的真谛。
《军神》一课记叙了一支红军队伍行军途中, 一位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故事。军需处长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 深深地震撼着学生们的心灵。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之一, 是要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莲花是一个革命老区, 革命传统教育的素材比比皆是。因此在教学《军神》一课时, 我们向学生讲述“莲花一支枪”“将军农民甘祖昌”的故事, 让学生感受到舍己为人、大公无私的革命精神就在我们身边, 从而进一步受到教育和鼓舞。
三、利用网络资源, 拓宽阅读空间
21世纪是信息时代, 是网络时代, 是资源共享的时代。弹指一击, 便气象万千, 任尔驰骋, 网络不仅成为人们使用最广泛的现代工具, 而且正成为未来社会———信息社会的重要支柱。因此, 网络资源在校外课程资源中占有很重的份额, 是拓宽阅读空间的一支生力军。我们在课堂阅读教学中也非常重视开发和利用网络资源。例如:《白杨》一课, 作者借白杨赞颂了边疆建设者们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奉献精神, 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 重点是通过白杨的外形特点感悟其内在品质, 难句是提示树与人之间的关系, 由于表达含蓄, 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我觉得联系正在进行的西部大开发的情况来进行教学能突破难点, 会更直观、更形象、更有说服力。于是, 我要求学生上网查找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西部的范围及自然条件;2.工农业建设、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的发展状况;3.过去和现在人民的生活情况。这些资料的收集, 既拓展了知识面, 使立体的大西北呈现在学生面前, 也增强了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校外科学课程资源利用现状之研究 篇8
课程资源单一的科学课堂教学无法全面地实现科学课程的三维目标, 即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尤其是在培养学生的后两维目标上, 通常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目前, 弥补单一的科学课堂教学不足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在科学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校外科学课程资源。
国际上对如何挖掘与使用校外科学课程资源进行了大量研究, 其中, 比较有影响力的是Leonie Rennie的研究。他指出校外科学教育机构和环境对学生知识、技能、理解、掌握和判断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学生的校外科学学习是科学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 每次愉悦的校外参观或动手活动都能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虽然校外科学学习不会驱动显性学习的产生, 但潜在的隐性学习是存在的。美国在科学课堂教学方面就注意到校外科学课程资源的重要性, 学生学习自然科学会得到社会的大力支持, 有很多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公园等都免费向学生开放, 学生们可以在这些公共场所中学习科学史, 了解现代科学技术, 进行实验操作等。
而国内对校外科学课程资源的研究还比较少,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揭示了校外科学课程资源的利用现状, 希望这一现状能够引起科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二、实证研究
本节通过采集校外科学课程资源利用现状的数据, 借助教育统计学的方法进行数据处理, 可以有效地反映当前校外科学课程资源利用的真实状况。
1. 样本选取。
考虑到选取的样本必须具有代表性, 以确保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普适性, 笔者选取了江苏省几个有地域代表性的地区进行了抽样调查。
本次调查研究的对象均匀分布在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 选取的城市包括南京市、无锡市、苏州市、南通市、连云港市。调查的方式为每个城市随机抽取一个学校, 每个学校又随机抽取一个班级, 共发出问卷259份, 收回有效卷236份, 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2. 研究工具。
研究校外科学课程资源利用现状所利用的研究工具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是为获取校外科学课程资源利用现状的数据而设计的调查问卷;其二是为统计分析而使用的SPSS11.5统计软件。
(1) 问卷内容。调查问卷中的第一部分有针对性地列举了七种常见的校外科学课程资源:公共图书馆, 大学实验室, 自然博物馆, 科技活动中心, 广播、电视等媒体, 报刊杂志和计算机网络资源, 共7道题。第二部分罗列了五种典型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学习的主动性、探索意识和收集与整理信息的能力, 每种能力都有3个陈述, 共15道题。每道题都由1到7体现不同程度的七个数字供学生选择, 分别代表使用频率或符合程度的高低——1分表示从来不用或者不符合, 7分表示用得很多或者很符合。
(2) 问卷的信度保证。为确保调查问卷的信度, 我们对调查结果的内在一致性进行了分析, 所采用的信度
通常, 在统计学上, Alpha值达到0.8左右就可以说问卷的信度很好。该调查问卷总的内在一致性Alpha=0.9019, 这说明问卷信度良好, 具有较高的内在一致性和稳定性。
(3) 问卷的效度保证。按照课程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同, 大致可以把课程资源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凡是学校范围之内的课程资源, 就是校内课程资源;超出学校范围的课程资源, 统称校外课程资源。本研究所使用的调查问卷是根据校外课程资源的定义设计的, 这就保证了问卷具有较高的效度。
3. 样本分析。
由于文章篇幅的关系, 本文以问卷中自然博物馆和科技活动中心这两种校外科学课程资源为例进行统计分析, 研究结果如下 (其他的校外科学课程资源的统计分析均与其类似) 。
(1) 自然博物馆的利用现状。通过统计软件SPSS11.5对自然博物馆的利用现状进行频数统计, 得到的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中可以看出, 选择1分的被试有174人, 占总人数的73.7%, 即73.7%的被试表示自己从来没有去过自然博物馆。只有13个被试选择4分及以上, 占5.5%, 即5.5%的被试去过的次数一般或者比较多。没有被试选择7分, 即没有被试认为自己去过很多次。从表2中频数这一列也可以直观地看出这一现状。
(2) 科技活动中心的利用现状。通过统计软件SPSS11.5对科技活动中心的利用现状进行频数统计, 得到的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 选择1分的被试有177人, 占总人数的75.0%, 即75.0%的被试表示自己从来没有去过科技活动中心。只有12个被试选择4分及以上, 占5.1%, 即5.1%的被试去的次数一般或者比较多。没有被试选择7分, 即没有被试认为自己去过很多次。从表3中频数这一列也可以直观地看出这一现状。
(3) 校外科学课程资源与学习能力的相关分析。为了研究校外科学课程资源的利用是否会对学生的学习能力, 即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学习的主动性、探索意识、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 利用统计软件SPSS11.5将其与各个学习能力做连续变量的相关分析, 即Pearson相关分析, 得到的结果如表4所示:
**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相关。
由表4可以看出, 校外科学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学生的各方面学习能力大小的相关系数检验的t统计量的显著性概率分别为0.000, 0.003, 0.000, 0.000和0.000, 都小于0.01, 故拒绝零假设, 认为校外科学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学生的各方面学习能力的大小显著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266, 0.193, 0.260, 0.336和0.373, 这说明虽然是正相关, 但相关系数并不高, 相关关系只在这些相关系数上显著。其实这也说明了校外科学课程资源的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有促进作用, 但可能是因为利用得太少, 总体上影响不大。
三、结束语
从对校外科学课程资源利用现状的实证结果来看, 我国中学科学教育中对校外科学课程的重视力度严重不够, 导致原本就有限的校外科学课程学习资源也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从而让它们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价值;相关教育部门如果不引以为鉴, 这种状况势必会成为全面实现科学课程三维目标的障碍。
针对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校外科学课程资源, 本文给出如下几点建议:从教育管理者的角度来讲, 政府及相关教育部门应确保社会上的公共图书馆、自然博物馆、科技活动中心等公共场所的公益性和开放性, 建议大学实验室适当地对中小学生实行开放, 方便和鼓励中小学生在节假日进行参观学习。从教育实施者的角度来讲, 教师应积极尝试设计一些适用于校外科学课程资源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案, 将其作为科学课堂难以培养学生科学情感的有效补充。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讲, 学生要在校外配合教师的教学行为, 在活动的同时注重对科学现象的思考, 以认真的态度对待参观学习和实践;有选择地阅读科学报刊杂志, 观看科学教育节目, 并合理利用网络资源等。
参考文献
[1]周广强.课程资源开发和整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18—20.
[2]Leonie Rennie.Learning Science Outside of School[C].Research on Science Education, 2007:125—167.
[3]吕宪军, 王延玲.美国科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J].外国教育研究, 2007, 34 (2) :75.
[4]杨小明主编.SPSS在教育统计中的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校外资源 篇9
一、以书为根, 活用教材资源
教材是重要的品德课程资源, 品德教师要把自己对特定学生个体和品德课程内容的独到理解融入到课程资源的开发生成中去。教师不再是教“教材”, 而是“开发、利用”教材。这就对品德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活用教材中的图片
巧妙地运用书中的图例、灵活地选择教学的内容、精心地处理教材的留白是上好品德课的关键所在。《伸出我的手》包括“同情他们的不幸”、“他们最需要什么”、“大家手拉手”三个部分。在教学时利用课件把一个个画面连接起来, 做成录像效果, 展现了弱势群体的生活状态, 让学生直面现实, 感叹于同在蓝天下却有人生活艰辛与不幸, 唤起学生的同情心, 真真切切地聆听爱的呼唤。
2、活用教材中的活动范例
要合理有效地开发文本资源, 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 领会编者的意图, 我们要从学习者的角度去看待它, 提炼和升华它, 很好地利用它来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如教《我们和诚信在一起》时, 针对教材中凡卡应不应该回家的事开展辩论, 我没有一下子把教材中提供的故事结果讲到底, 而是让学生辩论过后听一听结果:由于凡卡的信守诺言, 看园人没办法, 只好从公园外找了一名真正的军官, 下了命令, 凡卡才同意回家。通过自由的辩论以及王老师的有机引导, 同学们从凡卡的行动中看到了诚信的力量, 受到了教育。这时, 再让学生说说:“看园人说凡卡将来会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真正的人”指的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就会有感而发:“一个有作为的人。”“一个敢说敢当的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二、学习实践, 善用人本资源
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 教师要主动地和创造性利用资源, 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价值, 促进学生品德和社会性发展。
1、提高教师自身修养
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 品德教师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根据自己的特点, 发挥自己的专长, 挖掘自己的潜能, 只有这样才可以在课堂上旁征博引, 把一切有利于课程实施、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知识引入课堂, 做到信手拈来。如我通过教学钻研《隔海相望》一课, 学到了台湾省包括多少岛屿, 面积多少, 物产有哪些, 有哪些美誉, 台湾沧桑的历史, 台湾独特的风土人情等, 有关台湾的时事也比以前关心得多, 这课与其说是在教学生, 还不如说自己也在参与学习, 真的可以说是一个师生共同学习的过程。
2、用好学生的经验和体验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 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因此, 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应关注学生的生活, 从中挖掘、提炼课程资源。教学《他们需要关爱》这一课时, 我就抓住了课程的生活性, 从孩子们的生活实际出发, 以他们能够理解的生活作为起点展开教学。首先, 带领孩子们去县特殊学校走访, 观察社区内的残疾人等, 挖掘生活让孩子们体验, 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认知了生活并感悟了生活;其次, 为孩子们创设多种生活情境, 为他们提供体验舞台。我设计了用嘴咬笔写姓名、一只手穿衣服、蒙眼取书、一只脚上下楼梯、传话等模拟情景体验, 给孩子们创设了一个个虚拟的情境, 但又是生活中的真实生活, 孩子们身临其境, 在活动中体验、思考、感悟, 真切地感受到了残疾人由于行动不便所带来的困难和痛苦, 产生了强烈的助人欲望。
三、开放课堂, 巧用生成资源
许多课程资源是在“互动教学”“对话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涌现和生成的。因为这类课程资源产生于具体的师生互动的过程中, 由于它的瞬时性、不可预料性和不可重复性, 它才显得宝贵而有意义。
1、及时捕捉
课程资源是无处不在、无所不在, 我们教师要留意在课堂内外发生的一切, 敏锐即时地生成课程资源。在课程资源利用的过程中, 需要教师依据学生对三维目标的掌握情况、“师生互动”的教学情况, 灵活地来调整教学流程。如有位老师上《媒体连着我和你》一课, 在交流广告这个环节的时候, 老师发现有一位学生说得很具体, 很详细, 于是夸奖说:“你真能干, 对广告了解得这么清楚。”这时有学生说:“老师, 他爸爸就是电视台广告部的。”“哦, 原来如此。”学生的这一提示大大启迪了这位教师, 他立即改变教学流程, 让这位学生介绍介绍他爸爸做广告的制作过程。由于他每天都能听爸爸说起制作广告的过程, 而且还有过亲身体验, 因此说得非常具体详细, 学生听得格外认真。学生感受广告对生活的影响, 激发了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的积极情感。
2、灵活利用
品德教材所具有的开放性特点, 增强了教材对课程资源的吸纳整合力, 让教师能够根据学习发展态势和学生综合素养动态生成的需要, 适时、适度地利用课堂生成的资源。如教《有多少人为了我》, 我说假如有一天, 劳动者们都停止了劳动, 我们的生活又将会怎样呢?有一学生说:“假如自来水厂的工人都停止了劳动, 那我们就会没有水喝了。”我及时评价:“多么可怕的后果呀!”又接着问他:“生活中, 你碰到过停水的事情吗?那一次停水带给你什么感受?”这位学生说:“碰到过, 今年暑假就有过一次停水, 那时天气热得要命, 我想洗澡都没有水, 身体好痒, 感觉自己整个人都臭烘烘的, 可难受了。”我决心趁热打铁, 问全体同学:“生活中你还有过这种缺水的感受吗?”这时学生纷纷诉说曾有过缺水的烦恼, 得出结论:生活中不能没有水厂工人的劳动, 我们要感谢他们。达到了意想不到的课堂效果。
四、关注现象, 妙用信息资源
教学活动中, 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 调动学生的情感, 妙用信息资源, 增强教学活动的真实性、趣味性, 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1、关注时事热点
品德课程资源是开发多样的, 时事资源就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只有合理地开采、挖掘和提炼, 将其盘活成为有效的时事教学情境, 才能变成对教学实用有效的课程资源。如教学《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我给学生播放影片《开国大典》的片断, 让学生的心随着我所创设的情境走进那万众瞩目、群情振奋的时刻, 感受一个中国人真正有了自己的家园后的幸福归属感。然后, 我又让学生交流他们所搜集的有关令祖国骄傲的资料, 学生通过交流刘翔奥运夺冠、香港顺利回归等资料, 真切地体会到了祖国的日益富强和伟大。
2、优化信息技术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资源和工具的优势, 用信息资源辅助教学。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可以自己去解决, 形成了自主学习, 主动求知的新的学习方式, 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学习《中秋与重阳》时, 学生通过网络搜集到很多学习资料, 如“什么是重阳”, “为什么要贴春联”, “中秋的含义”……还了解了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有很多资料是老师也闻所未闻的。与网络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相关的另一种资源——影视资源, 因其直观、形象并具有娱乐性和可读性, 寓教于乐实。
品德课教学中, 整合品德课程资源的方法较多, 只要我们做课程资源探索的有心人, 周围的许多事物都可以开发。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新的课程理论, 勇于探索, 不断实践, 为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发展开辟更为广阔、更富有时代意义的探索空间, 使品德与社会课成为学生知识积累、能力培养和个性张扬的舞台。
摘要:本文以实践和探究的角度从四个方面来谈了品德课程资源的“活水”与“育人”的关系。
校外资源 篇10
位于浙北山区的安吉县拥有丰富的乡土教育资源, 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 历史悠久, 民风淳朴, 人杰地灵, 有着“竹乡”的美誉。连绵不绝的竹海, 漫山遍野的树林, 清澈的溪流, 古朴的民居, 村在林中, 林在村中, 使安吉县已成为一个美丽的大花园。安吉的优势是山水, 潜力也是山水, 生态环境是安吉最大的也是最可宝贵的资源。安吉根据县情, 于2008年开始实施“村村优美、家家创业、人人幸福、处处和谐”为目标的中国美丽乡村建设, 经过近两年的探索与实践, 闯出一条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城乡和谐发展的道路, 创造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安吉模式, ”专家评价:安吉已经成为中国新农村建设的鲜活样板。安吉农村由此发生了四大变化:农业变强了, 农民变富了, 农村变美了, 城乡更和谐了。
安吉美丽乡村建设中所挖掘出的“一村一品”, 以及安吉人兼容并蓄, 敢为人先, 虚心有节, 挺拔向上的竹精神等为我们校外教育提供了许多可供开发与利用的教育资源, 如安吉竹乐已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民间舞蹈竹叶龙已走出国门、赴法国演出等, 来自于大众, 以能激发青少年爱家乡、爱祖国等情感、情绪为最大特色, 具有多功能的审美、认识价值, 能让青少年产生丰富的构想。优美的生态环境, 丰富的民俗文化为我们校外艺术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教学途径与方法, 以新颖的方式在艺术熏陶中给青少年以真的启迪, 美的享受。挖掘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这一乡土教育资源, 我们可进一步拓展校外教育的空间, 构建校外教育新品牌。
一、挖掘乡土教育地方特色资源, 拓展校外教育活动空间
1.开展“中国美丽乡村——寻找我心中的最美”系列活动, 通过寻找身边最美的人, 最美的事, 开展“我心中的最美”评选活动, 以艺术创作、文学写作、书画摄影等各种艺术形式来讴歌家乡的美丽, 挖掘家乡美的资源。
2.开展“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我爱家乡”青少年摄影大赛, 通过孩子充满童真的双眸去发现家乡的美丽, 达到即景生情、遐想万千的境地, 激发青少年热爱家乡、热爱学习、热爱农村的激情。
3.开展“村村优美、家家创业、人人幸福、处处和谐”为主题的墙体画展, 以“我的乡村我来建, 我的青春我来秀”为主题的才艺大比拼活动。以艺术美来渲染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浓厚气氛。
二、挖掘乡土教育资源的自然、人文环境, 拓展校外教育基地空间
突破校外艺术教育仅局限于青少年活动中心内部的技能培训和城市的演出活动, 在农村或社团建立青少年艺术基地或青少年艺术社团, 将这些基地、社团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与民间艺术 (如竹乐文化、昌硕文化、孝子文化、畲族文化等) 结合起来, 拓展青少年活动中心艺术教育新的领域。
三、挖掘乡土教育资源新载体, 探索校外教育教学新方法
1.参观访问。
根据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特色环境, 选取地点或景点进行参观探究, 一方面可以使青少年增强感受, 了解安吉的历史与发展精神, 了解安吉的竹文化、生态文化;另一方面可以积累更多的素材, 为以后的艺术创作想象奠定基础。
2.实践体验。
鼓励青少年亲身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体验, 通过竹编、竹根雕等艺术体验, 通过为美丽乡村建设宣传演出等实践活动, 了解安吉美丽乡村的本土特色与文化背景, 感受艺术与生活的联系, 让青少年在实践、体验、探索、感悟中升华自己的人格品德。
3.专题构想。
以“农业变强了, 农民变富了, 农村变美了, 城乡更和谐了”等为主题, 以优美的生态环境、丰富的乡土特色、古朴的民风民俗等为内容, 提炼出创作素材创编舞蹈, 创作书画, 得到发自青少年内心的共鸣。
四、挖掘乡土教育资源特色品牌, 拓展竹乡特色校教育的品牌空间
1.打造美丽乡村艺术作品。
借鉴安吉竹乐、舞蹈《竹叶龙》等民间品牌艺术, 创编舞蹈《竹林宝宝》、《笋芽儿》等竹系列的舞蹈、音乐。
2.打造美丽乡村艺术社团。
在红舞鞋艺术团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笋芽儿合唱团、笋芽儿记者团、笋芽儿书画社等笋芽儿艺术团的建设和扩展。
3.开展美丽乡村主题活动。
美丽乡村的山水田园、衣食住行、文化气息、民风民俗, 其认识和描绘, 在我们的艺术学习和创作中也要有所突破, 有所创新发展。通过开展美丽乡村主题活动, 来唱响安吉的发展远景, 美好的蓝图在青少年的脑海中一一展现。通过开展具有乡土特色的主题活动, 激励他们爱国爱家、奋发图强、投入到安吉的美丽乡村建设中去, 亲手描绘他们美好的明天。
五、挖掘乡土教育资源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方式
1.课题研究拖带式。
这种方式要求通过对社会生活实际、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思考, 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并制订研究计划, 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自主探究活动。这种方式的活动可以成为系列, 其核心思想是培养青少年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 在研究过程中, 可以利用探究对象所形成的资源, 拖带参与体验、社区服务、实践行动、劳动制作、才艺竞赛、交流合作等活动, 使资源“活跃”起来, 成为有机的组成。
2.活动切入式。
主题的展开往往可以以活动的形式组织, 在一种活动形式下, 可以含盖很多其他内容。比如, 地图绘制活动, 在一定的区域内, 活动者可以自行选择绘制内容, 这样, 可以选择的内容就非常多, 环境的、人文的、道路交通的、生物的等等不一而足, 我们常见的摄影、绘画、形象设计、主题活动设计 (比如休闲、交通法规、文明礼仪等) 、野外考察等都属于这一方式。
3.线索引导式。
主题活动要有一定的线索, 这种线索实际上就是一种价值理念, 可以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大领域展开, 其主题可以是关心社会和科技进步、关心地球和生存环境、保护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节约与勤俭、尊老爱幼、敬重珍惜生命、可持续发展、热爱集体、自我挑战、意志与毅力锻炼、心理健康等。
4.学科拓展式。
校外资源 篇11
“桑蚕居”工作室的优势
“桑蚕居”可提供学校所不具备的养蚕条件,并能通过课外活动逐步培养学生探究式的学习方法。通过让学生参与“小小养蚕家”活动,让学生亲历养蚕的过程,了解蚕从卵中孵化,经过生长变化成蛾,然后产出卵,最后死亡这一生长变化的生命全过程,从而建立昆虫生命周期的模型。这样,“桑蚕居”的活动能够充分利用校外教育的环境,弥补学校科学课程教学的短板。
首先,“桑蚕居”可提供专业的育蚕环境,除专用的育蚕室外,还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全面系统生动地展示蚕的生长过程。其次,“桑蚕居”的活动计划不拘泥于一般的学校课程计划,而是根据蚕的生长过程以及生长过程中的特殊事件安排活动。“桑蚕居”在活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能提供更多的拓展性知识与体验内容,并通过方案设计、讨论、记录、展示评价等活动形式,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并可在活动中特别设计加入能充分满足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的环节。第三,“桑蚕居”有专职的科技辅导员,均经过专业培训,能够关注学生在活动实施中的发展情况,及时帮助解决学生在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此外,“桑蚕居”的活动是由学生自主、自愿选择,这为对生物学有兴趣的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学习空间和个性化的学习内容。
“桑蚕居”养蚕活动的准备工作
中心为建立“桑蚕居”工作室,提供资金保障和专门的场所。工作室分两部分:展示室,用于存放各种标本;人工饲料饲养室,用于养蚕。饲养室里的培养箱、烤箱、冰柜等分别用于培育幼蚕、保存蛹虫草、储存人工饲料等。
为了满足更多学生参与养蚕活动的需求,我们采取人工饲料养蚕的方式。这种养蚕方式摆脱了几千年来蚕对桑叶的依赖,进一步拓展了养蚕的时间。为了增加活动的趣味性,我们选择彩茧专用饲料,使原来白色的蚕变成彩蚕,并结出相应颜色的彩色蚕茧。我们还利用现有的蚕蛹,提供虫草菌,培育蛹虫草。
在开展项目前,我们邀请吴江市蚕桑指导站的专家对中心部分科技辅导员进行桑蚕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并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试养活动,作好操作观察记录。通过试养活动,科技辅导员有了一次完整的饲养彩色蚕和培育蛹虫草的经验。
“桑蚕居”的硬件设施和相关养蚕材料准备好后,我们通过在《吴江日报》刊登活动信息,在电视台播放滚动字幕,以及到学校发放活动宣传单等形式,面向全市3年级小学生进行招生。由于场地限制,长期活动班每期只招收6~8对亲子来参加活动。为了让更多学生体验饲养彩色蚕的乐趣,我们还利用每周组织全市各乡镇小学高年级学生到中心来活动的契机,开放“桑蚕居”,让学生进行短期的活动体验。
养蚕活动计划的制订
在制订活动计划时,我们主要遵循了以下几个原则:
保证实现教育目的与任务
围绕学校科学课养蚕单元的教学目标、重点及过程等方面制订计划,尽量弥补学校课程的不足,拓展、完善、补充学生在课内所学的知识。
不与学校的正常上课时间冲突
作为校外教育机构,“桑蚕居”的活动安排不能做到每天1次,养蚕活动只能在不和学校课程相冲突的基础上进行,我们采用了1周活动2次,活动时间是每周三、周六的课后和假期,每期共19次活动。
遵循蚕的一生的自然生长规律
养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从观察蚕卵开始,出生、眠、蜕皮、彩色蚕、蚕的身体、制作结茧的家、结茧、蛹、蚕茧和蚕丝、蚕蛾、荧光判性、蛹虫草,最后总结蚕的一生。蚕每天都会有变化,需要学生每天观察,由于每周只有2次活动,学生无法在“桑蚕居”观察蚕的整个变化,我们让学生将蚕带回家饲养,在家作日常观察记录。我们根据蚕的生长过程和生长过程中的特殊事件制订活动计划,在“桑蚕居”重点观察蚕宝宝生长过程中的特殊事件,如眠、蜕皮、结茧等。
“桑蚕居”活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为了开展有特色的“桑蚕居”活动,中心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养蚕活动”。中心聘请苏州大学生命科学院博士生导师和吴江蚕桑站的专家作为“桑蚕居”的顾问,主要负责对“桑蚕居”的环境设计、设备采购等提出建议,对活动中涉及到的专利产品进行使用技术指导,并负责培训中心的科技辅导员。中心选拔了有一定专业技术、责任心强的科技辅导员专门从事“桑蚕居”的活动组织实施,并与科技特色学校的科技教师一起设计开发活动资源。
在活动资源开发阶段,针对小学3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参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科学》3年级下册和科技教师教学用书等资料后,“桑蚕居”的科技辅导员和学校科技教师一起编写了观察记录与动手操作相结合的校外科普活动手册《蚕的一生》。手册主要由各个时期蚕的知识、如何养蚕、怎样观察和记录等内容组成。其中,手册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观察和记录。养蚕过程中的观察记录将持续近2个月的时间,因此,记录单起到了引导学生如何观察和记录蚕宝宝各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和形态的作用。记录单主要采用观察记录、问答、画图、表格相结合的形式,这样既能引导学生观察得更仔细更全面又不会显得太枯燥。
养蚕活动实施的关键点
从贴近学生生活的角度趣味地导入
学生在家里会发现一些现象和一些趣事,在上课开始前给他们时间交流和讨论,以便更全面地了解蚕宝宝。在引导学生思考和观察的时候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如:上观察蚕卵课引导学生观察蚕卵的形状、大小、颜色时,准备一些不同动物的卵,让学生比较观察;在观察蚕蛾课时,准备一些不同昆虫的标本让学生观察。
重视观察记录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观察能力还不够强,往往观察得不全面、不仔细,在描述时不善于用数据说明问题。在实施养蚕活动时,观察和记录是重点。我们鼓励和指导学生仔细、全面地观察,在观察中量一量、数一数,尽量用数据说明问题。教师也可通过记录单上的反馈信息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发展。如:每次活动都有一张记录单给学生,要求学生按照记录单上的问题一一记录并在每次活动后回收。在活动中间,教师明显感觉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了,学会观察重点现象了,同时也会找到一些不同的观察点。
选择适当的时机讲解
在学生们讨论和观察记录的同时选择适当的时机补充讲解相关的知识点。例如:在学生们讨论要为即将出生的蚕宝宝准备些什么东西的时候讲解蚕宝宝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在学生们观察蚕宝宝的身体的时候讲解身体各个部分的名称和作用,在讲到蚕宝宝背上花纹的时候还可以通过神话故事来加深学生们的印象。
校外资源 篇12
关键词:历史课程资源,校外,优质
一、历史课程资源的基本内涵
课程资源, 是第八次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
历史课程资源, 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是指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它既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以及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物质资源, 也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人力资源, 有校内的, 也有校外的。用“教材”的观念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课程目标的要求, 初高中新课程标准都提出要开发多种历史教学资源, 并适当淡化历史教科书作为历史课程资源的核心地位。
本文所提优质校外课程资源, 就是从与历史教学相关的各种校外课程资源中筛选出的多种课程资源的组合, 它是对校外课程资源进行重组、优化的结果。
二、优质校外历史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的, 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深入发掘利用校外优质课程资源, 开辟历史第二课堂, 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 注重历史与现实生活的密切结合, 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有利于提高历史教育教学效益, 有益于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全面发展。
1.实地考察校外优质资源。
笔者学校地处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江南古镇千灯, 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百戏之祖”昆曲发源地, 也是伟大思想家顾炎武先生的故里, 历代人文荟萃, 历史遗存颇多。笔者在教学中也充分利用这得天独厚的优势, “玩”中学历史, 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拓宽课程内容, 开辟第二课堂, 打通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的渠道。让学生带着生活经验与感受走入课堂, 又带着课堂上的各种收获与感悟走向社会。如学完《远古人群》后, 带领学生去实地探访古镇良渚文化遗址——少卿山以及秦望山等遗址;复习古代经济史时, 带学生去参观古镇余氏典当行, 又带着学生去考察千灯的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昆山农业文化展览馆;学完近代史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仁人志士的爱国之举时, 又带领学生去古镇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顾炎武故居参观学习, 零距离感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给家乡学子带来的责任感。
在家乡古镇的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 当历史的风貌尽可能原汁原味的呈现给学生时, 这些“自己会说话”的课程资源给学生带来临场感和真实感。乡土历史的乡情性、亲切感, 更利于帮助学生感受历史的真谛, 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
2.校外人力资源引入校园。
人力资源也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我们除了要用好校内的师资资源外, 还要善于从校外引入优质人力资源, 发挥当地的知名人士的作用。
无论哪个地区都会有一批知名人士, 如社会名人、企业家、著名学者等, 他们或远离家乡、或在家乡这片土地上开拓了自己的宏伟事业, 为乡亲们做了许多有利之事, 这些人无论在专业特长、道德品质、经济实力等方面都有自己出色的一面, 并且他们中的不少人也热衷于家乡学校的教育事业, 愿意为学校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求, 邀请他们走进学校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所见所闻。每学期, 我们都会邀请古镇退休教师、“感动中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希望老人”周火生老师来校为新生讲述他退休18年如一日捐助“希望工程”的事迹。我们也可以邀请部分各有特长的学生家长, 甚至还可以发掘利用一些对某方面乡土资源认识颇为深刻的“民间”土专家, 聘请他们作为学生的课外辅导员, 为学校的教育提供智力支持。由于这些人或事来源于学生的周围, 贴近学生的生活, 容易使学生对他们产生亲切感, 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做一个优秀学生的动机。
三、成效与思考
1.实践尝试效果显著。
新课程改革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 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历史知识贴近生活, 体现时代。美国现代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 “学习的最好刺激, 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开发和利用历史课程资源可有效补充传统教材资源的不足, 把单纯的教师讲授扩展为师与生、生与生的双边活动;把学生从课堂引到校外, 它以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 给了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 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把课本上的书面知识变为可以感受的情感体验, 使学生身临其境, 在愉悦中增长知识, 培养能力, 陶冶情操;把学生简单的记忆背诵变为走进历史氛围的深刻理解。如此则使“历史”不再那么遥远、抽象, 使历史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使历史课堂变得丰富多彩, 使历史情境教学富有生命意义。
2.总体现状不容乐观。
新课程改革以来, 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情况虽有改观, 但离新课程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不同学校之间、同一学校不同教师之间也有较大差别。长期以来, 学校、教师对于课程资源的地位和作用重视不够, 缺乏对课程资源的识别、开发和运用的意识和能力, 导致课程资源的结构比较单一, 许多课程资源没有能够得到开发利用而进入课程。很多教师认为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主要是专家学者们的事, 所以对课程开发积极性不高。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不少老师仍把历史教学的任务局限在知识的传播上, 忽视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认为历史学习就是“背多分”, 老师课堂教学广泛采用“勾书圈点教学法”, 忽视开发性的历史课外活动。实际教学中, 要想改变历史教育过分重视技能教学的现状, 并将其提升到文化学习的高度, 仅仅靠学科的课程资源和学校内的课程资源是很难做到的, 只有大力拓展历史课程内容的空间, 充分运用各种相关的教育资源, 将各种资源整合到历史课程中来, 才能真正发展历史教育。
3.教师素质活水源头。
历史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 前提是教师要确立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和课程资源开发意识。缺乏这些意识即使身边存在大量的课程资源教师也会“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所以, 历史教师的素质仍是关键所在, 是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的活水源头。只有高素质的教师, 才能开发出高质量的课程资源, 才能正确辨认哪些是“优质课程资源”, 才能具有面对这些资源时考虑它对课程教学有什么价值和意义, 怎样才能把它挖掘出来使它为课程教学服务的意识。同时, 要认识到历史教师本身就是实施课程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因此, 我们历史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加强专业阅读和积累, 积极参与“同课异构”活动, 不断进行教学反思, 努力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教学智慧。
4.学习效果重在反思。
历史新课程标准规定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应达到总体目标, 学生学习不是为了死记一些知识, 也不仅仅是提高某些能力。历史学习应该充分发挥它在塑造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的作用, 这是历史学科最大的价值所在, 也是其它学科所无法比拟的, 所谓“读史可以明智”。教师在历史教学中, 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历史学习和历史借鉴中, 不断的反省自我, 认识自我, 超越自我, 从而加深对现实的理解, 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从而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感受到学有所用, 学有所值, 学有所乐。
参考文献
[1]朱煜.历史课程与教学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2]周广强.新课程教师课程资源开发和整合能力培养与训练.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3]余文森.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