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次预算体系

2024-06-23

多层次预算体系(共7篇)

多层次预算体系 篇1

预算管理是指在制订目标的背景下, 对预算执行部门未来的经营活动和财务分析结果进行全面的预测, 并对执行过程实行监控, 在与实际完成的情况中对比分析, 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善意见, 帮助预算管理者有效管理并最大效益完成确定计划。预算管理可以更好的提高效益, 协调组织活动, 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因此, 建立健全预算考评体系对于预算管理有很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层次分析法下预算考评体系权重设计

(一)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将一个复杂的多目标决策问题作为一个系统, 将目标分解为多个准则, 进而在分解为多指标的若干层次, 通过定性指标算出权重, 作为目标多方案优化决策的方法。层次分析法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系统, 多层次、多方位的进行评价分析, 将多目标、多准则的决策问题化为多层次单目标问题, 通过两两对比人为主观确定同一层次中的元素相对于上一层次元素的重要性, 并计算指标的权重, 结果简单明了, 容易被决策者了解并掌握, 从中选出最优方案。

(二) 预算考评体系

预算考评体系的建设要综合考虑预算执行者以及预算管理部门的实际情况。开展预算考评活动要遵循客观、全面、效益、发展的原则, 预算的对象是对预算执行情况以及预算全体人员进行审核, 评价内容是对预算执行者工作一定期间内的盈利情况、债务风险、经济增长以及资产的质量进行定量的对比和评价。评价结果分为A、B、C、D、E、F五个等级。根据各评价指标的功能分为基本指标、辅助指标和修正指标。

(三) 层次分析法下的预算考评体系

预算管理中的基本指标 (B1) 是指预算对象的执行营业能力以及债务风险, 营业能力主要体现在营业利润、营业收入、年均总额、投资总额以及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 综合反应预算执行者投入的生产水平, 在营业能力的基础上建立营业利润率 (B11) 、资产报酬率 (B12) 和营业利润净现金率 (B13) 的指标, 以反映预算的盈利质量。其中, 营业利润率是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净现率指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营业利润;资产报酬率是指年均利润/投资总额。债务风险主要是评价预算执行部门债务负担水平、资产的负债结构和现金偿还能力的财务状况, 在此基础上建立资产负债率的指标, 资产负债率是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综合反应预算执行情况的债务水平以及面临的债务风险。

预算管理中的辅助指标 (B2) 是用来评价预算执行部门资产的质量, 通过资产的运行状况、资产有效性、资产的周转速度以及资产的结构的分析评价, 建立资产周转率 (B21) 、成本费用利用率 (B22) 以及流动比率 (B23) 的指标, 综合反应预算执行部门的经济资源的利用效率和资产的安全性能。资产周转率是指营业收入/资产总额;成本费用利用率是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预算管理中的修正指标 (B3) 是分析预算执行部门经营增长的水平与发展后劲, 其评判指标主要是对销售的增长、效益的变化以及技术投入影响的预算, 通过建立剩余收益率 (B31) 、市场占有率 (B32) 来确定预算执行部门的增长水平和发展后劲。剩余利用率是剩余利润/营业收入;市场占有率是指产品销量/产品市场总量

(四) 层次分析法下的预算考评体系权重分析

预算考评指标体系中各级指标权重采用了层次分析法确定, 并使用1—9的比例标度, 标度的意义如下:

1表示两个元素相比, 重要性相同;

3表示两个元素相比, 一个比另一个稍微重要;

5表示两个元素相比, 一个比另一个明显重要;

7表示两个元素相比, 一个比另一个强烈重要;

9表示两个元素相比, 一个比另一个极端重要;

2、4、6、8为上述相邻判断的中值。

通过两两对比目标层和子目标层、子目标层与指标层, 建立判断矩阵, 通过Yaahp软件进行计算指标权重。

B—Bi判断矩阵中, B1对B的权重为0.7334;B2对B的权重为0.1991;B3对B的权重为0.0675, 且λmax≈3.0940CR≈0.081<0.1, 一致性检验通过。

B1—B1i判断矩阵中B11对B1的权重为0.3375;B12对B1的权重为0.1638;B13对B1的权重为0.0974;B14对B1的权重为0.4013, 且λmax≈4.2173 CR≈0.08<0.1, 一致性检验通过。B2—B2i判断矩阵中B21对B2权重为0.6586;B22对B2的权重为0.1562;B32对B2的权重为0.1852, 且λmax≈3.0291 CR≈0.025<0.1, 一致性检验通过。B3—B3i判断矩阵中, B31对B3的权重为0.6667, B32对B3的权重为0.3333, 其中λmax≈3.0291 CR≈0.025<0.1, 一致性检验通过。

从预算考评体系的权重计算看, 其设计权重比都通过一致性检验, 说明设计的层次分析法下的预算考评体系基本满足实际情况, 因此在预算管理中的的预算考核评价可以依靠层次分析法下的指标来确定评价标准, 以更准确、客观的评价管理。

二、总结

预算考评体系在符合实际情况的背景下, 有效促进预算管理, 而层次分析法以预算考评目标的主次进行合理预算, 并设计考评体系的权重, 使考评管理有了重点考评对象, 选择最优方案, 提高工作效率, 更有利于预算执行者工作战略目标的实现。

摘要:预算管理中的考评体系的设计直接影响预算执行者的工作效益, 本文就预算管理进行预算考评的设计, 以层次分析法为设计背景, 探讨预算考评体系, 并对层次分析法下的预算考核评价体系进行权重分析。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预算考评,权重分析

多层次预算体系 篇2

一、预算管理考评体系的初步选择

目前, 对于国有大中型企业而言, 其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确定应体现《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要求, 因为《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包括了详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并以此作为企业管理层相关考核的依据。但是, 企业集团为了内部管理的需要, 提高评价机制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应构建适应集团管理特点的预算管理考评体系。依据指标的一般设置方案, 笔者认为, 预算管理考评体系应由三部分组成, 即基本指标、辅助指标和修正指标。具体见表1。

在预算管理考评指标体系中, 基本指标 (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净现金率、资产负债率和投资报酬率) 是指标体系的核心, 是对企业经营目标和发展战略的体现;辅助指标 (资产周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和流动比率) 是基本指标内容在经营活动过程中的延伸;修正指标 (剩余收益率和市场占有率) 是对战略关键因素的补充, 对影响基本指标的客观因素的校正。

二、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预算管理考评体系的权重

一是建立层次结构模型。预算管理考评体系由目标层、子目标层和指标层构成, 具体见表1。

二是构造判断矩阵 (成对比较矩阵) 和进行一致性检验。通过对采用预算管理的大型企业集团的实地走访和调查, 并请有关专家对两两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行比较赋值, 构造判断矩阵 (成对比较矩阵) 。

三、结语

构建多层次物流人才培养体系 篇3

物流人才培养存在问题

高等院校物流专业毕业生适应期较长, 市场需求与人才岗位适应能力错位。高等院校受资金及场所的局限, 实践教学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使得物流专业毕业生毕业后岗位实践与实际上岗应用能力不足, 往往需要一个过渡期来适应刚刚发展起来又更新很快的新行业, 社会认可和评价尚不充分, 造成市场需求不能满足, 使得毕业生就业评价不太高。

物流人才综合素质缺乏规范化的培养途径。由于物流专业人才在数量上无法满足企业的人才需要, 使得企业只能选择吸纳再就业人员解决暂时的人才缺口。这些再就业人员只能靠参加企业或社会培训了解一些基本知识。而一些社会培训机构受商业操作的影响, 没有与培训人员的职业发展相结合, 他们与高校相比, 无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 无固定的培训教师, 无规范化的教学和考核, 无统一的标准体系, 质量不能得到有效保证, 客观上造成了人才供给结构失衡。

高校优势

从2000年教育部批准北京物资学院第一家高校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算起, 到2004年8月底, 全国本科类高校中共有97所高校开设了物流管理或物流工程专业。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本科课程设置主要侧重培养具备物流管理、规划、设计等较强实务运作能力的高级现代物流管理人才。在教育模式、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及实践教学方面都积累了较多的经验。教学计划中除设置了必修课、选修课外, 还注重了实验和实践环节。以北京物资学院为例, 经过几年的发展, 学校建有1个荣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称号的物流系统与技术实验室, 1个北京市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北京市现代物流研究基地。“物流管理”专业成为北京市品牌专业。立足流通, 突出物流也成为该校的办学特色。

物流类专业基本上是以培养有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及物流工程学基础的人才为目标, 要求他们能够掌握物流基础理论和方法, 对外语和计算机技能也都有较高要求。这种教育模式基本上可以实现培养具有基础扎实、宽口径的复合性物流人才。另外, 一些院校为了使学生在毕业后缩短对实际工作的适应期, 已经开始重视实践教学, 在空间上和经费上加大了实践教学的投入。如一些院校近几年建立了贴近实践的物流实验室或实习基地, 增加了实践环节的教学, 为培养不仅具有系统的理论知识, 又具有较强实务能力的专业物流人才创造了条件。

人才培养体系

在物流人才市场供不应求的迫切形势下, 高等学校应担当起物流人才的培养大任, 依托现有资源, 创造条件, 构建物流管理与物流工程专业的大专、本科、硕士和博士多个层次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 满足市场对各类物流人才的需求。

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第一线的实际操作人员。企业既需要高学历人才, 更需要职业教育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级实用人才”为目的, 其毕业生要具有一定专一性和适应性。他们的培养定位于知识与能力相结合, 以能力培养为主, 侧重实践教学的实用型、操作型的物流人才。在制定培养方案中, 应遵循“宽口径、厚基础、综合性、实用性”的原则。

物流本科生教育主要培养中层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以培养各类企业的物流管理人才和物流企业的管理人才为核心。这类人才需要熟悉物流企业运作流程, 能够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协调管理能力和一定的战略决策能力。

物流博士及物流研究生教育主要培养高层次管理人才、科研人才和高校师资。以培养物流科技创新、知识型和研究型物流人才为核心。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体现职业定向性。学校在课程设置上, 应突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性的特点, 保证学生具备至少一门专门技术。特别在仓储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信息管理方面加强力度, 帮助、鼓励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培训拿到初级物流师、初级采购师、计算机等级证书、英语等级证书、叉车证书、条码技术与应用证书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从而满足现代物流专业化、国际化及信息化的需求。

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践相结合。校内实训主要是模拟物流基本运作流程。有的高校建立的ERP实验室, 就是集财务、人员配备、供应及销售为一体的仿真模拟, 极大提高了实训效果, 使实训更接近于实战;同时进行沙盘对抗练习, 从而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校外实践主要是与物流部门合作, 在企业中建立实践基地。同时, 学校在教学计划中会有专门进行社会实践的课时, 从而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

产学结合, 校企合作。产学结合, 就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学校要与物流企业合作, 使学生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帮助学生提高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从而实现学生与企业、学生与就业的“零距离”。

目前, 在设置物流专业的高校中, 本科教育是一大生力军, 在各层次的教育中学生的比例最大。这个阶段的人才培养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所以本科教育对物流人才培养的影响最大。

首先在课程设置上要体现“宽”和“广”。由于现代物流是一门新兴学科, 同时也是一门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学科, 学校开设的课程要涉及经济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工学基础和交通运输工程知识, 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同时注重让学生掌握外语及计算机等基础技能, 掌握物流基础理论和方法, 得到物流系统设计的基本训练, 具有综合性、应用性、宽口径的知识体系, 具备物流管理、规划设计等较强的实务能力的高级应用人才。

其次在教学方法及手段上要灵活。学校要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意识, 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主体地位, 将启发式、交互式、案例及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融入教学中。同时将信息化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有机融合, 使学生在一个仿真的物流工作环境中进行学习, 全面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与动手能力。

第三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通过定期培训、组织到企业研究考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讲座、加强校际间同行业教师间交流及组织教师出国进修等方式, 提高现有专业师资的物流教学水平, 不仅使教师既懂理论, 又使他们具有实践技能。

第四学历加认证, 培养双证人才。学校要联合权威行业协会, 使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认证。自1995年,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推出国家级物流行业资格认证考试以来, 其制度化、流程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流程, 得到了社会上广大物流从业人员、企业和政府的认可与重视。同时, 这一认证也给学生带来了好处, 使学生在毕业时不仅拿到学历学位证书, 还可以拿到职业资格认证证书, 使毕业生具备了更强劲的软实力。

为使他们具有从一个宏观的层面对我国物流的发展问题进行研究, 制定物流发展的法律和法规, 为全社会提供总的运行规则, 从而驾驭物流日常业务的经营和决策, 解决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及实际问题的能力, 物流博士及研究生教育要重视理论研究。

在学生进行学习的同时, 积极鼓励他们承担课题研究, 撰写学术论文。学校应建立专项科研基金, 为他们配备一定的研究条件, 在硬件上和软件上给予大力支持。同时, 学校应鼓励博士及研究生与企业合作, 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科学研究。从而尽早、尽多地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企业, 形成以科研促生产, 以生产带动科研的良性循环。

构建农村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研究 篇4

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障,差异化

一、农村养老保障现状

(一) 家庭养老

受“养儿防老”这一传统观念的影响, 家庭养老仍然是农村地区一种自发的主要的养老模式。虽然现阶段农村地区已经实行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但是保障程度较弱, 而且其他保障层次惠及面不广, 这使得家庭养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会发挥重要作用。

在当前社会经济转型期, 城镇化还在深入, 土地的保障功能正被削弱;很多农民由农村进入城市, 空巢家庭比例攀升, 同时家庭养老缺乏制度约束, 这些因素使得家庭养老已经不能满足农村养老保障的实际需求。

(二)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以保障农村老年居民基本生活为目的, 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 由政府组织实施的一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该项制度于2009年下半年开始试点, 2015年将实现全覆盖。农民拿到的养老金有两部分, 一是个人账户养老金, 来自于个人缴费;二是基础养老金, 这部分资金来源于国家财政保证, 所有满60岁的农村老人都能享受该普惠式养老金。

无可置疑这是一项惠民政策, 填补了农村居民养老保险长期以来的制度缺位。但另一方面, 这项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低水平、广覆盖, 只能是保障基本需求, 无法满足当前农村多元化的养老保障需求。

(三) 农村五保供养制度

农村五保供养是依照《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规定, 对丧失劳动能力和生活无依靠的老、弱、孤、寡、残的农民实行保吃、保穿、保烧、保教、保葬的一种社会救助制度。这项制度针对的是特殊人群, 由财政预算提供资金。具体供养形式分为集中供养、分散供养。集中供养由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提供供养服务;分散供养可由村民委员会提供照料, 也可由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提供。到2011年年底, 农村居民五保集中供养人数182.2万人, 分散供养人数365.7万人, 但这只占到农村人口极小的一部分。

(四)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对于家庭人均纯收入未达到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贫困农村人口, 可由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给予资助。农村老年人口也是该项制度的受益人群, 这是对上述几个保障层次的补充。

自2007年以来的新农村建设中, 政府部门不断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对财政困难地区给予适当补助。目前各省市都广泛开展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农村低保受益人数已有3400多万, 这其中包括了相当一部分老年贫困人口。

除了以上几种农村养老保障形式外, 一些富裕地区的村集体对村民实行福利分配制度, 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属于养老保障。例如, 无锡市前洲镇西塘村每个村民都有养老保险, 到了退休年龄能拿到2000多元退休金。当然只有经济很发达的农村地区才能实行类似形式的养老保障, 对我国广大农村而言这并不具有代表性。

二、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地区差异化明显

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各地区差异很大。就当前情况而言, 家庭养老仍然是农村养老的主体形式, 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其他养老形式没有发挥更大作用的空间。而东部地区乡镇、集体经济发展较快, 农业经济比重降低, 养老需求也呈现多元化, 各种形式的养老制度如居家养老等推进情况良好。因此需要结合我国国情, 根据不同的养老需求, 对各种形式的养老保障方式进行有效配置, 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养老保障体系。

三、多层次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这一体系架构可以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提供资金支持, 主要包括社会救助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商业养老和补充养老保险。第二部分是具体的服务方式, 包括家庭养老、居家养老、机构养老。

(一) 资金来源

(1) 社会救助制度

这一层次应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主体, 五保户供养、特困户补助、医疗救助等为补充。其保障目标是维持生活困难农村居民的最低生活水平。农村老年人口是一个弱势群体, 这一层次应优先照顾鳏寡孤独的农村贫困老人, 让其基本生活有保障。

2012年9月政府部门颁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意见》, 强调要加大政府投入, 确保把所有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相关的制度安排有了, 其关键问题是如何保证救助资金来源。

另一方面还需要动态调整保障标准, 提升社会救助的内涵。特别是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 更应不断提高农村保障标准, 让当地的贫困老人也能享受社会发展成果。

(2)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新农保已经在大部分农村地区开展, 越来越多地农民享受到了基本的养老保障, 但是新农保与其他养老制度的衔接问题还需进一步解决。由于进城务工农民的流动性较强, 养老保险的参保状况较混乱, 需要更灵活的制度安排, 适应各种实际情况;新农保与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的配套衔接也需要尽早落实。这就需要建立养老保障全国联网信息平台, 为养老保障制度的转移、衔接提供便利。

(3) 商业养老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层次

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 一些富裕的农民也开始购买商业养老保险。部分保险公司已经看到了农村市场的发展潜力, 正在积极开发适合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险产品。商业保险作为社会保障的重要补充, 政府部门应该进一步细化鼓励政策, 倡导保险公司深入开拓农村养老领域。

补充养老保险是有一定经济实力的集体组织、企业等自愿办理的养老保险, 它可以看成是对农村居民的一种额外福利, 介于商业养老保险和社会养老保险之间。

(二) 养老服务方式 (1) 家庭养老

传统家庭观念在农村地区仍然深入人心。尽管家庭的养老保障功能在退化, 但是家庭所提供的精神慰藉和物质、人力支持仍然是目前任何一个层次的养老保障无法替代的。很多老年人还是倾向于家庭养老。农村基层领导部门一方面还是应宣扬孝文化和家庭养老的重要作用, 从道德层面加强约束, 给予村民精神、物质支持, 同时对不赡养甚至虐待、遗弃老人的行为进行干预、惩罚。

(2) 农村居家养老

我国农村地区由于年轻人外出务工, 空巢老人比例其实大于城镇。但由于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及家庭养老的传统观念, 让老人都去养老院养老显然是不合时宜的。目前城镇地区已经在全面推进居家养老, 它的发展与成熟为农村地区发展居家养老提供了向导。很多农村地区也已开始探索发展相适应的农村居家养老。

居家养老的内涵是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 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社会化服务以解决基本的日常生活问题, 服务内容一般包括生活照料与医疗服务。对农村老年居民而言, 可以享受到专业养老服务机构提供的饮食起居、卫生清洁、上门陪护等服务, 老人子女的经济、精神负担也得到了减轻。

农村居家养老服务面临以下问题:政策扶持如何制度化、常态化;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缺乏整合各方资源的平台;养老服务业社会化程度低, 服务人员不成规模, 相关服务中介组织发展滞后等。

(3) 机构养老

机构养老即到养老院去养老, 是居家养老的有力补充, 也是农村养老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农村机构养老的现状是很多农村地区养老院数量少, 设施有限, 服务内容单一, 缺乏专业从业人员。

充足的资金保障是首要问题。除开政府的财政拨款, 村镇集体经济也可为本村养老机构注入部分资金, 农村老人可用土地或者积蓄来获取保障。另一方面还需要充实养老从业人员队伍, 加强农村养老服务的可持续性。

上述几个层次构建了一个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 各地可以结合自身情况, 分步骤、分阶段、分层次实施。在养老保障资金支持到位的基础上, 灵活选择家庭养老、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等多种养老服务方式, 满足不同层次养老保障需求。

四、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对策建议

1.加快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立法。目前养老保障方面的法规只有2010年颁布的《社会保险法》, 只对新农保有明确的规定, 其他农村养老保障的相关制度大多以政策文件形式出台。这方面可以加快立法, 使各项措施都有法可依、便于操作, 同时具有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2.落实政府职责, 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障一直非常薄弱, 这跟养老资源的配置、分布不平衡有关。在现阶段, 政府应加大财政补贴力度, 养老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 实现城市对农村的“反哺”。特别是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各级政府承担的责任应该更大。

3.加强农村养老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匮乏, 而农村居家养老、机构养老都需要依托一系列的老人居家养老服务站、老人日托中心等硬件设施。因此, 农村养老保障体系要完善, 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必不可少。这需要结合当地老年人实际需要, 整合各方资源, 建设必要的基础服务设施, 推进专业化养老服务。

4.建立专业的养老服务队伍。无论是居家养老还是机构养老, 都需要专业的养老服务人员。专业的养老服务队伍可分两个层次, 一是规范的管理队伍监督协调养老服务体系的运行和具体工作开展;二是以农村无业妇女为主体的专职服务队伍。经过专业的培训, 农村无业妇女能够提供贴近老人实际需求的专业化服务, 这在农村非常切实可行。另外可采取激励机制建立相对稳定的志愿者服务队伍。

参考文献

[1]刘卫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创新构想——以青岛市为例[J].山东社会科学, 2007 (7) .

[2]刘菩玲.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变迁、路径依赖与趋势[J].科学·经济·社会, 2009 (4) .

[3]陈志国.发展中国家农村养老保障构架与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模式选择[J].改革, 2005 (1) .

[4]王德文, 侯慧丽.新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北京模式的探索意义及其适用条件[J].社会保障研究, 2010 (1) .

[5]刘昌平, 邓大松, 殷宝明.“乡一城”人口迁移对中国城乡人口老龄化及养老保障的影响分析[J].经济评论, 2008 (6) .

[6]米红.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理论、方法与制度设计[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

构建多层次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篇5

近几年来,金融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制约已经成为农业、农村发展的“瓶颈”。农户贷款难、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难、农业产业化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依然存在。农村金融供给和金融需求是不对称的。目前,在基层以形成了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共同发展,其他金融机构为辅,以民间借贷为补充的农村金融体系。然而,这种体系的发展仅仅是农村金融资产总量的简单扩张,农村金融业务形式单一,对象面窄,融资渠道不畅的矛盾由来已久。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面前,这个矛盾愈显突出。因此,根据中央金融经济政策的精神,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任务是非常迫切的。

二、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金融体制失衡,支农力度明显不足。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战略的调整,在推行“大企业、大项目、大城市、大客户”战略下,实施集约化经营、扁平化管理,信贷集中、权限上收,各商业银行纷纷将县以下涉农经营网点大量撤并收缩,基本退出农村金融市场。而农业发展银行受体制因素的制约,只能专营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的供应和管理工作,近年来虽然调整了经营方向,扩大了部分涉农商业性信贷业务,但是其在扶持“三农”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仍十分有限。目前,只有农村信用社是支持“三农”的主要力量,在农村金融中,90%以上的农业和农户贷款都是农村信用社发放。但由于历史原因,农信社的资产质量不高,历史包袱沉重,业务拓展缓慢,改革效果滞后,影响了支农的深度和广度,而仅凭农信社一家也难以独支“三农”。由此可见,农村金融体系整体支农功能已呈现不断弱化的趋势,“三农”的信贷供求矛盾难以得到有效缓解,现有的农村金融体制的制度安排已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

(二)农村金融服务手段简单,制约了支农资金的投入。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村经济对金融服务的要求趋向多元化。而目前农村金融机构仍沿用传统的金融服务手段,以传统农业贷款和小额农贷为主,业务品种单一、管理理念落后、经营机制不活,不能满足现代“三农”经济多元化发展的需求。一是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运作模式与农业生产周期性的矛盾突出。农村金融机构在确定农业贷款用途期限时,通常只考虑自身的利息收入和财务指标的完成,而忽视了农业的特点和生产的周期性,导致资金供给的短期化,直接影响了金融支农的效果;二是农村金融机构的电子信息化程度低,结算手段落后,迫使其在金融服务方式和服务项目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导致贷款额度、期限、利率和贷款方式等与“三农”的资金需求不相适应,信贷政策难以得到充分有效实施;三是县域金融资源流失问题十分突出。基层国有商业银行吸收的资金大量上存,邮政储蓄资金上划央行配置,使得原本十分有限的县域金融资源更加稀缺,严重制约了农村信贷资金的投放。

(三)财政扶持政策不到位,社会保障体制缺失。

目前,县城经济普遍存在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调整不到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距继续加大、农业投入长期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这在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的欠发达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是表现在不能为农业产业化企业提供相应的政策性财政扶持农产品的价值转换得不到财政支持;二是应由财政资金解决的农村道路、能源、电网、水利、通讯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长期得不到保障。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将直接影响到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支农作用的发挥。

(四)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不佳,导致金融支持风险障碍。

一是目前我国农村信用法制建设严重滞后。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和健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相当普遍,执法效率低下、司法执行难、执行周期长的问题十分突出;二是农村征信系统建设不完善。社会信用服务的市场化程度较低,中介服务极不规范,提供虚假资信证明甚至协同贷款欺诈,严重破坏了农村金融的信用环境;三是缺乏有效的失信惩罚机制。对逃废债务人无强有力的威慑手段,导致金融债权得不到有效保护,损害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挫伤了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的积极性;四是信用担保机制建设滞后。据反映,农户和农业企业缺少抵押担保是影响其融资的主要障碍。一些确有发展前景的农业专业户、农业企业,因缺乏有效的抵押担保,只能“望贷兴叹”;五是风险补偿机制发展滞后。因农业是高风险的弱势产业,农户和农业企业抗风险能力较低。目前各保险公司基于农业保险风险大、赔付率高,均未开办涉农保险业务。

三、构建多层次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基本设想

为适应我国“三农”经济对农村金融的多元化需求,应当考虑构建一个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互为补充、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相互协调的,功能完善、层次分明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一)构建市场化运作的农村正规金融体系

1、农行和农发行要明确服务“三农”定位,整合资源,消除对农村金融需求的金融排斥性。

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应牢牢把握市场定位,找准发展方向。农行改革过程中要强化“三农”服务的市场定位和责任,即以服务三农为己任,以农为其特色,服务重点转向农民、农业和农村,要积极利用城市金融资源,转变观念,做到“以城养农”,以农为本。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应按照国家“三农”工作的有关方针政策,及时调整和不断完善信贷政策,继续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办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途径,为农业发展提供更有效的金融服务。农行和农发行转变经营观念的同时要积极整合现有资源,加大农村金融产品开发力度、主动营销,逐步消除农村地区的金融排斥性。

2、邮政储蓄银行加快业务拓展,建立农村资金良性循环机制。

邮政储蓄银行要尽快完成机构设置,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借助资金规模大、网点布局广、网络信息发达的优势,切实按照经营许可的业务范围积极开展业务,在信贷投入、支付结算、理财规划、信息咨询等方面为“三农”发展提供综合金融服务,促进农村资金循环流动。

3、农村信用社应积极推动地方化和商业化改革。

我国农信社应摆脱地方行政干扰,根据“风险-收益-成本”原则自主地在农村进行金融活动。为了确保农村信用社的商业化运作不至于脱离服务“三农”目标,可以考虑对农信社的运作机制进行设计,如经营本地化、营运网点乡镇化,积极吸纳地方农业机构和个体农户经济入股等措施。总之,在多层次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农村信用社最终应发展成为一个商业化运作、主要面向农村的地方性金融机构。

(二)健全农村非正规金融体系。

农村资金需求大多具有规模小、频率高的特点。必须健全由小型化、合作化、社区化的小额贷款组织、小型金融担保公司等机构组成的非正规金融体系。

1、建立具有真正“合作互助”属性的新型社区性小型金融机构(以下简称“合作金融机构”)。

合作金融机构一定要避免再走农村信用社的老路,其基本原则应是“入股自愿、互助合作”,有条件的农村行政机构可以适当参股但不允许控股;合作金融机构的股东应局限于一个特定的农村区域,可以是一个村、镇(乡)甚至县;合作金融机构的业务必须具有本地化、小额化特征;合作金融机构的管理要规范化,要建立规范的合作互助章程,主要包括对股东的贷款优惠条件、信用评估制度、放贷审批程序等。总之,合作金融机构应具有互助合作、交易成本低、手续简单等特点,它能够作为正规金融机构的有效补充,切实保障农村基本的小额生产资金需求。

2、建立健全区域性农村信贷担保体系。

建立区域性农村信贷担保机构有两种思路:一是建立由政府协调组织,财政、农户共同出资的担保基金;二是由民间组织自发组建担保公司。在信贷担保机制设计上,目前在河南焦作等地方进行的“产金一体化模式”值得推广。

3、建立民间借贷管理机制,促进民间金融健康发展。

民间借贷具有正规金融所不具备的三个优势:一是制度优势,民间借贷是一种纯粹的市场金融形式;二是信息优势,民间借贷中与融资相关的信息极易获得且高度透明;三成本优势,民间借贷过程中的信息成本和管理成本很低。民间借贷的这些独特优势,使其与正规金融形成了强烈的互补效应,成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是,民间借贷也存在高利贷、非法集资等,因此必须对民间借贷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建议制定《民间融资法》,对民间借贷平台或机构的准入、退出、运行、利率等问题进行规范,大力打击地下钱庄,确保民间借贷行为规范化、可控化、安全化,使民间借贷逐渐成为农村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

(三)重塑“三农”政策性金融扶助体系

1、成立农业保险基金,大力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

我国的农业体系基础薄弱,抗风险能力低,自然灾害频发,农民保险意识淡薄,投保能力不足,保险公司也不愿涉足高风险、低收益的农业保险。对此政府应当成立农业保险基金,大力促进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

2、加大政策性信贷补贴力度。

当前,政策性信贷规模难以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贴息资金不足,比如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小额扶贫贷款的贴息金额为50万元,很多地区这一金额是远远不能满足的,应当按照实际贷款规模来核定当年的贴息金额,并保证资金及时拨付。对于部分风险高、收益低的涉农贷款,政府应当成立担保基金和补助基金,降低金融机构风险,提高金融机构的支农积极性。

(四)大力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地方党政部门、金融部门应加强联系,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机制,构建并完善征信体系;在县辖农村信用社各营业网点推行企业征信和个人征信体系建设,加大农村文明信用工程建设力度,使农户个人信用得到进一步规范,成为社会诚信的基础工程;营造宽松的社会信用环境,为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搭建平台;规范民间借贷。扩大小额贷款组织范围,运用政策手段和市场手段引导民间借贷的资金定价水平。

参考文献

[1]胡少棠, 吴建平.对完善新农村建设金融服务体系的思考[J].金融与经济, 2007.8.

[2]唐立新.建立村镇银行及构建多层次农村金融服务体系[J].安徽农业科学, 2007.35.

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构建思考 篇6

在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概念界定学术界没有权威、统一的界定。我国学者胡海峰、阙紫康分别提出各自概念,都认为多层次资本市场是包括主板市场、二板市场和场外交易等多层次的融资平台。综合我国学者观点,笔者认为多层次资本市场是为满足多样化市场投资或企业融资需求,将不同规模、类型和风险程度的企业分层次,所建立起来的不同级别的交易市场体系。

多层次资本市场作为综合概念,将每个市场不同投资者和资金需求者,其采用不同运作模式、不同的上市准入机制和监管规范等,相互关联、相互配合,构成完整的市场体系。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对我国经济有效、健康地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资本市场的发展,有助于解决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通过对资金实施分层级交易和管理,不断优化我国的资源配置;其次,多层次资本市场可以将风险资本与创新企业成果有机融合,积极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再次,多层次资本市场能提高欠发达地区的资本形成能力,不断缩小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保证我国经济平稳、可持续地向前发展。

二、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现状

(一)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历程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经历十几年的发展,取得以下两方面成效:一是筹集资金功能有效发挥。资本市场在资源配置和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二是市场监管体系不断健全。200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若干意见》,逐步实施新的《公司法》和《证券法》,有效地维护了我国社会公众股股东合法权益,对证券公司合法运作进行了规范,促进资本市场不断完善。回顾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笔者梳理其发展经历如表1所示。

(二)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架构及存在的问题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架构及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表2所示。

此外,我国资本市场缺乏转板机制,不同层次资本市场之间没有建立相关联渠道,资源流动不畅通。主板市场退市企业直接进入代办股份转让市场,进行挂牌交易,缺乏中间过渡层次,场外交易市场没有有效发挥技术创新企业的催生载体,不能够为主板市场提供有力的后备保障。我国现有多层次资本市场结构尚不完善,存在主要问题重视间接融资,轻视直接融资,影响市场风险有效分散,场外市场定位不明确,分布不合理,缺乏统一规范,难以满足资本市场多层次化的资金需求。

三、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构建

资本市场在社会资金融通、产权中介和资源配置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2009年10月23日,我国创业板隆重开板,10月30日,第一轮三批共28只已成功发行的新股集中在深交所挂牌上市,表明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向前迈进了坚实的一步。“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出了要“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积极发展债券市场,稳步发展场外交易市场和期货市场”。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框架,具体内容包括:

(一)不断深化以沪深交易所为核心的主板市场建设上海证券交易所运用的纽约证券交易所模式,深圳证券交易所参照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结构,其主要目标是为成熟的企业提供股权融资的交易市场。主板市场上市标准依照最新修订《证券法》,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上市,应当满足国务院证券监管机构核准,“公司股本总额不得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到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4亿元的;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为10%以上;公司最近3年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的规定。”同时,可以结合二板、三板市场,选择规模大、业绩佳的大企业在主板市场上进行相应融资。对主板市场资源进行整合,突出主板市场功能优势,完善市场监管职能,鼓励上市公司推行规范化、市场化运作机制,努力建设亚洲具有较大影响的资本市场。

(二)不断壮大中小企业板与创业板市场考虑中小企业特点,不断完善新股发行机制、再融资和退市机制,完善治理机制,增强市场透明度。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市场,主要服务于“三高”(即高科技、高成长性、高附加值)的中小企业,相对于主板市场而言,其入市标准较低,具体要求为:最近两年盈利1000万即可;持续经营3年以上无违法违规行为,财务会计文件无虚假;注册资本1000万以上;持有股票面值达人民币1000元以上的股东人数不少于200人,社会公众持有的股份达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的公司就可以申请上市。笔者建议,可以将创业板上市标准适当分类调整,设置两个层次,一类是按照原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上市标准和监管要求,管理规范中小企业;另一类,允许低于原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上市标准的企业,例如:注册资本在500—1000万元,盈利状况好、成长性较高的企业发行股票,但应当加强监管制度,实行规范保荐人制度,充分合理披露会计信息。

(三)积极发展场外交易市场 场外交易市场(OTC市场)包括区域性OTC市场、中国电子公告栏市场(OTC)、大宗交易系统。其中电子公告栏主要是为没能够在交易所市场上市的公司股票提供可以进行报价和交易的场所;区域性OTC市场,是为交易地方性企业的证券服务;大宗交易系统主要是指证券交易所之外的交易系统,面向机构投资者和非证券交易所会员证券经纪商。证券监管及相关部门,应当充分考虑我国实际国情,研究和建立统一监管下的场外交易市场,实现地区性联网运行,规范地区性股权交易中心。政府应当将地方性股权交易进一步规范化与合法化,不断扩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四)尽快建立全国性柜台交易市场全国性柜台交易市场可以克服由于区域性市场所在地区分散,导致信息沟通不畅和地方政府干预,促进资源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最优配置,提高市场效率。我国成功在北京中关村高技术园区实施了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进入代办转让系统,进行股份转让,标志着我国可以考虑建立全国性柜台交易市场。2007年3月,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方案获得国务院批复,此举对于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构建具有重大意义。

(五)有效开发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功能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虽然存在一定缺陷,但也应当注意到其存在的必要性,应当合理利用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使其有效地服务于地方产权,加强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信息互通与共享,建立一体化市场机制。

(六)不断壮大债券与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资本市场完善应当考虑债券市场,逐步实现信贷资产、保险资产债券化,鼓励发展公司债和项目债市场。不断改善债券市场条件,推动债券市场内外融合和经纪业务的开展。同时,注重债券市场中介机构建设和管理,借鉴私募债券和高收益债券市场国际先进经验,创新企业债券产品。此外,应当考虑积极拓展金融衍生品市场,合理规避风险,提高资本利用效率。

四、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实现途径

合理、科学保证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构建,应当密切关注资本市场建立和发展的具体过程。不同国家资本市场发展路径各不相同,发达国家场外交易市场先发展,美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立经历了二百多年的时间,先后建立了全国性证券交易所、Pink Sheet市场、第三和第四市场等等,在整个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场外市场一直作为联接桥梁。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的一员,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实现过程与发达国家相反:第一步建立全国性交易所市场,逐步建立创业板市场、区域性OTC市场和电子公告栏市场等,结合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组成内容,笔者认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实现路径可以如图1所示。

对于已经成立的交易所市场要进一步完善,深化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建设;其次,要加强深圳创业板的建设,对中小企业中科技含量高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适当优惠;再次,要加快我国场外交易市场的建设,不断完善区域OTC市场、电子公告栏市场和大宗交易市场的相关制度环境和法律规章建设;柜台交易市场从全国性柜台交易市场和区域性柜台交易市场角度出发,相互协调、密切配合,调整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考虑交易产品类型,建立债券交易市场和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市场,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五、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实施完善建议

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构建过程中,应当注重保证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不断完善资本市场运行机制和相关政治、经济和法律环境:

(一)弥补不同层次资本市场缺陷针对我国现有各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考虑逐步弥补存在的缺陷。(1)主板市场应当明确发展方向,上海证券交易所以成为全球国际金融中心为目标,深圳证券交易所注重不断发展中小板和创业板的优势,积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2)中小板市场逐步规范上市标准、退市制度和监管规范,重点扶持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盈利能力较强、经营规范的中小企业;(3) 创业板市场应当注重提高企业上市流程效率,不断扩大市场规模,加强市场监管,保证市场持续、稳定地发展;(4)新三板市场注重扶持高新技术企业,适当降低上市标准;(5) 产权交易市场应当建立规范的交易规则,不断完善交易制度,明确上市企业信息披露制度,保证上市交易合法、规范;(6)建立“转板机制”规章制度,明确“转板机制”的市场层次、对象、信息披露规则、监管规章等,保护投资者利益,有效促进市场交易顺利进行和资源自由流通。

(二)建立完善市场法律体系对于《证券法》、《公司法》适当进行调整,场外交易市场的设立、解散和运行规则可以考虑加入相应的法律法规中。中国证监会应当对场外交易具体交易规则予以明确规定,加强市场管理。

(三)完善资本市场监督机制针对我国证券市场集中统一的监管模式,应当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及其各地分支机构和证券行业自律监管机构的职能,实现严格监管、规范运作,明确各监管部门职责、职能。厘清证监会与中央各部委、地方政府派出机构之间关系,明确各自岗位职责,避免实际工作中出现利益冲突和矛盾,确保监管工作顺利开展。

(四)加强资本市场信息披露监管明确不同层次的资本市场相关政府部门的信息披露要求,公司披露资本市场信息应该考虑实际公司运行情况,合理避免信息披露造成的市场风险。中国证监会应当对资本市场信息披露存在的虚假陈述、违规操控市场等行为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明确其所承担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加强对资本市场信息披露主体的监管力度。

(五)提高上市公司整体素质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要不断完善,相应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程序不断规范,加强上市公司诚信建设。对于公司董事会的建设,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监督作用,杜绝董事会成员与高层管理人员职务重叠。同时,加强监事会监督和控制职能,企业中监事会主要职能是监督董事会及其成员、经营管理机构及其成员的职责履行情况。上市公司应当注重企业文化建设,规范生产经营活动,加强监事会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感。

(六)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资本市场建设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不断完善现有的资本市场层次。资本市场发展较快的国家主要启示如表3所示:

同时,注重断加强与各国金融机构和国际金融组织,(如:国际证券委员会 (IOSCO)、国际证券交易所联合会(FIBV)等的密切合作,通过信息交流,实现信息共享。

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建立一系列相关配套的改革措施,不仅涉及社会监管体制的完善,也需要不断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逐步提高我国资本市场各个层次的质量。同时,还需要考虑健全投资者保护机制,创造有利于投资者参与的制度环境。

摘要:以资本市场作为融资平台,可以有效地将资本在不同实体经济部门之间进行合理配置。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有利于加快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促进中小企业成长,推动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构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原则与具体内容,指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实现路径。

多层次预算体系 篇7

此次入围的中国公司有110家,并在前5强中占据3席,除山东能源集团、晋煤集团等国有企业,以及正威集团、华为控股外,其它全部直接上市或间接控制若干上市主体,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进而不断发展壮大。因此,有必要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建设方向进行探究和讨论。

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和基本框架

与西方发达国家政府未主动干预资本市场不同,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由政府主导,虽然从筹划成立第一个证券交易所至今不到30年,但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3]。

自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主板市场成立以来,我国资本市场框架沿着主板市场、中小板市场、创业板市场、全国性新三板场外交易市场,从金字塔尖自上而下逐步得到完善。截至2015年底,我国资本市场已初步形成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区域性股权市场等多个层次的交易市场,极大的便利了企业发行股票、债权等进行融资。

二、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发达国家资本市场起步早,如美国资本市场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包括主板市场、创业板市场、场外交易市场和区域性交易市场等当今世界上最完善、最发达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1792年,纽交所成立,2008年,纽交所完成了对全美交易所的收购,与内部的分层进行整合形成N Y SE M K T,相当于中小板市场。纳斯达克市场是全美证券交易商协会为提高场外市场交易效率而建立的自动报价系统,1971年开始运行,是世界上第一个电子股票市场,早期主要服务于创业初期的成长型企业。2006年,纳斯达克内部进行分层:全球精选市场、全球市场和资本市场,分别面向全球大蓝筹公司、优秀上市公司、中小型成长型企业,与纽交所形成全面竞争的格局。美国场外交易市场,包括场外市场行情公告板(O T C B B))和粉单交易市场(Pink Sheets),主要由做市商或中间商进行报价,对企业的要求和监管程度较低。区域性交易所市场即地方性柜台交易市场,有太平洋证券交易所(PA SE)、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 B O E)和中西部证券交易所(M W SE)等[4,5]。

日本、英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也比较早,资本市场体系也较完整,基本形成了与主板、创业板、场外资本市场与区域性资本市场等四个层次相对应的证券交易所[4]。

注:新三板创新层挂牌条件不低于深交所创业板,归入第二层次。

三、我国资本市场体系与世界各国的比较

通过对各国资本市场发展历程和基本框架的总结,我们发现中美两国资本市场体系可以划分为四个较为明显的层次:全国性主板市场、全国性创业板市场、全国性非上市股票交易市场、区域性资本市场,而英日两国则缺乏显著的区域性资本市场。我国资本市场体系又有以下特点:

一是我国资本市场体系是自上而下,由政府主导的大中型国有企业改制上市开始,逐步放开政策,建立起主板、创业板、新三板和区域性资本市场而形成的;这种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明显不同于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

二是我国证券交易所除新设立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和区域性交易所实行公司制,其它主要的大型交易所均实行会员制;这与发达国家主要交易所均实行公司制不同。

三是我国资本市场各层次交易所实行的交易方式多为协议和竞价方式,缺乏足够数量和成熟的交易中介、证券服务机构;与发达国家相比,交易系统不够完善,证券服务体系不够完备。

四、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建设思路探讨

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有力的配合了中国经济30年的高速增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多经过上百年的发展,拥有更加完善的体系,因此,我们有必要借鉴其成熟的经验,结合国内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建设思路:

一是尊重市场规律,政府逐步退出对各市场参与方的干预,同时,充分发挥政府的监管职能,加快完善证券法等法律体系建设,提高各参与方的违法成本,加大对资本市场监控力度,坚决执行对违法违规行为的调查和惩处,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及时对资本市场的创新活动进行立法规范,控制风险外溢。

二是鼓励各会员制交易所进行公司制改革,引导有条件的交易所展开对跨市场交易所的并购,与国内外交易所在各层次进行良性竞争[5]。

三是建立规范化的公私募基金管理体制,鼓励机构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建立个人基金存款保险制度,引导个人投资者通过基金间接参与资本市场,控制风险扩大。

四是培育证券服务机构,完善资本市场服务体系,鼓励交易所和投资者创新交易方式,形成各层次资本市场的最优化交易系统方案。

参考文献

[1]财富中文网www.fortunechina.com,2016年中国500强排行榜,2016-07-13.

[2]世界银行www.worldbank.org,World Bank national accounts data,2015.

[3]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资本市场二十年》.中信出版社2012-03-01.

[4]屈波.海内外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模式比较.《中国证券期货》2011年第2期.

上一篇:猜词技巧下一篇:就诊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