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网络体系结构

2024-07-28

多层网络体系结构(共9篇)

多层网络体系结构 篇1

0 引言

网络描述模型的产生是为了解决网络复杂性和快速性所带来的问题。统一的网络结构描述模型,能够清晰、准确得表示目标网络中的各种网元及网元之间的关系,给出网络的节点、链路及相关属性信息的描述标准,实现对网络的拓扑结构、业务逻辑关系、协议分布等信息的有序描述与可视化展示。

针对网络的复杂性和态势展示的需求,国内外已提出一些相关技术,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存在适用范围的局限性、不能适用于动态变化的网络、描述内容简单不能反映网络分布情况、不能描述结构过于复杂的网络等。通过对各种网络结构描述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本文提出了基于NDL的面向对象的多层网络描述模型M-NDM。

本文提出的多层网络结构描述模型M-NDM,就是网络分析人员通过对网络多层协议的分析,获取网络拓扑结构、业务逻辑关系、协议分布等多层信息的有序描述。例如,通过对ARP、PPP等协议的地址字段分析,可以发现网络中设备的物理地址、设备的物理连接关系等信息;基于信令协议分析,可以推导业务控制服务器的位置、类型等信息,发现业务的逻辑关系;基于应用协议,可以识别网络中不同服务器的属性、位置,还原应用拓扑。通过研制M-NDM软件及相关试验,验证了M-NDM描述规范的正确性以及M-NDM的网络结构描述可视化的可行性。

1 可采取的几种网络结构描述方法

针对网络结构描述方法的研究,国内外已提出一些相关技术,包括李强国等人提出的并行机互联网络拓扑结构描述语言、杨鹏等人提出的基于交互的网络服务体系结构描述语言、谢红漫等人提出的基于分层的网络拓扑结构可视化研究方法、张伟明等人提出的一种用于描述拓扑图的语言、网络描述方法NDL等,对各种网络结构描述方法的分析如下:

1.1 一种通用的面向并行机静态互联网络拓扑结构的描述语言TOD

TOD是以图的运算为核心完成拓扑结构的描述,通过基础运算、扩展运算和带条件的运算可以简便地描述主流的并行机拓扑结构。TOD的描述过程主要是运算过程,因此描述复杂度由目标系统互联网络拓扑结构的规律性强度决定,而与其规模无关,适用于并行机的静态互联网络的结构描述。

1.2 一种基于交互的网络服务体系结构描述语言 INSADL

INSADL语言详细介绍了实体构件、交互连接件、端口、角色及网络体系结构配置等主要建模元素的语法定义,明确区分了类型和实例2个概念。它能够从特定网络系统的全局组织和总体结构入手,将具体网络系统的体系结构分解成多个实体构件实例和交互连接件实例,为面向服务的新一代网络体系结构的形式化建模、描述和分析等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适用于描述基于交互的网络服务体系结构。

1.3 基于分层的网络拓扑结构可视化方法研究

该方法的特点是以分层的方式来进行网络拓扑的显示,主要设备和次要设备分属于不同的显示层次。网络拓扑关系可以采用无向图的形式表示,包含顶点和边的两种数据结构。顶点统一表示所有要被显示的设备,包括子网和路由器;边表示设备之间存在的连接关系,从而构建出整个网络的拓扑关系。此方法适用于描述小规模网络拓扑结构,但是当网络设备过多时,存储数据复杂,显示结果不准确。

1.4 拓扑图描述语言 TGL

在网络拓扑可视化类库TopV is Library的设计与实现中,提出的拓扑图描述语言TGL,它是针对TopV is Library而设计的一种用于描述拓扑图的语言。TGL主要由段类别、属性和属性类型3类关键字构成,网络拓扑文件由TGL描述,由5部分组成:起始段、图描述段、节点描述段、连接描述段和属性描述段,段之间以“;”相隔,描述简单清晰、易于阅读,但是其主要针对网络拓扑可视化类库提出的,主要是为了网络拓扑的可视化,其它技术描述则不关心。

1.5 网络描述方法 NDL

NDL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网络描述方法,其描述文件基于RDF/XML的描述方式,这也是NDL优于其他网络结构描述方法的原因之一。NDL v.2主要包含拓扑、层、技术、能力、域和物理层六类描述规范,在每种描述规范下都定义其各自的类和属性内容,并通过类间的继承性将不同的描述规范内容彼此连接起来,易于解析,可扩展性强。因此,该方法能够为应用程序、网络和服务提供者提供一种通用的语义结构,从而使得它们之间的通信情况非常清晰。

本文主要基于NDL网络描述模型,提出一种面向对象的多层网络结构描述模型M-NDM,并通过试验验证了M-NDM描述规范的正确性,以及基于M-NDM的网络结构信息描述可视化的可行性。

2 基 于 NDL 的 面 向 对象 的 多 层 网络 结 构 描 述模 型M-NDM

由于NDL给出的描述规范,多是侧重于描述网络的物理传送能力,尤其是针对光传送网的描述。为了满足多层次网络结构分析信息的描述需要,在NDL已定义的类和属性基础上,针对网络结构要素进行了扩展,增加对网络中的设备、协议、接口、能力领域的要素描述,形成基于NDL的面向对象的多层网络结构描述模型M-NDM。M-NDM包括六个核心描述规范,分别为域描述规范、层描述规范、设备描述规范、协议描述规范、能力描述规范和接口描述规范。具体分层情况如图1所示。

域描述规范作为网络结构描述最顶层和概要的描述,将网络描述结果划分不同的管理域,从而能够针对不同域之间的网络连接关系、同一个域内的网络结构进行描述和展示,实现跨域的网络结构描述结果。

层描述规范主要用于描述同一个域内网络结构描述结果的网络分层关系,包括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4个子类,根据分析结果,协议、接口、设备分别包含分层的属性。

设备描述规范根据设备的功能不同,划分为安全设备、网络传输设备、用户设备等类型。其中,安全设备包括防病毒设备、认证设备、入侵检测设备等;网络传输设备主要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等;用户设备包括用户终端、服务器、管理设备等。

协议描述规范基于分层的思想定义了各层协议的类型,并通过hasprotocol属性将设备类、接口类与协议类关联起来,用于描述从设备、接口中解析到的协议内容信息。根据协议的不同分层将协议描述规范划分为链路层协议、网络层协议、传输层协议、应用层协议、路由协议以及其他。

能力描述规范定义了网络结构描述模型中各种类、元素、属性之间的关系和具备的能力,包括:完成、组成、冲突、依赖、拥有、需要、包含接口、包含协议等能力属性。

接口描述规范要与设备、协议类进行继承和关联,例如,通过switchedT o、linkT o和connected To属性将描述不同设备间或同一设备内不同接口或同一接口连接起来,以便可以通过可视化工具给出网络结构拓扑图,将分布情况以图形方式展示给网络管理人员。

3 网络结构描述模型软件设计及试验

多层网络结构描述模型M-NDM软件,是基于网络结构描述语言NDL的描述规范并进行扩展,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以动态库的方式构造网络元素、网络拓扑、网络连接关系相关的结构要素类库,通过对象工厂模式供分析者使用,并将分析结果通过统一的XML文件进行输出。M-NDM是多个协议分析模块与数据融合中心交互数据的基础,各个模块的分析结果统一使用M-NDM进行描述。

3.1 软件功能模块

多层网络结构描述模型M-NDM软件,共包含三个组成模块:M-NDM类工厂模块、M-NDM类库模块及格式化XML结果文件输出模块,如图2所示。

输入:分析人员通过工厂模式将获取的网络结构要素数据输入到多层网络结构描述模型软件M-NDM中,根据M-NDM类库中各类之间的继承和关联关系,分别构造各探测结果的具体类;

输出:网络结构描述模型软件根据分析人员构造的类及填写的网络要素数据,输出序列化、格式化的XML结果文件,供网络分析人员进行调用,为进一步分析网络拓扑奠定基础;同时能够在界面上进行网络拓扑结果的显示。

3.2 总体实现流程

网络结构分析人员通过对网络进行结构分析,以路由器(Router)为例,分析人员调用相应工厂类接口;在对象工厂中构造具体Router类的对象,并将分析获取的对象属性按需加入到Router类中;根据类之间的继承和关联关系,对分析结果进行序列化,生成标准格式的XML文件,并将XML文件返回给分析人员进行输出,具体流程如图3所示。

3.3 试验结果

为了描述M-NDM模型在网络结构信息描述与展示应用中的可行性,进行了网络结构描述试验。针对M-NDM的描述规范,使用XML语言生成了XML文件,截取部分显示结果如图4所示;并将XML文件传输至网络结构要素描述模型可视化系统中进行展示,生成网络拓扑图,如图5所示。

4 结束语

根据以上介绍,本文的目的是使更多的网络技术科研工作者了解M-NDM模型的组成和应用方法。基于NDL的面向对象的多层网络结构描述模型生成简单、易于解析,使使用者能够清晰地了解网络结构的组成和分布情况。希望可以有更多学者致力于网络结构描述方法的研究上,使其成为一项成熟而完善的技术。

多层网络体系结构 篇2

笔者认为结构薄弱层主要是指在地震作用下,某些结构部位达到屈服强度并出现弹塑性位移,而这些结构部位承载力是为了满足在地震条件下承载力要求,通常情况下,7度以上地区才可能存在结构薄弱层,鉴于6度设防的房屋建筑,其地震作用往往不属于结构设计的控制作用。

1.1薄弱层判定要点

笔者认为薄弱层判定方式主要包括判定指定、个人计算以及强制认定等,设计人员结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在PKPM软件中可指定某层为薄弱层,在软件计算过程中如抗侧移刚度小于上一层抗侧移刚度的70%、低于三个楼层侧向平均刚度的80%以及楼层承载力发生突变,便可认定该层为薄弱层,如结构布置转换层,其抗侧力竖向构件不能连续传力,对此设计人员可直接认定转换层为结构薄弱层。

1.2薄弱层结构优化设计

上文笔者己阐述薄弱层对建筑抗震较为不利,设计过程中应尽可能避免结构出现薄弱层。消除薄弱层有效方法为提高楼层抗侧移刚度,主要是扩大柱、梁截面尺寸。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通过调整结构层高、减少主体结构埋深。如无法消除薄弱层情况,在结构模型计算时务必根据规范要求釆取有效措施。笔者认为除了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需要放大薄弱层的地震剪力,还要验算主体结构的塑性变形,一旦不满足规范要求,应当调整结构布置情况。

2楼板开洞计算要点

在框架结构中,设计人员对楼板开洞情况较为常见。如建筑开洞面积过大,超过楼层建筑面积30%,其建筑平面属于不规则,设计人员在计算过程中需要优化处理。对PKPM结构软件来讲,SATWE、TAT模块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处理:SATWE模块主要把所有楼板设置为弹性板,计算楼板平面内刚度接近真实值,但是楼板平面外刚度与真实值存在差距;而TAT模块则是把无楼板节点设置弹性,这就反应该节点刚性楼板假定受到限制,其平动自由度对应节点梁则是柱交点。笔者认为假设某楼层开洞面积超过楼层面积的30%时,可把主体结构所有楼板设置为弹性,这与实际值较为接近。

3框架梁柱偏心要点

根据建筑专业需求,某些建筑外墙与柱边保持平齐,这就需要在框架梁布置挑耳或框梁面与框架柱偏心。有的设计人员对于上述两种方法产生疑惑,不知选哪种更好。如框架梁布置挑耳,不仅确保框架柱与框架梁保持中心对齐,而且对梁、柱整体受力发挥起有利作用。然而,框架梁布置挑耳会造成构造柱上、下部纵筋不容易锚固。

4选用正确的计算参数

4.1折减梁扭

在框架结构设计过程中,如框架梁没有布置约束性构件,扭矩无须折减。一旦梁两端均布置楼板,则需要折减梁的扭矩,其折减系数通常控制在0.3 ̄0.5。对于普通工程,其梁配筋应当重复计算,需要折减框架梁的扭矩,并计算梁两端配筋。其次,设计人员需要不折减框架梁的扭矩,可计算出一端有楼板或两端无楼板的框梁配筋,其计算结果较为接近真实值,设计人员需要重视折减梁扭矩的内容。

4.2调整梁弯矩系数

在主体结构计算过程中,笔者认为在竖向荷载条件下,框架梁配筋率过大,则会形成超静定结构,不利于现场施工。除此以外,梁端负弯矩因框架梁还没达到承载要求情况下,必然造成对应框架梁塑性内力重分布。所以设计人员在竖向荷载条件下调整框架梁的负弯矩,在平衡条件作用下还应调整梁跨中弯矩。需要注意的是,设计人员应在框架梁的不利活荷载作用下考虑梁支座处负弯矩的控制,调整合理的框梁弯矩放大系数,避免因结构设计保守而造成建筑材料的大量浪费。

5结束语

多层网络体系结构 篇3

然而,由于异构网络互联导致网络管理的复杂性和用户对QoS要求的多样性,传统的网络管理方法和技术是无法适应的。IETF提出的基于策略的管理方法[1]具有高度抽象、自动化和动态性等优点,在QoS管理和安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在分析QoS管理和策略管理的基础上,对异构网络互联的QoS管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策略的异构网络互联多层QoS管理体系,在各个异构网络中形成新的策略域,协调异构网络间的资源配置来保证端到端的QoS。

1 QoS控制和基于策略的QoS管理

1.1 QoS控制体系结构

提供有QoS的服务,需要从数据平面、控制平面和管理平面对网络进行管理[2]。IETF提出的经典的IntServ模型、DiffServ模型,为IP网提供QoS支持提供了技术方案。

IntServ模型[3]是基于数据流进行定义的,数据流在经过每一个路由器时通过一定的信令机制(一般是RSVP协议)进行资源预留并保存其状态信息,这种方法可以实现可靠性很高的QoS保证。然而,由于IntServ需要检测每个数据流并且对每个数据流进行包调度和缓冲区管理,不可避免的带来扩展性差的问题,因此这种方式适用于规模较小的网络。针对IntServ的问题,IETF随后提出了DiffServ模型[4],它为不同QoS要求的业务使用不同的优先级,在网络入口处将具有相似需求的一组业务归为一类,每一类对应一种特定的服务等级,采取一致的处理方式。DiffServ解决了扩展性问题,可是难以做到对每一业务流的QoS保证。

从本质上讲,IntServ和DiffServ属于两种形式的QoS控制方式,资源预留和优先级划分。资源预留对QoS的支持较强,然而为部分用户长时间提供有保证的资源,那么必然会使其它用户受到一定程度上的损失,或者某些高优先级的用户不能及时得到所需的服务。优先级划分给优先级较高的业务提供优先保证,然而其对QoS概念的支持较弱,虽然允许用户提出QoS需求,但并不保证一定能满足用户端到端的需求。

应该指出的是,资源预留和优先级划分并不是互斥的,它们是可以兼容的。充分考虑它们的优缺点,合理设计它们的互操作性,才能在网络上提供用户满意的服务质量。当前,有很多研究将IntServ和DiffServ相结合来提供端到端QoS保证[4,5]。

1.2 异构网络端到端QoS保证面临的问题

IETF提出的IntServ模型和DiffServ模型,仍然主要将QoS的控制局限在网络的数据平面上,缺少控制和管理平面的功能[6],难以满足异构网络互联中多种业务的管理需求。在目前的网络中,端到端QoS保证是在知道端到端网络情况下的问题,可以通过集中控制来实现。然而在异构环境下,端到端通信因为要跨越异构网络,所以面临如下的问题:

1)异构网络的QoS支持能力和控制策略很可能在会话发起前无法获知,在不知道网络情况的条件下采用集中控制的方式将不能实现完整的QoS保证。

2)我们根据数据交换需求的不同提供了相应的传输服务。异构网络传输能力的不同导致其所能够负载的传输服务也不同。因此传输服务在数据发送前需要感知数据在整个传输过程中需要知道经过网络的QoS支持能力能否满足应用的QoS需求。

3)在网络中会同时存在多种数据报文,它们之间对带宽的相互挤占会造成网络资源的不合理共享。

并且多数现有网络的QoS一般具有静态性,通信双方一旦商定了QoS的参数,该参数就在通信过程中保持不变,不能对QoS参数进行“再协商”,这就带来如下问题:

1)如果不经过拆除/重建连接的过程,用户就不能改变已建立会话的QoS,也不能面对有限的网络资源为新建服务重新权衡资源的配置。

2)当网络资源情况发生变化,不能继续维持协商的QoS时,一般是单方面的关闭连接,没有将该状况通知用户并允许用户使用其可接受的较低水平的QoS的机制。

2 基于策略的异构网络层次管理体系

2.1 策略机制的工作原理

由上文分析可以看出,在异构网络环境下,要实现稳定、可靠、高效的互联,除了简单的完成异构网络的互通和独立管理之外,还应做到对整个互联网络的综合管理和网络之间的协调。IETF提出的基于策略的管理PBNM(Policy Based Network Management)[1]可以在优先级、网络状况等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策略控制网络资源的使用,是一种有效的方法。IETF提出的策略核心信息模型(Policy Core Information Model)[7]对策略的概念进行解释。随后,IETF又定义了策略QoS信息模型(QPIM)[8],将策略核心信息模型扩展到QoS管理。

根据IETF的定义,基于策略的管理框架包含了四种基本模块:策略执行点PEP(Policy Enforcement Point)、策略决策点PDP(Policy Decision Point)、策略仓库PR(Policy Repository)和策略管理工具PMT(Policy Management Tools),这些模块的组合就是一个策略域,如图1所示。其中,PMT将策略转化成一定的格式存储在PR中,并在需要时把策略对象传递给PDP。PR用于存储策略信息。PDP是整个系统的决策中心,它从PR中提取相应的策略,并将策略分配至PEP。同时,PDP还可对策略进行有效性判定、冲突检测等操作。PEP是接受策略管理的网络实体,根据PDP的判决结果对网络设备进行相应的设置。

尽管基于策略的管理是实施QoS管理的一条有效途径,但是由于所有的决策都集中在PDP上,存在PDP负担过重、容易形成单点瓶颈等缺陷。除此之外,不同策略域间的协作问题也不容忽视,不同的策略域之间必须能够交换策略信息,尤其是在异构网络中,策略交换开销的大量增加会影响其收敛性。因此构建层次式策略体系是合理的,在文献[9]中针对UMTS的多媒体子系统提出了一个混合策略体系,在某个运营商网络内部使用多层体系,通过不同运营商之间MPDP的交互处理互通问题。本文在该混合策略体系的基础上,将该机制应用到异构网络的互联上,解决异构网络环境下端到端QoS问题。

2.2 基于策略的异构网络管理体系

本文在逻辑上将所有可用的无线资源看成一个整体,针对用户所处网络的不同根据合适的策略为其分配带宽、优先级,从而控制用户对网络资源的利用,满足各级用户的QoS需求。所有异构的无线网络都将作为独立的网络通过接入网关连接到有线固网上,各异构网络通过有线网络互联起来,这种松散耦合的体系,既保证了异构网络的独立性,使现有网络不需要进行修改就能连接在一起,在进行数据传输的同时,不会相互影响各自网络中功能;又使整个网络有较好的兼容性和扩展性,未来网络只需通过合适的接入网关就能加入异构网络互联环境中。

为了在这种异构网络环境下提供端到端的QoS控制,根据IETF的策略框架,提出在无线网络中设置无线域策略决策点和无线域策略执行点来支持新的独立的策略域,用来处理无线网络中的QoS控制,如图2所示。无线网络可有多种传输模式,可在多样环境下部署,不同环境下不同的传输模式可能需要不同的异构网络间互联,由于无线网络形成了自己的策略域,所以它可以为不同情况配置相应的控制策略。当无线网络内的PDP需要执行本地策略控制时,只需从各自的策略仓库中提取相关的规则,这样有助于提高策略管理的效率,域内的策略管理也大大简化。

端到端的策略控制机制是通过不同策略域间的交互完成的,在有线网络中有一个主策略决策点(MPDP),分别连接无线网的策略决策点和有线网的下层策略决策点。为讨论方便,我们使用两层策略体系来说明,在具体应用中分多少级取决于网络的大小和应用到网络中的策略之间的关系。无线网络的策略域作为有线网络的从属策略域,受有线网策略域的控制,各从属策略域之间是对等的,这样无线网中策略的执行便融入到整个层次化策略体系中。图3说明了它们之间的交互关系。

主策略点将网络内的QoS策略转换为网络间的策略,并将其存储在主策略库中,跨异构网络通信时,策略决策点可以从策略库中获取这些网络间策略。如果异构网络间的QoS策略冲突,可以由MPDP负责各策略域间的协调。

2.2.1 会话建立协商

一个具有端到端QoS保证会话建立的策略控制过程如图4所示,描述如下:

1)用户应用一次性将报文传送给传输服务。其中指定服务类型或者协商要求的QoS参数。

2)传输服务向本地PDP提出策略控制请求。

3)本地PDP向主策略仓库获取网络级策略。

4)本地PDP检查QoS参数是否被该网络级策略允许,并将该策略存储在本地策略仓库中,为将来PDP查询使用,以减少从主策略仓库获取策略的次数。

5)本地PDP将策略控制的结果通知传输服务。

6)如果允许,则该会话的策略控制成功,接入控制后开始发送数据。

2.2.2 会话接入控制

在会话策略控制成功后,用户可以传输数据,由于信道带宽的限制,为了更好的保证端到端QoS还必须有接入控制的支持。在从属的策略域中可以根据自身网络的特点进行接入控制。接入控制一般可分为两类:静态接入控制和动态接入控制[10]。

静态接入控制是对长期需要QoS保证的用户来说的。某些用户需要经常进行有QoS保证的业务传输,因此可为其预留固定的资源。这样的用户一般优先级较高,这时不需要进行网络可用资源的判断,可直接根据策略进行数据传输。同时,应该进行业务监测,避免过分占有资源,影响其它业务的QoS。当此类用户长时间没有数据传输时,可将为其预留资源的一部分给其它业务使用,以缓解网络压力。当该用户需要传输数据时,因其它业务只占用了部分资源,在数据传输的同时疏通网络,这样既保证了数据传送的实时性,又能保证后续数据的QoS。

动态接入控制是对不具有长期QoS保证的用户进行的资源申请。可根据网络的状态,进行相应的控制,如果网络空闲,可不进行网络可用资源判断,直接根据策略进行数据传输。如果网络较忙,则需要根据网络的带宽情况判断是否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如果带宽允许则发送数据,如果带宽不允许则可能需要根据业务类型进行资源预留。

2.2.3 策略更新

采用基于策略方法的好处之一是可以根据网络情况动态的调整策略,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基础上更加合理的利用网络资源。策略更新可以有两种方式:主动更新和被动更新。

主动更新是由用户发起的。在动态接入控制时可能因网络中有其它数据传输而造成可用带宽不足,从而不能满足用户的QoS需求,这时可以同用户进行再协商以降低服务等级,如果用户坚持QoS保证,则需主动进行策略更新,采取新的控制策略为其预留出足够的带宽。或者在发送数据的过程中用户有新的数据需要发送,新的数据可能因优先级较高或QoS要求较高而与现有的策略发生冲突,此时也需要进行策略调整。策略更新交互过程如图5所示。

1)如果需要重新制定策略,本地PDP将用户请求的QoS参数发送给MPDP,请求MPDP进行策略更新。

2)MPDP根据整个网络内的策略情况来创建新的网络级策略。

3)MPDP和其它网络的PDP确认这些策略,以确保其它网络可以保证用户QoS参数的实现。

4)策略确认成功后,MPDP将新的网络级策略发送给本地PDP。同时,将新策略存储到主策略仓库中,为将来PDP查询使用。

5)本地PDP依据新策略进行配置,并存储该策略。

被动更新是由网络资源变化而触发的。网络资源状况是动态变化的,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某个网络的资源可能不能继续满足原先的QoS,为了更好的保证QoS,需要同用户进行再协商或者对控制策略进行适应性调整。过程如图6所示。

1)在会话建立过程中,本地PDP向MPDP申请资源监测。

2)MPDP通知路径上的PDP监控网络情况。

3)PDP根据与PEP的交互信息了解网络情况。

4)当分配的资源接近上限时,该PDP将相应的资源状况反馈给MPDP。

5)MPDP根据收到资源状况的反馈,以及策略中处理相应资源变化的方法或通知用户进行再协商,或动态的进行策略调整。

3 结束语

要在异构网络中最大限度保证端端信息交换,不可避免的面临服务质量控制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基于策略的异构网络服务质量管理体系,以解决如何在异构网络中提供一致QoS控制的问题,并提升了网络的可升级能力。策略控制是当前网络管理的新方向,相信随着策略控制标准化的逐渐现成,基于策略的QoS控制必将拥有更广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RFC3198.Terminology for Policy-Based Management[S].

[2]ITU-T Y.1291.An Architecture Framework for Support of Quality of Service(QoS)in Packet Networks[S].

[3]RFC1633.Integrated Services in the Internet Architecture:an Overview[S].

[4]RFC2475.An Architecture for Differentiated Services[S].

[5]RFC2753.A Framework for Policy-based Admission Control[S].

[6]朱海萍,李增智,王云岚.基于策略的QoS管理模型及其关键技术研究[J].计算机工程,2006,32:12-15.

[7]RFC3060.Policy Core Information Model[S].

[8]RFC3644.Policy Quality of Service(QoS)Information Model[S].

[9]Wei Zhuang,et al..Multi-Domain Policy Architecture for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n UMTS[C].Network Control and Engineering for QoS,Security and Mobility.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2002,27-38.

建设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研究 篇4

平顶山市社科联课题申报表

课 题 类 型: 一般课题

课 题 名 称: 建设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研究 主 持 人 姓 名:梁利端 主持人所在单位:河南城建学院 通 讯 地 址: 河南城建学院数理学院 填 表 日 期: 2016年6月

平顶山市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建设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研究

目录

摘要............................................................................................................................1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由此带来的养老问题....................................................3

1.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3 2.人口老龄化研究的意义......................................................................................6 3.中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问题......................................................................7

二、国内外老龄人口养老的现状................................................................................8

1.国外养老现状......................................................................................................8 2.国内外养老现状的区别....................................................................................11

三、农村养老何去何从..............................................................................................15

四、建设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15 1.发展社区养老....................................................................................................15 2,中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18 3,社会福利状况对人口养老的影响....................................................................21 参考文献......................................................................................................................23

摘要

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目前,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许多发展中国家正在或即将进入老龄社会。1999年,中国也进入了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不仅是中国自身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备受世界关注。

近年来,我国逐步建立覆盖城镇各类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的统一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基金的成本是由享受养老金的离、退休、退职人数和人均养老金给付水平决定。截至2005年底,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75亿人,其中4367万离退休人员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当年养老保险基金支出达4040亿元人民币。从人均养老金水平来看,1986年为1001元,到1998年上升为5972元;同期职工平均工资从1329元上升到7479元,平均每年增加15.5%,人均养老金水平增长速度高于在职职工平均工资增长速度0.5个百分点。从人均养老金占职工平均工资的比例即工资替代率来看,1986年为75.3%,1998年上升为79.9%,1992年为84.8%。1990年代以来,随着工资货币化程度的提高,仍保持80%左右的基本养老保险的工资替代率。1990年到1999年,我国离退休职工数由3201万人增长到3727万人,年均增长5.5%;与此同时,养老金支出由396亿元增加到2421亿元,年均增长22%,占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由1990年的13.4%上升到1999年的24.5%。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快,被负担老年人口的系数也将迅速上升。1978年,我国退休职工数与在职职工数的比例为1:30.3,1999年上升到1:3.7;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2.4,2050年达到1:1.8左右。根 据世界银行的预测,在现行的养老保险体制下,我国的基本养老基金将在2032年左右开始出现收不抵支.介绍几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制定的政策和行动。澳大利亚在管理老龄化人口中重视政府的作用。瑞典作为社会福利型国家,历来重视人口的老龄化问题,不仅制定了养老、敬老、助老的长远计划,还出台了与政府计划相互支撑的、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养老、敬老、助老配套政策。曾被世人赞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对社会养老、敬老、助老十分重视,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经济和人口问题,新加坡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社会养老、敬老、助老的方针政策。

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开始研究和重视社会老龄化问题,这些国家的政府把养老、敬老和助老作为重点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民生问题、人口问题而加以高度重视。巴西政府制定出台了社会救助养老保险计划,以此来扩大老年人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解决巴西社会面临的养老、敬老和助老问题。阿根廷、南非等国家也先后制定了具有国家行为的社会救助养老保险。

养老问题问题对中国的影响,由于我国人口出生率变化较大,在1949~1958年和1962~1973年的两次生育高峰和实施计划生育后的出生率锐减,使得这两代生育高峰出生的人口进入老年时,人口老龄化速度明显加快。在其它时间段内,人口老龄化速度又开始放缓。由此人口老龄化进程在时间上呈现出不规则性。外国老龄化人口管理对我国的启示,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中国早在1999年就进入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中国也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因此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不仅是中国自身的问题,同时关系到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备受世界关注。人口老龄化,对 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和难题。但是目前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思想、物质、制度等各种准备严重滞后,要全方位地作好应对人口老龄化高峰的准备,时间十分紧迫。国外发达国家在老龄化人口的管理上觉悟早,发展时间长,对我国的老龄化人口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本项目创新点如下:1)发展社区养老的必要性,2)人口老龄化加速背景下的中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问题,3)社会福利状况对人口养老的影响。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由此带来的养老问题

1.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

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目前,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许多发展中国家正在或即将进入老龄社会。1999年,中国也进入了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不仅是中国自身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备受世界关注。

1)、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已经开始显现

目前,中国已有21个省(区、市)成为人口老年型地区。自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到2004年的22年间,中国老年人口平均每年增加302万,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85%,高于1.17%的总人口增长速度。200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43亿,占总人口的10.97%。老龄化水平超过全国平均值的有上海(18.48%)、天津(13.75%)、江苏(13.75%)、北京(13.66%)、浙江(13.18%)、重庆(12.84%)、辽宁(12.59%)、山东(12.31%)、四川(11.59%)、湖南(11.51%)和安徽(11.18%)等11个省市。人口老龄化给中国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庞大老年群体的养老、医疗、社会服务等方面需求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养老保障的负担正日益沉重。2004年,中国基本养老保险的支出总额达到3502亿元,比2000年增加了65.5%,中央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的补贴支出攀升到522亿元。离休、退休、退职费用也呈现连年猛增的趋势。政府、企业、社会都已经感到养老保障方面的压力正在显著加大。

老年人医疗卫生消费支出的压力越来越大。据测算,老年人消费的医疗卫生资源一般是其他人群的3-5倍。2004年,中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达862亿元,占基金收入的75.5%,比上年增长31.6%,增长速度比基金收入增长快3.5个百分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之所以高速增长,人口迅速老龄化是重要原因之一。

为老社会服务的需求迅速膨胀。目前,由于社会转型、政府职能转变、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为老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难以满足庞大老年人群,特别是迅速增长的“空巢”、高龄和带病老年人的服务需求。以养老机构和床位数为例,目前,中国共有各类老年社会福利机构3.8万个,养老床位120.5万张,平均每千名老人占有床位仅有8.6张,与发达国家平均每千名老人占有养老床位数50-70张的水平相差甚远。其他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许多为老服务也都存在发展缓慢的问题,不能满足老年人群日益增长的需求。

与城市相比,农村老龄问题的压力更大。2000年,农村老年人口为8557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65.82%,农村老龄化程度比城镇高1.24个百分点。同时,农村绝大部分地区尚未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目前还处在试点阶段,农民的养老、医疗都缺乏 必要的社会保障。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农村的养老、医疗等方面的压力相对城镇将更加突出,西部和贫困地区尤为严峻。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项改革进入攻坚阶段,许多制度尚待建立和完善,养老、医疗、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压力早就潜伏生长,人口老龄化只是凸显了这些压力。目前,这些压力还只是初现端倪,随着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这些压力的影响将会更加深刻、更加普遍。2)、21世纪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

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从2001年2100年,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01年到2020年是快速老龄化阶段。这一阶段,中国将平均每年增加596万老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28%,大大超过总人口年均0.66%的增长速度,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2.37%。第二阶段,从2021年到2050年是加速老龄化阶段。伴随着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的新中国成立后第二次生育高峰人群进入老年,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开始加速增长,平均每年增加620万人。同时,由于总人口逐渐实现零增长并开始负增长,人口老龄化将进一步加速。到2023年,老年人口数量将增加到2.7亿,与0-14岁少儿人口数量相等。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推进到30%以上,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9448万,占老年人口的21.78%。

第三阶段,从2051年到2100年是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2051年,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峰值4.37亿,约为少儿人口数量的2倍。这一阶段,老年人口规模将稳定在3-4亿,老龄化水平基本稳定在31% 左右,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占老年总人口的比重将保持在25-30%,进入一个高度老龄化的平台期。2.人口老龄化研究的意义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科学技术进步、生育水平的下降和期望寿命延长的结果,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但更多的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再加上我国人口老龄化又相比其他发达国家更加严峻,不加以认真对待,必将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不仅是老年人自身的问题,它牵涉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诸多方面,为了适应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许多国家或地区都在积极探索和制定相应的对策,全世界都在为老年事业积极地努力。因此,本文以中国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元素的相互影响为出发点,试图在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相关领域做出一定的探索和研究,寻找老龄化社会的经济规律和特征,为全社会更好地适应人口老龄化提供理论依据。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己经于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201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己达1.67亿,占人口总量的12.5%,预计到205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将达到4.5亿,占同期总人口31.27%,届时中国将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随着老龄化的口益严重,我国需要赡养和照料的老人数量持续增加,造成家庭和社会对失能老人长期照料和护理的责任明显加重,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力资源会有一定幅度下降,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埋下了一定隐患。另一方面,城乡愿意到养老机构长期居住的老年人总量增加,而目前养老机构的床位数远远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当前,在我国,由于城市政府在养老中的定位不清,导致承担的养老责任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和公共财政能力 不相适应,城市政府在养老中存在明显的越位和缺位现象,致使我国老年社会保障很不完善,难以应对口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研究人口老龄化对于城市的管理、发展具有如下重要意义: 1)、有利于城市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建设,应对老龄化对城市发展的冲击。

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人口老龄化程度与日俱增,老年人群的养老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青壮年一代面临着较为繁重的赡养老人的压力,建设并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显得意义重大。人口老龄化使得城市人力资本的积累减少,城市发展的大力日渐不足。同时,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多使得大量的财政资金流入到了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投入方面,这必将使得城市发展所需的资金减少。探索更加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这对发展和完善我国养老保障事业、完善我国城镇养老保障制度对于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长远的意义。

2)、有助于城市调整人口政策,储蓄自身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实现城市人口管理转型。

人口老龄化的加快使得城市发展所需的劳动力不断减少,这时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手段,吸引与汇集城市自身发展所必须的各种人力资源。城市人力资源是城市产生和发展基本前提,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与程度在在一定程度受到人力资源存量的制约;同时,城市人口作为城市消费的主体,为城市消费的扩大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应对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城市政府必须创新城市人口管理方式,适时地调整城市人口管理政策,进而不断推进人口管理由传统的“管理”向“服务”转变。

3.中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问题

中国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的发展趋势,已经给养老、代际关系处 理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影响到代际和谐和家庭和谐,成为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老龄化社会问题,直接带来的是养老问题,涉及到老年人口由谁来赡养(支付养老金)和如何来赡养(养老服务)两个方面的问题,其实质是如何对待老年人的问题。在老龄化社会问题中,还存在着对老年人的歧视问题。有的年轻人由于缺乏道德观念,法律意识淡漠,不但不尽赡养义务,反而虐待老人,侵犯老人合法权益。从全国来看,老年人由于孤独、饥寒、疾病、受虐导致的自杀现象时有发生。2004年3月“预防长者自杀”亚太地区会议在香港召开,会议资料显示,根据保守估计,我国每年有25万人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其中55岁以上的人占了20%,特别是农村老年人自杀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5倍。这种现象,已经成为代际和谐和家庭和谐中的极不和谐音,成为老龄化社会中又一个棘手的问题。老龄化社会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影响着中国社会发展的总体质量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而且可能影响到中国的社会稳定,养老问题的妥善解决势在必行。

二、国内外老龄人口养老的现状

1.国外养老现状

从十九世纪中后期开始,发达国家就陆续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目前,发达国家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达22%。在长期应对老龄化的实践中,西方国家形成了许多养老模式。

1),家庭养老,即老年人居住在家庭中,主要由具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对老人提供赡养服务的养老模式。

由于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具有较好的社会保障制度及家庭成员的独立意识比较强,老人大多不采用家庭养老方式,法律也不规定子女对老人负有赡养的责任和义务。但是,以东方文化为底蕴的日本、新加 坡等国家,家庭养老仍占主体地位。该种模式适合不愿意脱离熟悉环境且子女有经济能力、闲暇时间、照顾精力和照顾意愿的老年人。

2),居家养老,即老人居住在家中,由社会来提供养老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

它与家庭养老的区别是:居家养老服务的提供主体是依托社区而建立的社会化的养老服务体系,而家庭养老服务的提供主体是家庭成员。

居家养老模式将居家和社会化服务有机结合起来,使老年人既能继续留在熟悉的环境中,又能得到适当的生活和精神照顾,免除后顾之忧。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接受居家养老服务的老年人的比例在80%左右。居家养老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生活照料、休闲娱乐设施支持等。居家养老服务的提供者主要有: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老年社区、老年公寓、托老所、志愿者。其中,老年公寓、托老所等是与其他养老模式相结合的产物。该种模式适合子女无暇照顾,有一定自理能力且不愿意离开原有熟悉环境的老年人。

3),机构养老,即将老人集中在专门的养老机构中养老的模式。

该模式的优点在于通过集中管理,能够使老年人得到专业化的照顾和医疗护理服务,无障碍的居住环境设计也使老年人的生活更加便利;缺点在于容易造成老人与子女、亲朋好友间情感的缺失,而且成本较高。目前,西方发达国家有5%-15%的老年人采用机构养老,其中北欧大约为5%-12%,英国大约为10%,美国大约为20%。

西方发达国家大多对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实行分级管理。根据身体健康状态、生活自理程度及社会交往能力,老年人可分为自理型、半自理型和完全不能自理型三级,从半自理到完全不能自理再分级,日、德分成六级。不同级别的老年人入住不同类型的养老机构。主要 有以下几类:养老院、护理院、临终关怀机构。

4),其它养老模式

家庭养老、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主要养老模式。除此之外,还有其它一些模式:

(1).互助养老:是指老人与家庭外的其他人或同龄人,在自愿的基础上结合起来,相互扶持、相互照顾的模式。它具体包括老年人结伴而居的拼家养老、社区内成员相互照顾的社区互助养老等很多形式。在德国,有很多老年人共同购买一栋别墅,分户而居,由相对年轻的老人照顾高龄老人。还有的地方安排了一些大学生和独居老人合住,由大学生照顾老人。瑞士也建立了很多“结伴而居”的“室友之家”。

(2).以房养老:是指将自己的产权房出售、抵押或者出租出去,以获取一定数额养老金或养老服务的养老模式。它通过一定的金融机制或非金融机制,将房产蕴含的价值提前变现,从而为老年人提供养老资金来源。

(3).旅游养老:国外很多老人退休后,喜欢到各地去欣赏秀美景色,体会不同的风土民情,从而在旅游过程中实现了养老。旅游机构也乐于为老年人服务,并通过与各地的养老机构合作,为老年人提供医、食、住、行、玩等一系列周到服务,使老人免除游玩中的后顾之忧。

(4).候鸟式养老:是指老年人像候鸟一样随着季节和时令的变化而变换生活地点的养老方式。这种养老方式总能使老年人享受到最好的气候条件和最优美的生活环境。美国的佛罗里达,日本的福冈、北海道,韩国的济洲岛都是老年人相对集中的“迁徙”目的地。

(5).异地养老:是遵循比较优势原理,利用移入地和移出地不同地域的房价、生活费用标准等的差异或利用环境、气候等条件的差别,以移居并适度集中方式养老。如美国就建立了大量的“退休新镇”、“退 休新村”,吸引老人移居养老。

(6).乡村田园养老:乡村的空气新鲜、生态环境优越、生活成本低廉。国外一些喜欢大自然的老年人退休后会选择在乡村的田园、牧场、小镇等地养老,每日养花弄草、游山嬉水,颐养天年。2.国内外养老现状的区别

1),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具有以下主要特征:(1)老年人口规模巨大。

200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43亿,2014年将达到2亿,2026年将达到3亿,2037年超过4亿,2051年达到最大值,之后一直维持在3-4亿的规模。根据联合国预测,21世纪上半叶,中国一直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21世纪下半叶,中国也还是仅次于印度的第二老年人口大国。(2)老龄化发展迅速。

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从7%提升到14%,发达国家大多用了45年以上的时间,其中,法国130年,瑞典85年,澳大利亚和美国79年左右。中国只用27年就可以完成这个历程,并且在今后一个很长的时期内都保持着很高的递增速度,属于老龄化速度最快国家之列。

(3)地区发展不平衡。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具有明显的由东向西的区域梯次特征,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明显快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以最早进入人口老年型行列的上海(1979年)和最迟进入人口老年型行列的宁夏(2012年)比较,时间跨度长达33年。(4)城乡倒置显著。

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历程表明,城市人口老龄化水平一般高于农村,中国的情况则不同。目前,农村的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1.24个百分点,这种城乡倒置的状况将一直持续到2040年。到21世纪后半叶,城镇的老龄化水平才将超过农村,并逐渐拉开差距。这是中国人口老龄化不同于发达国家的重要特征之一。(5)女性老年人口数量多于男性。

目前,老年人口中女性比男性多出464万人,2049年将达到峰值,多出2645万人。21世纪下半叶,多出的女性老年人口基本稳定在1700-1900万人。需要指出的是,多出的女性老年人口中50-70%都是80岁及以上年龄段的高龄女性人口。(6)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

发达国家是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条件下进入老龄社会的,属于先富后老或富老同步,而中国则是在尚未实现现代化,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社会的,属于未富先老。发达国家进入老龄社会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都在五千到一万美元以上,而中国目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才刚刚超过一千美元,仍属于中等偏低收入国家行列,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实力还比较薄弱。

2),中国的养老院一般被简单的划分为两种,公办的养老机构和民办的养老机构。这两种养老机构都存在各自的优点与不足之处。民间出资的的民办养老机构设施完善,服务全面,管理健全,但民办的养老机构瞄准的是养老市场这块蛋糕,在提供服务的目标群体上,将更多的目光关注在经济条件比较好的部分老人上,大多数收入水平比较的低的老人只能望而止步。普通民众无法享受该项待遇,无法符合社会的需求,并不是适合中国养老行业的现状。

公办办养老机构有着门槛低、数量大、覆盖面广的特点,但因为中国老龄政策法规体系建设还不完善,存在养老机构设施欠缺、一床难求、服务不到位等诸多问题。(1)生活设施不够完善

中国大多数的养老机构占地面积十分有限,住进去的老人虽然生活上有保障,但是,一些生活设施和娱乐设施却不到位,国家示范的养老机构政策表示:房间入住率和集中供养率达到了85%以上,生产用地人均面积不少于0.2亩,院区绿化不低于可绿化面积的50%。很多的养老机构连租地都是一种困难,更何况是这样的标准呢!国家示范的养老机构包括了“十六个一”的建设。:一片绿地、一片果林、一片菜地、一口鱼塘、一群鸡鸭、一圈肉猪、一间娱乐活动室、一间阅览室、一间理发室、一间医务室、一间室内洗衣房、一个小卖部、一座太阳能浴室、一个沼气池、一处室外活动场地、一项院办支柱经济项目。就上述标准而言,普通的公办养老机构是远远达不到这样的标准的。除非是一些民办的高级养老机构,但这些高级养老机构入住的门槛却十分高。

另外,养老机构内存在专业人员队伍严重缺乏的现象,特别是中高级养老护理员、心理咨询师、康复人员和社会工作者基本上是空白。现有养护员基本上是下岗职工或外来打工人员,没有工作技能,年龄偏大,虽然经过简单培训,但接受能力差,观念陈旧,与老人多元化需求相比差距很大。

目前解决所有养老机构生活设施不完善问题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中国老年人口庞大,并不是所有老人的需要如此完善的生活设施,我们可以根据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分成中、低、高档次以及三个档次都有的混合型服务的同时,还要考虑老人需要照顾的程度不同分为健康自理型、需要部分护理型和需要全面护理型的养老设施,使老人能有目的地选择。例如需要全面护理型的老人在营养、护理等方面的需 求较大,而在娱乐设施方面的要求较小。根据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养老院的设施可以有偏重,这样既利于老年人的需求,又有利于资源的高度利用。(2)一床难求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据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如此庞大的老年人口,养老机构一床难求虽然是必然的现象,尽管如此,养老机构床位像如今如此紧缺也是不合理的一种现象。以发达国家的比例而言,像我们这样的老龄化水平,养老床位占老龄人口的5%~7%。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我们无法都逐一去探究,但是我们可以从最突出的现象着手。公办的养老机构只能满足部分人需求,民办的养老机构更趋向于利益。国家资金与资源的投入毕竟有限,解决这一难题难免要靠民办的养老机构。民办的养老机构需要的是一个可持续经营,如果没有国家的鼓励与扶持,但就地皮这一块就够呛。政府鼓励社会参与养老机构实施建设,就要考虑对他们来说有哪些扶持措施,使他们保持微利并且可持续发展,提高民办养老机构经营的积极性,让社会有更多的参与,才能逐步解决一床难求的问题。(3)老人们的精神需求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日趋凸显。最美不过夕阳红,当一个人到了安享晚年的时候,往往更需要关怀。三年一代沟这句话不是没道理的,年轻人并不懂得老年人的世界,所以大多数老年人是空虚、孤独的。

近年来,社会越来越关注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老年大学、银发旅游也越来越火爆。关注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不能只靠子女的关怀,也要靠社会的共同努力,加大爱老敬老助老的宣传,营造一个营造尊老、敬老的社会氛围是必要的。

三、农村养老何去何从

近年来,国家提倡居家养老,居家养老(服务)是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就中国的养老现状而言,居家养老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同样存在基础设施差、配备单

一、服务水平差、资金有限等诸多问题。而这种居家养老概念还忽略了一类人群,那就是农村居家养老。中国老龄化严重,其中农村老年人占60%以上,而农村养老虽然有低保、医保。但是社会保障还不够健全,为老服务机构基本没有。空巢,这个词想必大家都很熟悉,青壮年外出打工使“空巢家庭”越来越多, 即使出外打工的青壮年能在经济上接济父母,但留守老年人需要承担劳务和家务的双重劳动,子女对老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因打工在外难以较好实现。让人不禁想,农村养老该何去何从。

农村老年人养老最重要的两个方面,一是养老、二是医疗。切实解决好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让农村老年人真正享受到共享社会的成果。政府组织医疗、法律、敬老爱老等主题相关的活动,提高农村人民的生活意识与法律意识。

四、建设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1.发展社区养老

为适应社区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形势,在继续搞好社区老龄工作的同时,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形成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服务网络,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现就搞好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1),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上级文件精神,积极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进程,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老人受益”的工作思路,根据老年人不同的养老需求,构筑以市场为主体、以社区为依托、以居家养老为基础,具有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

2),工作目标

以满足老年人生活照料需求、保障特困高龄老人基本日常生活、为老年人提供多元化服务为出发点,社区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载体,全面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逐步建立起能够满足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实现养老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公众化、服务形式多样化、服务方式市场化、服务标准规范化。

3),服务对象和内容

服务对象:一是居住且户籍均在本社区70周岁以上(含70周岁)、分散供养的“三无”老人或属于低保对象且子女同时享受低保待遇无赡养能力的老人,可申请享受居家养老免费日托服务。二是居住且户籍均在本社区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的“空巢”或社会老人,可申请提供有偿、低偿日常生活照料等服务项目。

服务内容:

1、提供日托服务的主要服务内容:为老年人提供餐炊和娱乐项目,含中、晚餐及午休场所;为老年人提供文化休闲健身活动服务。

2、提供日常生活照料的主要服务内容:①帮助老年人搞好个人卫生护理工作;②上门为老年人做(送)饭菜、进餐、喂药等;③帮助打扫老年人住宅卫生;④陪同老年人就医或外出活动;⑤陪同老年人聊天、读报等心理疏导活动;⑥其他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的服务。

3、提供文娱活动的主要服务内容:①棋牌室、图书室等休闲场所;②组织老年人书画、演唱等业余团队;③老年人健身活动场 所。

4),工作措施及要求

要积极配合,发挥职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一项牵涉面广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方的积极配合、共同努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要与辖区内的医疗、家政、维修等服务网点建立合作关系,建立社区老年人居家服务网络。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老年人医疗保健服务。配合卫生服务站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为他们提供送医送药、定期体检、健康教育等服务,普及老年人心理健康知识,及时排除老年人的心理障碍。社区服务站要为老年人提供家政、维修、中介等优质、优惠的服务。要设立求助热线,发放服务指南,建立网上服务平台。

要组建队伍,加强管理。一是要明确专职人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专职人员以2名为宜,原则上优先低保对象、下岗工人,并列入社会公益性岗位。二是要组建志愿者队伍。要将社区党员干部、爱心居民和辖区内学校的学生等方面人员组成志愿者服务队伍,为老年人提供公益性服务。三是要加强管理。要规范老年人服务项目,并按照适当收费和公益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实行有偿、低偿或无偿服务。

5),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公益性岗位专职人员由劳动保障部门适当配置,并由社区统一管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要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做到帐目清楚、专款专用,严禁挪作它用。社区监督委员会要加大财务监管力度,定期对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查。

6),社区对所有各类老人都要登记在册,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特别是重点需要帮助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上门服务,做到有人问、有人管。继续采取志愿者与空巢老人、低保困难老人、高龄老人帮扶结对子的形式,定期上门无偿或低偿服务的形式;社区干部包片负责的形式,左邻右舍互相关照的形式,60岁左右的老人 帮助70岁左右老人的形式,“4050”人员与老人定期、定时、定点帮扶结对子进行有偿服务的形式。

7),要精心组织,抓好落实。充分整合社区资源,制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要明确专人负责,精心组织实施,要按要求建立健全老年人档案和服务网络,及时掌握辖区内老年人的相关信息;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居家养老服务活动,使居家养老服务真正惠及广大老年人。要加强宣传,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中介组织运作”的工作机制,争取吸纳民间资本和借助社会力量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业;要加强管理,确保居家养老服务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2,中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

1),走出对老年人口再就业的认识“误区”,消除“老年歧视”现象 1999年国际老人年,联合国提出“建立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社会”主题。“建立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社会”原则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实现老年人的社会参与,而就业是老年人社会参与的一个主要方面。但事实上,社会上对老年人口就业存在歧视。其中一个误区是认为老年人再就业会与青年人争夺就业岗位,影响了年轻人就业;另一个误区则表现为过低估计老年人的思维和工作能力,把他们视为社会的负担,由此导致比较严重的“老年歧视”现象。我们要通过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促使老年人为社会继续做出可能的贡献,而不应把他们看作是社会或家庭的负担,从而最终消除“老年歧视”。2),为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提供政策保障

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一个科学合理的政策安排。要做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组织规划工作,为其提供政策保障。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相当部分属于政府行为,政府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出台具体的办法措施,确定开发的基本原 则、基本政策、基本途径,把开发老年人力资源作为发展中国老龄事业的一项重要举措加以研究规划。对现行的行之有效的政策要继续贯彻落实,对不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的一些规定要及时修改完善,对一些政策空白点要认真研究补充。

3),适时实行弹性退休年龄制和弹性工作时间制

中国目前的退休制度呈现的是一种“早进早退”型与“晚进早退”型并存的退休模式,即大量涌入就业市场的文化素质不高的低龄劳动力,迫切的需要安置工作岗位,而一些年富力强、有多年工作经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工作者,受到“早进”的压力,迫于现行退休制度在年龄上的硬性规定不得不离开工作岗位。逐步提高退休年龄界限,符合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潜能发挥的基本原则。中国现行的法定退休年龄是男60岁、女干部55岁、女工人50岁。而在这个年龄段中,他们的大多数依然身体比较健康、精力比较充沛。如果退休年限推迟4-5年,平均达到60岁左右,则养老时间会减少4-5年。若每个职工多工作而少消耗5年,就相当于为社会和家庭多做10年的贡献。此外,可以考虑对老年人口就业实行弹性工作时间制,如以每天8小时工作制为上限,每周20小时为下限,使他们可以适时调节工作节奏,保证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工作。

4),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适应老年人从事的产业

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增加国民收入、扩大需求、创造更多的新的就业机会,这是促进老年人就业、把老龄化的压力变为动力的良策。老年人有其自身的优势,要充分发挥他们的“晶化智能”。有些职业由于其特点,越老越能体现其优势,如书画家、医生、法官等。为适应人口老龄化,同时充分利用老年人力资源,要适当发展适应老年人从事劳动的有关产业,如老年家政服务业、养殖业、种植业、饮食业、咨询服务业以及教育业等产业。5),提倡和鼓励离退及“二线”人员再度创业

离退及“二线”人员虽然已经或者将要进入老龄阶段,但他们之中不乏身体健康、思维敏捷、经验丰富、有继续从事劳动的能力和条件者。因此,要努力开发老年人的潜力,支持他们继续劳动,或者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他们来领办、创办一批符合社会需求的事业、企业,不仅顺应了老年人的物质及精神需求,使他们能够发挥余热,夕阳增辉,同时也是减少社会消耗、增加社会财富的有效措施。6),努力发展老年教育,大力构筑终身教育体系

老年人口主动、自觉、持续的学习,既是推动创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保证,也体现知识社会特征的重要标志。要健全老年教育网络,完善老年教育内容,探索老年教育管理方法,使老年人不断更新知识,适应新科技的发展,为参与社会劳动创造有利条件。教育部门要以终身学习的价值取向为指导,向社会开放学校教育资源,充分实现教育资源的社会共享。改变对社会成员接受教育的年龄限制,改变传统的教育评价制度,形成不受特定年龄阶段限制的开放式入学制度,形成有助于人的可持续学习和发展的学习制度。

7),有效利用国外的成功模式,全方位开发老年人力资源

日本在东京设有银色人才中心协会,各都、道、府、县设有“银色人才中心”总数600多个,形成严密的组织网络体系,是具有半官半民的公共性和公益性的社团组织,取得良好的效果,虽然日本的老龄化比较严重但是未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造成太大的阻碍。我们可以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立足实际,由政府牵头形成一个网络状体系,连接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全方位有系统地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在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等组织设置服务机构,负责处理老 年人才的一切事宜,使老年人才的开发利用尽快提上日程。8),制定有利于开发老年人力资源的法律和政策体系

老年人力资源的再就是一个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既要调动他们参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又要有严格的法律法规,是劳动人口再就业行为规范化、有序化,并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其中一项重要措施就是制定保护老年人劳动权利的再就业法,禁止以年龄为条件歧视或禁止老年人口再就业。以立法形式保护退休人员再就业所取得的合法收入,任何单位不得寻找借口扣发或者减发再就业人员的退休金。再就业所得报酬达到纳税金额的应照章纳税,不能巧立名目额外收费。老年人口再就业做出显著成绩和贡献的,用人单位和政府有关部门应给予表彰和奖励,为老年人口再就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3,社会福利状况对人口养老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最直接的是对社会福利特别是老年人社会福利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它不但增加了政府社会福利的开支,对社会福利的需求也大大增加。另外,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至今我国尚有500万甚至更多贫困老年人口,需要社会的救助。而且,城镇中由于一些企业违规、破产等不定,按时足额发放基本养老金都十分困难,需要社会保障给予救济的老年人与日俱增。由此引出的社会福利的改革迫在眉睫。社会福利改革,不是盲目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必须把清脉搏,对症下药,以引进市场机制为突破口,以政策引导和规范管理将潜在的社会需求转化为有效需求,以形成社会福利事业的自我发展能力,更好地为有福利服务需要的社会成员服务。在政府宏观控制下,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包括国内的社会团体、企业、社区、个人,积极参与兴办老人福利服务机构,逐步推动形成一个行业、一门专业的形成与发展。政府则需要对全社会的老人的需要进行调查和评估,制定出发 展规划,并用经济手段按照规划来调整布局,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制定服务机构分类分级的设施、设备和服务标准,同时要成立监督机构和组织,建立完善的服务机构的效益和效率的评估制度,对整个社会福利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估,及时协助政府对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以完善我国老年人社会福利制度的种种弊端,真正使我国的老人们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使我们整个社会迈向老龄而不是迈向老迈,永满活力。

.参考文献

[1] 马英:“论我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黑河学刊》[J],2006

[2] 张绍合、贺建林:“从抚养比看我国人口老龄化及其政策取向”,《 当代经济管理》,2007(4)

[3] 万克德、夏国强:“中国老龄在业人口状况分析”,《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2(4)

[4]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中心编,《中国人口年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11;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司编,中国,《全国人口普查资料》(1982、1990、2000年),中国统计出版社;全国人口抽样调查办公室编,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1 [5] Population Division of the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of the United Nations Secretariat ,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The 2004 Revision and 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 The 2003 Revision, http://esa.un.org/unpp.[6]潘锦棠.新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六十年[J].马克思主义与现

多层网络体系结构 篇5

随着超高大跨建筑结构的广泛运用,一些超重结构随之出现。本文所指的超重结构模板支撑是:施工总荷载15kN/m2及以上,或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的模板支撑系统[1]。转换层结构,一般截面尺寸大,结构自重大,施工难度也较大。超重结构模板支撑系统对楼板的反作用力和冲切作用是模板设计的重要内容,也是容易被忽略的。表1给出了4个典型工程的楼面支撑设计荷载。

1 转换层结构模板支撑常见的施工方法

1.1 分层浇筑法

对于截面尺寸较大的转换结构,常见的施工方法是采用分层浇筑的方法,待先浇筑的混凝土硬化后可承担后浇筑混凝土的重量,起到卸载作用。但采用分层浇筑的方法,对混凝土交界面的处理对结构的质量会有较大的影响。同时,分层浇筑施工工期也较长。目前分层浇筑界面的处理,主要是采用插筋的方法。

1.2 利用钢骨架或预应力卸荷

转换层结构经常使用钢骨混凝土,从而减轻结构的自重。在转换层施工中,可以利用已经就位的钢骨,承担后续施工的部分荷载,从而减轻施工荷载对下层楼板的作用。

2 超重模板支撑楼板承载力设计

转换结构施工阶段的受力状态与使用阶段的不同,同时施工中转换结构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应对转换层及下部楼层的楼板进行施工阶段的承载力验算。转换结构本身受下部支撑体系的作用或混凝土施工方法的影响,在结构板中易产生设计时未考虑到的附加内力,故需对转换结构在施工阶段的受力状态做具体的分析和计算,必要时可采取一定的构造措施来抵抗这些附加内力。

各楼层承担的荷载。对于超重模板支撑体系,其支撑系统的内力一般需要依靠多层楼板承担,如图1所示。

徐佳炜(2008)[3]得出多层模板支架体系中楼板承担的施工荷载具有以下特征:

(1)带弹性支撑的楼板承担的力与楼板的刚度成正比;

(2)带弹性支撑的楼板承担的力与弹性支撑的刚度成反比(即与弹性支撑的变形成正比)。

与通常结构承担的力按构件刚度分配机制不同,施工时变结构中,楼板承担的内力除按楼板刚度进行分配外,同时还按楼板下弹性支撑的变形能力进行分配。文献[3]综合考虑了楼板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和模板支撑的刚度,提出了各楼层荷载的分配系数,如式(1)所示:

式中,ri为各层楼板的刚度调幅系数,取r1=0.95,r2=1.0,r3=1.05,r3=1.10。

确定各层楼板承担的荷载后,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02)[4]分别计算各层楼板的抗弯强度和冲切是否满足要求。

3 工程实例

3.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龙岩市新罗区,建筑层数为地上20层,地下2层,建筑高度65.2m。在地上2层设有转换层。转换层板厚:400mm;超重梁断面:300mm×1700mm、500mm×1000mm,层高:4.5m;砼强度等级C30。

3.2 400mm厚楼板支撑设计

模板采用18厚胶合板(915×1830),次龙骨采用100×100松方木,顺九合板短边方向布置间距300mm;主龙骨采用100×100松方木;支撑采用φ48×3.0钢管,纵横向@1200间距布置,立杆支撑高度方向每间距1.5m设置纵横向双向水平杆,距地200mm处设扫地杆,并且每5根杆设一道剪刀撑;且水平杆须与已浇筑好的柱相连接每2步布置一道。模板支撑体系,如图2所示。

3.3 荷载计算

楼板内配置Ⅱ级钢筋,单位宽度(1m)楼板截面的钢筋面积As=360 mm2,fy=300 N/mm2。

楼板主要为双向板,主要尺寸约为3m×4m,取混凝土保护层厚度20mm,截面有效高度h0=280 mm。

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2008)[5],支撑立杆内力计算时:施工恒载为:模板及支撑架的自重(G1K)、混凝土自重(G2K)、钢筋自重(G2k);施工活载为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Q1k)取为1.0 kN/m2。

施工荷载设计值,由横载控制:

属于超重结构。

3.4 楼板强度验算

施工现场的进度,大体为每7天一层。因此,施工转换层楼板时,地上一层楼板混凝土的龄期为7天,地下室顶板的混凝土龄期为14天左右。

(1)假定由地上一层楼板来承担。

如果荷载由地上一层楼板承担,该层楼板厚度为1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

(1)楼板抗弯计算。

板带所需承担的最大弯矩按照四边固接双向板计算:

因平均气温为20℃,查《施工手册》温度、龄期对混凝土强度影响曲线得到7天龄期混凝土强度约达到0.55%,14天龄期混凝土强度约为80%。

C25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为fc=11.9×0.55=6.55N/mm2,抗拉强度设计值ft=1.27×0.55=0.70N/mm2。

则相对受压区高度:

计算系数为:

此时楼板所能承受的最大弯矩为:

楼板抗弯满足要求。(2)楼板抗冲切验算每根立杆承担的内力: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4],冲切局部荷载设计Fl=15.5kN;冲切承载力:

楼板的冲切承载力不满足要求!

(2)假定由两层楼板来承担荷载。

假定由地上一层和地下室顶板共同承担转换层的施工荷载。由于地下室顶板的厚度为150mm,与地上一层楼板的厚度100mm不同,因此式(1)应考虑厚度的影响,应按式(2)进行就算:

地上一层的荷载分配系数μ1:

地下室顶板的荷载分配系数μ2:

按照前述冲切验算的方法,可得到楼板冲切满足要求!

4 结论

结合工程实例,发现超重模板支撑体系,楼板的冲切承载力往往是一个薄弱的环节,而且在超重模板支撑体系设计中,容易被忽略。因此,在超重模板支撑设计中,楼板的冲切承载力的验算是必须。本文针对多层模板支撑体系的验算方法,经工程实践表明,是安全可行的。

参考文献

[1]关于印发《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的通知,建质[2009]254号,2009.

[2]王荣军.高程建筑厚板转换层的施工技术研究.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3]徐佳炜.高层建筑多层模板支撑体系及其安全性研究.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多层房屋结构构件吊装 篇6

多层混凝土构件中的柱子有单根柱和“H”型柱。当柱较长时,应根据构件的结构形式和施工单位选用的吊装机械性能,合理的将柱进行整体放放线、分段预制,必要时应进行吊装验算,其中单柱的吊装方法同单层工业厂房混凝土柱的吊装方法。

1.1“H”型柱子的绑扎与吊装方法

“H”型框架的绑扎点一般设在框架横梁的两端,采用兜梁法或捆扎法。起重机使用钢板式横吊梁,并在横吊梁的两端挂两个单轮滑,使长吊索在单轮滑上自由串动,且与绑扎吊索相连接,以保证起吊的框架与地面垂直,进行吊装就位。当“H”型框架柱较长时,在柱脚下1m处,设置临时支撑加固。

1.2 柱钢筋外伸吊装时的保护法

一般多层混凝土柱接柱,当采用榫接头时,连接钢筋均外露,吊装时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外伸筋受弯。其保护方法有钢管保护法、垫木保护法和滑轮组保护法。

1.3 柱手的临时固定与效正

下节柱固定同单层厂房柱,上节柱应在下节柱永久固定后进行。上节柱吊装就位后,多采用管式支撑和环形固定器如加以临时固定,然后进行柱子垂直度校正。一般采用经纬仪、线锤进行校正,由于焊接后接头冷却收缩使柱产生偏差,应做两次校正,第一次安装时校正和第二次是焊接后校正。

柱接柱的垂直度偏差为应符合规定值,下柱中的线对定位轴线不得超标。上、下柱的接口中心线位移不得超过标准植,当下柱出现偏差,接上柱时应将上节柱的对位线向中线移动,然后根据中线抄测上节柱的垂直度。由于框架枉较长,在强烈的日光照射下阳面与阴面会产生弯曲变形。

1.4 柱与柱的接头型式

多层装配式框架结构厂房柱较长,需分段后吊装。柱接头的形式有榫接头、钢板接头和浆锚接头,如图1所示。

(1)榫接头。上柱底部设有混凝土榫头,用来承受施工荷载,上、下柱预制时各伸出一定长度的钢筋,上柱安装时使上柱钢筋对准下柱钢筋采用剖。口加以焊接,用来传递弯矩。配置一定的箍筋、支模板,用高标号水泥或膨胀水泥拌制的比柱混凝土设计标号高25%的细石混凝土进行接头浇筑,待混凝土强度达到70%设计强度后,再吊上一层构件。

如筋产生错位应先冷矫正,如冷矫正有困难时,也可采用热矫正,加热温度不得超过850℃。钢筋坡口角度一般为45°,坡口间隙为4rnm,钝边为2mm,焊接时应加衬板,焊接后的焊缝加强高度不得小于0.2倍的钢筋直径。焊接时,为使校正好的柱子不产生变形,应由两名焊工对称并分层焊接。焊接顺序如图2所示。

(2)钢板接头。钢板接头是在上、下柱的两端连接位置,四周均采用钢板包住,并与柱内的柱筋焊接加以固定。上柱安装校正后,采用钢板焊接,用以传递弯矩,上、下柱经校正后如产生缝隙,用注浆的办法填满,使上下柱紧密接触。

(a)榫接头(b)(c)钢板接头(d)浆锚接头

(3)浆锚接头。浆锚接头是上柱底部预留伸出300~700mm的锚固钢筋,下柱顶部预留深350~700mm,直径为2.5d~4.0d(d为钢筋直径)浆锚孔,插入上柱前,先在浆锚孔内灌入C40以上的快凝砂浆,下柱顶面抹厚约10mm的砂浆,然后把上柱锚固在浆锚孔内,使上下柱联成整体。也可用灌浆法,采用1:1水泥或膨胀水泥砂浆,稠度为12~14mm,由一侧先灌,用竹片插捣,并注意洞孔排气。

2 梁、板吊装

2.1 梁的吊装

框架结构的梁有一次预制成的普通梁和叠合梁两种。叠合梁的上部留有120~150mm的现浇叠合层,能增强结构的整体性。

梁柱的结合形式取决于结构的受力状况,有明牛腿式柱梁铰接接头、明牛腿式柱梁刚性接头、钢筋混凝土暗牛腿式柱梁接头、齿式柱梁接头和浇筑整体式柱梁接头。铰接接头不承受弯矩,采用贴角焊缝将角钢或钢板与柱埋件相焊接。柱梁间的缝隙用细石混凝土填实。刚性接头是将梁端上、下外伸钢筋与柱预埋筋用剖口焊加以焊接,然后再将梁端灌入混凝土,以承受梁端剪力,弯矩由钢筋承受。梁均采用两点绑扎一点起吊,绑扎点分别在梁的两端500mm左右捆扎,安装就位后进行焊接固定。对于简支梁应先焊梁的上端连接板,再进行梁的下端与牛腿焊接,并要一端一端施焊将焊缝应力释放出去。

2.2 板的吊装

多层框架结构的楼板有密助楼板、预应力形板、预应力空心板、组合板等型式,选择取决于跨度和楼面荷载。楼面板一般都是搁置在梁上并与梁焊接,接缝处灌以细石混凝土。板的吊装方法同单层厂房大型屋面板。

摘要:主要就多层房屋结构构件中柱子及梁板的吊装施工进行讨论分析。

多层框架结构设计心得 篇7

1 底层计算高度如何取

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第7.3.11条的规定, 底层框架柱的高度从嵌固端算起。实际工程的底层计算高度一般可能会有三种取法:

从基础顶面算起、从基础系梁顶面算起、从室外地面下500mm处算起。

框架结构的基础一般为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 一般情况下底层计算高度从独基或条基顶面算起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有的工程独立基础之间设基础系梁, 那么底层计算高度是否可以从基础系梁顶面算呢?我认为肯定不行, 最简单的道理, 基础系梁不是框架柱的嵌固端。一些设计者可能会碰到这种情况, 如果底层计算高度从基础顶面算起, 底层的抗侧移刚度可能小于上一层刚度的70%, 或小于上三层抗侧移刚度平均值的80%,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 (2008年版) 第3.4.3条, 底层为薄弱层;如果计算高度从基础系梁顶面算, 底层可能不是薄弱层。这时一些设计人可能采取加大基础系梁截面尺寸和配筋的方式, 底层计算高度从基础系梁顶面算起, 从而避免薄弱层的出现。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因为即使加大基础系梁的截面和配筋, 基础系梁仍不能作为底层框架柱的嵌固端。

因此, 底层计算高度应从基础顶面算起, 而不应从基础系梁顶面或室外地面下500mm处算起。

2 关于柱的设计

2.1 框架柱的截面设计

在多层或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中, 柱的截面尺寸从下到上逐渐缩小, 以节约投资, 使设计更合理。笔者的经验是柱截面尺寸减小的间隔层数为3 5层, 如果间隔太密, 会造成模板浪费、施工不便;太疏又起不到节约投资、降低造价的目的。每次每侧减小的尺寸以100~150为宜, 如减得太多, 有可能导致结构竖向刚度突变。另外, 柱的最小截面尺寸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第l1.4.11条的规定:矩形柱的宽度和高度均不宜小于300mm;圆柱的截面直径不宜小于350mm。

2.2 框架柱的箍筋肢距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02) 第l1.4.15条规定“柱箍筋加密区内的箍筋肢距:一级抗震等级不宜大干200mm;二、三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250mm和20倍箍筋直径中的较大值;四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300mm”。此处的“箍筋肢距”的定义, 规范没有明确的说明。按一般的理解, 箍筋肢距应为每J肢箍筋的水平距离。因此不少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将箍筋肢距一律按均匀分布且不大于200mm。

3 关于梁的设计

3.1 框架梁的负筋只需按计算配够, 不必增加配筋量

在框架结构的计算中, 由于地震作用、风荷载等水平力的作用, 往往使得框架梁的粱端负弯距远大过跨中正弯距。为了避免框架梁负筋过多过密, 我们往f往都将框架梁的负弯距乘以一个0.85左右的调幅系数进行调幅, 使梁端负弯距减少, 并相应增加跨中正弯距, 使梁的上下配筋均匀一些。如果在框架计算是作了负弯距调幅, 而配筋时又将负筋放大, 就是没有道理而且是自相矛盾的。

3.2 梁侧纵向钢筋的配置

梁侧纵向钢筋包括梁侧纵向构造钢筋和梁侧抗扭纵筋。新混凝土设计规范规定梁腹板高度hw≥450mm梁侧应沿高度配纵向构造钢筋, 且间距不大于200mm。梁侧纵向构造钢筋对防止梁侧面的开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梁侧纵向钢筋的直径不应太大, 一般以Ф12~Ф16为宜。在实际设计中, 常常见到梁侧抗扭纵筋很大的情况, 这是由于电算结果显示抗扭纵筋的面积较大。对这种情况应在计算和设计上做一些调整:

3.2.1由于目前电算程序在结构构件分析时尚不能考虑现浇楼板对梁扭转的影响, 而是由程序给出一个梁扭距折减系数, 合理选用梁扭距折减系数对控制梁的扭距是很重要的, 一般情况可取0.4~0.6。3.2.2对跨度较大的次粱支承于主梁上时, 次梁的支承端会对主梁产生较大的扭距, 这时可在电算程序中指定该次梁的端支座为绞接。这种方法对解决梁在受剪扭情况下的超筋超限是非常有效的。3.2.3有时虽然做了以上调整, 但梁的抗扭纵筋面积仍然较大。此时应将抗扭纵筋面积分摊一部分到梁的四根角筋, 其余部分面积按梁侧腰筋设置, 梁腰筋直径仍以Ф12~Ф16为宜。

3.3 非加密区的箍筋的配筋率

抗震设计时框架梁的非加密区的箍筋的配筋率应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第11.3.9条的规定:p SV≥0.26ft/fyv。

4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应该注意的问题

4.1 关于强柱弱梁节点

这是为了实现在罕遇地震作用下, 让梁端形成塑形铰, 柱端处于非弹性工作状态, 而没有屈服, 但节点还处于弹性工作阶段。强柱弱梁措施的强弱, 也就是相对于梁端截面实际抗弯能力而言柱端截面抗弯能力增强幅度的大小, 是决定由强震引起柱端截面屈服后塑性转动能否不超过其塑性转动能力, 而且不致形成“层侧移机构”, 从而使柱不被压溃的关键控制措施。柱强于梁的幅度大小取决于梁端纵筋不可避免的构造超配程度的大小, 以及结构在梁、柱端塑性铰逐步形成过程中的塑性内力重分布和动力特征的相应变化。因此, 当建筑许可时, 尽可能将柱的截面尺寸做得大些, 使柱的线刚度ic与梁的线刚度ib的比值尽可能大于1, 并控制柱的轴压比满足规范要求, 以增加延性。验算截面承载力时, 人为地将柱的设计弯距按强柱弱梁原则调整放大, 加强柱的配筋构造。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不得过高, 以免在罕遇地震中进入屈服阶段不能形成塑性铰或塑性铰转移到立柱上。注意节点构造, 让塑性铰向梁跨内移。

4.2 楼板开大洞结构计算注意问题

楼板开洞的结构比较普遍, 如果开洞面积大于该层楼面面积的30%, 就属于平面不规则了, 计算时必须进行处理。以PKPM软件为例来说, TAT和SATWE分别采用了两种方式进行处理。TAT软件是将无楼板的节点定义为弹性节点, 也就是表明该节点不受刚性楼板假定的限制, 其平动自由度独立 (在这里所指的节点为梁柱交点) ;SATWE软件是将所有楼板定义为弹性膜, 由软件真实的计算楼板的平面内刚度, 忽略楼板的平面外刚度。建议如果某层洞口面积大于楼层面积的30%以上时, 应将全楼所有楼板定义为弹性膜比较符合实际, 也可以将该层洞口边缘节点定义为弹性节点 (即不考虑楼板的刚度) ;如果屋面为刚网架时, 应输入一板厚, 定义为弹性膜, 真实计算楼板的平面内刚度, 比较符合实际。在正确定义了弹性节点或弹性膜后, 在后续计算中必须采用总刚计算法, 否则侧刚计算法仍按刚性楼板计算结构内力和配筋, 计算时应特别注意这一点。

5 结论

以上主要阐述了多层框架结构在设计过程中的基本问题, 当然实际工程可能会遇到更多问题, 在此不再赘述。设计多层框架结构, 设计人应首先判断结构方案的可行性, 对可能碰到的问题, 提前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并对所有计算结果认真分析、判断, 准确无误后方可应用于实际工程。另外, 应用计算机程序进行分析时, 应仔细阅读程序编制技术手册, 了解程序计算模型编制的原理, 才能根据有关规范对所得的结构内力和计算结果的正确与否作出判断并做相应调整, 以消除因对程序缺少应有了解给设计带来缺陷和隐患。结构构造必须满足相关规范条文尤其是强制性条文的要求。

摘要: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由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材料组成的, 因其具有诸多的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中。把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应用于建筑中会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 主要论述了多层框架结构的设计及设计过程中遇到的设计问题及相应的结构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多层框架设计,常见问题,结构措施

参考文献

[1]GB50011-2001 (2008年版) ,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1]GB50011-2001 (2008年版) ,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

地方债多层监管体系畅想 篇8

现行《预算法》明确了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的合法性, 但关于具体由谁监管的法律法规却几乎是一片空白, 没有规制。《宪法》明确规定, 由地方人大履行监督地方政府的职能。但现状却是地方人大基本无法实施对地方债的监管。地方人大对财政预算管理与监督的本身就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地方人大审核监管的过程也不谨慎, 并不完全具有预算的决定权与否决权。在地方债监管过程中, 地方人大监督机制很难有效地实施。除此之外, 财政部作为国务院的重要组成部门, 现实中也无法细致监管地方财政的收支状况, 更别提承担地方债运行的风险, 除了地方债的监管, 因其要处理其他繁重的工作, 财政部注定无法成为一个独立监管地方债的机构。

二、美日实践对我国地方债部门监管的启示

美国的财政的管理主要是联邦外加州政府及以下的模式。具体监管上至联邦, 下到各州均是通过修正案的形式完善市政债 ( 类似我国地方债) 的监管。美国市政债的监管体系是一个多层次的架构。联邦政府负责制定与修改规范市政债市场的各项法律 ( 《证券法》《证券交易法》) , 联邦以下又有证券交易委员会和市政债相关自律组织监管。各州也由州立法限定州和地方政府的举债规模, 明确州和地方政府的举债流程。因其三权分立的国家体制, 美国市政债券在发行的时候很少受到行政权力的直接干预。而且由于美国监管市政债的法律部门是专门独立的, 并且其发行流通的监督机制更为专业, 科学。美国对市政债监管的专门机构, 既有交易委员会、市政债券规则制定委员会, 也包含金融业监管局, 甚至联邦银行、国税局也在以其独有的方式监督管理着市政债券, 这种合理的监管方式也有效的规制了市政债的发行使用。

日本作为典型的中央集权性国家, 其公社债 ( 等同我国地方债) 法律监管的实践经验, 对于我国地方债的发行流通更具备借鉴和参考的价值。日本对于公社债的监管, 法律架构上涉及发行、流通、行政以及其他法规四个方面, 制定了《地方自治法》、《地方自治法》、《金融商品交易法》、《金融厅设立法》、以及场外市场报价揭露及买卖价格规则等一系列多位阶的法律法规。监管主体上也有政府机构、金融厅、自律组织和各种证券协会的明确分工。笔者认为我国完全可以将其柜台市场和债券市场的自律管理的方式用于我国实践。会计检察院作为日本的最高审计机关, 独立于内阁, 并不隶属于任何行政机构。每一份审计报告都由审计机构独立完成, 并对其审计结果负责, 审计报告直接提交中央, 而不通过任何地方政府之手, 从而保证了审计报告的绝对独立性。

从上述具有代表性的两个国家的地方政府债券监管制度来看, 尽管他们之间政治经济体制不尽相同, 但总体来说, 监管制度还是比较成熟的、成功的。

三、完善我国地方债部门监管体系

笔者认为, 针对我国地方债的部门监管, 可以设立一种集社会自律组织、地方人大政府、司法检查审计三位一体的多层监管体系, 强化对内部与外部的审计与监督职能。

首先, 设立专门对地方债或地方政府财政情况予以监督的自律机构。由于我国地方行政权力干预领域过宽, 在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过程中, 地方政府既是发行者, 又是监管者, 而未能真正发挥其监管作用。因此, 从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的法律监管现状来看, 亟待设立一种独立于地方行政机构之外, 且拥有较为专业的监管团队, 其监管报告不会受到地方行政力量的干预的自律组织。这不但能减少过多的行政干预, 同时能提高公众的参与度, 增强法律公信力。

其次, 完善地方人大对地方债的有效监督功能。地方人大对地方政府的监督是地方人大的主要职责。但是, 地方人大对地方债风险进行监管却无所设定, 地方人大的监督职能没有充分发挥, 因此, 地方人大理应加大其监管力度, 具体地说, 国家可以采取限制地方政府行政权力扩张的方式, 赋予地方人大地方债监管更多的职权, 对地方政府发行证券进行全方位监督。

另外, 作为一种制度设计, 笔者认为我国也可以给予检察院为代表的司法机关一定程度的地方债监管权限, 具体上可以赋予其独立审计的权力, 就像日本的检查审计院一样, 审计报告直接提交中央, 而不通过任何地方政府之手, 从而保证了审计报告的绝对独立性。

四、结论

在我国, 地方债的发展还尚处于水平较低的阶段, 部门监管不明确。因此, 我国应当不断地从地方债的发展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 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 借鉴其他国家的成熟经验, 通过制定和修改相关法律法规, 完善我国地方债的部门监督体系, 做到具备自律组织、地方人大、司法审计三位一体的多层有效监管。必须高度重视对地方债的监管, 以一种更为规范、更为民主的方式防范地方债的风险, 使之成为遏制地方政府滥用行政权力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周长鲜.人大及其常委会预算审查监督机制研究综述[J].人大研究, 2015 (2) :22-26.

[2]宋伟健, 霍志辉.2014年美国市政债券市场发展及对中国地方债的借鉴意义[Z].中债资信, 2015-6-29.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 篇9

砌体结构是当前建筑工程中常用的结构形式之一。由于其原材料来源广泛, 易于取材、生产和施工, 造价低廉, 具有良好的耐火性、耐热性、隔音性和耐久性, 在城乡建筑中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因此, 如何提高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能力, 将是建筑抗震设计中一个重要课题。在已有的震害调查结果表明, 不仅在7、8度区, 甚至在9度区, 砖混结构房屋经历震害后受到轻微损坏, 或者基本完好的例子也是不少的。通过这些砌体房屋的调查分析, 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只要经过合理的抗震设计, 构造得当, 保证施工质量, 则在中、强地震区, 砖混房屋是具有一定抗震能力的。

2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震害破坏形式

根据四川地震灾区的震后灾害调查情况,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震害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房屋局部及整体倒塌; (2) 预制板楼、屋盖破坏; (3) 楼梯间墙体破坏; (4) 外纵墙破坏; (5) 纵墙在室外地坪处产生水平裂缝; (6) 外纵墙洞口间墙体X型裂缝; (7) 其它破坏。

3 砌体抗震措施

基于砌体结构本身特点以及其震害的多样性和严重性, 工程人员在设计中要采取一定的措施, 以加强砌体结构的整体性提高其抗震性能。

3.1 结构的选型与布置

对于多层砌体而言, 如果可以做到正确选择承重体系、科学进行结构布置、合理选择楼 (屋) 盖形式、正确设置防震缝等等的话, 就会大大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3.1.1 正确选择承重体系

根据传递荷载的路线不同, 砌体结构的墙体承重体系可分为横墙承重、纵墙承重和纵横墙承重三种形式。横墙承重体系一般横墙间距较小, 数量较多且开洞较少又有纵墙作为侧向支承, 其横向刚度大, 整体性好, 所以横墙承重的多层砌体结构具有较好的传递和抵抗地震作用的能力;纵墙承重体系, 横墙数量少且自承重, 横墙间距大, 形成大空间, 使得房屋的横向刚度差。楼板又直接搁置在纵墙上或搁置在梁上而梁搁置于纵墙上, 造成横墙与楼盖的联结较差, 横向地震作用很少能够直接通过楼 (屋) 盖传至横墙, 而大部分通过纵墙经由纵横墙交接面传至横墙。因此, 地震发生时外纵墙因板与墙体的拉结不力而成片向外倒塌, 楼板也随之坠落;纵横墙共同承重体系, 纵横墙体都可以传递竖向荷载, 沿纵、横向刚度均较大且砌体应力较均匀, 能比较直接地通过楼 (屋) 盖向横墙传递横向地震作用, 也能直接或通过纵横墙的连结传递纵向地震作用。通过以上分析可知, 当多层砌体房屋有抗震设防要求时, 宜优先选用横墙承重及纵横墙承重体系。

3.1.2 科学进行结构布置

多层砌体房屋的平、立面布置力求简单、规则、避免由于布置不规则 (如:平面上墙体较大的局部突出和凹进, 立面上局部的突出和错层) 使结构各部分的质量和刚度分布不均匀、质量中心和刚度中心不重合而导致的震害加重。

承重墙体的布置要规则、对称。横向墙体间距不宜过大, 纵向墙体平面布置尽量不少于三道, 且宜沿各自轴线对齐贯通, 尽量避免断开和转折。这样可以减少地震剪力传递的中间环节, 使可能的震害部位减少, 避免局部破坏, 使震害程度减轻。

从墙体立面布置而言, 房屋的纵横墙沿上下连续贯通。建筑物底层不应设置车库、营业等需要大开间的建筑功能。灾区遭到震害破坏的多层砌体建筑有很多存在以下情况:底部一层甚至两层为大开间, 仅有楼梯间墙体及少量的分隔墙体下落, 而且还在正门大开洞, 造成一面无墙, 三面有墙。这样的结构布置造成的后果就是建筑平面刚度不均匀, 立面形成了严重的“上刚下柔”的情况, 底部仅有的少量墙体远远不能抵抗地震力的作用, 及通常说的“鸡腿结构”, 抗震严重不利。

由于建筑功能要求和设备安装的需要, 往往要在墙体上留设洞口。洞口的存在使其两侧的墙体易形成应力集中, 成为地震破坏的隐患。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尽可能在满足使用的前提下“少开洞, 开小洞”。横向墙体一般不要设置大洞口, 如果设置的洞口大于1000mm时应该在洞口两侧附加贯通本层的构造柱。纵向墙体应该尽量控制开洞率 (一般可以控制在55%左右) , 避免开大洞造成纵向墙体的中断。

综上所述, 合理的墙体布置, 避免对墙体的无谓削弱, 可以使建筑物整体形成空间受力体系, 增加房屋的空间刚度, 进而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3.1.3 合理选择楼 (屋) 盖形式

多层砌体结构楼、屋盖宜优先采用整体性强的现浇混凝土板。

3.1.4 正确设置防震缝

当多层砌体房屋平面或立面形状复杂时, 可用防震缝把房屋分成若干个规则简单的体系的组合。大量的震害表明, 由于地震作用的复杂性, 体形不对称的结构遭受的破坏较体形均匀对称的结构要重一些.对于多层砌体房屋, 当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宜设置防震缝: (1) 房屋的立面高差在6m以上; (2) 房屋有错层, 且楼板高差较大; (3) 各部分结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防震缝应沿房屋全高设置, 两侧均应设置墙体, 基础可不分开, 缝宽应根据地震烈度和房屋高度确定, 一般取60mm~100mm。

3.2 楼梯间的设置

楼梯间作为地震疏散通道, 而且地震时受力比较复杂, 容易造成破坏。楼梯间在楼 (屋) 面处无板, 空间刚度较差, 不宜设在房屋的尽端或平面转角处。而且楼梯间比较空敞, 顶层外墙的无支承高度为建筑层高的1.5倍, 在地震中的破坏比较严重, 尤其是当楼梯间设置在房屋尽端或房屋转角部位时其震害更为剧烈。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对楼梯间采取下列加强措施: (1) 顶层楼梯间横墙和外墙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2φ6通长钢筋;7~9度时其它各层楼梯间墙体应在休息平台或楼层半高处设置60mm厚的钢筋混凝土带或配筋砖带, 其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7.5, 纵向钢筋不应少于2φ10; (2) 楼梯间及门厅内墙阳角处的大梁支承长度不应小于500mm, 并应与圈梁连接; (3) 突出屋顶的楼、电梯间, 构造柱应伸到顶部, 并与顶部圈梁连接, 内外墙交接处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2φ6通长拉结钢筋。

4 结语

上一篇:免疫量子粒子群下一篇:白介素-11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