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与经济类新题

2024-06-17

物理与经济类新题(共4篇)

物理与经济类新题 篇1

一、知识经济要求在大学物理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知识经济时代,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新技术层出不穷。物理学的发展作为20世纪的领头科学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各高等学校的交汇融合成为交流, 交叉学科和边缘知识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 也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这就需要我们培养的人才, 应该是具有比较全面的知识系统并能不断继续学习掌握新知识的高层次人才, 即动手能力强的白领和基础知识扎实的蓝领。所以, 学习能力将成为影响学生在未来知识经济中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物理学作为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哪里有人类活动, 哪里就有物理学文化气息。百年来物理学的发展一次次的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1687年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发表, 标志着经典物理学的诞生, 经典物理学一诞生便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使人类进入机械化时代, 带给人类第一次经济的飞跃;所以对物理学思想的掌握和发展和一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 由于高考制度的影响使得现在的学生死记硬背已成惯性, 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融会贯通及深层探索能力下降, 大多是学生觉得物理难学, 这正是缺乏学习能力的一种表现。因此, 按照知识经济对人才的要求, 大学物理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 知识经济要求大学生所具备的自主学习能力

知识经济要求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的哪些自主学习能力呢?

1. 认知规律、发现问题的能力。

由于学生在未来知识经济时代中主要是通过自学来获得知识, 所以, 在大学物理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认知规律、发现问题的能力。包括会读书、善观察、勤思考等基本能力。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是:知识结构严谨, 推理严密。让学生发现并掌握物理学的规律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会大有益处, 从长远观点看, 对他们今后阅读或撰写自然科学论文也是有好处的。因此, 在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重视阅读教材, 而且还要求学生在学完一个知识体系后, 及时整理归纳, 构架起物理的思想, 以促进他们在今后生活、工作中的自学, 奠定重要的基础。

2. 正确运用物理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的能力。

学生有了这种能力, 就能在未来知识经济时代中, 把从客观世界观察到的事物, 或从文献阅读中得来的信息, 借助思维的加工处理, 内化为个体系统化的知识提供有力的条件。根据物理教材的特点, 在教学中可通过物理学概念的形成、模型的建立来引导学生从事实出发进行抽象概括;通过从已知推导出未知, 获取新知, 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提高综上所述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懂得推理的科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总结正确的解题思路, 提高运用知识解题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及时总结整理所学知识, 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使头脑中的知识形成体系。此外, 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培养物理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三、知识经济要求在在大学物理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知识经济的发展将主要依赖于一个民族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依赖于知识的不断更新和广泛应用。因此, 培养具有高度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 是知识经济对教育的根本要求。

物理学是最适合对学生进行创造能力的培养的科目, 因此, 我们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必须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 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呢?首先, 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异想、猎奇, 例如, 在“讲分子运动论”时, 可用这样的问题来激发他们异想, “你对分子运动论的几个观点有怀凝吗?请找一两个实例来佐证你的疑点”。在讲“电子论”内容时, 可提问“你对原子结构的假设模型是否相信?你能不能提出一个新的模型?”这些问题学生答不出来或者弄错了也无妨, 然而可以激起学生创造思维的“波浪”。

四、知识经济要求在大学物理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知识经济时代, 经济的发展是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同步前进, 相互交融的, 不仅高科技知识支撑着经济发展, 而且社会的道德规范, 价值观念, 伦理习俗等文化、心理因素也渗透到经济运行的各个主面和环节, 成为重要的制约因素。因此, 适应知识经济的教育, 不仅要注意知识的传授, 而且要重视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全面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非智力因素是人的情感、意志、动机、性格等个性心理品质特征, 它区别于智力因素, 但又与智力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心理研究表明, 非智力因素能激活大脑视神经细胞, 增强智力活动的内驱力,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因此, 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是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 对学生将来走上社会, 胜任工作岗位有着积极的意义。那么,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呢?

1. 培养健康的情感。

积极的情感可友提高学生认识过程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应通过各种环节, 特别是教学内容的处理和选择, 使学生的心理状态由好奇变为喜爱, 激发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 培养坚强的意志。

现在的大学生多数是第一、二代独生子女, 受家庭和社会的影响意志比较脆弱, 一是缺乏明确的目的性, 自觉性。二是挫折性忍受很低。所以在物理教学中可通过给学生知识、技能、以及研究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 引导他们入门, 甚至使他们看到自已的学决成果, 培养学生具有饱满的情绪;最后的目标是使学生树立起克服学习中的种种困难的意志。

3. 培养高水平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力量, 在学生活动中发挥重大作用。学习动机的性质和水平直接响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效能。在教学中, 可通过物理学的德育功能, 如用许多科学家的事迹对学生进行学习态度和方法的教育。引导、培养、强化学生的动机, 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 从而加大内部动力, 使他们产生学习的紧迫感, 提高学习动机水平, 逐步建立良好的动机体系, 保持长久的学习积极性, 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物理与经济类新题 篇2

物理学与社会活动的链接无处不在,也就与经济发展的链接无处不在。本文从物理方法及职业高中物理涉及的内容简单阐述如何更好地运用物理学为经济发展服务。

一、物理方法与经济发展的链接

物理方法既是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也是学生在学习物理中常用的方法。常见的物理方法?有模型法、叠加法、控制变量法、归纳法、实验加推理法等等。这些物理学习与研究方法都可以运用在经济发展中,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帮助。

1.模型法,即将抽象的物理现象用简单易懂的具体模型来表示。如用太阳系模型代替原子结构,用简单的线条代表杠杆。现代新发展的物理经济学就大量运用了模型法。物理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运用物理理论进行类比研究。具有内部复杂结构影响特征的系统都会出现幂律性质,而经济也是由大量相互影响的经济个体、组织构成的系统,自然想到经济系统也应出现幂律特性,用这个方法,使大量繁杂而貌似无规律的经济现象变的有律可循。

2.叠加法,即把微小的不易测量的物理量叠加起来测量,然后求平均值给出个体结果的方法。如测出100张纸的厚度除以100来得到一张纸的厚度。这种方法在经济统计与分析上运用很广,比如世界银行以美元为单位的人均GNI(国民总收入)进行分析对不同国家进行分类,确定其借款资格就是本方法在经济领域运用的实例。

3.控制变量法,即人为控制一个或者几个因素使其不变,然后研究其他两个变量之间关系,来揭示事物变化的原因和规律的方法。例如,在研究电流、电阻、和电压的关系时,用控制电阻不变,观察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用控制电压不变研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社会经济发展也受多方因素制约,当相关因素都在变化时很难得到某两个因素之间的相关联系,但控制某些因素不变就可以得到制约经济发展因素的内在联系。例如,在分析人均收入、汽油价格和汽车销售量的关系时,人均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汽油价格越高,汽车销售量越小。这就是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4.归纳法,即通过样本信息来推断总体信息的方法。通过实验得出各样本的正确结论,然后归纳得到总体的正确结论。例如,铜能导电、铁能导电、银能导电、锌能导电,等等的金属都能导电,归纳得出金属能导电。在经济分析中也常用到这种方法。 例如在分析股票价格和银行利率的关系时,先分析利率的上升, 不仅会增加公司的借款成本,而且还会使公司难以获得必要的资金,这样公司不得不消减生产规模,而生产规模的消减势必会影响公司的未来利润,因此,股票价格就会下跌,反之,股票价格就会上涨;再分析到利率上升时,投资者评估股票价格所用的折现率也会上升,股票值因此会下降,从而也会使股票价格下降, 反之,则升高;继续分析到利率上升时一部分资金将会从股票转向银行存款或购买债券,从而减少股票的需求,股票价格会因此下降,反之,则升高。分析到这些因素后,归纳总结得到银行利率上升,股票价格将会下降,这就是用了归纳法。

5.实验加推理法,即通过实验和推理分析,得出希望得到的结论。例如,把时钟放在一个密闭的薄玻璃容器中,我们还可以听到滴答声,把容器内的空气抽空,使容器内达到真空状态,我们就听不到了滴答声,由此可以推理得到空气是声传播的介质这个结论。在经济发展中,许多个体有自身特殊的环境和规模, 不能完全参照别的个体生搬硬套。例如商场库存货物的数量就需要不停地实验推理,得出适合自己的库存量,避免存的多了占压资金多,存的少了会出现断货现象。

物理研究还有数学方法、比较法、替代法、类比法等许多方法,这些方法都可以用于经济发展探讨研究中,在职业中学物理教育过程中应强调各种物理方法与经济发展的链接,树立学生用物理方法解决经济问题的意识。

二、职业中学物理知识与经济发展的链接

职业中学物理知识涉及到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核物理学及物理技术应用等,教材采用模块化设计方式,由基础模块、 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构成,使教学内容能够广泛联系社会、联系物理技术,更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职业实践,贴近生产实际。各专业学生在学习职业中学物理这门课时,要在全面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对本职业模块的内容有所拓展挖掘,扩大知识面,提升知识高度,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以便就业后更有针对性地为发展经济服务。例如机械建筑类的学生应该在力学、热学上扩大知识面,除了学好课本要求的内容外,还需要力所能及地在力学、热学上增加课外学习,注意并积累力学、热学知识在社会实践中的运用;电子电工类的学生要在电磁学上有针对性地加强学习,并养成安全用电、节约用电等良好的工作习惯;化工农医类的学生要在学好热学、光学、新能源开发利用等相关专业课程的同时培养节能、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意识。

总之,职业中学物理教育是物理知识如何运用于经济发展的传授,是物理方法与经济分析相链接的传授,也是良好工作意识为经济发展服务的传授。

摘要:文章就如何在职业中学物理教育中建立物理学与经济发展的链接,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促进学生进入社会后运用物理学方法、知识等发展经济进行了浅略探讨。

论初唐的新题乐府 篇3

关键词:初唐,乐府,新题

初唐乐府上接梁陈余绪,下启盛唐气象,是乐府诗歌发展史中的关键阶段,而最重要的变化在于初唐乐府新题的出现,代表着初唐乐府渐渐脱去绮靡浮艳的色调,真正走向多样化发展。胡震亨在《唐音癸签》中云:“新题者,古乐府所无,唐人新制为乐府题者。”[1]2郭茂倩更是对初唐乐府大加赞誉,称其为“唐世之新歌”[2]1262,凸显了初唐新题乐府在乐府诗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遗憾的是,以往的研究者主要流于对初唐乐府创作整体情况的概述,如王立增《初唐乐府诗论略》[3],韩宁《乐府曲调流传与初唐诗风的演变》[4]等,或者把目光集中在元白新乐府,强调其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对新题乐府草创阶段的初唐乐府诗,则缺少整体性的关注,且并未深究初唐新题乐府创制的深层原因,显然有进一步开拓的空间。本文拟通过对初唐新题乐府的创作盛况、艺术风貌的分类梳理,探究其形成的根本原因。

一、初唐新题乐府创制的盛况

对于初唐乐府的具体数目,之前的研究者往往语焉不详,或言“现存二百余首,所用曲调将近一百个”[4],或言“初唐诗人创作的乐府诗数量也不是很多”[3]。笔者据《乐府诗集》统计,初唐乐府创作共有96 人,224 首,用了189 个诗题,远远超过隋代乐府33 个,北周22 个和陈代35 个。这189个诗题中新题33 个46 首,旧题156 个178 首。新题数量虽然远远不及旧题,但是呈现出迥异于梁陈诗风的鲜明特点,驱散了初唐诗坛百年的迷雾,赋予了唐诗生命的激情。

其中包括《堂堂》1 首,《破阵乐》3 首,《战胜乐》1 首,《剑南臣》1 首,《登郡南楼》1 首,《叹疆场》1 首,《塞姑》1首,《水鼓子》1 首,《婆罗门》1 首,《浣纱女》2 首,《镇西》2首,《回纥》1 首,《春女行》1 首,《醉公子》1 首,《一片子》1首,《甘州》1 首,《明冰篇》1 首,《汾阴行》1 首,《簇拍相府莲》1 首,《离别难》1 首,《踏歌词》5 首,《回波乐》1 首,《大酺乐》3 首,《火凤辞》2 首,《新曲》2 首,《湘洲新曲》2 首,《平蕃曲》3 首,《公子行》1 首,《滕王阁》1 首,《帝京篇》1首,《邯郸宫人怨》1 首。这些被归入《乐府诗集》近代曲辞类和新乐府辞类。

以前的研究者往往认为“即事名篇,无复依傍”是杜甫乐府独有的特征,然而在一百多年前的初唐新乐府中,这种创作方式已经开始逐渐崭露头角与“主题依傍,诗题革新”两种创作方式共存共荣。

1.无复依傍,即事名篇。诗题和内容完全革新的初唐新乐府共有19 首,主要可分为三类:

(1)歌舞与颂圣。经历了南北朝与隋末大动乱,初唐长达一百年的承平气象, 引起诗人对大唐的热情赞美,使得诗坛上弥漫着宴饮之风和歌情舞态,应制应诏的颂圣诗大量出现。尤袤在《全唐诗话》中说:“君臣俱欲无为,酒杯善谑”[5]65初唐新乐府中描写歌舞和应制颂圣的大多即事名篇,愉悦赞美之情溢于言表。以如下几首为例:鸳鸯裁锦袖,翡翠帖花黄。歌响舞分行,艳色动流光[2]1158。(崔液《踏歌词》其一)歌声扇里出,妆影镜中轻。未能令掩笑,何处欲璋声[2]1136(李百药《火凤辞》其一)。青楼绮阁已含春,凝妆艳粉复如神。细细轻裾全漏影,离离薄扇讵障尘[2]1263(谢偃《新曲》)。这些诗或者以宫廷女性为描写对象,描摹她们当时的歌情舞态,气质外貌;或者描写盛大的宫廷宴会的场景,通宵达旦,极尽奢华之能事;或者描写皇帝和大臣们当场吟诗作赋,附庸风雅的场面,全部围绕宫廷活动进行。这些诗歌所反映出的承平安乐的景象,让我们仿佛能真切地感受到,贞观后期的统治者在难得的承平盛世中的喜悦,在奢华的宫廷宴会中纸醉金迷的情态。

(2)切中时弊。干预现实,切中时弊的诗歌不仅存在于中唐乐府中,早在一百多年前的初唐就有这类诗作。比如富嘉谟《明冰篇》:忆昨沙澳寒风涨,昆仑长河冰始壮,漫汗峻增积辛阵。嗯嗯鸣雁江上来,禁苑池台冰复开,摇青涵绿映楼台·幽歌七月王风始,凿冰藏用昭物轨,四时不式千万祀[6]237。唐代祭祀活动繁盛,而举凡皇家祭祀都需要用冰,仅仅就当时的开采条件而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况且保存条件苛刻,使得用冰成为一件极度奢侈的事情。《明冰篇》直击时弊,批评当时祭祀用冰奢侈浪费的现状,起到了警醒统治者的作用,其大胆揭露的态度而言,开等新乐府的先声。

(3)胡乐、佛教、军乐的综合影响。回波尔时酒卮,微臣职在箴规。侍宴既过三爵,喧哗窃恐非议[2]1134(李景伯《回波乐》)。梅花落处疑残雪,柳叶开时任好风。大德不官逢道泰,天长地久属年丰[2]1135(杜审言《大酺乐》)。值得注意的是,《大酺乐》来自军中的乐歌,而《回波乐》则来自胡乐。王昆吾《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指出“:北朝时候有大量的鲜卑之音,虏歌,如胡太后的《杨白华》,斛律金的《敕勒歌》,他们也必然成为隋唐燕乐的一部分。”[7]35《回波乐》在初唐新题乐府的出现,一定程度上象征了汉族音乐对胡乐的吸收。而初唐新题乐府中带有明显河西特色的《甘州》、《伊州》等,则是河西人民在本地音乐的基础上融合西域音乐组成的。这一定程度上象征了西域音乐对中原音乐的特殊影响。初唐新题乐府中的《婆罗门》曲是一首带有宗教色彩的乐曲,从它的题目中可以看出。婆罗门是古印度的一种等级,《婆罗门》曲在古代印度的佛教中也广为传唱。

2.主题依傍,诗题革新。诗题革新,内容承袭的初唐新乐府共有27 首,主要还是承袭前朝乐府边塞、闺怨、思妇、思乡、怀古等题材。张说《一片子》、《别离难》,李义府的《堂堂》等新题有所创制,但是深究其主题命意,并未脱前人篇什。简释如下:《一片子》中“柳色青山映,梨花雪鸟藏。绿窗桃李下,闲坐叹春芳”[2]1129,乐府诗中叹春惜春题材历来有着深厚的传统,从整体来看,这首诗还是依照之前叹春惜春题材来创作的,表现出主人公的迷离怅惘,形式上并无创新之处。《别离难》中“物候催行客,归途淑气新。剡川今已远,魂梦暗相亲”[2]1131。别离题材也是乐府诗中常见的题材,这首诗将主人公的思念虚化,写做梦都要与友人在一起,反衬出别离的思念之深。李义府的《堂堂》虽用新题,但是“懒正鸳鸯被,羞骞玳瑁床。春风别有意,密处也寻香”[2]1277。前朝柔靡浮艳的气度使得他的诗中的色情成分暴露无遗。

二、初唐新题乐府的艺术风貌

纵观这46 首新题乐府,可把它们的艺术特点概括为三点,其一是铺排用赋,气势宏大。其二是盛衰慨叹,人世短暂。其三是积极入律,圆融丰满。

1.铺排用赋,气势宏大。新乐府常用赋体,尤其是在咏京城的诗歌中体现得尤其明显。长安和洛阳的繁盛引起了当时人们的热情赞美。美国学者史蒂芬·欧文说“:在长安做官则代表着成功,在其他地方当官则代表着失意。”[8]60于是善于排比铺陈的京都题材更反映出唐王朝恢弘的气度。唐诗史上罕见的巨制,长达98 句的《帝京篇》就正作于此时。

2.盛衰慨叹,人世短暂。初唐新乐府中很多作品有一个相似的主题,就是对盛极而衰的彷徨与忧虑。《春女行》前面描写思春少女的情思,后面则急转直下“,桑林变东海,富贵今何在”[2]1250,表现对时间难以留住的惋惜。更加鲜明的是,李峤的《汾阴行》,“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6]690,直接粉碎繁华的本质,把虚假的幻象抨击得淋漓尽致。

3.积极换韵,摇曳多姿。南北朝隋代的乐府,韵节往往很长,不善于换韵,比如齐梁诗风的代表作江总《宛转歌》,押韵并不密集,韵节长度很长,达到67 字才会换韵一次,为青(平韵10 句),翰(仄韵8 句),侵(平韵10 句)。而初唐新乐府换韵则相对密集,如张九龄《登郡南楼》换韵9 次,平均2 句就换韵1 次,精密程度远超前代,即使是七言八句的短章也要换韵一次,形成两个韵节一仄一平,如王勃《滕王阁》等。

三、初唐新题乐府形成的原因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做出如下的总结:初唐新题乐府在诗题全面革新的背景下,呈现出主题沿袭和创新两种不同的演进趋势。下面作一些简要分析:

首先,对于歌情舞态和宴饮颂圣题材的繁多,笔者认为这与初唐时期宫廷宴饮之风和社会集会兴盛有着密切的关系。举凡宫廷的大型宴会,必定会有奏乐和舞女助兴,加上皇帝在宴会上经常鼓励大臣们作“应制应诏诗”,大臣们为了博取功名,取得统治者的欢心,大量创作歌功颂德和吟咏歌女的诗篇也就可以理解了。

其次,对于初唐新题乐府中出现的引入胡乐曲调,《隋唐燕乐杂言歌辞集研究》中认为,一是内地政权对西域的军事占领和政治控制。《回波乐》,《破阵乐》这些大型乐舞经常作为中原王朝的战利品,由西域各国进贡,之后逐渐被汉族音乐吸收融合[7]33。二是河西地区中西贸易发达,商业交流繁盛,河西人民对中西音乐的融合作出过重要贡献,《凉州》,《伊州》,《甘州》都是河西人民融合华夷创制的”[7]33。三是唐朝的统治者本身也有少数民族的血统。李氏原姓大野,他们的皇室女系(独孤氏,宇文氏,长孙氏)确凿无疑属于鲜卑民族[7]28。他们的生活习惯,对音乐的喜好与西北少数民族的习惯和喜好有很多相近之处,因而表现出对胡乐的特殊偏好。

再次,对于初唐新题乐府中出现的《婆罗门》曲调,则可推测其与佛教的流传有关。《隋唐燕乐杂言歌辞集研究》载“随佛教传入的音乐技艺,其品种正是西域各国风俗的表现”,又载“以佛寺音乐技艺影响内地最大者,当推龟兹、于阗两国”[7]31,加上唐代以“龟兹乐”代称少数民族音乐的例子,正印证了婆罗门这种带有印度特色的曲调,从西域传入中原的事实。

然后,初唐乐府诗中出现的积极换韵的倾向。笔者认为,原因大致有三,其一是与当时诗坛上蓬勃发展的诗律探讨运动有关。初唐诗坛上,元兢和上官仪相继提出“换头术”、“六对”、“八对”之说,加之沈宋的不懈努力,使得唐诗从消极避病,发展到积极谋求声律和谐。渐趋成熟的诗律不仅推动了近体诗的形成,对新题乐府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二是与初唐乐府创作者自觉采用律诗的形式拟写乐府,有密切的关系。除了沈宋之外,崔融曾作《唐朝新定诗格》,内容涉及初唐新体诗的格律和写作技巧,我们可以进一步推测,其古题乐府诗《从军行》能达到71.43%[9]36如此高的律化程度,或许正是自觉实践了他在创作时关于新体诗方面的主张。另外,《文镜秘府论》“二十九种对”和“十体”皆是引自该书,展现了诗律对乐府诗发展的影响[10]36。其三,与乐府诗题在反复唱和模拟之后,有意识地自我突破和创新有关。乐府诗有着悠久和深厚的传统,从汉魏以来,在题材、题目、用词、感情模式上,乐府曲调在反复拟写中已经凝结成了传统的程式。而进入初唐,唐人锐意进取的精神使得他们不再甘于沿袭模拟乐府诗数百年来的传统程式,他们意图推陈出新,在技巧上取得进步,推动乐府诗发展的同时,借以展现唐王朝与众不同的宏伟气象。王立增在《唐代乐府诗研究》中则认为,初唐人模仿的时候,为了避免陈隋时期形成的失粘律句,他们又不甘心重复雷同,着力在技巧上锐意创新,便完成了律化的道路[11]26。再后,为什么初唐新乐府要在描写繁盛的景象之后,笔锋一转写迅速衰落呢?笔者推测,一是与当时的宫廷斗争和新贵常遭不测有密切关系。《资治通鉴》形容武后时期的政治气氛云“人皆重足屏息”[12]1366,武后朝大多任用酷吏,严刑峻法,加上南北朝隋末动乱的创伤难以平复,新贵们对自己目前的荣华生活多忧虑担心。二是起到规劝统治者戒奢以俭的目的。贞观后期,骄奢之风盛行,有识之士则希望通过诗文规劝皇帝,达到居安思危的目的。最后,对于初唐新题乐府剩下的边塞、闺怨、思乡、离愁、怀古、宫体等题材,则可推测是乐府诗发展在反复唱和模拟中沿袭了之前的程式化创作倾向,但是初唐诗人又不甘心全盘模拟,于是将乐府的旧题改成新题,造成一种“新瓶装旧酒”的局面,以期在诗题上凸显一点创新之处。

中考中的四边形新题赏析 篇4

例1 (2012福建南平) 如图, 已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若点E, F分别在边BC, AD上, 连接AE, CF, 请再从下列三个备选条件中选择添加一个恰当的条件.使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并予以证明.

备选条件:AE=CF, BE=DF, ∠AEB=∠CFD.

我选择添加的条件是:

(注意:请根据所选择的条件在答题卡相应试题的图中, 画出符合要求的示意图, 并加以证明)

解析添加的条件可以是BE=DF (答案不唯一) .证明如下: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 AD=BC.

∵BE=DF, ∴AF=CE, 即AF=CE, AF∥CE.

∴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点评本题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 答案不唯一.考察的知识点主要是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

二、与菱形有关的问题

例2 (大连) 如图, 四边形ABCD是菱形, E是BD延长线上一点, F是DB延长线上一点, 且DE=BF, 请以F为一端点, 和图中己标字母的某一点连成一条新的线段, 猜想并证明它和图中已有的某一条线段相等A (只需证明一组线段相等即可)

(1) 连接:______

(2) 猜想:______

(3) 证明:______

解析 (1) 连接AF. (2) 猜想:AE=AF. (3) 证明:由四边形ABCD是菱形, 知AB=AD, ∠1=∠2, 得∠ABF=∠ADE, 又DE=BF, 故△ADE≌△ABF, 即AE=AF.

点评探索型创新题是近几年中考的一个亮点, 它主要考查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比较、推理等方面的能力, 设计新颖, 形式多样.本题中的条件或结论都不完善, 不确定, 需要去补充条件, 猜想并确定由这些条件得出结论, 并进行说理证明.

三、与矩形有关的问题

例3 (2012安徽) 如图, P是矩形ABCD内的任意一点, 连接PA, PB, PC, PD, 得到△PAB, △PBC, △PCD, △PDA, 设它们的面积分别是S1, S2, S3, S4, 给出如下结论:

(1) S1+S2=S3+S4; (2) S2+S4=S1+S3;

(3) 若S3=2S1, 则S4=2S2; (4) 若S1=S2, 则P点在矩形的对角线上.

其中正确的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____ (把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填在横线上) .

解析过点P分别向AD, BC作垂线段, 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之和S2+S4等于矩形面积的一半, 同理, 过点P分别向AB, CD作垂线段, 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之和S1+S3等于矩形面积的一半.S1+S3=S2+S4.又因为S1=S2, 则S2+S3=S1+S4=1/2SABCD, 所以 (4) 一定成立.答案: (2) (4) .

点评本题利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 能够得出 (2) 成立, 要判断 (4) 成立, 在这里充分利用所给条件, 对等式进行变形.不要因为选出 (2) , 就认为找到答案了, 对每个结论都要分析, 当然感觉不一定是对的, 可以举反例即可.对于 (4) 这一选项容易漏选.

四、与梯形有关的问题

例4 (2009江苏南京) 如图, 已知EF是梯形ABCD的中位线, △DEF的面积为4 cm2, 则梯形ABCD的面积为______cm2.

解析解法一:因为EF是梯形ABCD的中位线, 所以EF=1/2 (AD+BC) , 梯形ABCD的高是△DEF高的2倍, 因此, 梯形ABCD的面积是△DEF的面积的4倍, 答案为16 cm2.

解法二:延长DE交CB的延长线于点G, 因为EF是梯形ABCD的中位线, 所以EF∥GC, △DEF∽△DGC且面积比为1∶4, △DGC的面积为16 cm2.由题意易知△DAE≌△GBE, 所以, 梯形ABCD的面积等于△DGC的面积, 答案为16 cm2.

点评本题考察的知识点是梯形的中位线定理.解法一运用了整体的思想, 巧妙地把梯形面积的计算转化为三角形问题来解决;解法二运用了转化的思想, 通过作辅助线将梯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来解决.关于梯形的计算和证明, 往往需要根据解题的需要添加辅助线, 将梯形问题转化为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问题来解决.

五、与正方形有关的问题

例5 (2007年山西太原) 如图, 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6 cm, 对角线AC, BD相交于点O, 过点O作OD1⊥AB于D1, 过点D1作D1D2⊥BD于D2, 过点D2作D2D3⊥AB于D3, …, 依此类推.其中的OD1+D2D3+D4D5+D6D7=______cm.

上一篇:全面客观下一篇:地膜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