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空间设计分析(精选12篇)
大学校园空间设计分析 篇1
一、引言
中山大学, 于1924年建立, 学校前身为孙中山首创的国立广东大学。1952年, 中山大学与原岭南大学合并, 组成现在的中山大学, 校址设在原岭南大学旧址康乐园。岭南大学是1888年由美国人创立的一所教会大学, 其沿革为格致书院、岭南学堂、岭南学校、岭南大学、私立岭南大学。
中山大学共有四个校区:南校区、北校区、东校区和珠海校区, 分别座落在珠江之畔、南海之滨。本论文以南校区的建筑色彩为研究对象, 运用《常用建筑色》的标准色卡与建筑表面对照, 直接获得H (色相) V (明度) /C (纯度) 值, 进而进行综合统计, 以分析其建筑色彩的色相、明度和纯度的选取情况。
南校区所在地为康乐园, 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 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走进南校区, 宛如走进了一座时代建筑的殿堂。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如一件件艺术品分布于校园各处, 默默地讲述着中山大学的历史, 营造了独特的、具有鲜明美学特征的建筑环境。现存南校区的建筑群, 建筑风格中西合璧, 既有校园建筑格调的统一性, 又有设计手法的多样性, 形成了古典雅致又不失现代感的校园氛围。按照时间顺序和建筑色彩形式, 中山大学南校区的建筑色彩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折衷主义时期、古典复兴主义时期和继承发展时期。
二、折衷主义时期
1904年, 岭南大学迁至广州河南康乐村, 改名为岭南学堂。1904年到1928年期间的建筑带有明显的折衷主义风格, 这类建筑采用了“仿中国传统式”或中西结合的方式, 并结合了岭南地区的气候条件和民居特色。这一时期的主要建筑为马丁堂、格兰堂、怀士堂、荣光堂、十友堂、马应彪招待室所 (现为博雅学院) 、黑石屋、爪哇堂、陈嘉庚纪念堂、张弼士堂、史达理科学纪念大楼等。
从整体外观上来看, 折衷主义时期的建筑墙面均为砖石本色, 不加粉刷修饰, 以青灰色或红色为主, 上覆中国式大屋顶, 屋顶上主要为绿色琉璃瓦, 屋身上点缀以黑漆色的门窗, 显得古色古香。人们经过校园内的大道时, 呈现在眼前的是砖红色建筑与绿色植物、碧蓝色的天相融合的画面:在蓝天下用一色的红砖, 中间辅助以些许的绿色, 同时又和黑漆色的门窗相呼应, 再配以植物的绿色, 形成了蓝与红、绿与红、绿与灰黑之间的对比协调关系, 给人以鲜明的色彩感染和成熟的稳重感, 从而形成南校区古朴典雅的校园建筑色彩效果。
三、古典复兴主义时期
1928年以后, 美国建筑师墨菲 (Murphy) 所设计的中西合璧式建筑得到了巨大的成功, 受到了社会的认同。在这一社会风尚的影响之下, 1928年至1936年期间, 中山大学的建筑出现了复古主义的倾向。这一时期的主要建筑为墨菲设计的哲生堂、陆佑堂、惺亭和黄玉瑜设计的广寒宫等。
哲生堂和陆佑堂两幢建筑大量地运用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 哲生堂的一层和陆佑堂的一、二层均为红砖墙体, 上面的柱子为深红色仿木形式, 柱旁的墙体为黄色, 与屋顶的蓝色搭配, 色彩明快醒目。惺亭的屋顶为蓝色琉璃瓦, 支持屋顶的是八根仿木构深红柱子, 南北均为大片草坪, 从而融入青草、绿树、蓝天、白云之中, 丝毫不显突兀。广寒宫的屋顶为绿色琉璃瓦, 墙体为砖红色, 另有十根朱红的仿木圆柱穿过两层楼, 将屋身分为十一个开间, 整个建筑隐藏于绿树丛中, 使建筑显得更为朴素沉雄、内蕴深厚, 同时更具亲和力。南校区这批具有复古主义风格的建筑, 其色彩的变化并没有显得不自然, 相反, 在绿树的掩映下, 透出更加浓郁的古典气息。
四、继承发展时期
1936年以后, 南校区的建筑色彩进入继承发展时期。早期红砖墙体的建筑色彩并没有在这些新的建筑中受到破坏, 而是得到了延续和传承。但是, 新的建筑色彩风格并不是对早期风格的一味模仿, 而是在继承原有风格的基础上有些许变化。这一时期的建筑主要有:外国语学院、测试大楼、文科大楼、英东体育馆、管理学院善思堂、岭南堂、永芳堂、地环大厦、伍沾德堂、中山楼、曾宪梓堂、逸夫楼、学生宿舍楼等。
外国语学院、伍沾德堂、管理学院善思楼以红色为主色调, 以白色作为调和, 整体效果简约大气。曾宪梓堂、学生宿舍楼、中山楼则以白色为基调色, 红色作为点缀色, 红色与白色的配合既与校园的传统建筑色彩相统一, 又在统一中多了些变化, 显得轻松活泼而富于美感。永芳堂的整体色调是白色的, 建筑前矗立有黑色的中国近代十八先贤铜像。英东体育馆的外墙为纯度稍高的砖红色, 辅之以墨绿色的幕墙和黑色的玻璃窗, 并以小面积的白色作为点缀, 红、墨绿、黑、白的巧妙融合, 突出了该建筑与其他建筑的用途不同, 并使整个建筑既具有古典韵味, 又显得生机勃勃, 极具现代气息, 特别容易吸引参观者和行人的眼球。岭南堂结构巍峨, 崇光闪烁, 外墙全部为蓝色玻璃。
岭南堂的蓝色和其余建筑红色的对比属于原色对比, 是最强的色相对比, 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压迫感。因此, 蓝色玻璃外墙的岭南堂单独看来十分光鲜亮丽, 但是放在群体建筑中则显得跳跃和不协调。永芳堂的外观几乎全是白色, 辅助色和点缀色面积过小, 对于建筑整体配色影响极小, 使建筑显得沉闷、单调、无生气。
五、结语
综上所述, 中山大学南校区1936年以前的建筑均以红色为主色调, 红色的运用使得建筑沉稳凝重, 而中间穿插着的绿色、蓝色和白色又打破了其中的呆板和宁静, 使得整体建筑风貌和谐统一而又极具古典韵味。1936年以后的大部分建筑虽然还是以红色为基调色, 但是有些建筑只顾突出个性而无视其他建筑, 与周围建筑群色彩不协调, 违反了多样性统一这一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显得比较突兀。
浮华的时尚, 历久弥新, 具有长久的艺术生命力。中山大学南校区1936年以前的建筑色彩体现出浓厚的历史文化艺术底蕴, 透露出岭南建筑所特有的人文气息, 既有第一眼的美, 更有第二眼的美, 建筑味道醇厚, 充分创造了一个高洁、雅致的教书育人环境。在21世纪的今天, 在高校扩招的浪潮下, 如何适应国际形势的发展, 创造出一个赏心悦目、实用舒适并具有浓厚的人文价值的校园环境, 成为设计者们迫切关注的一个问题。高校建筑的设计者应在设计中做到单体建筑色彩和建筑群色彩的统一、建筑色彩与校园环境色彩的统一、建筑色彩与校园文脉的统一、建筑色彩与地域性的统一, 并在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中不断地使之趋于完善。相信以后的中山大学校园会更加光彩夺目、更具魅力!
参考文献
[1].陈飞虎.建筑色彩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常用建筑色[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3].董黎.岭南近代教会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陈洋.中山大学校园传统建筑风格评析[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 (自然科学、医学版) .2005 (26) .
[5].张军波.高校校园建筑色彩系统分析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8.
[6].柳秀者, 陈小辉, 赵立珍.大学校园色彩景观规划与设计探析[J].福建建筑.2009 (2) .
[7].周皓.高校校园色彩景观初探[D].天津:天津大学.2005.
大学校园空间设计分析 篇2
姓名:
陈
睿
班级:景观建筑设计01班
学号:
20102493
成绩:
景观设计原理
基于场地分析的校园滨水景观绿地设计
目录
前
言.................................................................................................................................一、校园滨水景观现状描述.....................................................................................................二、场地分析...............................................................................................................................(一)区域位置分析...........................................................................................................(二)区域交通分析...........................................................................................................(三)区域周边用地性质分析...........................................................................................(四)区域周边规划解读...................................................................................................(五)区域周边景观资源分析...........................................................................................2.5.1自然资源..............................................................................................................2.5.2 人文资源.............................................................................................................2.5.3 人工景观资源。.................................................................................................(六)区域内部现状分析...................................................................................................2.6.1 内部交通系统.....................................................................................................2.6.2 内部用地性质分析.............................................................................................2.6.3 区域内部景观资源分析.....................................................................................2.6.4 区域使用人群分析及定位.................................................................................2.6.5 区域场地高程分析.............................................................................................2.6.6 区域内已有建筑及构筑物分析.........................................................................2.6.7 区域内视线及天际线的分析.............................................................................三、场地评分(S.W.O.T分析法).............................................................................................3.1、优势(strength).......................................................................................................3.1.1 资源优势.............................................................................................................3.1.2 区位优势.............................................................................................................3.2劣势(weekness)........................................................................................................3.2.1 南湖沿岸缺少亲水平台的设立.........................................................................3.2.2滨水沿岸景观及人工设施的设置过于死板......................................................3.2.3南湖水环境的“先天不足”............................................................................-10
3.3.1 学校处于基础设施的高速建设的阶段...........................................................-103.4挑战(threats).........................................................................................................-103.4.2 大学学生的普遍“宅”化以及生活节奏的影响...........................................-10
4.1区域内情况..................................................................................................................-114.3 使用者情况.................................................................................................................-11
六、总平面图的确定.................................................................................................................-11
(一)区域一.....................................................................................................................-12
(四)区域四.....................................................................................................................-12
九、小结.....................................................................................................................................参
考
文
献...........................................................................................-18景观设计原理
基于场地分析的校园滨水景观绿地设计
前
言
滨水景观作为中介空间的表达形式,对滨水环境进行了多方位的全是,他是水陆交界处内凹、外凸、平直的自然岸线和河水流冲蚀所产生的岛、洲、渚、缓坡等天然地貌短的有机组合。
滨水景观作为户外活动的场所具有强烈的空间渗透性,是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建设系统交融的城市公共开敞空间。不仅体现了滨水区的自然风景,而且表达了城市滨水空间的姿态,涵盖了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两种概念。其景观美丽在于“人工——自然”的双重性。人们在户外活动过程中,同时得到多方面的感受:既能感受到人工设施的便利,又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清新;既能体察人工环境的精巧亲切,又能受到大自然的雄浑广博。
此次论文旨在为学校的滨水景观设计做出个人的方案。按照我个人的理解,校园滨水景观的建设应该更好的将我院校的人文环境通过这个滨水景观来达到一种加深和促进的作用。从而让我校的学生能够在轻松休闲的气氛下学习并逐步经由滨水景观进一步对学生人文素质进行改善。学校北湖的开发在目前为止仅仅处于一个原始的阶段,依靠种植各种草皮和数目以及石块的堆砌来形成一种仿天然的景观,其中茶山竹海山下临湖地段尚没有经过任何开发,可开发利用价值很大。可以美学的角度进行景观改造来促使这片滨水地带的文化氛围的提升,从而让我校的学生在自然环境于人文环境想融合的滨水湖畔学习、休憩;在休息的同时能够感受人文气息的熏陶,在学习的同时融入自然放松身心。
因此,这次的设计通过分析和个人的理解我打算以滨水的人文景观建设融入于天然景观为主要方向,力争把校园的文化带进这片滨水的美丽景观中,也让这片充满着自然气息的滨水带中折射出我校的人文化氛围。
4567景观设计原理
基于场地分析的校园滨水景观绿地设计
地段四周均种有不同种类不同大小的植物,作为南湖的滨水景观能够很好的衬托出其自然的属性。
2.6.4 区域使用人群分析及定位:
考虑到过往南湖滨水地段主要人流为学院师生。因此,过多的利用各种植物和地形进行圈湖,大幅度减少了师生对于南湖本身景观的关注以及驻足欣赏。众所周知,人天生富有亲水性,一旦无法近距离接触水景,必然会失去继续观察的兴趣和耐性。应适当从主要人流考虑,着力于拉近师生对于湖的距离感和疏远感。
2.6.5 区域场地高程分析:
南湖东侧为山麓地带,海拔逐渐升高。由此向北即为一号教学楼,该教学楼与湖被一块坡地分隔开,阻断了两个地点的人员流动。南湖西侧直至一号教学楼一带,由小幅度高低起伏转变为坡度缓慢趋升。由于坡度递升的缓慢,并不会给师生的通行带来阻碍,并且湖岸的高低起伏的错落让湖的整体更加自然,圆润。
2.6.6 区域内已有建筑及构筑物分析:
南湖周边的两座教学楼采用的现代化建筑风格,以方正的表现形式为主体。开放式体育场建在南湖西侧的地势平坦区,大体上所有的建筑物在与南湖的搭配上较为合理,各处建筑物均依地势地形建造,并没有因为这些建筑物的出现影响南湖的自然之美。
2.6.7 区域内视线及天际线的分析:
此处校园滨水地带视线较为开阔,环视湖岸均有景观之,依托东岸山的宏伟于西岸的平坦的地势形成鲜明的对比,环湖滨水区没有任何极其阻挡视线的地方。因此该环湖地带的视线条件较为优越。
三、场地评分(S.W.O.T分析法):
3.1、优势(strength):
3.1.1 资源优势:
滨水景观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优秀的校园滨水环境的营造不仅可以给我们带来天然景色的优美同时也可以让文化和人性化的因素融入其中,平添其色彩。因此校园滨水景观的建设可以说是众心所向,我校南湖滨水带拥有天然的茶山植被覆盖以及环湖支道和卓越的人工绿地的建设,使南湖的存在无疑形成了具有独特的休憩和观赏功能的人文、自然景观资源。
3.1.2 区位优势:
优越的区位位置可以极大的发挥出滨水地段的全部优势。南湖滨水地段位于我校正门东侧,临校园一岸设有大量通行支道并直接连通主交通道,人员流动十分便捷;东侧临茶山山脚,山水一色,景色十分独特;沿湖的支道建设以及周围的建筑分布,决定了南湖永远是高人流量的地方,这就无形中增加了它的区位价值和用处。
3.2劣势(weekness): 3.2.1 南湖沿岸缺少亲水平台的设立:
作为一处拥有较大面积水环境的沿湖滨水段,却没有设立任何一个让人与水近距离接触的平台,由于这个原因让大部分师生在经过南湖时只是令它起到了作为湖的作用,而并没有充分开发其拥有容纳师生欣赏与休憩的功能,导致大部分滨水景观资源的浪费。因此,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南湖周围因为道路便捷人流频繁却很少有人驻足留意南湖景观的现象出现。
3.2.2滨水沿岸景观及人工设施的设置过于死板:
南湖沿岸随处可见大量人工植被覆盖的使用,并且在道路于湖间拥有缓坡的地段也是
景观设计原理
基于场地分析的校园滨水景观绿地设计
走向“宅”化的生活,不愿意更多的接触外界;而另一部分因为作业等压力的问题,生活节奏十分紧凑,很少有机会在行路中观赏沿边风景。因此从心理学角度南湖滨水绿地的发展将迎来其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挑战------使用率以及滨水绿地的人员流量。
四、主题确定:
4.1区域内情况:
此滨水场地南侧正在进行教师宿舍的施工,西邻校体育场和篮球场,背面为练车坪和通往一教的支道,而东边偏北则是一号教学楼,偏南一侧为绵延的茶山山脚一部分。
4.2场地内情况:
南湖区域拥有便捷的交通道路,葱郁的人工以及天然植被覆盖,四周的校园建筑的存在不仅没有令其失去自然的风采,反而更加凸显了它存在的价值和优异的景色。
4.3 使用者情况:
南湖滨水绿地的使用者是我校的全体师生以及职工及其家属。其中使用最多的应为经常出入体育场上课或散步的学生和老师。
五、功能确定:
南湖滨水的功能分为:
1、承载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文化氛围营造的一个表现点;
2、丰富学校环水自然景观,给同学休闲之时予安静的休息场所;
3、使同学更多的真正接触到水景观。
六、总平面图的确定:
如图6.0所示为此次设计的校园滨水绿地,最多的是增添了亲水平台这一主要项目。并且在一教的位置上修建一条小径,一是为了更好的让同学能够接触南湖的景色,也是作为连接了南湖两侧的木桥的通道。
112景观设计原理
基于场地分析的校园滨水景观绿地设计
作为滨水绿地的亲水平台同样起到了完善、美化滨水绿地的效果,令景观的表现进一步深入。在亲水平台附近适用种类不同的低矮植物交错种植,看似随意的摆设却可以更融入自然。
亲水平台引用图。
景观设计原理
基于场地分析的校园滨水景观绿地设计
各种小品元素的应用,无形中会给南湖滨水带的景观增添色彩。校园滨水绿地的草皮需要引用人工种植草坪来完成。
在草坪的边沿以及沿岸摆设部分灯具,增添滨水绿地夜景效果。景观设计原理
基于场地分析的校园滨水景观绿地设计
灯具的使用应该尽量契合草坪,放置位置应主要在道路与草坪交界处以及临近灌木带的地方,即不会让草坪因为灯具显得狭小也不会失去灯具的作用。
6景观设计原理
基于场地分析的校园滨水景观绿地设计
参 考 文 献
[1]刘雷.大学校园滨水景观探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年第20期
[2]王然.滨水景观人性化设计研究---天津市海河沿岸景观节点分析.河北工业大学 2008年11月
[3]马会岭.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理论探析.北京林业大学
大学校园空间设计分析 篇3
关键词:校园环境;女性群体;心理需求;特征分析
在女子大学校园内就读的女生,作为高等教育机构中的特殊社会群体,这一时期的女性具有的心理需求、行为模式与女子大学校园空间环境的营造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在设计校园环境时需要足够关注和重视女性对空间环境的不同需求。
1 把握个性特征和集体共性的关系
大学校园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其界线化的范围内,兼顾集体活动和个人行为,其行为活动具有集体性和独立性两个方面。从个体的个性特征到集体共性的认知和掌握,这对女子大学校园内女性的集体精神培养,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交往,人际关系的和谐相处对调整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女子大学校园内的活动空间既要从个人合理舒适的角度考虑,为个人单独学习思考提供活动场所,更需要满足集体活动的需求,提供集体交流互动的场所,创造多层次的活动空间,增加校园集体的凝聚力。
2 做好女性的心理需求特征分析
大学是人一生发展中的重要时期,是个体发育最宝贵且富有特色的时期。这个阶段的在校女大学生从生理上来看,女性特征发育基本完成,为心理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其整个观察力、理解力、记忆能力等有着显著的提高,可以体验和感知所处的空间环境并作出判断,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
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教育是人格再造的主要影响因素,女大学生正处于女性人格发育形成的关键时期,让学生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学习,让校园内女性的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提高是学校的首要任务。包括女性个人意识、心理、身体以及社会性的发展。因此,女子大学的校园环境设计,应该针对该阶段女性对身边环境和生活空间的要求不断发生变化的特征,对其空间环境的不同需求与社会主流的男女合校要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2.1 学习需求
大学提倡自主学习,所有的学习基本由自己决定,强调学生的开发和创造能力。学校在教学形式上从单一授教转向师生互动,教学内容根据社会市场的需求及兴趣爱好,形成了丰富完善的课程体系供学生自主选择;教学空间也从室内逐渐向校园户外进行延伸。课堂的随意自由交流讨论让学习变得轻松愉快,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自我表现能力。
根据对女性学习习惯的调查,学生会选择在校园开阔空间及建筑周边的绿地自主学习,主要分为早上的晨读,下午或傍晚的温书等。女性学生需要一个能够满足其学习需求的环境空间。
2.2 交往需求
交往行为是指至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语言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主体之间通过语言媒介所达到的相互理解和协调一致的行为。作为以女性单一性别交往为主的女子大学,女性在校园环境中进行的交往行为、交流活动较为单纯简单。根据女性交往的需求,在校园环境中进行的交流活动,主要包括女性与女性之间的交往互动以及女性主体与空间环境之间的交流。对女性交往特征的了解,能够在温柔、贤淑、端庄、依赖性强的固有思想来规范自己的社会女性特征基础上,让女性建立起更强的自信心和独立性。进入大学后,大学生离开父母摆脱对其的依赖,独立生活并迫切希望融入校园的社会网络中,通过学习、与人交往活动,逐渐形成成熟的人格。因而,校园环境对学生人格的成熟至关重要。因此,在规划设计校园户外空间时,应充分考虑为学习交往创造更多更有利的条件,对大学生生理及心理的成长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2.3 归属感需求
学校归属感这个概念在教育和心理学领域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其中,1993年Goodenow提出,学校归属感这一概念是指学生在学校环境中得到老师、同学们的接受、尊重和支持的感觉,在学校生活和课堂活动中感觉自己是重要的一部分。国内学者徐琴美在2005年指出,校园归属感是学生对自己所就读的学校在思想上、感情上和心理上的认同和投入,愿意承担作为学院一员的各项责任和义务,及乐于参与学校活动。从两者的定义可以看出,他们都是围绕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及可依赖的校园环境出发,从根本上说,这是学生所共有的一种特殊心理感受和本能。因此,在女子大学校园空间设计时要从女性角度增强校园景观的归属感,在校园空间形态、文化和社会性具有女性吸引力的向心性。对当代女性大学生来说,大学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而女子大学校园就像是一个独立、自信的女性精神象征,在教室、宿舍等任何活动场所内,都可以从熟悉、舒适的景物中获得安全感,获得一种认同和包容的感觉。
2.4 舒适感需求
舒适感主要从人的主观感觉中,对客观环境从生理与心理方面达到满意的状态。一般主要从阳光、空气以及温度等物理方面,和舒适、亲水、适宜等生理方面两方面感受。在创造宜人的大学校园环境时,应当从这两个方面对大学校园景观进行合理设计,让校园内的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獲得舒适的感觉。此外,作为专业为女性提供教育的女子大学,女性对校园内环境的视觉感知和体验比男性更为敏感。打造女子大学校园景观空间的良好形象,能够令使用者形成一种美好的心理印象,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陶冶情操、提高自我修养等作用。
2.5 领域性需求
领域性是指个人或群体暂时或永久地控制一个领域的行为模式,这个领域是一个场所或一个区域。也是人在为了维护个人的安全舒适等方面的心理需求,设立一个看不见或者是一个实体的空间。按照领域对个体或团体生活的重要性不同,所有的领域可归纳为主要领域、次要领域和公共领域三个类别。在大学校园中,从个人角度来说,其领域的大小与其自身与人的交往方式、对环境的感知和熟悉程度相关的是主要领域;在整个领域建立的过程中常有共同分担,由他人新建立的领域出现是较为次要的领域;与人共享的生活领域是公共领域。
校园领域感的建立,主要表现在空间环境上对私密性的需求和要求空间完整性上,让学生能够按照自我意愿对空间进行支配。这要求校园景观环境的规划,要从个人的私密空间、互动交流空间以及集体活动空间考虑。
2.6 审美需求
爱美是人的天性,人人都有对美的需求,对求知和审美的需求是基于尊重与自我实现的前提,是人的一种心理需求和精神层面的范畴。校园环境是人文与自然环境的融合,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的空间,同时一个有着优美环境的校园,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在放松愉悦的心情下,提供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同时也能够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让校园氛围更加融洽。
女子大学校园汇聚了一群具有较高智力水平、思维活跃、求知欲望很强、富有朝气和活力的女性群体。在社会的教育主流影响下,女性教育一直处于较为弱势,缺乏自信的状态。大学的高等教育课程能够引导改变这些问题,而校园优美环境的营造,也是实现共同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进入校园的第一刻就能受到校园精神文化的熏陶。通过校园环境的总体规划和空间布局,丰富的建筑造型和景观,以及形象标识、历史文化设施等去影响学生,从关怀女性的角度,体现女子大学的精神、办学理念等校园景观特色。
参考文献:
[1]许臣红.性别差异与校园空间环境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大学校园空间设计分析 篇4
为了适应新时期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 大学的校园建设在21 世纪开始的十年里再次经历了一个高峰期。浙江大学紫金港东校区 (后简称为紫金港东区) 的建设便是这一时期的经典实例之一。作为全校大部分院系所在地, 紫金港东区现已成为浙江大学的主校区, 它代表了新时期典型的综合型大学的校园建设模式, 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另一方面, “交往”已经成为了新时期大学的重要功能之一。交往活动作为校园活力的一个重要表征, 是高校实现现代化、培养新型人才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然而现实中许多高校校园在规划伊始就对交往空间特别是户外交往空间缺乏理性和逻辑的分析, 校园建设也往往沦为个人经验或构图原理的展示。鉴于此, 对于现代大学校园来说, 能否采取一种独立于个人经验或狭义功能之外的理论方法, 对校园交往空间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 显得尤为重要。
1. 基于空间句法的大学校园空间研究之可行性
1.1 空间句法理论概况
空间句法自20 世纪70 年代由英国伦敦大学的Bill Hillier教授首先提出以来, 在将近半个世纪发展与成熟的过程中, 被运用到了从城市规划到建筑设计的广泛的空间研究领域。它是一种通过对包括建筑、聚落、城市甚至景观在内的人居空间结构的量化描述, 来研究空间组织与人类社会之间关系的理论和方法。现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成熟的方法以及专门用于空间分析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可以说, 空间句法既是能够帮助我们认识空间的理论工具, 也是能够帮助我们理解空间的分析工具。
1.2 空间句法之于城市空间
空间句法承认城市是一个依靠空间自组织和他组织的复合作用形成并发展的空间系统, 其中自组织作为发展的内在规律, 始终起着更为根本的作用。这种自组织可以看作是微观上众多个体行为通过集体无意识所表现出的城市空间结构的宏观有序。相对地, 规划设计行为则是一种他组织力量, 阶段性地作用于城市的发展, 且不能改变城市内在的自组织规律和进化机制。因此, 对于空间句法而言, 好的规划设计并不是强制性实施, 而是在充分认识自组织规律后与之可耦合。这其中的一条重要规律是:人的流动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城市空间的布局, 并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城市空间的组织构成。城市形态和特点即是在这一空间与集体行为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并发展。基于此, 空间句法对空间的结构形态与使用者的自然运动之间的客观联系进行探索, 并尝试对此进行量化描述和分析。
1.3 空间句法之于大学校园空间
大学校园对其使用者来说, 就如同一个小型的社会系统。学生在不离开这个环境区域的情况下, 便已经可以基本完成日常生活学习中的所有必要活动。因此, 大学校园在一定程度上具备城市的特性, 城市规划中的许多思想和方法也可以在其中得以延伸和应用。不过从尺度上看, 大学校园规划仍具有其独特性, 它既类似城市空间的结构组织, 又具有建筑群体设计的空间特点, 是宏观与微观的密切结合, 是介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之间的一种空间设计行为。而空间句法的研究对象同样不限于宏观或微观。这种适用性可以很好地应对校园空间在尺度界定上的模糊性。
相比于城市空间, 当代中国大学校园一般还具有规划周期较短, 且一次性成型, 缺乏生长弹性等特点。因此, 为了使建设出来的校园空间能够更准确地与校园中人的行为模式相吻合, 并实现空间的规划意愿, 设计者必须重视空间组织与使用者行为活动之间关系的研究。但是, 我们以往对校园空间的研究一般都停留在策略层面, 或是从工程学和生态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其他学科来借鉴想法和概念, 甚至仅仅停留在图形符号和抽象文化的空间表达上。空间句法的引入, 就是要客观地认识空间本身是如何影响人的活动以及人的活动又是如何对空间流线做出选择的, 从而验证和推测方案与使用之间的契合度, 并帮助设计者去完善和实现所要表达的内容。
1.4 空间句法之于交往空间
《交往与空间》一书中提到, 通过设计创造出来的适宜的空间物质条件, 能够鼓励交往。交往活动的发生首先需要满足的即是空间使用者之间的“共同在场”。正是人们在同一空间中停留、相互照面、擦肩而过甚至不经意地对视, 从而引发了各种社会性活动。同时, 人在户外空间中的生活是一种潜在的自我强化的过程, 即人的活动无形中会吸引更多人的参与以及更多事的发生。因此, 要想促进交往, 必须先确保空间具有吸引人流的能力, 而空间句法通过对空间系统中一系列变量的分析可以获知系统中的各部分吸引交通的潜力。
2. 紫金港东区户外交往空间分析
2.1基于现场调研的分析
(1) 步行空间不健全
步行系统是校园户外交往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自发性的交往活动而言, 其空间环境相比车行路的城市尺度具有更好的催化作用。从紫金港东区的整体规划来看, 规划者有意创造一个人车有机融合的交通系统。然而实际的使用情况所呈现出来的却是一个交通重心严重偏向车行的系统。我们可以观察到校园中步行的主要道路是围绕中央湖泊而建, 从功能上讲, 虽然这个步行系统与东西两大教学区都相邻, 但它更像是一系列景观步道。节假日, 步行轴由于四周优美的环境会吸引较多的人流, 不过在普通的通勤时间, 人流还是基本都集中在外环的车行路上。
(2) 交往空间系统缺乏层次感
由于较大的空间尺度以及较为明确的功能划分, 紫金港东区中各组团之间的间距很大, 步行距离也相对较远。而校区中的交往空间节点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依托中央湖泊景观或者重要校园节点设立的校级公共空间, 另一类则是设置在组团内部的公共空间 (图2) 。组团间交往空间节点的相对不足, 更加削弱了校园空间亲切的尺度感, 也使得组团间的室外空间变得死气沉沉。
(3) 部分交往空间使用率低
从紫金港东区中公共空间的位置和建设我们不难看出, 它们是为师生的户外交往活动而精心规划的。但是很多空间的实际情况却与设计意愿背道而驰, 它们似乎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要。相当一部分交往空间的使用率比较低, 很多甚至几乎无人问津, 即使它们位于校园的核心区域。
(4) 部分交往空间功能混乱
因功能过分集中、使用率过高而时常造成混乱甚至失序的空间同样存在。例如食堂南侧的文化广场区域, 这里不仅要承担人流通行、自行车停车等交通任务, 还是各类社团活动、节庆活动以及商业宣传活动选择的主要场所。每当遇到大型活动, 这里必将出现拥堵现象, 严重时需要采取交通管制。
通过上述对紫金港东区户外交往空间体验的直观分析, 可以发现校园空间规划中明显存在的一些问题。然而, 这些问题的客观存在到底是因为规划根本无从把控, 还是早已潜藏在紫金港东区的空间结构之中?对校园空间进行空间句法分析不失为一种探究问题寻求答案的理性方法。
2.2 基于空间句法的分析
(1) 空间组构 (Configuration) 和整合度 (Integration)
组构即为一组关系, 其中任意一关系都取决于与之相关的其他所有关系。相比于结构, 它能够更加整体且准确地描述系统在宏观及微观上的特点。组构概念的引入是空间句法分析的基础和关键。整合度是空间句法用来定量描述空间组构的重要变量之一, 它表示的是空间单元与系统内其他空间单元联系的紧密程度。整合度的计算是一个关于系统全局深度倒数的函数, 它说明了空间整合度越高, 其全局深度则越低, 可达性也就越高。因此, 整合度衡量了空间吸引交通到达内部的潜力。图4- 图7 是基于以上两个概念, 对紫金港东区人行系统建立线段角度的组构模型 (包含建筑群中开敞的连廊、过道、院落等对校园户外交往活动具有重要作用的中性空间) 并进行一系列整合度分析所得到的结果。其中图4 为整体整合度分析, 描述的是各空间单元在整个系统中的整合度;图4- 图6 为局部整合度分析, 描述的是各空间单元分别在300m、800m、1500m范围内的整合度。图中颜色从红 (暖) 到蓝 (冷) 代表了整合度值从高至低。
(2) 整体空间组构
我们可以看到校园里整合度最高的一部分道路, 包括正对校门的宜山路以及迪臣路、遵义路、藕舫路、食堂北侧道路形成的环路 (图7) , 这与紫金港东区规划的“日”字形主道路结构基本相符 (图3) 。而整合度从高到低的整体分布情况也与规划的道路等级有很高的契合度。
(3) 户外交往空间结构
人在校园中活动的尺度是多样的, 基本可以概括为三类:穿行于整个校园的流动、组团之间的流动以及组团内部的流动。图4- 图6 中局部不同层次高整合度区域的相继显现, 便是源于这些不同的出行尺度。然而, 通过与校园内户外交往空间节点 (图2) 进行比较, 我们可以发现空间节点与图4和图7 中开始显现的整合度相对较高的区域都能建立联系, 但是与中等尺度的局部整合度图却相对缺乏。这说明, 不论是校园核心还是组团内部, 交往空间都尝试与密集的人流活动相关联, 但是在这两种尺度之间却缺少这样的空间。因此, 也就造成了户外交往空间组织结构的局部脱节, 使得交往空间系统缺乏层次感。
(4) 空间使用率
校园活动中心附近的几处校级户外交往空间虽然位于校园核心区域, 但其毗邻的道路整合度却不是很高, 可以说是核心区内的相对盲区。这说明, 人们在穿行于这个区域的时候更可能选择区域内的其他道路, 从而失去进入这些空间发生交往活动的机会。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作为南北穿行通道的月牙楼底层大厅会频繁出现大量交往活动, 而相距不远的这些公共空间却无人问津。与之相对的例子同样存在, 通过笔者的观察, 校园中一些空间虽然没有被明确地设置为交往空间, 但却十分受到学生的青睐。例如图7 中A处, 此处是一小片灌木丛旁的空地, 没有经过任何刻意的设计修饰, 但却经常会有学生在这里进行才艺的展示与交流活动, 引起大量人群的聚集。这些空间很明显是位于整合度很高的道路附近。图2 中学生节活动点的选择进一步说明高整合度与交往空间使用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 文化广场同样与校园中整合度最高的道路接壤, 但其同时也紧邻校区中唯一的大型集中食堂, 无论是对于自发性活动还是必然性活动, 对人们都具有相当高的吸引力。与此同时, 广场本身还作为主要的人行通道, 因此, 可以预见在某些时段的使用情况很可能超出现有设计的空间承载能力。
(5) 步行系统
迪臣路和临湖的步行路 (图7 中B、C) 是校园西侧范围内学生从生活区进入教研区可选择的主要道路。通过笔者长期观察, 在上下课期间, 前者的人流往往远大于后者。它们的整合度很明显也存在同样的关系。在设计了车行系统和步行系统的校园中, 主要步行路的整合度却大大低于附近的车行路, 笔者认为这是步行系统无法较理想地分担环路上交通压力从而造成潮汐人车拥堵的重要原因。如果将步行路单独标记出来, 会发现它们只是局部的, 似乎并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无论是在生活区与教研区之间, 还是在东西两大教学区之间, 步行联系都受到局限。但反观车行系统却有完整的“日”字形结构, 所有组团内部道路都能与其获得联系。这便是主要步行路的整合度大大低于主要车行路的重要原因。相对较低的整合度使得具有更佳交往尺度的步行系统失去了对人群应有的吸引力, 这对于校园空间中的交往活动来说是一种重大的损失。
2.3 对交往活动产生的影响
(1) 整体数量变少。虽然校园中许多交往活动是有组织的必要性活动, 但自发性活动同样占有相当重的分量。而后者只有在外部条件适宜并且场所具有吸引力的时候才会发生。徒步出行环境在尺度和结构上的吸引力较弱大大减少了学生平日自发性的户外交往活动。
(2) 整体质量降低。户外交往空间的设置不能充分考虑整体空间组构和人流规律, 使得交往空间的位置也缺乏吸引力。空间的感受无法让学生流连其中, 便造成了户外活动整体质量的降低。
(3) 整体分布不均。公共活动空间结构在层次和位置上的非平衡状态使得学生的户外活动过于集中在局部的一些特定空间, 且很多活动往往是有组织的, 自发的交往活动却不易在其中产生。另外, 相当一部分公共活动空间又无法获得充分的使用。这些都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户外活动的丰富性和灵活性。
3. 大学户外交往空间规划策略
综合以上分析结果, 我们可以清楚看到, 作为21 世纪新时期校园建设典型案例的浙江大学紫金港东校区, 在户外交往空间方面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且与其自身的空间组构密不可分。以此为鉴, 大学校园户外交往空间规划需要更为理性的分析, 更为系统的认知, 更为积极的态度以及更为务实的策略。
(1) 丰富交往空间层次
对于组团式布局的大型校园空间, 不同的出行等级要求公共空间也要拥有富有层次的网状结构, 才能真正满足各层级的户外活动。因此, 我们需要首先厘清校园整体的空间组构, 根据校园空间规划的布局特点来合理安排多层次的户外交往空间, 为丰富的交往活动创造条件。
(2) 系统分析空间位置
人流规律对于交往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交往空间的使用率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没有对空间位置与人流的关系获得清楚的认识。要想更好地实现规划设想, 改善交往空间的使用情况, 就很有必要对校园空间组构中各部分的人流吸引能力做系统的分析, 并结合理性的分析结果按照具体的空间功能来进行布置。
(3) 充分利用步行系统
步行系统比车行系统拥有更利于激发户外交往活动的空间条件。对步行系统的合理布置以及充分利用不仅可以有效缓解校园主要车行路的交通压力, 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交往空间, 促进交往活动。因此, 只有对校园步行空间吸引人流的能力进行预判, 并发掘出步行系统的交通潜力, 才能实现充分利用。
4. 结语
针对空间问题的分析研究方法有许多种。空间句法是近年广为接受的一种, 它不同于以往的研究方法多依赖于经验和观察, 而是一种可以适度量化的理性方法。借助空间句法这一工具对浙江大学紫金港东校区户外交往空间进行研究, 目的不仅仅在于个案分析和方法示范, 也不仅仅在于指出问题和给出建议, 更为重要的是, 第一, 通过逻辑分析准确揭示更深层次的内在动因, 只有当内在逻辑被清晰和完整地揭示出来的时候, 才有可能“对症下药”, 而此“药”才有可能称其为“良方”;第二, 通过理性方法明显提升空间认知水准, 认知水准决定了行为水准, 也决定了实践效果。
摘要:以空间句法的原理与方法为研究工具, 以空间句法在大学校园空间研究中应用可行性论证为研究基础, 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浙江大学紫金港东校区为例, 对大学校园的户外交往空间进行分析和研究, 同时与实际状况进行实效比对研究。研究的目的在于挖掘和梳理校园户外交往空间存在的问题, 并探讨其在空间系统层面的内在机理。研究的价值在于针对存在问题的消极影响提出积极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空间句法,大学校园户外交往空间,空间组构,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比尔·希利尔.空间是机器——建筑组构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2].段进, 比尔·希利尔.空间研究3:空间句法与城市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7:25-27.
[3].段进编著.空间研究14:空间句法在中国[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5, 6.
[4].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5].张愚, 王建国.再论“空间句法”[J].建筑学报, 2006 (105) :33-44.
大学校园园林景观设计 篇5
一、项目背景
吉林农业大学北门为全校师生的主要生活性出入口,其北面是学校的一处公共活动中心,全校师生经常往来于此。2012年北门旁的鲲鹏剧场立面改造,2013年校门外新的居住小区建成,同年,北门东南方向的水系改造,水系周边及水中小岛的原有景观被破坏,北门周边环境已与校园内外的景观格格不入,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整体景观。本次改造即将对北门周边的鲲鹏剧场、园艺学院、人工湖、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及留学生公寓等主要建筑周围进行景观设计,以期与学校的总体景观相协调。
二、基地概况
长春市地处中国东北松辽平原腹地,东经124°8′~127°02′,北纬43°05′~45°15′,海拔200~220m,气候介于东部山地湿润与西部平原半干旱区之间的过渡带,属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全年平均气温4.8℃,最高39.5℃,最低零下39.8℃。年平均日照2866h左右,无霜期140~150d左右。冬季严寒漫长,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温暖短促,秋季晴朗宜人。内降水不平衡,全年平均降水量522~615mm,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
吉林农业大学位于在长春市净月旅游经济开发区,占地面积1164hm2,总建筑面积72.4万㎡。有全日制在校生两万余人。校园内小气候条件优越,小气候优良。土壤肥沃,主要是黑土、草甸土、黑钙土等,植物种类丰富,素有“花园学校”之美誉。
本设计规划区域北起农大北门,南到致远路,西临明德街,东到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占地面积约4.6hm2。现有建筑为鲲鹏剧场、园艺学院、国际教育交流学院、留学生公寓。北门入口东侧为参茸专卖店及书店,西侧有中国电信及火车票预售点,往来于校区内的电瓶车的始发站也位于此。园艺学院门前有小型集散广场,中心位置有一小鹿雕塑,后院为其科研用地,其东侧有一花窑,东南方向有一片杨树林。现有带状水体沿东南方向贯穿整个区域,驳岸为规则式。水体起源于学校后山的蓝湖,至综合楼后的青湖,流经成教学院、园艺学院、资源学院最后流出校外,园艺学院门前水面开阔,水面中央有一小岛,植物大多为旱柳和加杨。
三、设计原则
1.景观与文化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掘学校的历史文脉,设计结合校园文化,将对学生的“励志”及对教师的“师德”教育容入景观设计中,做到情景交融,寓情于景,使 1
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情操、品德和文化艺术的熏陶。
2.人性化原则。以师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的行为规律为出发点,合理确定功能分区,为促
进随意交流及独立思考提供良好环境,一切从人的需求出发,为学生和老师提供一个集绿化、休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人性化的校园空间。
3.生态性原则。强调生态和环境优先的理念,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指导设计,营建乔木-
亚乔-灌木-地被等具有不同生态位的、复层次的、稳定的、富于季相变化的景观。充分利用水体条件,将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有机结合,在满足师生回归自然的精神渴望的同时,使他们的生活更加接近自然,保护和构建校园的生态系统。
4.景观与科普相结合原则:设计时充分考虑学校景观的独特性,在兼顾观赏效果的同时,加强景观的科普作用,满足农业类学科对植物识别和植物应用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
5.科学性原则:利用植物进行景观设计时必须先满足其生态要求,建筑小品应严格遵循
标准规范进行设计,依据有关工程项目的科学原理和技术要求进行创作。
四、设计要求
通过景观改造将吉林农大北门周边环境与学校整体景观相协调。
1.鲲鹏剧场是全校各种文艺演出及重要会议的主要场所,周末经常放映电影。其门前应
设置集散广场,满足其功能要求。
2.园艺学院门前绿地,应考虑学院的特点,合理安排入口空间、集散空间、停车场及观
赏空间,尤其其植物的选择应具有园艺特点。
3.北门现状较简陋,可考虑重新进行设计,其造型应与周边环境的总体景观相协调,其
入口应考虑分流电瓶车始发站的人群与进出人群,使二者互不干扰。
4.水中小岛设置园林小品,重点考虑色彩布局;水体周边安排休息及学习交流空间,不
建议安排运动空间。
5.道路畅通,自成系统,在人流量较大地段适当加宽道路,注意出入口的安排。
6.种植设计应考虑与校园的基调树种相协调,其主调树种不要与校园其他景观节点的树
种重复。
五、成果要求
1、总平面图:应包括总平面设计、绿化硬化布置、植物分布概况。
2、景观分析图:应包括功能分区、景观节点、景观视线分析。
3、鸟瞰图:幅面不小于297mm*420mm。
4、透视图:3张主要景点透视图。幅面不小于420mm*297mm。
5、局部铺装设计详图。比例1:100或1:200幅面不小于210mm*150mm。
6、设计说明:不少于200字。
7、植物材料表:序号、图例、名称、高度、冠幅、观赏特征。植物品种不少于30种。
8、将所有电脑图统一排版于A1图纸,排版统一要求竖版。所有文字字体均为宋体。图纸最上方位置为题目,图纸右下角标注班级、学号、姓名。
七、参考书目:
1.《建筑设计资料集》
2.《城市规划原理》
4.《德国景观设计》1、2、3
5.《中国园林》期刊
6.《中国景观设计经典》(上、下)
7.《风景园林设计》。
8.《景观建筑》
9.《景观设计艺术》
10.《现代建筑环境小品设计构造》
11.《公园规划与设计》
当前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研究 篇6
关 键 词:大学校园 校园景观 校园规划
大学校园景观设计是校园整体设计的重要环节。校园的“园”字本身便包含有花园之意。校园景观直接影响到一个校园的环境氛围。而校园景观却是我们很少单独作为重要的一项拿出来进行讨论的。无论是在设计任务书还是设计过程中大部分校园只是停留在规划阶段的初步绿化规划分析和建设过程中,对建筑余下空地仅仅做简单的绿化处理或室外家具的修修补补。
其实校园景观和校园外部空间和学生活动功能密切相关,是校园整体设计的一个连续性过程,它和规划以及校园建筑一样,需要设计师进行专业的分析和认真的设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转变,在新世纪的大学校园建设中,校园景观这个领域的研究得到了人们的重视。
景观设计直接贡献于校园环境质素的提高。很多老校区里最令人难以忘怀的莫过于新校区所无法比拟的参天大树。在当前的校园设计中,多有出现的问题是:建筑优先,绿化填充;点线面简单结合,对外部空间贡献不够;植物物种选择求贵不求系统、有效等。鉴于校园景观在校园整体设计中的重要性已经目前设计中的误区,因而校园景观的研究值得作为一个专题并结合整体设计的其他方面来探讨。
1.校园景观的设计与规划、建筑以及校园形态设计之间的关系
1.1校园景观与规划的关系
校园景观首先是在规划伊始就应该作为规划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有的时候,它甚至成为规划布局形式的构思来源。其次,景观设计又相对于规划设计。规划虽然确定了建筑物布局,也就确定了大的外部空间形态,但是对外部空间的二次围合、对环境气氛的营造、对室外家具等的详细设计,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过程。第三,景观设计对规划而言,有相对滞后性,它应该在规划确定后,与建筑设计同时或在其之后进行。
1.2校园景观与建筑的关系
校园景观首先与建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建筑与景观相对于规划而言,都进入了相对具象和细部的思维过程。建筑设计直接为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形体勾画蓝图,而景观设计则涵盖了从空间、造景、植栽到地面铺装乃至照明设计的细节。而建筑体形和总图方式、直接决定了景观的边界、空间的范围。同时,景观又分为室外景观和室内景观两种,与建筑物之间形成了一种相辅相成、相互穿插的关系。建筑为景观提供了表现的基础和舞台,景观为建筑增添了生气和活力。其次,景观与建筑又有着相对独立性。这表现在,景观与建筑考虑的具体设计对象不同。建筑主要考虑室内空间的使用以及立体的形体构成,而景观主要考虑外部空间的完善和以园艺为主的视觉及功能效果。当然,二者也有同一性,那就是都要用“以人为本”的思想来设计,都要以使用功能和人的感受作为设计的根本。
1.3校园景观与校园形态设计的关系
校园形态设计确定了校园景观设计的抽象原则,而校园景观设计将校园形态设计具体化了。因为校园形态设计主要以设计导则的形式出现,它确定的是外部空间和建筑物的体形关系,是一个指导性的原则,即使有量化的指标,也只是作为原则性的参考。而景观设计,是以形态设计导则为依据进行的具体设计,校园通过这样的具体设计进行施工建设。
总而言之,校园规划之后是校园形态设计,在遵循校园规划并在校园形态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景观和建筑设计师平行的关系。
2.校园景观设计的目标原则
2.1营造交往场所,强调可参与性
校园景观设计的首要目标是为了营造一个富于活力和促进师生交往的良好场所环境。
2.1.1.新经济条件下的大学校园对交往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如前所述,新经济对人才的要求发生了转向,大学校园成为一个启发创造性和独立思考能力以及良好和相互启发、锻炼表达能力与沟通能力的场所。这种场所不仅仅体现在建筑物内的课堂上,更应该贯穿学生生活,包括室外课余活动空间。由于校园是一个步行为主要交通模式的社区,良好的校园景观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交往场所。
2.1.2.学生的生活方式特点。学生大部分在校的时间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宿舍——教室——食堂。就拿大学生每天上课6个小时计,8个小时睡觉,4个小时吃饭以及生活琐事,还有6个小时自由支配的时间。这其中,参加文化休闲活动、体育活动,以及室外晨读、散步、室外社团及文艺活动占了很大分量。即,大学生无论是三点一线的生活规律还是参与室外文化活动,都有很大一部分时间处在校园环境中,于是,校园环境成为学生日常生活所依赖的空间。
2.1.3.由于景观空间具有较强的公共性,它为人们的交往提供了平台。如果对学生主要生活空间从私密到公共进行划分,我们可以发现,宿舍(2-8个学生共有)——教室(20-200个学生共有)——户外空间(全部学生共有),呈现由私密到公共的不同性质。事实上,公共性越强的空间人们相遇和交往的机会越多。“公共场合下的自然发生的接触,一般都是很短暂的——三言两语的对话、与邻座的简短交谈、在公共汽车上与小朋友拉家常、观看别人工作以及向人们问询等。以这类简单的层次为起点,接触就可以与参与者的意愿发展到别的层次。而相聚在同一空间是这些接触的必要前提。”作为全校学生共有的户外景观空间,它以一种轻松自然的方式,提供了更多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人相遇和交往的机会。
2.1.4.为校园环境提供活动的内容,是促进交往活动的良好条件。在校园中,除了创造良好的环境空间质量,设计者有意识的为场所富于活动内容,可为其增加交往的活力。例如设置濒水室外茶座、读书角、篝火晚会广场、室外表演场地、下沉音乐广场、园艺空间、散步廊等。根据环境的主题和活动要求进行设计,同时也可以为设计提供依据和灵感源泉。
2.2创造生态环境
校园景观设计另一个重要目标是为了营造校区内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人类的生存环境作出贡献。同时,校园往往散布在城市或郊区,良好的绿化环境成为城市的绿肺,起到调节城市空气质量,为周围居民提供休闲场所的功能。根据我国1992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校校园规划建筑面积指标》校园建筑容积率在0.5左右,而一般房地产项目的容积率一般在1以上,由于校园的建设密度往往比城市建筑密度要小的多,因而校园有充裕的条件优化其景观的设计,为城市乃至人类的生态环境作出贡献。
其一,不要破坏原有的植物植被。在设计的伊始,就要对现有的生态环境进行分析,如坡度分析,植被分析,日照分析等,尽量减少对土方的开挖,尽量保留原有的植被,避免破坏生态平衡。
其二,强调环境的地域特色。包括根据南北气候的不同布置室外空间的和采用具有当地地域文化特色的植栽两个方面。
其三,采用可循环利用的建设材料。即景观材料应尽量采用对环境有利、污染少、可回收的绿色环保材料。
2.3均衡四季活力
校园景观设计要四季均衡布置植物,在时间上有观赏的延续性。由于校园景观含有固定性和生长性景观两方面的内容,故此成为校园整体设计中唯一具有时间性因素的部分。校园景观的固定性因素指广场、室外家具、空间围合等固定的、不随时间因素而改变的部分;校园景观的生长性因素指植物、花木等随着时间生长和随着四季呈现不同状态和景色的部分。景观的时间目标是要求随着时间的变化,景观生长性因素能够呈现一种动态的四季各有特色的景观。这主要体现在根据植物的生长特点,配置不同的物种,例如花坛,根据不同花木开花的季节使之呈现不同的色彩和图案以及落叶树木与常青树木的搭配,使校园无论冬夏都能呈现有活力的气氛,既不会因为冬季的落叶呈现枯败的景象,也不会因为有夏季植物不够茂密导致遮阴功能的不足。
2.4再次围合空间
校园景观设计营造适意的二次围合空间尺度和氛围。校园景观的固定性因素中又分为抽象空间因素、具象空间因素和物质因素三个部分。抽象空间因素是在规划设计时就要进行综合考虑的并由规划布局已经确定了空间尺度和相关建筑功能的关系。这一空间因素隐含在环境之中,使用者往往对之不能直观、具体地感受到。由于抽象空间因素根据规划的需要,在校园中往往呈现尺度过大的趋势,需要利用景观元素,对其进行二次划分。具象环境因素包括景观的边界、树木和室外家具的围合、地面的高低变化等等,对抽象空间因素的尺度进行了二次划分,使之更接近人的尺度,符合使用者的心理需求。
3.校园景观设计的模式要素
3.1中心区域景观
作为校园的核心区域,一般位于校园的几何中心,以校园最重要的教学功能为主,同时校园内的大型重要集会活动都在这里举行。这一区域的景观以强调开放、交流的气氛为主。同时,作为校园中心,它又具有校园标志性和仪式性的功能,因而景观的设计需要有强烈的特色,能代表一定的文化追求,在学生中留下深刻的良好印象。
3.2边缘林木景观
边缘林木景观,主要构成内容是对基地原有的生态环境刻意保护的原始环境,或预留发展,暂时或很长一段时间内未作开发的用地。这一景观常常位于校园的边缘地区,它对调节良好的生态环境有贡献,不能以一般的围合空间尺度概念去要求。
3.3建筑组团之间的景观
建筑组团之间构成的是一个居中层次的空间,这个空间可以是几个组团刻意围合而成,也可以是组团之间的空闲场所。几个组团刻意围合的空间景观具有较强的中心性,景观设置需结合空间形态的需要,具有较强的可观性和参与性。而组团之间的空闲场所,则应采取配角的姿态,简单大气,以突出更重要的空间景观。
3.4建筑围合的院落景观
建筑物围合的院落空间是较为亲近人的景观空间,由于其近人的尺度,其空间形态需要考虑人多观感和尺度,以及高宽比的关系。而这一空间形态下的景观设计,可借用中国传统园林天人合一的理念以及借景等造园手法,使建筑与室外生态环境相融合。
3.5穿插在建筑物之间的景观
这是最小层次的景观,它常常以小尺寸和建筑空间相融合,在建筑平台、室内中庭、走廊花池、绿化天井、屋顶花园等立体层次展现生态环境与人工环境的密切交融。
3.6道路景观
道路景观一般沿着道路呈线状分布。行道树木绿化是车行道路景观的主角,同时,沿道路交通流线布置的绿化放大空间,可提供更多的停驻交往场所。另一个重要的道路景观是人行道路景观。在人车分流的规划模式中,人行道路与车行道路相分离是联系每位学生上下课的潜移默化必经空间。因而其环境对学生的心理感受有重要的熏陶作用。人行道路景观受场地的局限较小,与自然山水或人工造园相结合有多种变化的可能。
3.7校前区景观
随着校园的社会化、开放化发展,校园与城市相叠合的区域——校前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校前区在空间规划上关键要处理好车流和人流的关系,作为校园的“门面“,在景观设计上需要结合校门的设计,着重体现庄重、简洁和仪式性的形象。
3.8标注性景观
标志性景观是指校园中具有地标作用的景观设计。它可以是一个高度与众不同的塔,也可以是一片识别性较高的林地。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在视觉上提供形象认知的标示。
4.结论
大学校园建设不同于普通的单体建筑设计,也不同于一般的城市规划,它有其特殊性 。第一,它不是单栋的建筑设计或者建筑综合体的集合;第二,它不是设计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因素的几千至几万平方公里的城市平面资源配置,而是功能线索相对单纯、用地规模在几十至几百公顷的综合设计。总而言之,它比单体建筑的功能复杂、规模大、又比城市规划的功能单纯、规模小。某些理论认为大学校园应该当作一个城市来规划。这些理论说明了校园和建筑以及城市类似的地方,但是也有其片面性。校园是介于城市规划和单体建筑之间的一种研究对象,在设计模式上有其特殊规律。整体设计概念的提出概括了校园建设的特殊性——它既不是单纯的平面规划也不是单纯的建筑空间设计,而是二者加上景观和外部空间形态的综合体。它和住宅小区有一定想相似性,有类似的规模和规划、景观和建筑一体性较强的特征;但是其功能线索和社会结构不同,所以在设计上也有所不同。
参考文献
[1] 扬·盖尔(Jan Gehl),何人可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9(第一版)
[2] 王建国编著.城市设计.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3] 周逸湖,宋泽方.高等学校建筑,规划与环境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4] 国家高等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5] 吴丽娜.大学校园环境美及其创造. [硕士论文].北京:清华大学,1986
[6] 郭逊.大学校园与城市关系研究. [硕士论文].北京:清华大学,1987
大学校园空间设计分析 篇7
一、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改善职工住房条件
(一)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背景
1. 住房制度改革前的职工住房情况
住房制度改革前,中国人民大学职工住房问题历史欠帐严重,住房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十分明显,广大职工,特别是教学、科研、管理骨干住房状况十分恶劣。主要表现是,供需矛盾突出;校内住户户型标准偏低,教职工的居住满意度低,住房条件无法适应正常工作和生活的需求;高层次人员住房面积普遍不达标,副教授、副高职以上职称和副处级以上职务人员未达标准情况最为普遍;住房缺口大,解决问题的困难程度高。
学校职工人均住房面积在教育部70多所直属高校中为倒数第一。截至2001年4月,全校共有无房职工915人,占职工总数的17.55%;住房未达标职工2456人,占职工总数的47.1%。简陋、狭小的住房条件已无法使教师做到安居乐业,甚至一大部分职工无房可住,这种状况不利于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吸引人才,已经成为学校事业发展的瓶颈。
2. 住房制度改革的背景
1998年7月,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确定了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工作的目标: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发展住房金融,培育和规范住房交易市场。这标志着国家大规模解决福利分房时机已过去,住房制度进入了货币化分配阶段。
由于历史原因,高等院校职工住房基本上是国家行政事业单位中较差的。中国人民大学职工住房与兄弟院校差距较大。同时,由于学校是直属于教育部的全额预算事业单位,经费来源完全依靠国家财政拨款,根本没有解决住房问题的专项资金。在国家停止福利分房的背景下,解决职工住房问题难度十分巨大。只有按照国家的房改政策,从学校实际出发,按新思路、新观念、新政策,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才能解决好教职工住房问题。经过多次调查研究和讨论,学校领导班子做出重大决策:自2001年起,力争在2~3年内大范围解决职工住房问题,使广大教职工做到安居乐业,维护学校的和谐与稳定。
(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思路与原则
1. 总体思路和目标
学校经过深入研究国家、教育部及北京市有关房改政策,全面分析学校职工住房状况,广泛学习兄弟院校在推进住房制度改革方面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明确学校实施住房制度改革、解决职工住房问题的目标、原则即要遵循国家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政策、法规,辅之以学校解决职工住房问题的特殊政策,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住房制度为目标,以改善职工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教学科研发展为目的,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积极推进住房商品化、社会化和住房分配货币化;解决职工住房问题要坚持国家、学校和个人合理负担的原则,教育广大职工转变观念,适应形势,树立符合住房商品化、社会化和住房分配货币化要求的住房消费观念。
学校在解决职工住房问题过程中,始终把解决职工住房问题与学校的长远发展战略相结合,统筹规划校园建设,鼓励职工到校外购房,逐步把原有职工住宅置换出来,作为教学、科研用房,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校教学科研用地偏小、用房偏少,职工住宅占地过多的问题。以此达到扩大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进而提高办学效益,推进事业全面发展的目的。
2. 基本原则
学校深化住房制度改革要遵循国家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政策、法规,辅之以学校解决职工住房问题的特殊政策。实行“三化”——住房分配货币化、住房消费商品化、住房建设社会化。实施“三不一鼓励”原则,即学校西郊主校园内不再新建职工住宅,不增加新的产权住户,不实行住房面积达标,鼓励职工到校外购房。实施自愿的原则,即职工买不买房、到校外购买什么样的住房,完全自愿。实施合理负担原则,即解决职工住房问题要国家、学校和个人三方合理负担。实施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原则,在普遍解决职工住房问题的同时,重点解决无房户、住房未达标户和教学科研、党政管理骨干的住房问题;解决好福利分房的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好传统住房实物福利分配过程中产生的十大关系,即有房与无房、校内与校外、新房与旧房、大房与小房、一般职工与教学科研管理骨干、单职工与双职工、老职工与新职工、达标与未达标、现职与离退休、产权房与非产权房等关系。
(三)住房制度改革方案及基本内容
1. 制定系统的政策
实现上述指导思想,达到房改的目标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系统配套的政策文件是关键和前提。政策文件的制定既要符合国家的政策法规,又要切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既要解决福利分房遗留的固有问题,又要充分解放思想,具有一定程度的超前意识;既要平衡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又要向教学、科研、管理骨干倾斜;既要在深化改革方面有所突破,又要保持学校工作和职工心态的稳定;既要在宏观的战略决策上开阔思路,又要在具体的政策问题上细致周密。
在制定政策过程中,学校一方面以调查研究为先导,在工作启动之后,首先征求了全校各单位负责人的意见,在原则、目标问题上形成一致。同时,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宣传国家和北京市的房改政策,通过问卷、访谈、座谈等形式直接征求教职工的意见,使广大教职工了解国家政策,理解学校的工作思路。另一方面,注重倾听专家的意见,专门组成了由房地产、经济管理、法律等领域的专家咨询工作组,为学校的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意见。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学校组织了住房制度改革文件起草研讨会,研究制定学校住房制度改革系列文件。经过数十次修订,形成了学校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系列文件,并于2001年6月正式通过学校住房制度改革系列文件,[1]宣布正式启动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工作,大范围解决职工住房问题。
2. 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内容[2]
学校为支持并鼓励无房职工到校外购房,在发放国家住房补贴的基础上,对到校外购房的无房或住房未达标职工发放校外购房补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国家住房补贴。按照1999年8月建设部、国家计委、财政部等8部门联合发布的《在京中央国家机关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规定执行,国家住房补贴包括一次性住房补贴、月住房补贴、差额补贴和级差补贴。[3]
(2)校外购房补贴。发放对象是中国人民大学纳入事业编制内的、在1998年12月31日前参加工作的、到校外购房的无房或住房未达标的正式职工;1999年1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的职工按照国家规定执行。根据方案,中国人民大学把职工分为居住在校园内的住房未达标职工、无房职工、居住在校园外的住房未达标职工、住房已达标职工等几类,每类职工学校校外购房补贴计算方法和发放方式各有特点。
第一,针对居住在校园内的住房未达标的职工。本着自愿的原则,在学校房改政策的前提下,可选择下列方式之一享受国家住房补贴和校外购房补贴:
一是回收。学校回收职工已购住房,退还购房款,职工住房回收后,比照无房老职工发放回收户校外购房综合补贴。[4]二是回购。学校按照当年北京市经济适用房均价加年度调节系数回购已售住房。职工住房回购后,按住房未达标职工计发国家差额补贴和学校校外购房差额补贴。[5]三是置换。学校按当年购房均价将职工已购住房面积置换校外指定新建商品房。[6]其不达标部分按住房未达标职工计发国家差额补贴和学校校外购房差额补贴;继续居住。继续在校园内居住的未达标职工,不实行实物面积达标,按国家房改政策计发货币形式的国家差额补贴。
第二,针对无房职工。1998年12月31日前在册、核定为无房的学校在职职工,一次性计算,逐年发放校外购房补贴。[7]
第三,针对居住在校园外的未达标职工。如在校外购房,其差额部分可按规定计发国家差额补贴和学校校外购房差额补贴。如不在校外购房,计发国家差额补贴。其现有住房可由本人自行处置。
(3)各类补贴执行系数。国家住房补贴按照《在京中央国家机关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规定执行。学校校外购房补贴执行系数包括:校外购房基准补贴额、校外购房级差补贴额、年度调节系数、校外购房工龄补贴额、校外购房校龄补贴额、2001年度校外购房均价、2001年度经济适用房均价等。[8]
(四)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成果[9]
1. 住房制度改革总体情况
截至2002年12月31日,共有1734名职工、1596户到校外购房。其中校园内356户、无房724户(其中周转房住户291户,纯无房户433户)、校外户516户。
通过深化住房制度改革,解决了一大批教学科研、党政管理骨干的住房问题,共有565套、4.71万平方米的职工住宅(包括筒子楼、周转房)腾退出来,用做扩大招生,满足了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基本达到了政策设计的预期目的。
2. 住房制度改革绩效分析
根据相关统计资料,中国人民大学实施深化住房制度改革以来,全校无房职工人数下降幅度为13.62%,全校住房未达标人数下降幅度为17.91%。购房职工中教师人均住房面积提高到121.6 m2。教授人均住房面积增加了82.18%。资深教授平均住房面积达173 m2,比房改前提高了约75%。。此次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国家、学校、职工个人负担三者比例分别为19%、38%、43%,体现了国家、学校和个人三者合理负担的原则。
二、实施校园置换,拓展办学空间
(一)校园置换的背景
2004年起,学校的办学空间已无法满足学生数量逐年剧增的需要,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校园土地不足900亩,职工住宅占地近300亩,原有校园规划布局不合理,可用于教学、科研的土地十分有限,办学条件指标在教育部直属71所高校中均排在倒数第七位。同时,尽管通过前阶段的深化住房制度改革,但居住在校园内的学校职工居住条件还是相对简陋,仍有一大部分职工住房未达标。
学校明确要实现“421”[10]目标的唯一途径是置换校园,因此确定了置换与建设相结合的学生公寓“421”规划。为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学校决定以置换的方式拓展办学空间,并以此改善校内职工居住条件。
(二)实施校园置换战略的思想和原则
1. 校园置换的目标和思路
政策目标:学校通过实施校园置换战略拓展办学空间,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满足今后的战略性发展;进一步改善职工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使职工能够安居乐业。
实施方案:以校园置换方式拓展办学空间,改善职工居住条件,实现学生公寓“421”的目标。通过与开发商合作,争取北京市优惠政策,整体意向购买世纪城三期商品房住宅,鼓励职工到校外购房,逐步把原有校内职工住宅置换出来,同时拆除部分住宅,将有限的土地资源进行整合,合理规划、建设教学科研用房,提高办学效益。
2. 校园置换的原则
(1)尊重历史、承认现实、兼顾公平的原则。鉴于住房制度改革在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住房政策,校园置换本着尊重历史、承认现实的原则,适当兼顾效率与公平。
(2)适当改善的原则。即参加置换的前提是职工自愿交回校内已购或承租的公有住房和租住的校内周转房。同时腾空、拆除部分住宅,将有限的土地资源进行整合,合理规划,遵循等户型(居室)、等间数、等面积的原则,通过调整房屋楼层、新旧程度等方式适当改善教职工居住条件。
(3)自愿的原则。广大职工可以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自愿参加置换,而且置换的地点和方式可由住户自行选择。学校将通过相应政策措施,提倡鼓励职工参加置换,并为愿意改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的职工做好服务工作。
(4)合理负担的原则。转变观念,适应形势,树立符合住房商品化、社会化和住房分配货币化要求的住房消费观念。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置换所需费用按照国家、学校、个人三方合理负担的原则实施,个人应考虑到自己的实际经济条件,在合理的范围内提高生活质量,以促进教学科研发展。
(三)校园置换政策的基本内容[11]
1. 政策核心内容
(1)校园置换分为先期校园置换与后续校内职工住宅调整集并两个部分。
(2)校园置换对象为居住校园内公有住房住户;居住西郊校园公有住房的已故职工遗属、社会户;同时允许并鼓励居住西郊校园周转房的无房老职工和无房新职工购买世纪城三期商品房。
(3)符合置换条件的职工自愿参加置换,即符合置换条件的职工是否参加校园置换完全自愿,其置换的地点和方式完全自愿。在一定时间内,学校通过相应的政策措施,提倡鼓励职工置换。
置换后,针对校内空置房源,实施校内职工住宅调整集并。学校根据发展规划,在西郊校园内确定调整集并区域。调整集并工作遵循等户型(居室)、等间数、等面积原则,通过调整房屋楼层、新旧程度等方式来适当改善职工居住条件。居住在调整集并区域内的住户,可自主选择利用学校现有空置房源调整集并,或自愿交回校内已购买,或承租公有住房等方式参加调整集并。参加调整集并的住户领取相应的调整集并补贴、国家住房补贴和搬迁综合补助等,最终实现集中居住。
(4)在校园置换实施期间,自愿交回校园内已购买或承租的公有住房的,可按照学校置换政策规定领取学校置换补贴。凡领取学校置换补贴的学校职工、遗属和社会户,可按市场价格合法购买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及二手房。
2. 置换补贴的计算方法和发放方式
居住学校校园内的学校职工、已故职工遗属、社会户自愿交回校园内已购买或承租的公有住房的,可领取学校置换补贴。学校按置换补贴价格标准和职工已购买或承租校园内公有住房建筑面积计算学校置换补贴。学校置换补贴的计算公式为:
学校置换补贴=学校置换价格×职工已购买或承租的公有住房建筑面积[12]
学校置换补贴一次性计算,分两次计发。购房职工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交纳首付款,签署《中国人民大学职工领取学校置换补贴协议书》,经学校审核后发放第一批学校置换补贴。第一批学校置换补贴发放的比例为:离退休职工70%,在职职工50%,已故职工遗属和社会户30%。
3. 调整集并补贴及补助计算方法和发放方式
(1)调整集并补贴。选择利用学校现有空置房源进行调整集并的住户,如果调整集并后住房建筑面积小于调整集并前住房建筑面积的,可领取调整集并差额补贴。
调整集并差额补贴=(调整集并前住房建筑面积-调整集并后住房建筑面积)×调整集并基准补贴
在校内参加调整集并后住房建筑面积增加的,原则上不得超过调整前住房建筑面积的10%。调整集并后住房建筑面积超过本人应享受国家住房补贴面积标准的住户,须按照调整集并基准补贴标准计价缴费、进行超标处理。
学校对自愿交回西郊校园内已购买或承租公有住房的住户发放调整集并补贴。调整集并补贴计算公式为:
调整集并补贴=住户已购买或承租西郊校园内公有住房建筑面积×调整集并基准补贴
同时,学校根据国家及北京市有关规定,对参加调整集并、住房未达标的本校在职和离退休职工,按其调整集并前公有住房建筑面积计发放国家住房差额补贴。
(2)调整集并补助。学校对参加调整集并的住户发放搬迁综合补助费(含装修、搬迁、设备移机等),并对在学校规定时间前完成搬迁的住户发放提前搬迁奖励费,鼓励教职员工配合搬迁。
学校按照国家及北京市有关规定,为选择在校内现有空置房源中进行调整集并的职工和社会户办理房改售房相关手续。
(四)校园置换的成果
经过内部置换和校内职工住宅调整集并前后两个阶段的校园置换工作,学校有1000多名教职工到校外购房,腾退校园职工住宅8万余平方米,拆迁危旧房屋25000多平方米,并迁出附小、附属幼儿园,腾退房屋16121m2,置换拓展校园内土地207亩,使学校的教学、科研、行政办公用地增加至740亩左右,比2000年净增近48%。
通过校园置换,学校教职工居住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通过置换校内住房,并在校外购房,教职工每户平均住房面积从2000年46.15m2扩大到114.29 m2。教授人均住房由原来70多平方米增长到近130 m2;副教授、副处级以上职工人均住房面积由原来的不到40 m2增加到120 m2;青年职工住房条件也有了明显改观。
在调整集并中,参与调整集并的职工离开原来低矮破旧的平房、狭小的居室,居住面积得到了大大改善,平均每一涉迁住户居住面积增加36%。其中平房住户居住面积增幅最大,由平房一间升迁为一居室,增幅达128%,由平房二间升迁为二居室,增幅达85%。楼房住户居住面积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平均增幅为28.2%。一部分住户不但增加了居住面积而且增加了居室间数,由过去一居室变成两居室、两居室变三居室、三居变成四居室。一些老教授由过去一套三居室升迁为两套两居室。一些住户通过学校补贴,购买了校外崭新、更加宽敞的住房。
三、住房制度改革和校园置换的分析与思考
(一)住房制度改革与校园置换的比较
学校先后实施的住房制度改革和校园置换两种政策,都是以改善职工居住条件、促进教学科研发展为目的,以维护职工基本利益为立场的政策。一般很容易相互混淆,认为两种政策大致相同,只是实施的时间阶段不同。其实,校园置换政策和深化房改政策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政策,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关联。
1. 政策出台的背景不同
深化房改政策的出台是在学校职工住房问题欠帐严重,矛盾突出,广大职工,特别是教学、科研、管理干部住房十分困难,已经成为制约学校事业发展的瓶颈时,学校根据国家和北京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决定进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力求在2~3年内大范围解决职工住房遗留问题。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在解决无房职工住房问题的基础上,普遍改善职工的住房条件。
校园置换政策则是学校为了适应学校建设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世界知名一流大学战略的需要,争取早日实现学生公寓“421”目标,并在深化房改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职工居住条件而出台的政策。在一定时间内,学校通过政策提倡并鼓励职工,尤其是居住在西郊主校园内公有住房或周转房的住户,自愿参加校园置换。海淀区四季青蓝靛厂居住区也主要是为居住在西郊校园内公有住房或周转房的住户参加置换而建设的。从政策出台背景、实施时间、影响范围和置换方式看,校园置换政策具有特殊性。
2. 政策目标不同
深化房改的政策目标是,大范围普遍解决学校职工住房紧张的历史遗留问题。同时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逐步建立起学校住房商品化、社会化和住房分配货币化体系。
校园置换的政策目标是“把职工请出去,让学生住进来”。学校通过实施校园置换战略拓展办学空间,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满足今后的战略性发展,并进一步改善职工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使职工能够安居乐业。
3. 住房制度改革与校园置换的内容不同
校园置换政策是采取置换的方式进一步拓展学校办学空间,改善职工居住条件,并在海淀区四季青蓝靛厂居住区与世纪金源投资集团合作,联建具有完全产权的商品住宅以实施置换。
深化房改政策是学校根据国家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在遵循国家深化住房制度改的政策、法规基础上,辅之以学校解决职工住房问题的特殊政策,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住房制度为目的,以改善职工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教学科研发展为目的,积极推进学校职工住房的商品化、社会化和住房分配货币化政策。
(二)住房制度改革和校园置换的绩效分析
1. 住房制度改革的绩效分析
截至2002年12月31日,通过住房制度改革,学校共有1734名职工、1596户到校外购房;共腾退校内房屋面积66543 m2,相当于置换土地近180亩(含拆迁);共发放住房补贴总额28174.92万元,其中国家补贴8662.71万元,学校自筹补贴19512.21万元。相当于学校为每亩土地支付回收款108.4万元,其中地上房屋回收款2932元/m2。
根据北京市公布的基准地价表,中关村大街沿线属二级土地,综合类土地楼面熟地价为400万元/亩(6000元/m2)。按市场价格测算,置换与征地相比,可节省土地费用292万元/亩,房屋费用3068元/m2。如征地180亩,约需资金72000万元,总计节约征地费用52488万元。
2. 校园置换的绩效分析
校内可用于置换的职工住宅共有1523套、面积总计10.8万平米;住房占地面积约为200亩,平均每亩土地建有住宅540平方米。如按照现有面积50%的目标置换校园,共需资金30852万元,其中置换款25920万元,国家住房补贴4 932万元。
校园置换相当于学校为每亩土地(含地上建筑540平方米)支付回收款266.4万元,其中地上房屋回收款4800元。置换与征地相比,可节省土地费用134万元/亩,房屋费用1200元/m2。如征地100亩,约需资金40000万元,可节约征地费用13360万元。
(三)住房制度改革和校园置换的社会学思考
1. 保障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实施住房制度改革和校园置换有利于保障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人之间和谐融洽,是人类社会自身内部的和谐,也是科学发展观应包括的重要内容。衣食住行是人们生存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最基本的条件和保障。在衣食问题得到解决的今天,住房成为人们的最主要需求和最大消费点,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之一。住房问题与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通过住房制度改革,可以将住房分配货币化纳入职工工资,有利于体现按劳分配,有助于保障社会公平。
2. 实现重大社会变革
住房制度改革也是一项重大的社会变革。从社会学角度看,作为社会人,可以参与社会交往、享受公共设施、公益事业等权利,同时履行对社会应尽的义务等;作为经济人,按照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可以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帕累托最优。学校纪宝成校长认为,“长期以来,人们已经形成一个‘单位人’的观念。住房制度改革是一项重大的社会变革,改变了人们的观念,由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工作时间是单位的人,8小时以外是社会的人。由单位人回归为社会人、经济人,是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一个重大变化,是与时俱进的社会进步。现在我们构建和谐的社会,每一个人既是一个单位的人,组织的人,同时是社会的人,是自由的人、个性可以张扬的人,也是一个健康的人,一个健全的人”。
3. 促进科学发展和制度创新[13]
中国人民大学率先在全国高校中进行住房制度改革和校园置换,体现了学校与时俱进、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同时也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在解决住房问题上,开创了住房分配货币化、社会化、商品化的范例,得到了上级领导、房改领导部门、专家及兄弟院校的一致好评。学校党委书记程天权教授认为,“我们提倡科学发展观, 就是在考虑问题的时候要用整个国家的标准来衡量,既解决不了困难,又浪费资源的事就不能去做。”
4. 增强学校凝聚力
大学校园空间设计分析 篇8
丽水学院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地处浙江绿谷、瓯江之畔、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丽水市。校园占地面积65hm2, 校舍建筑面积32万m2。建有各类实验 (实训) 室 (中心) 22个。
2 西校区主要休闲运动区域
2.1 运动场
丽水学院西校区运动场位于校园西南角, 按高校正规运动场规模所建, 其中设有足球场, 两侧设有看台, 其旁设有羽毛球场和跆拳道馆, 学院运动会在此进行, 且每当有重大事需召集全校师生时, 如开学、离校、校庆等皆是在此举行。
2.2 球类运动场
西区球类运动作为能和运动场相媲美的少数几处活动空间之一, 自有其特色。该球类运动场 (之后统称为球场) 依运动场东侧而建, 空间比之运动场较小, 是广大师生酷爱之地, 大有人气远超运动场之势。
2.3 乒乓球场
乒乓球场设置地点比较特别, 位于图书馆正下方的地下。地下室主要当作停车场, 但很少得到充分利用, 应师生要求, 用于师生乒乓球娱乐活动。
2.4 台球室
严格意义来说, 台球室并不属于学校, 而是私人承办, 位于西区超市正上方2楼, 作为一项全国普及且容易上手的休闲运动, 台球很受欢迎, 每天于此人流不断。
2.5 中心广场
中心广场位于西区图书馆前, 其占地空间或许并不宽广, 但是景观配置与植物绿化处理的较好, 广场中心和四周皆设有石凳供师生休息, 因建于图书馆前, 使得中心广场有很良好的学习氛围, 每天皆可看到师生于此览书诵读。
2.6 情人坡
情人坡位于艺术学院正南方, 是一块以草坪为主要景观的休闲场所, 其中设有假山石景, 点缀以石凳石椅, 整体表现出宁静祥和的氛围。
2.7 蘑菇亭等小型公共空间
在校园中, 除了那些大型宽阔空间外, 还有许多小型公共空间点缀。这些空间分散布置于校内各个景点, 如食堂前的蘑菇亭, 约20m2大小, 可同时容纳10人左右坐下, 四周以柳杉、麻栎等高大常绿乔木环绕, 使得阳光照射时被阻挡在外, 整体色彩偏暗。道路设置为鹅卵石铺地, 只够单人行走, 成为师生寻求安宁休闲场所的理想之地。
3 大学生对于休闲空间的理论分析及实际情况分析
3.1 大学生对于休闲空间的理论分析
大学生的休闲活动主要是为了放松身心, 减缓压力与调剂生活。学生更为喜欢的是有助于放松和调剂生活的环境和缓解压力的运动。较适合的地方为专共休闲的情人坡、类似蘑菇亭的小型空间和校内举办各项活动的中心广场, 其次为运动类场地。
3.2 大学生对于休闲空间的实际情况分析
学生接触最多的地方是图书馆前的中心广场, 其次是各种球类运动场地, 最后是人迹较少的休闲空间。
4 对于校园休闲区域处理建议
学生喜欢在草坪上学习交往, 尤其是具有微地形的草坪更能激起学生的好感。在进行校园空间景观设计时, 草坪应该被作为一种积极元素加以利用。宽阔的草坪可以包容多种形式的交往活动, 符合大学生的行为特点。
休闲区的绿化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应以“面”为主, 结合功能分区做不同的、有明显层次感的安排, 同时合理地配置景观小品, 体现艺术美、自然美和意境美;在植物种类配置方面要多样化, 四季美观, 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 并体现出“春华秋实”的校园精神。此外, 应善于利用绿化围合空间, 为晨起朗读和背外语营造一个独自的领域空间。
由于休闲景区上学生的活动主要是小型聚会、交流、学习、休憩等。这类活动的发生和休憩设施分不开。所以铺装场地上最主要的因素是户外桌椅的设置, 桌椅不仅指实实在在的桌椅, 还包括能充当桌椅功能的设施, 如小径旁的叠石、台阶、花架等。
高校广场不仅是作为被观赏的对象, 还是一个使用空间, 既能满足作为交通枢纽的功能需求, 又能满足人们进行交往和休闲活动的需求。在广场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这些需求, 发挥广场的多样功能, 提高使用率, 也符合经济性原则。
针对实际调查情况, 学生普遍反应校内的休闲运动设施太少, 在校内可以多增加一些公共娱乐空间, 如溜冰场、ktv、游泳池等, 扩大学生在校内的休闲活动圈, 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 促进自身发展。
参考文献
[1]林玉莲, 胡正凡.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浅析大学校园景观空间设计 篇9
关键词:景观空间,比例,尺度,围合性
引言
近年来,随着现代社会及经济的日益复杂化和信息化,带来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许多高校的在校人数成倍增长,这对校园的增建、扩建提出了要求。在这种背景下,一些大学陆续在校园周边征地扩建或另辟新址建设新校区,由于当地政府的支持、协调、投入,不少省市还由若干所大学新校区组合建成大学城,如上海、浙江、江苏、广东等。怎样建设好新校区,校园各单体建筑设计自然非常重要,也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学校能否正常运转,有具体的面积指标要求,然而,作为建筑物外部的空间,即校园景观空间的设计,却往往因为没有硬指标要求和对景观空间认识不够而草草了之,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偏差。
随着校园建设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概念的普及,使得大学校园景观空间设计的重要性越来越突现。一个环境幽雅、绿树成荫、曲径通幽、空气清新馥郁、富有人文气息的绿色景观空间,不仅能调动学生愉快的学习情绪,陶冶爱美情操和高尚志趣,还可以通过校园景观空间调节学习的情绪,使单调的学习通过户外活动、交往变得丰富和活跃。这就要求建筑师要研究学生在校的行为活动,在保证足够的室内使用空间的同时提供足够的景观空间。
校园景观空间既有满足视觉需要的通透空间,又有曲径通幽的围合场所;既有适合群体活动的大草坪和大空间,又有适合两三知己讨论的小小的围合空间。既可以在湖边放歌练声,也可以在湖心岛上漫步,更可以在有星星的夜晚在某个教学楼之间庭院的石凳上独坐静思,或许偶尔摘吃的一个果实,那酸酸甜甜的味道会成为学子们一生的美好回忆。
1 设计理念分析
校园景观空间应如何设计。
1)要了解校园景观空间的类型,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
a.生活交往型。这种类型通常由建筑围合,具有较好的空间封闭性,空间感强,气氛亲切宜人,供师生进行户外活动和公共聚会,最能体现大学作为人们聚集、交流、分享的场所特性。地面可以是硬质铺地或是上人草坪,视各地文化传统而定。b.景观休闲型。常由树林、草坪等植物进行限定,有的还有湖泊、河流、山丘等景观,形成回归自然、恬静清新的空间气氛,供学生休息、静思和小组群活动。此类空间往往位于主要交通干线旁边,具有较强的可达性和开放性,同时通过树冠的限定和灌木的遮挡,又具有一定的依托感和私密性。这种含混、双重的空间属性十分受推崇,比如在学校主干道旁种植大量树木形成林荫空间,铺设小路往里延伸,设置桌椅,学生上下课的路上可以拐个弯进去小坐,也可以在那晨读、自学、聊天,往往是学子们记忆中津津乐道之处。c.理性象征型。这种大多显开敞的三合院布局,中心是大片的草坪,一般以礼堂或图书馆作为轴线的结束,具有很强的纪念性气氛,这种空间被认为恰当地体现了大学的精神,作为一种成功的范式得到广泛应用。d.交通集散型。通常在主要道路的交叉口或重要建筑入口前起疏散作用,并可作为建筑的衬托和观赏场地。校园中应尽量避免纯粹交通性的广场,应强化空间本身的场所特征,通过景观设计引入人的活动,激发人的参与兴趣,能吸引人驻足停留。有时会在这样的景观空间里建造花架、雕塑或水池,作为景观中心,吸引学生观赏、围坐甚至戏水,这样会大大改善空间品质。
2)要做好大学校园景观空间设计还必须牢牢把握空间的比例和尺度。建筑物间的宽度与主要建筑物的高度的关系直接反映了空间的围合程度,通常认为建筑物间的宽度与主要建筑物的高度之比在1~3之间较为合适,过小会产生封闭、压抑之感,过大会失去围合性,产生空旷、迷失或荒漠的气氛。在大尺度的校园里,由于建筑或空间尺度过大,使得人在其中倍感孤独,没有亲切感,这时应当采取一些措施,比如设置建筑小品、花架、花廊、景墙等来调整一下视觉上的尺度,使得景观空间的尺度更接近人的尺度。总之,尺度与比例的合理把握,能使空间感明确,吸引师生驻足停留,相对较高的人群密度增加了相互观看、接触、交谈的机会,提供了深入交往的条件。
3)要分清校园景观空间的层次,校园景观空间根据其大小、位置和职能一般可分为中心广场、区域性广场、组团院落和建筑内院。中心广场往往是学校最主要的公共空间和人群的积聚中心,通常与校园的主体建筑共同组成校园的标志,其类型和场所属性成为大学的特色、个性和文化的象征;区域性广场,一种是指入口广场,主要是功能性的,解决人流、车流的集散,也是人们进入校园的心理暗示过渡空间,同时是大学的门面,具有礼仪的性质。另外,在教学区、生活区大多会留出一些集中空间作为景观空间,用于休息和公共交往场所;组团院落是由建筑组团形成的内向院落,尺度较小,封闭性强,环境相对安静,是供小集体活动的领域,具有较强的领域感,供组团内系科师生使用;建筑内院为建筑物内部的院落,人在其中能感知建筑的细部,具有亲切的尺度,适宜于人的活动,但如果缺乏空间层次和活动内容,仅仅是建筑间距的产物,成为大量窗口众目睽睽下的“展品”,就会丧失安全感而受到冷落。
除了以上三个方面,校园景观空间的序列组织也十分重要。校园景观空间的序列,表现了校园的气质,通常的序列形式有园林式序列、学院式序列、街道式序列、象征式序列。园林式序列是指松散的辐射式或串联式空间关系,予以园林的手法将景观空间与自然环境结合;学院式序列是指轴线式景观空间关系,按顺序一层一层地展现空间;街道式序列是串联式的景观空间关系,以步行街方式联系各个院落空间,形成街道式生活;象征性序列是轴线式开敞空间,在主入口就一览无余地展现主体面貌,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2 结语
大学校园景观空间设计,复杂过任何一幢单体教学楼的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当作为大学校园建设的重点内容,狠抓落实。科学文化知识的获得当然主要来自课堂、图书馆、实验室,而全面素质和修养的提高,则要靠潜移默化、耳濡目染,这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大学校园整体景观空间环境的熏陶。正如在美国斯坦福大学首期建筑完工及开学典礼上,首任校长大卫·乔月·况说:“那些长廊和庄重的柱子,那一池池的棕榈树,将对学生起着实实在在的教育作用,就和化学实验室一样,这庭院中的每块石头都在进行教育。”
参考文献
[1]姚美康.建筑设计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大学校园绿地交往空间设计初探 篇10
关键词:校园绿地交往空间,行为需求,设计
校园环境是培养、提高学生课内外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载体,校园良好的人文和自然环境是增强学生求知欲、激发学生创新力的催化剂。当学生的学习场所不仅局限于课堂时,校园环境能否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成为评判校园设计好坏的重要标准。
近些年,我国校园环境建设有了较大发展,校园绿地成为校园建设的重点之一,但同时也暴露出很多不足,在设计和改建上出现了许多误区,例如:设计者往往只关注平面布局的美观,而忽视使用者的行为特征及其对环境的行为、心理需求;设计大面积草坪绿化而无视学生日常行为活动对场地的需求等。因此,设计时应考虑使用者能适应何种环境,环境如何适应人的需求,如何与选择环境、创造环境相结合,致力于人与环境间关系的研究,力求使环境与人的行为、心理、文化传统达到和谐统一。该文针对校园绿地中的交往空间展开研究,在学生行为心理的调查基础上,探讨如何满足学生行为需求的校园绿地交往空间的设计。
1 大学校园环境建设概况
中国有着悠久的文明史、教育史,是世界上最早创立学校的国家之一,严格意义上讲,我国的大学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产物,在1862年清政府成立洋务学堂——京师同文会馆之前,多是规模较小、学科单一的“以四合院为主要建筑形式”的书院形式,校园环境主要是原建筑与环境的延续。民国时期的教会大学,主要是借鉴了中国传统的造园手法和建筑风格,把欧美大学的功能要求与中国传统的园林意境有机结合,创造了如诗如画的校园环境。解放后,我国建立了一大批不同性质和规模的高校,其布局方式均以轴线对称式为主,功能分区明确,中心广场、建筑间距尺度较大,讲求雄伟气派,但这一典型的环境建设模式使很多高校难有独特的风格特色,缺乏个性[1]。近10年,随着现代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的不断发展与日趋成熟,确立了一套校园规划理论,打破以往单一的对称式、分散的总体布局,向灵活布局、空间富于变化、整体综合性发展。
2 大学校园环境建设的现状
一是老旧校区,着重各个职能建筑的设计,校园绿地不是系统与规划内的,而是校园建筑的附属物,从而形成围绕校园主要建筑的简单路网,简单绿化,其间点缀一些雕塑,很难形成一定风格的绿地和景观。
另一种是新建、改扩建校区。随着现代社会对人才需求的逐步加大,高校扩招,带来的是不同程度的扩大、合并、改建、搬迁和新建等,这给校园绿地建设提供了条件和机遇,其中不乏成功的典范,但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如绿地规划布局不合理,绿地分布不能结合使用功能创造不同的景观,绿地作用只停留在绿化、美化上,忽略了绿地创造环境、改善环境的生态功能等。
3 校园绿地与校园绿地交往空间
3.1 校园绿地
许多人认为绿地只是展示植物景观的空间,绿地规划也仅仅是植物的选择和配置,而真正的绿地概念不仅限于此。绿地是城市中专门用以改善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景观的绿化用地。它包括广义的绿地,指城市行政管辖区范围内由公共绿化用地、专用(单位附属)绿地、防护绿地、园林生产绿地、郊区风景名胜区、交通绿地等构成的绿地系统;狭义的绿地,指小面积绿化地段,如街头绿地、居住小区绿地等,有别于面积相对较大,具有较多游憩设施的公园;作为城市规划专门术语,指在用地平衡表中的绿化用地,是城市建设用地中的一大类[2]。
校园绿地是城市绿地的一部分,属专用(单位附属)绿地类,即指校园中以土地、水、绿色植物及园林建筑小品等组成的非建筑用地空间,既是独立于城市中的封闭系统,又是城市绿地系统的一部分[3]。校园绿地是校园生态系统中具有自净能力的组成部分,对改善校园生态环境、美化校园景观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2 校园绿地交往空间
校园绿地交往空间即存在于各类校园绿地中、可用于交往的空间。它是一个边界不很明确、处于建筑周边、物化的及具有社会性质的公共空间,是构成整体校园空间的一部分。根据功能分区,可将校园绿地交往空间分为校前区(大门区)绿地交往空间;教学区绿地交往空间;生活区绿地交往空间;休闲区(广场区)绿地交往空间;道路绿地交往空间等。
4 校园绿地交往空间的分析
4.1 学生交往行为活动的特征分析
休闲区(广场区)绿地交往空间中发生的交往行为多为自发性或具社会性,具有聚集、人数多、规模大等特点,因此这类空间具有面积合适、方便、可达等特征。校前区绿地交往空间中,所发生的行为随意性较强,以碰面打招呼和聊天居多,也有小型的集会活动,但比广场区相对较少。教学区绿地交往空间中交谈聊天、讨论问题等行为活动居多,因其与教学空间紧邻的特殊性,可作为学生课内活动的户外延展区域,是学生聚集量较大、时间较多的一个空间,学生的交往活动相应增加,这类区域是继广场区之后较为重要的一类交往空间。生活区,也是学生出入较为频繁的一类区域,临近学生宿舍,是学生课外活动较多的区域。道路绿地空间中,散步、见面打招呼等随机性较大的活动发生频繁,活动形式基本呈线性流动的特征。
4.2 学生的交往行为需求分析
从不同绿地交往空间的空间面积、空间可达性、设施舒适性、植物景观及环境安全性5个方面调查,不同空间中学生对其需求存在的差异。
休闲区(广场区)绿地交往空间属于校园公共空间,多位于校园中心区,有很强的共享性,学生来此空间大部分是有目的性的、社会性群体行为,其中一部分无目的性的个体行为也常常会发展成为群体一员,也有对空间的要求保持一定距离的,这就需要休闲区(广场区)绿地环境设计以较大型的公共活动场地为主,结合半公共半私密空间及少量私密空间,满足学生既要参与群体活动又要保持个人对空间距离的自主控制的需求。这些需求综合表现为学生对空间面积、空间可达性及设施舒适性要求较高。
校前区绿地交往空间是进入校园后最先被使用的公共空间,从调查可知,此区域群体行为的活动数量较多,而且欢迎不同性质的人群在此共处,可以得出这类区域的功能为校园空间中比较丰富热闹而亲切的会客区域。空间面积、设施舒适性及植物景观是人群在此类空间中活动的首选条件。空间面积大小影响交往活动发生的几率及持续的时间,设施舒适及合理性、植物景观直接影响交往活动的质量。
道路绿地交往空间环境是线性的流动空间,学生对于环境安全性要求较高,其次是植物景观。在对距离的把握方面,受访者选择“与人保持一定距离”高于共处的比例,表明学生在使用此空间时对于自身安全防范的要求较高。同时,众多线性流动行为如散步、晨跑等行为要求沿途路线有景可赏,并且充足的道路面积可容纳更加丰富的交往行为活动。
空间配套设施舒适性,在休闲区(广场区)、校前区绿地交往空间中,对座椅、照明灯具等要求较高,在教学区、生活区中除对座椅、灯具等的要求外,垃圾桶也占有一定比例,在道路绿地中,照明灯及汽车减速带的要求是最高的。
植物景观类型:在休闲区、校前区绿地中,花卉、草坪、乔灌木的组合形式是最受使用者欢迎的,在道路绿地中,乔木是较受欢迎的,因其最适合这类线性空间的布置形式。
5 绿地交往空间的设计建议
绿地交往空间的设计是为学生的交往行为服务的,依据其不同交往活动的重要度及每种交往活动对环境因素不同程度的要求,以休闲广场区绿地交往空间为例探讨校园绿地交往空间的设计。
广场绿地是校园的中心绿地,面积相对有限,设计者应认真规划如何让有限的空间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行为活动需求。按不同重要度的先后次序探讨休闲区(广场区)绿地交往空间中几种常见行为活动的环境设计。
5.1 空间的组织划分
根据学生的行为活动特点,可分为停滞行为空间和移动行为空间。停滞行为空间主要涉及闲坐聊天、休息晒太阳、看书、等人等行为活动内容,而移动行为空间主要涉及散心散步、集会、打羽毛球及踢毽子等行为活动内容。在空间层次的组织上,可把移动行为活动的空间作为半公共空间,设置在中心绿地的中心或显眼的位置,聊天、等人等行为空间作为半私密空间,而看书、休息等行为空间作为私密空间,设置在整块空间的边缘,形成半公共空间-半私密空间-私密空间的层次过渡,赋予各空间不同程度的领域感及安全感,满足各使用人群的心理、行为需求。
5.2 主要交往活动的环境设计
5.2.1 集会
此类活动参与人数较多,对于空间面积、空间可达性、植物景观、设施舒适性及环境安全性的要求程度依次递减。
合适的场地面积是此类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很多校园为增加绿地面积设置过大草坪,导致使用者找不到合适的交往空间,致使场地的实用性降低。空间的可达性也是较大型活动的重要影响因素,能够方便大多数人前往,能够提升空间的利用率。空间的边缘宜设置一定数量座椅,供等候活动的学生使用,并延长停滞时间,同时增加偶发性交往几率。植物布置的形式应简单、整齐,突出场地的特征。
5.2.2 小型体育活动
此类活动对于空间可达性、空间面积、植物景观等要求较高,对于设施舒适性及环境安全性要求其次。空间易见可达,面积稍大,可以容纳多人同时活动。此类空间可利用植物景观创造环境,减少他人干扰,同时也避免影响他人活动。为保证行为活动的安全性,地面需平整且防滑,避免使用者在活动过程中出现意外。
5.2.3 闲坐聊天
此类活动对设施舒适性、环境安全性及植物景观要求明显。座椅布置要考虑边界效应且有利于交往,尽量设置在场地的边缘,面向人群活动的方向;形式上让使用者有所依靠,给人以安全感、舒适感,可结合花架、花池、亭子等建筑小品布置,呈曲线型、直角型等围合形式,也可利用植物景观自然布局,减少外界干扰,使身处其中的使用者有领域感及安全感。为交谈创造更大的可能性。
6 结论
“评价一个校园规划好坏与否的重要标准是看规划方案能否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与其他学生、教师、游客、艺术作品、书本及非常规活动的即兴交流……校园规划的功能不仅仅是为大学正规教学活动提供物质环境。每个人的大多数受教育机会都发生在户外,并与他选修的课程关系不大,只有当校园规划具备能够激发好奇心,促进随意交流谈话的特质时它所营造出的校园氛围才具有真正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内涵”[4]。这是基斯特从广义的大学教育功能出发所阐述的大学空间设计原则。单纯地追求构图美与视觉冲击力是短视而肤浅的设计思想,忽视了使用者的基本需求而建造出来的空间是生硬的、缺乏内在品质和生命力的,是毫无意义的。
在现阶段,基于使用者行为及心理的设计虽得到设计师一定的关注,但因我国对校园环境设计的系统研究较晚,专门的研究理论尚不够完善,因此,现有的校园环境设计准则还存在一定弊端。该文虽有不足之处,但希望能对校园绿地的建设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1]魏琨.大学校园教学区的景观设计研究[D].陕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18.
[2]赵世伟.园林工程景观设计植物配置与栽培应用大全(上卷)[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98.
[3]张颖.高校校园绿地开放空间及其植物配置研究[J].榆林学院学报,2007(4):16-18.
探讨大学校园景观中的小品设计 篇11
【关键词】高校形象;校园景观;小品景观
景观小品相对于其他的景观而言,其体量较小,而且色彩单纯,在整体景观起到点缀的作用。景观小品在整体的景观中是具备了实用功能的,同时还具备了精神功能[1]。校园景观设计中,小品的运用是促使校园环境更加生动的关键,也是提高空间环境艺术品质的关键。因为小品的运用也使得校园环境景观形象的层次得以提升,为高校的师生带来美的享受。
1 大学小品景观设计原则
注重文化功能:校园形态特征在周围环境中并不是独立的,而是同周围的环境相互协调,寻求和谐的。在设计景观小品的过程中应该以校园的文化为指导,重视环境和规模以及同其他景观要素之间的联系。校园中的小品景观应该能够传达特定的文化,确定内容的空间位置。景观素描不仅要体现出其自身的视觉冲击,而且还要能够同周围的环境相互融合,创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更好的体现出文化精神同环境的结合。
注重生态性:宏观上讲,校园景观小品应该结合学校具体的地貌情况,在不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同多样性植物造景相互集合,发挥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功能配置作用。校园景观小品应该追求自然的生态设计原则,打造春意盎然、夏阴浓郁等美景。从微观上讲,应该营造和谐的周围环境,使得整个校园景观能够形成良好的生态校园环境。
坚持以人为本:舒适、良好的校园环境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师生的心灵有着积极的意义。以人为本不仅仅是设计师设计景观小品的初衷,更是人类对于情感的需求。不论景观小品大小如何,其都是校园景观设计中的重要部分。好的小品不仅仅能够作为一个单独的空间景观和艺术作为欣赏,以其特有的灵活的体态和气质同师生交流,使得师生感受校园环境的宁静和温馨,更能够创造出人景共生的人文意境。
追求情趣:情趣是引起人们愉悦情绪,给人以趣味的因素。有的景观小品因一味的追求“绿化即种树”的思想,使得小品的设计过于简单、乏味,千篇一律,而体会不到情趣[2]。要摆脱这点就要在设计中采用自由活泼、有变化的处理方法,增加小品景观的情趣。
2 大学校园景观中的小品运用
良好的校园教育环境能让学生的思想自由发展,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人的性格形成同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人的健康也同环境息息相关。高校校园中,校园环境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影响也是重大的,校园景观小品作为校园环境中的一个部分,其良好的运用能够适当的减轻学生的压力以及通过景观来刺激学生的潜能面对学生的思想以及个性潜移默化的产生影响。
2.1 人口景观小品设计
高校在雕塑的景观设计中主要是从历史文化、教育理念以及学校的工作人员性质着手,以加强学校景观的文化精神内涵,为学校的整体景观带来活力和内涵。在设计雕塑背景时也应当考虑周围的环境,同周围的环境相互结合,带出其意义和主题。雕塑的背景应当是简单的,能够发挥背景主体的功能。具体的设计还应该完善素描的颜色以及规模,在基于水体结合的基础上,增加大学为主要人口的环空间口味和内容[3]。例如,西藏民族大学的人物雕塑就是根据其少数民族学院的性质设计的,由多个民族的男女合舞的雕塑突出了民族团结的主题,既生动又有情趣。
2.2 校园室外休憩设施设计
室外休憩设施设包括了学校为师生学习和交流等布置的各种活动设施小品。例如,有一定景观效果的座椅,有隔场地空间作用的低矮墙体建筑物等等。
设计室外休憩设施小品,为师生营造和谐的室外休憩空间,就应当了解师生在室外景观空间中的行为活动习惯[4]。高校校园休憩设施应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好的细节构筑和独特的形态设计能为师生提供心理调节的作用。室外休憩中的座椅作为重要的构成要素,其设计直接影响了景观空间的利用率以及效果。座椅的设计不仅要在材质、形式以及色彩上精心推敲,而且还要同周边的景观环境相互适应。原来的传统的形式应破除。在满足师生需要的基础上还要尽量地丰富座椅的形式。另外,在设计的形式和类型上应该追求多样化和个性化,使得休憩设施和其他的构筑物相互结合。
3结论
大学校园景观小品的产生是整体和局部的结合,校园景观的整体美是通过各个细节得以展现的,而充满个性的景观小品也因其充满个性、丰富多样而为校园景观构造了完整和谐的特色。景观小品数量较多其而且形式丰富,小品的设计不仅能够体现校园文化精神,体现生态等内涵,更是校园景观构造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因此,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应适当的运行景观小品,精心设计,打造同整体环境相互协调的小品景观。
【参考文献】
[1]王秀威. 大学校园休闲绿地生态设计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4.
[2]李丹. 地域文化特色在安阳工学院校园景观小品设计中的应用[J]. 现代装饰(理论),2014,04:60-61.
[3]徐娜娜. 心理元素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大学校园景观小品设计探讨 篇12
1、大学校园雕塑
在现代的新校区中的校园雕塑, 而且还注重个性和更抽象的重视装饰艺术和简化, 显示了科学精神和时代精神。校园雕塑通常是:第一, 纪念如浮雕纪念的事件或人物的纪念雕塑。二, 象征雕塑, 意味着与某些对象或事件的片段为准象征性的书籍, 知识。第三, 鼓励雕塑, 通常采取的东西联想, 鼓励人们追求真, 善, 美。第四, 装饰雕塑。通常附在建筑物或设备, 主要作用美化。
2、大学校园建筑小品建筑小品是
指区别于大型建筑的小型建筑, 给人们的亲和力了不可替代的特殊形式和语言, 发挥更符合自然和谐一点缀环境, 灯光环境, 对比作用的主题, 具有一定的“画龙点睛”, 这是实用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一定程度, 是一个景观环境, 一个单独的语言艺术, 精神对青年人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3、大学校园户外家具, 户外家具,
大学校园, 包括座椅, 垃圾箱, 旗杆, 电话亭等的学生和教师最广泛的联系之一是座位, 适当的位置放置正确的座椅可以创建功能强大, 但迷人的景象。在校园设置座位, 这是一个自然的流向有吸引力的地方集中, 从而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让市民交流空间校园文化氛围, 而且还使广场, 喷泉等户外设施, 更好地利用的。好的椅子的设计和布局是有吸引力的公共空间的前提下, 而且最有可能创造一个友善的环境, 考虑的因素之一。
二、大学校园景观小品的文化功能
校园形态特征在空间景观素描和周围环境不是独立的。往往是协调与周围的环境, 校园环境与呼应应寻求团结与和谐, 在当地特色的整体需求。具体的大学校园景观设计草图, 应基于校园文化为指导, 思想, 空间和艺术的组成, 应特别重视在环境与规模, 以及关系以及与其他景观要素之间的联系的观点。例如, 底部接口设计和背景的景观素描同一对景观的影响, 需要和周围环境的独特结合的整体效果的设计草图, 以带出的情绪和素描景观主题, 并请注意流线和景观规划师之间的草图, 以避免过于接近的角度扭曲造成近视的关系。校园风景写生的基础上传达特定的文化它来确定内容的空间位置, 使之适合明智。校园风景素描不仅体现自身的形式给出了视觉冲击力, 而且也使其与周围的环境, 融合, 创造一个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使可以完美地体现了文化的内在精神的完美环境景观草图。
三、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小品的运用
1、大学校园人口景观的小品设计。
高校在雕塑景观空间主要人口从历史和文化, 教育理念和学校的工作人员来到性质, 是为了加强校园景观和文化的精神内涵。带来更多的活力, 环境, 内涵。旨在相同的雕塑雕塑背景的整体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草图的设计需要和周围环境巧妙结合, 以带出它的意义和主题, 背景应该简单, 发挥背景中的作用的主体。具体设计还需要素描的规模和颜色加以完善, 在适当时考虑了水体的结合等方式, 增加校园为主要人口的环空间培的口味, 内容和感情。如西南民族大学主人物的雕塑是根据其学校的性质而设计, 雕塑为多个民族男女的合舞, 主题是突出民族团结, 生动而又富有情趣;
2、校园广场景观设计草图塑造景观设计是大学环境中重要途径之一。
良
好的校园教育环境, 让学生的思想, 发展的自由,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人的性格形成和环境有很大关系, 而人类健康和环境, 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大学校园里, 学生的思维校园环境的影响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校园景观, 是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 个别学校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和景观激发学生的潜能, 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思想和个性发展。
总体而言, 校园景观设计的个性化不容忽视, 校园景观特色随时可以从提供给学生的学习资料, 使学生得到全面扫盲的景观的真正意义还在于它有能力, 并不断改进服务对象的共鸣和认同。但是, 并不是所有的大学产生积极的景观教育功能, 只有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相一致, 有自己的校园和学生的独特个性, 以共鸣与景观, 让学生明白, 这是深刻影响学员的思想。作为个性化内容类型和教育意义深刻的分歧景观也不同。如沈阳阳建筑大学铁石广场上的滚滚向前雕塑, 这组雕塑将老校区建设的历史重新在学生面前显示, 意味着建设勤劳大学, 艰苦奋斗的精神, 努力的方向, 但也意味着在师学生的努力, 继续发展的重大工程, 从大的说是为发展我国的良好前景的象征。这是弘扬民族精神和历史, 文化, 道德教育的表现。
参考文献
[1]舒湘鄂等:《景观设计》, 东华大学出版社, 2006年。
[2]贾德华、王万喜:《论以人为本的大学校园景观设计》, 《长江大学学报 (自科版) 》, 2006年第3期。
【大学校园空间设计分析】推荐阅读:
大学校园设计09-17
大学校园空间设计06-02
大学校园户外交往空间07-20
大学校园环境设计08-09
大学校园的景观设计07-30
大学校园火灾常见原因及防范措施分析09-03
大学校园绿化06-18
大学校园景观06-23
大学校园恋爱08-10
大学校园音乐文化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