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统计信息系统

2024-07-14

医院统计信息系统(共12篇)

医院统计信息系统 篇1

0 引言

医院统计信息系统(hospital statical system,HSS)在现代医院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的核心子系统之一[1]。然而,由于区域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差异,每个医院的情况也不尽相同,不少医院的信息工作人员都在进行HSS的自主开发[2]。2010年军队卫生系统推出的新版电子病历系统(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 system,EMRS)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开放性和先进性,为建设完整统一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数字化平台。为此,将Web服务技术引入到医院信息化建设中,有助于解决HIS与各信息系统的应用集成、资源共享、系统互操作和标准化等问题,也为HSS与新版EMRS的融合提供了解决方案。

1 Web Service简介

1.1 Web Service定义

Web Service是Internet的延伸,它采用了一种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SOA),定义了一组标准协议,用于接口定义、方法调用、基于Internet的构件注册以及各种应用的实现[3]。Web Service是一种标记语言,具有很多优点,如跨平台、基于不同开发语言、方便维护等特点。目前,这种技术已成为集成系统开发的理想技术。

1.2 Web Service 的 体系结构

如图1所示,Web Service包括3个实体:服务提供者、服务器和服务请求者。服务提供者可以发布所提供的信息;服务请求者可以根据需要查询请求者所要的信息;服务器也称为服务代理器,服务提供者可以在这里发布信息,提供信息服务。

1.3 基于Web Service服务集成系统的优势

与传统的用户界面、面向数据的信息系统集成解决方案相比,基于Web Service的B/S架构的集成模式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

1.3.1 开放的标准

Web Service系统的标准是开放的,例如对象访问协议、通用描述、集成服务、http等开放的标准。

1.3.2 集成工作简单

Web Service便于工程师的设计、开发和维护。

1.3.3 面向不同系统

Web Service集成系统所提供的对外接口是标准的,在不同应用系统间是松散耦合的。

1.3.4 使用范围灵活

Web Service系统允许规模较大的应用划分为较小规模的独立逻辑体。

2 医院信息统计系统

2.1 传统的医院信息统计系统

传统意义上的医院信息统计系统如图2所示。医院信息统计系统与门诊、住院等系统的关系密不可分,大部分的医院报表都是从这些系统中提取数据,然后汇总成数据报表[5]。医院数据统计包括门诊工作量、科室出院人数统计、科室手术量、医院用药、科室药占比以及科室患者平均住院日等,有些还需要对医院的辅诊科室工作量进行统计分析,如核磁、CT以及各种检查等。因此,医院为了获取各科室的医疗统计报表,必须进行数据汇总统计,从其他各系统中将已有的基础数据进行处理,按照规定的数据形式存入统计结果表中。

2.2传统医院信息统计系统存在的问题

(1)由于医院信息工作的特殊性和持久性,多数医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缺乏长期的规划,没有考虑电子病历发展的问题[5],仍旧对医院实施的系统和电子病历隔离开来,对电子病历和院内各个系统的集成融合缺乏足够的认识,尤其对软件扩展能力缺乏专业性的部署;(2)各信息系统的标准不规范,缺乏统一的软件标准和规范依据,使得对已开发完成并投入运行的医院信息统计系统无法评估,难分优劣,造成医院难以跳出低水平重复的怪圈。从信息系统应用角度来讲,它要求项目齐全、名称规范、编码标准,否则将增加操作者的负担,影响医院信息统计的质量。

2.3 融合的必要性

新系统的应用首先面对的是系统集成问题。传统的系统集成方式为组件集成,也就是所谓的“紧耦合”,即每增加1个系统会相应地增加1个接口。随着新应用的增加,接口数量和复杂性会成几何级数增长[6]。因此,“紧耦合”的系统集成方式有很大局限性。随着互联网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技术不断涌现,基于Web Service技术的出现更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将Web服务技术引入到医院信息化建设中,有助于解决医院信息化建设所面临的集成、共享资源、技术标准以及互操作等问题。因此,本文提出利用Web Service技术来构建医院信息系统,并解决新版电子病历与医院信息统计系统集成问题。

3 基于Web Service的新版电子病历与医院信息统计系统的融合模型

传统的医院信息系统建立在“紧耦合”集成方式基础上,研发周期长、耗费的人力物力大,造成了大量编码浪费。这些系统既不能很好地集成,也不能灵活地改变业务流程[7]。而Web Service具有良好的集成特性,将所有信息整合到统一的Web Service集成框架中,克服了紧耦合集成方式的不足。

3.1 融合目标

医院信息统计系统与新版电子病历融合的核心目标是实现2个系统间的自动交换。在系统间的信息交流过程中,应实现以下具体目标:

(1)医院信息统计系统能从新版电子病历中自动获取患者的门诊、住院、病历信息以及病房工作量数据信息等。

(2)在信息统计系统形成相应的报表时,在新版电子病历医生站和护士站能够及时获取本科室在一段时间内的住院人数、手术次数以及药占比等信息,为科室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个及时的参考数据。

3.2 融合所需要的条件

(1)松耦合的软件资源集成。

(2)各系统遵循HL7。HL7是针对医疗相关系统,如临床、银行、保险等各种电子资料等通讯的标准[8]。HL7通讯协议允许各相关机构不同的系统之间进行一些重要资料的通讯。

(3)Internet标准协议。

3.3 融合模型

从图3可以看到,此模型主要由3部分组成:

(1)Web Service最底层标准,为HTTP协议和XML语言。它保证了Web Service的访问性、互操作性和跨平台性[9]。这是整个融合模型的最底层基础。

(2)Web Service应用集成引擎,主要包括SOAP路由器、适配器等。SOAP是实现客户调用Web Service的关键部件,以实现SOAP消息的传递。

(3)WSDL具有描述和调用方法的功能,UDDI是类似电话薄的搜索引擎,以方便客户端的服务请求。

3.4 调用Web Service原理

客户终端通过WSDL生成需要访问的服务,并向中心发出注册请求,同时根据客户终端的描述,UDDI生成SOAP返回请求终端,终端用得到的描述生成SOAP请求,并提供绑定服务。SOAP请求会以HTTP形式请求发出,并由Web服务器处理,服务器分析HTTP信息并寻址SOAP路由,将请求的消息传递到被寻址的SOAP路由。SOAP及时分析HTTP并找出寻址请求方的Web Service适配器的地址,将该请求传送到所请求的适配器,应用被激活,应用系统处理请求并将结果返回相应的适配器。适配器将得到的结果打包生成相应的消息,并返回给SOAP,SOAP消息再返回到Web服务器,客户最终得到包含请求结果的消息。

在医院的各个Web应用中,.NET技术的应用也日渐成熟。DataSet是.NET的核心,它是专门处理从适配存储器中读出来的数据,客户端通过读取DataSet获得需要的数据,同理,可以通过更新Dataset来更新对应数据库中的数据。另外,Dataset还提供了直接读写XML文档和大纲的方法。因此,可以把电子病历返回的XML文档加载到DataSet对象中,也可以把DataSet对象中的内容以XML文档的形式输出。

4 在实际中的应用

回到医院信息系统集成场景中,Web Service的特性与医院信息系统集成的要求是匹配的。另外,HL7也宣布支持Web Service。采用Web服务实现Internet环境下的医院信息统计系统和新版电子病历的松散耦合和集成,可以使医务工作者方便地使用集成的应用系统。例如,当需要通过Web Service查询本科室在一段时间的住院人数、手术例数以及药占比等统计信息时,医生可通过WSDL描述访问的关键词,并向注册中心发出服务请求,注册中心将该方法返回给医生,即医生通过WDSL向Web服务器发出请求。而Web服务器通过协议找到符合条件的绑定SOAP路由器,定位位置,并激活相应的适配器,适配器将信息反馈给SOAP并传送到Web服务器上,最终医生得到需要的信息。同理,统计人员亦可以从新版电子病历获取想要的信息。该框架基于Web Service技术标准和规范,应用服务引擎通过中间层适配器接口,实现数据的互操作。信息统计系统和新版电子病历间可以通过服务请求实现动态数据实时查询功能。

5 结语

采用Web Service技术体系在系统集成方面的优势,结合医院新上线的新版电子病历系统,理想地构建了一种持续的、可控的集成框架模式,屏蔽了不同软件之间的差异,从而提高了系统间的扩展性和可用性,提高了系统间的互操作能力,为医院信息统计系统扩宽了平台,使患者所有信息数据的统计更加真实、方便、快捷和准确。系统实施后,针对医院原有信息统计系统集成方式的缺点,基于Web Service的框架系统很好地解决了“紧耦合”集成方式这一问题。新版电子病历与医院信息统计系统的融合,使医院信息统计人员能够快速、高效和准确地提取各科室所要求的数据报表,为医院领导的决策提供可信的数据依据。

参考文献

[1]刘谦.努力建设21世纪的数字医院[J].医学信息,2001,14(10):622-624.

[2]李迎新,谢志纳.基于Web Service的医院信息系统集成研究[J].中国医疗设备,2011,26(11):33-35.

[3]肖永平.基于B/S的医疗信息统计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医疗卫生装备,2012,33(6):37-38.

[4]王静岩,韩雪峰.统计软件系统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J].生物磁学,2005,3(4):100-101.

[5]周思佳,杨小燕.一种基于web的病理质控工作站的设计与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12,33(5):46-47.

[6]王平根,罗文龙.一个大型医院统计信息系统设计的技巧[J].医学信息,2004,17(11):702-704.

[7]方燕萍.数字化医院信息系统的集成及应用[J].信息与电脑,2011,5(2):35-36.

[8]金盾,金新政.医院信息系统的技术集成[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1,18(3):25-27.

[9]黄大江,吴峰.运用Web Service实现医院信息系统的企业级集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4,33(21):49-50.

医院统计信息系统 篇2

一、引言

随着我国新的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对医院经济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管理工作对统计信息的依赖越来越高,管理层的正确决策取决于掌握及时有效的信息。统计信息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可以为医院领导对医院运营进行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能够更好地指导医疗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合理应用统计信息有利于管理层及时掌握动态、真实、完整的医疗活动信息,及时调配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减少绕弯路,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使医院的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不断提高,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医院信息化系统的相关概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以及养生保健问题,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不断提升,求医问药、健康体检呈现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要求,传统的、落后的管理模式已很难适应目前医院发展的需求,迫切的需要改进、发展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和工作效益,以便能更好应对社会发展的需求,服务广大病患者。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系统的科学,医院信息化建设在近些年得到快速发展和不断完善。医院的信息化系统主要应用了计算机技术、信息管理技术、网络技术等,该系统功能包括了对临床工作效率和经济目标管理,以及院感控制、医疗质量等等工作,比如门诊就诊人数、门诊病人次均费用、住院病床使用率、病床使用率、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出院者次均费用、财务报表数据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统计,通过可靠的网络数据能够将医院的具体工作真实地反映出来,针对我国医疗经费存在严重不足的现状,有利于医院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医院管理水平和效率的大大提高;有利于医院管理层的科学决策,通过信息统计,管理者可以掌握全面可靠的患者需求以及各项服务要求,据以制定正确的改革方案,合理设计病区管理模块,提高效率。统计信息建立的联网平台,使得各项信息能够实现资源共享,科室主任、护长、行政职能部门等都能够及时了解医疗运作的详细情况,从而进行协调合理调配人员,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患者满意度,切实做到“三好一满意”。同时,医院统计信息工作还有利于医院整体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提高,实现医院“优质、高效、低耗”稳定发展。

三、医院信息化系统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医院信息化管理模式比较滞后,信息化管理程度比较低

目前,我国的部分医院对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仍然存在着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没能引进高度现代化的.信息化管理模式,这就使得医院的管理效率仍然不高,难以适应目前高速发展的社会需求。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传统的、落后的管理模式逐渐被全新的、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所取代。

(二)缺乏规范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

目前,医院信息化管理模式正处于起步阶段,加之医院的事务宠大繁杂,既有医疗质量、医疗安全问题;护理观察问题;医用耗材使用、药品采购问题;还有水电维修等后勤管理问题等等,管理起来千头万绪,因此信息化管理模式应用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是在所难免的。由于缺乏规范的培训,开发管理不够,有的医院对信息掌握程度和分析速度不高,不知道如何运用统计信息,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规范化的管理制度,缺乏有效监管的制度必然不利于医院管理工作的长远发展。

四、医院经济管理面临的新形势

(一)基本实现了医保付费体制,实现联网结算、线上直报的收费模式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飞快发展,综合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近几年国家不断的推进医疗体制改革,建立全新的、完善的、先进的医疗体系,全面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保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改善了人们的看病条件,使得群众能够看得起病、住得起院,医院的收入也在随着全民医保制度的实施而发生很大的变化。医院病源的拓展、收入的增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院服务模式以及使用医保的人数。这就使得我国的医疗体制变得越来越规范化、合理化,尤其是在我国对新农合的大力倡导之后,对我国的整体医疗事业的基本发展有了很大的推动以及促进作用,我国的整体医疗收入的体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实质性的改变。

(二)医院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随着我国全面医保制度的实施以及医疗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医疗市场变得越来越正规化、合理化、科学化,整个医疗体系已经初步进入市场化体系,需要依靠提供技术与服务来吸引病人提高业务量,以创造收入。在这种市场经济体制下,医院之间的竞争会变得更加激烈;同时,开放的市场环境吸引了大批私立医院的加入,这就更加加剧了医院之间的竞争,在此形势下,医院想要增加收入发展壮大就必须依靠提升自身实力,不断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五、新形势下统计信息在医院经营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一)统计信息在反映医疗质量、医疗效率中的应用

应用统计信息技术可以非常方便的监控并统计医院的各项信息,为医院管理层研究医院的经营状况,制定计划和决策,发挥“参谋”作用。统计信息是一种实时动态的统计资料,不再是依靠手工计算并制定表格等统计,信息化统计不但提高了统计效率,还能减少统计的差错率,可以随时查看医院的日常工作状态,比如门诊就诊人数、入院人数、病床使用率、周转率、在院人数、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出院者平均费用、护理工作量、院感控制、住院病种分析、前30种疾病顺位分析、疗程、门诊及住院患者的来源以及服务半径、治疗效果等等,全方位反映医院管理、医疗质量和医院效益等综合信息。这些信息的获得,使领导能及时了解医院医疗工作动态,研究解决出现的问题,有利于动态分析医院发展状况,便于更快更好地对近阶段的工作做出调整。例如,桂东人民医院各类别手术均有所增长,其中内镜室和介入台数增长率较为明显,增幅分别为155。20%和27。18%;外科入院人数同比增长不明显,而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入院同比增幅显著,这或许是手术室手术台数不明显、内镜室和介入室介入台数增加的原因之一。据此,桂东人民医院可在人力物力上偏重优先内镜室和介入室。

(二)统计信息在医院财务管理以及经济效率考核中的应用

虽然越来越多的医院已经采用了信息化管理模式,但仍然有部分医院的财务管理继续沿用过去传统的手工计算式的财务报表,数据信息量非常大,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出现计算错误,甚至漏项,不利于医院财务管理的健康发展。充分利用统计信息对医院的财务情况进行统计并分析,不但可以提高财务的管理效率,还可以对财务信息进行检查、监督、纠错,使财务工作质量得到保障,避免医院资金损失。例如,计算各科室收入、支出、月末对帐、大型设备购置前效益预测评价、新医改政策下耗材占比、药品占比、医保病人次均费用控制等等。

(三)加强对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工作

对于医院的整个经济管理体系和流程来讲,医院的财务管理占据着重大的地位,是整个医院经济管理的重点所在。目前我国医院在基本的财务管理工作中是具有相应的政策性以及法规性的,能够保证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应用统计信息,可通过设置Excel表等方法将资金的流动进行及时的统计,由系统自动生成各种收支业务报表,对财务预算、决算、收入、支出等一系列的管理问题进行全方位管理,对其中的不足进行补充完善,发挥统计信息服务与监督的整体功能。

六、结语

在新形势下,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应用统计信息,可以为医院优化资源配置、对医疗质量进行评价分析、调整发展方向、制定决策提供强有力的参谋作用。加强统计信息工作,有利于医院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何磊。关于医院信息统计在医院管理中的有效应用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03)。

[2]孙韬。新形势下统计信息在医院经济管理的应用[J]。时代金融,(17)。

[3]孙丽娜。新形势下统计工作在医院管理改革中的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21)。

[4]陈颖。探析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4(06)。

[5]聂世华。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外资,(19)。

[6]方颖,朱亚亮。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09)。

[7]李慧娟,董立友,尹天明。信息技术在医院经济合同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11)。

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完善统计工作 篇3

【关键词】 信息化建设;统计工作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73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731-01

1 加快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1.1 只有广泛地运用计算机技术,才能完成各项复杂的信息搜集、整理和计算任务,大大缩短信息传递的周期。医院统计工作中运用计算机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简单地替代统计人员的手工劳动,更主要的是通过电于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准确、及时地掌握大量的、详细的基础数据,在这一基础上进行各种复杂的分类、分组,并运用统计学和其它科学方法,去完成人们手工计算难以做到的大量数据的搜集、整理以及统计分析和统计预测工作。

1.2 统计信息是医院领导决策和管理的重要依据。传统的医院统计以手工填报、搜集、整理内部数据为主,搞单纯的事后统计,统计分析也只是本医院简单的数字说明,缺乏对医院外部有效信息的搜集、整理、利用和有深度加工分析,以致许多医院尽管计算机信息系统运行多年,但医院统计工作仍停留在较低水平,大量宝贵的信息被闲置,医院管理决策并不能从中受益。随着计算机技术影响力的日益增大,医院统计必须调整视角,变单纯的事后反映为事前的预测与咨询、事中的监督与控制、事后的信息与评价为一体,促进统计信息整体功能的发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为医院领导、医院各科室和临床人员提供高质量的统计服务,为探讨和摸索适合医院实情的医疗决策提供依据。

1.3 现代网络信息技术逐步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行各业,以计算机为龙头的信息革命正在迅速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特别是医院将计算机信息系统引入到了经营管理当中,这不仅有利于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也有利于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医院信息管理的计算机化、网络化和数据库化将是建设现代化医院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因此,要加强和完善医院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以此来强化医院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改进医疗质量。

2 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方案

2.1 加强计算机应用程序的开发利用和医院信息系统建设 硬件是基础,软件是关键,应用是目的。充分利用现有信息资源,选择适合本医院统计工作开展的实用的计算机软件,使统计工作程序化、网络化、规范化。我院目前开通了门诊收费工作站、住院护理、医生工作站、病案管理工作站、医学影像诊断报告处理等医院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医院内部网络的构建,可以提高数据的综合利用效率,方便统计工作的开展,为准确、及时地获取详细的统计基础数据打好基础。

2.2 实行电子病历制度,强化信息质量控制力度 电子病历是进行医院统计工作的基础和保障,具有及时、准确和系统三大特征。不仅是医疗管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获取医疗统计信息的途径之一,只有确保病案管理实现规范化,统计信息真实性、准确性及完整性才具备有力保障。全院各科室要提高对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集中力量严格把控好基础数据录入工作的质量关,病案统计人员对录入的信息进行严格审查,不规范、不合要求的病案不予录入,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向相关人员反馈,并做出相应处理,保证信息质量的准确、完整、无误,将缺陷发生率控制在最低限度,促进医院统计数据信息质量监控机制的不断完善。

2.3 加强统计人员的计算机技术培训工作,提高统计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确保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虽然在收集和整理资料上,计算机将逐渐取代传统的手工方式,但是这并不代表医院的统计工作完全是利用计算机来进行的,统计工作人员的素质以及技能是十分重要的。只有统计人员既掌握统计业务知识,又通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才能对于网络数据进行科学严谨的分析整理,才能够客观而真实地反应医院经营和医疗活动,并做出高质量的统计分析和统计预测,为管理决策提供有效依据。

2.4 加强计算机和网络安全管理 医院实施信息化管理,各种统计数据都将依赖计算机整理、传输、保存,所以我们必须确保医院信息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信息系统的网络维护,保障医院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通过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定时监测,及时更新软件设备等安全防御体系。因此,医院要建立系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使用规则,并完善相关制度,强化网络安全管理。加强计算机数据备份工作,必要时建立光盘库,防止数据丢失。安装并及时升级杀病毒软件,设置“防火墙”,防止病毒和黑客非法入侵。

3 结束语

计算机技术在医院统计工作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统计工作的手工、局限、烦琐的被动局面,变为自动化、全方位、简单快捷、多方位运用的现代化工作模式,节约了时间和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益,增强了统计工作职能,赋予了统计工作人员更重要、更艰巨的任务,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们要不断学习,开拓创新,实事求是,一丝不苟,在实践中逐步摸索,不断拓展统计职能,在发现问题的同时,逐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把统计工作做得更好,确实当好新时期管理决策者的参谋和助手。

参考文献

[1] 于卫力.网络环境下如何做好医院统计工作[J].经济导报,2013(03).

[2] 张瑄.网络环境下如何加强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J].信息系统工程,2011(01).

[3] 钟靖明,缑文海,冯艳慧,王玲.发挥网络技术优势做好医院统计工作.中国医院统计,2004年第04期.

医院信息统计研究综述 篇4

1 医院信息统计内容的分类

明确医院信息统计的内容是进行统计研究的前提, 各学者针对这一问题有不同的分类和标准, 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对医院信息统计内容的概述性论述, 如肖强等在《浅谈医院统计工作者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中提出, 医院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对医院的发展、医疗资料的利用、医疗护理质量、医技科室的工作效率和全院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情况进行科学的收集、整理、分析, 实现统计服务及统计监督职能。”[1];第二类是根据统计对象的不同进行分类, 如刘颖在《医院统计管理工作刍议》中认为, 可将医院统计管理工作的内容分为三部分:对人才、设备的统计管理。建立医生的个人档案系统;对报表的统计管理。对医疗、医技、后勤、财务等进行数据库关联统计, 对报表进行电子化管理并对书面报表进行限时保存;对科研工作的统计管理。内容包括门诊、住院疾病统计、床位工作效率统计、住院常见病统计、体检疾病种类职业病因和特检情况统计等。[2];第三类是从统计内容的实效角度进行划分。纪晓韵等人将目前医院统计的分析类型分为定期、临时和专项统计三种, 其中“定期分析”包括医院内日常运行的比如门、急诊就诊情况等各个组成部分;“专项分析”指统计人员对医院管理中较突出的问题进行数据分析;“临时统计”是指针对个别问题进行的临时性统计分析。[3]

2 医院信息统计现存问题的研究

理清医院信息统计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改进医院统计, 优化医院资源的基础, 各家对医院信息统计当前存在的问题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如陈静萍指出当前医院统计工作的问题在于目前医院统计体系不能满足科研及决策的需要、统计人员编制不足, 素质偏低、医院统计的计算机自动化应用层次较低, 缺乏有效管理。[4]崔玉青在《医院统计工作的现状与展望》中指出当前医院统计工作的不足在于对医疗统计工作认识不足和统计人员短缺这两点。[5]钱碧娟认为医院统计工作的不足体现在没有重视医院的统计工作;投入不足, 综合统计人员兼职过多, 疲于应付;统计数据有失真现象;统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6]纪晓韵、王志勇等指出目前医院统计存在的问题是:统计方法、申请步骤过于繁杂;缺乏监督机制;统计资源未充分利用。

综合各家观点, 可以总结出当前医院统计工作存在的普遍问题, 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第一, 思想方面, 对医院统计工作重视不够, 意识不强;第二, 投入方面, 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对医院统计的投入不足;第三, 统计过程和质量、应用问题。大部分医院的统计步骤、申请程序繁琐;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有待提高;统计结果很大程度上得不到有效的应用;第四, 医院统计人员素质问题, 各大医院的统计人员素质偏低, 难以适应高科技背景下的医院统计工作。

3 改进医院信息统计的策略研究

针对医院信息统计当前存在的问题, 各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和策略。近年来提出的改进策略主要有:第一, 明确职责, 提升医院统计的服务理念, 如杨婷[7]、李向红[8]、纪晓韵;第二, 落实责任制, 结合科技手段确保统计信息的准确、安全, 相关的论述有杨婷、曾凡[9]、陈科[10];第三, 加强网络管理, 有效发挥统计信息的作用, 如赵黎红[11]、刘颖, 李向红;第四, 加强信息统计参与管理意识, 赵淑荣[12]、李向红等;赵淑荣提出, 应加强信息参与和管理意识, 充分发挥统计信息的优势, 让统计分析积极参与到医院医疗成本核算、承包指标等各项管理改革工作中。

其中, 医院统计人员素质这一问题较为突出。黄刊迪[13]、李萍[14]、赵黎红、杨婷、曾凡、李向红、陈科等都在论述中指出, 应加强业务的继续深造和学习, 提高医院统计人员自身素质, 以切实提升医院信息统计的整体水平。

4 医院信息统计研究的纵深发展

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 医院信息统计的研究日益向纵深发展, 愈加关注各类新型技术和统计方法的引进和使用, 并加强了对特定对象的具体统计分析。

医院信息统计注重各类统计方法的运用, 如董平[15]等人运用多元统计分析种的类聚分析和因子分析法说明了多元统计用于医院管理的使用性与优越性;张彦琦[16]等人对SPSS在医院统计预测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 陈忠东[17]分析了Excel表在医院药学统计中的应用情况, 对Excel表在医院药物目录统计、使用频率统计、药品销售情况统计等方面的运用进行了说明。应桂英等[18]的《四川省医院统计信息系统的现况及发展》针对某一具体省份医院统计信息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为开发适用区域性医院统计信息系统奠定了基础;张敏[19]对医院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医院信息统计研究的应用日趋细化。

5 结束语

医院统计信息是医院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医院信息统计的研究应该结合前人的基础继续深化和挖掘, 并结合实际加以利用, 以达到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升医院实际收益的目的, 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摘要:医院信息统计是医院现代化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 医院信息统计的重要地位日益突显, 文章对国内20002015年医院信息统计的相关研究情况进行了梳理, 目的在于理清医院信息统计研究的发展与脉络, 使医院信息统计更为有序和高效, 以促进公众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率, 实现经济效益增长的最大化。

医院统计信息系统 篇5

基本情况调查的通知

各区(县)统计局、高新区经发局:

根据省统计局《关于做好2011年国家统计信息系统建设基本情况调查的通知》要求,为推进统计系统信息化建设工作,加强统计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的管理,国家统计局决定进行2011年全国统计信息系统建设基本情况调查。请各区县统计局和高新区经发局按照《2011年四川省统计信息系统建设基本情况调查方案》,认真做好本信息化年报工作。

一、程序下载。统计信息系统建设基本情况调查程序及操作手册请在ftp://10.51.8.12/jszx/2011信息化年报中下载。

二、文件资料上报。上报文件分为地址码文件(附说明有无变更)和数据文件(文件名.dat)。

三、上报时间。数据上报截止时间为2012年2月17日。

四、请各区县统计局和高新区经发局严格按照《调查方案》抓好信息化年报工作,确保按时按要求报送。

五、其他未尽事宜,请予市统计局办公室(计算机管理科)联系。联系人:胡振;联系电话:0813-8202181;电子邮箱:huzhen@sc.stats.cn。

医院统计信息系统 篇6

【关键词】医院 应急管理状态下 信息管理 数据统计

近年来,自然和社会灾害突发事件发生机率大大提升,面对此种情况,应急状态下,信息数据管理统计得到更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医院建立了相对完善、高效的应急信息管理系统和数据统计方法,并且其应用效果良好。当系统出现故障时,为了尽快的做出响应,将损失减少到最少,通过应急方案,继续保证我院各项业务顺利进行,以保证病人的安全和数据的安全可靠。

一、在应急管理状态下,医院数据统计基本特征

(一)人员认识上的问题

从职业道德层面上看,广大信息统计工作者具备为人民服务牺牲自我、奉献自我的思想准备,有较高的道德水准和思想觉悟。但是,有些人认为一些应急的临时任务、附加的任务,不属于日常职责范围内,往往上级临时指派,下级临时应战。缺乏对应急数据统计上报的正确认识,更无从谈起日常的准备和训练,无法很好的遂行应急任务。

(二)管理体制上的问题

应急预案,往往是“一经制定、多年不变”,在日新月异不断变化的今天,这样的预案也不具备任何实际作用。

(三)运行机制上的问题

缺乏良好的应急医疗运行机制,在经费保障、质量保证等环节得不到保证。

严重的影响了应急医疗统计工作的开展与运行。从总体来看,上报环节多,及时率低。

(四)待统计数据的报表种类多

在实施数据统计的过程中,首先收集统计资料,整合统计数据,然后形成一定的数据报表,同时将其上报。其中需要进行统计的数据报表类型复杂多样,涵盖了病患的基本信息。比如: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入院途径、门急诊诊断、主要诊断、入院病情、患病的血型,一系列医疗花费、用药状况、手术实施的状况等[1]。不仅待统计的类型繁多,而且要求实施统计的数据报表所处时间也是不一样的。

(五)待实施统计的数据复杂

一旦突发紧急事件,医院作为突发事件创伤人数以及伤害情况统计的场所,制定的数据报表可以作为第一手材料,提供给相关部门制定解决方案,采取科学的有效措施[2]。所以在应急情况下,医院在进行数据统计的过程中,要求统计必须准确、及时、全面、高效。例如《北京市燃放烟花爆竹致伤人员情况登记表》,不仅要对病患自身的基本信息进行统计,同时,医护人员必须对患者的治疗方案、治疗期间出现的具体情况、实施手术的次数、名称以及时长,手术结束之后采取的治疗方案、陪护人员的相关信息、是否伴有危及生命的合发症的情况、输血情况、住院花费、出院之后的情况等均必须进行统计,这就导致所要统计的数据涉及方面众多,内容繁杂。

(六)报表的格式存在一定的差异

突发事件性质并非一样,也并非固定,事件之间存在较大区别,这也导致统计的报表也会随着事件发生变化,格式会进行一定的调整,报表的格式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比如,天津大爆炸和青海玉树地震事件,还有雾霾天气各医院门诊量日报等,这几件事本身具有的性质存在一定的差异,形成的伤害类型差别也较大,所以在进行数据报表编制的过程中,其编制的重点以及要点也存在较大的区别。

(七)报表中信息不定,附加信息较多

医院在进行数据统计的过程中,要求对很多不固定的信息以及附加的信息进行及时高效的统计,并进行报表的编制[3]。例如,确认、统计受伤患者受伤的地点、确认伤者受伤和被救的时间、应急处理状况、止血、输血情况、截肢情况、以及截肢前后的变化情况、假肢的安装状况、是否摘除眼球、重度烧伤、脏器功能的健康状况、在接受抢救的过程中危及生命的合并症发生情况等等。发生大型自然灾害或者突发社会事件,医院要求实施统计的数据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这也导致数据统计工作中不定信息和附加信息较多。

二、应急管理状态下医院信息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一)建立领导主导,部门科室协调的应急联动机制

应对突发事件,领导重视是根本保证,对于突发事件的紧迫性,要求在事件发生后,在不同职能部门之间实现协同运作,明晰部门职能,优化整合各种资源,发挥整体功效,最大可能地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

(二)建立有力的信息统计应急综合机制

设置专门管理科室,实现突发事件的统一指挥,准确掌握相关信息的最新进展,把握好数据收集、整理、分析、上报各个环节的有机衔接。

(三)应急信息管理人员应具备应急管理的基本意识和协调能力

面对人力不足的情况,首先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培训频度,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培训,提高现有人员的能力,其次引进人才,建立合理的人才梯队。

(四)健全完善、落实应急预案和制度建设

预案编制是突发事件应急信息管理准备工作的核心内容,制度的建设是对突发事件规范有效信息管理的应急处置的根本保证。扎实推进卫生信息统计应急上报能力建设。

三、突发事件信息收集基本方法

目前突发事件信息收集方法主要是应急统计报告,绝大多数疾病的信息来源于医疗机构病人的门诊日志、门诊病历、住院病历。《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2005)中要求,获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的责任报告者,应当在2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同时进行网络直报,不具备的应采用最快的通讯方式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报送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进行审核后,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同时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报告同级卫生行政部门。

四、构建完善的应急查询机制

进一步强化医院在信息化方面的建设方面,比如在原有的OA、FTP、感染监控、死因监控等系统,电子病历、影像、检验等医疗相关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一卡通、移动查房(RFID腕带病房服务系统)。在设计应急查询系统的过程中,必须切实遵循相关原则,保障系统具有实用性、科学性、合理性的原则,确保系统简单易行的原则。保障系统可以对医院各个部门以及各个管理范围所具有的特征进行全面的反映,而且系统的数据确保及时、准确、完整。例如,临床、管理、影像、区域等等数据中心,充分利于先进网络技术如云计算和互联网等技术服务于医院的信息数据管理。建设物资运输体系,建立静脉配置中心,可以保障医护人员服务的有效时间。建立数字化、智能化医院;积极引进“智能医疗”理念。

五、建立应急查询系统、实行智能化管理的效果分析

(一)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

建立应急查询系统,使得工作效率显著提升,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的资源等。该系统的建立,进行智能化的数据管理,提高了记录和查询信息的效率,可以转人工查询为电脑智能操作,原来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完成的信息工作,现在较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

(二)提高统计工作精确度

智能化的统计技术可以提升统计工作的效率和精度,降低工作的失误率。数据统计工作繁杂,环环相扣,搜集、整理信息、数据统计,编制报表,人员进行数据统计的时候,任何的环节失误都会造成严重的问题。同时,利用数字化、智能化的统计技术,使得数据统计工作效率非常高。

(三)智能化满足多种统计需求

可以自由组合数据信息,按照实际需求筛选信息。部门不同之间对于统计报表的要求存在较大差异,在之前需要按照具体要求编制特定的报表,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革可以高效筛选信息,进行合理的组合进而满足部门需求。

六、结束语

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建立应急信息管理系统发挥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为相关部分提供准确伤害信息,有利于制定正确决策;然后对医疗资源进行统筹管理,有效节约了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其次大大降低了数据统计过程中失误率,提供了统计的精确度;再次合理配置相关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使得资料使用效率实现最大化;最后便于医院对信息数据进行保留,为科研奠定数据基础。

参考文献

[1]郭菊花.医院应急管理状态下的信息管理与数据统计[J]. 经营管理者,2015,31:220.

[2]王飞,邱海鸥,王乐民.新医改形势下医院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和评估[J].外科研究与新技术,2014,01:74-78.

医院统计信息系统 篇7

1.1 简介

(1) 对于医院的管理者来说 , 信息统计对于医院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医院出现的各种问题都能够通过数据进 行判断 ,提高了管理者掌握正确方向的能力。

(2) 信息统计工作有利于对医院医疗的质量控制进行监管。目前, 医院的发展趋向于专业化, 一家医院的医疗质量和专业化程度是衡量医院医疗水平的重要标准。所以信息统计工作, 一方面对本院的医疗水平进行统计, 通过数据客观的衡量医院医疗水平; 另一方面, 通过对医疗病例进行统计可以对一个时期的患者患病率和患病原因进行统计分析, 有利于医院具有针对性地建立医疗救治方案。

1.2 管理模型

医院信息 统计管理 模型可以 分为两大 主要内容 。(1)针对病患进行统计, 统计内容包括病患性别、年龄、患病原因、病状、 住院时间、诊治措施等。(2) 对医院的 管理内容进行统计, 统计各个部门间的人员流动、工作表现、部门效能等。

医院信息统计管理病患统计信息模型如表1所示。

医院管理信息统计模型如图1所示。

1.3 对医院管理发挥的作用

医院信息统计工作对于医院的管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主要表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有利于医院质量管理的考核和评价

通过医院信息统计客观统计的数据可以对医院质量管理进行考核和评价。对医院各个科室的管理水平、医疗能力进行考核可以发现在科室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便于及时做出调整。对于医院员工的考核可以统计出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表现, 有利于约束员工行为, 提高医生和护士的服务 水平 ,提高医患关系的融洽度。

(2) 有利于医院管理决策的正确性

医院的经营市场化形式趋 于明显 , 在面对市 场竞争中 ,医院的管理者每一项决定都关系着医院未来的发展。通过医院统计信息, 医院的管理者可以准确地掌握自身的经营能力,同时通过对市场的统计分析可以准确判断出医院未来的发展方向, 并能够通过统计数据加强自身的竞争力。

(3) 有利于医院资源的整合

医院是集人力和物力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在对医院资源的信息统计中, 可以将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进行统计, 便于医院进行管理。

对于医院人力资源的统计主要是统计医生的专业能力和护士的服务水平。通过客观的数据可以了解医生在某一医疗领域的计数水平和护士的服务水平, 一方面能够为医院针对某一科室进行人员加强配置, 另一方面可以对人员的奖惩制度进行完善。

对于医院物力资源的统计可以确保医院设备正常工作和耗材的储备充足。同时还可以避免资源的重复, 给医院的经济造成损失。

(4) 有利于医疗体系的建设

通过统计数据可以发现医院在某一方面的不足, 通过具有针对性的建设, 可以帮助医院建立较为完善的医疗 体系 ,更好地服务与百姓。医院医疗体系的建设是医院立足的根本,在现代化医疗体系建设中, 数据的分析是医疗体系完善的基础, 只有客观地评价医疗体系的结构和性能, 才能够保证医院稳定发展。

2 面临的问题

2.1 信息化薄弱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大数据的分析已经深入了各行各业, 作为医疗的前沿, 医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相对于其他行业相对薄弱。医院信息化薄弱问题一方面来自管理层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不重视问题; 另一方面, 医院信息化建设需要巨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 医院将精力投入在医疗设备的改进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方面, 在信息化建设上就难以投入过多的精力。

2.2 信息化统计内容单一

在大数据时代, 医院信息统计工作内容越来越丰富, 然而一些医院并没有意识到信息统计数据的重要性, 信息统计内容还只局限于对病人的病例进行统计。由于统计内容的单一, 难以形成有效的分析数据, 对于医院的管理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不能发挥出统计数据实际的价值。

2.3 信息化统计专业性差

信息化在医院管理中的 应用缺乏 统计的专 业性 , 目前 ,医院所采用的信息化系统主要包括HIS医院管理系统和CIS临床信息系统, 这两套系统主要功能是降低劳动化强度辅助医院进行人和物的管理, 而对于统计数据适用性并不强。所以医院信息化急需具有专业性的统计系统, 充分利用数据的价值, 帮助医院进行管理和医疗能力的提高。

3 发展对策

3.1 提高统计信息质量

在大数据时代, 大量的信息集中在医院的信息科, 如何快速将这些信息进行分类和提取是信息科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信息的准确性是信息统计工作必须严格管控的内容, 在现代化医疗体系建设中, 把握信息的质量的关键在于建立信息内容评价标准和信息应用规范, 信息数据的应用具有3个主要特征, 一是准确性, 二是适用性, 三是及时性。统计信息的评价标准和应用规范主要围绕信息数据这3个主要特征进行确立。

(1) 信息的准确性

信息的准确性对于来自 方方面面 的信息真 伪进行判 断 ,只有准确的信息才能够成为有效信息, 在医院中如果误用了错误信息数据则会造成严重的问题。提高信息的准确性首先要明确信息的来源, 其次要对信息的真伪进行辨别, 最后对信息的价值进行评价。

(2) 信息的适用性

在医院的信息管理中, 如何从大量的信息内容中获取对信息应用目标有用的数据是信息管理的内容之一。信息的适用性选择需要建立统一的标准, 避免“张冠李戴”造成信息错用的问题。信息的适用性原则主要从医院自身的信息采集为标准, 因为不同的医院在信息产生上都不相同, 只有利用自身的信息才能确保信息的适用性。

(3) 信息的及时性

信息具有时效性, 相同的事情在不同的阶段所产生的信息不一定完全相同, 因此, 在信息采集和统计时, 必须要以最新数据为价值参考, 加快信息刷新的频率, 降低失效信息勿误的可能性。信息统计的及时性主要表现在医院建立信息及时交流的基础上, 只有增强科室之间、部门之间、人员之间的信息沟通机制才能保证信息及时被利用。

3.2 科学化管理

利用大量的数据统计促进医院科学化管理是医院信息统计工作的核心内容。医院信息统计科学化管理主要实现以下几方面工作目标:

(1) 信息统计的评测

信息统计的评测功能可以对医院的人员、设备、耗材等进行统计, 还可以对近段时间的医患病因进行统计, 通过对医院各项数据的统计与近期医患病因的统计可以分析出在某段时间医院需要加强某方面医疗的能力。利用信息统计的评测功能还可以对医院某一专项的医疗水平进行评测, 统计医疗过程中的不足, 帮助医生及时调整医疗方案。

(2) 信息统计的决策

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不断完善进行中, 对于来自各个层面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能够为医院的管理者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 帮助决策者正确判断医院经营方向。并且通过对本院的统计信息可以快速找到医院系统中的薄弱环节, 依靠准确的数据为管理者提供医院改革的参考。

(3) 信息化统计的监督

医院医疗和服务的质量是医院水平的重要表现, 医院信息统计可以对医院的各个科室、每一位医生及护士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状态进行一个时期的统计, 通过数据可以客 观地、真实地反映出不同科室的医疗质量和个人的服务水平。信息化统计的监督功能是保障医患关系融洽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奖惩制度提高医生和护士的工作认真性, 而信息化的统计数据则是衡量和监督医生和护士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参考。

4 结语

医院统计信息系统 篇8

1医院统计信息管理所遇到的问题

1.1 医院内部相关部门的统计信息管理意识非常欠缺

由于许多医院的领导以及管理人员都不重视信息统计工作,认为信息统计只需要将数据进行简单的汇总,而这项任务并不会产生直接性的经济效益。 这样的管理意识存在着较大的偏差,直接忽视了合理利用数据信息可能带来的效益,而是把统计科室合并至后勤部门中,不管物力、人力还是在财力方面,都没有给予必要的投入和帮助[1]。 在此背景下,许多医院内部都没有应用HMIS与HIS,统计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都因此而受到影响。

1.2 医院统计信息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许多医院的统计信息工作人员都是兼职人员,而不是统计专业毕业的学生,因此大多人员的知识储备都非常陈旧,统计理论也相对匮乏。 再加之缺乏专业的统计技术人员,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只会按部就班地进行操作, 却不知道这样操作的主要原因。 此外,当前医院统计信息的主要方式还是以手工操作为主,这无疑使工作量增多,而身处的封闭环境使其接收到的信息量非常有限,对于统计信息也缺乏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无法满足新形势需求。

1.3 医院统计信息专用程序的系统十分落后

尽管科技信息的快速发展加快了统计系统的更新速度,然而医院的统计报表不管在模式方面还是在指标方面都表现出了极强的单一性,已经无法适应医疗管理对于多层次的需求。同时,医院统计信息专用程序的体系也不完善,对医院统计信息数据的全方位展示产生了不利影响,促使领导人的决策受到误导。此外,医院统计信息专用程序的系统还停留于手工操作与单机运行的阶段,无法实现对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进行直接的提取和利用,而是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手供抄写、人工计算和录入,这无疑给医院造成了更多人力与物力方面的消耗。

1.4 医院统计信息的指标体系无法满足决策需求

医院统计信息管理主要是为了能够在十分有限的经济环境中,以最低卫生资源作为基础,为居民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使医院获取到更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而作为人们的健康状况与医院服务质量的直接体现, 医院统计信息的指标体系不仅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而且也无法满足医院领导集团的决策需求。 再加之当前医院门诊部门还没有建立起疾病分类的相关指标体系,也就无法很好地掌握门诊的疾病谱,这无疑会对医院门诊的长期发展与专家设置产生影响。

2提高医院统计信息管理水平的途径

2.1 提升医院内部相关部门的统计信息管理意识

提高医院统计信息管理水平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即为提升医院内部相关部门的统计信息管理意识。 这就需要医院领导与相关的管理人员不断地更新自身的观念, 深入了解医院统计信息管理对于医院的重要意义,并健全医院内部统计机构。 同时,还应建立完善的统计管理制度,规范统计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使统计工作能够制度化、规范化和数据化,从而促进医院统计信息管理工作能够长期有序地发展[2]。

2.2 提升医院统计信息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医院信息统计工作的特点十分的明显, 不仅具有社会性与广泛性特征,而且还具备多学科性与复杂性特点,这就对统计信息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因此,统计工作人员除了要具备管理知识与统计知识以外, 还应该能够熟练地应用计算机,并具有医学方面的专业知识。 此外,医院还应加强对国家规范标准的推广与宣传,并加强对信息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以扩大医院信息统计工作人员队伍的形式, 制定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从而不断提升信息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与管理水平, 促使其能够适应当前信息化的发展需求。

2.3 不断完善医院统计信息指标体系

完善医院统计信息的指标体系是提升统计细心精准性与时效性的重要手段。 提高医院统计信息管理水平,应该改革传统单一业务的分析模式,转变成为全面综合性的分析模式并建立健全指标体系,使其同医院的经济运行、医疗服务以及管理工作都能互相适应,成为统计数据的分析成果,促使医院领导层在决策环节能够对医院情况进行全面把握。 通过合理结合医疗效率、医疗质量与社会效益等方面的统计,采取对比分析法、成本形态分析方法以及动态分析法等方式, 对成本效益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 并建立集合业务核算、会计核算以及统计核算为一体的统计信息指标体系。

2.4 不断加强医院统计信息的开发利用

加强医院统计信息的开发利用,除了重视统计分析与统计咨询之外,还必须重视统计利用[3]。 首先,在统计分析方面,必须采取定时综合性分析的方式,使综合信息在台账方面趋于完善。 同时还需对医院内部的各类数据进行收集与整理,并实时观察统计指标,对其潜存的各类信息,应进行深度挖掘,从中找到影响波动的原因,并划定措施进行解决。 其次,还应重视统计咨询。 新时期给医院统计信息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将统计信息的相关资料交予管理部门的同时,还必须加强同各科室之间的合作,确保其信息咨询能够顺利。此外,还应该重视和加强统计利用。以统计信息的方式,对医疗质量进行全面控制。 通过充分发挥其决策辅助的功能,促使各个部门的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3结束语

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篇9

一、统计信息是医院管理者评价、总结工作、研究问题、制定政策和计划的重要依据

统计信息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医院管理者的信息需求。医院的高层领导需要更多的战略信息,来保证经营决策的正确性,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中层管理者需要的是战术信息,帮助他们正确制定工作计划,合理配置资源,及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而基层管理人员需要的是业务信息和作业信息,使他们能及时地了解一线人员的需求,以便及时提供业务上的支持和资源的补给,保证一线人员完成各项具体工作。

医院统计工作是多层次的,数据表源类型多、内容多、分布点多、统计内容复杂、信息量大,统计部门通过系统搜集来自医院各临床科室及医技科室的手工数据,经过计算、归类、综合分析后,形成准确、完整的统计资料,为医院领导决策提供数字依据,强化了医院经济管理功能,促进了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统计信息具有时效性,及时提供统计信息,充分发挥参谋助手的作用

统计信息的时效性,就是要根据领导决策和管理的需要,及时地提供统计信息,适时提供咨询建议,及时监测、预警医院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统计信息提供的越快,它的价值就越高,一旦延误,往往事倍功半,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统计部门提供的统计信息与领导决策、医院管理的需要密切相关。首先,统计部门针对医院管理中的“难点”、“热点”开展调查研究,着重围绕病人看病难、看病贵、医疗服务单一等医院经营管理方面的热点问题开展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同时还及时同临床科室及有关人员进行沟通,使其及时的了解和掌握各科室及全院的工作业绩、未来趋势、存在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使之永远保持最佳状态。其次,密切关注各项业务、经济指标的动态变化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动态分析,准确地把握医院发展的新动态,用客观的数据资料反映当前医院的业务状况、市场环境、服务质量和经营水平,充分发挥参谋助手的作用。

提供全面信息,支持院领导决策。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及时、准确、全面反馈医疗信息,为领导层的各项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统计信息为医疗、教学、科研活动服务,使统计信息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利用

随着我国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学科学者对统计学的重要性、必要性和严谨性的认识进一步加深,统计学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在不断地扩大和深化,它必然会促进医学科学的向前发展,统计人员要利用专业特长帮助临床医务人员进行课题研究、设计和数据处理,对医疗、教学、科研活动进行指导和监控,还要关注国内外的卫生医疗活动、技术动态、管理效能,同时要了解本市、本省同级医院的工作效率,技术质量,科研水平等重要信息,做到知己知彼,及时地提供准确适用的统计信息,使统计信息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利用。

四、统计信息在医院实行科学化管理和领导科学决策中发挥统计监督作用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统计工作的要求。统计信息为医院发展服务是统计工作的第一要务,统计人员要牢固树立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的思想意识,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提高统计服务水平。

统计信息除了具有现实的价值之外,还有历史价值。统计信息的历史价值决定了储存统计信息的必要性,系统地存储起来的统计信息是人们研究和认识现象发展变化趋势和规律的重要依据和必要前提。对历史资料及时进行综合整理、系统分析,并且按照统计指标体系和需要做好汇编,将死资料变为活信息,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统计信息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它将以其资料完整、网络传输快捷方便、信息可共享等作用,实现病人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传输和服务功能,现代医院统计是通过医疗信息进行分析,为医院经营管理和决策提供重要的信息,从而产生广泛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医院统计信息系统 篇10

在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环境下,信息管理使医院管理的效率大大提高,并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手段。医院通过信息技术统计并管理患者及用户的数据,一旦数据出现泄露、丢失或是错乱,将严重影响医院的工作效率,造成医患矛盾甚至耽误患者的治疗时机。因此实现信息系统的安全对保障患者切身利益、提高医院工作效率以及维护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在现阶段保证医院信息系统的稳定、高效和安全运行是医院信息系统的重要研究内容。

1 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及管理现状

1.1 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

医院信息系统面临非常复杂的安全威胁,这是由医院信息系统所具有的多角色、多模块和多业务的性质决定的。安全威胁可以大致分为内部威胁和外部威胁两个方面。

内部威胁来源于医院内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多个医院用户使用同一设备访问internet或是医院业务网络;医院内部工作人员在访问医院业务网络时,将个人携带病毒的电脑与医院业务网络连接,使医院信息系统传染病毒;internet和医院业务网络的切换可以通过切换网线实现,导致internet的木马或病毒传入医院业务网络;医院内部部分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缺失,访问医院信息数据库,下载或是篡改患者信息以谋取利益,不仅破环了医院信息数据库的安全性,同时可能造成医患矛盾。

外部威胁来自医院外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外来人员通过非法途径访问医院信息系统,为获得某种利益而下载、删除或是篡改医院数据库系统数据,对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造成威胁;因工作需要,医院工作人员将医院信息系统接入医保、社保或新农合等网络,将外部网络的病毒传入医院业务系统。

1.2 医院信息系统的管理现状

为了维护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和正常运行,医院给大多数业务主机安装了杀毒软件,更新软件版本和病毒库需要大量的系统维护人员,巨大的工作量使得杀毒软件和病毒库不能及时更新,医院信息系统仍然会受到安全威胁。部分医院在接入层交换机将IP、MAC地址与端口进行绑定,使得外来人员无法随意接入医院内部网络。但绑定需要系统维护人员单独操作、逐个绑定,工作量巨大,操作不便;同时主机的IP、MAC地址的更改难度低,很容易导致地址绑定的失效。安装IDS系统可以检测医院内部网络受到的数据攻击并发出警告,却无法采取有效措施,对安全防御只能起辅助作用;信息数据库的安全审计系统可以定位进行连接数据库操作会话的IP地址,但医院主机大多数是公用的,不同的人可以使用同一IP地址,导致无法定位到个人,难以追究责任。因此以上安全维护措施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威胁。

2 医院统计信息安全措施

为了保证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有效,需要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策略来抵抗安全风险。信息系统的安全是指信息系统资源的可靠性、完整性、安全性、保密性以及合法性。物理安全和逻辑安全是信息系统安全的主要内容。物理安全是指信息系统的相关硬件受到有效的保护,避免破坏和丢失。逻辑安全应当包括信息的完整性、信息的保密性和信息的可用性。因此,应对信息安全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2.1 采取物理安全措施

加大中心机房的维护力度。中心机房是处理信息的中心,应严格维护中心机房的工作环境,根据机房内各设备的运行条件设定温湿度;为中心机房配备多个电源设备,实现多线路供电,避免中心机房断电或供电不稳;采取避雷措施,安装抗磁场干扰的设施。

服务器主导信息系统的运行,若服务器在运行中发生故障,将导致业务中断或是数据丢失,甚至造成系统瘫痪。因此,为了实现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有效,应保证服务器时刻处于正常运行的状态。使用双服务器可以实现当主服务器出现故障时从服务器可以替代主服务器运行;配备具有高质量,可靠性好,能够长时间稳定工作的UPS电源可以保证服务器的稳定运行。

医院各科室、护士站是使用医院信息系统的主要工作站,每个工作站包含多台PC端设备。作为医院信息系统的独立业务模块,各工作站有着不同的使用环境,应控制使用环境,避免过热、粉尘和潮湿等。同时应严格限制光盘和软盘的使用,禁止USB端口的接入,并安装网管客户端软件,对设备的使用进行监控。

2.2 加强身份认证

传统的身份认证大多采用“B/S”构架和“用户名+口令”的方式认证。随着医院业务量的增大,移动电脑和各移动信息储存设备的普及,传统的身份认证方式已不能满足信息系统的安全需求。许多业务范围之外的笔记本电脑和移动存储设备可接入医院信息系统,使得信息泄露和破坏的风险增大;许多医生因工作需要将医院信息系统与外部internet网络连接,增加了信息系统的风险;无线网络的使用使得医护人员可以更方便的连接医院内部业务网络,增加了对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威胁,同时非法外来设备可以不受限制的接入医院内网,可随意攻击医院信息系统。因此,采取加强身份认证的方式保证用户的合法使用,对保障医院网络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增加对使用医院数据库的限制,在使用“用户名+口令”进行身份认证的同时,可绑定用户名所属工作站相应主机的IP地址、VLAN、MAC地址以及连接的交换机的接口、IP、MAC等信息。但是信息绑定操作不便,工作量大,同时更改主机IP地址和MAC地址的技术难度低,外来非法用户可随意更改。因此,医院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人员应统一配置绑定工作,将配置完成的安全管理服务器统一下发接入层交换机,同时应灵活运用网络安全软件判定主机的合规性,自动搜集主机信息并上报,如是否及时更新病毒库,非法软件运行是否受到限制,是否及时下载安装补丁等。

2.3 实现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

保证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需要建立完善的备份系统。为了实现医院工作的正常运行,需要保证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但是由于信息管理的复杂性,医院信息系统受到攻击和破坏是难以避免的,因此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非常重要。通常采用一键GHOST来修复破坏的系统,保障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一键GHOST进行数据恢复的原理是复制原有系统到其他硬盘分区中,当原有数据系统受到攻击破坏,可以启用复制系统进行数据恢复。同时,可将主服务器的数据备份到另一台安装有大容量存储设备的计算机上,通过计算机上的备份数据可以对遭到破坏的原有数据进行恢复。同时在日常工作中,医院工作人员经常会遇到各种突发情况,导致医院信息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遭到破坏,因此工作人员应当协助系统管理人员做好应急措施,以便能及时处理突发情况,降低因数据库破坏而造成的损失。

3 结语

实现信息系统的安全对保障患者切身利益、提高医院工作效率以及维护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及管理现状,并提出了实现医院信息数据库安全性的有效措施,对保证医院信息系统的稳定、高效和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信息管理使医院管理的效率大大提高,并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手段。医院通过信息技术统计并管理患者及用户的数据,因此实现信息系统的安全对保障患者切身利益、提高医院工作效率以及维护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及管理现状,并提出了实现医院信息数据库安全性的有效措施,对保证医院信息系统的稳定、高效和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医院信息系统,数据库,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李春林,简明,刘建辉等.医院信息系统安全风险管理对策研究[C].2012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暨中美医院信息化论坛,2012.

[2]刘传高.谈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J].中华全科医学,2012.

[3]韩盼盼.加强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安全的若干策略[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

[4]赵峰.加强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安全的策略[J].网友世界·云教育,2013.

[5]刘国军,杨宏志.浅析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策略[J].中国西部科技,2011.

构建高校内部统计信息系统的思考 篇11

【关键词】高校统计 统计信息系统 统计指标体系

一、建立高校内部统计信息系统的必要性

(一)目前我国高校内部统计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的统计工作越来越受到学校各级领导的重视,然而统计工作的质量并没有因此得到本质上的改善和提升。高校的统计工作水平整体偏低,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主要表现为统计工作手段落后、缺乏系统性、信息失真及信息交换困难、统计人员工作繁烦琐、工作效率低下、人员流动性大等。这些现象背后所反映的制约高校统计工作发展的主要问题有:第一,校内各职能部门之间相互独立,造成各部门统计数据各自为政、相互矛盾。第二,高校统计工作的信息化程度低下,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基本上是以纯手工为主,对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水平都较低。第三,整个高校的统计工作缺乏完善的统计指标体系,各级报表的统计指标口径不一致,难以实现对接,统计工作难以对高校内部管理提供真正意义上的决策支持。

(二)构建和完善高校内部统计信息系统的重要意义

改善高校统计工作的现状,需要从根本上解决制约高校统计工作发展的问题,建立高校内部统计信息系统是解决高校统计工作现存问题的根本途径。

1.高校内部统计信息系统的建立可以实现各个部门的资源共享,实现信息的实时传递和交流,从而可以保证各部门获取到完全一致的信息,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数据“打架”的问题。

2.高校内部统计信息系统的建立,可以实现数据的采集、传递、加工整理及数据分析的一体化,提高统计工作的信息化程度,从根本上解决传统统计工作进行重复性劳动的难题,从而大大提高统计人员的工作效率。

3.高校内部统计信息系统的建立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各级报表指标口径不一致的问题。通过建立标准化的统计指标体系,利用信息系统的非结构化查询功能,即可根据各级主管部门的需要实时生成满足条件的报表,使统计工作人员从“应付”统计报表的重复性的、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统计分析工作当中,更好地实现高校统计工作的内部管理职能。

二、构建高校内部统计信息系统的重点与难点

(一)高校内部统计信息系统建设的重点

1.基础数据库的建立。基础数据库是整个高校内部统计信息系统的核心,是实现数据查询和生成统计报表的基础。结合高校自身的管理模式和特点,基础数据库可以分为学生信息库、教师信息库、科研信息库和办学条件信息库等等。基础数据库设立的目标最大限度地实现数据的采集与数据汇总的自动化,从而减少人工直接录入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2.数据查询信息系统的开发。数据信息查询功能的实现是整个统计信息系统真正发挥作用的关键,查询信息系统不应单纯提供结构化的查询,而要能够根据统计报表任务或者高校内部管理的实际需要,实现非结构化查询,根据查询目的生成跨指标体系、跨表式的以图形或者报表形式显示的查询结果。

(二)高校内部统计信息系统构建的难点

1.设计标准化的统计指标体系。高校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同时兼顾高校自身管理工作对统计信息的需求和上级主管部门统计报表工作的需要。参考教育部对高校办学条件的基本要求和评价方法,统计指标的设计可以分为统计数据信息指标和统计评价指标两大类。统计指标的适当选取是统计指标体系设计的关键问题,统计指标的含义、口径和计算方法必须要与国家教育部和统计局的官方标准相一致。标准化的统计指标体系的建立是统计信息系统实现信息非结构化查询功能的前提条件。

2.真正实现数据管理的网络化。高校的管理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多个层面,需要对校、院、系、室等多个层次的多项工作进行管理与协调。统计信息系统的构建必须对此进行充分考虑。首先要构建统计工作组织架构,对各部门进行分层次分级别管理。同时,为了实现信息在各部门的流通、共享与实时查询,必须实现数据管理工作的网络化。高校的统计网络设计按级别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是校办综合统计,第二层是行政部门及各学院统计,第三层是基层统计部门统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主要由基层部门来完成。统计工作从上到下逐层进行布置,数据信息从下到上逐层进行汇总呈报,这样各层次的各部门都可以得到自己需要的数据,真正实现数据的采集、整理及呈报工作的网络化,实现数据的互通互联,从而大大提高高校统计工作的效率。

三、建立高校内部统计信息系统的几点建议

构建高校统计信息系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事前需要制定一套完整的建设方案。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尤其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一)对统计指标进行降维分解

在大数据时代,统计数据库更是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如数据类型的复杂多样性和数据的高维性等。大量的统计数据超越了传统的二维表模式,存储、读取和处理都将面临困难。这时我们需要借助于标准化的统计指标体系,并根据实际需要将统计指标进行科学合理的分解,对高维数据进行降维分解处理。统计数据降维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这些方法各自有其优点和缺点,尤其聚类分析不适用于大样本条件。因此在实践当中要结合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降维方法,尽可能减少原始信息的损失量。

(二)实现统计信息系统与主管部门的数据对接

高校的统计工作既要满足本校日常管理及战略决策的需要,又要同时满足上级主管部门的统计报表需要,统计信息既为本单位提供决策支持,也要为上级主管部门制定宏观教育政策提供依据。统计信息系统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与教育部、统计局等上级主管部门之间的指标接轨问题,系统必须能够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报表要求进行非结构化查询,并建立相应的统计指标体系,生成指标口径一致、符合报表要求的数据信息,进而从根本上摆脱几近纯手工的统计报表方式。

(三)实现基础数据库的实时更新与维护

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是统计工作的基本要求,其中准确性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而及时性又是准确性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之一。要想获得准确的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实时更新与维护至关重要。基础数据的更新和维护工作基本上是由基层部门来完成,由综合部门负责监督和指导。基础数据库的实时更新与维护离不开高校统计工作的网络化运行和管理,该项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一旦校内的人、财、物等任何数据信息发生变更时,基层部门必须第一时间进行核准、更新与维护,各级领导和部门必须对此项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和支持,将责任切实落实到人,确保基础数据库正常运行和实时更新。

四、结语

高校内部统计信息系统的建设需要全体教职员工的理解和参与,需要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系统的开发除要遵循一般信息系统开发的步骤和方法外,还必须结合统计实践活动本身的特点,结合高校教育发展的需要,注重系统的实用性,解决好系统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使统计信息系统真正成为提高高校统计工作效率的重要平台。

【参考文献】

[1]刘敏.对统计信息系统网络建设方案的建议[J].统计与信息论坛,1996(4):29-34.

[2]肖菲.新形势下高校统计工作的探讨[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3]朱飞,汤红.高校统计网络建设探析[J].科技信息,2010(4):627-628.

[4]杨晓北.教育综合统计信息系统建设的基本思路[J].管理信息系统,2001.

医院统计信息系统 篇12

关键词:统计信息,医院管理,价值,信息化,统计指标,方法

1. 统计信息为提高医院医疗质量提供准确的信息源

医院医疗质量影响到一个医院的工作效率和医疗效果, 关系到医院的基本医疗质量和社会信誉。利用统计综合分析中的医疗指标、质量指标来保证统计信息的准确来源。加强医院管理, 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 反馈疾病的发生及其规律。

利用诊断质量指标综合反映医院住院医疗质量和管理状况, 评价医生业务水平。利用治疗质量指标观测直接影响医疗终末质量。利用工作效率指标反映管理水平和医疗技术。利用单病种质量指标来反馈主要包括住院总费用、医疗水平、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广大患者对医院的信誉度。利用医技科室质量指标来管理大型医疗设备运营情况, 为医院的持续发展提供可靠数据依据。

2. 统计信息是医院实施量化管理的数据资源保证

现代化医院离不开科学的决策, 科学的决策离不开及时、准确、全面的统计数据, 医院卫生统计能够迅速反映医院管理活动中的动态变化指标情况和历史全貌, 为制定医院质量管理指标和计划, 监控方案的实施过程, 总结项目工作经验教训, 提供可靠的、权威的数据资源保证。

准确、及时、全面的统计信息开阔了领导的思路, 提升了领导的思维层次和领导能力。管理者通过统计信息获得资料, 通过资料发现问题;通过对问题的深入分析研究, 提出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途径;如:通过对工作效率指标的分析, 加强对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住院日和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的管理;通过对诊断质量指标的分析, 加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 提高医生的业务水平;通过对治疗质量指标的分析, 强化对治疗患者出院情况的正确填写, 真实反映医院的治疗质量;通过对医技科室质量指标的分析, 了解医院大型设备的使用情况, 掌握医院的经济效益;通过对费用结构指标的分析, 认识医院效益提升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在总费用不变的情况下, 如何降低药费构成比, 相对提高医疗服务费用比例, 从而提高收入“含金量”, 此同时患者得到合理的用药和优质的服务;通过对单病种质量指标的分析, 控制单病种费用, 提高医疗质量。打出医院的医疗品牌, 提高医院在社会的信誉度, 树立医院的知名度, 为医院获取社会效益。

3. 统计分析是医院管理的科学依据

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统计分析体系。综合统计分析是医院经营管理的重要部分, 综合医院经营管理水平和实际情况, 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统计分析体系, 以达到分析的目的, 通过对不同时期统计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找出差距;通过横向 (与同级医院比) 以及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分析, 从中找出影响医疗工作的各种因数, 提出合理化建议;通过因数分析, 测定各因数变化的影响因素;通过投入产出分析, 评价大型设备的经济效益;通过趋势动态分析, 掌握医院的发展趋势。让领导者通过综合的统计工作, 洞悉社会对医院医疗工作的需求, 把握医疗需求变化的趋势, 合理调整医疗布局, 合理配置医院内部的人、财、物, 强化工作重点,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获取更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4. 统计信息化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价值

医院财务管理系统是医院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及时准确地获取财务数据, 监督控制预算的使用, 对财务部门和决策层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 很多医院对财务工作的信息化不够重视, 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医院的财务数据跟HIS数据一样, 属于医院内部业务数据, 安全性十分重要。医院的HIS系统一般都是运行在独立的网络上, 与互联网是物理隔离的。如果财务系统运行在HIS网络上, 不但在安全性上比互联网更有保障, 而且在HIS系统机房的良好环境下, 系统和数据服务器等设备的正常运转也得到良好的保证。这样, 不但使财务系统实现了网络化, 扩大了财务系统的使用范围, 而且安全性也得到了充分的保障。HIS系统是基于ORACLE数据库的, 而老的财务管理系统采用的也是ORACLE数据库, 因此, 开发新的财务管理系统可以充分利用老系统的一些优势功能, 不用建立新的数据库实例, 只需对表空间进行调整, 这样不但可以减轻开发工作, 而且因为都是采用ORACLE数据库, 对技术人员的管理不会造成额外的压力。

卫生统计指标体系作为一组相关指标的有机集合, 比单一指标、综合指标等能提供给人更多更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更强的功能。然而, 一个劣质的指标体系其利用价值及信息功能的发挥则会大打折扣, 甚至没法利用。我们拟对指标体系构建的一般方法作探讨。指标体系构建不管是基于某一领域综合性指标体系 (或综合性统计指标体系) , 还是仅就领域内某一方面作评估用的指标体系, 他们的构建步骤不尽统一, 但大体上可归纳为以下方式:这种情况一般可通过专家 (会议) 法首先提出指标, 接着利用现场调查对专家法提出的指标特性进行全面评价和初步筛选, 第三步制定指标筛选标准并完成筛选。这里主要指利用相关统计学方法, 如离散趋势法 (从指标灵敏度角度) 、相关系数法 (着眼指标代表性和独立性) 等统计学方法对指标进行科学筛选。当然, 指标的筛选标准还包括指标易得性、特异性、有效性、可靠性等要求的考察。最后确定最终进入体系的指标, 设计体系结构、内容, 并完成体系构建。我们需要广泛收集散在指标 (为方便后续工作, 可按一定形式对指标归类) , 之后采用专家会议法 (主观法) 和有关统计学方法对指标进行筛选, 待体系形成后, 需对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实用性等进行评价。

卫生统计指标体系设计原则易与前面提到的指标筛选原则及标准相混淆。这种混淆不致产生太多麻烦。

只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谈体系的设计原则更多地侧重于体系科学性是否强, 系统性是否高及体系的“质量”如何。

归纳一下体系设计原则 (指共性原则, 因为领域、专业的不同, 个性原则须结合本领域特点) 主要在: (1) 数量:指标体系中的指标数量不宜过大, 层次不宜过多。在体系比较完备的情况下, 指标数目应尽可能地压缩, 使得层次结构清晰合理且以易于操作为限。指标数目过大 (或层次太多) 将会使人们难以把握和采用, 因而影响其利用率。 (2) 质量:主要是对体系科学性的要求。主要体现为体系的系统性如何、体系中主要指标是否得到体现及体系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三个方面。只有一定质量的指标体系才可能被更多地使用。

近期建立的国家卫生统计指标体系则主要采用了第一种方式, 即收集指标→筛选指标→确定指标→形成体系→评价体系。最终形成的指标体系初稿。国家卫生统计指标体系 (征求意见稿) 在参考英国与美国国家卫生系统绩效/质量框架的基础上, 我们采用方式1, 尝试性地构建了国家卫生系统绩效/质量指标框架, 并用此指标框架作了演示, 得出了部分结果 (表2) , 但该框架的合理性尚未经论证, 有待进一步研究国家卫生系统绩效/质量指标部分研究结果。

就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而言, 各有不同, 但大都要涉及指标获取方式、指标筛选方法, 以及指标体系应用后的反馈评价等方面的内容。构建过程及最终形成的体系无所谓对与错, 只有优劣及是否便于应用等方面的差别。对指标体系“质”的总要求可概括为:结构简洁科学;内容易于理解;所含指标数目尽可能少 (但要尽可能的全) , 且所需数据易于获得等。我们所提到的构建指标体系的两种常见方式, 在大量有关指标体系构建的文献、著作中均有所体现, 也普遍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但作为方法学层面的探讨, 这方面的文献还比较少, 我们旨在从方法学及理论体系的角度对指标体系的构建作一阐述, 希望对意欲构建指标体系的朋友能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杨树勤.卫生统计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2:3

[2]孙振球, 徐勇勇.医学统计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2

上一篇:教师管理研究下一篇:坏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