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养殖

2024-09-18

复合养殖(共4篇)

复合养殖 篇1

池塘养殖模式的研究应该纳入可持续发展框架之中。传统的经济效益分析存在明显局限性,即仅仅注重生产者自身投入和生产所得,而养殖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对生态或环境的负面影响则被看作是生产或消费过程中的负效应,不被纳入到生产者的生产和消费预算,而是由社会和自然承担。从长远观点看,这是一种短视行为,违背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原则。因此,探索和应用一种定量计算方法来评价新养殖模式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成为不可或缺的工作。

生态足迹分析(Ecological Footprint Analysis)最早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Rees在1992年提出并在1996年由其博士生Wackernagel完善的一种用于衡量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以及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生命支持服务功能的方法。生态足迹指任何已知人口(个人、一个城市或一个国家)生产这些人口所消费的所有资源和吸纳这些人口所产生的所有废弃物所需要的生物生产性土地的总面积[1,2]。该方法通过估算维持人类的自然资源消费量和同化人类产生的废弃物所需要的生物生产性空间面积大小,并与给定人口区域的生态承载力进行比较,来衡量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

复合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作为一种新养殖模式,笔者对其系统设计、构成、养殖功效等作过报道[3]。本文采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复合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简称复合模式)和传统池塘养殖模式(简称传统模式)在资源利用效率方面进行分析,以此来评价这一新模式与传统模式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方面的优劣。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系统的设计与构建

1.1.1 试验系统组成

试验系统中复合池塘养殖系统由水质净化单元、养鱼塘和生态沟渠3个部分组成(图1,箭头代表水流方向)。通过水流相互串通由此形成复合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新系统突破了传统池塘养殖方式,有效实现不同生物间的共生互利关系。系统中包括养鱼塘5口,主要进行鱼类养殖;综合生物塘及人工湿地起水质调节和净化作用;生态沟渠起输导和复氧的功能。对照系统由单一池塘结构组成,按照传统池塘养殖方式进行[3]。

(arrows indicate the direction of the flow)

1.2 生态足迹分析方法

生态足迹的计算公式:EF=Σrj×Ai=Σrj×(Ci /Yi)(j=1,2,3,…,6)

式中:EF—生态足迹总量,ghm2(地球公顷);i—消费项目类型;j—生物生产性土地类型(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筑用地和能源用地);rj—均衡因子,ghm2/hm2;Ai—第i种消费项目折算的生物生产面积,hm2;Ci—第i种消费项目的消费量,kg;Yi—生物生产性土地生产第i种消费项目的地球年平均产量,kg/hm2。

本研究利用生态足迹计算方法中的成分法对两种池塘养殖模式的生态足迹进行分析,其中养殖用水、养殖用电、饵料和环境污染等数据的获得方法如下:

(1)养殖用水:养殖期间,每口池塘面积均为1 000 m2, 水深2.0 m,容水量为2 000 m3,传统养殖池塘年补水一般3~4次,本文按补水3次计,用于补充因蒸发消耗的水量等;循环塘补水4次,用于补充因蒸发和植物蒸腾作用失去的水量,每次补水量按每口池塘容水量的10%计,即为200 m3。传统池塘养殖过程中一般换水2~3次,每次换水量为15%~20%,本文按换水2次,换水量为15%计;而循环水养殖池塘不需换水。鱼塘补水和换水为养殖生产用水中对水资源的消耗,水资源生态足迹计算是建立水资源生态足迹账户,将消耗的水资源转化为相应账户的生产面积——水资源生产用地面积,然后对其均衡化,最终得到可用于全球范围内不同地区可以相互比较的均衡值。本文根据《湖北省2007年度水资源公报》[4]中荆州市产水模数即平均生产能力48.7万m3/km2,并根据黄林楠等[5]计算得出的水资源全球均衡因子5.19 ghm2/hm2来计算两种池塘养殖模式的水资源消耗生态足迹量。

(2)养殖用电:本研究中两种养殖模式均用电能作为水泵和增氧机等的动力,湖北是水电大省,水电装机比重大、发电量多,2006年底全省水电发电量占全省发电量的57.2%[6]。因此,在进行养殖电力消耗的生态足迹计算时,水电比例分别以57.2%和42.8%来核算。直接利用谢鸿宇等[7]得出的我国1 kWh水电生态足迹为2.144 8×10-6 hm2可耕地,1 kWh火电生态足迹为6.117 11×10-5 hm2森林及5.134 27×10-5 hm2牧草地来计算得出。

(3)饵料:两种养殖模式均主养黄颡鱼成鱼,主要投喂商品饵料,根据王兴礼等[8]给出的黄颡鱼成鱼池塘养殖饲料配方,其中,鱼粉、豆饼、芝麻饼、玉米、麸皮等合计占饲料配比的92%,因此,主要以这5种农产品的生态足迹总量来表示饲料的生态足迹量。根据小麦的出粉率及大豆和芝麻的出油率,将麸皮加次粉、豆饼和芝麻饼的消费量分别折算为小麦、大豆和芝麻的消费量,依次为30%、85%和50%;鱼粉的消费量按海水捕捞水产品的消费量计。同时根据谢宏宇等[9]得出的我国主要农产品全球平均产量计算各饲料组分的生态足迹量,合计得出饲料的生态足迹量。

(4)水环境污染:现有生态足迹分析中有关污染的生态影响资料较少,加拿大的一个生态研究小组目前正在研究如何将环境污染的生态影响纳入生态足迹的计算表格中。复合模式中人工湿地等生态工程可以实现废水净化和达标排放,是其与传统模式的主要区别。本研究中尝试把池塘养殖废水的环境污染生态足迹纳入计算当中。根据池塘养殖废水特点,选取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NH3-N)作为水污染物的核算项目,其中以超出水产养殖废水排放要求(DB 33/ 453—2006)中的一级标准的部分来计算废水生态足迹。由于池塘养殖废水污染物浓度较低,危害较小,只考虑水污染处理部分,不考虑污染危害部分。

根据白钰等[10]的研究方法,水污染处理部分生态足迹核算通过单位污染物处理成本和单位水产品价格的引入,以货币为媒介将污染物产品转化为水产品生态足迹。①排放量×单位质量处理成本=水污染物处理成本;②水污染物处理成本÷单位水产品价格=等价的水产品产量。根据王佳伟等[11]得出的污水处理厂处理COD和氨氮的成本分别为0.15~0.79元/kg和3.7~14.6元/kg(本文按0.79元/kg和14.6元/kg计),并根据谢宏宇等[9]得出的内陆水域养殖全球平均产量3 264.268 kg/hm2及2004中国农产品价格调查年鉴得出的水产品平均价格8.79元/kg,得出水污染生态足迹。

本文利用单位利润生态足迹量即获得每万元利润所产生的生态足迹量来表现不同养殖模式下获得一定的经济利润是否需要以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作为代价,对两种模式的资源利用效率及可持续性进行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经济效益分析

2.1.1 人工湿地的费用支出

复合模式中用于人工湿地构建的费用支出,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这一新模式是否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主要因素。表1列出了本试验系统用于人工湿地的费用支出。从表1可以看出,用于人工湿地的费用支出主要包括建设费用、运行费用和维护费用。

根据相关研究报道[12],人工湿地一般可稳定运行10~20年。如果以稳定运行10年计算,本系统中人工湿地的建设费用成本进一步平摊为16元/(m2·年)(不计利率等其它可变因素)。

2.1.2 两种养殖模式经济效益比较

本研究以2007年试验数据为依据。两类养殖池塘的养殖品种结构、比例及日常管理均同步进行,不同之处在于复合池塘养殖用水每日按20%比例经湿地逐梯次循环,传统池塘养殖用水不循环,缺水时则直接从补水塘加入。表2列出了两种养殖池塘经济效益分析结果。由表2计算出,复合池塘投入产出比为1∶2.34(湿地成本按10年计算),传统池塘养殖投入产出比为1∶2.07。

2.2 生态足迹分析

传统模式生态足迹计算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该传统池塘养殖的生态足迹总量为3.340 7 ghm2/年,同时根据该模式下的利润6 803元,则平均每利润单位的生态足迹占有量为4.91 hm2 /万元,即该养殖模式中获得1万元的效益需要4.91 hm2具有地球平均生态生产力的土地面积来提供其所需的资源和消纳所产生的废物。

复合模式生态足迹计算表见表4。该养殖模式中实行的循环水养殖,需要水泵日均6 h从池塘中抽水进入湿地区域进行净化。养殖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人力资源与传统的池塘养殖并无区别。由表4可知,复合模式的生态足迹总量为14.643 6 hm2/年,同时根据该模式下的利润50 226元,则平均每单位利润的生态足迹量为2.92 hm2/万元。即该养殖模式中获得1万元的效益需要2.92 hm2具有地球平均生态生产力的土地面积来提供其所需的资源和消纳所产生的废物。

注:表中均衡因子采用黄林楠等[5]和刘某承等[13]文献中的数值。

注:表中均衡因子采用黄林楠等[5]和刘某承等[13]文献中的数值。

3 讨论

生态足迹模型在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评估中已有一定的应用。王习元等[14]研究了宜兴大浦镇生态足迹演变,其结果表明该地区的水域生态赤字高达1.443 7 ghm2/人,该区域水产养殖密度高,水域生态不能承载这种渔业生产方式,水环境的保护需要高度重视。Kautsky等[15]研究了哥伦比亚加勒比沿海红树林地区半精养虾场的生态足迹,其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的半精养虾场需要35~190倍的池塘面积来维持其生态系统,哥伦比亚的虾养殖已经接近沿海环境承载力。我国的传统池塘养殖模式已成为阻碍渔业增效增收的瓶颈,发展新的池塘养殖模式已势在必行,而新的池塘养殖模式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通过应用生态足迹模型研究不同养殖模式的资源利用效益可以得出检验。

本研究中就单位利润生态足迹量而言,复合模式为2.92 hm2 /万元,而传统模式为4.91 hm2 /万元。复合模式所耗费的单位利润生态足迹比传统模式小,主要体现在:

(1)减少了水资源的利用。水产养殖是以水作为介质从事鱼类及其他水产经济动植物的生产活动。复合模式中养殖用水通过湿地净化得以循环利用,养殖过程中仅补充因蒸发和因植物蒸腾作用消耗的水量而不需要换水,因此使复合模式水的生态足迹量大幅度下降。

(2)增加了产出。虽然复合模式中,湿地的构建减少了养殖面积,但该模式的产量比传统池塘高,整个系统产出增加,使经济效益增高并降低单位利润生态足迹量。

(3)减少了废水排放对环境的影响。本研究中把养殖废水排放产生的生态足迹量进行了量化,在传统池塘养殖中的生态足迹量达到0.000 3 ghm2/年,占整个传统池塘养殖生态足迹的0.01%。虽然生态足迹量较小,但本研究中只计算了COD和氨氮的足迹量,对N、P含量及由此产生的水华及疾病传播等污染物没有计算在内。相比之下,复合模式在10~20年内,养殖废水在湿地的净化作用下达标排放,不用考虑排污造成的生态足迹量,从而比传统模式占有环境程度低,对环境的影响小。除此之外,复合模式中人工湿地具有的生态服务功能,使复合养殖系统具有更多的生态价值。同时,养殖过程中不仅水质理化指标控制在适宜的水平,而且有害藻类的生长繁殖受到明显抑制。每天水交换形成的水流使养殖池塘环境更接近自然水体,减少了鱼病发生,保证了养殖产品品质,提供给消费者安全的食品。总之,复合模式使水产养殖业与种植业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养殖系统内部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达到对各种资源最佳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养殖过程中废弃物的产生,在取得理想的养殖效果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取得最佳的环境生态效益。

本研究仅对2007年养殖黄颡鱼的复合模式与传统模式进行了比较。受限于数据条件,可能会出现偏差,但作为通过对池塘养殖模式生态足迹分析的一种尝试,得出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复合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的生态经济综合效益将在其模式的不断推广应用中得到检验,并在不断调整中得到完善。

复合养殖 篇2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1.1 使用材料

1.1.1 复方中草药制剂的组方和制备

选择15味中药按一定比例配制成复方中草药制剂。组方为:黄芩2份, 黄柏2份, 大黄3份, 山楂1份, 五倍子0.5份, 鱼腥草3份, 麦芽1份, 陈皮2份, 穿心莲3份, 龙胆草1份, 黄连0.5份, 甘草1份, 苦参2份, 茵陈2份, 神曲1份, 合计:25份, 粉碎后均匀混合, (颗粒直径<0.18 mm) , 制成复方中草药制剂。

1.1.2 试验鱼池的选择

在郊区的石桥村6个村民小组随机选择20个鲤鱼养殖池塘、10个鱼养殖池塘, 其中鲤鱼池最小的0.25 hm2, 最大的0.6hm2, 试验池塘平均为0.42 hm2, 鱼养殖池最小的0.22 hm2, 最大的0.49 hm2, 10个鱼养殖池塘平均0.36 hm2, 同时选择投喂相同饲料和同一来源鱼种的20个鲤鱼饲养池和10个鱼饲养池作为对照池。鲤鱼对照池平均养殖面积为0.4 hm2, 鱼对照池平均养殖面积为0.34 hm2, 鲤鱼养殖池放养鱼种为本地孵化、培养的建鲤, 鱼种平均规格为每尾62g, 平均放养密度为29 760尾/hm2, 鱼鱼种来自郑州黄河渔场, 鱼鱼种平均规格为每尾54 g, 平均放养密度为15 000尾/hm2, 鱼池同时套养部分鲢、鳙鱼。在杨桥村选择鲤鱼养殖试验池15个 (平均鱼池面积为0.45 hm2) , 鱼池5个 (平均鱼池面积为0.32 hm2) , 同时选择投喂相同饲料和同一来源鱼种的15个鲤鱼饲养池和5个鱼饲养池作为对照池。饲养鱼种来自郑州良种场的黄河鲤鱼种 (平均规格为每尾65 g, 平均放养密度为24 000尾/hm2) 和鱼鱼种 (平均规格为每尾58 g, 平均放养密度为14 250尾/hm2) 。

1.2 试验方法

1.2.1 给药方法

选择的35个鲤鱼试验养殖池 (其中有20个池饲养建鲤, 15个池饲养黄河鲤鱼) 和15个鱼试验养殖池及相应的对照池经池塘清整和消毒后, 2012年3月15日之前鱼种放养完毕, 从4月20日开始 (根据天气状况可适当提前或延后1~2 d) 在试验鱼池中投喂配制好的复方中草药制剂, 每月投喂1次, 每次投喂7 d, 投喂量为每1kg饲料加中草药制剂0.125 kg, 其中, 在7—9月份鱼病流行季节, 投喂量为每1 kg饲料加中草药制剂0.15 kg, 对照池不投喂复方中草药制剂。

1.2.2 试验鱼池的日常管理与记录

我们选择的试验池、对照池均为当地精养池塘, 投喂的饲料分别为开封正大、开封禾丰饲料公司、和本地生产的鲤鱼、鱼专用饲料。平时做好试验池、对照池的日常管理 (如定期加注新水、合理使用增氧机、做好病鱼的预防与治疗等) 和池塘日记 (投饵、鱼病发生、治疗等情况) 。对照池不投喂复方中草药制剂, 当对照池塘发生鱼病时, 由养殖户自己选择治疗和预防的药物与方法。

2 结果分析

2.1 中草药制剂对鱼类生长的影响

2013年1月12日至2月1日试验池、对照池饲养鱼类陆续出塘。试验表明, 在养殖过程中, 坚持定期投喂复方中草药制剂的池塘, 其成鱼出池规格、成活率均高于对照池塘, 而全年平均饲料系数明显低于未投喂中药制剂的池塘 (见表1) 。其中, 定期投喂中草药制剂的建鲤池与对照池相比, 全年平均饲料系数降低12.6%, 饲养黄河鲤鱼组同比全年平均饲料系数降低10.9%, 鱼组同比降低8.43%。说明在养殖过程中, 定期投喂复方中草药制剂, 可以有效降低饲料系数, 提高鱼类生长速度, 提高成活率, 达到增加广大养殖户经济收入的目的。

2.2 中草药制剂对提高养殖鱼类疾病抵抗力的影响

统计养殖生产过程中试验鱼池、对照池全年发生的鱼类主要疾病次数和每公顷池塘全年用于鱼病防治的费用 (见表2) 。结果表明, 定期投喂复方中草药制剂的池塘其鱼病发生的次数和全年用于鱼病治疗的费用都明显减少, 其中中药组建鲤池全年用于鱼病治疗的费用同比下降65.03%, 黄河鲤鱼池同比下降了68%, 鱼池同比下降了55.82%。甚至2012年郑州地区养殖区流行较广泛、危害较大的鲤鱼病毒性出血病, 在中药组35个鲤鱼试验池中无一例发生, 而同期对照池有33个鱼塘发生。年底出塘时, 对照组35个鲤鱼养殖池中出现应激反应 (拉网时出现出血、死亡等症状) 的有19个池, 而投喂中药制剂的35个鲤鱼试验池中无一例应激反应发生。试验表明, 定期投喂复方中草药制剂可以明显提高养殖鱼类疾病抵抗力, 减少疾病发生, 降低养殖费用, 减少抗生素药物的使用。继而改善养殖环境和水产品品质, 减少污染, 提高广大渔民收入。

3 讨论

3.1 中草药制剂的作用

中草药具有无药物残留、药源广、没有耐药性、价格低廉、疗效稳定、毒副作用较小等优点, 不仅能抗菌、消炎、抗病毒、杀虫, 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微量元素, 适量投喂中草药既可以防病治病、又可以促进养殖鱼类生长、增强鱼体抵抗力、增加渔民收入。在当前由于养殖户滥用抗生素造成耐药菌株不断增多的情况下, 开发使用中草药防病、治病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试验用的复方中草药制剂有黄芩、黄柏、大黄、山楂、五倍子、龙胆草、穿心莲等十五种中草药组成, 其中鱼腥草能调节动物机体本身的防御因子, 提高机体免疫力, 同时具有止血、镇痛、促进组织再生的作用;穿心莲具有抗菌、抗病毒、促进白细胞吞噬作用;龙胆草有抗菌、健胃、利胆的作用;山楂富含咖啡酸、胆碱、山楂酸等成分, 具有助消化、促进动物增重的作用;陈皮和神曲都有理气、健脾、抗炎、助消化的功能;甘草含甘草甜素、黄酮类, 具有抗炎及抗变态反应和促进消化液分泌及解毒作用[1];黄芩、黄柏、大黄、黄连具有抑菌、消炎、解毒功能, 可预防和治疗鱼类烂鳃、肠炎、败血病等[2]。本次试验结果也证明了黄芩等15种中药组成的复方中草药制剂明显具有促进鱼类生长、降低饲料系数、增强鱼类疾病抵抗力、减少疾病发生、提高鱼体免疫力的功能, 值得广大渔民朋友在渔业生产中推广使用。

3.2 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中草药资源, 在水产动物养殖过程中大力开展中草药防病、治病得天独厚, 尤其是目前养殖环境的不断恶化和居民对食品安全的迫切期待, 这项工作更为重要。事实上我国各类科研单位对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相关研究工作一直在进行中, 也见到不少报道。中草药可以提高消化酶的活力、促进饲料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合成代谢, 提高养殖动物的生长速度, 在饲料中添加能够促进水产动物对饲料的嗜好性, 促进其摄食, 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减少对水体的污染。中草药一方面具有抗菌、驱虫和抗病毒作用, 另一方面能提高和促进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为主的免疫力和抗病力, 从而提高养殖品种抗应激能力[3]。虽然目前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中的广泛应用还存在很多问题和局限, 但是, 随着我国中药质量标准的制订和规范, 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再加工技术的不断完善, 中草药制剂对水产养殖动物的保健、促生长、抗病治病作用, 已经越来越得到广大渔民的认可。

4 小结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 定期使用有黄芩、黄柏、大黄、山楂、五倍子、龙胆草、穿心莲等十五种中草药组成复方中草药制剂, 体现了鱼病防治工作“以防为主, 防重于治;无病先防, 有病早治”的原则, 在养殖过程中, 坚持使用中草药制剂可明显减少甚至停止使用抗生素, 对减少环境污染和药物残留、提高渔民收入、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权可艳, 李正军.常用渔药使用手册[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257-294

[2]姚志刚.水产动物病害防治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45-46

复合养殖 篇3

关键词:水产养殖,复合型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新时期

位于南海之滨的广东是我国水产养殖大省, 区域内水系发达、渔业资源十分丰富, 其养殖水面居全国前列, 水产品产量占全国水产品总产量的13.6%以上, 是我国第二大水产品生产省, 是广东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养殖专业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创办于1935年的广东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 该校于1979年开始面向全国招生第1批本科学生, 经过多年的发展, 目前水产养殖是广东省重点学科, 1988年获准设立水产养殖学硕士学位授权点, 2009年获准水产学科博士学位点建设, 201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批准, 正式获批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从而实现了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一级学科博士点“零”的突破, 并且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学位授权体系。

1 抓住机遇, 贯彻战略部署

目前, 党的十八大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 国务院通过了《广东海洋经济综合开发试验区发展规划》, 为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科的发展提供了重大发展机遇。同时农业部《水产养殖业增长方式转变行动实施方案》提出三大方向, 即推行水产健康养殖, 促进水产养殖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方向转变;推广水产良种和渔业科技, 促进水产养殖向效益型增长方式转变;实施水产养殖生产全程质量监控, 促进水产养殖业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进入后建博时代,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此时与同样开设有水产养殖专业的中国海洋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高等院校相比, 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每年培养的水产高素质复合创新人才数量明显偏低, 在质量上与兄弟院校的毕业生也有着明显的差距[1]。因此, 改革现有的培养模式, 探索新时期水产养殖复合型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缩小与一流院校的发展差距,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已是当务之急。

2 立足应用, 培养“三能”人才

“因海而生, 因海而兴”的广东海洋大学在华南地区海洋和水产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科技支撑作用。在南海海水名贵鱼类的种苗繁育及养殖、对虾种苗繁育及养殖、海水鱼类病害防治、珍珠贝的养殖及育珠技术均居国内先进水平。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南方海洋和水产业的蓬勃发展, 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华南地区对虾产业高效技术”及“日本囊对虾和斑节对虾地膜覆沙池健康养殖技术研究及示范推广”等相关成果在南方各省的推广面积达2.2万hm2, 培养对虾养殖技术人员2.4万人, 实现产值116亿元, 新增利税11亿元, 解决了近50万人就业。在水产科技的有力支撑下, 仅湛江地区对虾的种苗产量、养殖面积、养殖产量、饲料产量、加工规模、出口量和交易量均为全国第1位。

辉煌成绩的取得, 与广东海洋大学“肩负海洋使命, 培养三能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密不可分的, 也是立校之本, 发展之源[2]。水产博士点的建设和取得, 更是如虎添翼, 为水产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在这种新形势下, 如何探索创新广东海洋大学校新时期水产养殖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模式成为一个新颖的课题。

3 依托科研, 创新培养模式

根据《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 进一步深化高校和科研机构科研体制改革, 建立以创新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 增强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创新动力。自从2008年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科博士点立项建设以来, 水产学科的科学研究取得了快速、重大的发展。近年来水产学科专业教师承担各级科研课题350余项, 总经费10 352万元, 其中包括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行业公益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等近40项, 经费逾4 000万元。近5年来, 本专业教师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 其中SCI和EI收录或源期刊论文100余篇;教师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2项, 其中省一等奖2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54项, 授权专利23项;目前建有8个省部 (厅) 级重点实验室 (中心) , 仪器总值逾5 000万元, 实验室面积达14 000 m2, 水产学科科研条件及水平获得重大的改善和提升。实践证明, 以科研为依托, 致力于教学、科研及实践的创新探索, 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科研实力, 延续良好发展态势, 实现科研发展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科拟以一级学科博士点为契机, 依托科研, 努力探索教育、科研、实践三大人才培养工程的创新模式。

3.1 依托科研, 致力教育创新

广东海洋大学定位为具有鲜明鲜明地域特色、国内知名的研究教学型高校, 教育创新, 培养高素质复合人才始终是该校的发展主题。

3.1.1 本科教育创新。

一是特色专业培育。加强水产养殖学国家级特色专业的建设, 以省级和国家特色 (重点) 专业为建设目标。二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建立科学指导、分类培养、自主选择的培养机制, 探索和构建结构合理、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注重更新人才培养观念, 有效统筹学科、专业、师资、课程、教材、基地等人才培养要素, 逐步构建适合研究型教学学院要求的多学科综合环境下的人才培养体系[3,4]。三是优秀教学团队培育。实行专业首席教师制度, 建立一支优秀的专业课程建设团队;完善课程建设负责人制度、助教制度和教学督导制度, 促进中青年教师成长;选派教学骨干赴境内外参加课程教学能力培训和交流;以科研项目、教改课题、精品课程和特色专业建设为载体, 加快培育省级以上优秀教学团队和教学名师。

3.1.2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创新。

一是实施优质生源工程。启动校内本科生专业教育与考研课程辅导项目, 提高本校本科生考研的积极性和成绩;高度重视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 健全学院、系 (科研团队) 、导师共同参与的研究生招生宣传体系;与兄弟院校建立研究生调剂信息共享机制,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为吸引优质生源树立良好的口碑。二是创新研究生培养机制。围绕3个方面创新研究生培养机制:进一步完善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 在研究生招生、培养管理中充分发挥导师的主导作用, 进一步增加招生录取中导师与研究生的双向选择权利;加大对研究生的资助力度, 引入竞争激励机制, 从而进一步激发研究生的学习热情与创新精神;建立和完善导师资助制度, 使研究生的培养围绕导师的科研课题来进行, 加快创新人才的培养步伐。三是实施研究生质量提升工程。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核心, 逐步建立和完善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体系, 深入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研究项目。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积极申请承办研究生学术论坛与暑期学校, 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 积极申报校级、省级研究生示范课程;实施优秀研究生论文培育计划, 全面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

3.2 依托科研, 致力学术创新

3.2.1 实施学科项目培育计划, 增强学科核心竞争力。

以《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2011计划) 》《广东省“十二五”现代渔业发展规划》《广东海洋经济综合开发试验区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为指导, 瞄准国际前沿, 紧扣南海现代渔业发展的战略需求, 以“建设大团队、争取大项目、培育大成果”为科学研究的主要抓手, 推动实施学科建设项目的培育计划。

3.2.2 加强科研支撑服务体系建设。

继续加强对“广东省水产经济动物病原生物学及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的支持, 积极争取“南海水产经济动物增养殖广东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获教育厅滚动支持, 做好“广东高校热带海产无脊椎动物养殖工程研究中心”、“农业部南方对虾质量安全控制实验室”、“农业部广东南美白对虾遗传育种中心”的建设工作, 从而建立起完善的科研支撑服务体系。

3.3 依托科研, 致力实践和就业协同创新

3.3.1 依托科研基地, 打造生产实践大平台。

水产养殖专业是一个应用性较强的专业, 科学研究归根结底是为社会, 为生产提供指导和服务, 生产实践是贯穿整个人才培养的主题[5,6]。广东海洋大学海洋生物研究基地位于湛江市东海岛, 占地20 hm2, 基建投资近3 000万元。主要包括有海洋生物繁育车间、种苗标准池、办公楼、综合实验楼和专家楼等科研设施。另配有完善的水处理系统设备、玻璃钢培育系统、海水渗滤与引水系统、淡水热水深井等配套设施, 可供逾300名学生同时进行科研、实践和生产实习。近年来, 以海洋生物研究基地为依托, 先后立项并完成了农业部南方对虾质量安全控制实验室、农业部广东南美白对虾遗传育种中心、对虾种苗种质分析实验室、病害防治实验室、环境检测与控制实验室的建设。科研生产实践大平台的成功建设, 不仅为海洋生物技术与水产研发提供有力支撑, 也已成为广东省乃至南海区域海洋与水产科学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重要科研基地[7,8]。

3.3.2 院企协同创新, “订单式”培育高素质专业人才。

紧紧围绕现代渔业发展的战略需求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 广泛建立学院与企业的联合, 可最大限度地实现产、学、研结合, 强化学生生产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自2007年起, 广东海洋大学与国内著名的水产企业联合, 陆续开设了“海大班”、“粤海班”、“恒兴班”等, 2012年又开设了“通威班”。企业定期安排高级管理人员、技术总监、营销精英及技术骨干进校为班里的学员免费授课, 强化学生专业素养和实训经验, 并提前接触相关公司的企业文化。学生在这种校园文化熏陶下, 逐步增强了对水产行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学生就业有针对性, 缩短了就业链条, 节约了就业成本[9,10]。据统计, 近几年水产养殖专业毕业生每年到水产行业就业的高达95%以上。跟踪调查结果表明:水产学科90%左右的毕业生一直在水产行业就业和创业, 并在本行业得到较好的发展, 也为水产学科就业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达到学院、企业、学生“三赢”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于瑞海, 王昭萍, 温海深.强化产学研结合培养水产创新型人才[J].中国校外教育, 2012 (9) :20-21.

[2]张光亚.广东海洋大学三能人才培养的实践[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9 (4) :108-109.

[3]陈京华.水产养殖学专业创新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9 (29) :20-21.

[4]赵文, 蒲红宇.通过生产实习实现水产养殖学专业理论教学内容的应用型转变[J].中国农业教育, 2008 (4) :54-55.

[5]黄进强, 刘哲, 蔡原, 等.水产养殖学专业实验与实习教学结合的实践与思考[J].实验室科学, 2011, 14 (1) :177-179

[6]安振华, 王平.水产养殖专业苗种繁育和养殖实践教学的创新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 2012 (22) :335-340.

[7]陈马康, 魏华.面向21世纪的水产养殖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1995 (4) :340-342.

[8]张安国, 杨凤影, 侯文久, 等.水产养殖专业高职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 2013 (22) :140.

[9]张永正, 施振宁, 方美娟.水产养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 2011 (12) :49-51.

复合养殖 篇4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池

试验池塘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围垦十七工段某养殖基地, 试验池塘两口, 1#为试验塘、2#为对照塘, 面积均为8×667 m2, 塘底平坦无沟, 保水性能好, 水源充足, 每个池塘配备2台3 kW叶轮式增氧机2台。

1.2 饲养管理

养殖池塘均按常规方法清塘消毒, 将池塘原有池水排干, 每667 m2用100 kg生石灰全池干洒消毒, 杀灭池中病原体和敌害生物。7 d左右再注入干净水源至1.5 m水深。待水培育好后, 于2011年5月20日投放优质虾苗 (规格1.5 cm左右) 7万尾/667 m2。试验投喂某优质配合虾料, 投喂方法按照“四定”投饵原则, 做到定点、定时、定量、定质投喂, 实际投饵量依天气、水质及虾的摄食情况等调整。两个池塘均做好日常管理, 如根据天气情况开启增氧机、适当加水等。两个塘在整个试验期间均不使用其他任何药品。

1.3 试验方法

2011年6月23日在1#首次按454 g/667 m2的用量投放AQ菌剂, 接下来每隔14 d按227 g/667 m2的用量投放, 2# (对照塘) 不投放菌剂AQ。于6月23日至9月29日期间平均每周检测1次pH值、亚硝酸盐氮及氨氮含量, 并进行数据汇总, 比较验证AQ在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清塘时统计南美白对虾的产量。

2 试验结果

2.1 复合微生态制剂AQ对水质化学指标的影响

2011年5月20日放苗, 经过4个多月的养殖, 两塘均于2011年10月4日淸塘, 试验期间复合微生态制剂AQ对水质调控效果明显, 经过定期使用AQ后, 结果见表1, 两个池塘的pH值均较为稳定, 未出现明显的变化。图1为亚硝酸盐氮含量的变化曲线图, 图2为氨氮的含量变化曲线图, 可见复合微生态制剂AQ连续使用能明显改善水质, 有效控制亚硝酸盐氮、氨氮的含量, 能有效维持控制养殖水体的环境。

2.2 复合微生态制剂AQ对南美白对虾生长状况的影响

1#实际产出白对虾3 577.5 kg, 规格为54尾/kg, 卖出总价128 075元;未使用AQ菌剂的对照塘实际产出白对虾2 560 kg, 规格为50尾/kg, 卖出总价92 160元, 试验组实际增产白对虾1 017.5 kg, 相比对照组养殖效益增加35 915元, 增加养殖户养殖效益。试验塘白对虾的出塘规格略小于对照塘的出塘规格, 而产量上试验塘比对照塘的产量多产出1 017.5 kg, 说明使用菌剂AQ的1#塘的白对虾个体成活率远大于对照塘的白对虾成活率。

3 结论

微生态制剂在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作用显著, 能有效控制水质化学指标, 预防和控制病害的发生, 减少用药剂量和频率, 可有效提高养殖动物的产量。建议使用微生态制剂时, 要尽早使用, 要长期、定期使用, 做好水质调控。另外, 很多产品菌种单一、活菌数不足等导致使用无效果, 因此建议一定要使用质量有保障的产品, 保证使用的有效性。

上一篇:家庭思想道德教育下一篇:语言普遍性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