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影诊断

2024-11-04

显影诊断(通用7篇)

显影诊断 篇1

乳腺癌是近年来女性的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且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着女性的生命及健康,随着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通过改进手术治疗乳腺癌的方法大大提高该病的预后,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1]。早期乳腺癌诊断使生存率达90%以上,尽管诊断及治疗不断进步,但是根除治疗中需要进行淋巴结的清扫,带来诸如上肢麻木、水肿、疼痛及运动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2]。近年来临床上使用前哨淋巴结活检术,该方法可以用于鉴别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淋巴结清扫。目前该项技术的示踪方法主要有核素法和染色法,但是临床上其检出率有待进一步的研究,由于核素法对设备要求高,具有放射性,仍处于实验阶段。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检验的有美蓝染色法,另外荧光法的淋巴结清扫也已经不断运用于临床,采用吲哚菁绿示踪,并根据淋巴结影像而显示出淋巴结情况[3,4]。通过对两种不同染色法检测早期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的对比研究,进一步了解哪种检测法能更好的检测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数目,从而降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假阴性率,为患者选择合适的前哨淋巴结检测方法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德阳市人民医院住院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6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其中A组30例,采用单纯的美蓝染色检测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平均年龄(48.25±20.23)岁;B组30例,采用美蓝+荧光显影联合法检测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平均年龄(47.48±19.63)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在入组前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标准

(1)临床分期T1-2N0M0的早期乳腺癌患者,触诊结果为腋窝淋巴结阴性;(2)化疗后达到临床分期为T1-2N0M0的患者;(3)通过切除活检术或针吸细胞学术后确诊的患者;(4)对该手术操作知情并同意随机分配者。

1.3 排除标准

(1)患侧有过乳腺手术史;(2)多灶性病变;(3)临床检查腋窝处淋巴结肿大者;(4)术前做过放疗;(5)患侧有过腋窝手术史;(6)孕妇或对显影剂药物过敏者。

1.4 研究方法

1.4.1 A组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术前半小时于患侧乳腺乳晕区皮下注射1%美蓝1 ml;在术前已行肿物切除活检或术中冰冻病理证实为乳腺癌,则注射于原肿瘤腔壁周围的皮下组织内。注射后10~15 min开始分离皮瓣,沿胸大肌外背阔肌前缘乳腺外上皱折处开始向腋窝寻找蓝染的淋巴管,沿蓝染淋巴管找出蓝染的淋巴结,予以摘除。记录检出的蓝染淋巴结数作为前哨淋巴结。

1.4.2 B组方法

患者在平卧的体位下,用亚甲蓝原液1 ml于术前15 min在乳晕周围或肿物周围行皮内注射,轻揉注射部位使染色剂更充分的沿着淋巴管扩散;接着5 min后用注射用水稀释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25 mg至1 ml后皮内注射在乳晕周围或肿物周围,轻揉注射部位。示踪剂可沿着乳腺淋巴管回流到腋窝淋巴结,前哨淋巴结是其所必经的第一批淋巴结。接着用脉管系统成像仪观看ICG示踪剂,根据在淋巴管的回流途径汇聚所在为前哨淋巴结的体表投影,该处切开皮肤,皮下用脉管系统成像仪可快速找到前哨淋巴结,并成像在显示器上。同时亚甲蓝染色前哨淋巴结亦可肉眼可见,切取这部分淋巴结作为前哨淋巴结。

1.5 检测方法

切除前哨淋巴结后,同时做改良根治术,解剖腋窝获得腋窝淋巴结,记录个数,并行病理检查,符合前哨淋巴结活检结果即为成功,例如:(1)前哨阴性,腋窝淋巴结阴性即为成功;(2)前哨阳性,腋窝淋巴结阳性也为成功;(3)前哨阳性,腋窝淋巴结阴性也为成功;(4)前哨阴性,腋窝淋巴结阳性则判断为失败。比较两种方法对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成功率。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方法检测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成功率比较

A组共有15例患者前哨淋巴结活检为阳性,其中9例患者腋窝淋巴结病理为阳性,剩下15例前哨淋巴结活检阴性患者中有高达10例患者腋窝淋巴结病理为阳性,成功率仅为66.67%;B组共有21例患者前哨淋巴结活检为阳性,其中12例患者腋窝淋巴结病理为阳性,剩下9例前哨淋巴结活检阴性患者中仅有8例患者腋窝淋巴结病理为阳性,成功率高达88.89%,两组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62,P<0.05)。见附表。

2.2 两种方法检测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效果比较

A组330例患者,共检出蓝染淋巴结51例,每例检出0~3例,平均1.70例,B组患者,共检出蓝染淋巴结78例,每例检出0~4例,平均2.60例,美蓝+荧光显影联合法检测个数明显高于单纯美蓝染色法(F=18.302,P=0.000)。

美蓝染色和美蓝+荧光显影联合法检测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情况,美蓝+荧光显影联合法更好地对所标记的病灶进行取出。见附图。

3 讨论

最新研究显示,在当今世界危害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中,乳腺癌已位居榜首。在我国城市中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呈年轻化趋势,有学者提出将临床上触及不到肿块的T0期乳腺癌称为早期癌,事实上一些浸润癌也属于早期癌。早期乳腺癌患者无肿块或肿块偏小,似乳腺增生,患者可能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确诊而延误治疗时机[5]。随着乳腺普查的推广及对乳腺重视程度的增加,越来越多的早期乳腺癌被检测出,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越来越受重视[6,7]。

用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准确分析腋下淋巴结状态,既是肿瘤分期的需要,也是指导治疗方案制定的需要。然而ALND破坏了腋窝淋巴回流,因此会造成上肢水肿、麻木、疼痛以致功能障碍,并且不是所有的乳腺癌患者均需要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8]。在早期乳腺癌患者中,无前哨淋巴结转移者,单纯前哨淋巴结切除可以取得与全腋窝淋巴清扫相同的结果,而其低并发症、低创伤、高生活质量的优点更是广大患者和外科医生追求的目标[9]。

目前,早期的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检测方法主要可通过染色法及核素法[10]。研究发现,核素法虽然准确率比染色法高,但是由于具有放射性且价格问题限制该项方法的临床应用。近年来应用荧光导航成像技术定位原发肿瘤,通过注射造影剂可以通过图像增强的形式显示出所需要定位的淋巴结等情况,由于红外荧光对组织具有较高的穿透性,可以通过肉眼分辨出较为清晰的解剖结构,通过术中的荧光成像系统可以同时观察到外科解剖结构及红外信号[11]。吲哚菁绿是水溶性探针,在血管里可以与血浆蛋白结合,并可以通过干细胞摄取后排泄,其副作用非常小,由于其可以通过滤过荧光以外的光就可获得较高的信噪比,注射到淋巴管中不会外渗,因此可以用于识别淋巴管流入腋窝的位置情况[12]。

本研究通过对比美蓝染色和美蓝+荧光显影联合法检测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效果,并与根治术后腋窝淋巴结病理结果做比较,比较两种方法对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检出率,从而评价检验方法在早期乳腺癌检查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显示,美蓝+荧光显影联合法成功率要高于单用美蓝染色成功率。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显示常规对乳腺癌进行腋窝淋巴结的清除可以移除淋巴结,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是多数患者手术之后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因此对清扫淋巴结的传统方法提出了质疑,有学者认为多淋巴结阴性患者进行淋巴结清扫意义不大,而且增加了患者的痛苦[13]。因此盲目的大面积的清扫淋巴结是不可取的方法,应当根据患者的个体化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和淋巴结的清扫方式。通过研究发现美蓝联合荧光显影行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降低并发症等风险,可以准确预测是否出现淋巴结转移,以便更好地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

虽然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已日趋成熟,但其应用于临床仍面临一些问题,主要有:(1)SLNB存在假阴性的可能;(2)不同患者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及采用不同的SLNB检测方法均会对SLNB的检出率及假阴性率产生影响;(3)同检出率一样,对影响SLNB假阴性率的因素也存在争议。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对两种不同染色法检测早期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的对比研究,进一步了解哪种检测法能更好地检测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数目,从而降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假阴性率,为患者选择适合的前哨淋巴结检测方法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综上所述,目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检测尚处于探索阶段,相关检测研究的病例数尚少,可能是样本量小的原因,还需要加大前瞻性的大规模的研究以证实,以保证检测疗效,更好地提高治疗效率。

苏俄小说的今世显影 篇2

一、光影中的文本再生:《怎么办》与《太阳照常升起》

2007年戛纳电影节上, 姜文拍摄的《太阳照常升起》与李安拍摄的《色·戒》一并竞逐金棕榈, 但最终由李安斩获大奖, 而姜文该片在当年其后的国内票房可以用惨败来形容, 这也导致姜文执导的第四部电影《让子弹飞》改变了其以往的艺术电影的追求, 转而用票房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让子弹飞》果然不负众望地成为突破以往所有电影票房的成功院线片, 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这部电影所有的元素也都是从《太阳照常升起》中脱胎而来的, 姜文本人也很自豪地说《太阳照常升起》的内容可以拍好几部《让子弹飞》。这部让姜文最满意的作品至今被几乎所有影迷与专家感到万分难解, 笔者也曾经反复四十余遍观看该片并有一点心得可供借鉴, 其中有一点便是关于苏俄小说的影响。

其实早在姜文改编自王朔小说《动物凶猛》的处女片《阳光灿烂的日子》中, 就已经使人闻到了浓郁的苏联影响下的中国风气, 而在改编自小说《天鹅绒》的电影《太阳照常升起》中, 整个故事的情节被姜文大肆改造, 直接借鉴了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小说《怎么办》里洛普霍夫、基尔萨诺夫和韦拉的三角恋的故事。《怎么办》里洛普霍夫为了成全基尔萨诺夫和韦拉的爱情, 假装自杀并潜遁在外。而在《太阳照常升起》中, 故事主角则是唐老师假装自杀并在他乡另结新欢, 并同《怎么办》的小说情节有着有意相反发展的思路, 最后唐老师的新欢却与前妻之子通奸, 唐老师也愤怒地杀死了自己的亲生儿子。电影中不断出现《怎么办》里的“阿辽莎”和“我知道我知道”。电影的时代还有意设在了“文革”前后, 充满了“毛时代”的激情与张扬。最能够体现出《怎么办》对姜文电影影响的一处是, 当怀孕的前妻千里迢迢来到新疆接管丈夫遗物时, 在三股剪掉的辫子旁边摆着发黄卷皱的小说《怎么办》, 一种极其强烈地讽刺与暗示, 三股不同颜色的辫子暗示了丈夫其实风流成性, 小说的出现更深刻地与电影情节相互暗合。可以说尽管电影是改编自《天鹅绒》, 但在姜文的镜头下却变成了“反《怎么办》”的情节。电影的题目取自《圣经》的一代人走, 一代人来, 而大地永存, 太阳照常升起的寓意。这恰恰也是电影表达“该怎么办”的困惑。可以说苏俄小说《怎么办》在新世纪的电影里“借尸还魂”。

二、文本后世转生:《大师与玛格丽特》和《一个人的圣经》

2000年瑞典皇家学院授予法籍华人高行健诺贝尔文学奖这一殊荣, 并称赞他的作品“可以见到文学从个人在群体历史中的挣扎得到新生”。高行健至今有两部长篇小说, 即《灵山》与《一个人的圣经》, 在后一部作品里, 高行健通过现实与回忆穿插的写法勾勒了小说主人公的“文革”经历与当下流浪的精神困境。小说不惮使用情色描写, 并借助以为名叫“玛格丽特”的女子, 唤醒了主人公的回忆与思索。高行健的这种写法与拯救主人公女子的命名并非完全自出机杼, 而是受到了布尔加科夫《大师与玛格丽特》的影响。布尔加科夫小说中穿插着大师小说主人公本丢·比拉多的忏悔与大师在女友玛格丽特的帮助下新生的故事, 这个结构在《一个人的圣经》中很直白地体现为, 主人公也同样是位作家, 帮助自己新生的女友也叫玛格丽特, 同时主人公也在思索写出一部反映“文革”历史的小说。这种明显的借用正是瑞典皇家学院颂词中称赞的, “可以见到文学从个人在群体历史中的挣扎得到新生”。此外布尔加科夫的《大师与玛格丽特》中大师一角色寄寓着布尔加科夫自己的影子, “原稿是烧不毁的”也是暗示自己的经历。而在高行健《一个人的圣经》中, 主人公作家“他”的身世经历简直就是高行健本人的翻版。高行健小说中的情色描写与布尔加科夫小说中玛格丽特的胴体都是那么直逼人的精神人格。

因此可以看到, 高行健实际上是在移用布尔加科夫小说的结构与手法, 填充进属于自己的意图与内容, 以《一个人的圣经》向着前辈布尔加科夫《大师与玛格丽特》致敬, 成为其多年之后的嗣响。但是如同姜文电影《太阳照常升起》选取的“反《怎么办》”模式类似, 同样受到“文革”影响的高行健在学习前辈布尔加科夫的《大师与玛格丽特》时, 在精神气质上也并没有雷同, 选择了“一个人的圣经”, 而对世事产生了消极弃世乃至带有反抗色彩的怀疑,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值得思索和玩味的现象。这种选择也就预示着高行健无法达到布尔加科夫的高度与深度, 尽管他已经作为一个被加冕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大师。

三、文字的光影重现:《日瓦戈医生》与影视剧版《日瓦戈医生》

帕斯捷尔纳克的小说《日瓦戈医生》为其赢得了世界性的荣誉, 但是这种荣誉却与其诗人的身份有着无奈的错位。凡是阅读过小说的人都会有一种强烈的感觉, 那便是《日瓦戈医生》并未体现出“小说家本色”, 如果我们将《日瓦戈医生》与改编的影视剧相对照便会对此有所领会。

1965年美国大卫·李恩改编的《日瓦戈医生》获得了第38届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等五个奖项, 这部典型好莱坞产品将帕斯捷尔纳克的小说完全变成了爱情电影, 一部与《卡萨布兰卡》等类似的好莱坞之作。电影只选取了日瓦戈医生与妻子和恋人三人在战争背景下的爱情故事, 对小说其他丰富的情节大量摒弃, 使得电影的故事情节比原作要紧凑得多, 这也是电影获得最佳改编剧本奖的原因, 帕斯捷尔纳克的诗性在这里大打折扣。而在2006年由俄罗斯导演普罗什金拍摄的11集电视剧《日瓦戈医生》才真正较为完整地对原著加以表现。但是即便是这部长篇幅的改编之作, 对故事情节与人物也作了一定的改动, 并遭到了当时评论家的批评。可见即便是完整地表现小说的电视剧也难免要对小说加以更改, 联系电影版的作品便能发现, 通常历史上的影视剧改编版都要尽量终于小说, 这也是对经典原著的尊重, 例如同样是俄罗斯的10集电视剧版《大师与玛格丽特》, 便几乎原封不动地拍摄, 虽然难免失之呆板, 但是至少不会违背小说作者的原本意旨;但是对《日瓦戈医生》影视剧版本却恰恰相反, 甚至到了不得不改编改换情节的地步。至此我们至少可以看出, 帕斯捷尔纳克以诗人的思想和手法写出的小说《日瓦戈医生》难免带有抒情诗的风格, 但这也只是笔法上的抒情性罢了, 就如同鲁迅的小说散文无法截然区别一样, 这种抒情性在一般小说家笔下被叙事的严整掩盖掉了光芒, 因而诗人身份的帕斯捷尔纳克便凸显出来了。

帕斯捷尔纳克似乎并不是要原原本本老老实实地讲述一个精彩的故事, 在《日瓦戈医生》里涉及到了无数人物, 很多笔墨花费在其中但未能对小说的情节产生多少推动作用, 更主要的是好莱坞改编的电影中三个人的爱情故事在小说里也没有被浓墨重彩地叙述, 而且常常被其他穿插进来的人物与事件打断, 且在小说结尾看似草草地交待了不知去向或者不明所以的三人命运。此外, 电视剧对人物和情节的改动也是一大原因, 即小说中日瓦戈医生的思想与立场其实将故事性需要的矛盾与剧情降低或者稀释, 他的思考往往是随性的或者说是无主义和拒绝立场的, 这正是帕斯捷尔纳克诗人般的思考方式, 也正是小说抒情诗性特征的主要原因。因此通过两部小说改编的影视剧, 我们可以从艺术体裁的不同来寻求小说本身的艺术特性和形成这种特点的内在原因。

双组份彩色相纸显影液的研究 篇3

彩色相纸经曝光后, 需要经过显影、漂定以及水洗等加工过程得到完美的照片。目前用于彩色相纸冲洗加工的显影液, 都以浓缩形式包装进行销售, 用户在使用时会按照产品的要求进行加水稀释成显影补充液或显影工作液。

彩色相纸显影液的显影剂主要为CD-3, 化学名称为N-{2-[ (4- 氨基 -3- 甲基苯基) 乙基胺基]乙基} 甲磺酰胺倍半硫酸盐一水合物, CD-3为白色或浅粉色的粉状结晶, 易溶于水。彩色相纸显影浓缩液最初由三组份 (A、B、C) 组成, 3个组份包装是为了让各组份分开并维持各自的化学活性和溶解度, 其中一个组份装有彩色显影剂, 另一组份装有维持混合的彩色显影组合物碱性溶液, 再一组份装有荧光增白剂和保护剂[1]。在三组份显影液中, 显影剂组份单独一个包装, 里面有CD-3和亚硫酸盐, 溶液的p H值<2, 溶液在密封和深色的塑料瓶中存放。用亚硫酸盐做保护剂很容易氧化, 随着存放时间增加, 颜色变深变黑后, 就不能使用;配制好的三组份显影补充液放在补充缸中补充使用, 在0~10℃容易结晶, 结晶主要成分是对苯二胺衍生物游离碱, 会造成补充缸的显影剂浓度下降, 结晶还会造成补充泵堵塞, 影响使用。后来, 彩色显影组合物发展到单瓶装显影补充液, 只需直接用水稀释, 配制方便。在单组份显影液中, 由于要保持显影剂的活性, 浓缩液需具有高p H值, 此时显影剂CD-3就要脱去硫酸根, 变成N-{2-[ (4- 氨基 -3- 甲基苯基) 乙基胺基]乙基}甲磺酰胺, 即对苯二胺衍生物游离碱, 由于对苯二胺衍生物游离碱不溶于水, 可能会从溶液中析出, 为了保持溶液稳定, 需要用溶剂来溶解它, 同时该溶剂还需与水互溶。

柯达公司推出一种均一单包装照相彩色显影浓缩物, 含对苯二胺衍生物游离碱状态的彩色显影剂, 有机溶剂含量50%以上, 首先通过成盐的形式除去存在于CD-3中的硫酸根离子, 用溶剂来溶解对苯二胺衍生物游离碱[2];富士推出的单一液体 包装照相 彩色显影 浓缩物 , p H值 >13.0, CD-3在高p H值溶液中变为对苯二胺衍生物游离碱和硫酸根离子[3]。在使用柯达单组份显影补充液时, 会出现感蓝层大密度低, 由于该浓缩物有机溶剂含量高, 配制成显影加工液时, 影响了对苯二胺衍生物游离碱的扩散速率, 从而影响相纸感蓝层的显影速度, 造成感蓝层密度低。富士单组份显影补充液在0℃以下运输和储存容易结块, 给配药带来不便;如有结块配制补充液时需先放置在热水中溶解, 硫酸根离子与钠离子或钾离子结合在浓缩液中也可能引起沉淀。

2 实验

为了克服三组份显影液 和单组份 显影液缺点, 本文研究了一种双组份显影浓缩液:A组份中p H值>12.5, 显影剂CD-3以对苯二胺游离碱形式和适量溶剂结合, 还有保护剂、抗对苯二胺游离碱结晶的物质[4]等;在B组份中有灰雾抑制剂、显影促进剂、螯合剂等。

2.1 双组份显影液的配制

2.1.1 双组份显影液 A 组份

按下列顺序搅拌混合

(前一物品溶解完全后再加入下一物品)

纯水600.0g

PVP K-30 10g

无水亚硫酸钠2.0g

二乙基羟胺54.0g

三乙醇胺60.0g

一种双三嗪氨基二苯乙烯型荧光增白剂[5]55.0g

聚乙二醇 -400 100.0g

50%氢氧化钠溶液80.0g

4- 氨基 -3- 甲基 -N- 乙基 -N- (β- 甲磺酰胺乙基) 苯胺3/2磺酸盐一水合60.0g

10%NP-10 10.0g

补水至V1=1000.0ml

p H 值 (25℃) 12.90

2.1.2双组份显影液B组份

按下列顺序搅拌混合:

纯水600.0g

碳酸钾溶液405.5g

EDTA 20.0g

溴化钾0.25g

碳酸氢钠90.0g

补水至V2=1000.0ml

p H 值 (25℃) 9.00

2.1.3双组份显影工作液配制

双组份显影工作液按表1用量进行配制

V=1000.0ml

pH 值 (25℃) 10.30

2.2漂定工作液配制

漂定工作液按下列顺序搅拌混合:

水 750g

58%硫代硫酸铵150.0g

亚硫酸氢铵25.0g

EDTA 5.0g

50%EDTA铁 (Ⅲ) 铵盐60.0g

补水至V=1000.0ml

p H 值 (25℃) 6.00

2.3药液性能测试

2.3.1实验设备及材料

曝光设备:相纸控制条曝光仪 (上海险峰电影机械厂) ;

使用相纸:SA-6相纸 (乳剂号4630838) ;

冲洗设备:虎丘432冲洗机;

测量设备:x-Rite310密度计、x-Rite分光光度仪SP-60;

2.3.2加工条件

相纸试条的冲洗工艺按表2的要求进行

2.3.3加工药液

通过与下面两种药液的对比, 看配制的双组份显影液能否满足设计要求:

(1) 柯达完美SP三合一显影工作液;

(2) 富士SP108 P1-R显影工作液;

(3) 本试验双组份显影工作液。

3实验结果

通过冲洗相纸试条得 到图1的色块 , 使用x-Rite310密度计来测试色块的密度, 使用x-Rite分光光度仪SP-60来测试白度

3.1药液照相性能

使用x-Rite310密度计来测试色块的密度, 结果见表3。

从试条色块数据看出 (2) (3) 的性能比 (1) 好 , (1) 药液中含较多的有机溶剂, 影响相纸感蓝层的显影。

3.2冲洗后相纸进行白度测试

使用x-Rite分光光度仪SP-60来测试白度, 结果见表4。

从白度测试结果看出 (3) 较好, 该药液使用了一种双三嗪氨基二苯乙烯型荧光增白剂物质[5]。

3.3浓缩液冷冻及冷藏实验

表5浓缩液冷冻及冷藏实验结果Table 5 Cold storage experiment results

(1) (3) 抗冷冻好, (2) 差, 浓缩液中含硫酸根离子与钠离子或钾离子结合形成盐, 引起凝固。

3.4工作液老化及爬升实验

药液在冲洗加工过程中, 由于显影液温度保持在38℃左右, 药液水分在挥发, 补充缸不断向工作缸补充新鲜药液, 溢流口不断溢出疲劳药液, 药液在工作缸四壁及槽架很容易结晶析出, 对加工出的照片易形成脏点和划痕;为了防止结晶对照片上脏点和划痕的影响, 需对药液进行老化及爬升实验。如图2向3个存放工作液的烧杯中放入竖道的小塑料板, 有竖道便于观察药液在老化过程中, 药液爬升、析出等情况;图3药液经过1星期的存放后, 3种药液的爬升情况。

药液的老化爬升实验表明:柯达药液在工作缸中易出结晶, 富士药和双组份药液里由于加入了抗对苯二胺游离碱结晶析出的物质, 使对苯二胺衍生物游离碱不易析出。

4、结论

(1) 由于使用抗对苯二胺衍生物游离碱析出的化合物, 保证了配制的显影补充液在存放过程中不析出对苯二胺衍生物游离碱结晶;

(2) 由于使用一种新型双三嗪氨基二苯乙烯型荧光增白剂, 照片白度显著增加;

(3) 由于采用双组份 (A、B组份) 设计, 解决了浓缩液在低温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结块析出;

(4) 由于A组份使用较少溶剂和使用适量抑制剂, 加工后的相纸三色平衡较好。

参考文献

[1]运志忠.彩色摄影冲洗原理·技术·品控[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99-124.

[2]伊斯曼柯达公司.均一单包装照相彩色显影浓缩物及其配制[P], CN 1245299A, 2000-02-23.

[3]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用于彩色照相感光材料的发色显影补充液及其浓缩组合物[P], CN 1479170A, 2004-03-03.

[4]保定乐凯照相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彩色照相显影液[P], CN 102759849A, 2012-10-31.

显影诊断 篇4

二十余年来,中国印刷出版行业经历了快速发展,目前已经形成CTF(computer to film)和CTP(computer to plate)共存局面,主要是根据客户需求(档次)及成本而灵活选择[1]。印刷胶片是印刷工业的主要成像记录材料,先后包括电子分色片、暗室拷贝片、明室拷贝片、激光照排片、激光影像输出片等。目前,国外生产印刷胶片的生产厂家有富士胶片公司、爱克发公司;国内印刷胶片生产厂家主要有乐凯集团第二胶片厂(简称“乐凯二胶”)。1995年,德国DRUPA印刷展会上推出CTP技术以来,CTP系统在全球得到快速普及。美国、西欧、日本、南美等发达国家中CTP制版达到50%以上;目前中国大陆也有2019套CTP系统投入使用[2],CTP制版占胶印的比例不超过20%。目前在我国报业、商业、印染印刷领域中,采用“激光照排片+PS版”的制版工艺依然居主导地位,对印刷胶片的需求依然旺盛,五年左右的市场稳定是没有异议的,因此开展对印刷胶片显影加工方法研究,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影响印刷胶片质量的因素

目前,国内市场上供应的印刷胶片品牌主要有富士、爱克发、华光。与国外胶片相比,国产印刷胶片存在表观弊病等问题,正在积极地改进过程中;同时,用户在胶片冲洗过程还存在诸多不规范性操作,也需要改进。

众所周知,印刷胶片质量主要取决于卤化银乳剂、涂层、曝光、显影、显影剂稀释状况、冲洗加工条件(温度、时间、循环与搅拌、疲劳性)等方面。当胶片自身质量确定后,冲洗加工控制对保证影像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印刷胶片的质量要求一是网点密度高;二是网点光洁;三是透明部分灰雾度小于0.04。一般来说,这些要求要通过充分显影、控制合适的显影温度、及时更换、补充显影液和定影液来实现。从某种程度上说,冲洗加工对胶片成像质量的优劣也起到了关键性的决定作用。

2.1 胶片质量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胶片质量包括胶片光学质量和工艺质量两方面。胶片的光学质量指标包括实地光学密度、灰雾密度、网点黑度、网点虚晕度等。目前,胶片光学质量主要是通过测量实地密度、灰雾密度、网点边缘清晰度等来控制。其质量取决于发排系统本身的输出质量、胶片材料的性能以及冲洗条件。因此,照排中心可根据自身照排机的感光性能对胶片的实地密度和灰雾度进行测试,选择合适的印刷胶片,以获得优良的印刷质量。

2.2 胶片冲洗加工对印刷网点扩大的影响

印刷过程中由于网点本身很小,经加网、晒版至印刷到纸上,网点始终处在变化之中,引起整个画面色调的变化,影响印刷品质量。主要表现为网点增大。网点增大包括光学增大和物理增大。需考虑制版印刷过程中许多因素对网点增大的影响,因此事先设定一个补偿系数(也称校正系数),用于补偿网点增大。

影响网点增大的因素主要有:冲洗加工条件、印刷条件、墨层厚度、印刷压力及工艺条件、纸张条件等。对胶片冲洗加工来说,网点增大主要是显影过度所致。

3 胶片冲洗加工实验设计

3.1 主要实验设备(仪器)与材料

仪器:网屏5055激光照排机;虎丘胶片冲洗机6322PF;DM—500透射密度计;视频显微镜(х400);风光CGG曝光仪(加柯达雷登25滤色镜)。

材料:华光RL—IIN影像记录片(2010年元月生产的10028#乳剂号),HG—2000、爱比西SH—1000、科艺KY—338、太行TH—111显影液,HG—2000定影液。

3.2 冲洗过程主要影响因素确定方法

印刷胶片冲洗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显影液和定影液的稀释比、药液温度、药液疲劳性、操作方法等,这些因素中对影像质量影响不同。因此,有必要采用多因素优选正交设计法来确定这些因素对影像质量影响的大小。

3.3 冲洗加工的正交试验设计

3.3.1 因素位级表

根据我们对华光印刷胶片半成品、成品质量的实际检验情况,认为有6个因素值必须加以研究,并制订了因素位级,列入表1。

3.3.2 试验方案

因素位级选定后,按照正交设计原则,空余一列。按照因素顺序上列,位级对号入座的原则,需做八次试验确定影响因素排序,列入表2。

3.4 印刷胶片照相性能测试操作与计算方法

印刷胶片照相性能测试操作如下:

(1)使用曝光仪对胶片样条曝光;

(2)显影加工;

(3)采用透射密度计逐级测出样片上的各级的密度值;

(4)按照曝光仪的技术参数,计算出相应的各级的曝光量的对数值;

(5)在坐标纸上画出胶片的D—lgH特性曲线(图1);

(6)根据公式,计算出被测胶片的S、L、γ值;

(7)根据所计算出来的γ值绘制出γ-t显影动力曲线。

计算公式如下:

γ=(D1-D2)/(1gH1-1gH2)=△D/△1gH

L=1gH1-1gH2

S=3/H(D。+3.0)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1 多因素优选正交设计实验结果

4.1.1 实验结果与分析

我们的实验结果见表3。

表3的极差计算表明:

(1)显影液稀释比产生的级差(0.45)明显高于其它的级差,因此,显影液稀释比对胶片性能影响最大;

(2)显影液温度、显影时间及药液持久性所产生的级差分别为0.27、0.23、0.25,它们对胶片性能影响情况基本相同;

(3)定影液温度产生的级差(0.01)明显低于其它的级差,对胶片性能影响最小。

为了保证冲洗胶片质量的稳定,必须控制主要影响因素。所以调节显影液温度和显影时间才是最佳选择。

4.1.2 药液组分对胶片性能的影响

国内主要的显影加工套药中的显影液推荐的稀释比见表4。

用上述4家的显影加工套药显影华光RL—IIN型激光影像片,按各厂推荐的显影液浓度,32℃显影60s,测试其照相性能,结果见表5。

从表5看出,冲洗华光胶片最好采用华光HG—2000和太行TH—111显影液,否则灰雾偏高将影响使用。

注:*Dmax为最大密度。

4.2 胶片冲洗对胶片照相性能的影响

4.2.1 显影液稀释比的影响

保持其它条件相同,增加显影液浓度,会使显影速度加快,但并不是正比例关系。当显影液浓度较高时,灰雾也会随显影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用华光HG—2000显影液,在35℃显影40s条件下,进行不同浓度显影,测试华光RL—IIN型激光影像片的照相性能,结果见表6。

从表6可以看出:其它条件不变时,显影液浓度越高,灰雾越大;稀释比在1∶5~1∶3范围内,灰雾基本稳定;当稀释比达1∶2时,灰雾上升很快。显影液浓度越高,胶片的Dmax越高。随显影液浓度增加,反差系数先提高再降低。

4.2.2 显影温度的影响

用1∶4华光HG—2000显影液,40s显影RL—IIN型激光影像片,改变显影温度,测试照相性能,结果见表7。

从表7可以看出:灰雾随显影温度上升而上升,36℃以上灰雾上升很快,合适的显影温度为30~36℃,最佳温度为35℃。反差系数随显影温度上升而上升,最佳温度35℃。胶片感光度随显影温度上升而上升。显影温度越高,Dmax越大。

4.2.3 显影时间对胶片灰雾的影响

胶片在显影机内停留时间取决于显影速度和显影液液面的高低。我们测试显影时间/温度对灰雾的影响,结果见表8。

从表8可以看出,35℃以下,灰雾0.04~0.05。20~60s:灰雾0.04~0.05。40℃,超过40s,灰雾急剧上升,达0.07~0.08。

4.2.4 显影液的循环与搅拌对显影速度及胶片密度的影响

显影液的循环与搅拌对显影速度有一定影响,搅拌可明显加速显影,同时可避免形成流边效应[3]。显影机内显影辊间设计的合理程度、搅动时间的设定,补充速率与时间的设定、显影时间的设定等都会影响搅拌效果。如果显影辊搅拌不均匀,会使胶片四周密度不一致。

4.2.5 HG—2000型显影液的合适补充量(推荐)

显影时,曝光潜影与显影液反应消耗显影液,同时显影过的胶片会将部分显影液带入定影液,显影液本身也不断地氧化蒸发、结晶,这些都会使显影能力逐渐下降。一段时间后会导致胶片最大密度(Dmax)降低。为保持其活性,必须定期加入补充液,才能保证胶片的正常显影和最大密度。

机显时,必须定期补加补充液使显影液活性保持恒定。

手工时,可增加显影时间来弥补。

根据我们多次试验结果,推荐华光RL—IIN用HG—2000型显影液,补充量为300~320ml/m2(按50%曝光面积计)。

4.2.6 HG—2000型显影液合适的更换周期(推荐)

我们用1∶4华光HG—2000型显影液加工华光RL—IIN型激光影像片,耐冲性结果见表9。

从表9可以看出,显影液浓度为1∶4,不补充情况下,每升显影液可冲3~4m2胶片,照相性能达到使用要求;冲片量超过4m2后,胶片性能变差。

我们也注意到,显影液长时间不用,可能变质或失效,影响冲片质量;显影液在显影辊上产生的结晶物会造成胶片划伤,使药膜面出现白线;显影辊上的沉淀物也会影响显影机的使用寿命,所以隔一段时间需彻底更换显影液并清洗显影机,一般至少两三周换一次。

5 结论

(1)显影液稀释比对胶片影像密度影响最大。

为保持影像质量的稳定,对于同一厂家生产的胶片,冲洗工艺一旦确定后,不宜改变显影液稀释比。

(2)显影液温度、显影时间及药液耐久性对胶片影像性能影响基本相同。

必须严格控制这些冲洗条件。

(3)HG—2000套药冲洗华光印刷胶片的最佳条件是(推荐):

a.显影液、定影液稀释比均为1∶4;

b.35℃,40s显影,32℃定影;

c.显影补充量300~320ml/m2(按50%曝光面积计);

d.至少2~3周更换一次显影液(也与冲片量有关)。

参考文献

[1]崔从忠.印刷胶片的影像评价[J].影像技术,2002,(4):34.

[2]“CTP在中国”之十[J].印刷经理人,2009,12:12.

显影诊断 篇5

经导管栓塞术是介入放射学的一项重要技术。在经导管栓塞术中, 利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术对病灶造影诊断, 并经导管注入栓塞剂进行治疗, 栓塞材料对经导管栓塞术的成功与否起着关键作用。目前临床常用的栓塞材料, 例如NBCA, ONYX, PVA颗粒[1]等, 都是需要在使用时添加显影剂, 液体显影剂一般随着人体在24小时内就代谢完全了, 钽粉等金属显影剂在人体中则有沉析的风险, 这就需要复查时重新造影才能观察到病灶的情况。因此, 在x光下可见的自身可显影的内源性显影栓塞材料的研究日益重要。

目前, 国内外研究人员研究最为广泛的是包埋金属粉的制备方法[2], 但是, 此种方法制备的一般是颗粒栓塞剂, 颗粒大小不均匀, 形状不规则, 在血管中摩擦系数增大;包埋的金属粉, 导致颗粒的密度增加, 容易在微导管中沉积, 增加了手术的风险;国外的研究学者将目光转向了含碘的溶液型栓塞材料[3], 其结构中的碘是显影元素, 将这类含碘的化合物键合到聚合物栓塞材料上, 就使聚合物骨架上带有了显影元素-碘, 这些材料须在有机溶剂中溶解, 在水中沉淀达到栓塞的目的, 大部分工作仍在试验合成阶段。

本所致力于栓塞材料的研究已近10年, 开发了温度敏感型液体栓塞材料[4], 非粘附性液体栓塞材料, PVA微球等一系列栓塞材料。目前在栓塞材料的研究基础上, 最新研究制备出在x光下可见的内源性显影液体栓塞材料, 其中碘含量的多少决定了栓塞材料的显影效果。在试验过程中, 发现不同的灭菌方式对碘含量的影响较大。因此, 本工作对于自制的可显影含碘化合物, 采用锌粉还原-滴定法[5], 测定三种常规灭菌方式下灭菌前后材料中的有效碘含量, 探讨内源性显影栓塞材料的最优灭菌方式。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药

内源性显影栓塞材料 (自制) , 浓硝酸, 氢氧化钠, 可溶性淀粉, 氯化钠, 高锰酸钾, Zn粉, 均为分析纯, 所用蒸馏水均为三蒸水, 硝酸银标准溶液0.1002mol/l, 湿热灭菌锅, 微孔滤膜, 微孔滤膜过滤器

1.2 栓塞剂样品的制备

称取自制的内源性显影栓塞材料溶解于有机溶剂中, 配制成浓度为4%的液体栓塞剂, 分装在西林瓶中, 加盖密封, 以备灭菌。

1.3 栓塞剂样品的灭菌

(1) 湿热灭菌法[6]:按照药典 (2005版) 附录xⅦ中的湿热灭菌方法, 取上述制备的样品, 121℃保持半小时, 冷却后在水中沉析, 收集固体并干燥。

(2) 辐照灭菌法:取上述制备的样品送辐照中心采用钴-60灭菌, 辐照剂量为15 KGY。在水中沉析, 收集固体并干燥。

(3) 膜过滤法[7]:取上述制备的样品用0.22μm的微孔滤膜过滤, 灭菌后样品在水中沉析, 收集固体并干燥。 (4) 灭菌前对照:取上述制备的样品, 直接在水中沉析后干燥。

1.4 栓塞剂样品碘含量的测定

采用锌粉还原-滴定法测定不同灭菌方法处理之后的显影栓塞材料的碘含量, 并与对照组结果进行比对。

1.5 灭菌效果测定

无菌检测实验按照药典 (2005版) 附录ⅪH中无菌检查法进行。

2 结果与讨论

2.1 灭菌方法对栓塞材料显影效果的影响

自制的内源性显影栓塞材料其主要的显影元素为碘。碘含量的高低对材料的显影效果具有直接的影响。在对材料的各项性能进行研究的同时, 发现灭菌方法对产品中碘的含量有较大的影响。

灭菌方法对栓塞材料显影效果的影响结果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 对碘含量影响最大的是湿热灭菌方法, 碘含量降低接近50%。原因可能是在这种灭菌过程中, 栓塞剂溶液要保持高温高压, 碘本身是一种极不稳定的元素, 在高温高压的状态下容易导致化学键分解, 使碘元素从材料骨架上分解离析出来, 导致材料骨架中碘含量降低, 从而极大的影响了材料的显影效果。

辐照法中材料的碘含量也发生降低, 只是幅度较小。原因可能是辐照中Co-60射线导致碘元素从材料上骨架分解下来。膜过滤法中材料的碘含量保持不变。原因是膜过滤法中采用微孔有机滤膜, 施行物理加压使液体材料过滤, 避免了温度、压力、辐照射线等导致碘发生化学解离的因素, 从而保证了材料中的碘不会发生化学分解离析, 保证了栓塞材料中的显影效果。

对比灭菌前后的液体栓塞材料, 灭菌之前液体为淡黄色, 灭菌之后产品的颜色加深。湿热法颜色最深, 为深黄色, 辐照法次之, 膜过滤法颜色基本不变, 也同样验证了测定的结果 (图1) 。

2.2 灭菌效果

材料的无菌检测实验按照药典 (2005版) 附录ⅪH中无菌检查法进行。结果见表2。结果表明3种常规的灭菌方法都能达到有效灭菌的结果。

3 结论

对于含有不稳定元素碘的内源性显影栓塞材料, 灭菌方法的选择对材料显影效果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对比3种常规灭菌方法, 结果发现膜过滤法对栓塞材料有效碘含量的影响最小, 灭菌后不影响栓塞剂显影的效果, 因此选择该方法作为产品的灭菌方法。

摘要:研究探索内源性显影栓塞材料显影效果的灭菌影响因素, 建立适宜的灭菌方法。探讨了湿热灭菌法、辐照灭菌法、膜过滤法对材料的灭菌效果, 采用滴定方法检测材料中的碘含量, 比较灭菌前后碘含量的变化以对比材料的显影效果。结果表明湿热灭菌法和辐照灭菌法虽然能有效灭菌, 但是材料中的碘含量减少较多, 降低了材料的显影效果;膜过滤法在有效灭菌的同时对样品中碘含量的基本没有影响, 材料的显影效果不变化。内源性显影栓塞材料的最优灭菌方法为膜过滤法。

关键词:内源性显影栓塞材料,碘含量,膜过滤灭菌法

参考文献

[1]赵成如, 史文红, 金刚。医用介入栓塞材料。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07, 13 (8) :1。

[2]李艳芳, 多孔复合材料颗粒型血管栓塞剂, 专利号CN1491641A

[3]F.Mottu, D.A.Rufenacht, A.Laurent, et al.Iodine-containing cellulose mixed esters as radiopaque polymers for direct embolization of cerebral aneurysms and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Biomaterials, 2002, 23, 121-131.

[4]Chengru Zhao, Qin Wang, Jianwen Meng, et al.A new thermosensitive polymer as nonadhesive liquid embolism material.Current Applied Physics, 2005, 5, 497-500.

[5]陶钝。碱性锌还原法测定3-乙酰氨基-2, 4, 6-三碘苯甲酸的碘含量。药学学报, 1958, 6 (5) :289。

[6]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附录168。

显影诊断 篇6

关键词:尿路,静脉造影,不显影

静脉尿路造影是泌尿外科最常用的方法, 因而一侧尿路造影不显影在临床上经常遇到。我院自1989年至2009年共收治静脉尿路造影一侧不显影患者160例。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性别:男96例, 女64例;年龄:10~60岁, 平均35岁;病变侧别:左侧88例, 右侧72例;病因:肾结核56例, 尿石症96例, 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8例;症状与体征:腰部包块64例, 肾绞痛78例, 膀胱刺激征38例, 尿异常36例。

1.2 方法

160例均行手术, 其中行肾切除术72例, 肾输尿管切开取石80例, 肾盂成形术8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为肾输尿管结核28例。

2 讨论

静脉尿路造影自1929年应用于临床直至目前为止, 仍被认为是最有效且最有价值的尿路造影方法。随着科学进步, CT, IMR广泛应用, 但我认为静脉尿路造影作为泌尿系统疾病重要检查方法是不能被其它所替代。本法不但适用于尿路疾患的检查, 同时也是测定肾功能的方法之一。

一侧肾不显影应考虑以下几种因素:先天性孤立肾, 晚期肾结核, 巨大肾积水, 肾肿瘤, 肾绞痛后反射性无功能以及其它梗阻性尿路病变等。一侧肾不显影时, 我们还要测定尿素氮的水平来综合考虑。一般认为, 血尿素氮处于正常数值时, 肾盂肾盏显影浓度通常是很满意的。当血尿素氮轻度增高时 (7.5~11.25mmol/L血浆) , 则显影浓度可较淡, 若血尿素氮发生中等或重度增高时 (高于22.5mmol/L血浆) , 则显影浓度就差或不显影。所以在做造影前, 应先做好血尿素氮的测定。本文报告160例患者中, 有112例中等或重度增高。

静脉尿路造影发现一侧肾不显影为确切找到病因必须作进一步检查: (1) 膀胱镜检查:先天性孤立肾者, 在镜下观察三角区对称, 输尿管间隙一侧平坦, 输尿管口缺如;肾结核者, 镜下可见膀胱一侧输尿管口周围有结核结节, 膀胱三角区有散在溃疡。输尿管下端结石者, 镜下可见输尿管口隆起, 并可见结石; (2) 逆行肾盂造影:可见肾盂肾盏有无破坏, 受压, 空洞以及输尿管有无僵直。本组有12例采用该方法确诊; (3) 穿刺肾盂造影:在静脉尿路造影不显影, 逆行肾盂造影又不能成功时才考虑采用。近年来超声技术广泛应用, 我们借助超声扫描作为穿刺前的定位是可靠有效的, 使穿刺肾盂造影的成功率大为提高。穿刺可以达到三个目的:一是穿刺后抽出尿液做细菌培养, 抗酸杆菌检查和尿液细胞学检查。二是穿刺后注入造影剂, 可使肾盂, 肾盏, 输尿管显示清楚, 明确病变的性质, 部位。三是可以测定患者肾功能受损程度。对于一侧肾不显影采用上述方法可以得出明确诊断。对于肾绞痛者短时间内作静脉尿路造影而出现肾不显影, 应考虑为绞痛后反射性无功能所致, 故肾绞痛后应在半个月至1个月后再行静脉尿路造影。

显影诊断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2 年9 月-2014 年12 月我院收治甲状腺癌患者中选取73 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首次行甲状腺癌根治术,根据处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 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肿瘤最大径等方面比较结果见表1,2 组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了解所有治疗方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2 组手术由同一组医生完成。观察组全麻后取后仰颈伸位,于颈前部切开颈白线,分离颈前肌群,显露甲状腺前端,为防止破坏甲状腺周围淋巴管网,不打开侧方及后侧间隙。以注射器抽取纳米炭悬混注射液(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1829),于甲状腺病灶周围选取1 ~ 3 个注射点,向甲状腺内注射纳米炭,每个注射点0.1 ~ 0.2m L,注射时回抽确认未注入血管内,注射完毕后以纱布加压,避免纳米炭悬外溢污染术野。5min后甲状腺周围淋巴结呈现丝状黑色染影,30min后甲状旁腺未被黑染而呈“负显影”状,VI区淋巴结完全黑染显影。清扫被染黑组织,保留未被染黑组织,行腺叶+ 峡部切除术及VI区颈淋巴结清扫,在彻底清扫淋巴结同时保护甲状旁腺及其血供。对照组除未使用纳米炭悬混注射液外,其他手术理念及操作同上。

1.3 观察指标

1) 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判定甲状旁腺误切检获情况;2) 术前检测血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 水平,观察有无手足抽搐、口唇麻木等典型低钙症状,如复查PTH低于正常值或较术前降低75%以上,出现一次低血钙症状为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和一过性低钙血症,6 个月后仍为上述情况则记为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和永久性低钙血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软件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并作比较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 0.05 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甲状旁腺误切情况

术后病理检查观察组未出现甲状旁腺误切,黑染组织中未检获甲状旁腺,对照组误切甲状旁腺7例, 误切率为19.4%(7/3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2 术后低钙血症及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情况

观察组术后一过性低钙血症及永久性低钙血症发生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发生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和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2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淋巴结清扫

观察组黑染组织中共发现淋巴结296 枚,平均(9.2±1.2)枚/ 例,其中转移淋巴结185 枚,平均(6.4±2.3)枚/ 例;对照组共发现淋巴结189 枚,平均(7.8±1.0)枚/ 例,转移淋巴结176 枚,平均(5.8±2.5)枚/ 例,观察组发现及清除淋巴结数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正常甲状旁腺呈棕红色、红褐色或橘黄色,其腺体较小,且解剖学位置变异大,血供脆弱,病理状态下易与周围脂肪组织、淋巴结及部分甲状腺增生性小结节混淆,术中较难辨认,可能被误认为淋巴结而切除。甲状旁腺损伤可导致外胚层器官营养性损害、四肢麻木、肌无力及手足抽搐等症状,甚至出现精神障碍[4],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并成为医疗纠纷主要原因。因此,术中应尽可能保护甲状旁腺及其血供,防止出现低钙血症和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纳米碳作为一种新兴示踪剂,相比于亚甲蓝、专利蓝、异硫蓝等传统淋巴染料,其具有示踪速度快、淋巴趋向性强、黑染率高、与周围组织色彩对比度高及消退缓慢等特点[5]。研究指出,相比于亚甲蓝,纳米碳淋巴结成像时间延长,可为手术医师提供充足时间,可重复性高,有助于淋巴结清扫[6]。其可染黑恶性肿瘤引流淋巴组织,定位前哨淋巴结,进而判断肿瘤淋巴转移情况,为确定淋巴清扫范围提供参考,防止出现淋巴清扫遗漏或过度情况。术中采用纳米碳进行淋巴造影既可彻底清扫癌细胞,又可防止因手术范围过大而出现相关并发症。

纳米碳甲状旁腺负显影辨认技术应用于甲状腺手术,其原理为甲状旁腺不接纳甲状腺淋巴回流,甲状旁腺与甲状腺间淋巴循环互相独立[7]。将纳米炭悬混注射液注入甲状腺后因纳米碳仅经淋巴组织引流,甲状腺、颈部淋巴管及淋巴结均会被黑染,甲状旁腺不染黑,加之纳米碳不易进入血管,因此被黑染仅为甲状腺及淋巴,易与未染黑甲状旁腺区分而避免误切甲状旁腺[8]。

甲状旁腺损伤所致低钙血症是甲状腺癌根治术主要并发症之一[9,10]。一过性甲状旁腺损伤可通过短时间静脉补钙代偿治疗,但永久性甲状旁腺损伤恢复时间较长,且需终身面临手足抽搐,发生跌倒等意外事故可能危及生命安全威胁。本研究应用纳米碳负显影的观察组低钙血症及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未采用纳米碳对照组,且暂时性甲旁减恢复时间更短,甲状旁腺误切率更低,与王军武等[12]研究结果一致。表明应用纳米碳可较好区分淋巴和甲状旁腺,在彻底清扫淋巴结同时避免损伤甲状旁腺。同时注入纳米碳颗粒可迅速进入淋巴管,同时亦会被巨噬细胞吞噬,因此淋巴结可被纳米碳染黑[13],有助于识别淋巴结,减少淋巴结遗漏,清扫彻底。同时通过淋巴结黑染方便病理取材,降低淋巴结计数过程中人为因素干扰[15]。

上一篇:盾构同步注浆施工下一篇:自动计量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