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证书管理

2024-08-17

职业资格证书管理(精选11篇)

职业资格证书管理 篇1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人们的消费能力有了巨大提高,与之相适应的是我国的第三产业特别是酒店业获得了飞速发展。为适应愈加庞大并且越来越重视酒店产品内涵的消费者的需求和不断扩大的酒店行业的需求,我国的职业教育需要大力培养符合现代酒店需求的酒店服务与管理人才,高职院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最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的摇篮更加义不容辞。济南职业学院联合国内知名酒店及其他相关企业,在各级人社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长期探索,以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为基础,逐步建立并完善了符合社会需求的“多证书培养”模式。在此模式中对学生进行“营养配餐员职业资格证书”教育一直是其亮点,更能凸显出符合企业、社会以及学生就业需求的高职教育方向,具体阐述如下:

1 选择“营养配餐员职业资格证书”作为酒店管理专业“多证书”之一的基本出发点

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主要到各类宾馆、酒店、餐饮连锁企业从事中基层管理以及高层次服务工作。主要岗位有:餐饮部的餐饮服务、餐饮部基层管理岗位,客房部的客房服务、客房部基层管理岗位,前厅部的总台服务、管家服务、前厅部基层管理岗位,人事培训部的文员、培训师岗位,礼宾部的迎接服务、金钥匙服务、礼宾主管岗位,市场部的市场推广、酒店促销、公关岗位,康乐部的康乐主管等。可以获得的职业技能证书主要有:人社部门颁发的饭店中级餐厅服务师职业资格证书、饭店中级客房服务师职业资格证书和中级营养配餐员职业资格证书等,以及旅游部门颁发的初级导游资格证书等。高职教育的“多证书培养”模式是将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和鉴定获得过程融于人才培养方案所涉及得多个课程体系,教学中严格遵循我国成熟的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制度的要求,使高职专业教学真正实现课程的理论知识和仿真实训融合,注意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的有机衔接和互补,实现以职业鉴定标准作为课程考核标准,突出了职业能力的培养,实现了学习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在酒店管理专业选择推行“营养配餐员职业资格证书”教育,我们经历了长期的调研过程,考虑的因素有很多,主要为如下三个方面:

1)符合酒店业、餐饮业的行业需求

“营养配餐员”是人社部(原劳动部)于2002年2月26日颁布的一种新型职业,是国家批准的第64个实行就业准入的工种,随着公众消费意识的成熟,对营养配餐员的需求迅速增加。近几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全民的营养健康问题,2010年9月1日我国首部《国民营养条例》正式实施;由中国烹饪协会等部门起草的我国首部规范餐饮业营养配餐的行业标准《餐饮业营养配餐技术要求》也已于2009年实施,这一技术要求明文规定“营业面积300座以上的餐馆、食堂、集体供餐单位,应配备专(兼)职营养配餐人员,且应经过专业培训具备相关资格”。另外,根据“2010年中国星级饭店统计公报”发布的数据2010年星级酒店总数超过15000家;根据“2012~2016年中国餐饮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发布的数据,2010年全国餐饮业收入17636亿元,同比增长18.0%,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1.4%。我国餐饮业在良好的经济环境下,保持着平稳快速增长的态势,餐饮消费持续成为消费品市场的一大亮点。这些都促使营养配餐员成为我国最热门的职业之一。

2)符合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特点

如前所述,酒店管理专业旨在培养酒店业、餐饮业各岗位需要的服务与管理人才。营养学与卫生学一直以来就是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的重要课程,现在营养咨询与指导及营养配餐逐渐成为酒店业、餐饮业各岗位工作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在工作中宣传健康的饮食营养方式与思想也成为酒店业和餐饮业从业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使获得相关职业资格成为包括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内的很多服务业专业学生的积极选择。济南职业学院非常重视在校生的“营养配餐员职业资格证书”教育,酒店管理专业早在2004年就与济南营养卫生学会合作培养了第一批在校的中级营养配餐员,并逐步将培养过程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发展至2012年,在校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得率达到80%以上,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从业信心和职业竞争力,受到就业单位一致好评。

3)扩展了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渠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营养需求的提高,营养餐已不再是某些特殊群体的“私有财产”,现在的幼儿园、学校、机关食堂、酒店餐饮店等到处都是营养配餐员的“表演舞台”,并且广泛深入到居民家庭。根据人才需求调查及各地参与培训学员的结构分析,绝非仅有酒店业、餐饮业等饮食健康服务单位单一需求营养配餐员,有很多的非酒店业、餐饮业也有广泛而旺盛的需求。除酒店业、餐饮业外医院、院校、幼儿园、厂矿机关单位、养老院、健身会所、美容院、家政公司、民航、铁路、保健品公司、医药医疗器械公司、各类食品公司、饮料公司等都急需营养配餐工作者,据估计营养配餐员全国需求高达400万。因此获得营养配餐员职业资格就可使自己的职业生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 课程体系及职业技能鉴定简介

自2004年至今济南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已经建立起较为成熟的“营养配餐员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的课程体系,具体如下:

1)比例适当、依托校企合作与其他社会资源构建符合职业资格培训要求的课程体系

众所周知,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核心技能是餐厅、客房、前厅等服务岗位的服务技能,营养配餐技能只是其拓展技能之一。该专业的课程包括基本技能以及相关基层管理知识所涉及的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等,在高职院校通常采用的2+1模式中仅有的四个教学学期安排所有的课程早已捉襟见肘,不可能为营养配餐员职业技能的培训安排更多的时间。而营养配餐员的社会培训不仅拥有完善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也拥有成熟的培训方案和丰富的经验,这就要求我们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大量的培训工作。因此,我们采用充分利用丰富的社会资源和企业资源合作培训,适当调整相关课程教学内容,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等方法以期达到职业技能培训的要求,简要介绍如下:其一,首先在丰富的相关社会资源中,特别是主流媒体制作的与营养配餐相关的视频资料中选取题材建立体系完整、通俗易懂的导学视频资料库,组织学生观看,并选取社会热点的问题召开系列讨论会、辩论会,使学生在开展课程之前就具有初步理解和浓厚的兴趣。其二、通过调整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使其符合营养配餐员职业技能培训的要求,具体内容要求详见人社部门网站中关于营养配餐员的培训内容。其三、组织学生深入学校食堂、学校酒店、合作酒店考察研究,分别安排济南市营养卫生学会专家、合作酒店烹饪大师、济南烹饪协会专家结合社会热点作专题讲座、交流。其四、建立营养配餐实训室,组织学生模拟营养配餐过程,并为未来的职业技能鉴定做好准备。通过课程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过程使每一届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都初步具备了营养配餐的基本技能,所设的相关课程也因其较强的技能性和较高的现实需求受到学生的广泛好评。

2)依托人社部门和校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建立职业资格鉴定体系

济南职业学院与本地人社部门的合作关系由来已久,并且在院内建有职业技能鉴中心,有能力开展包括营养配餐员在内的多种职业资格的鉴定工作,酒店管理专业很早就参与鉴定中心的工作。为搞好营养配餐员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学院还派遣多名酒店管理专业老师参加培训并获得营养配餐员技师职业资格证书,使我们有资格参与中级营养配餐员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2012年上半年酒店管理专业全部90名同学通过了中级营养配餐员的职业技能鉴定,圆满完成既定教学目标。

3 总结

截止2012年最近一期营养配餐员职业技能鉴定为止,济南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已为社会培养数百名合格的营养配餐从业者。他们主要从事星级酒店和高档餐饮店的服务与管理工作。毕业生信息反馈表明,他们获得的营养配餐员职业证书及相关技能不仅为他们本人赢得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也为他们所服务的企业带来了良好的声誉与收益。

摘要:“多证书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被国内高职院校广泛应用,在现有教育评价体系和职业准入制度的要求下,高职院校的学生获得与其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无疑是检验学校教育成果和获得所学职业就业资格的最规范的要求。因此,实施“多证书培养”模式,对于高职院校提高办学质量,学生积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扩展就业方向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职教育,多证书培养,营养配餐员

参考文献

[1]宋志伟.高职人才培养实施综合技能实训课程与资格证书融合的研究[J].河南农业,2008;14

[2]丁秀姝.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多证书”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辽宁高职学报,2009;04

职业资格证书管理 篇2

目前,随着职业热度的升温,有关HR管理的证书培训也层出不穷,我们特地搜罗了一些,给想往这方面发展的人提供一些参考。不过要再次提醒一点的是,证书不代表能力,不要唯证书是金,合理投资自己的培训,才会得到回报。

1.人力资源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国内认可度最高的人力资源资格证书。该职业资格共设四个等级:人力资源管理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2.信息化人力资源总监证书(E-HR)由人事部中国高级公务员培训中心与上海市人事局、上海紧缺人才培训工程“信息化人力资源总监”考核办公室推出。通过考评,学员可以获得国家人事部颁发的《信息化人力资源总监》资质证书和上海紧缺人才培训工程考核办公室《信息化人力资源总监》岗位资格证书。

3.ACI注册人力资源经理(PHR)美国认证协会

(AmericanCert ificationInstitute)面向全球推出的一项专业认证考试,美国认证协会作为美国乃至全球著名的职业认证机构之一,其职业认证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承认。

4.高级人力资源专家(SPHR)证书美国认证协会(ACI)联合美国人力资源协会面向全球推出的一项专业认证考试。考试合格后,由美国认证协会颁发《国际高级人力资源专家证书》,是WTO成员国认可的国际职业证书。

5.国际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证书(IHRI)由美国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院(InternationalHumanResourceInstitute)发展和推行的系列职业资格证书体系。通过培训,可获得“人力资源胜任力开发管理师”、“人力资源计分卡管理师”等专项证书。

6.SHRI人力资源管理高级专业证书由新加坡唯一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机构———新加坡人力资源学院(SingaporeHumanResourcesInstitute)颁发,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和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认可度非常高,视为仅次于人力资源管理硕士学位、具研究生水平的资格证书。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篇3

2.职业资格证书作用

职业资格证书是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它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也是境外就业、对外劳务合作人员办理技能水平公证的有效证件。

3.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意义

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方针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一项战略措施。对于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建设,以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4.职业资格证书如何办理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办理职业资格证书的程序为:职业技能鉴定所(站)将考核合格人员名单报经当地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审核,再报经同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行业部门劳动保障工作机构批准后,由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按照国家规定的证书编码方案和填写格式要求统一办理证书,加盖职业技能鉴定机构专用印章,经同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行业部门劳动保障工作机构验印后,由职业技能鉴定所(站)送交本人。

5.就业准入

所谓就业准入是指根据《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对从事技术复杂、通用性广、涉及到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职业(工种)的劳动者,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就业上岗。实行就业准入的职业范围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确定并向社会发布。

6.实行就业准入的具体规定

职业介绍机构要在显著位置公告实行就业准入的职业范围;各地印制的求职登记表中要有登记职业资格证书的栏目;用人单位招聘广告栏中也应有相应职业资格要求。职业介绍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对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的职业,应要求求职者出示职业资格证书并进行查验,凭证推荐就业;用人单位要凭证招聘用工。

从事就业准入职业的新生劳动力,就业前必须经过一到三年的职业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对招收未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人员的用人单位,劳动监察机构应依法查处,并责令其改正;对从事个体工商经营的人员,要在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工商部门才办理开业手续。

7.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等级

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分为五个等级:初级(五级)、中级(四级)、高级(三级)、技师(二级)和高级技师(一级)。

9.职业技能鉴定

职业技能鉴定是一项基于职业技能水平的考核活动,属于标准参照型考试。它是由考试考核机构对劳动者从事某种职业所应掌握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做出客观的测量和评价。职业技能鉴定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10.申请职业技能鉴定如何报名

申请职业技能鉴定的人员,可向当地职业技能鉴定所(站)提出申请,填写职业技能鉴定申请表。报名时应出示本人身份证、培训毕(结)业证书、《技术等级证书》或工作单位、 劳资部门出具的工作年限证明等。申报技师、高级技师任职资格的人员,还须出具本人的技术成果和工作业绩证明,并提交本人的技术总结和论文资料等。

11.职业技能鉴定的主要内容

国家实施职业技能鉴定的主要内容包括:职业知识、操作技能和职业道德三个方面。这些内容是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即考试大纲)和相应教材来确定的,并通过编制试卷来进行鉴定考核。

12.职业技能鉴定方式

职业技能鉴定分为知识要求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两部分。知识要求考试一般采用笔试,技能要求考核一般采用现场操作加工典型工件、生产作业项目、模拟操作等方式进行。计分一般采用百分制,两部分成绩都在60分以上为合格,80分以上为良好,95分以上为优秀。

13.职业技能鉴定实施步骤

职业资格证书管理 篇4

一、职业资格证书在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1. 有利于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生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 具有创新精神, 掌握连锁经营管理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 熟悉连锁企业进销存业务工作流程和人、财、物、信息等方面管理基本技能, 掌握连锁企业销售促进、收银理货、卖场管理、网点开发、商品采购、客户服务等能力, 面向连锁经营企业收银、理货、销售岗位, 进而发展到门店店长、营销岗位、营运岗位、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等专业岗位的服务、管理第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通过将连锁经营管理师、营销师、品类管理师等职业资格证书融入课程教学, 培养学生进行连锁门店运营与管理的职业技能, 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预期。

2. 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增强就业竞争力

对于用人单位来说, 大学生理论基础扎实, 但是实践经验少, 动手能力较差, 上岗磨合期长, 造成人力成本增加。所以, 用人单位往往不愿意花1-3年的时间去培养刚出校门的大学生。人才供需的矛盾造成了大学生找不到对口工作、企业缺乏对口人才的局面。在高校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可以使大学生结合专业提前学习相关技术, 在实际操作中了解专业工作要求, 锻练动手能力, 缩短上岗适应期。对于经过职业技能培训, 技术与技能兼备复合型人才, 企业均一致看好。

3. 有利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提出, 支持鼓励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共同办学。将职业资格证书纳入专业课程体系, 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探讨分析岗位能力, 基于职业标准构建课程体系、与企业合作, 按照核心岗位工作能力要求, 建设课程标准、实施课程教学, 既是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具体表现, 也是企业发现优质员工, 降低招聘成本的有效途径。对于企业来说, 学生在校期间接受职业技能培训, 获得相应的职业技能并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就能够快速适应岗位需要, 胜任岗位工作, 从而降低了企业的培训成本。

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相结合的现状

1. 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岗位能力尚有差距, 还需进一步完善

课程体系没有与岗位职业标准更好的对接, 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之间缺少对应关系。两者之间的不对应表现在, 专业教学计划中的理论教学部分未能涵盖职业资格证书应知的内容;实践教学部分没有针对职业资格证书应会部分提供必要的技能训练。

2. 教学条件不能满足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的要求

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 教育资源出现严重短缺, 一是校内实训室投入有限、设备不足, 不能满足岗位核心课程的实践教学需要。校内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运行机制不够完善。学生真正意义上的顶岗困难, 只能进行一些较低层次的跟岗实习, 学生轮岗困难, 能力递升难以实现, 顶岗积极性不高。校内外实训基地没有发挥协同效应, 不能在提高学生岗位技能的同时, 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二是师资力量不足, 在教师队伍中, 尽管“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不小, 但真正来自企业并能按行业规范从事实践教学的教师却十分缺乏。

3. 在职业资格证书的选取上良莠不齐, 职业资格证书含金量低

目前, 一些地方的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出现了“拔苗助长”的现象, 降低了职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 一些发证机构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 为了吸引学生报名, 提高考试通过率, 造成花钱买证的现象, 社会认可度较低。一些高职院校为了保证学生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率, 于是选择一些通过率高的资格证书。

三、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相结合的措施

1. 基于职业分析, 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通过调研, 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依据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对连锁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岗位能力与职业素质的需求, 融合职业资格标准, 以岗位作业流程为导向, 全面分析职业岗位群及职位层次所需的知识、职业岗位能力、职业素质, 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序化人才培养规格, 确定人才培养模式, 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适时对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优化调整。按照“课程开发市场化、教学组织阶梯化、教学模式任务化、教学内容模块化、考核方式企业化”的建设原则, 以职业行动领域为基础、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岗位技能为主线、以职业规范为评价标准, 构建课程体系。

2. 多种途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适应现代教学要求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有效结合

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源泉, 要想让学生拥有扎实的技能水平, 老师的技能水平就是关键的制约因素, 为此必须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水平。学校可以利用校企合作, 面向社会引进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为专业带头人, 实行双专业带头人制度, 校内专业带头人主要负责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校内实训室建设、主持或承担教科研项目研究、提供社会服务等, 校外专业带头人主要负责实习实训课程建设及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等, 校内外专业带头人共同分析行业人才需求、职业岗位能力、职业岗位标准、共同研究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开发优质核心课程, 构建能力本位课程体系, 带动专业发展。骨干教师分方向培养, 承担相应核心课程教学、岗位技能实训、项目研究及社会服务工作, 通过与企业共同完成教科研项目研究、实践锻炼等方式, 提升教师职业技能和社会服务能力。每年选派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选派教师到合作单位参加相关培训和交流活动, 积累实践经验, 提升操作技能水平。鼓励专业教师参加相关职业资格考试, 获取相应资格证书, 进一步提高“双师型”教师率。聘请在行业企业中有专业理论基础的业务骨干和技术能手担任兼职教师, 鼓励兼职教师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标准制定、优质核心课程建设等, 为兼职教师提供培训机会, 调动兼职教师积极性, 提升兼职教师的职业教育水平, 使其能够承担专业核心课程和生产性实训项目的教学任务。

3. 加大实习条件建设, 做到教学与培训相结合

与行业企业合作, 采取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教学组织形式, 推进课堂、实训场所与企业真实环境相结合, 学生、教师与专业技术人员相结合, 教学、科研与企业经营管理相结合。按照岗位技能要求, 形成“仿真模拟、校内实训、校外顶岗”的开放式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实现从基础技能到岗位技能、综合技能的逐步提升。将行业文化、职业文化、职业资格证书等内容融入实训过程, 培养学生岗位技术能力、职业拓展能力等。

加强实训基地制度建设, 参照企业的管理制度, 建立实训基地的管理机制, 制定连锁经营实训室管理制度, 完善实训设备的操作规程, 制定实训技术标准。引入相关企业的企业理念和职场箴言, 以文字、图表、标语等多种形式布置实训场地。使学生身临其境, 接受职业素质养成的潜性教育。

在实践教学中既考虑高职实践教学特点, 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又照顾到国家职业标准对岗位技能的要求, 使学生达到职业岗位的国家培训标准, 为今后鉴定取证创造有利条件。

4. 加强专业文化建设

提炼连锁经营行业文化, 引入连锁企业工作流程、行业规范制度、行业技术质量要求, 丰富专业文化内涵, 强化职业道德养成。通过专业精神文化、专业物质文化和专业制度文化等活动, 构建专业特色文化体系, 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职业要求、团队精神及专业文化知识的魅力,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孟英玉.高职财经类专业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制的对比.北方经贸

[2]李大卫, 吕景泉.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融通的探讨[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05, (3)

浅谈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篇5

一、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起源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家考试制度。它是指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进行客观公正、利,学规范的评论和鉴定,对合格者授子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一个社会文明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

对职业资格的要求和认定自古就存在。比如我国封建社会中的行会,就对从事本行业的人有许多规定,不合格者不被承认是这一行业内的人,即所谓“外行”。到了现代,职业资格的认定已经由社会自发行为,发展成为国家行为,成为一‘种甲家的职业证书制度。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大多数职业都有明确的职业资格标准和就业准人制度。各种职业的从业者,无论有多高的学历,都应接受相应的职业训练和考核,并取得经有关部门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

二、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发展现状

从1992年起,我国就有个别行业探索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而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从1994年开始的。根据2000年7月开始施行的《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对从事技术复杂,通用性广,涉及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职业(工种)的劳动者,实行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就业上岗的就业准入制度。根据这一《规定》,今后城镇高中毕业生、失业人员以及农村从事非农产业或进城务工人员,只要从事国家规定的技术职业(工种)工作的;必须经过培训,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方可就业;另一方面,用人单位用技术职业(工种)从业人员,必须从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否则将受到处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确定了生产和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商业和服务业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等4类人员90种职业(工种)将实现持证上岗。“十五”期间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将覆盖国民经济的主要职业(工种),对劳动力市场中覆盖70%以上从业人员的300个职业(工种)将进行技能鉴定工作。

随着人们就业方式多元化和市场化,资格将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它将是人们选择职业的“入场券”,也是行业挑选人才的一个重要资质条件。从一定意义上讲,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完善的程度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程度,因为它是市场经济运行的重要保障之一。令人欣慰的是,职业资格证书的试行,已基本上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在许多省市的人才交流市场,拥有相关岗位职业资格证书,已经成为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因为在用人单位看来,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反映劳动者具备某种职业所需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证明,既能为企业减少用人风险,降低招工成本,也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

三、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意义

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者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的证明,因此它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也是境外就业、对外劳务合作人员办理技能水平公证的有效证件。国家之所以要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因为这是国家劳动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L是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的重要手段,,有了健全的职业资格审定制度,才能使全国人民建立起正确的职业观,了解本职工作应负的社会职责和对自己思想品德、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技能和要求,形成一—个对劳动质量重要性的认识,全民劳动素质的提高习‘能有可靠的保证。现在有些行业服务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们对从事这些工作的人员的资格和素质控制不严。建立和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必将激励工作人员不断进取和努力,自觉接受法律法规的约束,提高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依法执业,才能成为合格的执业者。

2.能够最大限度地开发人力资源。对各种职业有了明确的任职条件,人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爱好、特长、条件选择职业,用人单位也有切实的录用人才的标准。使人得事,使事得人,能够最大限度地开发人力资源。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与其他生产要素一样,需要通过市场来调节,要以市场为基础来进行配置。只有在劳动力的所有权和水准明晰的情况下,劳动力市场的交换行为才能有效地进行。同时,要想取得执业资格以及连续获得执业资格的注册权,对一个人来说,就要不断的学习,不能停滞不前。如,在美国纽约州的会计法中就明确规定了,一个取得注册会计师的专业人员,在三年注册期的每一年中,在被承认的专业领域中完成经有关部门认可的正式继续教育面授课程至少40个小时,或者在被承认的审计学、会计·学和税务三科中选定——个继续教育面授课程,完成最低24小时的正式继续教育,以此来保证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

3.是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的迫切需要。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国际上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这些国家经过百余年的实践证明,这种制度对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是值得我们借鉴的。1994年,我国建立了注册建筑师制度,采用的是美国的试题类型,高标准、高起点,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受到了国际上的重视,促进了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多边和双边合作交流。

四、正确认识职业资格证书

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对职业资格证书证书制度的实行理解不够准确,在概念上经常混淆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及职称的关系。对它们之间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有助于正确理解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含义。

1.与学历证书的关系

1994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发布了《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中强调:要制订各类的资格标准和录用标准,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两种证书制度。学历是教育水平的衡量标准,是构成职业资格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不等于职业资格。目前我国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存在着脱节现象,特别在初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中这种现象尤为严重。如我国的学位制度中明确分为学术性学位和专业性学位两大类,专业学位的最大特点是,获得这种学位的人,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有明显的某种特定的职业背景,如医学、律师、建筑师等。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在我国设置和试办法律硕士、教育硕士、建筑学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及临床医学硕士和博士等六种专业学位。对此,国务院学位办负责人曾作过解释:“一些发达国家把这种学位叫职业学位,作为从事某种职业的必备条件。由于我国学位制度实施时间不长,学位的主要作用是对学位获得者学术水平的认可,在人事制度方面还没有规定某种学位是从事某种职业的必备条件。因此,把这种学位叫‘专业学位’更切合我国国情。”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我们的劳动、人事、教育部门从未将高等教育、学位制度和职业资格与证书联系起来,去改变这个应该改变的现实。学历教育中的中、初等职业学校的双证制度和执业资格的考核制也都尚未全面开展。

2.与职称的关系

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资格证书来讲,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深化职称改革的重要方面。深化职称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三条:一是要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竞争机制;逐步推行个人申请、社会评价、单位聘用、政府指导的职称制度。二是要推行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规范行业市场的管理,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素质;三是要建立考评结合、公开公正客观科学的社会化人才评价机制。深化职称改革的三项任务中,很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国际上,许多国家是没有职称的,也不分高、中、初等级。随着职称改革工作的深入,有些专业技术职务系列,会逐步向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转化,如会计、审计、营销、工程中的部分专业。所以说,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深化职称改革的一个方向、一个重要内容。

五、职业资格证书分类

人事部与劳动部联合下发了《职业资格证书规定》,确定了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分工,劳动部负责以技能为主的职业资格鉴定和证书的核发与管理;人事部负责专业技术人负的职业资格评价和证书的核发与管理。

劳动部负责的以技能为主的职业资格证书就业的职业{工种)目录:

(一)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类秘书、公关员、计算机操作员、制图员、话务员、用户通信终端维修员。

(二)商业、服务业人员类营业员、推销员、出版物发行员、中药购销员,鉴定估价师、医药商品购销员、中药调剂员、冷藏员、中式烹凋师、中式面点师、西式面点师、调酒师;营养配餐员、前厅服务员、客户服务员、保健按摩师、职业指导师、物业管理员、锅炉操作工、美容师、美发师、摄影师、眼镜验光员、眼镜定配工、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家用电器维修工、照相器材维修工、钟表维修工、办公设备维修工、保育员、家庭服务员、养老护理员。

(三)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类

动物疫病防治员、动物检疫检验员、沼气生产工。

(四)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类

车工、铣工、磨工、镗工、组合机床操作工、加工中心操作工、铸造工、锻造工、焊工、金属热处理工、冷作钣金工、涂装工、装配钳工、工具钳工、锅炉设备装配工、电机装配工、高低压电器装配工、电子仪器仪表修理工、机修钳工、汽车修理工、摩托车修理:工、精密仪器仪表修理工、锅炉设备安装工、变电设备安装工、维修电工、计算机维修工、手工木工、精细木工:、音响调音员、贵金属首饰手工制作工、土石方机械操作工、砌筑工、混凝土工、钢筋工、架子工、防水工、装饰装修工、电气设备安装工、管工、汽车驾驶员、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工、化学检验工、食品检验工、纺织纤维检验工、贵金属首饰钻石宝石检验员、防腐蚀工。

从1994年开始,人事部会同有关部门已建立了22类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此外,依照有关法律,国家还推行了注册会计师、执业医师和律师等资格制度。人事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委实施的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主要有:

注册建筑师、注册结构工程师、监理工程师、执业药师、房地产估价师、造价工作师、拍卖师、珠宝玉石质量检验师、注册税务师、假肢与矫形器制作师、企业法律顾问、矿产资源储量评估师、价格鉴证师、注册城市规划师、矿业权评估师、棉花质量检验师、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注册土木工程师、房地产经纪人等执业资格,以及质量专业人员、出版专业人员、国际商务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

六、如何获取职业资格证书

凡希望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均可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的职业技能鉴定站(所)提出申请,或由所在职业培训学校统一组织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申报者根据职业标准,确定自己申报鉴定的等级。职业技能鉴定一般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两部分,鉴定合格者,由劳动保障部门核发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对专业技术人员来讲,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各类资格的获得,基本上都是通过考试的办法取得的,并根据国家统一规定和统一部署,有计划、有步骤进行。自1995年启动考试工作至今,共组织了60多次全国的考试,有180多万人参加,约40多万人取得了各类资格,已有14个专业开始实施注册管理。

一般来讲,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资格认证,要求比较严格。如国家的司法考试。首次国家司法考试已于2002年3月下旬举行。考试的具体科目有法理学、宪法学、行政诉讼法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经济法学、商业法学、国际法学、国际私法学、国际经济法学和法律职业道德。参加国家统一司法考试的人员要求;(: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围困籍;(2)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3)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4)符合《法官法》、《检查官法》、《律师法》规定的学历和专业条件,即参加国家司法考试的人员必须具有高等院校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或者同等专业水平,或者是高等院校非法律专业本科以上学历。2002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法官法》规定,新任法官一律要通过国家统一的司法考试取得任职资格。

职业资格证书管理 篇6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从1996年就开始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目前涉及到八个学院34个专业23个职业工种, 鉴定级别分别为中级, 高级和技师。其鉴定人数逐年递增, 目前已达到年鉴定人数5000人左右, 为了更方便地管理这些工种的等级考核, 同时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报名效率, 以及等待考核成绩的公布时间也将大大的缩减。

目前, 该校已经基本建成了贯通全校的高速校园网。具备了通过网络来管理学校各类信息的硬件基础条件。在适应国家和天津市职业技能鉴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需要, 并且结合我校职业技能鉴定管理的工作实际的情况下, 充分发挥我校校园网的优势, 决定建立一个依托校园网的职业技能鉴定系统, 方便帮助老师及学生本人报名、查询、录入等操作的需要。

一、职业技能鉴定系统介绍

网站制作完成后内嵌于学校教务处网页, 通过网站的形式实现上述功能。该网站适用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的学生、教务处以及各学院教学秘书。从网站面向的用户分, 网站可分为网站展示和网站维护两部分, 通常也称为前台和后台[1]。

职业技能鉴定系统网站是由ASP即Active Server Page编写, ASP是由微软公司研发的服务器端脚本技术, 适用于windows平台。网站的前台针对其职能划分为5个模块, 分别为新闻中心、布告板、成绩查询、证书查询以及鉴定服务区。用户通过访问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官网点击快速通道板块选择该系统前台首页面, 网站设计初衷为:简洁、简练、简单。简明扼要的网站信息, 有助于用户迅速发现和使用需要的功能模块, 提高工作效率。后台的设计本着同样的目的, 采用扁平化模块设计, 让网页能够一目了然地体现职能。学生用户通过访问网站前台页面, 可以看到新闻中心、布告板等五个板块的内容。

网站后台针对学校各学院教学秘书以及教务处管理员划分不同的职能, 教务处管理员可以访问报名表格、成绩录入、新闻发布、成绩查询、发布报告、联系我们六个模块, 而针对教学秘书成绩录入、发布公告为锁定状态, 只开放其余四个模块。

二、开发过程介绍

职业技能鉴定系统以注重更好的UI (User Interface) 设计为基础, 主要以Visual Studio 2013建立各网页之间的连接以及跳转, 还可以实现简单的界面布局以及按钮操作, 用CSS3 (Cascading Style Sheets 3) 控制网页的样式和布局, Adobe Dreamweaver CC为辅助美化交互界面;使用Html5新技术, 是因为其对本地离线存储有更好的支持, 也可用于媒介回放的video和audio元素, 并且添加了新的表单控件, 减少了对外部插件的要求;Java Script是编写脚本的主要语言, 对于Java Script是世界上最流行的一种编程语言来说, 这门语言不仅可用于HTML和Web, 并且简单易学, 是一种轻量级的编程语言;同时利用AJAX通过后台与服务器进行少量数据交换, 可以使网页实现异步更新, 可以在不重新加载整个网页的情况下, 对网页的某部分进行更新, 是一种用于创建快速动态网页的技术;并且用ASP (Active Server Page) 实现动态地编辑、改变或者添加页面的内容, 对由用户从HTML表单提交的查询或者数据做出响应访问数据或者数据库, 并向浏览器返回结果;用SQL (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 结构化查询语言来对数据库进行操作, 是用于访问和处理数据库的标准的计算机语言, 实现查询、插入、删除、更新等一些基本操作, 并且还可以实现设置表、存储过程和视图的权限。

该系统主要包括以下结构: (1) 用户登录:包括教学秘书登录和管理员登录, 是利用SQL结构化查询语言来实现, 其使用不同的数据库和数据库权限表对其进行记录区分, 其中教学秘书和管理员的受权限控制而实现不同的用户需求。 (2) 成绩查询:由身份证号和姓名两个必填项完成登录查询, 准考证号为选填项, 利用Java Script语言限制文本框的条件是否为必填, 同时也利用Java Script实现对数据库的调用和验证。 (3) 证书查询:在Visual Studio 2013操作环境下, 用Button按钮来实现跳转, 链接到OSTA国家职业资格鉴定中心, 以供学生自主查询。 (4) 新闻发布、公告栏:采用ASP作为主要开发语言, 使系统后台可以实现录入、审核、修改、删除、推荐、置顶的功能, 实现权限管理, 管理员获得所有权限, 而教务秘书只可实现其中一部分功能。 (5) 鉴定服务区:将八个学院的工种职业技能简介分别做成一张网页, 用PS cc (Adobe Photo Shop CC 2014) 分别美化, 并在Visual Studio 2013操作环境下, 用文本超链接实现触发事件提交, 实现单击跳转, 即可显示各详细界面。

三、后期的测试与维护

网站通过前期创建虚拟站点实现网站的编写及测试, 后期上传到服务器, 对网站进行发布。需要考虑许多的安全性问题, 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对网站进行维护, 包括通过后台更新网页信息、数据库信息维护、服务器更新与维护等都需要留意。

1.网站的完整性测试。获得域名和主页空间之后, 在把网页上传到远端服务器之前, 应该在本地先对站点进行完整的测试[2]。在网站设计初期, 采用了严格DTD标准的XHTML语言, 按照国际W3C标准编写语法, 在文件开头使用<!DOCTYPE>强制使用XHTML元素。在网页编写完成后使用W3C验证器验证XHTML语法问题, 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不同版本的浏览器加载网页所出现的“错版”问题, 而且方便手机端浏览器对网页的浏览。在运用SQL Server (Microsoft公司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进行数据库编写时, 要考虑数据库安全性。数据库的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库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所造成的数据泄露、更改或破坏[3]。在数据库设计过程中进行广泛的用户需求分析, 设计了合理的数据表字段和字段类型, 避免后期信息录入可能出现的错误。

2.网站的功能测试。网站编写完成后首先对网站的功能进行详尽的测试, 减少运营期间网站出错率。首先对整个网站页面进行兼容性测试, 测试软件包括:IE6、Firefox、猎豹浏览器、360浏览器。确保在各浏览器版本运行不会出现网页内容错误。对进行兼容性测试。后继的对网站脚本代码进行测试, 具体测试功能包括用户端测试、登录功能测试、成绩查询测试、成绩录入测试。

3.服务器更新与维护。网站发布在学校官网, 涉及到学校的服务器的使用和维护, 保证网站具有一定安全性, 避免非法侵入对该网站甚至学校网站造成破坏。需要从以下的几点着手投入工作: (1) 经常访问运营商官方网站, 了解服务器系统的最新维护进度; (2) 检测IIS (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 互联网信息服务) , 避免出现远程执行漏洞威胁。 (3) 避免设置允许在TCP/IP上使用Net BIOS, 否则会面临整个文件被Internet共享, 服务器端的登录名、计算机名称以及工作组名称会对外部公开被其他人看到。 (4) 避免经常远程访问服务器系统。由于服务器需要放置在除潮恒温环境下, 同时需要避免灰尘侵入, 需要尽可能少地进入机房。通过远程桌面连接服务器搭载的Windows server 2000系统, 定期对系统进行垃圾文件清理以及系统补丁更新。

四、总结

设计的在线职业技能鉴定系统实现了在线自助查询技能鉴定证书考试成绩, 为各学院老师和学生提供了较大的便利, 通过教学秘书向教务处提交报名信息表, 教学秘书在利用列表方式录入报名信息, 实现在线报名;教务处管理员将相关部门下发的考试成绩列表方式录入考试成绩到数据库, 各学院教学秘书通过公告板得知成绩下发通知, 自行到网站上查询和打印, 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 减少相关人员的工作量。网站的设计和SQL Server语法要尽量的精练, 避免冗杂, 避免网页占用存储空间大造成下载网页缓慢, 影响用户体验。对于国家职业资格鉴定中心, 该网站弥补了没有下设成绩查询功能和其存在的成绩发布滞后性的缺陷。

参考文献

[1]王杰瑞, 宾晟, 张琴.最新ASP.NET+SQL Server项目开发全程实录[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2]王津涛.网页设计与开发:HTML、CSS、JavaS cript[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职业资格证书管理 篇7

关键词:大赛,实训,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改革

餐饮管理非常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训教育显得尤其重要。所以,本课程十分注重实践教学的方案设计。餐饮酒吧服务与管理实训的实践教学方案环节分为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两类。校内实训包括实战演练教学和情景教学;校外实习包括认知实习和顶岗实习。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构筑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大量采用参与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方法,在教学设计的实施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实践教学对象,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几年来,餐饮酒吧服务与管理实训的教学设计采取边实践、边研究、边探索的方法,对教学模式中的人才培养目标、能力培养方式、教学模式、考核评价方法和管理机制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其教学设计主要特点包括:

1.将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2.考核以“课业”为主要形式,成绩评定以“学生为中心”。

3.产学结合、工学交替,教、学、做一体。

4.强调教师“以学生为中心”的导学观和教学内容设计。

5.双语教学、用英语完成部分课业的同时,为同学开辟选修日语课程,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一、实践教学的教学设计简介(教学条件)

1. 确立实践教学方案设计的依据

(1)实践教学是高职高专教育的重要教学环节,更是“零距离”上岗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

(2)餐饮酒吧服务与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的最终目标不仅是让学生获得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实用餐饮服务操作技能,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实训、实践练习。

2. 课程目标及设计思想(教学目标)

为了突出酒店服务基本技能,在全国大赛和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中,主要考察学生对酒店主要岗位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创新以及基层管理能力。针对大赛、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及未来教学工作的实际要求,做出教学设计并实施,进行课程考核的开发和强化。

3. 形式和方法的教学设计

(1)形式教学设计:为了检验餐饮酒吧服务与管理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以准备和参加由中国旅游协会、教育部高职高专旅游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主办的2009年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饭店服务)大赛和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为契机,探索一条合理而标准的考核方式、方法。

(2)方法教学设计:制作了教学课件和音像资料,校内实训室模拟真实场景为同学进行为期2个月的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校内教学内容包括礼仪礼貌、仪容仪表训练,饭店英语提高,中西餐、客房、调酒等主要岗位技能的强化训练。校外教学包括在酒店真实工作环境集中训练等工作。最后在酒店进行了集中的赛前和考前考核展示,然后实施参赛、考证及总结。

4. 教学内容及体系方案设计

内容设计:实践联系理论,理论指导实践。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以岗位群的工作为依据,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与实训,培养既有餐饮服务与管理理论知识,又有操作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能满足高星级饭店餐饮业务的高级技术型人才。本课程包括理论课与实训课,采用模块式教学。总课时目前为8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0学时,实训教学包括10个项目40学时。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比例为1:1。具体的教学内容组织安排见表1:

实践课的内容设计紧扣工作过程需要和工作任务要求,与五星级酒店联合推行“全程产学交叉实践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实习环节的管理,真正体现产学研横向互动。通过理论—实践—理论的反复融合形成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二、工学结合的大赛和考取职业资格证书设计(教学任务)

1. 餐饮酒吧服务与管理实训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

校企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将学习与工作结合的思想深入到本课程的每一个环节,提炼能力需求—明确课程目标—构建课程内容—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考核,在这些环节中“工学结合”形式多种多样,不拘一格。

2. 密切校企合作,建立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与著名酒店集团、品牌酒店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实现课程共建。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开展全真环境下的教学实践活动,建立由企业、行业和学校共同参与、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形成以“进阶式”素质培养、“模块化”技能训练、“仿真式”能力实践和“全真式”岗位体验相融合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3. 突出能力培养,建立“教、学、做、验(考核)”一体化的教学体系

吸收国际通用的酒店职业培训技术,根据“告诉你、做给你看、跟我学、检查”(Tell you,Show you,Follow me,Check you)四步骤的学习规律建立教学内容传授,实物和多媒体演示,系统训练和模拟操作,以及项目测试和职业资格考核相结合的“教、学、做、验”一体化的教学体系。

4. 开展教学改革与创新

以任务驱动、项目引导为主线进行课程教学改革。通过案例教学、小组项目作业、多媒体教学、考核双达标制等一系列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5. 酒店及餐饮企业一线经理、领班督导、服务人员对应的岗位职业技能要求(如图1所示)

三、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教学过程)

1.成立餐饮大赛管理项目课程开发小组,由北京财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教师蔡洪胜、时永春;长富宫中心人力资源总监(原建国饭店餐饮部经理);中餐厅经理常青;北京调酒服务名师、北京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北京市旅游局人教处杨真组成。

2.课程考核设计与开发流程,依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确定开发的流程(如图2所示)。

酒店专业2/3的教师来自于企业管理前沿,有着丰富的、实实在在的企业管理经验,这些教师的思想、知识与能力素质本身就具备了“工学结合”的特点,我们通过各种方式将这些思想、知识与能力很好地融入餐饮酒吧服务与管理实训课程建设中。大胆探索餐饮酒吧服务与管理实训课程建设与考试改革,进行了系统设计和细节重构,做到课程内容体现工作实际、课程教学服务专业培养,以此来设计课程大纲、教学基本要求、教案、讲课方式、考核实训实习环节及流程。

3.通过学生参加全国性的服务技能大赛,较好地完成校内准备、企业调研、真实环境岗位体验、技能提升的工学结合的项目教学工作;由旅游局专家、酒店经理和我校专业教师共同组成考评组,以参加大赛的标准为依据,开创一种全新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调研考核模式;实际参赛为酒店管理专业建设提供了非常有益的一次尝试。

创新点:校企服务技能培训—参加大赛考核实训效果—综合素养提升。

四、教学流程(教学资料)

1. 实训实习

本课程现有中、西餐服务实训室、酒吧,确保了我校学生餐饮服务与管理实践性教学条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课程实施、教师指导方法与教学考试效果见表2。

本课程现有长富宫中心、万豪酒店、君悦酒店等综合实习基地12个,为学生服务性与基层管理性顶岗实习提供了全真的实践环境,教学效果良好。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合作,北京市多家国内外知名酒店已成为本专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并已签订协议(见表3)。这些酒店为酒店专业学生的认识实习、顶岗实习和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2. 短期培训

结合参赛和证书考试,酒店专业学生经过校内筹备,并在校外实习基地酒店进行短期集训,在短训中由酒店各部门经理、主管和我系专业教师指导,在酒店真实工作环境中集中训练,并在酒店中进行考核的模式,将被应用到今后的教学实践中。

3. 考核内容与方法(项目评价)

(1)酒店顶岗实习,以学生小结和酒店鉴定作为考核方式并计入平时成绩。

(2)技能操作测试,由教师进行记录并计入平时成绩。

(3)课业由教师按课业标准进行评判,并计入平时成绩。

(4)课证融合,参加劳动局的职业资格证书取证考核,计入期末成绩。

五、结论(项目总结)

通过参赛和考证,对如何通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的方式来提高、引导和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考核实训效果,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对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素养,对酒店专业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和考证有着良好的指导、借鉴和示范作用。也为其他专业开展技能大赛、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和高职职业教育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赛和考取职业资格证书使学生完成了一次真实的校内准备,在酒店内校企积极合作,工学有机结合的筹备,并且完成了邀请旅游局业内资深专家作为指导教师共同参赛,课程考核是由旅游局专家及酒店经理和我校专业教师共同组成考评组,以参加大赛的标准为依据,取得突破性的收获。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课程方案设计考核模式。

餐饮酒吧服务与管理实训考核方案设计,在酒店管理教学中得以运用。工作实践证明,通过找准餐饮、酒店企业与学校的利益共同点,校企双方优势互补,相得益彰,探索了校企合作的持续发展机制,迄今为止,本课程的校企合作已取得较好成果,和酒店企业之间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组织联系制度,与企业联合办学实现了合作共赢。对学校则可以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使教学实践过程更趋于合理。

本课程教学考试设计的主要特色:

1. 突出理论及能力培养

针对酒店业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

2. 职业性、过程化

教学全过程突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校内专业技能实训+校外四、五星级酒店顶岗实习+综合社会实践,让学生在较好的实践条件下学习,使学院与企业零距离对接,学生就业率为100%。

3. 课证融合

根据酒店的要求确定教学内容,实现课程内容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根据职业岗位标准确定技能要点,实现学生技能与岗位要求的“零距离”,将职业资格证书内容纳入课程中,实施“双证书”,适应了行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不断变化的需要。

4. 真实参加大赛和考证的教学设计

通过真实参加大赛和考证的校内准备,在酒店内校企积极合作,工学有机结合的筹备,并且完成了邀请旅游局业内资深专家作为指导教师共同参赛,课程考核是由旅游局专家及酒店经理和我校专业教师共同组成考评组,以参加大赛和考证的标准为依据,取得突破性的收获。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调研考核模式。

六、结束语

通过参赛更加坚定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精神,加快推进北京市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促进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团队合作意识,加强校企合作与交流,推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自然衔接,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际操作技能,兼有学历证书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学生,是当前应用型高职高专教育办学特色和培养模式创新的集中体现。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技能培养,强化学校实践教学环节,拓宽学生就业的渠道和增强就业竞争力,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推进“双证书”制度和以大赛与职业证书考试作为考核学生实践能力的方法的实施。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在认真抓好实践与理论结合教学的同时,充分发挥与企业合作的优势,积极开辟第二课堂的方针,从而提高高职学生的实际就业能力。如何加强实训教学的质量控制、建立完善的实训教学评估体系,是我们进一步重点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蔡洪胜.高职院校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的探索[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7

[2]姜文宏,王焕宇.餐厅服务技能综合实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蔡洪胜.餐饮酒吧服务与管理实训的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

职业资格证书管理 篇8

在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史上, 有两次特殊的机遇:第一次是在民国初年, 民族资本经济快速发展, 对初级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 许多教育家和实业家应时代需要, 大力提倡职业教育, 黄炎培即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创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和中华职业教育学校, 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和全面的职业教育思想, 成为这一时期职业教育的先锋和模范。从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中高级职业技术人才, 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迎来了第二次大好时机。这一时期, 职业教育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今天的社会背景与黄炎培所处的时代已经有了很大不同, 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层次也提高了, 但是黄炎培早期的职业教育思想对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特别是“手脑并用, 双手万能”的职业教育理念, 对于构建中医药职业教育新模式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中医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是以医药卫生岗位需求为标准, 注重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求, 有一定科学文化素质,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熟练操作技能的技能型、服务型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1]。这就要求中医药职业教育必须建立能体现职业教育的属性和特点, 切实有效、自成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此, 中医药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为本位、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 与医药卫生行业实际需求对接、与用人单位实际工作对接、与职业资格认证对接, 构建由课程设置工学一体化、教学环境工学一体化和职业资格工学一体化组成的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的中医药职业教育新模式。

目前, 国内关于将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的教育模式引入卫生职业教育护理、助产、中药等专业教育教学过程的研究已有文献报道[2], 但只是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和说明, 而对于将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的教育机制引入中医药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和教材体系建设等多层面的系统研究尚不多。因此, 中医药职业院校应以医药卫生行业的岗位需求为目标, 有针对性地将中医药相关技术类专业纳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的人才培养中, 引导学生在学制内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的前提下, 取得相关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 从而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提升核心竞争力。研究并构建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就是在基础理论知识教育的基础上, 以岗位为中心, 围绕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进行职业资格教育, 使培养的学生既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 又具有较高的专业实践技能和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 能够直接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 研究内容

2.1 理论研究

2.1.1 政策研究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章第六十九条规定:“国家确定职业分类, 对规定的职业制订职业技能标准, 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由经过政府批准的考核鉴定机构负责对劳动者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一章第八条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 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 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3) 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指出:大力开发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 认真实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制度, 使城乡新增劳动力上岗前都能受到必需的职业训练, 在全社会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

(4)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2005年) 指出:严格实行就业准入制度, 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到2010年, 省级以上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有条件的高等职业院校都要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 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学生考核合格后, 可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5)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国发[2014]19号) 中指出: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需要, 建立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联动的开发机制, 推进专业设置、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 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过程等方面的衔接, 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因此, 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相互沟通与衔接, 有着充分的政策支持依据, 这为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同时也充分说明中医药职业教育的质量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需要一系列完善的、信誉度高的、普遍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 以促进中医药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2.1.2 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 研究并建构“工学结合、行业融入、学做练一体化”的中医 (针灸推拿方向)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实用型针灸推拿人才为目标, 按照“加强职业素养、突出实践技能”的专业发展理念, 以能力、素质培养为本位, 充分利用学校、医院合作共建的教学平台, 在行业专家指导下, 研究并建构以工学结合为先导, 以行业融入为主线, 以“学中教、教中学, 学中做、做中练”为主体的“工学结合、行业融入、学做练一体化”中医 (针灸推拿方向)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3]。

(2) 研究并建构“任务引领、工学交替、顶岗实习”三段式中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医药企业专家指导下, 研究并建构以工作任务、工作过程为引领, 以工学交替为主线, 以阶梯式能力提升为主体的“任务引领、工学交替、顶岗实习”三段式中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3) 研究并建构“三统一、两贯穿”的中医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对学校、医院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 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 通过分析护理行业的人才需求状况, 研究并建构教学环境与医院环境统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护理工作任务统一、专业教师与护理专家及技术能手统一, 将职业资格培训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将人文素质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三统一、两贯穿”的中医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1.3 课程体系研究

(1) 研究并建构“学做练一体化”的中医 (针灸推拿方向) 专业课程体系。在对医药卫生行业岗位群进行调研的基础上, 对中医 (针灸推拿方向) 专业的工作任务、岗位能力进行分析, 确定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 按照行业专家对岗位工作任务的分析, 选择与岗位知识需求、职业资格考试紧密衔接的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进行研究, 并建构“学做练一体化”的中医 (针灸推拿方向) 专业课程体系。

(2) 研究并建构以任务为引领的中药专业课程体系。根据中药专业中药调剂、制剂、药品营销岗位群的任职要求, 对医药企业职业岗位群工作过程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调查研究, 分析总结岗位群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在增加专业核心课程实训教学时间的前提下, 将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训教学与职业技能培训的实际操作部分、用人单位岗前培训内容进行整合, 开设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将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的考试与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岗前培训考核相结合, 研究并建构中药专业以任务为引领的课程体系。

(3) 研究并建构“双证书”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中医护理专业课程体系。通过广泛深入的调研, 与行业专家共同根据岗位需求和国家护士执业资格准入的要求, 对中医护理专业岗位及工作任务进行分析, 明确中医护理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 在增加专业核心课程实训教学时间的前提下, 将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训教学与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实务部分、用人单位岗前培训内容进行整合, 开设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将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的考试与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点相结合, 形成基于护理工作过程的并能体现工学深度融合的“双证书”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2.1.4 教材体系研究

(1) 中医 (针灸推拿方向) 专业“学做练一体化”教材体系:在中医 (针灸推拿方向) 专业课程改革的基础上, 坚持“贴近实际、关注需求、注重实践、突出特色”的基本原则, 以学生认知规律为导向, 以培养目标为依据, 以现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为纲领, 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考核标准和卫生职称助理中医师 (士) 考试大纲的考点, 研发了“学做练一体化”的中医 (针灸推拿方向) 专业特色教材[4]。

(2) 中药专业以任务为引领的教材体系:在中药专业课程改革的基础上, 打破长期以来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内容二元分离的格局, 以任务引领为主线, 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考核标准和卫生职称药剂师 (士) 考试大纲的考点, 研发了以任务为引领的中药专业特色教材[5]。

(3) 中医护理专业“双证书”人才培养教材体系:在中医护理专业课程改革的基础上, 结合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的考点, 根据新时期护理行业的实际需求, 体现“实用为本, 够用为度”的特点, 注重将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适用性相结合, 研发了“双证书”人才培养的中医护理专业特色教材[6]。

2.2 实践研究

2.2.1 根据市场实际需求, 实施“

双证书”人才培养模式 (1) 根据用人单位提供的人才培养规格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中贯穿“以解决岗位实际问题”这条主线, 与用人单位实际工作对接、与国家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内容对接, 建构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和岗位实训课程模块, 形成自成体系的“工学结合、双证书”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2)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为“双证书”人才培养提供人力资源保障。通过引进、培养和培训等途径, 不断提高专业课教师和实训教师的技能水平,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一是通过省级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教育、教师继续教育及让医学类专业毕业的教师参加执业医师 (药师、护师) 资格考试, 取得执业资格证书等措施,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二是引导、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参加职业技能相关工种的培训和鉴定, 使其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三是通过学校与医药卫生机构联合办学的渠道, 安排相关教师尤其是专业教师和实训教师走出校园, 到临床、生产一线进行实践, 以提高他们的专业实践技能和技巧。

(3) 加强教师培养, 提高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质量。结合职业鉴定、培训的实际, 对所有从事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的中青年教师, 通过与专业相关知识和能力的培训, 使其具备完整的专业知识结构、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和娴熟的教学技巧。一是建立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种的实训中心, 开展教师岗位练兵活动, 强化实践操作;二是定期举办各种技能培训班、考评员培训班, 聘请省内外相关专家对职业技能教师进行短期培训, 规范职业技能操作, 提升实践教学水平;三是对于新开展的工种或需要大力改进的工种, 选派教师到相关机构脱产进修, 并将评选出的优秀职业技能教师送出去, 在社会上参与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活动, 不断提高其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水平。

2.2.2 适应中医药职业教育发展

积极探索“多证书”教育机制,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 逐步实施专业核心课程与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相互衔接、相互融通的“多证书”教育机制。根据岗位需求, 制订满足多证书培训要求的教学计划, 其中基础课教学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度, 兼顾未来发展的需要;专业课教学内容以突出实用性、针对性为主,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职业技能培训、鉴定需设置各专业培训模块, 并制订相应的培训和鉴定计划, 强化培训、鉴定, 将专业教学与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有机结合起来, 使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 通过“多证书”考核, 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如中医 (针灸推拿方向) 专业学生在校期间, 在确保专业课程学习、取得毕业证书的基础上, 可取得保健按摩师的职业资格证书, 同时还可取得保健刮痧师等的职业资格证书。

3 结语

依据中医药职业院校学生的现实状况和职业资格考试的现实需要, 以岗位实际工作为引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优化课程设置;以学生认知规律为导向强化教材建设。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及职业成长规律, 结合专业内涵, 研究并建构了中医 (针灸推拿方向) 专业、中药专业、中医护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以学生认知规律为导向, 以培养目标为依据, 以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为纲领, 结合国家职业资格考试, 研究并建构了中医 (针灸推拿方向) 专业、中药专业、中医护理专业的教材体系。这样做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为中医药职业院校建立健全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的教育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 提高了学生的“双证书”通过率, 有利于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有利于学生就业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毛春燕, 王凤丽, 牛彦辉.中等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甘肃中医, 2008 (B1) :50-52.

[2]王宁, 郑文诚, 李芳.卫生系统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衔接的研究——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实施“双证衔接”的实践和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8 (12) :41-42.

[3]王干一.针灸推拿专业“双证书”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 2011, 29 (13) :22-23.

[4]邱连利.针灸推拿综合技能实训教程[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2012.

[5]王凤丽.中药炮制技术[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11.

浅析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篇9

一、相关概念简述

1. 职业资格

职业资格是对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知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通过学历认定、资格考试、专家评定、职业技能鉴定等方式进行评价, 对合格者授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2. 职业资格证书

职业资格证书是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 它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 也是境外就业、对外劳务合作人员办理技能水平公证的有效证件。

3.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由一个多行业、多层次构成的共同遵守的行业发展规程与行为准则, 是对从业者实施行业规范的国家意志体现。它的实施, 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发展的水平, 是一个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到一定层次的必然要求。

二、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发展现状分析

1. 政出多门, 名目繁杂重叠

培训机构多部门管理, 造成重复考核认证的现象。目前, 我国职业教育中的职前学历教育由教育部负责,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办法和职后教育是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负责, 其他各部委办亦从各条块实施了专门化培训, 并发放各自行业的岗位培训证书。造成了培训机构多部门管理证书名目繁杂重置。而一些职业资格证书管理在程序上缺乏沟通, 在内容上互不承认, 出现重复考核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健康发展, 存在着引发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潜在危机, 各类资格证书的权威性受到质疑。

2. 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就业待遇不对等

学历证书通常是指一个人在国民教育系列中所接受的某一层次教育的证明, 是受教育者综合文化素质和教育水平的反映, 是文化程度凭证。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并重的证书制度指导原则, 但现实中重文凭轻技能的现状并未完全改变。持有职业资格证书的技术工人, 其待遇长期得不到提高, 而普通高校毕业生回炉上职业学校或考其他类型的职业资格证书的时间又时常发生, 这不得不让我们对只重文凭的教育体制引发反思。

3. 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缺乏质量意识, 偏重认证的经济效益

职业资格证书的公信力面临考验, 部分鉴定机构贪多求量, 往往从各自部门的利益出发追求高的通过率后的高额利润, 而忽视质量将使证书反映的劳动者职业能力与企业生产岗位实际要求不相适应, 影响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

4. 职业资格证书鉴定标准和考试制度的缺乏实用性和科学性

认证标准偏离企业的实际需要, 我国企业对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参与和支持力度不够,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制定职业资格标准, 因此不能有效地适应科学技术发展以及就业方式的变化, 不能满足企业对高质量劳动力和技术人才的需求。我国培训认证的教材是按课程学科体系编排的, 认证普遍存在重知识, 轻实际操作能力而重书面考试。这样的认证职业体系对培训学员来说, 学到的知识体系虽然是完整的, 但对所要从事的职业行为来说, 却是毫无用处的。

5. 就业准入制尚未完全落实, 无证就业现象比较普遍

部分企业和用人单位不重视培训认证, 存在短视倾向。通常大中型企业和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对技能培训认证比较重视, 而相当多的中小企业忽视员工录用前的技能培训认证, 上岗后为了降低用人的成本, 对员工的技能培训也是草草了事。中国纺织服装学会一位负责人反映, 纺织行业目前有40多个工种有劳动保障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 但企业招聘时却很少会考虑对方是否有职业资格证, 企业更习惯于让应聘者通过自己企业设定程序直接操作, 在现场考查他们的技能水平。上述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目前职业资格证所处的尴尬境地。

6. 国外资格证书无序认证活动

境外相关组织和机构或自行在我境内一些城市设置考试点, 或是与我国学校和文化协会、中介机构、培训机构等其他事业单位合作进行培训与认证, 有些与国内的职业资格重叠。根据不完全统计, 在我国境内开办的类似职业资格培训、认证的项目近百个, 如美国认证协会 ( ACI) 的注册人力资源管理专家 ( CHRM) 、国际商务认证协会 ( IBCA) 的注册国际商务公关经理 ( ICMPR) 、注册国际商务经纪人 ( ICBB) 、注册国际商务师 ( ICBM) 以及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 ( ACCA) 的国际公认会计师等。这些虽多为分散行为, 但这类现象却反映了我国在这些资格认证领域缺乏全面必要的应对机制。

三、对策与建议

1. 推进职业资格制度的法制化、规范化

首先, 有效地调整政府主管部门与相关部门的关系, 调整政府、社会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的关系, 明确职业资格证书认证主体, 改变各部门、协会、企业、事业单位证出多门的混乱现象, 合理找出认证的法人。

其次, 从法律的角度强化准入职业资格的法律地位, 明确职业准入控制手段, 建立职业资格市场运行的规则。

再次, 强调企事业和其他经济单位在准入性职业和关键性岗位设置上的人员聘任的法律责任和义务以及职业资格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最后, 制定国外机构在我国境内从事资格认证活动限定条款和具体的审核批准登记、管理等细则。

2. 开展职业资格的清理, 建立良好运行机制

首先, 针对职业资格执行不力、证出多门、名目繁杂、国外资格证书境内无序认证等问题, 开展职业资格的清理和整顿。

其次, 通过建立基本制度和措施来规范职业资格, 切实加强职业资格证书的管理, 对涉及准入性职业资格设置和人员聘用的企业事业和其他类型经营性单位进行监督, 以提高我国职业资格证书的品质。

3. 加快推进我国职业制度建设的进程, 建立由政府主导的、统一的职业资格体制

首先, 建议在适当时机成立国家职业资格委员会, 加强职业资格主管部门的相应职能, 研究我国职业资格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探索与该项制度相关的产业关系, 即明晰公共服务和市场化界限, 制定相适应的运行规则。

其次, 充分利用社会组织资源, 逐步发挥行业协会在职业资格认证中的角色作用, 改善职业资格标准滞后于生产技术发展、对新兴职业响应速度缓慢等状况。

最后, 加快对国家非准入性职业标准分类和规划, 监管全国准入性职业资格的认证。

4. 职业资格的国际互认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各国对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 人才的全球流动性要求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人才的质量。在这种情况下, 我国应借鉴国际上发达国家的职业资格证书认定制度, 吸取其长处, 结合我国实际国情, 逐渐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摘要: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一种有效途径, 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之一。当前, 我国职业资格证书仍存在制度执行力度不够、管理机制不完善、考核标准滞后等问题。建议创新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健全职业资格证书体系, 促进企业职业资格证书与市场接轨。

中英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比较与启示 篇10

[关键词]中英;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比较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7-0057-02

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各国普遍认识到增强综合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实质是人才,尤其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既是劳动者进入市场的准入门槛,又是国家衡量人才的重要形式,因此成为国家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制度和手段。建立一种完善、高效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国家人力优势,推动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提升本国劳动力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从而提升综合国力。[1]

一、中英两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发展现状

(一)英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历史沿革

英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经历了从不规范到规范的发展历程。20世纪80年代前英国国家经济颓败、企业竞争力低,政府为了改变局面,开始注重将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起来。[2]英国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20世纪90年代经历了重大变革。1986年政府成立了专门负责国家各类职业资格证书标准制定及考核工作的行政机构——国家职业资格委员会(The National Council for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s简称NCVQ),成为英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正规化的标志。[3]1997年英国政府将学校课程与评估委员会并入国家职业资格委员会,在职业教育领域中形成统一管理机制,为推行“双轨并行”即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并行打下基础。[4]国家职业资格委员会代表政府推行新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National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简称NVQ)。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即NVQ,分为5个等级标准,相对应的学历方面的5个等级包括了普通中学、学士到硕士。[5]英国政府的职业资格框架中,职业资格证书和普通学历教育在升入高一级的教育层次中具有同等效力。两种资格能够交叉获取、转接畅通,表现出职普相融合的趋势。

(二)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现状

企业考核制度是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起初的存在形式,用于区分工人的工资待遇与技术等级。我国正式施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以1993年劳动部制定的《职业技术鉴定规定》为标志。[6]经过20多年的发展,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我国经历了从建立到不断完善的过程,已取得较大进展,主要表现:一是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制定并颁布了《职业分类大典》《国家职业标准》等法律法规[7];采用了国际上通用的第三方认证;施行部分职业和工种强制性就业准入。二是职业领域覆盖面不断扩展,职业资格证书覆盖的人数不断增长,同时不断加强对新的职业和工种的开发力度,出现多种新兴职业就业的资格标准。

但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存在诸多发展瓶颈,如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制度相衔接的国家统一资格框架尚未建立;未能形成职普融通的体制机制;职业资格标准的制定落后,与社会生产技术的发展及岗位需求不符;行政管理混乱,职业资格证书分属于不同部门进行综合管理;社会对部分职业资格证书的认可度不高;就业准入制度存在执行不力的现象等。

二、中英职业资格证书的差异比较

(一)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统一程度不同

英国实行全国统一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国家职业资格委员会成为国家职业资格制度实施的重要保障。政府职能主要由教育与就业部(DFEE)来实现,负责制定职业资格教育政策的政策框架。该委员会负责大致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制定国家职业资格考核标准;二是核定国家发证机构;三是监督国家职业资格教学培训机构。产业指导机构主要承担职业标准的制定。整个行政管理权责明晰,有效统一,保障了国家职业资格制度的统一性和有效性。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行社会化管理体制,制度的推行主要依靠政府的组织以及政策法规来实现。此外,行业组织也可自行颁发资格证书,造成各类资格证书种类较多,标准不统一,且出自多个部门,相对管理体制不顺畅。

(二)法律制度的保障程度不同

英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顺利实施得益于英国政府一系列完善的法律做支撑。从1562年到1994年英国政府先后颁布《工匠法》《技术教育法》《教育改革法》等,不断推动国内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此外,英国政府还颁布各类法律,且有针对性的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和白皮书,作为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发展的指向标,使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拥有了更加稳定的基础。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政策文件使得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既获得合法地位,又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与尊重。在英国的劳动力市场,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就业准入门槛,并逐渐形成职业资格证书的准入文化。我国目前虽然出台了职业资格证书推行有关法律和政策文件,如《职业分类大典》《国家职业标准》,施行部分职业和工种强制性就业准入等,但职业资格证书实施和管理的法规相对缺乏,对于法律法规如何科学有效的发挥职业资格证书的效用与功能尚未涉及。

(三)行业的参与程度不同

英国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构建由政府主导,以国家职业资格委员会评定为管理核心。行政管理中产业指导机构负责制定和开发职业标准,企业、行业协会得到了充分的参与,并进行有效分工。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整体上看,社会化程度并不高。我国职业岗位的产生是由国家劳动管理部门以及相关的职教部门联合确定,相关企业行业的参与程度不高,因此无法充分反映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由此产生的职业资格的标准也是自上而下,脱离行业企业的实际,企业的认可度低。

(四)证书的价值不同

英国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适用范围普遍、教育资历可以等值交换。在英国,90%的岗位职业具有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准入要求,95%的行业人士已获得国家规定的职业资格证书。[8]由于英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重视职业教育同普通教育的融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学历教育(文凭)具有同等效力,可以相互转换,兼具就业与升学的双重功能,成为沟通职教与普教的重要桥梁。[3]我国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尚未形成,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还未形成实质性的沟通体制,两者缺乏相应的等值互认。如果职业资格书兼具就业和升学功能,更易激发职业教育的内在活力。

三、完善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主要措施

(一)建立资格证书管理制度,政府适度干预

英国职业资格委员会的设立是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有效统一的重要保障。这得益于政府有效的干预,制度管理权责清晰,制度规范有序运行。我国应加强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干预,建立起全国范围内管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权威机构,如国家职业资格委员会,负责对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进行宏观指导、质量监督、标准认证。政府加强职业教育的实质性干预,可加速职业教育资格证书制度的构建。

(二)建立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加强行业参与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人力资本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准入规范,必须要了解劳动力市场——行业企业的需求。国家统一的职业标准必须强调由行业企业共同参与制定,确保职业标准能够符合行业企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进而可减少企业对新进员工的再培训,削减人力成本。同时,统一的职业标准有利于提高资格证书的规范性、权威性和认可度,肃清当下职业教育中证出多门、管理混乱的现象。

(三)强化劳动准入,促进职普融通

推行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建立劳动力市场准入制度,规范企业用人行为,有助于改变我国劳动力市场就业不均衡、不平等的局面。强化就业准入制度,提升持证劳动者就业竞争力,从而更加理性规划自身职业生涯,减少劳动力市场的波动。通过借鉴英国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教育等效互换的经验,促使职教与普教互相融通,打通职业教育人才上升渠道,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

(四)改革传统考核评估方式,提高证书质量

英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将客观的证据材料作为考核评估的条件,重视过程性考核,提高考评者的参与度,缩小考核方式产生的偏差。我国的职业资格考试采用的是单次考评方式,可以通过借鉴英国的过程性考核方式,引入多阶段评估及综合评价,使技能资格证书的考核结果能够更真实地体现从业者实际的技能水平,从而提高资格证书的含金量。

[ 注 释 ]

[1] 单嵩麟.中英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比较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5(2).

[2] 郭伟萍.英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2005.

[3] 郑静姝.英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再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4] 段太勇,李佑成,方丽华.英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J].成人教育,2009(2).

[5] 庞利,毛志忠.国外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互沟通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10(11).

[6] 王竞.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走向及其政策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3(9).

[7] 张国云.国内外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发展概述[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2).

[8] 郝克明.英国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N].中国教育报,2002-03-14.

引进英国汽修职业资格证书的思考 篇11

关键词:汽车服务人才,英国汽修职业资格国际化

1 汽车服务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 汽车服务市场的需求在高速积聚, 五年内会逐步释放出来。目前我国汽车服务的经营模式中, 4S店和汽车服务连锁加盟店是两大主力模式。汽车服务连锁加盟模式未来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是现有4S店模式的强有力的竞争者和补充。

汽车服务连锁企业, 需要的是简单可执行的标准, 现在很多连锁服务机构的流程、制度、表单繁琐复杂, 但实际应用不上。此时国外汽车服务企业的管理方法、模式和经验给中资企业很好的示范和启迪, 开拓了国际化的视野和思维, 提高中国汽车产业的总体水平;但另一方面也发现模式的设置要根据国情, 国外企业到中国大多水土不服, 是因为什么?不了解中国行业现状, 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因此我国的汽车服务的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重点应在流程规范化和质量控制上, 尤其要提高汽车保养服务的规范化水平。由此引出另一个更重要的问题——人才。再好的模式都是人来执行的, 更好的模式是人创造的, 而人才是要培养的。国内汽车服务业的专业化人才不足, 人才结构不佳, 从业人员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原国企车队的维修人员, 年龄偏大, 知识结构老化, 信息化感应不足, 另一部分来自于新设的4S企业服务人员, 缺乏经验, 技术熟练度不够。这样的人员配备又很少接受专业培训, 造成目前汽车服务业专业化人才奇缺的窘境, 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汽车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2 引进英国IMI汽修职业资格的情况介绍

“买日本车, 买的是工具;选择德国车, 选的是机器;而拥有英国车, 拥有的是艺术”, 这句话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英国汽车品牌以一种超物质的精神存在于机械中。数十年之前, 韩国车企开始重点突击西方市场, 他们主要聘用英国专才来管理并推动其业务, 这也不令人感到意外。或许, 将来英国对华的出口将是人才和技能服务, 由英国培训机构培养出的的许多设计师在全球各主要汽车设计团队掌舵, 英国在创新和技术研发领域也一直保有卓越声誉。

我国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在不断探索与实践中已取得了很大成功。在这种大环境下, 成都市工业职业技术学校积极响应教育部现代学徒制教育精神, 自2011年4月起充分利用原成都市公共交通职业中学与英国艾蒙特克公司EMTEC Colleges Ltd (ECL) 近十年合作的基础, 进一步与艾蒙特克公司开展校企合作, 积极引进英国汽车工业协会 (IMI) 英国汽车待业职业资格培训 (ECL) 课程体系, 将部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组建成IMI班实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成都市工业职业技术学校以2011级14名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为对象, 从2012年3月起采用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该合作项目采用了一种全新的多方参与、多方共赢的校企合作方式, 由政府主管部门提供政策上的支持、指导和监督, 由企业 (即雇主) 提出对学生 (即未来雇员) 的培训要求配合学校进行培训和安排学生实习, 由国际职业资格认证颁证机构提供代表国际领先水平的职业标准的职业资格体系、课程体系以及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 由行业培训及咨询服务机构在当地提供培训方面的技术支持、并与认证颁证机构代表单位共同进行师资培训等。此多方参与、多方共赢的校企合作新模式为目前日趋明显的汽车行业高技能人才短缺的问题提供了一套与国际标准接轨、拥有完善质量保障体系的全方位的解决方案, 探索了一条新的思路。

3 英国IMI汽修职业资格证书的优势特点

3.1 英国IMI职业资格证书具有先进性

IMI职业资格证书的引进, 是通过强强联手、优势互融的方式将英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到中国, 并且采用工学结合, 注重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的教育方式让学员真正可以学以致用。

3.2 英国IMI职业资格证书具有兼容性

IMI职业资格不是针对某一车型的内容, 而是培养学员的规范意识、安全与健康习惯、通用操作技能, 并使其具有迁移能力。获得IMI职业资格证书学员可以对各类车型车辆进行规范的维修。

3.3 英国IMI职业资格证书具有普适性

由于它的兼容性, 学员的就业面具有广泛的覆盖性。无论是汽车4S店还是汽车服务连锁加盟店, 学员均能胜任其维修工作。

3.4 英国IMI职业资格证书具有统一性

IMI职业资格证书在任何国家和地区, 都是严格按照IMI标准, 不得有任何的变更。考评员经过严格的培训、考核, 持证上岗, 学员学习过程、学习记录符合IMI要求的所有方法, 考核流程完全统一, 考核结果标准统一。

4 获取IMI职业资格证书的具体做法如下

4.1 确立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两年的IMI标准的培训体系, 培养面向企业可直接上岗、无需进行“转炉”培训的既有该专业相关理论知识又掌握实际高技能的汽修人才, 毕业时成功完成IMI 1级、2级职业资质并继续学习3级资质, 同时考取汽车维修工中级以上证书, 确保每一位学生都成为能胜任企业实际工作的专才。

4.2 挑选合作企业, 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经过数月的实地考察与挑选, 选择了富有合作诚意、企业实力较强、在行业中具有一定影响并拥有多个实习基地的四川安捷车业有限公司、东创建国汽车集团、四川港宏集团、广汇申蓉集团等多家企业合作。自2011年10月至2012年6月先后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 校企双方互用对方的名义建立人才培养实习基地, 共同对外宣传。同时积极扩大此项目的影响力, 吸引包括沃尔沃整车生产企业以及马立可汽车连锁等汽车维修企业加入雇主行列。

4.3 整合资源

由汽车工程系骨干教师和企业专业人员共同组建IMI班教师团队, 充分发挥IMI考评员和内督员的作用, 整合校企师资、技术力量, 统一调配使用。引进英国本土先进的课程资源, 结合学校设施设备情况及学生实际, 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按照IMI标准开展培训及考核, 由英方IMI外督员对整个培训过程进行监控把关, 以使通过培训学员能够符合IMI职业资格标准。

4.4 严格执行IMI考评员认证体系, 强化教师教学水平。

按照IMI标准每年更新的需要, 及时都对IMI班的考评员进行培训、考评、年审, 保证与英国职业资格证书标准的同步。

5 国际合作项目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5.1 文化差异问题:

合作过程中语言交流困难会阻碍学习进程, 语言学习、文化融合是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

5.2 组织机构问题:

需有专门的国际化合作办公室, 研究制定合作方案, 落实合作各项工作, 以保证国际合作项目的高效运行。

5.3 经费保障问题:

就目前而言, 我们的国际合作项目刚刚起步, 还不能剥离出来实行自负赢亏, 现阶段仍然是在做基础工作, 以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为目的, 因此需要有一定的经费作保障。

相信通过多方的共同努力, 引进先进的国际职业资格认证体系、课程资源, 并将其进行本土化研究与实践, 相信实现为我国汽车维修业培养和输送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将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上一篇:情感启发下一篇:用好网络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