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约束

2024-06-28

条件约束(共12篇)

条件约束 篇1

1 多条件约束建模

在进行油藏地质模型构建过程中首先要实现静态模型建立, 其次实现动态模型建立。动态模型建立又称为驱替模型, 以实验室为依托进行模型构建。本文主要侧重静态模型构建, 对油藏地质模型的建立, 即实现构造模型、储集层模型与流体模型。

多条件约束建模, 主要是指在在二维空间或三维空间实现地质属性模型建立, 要充分结合属性数据之间的关联性, 并对相关属性数据进行数据处理, 是一种针对复杂地质建模的有效技术。多条件约束建模技术主要包括:属性空间约束, 作为约束条件的属性数据所在的公共空间是该属性建模的范围;属性转换约束, 作为约束条件的属性数据可根据其自身与该建模属性的最佳相关关系转换为该属性建模的一组基本数据;属性校正约束, 作为约束条件的属性数据可根据实际要求共同校正已经建好的属性模型。

2 多条件约束油藏地质建模的关键技术分析

关键技术当中主要包括了断层封挡、多边界以及单砂体为构造技术等。这当中多边界技术属于在进行油藏地质建模过程中的一项普通技术类型, 断层封挡技术以及具有标志层约束条件之下的单砂体为构造技术基本多应用在多油藏构造建设方面。此外, 随机建模技术主要是一种应用在储集层建模的一种过程。在对复杂油气藏当中的流体进行分布设计时, 主要会通过借助于流体分布完成建模。同时, 本文当中也重点分析了断层封挡、多边界技术等三种关键技术类型。

2.1 断层封挡

通过借助于断层封挡实现网格化建设, 将断层放置在三维或者是二维的构造数据当中, 依据断层以及离散点形成的位置关系, 并可以有效控制所有网格点构造过程中的数值技术。理论技术如下图当中所示:

2.2 多边界技术

多边界技术主要是指在针对储集层性能相对较差且非均质性较为严重情况下的油藏建模时, 通过借助于认为方式, 可以进行有效性范畴的划分, 并规定一部分属性可以根据规律完成。通过借助于多边界技术能够有效处理掉复杂地质建模当中的问题。

通过上述理论简图分析得到, 图中D1、D2、D3以及D4等主要是根据某种要求以及规律划定的多个边界。现在对这个事件进行假设, 其中m点属于在某个区域当中的一个事件, 因此, 需要通过m点完成垂线, 并确保其中y值不会发生改变, x值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增加。剪掉的无穷小dx就能够获得m1与m2, 并通过两个点, 再作出垂线。其中有两个点能够满足D2 区域当中的交叉条件, 就能够完成对m点的认定。

2.3 标志层约束条件当中的单砂体构造技术分析

这项技术主要应用的是同一环境当中大部分相邻沉积体构成形态相似的原理, 并能够对构造信息量巨大却精准性较高的构造约束层提供了帮助, 可以完成对小层单井顶部构造资料作为已知离散点数据。并能够获得工区当中不同小组的顶部构造长, 最终形成地质模型。

3 结语

综上所述, 多条件约束条件下形成的技术需要应用在储集层建模当中, 且上述技术也应适用在火山岩以及相关岩层储集层当中。这项技术当中因为拥有创新技术, 在解决多种类型的复杂问题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建模对象主要是指新油田以及老油田, 通过对建模对象方面相关数据内容进行搜集, 并对上述中建模所需的原始材料等进行添加, 通过建模软件, 可以形成信效度较高的油藏地质模型, 这也是当前技术条件下建模技术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郑应钊, 刘国利, 马彩琴, 李绪涛.多条件约束地质建模技术在青西油田裂缝性油藏中的应用[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1, 03:77-80+93+116.

[2]李宗阳, 王夕宾, 孙致学, 郭祥.相控地质建模技术在复杂断块油藏中的应用[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12, 01:4-7.

条件约束 篇2

1.求解等式约束条件下不等式的范围问

题,关键在于对等式条件的应用。主要分为三类方法:

 代入消元法:转化为二次函数或

对勾函数等的值域问题。 三角换元法:引入三角函数新

元,将问题转化为三角函数的值5.域问题。

 均值不等式:综合应用等式和待

求式,转化为均值不等式的问题。

6.典型题例——等式条件下不等式的范围问题:

1.设a,bRb2

7.,且a2

2

1,求yab2的最大值。

8.2.设x0,y0,且(x1)(y1)4,求xy的最小值。

9.3.(06重庆理科)若设a,b,cR且

a(abc)bc42,则

2abc的最小值为?

A.31B.

1C.22D.22 4.(07重庆)若a是12b与12b的等

学林家教

八年家教经验、一流的专职老师授课先上课,满意辅导质量再收费1

比中项,则

2ab

a2b的最大值为?

A.22

15B.4 C.55D.22

已知a0,b0,且

1a3

b

1,则a2b的最小值为?

A.726B.23 C.72D.14

设a,bR,且a22b2

6则ab的最小值为?

已知设x0,y0,且

2x3

y

2,则xy的最小值是? 已知设x0,y0,且

xy4xy12,则xy的最小值是?

3a22b25,试求

y(2a21)(b22)的最大值。

条件约束 篇3

摘要:“十二五”规划将年均GDP增速调整到7%,同时强调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因此既要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又要重视经济发展质量。本文将以北京市二、三产业为例,通过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建立工业增加值与能源消费总量、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的VAR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分析,通过累积的脉冲响应函数计算产业增加值对各能源的消费弹性以及各能源的边际产出;得出在碳排放约束条件下可行的经济可持续增长方式。

关键词:碳排放;经济增长;脉冲响应;减排成本1.文献综述

无论是国外学者还是国内学者,所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甚至出现相悖的现象,但可以肯定的是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减少碳排放,影响最大的将是工业产业。Anne P.Carter(2008)通过以封闭动态的投入产出模型,分析了特定污染物的减少和新能源技术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只是本课题研究的是碳排放约束下的经济增长问题,但上述文献的分析思路可以借鉴。林伯强和姚昕等(2010)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考虑能源需求问题,即在碳排放约束的条件下,通过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分析在能源和碳排放双重约束下整个宏观经济发展的状况,结果显示,运用可再生能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而往往第二产业对能源的需求最大,而目前国家主要的经济增长点就是第二产业因此这将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杨万平(2011)通过构建中国28个省1995~2006年的投入产出面板数据,通过建立Tobit模型分析出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源泉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综上所述,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结论对我们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然而对此问题还需要我们结合具体的现实背景,作进一步深入研究:以往的研究通常只是验证了碳排放、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而没有分析出每种能源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所以本文将试图从新的角度,在分析出各种能源对经济增长的冲击大小的基础上探索如何降低节能减排成本,如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即寻求在碳排放约束条件下适当的经济增长方式。

2、关于北京市二、三产业节能减排的实证分析

2.1.1变量的选取

本文将选取工业产业生产总值作为工业部门的产出量,能源变量包括能源消耗总量、煤炭、石油、天然气、一次电力(能源指标的量纲都是万吨标准煤)。本文变量分别是GY(工业产业生产总值)、XH(能源消耗总量)、MT(煤炭消耗)、SY(石油消耗)、DL(电力消耗)、TRQ(天然气消耗)。对上述各选取变量取自然对数。一方面考虑到对数差分后,将两个对数变量的差分做比值会是一个弹性;另一方面,从计量经济学角度考虑,取对数可以消除时间序列中的异方差现象,则变量分别为LGY、LXH、LMT、LSY、LTRQ、LDL。样本选取的是1980-2012年的数据即样本量为33。

2.1.2模型的建立

本文将选择使用向量自回归VAR(Vector Autoregressive Model)方法进行建模,VAR(p)模型的数学表达式是

yt=A1yt-1+A2yt-2+…+Apyt-p+Bxt+ξt,t=1,2,…,T(2.1)

其中yt是一个内生变量列向量,xt是外生变量向量,A1,…,Ap和B为待估的系数矩阵,p是滞后阶数,ξt是误差向量。

(1)单位根检验

单位根检验是对数据的平稳性进行检验,一般常用的检验方法为ADF、DF检验。通过对数据的平稳性检验发现,所有取自然对数的数据都不平稳,一阶差分后只有天然气的数据不平稳,根据协整理论知天然气将不能进行建模,其他变量为一阶单整,可以进行协整分析。

(2)协整检验、VAR模型

经过检验发现,LGY与LXH、LMT、LSY之间的协整检验均通过,并且LXH、LMT、LSY都是LGY的格兰杰原因,但是LGY与LDL的协整检验没有通过,到目前为止只能建立LGY与LXH、LMT、LSY的VAR模型。我们用工业生产总值LGY分别对能源消耗总量LXH、煤炭消耗LMT、石油消耗LSY做双变量的VAR,共建立3个VAR模型。

从模型的结果可以看出,滞后一阶的能源变量对工业生产总值的当期值都有一个正的影响,但滞后一阶的生产总值对各能源当期值的影响有正有负,滞后一阶的工业生产总值对石油消耗的影响就是负的,即各种能源消耗每增加1%将带动工业生产总值的增长,反过来,工业生产总值的增长同样会造成能源消耗总量的增加和煤炭消耗的增加,却减少了对石油的消耗,这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3)脉冲响应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显示的是变量对来自系统中任何一个变量产生的新信息的响应程度。给能源一个正的冲击,工业部门生产总值有正的响应,但随着滞后期数的增加,增加的幅度将越来越小,并且煤炭的冲击要比能源消耗总量的冲击大,可能的原因是煤炭在工业产业消耗的能源中占到80%以上,所以煤炭的冲击会比较大,从而也印证了减少碳排放一定会影响到工业部门的产出。

(4)弹性及成本分析

通过分析各能源的消费弹性、边际产出及节能成本,在VAR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基于Cholesky顺序的累积脉冲响应分析。总能源消费量增加1%,工业生产总值将会增加0.44%,;煤炭的弹性次高,结合中国的能源结构,主要是因为煤炭相对来说不属于高效能源,并且工业产业对煤炭的依赖性并不是很高,因此通过节约工业部门的煤炭消费还是可以考虑的;工业生产总值对石油的弹性最大,达到0.86。这是因为一方面石油属于高效能源;另一方面是因为工业部门对石油的依赖很大,也进一步说明在工业部门中,通过石油来节能的成本可能会是很高的,会对工业产生很大的冲击,在寻找新能源的同时也要注重产业结构的升级。

3.政策建议

通过对能源消费、碳排放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研究,以及第二、三产业的各种能源冲击的反应的分析,现就如何在碳排放约束条件下保证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提出一些政策和建议。

第一,就短期而言,由于技术和能源消费结构的限制,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又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如何在短期内既要保证经济增长的速度,又要保证经济增长的质量将是近期我们要追求的目标。从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看通过节能来减少碳排放会对经济产生巨大冲击,而通过上文的分析得知各种能源消耗对经济的冲击效力不同,因此可以通过能源转换的政策,例如着力开拓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如此以来可以在降低环境污染的同时又保证了经济的增长,因此,短期内,能源转换政策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合理选择。

第二,长期内可以通过结合国外经验,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从而完善和规范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市场机制和法律条款,实施奖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企业的减排积极性。除此之外可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来减少碳排放,从而确保经济的绿色增长。(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资助项目”

参考文献:

[1]闵继胜,胡浩.基于VAR模型的我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动态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11,5:20~25

[2]林伯强,姚昕,刘希颖.节能和碳排放约束下的中国能源结构战略调整.经济问题探索,2011,5:20~25

[3]许广月.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武汉:西方经济学,2010

成本企划原理及约束条件研究 篇4

一、成本企划的核心原理

成本企划的原理是把目标成本产生的压力向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挤压和传递, 成本压力的设计与传递是成本企划的核心。

(一) 成本压力设计

任何一种构思成熟的产品都要在图纸上进行规划, 这种纸上规划是对产品生产和成本形成的预演, 通过目标成本对预演过程进行成本挤压。也就是说在产品的企划与设计阶段就必须关注产品的成本, 并对产品的可允许值进行设定。这就意味着成本企划把成本管理的立足点从传统的生产现场转移到了产品的规划、构想与设计阶段。所以, 目标成本的确定是整个成本企划的前提和核心。目标成本规划的过程首先要从如何满足市场以及顾客对产品的性能、质量和价格入手。由市场驱动的目标成本规划旨在确定能够维护市场竞争地位的可允许成本, 并通过可允许成本的概念将市场竞争的压力传递给产品设计者, 以及产品零部件的供应商。

(二) 成本压力传递

由市场驱动的目标成本规划完成后, 接着需要进行的是“产品层次的成本企划”, 即对产品的目标成本进行分解, 以便将目标成本的压力传递给各水平的各个责任中心;然后再进行“零部件的层次成本企划”, 即将产品目标成本分解到零部件的层次上, 将成本压力转移给供应商。这样, 供应商也必须想方设法设计出符合目标成本要求的零部件, 以保证供应商在将零部件提供给企业时也能获得足够的利润, 从而将供应商纳入到了企业成本企划体系。可见, 零部件层次的成本企划旨在将产品层次的目标成本压力的一部分传递给供应商, 意图是压迫供应商必须与产品制造商联合探索降低成本的途径, 从而与制造商结成战略联盟关系。这样, 成本管理的范围不但可能由制造过程转向涵盖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 超出了单个企业的界限, 使得在成本管理问题上可以实现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联合, 同时提高产品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的竞争实力。以松下为代表的日本许多先进的制造企业目前实施的“零库存”存货管理模式就是与零部件供应商企业共同合作的体现, 是成本企划思想在存货管理领域的延伸。

二、成本企划的核心理念

成本企划在日本得到了相当广泛的应用, 给企业带来的回报也是显而易见的, 所以受到了企业家们的青睐。其主要创新点如下:

(一) 市场驱动

市场竞争是成本管理创新的驱动力。当前, 消费者个性化消费倾向已经形成, 生产技术革新速度仍然在进一步加快, 导致产品生命周期日益缩短, 竞争日趋激烈, 企业必须在有限的前置时间内开发设计出高品质、多功能、低成本和低价格等具竞争优势的新产品。成本企划以市场为出发点, 以最具竞争力的市场价格为目标成本的立足点。成本企划中各层次的目标成本都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激烈竞争的市场, 基于市场驱动的目标成本显然是为了增强企业在竞争中的成本优势。在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下, 一般是先设计出产品, 再计算产品成本, 然后再开拓市场。而成本企划是基于最可能赢得消费者认可的售价出发, 减去期望利润来倒挤目标成本, 这样就可以把目标成本纳入企业战略管理系统。

(二) 源流管理

从某种意义上讲, 设计就是在图纸上“制造”产品, 一个完成了的产品企划就等于是在图纸上对产品的制造过程进行了一次“预演”, 预演时赋予的各种条件就是实际生产过程中具体各项要求事项的体现。既然实际制造过程必然发生成本, 那么就应当将成本因素筑入到产品的设计过程。这意味着, 成本管理的“重心”必须从生产阶段前移到开发设计阶段。有资料表明, 产品成本的80%在产品的最初设计中就已经注入, 等到进入生产阶段后, 产品成本控制的空间就变得非常小了。为了有效应对这一问题, 成本企划提出了源流式成本管理的思想, 将管理产品成本的重心从生产阶段转移到设计阶段乃至构思、开发、策划阶段。

(三) 成本筑入

“成本筑入”是成本企划的一个重要特征, 它是指以价值工程方法求解最佳成本结构的行为过程。所谓最优的成本结构, 是指产品成本与产品实体部件、加工方法及加工精度等性能值的最优组合。可以形象地讲, 成本筑入即在“图纸”上进行生产, 图纸中设定的生产条件就是对现实生产过程模拟, 同时将产品成本随同产品生产一并核算, 即注入成本。如果图纸上注入的成本能够排除了各种无效作业, 那么就等于制造现场成本迫近了事前设定的目标成本。

(四) 前馈控制

与传统的事中和事后控制为主的反馈控制模式不同, 成本企划是一种对产品进行前馈控制的模式。它是在图纸对制造过程和成本形成过程进行“预演”, 通过“预演”中得到的信息及时地调整策略来控制产品成本。成本企划认为, 由于生产设备、工艺、流程等生产条件在企划设计阶段大部分就已经确定了, 进入制造阶段后, 产品成本可改善的空间极为有限, 成本企划要求将降低产品成本的“重心”由生产阶段追溯至研发和设计阶段, 以避免后续制造过程中出现大量无效作业耗费。

三、成本企划的应用条件

(一) 成本观念

成本企划必须摒弃落后的“成本降低”观念, 代之以战略成本管理观念。战略成本管理要求成本降低以为损害企业竞争地位为前提, 如果成本降低策略会削弱企业竞争地位, 那么就应当放弃该策略;如果成本增加策略可以提升企业竞争地位, 那么就应当实施该策略。成本企划还要求摒弃传统的“制造成本”管理观念, 树立产品生命周期成本观念。传统成本管理观念局限于产品的实体形式, 将成本管理的注意力主要集中于产品的制造过程, 这一观念是与传统的生产方式相匹配的。因为在传统的工业生产条件下, 生产组织方式以规模生产为主, 产品技术含量不高, 产品成本以制造成本为主, 为产品生产服务的研发和售后服务等成本所占比重较小。随着产品成本中知识含量的增加, 产品成本结构中的研发费用、后援成本的比重日渐上升。当非产量驱动的研发和后援成本上升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就必须将传统的制造成本扩张到产品整个生命周期, 即树立“产品整体”的概念。

(二) 组织机构

由于成本企划是以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成本为管理对象的, 它要求多部门通力合作, 因而必须设置专业的成本管理机构, 以打破原有的“接力式”的产品开发流程。成本管理机构由产品经理主导, 横跨研发、生产、销售、财务等职能部门。在这种横向的组织结构体制下, 供应商从一开始就可以介入到产品开发之中, 成本企划小组要为供应商设定零部件的目标成本, 而不是等到图纸出来之后再向供应商订货;工艺人员也不需要等到产品图纸出来之后才进行工艺设计, 而是直接参与到产品设计过程, 以及时发现工艺设计对产品成本的影响;财务也需要从一开始就介入产品研发过程中, 及时地测算产品成本及零部件成本。由于成本企划各阶段作业重叠, 可以扩大产品研发的作业面, 缩短产品生产的前置时间, 提高劳动效率。

(三) 文化基础

成本企划是一种全员参与的成本管理形式, 它需要以集体主义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企业文化才能启动。成本企划之所以诞生于日本并在日本取得成功, 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是日本是一个有着深厚的集体主义文化根基的社会。在这种企业文化氛围中, 个人与组织融为一体, 人与人之间容易沟通和协作。这样的企业文化, 能够使个人自愿地服从集体, 并将每个人的行为导向成本企划的所指向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邱萍, 张庆.作业成本管理和成本企划的比较与融合[J].财会月刊 (综合版) , 2007 (01) .

[2]赵秀芳.试论成本企划及其创新[J].生产力研究, 2004 (01) .

条件约束 篇5

讨论约束条件下多元随机效应线性模型中回归系数和参数的.线性估计的可容许性,在二次损失函数下,给出了随机回归系数和参数的线性估计分别在齐次和非齐次线性估计类中是可容许估计的特征.

作 者:张尚立 伍长春 ZHANG Shang-li WU Chang-chun 作者单位:张尚立,ZHANG Shang-li(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北京,100044)

伍长春,WU Chang-chun(嘉兴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浙江,嘉兴,314001)

条件约束 篇6

关键词:融资约束;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经营状况

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对一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由美国次级贷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的不利影响十分明显。中小企业的融资瓶颈尤为突出,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再一次被社会各界所关注。融资约束会对中小企业的成长造成严重阻碍,导致整体经济因投资不足难以实现其潜在增长率,并造成就业不足等社会福利损失。而且融资约束是中小企业财务脆弱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使中小企业陷入破产境地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企业财务风险及成因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蒙受损失的可能性的大小与损失的高低。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的某个方面和某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促使这种风险转变为损失,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企业财务管理一般分为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和收益分配管理四个方面,相应地也会产生各种不同的财务风险。筹资风险是由于借入资金而产生财务杠杆,杠杆效应会进一步放大收益或损失,从而增大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性而产生的风险;投资风险是由于不确性因素导致的投资报酬率达不到预期值而发生的风险;营运资金管理过程中产生的资金回收风险是由于赊销产品产生的货币资金回收的时间和金额的不确定性;收益分配风险在于收益分配可能给企业今后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而带来的风险。财务风险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密切相关,一个正常生产经营的企业,财务风险在所难免,这是各种类型的企业共同具有的。

二、我国民营企业的融资结构现状及其财务风险分析

民营企业的资金缺口是制约其生存与发展的首要因素,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民营企业融资难的现象仍然客观存在。除政府以外,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都要抛开成见,努力寻找利益的交汇点,实现社会资金优化配置。而民营企业自身素质的提升更是其顺利融资的关键之处与蓬勃发展的核心动力。

市场竞争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如果一个社会存在严重的不公平竞争状况,那么就会扼杀社会的创新与活力。我国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相比,在融通资金这一条件下就存在严重的不公平现象,即所谓的所有制歧视。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融资渠道不畅,难以从正规金融机构取得贷款,存在严重的资金缺乏。当出现更好的投资机会或发生资金周转困难时,不得不求助于非正规金融机构,也就是地下金融,融资渠道单一、资金结构缺乏弹性。因此民营企业不是不存在负债,只是没有办法在企业财务上反映出来。地下金融资金成本远远高于正规金融机构,为此企业要支付高昂的利息费用,从而产生超常的财务风险,其收益率也远远低于同类国有及其控股企业。

融资约束下,民营企业资金成本高昂,迫使企业投资于高风险项目,进而加大企业财务风险。由于高昂的融资成本,理性的企业必然投资于高于资金成本的高收益项目,这必然也就伴随着高风险。另一方面,企业因此丧失了有利的税收挡板,财务杠杆风险远远超过收益,民营企业易陷于破产的境地;企业利用负债进行经营,不论盈利或者亏损都要支付固定的债务利息,而且债务利息是在税前支付的,所以利用负债进行经营,既可以达到筹资的目的又可以产生抵税的作用,使企业可以少交所得税,这就是负债融资的“税收挡板”作用。民营企业不能从正规金融机构借到资金而不得不从地下金融借款,利率很高,因此这些企业往往存在较高的财务杠杆。但因为是从非正规金融机构借入资金,无论是借入资金总量还是因此产生的利息支出都不在企业财务上反映出来,企业不能享受利息带来的税收挡板的利益,因此,它们只能面对较大的财务风险,却不能享有高额财务杠杆带来的杠杆收益。

三、企业经营风险加大并形成不利的激励机制

民营企业不得不采取偷税漏税来抵补损失的税收挡板,但偷税漏税有可能面临)政府的处罚,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社会诚信度,进一步影响投资者对企业的分析。民营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又增加了,这进一步导致企业经营的总体风险加大。因此,社会对民营企业的创办、经营、发展的约束就不仅仅是资金问题,还有是否能够面对自身诚信的丧失与面对不得不偷税漏税从而遭到政府处罚的勇气,这使得民营企业的经营者或创办者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经营风险。另一方面,也为相关执法者制造了巨大的腐败空间。

上述种种情况必然迫使民营企业主要依靠内源融资。但当企业发展受到很大局限时,内部资本积累必然有限,就会极大地降低民营企业的投资率,社会经济发展也就受到抑制。同时,这同样也遵循“劣币驱逐良币”的原则,使社会涌现出的是大量的勇于违背法律法规的投机者与冒险家或者与政府有密切关系的人,必然也滋生助长了政府部门的腐败行为。在社会形成了不良的激励机制。

四、结束语

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除了面对正常企业的财务风险以外,还需面对额外的超常财务风险,也无法通过多方投资与多方筹资来分散风险。这主要是由于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匮乏导致的。若要改变这一现状,唯一的办法就是金融体制变革。解除银行准入限制,允许成立各种所有制形式的银行中介体系,形成各种产权主体相互竞争的金融市场,这必然会大大降低民营企业的资金成本,进而增加民营企业的资金利润率,从根本上解除民营企业融资约束问题,促进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威廉.F.夏普.投资组合理论与资本市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2]杨永华.市场导向型经济增长理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

高成本约束条件下企业的可行选择 篇7

一、企业面临的高成本压力

1、原材料、能源短缺造成成本高企

(1)原材料价格上升。

原材料的价格急剧上涨。原材料价格指数比2002年增长了近一倍。以钢铁行业所需的铁矿石为例,2005年度一年就暴涨71.5%,2006年度上涨19%,而2007年度供需双方谈判中又达成9.5%的上涨幅度,至此铁矿石价格已是连续4年上涨。而我国正在进行的工业化、城市化以及现代化又需要大量的钢材等原料,这必将会提高全社会的成本。

(2)能源短缺。

我国已经进入“资源有限”的时代,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小,国际能源涨价导致企业支付的成本大规模上升。以石油为例,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报告到2020年,中国的石油需求量的下限为4.5亿吨,上限为6.1亿吨,而预计届时国内的产量只有1.8~2亿吨,中国对海外石油资源的依存度至少将达到总需求量的55%以上。而更令人担忧的是,我国石油储藏量仅占世界总量的2.3%,可开采年限只有20.6年,大大低于世界平均年限42.8年。

2、人工费用上涨

(1)构建和谐社会,必然会大幅度提高企业员工的工资标准,之前我国劳动力的平均水平约为美、日等发达国家的1/20、1/30,与经济发展很不协调,因此各地纷纷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最近颁布的劳动法,在一个企业工作两年以上就可以跟公司签不定期合同,如果公司违约就需要赔钱,从某种意义上说也使企业成本提高。

(2)政府支农惠农政策越来越大,种粮不缴税、看病有合作医疗、生活困难能享受低保等,农民得到的实惠也越来越多,农民选择外出务工的比例大大减少,有的地方已经出现民工荒和技工荒,面对这种情况,企业必须提高用工成本。从2004年以来的“民工荒”使得劳动力价格普遍上升,珠三角等地企业将民工工资调高了10%-30%。

(3)大学扩招导致劳动力成本在未来的逐步上升已经成为必然,这些新一代的知识型劳动力将进一步增加中国制造的成本。

3、生产条件(主要包括土地、环保和资金以及物流)的变化增加成本压力

(1)土地价格不断攀升。

工业用地实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随着企业对土地需求的增长,土地的价格必然也会相应上升。据国家统计局2007年10月25日公布的资料显示:70个大中城市的土地交易价格上涨较快,一至三季度累计平均上涨12.8%,一季度上涨9.8%,二季度上涨13.5%,三季度上涨15%。

(2)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避免再出现先发展再治理的被动局面,最近一段时间国家环保总局加强了工业企业的监管措施和手段,全面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对那些达不到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排污总量控制标准的企业责令限期整改,最终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

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必须采取一定的排污措施,购置相关的治污设备,相应地成本也就提高。

(3)资金成本不断攀升。

我国已经步入升息周期,而连续几次存款准备金的上调,使得企业为获得资金而支付更多的成本。另外人民币升值,对出口型的企业也产生重大影响,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不断升值,也导致生产成本增加。

(4)物流成本不断攀升,也是我国企业生产成本过高的原因。

我国物流业起步晚、发展慢,已呈现出与现代经济高速发展不相适应的各项明显特征。资料显示,发达国家平均物流成本是10%,而我国平均物流成本则要高出一倍达到20%,我国企业要把20%的运营成本投入到和物流有关的事项中而且仍有继续增高的趋势。

二、企业化解高成本压力的应对措施

在经济环境发生剧变、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成本优势的取得对于一个企业的生存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企业如何筹划、拿出何种方略以应对高成本压力,就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

1、发展模式:

改变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建立以循环经济为代表的内生型发展模式。高成本时代,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和盈利点,拓展经营模式已经成为急需考虑的问题。再采取以增量资源的投放即增加投资、扩大厂房、增加劳动收入为代表的粗放型的发展模式,越来越不合事宜,因为这种“高增长、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的发展带给我们的是“流血、流泪、流汗”的经济,对实现长期、稳定、快速发展尤其在现在的高成本压力下将构成强大的瓶颈约束。因此,企业需要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启动替代石油、热电联产、余热利用、建筑节约、绿色照明等重点节能工程等措施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原材料、人员等影响企业成本上升的重要因素,以此来应对高成本所带来的压力。

2、产品方面:

提高产品的附加值,选择向价值链上游转移。高成本和微利时代的到来,抛弃高耗能、高污染而附加值低的产品,进入到低消耗、低污染甚至是无污染但附加值比较高的产品,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经济附加值作为关乎企业持续增长的“撒手锏”。譬如海尔的“健康+节能+时尚”产品策略、美的的“健康升级、节能普及”理念、TCL的钛金空调、澳柯玛的木制空调和实用型空调等等,都体现出产品与技术的创新融合,特别是非核心技术的创新给困惑多年的空调业带来了惊喜,消费者也表示出了极大的认同。

3、管理方面:

建立节约型企业,降低企业管理成本。对企业来讲整个成本上升,只有节约才能抵消成本上升对企业的压力,才能真正实现由粗放型经济向节约型经济的转变,最终建立起节约型企业。这其中企业有很多途径可以探索,包括通过成本管理、人员管理、物流管理以及资金管理等实现最有效率的生产要素配置以建立成本节约型企业。

4、联盟方面:

组建策略联盟,共同对抗高成本造成的企业风险。所谓策略性联盟是指企业间为追求各自战略性市场地位,从产业关联、互补、共生等方面入手,在不改变所有权、没有相互投资的情况下,建立的一种联合或合作协议关系,加强企业间的相互学习实现企业间生产能力的互补。从价值链角度来讲,企业间的联盟不仅能够节约相互之间的交易费用,而且可以通过获取联盟伙伴的互补性资源,扩大企业运用外部资源的边界,聚合彼此在不同价值链环节中的核心能力,通过合作创造价值。

5、政府方面:

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降低企业的外部成本。政府一项重要的职能是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优质价廉的公共产品,从而降低企业的外部成本。积极争取政府对现有税制的改革,毕竟高成本时代的到来使得企业的利润空间已经非常微薄,政府应当适当为企业减压;降低企业社会成本,尤其要解决乱收费的现象,提高服务水平能力,降低企业社会成本;积极扶持并引导企业,在高成本时代政府需要向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促进竞争层次的升级,并且帮助企业建立预警机制,提醒企业保持随时面对全球相关企业新的转移趋势。

三、小结

高成本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它将迫使中国的制造业考虑更多的竞争优势譬如品牌、技术、产品结构、产业升级,而不仅仅是低成本优势。企业需要培养出旺盛的经济发展内生机制,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由依靠物质资源为主转向依靠智力资源为主,从依靠成本优势转化为依靠技术优势,是我国企业应对高成本困境的最佳选择,也将使得企业获得强劲的可持续发展动力。

摘要: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与和谐发展促使各项生产要素价格开始飚升, 我国进入高成本时代, 这给一直从事价值链低端的我国企业带来巨大的冲击, 企业究竟应该怎样筹划、拿出可行的方略以应对高成本的压力, 正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本文首先分析企业面临的高成本境况, 其次提出企业在高成本约束条件下的可行选择。

关键词:高成本,可行选择,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魏杰, 董进.高成本时代与中国经济转型——兼论节约型经济[J].中国工业经济, 2005, (9) :26-27.

[2]许凯.2005年“涨”声如潮, 输入型通胀成上涨重要压力[N].国际金融报, 2005-04-08 (2) .

企业项目管理的约束条件及改善 篇8

1 人力资源约束条件及改善

在采用企业项目管理方法之前, 管理者首先要明确企业拥有什么样的资源。一般来说, 可以将资源划分为人力资源、财务资源、技术资源等类型。企业项目管理需要各部门多种技能之间相互的配合, 因此对于企业项目管理来说具有最重要意义的是人力资源, 人是一切管理要素中最复杂的因素, 项目管理中的一切工作都是由人来主导和实施、实现的, 因此, 如何调动每一个项目管理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加强项目团队内部成员之间及项目团队之间的沟通, 提高企业项目管理的绩效是一项更为复杂的工作。企业拥有操作性强的、有效开发人才资源的能力, 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保持企业永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更是企业项目管理成功与否的重要约束条件。那么, 企业应如何完善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呢?

企业必须建立自己的人才考核系统, 对员工所拥有的技能建立档案并进行评价, 这个系统的重要意义在于可以随时高效地遴选项目经理、组建项目团队。

首先, 可以按管理、专业和技术三条发展路线的不同特点, 结合人员性格特征, 过去工作中的表现, 公司未来需要及本人意愿, 将员工进行初步分类, 明确每位员工未来的发展路线。同时, 按成熟程度, 将三条路线上发展的人员分别纳入三个培养梯队。

其次, 对经过三条路线、三个梯队细分后的九类人员, 按需求不同, 分别规划培训课程, 以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同时, 对重点培养对象, 制定出所谓“一人一策”式的培养开发计划, 也就是因人而异、量身定做一套系列的、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

最后, 设专人跟踪考察员工发展状况, 定期提出对三条路线、三个梯队中员工的调整意见, 提请总经理办公会讨论, 建立起初步的人员跟踪考核、动态调整机制。结合创新成果奖励制度、内部招聘及竞争上岗制度、部门职能划分及工作说明书编定制度、重点人才学历教育企业资助政策、薪资制度等一系列与人力资源开发相关的制度, 可有效地激发员工自我开发的积极性, 就能够保障企业各类项目连续开展。

2 标准化约束条件及改善

大多数组织, 无论管理正规与否, 都会有一些工作程序存在。这些程序主要应用于整个企业的业务或产品, 例如, 人员雇佣程序、采购程序、报销支出程序以及其他支持企业运作的程序, 如果企业起初并不是实行企业项目管理, 在向企业项目管理转型的过程中就必须对这些程序进行标准化, 否则, 企业项目管理不会产生好的效益。企业项目管理成功开展必须形成三方面的标准工作程序:

(1) 项目选择程序。在项目启动的初期, 选择合适的项目进行投资以最大限度利用资源的论证过程, 其目的是确定项目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通常需要考虑以下问题:

a.是否能够充分满足客户的需要?

b.是否符合企业的战略发展需要?

c.是否能够为企业带来合理的投资回报?

d.是否能够建立企业的竞争优势?

实际上, 项目的选择程序包括了项目的一般机会研究、特定机会研究和可行性论证等阶段, 是确保项目成功的第一步。

(2) 项目工作程序。在确定项目之后, 需要严格按照项目管理的方法实施项目并对其考核。包括采用项目管理的常用技术例如甘特图、净值分析等来对项目的各个方面进行管理。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把项目管理分为9个大类, 分别是:项目范围管理、质量管理、时间管理、沟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采购管理、费用管理、风险管理和综合管理。在各个方面按照项目管理的特点和方法来进行管理构成了企业项目管理的工作程序。

(3) 项目资源配置程序。项目资源配置程序要求对企业的各个项目进行资源利用效率方面的评估, 根据投资回报、成本节约等指标来安排项目资源的分配, 实施企业项目管理的企业必然同时进行多个项目, 可以采用ABC法、价值分析方法等工具来评价这些项目, 并根据其重要程度相应分配资源。企业必须建立一个能评价资源在其项目中的利用效率的系统。

企业可以根据标杆学习法 (benchoarking) 建立明确定义的、高效的标准工作程序, 这样在各个项目的执行过程中可以对工作方法进行口径上的统一, 减少管理过程中不必要的工作程序冲突。

3 组织结构约束条件及改善

企业组织结构是企业组织内部各个有机构成要素相互作用的联系方式或形式, 以求有效、合理地组织成员, 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其规范化、复杂性和集权度对组织的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企业管理者需针对本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个性化组织结构设计, 才能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在企业项目管理的模式中, 虽然开展业务的基本形式是项目团队, 但项目团队的局部性必须以企业整体性为依托。因此, 企业项目管理更有必要认真研究和设计企业的组织结构。

就实行项目化管理的企业而言, 职能式组织结构、项目式组织结构和矩阵式组织结构等形式是其常用的组织结构。其优缺点的分析如表1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 职能式和项目式组织结构的缺点都很明显, 不能适应企业项目管理以战略为导向, 以项目为经营核心, 多项目同时运行的要求, 其内在机制也不能给予项目强有力的支持。矩阵式组织结构虽然综合了前两种组织结构的优点, 达到了优势互补的目的, 同时克服了二者的缺点, 但也存在权限模糊、命令不统一等缺陷, 这些正是在设计企业项目管理组织结构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综合以上三种项目企业型组织结构的优缺点, 构建基于PMO (项目管理办公室) 的企业管理组织结构应是比较好的一个选择。在这样的组织结构中, 战略规划部可以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可行的企业战略, 并在项目管理办公室的配合下选择适合企业的项目, 并且对这些项目进行优先级排列, 最后实施项目。

(1) 战略规划部。

战略是企业的核心。因此企业要实现其目标首先应进行战略规划。战略规划部是企业战略的制定者。战略规划部的任务是在全面分析企业的外部环境和自身状况的基础上, 制定获取和调配资源的合理方案, 实现企业目标。由于只有对企业各个方面十分清楚的企业高层才有资格制定战略, 所以战略规划部的权力等级不能低于项目管理办公室, 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战略规划部制定的策略能在总经理的推动下被项目管理办公室认真执行。

(2) 各项目部。

各项目部是企业的运营中心。项目部把完成一个项目所需的各类人才和资源组合在一起, 由这一相对稳定的团队来共同完成多个项目。由于项目部有明显的延续性, 因此他们要在培养技术骨干、拓展客户关系及积累经验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 保证本部门能随时完成组织分配的任务, 经过一段时间后, 项目部便可以发挥出最佳的团队协作效率, 使得项目部在同样的项目上获取更佳的经济效益。

(3) 各职能部门。

项目确定后, PMO就会调用企业资源库, 为项目确定合适的项目经理人选和相关资源。此时, 项目经理直线领导组织的各个方面。职能经理必须放弃其权力基础, 作为资源库的领导者, 负有发展和管理人力资源的责任, 而具备相关技能的人力资源将会被调用到项目中。同时, 职能经理可以获得适当的人员, 满足组织持续运营和项目两个方面的需要。职能经理和项目经理为一个管理团队共同工作, 形成灵活机动的工作力量。在项目的整个实施过程中, PMO一直关注企业中的所有项目, 为项目提供相关咨询和技术支持, 并对项目进行风险控制, 拥有对项目的变更权和终止权, 保证项目在企业的战略框架下运行, 最终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4 企业文化约束条件及改善

文化是人类群体相互传承的行为模式、信仰、习惯、思维活动的本质特征的集合。项目管理文化包括了项目团队成员共同的价值目标, 知识、工具技术、方法及项目团队的规范化行为, 项目管理文化展示了项目在怎样的企业或组织的人文环境中得以执行。项目管理文化对项目团队组织成员的情感模式及项目的理解、态度、预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一文化氛围对项目团队成员的行为、反应、感受影响至深, 决定着项目目标的实现。

企业项目管理对企业文化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 将企业的组织结构从等级森严的职能组织形式改造成为等级界限模糊的矩阵式组织, 或者不形成矩阵结构, 而将原有的组织结构进行扁平化, 这样都会影响到企业原有结构的既得利益者的不满, 这种不满非常可能影响到整个企业的士气, 因此企业的管理者在推行企业项目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企业原有的层级文化向新的团队文化的转变。

通常采取的措施包括:

a.在推行企业项目管理之前向全体员工进行充分有效的宣传。

b.妥善处理原有领导职位的转岗问题, 尽量减少职位变化给企业带来的波动。

c.对全体员工进行项目管理专业知识的培训。

d.更新人员考核办法以强调集体合作, 以项目目标的实现作为考核的指标, 鼓励团队合作。

e.在企业中推行平等合作的工作观念, 消除过分严格的企业等级观念。

参考文献

[1]白思俊.现代项目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2]吴斌, 叶敬忠.国际发展项目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0.

[3]李春田.市场竞争与企业标准化[J].中国标准化, 2002 (1) .

[4]黄慧群, 徐炜.对我国企业管理现状的若干判断[J].经济管理, 2002 (1) .

条件约束 篇9

1 传统算法

在最初阶段,主要是借鉴统筹规划的原理,结合网络计划和数学规划[2],针对不同的问题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然后采用合适的优化方法进行求解。这种解析法侧重于从理论上阐明问题,通过严密的数学方法和推理建立切合实际的数学模型,然后用数学方法进行求解,因此该方法可能出现无解的情况。各种不同类型的问题,没有一个完全公认统一的数学模型,缺乏可适应性。

鉴于种种局限性,人们开始着眼于启发式算法的研究。其着眼点并不在于得到数学含义上的最优解,而是在一定范围内的满意解。在最优解附近存在一个相当大的区间,其目标值与最优解之间比较接近对于工程管理问题,只要在这个区间附近选定方案,其接近最优解的程度已足够精确。启发式算法以经验公式为基础,针对不同具体的问题,在求解之前先设计好一套优先规则,然后在网络资源进行优化的过程中,像削峰法,优选法,平谷法等[3],这些算法毕竟是基于经验的,优化准则都和特定的问题有关,只能适用于某些特定类型的网络,缺乏可移植性。

2 智能算法

近代科学技术发展使生命科学与工程科学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70年代诞生的遗传算法是继启发式算法之后又一类求解组合优化问题的新方法,被称为智能仿生类算法。到目前成熟地运用于工程领域中,已经取得了众多的研究成果,充分表明该类算法的随机搜索思想在求解资源优化问题的优越性。文献[4]把遗传算法引入工程项目优化中,通过将工程优化变量编码,经过选择、变异、杂交等操作,实现了资源优化的问题的求解;文献[5]引入随机搜索法;文献[6]把神经网络的思想引入;其它如:模拟退火法[7]、禁忌搜索等[8]。这些优化技术的出现在解决复杂优化问题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大大提高了优化的结果。在项目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像倍受优化技术领域推崇的遗传算法,也需要进行复杂的交叉、变异以及选择等操作,算法实现步骤较多也会出现计算效率偏低的情况,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这就使解决优化问题的准确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1995年新诞生的一种新的智能仿生类进化计算算法—微粒群算法,源于对鸟群捕食行为的研究,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中微粒群算法得到广泛的重视和进一步的研究,这种算法首先在优化目标函数的形态上没有特殊的要求,甚至可以将传统优化方法无法表达的问题描述为目标函数,使算法应用更具有广泛性;其次,由于微粒群算法的自身特点,使得它具有很强的全局寻优能力;同时,由于算法的进化方程相对简单,参数的设置较少,可移植性强,使得有很强的工程应用性。已经在工程项目优化中有所应用,文献[9]在梯度水电站短期优化调度中引入微粒群算法;文献[10]在水库优化调度优化中引入微粒群算法;文献[11]在资源均衡中应用微粒群算法。微粒群算法在这些方面的应用取得了很好的优化效果,表现出了很强的优越性。但是,该算法还不成熟,尤其在大规模的网络计划中应用处在进一步的发展研究中,另外在参数的选取上,这些都值得深入地研究,同时,该方法与成熟的其他的智能算法结合也将是一个重要方向,来取长补短,取得更好的优化效果。

3 结语

资源均衡问题的研究会随科技的进步在同步的发展,新方法的产生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计算效率,提升优化效果,同时,每一种方法都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这些方法在自身进一步发展研究完善之时,也需要与其他的方法结合,优势互补,必将产生新的更好的效果,这也正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毛义华.工程网络计划的理论与实践[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2]邵良杉.网络计划优化的初始方案及优化模型的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1994,35(20).

[3]王会玲.启发式算法在网络计划多资源平衡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10(9).

[4]张连营.遗传算法在工程项目资源优化中的应用[J].天津大学学报,2001,34(2).

[5]陈志勇,杜志达.资源均衡问题的随机搜索方法的研究[J].基建优化,2006,27(3).

[6]谢洁锐.一种“工期固定-资源均衡”的神经网络模型的设计与应用[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5,22.

[7]张霖斌.快速模拟退火算法及应用.石油地球物理勘测,1997,32(5).

[8]曹立斌.一种改进禁忌搜索法在函数优化中的应用[J].交通工程,2003,13(6).

[9]李崇浩.基于微粒群算法的梯级水电厂短期优化调度研究[J].水利发电学报,2006,25(2).

[10]纪昌明.改进微粒群算法及其在水库优化调度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6,42(2).

条件约束 篇10

目前国内外提出的橡胶疲劳机理主要是两类:机械破坏理论与力化学理论。其中机械破坏理论[9]认为橡胶的疲劳老化不是一个化学反应过程,而纯粹是由所施加到橡胶上的机械应力使其结构及性能产生变化,以致最后丧失使用价值的过程;如果说在这个过程中有化学反应产生的话,那也只能认为是影响疲劳过程的一个因素。如藤本等[10]认为在周期性应力的作用下,含有填料的硫化胶中首先发生了应力松弛现象,然后硫化胶高次结构会发生变化,其中填料周围形成的橡胶相会向不均匀化方向转变,并形成较大的聚集结构,成为宏观的应力集中点,容易导致裂纹的形成,进而发生破坏。

力化学理论[11,12,13,14]则认为,橡胶的疲劳老化过程是在力的作用下的一个活化氧化过程,是化学键断裂的结果,即试样在周期性应变过程中,应力不断集中于“弱”键处,由于裂纹尖端处的分子链处在高应力场中,分子链拉长。当应力达到键的强度时,发生键断裂诱发微细裂纹,在高度应力集中的情况下,裂纹尖端处的分子链产生黏弹性伸长至断裂。当足够多的分子链断开时,裂纹尺寸将增加一个微小的增量,是随时间而发展并涉及分子链连续断裂的黏弹性非平衡过程。但具体反应过程,不同的研究者尚存在一定的分歧。Gent通过对NR疲劳老化研究后认为,在疲劳过程中橡胶分子链被机械力打断,由此所产生的自由基与氧反应,引发了氧化老化。因此,由分子链切断而形成的裂纹的顶端附近随着老化的进行使强度降低[13]。Kuzuminskii则认为,与力学破坏相比,更可能发生的是应力活化的氧化破坏,即橡胶会与氧发生反应生成过氧化物,然后橡胶分子链产生断裂,防老剂的加入使得在分子链断裂之前过氧化物即与防老剂发生反应,夺取其中的氧,从而避免了橡胶分子链的断链。但在反复变形的作用下,橡胶分子主链的键变弱,从而使其与氧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降低,促进了氧化反应,导致硫化胶的物理性能发生变化[14]。

但这些研究主要是基于拉伸或压缩应力下,通过对疲劳过程中橡胶性能或一些物理参数的变化进行分析,而对于橡胶在疲劳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及疲劳产物研究较少。

本工作主要从一维受压状态下剪切疲劳过程中天然橡胶的疲劳产物的分析入手,通过剪切疲劳前后天然橡胶硫化胶组分的对比,研究硫化胶在疲劳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同时从微观层面对天然橡胶疲劳过程进行研究。

1 实验

1.1 天然橡胶胶料的制备

首先将天然生胶在双辊炼胶机上塑炼5min,然后依次加入SA、ZnO、防老剂、炭黑、NOBS、S,薄通后出片,在室温下至少停放8h后返炼。基本配方为(phr): 1号烟片胶NR(印尼1#烟片胶,上海多康实业有限公司)100;SA(工业纯,淄博市淄川汇通油脂精细化工厂)1;ZnO(工业纯,山东汇苑化工厂)5;防老剂OD(工业纯,华星(宿迁)化学有限公司)0.5;防老剂ODA(工业纯,华星(宿迁)化学有限公司)0.5;促进剂NOBS(工业纯,黄岩浙东橡胶助剂有限公司)1.1;硫磺S(工业纯,衡水天顺橡胶化工有限公司)2;炭黑N774(工业纯,东莞市齐德利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18。

1.2 剪切疲劳试样的制备

剪切疲劳试样为四板剪切试样(参考GB/T 12830—2008)(如图1)。将返炼后的胶料,通过注压硫化黏结成所需规格的试样,硫化时间45min,硫化温度143℃±3℃,压力10MPa,采用的胶黏剂为Chemlok 205 和Chemlok 220 (Lord 公司制造)。

1.3 剪切疲劳试验

本试验用MPC-2格拉西里疲劳试验机进行试验,先对试验机进行初始设置,即试样应变值设定为100%,加载频率设为5Hz。然后将上下夹具调至间距最小状态,此时将四板剪切试样两端的金属接头用夹具夹紧,保证在试验过程中金属接头与卡具间不发生相对位移,试样即安装完成,可开始进行疲劳试验。在实验过程中,定期(4~12h,随疲劳进程逐渐缩短观察间隔)对试样疲劳现象进行观察并记录现象。

1.4 凝胶色谱分析(GPC)

采用M302TDA凝胶渗透色谱分析仪进行测试。选取四氢呋喃为溶剂,以5mg/mL浓度对试样进行溶液配制。

1.5 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测试(FTIR-ATR)

采用Magna750红外光谱仪进行测试。将待测试样铺在透镜中央,再将测试的探针轻轻压在试样上表面,旋紧扣锁后开始测试。测试完毕后应用OMMEC软件对测试结果进行处理及分析。

1.6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试(GC-MS)

采用ZAB-HS色谱-质谱联用分析仪进行测试。选取甲苯作为萃取剂对油状物进行萃取。

2 结果与讨论

2.1 实验现象及产物

实验中发现,当试样经过剪切疲劳60~72h后,剪切疲劳试样的橡胶裸露部分出现裂纹,裂纹长度约1~2mm,并随着疲劳进程裂纹逐渐扩展,当疲劳时间达到160~180h后,裂纹长度扩展至20~30mm,同时有极为黏稠的黑色油状物质溢出于裂口边缘,并且伴随整个裂纹扩展过程不断增加。疲劳裂纹及产物如图2所示。

2.2 疲劳产物的化学分析

按照“溶度参数相近相溶”原则, 由于天然橡胶的溶度参数为17.4(J/cm3)1/2,选取溶度参数为17.6(J/cm3)1/2[15]的二甲苯作为溶剂;将天然橡胶生胶、疲劳过程油状产物及天然橡胶硫化胶于室温下同时浸没于二甲苯中,48h后观察发现,油状物已完全溶解,溶液呈淡黄色,无明显固体物质;生胶未完全溶解,但达到极大溶胀,呈淡黄色透明膜状(如图3(a)所示);硫化胶仅发生溶胀,溶液呈透明(如图3(b)所示),这表明,油状物为非交联的可溶解的小分子物质。

(a)天然橡胶生胶;(b)天然橡胶硫化胶

(a)raw NR;(b)vulcanized NR

对天然橡胶生胶和疲劳油状物进行凝胶色谱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表明,油状物的各项平均分子量远小于天然橡胶生胶,其数均分子量、重均分子量及Z均分子量为天然橡胶生胶相应分子量的1/20左右。一般情况下,在Mz相同时,低分子量成分多时反映为Mn减少,高分子量成分多时Mz增大;因此疲劳后,疲劳产物分子量分布明显变宽,结合溶解试验表明,疲劳过程中,硫化胶分子发生了明显的分子链断裂现象。

油状物的红外光谱测试结果如图4所示,与疲劳前样品相比, 2917cm-1处的甲基与不饱和双键相连时的反对称伸缩特征峰出现了明显的减少,同时在3500cm-1处出现了突出却不尖锐的醇羟基中O—H键的特征峰,在1736cm-1处新的由饱和脂肪酸酯中的C=O的伸缩振动特征峰,表明油状物中含有醇类物质和酯类物质,这些氧化产物表明疲劳过程中可能发生了氧化反应。

为进一步确认天然橡胶疲劳油状产物的化学组成,对油状物进行了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检测结果如表2所示。分析表明,天然橡胶硫化胶剪切疲劳降解产物中主要含有(离子流峰高百分比达1%以上的)长链烷烃(包括正十八烷、正二十烷、正二十一烷、正二十二烷、正二十二烷、正二十三烷、正二十四烷)、硬脂酸、2,8- 吩嗪二胺、3,3'-辛基-二苯胺等,酮类物质、醚类物质以及酯类物质应是天然橡胶疲劳过程中由于分子力活化作用氧化得到的产物,这点与红外光谱中检测得到的结果相符;而较多长链烷烃类物质的存在则应来自于橡胶分子主链上双键的断裂;疲劳产物中各成分结果说明,硫化胶在剪切疲劳的过程中橡胶分子主链可能发生了物理断裂,进而发生氧老化作用;在动态外力的作用下,由分子链断裂产生的部分低分子产物向制品表面发生迁移,形成了氧化产物与物理断裂产物的混合体。

3 结论

(1)在剪切应力作用下,天然橡胶硫化胶疲劳过程中产生的黑色黏稠油状物是一种可溶性小分子混合物,主要含有烯烃类物质、醚类物质及部分游离态的添加剂等,说明在剪切疲劳过程中天然橡胶分子主链会发生断裂,进而发生氧老化作用,同时低分子量的部分降解产物和游离态填料会向应力集中的部位发生迁移聚集。

条件约束 篇11

【关键词】压力分散型锚索;内力变化规律

压力分散型锚索主要是岩石锚固中新兴的一种工程技术,其力学性能和张拉方法在某种程度上有着直接性的关系,荷载张拉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将各单元钢绞线的长度对其受力的影响加以考虑,但将补偿张拉过程中单元间锚固荷载的传递的影响作用直接忽略。本文在对径向约束力条件加以考虑的同时,对其压力分散型锚索内力变化规律作了主要的研究分析。

一、接触面满足摩尔-库伦强度条件时弹性理论解分析

通过对注浆体锚固段的情况加以考虑,受力分析对象采取注浆体轴线的方向一微段dz,围岩对注浆体作用的正应力用σ表示,围岩对注浆体作用的剪应力用t表示,注浆体的轴向应力用σ2表示,并假设,注浆体和模拟岩土体主要为线弹性体,注浆体和模拟岩土体之间的界面和摩尔-库伦准则相符合,同时注浆体的横截面受到均布应力的作用。

注浆体微段的静力平衡方程如式(1)所示:

πa2(σz+dσz-σz)+2πatdz=0adσz+2tdz=0  (1)

注浆体与模拟岩土体之间的界面上满足摩尔-库伦条件时,如式(2)所示:

t=c+σtan?渍   (2)

其物理方程如式(3)、式(4)所示:

σr=σθ=σ

εr=[(1-μ)σ-σz]   (3)

εr=[σz-2μσ]    (4)

注浆体与模拟岩土之间的界面上其受内压σ作用之后,无穷弹性平面中圆孔的位移解如式(5)所示:

μ′r r-a=μr r-a=-σa  (5)

注浆体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用E、μ表示,模拟岩土体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用E1、μ1表示,注浆体的半径用a表示,模拟界面上的黏结力以及内摩擦角用c、?渍表示。将式(2)和式(5)联立,锚固段应变力和剪应力的理论解如式(6)、式(7)所示:

t=(c+kp/πa2)e-2kz/a   (6)

εz=m[(c+kp/πa2)e-2kz/a-c]/EK  (7)

式中:k=;m=1-2μk/tan?渍;

压力分散型锚索进行增序和分级循环加载,其第n单元的应变力以及剪应力依据于叠加原理,得到如(8)、(9)所示:

t=(c+kpj/πa2)e-2kzj/a  (8)

εz=m[(c+kpj/πa2)]e-2kz/a-c]/EK  (9)

若模拟的黏结强度为20KPa时,=0.96时,μ=0.3。若模拟的黏结强度为60KPa时,=1.41时,μ=0.3。研究表明,随着分级循环加载的不断进行,各个单元的应变在某种程度上沿着杆长方向逐渐减少,其1级承载体加载为1KN时,进而引起了1~3个单元的应变有增长的趋势,同时各个单元的应变峰值在某种程度上出现在承载体的附近。当对2级承载体加载到600N时,2~3单元的应变增量有增大的趋势,并存在某些突变点。3级承载体加载到600N时,3单元的应变增量逐渐增大,同时也具有突变点。

二、径向约束力条件下的压力分散型锚索内力变化规律

式(6)主要是弹性状态下压力分散型的锚索锚固段剪应力的表达式,其特征有三方面的表现:

一方面压力型锚索锚固段受到的剪应力和锚固力、水泥浆和岩土体之间的黏结强度在某种程度上有着直接性的关系,同时随着加荷载的逐渐增大,其黏结强度相对较高,同时锚固段受到的剪应力也就越来越大。

一方面不同的地质条件,注浆体和岩土体将会有着不用的弹性模量,当其比值相对较大时,剪应力将会有着越均匀的分布,同时其分布曲线在锚索长度方向的衰减将会越慢,同时其弹性模量比值也就相对较小,最大剪应力也就相对较大,而其剪应力分布也就逐渐集中。

另一方面一旦压力分散型锚索存在1个承载体时,在600n荷载作用下,其剪应力的分布主要在锚索前端的1/3长度内集中,但是在粉土中的压力分散型锚索而言,其剪应力有着相对较均匀的分布。在其分级加载的过程中,已经加载的单元在某种程度上将会对后续加载单元的剪应力增量产生相对较小的影响,甚至将单元间相互的影响直接忽略掉。

总之,在其分级加载的过程中,单元加载之将会对后续加载单元的应变增量带来极大的影响,同时已加载单元将会对后续加载单元的额剪应力增量产生较大的影响,这就说明在某种程度上更应该对单元间的相互影响加以考虑。

三、结语

本文通过对对径向约束力条件下的压力分散型锚索内力变化规律进行研究时发现,接触面满足摩尔-库伦条件的弹性理论解在某种程度上对压力分散型锚索注浆体分级循环加载后的应变以及其剪应力分布规律有着相对较好的描述,岩土体地质条件相对显著时,其弹性模量相对较高,同时也就有着相对较快的各单元的应变和剪应力衰减速率。

【参考文献】

[1]刘鸿.考虑径向约束力条件下的压力分散型锚索设计方法[J].中国西部科技,2014,02:45-48

[2]刘鸿,周德培.压力分散型锚索内力变化规律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2,04:1040-1044+1050

条件约束 篇12

一、第一种情况

如三个矢量中, 其中一个矢量不变 (即大小、方向都不变, 设这个矢量为第一个矢量) , 另一个矢量方向不变 (设为第二个矢量) , 那么第三个矢量在变化时一定有一个最小值, 且当第三个矢量与第二个矢量垂直时第三个矢量的大小最小。

1. 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中的应用

例1:两个互成角度 (不为0°和180°) 的共点力合成, 如保持它们的夹角和其中一个分力大小方向不变, 增加另一分力的大小, 那么合力将 ()

A.一定增加

B.一定减小

C.可能增加、可能减少、可能不变

D.如夹角为锐角, 那么一定增加

解析:很显然, 如两力之间夹角为锐角, 一力变大, 合力变大, 即D是正确的;如两力之间夹角为钝角, 可作如图3所示的矢量三角形, 在保持两力夹角不变, 一个分力变大, 那么合力可能增加、可能减少、可能不变, 即C也正确。

2. 在三力动态平衡类问题中的应用

例2:如图4, 两细绳AO、BO悬挂重物G, 在保持重物位置不动的前提下, 转动OB绳, 使OB绳与竖直方向夹角变大, 直到OB绳水平, 在移动中两绳受的拉力如何变化?

解析:以结点O为研究对象, 受三个力的作用, 这三个力构成一封闭三角形。由题意, 重力不变, OA绳子拉力方向不变, OB拉力方向变化时其余二力相应改变, 如图5所示。从图中可知, OB、OA垂直时OB拉力最小。所以OB拉力先变小后变大, OA拉力一直变大。

3. 在动力学中的应用

例3: (2005年北京高考题) 真空中存在范围足够大的、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在电场中, 若将一质量为m, 带正电的小球由静止释放, 运动中小球的速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 (取sin37°=0.6, cos37°=0.8) 现将该小球从电场中某点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 求运动过程中

(1) 小球受到的电场力的大小与方向。

(2) 小球从抛出点到最高点的电势能的变化量。

(3) 小球的最小动量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这题前两个问题比较简单, 一般考生容易求解, 而第三小题求物体在恒力作用下做曲线运动过程中小球的最小动量的大小和方向, 是一个较难的极值问题。由题意, 带电小球从静止释放, 在运动过程中小球的速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 设小球受到的电场力为F, 小球受力图如图6所示, 由于电场强度方向水平向右, 小球带正电, 电场力与小球重力满足, 所以。

当带电小球从电场中某点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后, 由于小球受到的合力方向与其运动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小球做曲线运动, 如图7所示。

由图6可求得, 带电小球受的合力, 在小球运动过程中方向始终不变, 即是个恒力, 由动量定理,

(*) 式中是小球的初动量, 大小P0=mv0, 方向竖直向上, 是个恒量;→P为小球运动时间t时的动量;是小球合力的冲量, 大小, 与时间成正比, 方向始终与竖直方向成37°。

(*) 式是个矢量式, 运算遵守平行四边形法则, 三个矢量组成一个封闭的矢量三角形。由于不变, 方向不变, 故对应不同的, 可作出一系列的封闭的矢量三角形, 如图8所示。从图8中不难看出, 当与垂直时, P值最小, 所以

动量的方向为斜向右上方并与竖直方向成53° (水平方向成37°) 。

二、第二种情况

如果三个矢量中, 有一个矢量不变 (设为第一个矢量) , 第二个矢量大小不变而方向改变, 且当第一个矢量的大小大于第二个矢量的大小时, 那么当第三个矢量与第二个矢量垂直时, 第一个矢量与第三个矢量间夹角最大。

如图9所示的三角形中, AO大于BO, B点可在圆上移动, 当AB与OB垂直时, 角BAO最大。

1. 在小船渡河问题中的应用

例4:一只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1=3m/s, 河水的流动速度为v2=5m/s, 小船应怎样过河, 航程最短?

解析:由于河水速度大于船在静水中的速度, 所以船不能垂直过河, 但船的运动仍有最短路程。以河水的流速v2=5m/s的矢量末端为圆心, 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1=3m/s为半经作圆。从出发点作这个圆的切线, 从图10中可以看出, 船沿这切线运动的路程最短。

设小船的合运动方向与水流方向成θ角时航程最短, , 所以小船与水流方向成37°角时航程最短。

2. 在三力动态平衡类问题中应用

例5:如图11所示, 在“共点力合成”实验中, 橡皮筋一端连接两个弹簧秤, 分别用力F1与F2拉两个弹簧秤, 使这端拉至O点不动, 现使F2大小不变地沿逆时针转过某一小角度, 相应地使F1的大小及图中β角作以下哪些变化是可能的 ( )

A.减小F1的同时增大β角

B.减小F1的同时保持β角不变

C.增大F1的同时减小β角

D.减小F1的同时减小β角

解析:以结点O为研究对象, O受绳子OP及两根弹簧拉力F、F1、F2三个拉力而处于平衡这三个力构成一个封闭的矢量三角形。如图12所示。由题意, 0P的拉力F不变, F2大小不变, 以F末端为圆心, 以F2大小为半经画一个圆, 那么在F2逆时针转动过程中, F1与F2垂直时, F1与F之间的夹角最大, 而F1一直减小。所以这题正确的答案为A、B、D。

三、第三种情况

如果三个矢量中, 有一个矢量不变 (设为第一个矢量) , 第二个、第三个矢量间的夹角不变且小于900, 那么当第二个 (或第三个) 矢量与第一个矢量垂直时, 第三个 (或第二个) 矢量有最大值。

如图13所示, 三角形ABC中, AB不变, 点C在三角形ABC的外接圆上移动, 角ACB保持不变且小于90°, 当AB与BC垂直时, 边AC为直径 (最大) 。

例6:如图14, V字形夹板AOB, 夹角为θ (小于90°) , 夹板中间有一个光滑的小球, 开始OA与地面间夹角为α, 两板对小球的弹力分别为FA、FB, 现缓慢在顺时针方向转动夹板AOB, 关于FA、FB的变化下列说法正解的是 ( )

A.FA一直变大, FB一直变小

B.FA一直变小, FB一直变大

C.FA先变大后变小, FB先变小后变大

D.FA、FB都是先变大后变小

上一篇:预习系统下一篇:学科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