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助手论文

2024-06-07

教学助手论文(精选12篇)

教学助手论文 篇1

在新课程标准下,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能动性是最为关键的一环, 很多教师都想尽办法来调动学生的能动性, 有时候, 教师都为之而头痛, 究竟要怎么样才能让学生动起来。其实,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 完全可以将发挥学生能动性这一“负担”变成为教师自己减负的工具。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最直接的思路就是让学生自己组织课堂, 让学生参与授课。但这一做法在具体操作时存在一定的困难, 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 我逐渐地摸索出一些方法, 也发现了很多不足, 具体如下。

一、做法与成效

简单地说就是让学生参与教学工作, 将课堂变为学生自己的课堂。教学过程包括备课、授课、作业批改等几方面, 每一个阶段都要学生参与进来, 主要分以下几个步骤。

1. 让学生自己设置教学形式

在新课程标准下, 开放式、多样化的课堂日益得到师生的普遍使用。但每个班的情况都不一样, 采取各种方法的效果也不一样。例如我现在所教的二 (3) 班纪律良好, 学生比较活跃, 讨论、辩论等课堂形式很受欢迎, 但将这些活动搬到纪律欠佳的二 (4) 班效果就不尽如人意了, 相反, 在二 (4) 班进行一些问答比赛之类的活动, 效果更佳。要教师分别按各班班情设计不同的教案, 这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所以我采取了让各班学生参与教学工作的方法, 让各班学生自行组织本班的教学形式与开展课堂活动的方法。每班分为若干小组, 一般是四人为一个小组, 在讲授新课前的一个星期, 由一个小组负责协商方案并征求同学意见, 最后由小组长提交给教师。这样一来, 教师就能轻松地按班情授课, 因为, 由学生自己选择的教学形式, 往往就是该班学生最喜欢的课堂形式, 所以学生能更投入课堂。特别是决定教学形式的该小组成员, 更以决策者的心态, 全身心投入课堂。

2. 让学生来备课或做课件

决定课堂形式后, 就由另外一组学生来备课。学生首先要查找与教材有关的资料并进行整理, 理清条理, 区分重点难点, 然后写成教案。由学生来备课, 更能体现学生的兴趣所在。因为同一件事, 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看法与兴趣, 例如说“开国大典”这一目, 有的学生会对天安门城楼上的人物感兴趣, 有的则会想知道开国大典的整个过程。由学生自己去查资料可以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兴趣, 在授课时能更接近学生。如有需要做课件的还可以让学生帮忙来做课件。我的做法是事先由教师理清条理, 分为若干部分, 分别由不同的小组成员来完成, 每个学生做一小部分, 最后由教师修改与合成。这样, 学生工作量少, 也能做得更精细, 由教师来合成, 条理性更强。

3. 让学生布置作业与批改作业

关于布置作业, 一般的学生都会喜欢掌握布置作业的权力, 而且学生也比教师更清楚本班的作业量, 比教师布置的作业量更为合理。接着, 由本班一个小组的学生进行作业批改, 并总结情况上报教师。但要说明的是, 提出课堂形式、查找资料、做课件、批改作业等任务本身就是一项作业, 所以一个新课里, 就有三个组, 12个学生参与授课, 这些学生可以免做这一课的作业。这样, 既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也可以提高学生参与授课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授课的方法大体是这样, 但不是一成不变的, 要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的调整。例如一些课、或一课中的某一章节比较简单的可以直接让学生来授课。例如八年级下册的第16课的第二目, 是有关三大人种的, 这比较简单, 事先选定一个学生, 由教师指导他进行备课, 再上台讲述, 效果也不错。

当然在教学过程当中也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足, 没有严肃认真对待, 把握的度不够 (难度、重点、知识量) , 课堂纪律易于松散等。

二、针对以上问题, 采取的改进措施

1. 加强对学生的指导。

教师一定要给学生留充足的时间来备课, 并要求学生提早上交提案与资料, 对不足之处进行指导, 让学生再修改。学生参与教学可以减轻教师负担, 但减轻教师负担不是学生参与教学的目的。

2. 严明组织纪律与课堂纪律。

因为每次参与教学的仅是一部分学生, 并采用轮流制度, 所以一定要严防部分学生偷工减料, 成为漏网之鱼。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 才是这种教学方法的宗旨与目的。

3. 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无论哪一种形式的课堂, 都需要学生对该学科感兴趣, 如果学生全无兴趣, 再生动、活跃的课堂也无用。利用学生参与教学之初, 学生对这一方式感到新鲜、有趣的机会, 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是这一教学方式成功的关键。

让学生参与教学工作, 在开始阶段, 教师还是比较辛苦的, 特别是对学生的指导一点也不能少, 否则会严重影响课堂质量与效果。但在学生适应了以后, 特别是每个学生都轮流过以后, 学生就会习惯了, 那时就是教师轻松的时候了。这种教学形式虽然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和不断地改进, 但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在今后的教学中, 仍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才能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教学助手论文 篇2

1.概述

1.1目的

本文档描述了教学助手客户端教师用户的操作方法,为教师用户使用本客户端提供参考和依据。

1.2功能概述

针对教师用户备授课的需要,教学助手客户端包括以下功能:教材资源、课前导学、同步备课、互动课堂、在线检测、课后作业等功能服务。

教学助手客户端以云存储的方式,将教师教学所需的碎片化资源保存在云盘中,各功能模块所需要使用的资源都由云盘提供,资源按照教材的章节目录进行分类。教师在备课之前,可以在云盘对应的章节目录下准备好需要使用的资源,也可以在课程环节中打开云盘直接调用和编辑资源。这种云存储的方式使得教师即使更换电脑也不需要进行文件拷贝,不同电脑登录教学助手都可顺利完成备授课的工作,2.教学助手客户端下载与安装

点击链接 http://进入教学助手下载界面,第一次下载该软件,选择“下载完整版客户端”进行下载和安装;已经下载安装过该软件,选择“下载最新升级包”进行升级更新。

3.用户登录

3.1个人登录

打开“教学助手客户端”,在“个人登录”处输入已有的用户名和密码,点击“登录”进入“教学助手客户端”。

3.2密码找回

如果教师用户忘记自己的登录密码,可以通过平台找回密码。

4.关联教材

第一次登录“教学助手客户端”,系统会提示用户没有关联教材,需要点击“添加教材”进入到“关联教材”页面。

选择学段、学科、教材版本和册别查找到相应的教材进行添加。

如要删除教材,对应教材下原有的资源不会删除,再次添加删除的教材后,原有资源可继续使用。

教材添加完成后,选择相应的教材可以看到教材对应的章节目录,点击章节目录进行切换时,相应的资源会随之切换。

5.教材资源

教材资源主要提供用户对自己云盘中收集的资源进行编辑加工,并且可以查看和收藏其他用户共享的资源和精品资源。所有的资源都与教材章节目录相关联,方便查找和使用。

5.1我的资源

“我的资源”中包括用户自行上传和收藏的资源,用户可以在“我的资源”相应教材章节目录下提前准备好资源,以便在导学、备课和授课等环节中直接使用。

11.1.1上传资源

点击“上传资源”,选择资源类型后,可将本地资源上传到云盘。

11.1.2下载资源

云盘中的资源可下载到本地,以便编辑加工。

11.1.3编辑资源

进行资源编辑时,需先将云盘资源“下载”到本地才能进行“编辑”操作。

11.1.4预览资源

点击“预览”每条资源均可进行预览。

11.1.5分享资源

用户自己上传的资源可分享给学校、区域或所有用户,分享后的资源通过审核后出现在“共享资源”中。用户收藏的资源不能分享。

11.1.6移动资源

如资源内容与对应的章节目录不符,可将其“移动”到其他章节目录下。

11.1.7删除资源

用户可对自己上传和收藏的资源进行“删除”,删除后不影响已共享的资源内容。

11.2共享资源

教师可以在“共享资源”中看到其他用户分享的资源,以及资源的评分和收藏量。点击资源标题或“预览”可预览资源。点击“收藏”,可将资源收藏到“我的资源”,并进行评分。

11.3精品资源

教师可以在“精品资源”中看到名校名师提供的资源,以及资源的评分和收藏量。点击资源标题或“预览”可预览资源。点击“收藏”,可将资源收藏到“我的资源”,并进行评分。

5.课前导学

课前导学主要提供用户在课前将预习任务推送给学生。用户在选择教材对应章节后,可以创建导学并将导学内容推送到班级学生空间供学生学习。导学由文字型导学要求和若干素材型的导学资源(如文档、视频和图片等)组成。

5.1我的导学

在“我的导学”中,用户可利用“微课制作工具”制作微课视频作为导学素材,也可利用个人云盘资源、其他教师共享的导学、平台推荐的精品导学来制作导学。

5.1.1预览导学

用户在“我的导学”中可以看到所选择教材对应章节下自己创建或收藏的所有导学,点击导学标题,可进行预览。5.1.2创建导学

点击“创建导学”,填写导学内容,从云盘选择导学素材,设置导学是否需要学生回答即可完成导学创建,点击“推送”选择班级,可将导学任务推送到班级学生空间。

导学的标题为教材章节内容,在创建时自动生成,不需用户填写。

5.1.3制作微课导学

在“我的导学”中点击“制作微课导学”,下载和安装微课制作工具,利用微课制作工具录制微课视频,并上传到云盘,可以为创建导学提供微课素材。

5.1.4编辑导学

每条导学的内容都可以进行“编辑”,编辑结束后可以将导学推送到班级学生空间。

5.1.5推送导学

点击“推送”,选择要推送的班级,可以将导学推送到班级学生空间。

5.1.6历史推送

点击“历史推送”,可查看该条导学推送的次数,推送班级及时间。点击“撤销推送”,可以撤销对应班级的推送;点击“查看详情”可查看导学详情和学生完成情况。

5.1.7删除导学

用户可“删除”自己创建或收藏的导学,删除后不影响已推送和已分享的导学内容。

5.2共享导学

在“共享导学”中,用户可以看到其他用户分享的所有导学,以及导学的评分和收藏量。点击导学标题或“预览”可预览导学。点击 “收藏”,可将导学收藏到“我的导学”,并进行评分。

5.3精品导学

在“精品导学”中,用户可以看到名校名师提供的精品导学,以及导学的评分和收藏量。点击导学标题或“预览”可预览导学。点击 “收藏”,可将导学收藏到“我的导学”,并进行评分。

6.同步备课

同步备课主要提供用户方便快速的备出高质量的课件。用户可根据学生课前导学预习的反馈情况,结合教学目标进行授课课件的制作。同步备课同时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课件制作工具,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能方便的调用所需资源、素材和学科工具,快速完成课件的制作。

6.1我的课件

在“我的课件”中,用户可利用“课件制作工具”完成所选择教材对应章节下课件的制作,并可导入已制作好的课件文件。

6.1.1预览课件

在“我的课件”中,用户可以看到所选择教材对应章节下自己制作、导入或收藏的所有课件,点击课件标题,可对课件进行预览。

6.1.2新建课件

点击“新建课件”,打开“课件制作工具”,完成课件的制作。第一次点击“新建课件”需下载安装“课件制作工具”。

6.1.3编辑课件

进行课件编辑时,需先将云盘中的课件“下载”到本地,然后点击“编辑”,打开“课件制作工具”进行“编辑”操作。

6.1.4下载课件

在“我的课件”中课件可下载到本地,以便编辑加工。

6.1.5分享课件

用户自己制作和上传的课件可分享给学校、区域或所有用户,分享的课件通过审核后出现在“共享课件”中。用户收藏的课件不能进行分享。

6.1.6移动课件

如课件内容与对应的章节目录不符,可将其移动到其他章节目录下。

6.1.7删除课件

用户可对自己制作和收藏的课件可进行“删除”,删除后不影响已共享的课件内容。

6.2共享课件

在“共享课件”中,用户可以看到其他用户分享的所有课件,以及课件的评分和收藏量。点击课件标题可预览。点击“收藏”,可将课件收藏到“我的课件”,并进行评分。

6.3精品课件

在“精品课件”中,用户可以看到名校名师提供的精品课件,以及课件的评分和收藏量。点击课件标题可预览。点击“收藏”,可将课件收藏到“我的课件”,并进行评分。

7.互动课堂

用户在课堂中使用电子白板或其他授课工具过程中的录屏和截屏内容都保存和记录在互动课堂里,这些内容可同步发送到学生空间,方便学生课后继续巩固学习。

7.1我的课堂

在“我的课堂”里,用户可对所记录的课堂录屏或截屏内容进行管理,包括内容的下载、移动到其他章节和删除。

7.1.1开始授课

点击“开始授课”,用户选择授课班级、互动模式后,可进入实际的授课场景中。互动课堂为用户提供了标准授课场景和电子书包授课场景。

7.1.2学生管理

点击“学生管理”,用户可以查看班级及学生,并对学生进行分组管理。

7.2精品课堂

“精品课堂”主要收集的是优质的课堂实录或课程大赛获奖的课堂实录,用户可以看到课堂实录的评分和收藏量。点击标题可预览。点击“收藏”,可将课堂实录收藏到“我的课堂”,并进行评分。

8.在线检测

在线检测主要提供用户快速组卷,并将检测题发送给学生,同时,系统能自动进行统计分析,将学生完成情况快速反馈给教师,便于教师实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指导后续教学内容的调整。发送的检测题,学生可以通过授课辅助工具当堂完成,也可以课后在学生空间中完成。8.1我的习题

在“我的习题”中,用户可以看到自己创建和收藏的习题,并对这些习题进行管理,可以根据授课情况选择试题生成检测布置给学生。

8.1.1添加习题

点击“添加习题”,选择题型、难度,填写题目、选项和解析内容能完成习题的添加。

8.1.2编辑习题

用户可对习题的题型、难度和相关内容进行“编辑”。对习题的编辑不影响已推送和已分享习题的内容。

8.1.3分享习题

用户自己创建的习题可“分享”给学校、区域或所有用户,分享的习题通过审核后会出现在共享习题里。用户收藏的习题不能进行分享。

8.1.4推送检测

用户选择所需的多个习题后,点击“推送”,能生成检测,同时将检测推送到班级学生。

8.1.4移动习题

如习题内容与对应的章节目录不符,可将其“移动”到其他章节目录下。8.1.5删除习题

用户可对自己添加和收藏的习题进行“删除”,删除后不影响已共享的习题内容。

8.2已推送检测

教师将检测推送给班级学生后,在“已推送检测”中可以看到推送记录,包括推送的班级、时间、平均分、题目数和参与学生人数等。

点击“分析”,可查看学生完成情况的统计分析,包括学生分析和习题分析。

学生分析中点击“查看”,可看到对应学生习题的完成情况。

8.3共享习题

在“共享习题”中,用户可以看到其他用户分享的所有习题,以及评分和收藏量。可将习题收藏到“我的习题”,并进行评分。用户自己分享的习题不能收藏。

8.4精品习题

在“精品习题”中,用户可以看到名校名师提供的精品习题,以及习题的评分和收藏量。可将习题收藏到“我的习题”,并进行评分。

9.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主要是提供教师布置体验式作业或通知类作业给学生,作业类型有图片作业、音频作业和视频作业。教师将作业要求和作业附件发送给学生,并将作业通知发送到家长手机上,学生可通过手机或个人空间完成作业并提交给教师。

教师布置作业后,在“课后作业”中可以看到作业记录,包括作业布置班级、布置时间、要求完成时间和完成作业的学生人数等。

9.1布置作业

点击“布置作业”,选择作业类型、布置班级,设置作业时间和作业内容,添加学习资源后,用户可将作业布置给班级学生。

9.2查阅作业

用户可以“查看”可查阅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包括查看作业详情、学生完成情况和对作业进行批注。

9.3删除作业

用户可以对自己发布的作业内容进行删除,删除后不影响已发送的作业通知,同步到学生空间的作业内容会同步删除。

10.个人中心

在教学助手客户端点击用户图像或用户名,可进入“个人中心”。在“个人中心”可对用户个人的书架、资源的收藏、资源的分享、资源的上传、资源的下载进行管理,并可进入到用户的“我的空间”。

10.1我的书架

“我的书架”为教师用户提供了涵盖K12领域的各种版本教材,用户可直接下载使用。

10.2我的收藏

“我的收藏”中分类展示了用户收藏的资源、导学、课件和习题,用户可对这些收藏的资源进行“下载”和“取消收藏”。

10.3我的分享

“我的分享”中分类展示了用户分享的资源、导学、课件和习题,用户可对这些分享的资源进行“下载”和“取消分享”。

10.4我的上传

“我的上传”中展示了用户正在上传和上传完成的资源,在“正在上传”中可以看到资源上传的进度,并可以进行“暂停”和“取消”上传的操作,对“上传完成”的资源可以进行删除。

10.5我的下载

“我的下载”中展示了用户正在下载和下载完成的资源,在“正在下载”中可以看到资源下载的进度,并可以进行“暂停”和“取消”下载的操作,对“上传完成”的资源可以进行删除。10.6我的空间

反思性教学——我的成长助手 篇3

一、反思——痛并快乐着

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考与修正,将“教学”与“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

反思是一种“积极的坚持和不懈地仔细考虑”,通常是自己与自己过不去,是诱发痛苦的行为,缺乏较强的责任感和较好的意志品质的人往往望而却步。我们都知道,反思既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小组的形式进行。个人的反思多像是自己教育随笔一样,自己对自己的反思;小组的,可以是教研组业务学习时对某位教师教育活动的剖析与研讨。诚然,每个教师在他(她)的职业成长生涯里都会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然而初为人师的时候,我们可能一度对反思产生憎恶心态,为何非要自己挑自己的毛病?为何那么多教师围攻我,如此咄咄逼人?难道自己真的存在这么多的缺点?在自己组织的教学活动中,就真的有那么多的“刺”可挑?殊不知,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虽然坎坷,却是一条捷径。记得我教学《画里少了什么》一课时,在顺利学完课文后,为了让学生们深入理解课文,感悟分工与合作的重要,我设计了一个“小组合作画海底世界”的活动。教师一声令下,学生们便兴致勃勃地投入其中。殊不知,活动仅仅让特长生大显身手,而每个小组都有无所事事看热闹的学生。尤其在草草的活动后(由于时间有限)我指名让学生说说活动的体会时,却没有我预想的那么好。课后我对自己组织的活动进行了反思,总结出自己的临场应变能力还不行,遇到一些始料未及的事顿时就措手不及了,太呆板,心里只有一份教案……随即,教研组成员对我的这次活动也展开了讨论,就这一问题大家谈了很多。A教师说:“活动应该为实实在在的教学服务,而不应只是一个空架子。活动初衷很好,但要注意不要过于形式化。”B教师说:“教案只能起一种指导活动组织的作用,活动中我们要大胆地抛开原有的教案,去尊重学生,满足学生。”C教师说:“如果活动前让学生谈谈如何分工合作,也许学生们都会有动起来的机会。如果想让学生深入地理解分工合作的重要性,活动也有必要用一个课时进行。”在大家的评议中,我的一点反思显得那么微小,一个小小的问题却有这么多的讲究!尽管收到了那么多毫不留情的“批判”,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丰富了我的头脑!今后在教育实践中,再遇到类似情况,我就会很好地处理这些问题,使它不再成为问题。

“没有反思,便没有感悟;没有感悟,便不能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这句耳熟能详的名言在我脑海时常响起,然而在经过课改实践后,我才意识到它的真谛。过去的教师处在被研究者的地位,如今的教师要成为研究者,成为反思性教学的实践者。通过反思、研究,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的见解,以提高工作的目的性和自主性,克服被动性和盲目性。实践证明,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教学与反思相结合,可帮助教师在工作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上的愉悦。

二、反思——需要自觉

“思之不慎,行而失当”。人类早在古代社会就有反思意识。作为教师,只有真正意识到教学是无止境的,才会自觉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不至于满足现状,不思进取。首先要认识反思的价值,充分认识到反思性教学对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性,明确反思能帮助教师在教学中识错纠偏,同时优化已有认识,提高自身水平。其次,要增强教学的责任感。我们经常要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有利于教学对象,是否符合学生的要求,是否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再次,要形成习惯性的反思行为,要对教学内容、教学态度、教学全过程和教学情境进行反思,教师只有有了反思的习惯,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一有疑点就进入反思的状态。

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必备的一种能力,教师只有在自我教育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自我思考,审视、判断、总结,才能不断调整教育教学过程,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使自己不断获得专业成长走向成熟。在一次“游什川体验农家生活”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我正与学生们一同呼吸大自然的新鲜空气尽情放松时,不经意听到一句“老师你吃橘子”的话语让我备感欣慰。这句话是出自成绩不理想、不爱写作、令我平时比较头痛的某位学生之口,这的确让我有些震惊。我高兴激动的同时,也忽然觉得自己平时“站得太直”,仔细想一想要是不谈学习,他还算是一个爱劳动、有礼貌、团结同学的学生,的确也有他的可爱之处。看着那橙色的橘子我越发自责,如果平时自己调整心态,放平姿态看学生,就会发现他身上有许多的闪光点,也许会给他更多的爱,让他更自信。我把自己经历后的反思写了下来,把教育反思文本化,使反思更有效。

在反思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两个变化:由单纯的教师变为研究者,由“传道”“授业”“解惑”者變为“学习者”,在自己身上实现了教学与研究,教育与学习的一体化。反思教学作为教师成长的一种重要方式,既不同于个人经验的无意识积累,也不同于传统的“理论—实践”的学习模式。它是从教育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出发,所以很容易激发教师的热情和关注,这必然要求教师要更自觉更理性地去研究自己的实践,解释自己的实践,促进自己在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灵活运用理论,在提高实践的科学性,合理性的同时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三、反思——关键要得法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通过教学前的反思:我为什么要进行今天的教学活动?怎样进行?教学过程中的反思:学生当时的反应是什么?他们当时需要什么?问题是什么?我该如何及时调整,更好地推动学生的发展?以及教学活动之后的反思,在行动结束之后进行批判性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如我怎么上课才会更好?为什么?这一系列的反思会促使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反思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是个人进行的,也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个人的就是自我反思,自己充当“别人”的角色,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以他人的眼光看自己的教育实践,这是反思过程的第一步,大多可以以一种文本的形式进行,最常见的就是写教育笔记、课后反思、案例评析,将其整理成自己的教学档案,充分利用和总结自己的个人经验,发现自己专业方面的困惑与问题,提高自己教学行为的自觉性;而小组形式则是教研组学习时对某位教师教育活动的研讨与解剖,这样的交流使原来为个人所用的经验、观点成为一种共享的资源。每个人都可以道出自己的观点,通过讨论总结提炼出一个大家都认可的共识,可以启发、提示每个人从更多的交角度去思考问题,促使大家各自检查、思考,重构和扩展自己的经验和理论,教育的智慧得以开启,专业化水平随之得到提高。

电教媒体——科学课教学的助手 篇4

1. 创设情境, 搜集资料, 从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探究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精心设计好“开讲”, 一开始就充满趣味, 使学生兴趣盎然, 产生强烈的欲望, 在愉快的心情中跨进知识的大门, 一定能促使学生萌发强烈的探究欲望和动机并持久保持。如:在教学《拌凉菜》一课中, 活动伊始, 我就创设了一个有趣的生活情境———胜利路步行街蓝猫美食城招聘凉菜制作小厨师, 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活泼跳跃的动画音乐和以生活经验为基础的招聘条件所构成的招聘海报网页, 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的强烈欲望。这时教师相机引领学生共同分析招聘条件, 对照条件, 准备应聘, 并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收集、查找资料。笔者设计的招聘条件如下:

(1) 做事踏实, 注重工作效率, 敬业精神强。

(2) 善于和同事共处, 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3) 对饮食文化、食品知识、营养搭配、凉菜种类、各国各地风味小吃有一定的了解。

(4) 会制作常见的凉菜品种, 色、香、味俱佳。

(5) 能设计凉菜新品种, 风味独特, 得到普遍欢迎。

有了参与的积极性和良好的活动情境, 我又借助信息技术, 引导学生以信息技术为学习工具, 指导学生对照招聘条件, 带着任务上因特网, 运用百度、雅虎、搜狐等搜索引擎搜集资料。有了信息技术这个工具, 孩子们如虎添翼, 搜集的资料丰富多彩, 视野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2. 创设氛围, 合作探究

教会学生学习是当今学校教育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在科学教学中, 我根据课程的性质和功能, 确定了教学方法上应采取网上搜索、调查访问、查阅书刊、观察演示、实践操作、模拟表演等多种形式, 强调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 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掌握收集和加工信息、交流与合作、运用信息技术等一系列终身受用无穷的方法。在这一系列实践活动中, 合作探究是最重要的形式之一。

在《拌凉菜》实践活动的课堂教学中, 我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这样一种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方法,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教学中, 我把学生各自搜集的信息资料进行汇总和展示, 组织学生开展信息资料的交流展示活动, 通过展示, 丰富了学生的凉菜知识, 了解了各国的饮食文化。当学生沉醉在色、香俱全的美味佳肴中时, 我趁热打铁, 利用主题学习网站中的合作学习报名系统, 让学生自由组合, 报名扮演相应的角色, 承担相应的工作, 合作完成制作凉菜的任务。以下便是我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的任务分工设计:

(1) 每个小组以怎样制作凉菜为主题, 收集资料。

(2) 对小组搜集的各种资料进行整理组合, 通过浏览、学习, 对饮食文化、食品知识、营养搭配、凉菜种类、各国各地风味小吃有一定的了解。

(3) 每个小组根据任务, 能选择最有价值的资料, 对资料进行加工、处理和归纳, 制作做成电子科普小报 (或电子幻灯片、网页、作文等) 。

每个小组六名学生, 分别承担以下工作:

组长 (一名) :负责协调全组工作, 设计并确定小组制作的凉菜种类, 为组员提供支持和帮助。

营养师 (一名) :负责查找有关凉菜营养搭配和保持凉菜制作过程中的营养成分的知识, 设计确定凉菜完善的营养搭配。

宣传员 (二名) :负责查找有关饮食文化、凉菜品种、各国各地风味小吃等资料, 拍摄活动照片, 并负责为小组设计制作的凉菜撰写宣传介绍文字, 制作演示文稿。

美工员 (一名) :负责凉菜的色彩搭配设计以及凉菜材料的形状大小、式样设计。与宣传员合作, 负责演示文稿图片、艺术字的美工设计。

洗切师 (一名) :与组长、营养师协作, 负责设计并确定凉菜品种, 与美工员合作, 负责确定合适的形状大小, 对凉菜材料进行加工洗切, 刀法要熟练, 切出来的菜形状要均匀漂亮。

学生从创设情境、协作讨论到解决问题, 始终是学习探究的主体。课堂中自始至终进行着学生与教师的交流, 在这种和谐、愉悦的氛围中,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各种能力得到了培养与发展。

3. 化难为易, 突破难点

《科学》教材中有些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和经验有一定的距离, 形成学习认知的难点, 又由于教学时间、空间的限制, 也不大可能通过观看和实践的方法来突破这些教学难点。这时用课件展示学生认知的过程, 把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协同利用起来, 促进知识内化, 加深对难点的理解, 从而达到其他教学手段达不到的效果。如《种蚕豆》一课, 因为学生从小不下地干活, 对于农活大多一无所知, 再加上蚕豆有六个生长环节: (1) 选种; (2) 浸种; (3) 播种; (4) 浇水施肥; (5) 田间管理; (6) 收获等内容多, 任务重, 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节课根本无法完成教学任务, 若照本宣读, 学生会觉得索然无味, 认识肤浅,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果把学生带到田间进行实地观察, 也只能看到蚕豆的某一个生长环节, 无法形成整体形象。为了解决这一难点, 我利用课件, 播放蚕豆生长的全过程, 学生一边看一边听解说词, 短短的几十分钟, 把蚕豆的六个生长环节观察了解得清清楚楚, 并且使学生记忆深刻。课件的使用, 使蚕豆的生长过程在较短的时间内, 全部再现于课堂, 学生耳闻目睹, 不受时间、空间、微观、宏观的限制, 既可使学生观察到事物生长变化的规律, 又能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使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之实效。

4. 拓展教学内容, 扩展学生知识面

现代教育技术具有传递信息的特点和功能, 使教学手段不断趋向现代化, 教学内容大大超过教材的实际范围, 拓宽出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 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科学教材涉及面广, 科学种类繁多, 再加上城乡、地域差别, 教材中某些内容虽耳闻却未曾目睹, 学生缺乏感性认识, 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则可以弥补这一缺憾, 同时也改变了学生对这类枯燥乏味课的厌学的情绪, 优化了学生的心理环境, 使他们真正理解“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从小立志学好文化知识, 为发展农业做贡献的情感。

数学教学的好助手 篇5

畅言交互式一体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板桥镇中心小学 王天才

【摘要】畅言交互式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被引入课堂,它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使“乐学”落到实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利用畅言交互式来辅助教学,可以使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并有效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充满色彩与活力。

【关键词】

畅言交互式 兴趣 创新。畅言交互式一体机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畅言交互式完善了先进的课堂教学,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能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重难点。适时恰当地利用畅言交互来辅助教学,可以使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充满色彩与活力。

一、畅言交互式进一步完善了先进的课堂教学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畅言交互式系统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实现了单靠人力资源无法完成的教学的能力。畅言交互式系统由电脑、投影以及平台组成,可以播放课件、视频、图片、文字等多种格式,借助平台还可以订正错题和作业示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系统是和多媒体触摸一体机结合使用的。多媒体触摸一体机避免了投影看不清的缺点,高清屏幕顾及到教室每个角落学生的视线;另外它是电脑内置,节约了空间,功能之间的相互转换快捷便利,还实现了无尘教学。

畅言交互式教学系统它主要由电子课本、电子白板和备课平台三大部分组成。电子课本:可以直接展现课本的内容和知识,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等多个学科,还具备了即点即读功能,帮助教师快速创造标准的语言学习环境。畅言交互式在常用工具栏中,有各种电子笔可以直接在电子课本上进行书写标注,另外电子白板和随写板实现了多个界面的共存。像数学教学时需要在概念上作标注,在不影响电子课本的内容上进行电子笔的书写和圈画,习题的答案也可以随答随写,节约了抄题的时间,写完后如不需要使用电子板擦立即擦除,即时无尘,非常健康。另外常用工具栏中的“聚焦”功能和手写识别功能都较强大。备课系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制作教学课件的工具,制作好的教学课件可以通过电子白板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在备课平台中可以方便的调用电子课本资源、云端教育资源和互联网资源,以及各种文本、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教学素材,用来制作丰富多彩的教学课件,比以往常用的ppt更为方便。另外软件中提供的绘制几何立体图形和内存的图形模版,即学即用,节约了教师课件准备的大量时间,减轻了教师备课负担,能让老师备课时更关注于课堂教学思想和教学流程的设计,促进课程更加完善。

二、利用畅言交互式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其主要标志是教学效率的高低,而这又常取决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是否积极、主动。对学生而言,没有兴趣的学习就变成了学生的一种负担,一种消极的压迫式的学习。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畅言交互式,通过光、声、影、色等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直观、形象、生动地感受知识的形成,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元角分》时,我采用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动物、交通工具、爱吃的水果、零食,通过人机互动,让学生用电子笔书写标注,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设计出“买卖情境”让他们在买中乐,乐中认,认中学,学中记,使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机融合,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紧密相接。

三、利用畅言交互式教学能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数学课堂教学时,灵活,合理地使用了畅言交互式进行辅助教学,一些教学重点、难点就迎刃而解了。我们知道《圆的面积》一课把圆转化成长方形是推导圆面积公式的关键,而“化圆为方”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利用实物展示等传统教学方法总是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而借助畅言交互式展示很轻松地就化难为易了!首先把圆16等份,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再闪烁拼成的近似平行四边形的上边,突出弯曲感,强调是“近似”的平行四边形。然后把圆32等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再闪烁拼成的近似长形的上边与前一条边比较,得出变直了一点。再把圆64等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再闪烁拼成的近似长形的上边与前一条边比较,得出越来越直,拼成图形更接近于长方形。通过以上三个层次的演示,采用逐步逼近的方法,加上教师适时的引导,让学生再通过畅言交互式画以画,圈一圈及动画演示,发现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则越细,拼成的图形就越来越接近长方形。这一动态直观的转化过程有效地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四、运用畅言交互式教学能更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不追求问题解决的唯一正确答案,引导学生就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出发进行思考,提出不同的答案。例如,在教学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时,有的同学用割补法,有的同学一点一点的进行测量,有的同学运用部分组合合成等多种途径进行计算,然后我通过畅言交互式展示平台集中投影生动再现了学生不同的思路,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创造成果,充分体验着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了创新思维的热情。

五、增加课堂容量,减轻课业负担

决定课堂容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生的接受能力,电教手段给学生的多重感官刺激和直观教学,加快了学生理解进程,相当于增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从而缩短了学生对同样内容的接受时间,为增大课堂容量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就要加大教学密度,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率。另一方面,课堂容量一定程度上也受到板书、速度的影响,尤其是当需要板书的文字和需要作的图比较多的课堂上,粉笔书写和作图对课堂的速度起到了较大的制约,利用畅言交互式可以根据需要把一些图形、题目的分析或解答过程通过学生互动,批注,在课堂上适时地在学生面前再现出来,这样大大丰富了教学手段,拓展了师生交流地渠道,提高了课堂效率。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首先,通过用长方形比较,让学生初步掌握长方体的特征,用计算机的闪动功能或畅言标注突出长方形有12条棱,6个面,8个顶点,每组对边平行且相等。在多媒体计算机上动态演示,再把长方体的每条棱逐渐缩短到相等时,长方体就变成了一个正方体,从而推导出正方体的特征。再进一步观察,得出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然后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一些用具,很轻松的就掌握了长方体的特征,省去了一些烦琐的巩固练习,从而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教学助手论文 篇6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获取能力的一种动力。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所具有的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结合具体的语文教学内容,巧妙设计情境,通过声情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翠鸟》是一篇介绍翠鸟的外形和生活习性的常识性课文,全文洋溢着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教学录像里的翠鸟色彩明艳动人、歌声清脆婉转、动作轻盈敏捷……学生们通过耳朵听、眼睛看、脑子记,多种感观协同活动,很快,翠鸟在他们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争先恐后的表述着自己对翠鸟的喜爱之情。看到学生的情感被激发起来了,我又问:“你们喜爱它的哪些方面呢?请说说理由。”这样的处理,实际上是对课文内容的渗透,有指导地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学生的思维既轻松又活跃,由散乱无序的自由思维变为有目的、有条理的理性分析,既培养了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运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者课文中一些内容,通过多媒体展现出来,能调动学生的视觉功能,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同时,通过分析推理、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设想,进行灵活、新颖的扩散训练,并做到训练学生的独特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飞夺泸定桥》一课的重点是要让学生体会到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时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难点是学生没有对泸定桥及周围环境的感性认识,不知道泸定桥的结构和夺桥的危险。在教学该课的第六自然段时,我先让学生朗读课文、观看课件,引导学生观察泸定桥的结构:只有13根铁链,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没有木板。再播放震耳欲聋的波涛声,显示出滔滔的江河水倾泻直下的情景,模拟当时地理环境的险要,使学生体会到泸定桥地理位置的险要。接着,我又让学生对照课文,研究为什么称泸定桥为天险,这时,又不断传出“嗒嗒嗒”的机枪声,更渲染了当时紧张激烈的战斗气氛,突出了夺泸定桥的艰难。课文的第七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和难点,最能体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在学习这段时,我先提问:红军战士怎样奋勇夺桥的?在学生阅读课文、初步理解该自然段的情节后,再让学生看课件“二十二位勇士奋勇夺桥”。课件中配有冲锋号、枪炮声、喊杀声等紧张、雄壮的音乐声音,形象地再现了紧张激烈的战斗情境。学生仿佛置身于夺桥的情境,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觉,直观地理解了“震耳欲聋”的意思,也很容易体会到红军战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三、运用多媒体提高语文素养

1.运用图、文、声并茂的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的观察、想象、分析和综合能力

《春》这篇课文语句优美、用词精确,有一种超然的意境之美。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这一切呢?我上课时用多媒体分别展示了5幅图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春人图,展现了风轻轻、草青青、花灿灿、雨绵绵的画面。学生欣赏图片时,配有音乐的课文朗读同时出现,文字根据朗读速度滚动,图片随着朗读速度切换。音乐优美动听、朗读声情并茂、画面清晰逼真,直观形象地展现了课文的艺术形象美、意境美、语言美,让学生感受“春色满园”“春意盎然”的同时,感叹“春”的美丽,唤起美的情趣,拨动美的心弦,得到美的熏陶。

2.运用多媒体技术,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也就是对语言信息输入(听、读)和输出(读、写)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教师授课的基本方式是讲解。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狭窄,视野必然受到影响。听读的机会少了,读写的能力会受到一定的限制。而多媒体技术能贮存大量的信息资料,能根据需要及时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快速呈现和反馈。学生听的和看的多了,就必然有利于读写能力的提高。

教学《赤壁之战》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这一历史事件,学生被故事情境吸引,注意力都比较集中,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深刻了解了故事的梗概。我让他们复述故事情节,他们都复述得完整和生动。然后我又启发学生并提问:假如曹操知道黄盖是来假投降的,“赤壁之战”的结果又将如何?学生纷纷举起小手,抢着回答。有的说曹操将会设置一个埋伏圈,包围周瑜的士兵;有的说曹操可能会想办法引周瑜的士兵上岸,再进行交锋。学生在这种氛围内学习,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培养了说话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将在优化语文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多媒体技术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像磁石一样紧紧吸引学生。它以兴趣激发为先导,以视听为手段,以提高课堂参与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使语文教学焕发出夺目的光辉。语文教师应巧妙加以运用,让多媒体技术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

多媒体:古诗教学的得力助手 篇7

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电教媒体的普遍推广,语文老师在教学古诗时的困惑慢慢消解,可以说,在现在的古诗教学中,多媒体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真称得上是得力的助手。

下面我来谈谈电教媒体在古诗教学中起到的实质性的作用。

一、创设情境,整体感知古诗传达出的意境美。

现在的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对古诗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都很陌生,运用电教媒体可以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通过绚丽的画面,鲜艳的色彩,悦耳的音乐为学生创设优美的诗境。这样有助于学生较为迅速、深刻地整体感知古诗的内容和传达出的思想感情,从而真正地领会古诗的意境美。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情以物迁,辞紧情发。”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情境教学是指依据教学内容和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创设教学需要的特定情境,有效、全面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它是语文“乐学”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运用电教媒体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在形象的大小、远近、虚实、动静,抽象与具体之间实现转换,而且能突破时空限制,有利于实现其他教学手段难以实现的“形真”。电化教学过程中通过形、声、色、光的运用与结合,能够有效地渲染气氛,营造氛围,激发学习情感,使得“情深”,引起教师、学生与作者之间的强烈共鸣。情境教学讲究意境深远,讲求意象,而电化教学则有利于意境和意象的整体展现,以达到情境教学的最佳境界。

如教学杜牧的《江南春》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对江南春色的喜爱之情,我特意制作了一组春意盎然的图片:有黄莺在欢快地鸣唱;有一团团绿叶掩映着一簇簇红花;有依山傍水的村庄和城镇;还有微风中飘摇的酒旗。另外还给学生展示了烟雨蒙蒙中的众多寺庙,这样通过图片创设一种情境,当学生看到这样的图片时不禁发出赞叹声:“好美呀!”无须再多作讲解,听到学生这般赞叹,我明白了学生真正感受到春色的美,真的已经领悟到诗人通过作品传达出的对江南春色的喜爱之情。美感的熏陶目标就这样借助多媒体潜移默化地达到了。

二、指导朗读,有效提高读书效率。

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具有移情、激趣,引起共鸣的作用。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指导朗读,在情感的调动、情境的创设、意境的复现都难以调动学生入情入境。电教媒体可使古诗文的语言材料变成可感的声音,让其中的语言形象和情感迅速渗透到学生心里去,从而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

我个人认为,一首古诗如果老师读不出其中的韵味来,那么这首古诗的教学就失败了一半,朗读往往能在某种程度上增强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当我们教师无法做到最好时,多媒体的作用显现了,借鉴优秀的朗读示范,配上和谐的音乐,优雅的画面,让学生完全沉浸在示范朗读中,认真地聆听,慢慢地酝酿自己的感情,顺其自然地就会模仿着读出声,这样不仅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朗读的能力,而且调动他们学习古诗的积极性,同时也为下一步古诗的教学营造一个非常良好的氛围。

比如在学习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这首诗时,我先让学生看画面听朗读,听着听着,就有学生在小声地跟读,于是我就让部分学生站起来大声地读,并让学生谈谈听读体会?学生马上答道:“这首诗首先把我们领到一个有陵墓的江边,这样的情景令人悲伤,随着作者在向前行的时候,看到了桃花怒发的争妍斗艳的场景,让人眼前为之一亮,心情也变得兴奋了起来。”这样的听,这样的读,这样的想,古诗的教学就变得容易且更有成效了。

三、启发想象,及时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有人认为:使用多媒体展示画面,完全遏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因为画面展示已经定格了诗文的内容,总让学生认为这是真的。其实这是忽视多媒体对人的想象力和思维力的作用,适时地使用多媒体反而可以开辟更大的想象空间,从而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比如我在教学古诗《暮江吟》第一句时,先播放配有优美音乐的一组图片,学生边听、边看、边想。我问:“如果你来到这般景象中会有怎样的感受?”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夕阳西下,水面波光粼粼,红绿交融,啊,多美的景象,我仿佛漫步在仙境之中。”后来我让学生领会三四句诗境时,关掉了声音,让学生一边看新月当空的景色,一边展开丰富的想象,我启发道:“诗人漫步江边,留连忘返,此时此刻景色怎样?诗人有怎样的感叹?”有的说:“太阳早已下山了,弯弯的月亮升起来了,地上的露珠在闪光,美极了。”有的说:“深秋的夜晚,露水不知不觉地洒下,直到月亮升起,月光洒向大地,才发现露珠闪烁,多么宁静、多么和谐的夜晚呀!”……这样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感受美,并积极地发现美、自由地表达美,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古诗教学当中,电教媒体还起着其他的作用,但毋庸置疑的是,电教媒体确实给古诗教学带来了很多的好处,切实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摘要:高度概括性的古诗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强劲生命力, 但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 古诗的魅力并没有完全展示出来, 现如今, 随着电教媒体的普遍使用, 古诗教学尽显风采, 古诗教学的效果得到了增强。作者提出电教媒体是古诗教学的得力助手。

计算机——数学教学的助手 篇8

一、计算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 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直观, 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特别是带有几何性质的图形的形成) , 使数学课堂教学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计算机和数学学科结合, 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我一直在探索如何才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在一次看教育节目时不经意的一句话提醒了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来源于好奇心, “好奇”是学生的天性, 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就必须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这下我心里有了底, 将多媒体技术融于课堂教学, 利用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 可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 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我还会适时的加以补充课外知识 (当然都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 只要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了再联系到数学知识, 那他们的学习比平时要好得多, 快得多。例如, 用“银行贷款利率走势图”动画课件, 鼠标轻轻一点, 动态效果就出现, 让学生感觉到把计算机的神奇用到枯燥的数学课中是多么的美妙啊, 原来数学也有它有趣的一面, 让学生由好奇而产生兴趣, 而且和生活也联系的紧密。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经过计算机的处理和加工是很容易接受的。不但有它有趣的一面, 还有生活的一面。

2. 计算机和数学学科结合, 利于呈现过程, 突出重点、难点

有些数学问题仅用语言描述和板书是很难理解的。数学教学重点在过程, 它是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探索、研究、拓展、创新的过程。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软件可以为教学提供强大的情境资源, 能展示知识发生的过程, 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多媒体课件采用动态图象演示, 静态知识动态化, 抽象知识具体化, 变学生听觉视觉化, 有助于理解概念的本质特征, 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例如制作简单的抛物线的形成过程, 给学生展示用描点法画抛物线, 这个动态过程的展示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以至使学生在课下做作业时脑子里还能呈现出用描点法画抛物线的动态过程。对于中职生来说抛物线这样的重点、难点在计算机的帮助下就迎任而解了。

3. 计算机和数学学科结合, 利于提高效率

借助计算机教学, 可以优化教学,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图形不是语言, 但比语言更直观, 加上动画又更生动形象, 能够刺激学生的兴奋点, 其效果当然就会更好, 在普通教室里讲课和在多媒体教室里上课学生的兴奋劲儿的高低就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一点。

二、数学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应用计算机

计算机辅助教学主要是利用课件来实现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兴趣。下面具体谈谈计算机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 用计算机进行课堂演示

通过精心设计的动画, 可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利用计算机的动态变化这种模式进行课堂教学, 在较短的时间内, 使学生多种感官并用, 把他们的注意力都吸引到多媒体这个大屏幕上, 精力集中, 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这样就可以做到更高密度的知识传授, 大大提高课堂利用率。

2. 利用计算机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问题是数学发展的动力, 现代数学教育更是强调要进行“问题解决”,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锻炼思维、提高应用能力。

教师在多媒体上课, 根据需要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每组共用一台计算机。教师提供问题, 学生利用计算机提供的资源环境, 积极思考、讨论, 动手演算, 解答问题。在这种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下, 教师在教室里的角色更象学生的辅导者或帮助者。在这样的环境下,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自主探究能力, 同时也加强了团队协作的精神。

三、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数学教学课堂的反思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要胜过以往的任何技术手段。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 真正把多媒体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来, 充分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等的优势, 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但是不能完全依赖计算机, 计算机只是教学的助手, 还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 只有把两者巧妙运用起来,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是我们的目的。计算机的演示只能是帮助学生思考, 并不能代替学生的思考, 教师应当恰当的给予提示, 结合计算机的演示帮助学生完成思考过程, 形成对知识的理解。

总之, 教学活动过程的核心, 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交流过程, 这个过程多媒体技术教育也是无法取代的。在师生互动的教与学过程中, 多媒体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产生数学问题、促进学生思维扩散的路标。所以, 客观合理的将多媒体信息技术用于课堂教学, 积极探索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方法, 才是现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转变的观念。

摘要:利用计算机将多媒体融于课堂教学从而辅助教学, 利用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 可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 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课堂教学,多媒体

参考文献

[1]《计算机文化基础》主编:杨振山龚沛曾高等教育出版社

网络成为数学教学的好助手 篇9

●聊天工具提升学习兴趣

即时通讯工具的应用, 让世界变得更小。据腾讯官方网站统计, 超过6亿人已经通过个人即时通讯注册, 在线人数已突破2亿, 每2个中国人中就有1人是腾讯QQ的用户, 每6个中国人里就有1人正在使用QQ聊天工具。面对这么庞大的队伍, 我们应如何应对?

现在的孩子是信息技术运用的宠儿, 他们对网络无师自通。家长、教师一味限制, 只会适得其反。在教学实践中, 我采用大禹治水─“疏”的策略, 在“洪水”还没到来时, 先修好河道, 做好“疏通”的准备。为此, 我主动教孩子们运用QQ聊天工具, 再加他们为好友。节假日, 我会利用QQ聊天工具和孩子们交流思想问题, 学业问题, 甚至是家庭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 师生关系亲密了许多, 我感受到孩子们学习的热情, 孩子们也体会到老师的“爱”。网络聊天工具的使用, 让我体验到“亲其师, 信其道”的无穷乐趣。

●博客空间提高学习效率

在教学实践中, 我发现网络教育资源不仅可以改变过去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 而且可以建立起一套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探索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2006年, 在教师远程培训活动中, 我们注册了自己的工作室, 没想到, 这方小小的博客空间竟成为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突破学习重、难点的乐土。

1.博客引领课前预习

在重点课时授课之前, 我会把预习案发到博客上, 把需要在课堂上解决的重、难点知识, 通过自学小提纲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让学生借助网络, 把自己的收获、疑惑, 或是建议以实名的方式留言。我获得了学生的第一手学习情况, 为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例如, 《长方形、正方形特征》一课, 我在博客上先设置了这样的预习案:

(1) 在自己家里找一找, 看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 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

(2) 再比一比这些长方形和正方形都一样大吗?

(3) 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不同?用自己的工具量一量、折一折……研究一下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点。

孩子们把课堂延伸到家庭, 学习的氛围更加自由, 他们或是自己研究, 或是和家人一起探讨, 或是和同学一起合作, 既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 又增进了感情。网络为学生自主探究和课前预习习惯的养成搭建了舞台。

又如, 《周长的认识》一课, 学生对“周长”概念的理解是难点, 课前我在博客上先上传了一个Flash课件, 让学生自己去点一点, 玩一玩, 在玩中体验:小蚂蚁运动会上, 马拉松比赛的距离就是小蚂蚁绕树叶边线一周的长度, 从而突破了教学中孩子们对“边线”、“一周”等数学名词的认知困难。

2.博客激活复习课

练习课、复习课是孩子们不太感兴趣的课型, 反复练习让聪明的孩子厌倦, 而基础差的孩子又得不到提升。因此, 我尝试利用博客提升练习、复习的效率。

在《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练习课上, 我的教学重点是明确运算顺序, 对如何在综合算式中正确使用小括号等方法进行引领, 并通过典型分析强调需要注意的问题。这样练习的量大大减少, 重、难点等知识也得到了概括。接下来, 孩子们会利用课余时间来到博客, 点击“习题集锦”, 选择基础型、拔高型和智慧型中自己感兴趣的题自由练习。第二天返校时, 再在课堂上统一改正。这样的做法, 既提高了学生对做题的兴趣, 又大大节约了时间, 真正打造了高效课堂。

●网络资源拓宽学生视野

21世纪的人才培养是多元化、开放性的, 学生需要更宽阔的学习视野。网络资源的介入, 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提高了学生在学习时间和空间上的自主性。利用网络搜索查找资料无疑是一种直接获取知识、增长见识的渠道, 它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习中, 经常遇到一些教师、家长都难以解决的问题, 使用网络搜索就成为更有效的方法。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 我经常安排学生调查、研究, 通过使用百度知道、贴吧等搜索, 实现资源共享。

在讲授《1000以内数的认识》时, 有这样一条信息:成年人有206块骨骼, 有639块肌肉。细心的孩子立刻问道:“老师, 难道大人和孩子长得不一样?那儿童有多少块骨头呢?”我一时不知如何解答, 但我很快提出了解决方案, 让学生到网上搜一搜, 看看儿童和成人到底有什么不同。一石激起千层浪, 在以后的学习中, 我们班的学生简直就成了一个个“无底洞”, 永远有想探究的问题。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预见, 学生带着这么浓厚的探究兴趣, 在未来的学习中, 他们的视野一定会越来越宽阔, 综合能力会越来越强。

网络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面对网络不能一味地逃避, 教师、家长应该共同引导, 积极利用网络资源优势, 使网络成为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优势平台, 以此推动教育向更高层次发展。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 运用网络聊天、博客空间等工具, 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突破教学重、难点, 拓宽学生的视野,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让网络文化成为语文教学的助手 篇10

我们来看一组统计数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公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在网民中, 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10.2%, 高中 (中专) 文化程度的占30.0%, 学生网民占总网民人数的24.1%。从这组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目前中小学学生上网十分普遍, 其上网比率高得惊人。

从以上的数字可以发现, 网络文化已经迅速地崛起了, 它势必要给我们的社会和生活注入许多新的理念。而学生是受这种网络文化影响最大的群体。在这样的思想理念纷繁复杂良莠不齐的时代, 连语言的词汇都在每天随着网络的发展而变化, 我们根本无法保证学生从网络中得到的都是正面的思想文化。教师的个人力量和网络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比较起来连“一傅众咻”这个词都不足以形容教师力量之弱。

在网络和多种人为因素影响下, 中学生中一部分“新新人类”学生甚至改变了正常的语言习惯, 成了行为让人想不通, 语言让人难理解, 作文思路一团糟的“语文怪”。而且网络上不健康的信息有害于学生的成长。因此, 相当多的人认为网络会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具体到语文教学上, 一些教师一方面赶时髦似地将多媒体技术生搬硬套地强加到语文教学中, 以体现其“现代教育气息”;另一方面对学生上网忧心忡忡, 担心学生网络技术在一天天增强的同时各种能力却在弱化 (不再读经典名著, 传统书写和写作技能下降等等) , 于是呼吁要“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回归传统”。

我们认为这样做是不对的。

互联网的发展是不可抗拒的, 它对学生的诱惑更是难以抵御的。我们应该对此加以研究, 对学生进行引导, 最大程度地发挥其积极因素并限制其消极影响。网络带来阅读方式和交往方式等方面的革命, 我们应该将这种“革命”融入新一轮语文教学改革中, 使语文教学获得新的生命力。

网络带来阅读方式的革命。传统的阅读方式是书籍阅读, 阅读的过程更强调朗读、吟诵和咀嚼, 在这样的阅读中获取精神养料, 提高读写能力, 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但“熟读唐诗三百首”得有个前提, 就是不学数理化, 不学外语, 也没有电影、电视、电脑等现代娱乐方式和媒体的诱惑。而今天的孩子正处在这种诱惑的包围之中, 这正是孩子们今天语文学习和我们进行语文教学必须面对的现实条件。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更多的有用信息, 这是网络时代给我们提出的课题, 也是网络对阅读方式提出的挑战。与传统阅读相比, 网络阅读不仅仅是阅读载体发生了变化, 而且还具有信息多、内容新和阅读速度快的特点。面对网络, 读者更多的不是诵读, 而是选择。我当然不是说要用网络阅读完全代替传统阅读, 因为这就将意味着传统的中断乃至终结。但是, 我们在继续对学生进行传统阅读训练的同时, 也应该主动指导学生正确地进行网络阅读。在网络阅读中, 传统的阅读方式都已经不需要了, 而网络阅读有着其自身的一套方法。如何选择需要的信息, 如何搜索相关的主题, 如何在众多的信息中辨析有用的信息, 如何在电脑上编辑储存这些信息, 这都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训练。现在许多教师的语文教学都在进行研究性阅读的尝试, 而网络阅读则为研究性阅读提供了极好的条件。

网络带来交往方式的革命。语文离不开交往, 因为“语言”本身就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只有在交往中才有意义, 才有生命。今天, 我们对“交往”方式的理解不应该太狭隘, 以为只有同一时空面对面的交往才是交际。古人曾把“秀才不出门, 便知天下事”视为一种理想的境界, 而在互联网时代, 这已经不是少数人才能达到的境界了。语文教学应该正视交往方式的变革, 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比如, 对于网上聊天, 现在人们往往只看到其副作用, 而不知道, 这些副作用恰恰是我们由于没有加以引导、放任自流才产生的。许多人对网络虚拟世界存在着误解, 以为虚拟世界的一切都是“虚拟”的, 是不真实的。其实, 虚拟世界除了交往者之间的身份姓名等因素可能是虚假的之外, 思想感情往往是很真实的。因为消除了任何心理障碍, 没有了任何直接的利益关系, 心灵之间的交流反而变得纯洁而透明起来。另外, 网络所带来的交往方式的革命还体现在师生关系上, 过去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 无论教师如何强化自己的民主平等意识, 站在讲台上的教师和坐在下面的学生这种客观的布局, 就很难让师生之间真正有一种平等对话的关系。而在网上, 每一个终端都是一个交往主体, 电脑之间信息交换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这就使师生之间的交往成了真正平等的主体之间的交往。

网络所带来的阅读方式、交往方式的革命已经并且还将继续引起语文教学的革命。网络给语文教学所带来的不仅是方式上 (技术上、形式上) 的变革, 而且有内容和精神的变革。作为一门人文学科, 语文教学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则是不变的。

因此, 在文章的最后还要强调的是, 要在教学实践中帮助学生树立人文精神, 正确看待和利用网络文化。

就网络本身来说, 它的确又是我们的语文课程资源之一, 尤其是网络文学更是与语文学习密切联系。语文课不是要被动地抵制网络文化的入侵, 而是要针对网络文化的存在, 在语文的实际教学中, 对学生加以引导, 提高学生的信息鉴别能力, 使学生明是非、辨美丑, 能够自觉地吸取网络文化中有益的东西, 摒弃有害的东西。我们应该做的是, 让网络文化成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助手, 成为语文教学的助手。

摘要:网络的发展, 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变革, 也带来了教育的挑战。为迎接这些挑战, 我们不仅要掌握教育技术, 提高自身素质, 更要应对网络文化的挑战, 从阅读方式、交往方式等多方面正确引导, 让学生正确看待网络文化思想并树立正确的人文精神, 让网络文化从语文教学的阻碍变成语文教学的助手。

关键词:语文教学,网络文化,助手

参考文献

[1]欧阳友权.互联网上的文学风景——我国网络文学现状调查与走势分析.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1年6期.

省钱小助手 篇11

通常情况下,大多数人都是办理双币卡,即美元和人民币,或者办理多币卡,即美元、欧元、日元、加元、英镑、法郎等,这样在消费时直接计入卡内外币账户,用人民币还款可免除1.1%-1.5%的外汇兑换手续费。全币卡在美元地区使用时和双币卡区别不大,但在双币卡、多币卡没有覆盖到的地区,全币卡的优势就显现出来,最大好处是免掉了货币转换费。但不是所有地方使用全币卡都划算,因为用全币种卡刷外币,有些地方会先折算成美元记账,这就多了一笔兑换手续费。

部分国家和地区信用卡使用攻略

日韩:带有VISA、Master标志的工行、招商、平安、华夏、建行、交行的卡都可以。

港澳台:带银联标记的都行。

东南亚:泰国、马来西亚等,银联在曼谷可以使用,但是在清迈和普吉并不通用,换汇实在些。巴厘岛、长滩、宿雾等地可以用带VISA、Master标志的卡。

澳大利亚、新西兰:除了提前换些新西兰元和澳币以外,很多地方都可以刷卡,有1.5-2%的手续费。

美国、加拿大:刷卡没商量,现金可以少带。

欧洲:情况复杂一点,可以选汇丰、渣打、浦发、深发的卡。

网上订酒店

国外的BOOKING和AGODA这两家酒店预订网站很受欢迎。虽然从表面上对比,同样的酒店,AGODA会便宜很多,其实,AGODA上的报价是不包括服务费和税的。一般国外酒店的这两项收费是房价的25%,而BOOKING的报价是直接包含这两项的,所以AGODA的报价并不一定是最便宜的。

选择廉价航空公司的特价票

多媒体——语文教学的得力助手 篇12

一、激发兴趣,启发学生想象力

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教学内容形声化、表现手法多样化,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多路刺激,开展情景教学,从而创设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笔者在教学《小石潭记》一文时,从网上搜集了大量能表现小石潭美景的古画、摄影等图片,以古筝曲《平沙落雁》作为课文朗诵的背景音乐,再用powerpoint制作成精美的多媒体课件,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把小石潭这一优美的景象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通过活泼、生动、直观的画面去感受小石潭的清、幽、雅的景致,体味作者在小石潭边时的心情。此课件为学生创设出了一个极为生动的情境,提供了丰富的外部刺激,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减轻了教师的负担,提高了教学效率。

比如在作文课上,教师布置了“秋天色彩”的作文。教室里回荡着舒缓悠扬的音乐,屏幕上先后展示“天空”、“原野”、“溪”、“农家”等画面。教师问:“人们都说春天是万紫千红、色彩绚丽的,其实秋天更有一番迷人的韵味,你眼中的秋天是什么色彩呢?”有学生说:“秋天是火红色的,漫山遍野的红叶象一团炽烈的火焰,正如杜牧写下的诗句:”凭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通过这样训练,就好象给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五彩缤纷的答案充分展示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多样刺激,提高学生记忆力

有句格言:“我听见了就忘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心理学实验也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多媒体技术中的文字、图像、动画、视频可以作用于视觉,旁白解说、示范朗读、背景音乐等可以作用于听觉。多媒体丰富的感受性材料,全方位的组织形式,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有效掌握某种知识和技能,并且掌握知识的保持时间要远远高于传统教学。

三、降低难度,突破教学重难点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一般只是在教案中注明教学难点和重点,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能直观地看到这一点。在现代文的教学中,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味和理解重要词语的意义和作用,这正是学生难以突破的一关,利用多媒体教学则能直观地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学生攻破学习难关。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错过》一文时,课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理解文中精彩比喻所蕴含的哲理及洋溢的情感。在多媒体教学中,利用课件把重点语句,如“人生如奔驰列车,车窗外不断闪动着变幻不定的景色,错过观览窗外的美景、奇景并不是多么了不得的事,关键是我们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等句子,一一列表出来,逐一解决,则能更好地实现学生在重点难点上的突破。

四、有效配置,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的语文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直接对话,无论是教师自身拥有的信息量,还是课堂教具的烦琐使用都限制了教学效率的提高,而多媒体的进入则彻底改变了这一状况,CAI超强的信息量和powerpoint的超链接,可以让教师随意调遣各种与教学有关的信息,而课堂上一些很耽误时间,但必不可少的步骤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来演示,如在课堂讲课过程中,有时需要把以往学过的跟本课在内容或写作上有相似之处的文章拿来进行比较教学,这个时候就可以用幻灯片展示相关的课文内容,这既节约了黑板的书写空间,也节省了教师的抄写时间。比如教学宗璞的《西湖漫笔》时,将朱自清的《绿》中关于梅雨潭的“绿”的描写事先做成幻灯片,在讲授《西湖漫笔》第五节关于灵隐寺中绿的描写时,通过幻灯片的展示,使学生对二者一目了然,更清晰地体会出二者的不同,进而更深入理解、感受作品的艺术之美。再如生字词的预习,教学过程中的板书等等,用多媒体演示出来,既节省时间,又简洁方便,让学生一目了然。

上一篇:真空安定性下一篇:冲突(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