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育人(通用12篇)
企业育人 篇1
自改革开放以来, 在国家一系列激励政策的扶持下, 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壮大。以老工业基地徐州市为例, 截至2016年1月, 老工业基地徐州市私营企业已达12.1万户, 仅近五年就新增7.6万户[1]。这些中小企业在活跃淮海地区经济、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吸纳高校毕业生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逐渐成为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新宠, 最新的《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证实了这一点。报告显示, 高职高专院校中有65%的毕业生就业于“民营企业/个体”, 较往年呈上升趋势[2]。然而, 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很多问题。在用人方面, 存在人力资源管理粗放、技术人才缺乏、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高职院校以“加强校企合作, 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 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对接中小企业发展需求的责任。这既是新形势下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的要求, 又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目前, 高职院校与中小企业合作尚处于初级阶段, 高校助推企业发展、企业反哺人才质量提高的良性循环仍存在诸多困难。
一、高职院校与中小企业合作的困境
1. 双方自身文化差异刚性不兼容。
从文化的目标导向看, 校园文化的核心是人文精神, 追求人的全面发展, 更好地培育对社会有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中小企业的核心是经营理念, 追求效率和利润, 目标导向性显著, 即培养符合自身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 力求尽可能多地创造更多产品或服务。从文化精神看, 校园文化追求的是价值关怀与精神文明建设。企业注重团队精神, 提倡责任、创新与竞争, 重视职业道德建设。从制度文化方面看, 学校管理轻松民主, 培养学生个性鲜明, 注重过程与体验。企业以效率至上, 生产秩序与规章制度严格, 考核与利益挂钩。学校和企业文化在发展理念、创新氛围、文化传统、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造就了双方在合作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导方法的隔阂。只有建立基于共同利益的文化融合机制, 打破刚性不兼容的现状, 激发双方合作的愿景与追求, 校企合作才能焕发生命力。
2. 利益驱动不足使企业持合作观望态度。
长期以来, 校企合作大多时候处于一头热的困境, 合作对于企业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其驱动力往往依靠人情关系。事实上, 一方面中小企业作为经济实体, 在合作中最大的顾虑是成本与收益。很多企业甚至缺乏长期合作的意识, 只注重眼前短期利益, 认为没有必要为培养大学生而增加成本。另一方面确实存在的情况是企业有时投入人力财力精力参与学校的课程研发、教材开发、实习实训等教育, 得不到相应的即时利益。同时, 企业还承担着学生跳槽而流失成本的风险。此外, 高校服务地方能力难以引领行业发展, 对中小企业关注不够, 使得中小企业对于合作育人持观望态度, 对于学校的合作意向处于被动应答状态。
3. 政策导向与制度保障缺失。
校企合作是高校与企业在不同文化特征基础上寻求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双赢结果。但由于自身特点、发展追求不同产生的利益冲突, 依靠感情协调作为合作润滑剂只能是暂时的, 要达成长期深度的合作, 必须依靠政府的政策导向和双方详细明确的合作制度。
当前, 国家与地方政府对于校企合作的政策引导推动作用效果尚不显著, 在这方面做出积极的尝试, 引导企业参与到校企合作的大潮中, 如举办“大学生就业最佳企业评选”等活动[3]。企业参与这些活动确实扩大了自身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然而他们更希望获得国家与地方政府出台法律政策的引导和保障, 获得更多优惠的权利。
此外, 高职院校引领行业发展能力不足, 制度意识薄弱, 未能制定双方都尊重认可的校企合作机制与制度, 也是难以吸引企业参与合作的原因。例如高校对于校企合作中的学生实习管理, 学生的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培养成效标准、企业应承担责任权利等缺乏制度保障与监管, 难以保证实习质量。
4. 中小企业游离于校企合作的边缘。
长期以来, 校企合作成为高职院校生存的特色与生命线, 各高职院校都在根据地方经济形势与自身发展, 不断扩大校企合作的对象, 取得显著的成效。但不可否认的是, 出于彰显合作成果、传统延续等原因, 校企合作的对象多倾向于大中型或三资企业, 作为职业院校就业主力的中小企业却处于无人问津的边缘, 校企合作成果往往不能延伸落地到中小企业, 这使得原本就持观望态度的中小企业对于合作更加望而却步。
二、高职院校与中小企业合作育人的策略
1. 顶层设计, 完善合作规章制度。
近年来, 中小企业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等方面越来越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高职院校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技能应用人才的主要阵地, 无疑要把握当前的大形势, 认清自己服务对象的变化, 在与行业中上游企业合作的同时, 将中小企业同样视为战略合作伙伴, 将校企合作的对象扩大到中小企业中, 完善合作机制的顶层设计和系统思考。
在顶层设计理念的指导下, 高校与企业共同设计双方都认可尊重的规范制度, 能够保障双方的权益, 获得长久发展。责权利明晰的制度有助于企业明确自身的培养任务、由此承担的责任、合作后获得的利益及潜在回报。这种精细化管理式的制度, 对于粗放管理的企业, 既是一种约束又是一种导向。更重要的是, 明晰的规章制度明确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 例如对学生的实习内容、场地安全、考核评价等都有具体要求, 培养监管才能落到实处, 人才的培养质量规格才会达到企业要求。
此外,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 学校和企业都呼吁政府出台相关法律法规, 明确各自应尽的义务, 企业迫切希望能够获得融资、税收减免等方面的回报。
2. 深度合作, 保障校企双方利益。
高职院校与企业能否长期合作, 取决于双方利益平衡点的追求与把握。对于经营规模小、抵御风险能力弱的中小企业, 尽管技术骨干人才缺失, 人才成本与效益仍然是他们参与合作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因此,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 应当从大中型企业的合作思维模式中解脱出来, 切实考虑中小企业的处境, 了解他们遇到的困难与问题, 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让中小企业感受到真正的合作诚意并看到合作的利益所在。与中小企业的合作形式可以根据企业的意愿与特点, 采取灵活多样的合作形式, 实行弹性学制, 并在合作中赋予对方更多的权利。
中小企业要认识到, 在浅层的一供一需校企合作中, 企业不可避免地会有入不敷出的感受, 只有以长远的眼光参与深层次的育人合作, 才会获得长效的利益。在深度的合作育人中, 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参与2+0.5+0.5订单培养、工学交替、实习实训共享等, 培养的学生技能与企业标准对接, 提高培训的效率。学生在企业文化的体验中, 增强凝聚力, 提升对企业的归属与认同。此外, 合作育人也会为企业带来额外利益, 如在学生中提升了知名度, 扩大了影响力, 增强了对下届学生的吸引力。
3. 品牌创造, 积极参与职教集团建设。
职教集团是一个多元主体的联盟组合, 涉及政府、学校/学院、企业/行业、社会中介组织、社区、集团公司等, 形成校际合作、校企合作、区域合作、中外合作、集团下属机构间合作等方式[4]。职教集团实现了人才及信息技术等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便于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开展横向联合和纵向沟通的合作育人、共同发展。积极参与职教集团建设, 无论对于高职院校还是中小企业利益都是显著的。对于高职院校来说, 借助平台优势, 与行业内企业共建共管专业建设, 有利于将先进的企业理念引入教学, 推进毕业生人才素质与行业标准的无缝对接。同时, 打造自身的质量品牌, 增加自身在职教集团的影响力与话语权, 吸引更多的中小企业参与职教集团, 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同时利用与职教集团中上游企业合作的经验, 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及人力资源服务, 建立有效的利益纽带。
4. 文化对接,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事实上, 对于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来说, 长期饱受“90后”大学生跳槽流动、个性自我之痛, 迫切需要一支稳定、团结、具备凝聚力的职工队伍, 与企业共同健康成长。他们不仅关注的是毕业生的职业技能, 而且关注的是大学生的职业道德建设, 这恰恰是校园文化育人的短板。因此, 高校应重视双方文化差异的问题, 坚持立德树人为宗旨, 将学生职业道德建设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 将德育工作摆在首位, 贯穿于教育的各个环节, 提高青少年道德修养, 牢固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精益求精等职业精神。同时, 将高校的人文素养教育与企业职业文化融合, 将企业先进理念、精神风貌、管理方式等在学生教育中进行分享渗透, 为学生打开通往职业发展的大门。
参考文献
[1]周铁根.政府工作报告[N].徐州日报, 2015-2-5 (1) .
[2]麦克斯研究所.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N].光明日报, 2015-7-17 (5) .
[3]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2014大学生就业最佳企业评选[EBOL].http://www.ncss.org.cn/best/.
[4]丁继安.试析基于职教集团的高职院校办学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 2008.9.
企业育人 篇2
据调查分析:员工不正常的流动,诸如挖人、跳槽之类的现象,在公司里比较普遍,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工作强度大,负担过重体力不支。
2、处罚严重,工作不开心,工作压力大。
3、员工感觉没有发展空间会
4、待遇偏低
5、目前职业不符合个人发展方向
6、认为公司不重视他
7、感觉公司氛围不好
8、寻求更大发展空间
在这种离职原因当中,比例较高的依次是待遇偏低,工作太累,体力不支和感觉没有发展;以上员工离职原因可能会在以后长期存在,因此要研究的关键问题是分析导致员工离职的深层次的根本原因,尽量减少员工离职对公司运营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保持公司人力资源供需平衡,以及如何完善公司的管理制度,和改善公司的管理方法。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开展管理工作:
一、招人机制:
1.优化配置新员工对应的岗位描述
优化招聘岗位描述,提供较为现实的关于未来工作的描述,使他们明白,如果自己到公司中来工作,估计自己能够得到哪些方面的利益,会碰到哪些方面的问题。
(岗位职责说明书: 包括岗位职责与工作任务、工作职权、工作指标、工作环境和条件、任职资格)
2.招聘面试:
在正式面试新员工前增加试工环节,建议接受岗位试用1—2个小时,由专人监督和测试,如通过可进入下一轮的面试。这样有利筛选合格的员工,大大增强了招聘的成功率,减少了招聘成本和招聘风险。同时对新员工来说,也是一个选择公司的过程,如果他发现自己并不适合这项工作,或接受不了这份工作的薪酬待遇,那大部分的应聘者,即使是通过了的,第二天就不会过来参加面试,这样也大大节约工作人员无谓的工作量。3.接待:
让新员工“宾至如归”新员工受聘报到的当天以及在随后的几天内在公司内的所见所闻以及对工作场所和工作气氛的实际感觉,会巩固或动摇新员工选择公司作为职业发展决定是否正确的信心。人力资源部和员工今后工作的部门在新员工报到前后应做好迎接新员工的准备工作。
① 在新同事到达的前一天,给全公司或全部门的工作人员发邮件宣布他的到来,并对他进行详细介绍。
② 帮助新员工做好工作准备,看看其办公桌上的办公用品是否齐备。③ 送给新员工一件公司的纪念品,如印有公司标识的水杯、钢笔或欢迎词条。④ 邀请新员工共进午餐交谈增加友谊与关怀。
⑤ 老员工自我介绍时,请他们列出公司独一无二的“ 特点”来。4.培训:所有员都有接受培训的权利
岗前培训活动包括:公司简介、员工守则、职业生涯规划等,使新员工熟悉工作场所,了解公司的规章制度和晋升、加薪的标准,清楚公司的组织结构和发展目标,有利于新员工适应新的环境。在岗培训包括:设备操作规程、工艺流程、作业指导书、三级安全教育、岗位职责说明书、岗位技能培训等,在教育和引导新员工方面,通过熟练员工来带教新员工。实行“一带一” 的师徒制度,使其明确自己的工作任务、职责权限和上下级汇报关系,适应新的工作流程,对新的工作不再感到陌生,从而有利于新员工开始胜任自己的工作。从而使新员工能在最短时间内掌握岗位工作和其他必要的信息。另一方面,通过参加初级的沟通游戏(班前后会进行表扬)、团队协作活动等,使新员工树立团队意识,也使老员工与新员充分接触、相互交流,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育人机制:
1.我们可以在强调员工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可以为他增加岗位的工作内容,丰富其岗位职责,赋予其更多的参与决策和运作的机会,甚至可以跨部门从事某项工作,但前提是禀着他本人自愿的原则。
2.各部门主管要做好本部门员工的思想工作,及时了解其思想动态,避免其受不良思想的侵蚀,多点鼓励,安慰。当然,对于工作不合格者或违反规章制度者,要严肃教育,采用软硬兼施的办法,先批评后引导和鼓励。
3.为新员工提供以职业发展为导向的工作绩效评价。主管对于新员工的工作绩效要及时做出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新员工。对新员工的工作偏差要及时做出调整。4.管理部应完善公司内部的薪酬管理体系,根据公司经营状况,支出费用预算,内部员工满意度调查和外部薪酬调查,调整公司薪资体系,尽量达到内部公平,比外部稍具竞争力的状态为佳。5.从内部培养员工的角度分析,公司首先要建立一整套完整的员工培训体系,同时具备了专业的培训讲师队伍,在培训的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方面都要具备良好的条件。我们要考虑的重点问题是如何利用培训功能来吸引住和培公司内部有高度忠诚度的员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可以从公司基层发掘有培养潜质的员工,对其定向培训。另一方面在对待外聘员工上,除了让其接受公司内训外,适当创造一些外训机会,并指定一个师傅带教,指导其尽快适应新工作的同时,把握其思想状态,及时对其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在选择带教师傅上:要选择专业素质强,业绩佳,品德好。为人豁达开朗的上级或老员工。
三、用人机制: 用人原则四要: 一要认同公司 二要愿意追随 三要懂得感恩 四要相信未来!用人方法:
第一点是把员工能力、智慧、成长转化为公司业绩;
第二点是正确衡量每个员工对公司的贡献,并转化为他们的收入。要把这些思维变成机制,概括起来可以分四步走:
第一步是建立员工归属感。员工与公司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平等的商业交换关系,即公司支付员工薪酬换取员工为公司工作,这是一种投入,员工为公司创造的财富就是一种产出,产出与投入的比例是一倍、二倍还是十倍、二十倍就取决于公司的管理水平了。规范好员工与公司的关系是这一问题的出发点,平等与互利是基本原则。按照这个原则人力资源部应设计出规范员工敬业的基本制度,大致可以包括:员工基本行为守则、违纪处分规定、考勤规定、员工升迁、调动及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着装与办公室规定等。通过这些规范让员工有独立的人格,又能爱岗敬业,凝聚成一个有序的整体。让员工感觉在这就是我应该呆的地方,呆在这里有保障,有安全感,有幸福感。
第二步是建立共识。我们通过公司的远景、核心价值观以及经营理念来树立方向,凝聚人心,可往往难以体现到行动中。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在公司内达成共识,其次是公司推行的力度不够。只有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理念深入人心了,才能产生巨大的创造力,创造巨大的财富。那么如何形成共识呢?我们以公司远景为例来理一下思路:公司远景和制定的战略目标应该是全公司努力的方向,由高层制定出框架,然后再细分到各部门、各岗位,变成行动计划,再经过上下级的质询、互动,汇总出公司的经营计划,成为全公司的奋斗目标。所有的人不管在哪个岗位,都应该在这个统一的规划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个人的发展规划,只有个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才能更快的达到目标。
第三步是关心员工成长。
我们公司在员工培训上每年都用了很多资金,但培训对象与培训体系没有确定。要提高车间操作工的专业技能,理论教育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最主要的是在实践方面。方法有很多,如经验教导、员工互动、经验交流会、标兵作用等。经验教导可以由较熟练的技工师傅带一般员工,手把手的现场指导,经过一段时间,徒弟合格了要对师傅给予一定的职称和奖励。作为管理人员,要认识到培训是一种投资,是会产生价值的。再来打个比方,假如一个镗床操作工,原来一小时镗300片,经过培训和交流以后,采用了新的方法,减少了辅助的时间,每小时可以镗400片,这个工作效率就上去了,机器利用率也高了,同样的时间和成本下,就多产出了100片,这就是培训所产生的价值,它直接就变成了利润。于是,我们也能清晰的看到,员工的每一点成长都会推动公司的成长,所以管理者应把员工成长看得高于一切。
第四步就是奖罚分明。员工为公司所做出的工作结果,公司要极积给予评价,并根据工作成果进行奖罚,这就说到绩效考核体系了。我公司的考核体系仍存在很大的缺陷。形式化,无反馈,无指导等。考核指标也不够客观、准确,于是变成意向性考核了。
总结起来,前三步是让员工投入的去工作,第四步是把员工的工作成果转化为他的收入,其目的也是为了为员工更投入的工作,这便形成了一个管理循环,不断的激励员工为公司创造财富,于是人才变成了 人财。
四、留人机制:
(一)机制留人
公司之本,贵在用人。管理者在用人上要坚持“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和“公平待人,公正处事”的原则。要做到这些,就要建立合理的:“工资分配机制”、“晋升考核机制” 等;要彻底转变观念,让亦步亦趋的平庸者下去,不怕有才能的人对自己构成威胁,大胆启用人才,坚持用人所长,这是使用人才、留住人才的关键。
(二)待遇留人
待遇留人是公司留住人才最基础的一步,合理有效的薪酬管理体系和绩效评估体系,能够从根本上保证人力资源的竞争优势,待遇是基础,但并非效力无限。待遇激励具有一定的时效性,达到一定水平后,其作用就会日益减少。而且,那些恶意挖墙角的人只要开出更高的待遇,就能轻而易举地猎取人才。此时,员工更多的是需要一种自我实现的事业发展平台,一种良好的组织文化氛围,感情留人就成了一种主要的激励手段。
(三)感情留人 感情留人就是公司在对员工提供直接或间接的待遇时,还要提供足够的职业安全感、归属感、荣誉感,让员工感觉工作环境舒适,人际关系融洽。从小的方面讲,管理者在工作的细小环节上体现出来的爱惜人才、关心人才、用好人才的行为,会赢得人才的信任。从大的方 面讲,融洽和谐的公司文化是感情留人的手段。一个公司的文化,会强烈影响一个公司对员工的根本看法,并影响该公司的领导风格、领导方式、组织结构以及公司的控制职能等。这都是公司能否有效吸引住人才的主要影响因素。一个良好的公司文化不但可以激发全体员工的热情,统一公司成员的意念和欲望,而且可以齐心协力地为实现公司战略目标而努力。
(四)事业留人
事业留人就是要建立明确的组织发展目标,让员工知道努力的方向和公司的前景,同时要给员工充分的职业生涯发展通道。公司要想留住人才,就要有相对清晰的事业理念,也要有相对清晰的人才机制,从而使人才对本公司的长期发展充满信心,并心甘情愿地与公司共同成长、共渡难关、共享事业。一个公司的人才尤其是骨干人才、关键人才的去留,主要在于公司的整体因素。光靠金钱不一定留得住人,单靠感情也不一定留得住人,公司留住人才,既有机制的因素,也有环境氛围和管理者本身素质的因素,是一个既分散又集中的整体因素。公司只有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了各项具体工作中,打破论资排辈,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基础上展开竞争,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切实体现出公司对员工人格的尊重,才能赢得员工对公司的忠诚。
企业育人 篇3
选择特色企业
为了促进以“企业课堂”为载体的产教学研一体化,创新师徒带教生产实践教学模式,常纺院与中纺联、中国染料工业协会、常州大学、江苏利步瑞服装有限公司、常州旭荣针织印染有限公司、绍兴县友邦助剂有限公司等组成纺织染整职业教育教学联盟,共同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校企合作则采用形式多样、各方互惠互利、互助共赢模式。具体由学校法人代表和企业法人代表签订校企产学研合作协议,以双方资源为联结纽带,根据协议分工协作、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共同开展教学、科研、生产和相关服务活动。
对于企业的选取,常纺院既考虑企业的示范作用,又考虑企业的技术创新情况。刘建平副教授介绍说,常州旭荣针织印染有限公司是行业的龙头企业,学生可以在这样的企业全面了解染整工艺。常州市盛宇纺织印染有限公司虽然规模不大,但在常州是效益最好的企业。江苏利步瑞服装有限公司印染设备全部为意大利进口,自动化程度很高,特别是高速数码印花设备让学生大开眼界。江苏伊思达染织有限公司专做缝纫线染色,全部用机器人自动操作,自动送料,让学生看到了印染行业的高技术。
把课堂搬到车间
“通过校企合作,将实践教学迁移至生产车间一线,实施‘企业课堂’生产实践教学,按照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构建了‘学校→企业→学校→企业’交替递进式的工学四阶段课程体系。”常纺院负责教学工作的副院长赵玲珍解释说。
具体做法就是采用师徒带教,专职和兼职教师合作教学、共同管理、多方评价。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发“企业课堂”课程《染整工艺实训》,教学采取师徒带教形式,学生采取定岗、轮岗、顶岗形式进行岗位职业技术技能的学习,岗位师傅为第一指导教师,实施师徒制学习。企业技术人员巡回指导,学校教师定点企业,配合企业进行教学、管理和考评。
学校和企业紧密合作,还构建了“企业实训”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因为“企业课堂”教学,涉及因素远比校内教学多而且复杂,为了保证课程教学质量,双方建立了全方位多途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由企业人力资源部、后勤部、生产部、保卫部和学校系部、学工处等组成教学管理团队;由企业岗位师傅、技术员、工程师、营销人员和学校专业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组成教学团队;由企业人力资源部、后勤部、生产部、保卫部和学生、指导教师、教学督导以及系部、教研室对生产实践教学进行监督和反馈。
学生质量明显提高
“企业课堂”培养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学生们主动为企业着想。刘建平介绍说,学生在生产辅助岗位顶岗,解决了企业暂时员工不足的困难。有的学生利用所学岗位技能,被派往客户单位进行产品检验。为了回修一批印花疵布,学生连续10多天每天加班到晚上11点,不在同一轮班上的同学也主动来参与,没人叫苦、叫累,只想着怎样才能更快更好、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受到企业领导和员工的一致好评,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此外,学生创新意识增强,专业教师将校企合作项目内容转化成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项目,在培养学生研究创新能力的同时,参与解决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既帮助企业解决了生产技术问题,又培养了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的学生在校期间就申报并获受理实用新型专利,并发表论文。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常纺院教师利用自身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帮助企业研发新产品,为企业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开展技术咨询和培训服务,多名教师被企业聘为技术顾问。教师们帮助常州旭荣针织印染有限公司解决了“针织物一浴法低温前处理工艺中的白度问题”、“纯棉针织物翠蓝色色点和色泽深浓度问题”、“翠蓝染料应用过程中的性能检测方法”等;为宜兴市恒丰纺织印染材料有限公司研制了“耐碱磷酸酯”、“无磷络合分散剂”、“氧漂稳定剂”等新产品;为无锡清猛日化有限公司研制了“耐碱精炼剂”、“涂料染色粘合剂”、“氧漂稳定剂”等;为江阴市西石桥溶剂厂研制了“螯合分散剂”、“涂料染色交联剂”、“氧漂稳定剂”等,这些产品的技术含量高,解决了染整厂中的疑难问题,与同类产品相比竞争优势明显,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此外,教师还和企业共同开发了耐碱磷酸酯生产新工艺,解决了企业原耐碱磷酸酯生产中气味浓、原料损失大的问题;为常州市中策纺织助剂有限公司解决了螯合分散剂测试、无泡皂洗剂测试等问题,并且指导染整厂正确使用染化助剂,帮助助剂公司做好产品推广和技术服务工作。
“对于企业来说,学生的实训让企业有了提前挑选未来员工的机会,企业也从学校教师中获得了新的信息和发展思路。对于学校来说,学生在校期间就置身于未来工作环境中,对于学习知识、适应企业、思考未来有很大的帮助。‘企业课堂’使学校和企业获得了双赢。”刘建平说。
企业育人 篇4
一、“企业学院”进校园的背景[3]
前些年, 由于企业选人的“零投入”, 使得不少企业都追求“双高”毕业生, 即毕业生要出自高层次学校、具有本科以上高学历, 造成了用人的高成本, 导致了企业技术人才结构的不合理现象。这不仅造成了人才的极大浪费, 而且使一些毕业生在这些企业中不能人尽其才, 自身价值得不到有效实现, 导致人才流出情况比较严重, 不少企业深受困扰。理论和现实都告诉企业, 人力资源必须有一个合理的“金字塔”型结构, 尤其是施工类建筑企业, 必须有大量的能在第一线摸爬滚打的“留得住、用得上、能吃苦”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但是, 每一个企业都有不同的主打产品和发展方向, 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都有个性化的要求, 所以, 不少企业都感到, 通用的人才模式培养出的学生, 到了企业还需要较长时间的适应、培养和锻炼的过程, 这不仅造成了企业较大的人力成本负担, 而且, 毕业生一旦“出道”, 又可能被其他企业高薪挖走, 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造成了很大的被动。
人才市场的规律使很多企业逐渐认识到, 只有前移和直接参与人才培养过程, 才能把本企业的文化及早融入未来企业人才, 只有变被动为主动才能促进企业良性发展。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新动向, 对拓展校企合作新领域创造了新的机遇和深度合作的条件。随着国家示范建设项目的推进,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与省内数个特大型建筑企业进行了深入交流与合作, 校企之间不仅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而且在人才培养、科技服务、科研攻关等方面取得了显性可见、互惠共赢的成果。这样的背景和环境催生了特大型建筑企业龙信集团的“企业学院”———龙信学院诞生在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和企业都成为培养龙信学院学生的主体, 在探索“双主体”育人模式中积累了成功的经验。
龙信学院是通过校企双方协商后建立的非物理形态的教育培训组织。龙信集团考虑到对多专业的需求和合理的人才结构, 在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每一个年级的5个不同专业确定150名学生进入龙信学院。150名学生完全通过自愿申报、企业面试、签署协议来确定。日常教学时, 学生仍然在原班级学习, 企业教学时集中在学校或企业进行。校企双方共同建立由分管领导牵头的学院工作组织, 共同研定教学计划、共同开发课程、共同选派学校教师和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担任班级的授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 共同参与学生管理, 共同培养出具有龙信企业特质的、符合龙信企业岗位需求的合格毕业生, 使育人的“双主体”得以深度融入。
二、企业学院“六双”机制的构建与实施
1.“双计划”设定共同培养的人才规格模型。
“双计划”是指学校培养“通用型”人才的专业培养计划叠加企业希望培养人才的特定培养计划。学校培养计划着眼于某一专业高职人才必须达到的培养目标, 适合一般企业用人需求;企业制订的培养计划是在学校通用计划的基础上着眼于本企业主打产品对人才能力的特殊要求和企业文化的渗透。两个计划既有共同的要求和交叉的部分, 也有具体企业的个性要求。因高职教育的学制大都只有3年, 所以校企双方必须根据人才培养的需要和企业的需要共同研究人才培养计划, 制定出叠加式的、相互协调配合的学校教学计划和企业培养计划。其中, 理论教学以学校为主, 企业根据学校的教学安排进度和企业的教学计划, 定期指派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把龙信集团的文化、特殊技术要求及新技术、新工艺, 龙信集团已建和在建的标志性建筑的特点和施工要求, 利用学校正常教学之外的时间, 通过到校上课或进行讲座或通过视频互动, 为龙信学院学生授课。而实训教学则以企业为主, 企业根据计划安排学生到各项目部实习, 由企业派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小组指导, 并由企业进行考核。相互协调的“双计划”设定了龙信学院的人才培养规格模型, 成为校企实施共同教育的纲领性文件。
2.“双投入”构建共同培养人才的动力机制。
学校按照国家对全日制学生的管理规定实施对龙信学院的投入, 龙信集团每年投入近10万元设立龙信奖学金奖励学习成绩和综合表现优异的学生, 对符合学校贫困生条件的学生给予龙信助学金。同时, 学校开辟专门空间, 展示龙信企业形象, 校企共同投入200余万元建设实验实训场所。为了顺利推进校企合作, 双方还投入了相当的人力和物力。学校每年都选派数名教师到龙信集团挂职, 体验龙信文化, 帮助企业建设研发机构, 共同进行科技攻关。龙信集团则选派多名管理干部和技术骨干到学校为学生讲课或举办讲座, 把优秀企业文化带进校园。“双投入”规定了校企双方企图“回报”的动力机制, 必然促动双方协同努力。
3.“双教师”形成了共同培养人才的主导力量。
“双师型”教师不仅是对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要求, 更是对教师队伍整体结构的要求。基于这样的认识, 在政策上必然要求高职院校建立一支由一线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在龙信学院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组织中, 不仅在计划上明确了学校和企业共同实施教学和管理的要求, 而且在实践中, 把共同教育教学落实在学校教师和企业管理者、技术骨干等具体人员身上。这两方面的人员都是龙信学院的教师, 龙信学院学生得到的是“双教师”的教育影响, 这种“双教师”的影响因素成为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的主导力量。
4.“双资源”拓展了共同培养人才的时间空间。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和龙信集团在学校建筑技术馆共建“龙信建筑施工现场直播教室”。这个直播教室是一个视屏互动教室, 由学校在龙信集团挂职的教师开发软件。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可以将龙信集团遍布在全国各地的施工工地情况实时转播到学校, 学生在直播教室既可以看到整个施工场区, 也可以就某一个施工环节进行实时、细致的研究。这一直播现场教学使学生坐在教室就能进行认识实习、结构施工实习, 教师还可以截屏供课堂教学使用, 还可以与现场工程技术人员直接进行交流, 有效利用了现代网络技术把真实的建设实景引进学校, 实现了建筑企业工程技术资源和学校教学资源的“零距离”对接。通过校企资源共享和实时信息互动, 大大拓展了龙信学院人才培养的时间和空间, 解决了教学周期与建筑工程施工周期难以衔接、建筑类专业兼职教师难以离岗的难题。
5.“双证书”界定了共同培养人才的价值标签。
教育证书是人在社会中一个重要的价值标签, 受到学生和用人单位的重视。学生在学习期间完成了学校规定的教学任务, 达到规定的考核标准, 可以获得国家认可的毕业证书, 这是学生学历和水平的重要标志。与此同时, 学生完成了龙信学院的教育培训任务后, 经过学校和集团“双考核”, 龙信集团也为其发放龙信学院学习证书。龙信学院学习证书虽不具有法定性学历证明, 但是, 却鲜明地标明, 学生参与了龙信学院规定的学习计划和学习过程, 掌握了龙信企业文化和特级资质企业标准和要求, 并且各项成绩合格, 这是今后龙信集团在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选拔毕业生的重要依据。此外, 由于学生具备了特大型建筑企业的文化特质, 同样也可以作为其他建筑企业选人用人的重要参考, 增加了学生就业的现实条件。
6.“双选择”提升了共同培养人才的文化理念。
学生被选进龙信学院学习, 意味着可以按照龙信学院的计划接受教育, 享受龙信学院的教育资源, 获得龙信学院的各项资助, 得到就业优先等优惠政策, 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未来的去留受进入龙信学院协议的制约。学生毕业并取得龙信学院教育证书后, 可以直接到龙信集团就业, 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决定不到龙信集团就业, 这部分同学没有到龙信集团就业, 表面看似龙信集团的损失, 但这部分学生可以把龙信集团的优秀企业文化辐射到社会, 彰显龙信集团的品牌效益、社会效益。
三、“企业学院”进校园的关键点
1. 从目标定位出发深化与企业的合作。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就企业来说, 就是要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理解企业文化、融进企业情感的人才, 为此“企业学院”培养人才的过程必须充分融入企业元素, 调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并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以更好地实现共性培养、个性需求的校企零距离对接。学校育人是天职, 企业育人是需求。
2. 突出学校专业特色和优势开办“企业学院”。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主要服务于建筑和煤炭建设两大行业, 煤炭是我国能源支柱产业, 建筑是江苏省支柱产业, 从可预见的未来来看, 这两大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但却行业艰苦、人才紧缺。学校的专业优势和企业的渴求催生了“企业学院”进校园, 使企业成为育人的主体。
3. 办好“企业学院”必须优选合作企业。
一般而言, 知名品牌企业, 信誉高、前景好、潜力大, 企业大都拥有优秀的管理团队和技术团队, 具有先进的文化理念, 与优秀企业共建“企业学院”, 可以使学生在求学期间接受企业先进文化的熏陶, 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 有利于通过学生就业实现先进文化的辐射和学校服务社会的功能。
4. 政府部门要制定政策引导企业积极主动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
现行的法律法规虽然也规定企业应当参与人才培养, 但大都停留在一般号召层面, 并没有法定约束力。对此, 政府部门还需要加大力度, 推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约束性法律条文的出台, 并通过行业政策的制定, 引导、鼓励企业参与人才培养, 形成“双主体”育人的校企合作的科学机制。
(张登宏,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江苏徐州221116;方桐清,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宣传部部长、副教授, 江苏徐州221116)
摘要:校企合作最根本的是共同培养人才, 在此过程中, 学校和企业都应成为育人的主体。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引企入校建立“企业学院”, 并通过“六个双”机制, 形成了“双主体”育人模式。
关键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企业学院,育人模式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Z].
[2]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召开[EB/OL].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http://www.tech.net.cn/web/articleview.aspx?id=2010091400007&cata_id=N002.
企业育人 篇5
——湾口小学思想教育工作机制建设
从教育本身的内涵看,学校教育绝非只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这样一个“三位一体”的协和系统。面对现今学生心理素质和道德素养水平的下降,每个学校,每位教师都应积极探索有效进行心理指导和思想教育的良策,不断改进德育方法,优化德育载体,努力营造全员育人、事事育人、处处育人的德育氛围、环境和机制,充分发挥德育和心育在培养人、塑造人、提高人、转化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知识经济呼唤具有全面、综合素质的人,高素质的人,最佳的体现是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心理潜能得到充分发展。为达到这一要求,要注意在教育体系中重视对学生的心理指导和思想道德教育。确立促进所有学生全面发展的心理指导和思想教育工作理念,并将学生心理指导和思想教育工作长效机制的建设立足于理论育人系统、全员育人系统、环境育人系统、网络育人系统、实践育人系统、学生自我管理系统、评价监督系统、激励表彰系统、舆论宣传系统、条件保障系统等十大支撑系统的建立和完善。
一、完善学生心理指导和思想教育的领导工作机制,强化“全员育人”的工作格局
学校制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和规划;统筹教学、科研和学生培养的关系,并使之有机结合;确定学校的人才培养具体目标和培养模式;宏观指导课程体系建设,设计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情境。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系统规划、分块落实和整体推进。全力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格局。在学校开展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活动,建立校领导与学校各个班级的联系点,要求各班级经常了解所联系班级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参加班级的有关活动,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形成人人关心、共同做好心理和思想教育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着力打造一支职业化、专家化的学生心理指导和思想教育工作队伍 建设一支优秀的心理指导和思想教育工作队伍是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保证。为使这支队伍工作有条件,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学校要明确学生心理和思想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思路,确定队伍建设的预期目标。班主任是主
要的教育实施者,注重养成教育,开好主题班会,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替学生排忧解难,疏导不良情绪,应成为班主任的基本功。
三、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缔造和谐育人环境
学校的任务是努力营造适合人才成长的环境。这种优良的育人环境的营造要靠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所有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课堂都是育人阵地。努力实现“让每一位老师都成为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这一教学主旨。在学科内容中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在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上体现并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从新的视角来看待日常教育工作,通过平等、信任和相互尊重,给学生参与的机会,从而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在活动中得以提升。
要实现管理育人,首先教师要模范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处处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对学生言传身教,以正确的思想引导学生,以高尚的情操感染学生,以模范的行动带动学生,以出色的工作影响学生,要通过良好的服务与管理为学生做出表率。其次还必须要在工作中广泛接触、了解学生,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增进与学生的感情交流,真诚地关心、帮助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确立“教学第一、科研第一、学生第一”的工作要求和“管理即服务”的理念,目的就是要实现从管理到服务的彻底转变,积极为学生服务。
要实现服务育人,所有教师都要以良好的形象和出色的工作,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并通过为学生创造优良的学习生活环境,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要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服务技能,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广泛了解学生情况,真诚关心、帮助学生,以优质服务为学生创造一个文明、优雅、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创造温馨愉悦的育人氛围。
四、大力加强以德育课和素质教育课为主要渠道的理论育人系统
学校要本着“师资是根本、学科是基础、教学是保障、培训是途径”的原则,确定积极推进以德育课和素质教育课为主要渠道的理论育人系统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力求通过加快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及教学内容的合理布局,把思想性、知识性和教育性结合起来,摸索出具有学校特色的德育课的教学模式;建立学生管理干部与德育课教师联系制度,把具有一定
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思想教育干部纳入德育课的教师队伍中,将学生思想教育干部在学生工作中发现的学生的突出问题、实际问题和生动地案例渗透到教学内容中,使课堂的教学更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还要让教师走出校园,走出书本,真正感知社会,实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融合,努力造就一批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把素质教育作为一门正式的教学科目,分课题进行素质教育讲座,实行小班教学。
五、提升文化育人的教化作用
校园文化是育人的另一个重要途径,要大力加强学校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将学校的景观赋予文化的内涵和寓意,让学生处处感受文化,处处能欣赏文化,处处能被文化所感染和激励。
六、健全评价监督系统,强化激励表彰机制
学校要建立评估体系和约束机制,每年对开展学生心理指导和思想教育工作的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对考核和年终考核也将心理指导和思想教育工作作为重要考核项目,切实保证学生心理指导和思想教育工作的效果。在学生中评选“道德之星”、“学习之星”、“勤奋之星”、“责任之星”、“奉献之星”、“热心之星”、“劳动之星”、“环保之星”、“自律之星”、“诚信之星”,让他们成为学生的一面面旗帜,不断激励其他学生勤学善思,求是上进,团结协作,热心助人。每学期还对奖学金获得者,思想积极进步、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及文明班级进行表彰宣传,通过恰当的激励机制调动学生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以美育人以情育人 篇6
关键词:美术;欣赏教学情感;育人;德育渗透
著名美术理论家和批评家美国的费德门教授提出的美术鉴赏(欣赏)的程序是:描述、分析、解释、价值判断。描述、分析、解释、判断是鉴赏的四个层面,同时又可以作为教学的进行过程。在小学美术欣赏课中,引导学生适当从这四个层面进行欣赏,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德育渗透,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
一、通过感受和描述作品唤起审美愉悦,发掘德育元素
美的元素往往也蕴含着德育元素,由视觉冲击能引起审美愉悦,有效利用这些元素,可以到达很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在欣赏课教学中,老师要善于钻研教材,挖掘作品中的德育元素,让学生感受和描述作品的过程中,产生审美愉悦,以激发情感带动德育渗透。如四年级《大地与江河的乐章》单元,在欣赏作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与作品相关的大自然景观,启发学生领略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爱大自然、爱家乡的情感。
又如,二年级《画家眼中的儿童》一课。课本作品中有着画家笔下的儿童形象,有着不同的画种和题材:北宋苏汉臣所画的《小庭婴戏图》、李可染的中国画《牧牛图》、法国画家米勒的油画《哺育》等等。在这些“美”的作品中,教师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作品、描述画面形象时,很多德育的元素可顺手拈来:《小庭婴戏图》中古代儿童玩乐时的欢乐祥和显示出儿童间的和睦;《牧牛图》中微笑的牧童置身于优美的大自然中唤起对大自然的热爱;《哺育》是母亲给小孩喂食的温馨场面。
二、分析作品“形式美”,激发情感共鸣
形式总是跟内涵相随的。前文所述的《画家眼中的儿童》一课中,《小庭婴戏图》用的是工笔画法,描画细致,突出了温文有礼的儿童形象;《牧牛图》通过浓淡相宜的笔墨、粗犷的笔法展现了牧童置身于美好的大自然中,给人轻松的感觉,更突显了对大自然的歌颂。这里所说的形式美是指作品中点线面、色彩、空间、构图、质材等形式因素的组合构成的审美特性。欣赏时,可以通过分析造型、线条力度、色彩氛围、构图特点等方面来体会作品蕴含的感情和情绪。老师要引导学生善于从形式美感中“听出”作品的“画外音”。比如,在欣赏罗丹雕塑作品《加莱义民》时,可以引导学生从造型美感中看人物的品格,先让学生尝试模仿姿态、表情和神态,接着尝试理解当时人物的心情:
老师说:“猜猜当时这些人物什么心情?”学生们说:“恐惧、激动、害怕……”老师:“但为了整个城市人民的生命,他们即将被剥夺的生命是有价值的。所以最终我们看都这个人物的神态是怎样的?”学生回答:“身体挺直,眼看前方,嘴角肌肉绷紧。”老师说:“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学生们说:“坚毅!”
作品中的人物造型让学生产生了情感共鸣。当老师说出了英国国王最后是被这几位义民所感动而释放了他们时,学生们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这是因为孩子们在欣赏作品过程中投入了情感。
在引导学生欣赏《在激流中前进》(广东版四年级《高山大海江河》)这幅画时,笔者就从色彩这方面来切入。
老师展示作品与真实的黄河进行对比,问“黄河的气势在画里体现在哪里?”学生回答:“水流很急。”老师说:“画家是怎样画出激流的感觉?”学生“线条。”老师说:“这些线条有什么特点?我们再看画家的草图,是怎样的线条?”老师说:“请大家想象,当时船在激流中艰难地前进,如果你来定这个构图,你会把船放在这个位置?为什么?画家把构图放在这个偏高的位置上,想表达什么呢?”学生在讨论后,纷纷给出了一些答案:为了显示水流急;为了突出人的力量;突出船夫不畏困难与水流抗击……
以上案例,正是在老师引导下,学生逐步体会作品的形式美感,感悟作品内涵,渗透思想教育和价值观的教育。在分析这些形式美感的过程中,先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能起到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三、探究作品背景,巧妙进行德育渗透
可以巧用“艺术家的故事”进行德育渗透。很多中外艺术大师都有着勤奋好学、艰苦奋斗的经历。欣赏作品时的“解释”程序,可以有效利用这些作品资源。老师可以介绍艺术家的生平故事,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同时也陶冶情操。如,在欣赏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时,可以跟学生讲其生平故事,也可以让学生课前收集其生平资料:出身贫寒,作过农活,当过木匠,后以民间画工为生。57岁时,齐白石到达北京,住在法源寺,以卖画度日,然而他并没有放弃,“十载关门”,大胆突破,艰难探索,终于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直到晚年被徐悲鸿慧眼识珠,提携才成名。引导学生赏析作品的同时,也了解画家这些生平事迹,就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思想道德的熏陶。
还可以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德育渗透。五年级《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一课中,课本上展示了经典作品《流民图》,在展示了艺术的魅力,也提供了一个德育渗透的重要时机。蒋兆和的这件作品中,人物众多,千姿百态,人物情感各具特色。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的几点:
人物通过什么表现出情感?为什么人物流露出这样的神态与动作?作品描绘的时代是什么?当时是怎样的一个社会环境?
通过这些问题,自然会让学生从作品联系到时代背景,从而激发爱国主义的情感。在产生直观感受和分析之后,老师需要更进一步去引导学生对艺术作品进行深入的学习理解,理解体会过程,也是渗透思想教育的过程。
四、评价与分享情感,使德育渗透升华
面对小学生,在要求其评价一件作品时,他们大多数会说“喜欢”或者“不喜欢”,老师要引导他们说出原因。在此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并及时地对孩子的发言进行表扬和鼓励,德育与美育的教育相交融,使课堂最终达到以美育人,以情育人的效果。
参考文献:
企业育人 篇7
校企合作育人主要体现为工学结合, 如何保证工学结合的有效运行, 是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和企业面临的挑战。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通过国家示范性 (骨干) 高职院校建设, 形成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育人长效机制, 提出了企业导师制校企合作育人管理模式, 有效构建了校企合作育人平台。
1 工学结合的内涵
工学结合是指职业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 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 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 将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并贯穿教学全程, 培养满足用人单位需要的具有较高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工学结合使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更紧密[3]。
2 企业导师制的背景
2010年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 在已建设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基础上, 新增100所左右骨干高职院校, 继续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并明确指出深化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4]。
目前, 不少高职院校在工学结合设计与组织实施上还难以完整体现“全程式”校企合作育人的内涵, 工学结合多以工学交替、工学并行、分阶段完成学业、半工半读、顶岗实习等形式进行。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教育环境和资源尚未在教学目标、教学标准、课程实施要素、质量评价等方面实现充分糅合与渗透。“工”与“学”彼此分离, 难以真正形成校企合作育人的立体架构, 达到育人目的[5]。
工学结合体制、机制以及管理不到位, 必然会影响学校办学水平和声誉, 最终影响学校生存和发展。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一直牢记“办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非常重视工学结合的管理工作。学院自入选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以来, 更是牢牢抓住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这一主线, 成立了校企合作联盟, 动物药学院聘请了一批企业导师, 有效促进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
3 企业导师制的内涵
企业导师制是指聘请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良好管理能力的高技能人才或专家, 与经验不足但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建立支持性、指导性关系, 即建立“1+N”支持模式。实施企业导师制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企业优秀人才所拥有的先进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弥补学校教师实践经验不足、对企业环境不熟悉、职业生涯发展不明确等缺陷, 帮助学生缩短思想和技能的“成熟期”, 尽快提高实践技能, 适应工作岗位, 成为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4 企业导师制实施前提
工学结合必须依靠校企密切配合。为此, 我院动物药学院依托江苏现代畜牧业校企合作联盟, 积极走出去, 加强与企业特别是知名企业的沟通交流, 成立了兽药生产与营销专业 (群) 建设理事会, 现已建成扬子江药业集团、南京福润德动物药业有限公司、上海恒丰强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江苏长青兽药有限公司等40多家紧密型校外实训基地, 满足工学结合教学要求, 形成了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
学院根据企业人才需求, 开展“订单式”培养, 优先推荐优秀毕业生到合作企业就业;同时, 学校为合作企业提供技术培训、技术服务、智力支持, 为企业排忧解难;企业则为工学结合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支持。为保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实施, 教学与就业岗位无缝对接, 动物药学院聘请了一批企业部门负责人、车间主任、工程师等技术骨干为兼职教师, 担任理实一体化教学、工学结合的企业导师。
5 企业导师制的实践
5.1 企业导师制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时间较长、地点分散、内容丰富, 涉及学校、企业、学生三方, 关系复杂, 学校必须建立健全工学结合管理机制, 不断改进工学结合管理方法, 保障工学结合效果。鉴于此, 我院动物药学院聘请责任心强、关爱学生的企业骨干作为企业导师, 具体负责学生工学结合期间岗位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 最大限度发挥企业设备设施的生产与教育功能, 同时做好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
5.2 企业导师选聘原则
我院在选聘企业导师时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 具有高度的事业心与责任感, 为人热情、乐意传授技艺, 这是首要原则; (2) 具有较强专业技能和丰富实践经验; (3) 具有良好沟通能力、管理能力; (4) 具备传授技能能力, 积极自愿承担导师工作, 经验丰富、情绪稳定、协调能力强, 并能抽出一定时间用于教学指导; (5) 能得到所在企业的支持。
5.3 企业导师的工作内容
我院动物药学院聘请的企业导师的主要职责有: (1) 传播企业文化。利用导师自身的影响力, 身体力行地帮助学生了解、适应、接受企业文化, 使学生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 (2) 支持学生职业成长。利用导师丰富的经验和阅历, 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提供建议及力所能及的帮助, 使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得到提升。 (3) 指导学生提升技能。作为行业技术骨干, 导师要以提升学生技能水平为己任, 利用“传、帮、带”方式提升学生专业技能, 并督促学生加强学习, 开阔视野。 (4) 关心学生思想进步。关心学生的思想动态, 经常与其进行交流, 解疑释惑, 指导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
5.4 企业导师制的实施
5.4.1 企业导师的确定
我院动物药学院根据专业需要, 与相关企业和技术骨干积极沟通联系, 取得企业和相关人员的理解与支持。企业技术骨干提出申请, 学院组织人员对其资质进行审核, 同意后颁发聘书并签订聘任协议, 明确聘期、任务、报酬等。
5.4.2 企业导师制的具体实施
学院为每名在合作企业参加工学结合实践的学生配备一名企业导师, 一名企业导师指导2~3名学生。企业导师与学生在沟通基础上共同制定适合学生个性特点的指导方案, 开展灵活多样的指导活动, 如学习过程的随时指导、毕业设计课题的选择指导、定期制定研究课题、针对性的技能专题培训、谈话式的互动交流、企业环境熟悉等。动物药学院对企业导师制的实施给予积极支持。
5.4.3 企业导师的考核
我院每学期都组织相关人员赴合作企业对所聘企业导师指导情况进行了解、检查, 根据其贡献给予报酬, 对考核优秀者给予额外奖励。
5.5 企业导师制实施效果
企业导师制的推行大大提高了动物药学院人才培养质量, 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青睐。兽药生产与营销专业学生初次就业率从2010年的96.7%提高到2012年的99.2%;企业对本专业学生满意率从2010年的86.5%提高到2012年的95.6%;2011、2012两届学生职业资格证书与岗位技能考核合格证书获取率均在98%以上, 其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为18.1%。
企业导师制是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 是国家示范 (骨干)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新要求, 是校企合作的新形式, 也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必要条件。企业导师能获得学校给予的兼职报酬, 增加经济收入;在企业导师引导下, 学生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工学结合, 降低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及管理成本;学校因有企业导师的指导以及合作单位的纪律约束, 能更好地对工学结合教学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和管理, 实现多方共赢。
摘要:对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动物药学院企业导师制校企合作育人管理模式进行探讨, 以期对新时期高职工学结合管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企业导师制,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报.以提高质量为核心, 以“四个合作”为主线,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职业教育[N].中国教育报, 2010-09-20.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 (2006) 16号.
[3]张翠英.对高职院校开展工学结合教育的探讨[J].职业教育, 2008 (1) :47.
[4]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Z].2010.
企业育人 篇8
关键词:现代班组长,班级企业文化建设,实践探索
一、班级企业文化建设的背景
(一)培养现代班组长型人才目标的需要
随着国务院召开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会议,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各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积极响应,逐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新体系。笔者学校积极创新,提出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现代班组长型人才的育人理念。班组长是企业基层管理者,是企业班组生产管理的直接指挥者和组织者。班组长不但要有技术技能水平,还需要有一定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在校期间学校的班级企业文化建设尤为重要。通过班级企业文化建设,使每个职教学生了解企业文化、企业管理、专业文化和班组长培养模式。通过班级企业文化的熏陶,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管理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充分发挥班级企业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职业学校不但能够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还能培育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和卓越的班组长型人才。
(二)改变原先单一的班级文化建设现状
当前中职学校班级文化建设主要以一些标语类的口号、简单的文明图片、惩戒性的学校条例、应付性的法规宣传等一些空洞的建设为主,主题不明显。大多职业学校的管理只是注重老师的说教,具有显著的训斥,容易引起学生的抵触。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基本是应付性、任务型的,根本没有认识到班级文化建设在中职学校育人中的作用。很多班级文化建设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现实需要,用一些空洞的理论进行熏陶。在选择班级文化活动时,也存在应付学校任务的现象,没有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系统地开展活动,偏离因材施教的原则。其次,当前中职学生成长在新型时代,他们的学习习惯、接受的知识和价值观已经发生变化,班级文化建设就应该与时俱进,勇于开拓创新。
(三)体现校企合作的职教文化特色
职业学校不但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人才的重任,还肩负着为企业培养现代班组长型人才的重任。多数职业学校注重在专业建设上实践研究,而忽视班级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以致多数职业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跟普通中学的内容和形式基本一样。而中职学校与普通中学的培养目标不一样,班级文化建设有着本质的区别。中职学校班级文化建设就应该以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为前提,以遵循现代职业教育规律为基准,以学生的专业实际为出发点,实施校企协同合作。本着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现代职业教育新理念,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合格技能人才和部分具备管理能力的现代企业班组长型人才。
二、班级企业文化建设的策略
(一)借助区域知名企业,成立校外企业文化建设基地
校企合作一直是中职学校深化教育改革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有力保障,校企协作更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核心要求。笔者学校一直重视校企合作,在2008年学校成立校企合作办公室,专门负责开拓校企合作的途径,目前已经与学校签订合作的企业多达120家,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已经进入深度合作阶段。借助学校与知名企业合作的经验,针对班级企业文化建设的要求,选择部分知名企业,成立校外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站。聘请企业管理人员为学校班级文化建设校外辅导员,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组织师生去企业参观实践,参加企业座谈会,邀请校外辅导员到学校进行班级企业文化大讲坛,寻找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点,构建班级企业文化建设的体系和评价机制。
(二)整合学校专业教师资源,组建班级企业文化工作站
中职学校一直重视专业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专业课师资基本都是双师型教师,绝大部分专业教师还兼任着班主任一职。专业课教师经常参加国内外培训、进修、下企业实践,对企业文化有着较为深刻的理解和亲身的体会,甚至在班级管理方面已经慢慢渗透企业文化。学校组织专业和理论上都比较强的教师成立班级企业文化工作站,定期开展企业文化调研、研讨、汇编班级企业文化调研报告,在培养现代班组长型人才的前提下,构建班级企业文化建设体系,开展班级企业文化试点班,完善班级企业文化建设的评价机制。
(三)借助学校宣传平台,提高学生对班级企业文化的认识度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育班组长型人才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的热点,在中职学校尚属全新概念。因此,在全校开展学习和培训,充分利用校报、校刊、广播、学生社团、校园网及校信通等媒体平台全方位宣传班级企业文化建设的理念、思路、目的、内容、实施方法,营造班级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使全体师生甚至学生家长了解、关心、支持学校班级企业文化建设的模式,并把班级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实施养成教育、职业素养教育、班组长培育的有效途径。找准学生养成良好职业习惯、提高职业素养、具备班组长型人才能力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形成职业教育合力,促进班级企业文化建设顺利推进。
三、班级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
(一)以企业管理文化为载体,增强学生企业岗位角色意识
在班级管理中引入企业管理情境,将班级原来的班委会成员模拟成企业车间的班组长岗位角色,普通学生模拟成企业员工,制定相应的岗位职责和要求,采用全班竞聘上岗的机制。将学校的常规规章制度模拟成企业的产品质量制度,并将学生平时的德育积分转变成薪水工资积分,制定完整的模拟薪水工资的制度,每月根据学校对班级常规产品质量的加减分进行学生核算月工资。开学初,通过公开竞聘选出各班级的班长、教室车间组长、宿舍车间组长、课间操车间组长、包干区车间组长、实习车间组长等岗位的班组长,给予一定的领导岗位工资积分津贴,结合各车间员工的常规加减分,对班组长进行捆绑式的加减分。制作班级企业文化建设展板,设有班级企业管理规章制度、月工资表、班组长管理网络图、安全管理网络图、月优秀员工事迹、月优秀班组长事迹、员工活动图片展等,在班级企业管理模式下营造班级企业文化氛围,增强学生的职业岗位角色,适应企业管理模式。
(二)以专业技能文化为纽带,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
中职学校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以技能学习为主,掌握过硬的专业技术和娴熟的技能,了解专业发展的前沿,熟悉与本专业相关联的地方企业情况。班组长型人才除具备以上要求外,还需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职业外语应用能力。学校对企业岗位技术等级工的调研,分析企业对各专业等级工的需求和工资水平,并能梳理技术等级工晋升的途径。学校抓住学生在国家、省市级技能大赛获奖的契机,在学校宣传栏、班级宣传栏进行获奖学生事迹展;将全国高技能人才楷模的成才事迹,做成展板张贴在教室内,让学生每天耳濡目染技能榜样的风采,在全班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氛围。同时,班级每月组织一次班内技能比赛,评出技能标兵,将学生的产品在教室展示区展示。从班级中选出技能标兵参加学校技能比赛、省市级技能比赛,为学生铺好技能提升的通道,调动学生学习技能的热情和动力,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三)以传统道德文化为中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的传统道德文化是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沉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果我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喻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那么传统道德文化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扎根的肥沃土壤。如果抛弃传统道德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就会像无本之木。中职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在积极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时,必须渗透传统道德文化,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学校通过宣传栏布置、广播、班级文化建设等,全面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公民层面的意义和要求,将其融入学校德育课程内容中。通过组织学雷锋、公益活动、志愿者、道德大讲坛、资助捐款、演讲比赛、南京大屠杀公祭日等系列活动,有效开展实践锻炼,在活动中体会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含义。同时,学校应该充分利用政府资源,积极拓展校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地的建设,可以与城市展示馆、新农村示范村、检察院、博物馆、革命陵园等社会公共资源结对,并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结对实践活动中,让学生真正感悟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验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明确公民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三个层面的意义,激励学生立足自己的本职岗位,学习技能,争取让每个学生都有出彩的机会。
参考文献
[1]钱红.现代班组长实用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2]许蓉.注入企业文化元素的班级文化建设实践研究[J].新课程(下),2012(1).
[3]钱进春.职业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10).
企业育人 篇9
关键词:全面育人,全体育人,全程育人,精神扶贫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高校中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贫困大学生群体,他们不仅经济贫困,而且因经济贫困、心理因素等出现精神贫困,面对贫困大学生群体,为了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国家、社会、学校等都为此采取了物质帮助、法律保障、政策支持等诸多的措施,解决了他们的系列问题,但是却存在着注重“物质扶贫”或“经济扶贫”,忽视了“精神扶贫”的问题。
无论是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要求,还是从高校的培养职能来讲,高校承担着人的伦理本性的塑造功能。没有伦理精神就没有学校教育, 缺乏伦理精神的学校就会与世俗性的社会混为一体。因此,教育应从伦理关怀的角度出发,为帮助贫困大学生“精神脱贫”,应构建“全面育人、全体育人、全程育人”的贫困大学生“精神扶贫”体系。
一、全面育人
学校对学生的培养不仅是教书,传递科学文化知识,而且是育人,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心理。从调查情况来看,很多贫困生的经济拮据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其心理调适能力、性格和人格健康,表现为极度自卑或自尊、敏感、多疑。人的健康不仅包括健康的身体,还包括健康的心理、健康的人际交往。处于“心理断乳期”的大学生,本来就极易出现心理冲突,而经济困难的大学生更由于额外承受来自经济上的、生活上的巨大压力,更易出现心理困扰等“疾病”。因此学校教师在加强学生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要加强心理健康、情感教育,在“物质扶贫”的同时,要加强“精神扶贫”,使贫困大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全体育人
(一)注重发挥辅导员的前沿作用。
辅导员驻守在高校学生工作的前沿重地,是学校与学生信息沟通的桥梁,也是学生在校期间最亲近的直接管理人员,因此,为了更好地了解贫困大学生的情况,辅导员在新生入学时,就要对学生的情况详细了解并建立书面档案,采取动态的管理方式,及时更新学生信息。同时学校要对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使其掌握常见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 号召辅导员改变工作方法, 由过去的被动接受学生求助变为主动关怀, 将学生的心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注重发挥心理教师的防治作用
1.初级功能,预防心理疾病。
建立贫困生心理辅导的长效机制。首先学校要进行必要的心理普查,建立贫困生心理档案,通过家访、个别访谈、问卷、档案归类,结合学生的经济情况和心理情况的变化,在原有心理普查的基础上,通过对学生信息的搜集整理、跟踪调查等大量工作,建立一套完整的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素质档案,以全面掌握贫困生的心理状况,为预防心理疾病,及时、准确、有针对性地做好贫困生的“精神扶贫”提供保证。
2.中级功能,完善心理调节。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课程及心理知识讲座,通过多种渠道向贫困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健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咨询机制,加强贫困生的心理咨询工作。分析贫困生无助、困惑、自卑的原因和后果,帮助贫困生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要认识到“贫穷”不是过错,强化自尊、自立、自信的主体意识,让他们积极地追求知识,发展自我;加强团体辅导——贫困生成长辅导工作,帮助他们提高心理调适水平,增强对现实困难的应变解决能力,提高他们的挫折承受能力和心理素质;为贫困生开设“专家门诊”,聘请有关专家针对贫困生中的共性心理问题,开办专题讲座,召开座谈会,进行具体指导,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对于极个别确有严重心理问题的贫困生,允许他们自由选择专家和自行选择书信、电话、私谈等保密方式,以求帮助,使他们的心理问题有合理的疏泄渠道,精神压力得到及时的排解,消除心理消极因素。
3.高级功能,发展自我,健全人格。
开展体验式培训, 从心灵深处触动贫困生,主要针对贫困生开展类似于成功素质拓展训练的体验式培训, 引导贫困生获得转变, 正确认识贫困问题, 全面了解自己, 客观评价、欣赏自己, 自信、自尊、自强, 顺利学习、生活和成长。将这一先进的理念用于对贫困生的帮助, 效果会比单纯的经济助困有效得多。这样的一段体验式培训经历将会对他们今后的大学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经济助困是一时的, 只能解决暂时的问题, 而心灵助困的作用却是长远的, 彻底的。在帮助贫困生时, 真正让贫困大学生走向现代社会, 让他们的心灵在现代物质的帮助下健康成长。
(三)注重发挥优秀贫困生的榜样作用。
选择贫困生的优秀代表、勤工助学先进个人, 营造“ 贫寒中成长起来的优秀大学生更光荣” 的氛围。发掘贫困生特长,帮助树立信心。通过走访和调查,我们发现心理问题在成绩一般、无特长的贫困学生中发生的几率较高。而在学习成绩好或有某些特长的贫困学生中,则明显低于前者。而且他们在同学中的威信较高,与同学的关系也比较融洽。这表明自信对于贫困生发挥巨大的心理影响作用。因此,培养贫困生的自信心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应尽力创造机会发掘贫困学生自身的特长与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与自强能力,创造条件让贫困生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发掘提升自身能力,并且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地适应与他人的沟通与调适。
(四)注重发挥学生干部的交流作用。
各班由学生干部与贫困同学间建立一对一帮扶制, 多渠道关心贫困生,这种帮扶方式比较传统, 但对于经济上、心理上和学习上都困难的学生来说却是很有必要的。很多贫困生缺少的正是一个倾诉的渠道, 同龄人之间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沟通。各班由学生干部担任心理委员并对这些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 通过他们及时了解和掌握贫困生的异常心理和行为, 对有严重心理障碍的贫困生通过个别咨询、团体辅导等形式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使其心理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
(五)发挥贫困生社团的陶冶作用。
鼓励贫困学生积极参加各项集体活动, 提高自身素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贫困生应多参加各种社团组织。一方面可以开阔视野, 多和周围的人交往, 让自己逐渐变得积极乐观起来。另一方面, 在社团组织中可以培养自己的组织、协调、交际、表达等能力。提高贫困生的能力和素质是解决其心理问题最好的方式。同时,学校还应多开展针对贫困生的团体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快乐,在协作中提升沟通能力,改变他们封闭、内向、孤独的个性。如成立贫困生自己的组织——自强社, 由贫困生自愿组成, 学校给予物质支持。在这个群体里大家站在一个起点上, 相互之间较少有歧视或轻视之嫌, 较多的是相互鼓励和支持, 在这里很多贫困生有了归属感, 找到知心朋友。这个社团定期组织贫困生座谈, 发表自己勤工俭学的感想, 畅谈自己的心理困惑, 学习应对各种挫折的心理学方法和提高心理调节能力的方法, 并在每年新生入学不久, 组织有勤工俭学经验的高年级贫困生讲座, 把自己助学的经验传递给低年级的贫困生。
(六)注重发挥思政教师的教育作用
(1)培养贫困大学生的自信意识。
帮助贫困生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让他们懂得,家庭的一时贫困,对他们的人生发展是一个磨炼,“苦难也是一所大学”,要培养他们自强不息的品质,不被贫困压垮的精神,在逆境中奋起。
(2)培养贫困大学生的自强意识。
帮助贫困生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针对一部分贫困生身上所存在的缺乏正确的劳动观念等问题,通过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凡是有助于完成学业的勤工助学活动都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并帮助他们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换取报酬,在劳动中解决经济贫困问题,同时锻炼自己的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3)培养贫困大学生的自立意识。
帮助贫困生克服“等、靠、要”的思想。真诚地为贫困生服务,循循善诱,真心关爱,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真正感受到自身的存在价值,帮助他们正确看待自身的优点与缺点,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少贫困生认为自己是贫困生,学校各种减免、各项捐助是自己应该得的,要帮助他们坚决摒弃这种思想。
(4)培养贫困大学生的感恩意识。
学校以及社会对贫困生的支持, 既是对贫困学生的关心与爱护, 也是对贫困学生的期望。将贫困生对社会的关爱、对他人的关心作为道德教育的内容, 有意识地组织一些“ 受助者助人” 和“ 爱心传递” 等实践活动, 倡导贫困大学生带头做生活中的点滴小事, 如自觉遵守学校和社会秩序、努力学习、积极参加活动等来表现自己的感恩意识,学会用自己的爱心来回报社会、回报他人, 并让他们在各种助人活动中升华情感, 提高素质, 体验人生价值, 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培养贫困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诚信是一种道德规范,诚信素质的形成既要靠教育,还要靠约束,学校必须从两方面抓起,一方面要把诚信教育纳入整个思想教育体系,作为经常性的工作。对受助贫困生,进行系统的助学贷款政策教育,有效提高受助学生的诚信素质,构建起助学贷款良好的信用基础。
(七)注重发挥学生处的管理作用,完善贫困生教育管理工作制度。
建立贫困生档案,从新生入校起就应根据学生档案和学生自己写的贫困申请建立贫困生档案, 并动态修改贫困生档案,开展跟踪性的教育和救助,对于贫困补助的审批要与学生在校的成绩和表现适当挂钩,对于那些违反教学秩序的学生坚决不批,对于那些在校期间学期考试有多门不及格的也适当不批或少批,把有限的资金用到真正贫困又品学兼优的学生身上。
三、全程育人
(一)制度育人。
学校管理制度的设计需要体现出对贫困大学生的伦理关怀,对贫困大学生群体实行“伦理偏爱”。约翰·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提出了在符合正义的自由平等原则基础上“社会和经济不平等的安排能使它们符合地位最不利的人的最大利益, 符合正义的储蓄原则”的“差别原则”, 即对出身和天赋不平等的人进行伦理偏爱。在新制度经济学家看来, 制度与伦理是融为一体的,学校管理制度渗透了伦理精神,其宗旨是关注学校利益相关者的合理利益, 特别是贫困大学生群体的利益, 实现利益的分享与共享, 以促进和保障贫困大学生群体的全面发展。
作为高校, 应该在入学、评优奖励、资助项目、就业、文体活动等学生工作的项目中, 在不违反“兼顾效率和公平”的原则前提下, 对贫困大学生群体给予适当的倾斜照顾。如对贫困大学生的入学“绿色通道”的制度设计,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实施等,从而给贫困生更多的机会和条件,鼓励他们大胆地走到台前, 勇敢和自信地面对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和现实生活。使得贫困大学生群体能切实感受党和国家、学校和集体对困难群体的温暖, 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管理育人。
提升学校管理者的伦理品质。学校管理制度是学校管理者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判断的反映, 表达了管理者对管理实践过程与结果的“ 应该如何”的价值判断,学校管理者也是学校制度的伦理精神的实施者。因此, 学校管理者伦理品质的提升, 是学校管理制度设计和实施伦理关怀的主观条件。“润物细无声”,贫困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社会的阳光。
(三)教书育人。
关心贫困大学生的思想、心理状况,绝不仅仅是思政老师和心理老师的责任,所有的教师都承担着育人的责任,每个老师在教书的同时,对贫困大学生群体给予积极健康的伦理关怀,以致每一个贫困大学生感受到大学校园的集体温暖,使党和学校的阳光通过一系列的善举普照到每个贫困大学生的心里,并演化为对党、对政府、对学校、对班集体的认同和信服,形成一种积极健康的人格品质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总之,为帮助贫困大学生“精神脱贫”,高校的教职员工共同努力,构建“全面育人、全体育人、全程育人”的贫困大学生“精神扶贫”体系。经济贫困并不必然引起心理贫困,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大多是由于受环境负面影响诱发的。因此,解决贫困学生心理问题不仅要针对学生本人,还要与这些学生的身边人进行沟通,使他们认识到每个人在人格与价值上都是平等的主体,彼此的尊重与理解是对人的基本要求。解决贫困大学生的“精神贫困”,要充分发挥学校领导、学生处、系领导、心理健康教师、思想政治老师、辅导员、学生干部、优秀贫困生等的作用,为贫困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成功,在活动中感受快乐,在协作中提升沟通能力,使他们既能“经济脱贫”又能“精神脱贫”。
参考文献
[1]王晓倩,潘俊,大学生助学模式新探:从经济助困到心灵助困[J].高教研究,2006,10.
[2]符晗,刘海华,贫困大学生物质资助与精神资助有机整合的对策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5.
[3]蔡立彬,陈莹林,良盛李迎。关于构建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探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4]杨宝泉,贾晓辉.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情感关怀和心理救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8,2.
[5]林莉.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体系创新初探[J].高教探索,2003,2.
[6]孟新.关于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建议[J].江苏高教,2003,6.
[7]赵观石.完善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几点思考[J].宜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5,2.
[8]梁军,邱杰程,亚利.构建和完善高校贫困生帮扶体系的探析[J].高教论坛,2007,5.
阅读教学的育人元素和育人方式 篇10
一、阅读教学中的学科育人元素
第一,阅读教学是进行学科育人的重要载体。语文是学校教学中最基础的学科,语文阅读又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阅读教材本身就是丰富的道德素质教育的载体。作为中学语文学科重要组成部分的阅读教学,它的教学过程就是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培养阅读能力、认识能力,同时也是培养正确的思想和陶冶良好情操的过程。
第二,教材促进了知识传授和学科育人的融合。现今中学语文阅读教材的编排,重视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同时又不影响语文知识的传授,兼顾了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训练性和连续性。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思想道德内容有的是讴歌爱国主义精神;有的是赞美我国古今高尚的思想品质,伟大人格力量和创造力;有的是歌颂祖国壮丽河山与悠久的文化;有的是赞美人与人之间的真挚友谊;有的是抒写对理想追求、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等。让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基础知识的同时,获得真正的思想教育,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净化他们的心灵,激发他们对真、善、美的热爱和追求。同时,课文中塑造了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榜样的力量,通过这些人物形象的感染熏陶,使学生学会辨别是非,为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打下思想基础。
第三,阅读素材是学科育人的基础。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教育因素,使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受到感染。从阅读教学心理过程而言,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进而理解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出发,看作者是如何通过文学的手段加以提炼和表述的。这是一个从部分到整体,再从整体到部分的双向过程。“因文解道、因道悟文”,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是文道统一的唯一正确途径。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学科的育人价值得以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得到体现。
二、阅读教学中的学科育人方式
第一,情境创设,引起兴趣。在语文阅读学习中,学生对有些课文因感性经验不足,知识储备有限,往往难以直接“入境”。教师要善于采取多种方法,如运用插图、挂图、幻灯、录音、录像、演示和语言描绘等方式,启发学生积极展开想象和联想,把作者刻意追求的意境再现出来,将学生带入意境中去。学生一旦“入境”,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教学也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朗读指导,激发情感。作者的表情达意体现在具体的课文中,有的比较明确,有的比较含蓄,要使学生真正领会课文内容,受到思想教育,必须加强朗读训练,从朗读中悟出课文所表达的人物的思想感情,从而加深对课文中的语言文字的理解。如教《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我就在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领会词的意境和情感;通过朗读,感受作者所抒发的为国效力、抗击侵略者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
第三,形象分析,陶冶情操。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占有很大的比重。这些文质兼美的作品,尤其是那些名家作品中的典型形象,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教师应分析这些人物在当时社会中的代表意义,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使他们爱憎分明,从而达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教育目的。
教学有意 育人“无痕” 篇11
弦外之音蕩涟漪——把教材还原于生活,赋予教材以生命。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教师课程意识的强弱,往往集中地表现在对待教材的态度与处理教材的方式上。一个具有鲜明品德课程意识的教师应摒弃“把教材视为‘圣经’”的传统教材观,要合理地选择与优化教学内容,理解和创造地使用教材,用活教材。主要是领会教材意图。
对于教材所呈现的一个个生活场景,我们必须要善于领会教材的“言外之意”,读懂那几幅生活图片背后的东西,而不是在我们教学中带领学生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般地进行生活情景回顾。以二年级《我和动物交朋友》主题活动为例,教材上出现了“明明和小鸟”的故事,结尾是明明放走了小鸟。教参上对教师的指导是:“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明明为什么把喜欢的小鸟放走了?”我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意识,对这一活动进行了大胆的改版和创新,把故事的结尾变成未知的,让学生续编“明明最后放走小鸟了吗?”,并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辨析“明明这样做法到底是喜不喜欢小鸟呢?”。通过辨析使学生择善而从,择美而为,发展了学生的道德能力,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画笔无痕乃上乘——利用生成问题,澄清道德认识。
一个真实的教育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动态转化和生成的过程,它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按预定的轨迹行进。因此,教学中总是会升出一些意料之外的新事物、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生成的资源,大胆调整教学设计,更好地发挥教学机智,以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在五年级《多对生活笑一笑》主题活动中,当我讲到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烦恼和困境怎样面对时,教材上出现两幅图。教参上对这两幅图所给的提示是:第一幅代表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第二幅代表悲观消极的人生态度。当我按照教参的指示去引导学生的时候,大部分学生都赞同第一幅图,他们认为表情高兴的那个孩子最后走出了沙漠。因为他态度乐观,积极向上。但这时却有一个学生选择了第二幅图。当时我对他这样的选择感到很意外,所以我问他选择这幅图的原因是什么?他是这样回答的:“我不认为第一幅图的男孩能走出沙漠。因为他觉得他的水足够走出沙漠而不知道节省,这样在他没走出沙漠以前他的水可能已经喝光了。而第二幅图的男孩就因为知道自己所剩的水不多了,他会很节省的喝这半瓶水。所以我认为反而是这个男孩有可能走出沙漠。”听完他的回答以后,我很惊异一个这样小的孩子竟能够用这样一种逆向的独特的思维方式给这两种人生态度一个全新的而又无可厚非的诠释,尽管他的措词似乎很稚嫩,逻辑仿佛也很简单,但是却令人深思,发人深省……这不就是我们常说的“忧患意识”吗。
“课堂是涌动着的生命”,生成问题的课堂才是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师要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关注课堂即时生成的问题,并在生成的过程中发现学生智慧、创造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才能围绕目标,因势利导。
春风化雨细无声——创设情境活动,激发道德情感。
儿童的道德情感具有情境性。情境所显示的鲜明形象,对于正处在表象思维阶段的儿童来说,可以引起无意识心理倾向,忘我地进入情境,内化体悟,以境升情。简而言之:就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似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学中我们应努力为孩子搭建心灵交流的平台,构筑生活化的情境课堂。那么怎样的情境活动是适宜、有效的呢?我认为应该是:
1贴近儿童生活。曾经的道德教育总是凌驾与生活之上,给学生不恰实际的行为要求,使学生不能接纳也无法实现。既然课堂是儿童的,不是成人的,那么课堂中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应该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是学生需要的。生活化的情境课堂应该立足现实又渗透理想,这样才能更好的为教学服务。所以,我们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明确其设计目的,鲜明的体现出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引导生活。
企业育人 篇12
那么, 在优秀班集体建设过程中, 班主任应该具备哪些人格魅力呢?
一、班主任必须孕育无限的爱心, 以心育人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 孩子就爱谁, 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的确, 爱是教育的基础, 没有爱的教育充其量只是知识的传授而并非教育。生活不能缺少爱, 没有爱的生活是无趣的, 没有爱的教育更是如此。教育是相互交流, 爱是最好的情感的交流方式。爱的一言一行会激起学生的情感, 从而乐于接受你、信任你。
曹国庆是我们张家港市后塍高中的校长, 江苏省特级教师, 因为要邀请他来讲学, 我上网查他的资料, 看到这么一段有关他的文字———在他的眼里没有差生, 每一个学生他都一视同仁, 给予真心的关爱。他第一次毛遂自荐当班主任, 没有去挑容易出成绩的班级, 而是选择最难带的班级。他像朋友一样跟学生相处, 让自己渐渐走进了学生的心里。他记住班上每个学生的生日, 每一个同学的生日都能得到他和全班同学的祝福;中秋节, 寄宿在校的学生们不能回家团圆, 他给班上的学生送上了月饼, 让学生们在操场上举行赏月晚会;学生们信任他, 就连孩子在家与父母的矛盾, 家长也常常向他求助。
爱心, 是教育成功的密码。只有当你爱心满满时, 才不会在教育遇到挫折的时候退缩, 才不会埋怨孩子的不争气。我曾教过一个孩子, 一年下来, 他还没有脱离“后进生”的行列, 但我却很欣慰, 因为———
我常对老师们说, 对于学生, 你要毫无理由地去爱他, 不管他是优秀的还是调皮的, 只有爱才能开启心灵的钥匙。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女校长李烈认为, 教师只有以“爱”才能育“爱”, 就是教师只有付出爱心, 才能让学生爱教师。
我写过一篇文章, 拟的标题是《暖心工程三起三落》。我把教育转化学生的过程称为“工程”, 可见其难度之高、时间之长。但即使是我付出了一年的时间, 当我离开那个学校的时候, 我文中写道———
记得这么一句话:“做教师的面对学生的变化, 要使得出100个办法, 但更要做好学生会有101次反复的思想准备。”是呀, 孩子善变, 真是孩子的善变, 才让我们教师有机会去展示自己的教育智慧, 才会出现那么多教育专家!如果没有那么多的特殊学生的教育经历, 相信苏霍姆林斯基写不出那么多精彩的文字, 魏书生出不了那么多经典的教育妙计, 李镇西就无法笔下生辉……小君让我费心又费神, 但我一点也不怨恨他, 相反我很感激他, 感激他让我这一段时间充满了挑战, 充满了上战场以后才能获得的刺激!
各位老师, 当你接到一个班级, 遇到一个难教的学生, 不要把希望寄托于一次两次的教育, 要有长期作战的准备。辛勤的耕耘必有所收获, 但有时可能会付出沉重的代价。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 只有执著地追求育人真谛, 耐心地等待教育之花绽放, 才会真正用心品味陶行知的教诲:“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
二、班主任必须具备良好的言行举止, 以身育人
教师的言谈举止、喜怒哀乐以及做事的果断性、自觉性, 对学生的品德有定向作用。品德高尚的教师渗透着一种引人奋进的力量, 而教育的巨大作用就在于教师榜样的力量。
班主任是一班之主, 在日常中最经常与学生接触, 所以一般情况下, 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倘若班主任性格急躁, 学生也会在每天的耳濡目染中受到影响;倘若班主任善解人意, 学生的性情也会在日常管理中被感化成善解人意;班主任有讲粗话的习惯, 那么班级中会充斥着“粗言烂语”;班主任做事细心, 学生也会体贴入微……这就是班主任的言传身教。日常中好的言传身教, 会胜过无数次的政治教育辅导, 从而实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这就是言传身教的作用。
那么, 班主任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做学生的表率呢?
1. 敬业
“学高为师, 德高为范”, 自己如果无德无能, 谈何“示范”, 更不用说要“率先”了。俗话说“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班主任要做到言行一致, 言出必行, 率先示范, 才能实现言传身教的效用。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一定是一个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向心力的集体。这些力量从哪里来?首先来自班主任的榜样。班主任如果能用自己的行动, 让学生学会担当, 那么, 学生一定能成为有责任的一代。当师生对班级有“担当”时, 那么, 这个班级就是一个强大的班集体。所以, 对工作一丝不苟, 这是我对自己工作的必备要求。我用自己对工作的高度责任心来影响学生, 让每一个学生做事认真、细致,
2. 精业
率先垂范, 为人师表。除了教师要在人格上要有相当的修养, 还要在专业上要有厚实的功底。所以, 一个好班主任的标志, 要有丰富的学识水平。作为一名班主任, 必须有渊博的学识、广泛的兴趣和充实的专业知识。优秀教师常常能以其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技能, 旁征博引、纵横捭阖, 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望, 同时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
要做到这些, 班主任必须时时处处抓紧时间学习, 时时为自己储备“知识”。同时, 一个爱学习的班主任, 才能培养出一个爱学习的班集体。如果班主任平时书页都不翻, 如何来用自己的行为熏陶班级的学生?
3. 勤业
班主任与学生接触的机会最多, 对学生的影响也最深, 班主任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都能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具有良好班风和较强凝聚力的班集体, 犹如一棵生机勃勃、茁壮成长的大树, 学生正如那片片绿叶从这棵根深硕壮的大树上汲取养分, 充满活力地向上生长。身教重于言教, 有什么样的班主任, 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
要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我深深地感觉到, 班主任的“勤业”举足轻重:每天, 最早到校的, 应该是班主任;到班级次数最多、时间最长的, 应该是班主任;跟学生聊天最多最长的, 应该是班主任;学生不开心了, 第一个知道的应该是班主任;学生身体不舒服, 第一个发现的应该是班主任;班级地面上的纸屑, 班主任弯腰捡起来了, 学生一定会跟着捡;班级卫生包干, 班主任带头承包了, 班级卫生一定会特别好……
俗话说:“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一个勤快的班主任, 一定能带出一批勤快的学生。有“勤快”这个好的种子, 还愁建不成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4. 乐业
同事一直说我是乐天派, 随时随地都能看到我满脸的笑容, 而我爽朗的、有穿透力的笑声更是我性格的标志。其实, 一个人怎么会没有烦恼、没有忧愁?更何况我现在已经是人到中年, 家里、学校里, 事情扎堆, 不可能事事顺心。但是, 面对工作, 如果发脾气或者生闷气能解决, 那你未尝不可以恼怒, 但实际是, 当你面对问题的时候, 发火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与其生气, 不如积极去面对。
班级工作千头万绪, 班主任更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一个优秀的教师要有奋发向上的蓬勃朝气和热情饱满的精神风貌, 班主任更是如此。一个优秀的班级一定是一个朝气蓬勃的班集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精神焕发、表情准确, 往往可达到以神传情之效果, 这是言传所无法达到的。可以想象, 一个萎靡不振、表情呆板的人站在讲台上, 即使他所讲的内容很好, 恐怕学生也不会买他的账。
所以说, 班主任的言传身教都对学生产生深远的意义。一个微笑, 一句问候, 一个含义深刻的故事, 都是影响学生极好的方式。
三、班主任必须具有高超的教育智慧, 以理育人
班主任工作需要爱心, 但更需要一颗智慧的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但教育并不仅仅需要爱;没有爱是苍白的教育, 而没有智慧则是愚昧的教育。缺少了智慧, 往往事倍功半, 达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爱心主要体现在教师对学生及其所存在问题采取欣赏和包容的态度, 而智慧则直指问题的解决和学生的终身发展, 教育的艺术就在于将问题转化为机会。学生出现问题时, 恰恰是教育、帮助学生的良机, 也是教师不断修正自我、不断进步的契机。而如何抓住这些契机实现教育目的, 光有爱心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更需要教师敏锐地观察、灵活地分析、机智地处理、耐心地巩固。
教育家霍懋征讲过这么一个教育学生的故事。班上有个爱下象棋的孩子, 经常逃课, 找人下棋, 与人比高低。一天, 我对他说:“听说你爱下象棋, 放学后下一盘好吗?”他惊讶地说:“你行吗?”我说:“不如你的话, 就向你学呀。”第一盘我故意输了, 他特高兴。我说:“我不服气, 再来一盘。”第二盘他输了, 他不服气了, 但第三盘、第四盘、第五盘都输了。他服气了:“老师, 您真棒啊!”我趁机说:“我虽然下得比你好, 但你看到我到处找人下棋了吗?我不能因为爱下棋就不上课呀, 以后我们在课下交流、互相提高怎么样?”从此, 这个孩子开始好好学习, 再也不逃课了。
在这个故事中, 面对爱下象棋经常逃课的学生, 霍老师没有批评, 而是用了与他下棋的办法, 先让学生对她的棋艺佩服, 再进行教育, 学生就容易接受。
很多时候, 迂回一下, 孩子更能接受。
青松是我任课班级的一名特殊学生, 还没有去上课, 我就耳闻他的名声了:上课不认真, 作业能拖则拖;同学之间稍有不和, 就举拳相向……为此, 教过他的老师深感头疼, 还有老师甚至为他掉了不少眼泪。
一次课间, 青松的班主任告诉我, 青松对她说:“顾老师, 我也要一个同桌!”问我知道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笑着对顾老师讲了事情的缘由:
前几天我在教学“怎样与人相处”一课时设计了这么两个活动:
活动一:每人取一张纸, 选取班级中的任意一位同学, 至少写出他 (她) 的三个优点。然后由我宣读优点, 让同学们猜猜被表扬的是谁。
活动二:对自己的同桌至少说三句赞美的话, 小家伙们闻此言, 先是一愣, 接着是大声地“啊———”, 但看我毫无开玩笑之意, 就羞羞涩涩地行动了起来。不一会儿, 同桌之间不管是平时关系很好的还是有矛盾的, 都头和头凑在一起, 脸上洋溢着无限的快乐!这时, 青松一脸难过地走到我身边:“许老师, 我没有同桌啊!”是啊, 我怎么没有考虑周到呢?青松由于自制力特别差, 顾老师给他安排了一个独立的座位, 看到同学都开怀地说笑, 怎不让他感到孤独呢?我立刻对青松说:“对不起, 许老师没有考虑周到。这样吧, 你先找一个你最想表扬的同学, 等会去表扬他, 如何?”“老师, 我要多表扬几个同学!”青松对我说。“好啊, 你准备一下。”一会儿, 同学们的相互表扬结束了, 我示意他们静下来:“同学们, 青松想表扬几位同学, 大家静静地听。”青松的每一次表扬, 同学们都报以热烈的掌声。“同学们, 你们想不想告诉表扬青松?”“想!”不少同学都举起了手。
“青松热爱劳动, 不怕苦, 不怕累!”“青松回答问题响亮, 不怕难为情。”“青松这学期进步很快, 表现不错!”……呵呵, 青松在同学们的眼中有点还不少!青松听着同学们赞美他, 裂开嘴巴笑个不停。那节课, 青松出奇地遵守纪律。
面对青松这个很特殊的孩子, 我通过两个活动, 不露痕迹地激起了他的自信心, 让他感觉到了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的, 从而产生了我也能做好学生的念想, 并付诸行动。
我相信, 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向善的一面。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热爱孩子, 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 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每个学生都是可造之材, 每位学生都有他独特的地方, 都有他可塑造的一面, 找到了合适的教育方法, 就不会有永远的后进生。做教师的, 就是要充分发挥教育教学智慧, 挖掘每个学生向善的地方、可塑造的地方, 只有这样, 才能让教育充满快乐。
【企业育人】推荐阅读:
企业文化之识人 用人 育人10-15
三全育人实践育人方案06-14
育人方案10-21
育人策略10-16
育人体系05-10
潜心育人05-20
班会育人06-14
育人意义06-15
育人06-28
项目育人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