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培训

2024-10-11

竞赛培训(共12篇)

竞赛培训 篇1

中原油田自2007年参加中国石化集团职业技能竞赛以来, 牢固树立“培训是企业的长效投入, 是发展的基石, 是员工的福利”的宗旨, 采取“分段式”的教学模式, 以提升职工素质, 推进全员学习为目标, 强化技能训练, 深化理论学习。在竞赛场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07年油田参赛选手在石化集团公司职业技能竞赛上获得2金2银1铜的好成绩。2008年在集团公司职业技能竞赛上, 油田参赛选手在井下作业工、油气管线安装工和油品计量工三个工种比赛中, 取得了个人4金4银4铜和井下作业工团体总分第二、油气管线安装工团体总分第三的佳绩。

2010年职业技能竞赛闭幕式上, 竞赛获奖情况揭晓, 中原油田在此次竞赛中喜获诸多奖项, 参赛选手共夺得5金3银4铜。另外, 还获得了比赛团体奖和优秀组织奖。油田代表队获得采油工团体第一名、维修电工团体第一名、焊工团体第三名。2011年职业技能竞赛上, 代表队更是硕果累累, 共计获得了4金3银5铜和一个团体第一、一个团体第二的好成绩, 再次展现了中原石油铁军的技术实力。

成绩的取得, 得益于领导的重视、各单位的密切配合、选手们的刻苦努力, 更得益于赛前培训项目组一班人的努力拼搏、勤奋工作, 逐步探索, 不断完善的赛前培训模式。

一、多措并举促学风

赛前培训项目组坚持以教学为中心, 积极探索常规培训与创新方法有机结合的契合点, 教育引导学员坚定夺魁信念, 树立必胜信心, 激发学员求知、合作、竞争的精神。采取多种措施, 扎实培育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根据学员的不同年龄特点、知识结构、技能水平的差异, 结合职业技能竞赛标准, 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设计, 实行模块式教学和个性化训练, 为实训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时刻关注训练各环节中的细微变化, 注意发现学员暴露出来的思想波动, 以便更好地对症下药, 制定对策, 加以改进。引入经验分享环节, 进一步提升学员分析问题、梳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学员学习习惯、训练规范的养成, 教会学员遇难题一起思考、一起讨论、一起攻关、一起分享成功的方法和技巧。对于教学中所遇到的技术难题, 他们总是共同研究, 及时向专家咨询, 以期找到最佳解决办法和途径。

二、辛勤耕耘赢信赖

能否让集训学员学得舒心、住得安心、吃得放心, 是赛前培训工作所要面对的一大难题。为此, 赛前培训项目组从实际工作中总结出“七勤”工作法, 不仅提升了实训的效率, 而且赢得了全体学员的信赖和赞许。老师们坚持以“勤学习理论知识、勤深入学员生活、勤与学员交流、勤分析学员特点、勤与保障部沟通、勤与同事研讨、勤于课后反思”为抓手, 竭诚周到提供服务, 全力以赴排忧解难。培训实行全封闭式管理, 所有人员都要和学员同吃、同住、同训练。赛前培训项目组老师每天坚持和学员一起晨练、一起就餐、一起上课、一起研究问题, 坚持跟班听课, 随时随地了解学员动态, 做到与学员及时有效地沟通。同时, 根据学员不同情况、不同需求, 合理安排调整课程设置, 最大限度地满足多数学员的学习需求。上课前, 他们会为授课教师泡上一杯热茶;下课后, 他们又会对学员温馨的叮嘱几句。学员病了, 他们忙于为学员挂号、打针、拿药、作陪护;学员饮食不习惯, 他们又会想着法的为他们变换菜品花样、调节饮食。为了照顾不同地区学员的饮食习惯, 他们与食堂师傅结合, 制定了多套菜谱, 努力做到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咸淡皆宜, 确保学员能够以饱满的激情全力投入到学习训练中去。

三、尽心竭力促教学

为调节繁重的学习训练压力, 让学员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动力, 赛前培训项目组通过组织多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 让学员进一步放松心情, 缓解压力, 确保集训能够按计划完成。课余时间先后组织开展了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比赛和各种棋类比赛, 为学员劳逸结合、调节身心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教师无微不至地关怀和帮助, 让学员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很多学员主动放弃双休日休息, 一门心思扑在学习训练上, 高标准、严要求, 学知识、钻技术的劲头更是一浪高过一浪。有的学员每天学到夜里十一二点, 直到老师催着才上床休息;有的学员一大早就迎着晨曦看书学习, 长期坚持、雷打不动。通过组织“一对一”、“一对二”学习兴趣小组, 大家互帮互学、互促共进、“有红旗就扛、有第一就争”的良好学风进一步形成。

四、模拟环境, 调压缓释, 增强应变, 提升心理素质

集团公司参赛选手都是经过层层选拔严格培训的技能高手, 在各方体力, 技术实力, 战术、训练水平相当的情况下, 竞争能力不仅取决于知识、技能实力和竞赛技巧, 还取决于选手的获胜信心和心理素质, 甚至心理素质往往对比赛的胜负起着决定性作用, 在赛前培训及竞赛过程中, 要全程关注选手的心理状态并及时帮其进行有针对性的调适训练, 使他们在技能竞赛的赛场上以过硬的心理素质挖掘潜力, 发挥最好水平, 最终取得理想成绩。

在赛前培训和竞赛过程中, 选手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怯场, 致使记忆、思维、动作的准确性降低, 在竞赛中不能正常发挥应有水平;二是因竞赛环境陌生、他人旁观或突遇意外事件造成的应激式紧张;三是焦虑, 导致在平时学习训练时效率低下, 训练成绩进步缓慢;四是高强度长时间的学习训练, 造成心理疲劳和生理疲劳, 导致暂时的学习训练成绩停止不前;五是由于选手过于关注考核中自己的成绩和所处的位置, 过于关注教练的批评及同伴的评语, 过于希望得到心中理想的成绩, 造成心理压力过大, 导致操作时发挥失常, 动作变形;六是由于种种原因造成考试失误, 引起心理波动, 严重影响后续项目考试。

针对学员以上心理问题, 我们在借鉴体育运动员竞技心理调适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则基础上, 制定了分阶段展开心理辅导和心理训练方案, 根据赛前培训的不同阶段, 选手所出现的不同心理状态, 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心理调适训练, 舒缓压力, 增强应变能力, 提升竞技能力。

运用的竞技心理调适的主要技巧有:“表象潜能重现法”, 指导学员通过回忆以前获得成功的竞赛或阶段测试, 运用联想尽可能的回想过去获得成功时的身体感觉和情绪状态, 调节心理, 提高竞赛成绩;“呼吸机能调节法”, 利用深呼吸使竞赛时的情绪波动稳定下来, 克服紧张心理;“暗示调节法”, 通过语言、思想或表情对心理活动施加影响, 使他们在比赛时保持心理稳定状态, 帮助其在竞赛中获得成功;“食品调节法”, 利用巧克力、红牛饮料等食品的特性, 在缓解紧张的同时适度提高兴奋度, 等等。

为了提高选手的竞技能力, 我们开设了竞赛心理调适课程, 邀请有丰富高考心理辅导经验的高中心理辅导老师, 给他们讲解培训和竞赛中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和适应方法, 讲解竞技心理调试技巧, 并指导他们循序渐进地开展训练。开设拓展训练课程, 提高学员的心理承受能力, 培养学员团结互助的团队精神。邀请往年获奖选手, 根据切身体验给他们介绍参赛经验, 介绍培训和参赛心理变化历程, 给学员讲解自己和身边的人是怎么克服心理障碍的, 自己克服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帮助他们清醒认识自己的问题, 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指导教练在训练过程中, 自觉运用心理干预措施, 杜绝采取伤害学员自信心的语言和行动, 帮助学员提高学习训练的自信心。第三阶段开始后, 组织学员每天在晚自习前开展5分钟的不定题目的演讲, 主要内容围绕学习训练经验介绍, 学习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当众叙述操作步骤、汇报语言和学习的知识等, 锻炼学员抗压能力和适应能力。利用专题活动时间, 给学员讲述考试竞赛过程中考生心态和监考老师的心理, 监考老师和裁判员更加关注的问题是什么, 给学员讲解比赛过程中前面项目考好了下面怎么做, 前面项目失误了又该怎么做等内容, 使学员能够正确地对待竞赛。

在训练过程中, 我们请来领导现场视察, 把有些项目训练安排在人来人往的的地点, 让学员在有很多观众围观的情况下, 完成训练内容, 循序渐进地不断刺激学员心理, 使他们克服在公众面前的紧张、怯场等现象。在三次大型阶段选拔和若干次模拟考试中, 模拟大赛真实场景和组织形式, 在考试现场架上录像机和照相机, 全程跟踪录像和拍照, 邀请领导或陌生人现场监考巡视, 营造大赛氛围, 提高学员适应竞赛的能力。在训练和模拟考试中, 故意设置障碍和“事故”, 锻炼学员排除干扰和临机处置问题能力。

注重技能竞赛赛场上心理干预, 使参选手保持良好心理状态。每个项目考试前, 我们都在现场用微笑和其他肢体语言, 给他们以信心暗示, 考试后用击掌和竖大拇指等动作, 给他们鼓劲。特别是一些选手在某些项目考试失误后, 利用比赛间隙告诉他们水涨船高, 水落船低, 考试以后都要把前面的项目抛在脑后, 充满信心迎接后续的考试, 甚至编制善意谎言, 使他们打消对项目考试失利的顾虑。全场考试后, 安排他们在驻地附近散步谈心, 消减考试后的心理疲劳和生理疲劳。

好的心理是前进的助推器, 一系列竞技心理训练方案和心理干预措施的实施, 使参赛选手在平常训练时真正放松了心态, 正确对待竞赛和培训, 平静看待比赛结果, 在竞赛中处变不惊, 泰然自若, 最终在大赛中取得优秀成绩。

综上所述, 赛前培训以竞赛工种为培训项目, 以竞赛设置的项目为单元模块, 以竞赛规则为模块大纲, 以指定教材为蓝本, 以相关工种知识为补充。培训特点可以概括为“三性”、“二化”、“一结合”:“三性”就是培训目标的不变性, 培训模式多样性, 班级运作灵活性;“二化”就是班组划分的个性化, 备课教学的差异化;“一结合”就是个性化培训与共性化培训相结合。

赛前培训坚持以打造培训团队提升内驱力为切入点, 以提升教学能力、应试能力、心理素质为抓手, 以贯穿培训始终的技术攻关和教研活动为智力基础, 积极开展项目运作和过程控制, 严格项目管理和目标管理, 培养了一批高技能拔尖人才, 探索和实践了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模式。在实践过程中, 我们深深感觉到这种竞赛前培训模式还有很多不足, 实际运行起来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 进一步改进, 以适应越来越激烈的技能竞赛竞争局面。下一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

在常规运作基础上, 进一步创新和完善赛前培训, 精选培训内容, 在把握好培训方向上多下功夫, 构建好知识体系模型框架, 以指定教材为蓝本, 以工种新技术、新工艺及相关工种知识为拓展面, 以网上资源撷取为补充, 构建赛前培训理论教材体系。

注重“四个”交流:对上交流:及早跟组委会、裁判委员会沟通, 尽快掌握竞赛信息, 及早把握竞赛方向。对外交流:了解外部培训信息, 借鉴其他单位先进经验。项目组之间交流:相互协作, 借智借脑, 优势互补。师生之间交流:互相促进, 帮教结对, 共同提高。

以心理素质提高为主, 同时渗透生理机能调适训练, 缓解疲劳, 调整兴奋点和兴奋状态, 把最佳兴奋状态调整到阶段选拔和比赛时。

在选手竞技能力全面提高的同时, 突击“种子”选手的培养, 树立标杆, 培养领军人物。

循序渐进, 加强学员知识技能厚度培养, 促进大批人才成长。

我们坚信, 只要我们牢记赛前培训宗旨, 不断研究创新, 勇于探索和实践, 赛前培训模式一定会不断丰富完善, 并保持旺盛生命力。

摘要:中原油田牢固树立“培训是企业的长效投入, 是发展的基石, 是员工的福利”的宗旨, 采取“分段式”的教学模式, 以提升职工素质, 推进全员学习为目标, 强化技能训练, 深化理论学习, 在竞赛场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文章结合实际, 总探讨职业技能竞赛赛前培训的经验和方法。

关键词:中原油田,职业技能竞赛,赛前培训

竞赛培训 篇2

中职技能大赛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一项制度创新,起到了引领中职学校教学方向的作用,技能大赛很好地检验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对知识的把握能力和扩展能力。为了进一步推动我校专业学科“技能培训”上新台阶,展示我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成就,展示学生熟练的职业技能和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充分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特制订如下强化阶段培训方案:

一、指导老师特批:

为了更好的让指导老师有更多的时间指导学生,可以实行免签到,免签退。上晚自习时间可以在自己办公室自学研究提升能力。是班主任的指导老师取消早锻炼,早读,课间操等值班。

二、参训队员的选拔:

选拔对象主要为技能部职一年级学生中采取自愿报名、指导老师考核的原则,报名学生应有相应技能功底,结合个人兴趣爱好,有吃苦耐劳精神,随后根据实际情况择优选取部分学生初步组建竞赛小组。

三、培训方法:

竞赛小组的活动方法,采取松紧结合的方法进行。前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及晚自习时间组织学生培训,分项目模块练习。取消参训队员上晚自习,体育课,音乐课等自习课。取消参训队员早锻炼,早读,课间操。后期针对性进行强化训练,停课训练。

以业务竞赛推进培训师职业化建设 篇3

关键词:业务;竞赛;培训师;职业化

作者简介:王春晖(1973-),男,吉林白城人,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中技讲师。(北京102401)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9-0032-01

建设“一强三优”电网,必須有坚强的人才支撑。原华北电网有限公司的“人才强企”发展战略、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以及“三集五大”电网运营管理模式的变革对原华北电网有限公司培训中心(以下简称培训中心)的核心竞争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2009年初,培训中心确立了“建设现代培训中心,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目标。建设现代培训中心就是把培训中心打造成理念超前、管理科学、文化先进、师资职业、设施完备,与世界一流电网、国际一流公司相适应的专业化、研究型培训机构。建设目标中提出的“师资职业”,是提升培训中心核心竞争力的坚强后盾,是构成现代培训中心的核心要素,也是现代培训中心的重要标志。培训师队伍职业化建设的是建设现代培训中心、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培训中心通过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将培训师队伍职业化建设作为整改方案之一,是建设现代培训中心历程上的重要举措。2009年以来,培训中心先后通过制度建设、信息化建设、标准化建设、现场实践和业务竞赛等一系列举措,积极推进培训师队伍职业化建设的进程,不断提高培训师的业务素质和职业能力,规范职业行为。其中,业务竞赛成为一个突出亮点。2009年至2011年,培训中心先后举办了培训师授课技能竞赛、培训师课件制作竞赛、教案设计与编写竞赛和优质培训项目评比等一系列的培训师业务竞赛活动。这些竞赛活动在培训师职业化建设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规范职业行为

培训师业务竞赛,从竞赛方案和评分规则上,体现了培训管理制度和标准化建设对培训师职业行为的规范性要求。2009年的培训师技能大赛,是培训中心有史以来规模空前的综合性教研活动。竞赛包括培训师授课技能竞赛和课件制作竞赛两个项目以及开赛之前的示范课和培训师职业化专题培训等一系列活动。教研活动以培训中心资深培训师的理论授课和实践训练活动为载体,展示了既科学严谨又生动活泼的培训授课过程。刘秀敏老师的《班组团队建设》示范课就培训师授课的仪容仪表、语言教态、内容表述、教学组织、互动技巧与课件制作等行为要素进行了有效交流。马宝忠老师的《低压线路10m电杆配电线路作业训练》实际操作示范课,使用标准化作业指导书,重点强调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措施,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建立完善的施工作业标准;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工前准备、危险点分析及预控、示范操作、作业指导、课后总结五个环节。两位老师的示范课梳理了授课的标准流程,研讨并创新了贴近现场的授课手段和模式,为打造职业化培训师队伍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奠定了基础。

示范课之后,培训中心举办了培训师能力提升培训班。聘请海尔集团金牌职业培训师孙海蓝授课。通过培训,广大培训师了解了海尔大学的前沿培训理念、学习了先进的培训模式、探讨了统一规范的课件制作,并对培训经验进行了梳理,就授课技巧进行了切磋交流,达到了业务能力提升的目的,为中心探讨创新培训模式与课件制作规范开创了新思路。

通过示范课、能力提升培训和竞赛等一系列活动,梳理了培训授课的标准流程,明确了课件制作的规范,修订了授课教案模板,研讨并创新了贴近现场的授课手段和模式,推进了培训师工作的标准化建设和培训师队伍的职业化建设。

2010年的教案设计与编写竞赛,明确了教案编写的意义,对进一步规范教案的编写形式,提高教案的编写质量,充分发挥教案在培训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起到了推进作用。竞赛后,培训系统认真学习并整理了竞赛评委的评审意见,并结合培训系统对教案的专题讨论结果,参考专业网站的教案范本,汲取优秀教案作品的闪光点,重新制定了培训中心教案模板,并将新模板应用于信息化办公平台,使之成为培训师日常工作的常规工具。

2011年的优质培训项目评比,则通过竞赛活动全面规范了培训项目策划、培训教学实施、培训运行管理和培训总结评估全过程。

二、提升职业能力

培训中心的培训师业务竞赛,在内容上与培训师队伍建设规划以及培训形势对培训师能力素质的要求结合紧密。竞赛评分规则对培训师的授课能力、课件制作和教案编写水平以及培训师综合业务能力在培训项目中的应用等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这些要求对培训师的业务能力发展方向起到了引导的作用。

授课技能竞赛的评分规则要求培训师课程导入环节清晰,引言提纲挈领,使学员渐入佳境,内容讲授正确,概念表述准确,理论分析精确,重点难点明确;层次清晰,承上启下,且授课内容具有递推的梯级逻辑关系。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适当介绍近年来本专业、行业发展的新动态和新进展,注重学员创新意识的培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实例说明理论内容的实际应用价值,引导学员将理论应用于实际。从授课效果上看,要求思路清晰,主线明确,重点突出,语言生动流畅,表意准确、简练,不累赘,广泛采用启发式、案例式教学,注重培养学员的学习方法、思维方式、提高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重点、难点内容的小结简明扼要,并且授课均严格遵守上、下课时间。通过授课技能竞赛,锻炼了培训师对课程内容的讲授技巧和对授课现场的掌控能力,增强了在授课内容表达方面的科学性、逻辑性、先进性、实践性;促进了授课手段、语言运用、授课思路,在环节把握方面考查了课程导入、要点小结和时间掌控能力。

培训师通过参赛,整合、梳理了自我的教学经验与授课技巧,是对自身业务素质的高度总结与集中展示。

课件制作竞赛要求培训师科学合理、深入浅出地表现授课内容,广泛收集整理与课题有关的文字、图片、视频、动画等素材,围绕授课内容,精心制作授课课件。从参赛作品看,部分优秀课件构思巧妙,别具匠心。参赛课件从封面设计、色彩构图和内容呈现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巧妙设计,做到主题明确,突出重点,文字内容有提炼升华,课件结构能体现出明显的课程导入、主体和小结等关键环节,所举案例、展示动画或图片等与讲授内容具有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并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所有参赛课件都结合了现代电网企业对培训内容的实际需求,与培训中心教学内容结合紧密,对学员掌握理论知识或实践技能有直接的教育功能和指导作用,且对于远程培训或网络教学具有参考价值。

教案设计与编写竞赛要求参赛作品充分体现教案的作用和意义,反映编写者对授课思路和教学环节的设计,体现教学过程的逻辑内涵,说明授课技巧的运用方案和对学员互动的组织策略。

优质培训项目评比要求各参赛项目组阐述培训项目开发背景、培训项目设计思路和方法(培训需求分析和培训方案策划的过程)、培训教学实施效果(培训内容安排的适宜性和培训师授课效果及学员反馈情况)、培训组织管理特色和培训项目总体效果(培训项目的先进性和实效性)。通过优质培训项目评比活动,提升了培训质量,规范了培训管理,优化了培训内涵,突出了培训效果,积极推进了培训品牌建设,促进了培训师的职业技能在培训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运用能力。

培训师业务竞赛搭建了培训师业务交流和技能展示的平台,引发了培训中心空前的学术交流和业务学习热潮,是教研活动的生动载体,同时也是促进培训师队伍业务能力提升和推进职业化建设进行的有效手段。

三、优化职业素养

培训师业务竞赛的作用重点在于规范职业行为和提升职业能力,同时对培训师的职业素养也存在积极影响。授课技能竞赛除考查培训师业务技能之外,对培训师的仪容仪表和精神面貌也提出了具体要求。竞赛要求理论授课着正装,实操授课着工作装,部分项目还依据安全规程要求配戴安全帽、安全带、防护手套等。在精神面貌上,要求培训师仪表端庄、精神饱满、声音洪亮、吐字清晰。在使用教学资料方面,要求培训师的课件、教案使用统一模板。这使得培训师更加注重职业形象。

培训师业务竞赛的具体方案和内涵间接考查了培训师对培训管理制度和标准化手册的执行情况以及信息化办公系统的应用水平,是培训中心羽翼文化在培训师理念中的渗透和传播,是多项建设成果的实践解读。

业务竞赛使得培训师再次审视自身的社会角色,增强了传播知识、传授技能、传承文化的使命感,强化了需求为导向、学员为中心、质量为根本的培训理念,传播了求实、求新、求精的工作作风。

四、结束语

经过三年的实践,培训师业务竞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成功的经验,为培训师搭建了学术研究和业务交流的平台,促进了制度建设成果在工作实践中的应用,为研究建立培训师业务竞赛长效机制和激励与约束机制奠定了基础。业务竞赛在职业化建设工作中,规范了培训师的职业行为,提升了培训师的职业能力,优化了培训师的职业素养,促进了构成培训师职业化基本要素的发展,起到了检验职业化建设成效和推进职业化建设发展的双重作用。

(责任编辑:刘丽娜)

竞赛培训 篇4

1 培训方式的改进与交流平台的建立

1.1 实现培训方式式的多样化

传统的教学与培训是指导教师课堂讲授、学生被动接受为主的方式, 在此培训方式下, 学生需在较短时间内接受、理解大量的信息, 难度高, 强度大, 因此很难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要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必须以本着以学生为主体[1]的原则实现培训方式的多样化。

除了指导教师讲授, 学生听课的培训模式外, 可采用的培训方式有: (1) 学生分组讨论, 指导老师可先将同一类型的题目分发至各个小组, 各小组组织时间做题, 将做题结果交回给指导老师, 指导老师进行汇总讲解; (2) 学生自己讲解题目, 将题目指派到学生名下, 课堂培训时由学生自己讲解其解题思路, 再由老师点评更正; (3) 对基础扎实, 反应较快的同学增加额外的培训时间, 由指导老师引导, 组织小班讨论、讲解; (4) 定期进行测试, 请成绩优秀的同学与其他师生一起分享解题心得。

1.2 建立良好、高效的交流平台

良好、高效的交流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有利于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学习[2]。可创建数学竞赛的QQ群作为交流平台, 要求所有指导老师与参赛学生都加入该群, 学生可按年级或专业自行组成讨论小组。指导老师与学生都可将相关的资料上传至QQ共享, 供大家下载、学习。一方面, 学生在课堂听课之外有相应的习题供其练习与巩固, 对于课堂以及练习中遇到疑问, 学生在自主思考之后也未能解决的情况下与老师进行沟通, 及时地解决了疑问。另一方面, 学生将待解决的题目发至对话区, 所有学生及老师均可对题目发表自己的观点, 在讨论的过程中去寻找解题思路, 这让所有参与讨论的人都深刻体会到别人从什么角度去思考解决同样的问题, 让所有学生与老师都受益匪浅。

2 培训计划的制定与竞赛梯队的形成

2.1 制定循序渐进的培训计划

单一的赛前集中培训要求学生能在短时间内理解、消化大量的信息, 可能导致一部分学生因跟不上进度而中途退出, 因此制定循序渐进的培训计划能保障培训够顺利进行。培训可分为三个步骤:步骤一, 入门培训。这一步骤可在学年的第一学期进行, 对高数进行系统复习与知识点补充, 并从课本和考研题中选取难度适中的题目作为练习题。步骤二, 强化训练。这一步骤可在暑期时进行, 内容为中等难度的竞赛题。步骤三, 模拟冲刺。这一步骤在学年的第二学期数学竞赛预赛前进行, 指导教师先将模拟试题上传至QQ共享, 由学生先自行测验, 之后再在培训时讲解。也可让学生讲解自己的思路和看法, 形成良好的交流、探讨氛围。通过入门、强化与冲刺这三个阶段, 学生洞察题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有较大的提高。

2.2 实现分层培训, 形成持续的竞赛梯队

参赛学生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初次参加竞赛的大二学生;已参加过1~2次竞赛的学生;备战考研的学生。各年的参赛结果表明获奖的选手多为已参加过数学竞赛的学生及备战考研的学生, 因此根据学生的情况实行分层培训可使培训更高效、更合理。对初次参加竞赛的大二学可从教材中的难题为起点, 逐步加大题目难度对其进行培训;对已参加过1~2次竞赛的学生可适当复习基础知识, 针对各知识点讲授新的题目;对备战考研的学生可不讲解基础知识, 重点讲解考研题目, 在此基础之上加入竞赛题目。

如何吸引更多优秀的大学生参与到竞赛中来并形成持续的竞赛梯队是竞赛的主办方和参赛学校都关注的问题。可通过下述途径解决该问题: (1) 做好数学竞赛的宣传工作:通过赛前动员、赛后总结表彰及获奖选手报告参赛经验等一系列活动扩大数学竞赛的影响, 让学生充分了解竞赛的宗旨、形式与作用。 (2) 将竞赛培训设置为选修课程, 获奖选手除获奖励之外还可获得相应的兴趣学分。 (3) 将辅助考研学生作为竞赛培训的机能之一, 通过针对性强的培训提高考研学生的考研成绩, 为数学竞赛与竞赛培训建立良好形象。

3 培训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以往几届的竞赛试题无固定的规律和模式, 题目灵活机动, 综合性强, 难度较大。提高学生竞赛成绩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让学生接触各种类型、各个层次的题目, 掌握一定的做题技巧, 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 所以培训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尤为重要。全国各地区或高校的数学竞赛试题、考研试题以及往届数学竞赛的试题均可作为培训材料。可根据题型、难度对这些试题进行分类、排序, 使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各类题型, 循序渐进地掌握好各类题型的解决方法。另外, 也可从《数学分析》、《常微分方程》、《空间解析几何》等数学专业的专业书中选取与高等数学联系较密切的知识点, 作为培训资料的一部分在培训时补充讲解, 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4 竞赛培训与高等数学教学的紧密结合

对于本科层次第二批次招生的理工科学校而言, 高等数学与其大多数专业的后续课程联系紧密[3], 因此这些学校均十分重视高等数学的教学。但是近年来, 高校招生人数不断扩大, 大学生总体入学水准和综合素质都不甚理想。因此授课教师在教授高等数学时更侧重于讲解基本的计算, 而忽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修养的培养, 这限制了综合素质较强的学生的发展。竞赛培训与高等数学教学的紧密结合, 可弥补日常教学中的不足, 挖掘学生的数学潜能, 发现数学创新人才。

竞赛的指导老师应承担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工作, 并要对于非数学专业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各章节应补充加强的知识点有较深入的了解。可在日常教学中选出需补充加深的知识点并寻找相应的练习题, 经指导组成员讨论、筛选后确定具体内容, 在入门培训阶段补充讲解。实践表明好学的学生对补充的知识点非常感兴趣, 会在课后积极提问, 也会主动完成相应的练习题。竞赛培训与高等数学教学的紧密结合巩固了学生的基础知识, 激励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充分地体现和诠释了数学竞赛的宗旨。

5总结

通过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培训模式, 制定循序渐进的培训计划,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交流平台与练习平台, 加强数学竞赛与高等数学教学的结合, 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竞赛成绩, 使学生对高等数学这门课程有更深入地了解, 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强学生的数学修养, 进而发现和培养更多的数学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庶.在制图教学中如何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J].科技视界, 2014, 31:185-186.

[2]徐学莉.在探究交流式学习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3, 8:76-77.

春苗网知识竞赛培训试题 篇5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2、中国的四大名著是《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和《红楼梦》。这四部著作历久不衰,具有很高的文学水平和艺术成就,细致的刻画和深刻的思想树立了文学的高峰,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四座伟大丰碑,是世界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作品。(D.《红楼梦》)为章回体长篇小说,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3、晋代王羲之的行书(A.《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是王羲之与一群文人雅士在绍兴聚会时,饮酒赋诗中趁兴写下的,书法情文并茂,心手合一,气韵生动,被历代书法研习者奉为行书典范。

A.《兰亭序》 B.《祭侄文稿》 C.《九成宫醴泉铭》 D.《黄州寒食帖》 4、北京故宫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又名紫禁城,先后有24位皇帝在此处理政务和生活起居,是中国宫殿建筑的精华。故宫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980座,共8707间。主要建筑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保和殿也是(A.科举考试举行殿试)的地方。

A.科举考试举行殿试 B.皇帝大婚 C.皇帝登基即位 D.命将出征

5、新中国成立后后,中国人几度飞天,几度凯旋。每一次壮丽腾飞,托起的都是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嫦娥五号”探测器预计(B.)发射,将首次实现中国月面自动采样追回。

A. B.20 C. D.

6、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开创了私人讲学的先河。孔子思想中光辉的一点,是提倡(A.“仁”),就是“爱人”,反映了对人民群众地位的重视。他主张把文化知识普及到人民中间去,体现了最早的人道精神。

A.“仁” B.“义” C.“礼” D.“智”

7、(C.《离骚》)被称为古代诗歌史上最伟大的篇章。()全诗以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为主线,倾诉了屈原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一不朽诗句成为千古仁人志士的座右铭。

A.《九章》 B.《天问》 C.《离骚》 D.《九歌》

8、司马迁是我国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他继承父业,著述历史,用毕生的精力撰写了中国第一部(D.纪传体)通史《史记》。

A.编年体 B.国别体 C.记事本末体 D.纪传体

9、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他还是一位为民请命的好官,他上书朝廷要求疏浚西湖,皇帝一见到奏折,知道了事情的严重性,批准了这项工程。苏轼发动20万人,花了整整半年时间,成功疏浚了西湖。杭州百姓为了铭记苏轼的功绩,将西湖疏浚后修的长堤称为(A.“苏堤”),从此,()春晓名列西湖十景之首。

A.“苏堤” B.“沙堤” C.“白堤” D.“长堤”

10、关汉卿是元代杂剧的奠基人,“元曲四大家”之首,代表作为(B.《窦娥冤》)。他创作的杂剧内容丰富多彩,格调清新刚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关汉卿塑造的“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一粒铜豌豆”的形象广为世人称赞。

竞赛培训 篇6

关键词 数学竞赛 高职高专 创新能力 培训模式

大学生数学竞赛最早起源于美国,特别是以1938年起美国举办的Putnam数学竞赛最具影响力。中国是自1981年开始,由各省市和各高校每年举办一次全国高等数学竞赛(Higher Mathematics Olympiads),简称HMO。北京是从2010年开始,经北京市数学学会和北京市数学会大学委员会以及数学竞赛组委会研究决定,在全国数学竞赛的基础上增设专门面向专科、高职院校学生的丁组比赛。该项赛事是对所有高职院校非理科专业数学教学水平的一次很好检验,笔者所在学院作为一所高职高专院校,一直是此项赛事的积极参与者。目的是想通过数学竞赛及竞赛训练为平台,激发高职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高职生们的数学应用能力,培养高职生的数学创新思维和能力,提高他们应用数学的能力。

1 高职生心理特征剖析

目前的高职学生普遍数学基础薄弱,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从高职生的心理特征分析来看,数学的抽象性和解题思路的多面性常常使他们产生畏惧心理,因此普遍意义上来说,高职生们对于参加数学类的学科竞赛都兴趣不高,畏难心理严重。因此对高职生进行必要的科学的指导和心理疏导,引导他们树立自信心,激发他们心底的那种追求成功,被人认可的良好愿望,再辅以一套科学合理的培训模式,是高职生成功参赛的必要条件。

从笔者所在的高职院校这三年组织学生参加数学竞赛的经验来看,一些工科类、经济类专业的学生们报名参赛的热情和积极性还是逐年呈上升趋势。近三年的获奖率也在逐年提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在高职学生们中间,还是有大批的学生是喜欢数学和热爱数学的,他们也非常想证明自己,展现自己,提高自信心,使他们尽快地摆脱高考失利的阴霾。无疑地,数学竞赛无形中便成为他们展现自己,重新定位,确立新目标的一个重要平台。这也让我们从事数学教育的教师们看到了可喜的一面。因此教师一定要抓住这批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不断地鼓励、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使得他们最终能勇敢地参与到数学竞赛这项活动中来,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那么数学竞赛的意义相信会远远超出数学竞赛本身,通过“以赛促教”来推动整个高职院校数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

2 科学合理培训模式的构建

目前多数高职高专院校高等数学普遍采取的是96到108学时的课堂教学,很难满足数学竞赛对数学知识和解题技巧训练等强度要求。因此我们就有必要构建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培训模式,按照“培训—选拔—强化训练—赛前模拟”四个阶段构建如下:

2.1 开设选修课

一定要开设数学竞赛公共选修课程(建议32学时),避免以往那种竞赛培训的松散型管理模式,教师需按照常规教学方式制订出选修课程的教学大纲、安排教学进度、布置批改作业、进行单元测试等教学环节。参加培训的学生是在一种有计划、有敦促、有指导、有互动的教学环境中得到系统的复习和训练,使之在一种潜移默化中得到思维的训练和提升。

2.2 综合选拔学生

选修课程结束后学生便进入选拔阶段。选拔模式一般要综合考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任课教师的推荐、第一学期微积分数学成绩、选修课考核成绩等。为选拔出真正有实力的学生,选拔模式要引入分段培训、逐轮选拔、综合测评机制,科学评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试能力,最终选拔出具有一定实力的参赛学生。

2.3 强化训练

选拔出来的学生进入强化训练阶段。教师负责指导参赛学生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避免眼高手低,不盲目追求难题偏题。在强化训练阶段,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解题思路的启发,引导学生逐渐学会和掌握解题技巧。

2.4 赛前模拟

高等数学竞赛对参赛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思维灵活性方面、解题技巧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都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因此在临近比赛之时,有必要进行充分的赛前模拟演练。此阶段一般是由竞赛辅导教师出几套模拟竞赛试卷,试卷要求把握在“题型和分值”上与真题保持一致,以便学生对数学竞赛提前有个直觉上的认知,这样在他们最终进入正式比赛的时候不会产生畏惧心理,能够得心应手,在竞赛中发挥出他们应有的水平。

2.5 网络课堂必不可少

同时各参赛学院最好开设有网络学堂,方便学生们业余时间进行数学竞赛相关资源的下载,以及和指导教师进行即时或非即时的交流答疑等。

3 数学竞赛成绩分析及今后改进措施

近三年笔者所在学院一直坚持“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实现以赛促教”。对学生而言,通过少量优秀学生参赛获奖受到表彰的经历,也确实带动了一批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高职生们的自信心。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参与竞赛的积极性也在与日俱增。对青年教师而言也是一次锻炼,教师们通过指导学生参赛经历,也都积极投身到教学研究中来,陆续编写了《高等数学竞赛辅导》和《高等数学典型题库》讲义。通过数学竞赛逐年经验的积累,笔者所在学院已经成功参赛三年,且学生竞赛成绩也在逐年提高。充分验证了制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培训模式,是学生竞赛成绩得以提高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机制。未来我们还将不断修正,争取做到培训模式和学生获奖奖励制度尽早形成一种稳定机制。另一方面,学科竞赛还带动了学风建设。学生通过参与学科竞赛,能够深切体会自己理论知识上的欠缺,明白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在学科竞赛中获奖的学生,大多是在学生中比较优秀的群体,他们在竞赛过程及获奖表彰中,获得班级乃至全院更大的关注,在学生中必会产生强烈的示范作用和广泛的影响力,有助于优良学风的营造与形成,很好地带动了全院的学风建设。以上实践证明,有效的学科竞赛对课程体系建设和学风建设方面均起很好的推动作用。

4 结束语

竞赛培训 篇7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信息产业处部人事司共同主办的面向全国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 在于促进信息与电子类学科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 促进各类型高校实施素质教育以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促进大学生工程实践素质的培养, 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电子设计制作的能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十余届, 参赛学校和学生逐年递增。各省、市积极配合, 大力宣传, 也成为每年对各高校的教学成果的一次检阅标志。

2 培训学生的选择及参赛选手的选定

首先, 新生入校后, 对其大力宣传大学生电子竞赛的目的和意义, 让学生树立信心。以自愿和培训指导团队教师推荐方式相结合进行广泛、初级选拔。在指导老师的培训下, 对一些理论扎实, 善于动手, 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进行全方面进培养。在参赛的五至六个月前, 从众多的培养学生中再次选择写作水平较好的, 理论和电路设计制作能力强的三人小组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的培训。在报名参赛时, 选择一个最佳小组队伍参赛。

3 培训内容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分本科组和大专组。纵观历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目类型:有电源类、信号源类、高频无线电类、放大器类、仪器仪表类、数据采集与处理类和控制类七大类。其知识范围广, 涉及电子技术、传感器应用、电机控制、电子测量、单片机应用、电子CAD技术等内容。

培训具体内容包含以下一些内容:A/D、D/A转换器, 专用集成放大器, 信号变换电路, 开关电源知识;各种集成传感器, 霍尔元件等及传感器调理电路知识;混频器、模拟乘法器, 锁相环, 锁相频率合成器, DDS技术知识;各种交、直流电动机的控制, 驱动电路的设计知识;各种计量电路、测量电路等测量知识;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 仿真软件的使用知识;电子CAD、电子电路辅助设计软件进行电路图绘制, PCB板图设计, EDA技术应用知识等。电子系统的基本方法、制作步骤, 硬件、软件设计, 制板装配, 调试与测试等知识;电子设计竞赛设计总结报告写作的方法与要求等。

4 培训方式与方法

高等职业院校的学制为三年, 时间紧凑, 为了能使培训工作顺利进行, 通常采用课外分散培训和短期集中培训相结合方式进行。

4.1 课外分散培训

常设一个实验室, 配有齐全的电子测量仪器和设备, 常年对培训学生开放。按学生的层次不同, 分别制订培训计划, 周一下达培训设计内容, 周末检查。指导老师每周按时对学生指导, 采用老带新的方法。新生的培训从基本技能开始, 进行一些常用电路安装、调试培训, 由浅入深。老生的培训则采用个人和小组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培训、设计制作的内容相对复杂、难度较大。定期下达一个与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试题难度相近的电子系统设计制作任务, 指导老师定时进行检查指导。

4.2 暑期集中培训

对参加每年一届的省级竞赛的同学, 其培训时间一般为期2-3个月, 其中用一个月时间对常用电路设计知识进行培训。每周进行2次校内模拟竞赛, 电路设计难度和制作时间与省级历届的题目相近。

对参加每两年举行一届的全国小组竞赛的学生, 其培训时间一般为3-5个月, 充分利用暑期进行培训。要求每小组分工合作进行资料查阅, 电路系统设计, 程序设计, 电路安装、调试, 设计报告等工作。培训后2个月, 每2周进行一次模拟竞赛, 进行电路设计制作, 充分提高各小组成员的协作能力。

4.3 加强培训指导教师团队建设

学校建立大学生竞赛培训指导教师的培育与团队建设中心。在竞赛组织方面,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和规模的研讨, 集体讨论竞赛大纲、编写培训教材、完善培训方式。通过培训指导教师的共同参与, 确定培训目标、内容及定位。支持培训指导教师开展各项科研工作, 以教学为基础, 以科研促进教学, 全面提升竞赛水平。

4.4 竞赛技巧培训

设计总结报告的撰写能力培训。竞赛最后提交的成果形式除设计作品之外还有设计总结报告部分。其撰写质量直接关系着竞赛的成绩, 进行技术设计报告的规范性训练是很有必要的, 包括结构安排、格式、文法与表达等。

资料查阅能力培训。电子设计大赛涉及面广, 哪些信息对竞赛更有效与有用, 以及如何选择信息。进行资料查阅能力的培训, 让学生明确自己需要的和必须掌握的信息, 将对培训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团队协作能力培训。要求队员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群策群力、默契配合, 要求队员平时在学习上和生活上都能相互帮助、团结协作, 便于竞赛时能有条不紊。

5 结语

学校通过竞赛的培训工作的建设和培训方式的改革, 引导学生从“被动竞赛”变为“主动竞赛”, 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了学生的内驱力。多年培训工作证明, 凡参加培训的学生, 其学习兴趣高, 理论知识更加扎实, 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电子设计大赛促进了学校的教学改革, 也为社会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做出极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松武, 于鑫, 武思军.电子创新设计与实践[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

竞赛培训 篇8

(1) 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 提高学生观察生活、把所学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能力。

(3) 通过化学基础知识的巩固, 为学习其他专业课打好基础。

(4) 丰富校园文化, 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

笔者主要从生活着手, 从以下几方面展示生活与化学选修课竞赛培训方案:

教师:制订授课计划—筛选授课内容—准备活动材料—活动进行—测试—选拔—竞赛。

学生:自愿报名—活动进行—测试—选拔—竞赛。

1 制订授课计划 (见表1)

2 授课内容 (节选一节课)

自来水硬度的测定:

(1) 思考。 (学生说出尽可能多的答案, 教师总结)

(1) 水壶底部为什么有水垢?

(2) 什么是硬水?

(3) 硬水能造成哪些危害?

(4) 如何降低水的硬度?

(2) 水总硬度测定原理。 (教师讲解)

测定水的总硬度, 即测定水中Ca2+、Mg2+的含量, 采用配位滴定法。配位滴定时, 首先, Mg2+与指示剂配位, 生成酒红色配合物, 然后, 滴加配位剂EDTA, 当EDTA夺取已与指示剂结合的Mg2+, 同时释放出指示剂时, 溶液由酒红色变为蓝色, 示为终点。

(1) 滴定开始前:Mg2++EBT=Mg-EBT (红色)

(2) 滴定开始:Ca2++EDTA=Mg-EDTA (无色)

Mg2++EDTA=Ca-EDTA (无色)

(3) 终点时:EDTA+Mg-EBT=Mg-EDTA+EBT (蓝色)

水总硬度计算:

CaCO3 (mg/L) =C (EDTA) ×V (EDTA) ×M (CaCO3) ×1 000/水样。

(3) 演示水总硬度测定步骤。 (教师演示一遍, 学生自己动手做)

(1) 取自来水样100 ml置于锥形瓶中, 加NH3-NH4Cl缓冲溶液调pH值至10。

(2) 向水样中加指示剂铬黑T一小撮, 振摇, 瓶中呈红色。

(3) 向水样中滴加EDTA至蓝色为终点, 记录EDTA消耗的体积V。

(4) 按照水硬度计算公式求生活用水的硬度。

(4) 评价。

国家规定居民用水硬度不超过450 mg/L。饮用水硬度过高容易引起胃肠道功能暂时性紊乱, 同时也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当学生测出我们的生活用水硬度较高时, 由教师总结课前思考的几个问题。这样设计的教学环节既解决了本节课提出的问题, 又能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3 准备活动材料

每节课针对教学计划准备活动材料, 如讲到生活中常见污渍处理时, 准备好当天用到的高锰酸钾、草酸、维生素C、肥皂等;讲到醋蛋制作时, 准备好鸡蛋、9度米醋、玻璃瓶等, 凡是学生能准备的东西要求由学生分别准备。通过学生搜集材料, 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团结协作意识。同时, 搜集材料的过程也是熟悉活动内容的过程。

4 活动进行

类似的活动以往我们也搞过, 但由于时间长、内容缺乏新意、节奏不紧凑, 降低了学生的兴趣。本次活动集中在一个月内完成, 活动内容均来自日常生活中的素材:有厨房里的化学, 自来水的硬度测定, 污渍的处理, 米酒、泡菜、醋蛋的制作等。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 少了书本上枯燥无味的理论, 多了生动直观的案例, 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到活动中。

活动程序:提前一天展示活动内容—师生准备活动材料—教师讲解有关理论和注意事项 (突出重点) —教师现场演示—学生动手实践—学生总结—教师评价—发放小礼品。当讲到铁锈的成分是Fe2O3, 用草酸可以除去时, 不到一分钟, 一个学生白色外套上久洗不掉的铁锈就除去了, 这样的小实验加深了学生对铁锈、草酸的认识, 深入体会到化学的无穷魅力;讲到制作醋蛋时, 将鸡蛋泡进9度米醋中, 让学生观察鸡蛋表面的气泡, 下课后让学生把鸡蛋带回宿舍, 3天后再观察鸡蛋的变化。设置问题: (1) 气泡是什么物质? (2) 鸡蛋壳怎么消失了? (3) 发生了什么反应? (4) 醋酸里生成了什么物质?最后, 再把搜集到的有关醋蛋的保健功效、制作方法、注意事项一一进行讲解, 学习效果非常好。本次活动开始时, 班级只有60%的学生报名参加, 一周后全班学生无一例外参与了活动;在活动结束的测试中, 全班学生全部及格。我们从成绩优秀的学生中选取18名参加知识竞赛, 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5 竞赛

为了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 我们又组织了知识竞赛活动。将学生分成3组, 每组6人, 抽签确定A、B、C组。竞赛题目分必答题和抢答题, 评分标准见表2。设置个人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9名。由学校领导担任评委, 让学生感受到学校对其学习的关心, 对本次活动的重视。

通过本次活动, 我们感到:适合学生的、能引起学生兴趣, 使学生从中学到一定知识的方法就是正确的。在化学教学中我们要彻底改变学生的厌学情绪,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其牢固掌握化学基础知识, 为学好中药专业其他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摘要:化学课是中职学校中药专业学生一门必修的专业课, 很多医药常识与化学密切相关, 必要的化学基础对学好中药化学、生物化学、中药学、方剂学等至关重要。为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我校开设了生活与化学选修课, 并组织开展竞赛活动。

竞赛培训 篇9

1 临床技能竞赛选手心理状况

医务人员在参加临床技能竞赛过程中, 由于外界刺激的增强会导致其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 并通过选手的外在行为表现出来。例如:竞赛动机水平不适当、目的不明确, 过分紧张、焦虑, 不自信, 意志力薄弱, 甚至情绪低落和暴躁不安等。对于高水平的技能竞赛, 当选手的知识、技能达到一定高度后, 心理素质的高低就成了决定其竞赛成绩高低的重要因素。

2 影响选手竞赛成绩的心理因素

2.1 竞赛动机水平

从心理学理论来看, 较高的动机水平会引起机体的兴奋性过高, 使选手在竞赛前后表现出注意力易分散、情绪不稳定、难以控制动作、动作质量下降等不良反应。而较低的动机水平又使选手不能充分调动竞赛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导致选手的最大潜力不能充分发挥出来, 造成选手的技能操作水平降低。所以说, 适宜的动机水平是竞赛选手形成良好竞赛心理, 在比赛中正常发挥的关键。

2.2 情绪

通常选手在比赛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情绪[2], 其常被认为是影响竞赛成绩的主要心理因素。虽然适度的紧张不但不会影响竞赛的成绩, 反而有助于激发选手的参赛欲望, 提高选手的主观能动性。但是, 强烈的紧张、焦虑情绪会直接影响选手技术动作的有效形成和心理潜能的正常发挥, 从而导致选手成绩下降[3]。产生紧张的原因主要有外界压力和自身压力两个方面。外界压力表现为:惧怕对手, 对比赛对手估计过高, 盲目听从外界消息将比赛对手实力扩大化;对比赛环境不适应, 包括场地、器材、观众等。自身压力表现为:对比赛成绩要求过高;想赢怕输, 对比赛的期望值过高;个人参加比赛的失败经历。

2.3 意志

个体取得成就的决定因素不在于智力的高低, 而在于意志的强弱。各单位选拔医务人员参加技能竞赛时, 往往会对选手进行一段时间的培训, 在训练中会要求选手对操作项目进行反复练习。练习内容的枯燥重复、练习对体力和精力的持续性消耗以及临赛前的各种紧张性刺激的持续存在都对选手的意志力有较高的要求。因此, 意志水平的高低也是决定竞赛最后结果的重要因素。

2.4 个性

选手的个性决定了其竞赛时的情绪、动机、竞赛状态等。个性又分为气质、性格、能力。对竞赛成绩产生影响的个性因素有:气质类型、表现欲望、争强好胜、内向外向、自卑心理等。有关气质的研究指出, 气质类型的差别更多取决于遗传因素, 气质类型并无好坏之分, 但是不同的气质类型在从事不同的活动时却有不同的表现。相对于粘液质和抑郁质来说, 胆汁质和多血质气质类型的人, 因更富有表演欲望与争胜精神, 从而在竞赛中表现更活跃, 竞赛成绩相对更好。

2.5 信心

选手对比赛的必胜信心是充分发挥其能力和技术的重要推动力, 没有信心会导致选手竞赛时心理过程混乱, 从而影响技术的正常发挥, 甚至招致失败。虽然信心不能代替技术, 但它是技术在困难条件下得到充分发挥的重要条件, 一位对比赛失去信心的选手是绝不可能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的。

3 竞赛选手心理培训的策略

有关考试焦虑的大量研究表明, 考试成绩同考前紧张程度及压力有关, 而心理干预的介入会对考试成绩的提高有一定帮助。有研究发现, 适当地心理干预可以激发选手竞赛时取胜的信心, 有效消除考前的恐惧心理[4]。医务人员参加技能竞赛过程中的心理活动, 包括注意、情绪、记忆、动机、意志、个性等方面, 与某些种类的体育竞赛相似。此外, 竞赛过程中与评委和观众面对面的情境所引发的心理变化与体育竞赛也有相似之处。因此, 可以参考体育竞赛运动员心理学理论, 提出医务人员技能操作竞赛心理培训的策略。

3.1 激发适当的竞赛动机

在平时对选手的训练中, 应该加强对选手竞赛目标的训练, 使其清楚地知道, 想要取得好的竞赛成绩就必须有一个好的竞赛目标, 从而来激发好的竞赛动机, 只有动机正确, 才有可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3.2 暗示法

暗示法常用于自我心理调节, 是应对紧张、焦虑情绪的有效方法。暗示法是通过对自我重复施用暗示语, 从而使机体恢复放松状态以对抗紧张情绪。若选手在比赛前出现过度紧张时, 需要让他们放松以镇定情绪, 使其在赛前处于最佳的准备状态。例如, 选手在上场前可以静下心来, 默念针对性较强、正面肯定语气的暗示语, 如“我一定能够成功”、“精力集中, 动作稳定”等。避免使用负面暗示语, 如“不要慌”, 最好是说“我感到自己非常镇定”、“我完全相信自己”、“我的精神很集中”等。当然, 不仅自我暗示能影响选手的心理状态, 他人暗示也能对选手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比赛前, 教练员及同伴对参赛选手的鼓励都会使选手信心百倍, 将紧张、害怕的情绪转化为动力, 从而使选手的操作得以稳定发挥。

3.3 放松训练

放松训练是一种运用自我暗示结合思维表象, 调整呼吸, 先放松, 而后进行积极动员的练习方法。选手在心理紧张时, 会表现出肌肉僵硬、全身发冷、动作变形等反应。可通过自我暗示、按摩、静坐与催眠等训练方法, 消除选手的紧张情绪和神经疲劳, 降低能量消耗, 使其身心处于最佳状态。通过放松训练能对选手的生理及心理机能进行调整, 如脉搏、情绪、反应、动作和注意力。放松训练中的自我暗示语可根据需要设计, 从练习场地、次数和时间上适当调整。在进行放松练习时, 先让选手以最舒适的坐姿闭上眼睛, 一边做慢而均匀的腹式呼吸, 一边默念放松的暗示语:“放松我的额头, 放松我的眼睛, 放松我的脸颊, 放松我的嘴巴……”按照由上到下, 或由下到上的顺序依次默念, 每句话重复3遍, 直到感觉全身都处于放松而舒适的状态, 此练习每次约8~10分钟。

3.4 感知适应训练法

所谓感知适应训练, 就是指有意识地设置和正式比赛相类似的各种复杂条件进行训练[5], 具体方法有公开测验和表演。一切按比赛要求, 目的是降低比赛刺激的新异性, 以提高选手对各种场景的适应能力。测验或表演时按比赛要求计时, 让选手穿上比赛用的服装进行测验。适应训练是赛前训练的核心环节, 通过适应训练, 使感受力朝着适应比赛条件的方向发展, 感知方面的适应性可以保证选手最佳比赛状态的形成。

3.5 表象训练法

表象训练又叫念动训练, 是一种用词语唤起表象, 并借助表象进行动作演练的方法[5]。心理学研究认为, 当人体产生一种动作表象时, 总是伴随着产生实践这种动作的神经冲动。这时大脑皮层的相应中枢就会兴奋, 原有的暂时神经联系就会恢复, 这种兴奋就会传至相应的肌肉, 引起难以察觉的动作。这种效应有利于建立和巩固正确动作的动力定型, 从而有助于选手熟练掌握动作和加深动作记忆。赛前, 对于成功动作的表象体验将起到动员的作用, 使选手形成最佳比赛状态。提高运动表象能力的方法有:让选手在上场前先在脑子里过一遍“电影”, 包括动作和表情;平时训练后, 立即在脑子里重复一遍完成得最好的动作表象和身体感觉;让选手多看别人训练或者多看录像, 以便找到动作的特征和感觉。

3.6 建立合理的训练制度, 搜集比赛的相关信息

医务人员参加技能竞赛, 训练大多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 训练时间短, 所以建立合理严格的训练制度尤为重要。选手要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只有高标准、高要求的管理制度, 才能使队伍有凝聚力、战斗力, 才能适应紧张的环境。培养选手克服困难的能力, 锻炼选手的坚强意志。赛前应尽可能详尽地搜集比赛的相关信息, 如比赛场地、模型器材型号、赛制、对手实力、评委信息等, 这样可以提高选手对比赛的掌控力, 减少因信息缺乏而带来的不确定感和焦虑情绪。

综上所述, 医务人员的心理素质对其临床操作技能竞赛成绩有很大的影响。目前, 国内对竞赛选手心理培训的研究较少, 还未建立起完善的理论体系, 可以借鉴体育心理学竞赛运动员心理培训的方法对临床技能竞赛选手进行心理培训, 以期提高其竞赛成绩。

参考文献

[1]章英, 刘雪梅.感悟于临床检验技能竞赛[J].江西医学检验, 2007, 25 (4) :363-364.

[2]丁秀桥.护士护理技能竞赛焦虑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1, 19 (6) :691-692.

[3]马启伟, 张力为.运动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

[4]张渝, 张立华.心理干预对新护士护理操作技能考核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0 (7) :828-829.

竞赛培训 篇10

1 电子商务技能竞赛在高职院校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参加电子商务技能竞赛的热情不够、积极性不高

电子商务技能竞赛能提高大学生在电子商务方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本该积极参加, 但根据近几年我院承办绍兴市大学生电子商务技能竞赛和参赛实际情况来看, 参赛前的学生报名数并不是特别理想, 组队挑选培训也并不是特别顺利。主要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主动积极报名参赛的学生太少:二是电子商务技能竞赛分为初赛和决赛, 参赛周期比较长, 部分报名参加竞赛的学生雷声大雨点小, 只有三分钟热度, 吃不了苦;三是竞赛对学生实践能力要求较高, 肯付出、肯投入时间实践、有强烈竞赛欲望的学生不多;四是部分优秀学生顾及计算机、英语等考级考证, 担心影响课程成绩, 优柔寡断, 中途弃赛。

1.2 电子商务技能竞赛参赛团队的合作意识欠强

电子商务技能竞赛参赛项目分为技术类、报告类和综合类三个类别, 每件参赛作品的作者不超过3个, 项目具有一定得团体性, 以综合类作品为例, 主要是指面向现实应用, 既有可行的技术解决方案, 又有一定的商务创新价值的作品。项目由2~3名正式队员组成, 要使项目顺利完成, 需要各队员的明确分工与密切合作。但是在整个参赛过程中, 发现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欠缺, 团队成员相互探讨、相互促进的气氛不浓, 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各成员职能的正常发挥。

1.3 指导教师专心集训的精力和时间不够

大部分指导教师都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 平均周课时在12节及以上, 又要兼任班主任、研究课题等, 专职做竞赛指导教师的几乎没有。因此, 许多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 能够全力进行电子商务竞赛辅导的时间不多,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电子商务技能竞赛的培训质量和成绩。

1.4 实践性教学工学结合力度不够, 影响技能竞赛的训练进程

电子商务技能竞赛旨在增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提高大学生在电子商务方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参赛作品的评分标准主要为材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可行性与实用性、创新性与先进性等, 我院电子商务专业基于工学结合的实践性教学力度不够, 而这些评分标准没有一定的企业全真项目实践往往很难达到, 而大部分高职院校目前开设的课程实践教学内容与电子商务技能竞赛项目相关的知识相差甚远, 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竞赛的培训进程与质量。

2 电子商务技能竞赛方法与培训策略研究

如何解决电子商务技能竞赛过程中存在的上述这些问题?笔者根据近几年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省市级电子商务技能竞赛的一些经验, 结合我院承办绍兴市大学生电子商务技能竞赛的一些经验和方法, 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考虑:

2.1 开展深化学风建设年系列活动, 多渠道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

学生参加电子商务技能竞赛的热情不够、积极性不高,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热情不够。建设优良学风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目标的重要基础和保证, 我院通过开展学风建设年系列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向上, 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引导他们明确学习目标, 从思想上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 从而提高他们的参赛热情。

2.2 建立切实可行的电子商务技能竞赛激励机制

开展电子商务技能竞赛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科研能力、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开展电子商务技能竞赛也能有效地促进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 最终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目的。但是电子商务技能竞赛训练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甚至也会影响一些课程的平时成绩, 如果竞赛的宣传工作和激励措施不到位, 学生的参赛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根据我院实际情况, 建议各高职院校对参赛学生、指导教师、二级院系等都实行较大力度的激励措施: (1) 对参赛学生:获奖学生给予优先考虑各类评奖评优评和推优入党;推行“课赛结合”模式, 参加竞赛获奖的学生相关专业课程给予加分, 成绩突出者给予免修;学院对获奖学生给予公开表彰, 其获奖成绩载入档案, 择业时给予优先推荐。 (2) 对指导教师:对在市级及以上电子商务技能竞赛中获奖的指导教师将在岗位聘任、职称评审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 并给予相应级别的奖金和培训课时补贴。 (3) 对二级院系:各系部组织参加技能竞赛的成绩纳入系部考核范围。学院只要认真出台、贯彻落实这些激励措施, 相信不论是学生、指导教师还是二级院系, 参加电子商务技能竞赛的积极性都将大大提高。

2.3 构建科学的电子商务技能竞赛训练方法

针对电子商务技能竞赛过程中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不强、创业创新精神不够等问题, 可以在大学生创业园进行集中训练, 从学生大一进校时就有意识地培挑选和培养, 让他们在实践中树立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来年的技能竞赛早作准备。另外, 为扩大学生挑选范围, 可以考虑在每年省市级电子商务技能竞赛举办之前组织全院性的电子商务技能竞赛, 既可以挑选竞赛学生又可以推动学生参加竞赛的积极性。

2.4 组建一支富有战斗力和创新意识的指导教师团队

电子商务技能竞赛涉及的内容是既有技术又有管理, 单靠一个人的努力是很难完成, 因此必须组建竞赛培训团队或工作室。可以在电子商务技能竞赛分类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指导教师团队, 比如报告类竞赛培训团队, 技术类竞赛培训团队等等。同时, 教务处、二级院系在安排教师教学任务时要优先考虑让指导教师承担与竞赛项目相关的课程, 这样在平时授课的过程中就可以向学生灌输竞赛相关的知识与技能, 从而达到以赛促教育人才的效果。

2.5 建立“竞赛机制”导向下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竞赛机制导向下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融合了学科竞赛、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三者之间的关系。聘请企业相关技术人员对部分学生进行培训辅导, 既开创了工学结合新模式, 又有利于提高电子商务专业各类竞赛的成绩, 也适时推动了电子商务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教学的发展。

3 结论

竞赛培训 篇11

关键词:高职教育 电子设计大赛 训练 创新能力

课 题: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立项课题,课题编号:2012B397。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已成为一个交流办学经验、培养电子专业创新人才、推动教学改革的重要平台,也是人才培养水平、专业办学实力比拼的重要平台。在历年比赛中,笔者学校派出的竞赛小组均取得了优秀成绩,每年都获得湖北省一等奖,特别是在2011年的大赛中一举夺得了高职高专组全国一等奖。笔者作为指导教师,亲历了从组织比赛到大赛结束的整个过程,现将历年以来竞赛指导培训工作的点点滴滴进行分析、整理、总结,供大家参考。

一、组织策略

1.克服困难,统一思想

电子大赛的困难首先在于组织工作非常复杂,第一次参赛往往会感觉无从下手;其次,大赛投入大,一般需要十多万元,学校领导是否支持心中没底;第三,大赛培训任务重、要求高。尤其对指导教师的要求高,教师要达到能指导大赛的水平必须经过自我学习、外界培训的艰苦学习过程。

鉴于此,笔者学校派出四名骨干教师到大赛经验丰富、成绩突出的武汉职业技术学院、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等兄弟院校学习,了解参赛内容,学习组织经验。特别是了解到黄冈职业学院最初参加大赛时,很多教师甚至都不会应用单片机开发系统,条件非常艰苦,但他们说干就干并且取得了较好成绩,这一点也使笔者学校下定决心,从领导到教师统一思想,上下一心,迅速走入正轨。

2.统筹规划,科学安排

全国电子大赛培训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从第一阶段基础培训到第二阶段综合实训,再到第三阶段实战训练,要循序渐进,参赛队员选拔、教练员分工、项目选取、训练日程编排要科学合理。

一是教师要根据专业发展需要并结合自身特长分配合适的任务,同时要安排青年教师参与培训组织和学习,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双师素质。二是要把大赛期间所需显示驱动模块、直流伺服控制模块、开关电源模块、模数转换模块、功率放大模块的制作列为前期训练项目,在前期訓练的同时完成后期大赛所需的功能模块。三是大赛协办单位提供原件、集成芯片、开发系统,这些大赛命题一般会有所涉及,所以训练期间要尽可能选用。四是项目安排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全国电子大赛每年的命题基本可以划分为六个类型:电源类、信号源类、放大器类、高频无线电类、仪器仪表、控制类。学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专业发展方向初步预定未来选题方向,瞄准此方向并作针对性训练。否则面面俱到,没有重点、没有针对性,训练就不会深入,就达不到好的效果。五是学生的训练要有重点。比赛期间,为了保证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比赛的全部任务,一个队三个学生要按“电路设计、程序编制”“电路搭建、电路调试与指标测试”“设计报告的撰写”进行分工协作。三个方面都直接影响大赛的成绩,不可偏废。六是科学编排日程,保证训练效率。大赛训练难度大、强度大、周期长、任务重,要松紧有度、劳逸结合,要一个一个项目有序推进,训练、交流、总结要有机结合,特别是在假期训练期间要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安排一些体育活动,让学生身心得到放松,提高训练效果,切忌打疲劳战。

3.合理选拔,重在培养

学生是比赛的主体,学生的素质、基础、态度是影响比赛成绩的关键因素。教师可以在学生报名、辅导员推荐的基础上,组织理论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选拔队员。

第一,将学生的基本功(模电、数电)考查放在首位。电子大赛培训的内容很多都超出学习范围,需要学生进行拓展学习,因此学生的基本功不仅能客观反映学生的素质和功底,同时也是学生能否不断进行拓展学习的基石。第二,在注重学生理论功底的同时,要注重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非常重要。因为大赛对学生学习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归纳分析能力、交流沟通能力、总结评价能力都有较高要求。第三,注重考查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很多学生刚开始时兴趣浓厚、热情满怀,随着学习训练难度、强度的增加,部分学生会丧失信心,打退堂鼓。这样的学生不仅自己会放弃,而且会在队员中产生消极影响,从而影响到整个大赛队伍的稳定。因此,教师在选拔队员时,要适度地让学生了解大赛的难度,要充分考查学生的毅力和精神。第四,分阶段逐步挑选。采取 “金字塔”式的末位淘汰,对参加培训学生分阶段进行考核,考核通过者进入下一轮的培训,要根据情况逐步淘汰一部分确实不具备参赛能力的学生。

二、培训方法

1.抓基础

基础是一切创新和实践活动的基石。在基础培训中,笔者学校一手抓元器件的典型应用,一手抓单元电路的模块化设计与制作。

(1)元器件的典型应用。电子元器件是组成实际电路的基本部件,只有熟练掌握了各种元器件的性能及典型应用,才能设计出高质量的实用电路。笔者学校从品类繁多的电子元器件中精选了大赛中常用到的各种元器件,系统地介绍了它们的型号、种类、结构特点、主要参数以及选用方法等实用知识,并让学生对它们的典型应用进行深入学习。

(2)单元电路的模块化制作。如果把元器件比做细胞,那么单元电路就是器官,单元电路的培训采用模块化的方式进行。笔者学校将培训内容分成稳压电源模块、电压放大电路模块、功率放大电路模块、运算比较电路模块、信号发生器模块、脉冲开关电路模块、计数器模块、编码电路模块、定时器模块、传感器电路模块、显示电路模块、控制电路模块等,加以分析和训练。通过对这些典型单元电路模块的逐一分析、设计、制作, 使学生形成相对固定的规范。这种方式的培训使学生掌握了知识并能够灵活应用,保证了比赛中设计作品的质量和制作效率。

2.重实战

要想在比赛中取得理想成绩,学生还必须具备应战自如的能力。为此,笔者学校采用实战模拟教学法,即模拟比赛时的真实状况,例如举办一次模拟大赛。大赛给出真实的电子设计比赛背景,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某一作品的审题、设计、制作并完成设计制作报告,有时甚至可以给出一些干扰因素,以提高学生在复杂的环境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态环境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增强他们的实践经验。

3.加强团队合作

笔者学院特别邀请有丰富一线设计经验的企业工程师加入指导团队,教练组成员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不仅教练组所有成员相互合作,学生们也是如此。电子设计大赛要求三人组成一个队,组员们在顺境中要相互提醒,保持冷静,在逆境中要相互鼓励,共渡难关,出现问题时不能相互埋怨。这样不但提高了设计课题层次和学生的整体设计水平,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整体观念,增强了学生们的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参考文献:

[1]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组织委员会.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章程[EB/OL][2007-08-13].http://www.nuedc.com.cn/news.asp?bid=1.

[2]徐健,刘瑞娟.高校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训练方法谈[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3]陈荣华,喻成涛.浅谈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J].江西教育学院学,2007(3).

竞赛培训 篇12

对电类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除了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采用实际工作任务进行培训外, 学生在校内学习阶段参与国内各类学科竞赛也是一种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进行培养和提高的有效方法。目前规模较大的、由政府直接主导的大学生电子学科竞赛。各学科竞赛从表征上看, 是对学生知识、技能的考核, 本质上则是对参赛学校教学质量的全面考核。

学科竞赛开展的初衷, 是以赛促教、以赛促改, 在竞赛开展的过程中, 只有通过不断完善自己课程体系及课程内涵, 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业务水平, 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 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才可能取得各类学科竞赛的好成绩。

因此, 对电类学科竞赛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教学改革思路进行分析、总结, 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学生工程实践、电类学科竞赛基地建设方案及学生学科竞赛培养方案, 对电类专业教学改革、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及学科竞赛管理、培训等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导向和推进作用, 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1研究内容及进度编排

总体可设置四阶段, 分步骤、分层次进行该课题的科学研究, 总体安排及进度如表1所示。

2讨论与小结

通过调查研究、并结合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的具体情况, 必须对高职电子实验教学环节进行整合和优化, 具体思路为:

(1) 开设一定数量的验证性基础实验, 但必须少而精。主要包括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以及高频电路三门课程的基础实验。

(2) 强化设计性实验环节。在单元性的设计实验和综合性的设计实验中, 辅导老师不要直接给出原理图, 只是拟定设计题目, 提出设计要求, 给出主要参考器件。

(3) 通过教学使学生对常用器件 (分立器件、各种集成电路等) 知识进行掌握, 引导学生对新型器件进行了解。

(4) 加强对学生使用常规仪器和工具的实践教学。

(5) 完善并加强计算机的电子辅助设计和仿真。

(6) 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重要突破方向。

此外, 应该鼓励参与、积极组织各类电子设计竞赛, 常年组织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 为学生提供长期、稳定的设计实验平台, 为学生的素质教育提供多种渠道。

3结语

通过分析、研究当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及竞赛培训体系, 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作为主要教学目的, 开发出结合电类专业现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学生培养方案及电类学科竞赛及学生工程实践基地建设方案。

课题取得的研究成果应当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完成对电类专业学生实际掌握知识、技能、工程实践能力的分析。

(2) 完成对学科竞赛及行业对学生具体工程实践所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工程实践能力的分析。

(3) 完成对外校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及学科竞赛开展工作的调研, 整理及总结工作。

(4) 调研电类专业实际硬件设施情况, 并根据实际情况制订电类学科竞赛及学生工程实践基地建设方案。

(5) 研究、制订与该方案相配套的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计划和部分学科竞赛学生培养计划。

对该命题的研究、是一个长期的、不断修正改进思路的过程, 我们还要继续研究解决的问题主要是落实并实践该课题的研究成果、即:基地建设方案与学生培养、培训计划, 通过实践中找出不足、适时完善并作出更符合实际教学规律和更好教学效果的一揽子计划方案。

摘要:对电类专业学科竞赛及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训课程开发的研究背景、意义和可预见的成果进行分析。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等院校为蓝本开展研究, 主要介绍了研究的实践方法、研究结果, 并给出了需要与此相关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及内容。

关键词:工程,竞赛,能力,课程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2]李俊梅, 夏耀.电子信息专业项目课程的教学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 2008 (14) :83-84.

上一篇:质量控制与优化下一篇:动态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