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活动与日常生活

2024-10-21

审美活动与日常生活(精选4篇)

审美活动与日常生活 篇1

摘要:什么是美?美是难的。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美学所知道的,虽然美很难,但每个人都拥有一定的审美感受与体验,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经常自觉或不自觉地从事审美活动,审美活动也就是从心灵感知和情感体验为表现的内在生命活动和独特精神活动,它具有特有的性质,区别于人类的其他活动。其实,审美活动与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审美活动,审美理想,日常生活

什么是美?美是难的。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美学所知道的,虽然美很难,但每个人都拥有一定的审美感受与体验,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经常自觉或不自觉地从事审美活动,审美活动也就是从心灵感知和情感体验为表现的内在生命活动和独特精神活动,它具有特有的性质,区别于人类的其他活动。其实,审美活动与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精彩纷呈的审美现象。许多人心里都有一个谬论,他们认为只有去欣赏艺术才算是审美。例如去音乐大厅听朗朗的钢琴独奏,去影院看好莱坞大片或者去画廊欣赏梵高的个人作品展,有的还钟爱于那些珍贵而稀有的东西,认为只有那样才是真正的审美。其实不然,当你在风和日丽的时节,携友郊游,玩闹嬉戏,满眼的娇红嫩绿,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你会不由自主的享躺在这片春意的怀里,感受春风拂面的清凉;当你面朝大海,眼观它的汹涌澎湃时,你也会想大声地呼喊,抒发你满腔的感慨;当你仔细阅读一部小说时,为其情节所吸引,你更会跟着主人公一起悲喜,或豪放不羁,或柔情似水。那么,看到公交车上青年为老人让座的画面,那是美;看到小鸟在公园飞来飞去,那是美;看到亲朋好友嫁娶时的喜庆热闹,那也是美。这些都是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事,你却从中获得快乐与喜悦等种种美的感受。这就是你进行了审美活动的结果。

许许多多的审美活动都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只是说这些审美活动所带给审美主体的艺术冲击力与去欣赏艺术是不一样的。审美需要在审美理想的召唤下,使审美主体的自然需要变成审美需要,因而审美活动发生。人的审美理想不是完全相同的,但是审美主体必须是拥有与大多数人一样的喜恶好坏之感,不是变态的,是正常的。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里,审美是被作为一种需要而被要求的。工作学习的压力,社会的发展进步,世界的和谐相处等等一系列的事情环绕着每一个人,那人类就需要审美这种超出了机体限制的社会性需要。它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会让人觉得有新鲜感,觉得有意思,满足了他们。审美需要,人作为一种有生命﹑有意识的社会存在物所内在具有渴望在对象化的活动中能动地实现自己﹑肯定自己,并按照他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理想去自由地完整地发展自己的独特精神要求。它是在日常生活中,即与社会的﹑经济﹑军事﹑文化等有组织并具备一定规模的公共性的活动方式相区别的种种私人化的生活领域和生活方式的基础之上的,因为日常生活的完善,审美被需要,审美活动发生,唤起人不断创造自己生命价值的无限激情,人因此在自身的有限中实现着无限,在既定现实中创造着未来。那么,日常生活与审美活动有密切联系的观点便是无可厚非的了。

审美是一种最具个性化色彩的精神活动,它所构建的是一个具有独特生命意味的诗意世界。既然审美活动被定位于精神活动,那么就证明它是高于日常生活的。人们的日常生活只是一种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的一般过程,它是人们都拥有的一种生活方式。就像常说的“生活与生存”的不同,生活相对于生存来说,似乎高一级,它拥有生存以外的空间。那么如果把审美加进去,就是“审美,生活与生存”了。审美活动使人从日常世俗的﹑受到局限的﹑操劳繁忙的存在状态中解放出来,进入自由的生活状态,而且也使对象物从被支配﹑被肢解﹑被遮蔽的状态中解放出来,而以其独特的新颖面貌向人展示开来。试想工作了一天,回家躺在沙发上,打开电视,美妙的歌声传到你的耳朵,你沉醉其中,缓缓合眼,仿佛自己在飞翔,“啊,我现在轻松多了!”那么一天的抱怨没了,换来的是一种舒适与恬静。这正是因为你进行了审美活动,它把你带出了困乏的世界,让你学会愉悦心情,这是日常生活所不能给予的。

人在审美活动中的存在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存在,它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方式。日常生活中的每个现实的人都是最普通﹑最寻常的,审美活动则使人从平凡﹑琐屑的世界中超拔出来。日常生活世界在给人以稳定感和居家感的同时,也消磨着人的创新意识和忧患情怀,它使人最终融化到一种平均化的生活状态中。而审美活动则具有开放性﹑可能性﹑超越性,

它是一种面向未来,富于创造性的活动。拥有审美理想的人,他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对完善美的一种追求,那种强烈的审美需要是注定会让你讨厌并批评平庸的现实的,它会要求人们移置到批判的神识生活的新的视点上,要求人们去追求生命的真正的意义。也许有的人会认为,在现实生活中科技的发展生产的进步也是人的一种力量,也是人自由的创造性的活动,那审美活动所表现出来的人的本质力量也没有那么强大了。其实,任何一种现实活动都无法全面的实现人的自由本性和理想追求,而在审美活动中,人会暂时摆脱现实生活的种种限制,进入的是一种理想的﹑超越的存在状态,人的本质力量可以完全爆发,在美的世界里,你的个性可以完全张扬,你会体验到一种完全未有的自由感和解放感。在审美的世界里,仿佛一切都不是一切了。你走在林荫道上,树会变成保镖保护着你;树叶上跳动的点点亮光似是一群可爱的精灵,在为你舞蹈;哪怕是枯木落叶,在审美的国度里,都是很富有意味的东西了。

自觉或不自觉的审美活动,带给人们的是诗意的享受,每个人都有去感受美的权利。前面说审美活动是超越现实生活的,并不代表它就是多么的神圣,多么的高高在上。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精彩纷呈的审美现象,以其精妙绝伦的姿态,为广大的民众带来了审美的享受。也许是城市中的一片绿荫,也许是墙上的壁纸,又或许是个小礼品的包装。有句话说,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美是无处不在的,用眼﹑用耳﹑用心去感受,审美活动便发生了。

审美活动与日常生活 篇2

关键词:艺术设计,日常生活,审美批判

虽然在我国经济的强盛发展下,推动了艺术的发展,然而在我国设计领域中,仍然是将工艺美术作为艺术设计的基础,几乎是将艺术设计定义为艺术的旁支。[1]但随着我国文化产业规模化发展,艺术设计如果还被看做艺术,过于注重审美,则难以普及,但如果将艺术设计完全渗透至日常生活中,则很难相信艺术设计还具有审美标准,因此必须结合艺术设计与日常生活进行审美标准系统的构建。

一、艺术设计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艺术虽然有较高的物质价值,但其给人带来更多是精神层面的感受,尤其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层面的需求更高,即艺术设计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是必然的。[2]艺术设计渗透至日常生活中,能够提高生活的审美标准,而且艺术设计作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通过艺术审美提高艺术设计标准,且还能够促使艺术设计在日常生活中找到物质实体。艺术设计并非是全面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是以不同的层次和不同的产品发挥作用,继而影响人们的审美。艺术设计主要是对人们的精神层次产生影响,能够有效扩大艺术设计对人们审美的影响力,促使艺术实质化,让艺术设计作品对群众产生实质性审美引导和启发。

虽然艺术设计渗透在日常生活中有较多优势,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很多设计人员在接受设计任务时,主要是通过网络搜索和资料查询进行设计,而专业设计还会考虑到设计作品的使用环境、社会效应、审美引导、环保因素等。如Francesco Cappuccio设计的桌子“路易斯21世”受到广泛关注,该作品主要是将集合切割手法和古典韵味融合在一起,同时考虑到实用性,确保桌子在具有高价值审美的同时,还能够具有使用功能。如果设计师跟随日常大众审美的潮流,没有对日常生活的审美进行批判,其所涉及的作品将难以起到创新和提升大众审美水平的作用。因此设计师在进行作品设计时,不仅需要深入生活找到艺术与生活的需求点,还需要远离生活避免受到生活审美的影响。

二、对日常生活的审美批判艺术的设计立场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艺术设计已经逐渐转变为消费行为,艺术设计作品也逐渐成为群众的消费内容。[3]传统艺术设计最终被定位为收藏艺术,但如今的艺术设计已经成为消费行为。当前人们在面对一些艺术设计产品时,主要是通过对产品的使用体现出该艺术设计产品的价值,即如今艺术设计产品在日常生活中的流动越来越普遍。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在艺术设计产品时,考虑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界限,让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拥有全新的生活体验和艺术体验,同时还能够提高群众的审美水平。

随着我国群众文化水平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审美水平越来越高,因此对设计活动和产品的需求量和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且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一件高价值艺术设计产品能够快速传播到群众的视野中,继而被一些商家采用手段,促使群众可以通过便宜的价格选取该类艺术设计产品。在艺术设计领域中,涉及到物质、生活和精神等不同层次均需要艺术设计的实体,即在文化、艺术和商业领域中,艺术设计也是必然存在的,因此艺术设计者需要清晰认识到日常生活的审美水平,并及时进行审美批判。[4]设计师首先要对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多元化层次的审美水平具有较高的包容性,理解不同文化的艺术设计作品,尤其是与自身设计理念相违背的艺术设计作品,找出该艺术设计作品中的优点。但设计师尤其需要注重对日常生活的批判,主要是由于任何类型、任何主题的艺术设计作品都会进入日常生活,通过批判日常生活有效提高自身的审美格调和设计能力。设计师必须将对日常生活的审美批判作为基本立场。

三、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艺术设计在日常生活的体现越来越普遍,因此设计师必须时刻注重对日常生活的审美批判,提高自身审美格调,以设计出高于日常生活的艺术产品。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设计师应当包容不同文化的艺术设计,批判不同文化的艺术设计,以警醒自己不可盲目设计。

参考文献

[1]吴震东.“田野”的美学——兼论少数民族艺术研究与日常生活的审美批判[J].民族艺术研究,2013,(4):19-23+55.

[2]郑国友.现代性焦虑与日常生活批判——论王跃文官场小说的审美立场与艺术价值[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14-118.

[3]陶东风.走出精英主义,坚持批判精神——日常生活审美化十年谈[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6):30-33.

浅析化学工程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篇3

我国的化学工程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后得到了经济、资源、人才的各方面政府性支持, 从而得到了飞跃性的发展, 逐渐的对我国的能源产业、人民生活的“衣”、“食”、“住”、“行”和环境保护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我们的生活中其实就会遇到很多有关化学工程技术的问题。首先, 能够解决资源浪费问题;其次, 是指导各类化学实验的基本和需要, 任何实验都依赖于坚实的化学工程技术作为理论支持和指导;最后, 化学工程技术的发展能够有效的改善我国能源供给不足的问题, 多种新能源的出现能够保障我国的能源供应量, 以维护社会经济的发展。

2 化学工程的涵义和特点

2.1 化学工程的涵义

化学工程生产过程中包括化学工程和物理工程[1]。化学工程是以多学科交叉进行的技术研究, 但由于其与社会经济生产生活各方面有着紧密的联系和积极的影响, 因此成为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关键性产业。

2.2 化学工程的特点

复杂性是化学工程最为显著的特点。化学工程作为一个学科, 其辅助性学科是多样化的;作为一项研究, 其研究对象是复杂的;作为一种应用型的技术, 其涉及到的社会生活领域是广泛的。复杂性是化学工程技术的研究和发展过程中的能够体现其特征的关键词, 研究过程自身具有复杂性、物系对象具有复杂性、流动边界具有复杂性等等。

3 渗透到生活各领域的化学工程技术

生活领域中的化学工程技术是十分基础并且广泛的, 涉及到“衣”、“食”、“住”、“行”和环境保护的方方面面。化学工程作为一种现代学科, 在研究其应用领域的时候, 只需要对比如今的生活与古人生活的不同之处便可以一目了然。

3.1 衣——多样化的服装材料

化学工程技术在日常生活的“衣”方面的体现, 主要贡献就是合成纤维。合成纤维不仅可以用于生产服装、渔网、绳索等生活用品, 还可以生产工业用织物、隔音、隔热、电气绝缘材料等, 医疗用布等医疗用品[2]。古人在穿着方面多使用棉、麻、丝、绸、皮革等制品, 在颜色、功能和韧上难以与如今的纺织用品相比较, 这多亏了现代化学工程技术的发展。如今, 以化学工程技术为技术支持的合成材料已经在诸多领域代替了天然纤维, 其地位也已经早期超越了天然纤维, 市场占有度远远大于棉麻等天然纤维, 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

3.2 食——便捷、美味的食物

人类对于美食的追求是自古便有的, 但是古人多是把关注点放置在珍贵的食材和烹调技艺之上。现代的人类通过化学工程技术的支持, 人工性的合成了多种调味品为烹调增加口感, 同时研发出的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在保证食品色泽和口感的基础上, 还将食物的保鲜期大大的增长了, 研发出的例如方便面一类的方便食品为现代人类的快节奏生活提供了食物保障。结合了生物工程的化学工程技术, 提高了水稻和小麦等粮食作物的产量, 解决了地球日益增长的人口的饮食问题, 同时将外来植物种类进行改良以适应本地的气候条件。人们能够吃到来自地球另一边的食材也有着化学工程的贡献。

3.3 住——提高居住质量的材料

从现存的古代建筑就能够知道, 在没有化学工程技术下的居住空间的建造, 多用自然中能够取得的材料, 木材、石材、泥土、海草、竹子等。这些自然材料建造的建筑, 由于技术条件限制, 高层建筑很少, 建筑的抗震性和耐用度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越是坚固的建筑, 其建造周期都长。在化学工程技术支持下, 现代建筑有水泥、混凝土、钢筋等等一系列的现代化建筑材料, 在保证建筑质量的情况下, 能够快速的建盖起高层建筑, 在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今天, 能够有效的提高土地利用率。

3.4 行——改善交通设施使用性

交通是社会发展的催化剂。古人使用的交通工具都是人力或者畜力为动力, 而现代交通工具是以石油为原料, 通过化学工程技术开发出各类供机械运转的燃料, 在舒适性、运载能力、速度等各方面远远优于古代交通工具。以石油为原料还生产出了能够铺路的沥青, 以橡胶为原料生产出了轮胎。在化学工程技术的帮助之下, 现代社会的交通方式呈现多样化、立体化、网络式的发展, 大大缩短了世界的距离感, 加快了人们的生活速度和办事效率。

3.5 绿色化学避免环境污染

传统能源不仅对环境危害力量极大, 并且面临着枯竭的危险, 因此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3]。现代化学工程的发展方向就是在改良现有技术的同时, 不断的与新型技术结合, 研发新型能源。新型能源的出现, 不仅仅是能够填补传统能源的供应缺口, 还能够有效的避免能源使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4 结语

化学工程对于社会的贡献是巨大的, 对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也是息息相关的。化学工程以其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式, 将其研究成果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 逐渐的改善人们的“衣”、“食”、“住”、“行”的质量, 同时为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洪昆.试析化学工程学科未来的发展动向[J].化工管理, 2014, 08:34.

[2]李文, 张桐.分析化学工程与日常生活的联系[J].科技资讯, 2013, 03:88.

审美活动与日常生活 篇4

1、避免观看中的先入为主

阿利卡1929年出身于一个犹太家庭, 他的少年时期极为动荡, 13岁时被关进纳粹党集中营, 他的绘画才能使他有幸被解救并进入耶路撒冷美术学院, 后又赴巴黎美术学院学习, 在巴黎美术学院他受战后流行于西方的抽象表现主义影响很大。在50年代起, 他被认为是以色列很有前途的抽象表现主义画家。1965年, 在他取得重大成功之时却毅然放弃了这一切, 重头再来。他开始将视线仅仅指向可见世界, 画风走向写实。并以写生作为终生奉行的创作准则, 由此真正的树立起个人的艺术面貌。与贾克梅帝交往是阿利卡艺术转向的直接原因, 对现想学的关注则是阿利卡思想转变的重要原因, 为此, 他用了四年时间一直专注于思辨和哲学研究而甚少作画。这促使他开始对抽象艺术进行反思, 正如贾克梅帝所说:“重要的是避免一切先入为主, 尝试只看那些在着的东西。”因此, 阿利卡最终认识到:“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从绘画到绘画, 没有将绘画行为与观看事实联系起来。一直是在重复同样的形式。”并领悟到绘画的实质不在于记忆和解构, 而在于观察。

2、描绘≠再现

虽然阿利卡不满足于抽象艺术所呈现的固定的程式和千篇一律, 但阿利卡也不满足于模拟仿真的超写实。不满足单纯的“再现”。

“再现”[representation] 是描述图画的核心术语, 甚至是判断图画的主要标准。但阿利卡厌恶“再现”一词, 他曾说过, “依据生活作画并不仅仅是再现, 但我不知道如何称谓它……”他不愿意把他的作品说成再现的作品, 因为他认为逼真的再现由于照相机的出现已经成为事实。那么, 绘画作品所追求的不仅是简单的转录事实, 而是理性而真实的描绘, 是初见到这个事或者经过长时间的解除此事物后在心里所呈现的一种代码化的可识别的形象符号的物化。因此, 可以说描绘真实依旧是检验思想本身。阿利卡从来不利用照片或图像进行创作, 因为那样做是对他绘画观的彻底违背。阿利卡用“气”的消亡来比喻利用照片进行创作对于绘画的危害。他曾说“摄影对于绘画, 确切地说是一个消极作用, 一个有害的捷径, 因为它太容易……根据照片所作的画面, 离主题更遥远, 他没有生命的痕迹——气, 只是一种拷贝, 拷贝感光片上的一个图像, 没有经过手所经过的一种颤动, 绘画要求是一种自发性, 你拿一件旧石器时代的作品, 线条像在岩石中切割, 是那样的颤动, 都是有生命的。摄影不是一种痕迹, 而是一种反射。”他的这段论述分析了绘画与摄影的区别。而他从描绘中获得的真实的精神力量, 是任何真实事物或者照片所不能替代的传递的。

二、阿利卡与日常生活

1、阿利卡生活中一瞥

翻开阿利卡的画册, 一把雨伞、一双破旧的皮靴、一件大衣、甚至于随手放在桌子上的新鲜蔬菜, 他的画作题材均是来自他的日常生活, 他相信事物的本质是可以通过平常事物的特征来表现的, 甚至借助于微不足道的平凡事物来获得的。如果画面内容丰富, 意向表现准确, 就可以在瞬息万变的物象中, 找到事物的本质含义。

我们对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往往熟视无睹, 我们每天进出自己的房间, 知道这里有一把椅子, 哪里有一个花瓶, 但我们不一定“看见”这些物象, 仿佛它们并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知觉结壳为习惯, 变成自动的意识, 失去了对物象的新鲜感觉, 更不要说对物象在不同的时刻所发生的微妙变化的视觉感受了。当然, 这种知觉习惯当然是阿利卡早年的抽象画得以立足的基础。人类即是借助知觉习惯而发展出象征符号在此视觉物象被赋予了某种抽象特征, 是经由“公式”而非“认知”而暗示出来的。号和公式是系统的, 并运用这类“缩略语”表示完整的意义。对后来提倡写生的阿利卡而言, 习惯成自然的知觉遮蔽了我们的眼睛, 使之对日常生活的奇妙变化视而不见。人们需要他那种写生艺术打破直觉习惯, 帮助我们恢复对生活的新鲜感觉, 帮助我们重新感觉事物的奇妙特质。正如谢可罗夫斯基所说, “艺术的存在, 可以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受, ……使人感受事物……艺术的技巧是要变 (熟悉的) 物象为不熟悉之物。因此, 阿利卡的艺术的魅力在于:它使我们所熟悉的东西顿然变得那么新奇, 那么出乎意料, 那么意味深长, 而丝毫不失其自然的本色。因此, 看到阿利卡的画, 你会吃惊的发现平日生活中你我不经意的一瞥所能看到的, 但却从未留下深刻记忆的东西会有如此特殊的魅力, 是人强烈的感到画家的存在。

2、阿里卡生活中的“饥渴的眼睛”

阿利卡专画生活中各种不起眼的题材, 但他决不是见到什么就什么;他以“饥渴的眼睛”观察生活, 但并非是以同等的眼光看待所有的题材的。艺术必须表现我们的体验, 但我们的体验并非都是自动具有表现性的。他说, 他与题材的关系就像他与电话的关系:电话铃响了, 他就要立刻作出反应, 别无选择的服从这种冲动。驱动力或“强度”是前提, 他的画都是在这种状态下画的。他的作品与表现对象的尺寸关系——他的许多作品都与对象的实际尺寸相同——是由他与题材之间的距离所决定的。某种距离会给他以驱动力去捕捉眼前可见的每一个“微粒”[particle]。

现象学研究者们认为, 写眼前的东西, 看似简单, 其实很不容易, 甚至是不可能完成的工作, 因为当我们看的时候, 对象本身在变化, 观看者的位置以及情绪——爱、恨、喜、怒、哀、乐、欲等都在变化。现象学的分析认为, 意识是一个“不断流变, 不断生成”的绵延不断的意识流, 它是一种时间性的存在, 因此, 没有任何刹那间的意识会固定不变的。所以, 在一段持续的观看之中, 围绕着同一个对象就会产生一系列不同的形象的“意识刹那对象群”。阿利卡认识到了这一点, 因此, 阿利卡的绘画都是即兴的, 好似听到电话铃声时的即兴反应一样, 在创作的冲动下当天完成创作, 绝不把一件作品拖到第二天完成, 因为这样的间隔会使画家没了感觉, 无法留住对画物体的相似性和一致性。用阿利卡的话来说, 如果画面上只表现是记忆, 而不是创作时的感受, 那简直是“欺哄和撒谎”。在阿利卡看来, 笔触在时间上是不可复制的, 笔是具有限制性的工具, 其运行与被画对象同处一个空间, 而我们不可能再次进入同一个空间, 这一时刻又不能重复, 因此, 在阿利卡的眼中, 草图或速写与完整的作品之间根本没有区别, 前者就是“作品”。

阿利卡那种直接着笔于画布之上的创作手法与艺术学院里传统教学中的新学院派画法 (主要是塞尚的不断调整, 比较明暗关系的技法) 有所不同, 他曾说过:“传统写实画家再开始到结束一幅画的时候, 他知道他作的什么画, 而我不知道怎么开始, 怎么结束。”他作画时好像从不构思, 只是在寻找一个特定的“点” (比如从一只眼睛中的瞳孔, 或是一个鼻孔) , 这个点就是所谓的“趣味中心”, 由它开始辐射到整个画面, 波浪般的漫向四周的海滩。阿利卡认为这个特定的点应该是最吸引作者眼珠的地方, 是观察和作画时的“趣味中心”。一旦抓住了这个“趣味中心”, 他就格外的激动, 不完成它就什么事也不干了, 他会立即用笔把那神奇的一刹那变成永远的一瞬。因此, 这个点在某种意义上说在一开始就包含了整个画面, 与画面的四周无意识的建立起了联系。阿利卡许多作品都是在这样一种模糊的、偶然的但却是强有力的冲动下的创作的, 然而他的作品并没有破坏自然界呈现出的样子, 反倒更使观者发现他们在面对画面世界时所体味的。传达的过程中也就是他的探索过程。他把自己也融入了这一过程, 用他流动不歇的笔触体现大自然流动不止的本质。每一次都是重新开始, 每一次都是从未有的体验, 一切流动不止, 从未重复。

3、小东西的意义

阿利卡始终认为绘画是一种感受, 绘画作品必须给观众带来某种启示, 阿利卡的作品大都源于他身边的细小的事物, 他相信任何微小的事物都可能具有深层的意义, 但是, 那看似简单的物象, 通过他的画笔表现出来, 在不经意之中产生了非凡的意义。他的一副名为《塞缪尔的勺》的油画, 就是这样一幅作品。这幅画是阿利卡为纪念他的好朋友塞缪尔·贝克特逝世一周年画的, 作品构图简洁, 画面上只有一把孤零零的银勺躺在皱褶的白色亚麻布上, 勺柄上刻着“塞缪尔”的字样, 以洁净的黑、灰构成画面。勺子使用很重的颜色来完成, 布的褶皱是灰色的, 其余部分为白色。褶皱在画面上形成一个“十字架”的形状, 与“十字架”下面的勺子形成一个完美的构图。阿利卡似乎想通过这个对比强烈的图示告诉人们, 也告诉自己, 他最亲密的朋友贝克特在基督十字架救赎下并没有死, 且一直活在永远里……虽然这把勺子是塞缪尔·贝克特送给阿利卡大女儿的出生纪念物, 在画面里隐藏着叙事性, 且寓意深刻, 但抛开画作以外的故事, 就其纯粹的视觉感受而言, 《塞缪尔的勺》也是令人过目不忘的。“那些不能被解释或者甚至不能完全描述的东西, 就是作品的精神价值。”

阿利卡所做的并不仅仅是将平凡的事物画入一张非凡的艺术作品中, 而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揭示了一个一个的小小事件的内涵, 尽管它们原来就存在。这些反应日常生活的作品, 虽然范围小且题材重复, 但阿利卡的作品仍然令人相信:视觉世界中对绘画母体的表现是无限的, 小事物所带给人们的意义也是无限的。

三、阿利卡独特的绘画语言

每一个优秀的艺术家都有自己的绘画个性语言, 他们用合适的绘画语言来表达合理的绘画内容, 准确的阐述了艺术家本人的精神状态。不同的画家都会通过他们的个性语言在作品中来铭刻他们的个性特征。阿利卡也不例外。他的作品中, 我们能够看到:不拘一格的构图, 准确到位的造型, 逸笔草草的笔触以及朴实自然的色彩等因素共同构建了阿利卡艺术的巍峨大厦。

1、新颖的笔触

对于阿利卡的研究使笔者发现, 他的绘画具有极富特色的线条, 使我们不难体会到画面经营中的用心良苦。他调配好颜料与媒介剂的比例后, 使用硬毛笔在画布上随着物象形体或皴或擦或涂抹地自由运笔, 毛笔在画布上留下的痕迹与中国画的皴笔极其相似。这种自由运笔的方式与他创作的观念有着紧密的联系。首先, 阿利卡独特的观察方式决定了他的许多作品实在即兴的状态下一气呵成的。可以说, 它的画面中所留下的笔触痕迹会显示其作画时的情绪, 阿利卡需要用笔触传达他在作画时对事物的真实感受, 正因如此, 与情感相适应的笔触也具有其它独特的表现力。其次, 这种用笔的方式也受中国写意画的影响, 阿利卡认为一幅作品中任何色彩与形式的组织运作都离不开一种“能量”的存在于贯穿。这里所说的“能量”也就是中国画的“气韵”, 而笔触在画面上回旋绵延伸展正是体现“气”的重要条件。第三, 在作画的过程中, 由于颜料与媒介剂的调配比例和运笔速度的急缓而产生的飞白和留白, 使画面产生青山红预约的活力和透明感。

在谈到人物绘画的时候, 阿利卡曾说:“我的元素是笔触, 我用笔触感受你的鼻子与耳朵之间的距离。我想象着自己的眼里用笔触成的坐标……”从这些言论中我们能看出, 这时的笔触对阿利卡来说恐怕已不仅是笔触了而是画面的情感、生命所在。

2、本真的色彩

在以不可预测的笔迹频率稳定某个视觉瞬间的努力中, 阿利卡将色彩摆在次要的位置上, 他的画作中既没有绚丽多彩的色彩, 也没有惊世骇俗之举, 它们单纯而优雅他说, 简洁, 而新鲜, 但却能让人真切的体会到阿利卡的心跳和呼吸。阿利卡对色彩的运用是非先验的, 他是依靠观察, 忠实的挖掘大自然本来的色彩面貌, 用最本质的色彩来表现绘画的对象。他对固有色的表达意图要强于对物体在某种光线下的颜色变化的追求, 这种用色方式显然与印象派画家过于崇尚用光用色相异。阿利卡为了表达本质意义上的真实, 最终选择最本质上的固有色来表现绘画对象。对此, 许多人认为过于单纯的语言容易使画面产生乏味、苍白、和缺少力量的效果, 但是画家阿利卡却是在固有色中游刃自如, 将自我的艺术境界和才能表现充分, 将万物的生命本性直率的、坦白的呈现给欣赏者。

3、突兀的构图

构图是画面型的处理和安排, 是画家将自然的形变为绘画的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画家艺术构思不外化为绘画作品的重要手段。阿利卡画面的构建形式吸收了摄影, 现代构成和抽象等艺术元素, 打破了我们一贯的传统构图法则, 使画面拥有一个崭新的视觉张力, 他的画作既简洁, 又给人留下了强烈的印象, 构图的主体位置的设计对这种印象的产生有很大影响。他经常将绘画对象至于偏离画面中心的边角位置, 使人联想到中国南宋画家马远“马一角”与夏圭“夏半边”的构图方式, 这种构图方式打破了完整、对称和均衡, 等传统构图观念, 对此表现了阿利卡对画面取舍的匠心独具, 其构图看似毫不经意, 实则有极强的主观安排。

他的绘画对象总是处于一种自然与偶然的机遇之中, 有时甚至以片段的方式表现出来, 让人产生一种触手可及的真实感, 这些正是阿利卡的精神所在。它没有采用传统的方式, 而是以一种全新的视觉方式, 扩宽了人们的审美眼光, 尽管用了写实的手法, 但完全能感受到一种新的视觉张力与现代感。正是阿利卡作品极富趣味病具有不同于其他画家作品的独特魅力。

四、总结

阿利卡的绘画既不像传统写实那样再现客观现实, 也不像抽象绘画那样纯粹从内心的观念出发解释自然, 而是以一种纯粹的视觉方式对现实的感知提出疑问, 却并非简单的予以证明。他作画时也设有一个先入为主的构思过程, 而是任由意识指向目光所在之处, 从一个特定的点开始往外扩散, 然后漫向四周。

这种独特的思想使阿利卡在现代艺术狂飙激进的浪潮中, 阿利卡始终保持自己的独特思想与艺术家应有的品性。在对平凡事物的审视中展现出自身独特的目光, 以沉静的心态默默地言说着世界本然的面貌, 在似乎穷尽意义的当下又揭示着可能发生的意义, 为绘画语言的扩展标出一条可以无尽延伸的道路。

摘要:艺术现代性问题是中国学术界的热点问题, 但由于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节点始终被忽视, 致使此问题至今晦暗不明, 那就是90年代文艺界发生的日常生活叙事转向。中国现代艺术产生的社会文化语境与西方截然不同, 西方现代性是社会和美学二元对立的现代性;而中国现代性具有“整一性”、“参助性”的特征。这使个体的日常人生, 长期被建构现代化中国的宏大社会目标所遮蔽, 直到九十年代市场经济的全面启动才使日常生活具有了独立的存在内容。这反映在艺术作品中, 就是启蒙叙事、救亡叙事、意识形态话语等宏大叙事长期占有主导话语权, 直到九十年代才发生了以“新生代”、“都市水墨”为代表的日常生活叙事转向, 它标志着中国艺术独立性地位的获得。因此, 应对中国艺术现代性进程作出如下判断:正如西方经历了从浪漫主义到后印象主义的百年过渡转型期一样, 中国艺术刚刚走过的20世纪百年历程可视为中国艺术现代性的序幕;正如艺术自主是西方艺术现代性的决定因素一样, 日常生活叙事崛起所标志的艺术独立性的获得是中国艺术现代性的真正起点。

关键词:艺术现代性,日常生活叙事,艺术独立性

参考文献

[1]许江, 焦小健.具象表现绘画文选[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2.

[2]洪晟日, 高瑜.率真的探求——阿里卡绘画之笔墨素描[J].美术观察, 2012 (11) .

[3]林晨曦.视觉形式和知识形式——具象表现主义方法论初探[J].艺术·生活, 2006 (06) .

[4]孙周兴, 高士明.视觉的思想[J].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3.

上一篇:学生板演下一篇:政府功能定位